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魏书生讲座有感

2022-08-0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听魏书生讲座有感

听魏书生讲座有感

热爱本职工作,享受尽责的快乐

------------听魏书生“给青年教师的建议”有感

永安小学吕新花

今天,教委组织全体教师聆听了魏书生老师“给青年教师的建议”的讲座。听后,我最深受启发就是一个字-----“爱”。爱教师职业;爱学生、爱我们的班集体;爱自己的身体。

一、 爱教师职业-----“守住心灵的宁静”

作为教师我们要想“守住心灵的宁静”,就要明确我们要守住历史长河中的位置;明确我们名族的历史中的位置;明确我们在党和国家的位置;明确我们在各个行业中的位置。把事情当作事业来做,千万不可敷衍了事。人生的价值在于人性的不断提升和人格的不断完善。作为一名青年教师,我们的路才刚刚开始,必须始终保持积极的生活态度,保持对社会工作的高度责任感,把事情当作事业来做。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承担起社会对我们的期待,从而成就自己的生命与职业价值。魏书生老师说:“要正视自己在社会中的位置,客观评价自己的作用。”在内心深处,我认为自己在社会中处于怎样的位置?我用是如何去实践的?我觉得这应该是我们青年教师眼下需要思考的问题。这样我们就能在自己的工作中戒骄戒躁,埋头苦干,静心做好自己的工作。

二、 爱学生、爱班集体-----“享受尽责的快乐”

只有你全身心的爱自己的学生、爱自己的班集体,你就能从中享受尽责的快乐。魏老师说:“要把学生看做一个宏大的世界;

把班级看做一个宏大的世界;无论多么淘气的学生,只要我们走到他们的心灵深处,那里都是一个宏大的世界。更不能去讨厌他,厌恶他。”

在教学中要把课堂教学看做一个宏大的世界,不断的改变自己的教室,让自己的教室越来越漂亮。把学科看做一个宏大的世界,作为一名老师,要形成自己的教学模式和教学风格。魏老师提出课堂教学的十个要求:1.教案。(总结自己过去的成功点);

2.明确的学习目标。(优秀的、一般的和后进的);3.一节课,老师讲课,学生发言不少于10人次;4.一节课,学生动笔练笔的时间不少于10分钟;5.讲不能超过15分钟;6.偶发事件别超过20秒;7.作业(至少留三类不同的作业);8.提倡学生做课堂总结;9.课间10分钟和学生一起;10.教案要及时总结、反思,总结自己的成功之处,反思哪里可以更好。这十个要求对我们青年教师来说是极其重要的责任。我自认目前还没能深刻体会到这宏大世界的精髓,但我一直在努力的路上,努力地追寻着、体会着。

三、 爱自己的身体-----“养成健身的习惯”

我们很多教师常常自认还年轻,健康得很,并以此为逃避健身的借口。有时想起锻炼了,又不能坚持,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青年教师更是认为自己身体棒,精力好,只管工作,不注意身体。其实,作为青年教师,既要努力工作,又要注意自己的身体,关爱自己的健康,千万别透支生命。那么我们就要学习魏老师和学生一起跑步,一起做操,一起活动。坚持不懈!

“教师是平凡的,又是辛劳的,也曾因为自己辛劳的付出得不到相应的工资补偿而抱怨,也许会因为自己努力教育学生而得不到理解而懊恼„„其实这种没有意义的埋怨又能起到什么作用呢?只能是空悲切,只能是伤自己的肝、劳自己的神,试问人生中有几件事情是我们自己能改变得了的,与其不能改变现实与环境,不如改变我们自己,让我们保持一颗平常心,以百倍的热情,快乐地去面对,快乐地过好每一天。”从魏老师的话中使我提高了对教师这一职业的认识,提高我们的教育教学水平;使我深深认识到我们对孩子们要有爱心、耐心、热心、诚心;需要我们自尊、自爱、自重、自信,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甘于清贫,甘为人梯;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感受到工作的快乐,为人的坦诚。用平平常常的心态,高高兴兴地情绪,在平平凡凡的岗位上开开心心的工作。

第2篇:听魏书生讲座有感

——王宝君

守住一份平常心:

