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教育论文

2022-03-2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近日小编精心整理了《教育学教育论文(精选5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摘要:本文从具体实例出发,在充分肯定当前中学生的主流是积极的、有道德的前提下,提出了进一步促进中学生道德成长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探讨了应依据中学生道德成长的特点规律,让学生在“教育”与“自我教育”的互动中,自主建构起积极的道德意识、能力与素养的问题。

第一篇:教育学教育论文

韩国教育体制:公平教育,英才教育,文化教育

韩国首先从农村、渔村、岛屿等条件不利的地区实行免费教育,继而从边远农村逐步向中心城市扩展。韩国政府采取的这种“从农村包围城市”的做法,最直接的结果就是相对体现了教育的公平,实现了教育均衡,弱势群体真正享受到了教育福利。——毛建国

韩国是一个非常重视教育的国家。韩国有句古语:“即使是老师的影子也不能踩”,这句话生动形象地反映出韩国人自古以来尊师重教的程度,也是韩国民族长期以来兴办教育的一个原则。过去韩国人称大学生是“牛骨塔里的人”,因为在过去,即使是再贫苦的人家,父母宁肯自己挨饿也要将子女送到学堂读书,许多农民为了送孩子上学将耕地的牛卖掉也在所不惜。在韩国人看来,再苦再累送孩子读书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在韩国是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

韩国的教育部是中央政府机构,负责有关学术活动、科学及公众教育的政策方针的制订和执行。各道和广域市设有教育委员会,在各郡、市也有教育委员会下属的专员,负责小学、初中和高中的教育活动。政府对委员会进行有关基本政策方面的指导并提供财政支援。

教育资金由中央统一筹措,政府拨款占学校预算的绝大一部分。教育部的预算虽然年年不同,但是通常占政府支出总额的23.9%,1997年约占国民生产总值的5.8%。学前教育并非义务教育,但是从1953年起,6年小学教育已成为免费的义务教育。1992年,在乡村开始实行3年初中义务教育,其目标是在不久的将来将这套义务教育制度推广到全国各地。近年来,学龄前儿童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受到重视。教育部已经制订了学龄前儿童教育发展的长期规划,要求增加幼儿园的设施。

一、韩国别具特色的教育类别

(一)学校教育

韩国的学制分为小学6年、初中3年、高中3年,学院旨在培养博士的研究生课程的大学4年,另外还有两年制的专科大学及职业大学。

韩国有5,721所小学,在校学生有378万名,教师总数则达到138,670名。小学的基础课程由8个主要科目组成:伦理学、国语、社会学、算术、科学、体育、音乐、美术和实用美术。在一、二年级时,有些课程混合编排教授,从三年级起增设英语和实用美术。小学教师必须是4年制的师范院校的毕业生。小学毕业后,年龄在12岁至14岁的少年允许进入初级中学,学习七年级至九年级的课程。在过去的30年中,小学毕业后进入初中学习的学生比率大幅度增加。

自1969年废除初中入学考试以来,韩国初级中学招生便改为按区域抽签分配的制度,不给学生选择学校的余地。这一改变旨在消除重点中学和普通中学之间的差别,从而使所有的初级中学都能给学生提供同等质量的教育,并免除学生入学考试的压力。初中课程包括11门基本的或必修的科目,若干选修科目以及课外活动。技术及职业课程包括在选修科目之内,以供那些毕业后准备谋职的学生学习。

高中入学制度也于1974年实行“平准化教育”,高中通过推荐、书面材料、区域配置等方式招收学生。经国家会考合格的学生可以按区域通过抽签办法决定自己就读的高中。这种修订废除了每个学校自己主持的考试,以使高中教育具有同等的质量。结果初中毕业后升入高中学习的学生比率也随之增加。有234万名学生在1,892所高级中学上学,在职教师总数为104,404名。高级中学大部分分为两类:普通高中和职业高中。全国共有774所职业高中。申请进入职业高中就读的学生必须具备初中毕业条件,并须参加道一级的预试。职业高中的课程通常是普通课程占40~60%,职业课程占60~40%,而且理论与实践并重。

