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人文教育论文

2022-04-1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地方文化与地方高校人文教育有着天然的密切联系。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高校人文教育论文 (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高校人文教育论文 篇1:

城市文化对高校人文教育的渗透和影响

摘 要: 城市文化是高校人文教育生命力的现实直接立足点,具体为:城市文化有利于学生建构健全的人生观,城市之世俗文化可使高校人文教育更生动。在当今高校区位变动的情况下,也会因为城市文化的渗透和影响,高校人文教育获得新的发展契机。

关键词: 城市文化 高校人文教育 身体观

高校不但汇聚大量有创新意识的高层次人才,而且往往位于城市中,故高校文化是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当代城市文化建设离不开高校人文教育。同时,高校人文教育立足于所在城市的文化建设,才能走出符合现实社会发展需要的教育之路。当代城市文化建设对高校人文教育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城市文化是高校人文教育生命力的现实直接立足点

“城市文化是城市人类群体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包含着城市活动中的一切事物和城市的行为方式、心智状态等等。城市文化具有多维度、多元化的复杂结构”。[1]所以,高校人文教育虽然有自己的独立性,但被容纳于校区所在城市的文化体系中。从这个角度而言,若高校是最珍贵的大树之一,作为树的形象它有自己的独特性,那么,它脚下的土壤——城市文化——就是其生命力的重要源泉。

(一)城市文化有利于学生建构健全的人生观

高校如同所有学校一样,与现实社会有较为明确的边界,甚至因此被称为“象牙塔”。在关于如何培养理想人才的教育理念中,有的学校(以高级中学阶段教育居多)采取了封闭式管理或军事化管理。虽然这种实际措施在高校中并不流行,但是,不少高校仍然无法自觉地从“封闭式”中挣脱出来。具体而言,一些高校在教育改革实践中,更多的是致力于在校园范围里建构一个适合学生生活的“小社会”,而忽略了学生生活与现实城市生活的接轨。也就是说,学生只是接触了有限的城市文化影像,或社会文化,并不能真正融入有生力的城市文化中。

在高校人文教育理念中,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有理想人格的社会文化建设者。为此,高校人文教育习惯使用某种体系化“理想”标准来衡量教育对象。从教育的初衷和技巧而言,这种思想和途径并无大错,甚至曾培养了无数高层次人才,为中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但是,当今的文化发展背景已不同于往昔,中国文化体系本身亦因此进行着深刻的大变革。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的高等教育按照特定模式培养的人才只需要服从国家安排就业即可。这种教育模式在某种意义上继承和强化了“学而优则仕”教育理念。计划经济下的文化体制为高等教育提供了一个个稳定的工作机会,这就像是一扇扇通往幸福美好的光辉之门,让受教育者感到从此终身有了着落。但是,在今天的市场经济文化体制下,原来的光辉之门变得似是而非,变幻莫测。门已经发生了变化,但人们依然保持着奋力向那些门奔去的劲头。结果,有的人仿佛中了大奖,一时间工作和生活皆妙不可言;同时,更多的人撞到了无法为自己打开的门,或者尚可重新振作,或者头破血流,或者迷茫疯狂,由此而引发了众多的社会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给城市安全带来了不和谐的因素。

解决这一问题的最好途径,就是尽力避免突然间把受教育者从温室放置到狂风暴雨中。在学生成为完全的社会人之前,高校应自觉在城市文化和高校人文教育之间搭建耐用的“桥梁”,缩短学生所接受的高校理想文化教育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距离。这个过程有利于学生建构健全而非“理想化”的人生观。例如,通过对城市文化的深层接触,高等教育的受教育者能真切体验到现实生活文化的多元化、多层次化,乃至生生不息的生命力,由此,受教育者可形成更为宽容的人生观,培养自己从容面对就业、情感等多种生活困境的能力,继承高等教育所提倡的终身学习、不断进步的理念。从这个角度而言,受教育者健全人生观的建立,正是理想化高等教育理念得到彰显的表现。

(二)城市之世俗文化可使高校人文教育更生动

虽然大多数高校皆位于城市,但鲜有自觉把城市文化融入高校人文教育体系的尝试。这是因为,城市文化包容甚广,既有精英文化,又有市民文化(世俗文化)。高等教育的理想化目标决定了它更关注精英文化范畴,而精英文化范畴则更多体现在文本的抽象世界中。所以,身边实际存在的城市世俗文化极易被忽视。而这种忽视,不过是把完整的文化体系人为地割裂开来,这无异于只要花朵,丢掉有泥土的根茎——表面上美得纯粹,实际上却让花儿命不久矣。所以,想要活跃高校人文教育,还应引入完整的城市世俗文化内容。

城市世俗文化融入高校人文教育的途径可以多种多样,其中最传统的方式就是通过系统的课堂教育来实现。例如,近年广西师范大学各院系(非文学院)纷纷开设公共选修课《大学语文》。多数院系选择了黄伟林主编的教材《大学语文(大学版)》。该教材作为“新世纪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十一五’立项建设教材”,其既重视大学生基本写作能力的培养,又强调高层次人才人文素养的养成,还引导大学生多方位多层次体验中国文化,以及所生活的城市文化。例如,教材不但重视“行善者”(王尔德)的形而上思考,而且关注“孕育出中国文化的自然地理”(许倬云)和广西上林的“三里风物”(徐霞客),更引导在桂林市就读的大学生解读袁枚的“游桂林诸山记”,使受教育者的文学理想境界在现实中活跃起来。为此,教育者在相应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在文学美的境界和现实世俗人生之间建立一条可行走的道路,让教学内容变得实在起来,在感悟桂林市历史文化的魅力中提升自己的人文素养。

