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机电论文

2022-03-2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要写好一篇逻辑清晰的论文,离不开文献资料的查阅,小编为大家找来了《汽车机电论文(精选5篇)》,供大家参考,更多范文可通过本站顶部搜索您需要的内容。摘要:汽车行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为了更好的促进汽车行业的发展,相关产业公司要重视汽车设计,促进汽车产业链的顺利运行。在进行汽车设计的过程中,会使用到多项相关技术,机电一体化是汽车设计中常用的技术之一。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地促进汽车设计工作工作效率的快速提升。因此,重视机电一体化技术在汽车设计中的应用是十分有必要的。

第一篇:汽车机电论文

汽车机电维修技能竞赛的指导方案探索

【摘要】随着职业技能大赛与世界接轨,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重视,职业院校参加技能竞赛的热情也越来越高。为了提高成绩,扩大办学影响力,很多学校都在加大资金投入,增加教师培训机会。在这一形势下,技能大赛的指导工作显得尤为重要。通过总结汽车机电维修项目竞赛指导经验,结合福建工业学校实际情况,根据竞赛项目探索出可行性指导方案。

【关键词】汽车机电维修技能竞赛;指导方案;职业学校

2017年世界技能大赛,中国选手取得了有史以来最好的成绩,向世界展示了青年技能人才的精湛技能和职业风采,鼓舞和激励社会各界营造“尊重劳动,崇尚技能”的社会氛围,必然推动我国技能人才队伍的建设迈上更高台阶。职业院校作为培养技能人才的摇篮,为大赛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职业技能大赛取得的成绩也已经成为一个学校办学实力衡量标准,好的成绩可以提升学校办学影响力,从而加快学校的发展。中等职业学校通过大赛培养学生实践技能,提高职业素养,提高实践水平,适应市场需求。如何指导技能竞赛已成为教师面临的难题,而全国的职业院校汽车技能大赛要向一线生产靠拢,向世界技能大赛靠拢,导致汽车机电维修竞赛项目和要求有了很大改变,对选手和指导教师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作为竞赛指导教师团队的一员,笔者结合2017年竞赛要求和学校的实际情况,依据变化后的竞赛项目,对具体的指导工作进行了总结和探索。

一、竞赛说明

汽车机电维修赛项为实操比赛,包括三项比赛内容:整车维护、机械拆装、汽车故障诊断。整车维护项目包括定期维护和车轮定位两部分;发动机机械拆装的内容为气门机构的拆卸、检查、装配;汽车故障诊断包括发动机控制系统、车身电器系统、空调控制系统三部分。2017年开始,所有项目完全由一个选手操作完成,对选手的综合能力要求很高,包括身体素质、应变能力、肢体协调、思维分析、学习能力等。任何一个方面的不足都有可能造就失败,科学合理的指导显得十分重要。

二、竞赛指导

(一)优中选优

由于竞赛项目的增加,一个选手需要独立完成四个项目的训练,如何选拔综合素质高的选手至关重要。选拔流程主要分为动员、面试、训练、选拔四个步骤。

1.动员。第一学期期末组织教师深入新生班级进行宣传,从技能提升、人际交往、职业发展、历届成绩等方面介绍,让所有同学都了解比赛项目以及对自身发展的益处,激发参与热情,同时对竞赛选手的素质要求也一并提出,可以让部分眼高手低的同学提前认识到自身的不足,以防面试时出现心理创伤,也可以为他们指明努力的方向,为后续的成长做好铺垫。

2.面试。学生填写报名表,要求附有班主任的签字推荐方可参与面试,这样可以在面试前通过班主任初步了解学生。面试考核的内容和依据:通过学生自我介绍考核语言表达能力和普通话的水平;通过面试时的表现如坐姿、脸色、动作可以判断出是否紧张来考核心理素质;书面布置一个简单的实操任务,要求是没有学习过的内容,来考核理解能力;结合已学专业基础课程如汽车电工电子的内容进行问答,来考核平时的学习情况。因操作过程中无需唱报作业内容,只需向裁判报出测量数据、安全提示、结果判断等,从而降低对语言表达能力的要求,而适当提高其他三个方面的考核标准,综合考评后选拔出15位左右的同学。

3.训练。利用业余时间参加训练,主要采用以老带新、教师督学的指导方法。由上一年度的竞赛选手指导实操训练,内容为基础拆装、二级维护、四轮定位三个项目,教师理实一体化讲授电学理论,观察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并根据训练和学习的过程进行考核评估。训练考核内容和依据:观察记录学生学习中是否经常询问,询问内容的深度,实操的积极性,是否与同学沟通、交流来考核主动学习、逻辑思维、团队合作等方面内容;学生在有限时间内多次重复同一项训练,所表现出来的情绪、身体状态可以反映出学生的抗压能力、身体素质等。

4.选拔。通过能力测试选拔出约6名选手(参加比赛的选手人数3倍左右)。能力测试基于之前的训练考核,继续强化训练,并通过表现和多轮的实操和理论测试,最终在一年级结束前,从表现优秀、持续进步、成绩稳定、遵纪守时等方面确定新生当中的备赛人选。

因改革后技能竞赛难度大,专业能力要求高,需从有经验的选手中(一般为三年级学生)选拔一名参赛,其他选手为新选拔的学生,从而可以确保竞赛成绩,又可以让新选手得到锻炼,保证参赛的延续性。