魏书生在教学中总结出一套保持教师良好心态的“注意力体操”,内容为四个字:松、静、匀、乐,即身体松,心灵静,呼吸匀,心情乐。保持平常心,用平常的心态去工作,守住宁静。在平常中品尝人生的快乐,找到自己施展才能的舞台,发现自己学习研究的方向。快乐地活着。生命很短暂,应格外地珍惜,活得快乐一点、有效一点、对别人有用一点。人对着三个世界:外在的大世界、内在的自我世界,第三个就是本职工作。任何一份平凡的工作当你全身心去做的时候,它都是一个宏大的世界,都有无穷无尽的学问,这样钻研起来自有无穷无尽的乐趣。如果不保持这样一份平常心,就不容易静下心来,守不住宁静,就会灵魂流浪、精神漂泊、思想浮躁。

第3篇:听魏书生讲座有感

前些时间,安丘市组织班主任培训,我很荣兴的听了魏书生的关于《如何当好班主任之班级管理民主化》的讲座,深受启发,尤其是他的管理艺术,对于当班主任的我,受益匪浅。

凡当过班主任的都有深刻的感受,那就是累。班主任可以说充当了多种角色:除了教书育人,学生心理上有问题还要充当心理医生的角色;若是学生间发生矛盾、冲突还要扮演调节员的角色;除此以外,春天种花,夏天不间断的浇水,除草;学生财务丢了还要配合校警察``````这些繁多的角色使班主任们常感到身心疲惫。但听了魏书生的报告后,令我惊讶:他担任实验中学校长与书记兼任两个班的班主任,承担两个班的语文教学,一年平均外出开会达4个月之久,却从不请人代上一节语文课,他学期之初即进行期未考试,一学期教材他用30多课时就讲完了;他不批作业,不改作文,但他的学生在升学成绩却能比重点中学平均高7.8分„„面对这一切,我不禁要问:魏书生究意依靠什么获得教学的成功?

通过安丘市组织的这次学习,认真研究了魏书生一系列教学经验后,不难发现这样一个事实,那就是:高效率的班级管理,是魏书生教学成功的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我们甚至可以这样说,魏书生的教学离不开管理,没有他成功的班级管理就没有他今天的教学奇迹,那么魏书生是怎样进行管理并以此服务于教学的呢?班主任们又能从中得到一些什么有益的启示呢?我认为有以下几方面:

一`“以人为本”的班级管理思想

关于管理,魏书生说他一靠民主,二靠科学。他说:“普通学生能做的班委不做;班委能做的班长不做;班长能做的班主任不做。”这样分工到位,责

任到人,各司其职,使身兼两个班班主任的魏书生竟发出轻松无事可做的感慨!多令人羡慕啊。这是一个人人向往的理想中的班主任角色。

魏书生的“民主”管理提高了学生对管理活动的认识,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学生参与管理的积极性、解决了学生服从管理,投入管理的问题,以“以法治班使班级管理形成制度化,走向了自动化;二者结合,不仅没有损伤被管理者的积极性,还在一定程度上极大地解放了学生的个性与创造性,使班级管理沿教师设计的预定轨道上运转,达到了理想的管理效果。

二、在教学中运用“自我管理”思想

魏书生说:“管理不是老师来约束学生,而是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自我约束。”他说作业是学生按自己当天所掌握情况自留作业,这就充分发挥了学生自学的能力,在学习中学会自我管理,在客观效果上,减少了学生对管理的抵触以至对抗的情绪。综观我校现状,很多学生都不喜欢做作业,对其产生逆反情绪,对待作业,轻者敷衍了事,重者抄作业甚至不做作业,于是所学知识没有得到及时巩固,成绩下滑,上课听不懂,作业更不会做,而教师呢,因为学生成绩不理想就通过多做练习题加强巩固以期达到提高学生成绩的目的,而这就更令学生反感,更不愿做作业,最终形成了恶性循环,甚至使师生之间产生了隔阂。而魏书生让学生自己留作业的做法使我们认识到,虽然所教的对象是学生,然而我们不能把学生当作没有思想,没有情感的被动的人,而应该把他们当作有思想、有意志、有情感的主动发展的个体。他的做法正是尊重了学生的意愿,尊重他们的人格,把他们当作实实在在的“人”,而不是驯服物,所以在教学中他是引导者而不是驯服者,是平易近人的长者而不是高高在上的人。学生更容易接受这种朋友式的导师。亲其师信其道,学生在轻松自主的环境下更大限度的吸收知识,这远比我校学生被动式学习得来的成果大。魏书生这种