当然,除了课堂教育外,还可以通过家教、联欢晚会、参观、旅游等多种多样的方式,把城市文化引入高等人文教育体系中,使高等人文教育理想在现实社会文化语境中不断焕发生机。

二、高校生命教育理念应在城市文化体系中建构

近些年来,高校越来越重视生命教育理念。所谓“生命教育是指通过各种教育活动,引导学生思考生与死的生命课题,以积极的态度面对生活,培养学生的关爱情怀,提高学生对生命及其存在价值的认识,懂得生命的意义在于创造,从而认识、尊重、珍惜和敬畏生命”。[2]而生与死概念的形成,其立足点就在于生理上的身体。因此,身体在当代社会文化体系中的主体地位是不应该被忽视的。但遗憾的是,现实生活众多压力的逼迫使现代人逐渐成为可以任意拆卸、重新整合的无感性意义的“半机器人”,生命的尊严时常被淡化。这种思想也不同程度地反映在高校人文教育中。

在当今的高校教育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受到量化的“指标”制约。为了在这个既定的“指标”体系中建构出一个更“完美”的自我,多数教育主体(指教师与学生)都尽可能地付出和努力,甚至包括身体健康,以致部分精英人才过于劳累,疾病丛生,甚至英年早逝。客观地说,其罪并不在于这种激励社会文化创新发展的管理体制本身,而在于人们对这个管理体制的理解。他们只是未能看得更远,未能在更宽广的文化体系中(至少在城市文化体系中)为人的身体健康适当留一块绿地。

实际上,管理体制的本质意义在于促使我们明了创造是人生之生的根本,只有不断努力和进步,才能避免再次遭遇落后挨打的惨剧,而且,这也是尊重和珍惜生命的最佳方式。但是,更多的人却把手段当作了目标,以为在事业或金钱收入方面立足宝塔尖,就是人生的最终追求。殊不知,在当代中国文化语境中,这不过是陷入了身体被毁灭的悲剧——假如不能适当把握工作、学习与健康的度。如此一来,既无法真正实现原计划的所谓“人上人”目标,又在客观上使国家失去了学有所成,本可为社会文化建设作出积极贡献的个体生命。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并不是所谓的“人才”鼠目寸光,未能审时度势,而是因为他们在自我狭隘的圈子中定位自己的生命价值。所以,高校人文教育应有意识地减少这种可能性的存在,积极引进城市文化元素,使教育主体在与城市文化的互动中,拓宽文化视野的外延,对自我的生命价值形成正确认知。与校园文化圈相比,城市文化在更多维度、更多层次上体现社会文化的本质,故只要教育主体学会自觉地在城市文化中建构生命意识,并把所获与生活实践结合起来,达到“知行合一”,便可成为尊重生命的人、人格健全的人、有人文素养的人。

三、高校区位变动带来了新的挑战和发展机遇

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走向大众化教育阶段,高校入学比例大为提高,教学模式相应改变。为了适应这种变化,许多高校都往城市的边缘地带迁移,建立新校区。对此,人们意识到,“受地理位置、周边环境及多校区管理模式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新校区建设过程中校园文化氛围普遍淡薄,对人才培养及高校自身发展带来了极为不利的影响。如何正确认识新校区校园文化现状,消解制约因素,传承发扬老校区的文化传统,推进新校区校园文化健康发展,已成为高校管理者普遍关注的重要问题”。[3]实际上,这种高校区位变动带来了挑战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进入21世纪,社会文化思潮发生了重大的变化。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多元化、全球化。表面上,这种当代文化思潮理念肯定了不同文化的价值观,是最大限度尊重人类的生命;实际上,多种价值观被肯定,同时也意味着主体价值意义的消解。为此,处于这种全球化思潮语境中的高校人文教育,面临着一种十分尴尬的局面:在信息高速传播、多元价值观并存的时代,人们很容易感到无所适从而人心浮躁。因此,高校人文教育已经无法通过自上而下的教育实践,真正对教育主体产生深刻影响。所以,消解文化语境的浮躁因素应是高校人文教育的首要目标之一。