(二)企业实习

汽车技能大赛要向一线生产靠拢,为更好地让学生了解企业实践,提高实践能力,暑假将选拔出的选手送到4S店工作,正值炎热季节,维修车间条件艰苦,通过实习不仅可以提升技能,还可以磨炼意志。初到企业,由于环境陌生,学生在此期间会有各种问题需要沟通交流、团队合作,从而可以锻炼为人处事的能力。教师会根据学生实习期间的表现来最终确定竞赛选手(需要预留1-2位,以防出现各种问题,防止学生放松对自己的要求或者盲目骄傲,缺乏训练热情,竞赛前公布参赛人员)。实习考核内容和依据:实习期间要求执行正式员工的考勤制度,上下班不得迟到、早退,不能无故缺勤,有特殊情况需要请假要与企业和指导教师沟通请假;工作期间要能吃苦耐劳,配合师傅完成维修工作,并能主动和技师、组长等同事交流学习。实习期间,指导教师定期到企业访谈,调查学生综合表现情况。

(三)强化训练

福建省各个地市选拔赛预计11月完成,12月参加省赛。为此,同年9月初将对比赛选手进行强化训练。此阶段的训练必须严格执行上一年度国赛的考核标准,制订并严格执行每天的训练计划,每位选手每天需要完成的基本训练量为各个项目一遍,不足的项目重点加强,指导教师全程指导,轮流查看,根據操作工单逐项检查发现选手作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发现不足并责令更改,跟选手一起制定合理的作业行走路线,减少时间的浪费。

(四)身心健康

高强度的训练需要强健的体魄,赛场上更是身体与心智的较量,身心健康是每位参赛选手应具备的素质,否则可能在赛场上表现出反应迟钝、惊慌失措、体力不支等情况,影响技能水平的正常发挥。因此在训练中需要不断加强身体锻炼与心理辅导。每天傍晚组织成员进行体育锻炼,以慢跑为主,可以增强体质,提高抵抗力;定期邀请教师或者其他班级同学到训练场地观摩,或者将部分可移动的训练工位搬到实训室的开放场地,让全体同学课间可以观摩,达到提高选手心理素质的目的,也对新生起一个引导作用。根据选手的情况,请学校心理辅导教师从如何科学调整心理压力,缓解紧张情绪等方面给予指导,并对选手进行心理测试,发现问题,及时提出训练改进措施。赛前一个星期需要调整作息时间,重点关注学生身体状况,减轻训练强度,做好各项赛前准备。

(五)教师任务

汽车技能竞赛自举办以来,项目设备和车型不断变更,这就要求教师要不断地学习,研究维修手册,熟悉竞赛规程。学校要定期组织教师参与竞赛培训和会议,及时了解赛项的变化,以防闭门造车。

项目负责人:了解赛项的动态变化,参加竞赛会议,组织教师学习,制订工作计划,分配任务,与外界的沟通协调。

指导教师:参加竞赛培训,学习竞赛规程,研究维修手册,制订训练计划,发现选手问题,选拔参赛学生,指导竞赛等。

(六)团队作战

無论是指导教师还是竞赛选手,都必须团队作战,如若钩心斗角,计较利益,患得患失,不与人交流,不乐于助人,最终都不会取得好的成绩。竞赛的训练和指导时间长,任务重,是持久战,日日夜夜,争分夺秒,只为一个细节、一次成功。教师的任务往往除了指导竞赛,还要承担授课任务以及班主任工作,工作繁忙,合理安排就显得十分重要。教师之间的协调、任务的分配以及进度的跟踪,都必须根据计划执行,无法完成计划都要做出合理的改进或者弥补。选手之间的互助则很大程度上缓解了教师的压力,尤其是选拔赛之后,选手们都有了一定的经验,互相监督,互相设置故障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训练的效率。

(七)校校合作

每年的选拔赛场地都会发生变更,在各个学校之间轮流。针对汽车二级维护、四轮定位、机械拆装项目,不同的赛场环境和设备的新旧程度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选手的发挥。为减少场地带来的影响,进一步提高选手的心理素质,通过校校合作,到合作院校的场地参与训练,让选手熟悉陌生环境,互相交流心得,取长补短,对竞赛效果都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八)专家指导

聘请有竞赛指导经验的企业专家、高校教师等到校指导,针对训练的不足提出改进,很大程度上可以让指导教师和学生突破思维限制,取得更大的进步,也可避免操作过程中出现一些细节方面的错误。专家的到校指导会对学生的学习动力有较大的促进作用。

三、结束语

汽车技能竞赛已经持续多年,竞赛车型、设备、操作内容不断变化,但指导的思路和方法可以学习借鉴。教师需要不断学习,密切关注赛项变更,紧密联系生产实际,深入钻研。合理高效的指导工作可以让学生少走弯路,不入困境,从而在竞赛成绩上有所突破。

【参考文献】

[1]王建国.浅析举办职业技能大赛的意义和目的[J].科技视界,2015(26):212.

[2]郗玉平.汽车营销技能竞赛指导总结与思考[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14(12):272-273.

[3]翟芳.汽车营销技能竞赛中的指导总结与探索[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6(01):223.

