普法进社区活动方案

2022-11-1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在一份优秀的方案中,既要包括各项具体的工作环节,时间节点,执行人,也要包括实现方法、需要的资源和预算等,那么具体要如何操作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普法进社区活动方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1篇:普法进社区活动方案

对开展家电维修进社区志愿活动的探讨

为了加强实践教学力度,积极推进课程改革,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中职学校组织电子专业的师生到社区开展实践活动很有必要。因为,家电维修进社区活动是有效检验和提升教学效果的途径之一。笔者以安阳县理工中等职业学校电子专业开展家电维修进社区活动为例,对此做一下总结和探讨。

一、家电维修进社区活动概况

1.参加活动的对象主要是以电子专业的师生和具备专业特长的学生为主,学校遵循自愿参与的原则来组织实施活动。

2.活动范围一般都是在学校周边的居民生活区。

3.活动的主要任务是帮助社区居民维修家用电器,排除家庭线路故障,解答居民在电脑使用过程中遇到的疑难问题等。

4.开展活动的几点注意事项:一是做好的物质准备工作,交通工具、常用电器的零部件、维修工具等要准备充分,活动场地的选择要提前与相关部门沟通协调等;二是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因为这种室外实践活动是非常辛苦的,要充分做好防冻、防暑的准备,还要做好应对突发事件的预案。

5.活动实施规范。活动过程中需要校方实时监督和指导,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为规范管理,学校建立了《电子专业社会活动评优细则》《社区活动指导手册》《活动经验交流手册》等。

6.活动的意义。开展家电维修进社区活动旨在检验教学效果,提升技能水平;服务社会,弘扬雷锋精神;丰富学生的课外文化生活,锻炼学生吃苦耐劳的品质;加强学生团队凝聚力,树立学校良好的社会形象。

二、家电维修进社区活动存在的一些问题

1.缺乏统一的组织、管理。学校团委、实训处、政教处、教务处等部门都参与了该活动,客观上给活动的管理带来了一定难度。这支服务队究竟由哪个科室具体负责,目前并无明确规定。

2.无成熟的运作模式。每学期的活动日程安排、人员组织、联系社区等事项,由于开展活动的时间短,无成熟的经验。

3.人员管理方面有难度。由于活动按照自愿报名的方式进行,而且活动时间多安排在节假日,因此活动的开展受到了多种因素的影响,参与人员流动性大,积极性有待进一步提高。

三、对家电维修进社区活动的探讨

1.中职电子专業社区实践的目的是什么

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有利于培养其独立思考、独立工作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参加一些实践性活动,学生可以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增长一些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和技能。依托专业开展的社会实践活动,其目的就是为了让中职生通过主题鲜明的实践活动,提升自我的实践能力,提前了解更多与专业相关的情况,明确定位后续的学习目标,查漏补缺,从而为今后发展做充分的准备。

2.中职教师到社区实践难在哪里

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标准是引领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准则,它明确了教师专业成长和终身发展的方向和目标,是提高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技能水平和实践教学能力的有效途径。但在活动的具体执行过程中,职业教育管理部门、职业学校、社区和教师各方面都存在着不同程度和不同形式的困难与阻力,这可以通过制订地方性法规、建立相应机构、完善学校长期的教师实践活动计划、开展深层次紧密型的合作、制订个性化实践方案等途径,来促进专业教师到社区开展实践活动。

一是缺少教师到社区实践的可行性制度保障。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标准提出了高素质“双师型”教师的职业准则,但是各学校缺少后续的相关专项法规,导致教师到社区实践缺少强有力的制度保障,实践活动难以顺利开展。

二是缺少独立运行机构,难以保证教师到社区实践活动的高效运作。要建立中职教师到社区开展实践活动的相关制度,建立独立运行的机构必不可少。目前,学校搞这些活动时,是临时组织、发动老师和学生。政府相关部门、学校和社区均没有设立负责教师到社区活动的具体执行机构,造成各部门对活动的计划和过程缺少统筹、安排、监督和管理,这不利于活动的顺利开展。

三是缺少活动经费分担机制和完善的教师评价考核制度,导致教师积极性不高。根据笔者了解,大部分中职教师到社区活动期间的课时费等完全没有或仅有部分发放,而且教师的这种社区实践活动并不会在学校的年终考核上得到体现,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教师到社区活动的积极性。

3.来自社区的阻力

由于缺乏长期合作机制,导致一些社区不愿配合此类实践活动。正是意识到了社区在发展职业教育过程中的巨大作用,教育部印发《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标准(试行)》。我国的职业教育一直在不断完善校社合作制度,大力推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但是,到目前为止,相对成熟、认可度较高的机制和制度并没有建立起来,尚处在研究、探索和试运行阶段。