教学方式值得我们每位教师深思,借鉴。

三`明确班主任职能

班级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基层组织,从一定程度上说班主任作为班级工作的组织者、领导者,是班级管理工作的灵魂。通过魏书生讲述他当班主任的经验,使我进一步认识到,班主任不能只做学生活动的监护人与严厉的执法者。作为教师,他首先要了解学生,尊重学生,相信学生;从表面上看,教师与学生,一方是管理者,一方是被管理者,双方地位是对立的.然而另一方面,共同的教育目标(即学生的学习目标)决定了师生在管理过程中合作的可能性大大超过了他们之间的排斥与对立,学生完全可以成为管理活动的主人,前提是要给予他们充分的信任并采取高明的教学手段。

第四、大胆转化了管理机制

魏书生为班级重新建立起以学生自我管理为主的新机制,我认为其新颖之处表现在四个方面:

1、全员参与,相互制约。在魏书生的班中,人人都是管理者,人人又都是被管理者,管理因时而动,权力彼此制约,而教师则处在一个驾驭、服务的位置上。如此管理,教师如何不轻松?

2、照章办事,责任明确。“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且凡事皆有章可循。

3、管理教学,相互结合,管理的目的是服务于教学中,魏书生的班级管理中就包含有大量的教学因素,比如让学生写“说明”,目的是让学生进行自我教育。他的“惩罚”措施就更具人性化,在处罚的同时还加强了语文作文能力,一举两得。这一招实在高明。

4、善始善终,持之以恒。凡事不做则已,一做必做到底,既显示了制度执

行的一贯性,又锻炼了学生的意志力。在整个讲座中,最让我佩服的就是魏书生以身作则的持之以恒精神。我们的学生大多都欠缺这一点,这又是成大事者必需的素质,教书育人的我们又有几个能做到他那样言传身教呢?

四、注重各任课教师之间的协调

在我校,每位教师都很敬业,有时连自习课都抢着进班,要么讲题,要么听写,要么抄习题,自己累的出汗,带着一身粉笔灰出来;到期中期末复习期间,学生在自习课上基本写不完家庭作业,到了晚自习又有好几门的卷子铺天盖地而来,抄作业的现象基本在每个班都有,可效果呢?魏书生早在1978年执教时就提出各科教师在给学生留作业是要协调,这一点确实是从学生出发,值得我们学习。回想一下,自己真的不能算一个严谨的教师。今后应该像魏老师一样,以乐观的心态坚持不懈地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不断思考,以创造性的思路,以学生为本,做一名“胸中学生,目中学生”的教师。

听魏书生讲座有感

新安街道关王小学

马晓文

第4篇:听魏书生讲座有感

汀罗一中 韩 渤

今天,有幸听了魏书生老师的讲座。以前都是把他当做神坛上的人物来崇拜,第一次和他相隔那么近的接触,有种先抑后扬的感觉。魏老师给人的第一印象很普通,60多岁,其貌不扬,但是人很精神。从开始演讲开始,他就一直站得笔直,还开玩笑地问我们:“我站着讲,你们坐着听,你们说谁更吃亏?”细心的茉莉姐姐悄悄告诉我,她发现魏老师一直习惯弯曲一直腿,单腿站立给我们讲课,很久才交换另一条腿,我仔细观察了一阵,果然!究竟是他在锻炼身体还是一种习惯,不得而知。但是,对他有了一种深深的敬佩感,我相信,这样一个干了十几年校长,却拒绝自己有办公室、宁愿坐在孩子身边办公的人有创造任何奇迹的可能!