作者:童忠跃

第二篇:现代汽车机电技术的发展趋势

摘要: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发展速度逐渐加快,现代汽车作为人们的交通工具,已经有了非常成熟的应用。不同品牌,不同性能,不同质量的汽车为消费者们提供出行服务,汽车在外观以及性能方面也有较大的改进。而汽车的机电技术作为汽车运行过程中的核心与关键,对汽车的发展有着重大的意义。本文通过讨论现代汽车机电技术的发展趋势,介绍汽车机电控制系统,研究现代汽车机电技术的主要发展趋势,希望能够为该技术的有效应用与优化升级做出相应的贡献,从而推动我国汽车行业发展。

关键词:现代汽车;机电技术;发展趋势

Key words: hyundai automobile;electromechanical technology;development trend

0 引言

当前科技发展速度越来越快,我国汽车机电技术水平也越来越高,而汽车机电技术又决定着汽车的动力、经济以及安全。所以,利用汽车机电技术,能够为现在汽车提供非常良好的全方位配套服务,但随着现阶段汽车制造企业数量逐渐增多,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如何在这样的环境下取得优势领先地位获取更多的经济利益是每个汽车企业所必须面对的问题。而汽车机电技术作为汽车发展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每个企业都希望通过发展各自企业的汽车机电技术,使汽车的安全性、经济性、环保性进一步提升,尽可能的满足客户的实际需求。而现阶段汽车机电技术在发展上还有很大的增幅空间,所以我国应督促各大企业加大对汽车机电技术的研发,从而让我国国产汽车能够在未来的汽车行业竞争中取得领先地位。

1 汽车机电技术研究与发展的重要性

现在汽车行业竞争非常激烈,各大车企在汽车研发以及汽车生产方面有非常大的投入,都希望通过研究出一套独特的汽车系统,以达到吸引消费者,增加企业收入的目的。而汽车机电技术作为汽车研发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该技术的使用可以大幅度提升汽车的安全性以及稳定性,在保障汽车娱乐性的同时,也能够提供客户想要的一些功能。所以,汽车机电技术是当前各大车企在研发方面非常关注的一项技术。而汽车机电技术的发展,可以带动汽车行业,实现发展突破。不仅有汽车研发技术的突破,同时也有汽车行业本身的进步。水平越高的汽车机电技术,除了可以为企业实现效益的增收之外,还可以帮助企业在宣传时能够多一些竞争口号,以此加强企业的宣传,为汽车企业下一阶段的发展提供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获得大量的融资以及投资。

2 汽车机电系统介绍

汽车机电系统是汽车重要的组成部分,一个高质量的汽车机电控制系统,能够大幅度提升汽车的运行稳定性,保障汽车行驶的安全性以及经济性,不仅能够实现汽车问题报警以及汽车预警等功能,还可以有效减少车辆发生事故的概率。本文通过对汽车机电控制系统进行介绍与分析,希望相关工作人员能够在汽车机电控制系统的介绍中获取一定的灵感,从而起到数据参考的作用,为我国的汽车技术的发展做好相应的铺垫。

2.1 单独控制系统 单独控制系统是早些年间汽车发展过程中所首先应用的一种机电控制技术,对于汽车系统行驶以及应用过程中有较高的空间要求,在发展方面以及应用方面有一定的局限性。虽然早期能够满足汽车的运行与使用,但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现阶段大多数汽车都已经放弃这种系统。主要是因为该系统在系统组成方面,只应用单个ecu实现汽车的全面管理,所能实现的功能比较少,大多数的运行都是交由汽车的机械系统所完成的,整体系统独立性较强,容易维修,单独控制水平较高,但相比较于现阶段的汽车组成来讲比较简单,没有发展前途。

2.2 集中控制系统 集中控制机电系统是当前广泛应用于各种汽车运行过程中的一种机电系统。该系统的出现,标志着汽车行业已经进入到了科技化发展的阶段,已经改变了过去汽车只是单纯的动力传动,以及简单的功能布局的系统组成情况。作为当下科技化时代的产物,弥补了传统控制系统中的许多不足,提升了汽车应用的有效性。从整体上来看,集中控制系统的主要思想是将汽车上所有的功能集中到一起,实现系统控制,通过一个ecu发布命令,根据命令的不同,让汽车的系统功能按照不同的指令同时进行工作,不仅提高了驾驶员的驾驶体验,同时也为汽车上的乘客提供了许多的额外服务。从整体上看,汽车集中化控制系统主要实现了以下四个不同的应用功能。首先,集中控制系统可以实现发动机所有活动的控制,包括发动机启停、发动机点火、气体排放、故障自检、故障预警等。通过集中控制系统的有效应用,可以使发动机在运行过程中始终保持正常运行,或者被监测运行的状态,使驾驶员能够及时的发现发动机在运行过程中的问题,从而保障汽车的运行安全,降低事故发生的概率。其次,集中控制系统在汽车传动系统方面有着非常好的应用。传动系统主要负责汽车运行的速度,以及车辆的防滑等多个方面的内容,而集中控制系統可以对这些功能进行统一的控制,根据不同的驾驶场景,实现不同的动力分配或者速度的改变,从而完成驾驶员想要加速或者减速的目的。而在行驶系统当中,集中控制系统主要是通过控制汽车的行驶,确保汽车在行驶过程中可以实现对防抱死装置、控速装置、转向系统等方面进行有效调控。确保汽车能够在失控情况下实现车辆的救车。从而降低事故发生的几率,减少车主的损失。除此之外,集中控制系统还可以有效控制安全预警方面的功能,质量与安全作为现阶段汽车行驶过程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汽车的安全行驶可以减少危险发生的概率。而集中控制系统主要是控制安全预警系统当中的各类仪表故障预警、车内防撞措施、车内停放安全以及车辆照明检测等功能,为驾驶员提供良好的驾驶环境和安全保障,使车辆在行驶前或者行驶中同时使用这些功能,让驾驶员在短时间之内直接明了的观察到汽车的具体问题,从而避免汽车驾驶员在行驶过程中出现安全事故。

