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阳市政府

2023-02-1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阜阳市政府

衡阳市文化软实力提升中的政府行为研究

摘 要:壮大文化软实力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提升文化软实力是加速衡阳发展的必然需求。但是,衡阳市在文化软实力的提升过程中将不可避免地遇到许多瓶颈,文化资源丰富并不等于文化软实力强大,面对这一课题,向来以历史文化资源丰富自豪的衡阳有许多工作要做。分析衡阳市提升文化软实力所具有的优势和所面临的主要瓶颈,进而从政府行为角度提出加快提升衡阳文化软实力的思路和对策。

关键词:衡阳市;文化软实力;政府行为;对策

软实力是一种通过吸引,而不是以强迫或收买为手段来达到目的的影响力,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综合实力和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衡阳作为湘南区域中心城市,其发展历史悠久,具有丰厚的文化底蕴,鲜明的城市特色在提升衡阳文化软实力、实现当地经济高质量发展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一、衡阳提升文化软实力的优势

1.衡阳历史文化悠久灿烂。衡阳历史悠久,自古以来都是文化资源大市,文化底蕴极其丰厚。在战国时期为楚国所辖,是楚国的重要城镇。秦始皇统一七国后,衡阳归属于长沙郡。三国时期,衡阳分属于衡阳郡和湘东郡。二郡分立的情况直至隋朝才有改观。隋代废衡阳、湘东二郡而立横州。唐朝天宝年间又改名为衡阳郡,乾元元年更名衡州,宋代、元、明清分别称之为衡阳郡、衡州路、衡州府。民国时期称之为衡州县。历史在不断更替,衡州称谓也在不断变迁,作为湖南省第一批历史文化名城,衡阳古城一直承担着历史文化的传承。抗日战争时期,这里一度成为国民党统辖区的重要商业城市、金融中心,其经济在这一时期得到了快速发展,可以称之为抗战纪念场。衡阳古城有着博大精深的文化资源,处处都能够彰显出曾经的灿烂,辉煌的文化在这里留下了无数印记,成为当地得天独厚的文化软实力。衡阳民族文化资源在品种、品位、特色上都属于精品,是其他城市所不能比拟的。

2.文化产业发展具有一定的基础。衡阳古城为了继续传承文化,支持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出台了一系列的方针政策,为当地的文化产业发展创造了条件,在树立文化品牌等方面奠定了基础。衡阳文化一方面继承和传承湖湘文明,另一方面体现时代精神,两者的有效融合共同体现了衡阳文化大市风貌。在衡阳市政府鼎力支持私下,当地的一些文化企业再露头角,并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其他文化产业也得以快速发展,包括文化旅游、文化娱乐、广播影视等等;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涌现了一大批文艺人才,文艺人才数量越来越多,成为文化产业发展的强劲推动力。特别是通过旅游强市战略的实施,2017年全市星级宾馆增至36家,其中四星级4家,三星级7家,二星级25家,在建五星级3家,四星级3家。旅行社总数增至40家,其中国际社2家,国内社38家,旅游从业人员达10万余人。

3.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善。在衡阳市政府的支持之下,衡阳博物院、体育场、衡阳会展中心等先后建成,并涌现了一大批文化基础设施,开发出了陆家新屋、石鼓书院、湖湘文化纪念馆、明翰公园、爱莲阁、回雁峰景区、岳屏抗战纪念城、退省庵、欧阳故宅等九大湖湘文化特色景点。随着特色文化景点的全面推出,更多的人参与到抗战精神的探讨中,抗战精神的内涵也更加丰富,进一步提升了城市精神。

4.广泛开展各类文化活动。衡阳开展的文化活动集中体现在节庆文化、群众文化、送文化到基层、带来文化等方面,一系列文化活动的广泛开展,实现了城乡居民精神文化生活的丰富和提升。

二、制约衡阳文化软实力提升的主要瓶颈

1.对于衡阳文化软实力认识不足。特别是某些地区和部门在思想上对此重视程度不高,认为文化是一种可有可无的东西,看不见,摸不着,在政绩上也难以体现,所以在思想上、工作上和资金投入上重视不足。

2.文化管理体制改革速度缓慢。文化体管理体制对文化软实力起到了提升和保障作用,改革滞后会影响到这种作用的发挥。特别是文化部门、文化经营单位管理方式落后、权责利不清、分工不明确。文化管理部门当前尚未建立起科学的管理方法,管理过程中屡屡出现不规范现象;文化市场企业定位不准、职能模糊。在投资方面,渠道单一,社会参与度低,影响了文化产业规模、竞争力的提升。

3.从事文化产业的人才团队实力不足。衡阳市虽然有着丰厚的文化底蕴,但当地文化产业人才团队综合实力薄弱,人才外流、人才老化现象严重。受到人才匮乏等因素的限制,导致当地文化资源得不到有效开发,特别是在重点文化研究领域,缺乏优秀人才进行科学论证,导致当地的文化产业质量不高,文化精品数量有限,远远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另外,全市文化设施存在重建设、轻利用的现象。

三、提升衡阳文化软实力的政府行为

衡量一个国家文化生命力、创造力和传播力的重要指标就是这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从性质上看,可以分为三个层面:第一,文化软实力是一个国家观念形态文化的体现,包括文化传统、价值观念、制度体系等等;第二,是建立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础上的一种文化事业,包括国民素质、民众精神和品格等等;第三,是文化产业的体现,包括音乐、电视电影、表演艺术、动漫游戏等等。这三个方面共同构成了文化软实力的基本结构和整体,也是提升文化软实力的路径依赖。政府在这三个方面扮演着不同角色,在观念形态的文化领域,政府是文化法规健全者和文化建设引领者;在文化事业领域,理论是公共服务的提供者、定向者和财政的支持者;在文化产业领域,政府是产业发展环境的改善、引导者和监督者。基于文化软实力的结构特征,笔者认为,衡阳市政府应当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构建文化软实力提升的路径和对策。

1.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构建方面增强企业凝聚力。國民精神、国家内在凝聚力、国民意志品格等等,共同构成了文化软实力,而形成这一切的根源在于国民对核心价值观的认同。衡阳文化历史悠久,是中华古老民族文化的凝聚,只有融入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才能彰显起价值和意义。因此,衡阳文化软实力建设的关键在于实现地方和民族文化与核心价值的有效融合,把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到国民教育全过程,融入到精神文明建设的每一个环节,促进国民思想道德科学文化素质的全面提升,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2.从文化事业和产业快速发展方面来增强其影响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是文化软实力的具体形式,只有充分利用国家在提升文化软实力方面所出台的各项政策,结合衡阳文化产业、文化事业发展的具体状况,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发展策略,才能推动衡阳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大发展、大繁荣。在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方面,可以把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作为保障的主要渠道,坚持以政府为主导,加强此方面的基础设施建设,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的文化产品和服务,丰富人民群众精神生活,满足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需求。另外,要扶持一大批具有发展前景的文化产业,借助于优势文化产业、利用强势文化产业,推动衡阳文化产业的均衡发展,从而带动地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衡阳文化产业在发展过程中离不开社会力量的支持,应积极地运用产业政策、市场化运作规律,为民营企业发展创造更多发展条件。

3.从文化体制机制创新方面激发其内在活力。加大体制机制改革力度,推动文化产业向纵深处发展。衡阳可以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出集团改革、机制建设等方面的具体措施,推动演艺集团、传媒、影视、文化事业单位、政府职能等方面的有效转变,通过内外部改革、政府职能转变、市场体系调整等一系列措施,增强衡阳文化产业的活力。

4.从人力资源开发方面为其提供优质人才。人才是提升文化软实力的关键,培养、提升人才综合素质,是大力发展衡阳文化产业的关键。只有培养一批专业性强、综合实力雄厚的拔尖人才、优秀人才、符合型人才,才能满足当地文艺创作、文化产业,经营管理等方面的需求。衡阳应该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在人才培养和引入方面实行项目制、聘用制、做事等等,打破人才地域界限,能够广泛的招揽人才。针对人才的任用和提升,要打破学历与资历界限,建立起科学的人才考评机制,凭借着人才能力使用人才、科学合理分配人才,保证人才的潜能能够得以充分发挥。

5.从编制和落实文化发展规划方面构建良好的文化发展格局。衡阳市可以对全市的文化资源进行深入调查,了解其真实情况,然后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发展布局规划,明确衡阳文化未来发展方向与发展的路径,为当地文化软实力提升提供依据。历史文化资源具有不可再生性,并且是当地的宝贵的文化资源,应该合理开发和利用,打造一批有影响力的文化产业集中区,把其作为文化产业重点工程来抓。区域中心城市往往是文化资源具体度比较高的区域,对周边能够起到积聚和辐射作用,可以利用中心城区的这一特征带动城乡文化产业的共同发展,形成文化产业区域联动发展格局,从而实现弘扬文化软实力的快速提升。

6.提高区域的环境质量,改善人居环境。在维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衡阳市政府要充分运用当代的先进科学技术,合理利用资源与能源,构建人与人、人与建筑、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平衡、公平、有序的良好人居环境。

参考文献:

[1] 黄耀丽,聂磊,陈希平.开放型历史文化名城主题公园的建设[J].资源开发与市场,2004,(3):221-223.

[2] 付瑞红,吴亚光.城市文化软实力构建中的政府行为[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5,(2):176-177.

[3] 陳国生.湖南省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水平测定及提升路径研究[J].湖南社会科学,2019,(6):162-168.

[责任编辑 文 远]

作者:张亨溢 陈国生 杨红

第2篇:关于提升沈阳市绿色政府采购执行力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摘要:沈阳市提出了“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任务之一是“全国环境建设样板城”,其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绿色政府采购。本文通过对绿色政府采购执行力较弱的现状及问题剖析,进而提出了提升沈阳市绿色政府采购执行力的具体对策,试图为地方政府开展绿色政府采购工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绿色政府采购 执行力 对策

作者简介:田凤权(1977/05-),男,辽宁铁岭人,沈阳工程学院讲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物流和供应链管理

绿色政府采购的概念和实践最初起源于德国、挪威、瑞典和美国等发达国家,并在实践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以政府的行为带动整个社会的绿色消费行为,起到引导、示范、推动作用,为全社会树立榜样,进而促进生产商转变生产方式,使供应商转变经营方式,使其产品和服务适应有关环境保护标准和要求,从而为实现政府的政策目标、环境保护目标做出持久的贡献。在我国政府采购中绿色产品仅占5%。,远没有实现绿色政府采购应发挥的作用,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的一个问题就是绿色政府采购的执行力较差,本文就沈阳市绿色政府采购的执行力进行实证分析。

一、绿色政府采购执行力的理论概述

1.绿色政府采购的内涵

政府绿色采购,就是在政府采购中选择符合国家绿色认证标准的产品和服务,而绿色认证标准不仅要求末端产品符合环保技术标准, 而且规定产品研发、原材料、生产包装、运输、使用、循环再利用到废弃的全过程均需符合环保要求。在人类进入工业社会之后,这种对大自然的“只图索取,不顾后果”的思想观念,过度地消耗了资源、能源和原材料,并由此造成大量生产、生活的剩余物及废弃物,极大地破坏了人类生存的环境,降低了人类生存的环境质量。绿色采购正是在这种观念指导下的采购活动,是政府在购买和消费过程中重视生态平衡和环境保护的体现。

2.政府执行力的内涵

广义的政府执行力,是指政府的一切行政能力,在这里政府的所有行政活动都被视作执行;而狭义的执行力是指政府及其部门和公务人员,执行法律法规、规划计划、决策政策、法令政令的一种能力。通常而言,人们所说的执行力属于狭义的执行力,并且主要指的是“政策执行力”。行政执行力中的行政行为虽都属于政府行为,但政府执行力中的政府行为却有着比单纯行政行为更广泛的外延,它将涉及到政府的政策宣传行为及政府的自身管理行为。

政府执行力的构成要素主要包括政府职能部门对政策把握和执行的尺度、速度、力度、角度。这种政府执行力是一些“能力项”构成的综合性、系统性能力,可以包括理解力、判断力、变通力、干部领导力、组织协调力、控制监督力等。

3.加强绿色政府采购执行力的意义

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我国提出了“十一五”期间,中国的单位GDP能耗要降低20%左右,通过各种办法和措施降低碳排放的可持续发展目标。而政府是“绿色”管理的主体,政府行为也是“绿色”管理的对象。政府公共采购的特殊身份,决定了在环境保护方面发挥其他任何主体采购不可替代的特殊功能。事实上,政府对于产品或者服务的采购过程,不仅是一个经济过程,也是一个生态过程。在我国政府采购中的绿色产品仅为5%,远没有实现绿色政府采购应发挥的作用,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的一个问题就是绿色政府采购的执行力较差,因此全面提升绿色政府采购执行力,提高绿色产品采购的比重,对于社会的示范效应和引导作用是非常重要的。

二、沈阳市、区县绿色政府采购执行力问题剖析

在沈阳市政府采购中,2008年沈阳市政府集中采购金额超过15亿,年均递增30%,其中除了部分节能产品的强制采购外,几乎不考虑环保因素,这与“绿色政府”的目标甚远。

目前,我国绿色政府采购尚处于起步阶段,一些法律法规和政策虽已经涉及到绿色政府采购的有关内容,但只是散见于若干规定中,尚无具体规则来指导和规范政府的绿色采购行为。为了推进政府采购工作,规范政府采购行为,沈阳市出台了《沈阳市市单位政府采购工作规程(试行)》等一系列政府采购规范和文件,为政府采购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制度上的保障,对于完善基本程序和监督管理,规范地方政府采购行为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可以说,绿色政府采购在沈阳已不再是空中楼阁,而是已经有了实实在在的具体措施,但是由于起步晚,经验缺乏,还有许多工作要做。