4.教师自身的误区

由于我国职业教育教师培养机制不完善,缺乏教师专业化的制度保障,导致目前职业教育教师的来源十分复杂。这些教师由于在职前培养过程中缺乏完整的职业教育教师培养规划,导致多数教师缺乏对职业教育的整体理解和对其内在规律的把握,更谈不上对教学规律、课程安排、专业设置等问题的认识了,也就使得部分教师意识不到教师的专业实践技能和实践教学能力对职业学校学生的重要意义,认为校内技能训练完全可以满足学生专业实践能力提高的需要。即使有些教师意识到了其重要意义,并且也具备一定的实践技能和教学能力,但是对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的渴望并不强烈,认为“吃老本也够用”。还有一部分教师认为到社区实践更重要的不是提高技能,而是改变思维方式,了解社会究竟需要什么样的人、什么样的企业文化、对职业道德的要求等就可以了,没有必要安排那么长的时间参与实践。

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标准针对中职生的特点,要求中职教师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针对学生的特点,在“做中教”,让学生在“做中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实践、实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人文素养、规范意识和创新意识,具有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成为有用之才的坚定信念。到社区第一线开展实践活动,是提高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技能水平和实践教学能力的有效途径,也必将成为教师在职培训的一种形式和职业学校与社会密切联系的有效载体。

四、铺平社区活动之路事在人为

1.逐步完善管理制度,使其作为一项制度确立下来

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期,仅靠学校和社区双方的自觉合作很难保证活动的长久性和有效性,家电维修进社区活动的运行更应该得到学校的支持。笔者认为,有两项内容学校应重点明确规定:一是专业教师在家电维修进社区活动中的人员数量、比例、时间、经费支持等问题;二是教师参与活动期间的工资发放、待遇提升、职称评定、奖金补贴等问题。

规章制度是否能够得到高效、严格的执行依赖于专门机构的监督与管理。职业学校应设立专门的执行与监督机构,负责本校的教师参与活动的具体落实,以保障教师实践的时间和质量。该机构具体工作应包括:①专业选择。可采取问卷、访谈等方式获知需要进社区活动教师的专业,以提高教师的专业技能水平和实践教学能力为目标,以安排新兴专业、强调动手操作的专业、当地社区需要的相关专业为主、为先。②社区选择。专业确立后,开始选择当地的社区,应主要选择在当地区域代表性较强、群众基础较好、重视和支持职业教育发展的社区作为重点联系的实践基地,并争取将其建设成长久性的专业教师活动基地。③制订地区性学年(学期)实践方案。在与社区沟通好实践的时间、人员、地点后,制订该地区(学校)的学年(学期)实践方案,包括实践的专业名称、參与的学校数量、教师人数、起止时间、活动内容、考核办法等。 ④信息公布。将制订的学年(学期)活动方案通知相应学校或在网上公布,教师可依据自身需要进行选择,并提交申请。⑤统计人员。统计教师提交的申请,依据各学校的专业设置、学校的分布、需求等综合情况统筹安排,确定活动人选。⑥监督管理。活动前召开动员大会,强调到社区活动锻炼的目的和纪律;活动过程中,派专人全程监督社区活动的各项情况,协调解决遇到的实际问题。⑦总结评价。教师进社区活动结束后,要求教师对进社区活动的情况进行认真总结,结合平时的教育教学情况,改进教育教学,对专业建设、课程设置、教学改革提出建议,为组织好下一轮的进社区活动提供参考。

2.制订并不断完善学校教师到社区活动的学年(学期)活动计划

专业教师学年(学期)活动方案的制订,有利于专业教师了解自身学科在学校发展中的总体地位和发展方向,刺激教师不断发展专业教学能力,帮助教师有计划、有目的地规划适合自我发展的生涯设计以及制订自主的、个性化的社区活动方案,使得教师到社区活动的目的性、有效性大大提高,更好地为社会服务、为教学服务。

3.建立深层次紧密型的校社合作关系,通过产学研训的紧密结合促进教师到社区活动

目前,在中职学校师资队伍建设方面,通常是学校派遣教师到社区,其固然是学校和社会联系的途径,但它只是一种单向的、松散型的合作方式,对学校来说,很难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因此,最好的办法是与社区建立一种双向互动的、深层次紧密型的合作关系,成为双赢共生的合作伙伴。