韩国高等院校分以下几类:4年制综合大学和单科大学(医学院和牙医学院为6年制);4年制的教育大学(师范学院);2年制的专科、广播函授大学和电视大学;以及2~4年制相当于大学的各类学校,如护士学校和神学院等。

韩国教育法及有关法令规定,所有公立或私立高等院校均须接受教育人力资源部的监督。教育人力资源部负责处理学校招生名额、师资审核、课程设置、学位审议以及规定统一课程等事务。大学校长和董事会董事的任命亦须经教育人力资源部批准。教育公务员法对教师基本资格也作了具体规定。并且,韩国政府于1998年制定《英才教育振兴法》,并先后修订和制定了这一法律和相关实施法令。2000年1月28日,韩国颁布了《英才教育振兴法》,正式确立了英才教育的国家法律体系和教育体系。2002年11月29日,教育与人力资源部发表了由7部委联合制定的《英才教育振兴综合计划》。2006年6月12日,以总统令第19513号颁布修订的《英才教育振兴实施令》。

(二)非正规教育

韩国于1961年颁布了《非正规教育促进法》,第四次修改后于1979年公布,使非正规教育制度化。韩国的非正规教育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为那些没有受完正规教育的青年或成年人提供继续教育的课程;另一种则是用来对那些在职人员或非正规学生提供短期的技术或进修课程的教育。初期,非正规教育多强调读写的普及、大龄儿童的教育、农业知识推广课程以及成人教育。近年来,由于经济的发展,非正规教育也变得更加多样化。目前,技术训练成为非正规教育的主要推动力。主要的非正规教育机构包括公民学校和商业学校。公民学校和高级公民学校为那些期望提高或恢复初中正规教育的人提供一至三年不等的相当于正规小学和初中的课程。商业学校和高级商业学校和高级学校则对小学毕业或初中毕业或具有同等学历的人传授一至三年的职业教育课程。广播和函授大学为在职青年和成年人提供高中之后的四年课程,包括家政学、商业管理、农业、教育学以及公共行政等课程。该大学播放14个30分钟的广播节目和1个30分钟的教育广播公司的电视节目。此外,还通过开放大学网的有线电视频道每天自上午6时至午夜共播放18个小时的节目。修完了所要求的学分的学生可以获得正规高等院校毕业生同等的学位。另外,还有中学的广播函授节目。学校以外的非正规教育包括由政府机构与私人组织提供的各种不同类型的训练课程。设置的课程范围为特殊的职业技能训练和各种技艺。在乡村地区,还开办各种青年班或妇女班,作为社区教育活动的一部分。这些班通常是在晚上利用学院的教室或村民活动中心进行授课。

作者:晓晓

第二篇:超常教育、英才教育、天才教育、资优教育辨

摘要:人才强国是我国的基本国策,人才竞争成败与教育改革有直接关系。本文主要分析四种教育概念的内涵,着力引导现代教育向着多元化方向发展。

关键词:超常教育;英才教育;天才教育;资优教育

超常教育、英才教育、天才教育、资优教育的基本概念有相似性特征,但也有着细微的差别,本文在理清其本质内涵的基础上,总结对教育发展的启示。

1.基本概念辨析

1.1超常教育

我国超常教育的概念是1978年“少年班”这一事物发展而来的教育,超常教育对象是对某方面有超常能力学生的教育,超常教育为了适当教育对象的超常发展提出的教育。超常教育在本质上贯彻了差异化教学与分层教学的理念,强调在集体教育的理念下满足学生的特殊发展需要。首先,超常教育有加速教育的特征,以个别录取的方式进行某领域的快速教育,跳级学习、提前毕业是超常教育的重要表现形式。其次,超常教育有短期培训的特征,有时超常教育不脱离正常的集体授课制,把超常生集中起来进行短期培训。例如,我国风靡一时的奥林匹克数学班教学等。但是,超常儿童的鉴定仍然是制约超常教育的重要因素,如何在后天教育环境中有效的改变超常儿童的弱点是教育工作的难点。