1.地方政府权限问题限制了绿色政府采购的发展

从我国现行绿色政府采购的法律法规看,地方政府对绿色政府采购的权限有限。在财政部、国家环保总局联合印发《关于环境标志产品政府采购实施的意见》第三条中规定:财政部、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综合考虑政府采购改革进展和环境标志产品技术及市场成熟等情况,从国家认可的环境标志产品认证机构认证的环境标志产品中,以“环境标志产品政府采购清单”的形式,按类别确定优先采购的范围。同时,该意见并未对地方政府开展绿色政府采购有特殊规定,因此,地方政府只能在政策范围内开展相应工作,没有权利提出相应的绿色政府采购清单或绿色采购采购标准,中央政府规定什么就执行什么。相对于自主创新产品,省级以上财政部门可以确定自主创新产品目录,对绿色采购来说,地方政府尤其是区县级政府只能坐等政策。

2.政府采购规模偏小,范围狭窄,意识淡薄

由于政府采购规模小、范围窄,品种较为单一,绿色采购的引导性不强,政府采购范围主要局限于一些财政专项拨款的家具、复印纸、办公设备及少数房屋装饰装修工程。2006年11月16日政府公布的《环境标志产品政府采购清单》,采购的主要对象是汽车、办公用品,属于政府采购中的消费性采购。消费性的政府采购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例不高,从对经济进行调节、保护生态和自然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作用有限。

政府采购者对环保产品或节能产品在认识或思想方面的差距,使得工作中尽可能删减采购程序,减少对产品的环境认定、管理和跟踪工作,同时也影响绿色采购法的迟迟不能出台。

3.产品自身特点的制约

首先,我国环保产品行业最近几年才兴起,因此环保产品少、选择性小,已成为首要问题;其次,绿色产品由于较高成本的生态设计、绿色原材料、绿色生产与包装设备等因素,致使投标成本要比普通产品成本高,因而价格自然偏高,加上地方政府非常有限的采购预算,考虑到资金的使用效率,在政府采购中,高价同质的环保产品自然处于劣势;再次,环保产品的信息不足,采购人员寻找环保产品非常困难,尤其是对绿色产品的认定标准还很欠缺,无形中增加了采购成本。

4、缺乏合格的高素质的采购专门人才

政府采购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而政府采购往往又具有很大的特殊性,在考察质量、环保、来源等方面需要有专门的知识,健全政府采购制度需要强有力的人才力量来支撑。但目前,沈阳市在开展政府采购过程中最缺乏的往往就是经过专业培训的高素质管理人员,严重制约政府采购制度的全面实施。

三、提升沈阳市区县绿色政府采购执行力的对策措施

1.加强政府采购相关人员的绿色产品知识的培训

通过各种途径,加强政府采购人员对绿色政府采购相关知识的培训,增进对绿色政府采购过程和绿色产品的认识,增强工作人员的绿色采购意识。结合实际,组织工作人员学习国家、省市有关绿色政府采购的法律法规、采购清单、绿色环保知识,并经常组织采购人员进行工作经验上的交流与探讨,统一操作手法,规范工作流程,提高员工整体的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对政府采购政策、绿色采购政策有更深刻的理解,提高评标现场组织能力和对疑难问题的判断、分析、处理能力。

2.改进绿色政府采购流程

各采购相关单位在政府采购流程中,要明确提出对环境的要求,并在各工作环节中严格执行和检查,在编制招标(采购)文件、评标(谈判、询价)办法与中标(成交)标准中要明确指明货物、服务或工程在环保、节能方面的要求。

在评标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对采用最低评标价法评标的项目,可以对其投标价格给予3%~5%幅度不等的价格扣除;对采用综合评分法评标的项目,在满足基本技术条件的前提下,对技术和价格项目分别给予相应评标项目总分值3%~5%幅度不等的加分;对采用性价比评分法评标的项目,在技术评标项目中给予相应评标项目总分值3%~5%幅度不等的加分,在价格评标项中给予投标价格3%~5%幅度不等的价格扣除。

3.建立和完善电子采购信息平台

通过建立和完善电子采购信息平台,实现与辽宁省采购中心、沈阳市采购中心、环境保护协会等多部门的政策信息、专家库信息、供应商信息、绿色产品信息的共享,减少本级政府采购部门由于信息不灵通而影响绿色政府采购的结果和效果,使得各采购部门充分了解相关采购产品的环保节能的特性和技术指标,为绿色政府采购提供具体的采购依据,实现本级政府采购工作按照国家、省市标准进行,利用电子采购手段节省政府采购中的各种成本和开支。通过绿色采购信息网络可为采购方和供应商了解和搜集绿色信息提供方便,同时还可提高绿色政府采购效率,拓宽政府采购信息流通渠道。

4.加强政府采购工作的监管

建立配套的监督机制对绿色政府采购工作加强管理,将采购工作的程序从受理委托、需求论证、标书制作、评标、合同执行等各个环节全部纳入质量管理体系,做到工作有标准,执行有程序,过程有记录,考核有依据。用制度约束行为,按规范实施采购,将绿色产品占政府采购的比例作为相关部门绩效考核的评价指标之一,使各项业务工作更加有据、有序、有力。

参考文献:

[1]Y.Geng,B.Doberstein,“Greening government procurement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Building capacity in China”,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2008, 88(4):932–938

[2]陈慰萱.政府执行力:构成要素、影响因素与提升路径[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9(4):124-127

[3]知子.看国外政府“绿色采购”[J].今日国土,2008,(7):15

[4]詹静涛.2009年全国政府采购工作会议总结[J].中国政府采购,2009(5):32-34

[5]郭宝东.浅议政府绿色采购理念及现实意义[J].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2008,28(3):20-22

作者:田凤权

第3篇:阜阳市健康养老服务产业发展研究

摘 要:阜阳作为千万人口大市,人口老龄化问题非常突出,健康养老服务产业作为民生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探究健康养老产业发展的问题尤其重要。文章针对阜阳市健康养老服务产业发展现状、存在主要问题进行研究,提出促进阜阳市健康养老产业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阜阳;健康养老服务;产业

健康养老服务产业包括健康服务产业和养老服务产业两部分。从产业结构上来说,健康养老服务产业涉及面广、产业链长,如康复护理、医疗服务、健康产品、养老保险等众多产业;从产业类型上来说,健康养老产业可以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缓解就业压力。那种认为健康养老服务产业只有投入没有产出的观点是片面的,要发展健康养老产业就应该消除误区,积极探索发展模式与方法。

一、阜阳市人口老龄化现状与人口特点分析

(一)人口基数大、老年人口比例高

2016年人口普查结果显示,阜阳市常住总人口达790万,其中6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130万,占比16.33%;65岁以上老年人口达88万,占比11.01%。阜阳市人口基数大,老年人口比例高,与全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比例16.7%及65岁以上老年人口比例10.8%基本持平。调查显示,阜阳市老年人口年均增长速度为2.5%左右,初步预计,至2020年阜阳市60岁以上老年人口可达147万。

(二)老年人口高龄化趋势明显,老年人口抚养系数逐年提高

2016年人口普查结果显示,全市80岁以上老年人口13.5万,占65岁以上老年人口的15.3%,较2010年增加大约8万人。随着阜阳市医疗条件的不断改善,老年人口高龄化趋势会更加明显。目前,阜阳市人口分布呈现橄榄型特点,老年人口抚养系数较2010年约提高2.4%。

二、阜阳市健康养老服务产业发展现状

(一)健康养老服务政策全面落实

阜阳市加大了对健康养老服务产业的投入,全面落实老年人高龄补贴、特困老人意外险等各种制度,并建立居家养老政府购买服务、特困供养人员护理补贴制度等试点。2016年,为全市80岁以上老年人发放高龄补贴近3200万元,并为约8万名老年人购买了银龄保险,确保以上政策得到很好的落实。

2015年,阜阳市政府出台《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实施意见》,该意见对阜阳市健康养老服务产业进行了全面部署,同时出臺了有利于健康养老服务产业发展的配套文件,如《阜阳市关于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的实施意见》、《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实施办法》、《阜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等,这些文件进一步加快了阜阳市健康养老服务产业的发展。

(二)养老机构建设不断加强

截至2016年底,阜阳市共建成各类养老机构366家,拥有床位数约50000张,入住老人近20000人。其中,公办养老床位约占80.0%。养老床位由2009年的1.9万张增加到5.1万张,千名老人床位数由不足19张增加到38.34张,发展迅速。目前已形成每个乡镇都有1-2所养老院,每个区都有1所养老机构的局面。

(三)医养结合事业稳步推进

2016年,阜阳市政府专门出台了《关于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实施意见》,鼓励采取养老院设立医院、医院举办养老院、养老院与医院联办等形式,构建养老与医疗相互融合的服务模式。目前,诸如阜阳市中医院、太和县中医医养院等床位超过150张的机构有35家。另外,阜阳市还积极推动医养结合进社区、进家庭,为65周岁以上的老年人提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全市签约率已达45.3%。

三、阜阳市健康养老服务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健康养老产业认知观念落后

调查发现,养老机构的从业人员普遍观念落后,认为养老就是解决老人一日三餐问题,或者为老人提供简单的棋牌游戏,而对其他方面如人文艺术等涉及较少。85%的老年人和子女意识落后,老年人习惯空巢或者独居生活,子女也不愿意进行社会化养老,个别职能部门也存在着对社会养老助老服务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的现象。

(二)养老机构供需差距较大

根据“六普”数据推算,到2020年,全市养老机构床位需求量约8万张,但目前仅有5万张左右,每千名老人供应床位数为35.4,与目标的每千名老人床位数45张有较大差距。同时,社会养老机构的增长远远落后于老年人口数量的增长,社区养老机构的发展未形成真正的规模,农村养老机构的发展也十分落后,我市农村五保老人还不能做到应养尽养。

(三)养老产业发展规模小,水平较低

目前,阜阳市的养老机构多属于中小型机构,机构运营成本较高,利润较小,产业化发展单一。另外,我市健康养老产业供给的产品较为低端,其他如老年文化、老年娱乐、老年公寓、老年疗养等多层次、多元化的健康养老服务水平较低,很多仍处于空白阶段。

(四)健康养老服务产业专业人才匮乏

据民政部门统计,截至2016底我市从事健康养老服务产业的持证人员只有650人,持证上岗率不足30%。养老服务护理人员存在“三低三高”的特征,即学历低、社会地位低、收入低,人员流动性高、职业风险率高、年龄偏高。另外,健康养老服务产业存在“招人难、用人难、留人更难”的窘境。

(五)资金投入不足、来源单一

近年来,虽然政府对养老服务产业的资金投入有所加大,但由于人口老龄化的增长速度太快,而且目前健康养老产业资金多为政府拨款,社会力量参与不够,因此,资金投入不足、来源单一成为制约阜阳市健康养老服务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四、阜阳市发展健康养老服务产业的对策

(一)要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

养老问题是重大民生问题,大力发展健康养老服务产业是解决人口老龄化、满足老年人多层次养老需求的重要举措。政府要发挥积极的引导作用,做好顶层设计,利用电视媒体、微信等平台大力宣传健康养老服务产业,提高公民的思想认识。政府要不断进行健康养老服务产业的政策落实与创新,加快制定和完善健康养老服务产业相关法律法规,引导和促进阜阳市健康养老服务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二)进一步推动医养结合

目前,全市成功运行医养结合试点项目29个,正在建设或即将投入使用的医养结合机构有23家,床位7840张。在推动医养结合事业发展的过程中,要注重创新服务模式,鼓励原有医疗卫生机构开展养老服务;允许和支持养老机构增设医疗服务资质;允許和支持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协议合作;依靠卫生服务网络,促进医养结合进社区、进家庭。

(三)大力发展健康养老产业

健康养老服务产业的发展不能仅依靠政府的力量,而应该动用各种社会力量,大力发展老年医疗保健业、老年生活用品行业、老年康复产品业、老年保险业、老年营养咨询业等产业,只有把健康养老产业做大做强,才能真正实现健康养老产业的良性发展。

(四)创新健康养老服务模式

阜阳市的健康养老服务产业仍处于起步阶段,发展模式也比较单一,现行的模式已经不能满足不断增长的养老服务需求。要不断创新健康养老服务产业发展模式,如积极推动政企联合、大力发展PPP养老项目等。

(五)重视专业人才队伍建设

目前,阜阳市健康养老服务产业队伍的现状已经制约了其发展,应重视健康养老服务产业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如将健康养老服务产业人才培养与职业教育结合起来,与本地的医学院校共同发展老年护理、老年康复等专业,鼓励企业与院校共同培养健康养老服务专门人才,并不断加大高层次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同时,对从事健康养老服务产业的人员进行定期技能培训,不断提高在职人员的服务能力。

(六)发展智慧养老

阜阳市作为智慧城市建设试点市,具有发展智慧养老的基础,要将“互联网+”与养老结合,开发和应用智能软件,让移动互联网、大数据服务于健康养老产业,推进社区智慧养老服务平台建设。

参考文献:

[1]李可福.健康养老服务产业研究--以重庆市合川区为例[J].重庆行政:公共论坛,2016(4):107-109.

[2]李莉.养老产业PPP 项目新模式的探索研究[J].管理观察,2017(2):72-74.

[3]卜时忠,蒋良骏,申圣玺,等.扬州市健康养老产业发展研究[J].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16(7):38-40.

[4]石鑫.海南省养老健康服务业发展路径研究[J].经营管理者,2017(3):97-98.