4.制订教师进社区活动的个性化方案,提高活动的目的性和有效性

教师进社区活动的主要目的就是提高其专业实践能力,由于各中等职业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的不同,各学校的专业种类、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均不相同,这使得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和需要提升的能力有所差异。学校应鼓励并帮助教师在总结平时教学过程中面临的实际问题的基础上,制订个性化的活动方案,带着问题、任务或项目去社区活动,以提高活动的目的性。由于活动方案的制订由教师亲自参与,所有问题来源于教学实践,贴合教师需求,教师在社区活动中必将认真对待、积极行动,这将大大提高社区活动的有效性。(责编 王鹏飞)

作者:常保国

第2篇:法制宣传日普法进社区活动方案

洲边小学“12·4”法制宣传日普法进社区活动方案

一 活动背景

为了使广大人民群众树立起法律意识,增强法制观念,也为了宣传我国社会主义的法治形象,促进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的相结合,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进程,法制宣传日的开展具有重大的意义与深远的影响。认真开展好以宪法为核心的法律法规宣传教育活动,可以进一步增强全体公民的宪法意识和法治观念。正是在这一片全国普法的良好形势下,福州市洲边小学决定于今年“12.4”来临之际,在依法治国的号召下,在全民普法的需求下,在作为一个学法之人责任感的要求下,法学会秉承历年传统,将在这次的宣传日开展社区普法宣传活动,为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建设而尽一点自己的力量,邀请大家一起加入到普法宣传的队伍中来。 二 活动主题

弘扬法治精神,促进社会和谐

三 活动目的、意义和目标

让大家了解法律,学会运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不受到不法的侵犯。为营造一个更安全更和谐更快乐的社区和社会而献计献策。

四 预期效果

人们对法律有了进一步的认识,能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五 资源需要

12位普法志愿者、法制宣传资料、条幅1条

六 活动开展

活动对象:田垱社区的居民

活动时间: 2013年12月2日

活动地点:田垱社区

活动流程:宣传部分发法制宣传资料,并和社区居民一起互动。

第3篇:法制宣传日普法进社区活动策划书

一 活动背景

为了使广大人民群众树立起法律意识,增强法制观念,也为了宣传我国社会主义的法治形象,促进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的相结合,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进程,2001年4月26日,国务院批转了《中共宣传部、司法部关于在公民中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的第四个五年计划》,将每年的12月4日,即现行宪法的颁布日,定为全国法制宣传日。时至今日的“12.4”,已是我国的第八个全国法制宣传日。法制宣传日的开展具有重大的意义与深远的影响。认真开展好以宪法为核心的法律法规宣传教育活动,可以进一步增强全体公民的宪法意识和法治观念。正是在这一片全国普法的良好形势下,在校团委的领导下,在社团联的具体指导下,为了丰富社团文化节,江苏科技大学会顺应潮流,决定于今年“12.4”来临之际,在依法治国的号召下,在全民普法的需求下,在作为一个学法之人责任感的要求下,法学会秉承历年传统,将在这次的宣传日开展社区普法宣传活动,为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建设而尽一点自己的力量,邀请大家一起加入到普法宣传的队伍中来

二 活动主题

2010年“12.4”全国法制宣传日活动主题:弘扬法治精神,促进社会和谐

三 活动目的、意义和目标

让大家了解法律,学会运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不受到不法的侵犯。为营造一个更安全更和谐更快乐的社区和社会而献计献策。

四 预期效果

人们对法律有了进一步的认识,能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五 资源需要

12位思源志愿者、《劳动合同法》宣传资料90份、《劳动合同法》有奖问答60份、条幅1条,奖品若干(小型生活用品)

六 活动开展

活动对象: 建中路社区的居民

活动时间: 2010年12月4日

活动地点: 建中路社区

活动流程:宣传部分发《劳动合同法》宣传资料,并和社区居民一起互动。服务部进入社区进行《劳动合同法》有奖问答并对问答进行统计最后予以分发奖品。

活动报道: 宣传部和办公室进行活动记录,报道和总结

七 经费预算

《劳动合同法》宣传资料90份

9元 《劳动合同法》有奖问答60份

6元 黑色水笔5支,签字笔2支

10元 条幅1条

70元 奖品20份(小型生活用品)

100元 路费

20元 合计

215元

七、活动中应注意的问题及细节:

佩戴工作证、文明礼貌,体现志愿者的风范。

八、活动负责人及主要参与者:

江苏科技大学电子信息学院思源志愿者协会 江苏科技大学法律援助中心

《劳动合同法》相关10问

1、劳动者到新单位后,什么时候开始签劳动合同? 《劳动合同法》第7条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即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用人单位应当建立职工名册备查。”第10条规定:“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2、使用劳动合同法应注意的细节。

