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法治水科技兴水

2022-05-2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依法治水科技兴水

治水兴水

治水兴水,时不我待

摘要:2012年3月13日,中国、日本和韩国政府在马赛举行的第六届世界水论坛上签署了三国水资源合作备忘录,为了巩固和发展现有多边双边合作,在更高层次和更广领域推进互利合作,共同应对面临的水问题,

• 本文的论点是:治水兴水,时不我待 • 我从3个方面论证:

1、国际社会对水资源问题的高度重视 •

2、重视水资源管理,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

3、破解中国水问题

• 最后得出的结论是:参加世界水资源论坛将有助于推动中国水利全面走向世界.

世界水资源论坛是目前全球规模最大的国际水事活动,每三年举办一届。论坛的宗旨是落实国际社会达成的有关水与可持续发展问题的决议,促进各国在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方面进行交流与合作,明确在水资源领域的政治承诺和重要举措。第六届论坛由世界水理事会与法国政府联合举办。在为期一周的时间里,来自1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约2.5万名代表将围绕这一主题,展开研讨和交流,共同为世界水问题的解决作出努力。

第六届世界水资源论坛已于3月12日在法国南部港口城市马赛开幕,论坛以“治水兴水,时不我待”为主题,旨在在水资源的关键领域制定和实施切实有效的解决方案。这一主题充分体现了国际社会对水资源问题的高度重视,对立即采取行动措施的热切期盼。中国首次以世界水理事会成员的身份参加本届世界水资源论坛的活动。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通过视频致辞,呼吁国际社会立即行动起来,共同解决世界面临的水问题。水利部部长陈雷率中国政府代表团参加这一全球水利盛会。

法国总理弗朗索瓦·菲永、世界水理事会主席卢瓦克·福雄等出席论坛开幕式。菲永致辞说,水问题不仅是一个发展问题,而且是一个生态问题。国际社会的短期任务,是实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中的饮水目标,即到2015年将无法获得安全饮用水的人口减少一半,长期任务是让所有人都可以获得安全饮用水。福雄表示,保护水资源是全球的责任,而保护水资源最好的办法是“消费少一些,管理好一些”。

论坛开幕当天,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伊琳娜·博科娃与联合国水机制主席米歇尔·雅罗在论坛上共同发布了最新版本的《世界水资源开发报告》。这份题为《不稳定及风险情况下的水资源管理》的报告指出,需求日益增长、快速城市化和气候变化,为全球水资源供应造成越来越大的压力,各国必须从根本上改变管理水资源的思路,以应对复杂形势。报告还指出,到2015年,将仍有近10亿人口无法获得安全饮用水。报告同时强调,各国政府应将水资源列为发展规划中心议题,将改善水资源管理、加大基础设施投资提上议事日程。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人多水少、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和水情。当前我国水资源面临的形势十分严峻,水资源短缺、水污染严重、水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日益突出,已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瓶颈。

重视水资源管理,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已成为各国政府和国际社会的共识。联合国水机制和教科文组织呼吁各国从根本上改变水资源管理思路,以应对复杂形势。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认为,可持续的融资、有效的治理和协调一致的政策将有助于挖掘水资源的利用潜力。

2009年,中国水利部正式加入世界水理事会。今年,中国首次以世界水理事会成员的身份参加世界水资源论坛的活动。参加论坛的中国水利部部长陈雷当天表示,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大国,也是水情极为特殊、治水任务极为繁重的大国。 “破解中国水问题”一直是摆在中国政府和水领域科技工作者面前的难题,随着中国在“以人为本、治水兴邦、科技投入、严格管理”的水与科技的进一步发展,更多的科学实践与国际国内学术交流,将有利于中国水领域研究实现新的突破。

参加世界水资源论坛,将有助于进一步增强国际社会对中国的了解,扩大中国水利在国际社会的影响,拓展中国参与国际水利交流与合作的途径,促进中国水利水电企业参与国际竞争,推动中国水利全面走向世界。

第7届世界水论坛将于2015年在韩国大邱召开,绿色经济发展面临的水问题将成为一个重要的议题。

第2篇: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治水兴水促发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 治水兴水促发展