作者:郭光明

第4篇:衡阳市人民政府文件

衡政发〔2006〕21号

关于认真做好2005年冬季 退出现役士兵安置工作的通知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人民武装部,市直机关各单位,国省属各单位,各大专院校:

根据省人民政府、省军区湘政发[2006]15号文件精神,结合我市实际,现就做好我市2005年冬季退役士兵安置工作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要坚决维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的严肃性。县以上地方各级政府要按照国防义务均衡负担原则,将所有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包括非国有经济单位、民办企业单位全部纳入安置城镇退役士兵的范围,科学合理地制定安置计划。凡驻我市境内的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不分所有制性质和组织形式,都有依法接收退役士兵的责任和义务,任何单位不得拒绝承担安置任务。要坚决纠正片面强调局部困难,拒绝接收安置城镇退役士兵的错误做法,严禁任何部门、任何行业和单位下发针对城镇退役士兵的歧视性文件,严禁限制下属单位接收城镇退役士兵。凡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及国务院、中央军委有关政策相违背的规定,一律不得执行。

二、城镇退伍义务兵和转业士官继续坚持“按系统分配任务,包干安置”和“按职工比例分配任务,包干安置”的指令性分配原则,采取安置就业、扶持就业、自谋职业等多种安置办法,确保2006年度退役士兵的第一次就业。各地要采取有效措施,确保服役期限满10年以上的转业士官、荣立二等功以上退役士兵以及烈士子女、伤病残退役士兵等重点安置对象得到优先和较好安置。各地各级各部门各单位要在2006年9月底以前完成安置任务。

三、各用人单位对所接收的退役士兵不得以体检或文化考试不合格而变相拒收,不得实行试用期和收取安置费,确保退役士兵第一次就业的权益得到保障。所有接收退役士兵的单位自接到安置介绍信一个月内,都要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的有关规定,与退役士兵签订劳动合同并安排其上岗,在合同期内非本人原因,不得解除劳动合同。接收安置退役士兵的单位已参加失业、基本养老、基本医疗等各项社会保险的,退役士兵也应参保缴费。退役士兵的军龄连同待分配时间合并计算为连续工龄,并视同为社会保险缴费年限,享受本单位同工龄、同岗位、同工种职工一切待遇。非退役士兵本人原因,接收企业生产经营基本正常的,三年内不得安排其裁员。各单位在安置退役士兵时,对有专业特长的应尽可能做到专业对口安置。

四、各单位的上级主管部门,特别是驻衡国省属单位,在制定相关政策和规定、编制用工计划、下达增人指标和工资总额时,要充分考虑接收退役士兵,不得与退伍安置政策相抵触。退役士兵的父母所在单位不得以有子女在本系统工作而拒绝接收退伍回来的子女。转业士官的配偶所在系统有安置能力的,应予接收安置。

五、对安置对象父母亲或配偶的单位属破产、倒闭或停产、半停产、改制企业的,应视情在本系统内调整安置,要优先安置退役士兵的再就业,生活困难的要纳入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范围。本系统有安置能力,而安置对象因特殊情况要求到外系统就业的,原则上由退役安置部门进行对换安置。

六、退役士兵非个人原因未能及时安置的,由当地政府按照不低于当地群众最低生活水平发给生活补助费。由于接收单位原因导致退役士兵未能按时上岗的,从当地安置部门开出介绍信的当月起,由接收单位按照不低于本单位同工龄职工平均工资的80%逐月发放生活费,直到安置就业为止。

七、对完成安置任务确有一定困难的单位,可试行安置任务有偿转移制度,经退役士兵本人和用人单位提出书面申请,退伍安置部门审核同意后,当地政府批准,以每人4万—5万元的标准缴纳有偿转移资金,实行部分安置任务有偿转移。实行安置任务有偿转移的单位,自批准之日起1个月内将安置任务有偿转移金足额转入政府安置部门指定的帐户,逾期不缴纳的,必须按计划接收政府分配的退役士兵。

八、各级编办、财政、人事、劳动、民政、公安等相关部门应密切配合,齐抓共管。对有安置任务的单位在未完成安置任务之前,暂缓办理招工、录用、进编、拨款和落户手续。各级政府所分配的2006年退伍安置任务,均列入当年劳动计划指标,并相应增加工资总额。

九、中央在衡和省垂直管理单位的接收统分退役士兵安置任务,由省民政厅统一下达。凡未列入省下达接收退役士兵计划的中央驻衡和省属单位,其接收退役士兵计划一律由市人民政府下达。

十、全市(含驻衡)各部门、各单位,都有依法接收安置退役士兵的责任和义务,任何单位不得拒收当地政府分配的安置任务。对拒不接收安置任务、不安排退役士兵上岗、不落实退役士兵有关政策而发生重大问题的单位,要依法追究责任,并按照有关规定对主要负责人和有关人员予以处罚。凡有接收安置任务的部门和单位,应在2006年7月15日以前到市退役士兵安置办公室领取档案,办理有关手续,所分配的退役士兵要按时到单位报到上班。

一、严格执行安置政策,对办理假材料谋取安置资格、占用农村指标入伍、非户口所在地入伍的城镇退役士兵,以及缺少城镇安置有效凭证、在农村入伍后私自购买城镇户口的,一律不享受城镇退役士兵安置政策。对无正当理由不服从分配的城镇退役士兵,取消其安置资格。

十二、大力推进城镇退役士兵自谋职业,各级政府要安排专项资金,确保自谋职业城镇退役士兵一次性经济补助按时发放。各地各部门要认真贯彻《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民政部等部门关于扶持城镇退役士兵自谋职业优惠政策意见的通知》(国发[2004]10号)精神,认真研究解决政策落实过程中遇到的矛盾和问题,确保扶持城镇退役士兵自谋职业优惠政策落实到位。当地政府要组织相关部门利用现有的各类学校和相关培训机构,开展多种形式的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城镇退役士兵的就业能力,同时做好自谋职业城镇退役士兵的就业服务工作。培训经费纳入当地财政预算。

十三、各级政府要认真做好农村退役士兵的安置工作。要继续按照《培养和使用军地两用人才工作发展规划》,进一步加大培养和开发使用军地两用人才的力度,充分发挥农村退伍军人在农村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中的骨干作用。对从事荒山、荒地、荒滩、荒水开发的,从事种植、养殖业的,从事农业机耕、排灌、病虫防治、植保、农业保险和相关技术培训业务以及家禽、牲畜、水生动物的繁殖和疾病防治业务的,当地政府可根据有关税收优惠政策予以扶持。对生产、生活、住房中有实际困难的农村退役士兵,当地政府应予以扶持。

十四、各级政府要把退伍安置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切实加强对退役士兵安置工作的组织领导,充分发挥安置领导小组的作用,及时研究并解决安置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矛盾。要积极做好退役士兵待安置期间的管理教育工作,正确引导退役士兵树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相适应的择业观念,服从政府安排。各部门、各单位都要从维护社会稳定的高度出发,切实把退伍安置工作作为一项严肃的政治任务来完成。各级监察、民政部门和新闻单位要组成联合督查组,加大对各级各部门、各单位贯彻执行退伍安置政策、完成安置任务情况的检查、督促力度。

二OO六年六月十七日

主题词:民政 退役士兵 安置 通知 抄送:市委各部门,衡阳警备区司令部。

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市政协办公室,市中级人民法院,

市人民检察院。

各民主党派市委。

衡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06年6月17日印发

第5篇:贵阳市人民政府禁毒通告

【发布单位】82205 【发布文号】

【发布日期】1995-08-22 【生效日期】1995-08-22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文件来源】中国法院网

贵阳市人民政府禁毒通告

(1995年8月22日贵阳市人民政府发布)

为了严厉打击毒品犯罪,严禁吸食、注射毒品,保护人民群众身心健康,维护社会治安秩序,净化社会风气,保障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顺利进行,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关于禁毒的决定》、国务院《 强制戒毒办法》和《贵州省禁止吸毒条例》的规定,本着有毒必肃,贩毒必惩,种毒必究,吸毒必戒的原则,特通告如下:

一、

一、凡有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和非法持有毒品,包庇毒品犯罪分子,为犯罪分子窝藏、转移、隐瞒毒品或者犯罪所得财物,引诱、教唆、欺骗、强迫、容留他人吸毒等犯罪行为的,必须于1995年9月15日前到公安司法机关投案自首。投案自首、坦白交待罪行的,可以依法从宽处理;有立功表现的,依法予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逾期,拒不投案自首或者继续进行毒品犯罪活动的,依法从重从严惩处。

二、

二、凡贩卖零包海洛因的,必须立即到公安机关坦白交待问题,可以酌情减轻处罚;否则,将从重处罚。

三、

三、凡有吸食、注射毒品行为的,必须于1995年9月15日前主动到当地公安派出所登记,自愿接受戒毒治疗,可以免予处罚;逾期,拒不登记的,一律收容强制戒毒,并依法予以处罚。

凡经强制戒毒后又重新吸食、注射毒品的,依法实行劳动教养。

四、

四、严禁非法种植罂粟或其他毒品原植物。凡非法种植者,一律铲除。自动铲除者,可以免除处罚;否则,依法从重处罚。

五、

五、凡违反国家有关规定,擅自生产、经营精神药品、麻醉药品,以及在食品中掺入罂粟壳的,没收全部药品和非法所得,并视其情节轻重给予罚款,停业整顿,直至吊销营业执照。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六、

六、文化娱乐业、饮食服务业、旅店业、个体出租房屋等经营单位或业主,凡纵容、包庇他人在其场所进行吸毒、贩毒活动的,视情节轻重,予以罚款、停业整顿或吊销营业执照,并依法追究单位负责人、有关责任人或业主的责任。

七、

七、任何单位,未经县以上人民政府批准,均不得开展戒毒业务,私自收治吸毒人员。

坚决禁止个体诊所和个人私设家庭戒毒病床。

凡非法从事戒毒营业活动的,必须于1995年9月15日前到公安机关登记,并主动交出用于戒毒的药品、器具及非法所得。否则,将严肃追究责任人或单位主管人的责任。

八、

八、贩毒人员的亲属要规劝、督促有贩毒行为的亲属投案自首;吸毒人员的亲属要规劝和带领吸毒人员到公安机关登记并接受戒毒治疗。

对检举、揭发、提供线索,协助公安机关破获重大毒品犯罪的有功人员,给予奖励。

九、

九、本通告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6篇:丹阳市市政府工作报告

在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通过 市长裔玉乾

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2010年和“十一五”工作回顾

2010年是“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一年来,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市政府紧紧依靠全市人民,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双突破、双超越”目标,在狠抓落实中创新作为、高效推进,较好地完成了市十五届人大三次会议确定的各项任务。实现GDP600亿元,增长15.%;财政总收入80亿元,增长27%;一般预算收入30亿元,增长30.4%;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00亿元,增长5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52亿元,增长18.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300元,增长12%;农民人均纯收入11320元,增长12.5%;城镇登记失业率2.7%;单位GDP能耗下降4.1%,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削减2.%、4%。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达2.%,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销售收入继续保持“三个高于”的增长态势,抢先转型、加速超越”成为过去一年丹阳发展最鲜明的特征。

一、狠抓产业转型升级,结构调整取得明显进展工业化突破步伐加快。完成工业性投入210亿元,增长37.7%,增幅创历史新高。实现销售1350亿元,增长29.8%。新增营业收入超百亿元企业3家、销售收入超亿元企业15家。新兴产业增势强劲。制定新兴产业发展规划纲要,新材料等五大新兴产业完成投入63亿元、销售310亿元,分别增长110%、41%。

科技创新加快推进。入选省首批创新型城市试点市。新申请省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5项,获扶持资金6300万元。新增省级以上品牌11个,新申请专利授权量1200件。新设立院士工作站2个、省级以上工程技术中心10个,建成国家级车用灯具重点实验室。10名海归人才入选省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引进计划。高性能合金产业园被评为省级特色科技产业园。服务业快速提升。实现增加值231亿元,增长16%。完成软件外包合同2442万美元。天地石刻园、中国眼镜城(二期)、宏福汽配物流园等一批重点项目加快建设。现代农业速效同增。农业信息服务站点实现镇(区)、村全覆盖,水稻生产实现全程机械化。完成后巷高桥小流域治理,疏浚城乡河道22条。规划建设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区2个,建设高标准农田1万亩,改造中低产田2.万亩,新增农业适度规模经营面积5万亩、高效农业面积13万亩。

二、全力打造宜居城市,城乡面貌发生喜人变化

突出科学规划。完成城乡一体化规划、综合交通一体化规划、水系规划纲要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工作,制定老城区改造规划,规划引领作用得到进一步增强。突出建管并举。长江黄岗取水口延伸工程顺利通水。建成北二环大桥、城际站前广场、220千伏丹凤变,拓宽延伸齐梁路,改造出新241省道大泊至花王段、340省道皇塘段、吕导线吕城段、中山路、迎宾路、华南中心路,改造农村危桥78座、城区无物管楼139幢,整治开发区晓墟河。高铁北站广场及道路、应急指挥中心、铁路货场搬迁、九曲河和简渎河风光带、南二环大桥、东外环访仙至新桥段、农贸市场改造、人民医院新病房大楼等一批基础设施项目和民生工程加快推进。城管通”项目投入使用,基本实现建成区数字化城管全覆盖。规范土地上市交易程序,城市经营水平得到大幅提升。突出“三新”建设。界牌、云阳“万顷良田”工程方案分获省国土厅批准和专家组论证通过,练湖集中安置区、皇塘皇家花园等一批农民集中居住区工程顺利推进。突出生态创建。环保部公布的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排名,我市列全省第三。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创建通过省级技术评估,12个镇通过国家级生态镇省级考核。6个镇级污水处理厂建成投运,完成太湖流域水污染防治任务。集中

开展重点污染行业、重金属污染、地表水功能区专项整治,取缔废旧塑料加工点、洗桶点38个,依法关停砖瓦窑厂25座、轧石机34台、电镀车间158个,开工建设新材料集中区(化工集中区)。新增绿化造林3.5万亩,城际铁路沿线绿化和环境整治获省政府表彰。