1.2英才教育

英才教育由于地域不同,因此对英才的理解不同。一方面,英才教育是流于欧美的教育理念,英才教育主要指的是某方面获得高度评价的群体。英才教育关注受教育者的社会价值,强调从受教育者的权力、财产和地位等构建教育类别,英国、美国、德国等国家是英才教育的主要倡导实施者。另一方面,英才教育的理念通常可以理解有超乎寻常的能力,能够完成高水平的任务,具有较好的创造性的教育对象。英才教育的概念是不断拓展的,英才主要指的是在某一领域有特殊能力的专才。英才教育是与大众教育相对应的理念,但其本意更多的指的是对有天赋才能的人的教育,现代英才教育理念更多的指向于对幼儿的某项专长进行培养,注重每个孩子都是专才,“天生我才必有用”成为新时代英才教育理念的最好注解,注重培养幼儿的使命感和做人做事性格魅力。例如,德国的职业教育发展较好,德国在倡导优化职业教育的过程中更注重运用英才教育的理念培养学生的创新性与专业性技能。

1.3天才教育

天才教育主要指的是针对高智商天才开展的教育,通常指的是对智商超过140的群体开展的教育。这些天才在某个特殊领域通常有独特的本领,天才即是后天学习的结果,也有一个根据天才特点进行独特培养发展的过程。历史上英国的牛津、剑桥两所大学在天才教育理念下培养了牛顿、达尔文、英王伊丽沙白一世等科学、政治等精英。美国与前苏联也开展过天才教育。天才教育的理念不应理局限在天才儿童教育的观念里,天才教育本质上是特殊教育,是针对儿童的身心特点,优化资源配置而制定的独特培养策略,天才教育不是通过遗传因素来决定开展的教育。当前天才教育的范围还小众化,是对智力处于中上等且身心健康儿童开展的教育。天才教育主要培养儿童的特殊才能,注重发展幼儿的某些天赋,现代天才教育的理念逐步的转变为全面发展的教育,天才教育的内涵也由单一向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注重关注幼儿的个性化发展价值,从而实现个体与社会价值的整合,达到从关注传统的自然禀赋到关注后天学习环境的目标,注重以多种方式推动幼儿智能多元发展。如果说天才教育是注重发展幼儿的某些天赋,那么超常教育则赋予天才教育以具体的形式,基本质上都是对幼儿某些特征的培养。

1.4资优教育

资优教育属于地域性的概念,资优教育主要指的是我国台湾和香港地区开展的优质儿童的教育。泛指对有一定的思维力、能够进行思考、判断、推于是活动幼儿开展的教育。资优教育与天才教育从本质并没有太大的区别,资优教育也不是针对特定集团儿童开展的教育活动。但是,资优教育不会使人们像天才教育一样产生误解,资优教育的概念更有科学性,资优教育强调做好教育准备工作,注重集中教育工作的注意力,强调构建符合幼儿发展需要的环境。资优教育更注重满足幼儿的自主发展需要,强调培养幼儿的多种兴趣,注重在提高幼儿思维清晰性的基础上达到优质教育目标。资优教育的分类多样,包括智能资优教育、艺术资优教育、创造力资优教育等。资优教育更关注幼儿的特殊才能。港台地区的资优教育还是大众化的教育,不设置教育门槛。