1、劳动合同中必须明确规定劳动合同期限、工作内容和工作时间、劳动保护和劳动条件、劳动报酬、劳动纪律和违反劳动合同的责任等内容。

2、劳动合同至少一式两份,双方各执一份。

3、签约单位的合法性在签订劳动合同时,应仔细察看企业是否经过工商部门登记以及企业注册的有效期限。

5、合同双方地位的平等性在劳动合同订立的过程中,劳动者与企业之间的法律地位是平等的。

7、合同的具体性劳动合同字句要准确、清楚、完整、明白易懂,不能用缩写、替代或含糊的文字表达,否则就可能在劳动执行过程中产生误解或曲解 。

3、在签订劳动合同时应注意不要签订下面几种合同: 1)口头合同。有的企业不以书面形式与劳动者订立合同,只是口头约定工资、工时等,一旦发生纠纷,双方各执一词,由于缺乏书面文字证据, 往往有口难辨

2)“两张皮”合同。有的用人单位害怕劳动保障主管部门监督,往往与应聘方签订两份合同,一份用来应付检查,另一份合同才是真正履行的合同,而这份合同往往是只利于用人单位的不平等合同。

3)押金合同。一些用人单位在签订合同时收取押金、保证金等名目众多的费用 。这类合同是法律明文禁止的 ,我们可以拒绝;实在无法拒绝,也一定要保留好收据,以备将来维护自己的权利时作为证据。

4、劳动合同必须具备什么条款?

解答:根据《劳动合同法》第17条规定,劳动合同应该具备以下基本条款: 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

劳动者的姓名、住址和居民身份证或者其他有效的身份证件号码; 劳动合同期限

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 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 劳动报酬; 社会保险;

劳动保护、劳动条件和职业危害防护;法律规定应当纳入劳动合同的其他事项

5单位只签一年劳动合同,试用期三个月可以吗?

解答:这是不对的,如果单位只签一年劳动合同,试用期不能超过二个月。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19条规定,劳动合同期限不同,试用期的长短也不同: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二个月;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 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

6、劳动者试用期的工资标准有最低标准吗?

解答:《劳动合同法》首次对试用期的工资进行了规范:劳动者在试用期的工资标准不得低于本单位相同岗位最低档工资或者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80℅,并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资标

准。

7、劳动者在哪些情况下需要承担违约责任?

解答:违约作为承担违约责任的主要形式,一向是用人单位绑住劳动者的“紧箍咒”。

但按照《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在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的劳动合同约定中,严格限定了违约金的约定条件,规定单位只有在“培训服务期”和“竞业限制”这两种情形下,才能设定违约金。

也就是说,除非劳动者在约定的培训服务期满前离职,或违反了保密协议、竞业限制的约定,否则劳动者无需向单位支付任何违约金。

8、劳动合同无效后,单位还应当向劳动者支付劳动报酬吗?

解答:对于劳动合同无效或者部分无效被认定以后的处理,《劳动合同法》明确规定,劳动合同被确认无效后,劳动者已付出劳动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劳动报酬。

9、劳动者遭欠薪有快速解决途径吗?

解答:《劳动合同法》对保障劳动者及时足额取得劳动报酬作出了强制性规定:”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约定和国家规定,向劳动者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而且规定“用人单位拖欠或者未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劳动者可以依法向当地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发出支付令。”申请支付令是《劳动合同法》的一大亮点,为劳动者讨薪提供了更便捷、快速的途径。

10、什么是“支付令”?

解答:“支付令”一词来源于我国的《民事诉讼法》,该法第189条规定:债权人请求债务人给付金钱、有价证券,符合两个条件就可以向有管辖权的基层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 这两个条件是:

1、债权人与债务人没有其他债务纠纷;

2、支付令能够送达债人。 “支付令申请书”应当写明请求给付金钱或者有价证券的数量和所根据的事实证据。“支付令”是债权人向法院申

请讨回债务的最简便的方法。

对于一些事实清楚的欠薪案件,劳动者申请支付令解决,较之通过传统的途径——申请仲裁、起诉、上诉等,既提高了效率又节省了司法资源。

《劳动合同法》赋予了劳动者申请支付令的权利,相比《劳动合同法》更具操作性,将更有力地维护劳动者的工资报酬权。

《劳动合同法》有奖问答

1.《劳动合同法》的立法宗旨是:完善劳动合同制度,明确劳动合同双方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保护( 4)的合法权益,构建和发展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 1) 企业 2) 用人单位 3) 劳动者 4) 用人单位和劳动者 2.订立劳动合同,应当遵守合法、( 3)、平等自愿、协商一致、诚实信用原则。 1) 公道 2) 公认 3) 公开 4) 公平 3. 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 4)扣押劳动者的居民身份证和其他证件,不得要求劳动者提供担保或者以其他名义向劳动者收取财物。 1) 可以 2) 不应 3) 应当 4) 不得