三、激活发展内在动力,改革创新力度不断加大

抢抓中央扩大内需政策机遇,全年融资突破800亿元。新设村镇银行1家、小额贷款公司4家、农民资金互助合作社11家。实际利用外资3亿美元,增长14.%。实际利用市外民资185亿元,增长56.8%,新引进央企5个。完成进出口总额18.1亿美元,增长21.6%,其中出口15亿美元,增长30.4%。新增境外投资企业10家。创新克难、成功改制丹棉集团、龙源电厂等企业,完成基本药物制度和公务用车改革,实施新一轮区划调整和村组合并,进一步理顺市镇两级机构设置和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

四、坚持富民惠民利民,社会事业全面协调发展

建设创业型城市,设立3000万元专项扶持资金,全民创业有了新的突破,私营企业、个体工商户分别达1.3万家、5.3万户,注册资本达626.6亿元。新增城镇就业、转移农村劳动力近4万人。脱贫攻坚取得新成果。为符合条件的城乡老年居民发放生活补贴,实现农民医保全省范围异地结算。建成公共租赁房、廉租房525套,经济适用房26万平方米。建成省未成年人社会实践基地,被评为省义务教育优质均衡改革发展示范区。完成国家重大专项传染病综合防治示范区年度建设任务,灭蟑先进市通过省级复查。完成省村级体育设施精品市建设工程,全民健身活动获全国先进。实施免费孕前优生促进工程,被评为省人口协调发展先进市。民防工作获全省先进。“时代潮·乡村大舞台”等系列文化活动受到广大群众好评。人武、妇女儿童、统计、物价、侨台、档案、史志、气象、老龄、残疾人、防震减灾、民族宗教、机关事务管理等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

五、开展“效能革命”活动,行政水平得到快速提升

开展以“三争一创”为主题的效能革命活动,加强精细化管理,加大问责力度,每一项政府工作,都努力做到雷厉风行、争分夺秒、规范有序、精准高效。法治丹阳、平安丹阳建设深入推进,安监、信访工作扎实有力,为全局发展作出积极贡献。建立权力阳光运行系统和大督查机制,切实加强对重要领域、重点项目和资金使用的审计监督。自觉接受人大、政协监督,办理人大代表建议146件、政协委员提案279件,满意率分别达99.3%、 100%。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我们为“十一五”画上了一个圆满句号。回顾“十一五”极不平凡的奋斗历程,充满艰辛、令人难忘,形成的经验更是弥足珍贵。五年来,我们一以贯之、坚持不懈地狠抓发展的“六大关键环节”,使“十一五”成为我市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社会发展速度最快、城乡面貌改观最大、人民群众得实惠最多的五年。

一是狠抓目标定位,自加压力、负重拼搏,走出了一条“超越历史、超越周边”的科学发展新路子。GDP总量是五年前的2.2倍,财政收入是五年前的3.2倍,一般预算收入是五年前的2.83倍。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攀升8位,列全国第16位。城乡居民收入实现倍增,居民储蓄余额达280亿元。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856亿元,是“九五”、十五”期间总和的2.倍。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幅始终保持“三个高于”。经济快速增长,社会事业同步协调,荣获国家卫生城市、中国城市信息化50强、全国科普示范市、全国民政工作先进市、全国人口和计划生育服务先进市、全国妇女儿童发展纲要示范市、省教育现代化建设先进市、省社会治安安全市、省双拥模范城市等称号。

二是狠抓规划布局,注重打基础、利长远,拉框架、拓空间,不断提升城市品质,“城市化突破”迈入组团发展的新时代。城乡建设累计投入180多亿元,建成区面积扩大7平方公里,城市化率提高7.个百分点。成功争取高铁设站,新建常泰高速新桥枢纽,建成城市外环、通港路、机场路等主次干道,建成区域

供水、污水处理、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天然气利用、电网改造、数字信息网等一批基础设施,绿化、美化、亮化和城乡河道疏浚工程扎实推进,一个充满现代气息、生态宜居的江南水乡城市正焕发出勃勃生机。

三是狠抓载体建设,突出配套完善、集约节约,形成了布局合理、特色鲜明、齐头并进的板块式发展新格局。大力推进“四集中”和“三新”建设,实施“万顷良田”工程,建成标准化厂房100万平方米、农民集中居住区200万平方米。建成现代农业园区15.8万亩,农业产业化经营率达68%。开发区、云阳高新区、滨江工业区引领作用不断增强,在引进大项目、推进大调整方面不断取得新突破。眼镜产业园、航空航天产业园等各类园区各具特色、错位发展,功能不断优化。

四是狠抓产业集群,突出创新驱动、转型升级,开创了内涵式增长、裂变式扩张的“工业化突破”新局面。累计实施各类科技项目627项,新认定省级以上品牌67个、高新技术企业43家,科技贡献率达56%,被评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市,被授予国家火炬计划新材料产业基地、科技兴贸创新基地等称号。工业销售年均增长26.%,新增销售超亿元企业55家、营业收入超百亿元企业4家。被评为中国眼镜产业生产基地、中国眼镜产业出口基地、中国汽摩零部件制造基地、省五金工具出口基地、省五金工具产业集聚监管示范区,眼镜产业入选全国百佳产业集群。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翻了一番,旅游、物流等新兴服务业发展态势良好,形成了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的“双轮”驱动。

五是狠抓集聚吸纳,变一切有利于丹阳加快发展的各类要素为我所用,为“双突破、双超越”增添了新动力。坚持引进来、走出去,累计实际利用外资11.8亿美元,是“十五”期间的2.4倍;累计出口58亿美元,年均增长25.%,迈入全省十强行列。深化金融创新,创设小额贷款公司9家、村镇银行1家,新增上市企业6家,直接融资100亿元。推动创新成果产业化、风险投资和资本运作相结合,创造了全国知名的“金三角模式”。引进高层次海归创业创新团队55个、海归人才108名,丹阳正成为各类人才创业兴业的热土。

六是狠抓软环境优化,连续开展服务环境建设年、提升年、深化年和效能革命活动,使“服务效能最高、创业环境最优、投资回报最好”成为丹阳发展的新名片。累计取消行政审批事项和收费项目380个,免收或降标收费项目150个,减轻企业负担近10亿元。全省首创“一站制服务、一票制收费、一车制勘察、一表制审批”服务模式,行政审批效率提高50%,被评为长三角最具投资价值城市、福布斯全国最佳商业城市。

各位代表,五年来丹阳的不断发展与快速变化,是市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市人大、市政协监督支持的结果,是历届领导打下坚实基础的积累,更是全市人民团结拼搏、努力奋斗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人民,向所有关心、支持丹阳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和海内外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在为成绩感到欣喜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主要是:创新能力还不够强,新兴产业占比还不够高;城乡居民收入增长还不够快,消费的拉动作用还需进一步增强;城乡建设管理任务仍十分艰巨,宜居宜游宜创业的发展环境还需进一步优化等等。对此,我们将高度重视,在今后的工作中切实加以解决。

“十二五”时期的奋斗目标

“十二五”时期,是我市基本实现现代化、并向现代化加速迈进的关键时期。尽管国内外经济环境仍存在众多变数,我们将面临许多新的挑战,但只要全市上下再接再厉、乘势奋进,充分利用好“十一五”打下的良好基础,运用好“十一五”取得的基本经验,科学把握好“十二五”时期国内外发展的有利形势,审时度势、抢抓机遇,未来五年一定大有可为。

经过五年的努力,全市GDP突破1200亿元,一般预算收入突破100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突破2000亿元,实际利用外资累计突破30亿美元,城乡居民收入实现倍增,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

45%以上,努力将丹阳建设成为先进的制造业基地、独具魅力的商贸名城和生态宜居的现代化中等城市。

实际工作中,我们将始终把握好以下“四个坚持”:

一是坚持创新引领发展。区域创新体系更趋完善,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达2.5%以上,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达45%以上,新兴产业销售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达50%以上,科技进步贡献率达60%以上,培养引进各类人才10000名以上,基本建成创新型城市。

二是坚持城乡统筹发展。建立和完善规划布局、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社会保障和社会管理的“一体化”城乡统筹发展新机制,积极推进“三新”建设,初步建成以城带乡、以乡促城、城乡互动的城乡一体化试验区。优化城乡空间布局和城市“一城三区、湖城交融”发展格局,城镇化率达65%以上。

三是坚持环境友好发展。单位GDP能耗和二氧化碳分别下降17%,化学需氧量削减5%,氨氮、氮氧化物、二氧化硫等主要污染物削减10%,森林覆盖率达22%以上,环境污染得到有效防治,人民群众对生态环境满意度持续提高。

四是坚持社会和谐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加快提升,力争走在全省前列。教育实现全面现代化,城乡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水平显著提高,文化事业更加繁荣,社会保障体系实现全覆盖。

法治丹阳、平安丹阳建设再上新水平,民主法制更加健全,社会管理机制更趋完善,群众合法权益得到切实保障。

2011年主要工作安排

2011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开局当有争雄势。我们将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市委十一届十次全会精神,切实加快转型超越,推进统筹共享,努力以更为优异的成绩迎接建党90周年。

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GDP增长14%;一般预算收入增长2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6%;实际利用外资增长20%;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达2.%,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达3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2%,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2.5%;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2%以内;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涨幅控制在4%左右;单位GDP能耗下降3.5%,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完成镇江下达任务。

新的一年,我们将重点做好以下四个方面工作:

一、加快经济转型升级,提升综合实力坚定不移地抓投入、调结构、促转型,力争全年完成产业类投资280亿元以上。

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围绕销售增长35%、投入增长40%目标,着力培育和壮大五大新兴产业。在新材料产业领域重点发展碳纤维、高温合金及乙二醇延伸产品。碳纤维形成从碳纤维到碳纤维制品的产业链,打造具有全国影响的生产和应用基地;高温合金放大研发生产优势,提升与航空、航天、汽车等行业核心产品的配套能力;利用煤制乙二醇核心技术,延伸产品价值链,提高产品附加值。在先进装备制造产业领域重点加快大吨位压力机械、高精度大型轧辊、超大型铸件产业化进程。在新能源产业领域重点发展光伏产业以及核电、风电装备制造。光伏产业围绕电池、组件、应用、能源转换等环节扩大产能,核电装备着力提升配套产品性能,风电装备力争实现从核心部件到整机制造的跃升。在新型医疗器械及生物医药产业领域重点发展高端医疗器械和医用包装材料,鼓励发展生物制药、现代中药、化学合成和半合成新药,提升产业门类关联度。在电子信息产业领域重点发展软件、信息安全、现代通信、新型显示、光扩散膜等相关产品,提升智能卡、电子标签、核心电子元器件、汽车电子等研发水平。

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力争完成技改投入100亿元以上。眼镜产业围绕树脂单体、高档镜架材料、功能镜片等关键技术加强自主研发;五金工具产业围绕高性能合金材料、高端刃具、精密模具的开发拓展产业链;汽车零部件产业围绕消防车、垃圾焚烧车、低速电动车等特种车辆、专用车辆、新能源车辆关键零部件的应用开发提升整体水平;木业产业着力放大品牌优势,开发环保型、功能型、复合型产品;家纺

产业围绕功能性面料研发和花色品种设计提升行业竞争力,增创一批知名品牌。

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力争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40%以上。科技服务业,抓住入选全省首批创新型试点城市契机,引进建设中科院半导体所等省级以上研发机构3家、科技公共服务平台3个,新建科技孵化器10万平方米以上,加快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科技创新体系。金融服务业,把握中央积极稳妥扩大金融服务领域对外开放宏观机遇,大力发展创投等新型金融业,吸引各类金融机构来丹落户,力争新成立小额贷款公司6家、引进股份制银行1家、新上市企业2家。旅游业,努力打造集文化游、购物游、美食游、乡村游于一体的旅游组合线路,加快建设中国眼镜城(二期)、海会寺、九里和嘉山景区,建成香逸五星级酒店,规范发展农家乐、生态农庄等旅游产品。现代物流业,充分发挥产业集聚和交通便捷优势,加快推进宏福汽配物流园、中合新农农副产品物流园、陵口现代物流产业园及运河港池码头、飞达长江码头等一批重点物流项目建设,支持企业系统内物流向社会化物流转变,传统运输、仓储企业向现代物流企业转变。商贸流通业,认真组织实施商业网点发展规划,完善市场体系建设。国际汽车城吸引10家以上中高档品牌4S店入驻。开工建设华东建材市场(二期)、苏粤国际商贸城。文化产业,深入挖掘整理齐梁文化、丹剧等历史传统文化,大力发展文化创意、网络媒体等文化产业,快速推进尚阳科技、文化科技产业园等重点项目,加大市场化运作力度,打造一批彰显地方特色的品牌文化产品。新兴服务业,把握时代特征,大力发展服务外包、电子商务、银发经济”等新兴服务业态,全面提升发展规模和水平。

积极发展现代农业。围绕“万顷良田”工程,加速土地流转,加快建设省级农村土地整治示范区和2个核心区域1万亩以上的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区,新增高效农业8万亩。开展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完成大吴塘水库扩容和太平河河堤、大湾水库、西南片区除险加固工程。推进农业信息化,加强农业服务体系建设。吸引“三资”投入农业10亿元,大力发展农产品深加工,新增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5家、合作组织入社农户1.5万户。大力推广农业新科技,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新增“三品”农产品20个、镇江市级以上品牌农产品4个。

不断增强开放活力。强化产业招商,突出专业招商,注重以商引商,建设一支市镇(区)联动的招商队伍,力争完成注册合同外资6.5亿美元、实到外资3.6亿美元、实际利用民资300亿元。创新外资利用方式,提升外资质量,大力引进创业投资基金、股权基金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设立公用型保税仓库,降低企业进口成本。加快“走出去”步伐,支持有实力的企业开展境外并购、创办境外园区、建设资源开发基地、构建国际营销网络。创建出口产品品牌,提高出口产品附加值和竞争力。继续实施高层次海归创业创新人才集聚工程,引进高层次人才团队20个以上、海归人才50名以上,增创国际领先技术2项、国内领先技术10项。