3 汽车机电技术的发展历程

汽车机电技术作为汽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早些年间其发展历程非常丰富,本文通过介绍汽车机电技术的发展历程,为下一阶段的汽车机电系统的发展趋势的探究打下坚实的基础,提升发展的速度与空间。时间来到1950年,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各个国家开始恢复国家生产,相应的汽车机电技术起点也由此诞生。在此后的20年,电子装置有效改善了汽车的部分机械性能,车企的工程师们使用简单、便宜的电子元件来代替汽车的机械传动。时间定格于1953年,一家美国的汽车公司开始研究汽车的油电喷射装置,这个装置的研发标志着汽车机电系统的起点。而在1960年,美国的克莱斯勒公司与日本的汽车公司共同研究了低成本、故障率小的二极管整式交流发电机,将其运用在汽车的机电系统当中,实现了汽车功能的简单控制。同年的通用公司开始采用IC调节器作为汽车机电系统的调控装置,实现汽车的功能化调控。在60年代中期,许多公司又陆续发明了晶体管电压调节器、点火装置等,为接下来的汽车机电系统集成化做好了充足的准备。1967年的德国一家公司公布了D-Jetronic系统,该系统主要运用在微机控制的电磁式喷油器方面。通过近30年的研发,汽车集成电路的广泛应用,使得汽车的机电一体化技术得到发展,减少了电子产品的体积,提高了汽车机电技术控制下的电子系统运行稳定性,为现代汽车机电控制系统技术创造出了一个简单的模型。

自70年代以后,汽车机电技术的研发进入了现代化发展的阶段,汽车开始朝向不同功能化方面发展,出现了电子控制的防爆装置、汽车连续喷射系统、汽车间接式排水系统、IC点火装置以及电控汽油喷射等功能,使得此阶段的汽车机电控制技术的研发具有一定的先进性、灵巧性和稳定性。至此,汽车在机电控制方面实现了自动化。为保障汽车在下一阶段的发展能够获得成功,汽车的机电控制系统已经开始向智能化方面发展,并在发展过程中让汽车广泛应用了计算机网络技术,实现了车载互联、信息交流的功能,改变了传统汽车只能用于出行的单一功能的状况。

4 汽车机电技术未来的发展趋势

4.1 提升汽车的安全性 安全一直是汽车运行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一个话题,汽车的安全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个是行驶安全,一个是性能安全。行驶安全事实在汽车运行过程中,各种机电系统控制下的外部监测器能够有效分辨外部事故发生的状况,做到在事故来临前向车内的乘客以及驾驶员提供保护措施,以此减少故障对车内人员的冲击以及伤害,而这一方面的研发需要向传感器以及自动化控制方面发展,才能够实现机电系统控制下的汽车行驶安全功能。其次,汽车行驶的性能安全主要体现在汽车在加速减速以及转向过程中,汽车本身出现,造成汽车运行效率降低或者不能行驶的情况出现,这一方面主要体现于汽车安全预警。通过研究汽车自检系统,对汽车运行过程中的每一个系统进行实时的监测以及控制,对于出现问题的部位进行及时的预警,确保驾驶员能够看到这些信息,防止过度激烈的驾驶对汽车本身造成损伤。虽然现阶段已经有了安全预警系统,但是在系统显示方面还可以做进一步优化,主要分化为汽车部位安全预警以及汽车行驶状况的安全预警,让驾驶员能够随时随地了解到汽车的状况,保障汽车运行的稳定性。

4.2 环保方向 随着现阶段污染越来越严重,不同行业都在朝着同一个方向发展。比如建筑行业的绿色建筑,以及能源发电当中的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等。汽车行业也不可避免地进入了环保发展阶段,主要是因为现阶段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使得我国大部分家庭都拥有1到2辆汽车。而汽车出行会造成大量的二氧化碳以及污染气体的排放,随着下一阶段机电技术的有效发展以及升级,可以使汽车的环保性能提高,降低汽车对环境的污染。考虑到汽车在行驶过程中汽车的性能与污染成正比,汽车马力越大,污染就越严重。而汽车机电技术可通过在下一阶段发展中实现汽车排放污染的有效监测,从而实现对汽车车速的控制,不但从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安全事故发生的几率,同时也减少了对生态环境平衡的影响。并且,还可以通过安装空气净化器,让机电系统参与到汽车的空气净化器的控制当中,有效降低汽车对空气的污染。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现代汽车机电技术在汽车制造业当中有非常良好的应用,而随着时代的发展,要想我国车企在下一阶段中能够取得领先地位,就必须发展汽车的机电技术。将汽车机电技术导向车辆安全和环保方向,可以有效增加汽车车企的竞争实力,帮助我国在汽车发展方面实现进步。

参考文献:

[1]骆张杰,徐如风,胡敏烽.浅谈现代汽车机电技术的发展趋势[J].科学与财富,2019(010):270.