4. 已经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 2 )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1) 十五日 2) 一个月 3) 二个月 4) 三个月 5. 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是指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合同( 3 )时间的劳动合同。 1) 解除 2) 续订 3) 终止 4) 中止 6. 以下属于劳动合同必备条款的是(1 )。

1) 劳动报酬 2) 试用期 3) 保守商业秘密 4) 福利待遇 7. 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 2 )。 1) 一个月 2) 二个月 3) 半个月 4) 一个半月

8. 劳动者违反竞业限制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1 )。 1) 违约金 2) 赔偿金 3) 补偿金 4) 损失费 9. 变更劳动合同应当采用( 1 )形式。

1) 书面 2) 口头 3) 书面或口头 4) 书面和口头 10. 用人单位拖欠或者未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劳动者可以依法向当地人民法院申请( 2 )。

1) 法律援助 2) 支付令 3) 社会救济 4) 依法制裁用人单位

11. 劳动合同终止后,用人单位应当在( 2 )内为劳动者办理档案和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手续。

1) 七日 2) 十五日 3) 一个月 4) 三个月

12. 集体合同中劳动报酬和劳动条件等标准( 1 )当地人民政府规定的最低标准

1) 不得低于 2) 可以低于 3) 必须高于 4) 应当高于 13. 被派遣劳动者享有与用工单位的劳动者(3 )的权利。 1) 相同 2) 同等 3) 同工同酬 4) 同样 14. 劳务派遣一般在( 4 )、辅助性、替代性的工作岗位上实施。 1) 长期性 2) 固定性 3) 流动性 4) 临时性 15. 非全日制用工,是指以小时计酬为主,劳动者在同一用人单位一般平均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 1 )小时,每周工作时间累计不超过( )小时的用工形式。 1)

4、24 2)

4、28 3)

6、24 4)

6、28

第4篇:“普法进乡村”活动的实施方案

穿委发[2011]15号

中共穿石乡委员会穿石乡人民政府

关于开展“普法进乡村”活动的实施方案

各村党支部、村民委员会:

为着力提高全乡农民的法律意识,强化农村基层干部法律素质,加快和谐穿石建设的进程,推进基层依法治理工作,结合我乡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的实际和农村工作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全面实施“六五”普法规划,深入宣传宪法和与农民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宣传党在农村的路线、方针政策,不断提高广大农民群众的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依法 1

处理各种利益关系,依法维护合法权益,依法参与农村基层经济和社会事务的管理,为维护农村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创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二、工作目标

通过深入开展“普法进乡村”工作,进一步增强农民的法律意识,树立依法行使权利,履行义务的观念;进一步增强农村“两委”干部的法律素质,提高依法决策、依法管理、民主管理的能力和水平,不断改善农村党群、干群关系;进一步提高农村法治化管理水平,为保障和促进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社会和谐稳定奠定良好法治基础。

三、工作对象和学习内容

“普法进乡村”是指全乡的广大农民和农村基层干部都要进行法律知识教育学习。主要参考资料《农民法律知识读本》作为统一读本。

四、工作内容

普法进乡村工作要做到“四个一”

1、乡政府设立一个法律辅导站。配备农村法律援助工作信息员,充分发挥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的作用,每年定期开展“送法下乡”,对贫困弱势的村民提供法律帮助。

2、每个村委会建立一个法律图书角。在党员活动室开辟专门场所,并配备一些与农民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书籍,定期对农民开放,做到有“法律明白人”进行讲解,使广大农民

养成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的良好习惯。

3、每个村建立一个法制宣传栏。将与农民生产生活和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法律知识、新颁布的法律法规定期载入专栏,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漫画以及发生在农民身边的具体案例向农民群众宣传国家的法律、法规。

4、每个农民家庭培养一名法律明白人。基层的“两委”干部要以多种形式开展对农户的法律知识培训,利用农村广播网、村党员活动室集中学法不少与两天,每个家庭抽出一名骨干参加学习,重点学习农户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和民主决策、民主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让其成为家庭学法用法的带头人。

四、措施任务

(一)法制宣传队伍到乡村。组成以司法行政部门牵头、相关部门密切配合的法制宣传巡回工作组,深入到每个村委会,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开展法制宣传教育。