二、推进城乡统筹建设,提升城市品质

围绕城乡一体化规划,强化片区详规编制和城市设计,有计划、有重点、有步骤地推进一批城乡建设工程。

完善城市功能。全面完成高铁北站广场及道路配套设施、长湾水厂(一期)、122省道城区段、241省道花王至珥陵段、东外环访仙至新桥段、延陵中心路、北二环西延、简渎河风光带等一批城建交通重点工程。加快推进城北分洪道B标段、338省道丹阳段、贤桥地下过街通道、规划展示馆、普善片区服务配套设施建设,筹备建设东外环访仙至珥陵段、齐梁路南延、丹桂路东延工程。新建人民大桥,拓宽九曲河口至缪马村段航道。

编制完成市区控制性详规。启动旧城改造三年行动计划,加快迎宾路两侧、城际站前广场片区、人民医院片区改造。建设高登广场、恒大名都、华都锦城等一批高品质小区,提升城市形象。继续推进“三新”工程,练湖集中居住区建成80%,开工建设延陵凤凰城、司徒薛甲集中居住区和11个新社区,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优化公共交通。编制完成公共交通专项规划,快速有序做好农村公路维修,加快推进城乡公交一体化建设,启动建设市综合客运枢纽工程,开工建设4个四级客运站。

新增一批停车泊位,改建一批城市公交首末站 、回车场和候车亭,优化城市主干道智能交通控制系统,

完成农村标准化候车亭建设,切实提高道路通行能力,使广大群众出行舒畅。

加强城市管理。扩大“城管通”覆盖面,增强实时监测与动态控制能力,进一步提高“数字城管”水平。有效整治违章搭建和占道经营,出新一批店面招牌和建筑立面,强化对各类工地和渣土运输的管理。设立城市管理维修专项基金,积极探索小区物业 、河道保洁 、绿化管养 、道路维护 、市政公用设施的社会化和市场化管理。推进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和处置,建成大型垃圾中转站。

创建生态城市。实行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以刚性约束保护生态环境,全面达到国家环保模范城市 、国家生态市创建标准。完善城乡污水处理设施,开工建设石城污水处理厂扩建及中水回用工程,新增污水收集管网30公里以上。

推动低碳发展,狠抓节能减排,继续开展小化工 、小电镀 、燃煤锅炉 、地表水功能区专项整治,加快建设芬兰数字生态城 、新材料集中区 、生态电镀工业园,完成珥陵环境连片整治示范区建设,建成机动车尾气检测中心,大力推动公共机构节能工作。新 、改建城市公园3座,新增造林1.2万亩,不断丰富和提升城市景观。

三、注重改善民生,努力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指数坚持富民优先 、民生为重,公共财政用于民生投入增长25%以上,高于一般预算支出增长2个百分点以上。

建设“创业丹阳”。让一切有利于创业的要素充分释放,让一切有利于创业的热情充分激发,新增私营企业1500家 、个体工商户3500户 、注册资本120亿元,建成创业型城市。坚持以创业带动就业,突出抓好大中专毕业生 、城镇就业困难群体 、农村劳动力和被征地农民就业,完善“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长效机制,建成就业充分市。

建设“幸福丹阳”。切实加强市场调控监管工作,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重点保障群众“米袋子”和“菜篮子”的供应。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巩固城镇“五大保险”,进一步提高新农合 、农村养老保障水平。加强保障性住房建设,建成廉租房 、经济适用房和公共租赁房等3.8万平方米以上。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健全城乡低保 、农村五保和优抚对象补助自然增长机制,加大对低收入家庭的临时补贴和医疗救助力度,大力发展福利 、慈善 、老龄和残疾人事业。

建设“和谐丹阳”。继续提升义务教育优质均衡改革发展示范区建设水平,不断加快教育全面现代化步伐。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快推进人民医院 、中医院 、二院 、三院

改扩建工程。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建成全民健身中心。

大力发展文广事业,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完成城乡有线电视网络双向改造。继续推进优生促进工程,稳定低生育水平。通过全国科普示范市复查。加快繁荣其他各项社会事业,积极争创全国 、全省各类先进。

建设“平安丹阳”。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健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努力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社会矛盾,在基层就地解决社会矛盾,靠创新依法处置社会矛盾,积极创建省法治市。高度重视安全生产,严格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健全应急管理体系,切实提高突发事件处置能力。

四、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提升服务水平面对发展重任,肩负人民重托,我们将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努力打造务实 、高效 、亲民 、清廉的现代服务型政府。

建设务实政府。立志跨越,崇尚实干。把加强学习作为一种自觉追求,进一步创新思维 、提升服务本领。始终保持争先进位 、争创一流的志气和锐气,敢于负责 、勇挑重担 、真抓实干,把精力集中在解决具体问题上 、集中在解决难点问题上,干成一批振奋人心的事 、让人民喝彩的事。

建设高效政府。干事创业,效率为本。旗帜鲜明地把高效落实作为政府工作的第一责任,凡事紧在当前 、雷厉风行,提倡立即办 、马上办,坚决反对形式主义 、大而化之 、推诿扯皮 、办事拖拉。严格实施行政首长问责制,强化政务督查 、行政监察 、审计监督和绩效评估,做到有责必问 、有错必究。

建设亲民政府。民心可贵,民力可依。始终牢记执政为民宗旨,尽心尽责 、切实履职。政府的重大决策 、重要规划 、重点工作,坚持问政于民 、问计于民 、问需于民。政府作出的承诺,坚持说了算 、定了干 、干必成。对群众的合理诉求,坚持有求必应 、为民解忧,以诚信换民心,以诚意得民意,形成心心相印 、万众一心干事业的生动局面。

建设清廉政府。公生明,廉生威。进一步加强政务公开,完善行政权力网上公开透明运行机制,严格

规范政府行为,坚持依法行政。主动接受人大的法律监督 、政协的民主监督和社会监督 、舆论监督,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严格执行廉洁自律各项规定,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继续深入开展以“三争一创”为主题的效能革命活动,努力建设一支素质过硬 、作风优良 、奋发有为 、勤政廉洁的公务员队伍。

各位代表,新的使命任重道远,新的目标催人奋进。让我们在中共丹阳市委的坚强领导下,紧紧团结和依靠全市人民,继续开拓进取 、创新实干 、合力攻坚,为加快打造充满现代活力的创新之城而努力奋斗!

第7篇:阜阳市政府工作报告2011年

政府工作报告2011年

——2011年1月26日在阜阳市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市人民政府市长 孙云飞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过去五年工作回顾

过去的五年,是我市发展历程中极不平凡的五年。五年来,在中共阜阳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人民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积极应对金融危机和各种困难挑战,凝心聚力,攻坚克难,扎实苦干,胜利完成了“十一五”确定的主要目标任务。

——过去的五年,是国民经济加速发展、综合实力明显提升的五年。2010年全市生产总值720亿元,是“十五”末的1.8倍,年均增长12.8%,分别比“十五”、“九五”快6.1和8.3个百分点。实现财政收入88.2亿元,五年连续跨越6个10亿元台阶,年均增长27.3%。工业增加值242亿元,是“十五”末的3.2倍,年均增长26%。工业化率由“十五”末的23.9%提高到33.6%,二产上升为第一大产业。农业生产连续七年丰收,粮食总产连续三年超百亿斤,成为全省首个超百亿斤的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26.7亿元,是“十五”末的2.2倍,年均增长17.4%。 ——过去的五年,是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城乡面貌显著变化的五年。“861”行动计划和“6611”工程扎实推进,累计固定资产投资突破千亿元。阜合、阜亳、阜周高速公路及连接线建成通车,颍上船闸、耿楼水利枢纽竣工通航,华润电厂和中能化工航天炉建成投产,阜阳临沂商城和开乐公司万辆罐式专用车项目建设进展顺利,京九铁路电气化改造、淮北大堤加固和沙颍河近期治理工程全面完成,阜六铁路、阜新高速公路建设和漯阜铁路复线电气化改造步伐加快,阜阳火车站、阜阳机场改造工程顺利实施,机场年旅客吞吐量突破10万人次。阜城建设力度加大,累计完成基础设施投资40多亿元,建成南京路、淮河路、北三环路和南京路泉河大桥、北三环颍河大桥,高标准改造了6条出口路和城区主干道,建成区面积由“十五”末的50平方公里扩大到82.6平方公里,人口由50万增加到80万。县城和中心镇建设步伐加快,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城镇化率达到34.2%,比“十五”末提高8.7个百分点。

——过去的五年,是各项改革稳步推进、对外开放不断扩大的五年。农村综合改革深入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全面完成,土地流转制度改革有序开展。文化体制改革重点任务顺利完成,市县两级电台、电视台合并组建新的广播电视台,14家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国有企业改革力度加大,349户完成改制任务。扎实推进基层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公益性管理体制和新型运行机制全面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本实现全覆盖。部门财政预算改革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深入实施,成品油价格和税费改革顺利完成,政府还贷二级公路收费全面取消,稳妥解决了工商行政管理系统市场办管脱钩问题。金融体系进一步完善,人民币存款余额突破千亿元。对外开放步伐加快,招商引资成效明显,累计引进市外资金689.2亿元,实际利用外资3.8亿美元,分别是“十五”的6.7倍和4倍。对外贸易快速增长,2010年进出口总额突破3亿美元,达到3.6亿美元,是“十五”末的2.8倍,年均增长23.2%。

——过去的五年,是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精神文明得到加强的五年。科教兴市战略深入实施,自主创新能力明显提升,高新技术产业累计完成产值200亿元。坚持优先发展教育,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全面建立,中小学布点规划稳步实施,中小学D类危房改造顺利完成。义务教育巩固提高,高中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全面发展,阜阳职教园区建设顺利启动。城乡医疗救助体系不断完善,市人民医院、第二人民医院病房大楼投入使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95.6%,城市社区卫生服务覆盖率85.1%。市青少年活动中心、市体育中心运动场建成使用,阜阳籍运动员邓琳琳荣获北京奥运会体操金牌。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继续加强,低生育水平逐步稳定。全民国防教育和双拥共建活动广泛开展,荣获省级双拥模范城称号。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等全国性普查工作全面完成。老龄、妇女、儿童及残疾人合法权益得到保障,市老年公寓建成使用。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开发工作得到加强。民族宗教、人事、编制、外事侨务、旅游、广播电视、新闻出版、防震减灾、气象、物价、统计、外宣、对台等工作均取得新进展。

——过去的五年,是人民生活明显提高、人居环境逐步改善的五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3981元,比“十五”末增加6231元,年均增长12.5%。农民人均纯收入4160元,比“十五”末增加2075元,年均增长14.8%。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成效明显,累计新增城镇就业28.9万人、再就业8.4万人。新建各类保障性住房37万平方米,发放住房补贴1.07亿元,城市低保住房困难家庭实现应保尽保,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由27.1平方米增加到33.8平方米。“五城同创”活动扎实推进,城乡爱国卫生运动广泛开展,荣获全省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市和省级园林城市称号。生态阜阳建设稳步推进,颍上迪沟、颍州西湖、太和沙颍河列入国家级湿地公园,阜城水环境治理成效明显。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界首田营循环经济工业园被确定为全国首批“城市矿产”示范基地。阜阳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建成使用,率先在淮河流域实现县县有污水处理厂的目标,较好完成了节能减排任务。

——过去的五年,是依法治市深入推进、效能建设不断加强的五年。法治阜阳创建活动扎实开展,“五五”普法任务圆满完成。切实加强机关效能建设,组织开展政风行风评议和民主考评市直单位百名科长活动。市县两级政府机构改革全面完成,乡镇机构改革深入推进。行政服务中心功能逐步完善,办事效率进一步提高。认真开展行政许可项目和规范性文件清理,取消行政许可项目213项,废止规范性文件197件,修订22件,宣布失效88件。全面贯彻落实《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实施了市政府电子政务二期工程,完善了新闻发布制度,编发了《阜阳市人民政府公报》,改版升级了市政府门户网站,荣获全省政务公开工作先进单位称号。

刚刚过去的2010年,我们坚持把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作为首要任务,全面实施工业化、城镇化“双轮驱动”战略,切实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结构调整,深入推进各项改革,突出保障和改善民生,着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全面完成了市三届人大五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预计全市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13.5%,财政收入增长37%,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9.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9.1%,进出口总额增长70.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增长10.2%和18%。

各位代表,经过五年努力,“十一五”时期,全市人均生产总值突破1000美元、达到1200美元,工业化率和城镇化率双双超过30%,成为建市以来发展速度最快、经济运行质量最好、城乡面貌变化最大、人民群众得到实惠最多、对外形象全面提升的五年。五年来,我们坚持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和谐发展,不断深化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在实践中探索出一条具有阜阳特色的加速崛起之路,谱写了阜阳发展史上辉煌灿烂的壮丽篇章,为我市在更高层次上实现奋力赶超,推动科学发展,加速崛起进程奠定了坚实基础!