[2]白兰.未来我国汽车发展趋势浅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20(08):79-80.

[3]金玉,李刚,孙成龙,等.机电一体化技术在汽车智能制造的运用分析[J].科学技术创新,2020(17):188-189.

[4]石启雷.浅析现代汽车机电技术的发展趋势[J].山东工业技术,2015(006):21.

[5]王杰.智能汽车未来发展趋势分析[J].现代制造技术与装备,2019,267(02):214-215.

[6]张士涛.基于汽车电控技术角度分析汽车维修的发展[J]. 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024):148-149.

作者:夏清

第三篇:汽车设计中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研究

摘要:汽车行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为了更好的促进汽车行业的发展,相关产业公司要重视汽车设计,促进汽车产业链的顺利运行。在进行汽车设计的过程中,会使用到多项相关技术,机电一体化是汽车设计中常用的技术之一。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地促进汽车设计工作工作效率的快速提升。因此,重视机电一体化技术在汽车设计中的应用是十分有必要的。本文将针对机电一体化技术在汽车设计中的具体应用情况以及未来的发展前景进行探讨。

关键词:汽车设计;机电一体化;应用研究

前言

机电一体化技术是伴随着我国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以及自动控制技术和信息技术等多种技术的发展而产生的。机电一体化技术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主要体现于利用自动化技术来代替人工操作,从而减少在工业工作过程中所需要的人力和物力,降低人工成本,提高工作效率。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对于汽车设计工作的速度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如何通过提高机电一体化的应用质量融合当前的高新技术,是在汽车设计行业发展中必须考虑的问题。

一、汽车设计中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现状

从目前的实际应用来看,我国汽车设计中的机电一体化技术在应用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不足。由于我国科技发展起步时间较晚,导致我国机电一体化技术彻底成型的时间阶段是较落后的[1]。这种情况也造成了我国实际的汽车发展与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水平是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的,没有办法融合到一起來满足用户的实际需求。并且,由于汽车型号较多,每一种型号的设计要求和标准都是不同的,这样的情况也对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造成了阻碍。很多用户没有办法利用相应的安装标准进行安装,对于机电一体化的改良和优化产生了较大的不良影响。从当前的实际应用来看,机电一体化技术已经在汽车行业中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仔细分析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进程可以发现,今天一体化技术主要分为三个发展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再现类型技术,第二阶段是感知类型技术,第三阶段是智能类型技术。根据市场的具体应用来看,再现型技术在当前的使用中是最为普遍,范围最大的。其原理是通过编写相应的工作程序实现人工难以完成的数学模型的创建。在使用过程中,这种类型的技术应用也需要人工智能对原本的模型和数据进行分析和改进。同时,利用智能化的系统,可以使汽车设计操作更加灵活,最终获取更强的经济效益。伴随着我国经济和科技的发展,机电一体化的应用范围和具体功能会越来越全面,也会融入更多的高新技术。例如,通信技术、调控技术等多种与汽车设计相关的技术。

除此之外,我国汽车设计行业自身也存在一些问题。具体来看,我国汽车设计行业的发展理念是较为落后的,也因此影响到了机电一体化技术的整体运行效率,难以对现有的设计方案进行技术优化,导致无法有效推广机电一体化技术。与此同时,汽车设计的工作人员自身的综合素质也没有经过严格的考核,在汽车设计行业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有很多工作人员并没有根据时代的要求,随时随地地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水平,这些都是在汽车制造行业中存在的较为普遍的问题。

二、汽车设计中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具体应用措施

为了更好的实现机电一体化技术在汽车设计中的实际应用,可以将机电一体化技术分为两个方向展开讨论。第一个方向是机电体化的系统平台,第二个方向是应用机电一体化技术的详细过程[2]。为了提高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工作效率,可以将机电一体化技术的系统进行融合。将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到汽车设计行业,可以更多地采用BBW系统,BBW系统可以优化机电一体化化技术中包含的机械制动结构,加强汽车配件之间的信号传递,改善汽车制动的可靠性。在进行车身的加工时,要对车身进行1比1的加工,从而制造出真实的车身模型,这一操作阶段需要利用数控技术来控制机电一体化的系统,增加模型的准确性。模型建造系统通常是在CAM模型的基础上,构建CAD数学模型,最终再进行处理。在应用的过程中,还可以细分出加工刀具的具体选择,确定好加工轨迹,充分完善前期的准备工作。在这些信息完善后就可以对实体车身进行加工处理。整体来说,模型建造的方法,操作精确度较好,并且技术发展水平也较为完善,在当前的汽车设计行业中,也得到了广泛的认可。但是由于该技术对资金投入的需求较大,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该技术的应用范围。随着科技以及社会环境的不断发展,智能化也成为了汽车设计中需要考量的重要环节,为了更好的将机电一体化技术和智能化技术融合起来,这就要求汽车设计的人员不仅要掌握机电一体化的相关技能,同时也要掌握智能化的相关技能。汽车设计企业在进行人才招聘时,要注重复合型人才选择,同时,也要不断的加强对于本公司设计人员的技能培训,使他们可以跟上时代潮流.