2.指导启示价值

2.1尊重学生个性

无论是超常教育、英才教育、天才教育还是资优教育,都尊重学生的个性特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资源供给,从而满足学生的发展需要。教育在信息化、创新化的时代已经发展到新阶段,现代教育强调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注重根据学生的性格特征和能力层次进行教育资源的供给。首先,超常教育、英才教育、天才教育与资优教育都有阶段性的特征,都注重个人潜能素质的开发。其次,四种教育方式教育注重对学生个体的鉴别,强调挖掘出学生身上最优势的资源,针对性的开展教育活动。第三,多维评价与以用为本成为新时期教学的指导理念。因此,超常教育、天才教育更注重向资优教育与英才教育的方向转换,我国更注重拓展英才教育的理念,强调在满足大众需要的基础上,更好的挖掘学生的特长,从而达到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目标。

2.2优化教育模式

无论是天才教育、超常教育、英才教育或资优教育,其本质上都是围绕着幼儿的性格特征和资源禀赋给开展才针对性教学活动。从本质上都强调在后天给优质幼儿以积极的影响。为了达到更好的培养幼儿的目标,首先,应当设置弹性的教育机制,注重合理的调整优质幼儿的教学进度,能够以适当的方式,丰富的教学资源,高效的教学形式来压缩减化教学内容,控制不利的教学因素,达到促进学生个性化成长的目标。其次,资优教育与英才教育更注重分组教学,强调构建有效的班内分组或者自组教育群体。超常教育与天才教育更注重某些特别课程的供给,强调强化提供超越一般的教学内容,教师更注重运用个别指导的方式开展教学活动,并且根据学生的特征制定因材施教的教学计划。第三,现代教育更注重在微课、慕课机制下打造兴趣培训班,强调建立各种教学实验班,丰富各种类型的活动,从而达到促进学生自主体验和学习相关知识的目标,引导学生全面提高个性化活动能力水平。

2.3强化资源配置

提高教育工作有效性,还要在超常教育、英才教育、天才教育、资优教育理念辨析的基础上优化学制,科学的设制课程,在优化知识供给的深度与广度方面下功夫,注重以必修课为主,开设丰富的选修课程活动内容。其次,实现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更好的发挥班级授课制与个体指导的具体价值,从而形成完善的指导体系,满足学生不同发展需要。

结论:超常教育、英才教育、天才教育、资优教育概念在本质上有相近的特征,应当顺应每个人的具体教育需求,注重将天才教育与专才教育结合,在挖掘学生潜质的基础上,全面提高教育资源配置的有效性和科学性。

参考文献:

[1]曹原.美国英才教育政策研究[D].北京:北京师范大学,2011.

[2]施建农,徐凡.超常儿童发展心理学[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5.

[3]蔣明珊.普通班里的资优教育之一:我的研究经验与观点[J].资优教育季刊,2010(115):1-7.

作者:范静怡

第三篇:道德教育中的“教育”及“自我教育”

摘 要: 本文从具体实例出发,在充分肯定当前中学生的主流是积极的、有道德的前提下,提出了进一步促进中学生道德成长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探讨了应依据中学生道德成长的特点规律,让学生在“教育”与“自我教育”的互动中,自主建构起积极的道德意识、能力与素养的问题。

关键词: 道德教育 “教育” “自我教育”