五年来,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突出第一要务,大力促进经济快速增长。始终坚持把发展作为阜阳最大的政治、最硬的道理和最根本的任务,大力组织实施工业突破、现代农业发展和商贸物流提升三大“四年行动计划”。坚持把工业作为经济发展的主攻方向,建立健全领导联系重点企业制度,大力培育八大支柱产业和重点骨干企业,全力促进工业经济快速增长。切实强化园区载体作用,加大投入力度,连续召开9次工业园区建设与发展现场会,园区建成区面积达60平方公里,入园企业1200余家,一批特色园区和产业集群逐步形成。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认真落实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政策措施,组织开展银企对接活动,大力开展全民创业行动,加快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国民经济发展质量明显提升。

二是突出城乡建设,全面加快城镇化步伐。始终坚持把加快城镇化进程摆上突出位置,成立了高规格的阜城建设指挥部,组织开展了城市建设年活动,强力推进城市大建设、大发展。坚持规划先行,修编了阜阳和五县市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着手编制了阜阳城市发展战略规划,进一步确立了阜阳皖西北中心城市的地位。坚持拉大框架,多措并举加大投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城市承载力进一步增强。坚持强化管理,建立健全市区联动的城管新机制,积极开展省级文明城市和园林城市创建活动,大力实施城市水环境治理和绿化、亮化、美化工程,有效整治阜城非法客运电动三轮车,城市面貌明显改观。坚持城乡统筹,加强县城和中心镇、重点镇建设,大力推进扩权强镇试点工作,以阜城为中心、以县城为节点、以中心镇为重点、以一般建制镇为基础的城镇体系基本形成。

三是突出项目建设,着力增强经济发展后劲。始终坚持把扩大投资作为经济增长的主动力,抢抓中央扩大内需政策机遇,强化项目工作机制,累计争取项目1277个、投资60.3亿元。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第一要事,成功举办4届皖西北(阜阳)投资贸易洽谈会和3届华药会,组织参加徽商大会、中部博览会等重大招商活动,中航工业、华润集团、香港南益和临沂商城等知名企业落户阜阳。切实加强与央企民企对接合作,累计签约央企合作项目27个、投资524亿元,荣获省政府推进与央企合作发展成果一等奖。签约民企合作项目338个、投资998亿元。深入推进与合肥结对合作,在园区建设、教育合作、人才培训等方面取得了实质性进展。

四是突出民生改善,统筹各项社会事业发展。始终坚持把改革发展成果更多地惠及人民群众,强力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事业建设。2007年以来,各级财政累计投入民生工程资金94亿元,惠及800多万城乡居民,荣获全省民生工程实施工作杰出贡献奖。坚持把扩大就业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积极抓好重点人群就业工作。连续三年召开返乡农民工招聘洽谈会,大力促进农民工创业就业。加强社会保险扩面征缴,在全省率先将未参保集体企业职工纳入基本养老保险。全面实施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制度,积极推进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高度重视发展文化体育事业,成功举办了市第11届运动会和两届文化旅游艺术节。承办了第四届全国体育大会飞机跳伞比赛项目,受到国家体育总局和省政府的表彰。大力弘扬“王家坝精神”、“农民工精神”,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深入开展。电影《农民工》被列为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优秀重点献礼影片。

五是突出以人为本,全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始终坚持把维护社会稳定作为第一责任,深入推进平安阜阳创建活动,组织开展打黑除恶等专项斗争,切实解决社会治安突出问题。加强和改进信访工作,认真落实领导干部开门接访、带案下访和包案制度,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深入开展食品、药品和生产三项安全整治,严格落实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严厉打击违法行为。高度重视应急管理工作,成功战胜了2007年淮河流域特大洪水和2008年特大冰雪灾害,有效控制了手足口病和甲型流感疫情,妥善处置了安全生产、社会治安等领域突发公共事件,保持了社会大局的和谐稳定。

六是突出依法行政,切实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始终坚持依法行政、廉洁从政,大力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创先争优等主题教育活动。进一步规范政府工作程序,修订了《阜阳市人民政府工作规则》,建立了市政府常务会议学法制度,完善了政府法律顾问、重大决策专家咨询等制度。扎实开展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和综合行政执法试点,切实加强行政复议工作。鼓励支持网络问政,及时办理市长热线电话。各级政府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和社会舆论监督,认真办理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注重听取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及老干部的意见建议。严格落实《廉政准则》,强化重点领域、关键环节的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政风建设取得新成效。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认识到,我市经济发展中还存在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一是发展不足、发展不快的问题依然突出,与全省平均水平仍有较大差距。二是工业化水平依然较低,新兴产业发展不快,工业园区载体作用有待进一步增强。三是城镇化水平还比较低,县域经济依然薄弱。资源环境约束日益增强,节能减排任务艰巨。四是农业基础仍较脆弱,抗灾能力不强,农业产业化水平不高,农民增收难度加大。五是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不高,部分群众生活还比较困难,社会热点难点问题和不稳定因素仍然较多。六是一些部门工作作风不实,执行落实不力,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和铺张浪费、消极腐败现象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经济发展环境有待进一步优化。对此,我们一定高度重视,采取有力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各位代表,回顾五年来的工作,我们深感成绩来之不易,经验弥足珍贵。这是省委、省政府和市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市几套班子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全市广大干部群众齐心协力、艰苦奋斗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辛勤工作在全市各条战线上的广大干部群众,向给予政府工作大力支持与监督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各人民团体、新闻媒体和其他各界人士,向关心支持阜阳建设的离退休老干部、老职工,向为阜阳改革发展稳定作出贡献的解放军指战员、武警消防官兵、预备役部队、政法干警,向中央和省驻阜单位及所有关心支持阜阳建设与发展的同志们、朋友们,向在我市创业的境内外投资者、建设者,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二、未来五年工作重点

“十二五”时期是我市推进工业化、城镇化的加速期,经济社会发展的转型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黄金期。我们必须牢固树立机遇意识、忧患意识,始终保持解放思想、锐意改革、团结拼搏、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科学谋划,顺势而为,奋力赶超,争先进位,勇当皖北崛起的排头兵。

根据市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十二五”时期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全面转型、加速崛起、富民强市为主线,重点推进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加速经济增长,提升发展质量,转变发展方式,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加快建设有实力、有活力、有竞争力的区域性中心城市,努力开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局面。

今后五年,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

——综合实力迈上新台阶。在继续保持经济快速增长势头的基础上,经济增长超过全省平均水平,实现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工业增加值、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进出口总额“六个翻番”,人均水平与全省的差距进一步缩小。

——结构调整取得重大进展。农业基础更加稳固,工业主导地位更加明显,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体量和质量不断提升。区域性中心城市带动能力明显增强,新农村建设加快推进。五年间工业化率年均提高2个百分点以上,城镇化率年均提高1.5个百分点以上。

——城乡居民收入普遍较快增加。实现城乡居民收入与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与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收入分配格局更加合理,低收入者收入明显增加,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贫困人口显著减少,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更加丰富,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社会建设明显加强。基本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水平显著提升,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完善,社会民主法制更加健全,自主创新能力明显增强,文化事业和产业加快发展,防灾减灾和城市安全运行体系初步建立,社会安全状况进一步好转。

——改革开放实现新突破。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上取得重要进展,政府职能加快转变,政府公信力和行政效率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广度和深度不断拓展,经济外向度和承接产业转移水平明显提高。

实现上述目标,重点把握好以下五个方面:

(一)坚持“双轮驱动”。切实把工业化、城镇化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全力实施工业发展跨越工程,重点抓好煤电、煤化工、食品加工、有色金属、机械电子、生物医药、纺织服装、林产品加工八大支柱产业,加快建设新兴能源、煤化工、农副产品加工、专用车、生物医药、循环经济示范六大基地,积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发展园区经济,推进工业园区扩区升级,着力打造千亿元产业和百亿元企业,力争“十二五”末工业化率达到44%。积极推进城镇化进程,加快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规划发展阜阳城市经济圈,着力打造区域性安全农产品供应中心、加工制造中心、现代商贸物流中心、教育文化医疗中心和金融中心,加快形成引领皖西北、辐射豫东南、联动黄淮海、融入长三角的发展格局。实施阜阳城市发展战略规划,加快市县快速通道建设,高水平规划建设政务新区和文化新区、滨湖旅游新区,组团式推进城南、泉北、颍东和城西新区开发建设。实施市区、市县联动,支持界首市和4县按照中等城市规划建设,重点推进基础设施、产业布局、要素市场等方面的一体化发展,加快壮大阜阳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十二五”末,阜城建成区面积120平方公里以上、人口要达到120万以上,城镇化率要达到42%。

(二)坚持跨越转型。在加快发展、做大总量的同时,更加注重转变发展方式,切实把经济增长转到依靠科技进步、调整经济结构、统筹城乡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的轨道上来。深入实施“6611”工程,切实加大投入力度,加快一批重点工程建设,千方百计扩大投资规模。坚持城乡统筹,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完善农业基础设施,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稳定“大粮仓”,建设“大厨房”。抢抓省委、省政府加快皖北发展的政策机遇,实施县域突破战略,着力发展资源型、劳动密集型、农产品精深加工型优势产业,加快工业特色小区和乡镇工业集聚区建设,推出一批经济强镇,加速农业大县、人口大县向工业强县、财政富县转变。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着力提升商贸物流业,建设华源医药、临沂商城、阜阳汽贸物流园等百亿元综合性现代物流园区,增强市场整体辐射力。稳步发展房地产业、社区服务业、农村服务业,加快发展金融保险服务业。深入贯彻环境保护基本国策,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加强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三)坚持开放合作。主动承接新一轮产业转移,积极参与泛长三角的分工合作和黄淮海地区的经济协作,构建大开放、大合作的新格局。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切实提高招商引资水平,采取资源整合、异地托管、项目共建、税收共享等方式,着力引进一批关联度高、辐射力大、带动力强的龙头型、基地型大项目和产业集群。继续扩大进出口贸易,大力发展中小型外贸企业。坚持以质取胜,提高出口商品的质量、档次和附加值。全面扩大与央企民企合作成果,创新项目谋划储备机制,瞄准央企民企战略意图和合作需求,力争再引进一批产业层次高、带动力强的重大项目。深化与合肥结对合作,持续谋划新的合作发展,不断拓展合作领域和层次,建立合作发展的长效机制。

(四)坚持改革创新。始终把解放思想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大力弘扬敢为人先、敢闯敢试的精神,加快构建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继续深化行政体制改革,进一步规范和减少行政审批,降低行政成本,提高行政效能。深化扩权强县、扩权强镇改革,完善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稳步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全面完成国有企业改革。积极稳妥地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加快非基本公共服务市场化改革。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条件,创新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体制机制,推动非公有制经济快速发展。扎实推进创新型阜阳建设,大力实施科教兴市,提高教育发展水平,促进教育事业全面发展。着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鼓励科研机构、企业与高校联合建立人才培养基地,加强创新型人才和高级实用型人才培养,加快推进传统产业高新化、高新技术产业化。

(五)坚持和谐发展。认真贯彻以人为本理念,加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提高人民幸福指数。继续实施民生工程,坚持高标准、大投入,健全完善民生工程保障、监督与量化考评体系,全面推动民生工程建设稳步开展。坚持“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方针,加快建立覆盖城乡的公共就业服务、基本养老保险和社会救助体系,健全公共卫生、医疗卫生服务和药品供应保障体系,提高基本医疗保障水平。积极做好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千方百计降低出生人口性别比。加快保障性住房和廉租房建设,大力发展公共租赁住房,切实解决城镇中低收入家庭基本居住困难。全面繁荣文化事业,制订文化产业十年振兴规划,加快发展新闻出版、广播电视、演艺娱乐、文化旅游等重点文化产业,高标准建设市规划馆、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档案馆、科技馆、体育馆,增强城市“软实力”。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着力提高城市公共服务和综合管理水平,切实强化社会治安、信访稳定、应急管理、安全生产等工作,巩固社会和谐稳定的局面。

各位代表,未来五年,阜阳发展潜力巨大,前景无限美好。我们坚信,经过千万阜阳儿女的不懈奋斗,一个经济繁荣、生活富庶、文明和谐,更具实力、充满活力、富有竞争力的新阜阳,一定会崛起在皖北大地上!对此,我们充满信心!

三、2011年工作安排

2011年是全面实施“十二五”规划的第一年,做好今年工作意义重大。综合考虑,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全市生产总值增长13%,财政收入增长20%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0%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9%以上,进出口贸易总额增长30%以上,城乡居民收入增长10%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完成省下达的节能减排任务。

围绕上述目标,我们重点要抓好以下八个方面的工作:

(一)大力实施工业跨越工程。坚定不移地推进工业强市战略,实施第二个“工业突破四年行动计划”,确保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5%以上。一是做大做强优势产业和重点企业。切实加强工业经济运行调节,加大对重点骨干企业的支持力度,综合运用财税、金融、价格等调控手段,引导企业生产更多适销对路产品。加快推进煤电、煤化工一体化,促进口孜东煤矿建成投产,开工建设口孜西煤矿和罗园煤矿,推进华润电厂二期和刘庄煤矿坑口电厂、深部矿井前期工作。支持昊源化工、中能化工扩大生产能力,加快推进颍上鑫泰和阜南新天化工公司建设,不断提高企业竞争力。以金种子、福润肉类等食品加工企业为龙头,切实提高农副产品深加工水平,着力构建农副产品加工基地。以界首田营、太和肖口等有色金属产业园为依托,大力推广铅、铝冶炼环保节能新技术,加快推进蓄电池和铅化工项目建设,不断延伸产业链条。依托中航工业开乐公司,打造专用车生产及零配件产业集群,建设专用车产业一体化基地。充分发挥华源医药市场优势,发展壮大锦辉、悦康、华信、贝克等医药企业。加快推进京九丝绸、青岛即发、三宝线业等纺织服装企业发展,打造丝绸纺织服装业基地。以东盾、大亚、沪千等企业为龙头,重点发展装饰板材、家具制造等林产品加工业,着力提升产品附加值。二是大力发展园区经济。抢抓新一轮开发园区扩容升级机遇,加快完善园区基础设施,发挥资源和产业优势,不断提高产业集聚度,提升园区承载力,做大做强园区经济。支持阜阳经济技术开发区加快专用车产业基地和汽贸物流园建设,大力发展优势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不断提高产业层次和开发档次。扎实推进阜阳合肥工业园建设,尽快完成选址、规划、土地报批等工作,及早实施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推进县域工业园和乡镇工业集中区建设,培育发展一批专业村、特色村,着力构建特色经济和产业集群。三是扎实推进企业创新。鼓励支持企业加大研发和技改投入,重点实施昊源化工、中能化工合成氨原料路线改造和阜阳轴承大尺寸汽车专用轴承研制等技改项目。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政策措施,大力培育发展生物医药、节能环保、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稳妥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加快华源纺织、阜阳轴承、青峰机械等企业改制进程。加强企业家队伍建设,营造干事创业的良好环境。四是广泛开展全民创业。认真落实推进全民创业的政策措施,进一步降低创业门槛,放宽准入领域,加强创业指导,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和中小企业,掀起全民创业的高潮。