除了要对技术进行优化和完善,对于机电一体化技术在应用过程中的所需设备和其他相关环节也要进行合理的调整[3]。因此,汽车设计公司要对原本的汽车设计理念进行创新,机电一体化技术在汽车制造工厂中的地位是不可撼动的,这要求工作人员的设计理念必须与机电一体化技术发展的水平能够融合起来。除此之外,提升汽车设计程序和理念,也可以有效的提高汽车的整体性能,汽车设计与人民群众出行的安全状况有着紧密的联系,为了更好的保证机电一体化技术在汽车设计行业中的应用,设计公司还要有效的融合电子计算技术和设计机技术,从而保证汽车能够得到整体性能的提升,加强汽车运行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三、结束语

机电一体化技术是随着时代发展和技术进步逐渐产生的一种新型科技产物,可以有效地促进汽车设计行业高效发展,并且在未来的应用范围会更加的广泛。虽然在目前的实际应用中可以得出机电一体化技术在真正的使用过程中还存在一些不足,但是随着智能化和自动控制技术的不断发展,机电一体化面临的问题会逐渐解决,最终会和时代发展的环境相融合。为了让机电一体化技术能够在汽车设计行业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有关企业要更加注重机电一体化的技术研发和工艺创新,提高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的水平。

参考文献:

[1]解国辉.汽车设计中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研究[J].时代汽车,2021(20):112-113.

[2]章艳红.机电一体化技术在汽车设计中的应用[J].南方农机,2020,51(18):150-151.

[3]华莹.机电一体化技术在汽车设计中的应用分析[J].时代农机,2019,46(10):95+99.

作者:赵路平

第四篇:机电一体化技术在汽车智能制造的应用研究

摘 要: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不断推进和经济产业结构的优化,现代科学技术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为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和实际应用提供了环境基础,给汽车智能制造带来了新的变化。本文首先简要介绍了汽车机电一体化技术的相关理论,并结合社会实际,分析了机电一体化技术在汽车智能制造中的應用表现。探讨机电一体化技术在汽车制造业中的应用,使汽车生产更加智能化、功能化,为人们的日常出行带来便利。

关键词:机电一体化;汽车;智能制造

引言

不断进步的科学技术为制造业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随着我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大量创新技术与制造业的融合不断深化。机电一体化技术作为一种应用广泛并具有较高实用价值的重要技术,在汽车智能制造中的作用日益突出。通过汽车智能制造,不仅可以优化汽车的基本效率,还可以有效地提高汽车的安全性和便利性,最终将技术效益转化为社会福利。因此,抓住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关键环节,探索其与汽车智能制造的有机结合,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

1 机电一体化及智能制造

1.1 机电一体化技术概述

机电一体化是多种技术形式相结合的新技术。能够快速、连续地分析各类信息数据。由于受许多传统信息处理技术的限制,各种平台如物联网、互联网等进行远程共享,观察系统运行状态,避免系统故障,减少安全隐患。此外,在当今的智能制造行业中,机电一体化技术表现出线性和非线性双重控制,使系统自身的稳定性不断提高,达到系统调节精度,从而成为工业生产的关键。优化结构,实现精确控制,挖掘更多的人力物力。智能制造是仿效人类思维,利用计算机技术,对工业生产过程进行监控,解放人力,使生产过程智能化,从而实现生产自动化。毫无疑问,智能制造需要机电等多种技术手段的支持和应用。实现了生产的智能化,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和效益。机电一体化技术对于提高整个制造过程的准确性,提高网络切换效率,保证系统处理的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这种技术形式伴随着现代技术的不断变革和创新,将充分发挥自身的综合优势,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在智能制造中的作用,创造出属于自己的辉煌成就。

1.2 智能制造技术简析

智能制造技术主要是利用计算机系统获取各种信息,以保证决策的整体效果。应用后,可有效减轻工人的工作压力,同时节省机械制造的一些物力和财力。对于智能制造系统,它是一个人机一体化的智能系统,人的工作主要是控制机器,计算机是主要的控制工具。人机高效结合,全面提升制造效果。

2 机电一体化技术在汽车智能制造中所体现出的技术特征

2.1 通过优化整体结构来达到理想状态

在传统生产方式中,控制功能并未完全融入到生产过程中。在实际生产过程中,为提高系统的变速性能,需要结合机械结构的控制,如安装传动、传动等来实现对设备系统的控制。伴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为了进一步加强电子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取代传统的变频器齿轮箱,有效地发展了机电一体化技术。电子设备与机械设备的结合,可大大缩短生产周期,提高效率,强化设备整体结构,达到预期效果。

2.2 系统的智能化控制

在汽车智能制造中应用机电一体化技术,其主要特点是能对系统进行智能控制,完成生产过程的计划与管理。近几年,智能已成为机电一体化技术的主流。智能化系统改变了传统生产方式的根本缺陷,生产过程不再依靠人力。并通过智能汽车控制系统对预设的系统和程序进行统一调整,充分发挥了自动处理、修改、自动检测、故障诊断、信息记录等多种功能。仅需操作员输入相应指令,即可实现后续的自动化操作与控制。在系统发生故障或存在风险时,能迅速制定和发布明确的处置措施,在保护体系基础上提供预警。管理人员可通过预警功能快速了解系统运行情况,有效保障系统安全运行,大大减少生产中的风险因素,确保生产稳定发展。