(二)送法制宣传资料到乡村。针对农村当前存在的突出问题,由乡依法治理领导小组办公室牵头,会同有关部门编印广大农民喜闻乐见的、通俗易懂的法律法规单行本等宣传资料,免费发放到各村委会和农户家中。

(三)法制讲座和法律咨询到农村。组织普法宣讲团,针对农村当前比较突出或带有共性的问题,对农村基层干部开展面对面的法制讲座,每年不少于1次;组织律师、法律工作者、法律志愿者分期分批,采取巡回的方式到每个村委会开展法律

咨询。

(四)送法制文艺到乡村。宣传、文化、司法行政部门要根据农村生产、生活实际,创作出广大农民喜闻乐见的法制文艺作品,通过快板、小品、戏曲等具有地方特色的艺术形式,深入到乡村进行巡回演出,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寓教于乐。

(五)法律援助和法律顾问到乡村。在农村建立法律援助工作网络,做到村有联络员、乡有工作站,全面建立起法律援助和法律顾问网络体系。

(六)人民调解落实到乡村。建立健全村级人民调解组织,积极引导广大农民群众将人民调解作为化解农村矛盾纠纷的主要方式,把矛盾纠纷解决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使之成为构建和谐农村的“调解器”。不断开拓调解领域,选择典型的矛盾纠纷个案,召开村民大会进行示范调解,进一步增强人民调解的知名度,扩大法制宣传教育的影响力。

(七)专项治理到乡村。乡综合治理办公室与化龙警务室要组织警力和人员,结合打黑除恶、禁毒、打击“两抢一盗”等专项活动,开展有针对性的法制宣传和专项治理活动,保障农民正常的生产和生活秩序。

(八)民主法治建设到乡村。深入开展“民主法治示范村”的创建工作,实现村民委员会依法建制、以制制村、民主管理的目标,进一步推进农村民主法治建设。

(九)解决实际问题在农村。农村法制宣传教育工作要努

力创新,追求实效,立足于解决实际问题。要针对农村存在的涉法热点、难点问题,采取有效措施,为农民解决实际问题。

五、实施步骤

“普法进乡村”工作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2011年4月至2011年5月):宣传动员,制定工作方案,培育典型,部署开展“普法进乡村”活动。

第二阶段(20011年5月至2011年6月):制定“普法进乡村”工作标准,推广典型经验,全面推进。

第三阶段(2011年6月至2011年7月):全面检查验收,要按照方案明确的目标和任务,认真组织开展自查工作,乡依法治理领导小组办公室将联合有关部门,对所有村委会开展活动情况进行检查与考核。

六、活动要求

乡依法治理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充分认识做好农村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重要意义,按照方案,结合实际,精心组织,确保各项工作任务和工作目标落到实处。

(一)加强工作指导。乡普法依法治理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加强对农村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指导,落实各项措施,指派专人负责这项工作。要将农村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进展情况,及时主动地向党委、政府部门报告。要通过试点工作,创造经验,培育典型,不断总结推广好经验、好做法和好典型;要加大督促力度,使农村普法工作健康发展。

(二)健全工作机制。要建立目标管理责任制,明确职责与量化标准,把责任落实到人和部门,分批分期、限期实施,确保各项工作任务的落实。要注意发挥好农村法制信息员、法制宣传志愿者在农村普法工作中的作用。探索和完善激励机制,坚持平时检查和集中检查相结合,自查与互查相结合,过程考核与结果相结合的做法,进行严格考评、兑现奖惩。

(三)积极探索实践。要在开展农村普法工作中,要结合当地实际,大胆探索,积极实践,创造性开展工作,要坚持求真务实,确定工作目标和重点,选择有效方法和措施,增强工作的实效性。

(五)切实抓好落实。各村委会要将开展农村普法工作有关情况及时报送乡普法办,以便了解掌握农村普法工作进展情况,更好地推动全乡普法工作。对各村委会开展农村法制宣传教育工作进展情况,乡普法办将适时组织专项检查,并将对检查结果进行通报;对在活动中成绩突出、表现优异的机关单位、乡村、学校和个人将由乡党委政府予以表彰。

2011年3月15日

第5篇:送法进社区 为老年人普法

春节临近,为进一步丰富老年人群体的法律知识,增强其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能力, 2月4日上午,巢湖市司法局志愿者队伍携带普法读本来到亚父街道义城社区开展 “送法进社区”活动,在严寒的冬日里,为老年人群体送去了一份新春普法 “大礼”