(二)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一是科学规划,引领发展。高质量编制完成阜阳城市发展战略规划,启动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工作,着手规划阜阳城市经济圈,完善城市专项规划。加快实施城南新区建设,高水平规划文化新区、滨湖旅游新区,推进组团式发展。依法加强规划管理,严格规划审批程序,合理配置公共资源,切实维护规划的权威性和严肃性。二是扩张规模,完善功能。加快三清路网、七渔河路网建设进度,启动实施八里松路网、程集路网、职教园区路网建设,开工建设东三环路和北三环下穿铁路立交工程。实施阜涡路、莲花路、阜王路、颍上南路等道路延伸工程,建设颍滨路,改造阜临路、颍州路、人民路等城区主干道路。加快颍上路泉河大桥、颍河东路颍河大桥及船闸建设,建设阜涡路与颍河路交叉口人行天桥。扎实推进城市污水处理、公共节能和基础管网改造。加快中水利用项目建设进度,建设泉北污水处理厂,尽快完成淮河南照取水项目前期工作。加快市自来水公司与市二水厂并网工作,保障供水安全。积极推进市、县公交同城化,加快阜太路拓宽改造工程建设,力争早日竣工通车。三是改善环境,提升品位。深入开展“五城同创”活动,不断提高创建层次和水平。启动创建国家级园林城市工作,扎实推进滨水园林城市建设。加大城市水环境治理力度,加快七渔河、一道河、七里长沟和颍河、泉河城区段环境综合治理。实施东清河、中清河、西清河治理南延工程,加快三角洲公园二期工程和西城河、泉河北岸风景带建设,切实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大力开展小街巷综合改造,提高道路硬化和城市绿化、亮化、美化水平。实施城区公园、广场改造工程,规划建设城南主题公园,建设市行政服务中心大楼。认真贯彻落实《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大力促进房地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加大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力度,重点建设廉租房和公共租赁住房,加快城中村、棚户区改造步伐,高标准建设安置小区。四是健全机制,强化管理。全面推行“数字化”城市管理,加强违法建设防控,建立城市管理长效机制,提高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水平。加强土地市场监管,规范经营性土地出让市场秩序。创新城市经营理念,做大做强城市发展融资平台,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扎实推进界首市和4县规划、建设与管理,加大中心镇建设力度,完善城镇基础设施和公用设施,促进产业集聚、人口集中,不断扩大县城、中心镇和小城镇建设规模。

(三)全面提升现代农业水平。一是切实抓好粮食生产。实施新增粮食生产能力规划,深入推进粮食生产“三大行动”和小麦、玉米千斤县创建活动,重点培育粮食生产大县、大片、大户,努力提高粮食单产和优质化率,增加粮食总产。二是大力调整农业结构。积极发展高效经济作物,提高种植效益。深入实施蔬菜产业提升行动,加快设施蔬菜标准园建设。发展现代畜牧业,强化动物疫病防控,推进畜禽标准化、生态化养殖,打造优质安全畜产品供给功能区。积极发展水产养殖业,实施水产跨越工程。大力开展植树造林,建设高标准农田林网。加强特色村和专业村建设,创建国家级和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加快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建设,保障农产品安全。三是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实施农业产业化转型倍增计划,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推动农产品加工精深化、品牌化和集群化。加强农产品加工示范基地建设,积极打造粮食、蔬菜、肉类、中药材等产业集群。大力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不断提高农业经营组织化程度。四是发展壮大劳务经济。进一步整合培训资源,加大农民培训和农村实用人才开发力度,促进农村劳动力向

二、三产业和城镇有序转移。深入实施“凤还巢”工程,推进农民工创业园建设。继续办好农民工就业招聘会,搭建劳务对接平台,促进农民工就业创业。五是不断完善农业基础设施。抢抓新一轮治淮机遇,扎实推进中小河流和低洼地治理工程。实施新一轮沃土工程,加强基本农田保护,加快排灌设施建设和改造步伐,积极推进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建设。完善基层水利服务体系,加强水利工程管理。推进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实施农业机械化推进工程,进一步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实施农业信息“进村入户到企”行动,加快农业信息化进程。六是切实加快新农村建设。继续实施新农村建设“千村百镇示范工程”,完善村庄建设规划。加快农村危房改造和村庄整治,实施县乡公路升级改造和危桥改造,深入推进农村清洁工程。扎实开展整体推进农村土地整治示范建设,规范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保障农民合法权益。积极稳妥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鼓励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扎实推进农村土地和房屋确权、登记、发证工作,提高政策性农业保险水平。

(四)着力建设区域商贸物流名城。一是加快发展核心商业区。完善阜城人民路和西二环路核心商业区功能,提升国贸商城、阜阳商厦、阜阳华联等大型商场档次和水平。开展城市综合体建设,推进沃尔玛、红星美凯龙、家乐福、乐购等知名企业进驻,力争及早开业运营。加快建设香港财富广场,尽快建成汇鑫国际广场。二是加强专业市场建设。大力培育阜阳临沂商城,高标准建设二期工程和物流市场项目。开工建设阜阳农产品中心批发市场,提升改造皖西北商贸城,加快建设阜阳农机大市场,培育壮大一批辐射范围广、产业关联度高、带动能力强的专业市场。三是完善提升物流业。切实加快阜阳汽贸物流园七大功能区建设,支持华源医药物流园做大做强,推进商厦物流园、华联物流园和农副产品物流中心等专业物流园建设。积极发展第三方物流等新型业态,完善商贸物流体系。四是努力扩大消费需求和进出口。认真落实促进服务业发展的政策措施,继续推进家电、摩托车、农机、建材下乡和家电以旧换新,深入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和“新网工程”,积极开展农超对接,大力培育旅游休闲、文体健身、教育培训等消费热点。加快颍州西湖、王家坝水利风景区和古西湖生态园等旅游景区开发建设,建设一批高档酒店。扎实做好对外贸易工作,培育壮大人发制品、柳编工艺品和特色食品等出口基地,着力扩大纺织品、农产品等传统优势产品出口。

(五)千方百计扩大有效投入。今年初步安排“6611”工程项目514个、总投资1687.8亿元,年内计划投资225亿元。一是积极谋划争取项目。进一步创新项目储备机制,围绕国家投资导向和产业结构调整方向,重点在战略性新兴产业、自主创新、基础设施、民生保障等方面,谋划储备一批牵动性强、综合效益高的重大项目。切实加强项目申报衔接,扎实做好项目前期工作,积极争取国家更多支持,形成滚动增加、梯次推进的良性循环。二是加快重点项目建设。继续坚持市级领导联系重大项目制度,建立完善项目审批、供地和融资等“绿色通道”,加强协调调度,强化跟踪服务,提高投资效益。加快阜新高速、阜六铁路、漯阜铁路复线电气化改造等项目建设进度,积极推进沙颍河航道整治工程。扎实做好濛河分洪道拓浚等项目前期工作,争取商阜杭铁路客运专线开工,支持阜阳机场开辟更多新的航线。三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继续坚持领导带头招商,完善县市区联动招商机制,鼓励支持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招商,提高国内外大企业和战略投资者的引进率和落户率。进一步创新招商方式,加强产业链招商,引进一批上下游关联配套企业,延伸产业链条,加快形成高水平的产业集群。积极参与重大经贸活动,做大做强对外招商平台。认真组织参加徽商大会、中部博览会等重大活动,办好第五届皖西北(阜阳)投资贸易洽谈会和第四届华药会。四是深入推进对接合作。抓紧落实与央企民企合作发展成果,加快项目立项、土地供给、环评、基础设施建设等前期工作,制定针对性的配套政策和服务方案,确保合作项目尽快落地。对于特别重大项目,实行“一户一议”、“一企一策”。进一步深化与合肥结对合作,力求在园区建设、招商、旅游、教育卫生等方面取得更大成果。

(六)切实做好财政金融工作。一是进一步提高财政保障能力。大力培植财源,强化税收征管,确保财政收入较快增长。深化财税管理体制改革,完善公共财政预算,规范政府非税收入征管,将预算外收入全部纳入预算管理。深入推进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收付、政府采购等预算管理制度改革。认真落实积极的财政政策,发挥财政政策在稳定增长、改善结构、调节分配、促进和谐等方面的作用。进一步优化支出结构,压缩一般性支出,切实增强财政保障能力。切实加强财政资金监管和政府性债务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二是进一步完善地方金融体系。大力引进城市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支持金融、保险机构加强服务网点建设。推进农村信用社改制为农村商业银行,加快组建农村银行和村镇银行。加强银行业监管,有序发展地方融资平台,鼓励和规范融资性担保公司、小额贷款公司发展,加强金融生态和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改善金融生态环境。三是进一步提升金融服务水平。切实加强政银企合作,认真落实金融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引导金融部门优化信贷结构,推进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重大基础设施项目的信贷支持力度,扩大对“三农”、中小企业等薄弱环节贷款规模,增加有效信贷投放。加强担保体系建设,鼓励企业上市融资,扩大直接融资规模。

(七)统筹发展各项社会事业。一是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加快创新型阜阳建设,加大政府科技投入,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提升产学研合作水平。加强知识产权保护,鼓励企业加大研发及技改投入,推进高新技术园区、自主创新载体和服务平台建设。继续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加大引才引智力度。二是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全面实施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大力推进教育体制改革试点。加快实施新一轮中小学布局调整规划,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加快发展高中阶段教育,积极推进阜阳三中、二中新校区建设。高度重视学前教育,认真实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加快阜阳职教园区建设步伐,完成阜阳技师学院主体大楼建设。支持阜阳师范学院创建阜阳大学,抓好阜阳师范专科学校、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卫生职业技术学院筹建工作。鼓励发展民办教育,关心支持特殊教育和民族教育。进一步落实关爱农村留守儿童的各项政策措施,继续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三是全面发展公共卫生事业。巩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成果,严格执行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卫生医疗服务体系。大力发展城镇社区医疗服务,完善基层医疗服务网络,提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障水平。加快市人民医院和第

五、第六人民医院新区建设。扎实推进公立医院改革,引导社会力量开办各类卫生医疗机构,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元化医疗服务需求。全面落实国家扩大免疫规划,继续做好艾滋病等重大疾病和传染病防治救助工作。四是加快发展文化体育事业。继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扶持公益性文化事业,促进文艺精品创作。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加强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开发,全面完成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加快文化体育基础设施建设,启动建设市规划馆、博物馆和烈士纪念馆,尽快建成市体育中心综合馆。深入开展“扫黄打非”行动,规范文化市场秩序。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不断提高竞技体育水平。精心筹办第14届亚洲跳伞锦标赛暨国际公开赛。五是切实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突出抓好人口大县、后进乡村和流动人口的计划生育工作,健全依法管理、村民自治、优质服务、政策推动、综合治理的新机制,完善奖励扶助制度,大力遏制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势头,稳定低生育水平。六是扎实推进节能减排和生态环境保护。严格执行新上项目节能评估、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突出抓好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和重点领域节能降耗,推广应用节能新技术,淘汰落后产能。加快污染减排工程建设,加大重金属污染企业专项整治工作。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进资源综合利用。加强自然保护区和沿淮行蓄洪生态保护区建设,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八)全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一是拓展提升民生工程。组织实施省33项民生工程,并将阜城中小学布点规划实施纳入民生工程范畴。建立稳定多元的筹资机制,加大财政对社会保障、公益事业等领域的投入,不断放大民生工程的综合效应。强化民生工程的督查考核,健全民生工程日常保障机制,促进民生工程发挥持久效益。二是大力做好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坚持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认真落实促进就业的各项措施,重点抓好高校毕业生、农村转移劳动力、城镇就业困难人员和退役军人就业工作,力争全年新增就业岗位6万个,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1.3万人。充分发挥各类创业园孵化器作用,大力促进产业带动就业,推进跨地区劳务协作和劳务对接。加强用人单位执行劳动合同、工资分配的指导和监管,推进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制度,继续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切实维护劳动者权益。全面落实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政策,加强社会保险扩面征缴,继续做好养老保险省级统筹,完善工伤保险市级统筹,实行失业保险市级统筹,扩大医疗保险市级统筹范围。扎实推进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制度,切实做好第二批全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完善社会救助体系,提高城乡低保、优抚对象、农村五保和医疗救助等标准。三是加强安全生产和应急管理。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重点抓好煤矿、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道路交通、建筑施工等领域的安全监管,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高度重视消防工作,提高消防救援处置能力。进一步健全政府应急管理机制,全面推进市、县应急平台建设。加大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力度,建设皖北区域性食品药品检测中心,建立健全乡村两级食品药品监管体系。加大防汛抗旱、救灾减灾工作力度。加强车辆超限超载专项治理工作。切实做好工商行政管理、质量技术监督和出入境检验检疫工作。四是构建维护稳定的长效机制。深入推进平安阜阳建设,加强社会管理,完善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联动工作机制,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加强和改进信访工作,畅通民意表达渠道,坚持领导干部定期接访、下访制度,健全领导包案机制,化解信访积案,妥善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土地征用、拆迁安置等突出问题,积极预防和妥善处置群体性事件。强化重点区域、薄弱环节综合治理,加大各类犯罪防范、打击力度,着力构建城乡一体的社会治安“大防控”格局。加强社区建设,积极探索社区管理的新模式新办法。切实做好新形势下的民族宗教工作,大力发展残疾人、红十字和福利慈善事业,切实保障妇女和未成年人合法权益。加强国家安全和保密工作。强化全民国防教育,深入推进军民融合式发展,加强国防动员和人民防空建设,提高预备役部队和民兵建设质量,提升双拥优抚和安置工作水平,巩固发展军政军民团结。认真做好新形势下征兵工作,扎实推进市民兵训练基地建设和武器库整体搬迁工作。充分发挥老干部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重要作用,支持关工委、老龄委和工会、共青团、妇联工作,切实抓好新闻出版、统计、海关、外事、对台、侨务、审计、档案、地名、地方志、地震、气象等各项工作。