实际上,城市,尤其是承担多种文化功能的城市,往往有极大的诱惑(例如网吧等),使得这些心性和定力尚未稳定的受教育者在不知不觉中迷失自己,以至于悔之晚矣,错过人生中自我发展的黄金时期。高校区位变动所造成的“孤岛现象”,确实如前人研究的那样,因为配套设备不健全,给教育主体的生活带来诸多问题,如教师与学生的空间距离拉开了,学生的生活色彩变得单调了,与外界的联系变得少了等。因此,区位变动确实给高校人文教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但是,从消解浮躁文化语境的角度而言,城市文化与高等教育区域拉开一定的时空距离,其实更有利于解决实际问题。首先,高校区位变动不但可以有效拓宽城市文化发展的范围,提升城市文化品位,而且可以给高校人文教育提供了更雅静的教育环境,给教育主体提供重塑校园文化精神的良机。高校区位变动的实质目的并不是在城市文化和高校教育之间建立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恰恰相反,反而是在探索二者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如何更好地共同繁荣,共同进步。这是因为,郊区显城市文化的边缘地带,是城市文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文化品位的提升是非常必要的。可是,这些边缘地带,如一些城乡结合部,往往又是社会问题特别集中、复杂的地方,并且,这些地域的社会问题很难彻底根治。城乡结合部的不少问题其实是因为这些区域集中了不同经济水平,不同文化层次的人群,这种不同给人带来极大的心理落差,在此情况下强迫各方人群相互理解是很难的——至少需要找到彼此能共同认可的文化发展领域。当高校人文教育介入这种境况后,原先边缘文化不同元素间的强烈反差往往会得到改善。因为,在人文素养的教育理念中,人生价值的标准是多元的,不是唯一的经济等物质因素。当城市郊区的文化品位得到相应的提升以后,不同文化群体之间的界限将逐渐变得模糊,彼此之间的文化联系将更紧密。由此,高校人文教育其实可以通过积极应变给自身营造雅静的文化环境,探索更美好的人文精神境界。

其次,高校“孤岛现象”还可以锻炼教育主体面临困境的心理承受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现代社会中,因为受西方个体主义思想的影响,越来越多的人习惯于以个体为中心建构自我意识。这种自我意识的建构在促使个体积极社会化,适应社会文化语境变化方面,确有实际价值。但是,也正是因为这种思潮的内在影响,以个体主义为基础建构自我意识的现代人,在遇到单靠个体无法解决的社会问题时,才会养成彻底否定自我的习惯,从而造成许多人心理承受能力变弱的情况。这种轻易质疑身体本身的心理习惯,如同社会文化体内的恶性癌细胞,不但损害社会文化本身的形象建构,而且逐步把社会文化发展引向虚无的结局,进而毁灭一切。所以,提升高校教师和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是势在必行的任务。要有效完成这种任务,必须不断面对挫折和逐步解决实际问题,以此见证自我潜力的实际存在,从而建构正确的蕴涵了城市文化元素的自我意识,成就有强大内在力量的自我。具体方式可以多种多样。例如,师范大学教育原先在市区中心地带,因为多种原因,实习工作往往无法在城市中条件较好的学校开展。当高校区位变动到郊区以后,郊区中小学教育中的许多实际问题就可以和师范大学教育直接联系起来的,使相关问题成为师范生学习和探索的重要课题之一。而且,因为距离相对较近,师范生还可以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尝试在郊区中小学教学活动中提供帮助。与此同时,因为有机会亲身参与身边实际问题的研究,大学生可以建构实际意义的社会责任感和价值感。只要适当引导,就会对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养起到实质性作用。

总之,从身体观角度审视,城市文化不但是高校人文教育生命力的现实直接立足点,而且能促进高校生命教育理念的建构。甚至,当今高校区位变动的现实,也会因为城市文化的渗透和影响,获得新的发展契机。

参考文献:

[1]刘欣.论高校文化与城市文化建设的内在关系[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2).

[2]郝乐祥,季丹丹.大学生生命教育的现实需求与路径选择[J].鸡西大学学报,2010,(5).

[3]李春英.高校新校区校园文化孤岛现象及其应对策略[J].社科纵横,2010,(12).

作者:朱国佳

高校人文教育论文 篇2:

地方文化融入地方高校人文教育的价值解读

[摘要]地方文化与地方高校人文教育有着天然的密切联系。从地方文化与地方高校育人的关系出发,针对地方高校在育人上存在的问题,系统地分析了地方文化融入地方高校人文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创新性地提出地方文化在推动地方高校转变人文教育观念、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完善人文教育教学体系、推进课程教学改革和建设具有地方特色校园文化等方面蕴含的价值内涵,并就地方高校在人文教育中如何融入地方文化给出了策略性建议。

[关键词]地方文化;人文教育;价值观;课程;校园文化

地方文化以其亲和力和独特性影响着一方民众的生产、生活,在维系社会运行和发展上发挥着独特的功能性作用。在高校较集中的地区,往往有着较为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区域特色文化也较为显著。地方高校根植于地方,其发展离不开地方文化的反哺和滋养。地方高校占据区域文化的高地,具有大量且集中的智力资源,集聚“天时、地利、人和”,在利用地方文化资源上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地方文化的发展和地方高校的教育教学是互动互融的,地方高校应充分发掘和运用地方文化资源与精神,其课程建设及教学育人过程中都应有地方文化的鲜活流动。

1地方文化助推地方高校转变人文教育观念

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明确指出:要全面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提升学生的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当今形势下,社会经济及庞杂的物质世界愈发地挤压着人生和精神,人生意义的解构和精神世界的塌陷是最为严峻的社会问题之一。人文精神的缺失已然成为社会发展的一大掣肘,更是地方高校教育的一大缺憾。大学生普遍精神落寞,实用主义、功利思想盛行,责任感和担当意识不够,“小我”思想浓重,“大我”精神匮乏。对于青年学子虽不要求人人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大义,也不必要人人有“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家国情怀,但“立于心,发于行,喻于知”的人文情怀和道德修养是不可或缺的。