一天放学后,我正在办公室批作业,突然听到“报告”,抬起头一看,发现我班的两个学生手里拎着一袋垃圾站在办公室门口,其中一个是副班长小嘉,另一个是淘气鬼小程。“请进,什么事啊?”他们一边走进办公室一边说:“华老师,这袋垃圾是在我们班的包干区发现的,我们已经查过,这是初二(10)班的,里边的废纸上有他们班级的名字,还有他们班学生的名字。”“真的?拿出来让我看看。”他们放下垃圾袋,快速地找出了证据。“哎,这些学生的品行实在是太差了。”我叹了口气,“那现在先把垃圾……”还没等我说完,小程嬉皮笑脸地接道:“放回到他们教室门口去。”我注意到小嘉用胳膊挤了挤小程,就微笑着问:“你们对这些学生的行为有什么看法?”“他们太懒了。”“他们经常乱扔垃圾。”“我还看见他们班的男生拦住女生呢。”“对,还有在车棚里抽烟呢……”他俩你一言我一语。“好。你们发现了不少不良的行为,这说明你们具有较强的辨别是非的能力,有正确的荣辱观和良好的道德观。”我给予他们表扬鼓励,“而且,当你们发现我们的包干区里有垃圾时,能立即把它捡掉,这说明你们有很强的集体荣誉感。再说,你们没有简单地把垃圾从我们的包干区挪到人家的包干区,这又说明你们做事不冲动,有自制力。你们向我汇报,目的是想要我们老师对他们进行批评教育,使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你们是在帮助他们,这一切你们都做得很好,接下去你们准备怎么处理这袋垃圾呢?”“把它扔到垃圾箱里去。”小嘉抢着回答。我又问小程:“你看呢?”他低着头不好意思地答道:“扔到垃圾箱里去。”“对。你们说得不错,这是最妥善的处理办法。”我又拍拍小程的肩膀说:“我知道你刚才为什么想把垃圾袋放到他们的教室门口。你是想教育他们,让他们吸取教训,以后别干这种缺德的事情,对吗?”他马上抬起头说:“就是嘛。”“对,是要好好地教育教育他们,不过,教育这件事还是交给我吧,你看行吗?”他爽快地回答:“好。”“那你们把垃圾处理完就回家吧,路上注意安全啊。”他们一边应着,一边走出了办公室。而我独自坐在那里陷入了沉思……

目前,大多数中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观念,具有正确的社会荣辱观。他们能遵守公共秩序、爱护公共财物、讲究公共卫生,做到礼貌待人、尊老爱幼,能真诚地帮助需要帮助的人。但由于受到社会上一些不良风气的侵蚀,加上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少数学生道德观念薄弱,具体表现为:随手乱丢废纸废物、在公共场所大声喧哗、闯红灯,向小同学敲诈勒索、旷课逃学……可见,部分中学生的道德观念、道德行为与建立和谐社会的思想道德要求相比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

中学生是祖国的未来,他们的道德状况对社会秩序、社会风气、社会凝聚力具有决定性影响,直接影响整个社会的道德水平,决定整个社会的文明程度,而他们的健康成长关系到祖国的前途和民族的命运。因此,加强对中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刻不容缓。

一、经验影响:学生道德品质养成的同化点

学生道德品质发展是以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道德品质发展可能性为基础。与一切事物的发展一样,学生道德品质发展总是建立在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的,并且是由内而外主动生长的,而不是从外到内灌输的结果。尊重学生已有的经验是促进学生道德品质发展的前提。学生发展的不同阶段都有其不同的发展可能性。这就是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所说的“最近发展区”。

二、双向建构:学生道德品质内化的活动基础

学生道德品质发展是在与环境相互作用的活动中双向建构的。首先,学生的道德品质发展不是自发的,人的道德品质潜能只是提供了发展的可能性,但是道德品质的发展需要在参与社会生活、与文本对话、与人交往、在认识或者改造世界的活动中实现,在这种主体性的活动中,人在习得一定的社会文化规范的同时,还发挥着自己的潜能,主动建构和不断丰富着自己的精神世界。活动是学生一切道德品质发展的源泉和中介。其次,学生道德品质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主体的选择,以及主体所形成的自我意识(包括自我概念、自我评价、自我期望、自我调节等)。随着学生的发展,学生自我意识和自主选择对学生道德品质的发展的作用日益增强。学生道德品质的发展不完全是学校教育的结果,在一定意义上还取决于学生自我意识和自我教育的水平。