听过魏书生老师的讲座后,所有听众的感受可以用四个字形容:“如坐春风”。 魏老师演讲的时候,他身上好像散发着无穷的魔力,每一个听众都聚精会神,生怕漏掉了一个字,听到妙处,心领神会,笑声、掌声自然而起;台上台下,心神相通,每个人都全身舒泰,满溢笑容,如尝佳酿,如品仙茗。魏老师用幽默风趣的语言,例举一个个生动而鲜活的案例,不仅深刻诠释了一种民主、科学的管理理念,更饱含了一个优秀教育者对教育事业的满腔热忱。

魏书生老师的讲座深入浅出、富含哲理,有很多精彩名言。比如:以静制动,以不变应万变,以我心应万物;人生就是一点一滴积累的结果;教书是条条大路通罗马;走出阴影,必然有阳光,手心反过来,必然是手背。。。。。。。。他还让我们明白:作为学校的管理者,首先要有一颗沉下来的心、一颗奉献的心、一颗虔诚的心;其次,学校的管理者还要有认识规律、把握规律、发展规律的能力;最后,作为学校的管理者,我们应该把学校的老师和学生引到幸福的道路上来。人生,就如魏先生所言,是一段人与人相互扶持的过程,所以,不管什么岗位,都注定了要争取身边人的理解和支持,特别是管理者,更要争取找到你集体的核心幸福观和价值观,这样的集体,自然是一个强大的集体。

第5篇:听魏书生讲座后有感

何其霞

2012年9月15日,有幸聆听了三位专家的讲座,整个过程轻松愉快,其中有很多亮点,下面我就魏书生的讲座中的一点感悟与大家一起分享。

一、职业是咱的,我们不爱,谁爱

“职业是咱的,我们不爱,谁爱?”这是魏老师说的一句话,令我感触颇深。经常听到有人说自己的职业多么的不好,自己的待遇多么的差,谁谁的待遇好,谁的职业比自己的好。殊不知就在自己的攀比中,丧失了对自己职业的喜爱,不爱自己职业的人,不可能会干好自己的职业。这样的人就容易形成恶性循环:不爱自己的职业,喜欢别人的职业——不能干别人的职业,不好好干自己的事业——自己的职业没干好,厌恶自己的职业。这样循环下去,有一天也许自己的职业,也会抛弃你,让你什么职业也不能干。所以干一行爱一行,毕竟这是自己选择的职业,选择了就要一如既往的干好它,不活在攀比、歧视中。

记得当时魏老师为了阐述这个观点,用了个很幽默的比喻,他说有的人当了县长不满足,总想着如果能当市长该多好啊,于是天天想方设法当市长,终于当上了市长;当上了市长他觉得要能当上国家主席该多好啊,于是当上了国家主席;当上主席他觉得也没什么意思,要是能当上地球村村长该多好啊!于是他努力争取,终于当上了地球村村长。这时他发现原来银河系像地球这样的村太多了,不计其数,于是他觉得我得当上银河系的系主任,他继续奋斗,穷其一生终于当上了银河系系主任,有天开宇宙大会,居然没请他这个银河系主任,他很气愤,去找宇宙大会主席理论,主席说:宇宙那么大,如果连你这个小小的银河系主任都请来开会,我们还要不要干事了。有的人穷其一生追求的事,到头来什么也不是。我想魏老师给我们讲这个故事也是为了让我们明白:把平凡的工作得有声有色,自己的价值就能得到体现。不用过多的追名逐利,不用过多的攀比,争取做到对自己的职业“不动摇,不折腾”,认认真真做事,踏踏实实做人。

二、守住自己的教育

前不久网上热议的一个话题就是:抢盐!这件事情波及面之广,因为就连我们这个小县城里的人们都开始抢盐,到了抢盐后期,超市无盐,群众连酱油都抢。听了这事确实觉得可笑、可气、可悲、可叹!可笑的是群众的盲从,可气的是群众的无知,可悲的是人民对政府的不信任,可叹的是我们的教育还任重道远。之后我也进行了较深入的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原因之一就是群众对科学知识的匮乏。我想这是我们教育者应该反思的,也许有人会说抢盐的都是年纪较大的,他们那个年代受到的科学知识方面的教育较少,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那么我们能不能拍起胸脯保证我们教育出的学生在十几年后,不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呢?这就需要我们的努力,需要我们守住自己的教育,干好自己的教育。