地方高校的教育目标定位重在培养技能型应用人才,以服务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为己任,往往过于强调“应用”的原则和“职业”的育人色彩,很大程度上违背了大学之道──“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是圆融统一的”[1]。无论何种目标定位,大学教育不仅要教会科学知识,更应该着重对学生实施认识自己、认识他人和认识社会的教育。准确地说,高校教育是“全面人”的教育,人文教育有其存在的内在逻辑,即“人文教育是现代大学之基”[2]。现代人文教育关乎人的知行统一,关系到人的精神品格培养、终身教育和生命价值的探索。人文教育活动“既要体现一种精神追求,又要追求一定的精神。如果只追求一种精神,在教育实践活动中无法体现精神追求,那么教育就会流于形式,徒有其表”[3]。人的技能由专业知识技能、可迁移技能和自我管理技能构成,其中自我管理技能最为关键,关系到人的可持续发展。自我管理技能的核心指向人的精神品格,精神品格的培养主要依托人文教育。社会学认为,个人的社会化过程要在一定文化环境中接受文化的熏陶。文化素养的提高、品格的塑造需要一定文化情境的浸染和身心的体验,地方文化恰如其分地提供了这种情境。作为“文化人”都存在一种独特的心理倾向,就是有着关于“我”无限存在、生命意义的追问和探索。地方文化详实真切,能营造特定的文化情境,学生感同身受,一定程度上能够促进其精神品格的形成,培养其文化精神,满足其价值期待。

随着高校的扩招,高校的规模和人数急剧增加,原有的校园文化资源已不能满足人才培养的需要,甚至成为很多地方高校人文教育发展的瓶颈。地方文化是人类社会长期发展积淀下来的历史文明,充分反映了人们生产生活实践的智慧,是地方人民独特的精神标识,蕴含着丰富的教育资源,是地方高校推进人文教育的珍贵素材。“高校文化是融合了传统文化、社会文化和地方文化的复合体”[4],高校文化系统和育人环境的建立离不开地方文化的补给。当下,各地政府对文化事业发展的支持和投入力度之大前所未有,文化资源得到大力挖掘,文化场所建设如火如荼。这些都为地方高校全面推进人文教育创造了条件,如加以合理利用,定会助推高校的教育教学。

2地方文化是地方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资源库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发展繁荣的系列重要讲话指出,“牢固的核心价值观都有其历史、文化的根本,抛弃传统就等于割断自己的精神命脉”,“提倡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丰富营养,否则就不会有生命力和影响力。”这阐明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根源、文化命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必须自觉地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重要基础和资源,从中汲取丰富营养。地方文化资源丰富、内涵厚重,有着内在的功能逻辑,文化模式独特,凝练着区域内人们的处世哲学和生存之道,蕴含着人们对真善美的价值追求,其文献古籍、文学艺术、民风民俗、道德信仰、乡言乡规等貌似难言大雅,但其中的精神要义和集体意识却具有普适性。故地方文化也能发挥强有力的育人功能。

地方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支流,为地方发展提供强大精神支撑,记载了地方历史,又孕育了地方人民的精神品格,反映了地方人民的价值追求。高校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工作,应接地气、扎根于地方文化的沃土之中,深入挖掘和阐发地方文化的时代价值,使地方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探寻地方文化资源与人文课程、思想政治理论课等教育教学的契合点,让地方文化资源在实际教学中得以充分运用,讲好本土文化故事,还原文化真实场景,让众多地方杰出人物、历史事迹及其蕴含的精神品格鲜活起来,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促进共融共进,发挥其文化引领作用。

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是一项思想工程,如果采取说教式的灌输或粗暴式的强求方式和方法,肯定会引起学生的排斥与逆反心理,适得其反。从一代代传承下来的本土历史故事、历史人物佳话,从现存的历史遗迹、历史文物等,从民间风土人情、文化习俗等,开启教学话题,导入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循循善诱,从而让学生更容易接受和理解教学主旨。价值观培育是一项长期工程,一两个教学案例可以引起学生的关注与触动,一两节课可以影响学生的认识与理解,但不一定能从根本上转变学生,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牢固地植入内心,并使其树立坚定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高校教育者在推进此项工程的教学实践中,需要有博大精深的文化支撑,需要有丰富丰满的文化资源素材,还需要对地方文化的熟知、批判继承和综合创新。

3地方文化利于人文教育教学体系的完善

教学体系的核心是课程。从培养人的角度看,专业课程体系本不应因地域而存在较大差别。然而事实上,高校往往自带体系,有着维持自我平衡的运行系统,教学体系的建立并没有完全遵从培养“文化人”的目标需要,忽视人文素养培育的基础作用。一些地方高校心高气傲,漠视地方文化的教育意义。时下中国的发展和改革向纵深推进,区域发展战略持续演进,地方高校不可能置身事外,只能积极主动参与其中。地方高校基于地方文化的差异和凸显办学特色的需要,课程改革应紧密联系区域社会发展,建立别样的教学体系已成为必然选择。在高校人文教育中,人文课程应对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促进精神成才发挥统领作用,然而现实情况却不尽其然。因地方高校服务于地方之需要,地方高校的课程设置更倾向于实用性,人文课程较少,仅有的人文课程不是行政指导下的公共课,就是根据职业素养需要而开设的基础课,大多都未将地方文化列入显性课程体系之中。地方高校要凸显办学特色,在课程设置时就不能一味盲目迎合市场需要,“需要重新审视学校课程,需要重视地方文化,重视学生本土认同感的养成。”[5]结合地方文化特色,积极拾掇起这些俯首即是、色彩斑斓的地方文化资源,将其融入到高校课程建设中,完善人文教育教学体系,以此提高教育资源的利用率,提高人文教育的效能。高校是教育资源的整合者,一切有利于教育教学的文化资源都应为我所用。地方文化蕴含着丰富的教育资源,地方文化资源融入高校人文课程有着显著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专业发展能带动教学体系的完善。地方文化的发展和地方高校的教育教学是互动的。地方高校是传承与创新地方文化的主力担当,理应服务于地方经济和文化建设。地方高校应主动“联姻”地方文化产业,依托地方文化资源和产业资源,结合地方的文化传统和地方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利用和整合地方文化品牌资源与优势项目,设置与当地文化产业相匹配的文化产业管理专业。通过设置专业和调整课程结构,有针对性地培养适应地方文化产业的技能人才,同时以文化专业带动其他关联专业发展,丰富人文教育教学体系。