三、系统变化:学生道德品质构建的基本方式

学生道德品质发展是一种身心结构的系统变化过程。首先,人的道德品质是一个由诸多方面组成的身心结构系统,任何一方面道德品质机能的作用都是在人的整个道德品质系统中发挥作用的结果。发展不是指某个知识技能和行为的掌握,而是整个身心结构系统的变化。因此,人的道德品质发展不可能割裂开来施教或者通过训练的方式实现。其次,学生每个发展阶段都有不同的道德品质发展的主题。青少年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迅速的时期,美国心理学家埃里克森和前苏联心理学家包诺维奇的研究认为,在儿童每一个发展的阶段都有其主导性的需要,以及与这一主导性需要相适应的发展课题。每一个发展课题的解决都能为后续的发展提供可能。因此,学生道德品质发展的每个阶段都有该发展阶段的主题,学校道德品质教育必须关注不同发展阶段学生的主导性需要和该阶段面临的发展性课题。

四、多维发展:学生道德品质生成的不确定性

每个儿童都是一个独特的世界。学生道德品质发展具有发展的共性,同时每个学生发展的基础、可能性、路径与节奏也不完全一样。而且发展是非线性的,每个儿童都有不同的发展轨迹。有时儿童在发展中的错误和曲折往往是孕育更大发展的起点和信号。为此,道德品质发展是连续性与非连续性相互交替的统一过程。道德品质发展的连续性是指道德品质的某些方面有一个从低到高的连续性的过程,但是,很多情况下,道德品质发展往往具有非连续性的特点,即某个阶段学生似乎看不到发展,突然,因为某个事件的发生,学生在某些方面一下子成熟起来。学生道德品质的发展往往是连续性与非连续性发展的统一。因此,学校教育除了为学生道德品质发展提供连续性的有计划的教育之外,还应创造让学生道德品质发生非连续性变化发展的教育活动方式与内容,适时促进学生道德品质的发展。

五、有机整合:学生道德品质发展的主题方向

学生的道德品质发展是社会化与个性化相互促进的过程。人的道德品质发展包括个性化与社会化两个方面统一发展的过程。社会化是指个体习得和接受社会文化规范,成为能积极适应该社会的成员的过程。个性化则是指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自己独特的价值追求、情感态度、认知结构及行为方式,发现自己独特的价值的过程。正是社会化使个人成为一个社会人,而个性化使个人具有独特个性与价值。个性化与社会化相互影响并统一于人的整个发展过程之中,两者是不能割裂的。德育的重要目标之一,就是促进学生社会化与个性化之间的相互促进、协调发展。

为此,我们说: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主动交往的德育手段把承认人是社会人作为道德教育的逻辑起点,这为“完整人”的生成提供了重要条件,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以完整的人格相互交流,在创造他们交往关系之时,也在创造着生活,在体验、内化着生活的要求,从而在建构、生成着“自我”。

作者:华昭君

第四篇:小学教育中线上教育与线下教育相结合的教育模式的研究

【摘 要】近年来我国线上教育获得空前发展,已经在很多学校内得到了普及。和线下教育相比,线上教育具备独特的优势,在线上教育的进行过程中,不会受到时间与空间的限制,使学生的学习过程变得更加灵活,因此必须将线上教育与线下教育二者结合起来。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线下教育被迫进入停滞状态,线上教育“大显身手”。本文将小学教育作为出发点,首先阐述线上教育与线下教育相结合的内涵,其次分析线上教育与线下教育相关平台的构建途径,最后在小学教育中促进线上教育和线下教育结合的策略。

【关键词】小学教育;线上教育;线下教育;教育模式结合

引言

目前我国网络用户的主体就是学生,因此网络已经完全融入到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尤其是在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线上教育成为学生学习的主流,因此各个学校开始发展线上教育。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对小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教师必须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将线上教育和线下教育进行结合,通过线上和线下两个方面,全力为学生打造高质量的学习环境。

1.线上教育与线下教育相结合的内涵

线上教育和线下教育相结合,主要体现为学校通过大数据、互联网等网络技术,将网络教学体系构建出来,同时引导学生通过网络平台进行线上学习活动,同时在线下开展自主学习,从而提升知识水平。在线下教育之中,教师将线上教育获得的反馈作为依据,同时结合教学大纲的具体要求,为学生专门讲解知识的重难点,从而实现当前的教学目标。