3 机电一体化在智能制造领域的主要应用

3.1 自动变速器

采用自动变速器可以有效地减少汽车的动力损失,改善驱动系统,提高汽车的安全性和舒适性,是实现现代汽车智能化生产的一条有效途径。其应用体现了机电技术的基本特点。例如,汽车发动机在工作过程中,传感器技术能够及时掌握汽车的工作状态,信息监控设备可以接收到数据,从而有效地选择切换程序,切换自动跳闸信息,安装换挡信息等。自动变速器技术的出现,使汽车能够有效地进行自我检测,有效地消除了汽车使用中的安全隐患。汽车自动变速器的应用符合汽车智能制造的发展要求,其应用是机电一体化技术的直接体现。

3.2 制动防抱死系统

(1)车轮智能控制系统。车轮智能控制系统主要由制动执行机构和制动执行机构中央电控单元组成。该轮式智能控制系统需要电力来实现制动,需要有电信号输入和电流输入两种输入方式。夹持力通过电流或电子转子的旋转角度估计。但是刹车系统在工作过程中还会受到外界温度变化和磨损的影响,很难准确预测。所以,在计算制动器夹紧力时,借助综合助力传感器和力矩传感器对有关问题进行分析是必要的。利用制动力和转矩的计算,可对制动系统进行有效的设计,使整个制动系统更加可靠和安全。(2)中央电子控制单元。中央电子控制单元主要接收各类信号,并能智能地发送数字指令。(3)电子踏板智能控制系统。该系统采用机电一体化技术,电子踏板智能控制系统需要踏板模拟器来实现操作和应用。电控踏板模拟器能够有效地分析人们施加在踏板上的作用力,并将其转化为电信号,通过一定的装置传送到中央电控单元。对中央电控单元的数据信息进行分析,综合分析受力程度,然后对其进行控制。

3.3 激光测距雷达系统

激光测距雷达系统也是现代汽车必不可少的关键系统,通常安装在汽车的后部和尾部。其主要功能是解决驾驶员在驾驶过程中的盲点问题,使他们更准确地掌握汽车的前后障碍物的实际情况,更安全地选择驾驶模式。与此同时,激光测距雷达系统还使倒车过程更方便,减少了因视觉问题而引起的倒车偏移和碰撞,可以起到保护汽车设备和乘客安全的作用。作为一种机电一体化技术,激光测距雷达的关键在于与传感器系统和中央处理系统的有效配合,从而及时、准确地捕获障碍物,实现测距的自动化。碰到障碍自动报警,司机接到报警后,可根据内部反馈装置进行有效的调节,以避免匆忙造成安全事故。今后激光测距雷达系统的精度和应用范围将不断提高。

结束语

汽车智能制造技术是典型的集成技术,这既是其自身科技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现代科学技术条件和市场需求的反映,符合现代智能化发展的方向。为了更好地实现这项技术的发展,必须提高机电一体化应用研究开发的技术含量。

参考文献

[1]刘世豪,李斌勇.基于物联网的汽车制造系统集成设计云平台[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46(12):84-92.

作者:朱志强

第五篇:汽车智能制造中机电一体化技术分析

摘要:随着电子信息技术,尤其是数控技术、自动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制造领域中智能终端的有效应用使得机电机组实现对汽车制造多个环节的独立控制,大大提高了汽车制造效率以及汽车成品及其使用的安全水平。然而,仅仅依靠智能终端来对分散机械组建进行控制,难以实现在最大程度上为用户提供安全保障。对此,必须加强对汽车智能制造模式的进一步优化,才能有效提高汽车制造质量。而机电一体化技术可以实现对分散机电机组的有效集成,使不同指令能够连贯畅通的执行,大大提高了机组的运行效率。

关键词:汽车;智能制造;一体化

1 机电一体化和智能制造概述

1.1 机电一体化

机电一体化涉及电子力学、机械工程、微电子等多个专业领域,主要包括机械与电子两个部分。传统的电子化机械制造,电子技术和机械技术的独立性较为明显,缺乏密切的关联性,随着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自动化技术、电子通信技术等深入应用,在制造领域逐步实现了电子技术与机械技术的有效融合,发展成为了机电一体化。简单来说,机电一体化就是借助电子技术实现对汽车机械组件的高效、准确整合,在电子指令的直接控制下完成相关机械组件操作,实现对汽车机械组件的集中控制。同时,汽车机械组件控制中机电一体化技术的有效应用还能够实现很好的远程控制,通过电子信号传输,将质量传送到机械组件处,控制其运作,同时将其运作情况反馈到控制端,为人工调控提供相应数据参考。机电一体化的应用特征与优势在汽车智能制造过程表现得更为明显,为汽车智能制造模式的构建提供了有效的基础保障[1]。