魏书生老师在讲座中提到,我们的教育要坚持“三个守住”:守住传统教育,守住新中国的经验,守住自己的优点长处。要想把这“三个守住”做好,就得先回答3个问题:“为什么教?”“教什么?”“怎么教?”。

“为什么教?”这个问题在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回答,在我们这个时代的回答是“为人和社会的全面发展而教”。在当今这个信息时代,我们要教给学生的不仅仅是知识,更是一种获取知识的能力,要授之以渔,而不仅仅是授之以鱼。现在的教是为了以后的不教,是为了让学生逐渐形成终身教育的思想,做到“活到老,学到老,

至于“教什么”这个问题,我国古代就已明确提出,儒家要求学生掌握六种基本才能:礼、乐、射、御、书、数。而我们教育工作者今天的任务是:教人做人,教人做事,教人追真向善。

“怎么教”这个问题,我们的先贤——孔子,早就为为我们解答好了“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寓教于乐,教学相长”,魏书生老师对此持肯定态度,并说“古代如此,现在亦然,再过一万年,一个字也不改变。”

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在坚持老一辈的教育理念的同时,要有自己的独特的理解,并转化为实际的教学行动。所谓创新,以及正在进行的新课改都是万变不离其宗,只是要求我们在进行教育的时候方法更灵活一点,更有针对性一点,让学生学习的时候更开心一点,更主动一点,效果更好一点,效率更好一点。新课改并不是摒弃一切老一辈的东西,而是去其糟粕,吸其精华,我们要学会与时俱进,适应当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创造出符合当今社会人才标准的人才。

第6篇: 听魏书生先生讲座有感

孝昌县农庄小学 谌娜

守住一颗平常心。

守住心灵的宁静。

安贫乐道,潜心育人。

蓝天的幸福是穿一身蓝,森林的幸福是披一身绿,阳光的幸福是如钻石般璀璨,而魏书生的幸福是源于对三尺讲台的无限眷恋。

8月24日,孝昌县教育局荣幸地邀请到了当代著名教育家魏书生先生来本县讲座,我也有幸一睹名人风采。上午八点我怀着激动的心情来到县二中大礼堂,这里早已是座无虚席, 8点53分讲座正是开始,只见年过六旬的魏先生缓步走上台来,他就那么立在台上,激情飞扬,侃侃而谈。听他带着浓重的东北口音的演讲,一会儿觉得有小品的韵味,一会儿又像说相声,他的每一句话都那么幽默,那么朴实!幽默中透着睿智,朴实中含着真诚。魏先生的讲座,如清风,吹散我内心深处的浮躁;如清泉,洗涤我灵魂深处的尘埃。他以自己亲身经历的诸多事例,深入浅出地为我们阐述了他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以及他全新的教育理念,他的演讲使我们在坐的每一位听众都享受到了一顿沐浴心灵的阳光大餐,一天六个小时的学习在不知不觉中一晃而过,会场上时时响起热烈的掌声,每个人的脸上都绽放出最灿烂的笑容。听了这次讲座我受益匪浅、感慨良多:

一.魏先生积极乐观的心态深深影响着我

魏先生讲到,在人的一生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环境,我们不可能要求环境都尽如人意,有些时候,我们根本无法选择。这时任何的抱怨都无济于事,只会徒增悲伤。唯一的办法是改变自己,适应环境,做一个乐观的人,把困难当作磨练自己的机会,在与逆境的斗争中不断增强能力,提高个人素质,把平凡的工作看作宏大的事业,处理好人与人的关系,既不神化任何一个人,也不鬼化任何一个人。自己的情绪掌握在自己手中,快乐是自找的,停止攀比,回归内心,尽职尽责,超越自我,敬业乐业,种好心田,就会感到幸福快乐。 在魏先生的讲座中,他一直向在坐的人传达这样一个生活态度:心情放松、心态平静、呼吸均匀、心情快乐,简称“松、静、匀、乐”。他告诉我们要坚持做好生活中的普通人,不动摇、不折腾、不懈怠,脚踏实地做好每一件小事,用感恩的心态对待自己的生活环境,回忆起过去吃不饱,穿不暖的时代,更得感恩现在,就会觉得现在的生活是一种享受。