第6篇:法制宣传日普法进社区策划

“12.4”法制宣传日普法进社区活动策划书

一活动背景

“12·4”全国法制宣传日是集中开展宪法学习宣传的重要节点,是开展全民普法的重要载体和平台。近日,中央宣传部、司法部、全国普法办联合发出《关于开展2013年“12·4”全国法制宣传日系列宣传活动的通知》,对活动作出具体部署。

2013年“12·4”全国法制宣传日系列宣传活动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和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采取多种形式,集中开展以宪法为核心的法制宣传教育活动,在全社会树立宪法权威,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形成守法光荣的社会氛围,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营造良好社会环境。

为了更好地落实好文件精神,结合公司普法工作实际需要,公司法律事务部决定于近日在生活区文体中心开展“普法进社区”免费法律咨询活动,邀请大家一起加入到普法宣传的队伍中来,增强法律意识,维护切身利益。

二活动主题

2013年“12.4”全国法制宣传日活动主题:“大力弘扬法治精神,共筑伟大中国梦”

三活动目的、意义和目标

大力弘扬法治精神,普及法律知识,让大家了解法律,学会运用法律

武器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不受到不法的侵犯,为营造一个更安全更和谐的社区和社会而献计献策。

四预期效果

使人们对法律有了进一步的认识,能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五资源需要

工作人员?名、专业人员?名、条幅2条、宣传资料若干,纪念品若干(小型生活用品)?

六活动开展

活动对象:公司职工及家属

活动时间: 2013年12月3日、4日

活动地点:生活区文体中心一楼大厅

七经费预算

条幅2条?元

奖品20份(小型生活用品)?元

合计?元

七、活动中应注意的问题及细节:

着工作服、文明礼貌,体现法务人员的风范。

八、活动负责人及主要参与者:

法律事务部 普法办

工会?团委?

第7篇:社区在职党员进社区活动策划方案

察右中旗科布尔镇七社区“在职党员进社区”活动策划方案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党员干部直接联系服务群众的相关要求,积极探索广大党员转变作风、走进基层、服务群众的新形式、新方法、新途径,充分调动广大党员参与社区建设、服务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全面推进社区基层组织建设“五有一创”工程,结合察右中旗委要求,在旗直机关范围内组织开展“在职党员进社区 志愿服务做奉献”活动,特制定本方案。

一、活动宗旨

动员旗直机关在职党员与科布尔镇第七社区党组织进行服务对接,通过开展认领服务岗位、参加公益活动、提出建议意见和参与社区建设等方式,激发广大党员的责任意识和奉献意识,形成走进社区、服务群众、共建美好家园的良好局面。

二、参加范围

旗直机关所属在职党员。鼓励离退休党员、新社会组织党员、非中共党员领导干部、后备干部和入党积极分子参加“在职党员进社区 志愿服务做奉献 ”活动,为社区发展贡献力量。

三、活动内容

在开展“在职党员进社区 志愿服务做奉献”活动中,在职党员要积极参加居住地社区党组织开展的各项活动,主动为社区建设与发展出谋划策,力所能及的为社区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为社区群众服务。具体要做到:

1.当好信息员。注意倾听居民群众的意见,并将有关情况及时向社区和有关部门反映,成为社区与居民、社区与政府沟通的桥梁和纽带。

2.做好表率。要树立党员的文明形象,讲文明话,办文明事,做文明人,推进社区的精神文明建设。

3.认领服务岗位。结合自身的职业特点和个人特长,认领一个服务岗位,并服从社区党组织的编组管理,每年至少参加1次以上的志愿服务活动。

4.帮扶困难群众。在社区党组织的统一组织下,根据在职党员意愿和辖区困难家庭实际情况,结对帮扶生活困难群众,开展形式多样、富有实效的帮扶活动。

5.提出意见建议。主动深入社区,加强调查研究,为加快社区发展出主意、想办法,力争每名在职党员每年向社区提出1条以上有价值的意见、建议。

四、实施步骤

2015年确定为察右中旗科布尔镇第七社区“在职党员进社区 志愿服务做奉献”活动启动年,具体步骤如下:

1.调查摸底阶段

旗直各相关基层党组织要对本单位在职党员的居住情况和专业特长进行认真调查摸底,确定认领服务岗位,明确服务方向。在职党员填写《报到回执》。

2.动员对接阶段

各相关基层党组织要针对活动内容,组织召开动员大会,教育引导全体在职党员积极响应号召,增强服务意识和奉献意识,确定服务内容和服务岗位,实现全员参与、全程覆盖、全面践诺。社区党组织会安排好工作人员,接待前来报到的在职党员。