1.2 智能制造

智能制造是一种通用性技术,其主要是从智能技术延伸而来,并在汽车制造行业中广泛应用。发展至今,汽车智能制造已经形成了独立的、系统化的概念,即利用智能技术构建智能控制终端,融入逻辑功能在一定程度上对制造需求及相关控制事件进行自主判断,在相应的指令设定下执行控制命令,实现制造目的。可见,智能制造的应用在较大程度上释放了人工操作的限制,只需人工设计运行逻辑,即可实现高质量高效率的自动化制造。目前,在汽车制造领域仍然未能实现完全脱离人工,传统的人工制造转向了对智能制造的监督、调整、应急控制,而智能技术的出现与发展,为完全取代人工提供了可能,这也是现代汽车制造领域发展的重要趋势。

2 汽车智能制造中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具体应用

2.1 在制动防抱死方面的应用

在传统的汽车制动模式中,制动抱死的现象较为常见,也是许多汽车用户的困扰,在汽车制造领域开始了针对抱死的研究探索,此时,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为防抱死系统(ABS)的构建提供了可能以及技术方面的保障。制动防抱死系统主要发挥的是对汽车车速的控制作用,通过最大限度地有效排除影响制动稳定的因素,避免出现汽车追尾事故。在传统的制动抱死系统中,只是在后轮安装制动装置,减少前轮制动,这样的制动方式大大降低汽车的制动性能,也会存在一定的操作风险,因此并不十分可取。而采用了机电一体化技术的汽车智能系统,可以实现对各个制动装置在车轮瞬时运动情况的准确感知与监测,结合监测结果来对各个制动装置力矩进行合理设计,不但能够实现防抱死的效果,而且满足了汽车的制动需求而不需减少制动装置,保障了制动安全。例如,通过在各个制动装置和制动轮上安装电子智能传感器,实现对瞬时力矩状态的高效、准确获取,以电子信号的形式传送给智能控制系统,系统结合信息对拟定的力矩参数合理性进行准确判断,通过相应的控制指令设置,实现对制动系统的有效控制,实现较好的防抱死效果,在保障汽车制动性能的同时大大提升了驾驶的安全性[2]。

2.2 在自动变速器方面的应用

机电一体化技术在自动变速器中的应用能够在较大程度上实现对汽车损耗的降低,大大提升动力传递效果,进而提高驾驶的安全、舒适性。例如,在自动变速器机电一体化制造过程中,通过在发动机周边安装若干传感器,对发动机振幅、振频、温度等进行有效检测,进而借助传感器来掌握汽车发动机的工作转状态,并转换成为电子信号传输到智能终端,终端能够结合信息信號执行对发动机开关、换挡等控制。自动变速器中本身即具备一定的机电一体化特征,智能技术的有效应用大大降低了汽车操控的难度,提高了驾驶安全性,在汽车智能制造中具备较高的应用推广价值。此外,基于一体化技术的自动变速器同时还有自检功能,也就是说智能终端能够结合反馈信息对自动变速器的运行状态进行准确判断,一旦发现异常,便在较短时间内停止自动模式,转入手动模式。

2.3 在测距雷达方面的应用

在汽车停靠时通常会使用测距雷达来对汽车首尾两端及周边掌握物距离的检测,并采用实时语音的方式对当前距离进行提示,为用户判断停车位置提供参考,尤其是可以有效解决汽车停靠过程中视野盲区导致的碰撞问题,由此可见对于汽车行驶而言,测距雷达具备较高的实际应用价值。在汽车智能制造中,测距雷达也是机电一体化技术的重要应用。在测距雷达的构成中,主要包括了中央处理系统和激光传感器子系统。借助激光距离传感的作用,可以将障碍物与汽车之间的距离反馈至智能终端,进而智能终端通过车载语音系统对汽车行驶情况进行提示,保障汽车停靠、行驶以及其他情况下的较高安全性。测距雷达的有效应用基本上能够实现无差别测距,在汽车智能制造中有着较为广泛的应用[3]。

3 汽车智能制造中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存在的主要问题

首先是传感器敏锐度方面的问题。现代机电传感器的发展时间相对较短,在敏锐度上与汽车制造的实际应用要求还有一定差距,无法实时识别障碍,或者出现识别错误或提示延迟等现象,这些都会对汽车行驶带来较大的危险。对于这一问题,提高传感器敏锐度最为关键,加强对光学技术在传感器中的应用开发是提高机电传感器敏感度的重要发展方向。其次是技术柔性问题。机电一体化相关技术的应用需要通过智能终端指令来发挥作用,机电一体化技术对于终端的指令是无条件执行的,在技术柔性方面有所不足。例如,在某些情景下用户希望车速更快,但却与智能终端限制制动力的指令相悖,使得速度不能满足用户要求。而若是智能终端能够结合周边环境的判断对动力进行弹性限制,即可以较为柔性地控制技术,提高驾驶体验。

4 结语

总而言之,在智能化时代背景下,汽车智能制造成为发展的必然趋势,机电一体化技术作为其中一项关键工艺技术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在实际运用过程中要求工作人员能够正确掌握其原理以及应用方法,切实将其效用发挥出来。

参考文献

[1]王延申,刘顺华.机电一体化技术的特点及在汽车智能制造中的应用[J].内燃机与配件,2021(11):206-207.

[2]张瑞虹,王增峰.机电一体化技术在汽车智能制造的应用分析[J].时代汽车,2021(5):33-34.

[3]安广彬,周丛.机电一体化技术在汽车智能制造中的应用[J].黑龙江科学,2021,12(2):110-111.

作者:王娟

上一篇:气象科学论文下一篇:渠道营销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