4地方文化是地方高校人文教育课程建设的主要抓手

地方文化融入高校课程建设,是满足“地方文化人”价值期待的需要,也是我国地方高校课程建设价值取向的应然性选择[6]。从课程评价的角度看,实用性课程的效能较为直观、容易量化,而人文课程被认为只是用来拓宽知识面和提高兴趣的,其效能难以进行评价与量化。故许多地方高校在设置人文课程时,往往忽视其内在逻辑,任意拼凑,“点菜式”开设课程,致使课程体系杂乱无章、内容零散无内在逻辑。许多高校人文课程的学分占比并不低,但课程的品质却不高,缺乏文化性、整合性和多样性;课程教學也流于形式,许多教师因课程得不到重视而随意应付、无心钻研教学。“社会无需要,教师无精力,学生无兴趣”正是人文课程在地方高校尴尬处境的真实写照。

地方文化融入高校课程建设需重视和解决好几个重要问题:地方高校有无有效模式和条件,能够使闲散沉寂的文化资源有机而鲜活地呈现在教学之中;融入和宣扬地方文化时能否不自我封闭、唯我独大,以开放的姿态去融汇非地域文化和整体文化;能否很好地厘清学生内在品格培养和知识技能获得之间的关系,适时适度地引入文化教育素材;地方高校是否具备一支熟知地方文化的专任教师队伍。在具体做法上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4.1贯穿课程教学改革全过程

在不影响专业技能培养的前提下,将地方文化相关素材融入和体现到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教材建设、教学评价等多个单元,适度地视为“硬指标”,构建完整的教学体系。同时,鼓励教师申报开设地方文化类选修课,开发新课程,允许选修课程的多样性存在,也可选择性地邀请地方文化名人开坛讲学,将丰富的地方文化资料、文化实物作为教育教学的素材与工具运用到课程教学中,增强地方文化的辐射作用,提升学生文化认同感。

4.2重视隐性课程的功能意义

地方高校多以培养服务地方经济的技能型人才为主,如将大量的地方文化类课程设置于显性课堂,显然不科学也不合理。其实在显性课程之外,高校还存在一定规模的隐性课程。《教育大辞典》中定义隐性课程为:学校政策及课程计划中未明确规定的、非正式和无意识的学校学习经验,与“显性课程”相对。可以说,学生在课堂外无意间习得的由教师以特定方式呈现的文化序列是隐性课程的教学特点。隐性课程是高校人文课程的有效组成部分,而第二课堂无疑是隐性课程的具体呈现。将地方文化引入高校的第二课堂不仅是对地方文化的有效传承,而且能丰富人文教育的内容。

4.3革新教学方式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尽量避免单一式的对地方文化的叙述和理论灌输,以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让其成为学习的中心,由学生自适地选择教学内容,尽量多开展相关的教学实践活动,以体验式为主,在文化空间里创造学习空间。地方文化素材丰富详实,非常适合制作成便于学习的小微视频,并纳入课程的考核内容。地方高校要善于利用网络媒体技术,广思路、多途径地融合线上渠道,促成文化资源的最大共享,让学生更加自主、多元地习得文化资源;搭建文化网络传播平台,联合开发主题类APP、公众号、社交端口等新媒体,将地方文化资源以新时代学生所喜闻乐见的方式予以推送,让学生更加自主、多元地习得文化资源的精神要义,使阅读成为一种习惯,润物无声地滋养学生。

4.4开辟教学实践基地,参与地方系列文化活动建设

为满足高校全面培养人才素质的要求,地方高校应广泛开辟文化基地,转移教学场所,让课堂走出校园,适时适度策划和组织学生参观、考察区域内的文化场所和机构,进行现场教学,实现教学上的双向流动。积极参与当地的系列文化建设活动,搭建平台,创造条件,为学生提供广泛的文化实践活动,让学生得到切身体验,领略文化的魅力,增强责任感和担当意识,做到知行合一。“人的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通过广泛社会实践,青年学子感受到了地方历史文化气息,耳濡目染受到文化熏陶,汲取其养分,充实了自我,人文精神得以加强。

5地方文化助力地方高校校园文化建设

校园文化体现的是师生共有的文化心态和生活方式。校园文化在高校人文教育中起着重要的支点作用,春风化雨般影响青年学子的精神建构和品格塑造。高校校园文化的建设离不开多元的文化资源,也离不开对地方文化的汲取和创造,“地方文化催生、凝练、浸润校园文化”,离开了地方文化,校园文化建设会显得异常脆弱,变得日渐枯竭。汩汩流动的地方文化正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活水”之源。