近年来,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淮安市全力推进水利建设,初步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善的防洪、灌溉、排涝、降渍、调水等工程体系,抗御自然灾害、保障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明显增强。通过已建水利工程的强力支撑,全市先后战胜了部分年份的持续干旱及、淮河流域特大洪涝。正是通过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抓住了历次治水机遇,才有了淮安水利事业的良好发展。

目前,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已在全市水利系统如火如荼地开展,通过前一段时间的学习,我认为在深入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必须进一步增强继续解放思想、改革创新的自觉性和坚定性,通过改革解决当前制约淮安水利发展的突出问题,以科学发展观引领推动水利工作的大发展。当前及今后一个阶段,水利行业要按照“以人为本、人水和谐”的治水理念,突出“民生、资源、生态、安全、文明”五大重点,用战略眼光、创新思维、全局理念,科学谋划今后一个时期的全市水利工作,准确把握新时期、新形势下的水利工作重点。这里,我结合水利工作实际,讲几点个人学习体会。

一是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以人为本,着力构建民生水利。关注民生是党的十七大最大的焦点。水利与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是关系民生的重要工作。下一阶段,我们将立足民生、为民而谋,大力推进民生水利建设,建设以农村水利建设为主体的民生水利。重点是实施好农村安全饮水、县乡河道疏浚和村庄河塘整治、灌区配

套与节水改造、机电泵站更新改造及山丘地区水源工程等。

二是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创新思路,着力构建资源水利。所谓“资源水利”,就是把水资源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紧密联系起来,进行综合开发、科学管理。我们将进一步协调好生活、生产、生态用水,认真研究水资源的承载能力,合理配置水资源,逐步建立水资源供给和高效利用保障体系。全市水利部门将紧紧围绕“节水型城市”和“节水型社会”考核标准,扎实抓好节水载体建设,认真组织开展节水型社区、节水型企业、节水型单位、节水型学校、节水型家庭创建活动。同时强化河湖管理强化行政执法,严厉打击各种侵害水工程设施的违法行为,争取做到河湖不萎缩、功能不衰退、水质不污染、生态不恶化。

三是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优化环境,着力构建生态水利。近年来,水环境、水污染、水生态问题日益

成为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我们将进一步树立生态文明新理念,以建设生态水利、改善生态环境为目标,将城市的防洪排涝与水环境整治、水资源保护等综合功能紧密结合起来,把水利工程建设同水景观、水文化紧密结合起来,加大城市河道、泵站等水利工程建设力度,提高防洪排涝标准,扩大外排能力,不断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努力建设生态良好、环境友好型社会。

四是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加强管理,着力构建安全水利。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生命线,水利历来是治国安邦的大事。实现水安全,建设安全水利,在当前经济社会的发展中更是个日益重要的课题。当前,全市很快将进入汛期,我们将高度重视,扎实准备,超前做好调度预案编制、抢险队伍培训、防汛物资储备、防汛责任制落实等工作,确保全市安全度汛。将着力实施好各项水利重建应急工程,将加快防汛岁修急办和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建设,确保汛前

建成发挥效益。

五是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完善制度,着力构建文明水利。解放思想要收到实效,必须在改革创新上实现新突破,而改革创新的根本问题是制度创新。制度创新,是解决其他存在问题的前提,是建立良好体制机制的基础。我们将增强主动服务意识,进一步优化行业软环境建设,自觉接受社会各界的评议和意见,不断提高服务基层、服务企业、服务社会的水平,树立水利行业服务社会、取信于民的良好形象。

我们要积极贯彻好党中央和省委的决策,落实好市委的工作部署,真正把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作为当前的一项重要任务,摆上重要位置,联系水利实际,认真解决思想观念、精神状态、工作作风、行业机制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把水利系统广大干部职工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和对水利工作的要求上来,再兴观念创新之风、再鼓苦干实干之劲、再谋水利

发展之策,以新层次上的思想解放、新标准上的作风大转变推动淮安水利更快发展,为保障和促进淮安在新的起点上实现又好又快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上一篇:民族宗教工作记录下一篇:某签约仪式上的主持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