3.检查汇总阶段

旗直各相关基层党组织要收集好在职党员《报到回执》,对未报到的在职党员,要摸清原因,做好工作,督促迅速报到。

4.服务践诺阶段

广大党员要根据所认领的服务岗位,有计划地进行践诺落实。社区党组织根据在职党员认领的服务岗位,将编入相应的党员志愿者服务队伍,并制定活动计划,定期联络、组织成员开展活动。相关在职党员每年分别向社区党组织和所在单位党组织上报一份参加社区活动总结。

五、相关要求

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开展“在职党员进社区 志愿服务做奉献”活动,是深化党员联系服务群众工作、进一步健全党员教育管理长效机制、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全面推动社区基层组织建设“五有一创”工程的重要举措。旗直各基层党组织要提高认识,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强力推进,确保活动实施。

2.结合实际,创新运作。各基层党组织要和社区党组织紧密结合活动开展情况,积极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规范工作程序,并以改革创新的精神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不断创新在职党员双重管理工作的方式、方法和运行机制,确保活动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3.严格考核,落实奖惩。相关旗直机关工委加强对在职党员进社区的督促检查,推动活动扎实开展。采取巡回检查、随机抽查、调研走访等方式,对相关旗直机关“在职党员进社区”活动开展情况进行督查,作为评先选优的重要依据,对工作不力、落实不到位的进行通报批评。全面落实广大群众的知情权、选择权、参与权、监督权,在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后备干部提拔使用、积极分子入党前,广泛听取社区党组织和广大群众的意见建议,并作为参考依据。

4.强化宣传,营造氛围。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宣传栏等媒介,广泛宣传活动的目的和意义,充分调动党员干部的参与热情,使其深入人心、家喻户晓,要不断总结经验,深入挖掘“在职党员进社区”活动中涌现出的先进事迹和典型人物,加大宣传力度,营造“社区为家、无私奉献”的浓厚氛围。

六、在职党员进社区的相关工作计划:

<一>、启动仪式

组织相关单位在察右中旗科镇七社区进行“在职党员进社区 志愿服务做奉献”启动仪式,邀请旗委组织部、宣传部、广播电视局、科布尔报、中旗网络宣传平台等媒介现场报道,制作发放宣传单现场发放,加大宣传力度,营造“社区为家、无私奉献”的浓厚氛围。启动仪式后即可与第一批活动进行。

时间安排:5 月 1 日

活动地点:科布尔镇七社区小广场

牵头人:米富君

<二>、活动安排

组织我社区党员分6批进入社区开展服务活动。具体安排如下:

第1批:开展保健咨询(可与启动仪式同时进行)

时间安排:5 月

活动地点:科布尔镇七社区

活动内容:会同旗司法局开展法律宣传知识咨询、发放宣传手册。

牵头人:米富君

第2批:开展计划生育知识咨询

时间安排:6 月

活动地点:科布尔镇七社区

活动内容:会同旗计生局开展计划生育知识咨询、发放计生宣传手册。

牵头人:米富君

第3批:社区困难党员送温暖活动

时间安排:7月

活动地点:科布尔镇七社区

活动内容:慰问社区20名困难家庭。

牵头人:米富君

第4批:“八一”慰问

时间安排:8月

活动地点:武警中队、消防中队慰问

活动内容:到武警中队、消防中队慰问。

牵头人:米富君

第5批:“九九”重阳节敬老座谈会

时间安排:9月

活动内容:会同相关单位对社区的老年人开展“九九”重阳敬老座谈会。

牵头人:米富君

第6批:国庆节“中国梦、复兴梦”廉政书画展与书画家笔会

时间安排:10月

活动地点:科布尔镇七社区

活动内容:旗知名书画家举行国庆节“中国梦、复兴梦”书画展览与笔会。

牵头人:米富君

第7批:开展社区低保户慰问

时间安排:12月

活动地点:科布尔镇七社区

活动内容:会同相关单位对社区的低保户进行慰问,发放慰问金 。

牵头人:米富君

<三>、相关要求

1、旗直各相关单位、党员要高度重视,认真细致地做好服务工作,提供相应的人力物力支持,并广泛宣传发动群众参与活动。

2、各队党组织牵头人要根据活动安排,加强组织协调,社区主动与相关单位衔接,争取各旗直相关部门支持,丰富活动内容,创新活动方式,提高服务实效。

3、要做好活动记载,及时总结宣传活动中涌现出来的先进经验和优秀典型。

附1:在职党员进社区《报到回执》

附2:在职党员进社区启动仪式背景(JPG图片)

附3:在职党员进社区启动仪式签到处(JPG图片)

附4:在职党员进社区启动仪式参与单位指示牌(JPG图片)

上一篇:两会学习稿件下一篇:从严治党经验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