四、切实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全面完成今年和“十二五”各项目标任务,对政府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各级政府务必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认真按照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切实加强自身建设,努力提高驾驭复杂形势、推动科学发展的能力和水平。

(一)注重加强学习,建设创新政府。牢固树立重视学习、坚持学习、终身学习的理念,切实把学习作为提高素质、增强本领、做好工作的根本途径。建立健全抓学习、促学习的责任机制,不断推进学习型机关建设。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自觉向群众学习、向基层学习、向实践学习,不断提高谋发展、破难题的能力。坚定不移地解放思想,坚决破除小富即安、小进则满、固步自封等落后观念,不断推进观念创新、体制创新和管理创新,以更广的眼界来谋划发展,以更大的气魄来推进发展,以更实的举措来加快发展。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大力弘扬“王家坝精神”和“农民工精神”,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始终保持干事创业的工作激情,以敢于胜利的坚定信心、攻坚克难的顽强斗志,形成加速崛起的强大合力。

(二)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坚持把依法行政作为政府工作的基本准则,全面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意见》,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认真贯彻《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坚持以公开为原则,加大主动公开力度,重点推进财政预算、公共资源配置等领域的政府信息公开。坚持民主集中制,进一步完善群众参与、专家咨询和政府决策相结合的决策机制,促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规范化。大力推进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强化执法监督,促进文明执法,促进严格执法。加大“六五”普法力度。加强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重视行政复议和法律服务援助工作。各级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要自觉坚持党的领导,主动接受人大依法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广泛听取和采纳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及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社会团体的意见建议,认真办理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继续办好市长热线电话,认真组织在线访谈,扎实推进网络问政。

(三)加快转变职能,建设服务政府。继续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切实理顺政府与企业、市场、社会组织的关系,积极推进政企分开、政事分开、事企分开、管办分离,引导和激发各类市场主体的创业活力。始终牢记“两个务必”,坚持深入基层,密切联系群众,加强调查研究,做到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把更多的精力、财力、物力放在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就业、就学、就医等民生问题上来,努力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深入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牢固树立群众观点,做到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工作上依靠群众,始终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

(四)切实改进作风,建设效能政府。深入推进机关效能建设,大力开展政风行风评议,继续实施民主考评市直单位科长活动,着力提升行政效能。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坚持少开会、开短会,少行文、行短文,少评比、评实效。深入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完善行政服务中心功能,切实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加大经济环境治理力度,大力整治行政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严厉打击强装强卸、强买强卖等扰乱市场秩序行为。进一步健全工作落实长效机制,完善目标管理考核体系,加强政务督查督办,确保政令畅通。

(五)坚持从严治政,建设廉洁政府。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廉政准则》,深入开展反腐倡廉教育,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大力推进惩防体系建设,认真落实“一把手四不直管”等制度,加快推进集中招投标中心建设,着力从源头上防治腐败。强化重点领域、关键环节的行政监察,加强财政资金、重大项目和民生工程的审计监督,开展国土资源、工程建设等领域突出问题的专项治理,严肃查处违法违纪行为,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深入推进节约型机关建设,全体政府工作人员一定要勤勉尽责,清正廉洁,努力做出经得起实践,经得起人民,也经得起历史检验的实绩。

各位代表,推进阜阳跨越式发展,实现奋力崛起,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光荣使命。让我们在中共阜阳市委的正确领导下,进一步坚定信心,振奋精神,开拓进取,为全面完成今年各项任务,顺利实现“十二五”规划的宏伟目标而努力奋斗!

第8篇:汾阳市政府系统政务信息工作制度

为了增强全市政府系统政务信息工作,不断提高全市政务信息工作水平,进一步发挥政务信息在政府工作中的重要作用,从而使我市政务信息工作更加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及时、准确、全面地反映全市政府系统政务工作动态,为政府领导决策和指导工作提供依据,为市直各单位、各乡镇及街道办事处提供优质、高效服务,特制定本制度。

一、政务信息重要性认识:

信息工作不仅是上级部门对我市工作考核的内容之一,而且是政府领导科学决策的重要依据,是及时、快速、准确地反映各地、各部门工作的有效途径,是政府指导工作、传达政令、交流情况的重要手段。更为重要的是,我们可以就当前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快速有效地通过信息工作的渠道取得上级政府和部门的帮助和支持。

二、工作制度:

(一)信息员队伍建设: 市直各单位、各乡镇及街道办事处要把加强信息队伍建设工作作为一件重要事情来抓,形成一个有领导分管、有办公室主任负责、有专职信息工作人员共同开展工作的局面。要将那些业务能力强、文字功底硬、工作作风实、综合素质好的优秀人才选派到信息工作岗位上来。各信息单位要至少配备一名专职信息员。同时,各信息单位要为信息工作者提供必要的工作环境,为信息工作人员提供阅读重要文件、参加各种重要会议、参加重要调研活动和提供开展工作所需的硬件设施等条件,并形成相关制度。

(二)信息采编制度:

1,市直各单位、各乡镇及街道办事处的信息员应根据自己的岗位特点,积极采集对各级领导了解情况、指导工作、科学决策有参考和辅助作用的政务信息。经综合、加工、整理后,将书面材料和电子拷贝同时交市政府办公室信息股编辑、上报。

2,编写政务信息要本着实事求是、准确、及时、全面、适用对路、喜忧兼报的原则进行编报,着力解决问题类信息报送难的问题。上报问题类信息内容要准确可靠,恰如其分,反映问题真实,准确了解实情,使信息成为发现和解决问题的重要渠道。

3,市政府办公室信息股根据一段时间内政府中心工作及重大工作部署,结合实际情况,不定期提供报送政务信息的要点,供收集和报送信息时参考。

(三)信息报送制度:

市直各单位、各乡镇及街道办事处的信息员要做好所在部门和所辖区域的信息报送工作。政务信息必须由分管领导审核、把关后上报,信息上报前必须经办公室负责人签发。反映问题的信息要认真核实有关情况,坚持一事一报,上报信息要同时注明签发人、签发时间等。上报重要、敏感、涉密信息必须采取加密措施。信息的报送采取电子邮件、文件等方式。

(四)信息的传阅和存档制度:

市直各单位、各乡镇及街道办事处的信息员需将每次报送和发送的信息(原稿)予以登记汇总,并建档留存。并将收到的《汾阳政讯》给单位主要领导及相关领导传阅后归档保存。

(五)信息的督办反馈制度:

部分重要信息经领导批示后,市政府办公室信息股要按照领导批示意见与有关单位进行联系,协调办理。信息股要将督办情况和相关单位的处理反馈结果第一时间报给作出批示的领导。

(六)信息考核制度:

详见《汾阳市政务信息工作考核制度》

(七)信息通报制度:

依据以上考核制度规定,市政府办公室信息股对各信息单位的政务信息工作进行累积计分考核,每季度以增刊形式通报一次考核成绩,每年进行一次总排名情况通报公布。

(八)信息工作会制度:

市政府办公室信息股将以季度或是为周期召开信息工作会。工作会主要就该周期内的信息工作进行总结、汇报,并作为一个平台,为各信息单位交流工作经验、心得体会创造条件。

第9篇:贵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市政府领导工作分工的通知-2012

贵阳市人民政府文件

筑府发〔2012〕8号

——————————

市人民政府关于

市政府领导同志工作分工的通知

各区、市、县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工作部门,市各直属事业单位: 根据宪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的有关规定,市人民政府实行市长负责制,副市长、市长助理和市政府秘书长协助市长工作。现将市长、副市长、市长助理和市政府秘书长工作分工明确如下:

李再勇同志主持市人民政府全面工作。分管编制、人事、审计、监察(纠风)等方面工作。

马长青同志协助市长负责市人民政府常务工作。负责综合经济、发展和改革、审计、监察(纠风)、督办督查、财政、统计、税务、公安、司法、仲裁、法制、应急、信访等方面工作。对分管工作的安全生产和维稳、信访工作负责。 分管市政府办公厅、市发展改革委、市审计局、市监察局(市纠风办)、市督办督查局、市财政局、市统计局、市公安局、市国家安全局、市司法局、市仲裁委、市法制局、市信访局、市政府应急办、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市政务服务中心、市直机关事务局、贵阳行政学院、市政府驻外办事(联络)处、市国有资产投资管理公司、贵州阳光产权交易所有限公司。

联系市法院、市检察院、市国税局、市地税局、国家统计局贵阳调查队,联系市人大、市政协、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等方面工作。

刘文新同志协助市长负责国土资源管理(不含矿产资源管理部分)、城乡规划、住房和城乡建设、城市管理、城市园林绿化、环保、减排、铁路建设等方面工作。对分管工作的安全生产和维稳、信访工作负责。

分管市国土资源局(不含矿产资源管理部分)、市环境保护局、市规划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林业绿化局(城市绿化部分)、市城管局、市人防办(市交通战备办)、市棚户区城中村改造办公室、市铁建办、市节水办、市城市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市公共住宅建设投资有限公司、市城市轨道交通有限公

司、金阳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市铁路建设投资有限公司、市地产集团、贵阳建筑设计有限公司、市规划设计院。

联系铁路护路工作。

王玉祥同志协助市长负责金融、保险、证券等方面工作。对分管工作的安全生产和维稳、信访工作负责。

分管市政府金融办、贵阳银行、贵阳农村商业银行。

联系驻筑各金融、保险、证券机构等方面工作。

刘玉海同志协助市长分管人事工作,负责工业和信息化、节能降耗、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国土资源管理(矿产资源部分)、电力基础设施建设、科技、质量技术监督管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经济技术产业开发区、民营经济和小、微型企业等方面工作。对分管工作的安全生产和维稳、信访工作负责。

协助市长分管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分管市工业和信息化委、市国资委、市科技局、贵阳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贵阳国家级经济技术产业开发区、市城镇集体工业联社、市工商资产经营管理有限公司、市工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贵州省科技风险投资有限公司、市物资集团公司。

联系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市总工会、市科协、供电及邮政、电信、联通、移动通信等方面工作。

毛有碧同志协助市长负责教育、知识产权、档案、市志等方面工作。对分管工作的安全生产和维稳、信访工作负责。

分管市教育局、市知识产权局、市档案局、市地方志办、贵阳学院、贵阳职业技术学院、贵阳护理职业学院。

联系市妇联、团市委、儿童少年、托幼等方面工作。

翟彦同志协助市长负责旅游、投资促进(会展)、商务、流通、物价、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等方面工作。对分管工作的安全生产和维稳、信访工作负责。

分管市旅游产业发展委、市投资促进局(会展办)、市商务局、市粮食局、市物价局、市旅游文化产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联系市工商局、市工商联、市商会、海关、商检、边防、民航等方面工作。 高卫东同志协助市长负责农业、农村、扶贫开发、贵阳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交通、水利、林业绿化、气象、防汛抗旱、森林防火、移民等方面工作。协助市长负责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的日常事务。对分管工作的安全生产和维稳、信访工作负责。

分管市交通运输局、市农委、市水利局、市林业绿化局(林业工作部分)、市安监局、市公安交通管理局、市公安消防支队、市供销合作联社、市移民局、市两湖一库管理局、市水利交通发展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市农业担保有限公司。

联系市气象局、市烟草专卖局等方面工作。

朱桂云同志协助市长负责民政、卫生、食品药品监督、民族宗教、外事(侨务、港澳事务)、台湾事务、残疾人、老年事业、人口和计划生育、保密、国防教育、双拥和征兵等方面工作。对分管工作的安全生产和维稳、信访工作负责。

分管市民政局、市卫生局、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市民族宗教事务委、市外事办公室(市侨务办公室、市港澳事务办公室)、市台湾事务办公室、市人口计生委、市保密局、市国防教育办、市爱卫办。

联系市侨联、市残联、市老年大学、市老年体协、市关协、市红十字会、军队、武警、民兵、预备役等方面工作。

谢登科同志协助市长负责市人民政府对外联络、新闻、文化广电、体育等方面工作,协同刘文新同志分管棚户区、城中村改造工作。对分管工作的安全生产和维稳、信访工作负责。

分管市文化广电局、市体育局。

联系市精神文明办公室、市文联、市社科联等方面工作。

陈晖同志协助市长负责综合保税区、无水港、出口加工区等工作,协同翟彦同志分管海关工作。

丁雄军同志市政府秘书长。在市长领导下负责处理市政府的日常工作,领导市政府办公厅的全面工作。

为便于工作,市政府领导之间实行AB角工作制,即当一方因公外出,由AB角的另一方暂时帮助处理其分管工作。AB角按以下明确:

李再勇——马长青

刘文新——谢登科

王玉祥——刘玉海

毛有碧——高卫东

翟彦——朱桂云

二○一二年二月十六日

主题词:行政事务领导分工△通知

抄送:市委各部委,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市政协办公厅,

市纪委办公厅。

贵阳警备区,市法院,市检察院。

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市管企业。

贵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厅2012年2月16印发

上一篇:工行再抵押贷款下一篇:八年级道德与法治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