校园文化的建构主要体现在实体自然景观的打造和文化氛围的营造上。实体自然景观是校园文化最直观、最鲜明的体现。地方高校的校园景观,如建筑风格、园艺布局、标语标识、雕塑展板、文化设施等都可吸收和融合地方文化因子,打造出浓郁的地方特色和人文意蕴,从感官上予以文化美的享受。物理空间上的自然景观是固化的校园文化,虚拟空间上灵活多变的文化互动则是鲜活的校园文化,因为其更具有拓展性和渗透力。

社团是高校校园文化的践行者和建设者。各地方高校应支持鼓励学生社团积极借鉴地方文化资源来培育特色校园文化,将地方的“非遗”资源、乡土风情、文学典籍、曲艺歌舞、轶事传记、文物古迹、天文地志等通过社团活动予以展现出来。开展系列活动,如歌舞文艺、摄影比赛、文化论坛、歌谣诗赋、书法绘画、体育竞技、手工制作等,寓教于乐。如此,在提升校园文化品位的同时,使人文教育方式更具有亲和性,还能让学生从中受到地方文化的洗礼和熏陶,引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以达到文化育人的目的。

值得一提的是,在众多的地方文化资源中,民间艺术最适合也最容易走进校园。其一,因为民间艺術接地气,贴近生活,高校学生对新鲜事物的接受程度也较高;其二,民间艺术的发展延续需要一定的群众基础,而高校人员集中,文化价值观念较为趋同,利于文艺的传扬;其三,民间艺术小而全,不受场所限制,较为完整,有其独到的文化内涵和意义,接触起来直观、有趣。由此,地方高校应该采取兼容并包的态度,积极主动地将民间艺术的名(传)人、组织、演艺群体、表现形式等引入校园,营造良好的文化互动氛围。

6结语

地方文化融入地方高校是人文教育内涵发展的客观需要和教育方法路径上的创新选择,也是地方文化教育意义的生动体现和地方文化继承发展的必然要求。地方文化融入、渗透到地方高校人文教育不能忽视教育的内在逻辑而生搬硬套,应合乎人才培养的目标,立足地方高校自身的文化特质和育人理念,根据时代发展要求和学生的精神诉求,赋予其新的时代价值和涵义,点面结合、全方位有序推进。当然,地方高校也应积极主动服务于地方文化建设,以传承发展地方文化为己任,充分发挥自身的社会文化功能,促进地方文化的创新和再造,最终实现协同发展。参考文献

[1] 李枭鹰,牛军明.大道泛兮:大学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耦合[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4(11):7-9.

[2] 杨叔子.人文教育 现代大学之基——关于大学人文教育之我感与陋见[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65-74.

[3] 肖海涛,曾静.人文教育的多维向度[J].江苏高教,2015(3):20-23.

[4] 汪一江.高校文化提升地方文化的价值审视[J].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4(3):46-48.

[5] 李臣之,王虹,董志香.地方文化的课程价值刍议[J].教育科学研究,2014(9):61-66.

[6] 胡少明.地方文化人:地方高校课程改革价值取向的理性选择[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4):109-112.

作者:张勇

高校人文教育论文 篇3:

知识观的变迁与高校人文教育的回归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人们对知识的认识与理解不断发生着演变。这种演变主要经历了三个时期:古代、现代和后现代。基于知识观的角度探索其演变对高校人文教育的影响。

关键词:古代知识观;现代知识观;后现代知识观;高校人文教育

作者简介:马萱萱(1985-),女,回族,河北沧州人,湖南科技大学教育学院硕士研究生。(湖南 湘潭 411201)

教育的发展不仅受到政治、经济、制度、文化的影响,还具有一定知识论的基础。然而,大部分的教育改革偏重社会政治、经济的因素以及人自身发展的需要,很少顾及知识的变化。教育教学活动本身就是一项关于知识的活动,人们对知识的不同态度与观点势必会影响教育教学活动的发展。本文从知识观的角度探索其演变对高校人文教育的影响。

什么是人文教育,到目前为止没有一个被世人公认的定义,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人文教育进行了具体的解读。笔者在阅读了这些不同的释义之后认为,人文教育应该是将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通过知识传授、环境熏陶、创造人文示范、开展人文实践等途径使其内化为学生的人格、气质、修养等,从而达到丰富学生的文化底蕴、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感、树立学生的人文精神、唤醒学生的人文理性的目的。

一、古代知识观的演变与高校人文教育

古代的知识观大约萌芽于原始社会末期,形成于整个奴隶制社会,并在封建社会中得以完善。由于受到当时政治、经济以及文化结构的影响,古代的知识观展现出了自己的特点,正是这些特点对当时人文教育的兴盛起到了推动作用。