魏先生无论是当老师时还是局长时,对待任何事情都是以平平常常的心态,高高兴兴的情绪,高效率的做好平平常常的事情。保持积极进取的良好心态是魏先生取得成功的一大关键,他说道“不管外界条件如何,自己先乐观进取”,“遇到倒霉的事时自己想着怎么能占一点便宜”。他列举自己在文革期间受迫害时,白天挨批判,晚上偷练武术增强体魄的事例来说明乐观心态对人的影响。

这让我感悟到“松、静、匀、乐”不仅是做人的一种心态,也是一种广阔的胸怀,更是人生的一种境界,面对生活,平淡是真,平淡是金。“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松、静、匀、乐”不是碌碌无为,它是实现心中理想的一种健康方法。有了它,理想不再因外界的诱惑而夭折,有了它,新进的目标更清晰,解决问题的思路更开放;有了它,身心统一,搭配起来力量更强大。

二.魏先生管理班级的艺术让我深受启发。

在管理班级的过程中魏先生很善于“放权”。他笑谈自己虽身兼数职,但仍轻松自如,一年平均外出开会达4个月之久,却从不请人代上一节语文课,不批作业,不改作文,但他的班上却是秩序井然,学生的升学成绩比重点中学高出许多。原因就在于他善于“放权”,将任务安排到每个班干、每个学生手中,注重细节,做到班级事事有人干,人人有事干,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习惯。他说“学生的责任心都是在平常的小事中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他在班上还设立了许多服务管理机构,如:医院、警察局、法院、银行等,他也没参加过一次班主任会议,都让学习委员去开了,布置的任务也都让学生分配完成,包括收学费。这让我明白了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千万不要大包大揽、切不可事必躬亲,作为老师我们要“授之以渔”,“而非授之以鱼”,方法始终比结果重要。

在管理班级的过程中魏老师非常民主。他在做任何一项决策计划前都会与学生商量,问一问学生这个计划是否应该制定,该怎样制定,多听听群众的意见,大家商量出来的决策才是最民主的,执行起来才会行之有效。

对于需要帮助的孩子,魏先生不是去了解过去,而是帮助其找优点。他将一个语文只考了8分的孩子经过培养考出了好成绩,他的秘诀就是引导孩子认识自我,明确自身的价值,一步一个脚印的去奋发,让孩子看到曙光,看到希望!

三.魏先生那崇高的人格魅力深深感染着我。

魏先生坦言自己热衷于教课不是为了当表率和模范,相反他说,“我愿意到教室去上课,完全是为了让自己快乐,一走进教室我精神头就来了”,他还说道“当你把学生看做天使,你就生活在天堂,当你把学生看成魔鬼,你就生活在地狱”,他笑谈自己几十年如一日带领学生做广播体操是“用公家的时间锻炼私人的身体”,魏先生上下班不用司机开车接送,而是喜欢自己骑自行车,他不习惯吃请也不喜欢请吃,他从不上理发店,哪怕是出国讲学,头发也是自己收拾,他当教育局长时办公室只有18平方米且陈设简陋,连当地一个普通小学的校长办公室都比他的要好。这些在别人看来也许会认为是名人在作秀,而我却认为这正是魏先生的人格魅力所在,他淡泊名利、与世无争;他积极进取、不贪图享受;他的意志如青松般坚毅、信念如磐石般坚定,即使是身居要职功成名就,也没有因环境、职务的改变而随波逐流、忘乎所以、人云亦云。

魏先生就是这样,他有哲学家的头脑、改革家的胆量、科学家的严谨;他有儒家的礼让、释家的胸怀、道家的超脱;他有社会家的阅历、演讲家的口才……这一切成就了他作为一代教育家独有的魅力和风范。

同是三尺讲台,魏先生却能做的这样有声有色,有滋有味,他以丰厚的人生积淀、深厚的的文化底蕴、丰富的教学经验、精湛的管理艺术深深折服了我,更以那崇高的人格魅力深深感染着我、启迪着我,是我学习的楷模!

上一篇:护士实习心得体会总结下一篇:科员年度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