1.古代知识观

古代知识观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知识的探讨主要集中于寻找知识的起源上,以揭示世界“本体”的知识为真正的知识。在古希腊,哲学家们认为世界是由“火”、“水”、“数”等一些最基本的元素组成的;在中国古代,思想家们也致力于沉思构成世界的基本元素或根本原因,提出了“天”、“地”、“仁”等主张。(2)在知识的获得上,理性方法得到强调,认为知识是人们排除干扰的思维成果。苏格拉底通过“产婆术”引导人们发现真理。柏拉图提出“知识即回忆”的学说,认为一切学习都不过是回忆而已。亚里士多德则把“沉思”作为理智活动的美德。(3)在知识的价值上,关注知识的人文价值,重视知识对于道德完善、思维发展的功能。苏格拉底在与美诺的对话中得出了“美德即知识”的结论,确信知识的学习有助于养成至善的性格。柏拉图则相信知识使人洞察实在,趋向真理,有助于优秀公民的培养。在我国,六经的教育价值备受推崇,教育家们从不同的角度对六经的道德教化、政治作用展开了深入的阐述。

2.古代知识观下人文教育的兴盛

西方的人文教育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希腊社会,当时以“自由七艺”(即语法、修辞、逻辑、算术、几何、天文、音乐)为教育内容,目的是培养自我完善的人。到了中世纪,欧洲处于基督神学的统治之下,当时许多大学受教会的控制,以神学课程为主。然而一些世俗大学,尝试着在神学之外增设人文学科,并且在教学内容和方法上强调学习古典文献,这些大学是以人文教育作为办学基础的。之后受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的影响,西方高等教育为了体现人文主义精神而把人文教育放在了核心地位。高校普遍设置了语言学、修辞学、历史、哲学、法律,尤其是设置了研读古希腊、罗马文化典籍的课程,以此使学生获得心性的纯洁与智慧的高扬。在中国古代,由于受到人贵物贱、天人合一等思想的影响,自孔子起,中国历代思想家都特别重视人文教育。尤其是创建于宋代的书院教育更是把人文教育放到了至关重要的地位。此种教育威力体现以德育人的人文精神,而把“明道”、“传道”置于教育的首位。

二、现代知识观的演变与高校人文教育

现代知识观的建构起源于17世纪,但主要是在现代工业文明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经验主义、理性主义以及实用主义是其理论基础。虽然这些理论在获得知识的途径和方法上存在不同,有时看上去其观点是截然相反的,但它们都将知识与真理联系在一起,而与谬误、假象、偏见等相区别。求真是它们知识观的核心追求。正是这种过分的求真、过分的追求知识的客观性、普遍性而导致了人文教育出现了衰落的现象。

1.现代知识观

现代知识观以知识的客观、普遍性为基础,认为知识是中立性的知识、等级化的知识以及积累性的知识。(1)知识的客观、普遍性。真正的知识必须是对客观事物本质属性的“镜面”反映,这种反映不以时间、地点为转移;也不以个人的兴趣、爱好、价值观等为转移。这种知识的陈述也是超越各种社会和个人条件限制,是可以被普遍证实和接纳的。(2)知识的中立性。中立性又称为“价值中立”,即知识来源于纯粹的经验和理智,只与认识对象的客观性和认识主体的认识能力有关,而对认识主体的性别、种族、意识形态等不予考虑并对其进行搁置。(3)知识的等级化。等级化是指在整个现代知识领域中,不同的知识按照其本身价值的大小被划分成三六九等,构成了一个具有等级化的知识价值体系。在现代社会中,什么样的知识可以传授给世人是由这种知识的价值来决定的。(4)知识的累积性。累积性是从增长方式的角度对知识进行分析的,这是一种线性的增长方式,主要靠学科知识的积累,等积累达到一定的程度就会产生突破,从而促进知识的发展。

2.现代知识观影响下的高校人文教育的衰微

在现代知识观的指导下,人们一致认为只有科学知识才具有客观性、普遍性和中立性的特点,才是最有价值的知识。而对于人文知识而言,人们认为它们从严格意义上说不是客观的知识,是不可以得到证实的知识,是没有实际用途的知识,因此,以科学知识为核心内容的科学教育占据了高校教育的主体地位,而人文教育出现了衰落的态势。人文教育的衰落并不指人文教育失去了影响,而是指人文教育不再作为高校教育的主流而存在。这种衰落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人文学科在高校中所占的比重下降。随着科学对社会进步产生的影响越来越巨大,科学知识的教育迅速占据了高校的主导地位,人文学科的比重不断下降。在高校中,有些人文学科如大学语文只对文科的学生才开设,理工科的学生根本就接触不到这些学科。随着所设人文学科的选修课的增加,学生接触人文知识的机会逐渐增多了,但这些又受到学分的制约,因此学生很难把自己真正融入到人文知识的学习中去,更谈不上人文素质的培养、人文精神的提高。(2)重视专业教育甚于人文教育,以致人文学科教育的专业性甚于人文性。高等教育毋庸置疑是专业教育,但过度强调对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从而忽视了高等教育同样也是宽口径的素质教育,以致忽视了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对于人文学科的教育只是局限于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授,以为将来就业做准备,而忽视了人文教育价值,使学生们在人格、精神和德行上出现了很大缺陷。(3)教授人文学科的教师处于尴尬境地。这些老师的人文课程研究经费短缺,薪水与科学学科的老师比也处于劣势,并且在学校的地位也越来越低。

三、后现代知识观的演变与高校人文教育

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尤其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学者们开始从不同的角度对知识的客观性、普遍性以及中立性提出质疑,并进行反思与批判,认为这种现代知识观本身存在着不可克服的缺陷,而这种缺陷所造成的消极的社会影响也越来越显著。因此,学者们转向了一种新的知识观,即后现代知识观。这种知识观的出现给人文教育的复归带来了指导和希望。

1.后现代知识观

后现代知识观强调知识的文化、境域性以及价值性,认为知识应该是类型化的知识、批判性的知识。(1)知识的文化、境域性。知识不再是外在于人而存在的,不再是对世界的纯粹的客观反映,而是内化于人的,是由人基于自己所处的社会历史背景以及自己的经验而建构起来的,是对客观世界的一种假设或假说。所有的知识都产生于一定的时间、空间,都会受到相应的理论范式、价值体系、语言符号等文化因素的影响。(2)知识的价值性。随着知识文化、境域性的凸显,知识的中立性也遭到了质疑。后现代主义者认为知识具有“价值性”,所有知识的产生都是一定价值的体现,尤其是社会知识和人文知识的产生。因为这两种知识是由价值建构的事实,是在一定价值立场指引下的观察,是在一定历史文化中形成的独特概念和范畴。(3)知识的类型化。这是指人们不再按价值的等级来评判知识,是对知识等级化的解构与废除,而强调按知识的类型来判断知识,不同类型的知识之间具有同等的价值,因此具有同等的地位。(4)知识的批判性。这一点是从知识的增长方式上来说的,是一种非线性的增长。它虽以学科知识的积累为基础,但它更强调对知识的怀疑、猜测、争鸣与反驳,借此深化问题,促进知识的发展。

2.后现代知识观下高校人文教育的回归

从上述后现代知识观的特点可以知道,这种新的知识观批判并解构了知识的客观性,使人们认识到人文知识并不是“次一级的知识”或“不成熟的知识”,而是一种有着不同认识对象、认识方式、表达方式以及人生与社会价值的知识。①这种知识重视的是人内在的理解与塑造。与此同时,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实用主义以及功利主义在社会中的大肆蔓延以及人类缺乏应有的人文精神,从而使社会陷入了困境,如出现了伦理观念、道德意识的滑坡;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利用使生态失衡。面对着这一系列的问题,学者们纷纷开始重新审视人与社会的关系,并大声疾呼人文精神的回归、塑造完整的人格。如永恒主义者认为真理存在于西方伟大文化传统中,这些文化精粹是造就完善人性、培养理性的最好素材。因此,他们特别推崇西方历代尤其是古希腊和罗马伟大思想家的伟大著作,极力倡导阅读古典名著;存在主义教育哲学家们也高扬人的“自我完善”,认为凡有助于人的自我生存和解放的知识才最有价值,强调开展人文学科教育,反对教育的过分专门化。依此,人文教育的回归成了高校进行改革的必然措施之一。

当今,人文教育的回归首先出现在发达国家高校,然后逐渐形成世界高等教育的发展潮流,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美国。在美国大学教育中,通常采取通识课程的设置来加强人文教育。哈佛大学通识课程的设置最具有代表性。它的两所本科生院校的课程涵盖了历史研究、文学艺术、科学、外国文化、伦理思辨、社会分析等六大领域,其中人文课程(美术、音乐、英文、古典作品、语言和文学、哲学、宗教等)占全部课程总数的40%,社会科学课程(经济、政治、区域研究、历史、人类学、社会学、心理学)占全部课程总数的31%。在该校,即使是理工科的学生也要按照学位计划修习占总学分25%的人文学科课程。②与此同时,麻省理工学院、斯坦福大学、普林斯顿大学等高校也纷纷进行通识教育,加大人文学科在学校课程的比例。在我国,各高校也积极探索如何加强人文教育。例如,山东大学把构建“文化素质”与“民族精神”一体化教育的大学公共课程体系作为实施人文教育的一个切入点,召开相应研讨会,编写《中华民族精神概论》等教材,并开设相关课程。武汉大学自2000年8月实现合校重组后,通识教育,特别是通识教育中的人文教育显得格外重要。先后开设了50多门通识教育指导选修课和200多门通识教育任意选修课,并创办了国学实验班和中西比较哲学实验班来促进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

四、反思与结语

纵观知识观的演变以及高校人文教育的历史发展不难看出,人文教育的回归已经成了高校改革的必然趋势,并且当今人文教育的发展应该有别于传统人文教育。当今的人文教育并非排斥科学教育,而是与科学教育处于平等地位,并与科学教育相融合,使科学教育在开展的过程中体现着人文精神、人文关怀。

注释:

①石中英.知识转型与教育改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②刘爱萍.通识教育与全人发展理念的建立——独立学院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2).

参考文献:

[1]潘洪建.教学知识论[M].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2004.

[2]洪成文.教育知识论[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4.

[3]甘阳,陈来,苏力.中国大学的人文教育[M].北京:三联书店,2007.

[4]张兴华,马章安.人文教育概论[M].东营:中国石油大学出版社,2007.

[5]宋晔,陈异慧.我国高校人文教育的理念与路径[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2001,(3).

[6]吴阳熙.关于加强人文教育的思考[J].社科纵横,2004,(4).

[7]高翔.大学人文教育浅析[J].文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1).

[8]赵长林.知识观的转型与课程观的发展[J].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

[9]彭敏.知识观的演变及其对教学改革的启示[J].中国校外教育,2009,(8).

(责任编辑:王祝萍)

作者:马萱萱

上一篇:美国农业推广论文下一篇:家具拆卸设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