线上教育和线下教育相结合,是在新的教育发展背景之下,所形成的一种全新的教育体系。小学教育必须将线上教育和线下教育二者进行科学运用,将传统的教学模式不断进行转变,从而极大地推动我国小学教育的发展。

2.线上教育与线下教育相关平台的构建途径

(1)利用适合的资源载体。要想真正实现线上教育和线下教育相结合的目标,首先要构建一个专门服务于小学教育的网络平台。小学教师可以通过QQ、微信、云课堂等学生常用的软件,构建出全新的线上教育体系。例如云课堂之中包括消息、活动、成员、资源等模块,教师可以灵活运用音频、视频、图片等形式,引导学生开展线上学习活动,同时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教师在调动学生积极性的过程中,可以采取在线小测试、知识抢答、小组任务等形式。与此同时,教师要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开展真正高效率的线上教育活动,例如教师可以通过网络平台产生的后台数据,来统计学生观看了多少次视频、有哪一类视频被学生反复观看,从而了解到不同学生之间的学习情况,从而在将来的线上教育规划之中目标明确。

(2)构建适合的资源内容。线上教学资源的选择,必须紧密结合当前的实际教学进度,以及国家规定的教学大纲。教师可以在线上线下教学的筹备阶段,提前将“导学案”资源进行共享,为学生提供科学、高效、灵活的学习方案。不仅如此,教师在制作“导学案”的过程中,必须突出学习重点、课程目标、学习反思、课后自测等方面的内容,从而使线上教育真正与线下教育内容相符。

教师还要从现有的教学目标出发,共享不同种类的教学资源,例如视频、电子书、图片等,教学资源的内容需要注意,其原因是小学生的年龄限制,不能采用内容晦涩难懂的资料,尤其是视频最好采用动画的形式,这样做有助于小学生对知识的学习与理解,从而真正获得自主学习的能力。

3.在小学教育中促进线上教育和线下教育结合的策略

(1)不能拘泥于固定的模式。在新冠疫情发生之后,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亲身经历了关于线上教育的实验,在此之中,教师们必须认真总结相关经验,反思线上教育进行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然后抓住抓住基础教育改革新契机,从而构建出适合未来发展的、全新的教育形态。在这一过程中,人们必须要注意到,线上教育与线下教育相结合,并没有固定的模式,需要教师们在实践中不断摸索。

线上教育与线下教育并不是互相对立的,更不是可以混为一谈的,教师们必须深入研究线上教育与线下教育当中,各自存在的优点和缺点,相互取长补短,同时充分发挥相关教育优势,为学生提供质量更高的教育。线上教育是一个全新的事物,虽然新事物会取代旧的事物,然而旧事物当中也存在闪光点,不能因为新事物的存在,而选择将旧事物彻底摒弃。

(2)教师需不断提升综合素质。对于我国的教育领域而言,新冠疫情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考验,我国的教育信息化建设情况,在新冠疫情当中获得体现。线上教育对绝大多数小学教师和小学生而言,都是第一次经历的,在此之前并没有充足的、可以有效借鉴的经验,所有人都在“摸着石头过河”。在全体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下,线上教育成功发挥了积极作用。

尽管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人们必须要意识到,有一部分小学教师的综合素质仍需提升,或者说是教学基本功仍然需要加强。这一部分教师在开展线上教育的过程中,只注重对知识的讲授,导致线上教学和线下教学几乎没有差别,导致小学生群体缺乏通过线上教育学习的兴趣,线上教育的优势得不到任何体现。因此教师必须着手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为学生提供更加优质的线上教育,以及线下教育。

(3)加大优質资源供给的力度。教育资源浩如烟海,然而不是所有的教育资源,都可以被称之为优质的教育资源。小学教师在进行日常教学的过程中,必须不断进行探究、开发和积累,否则就会出现“书到用时方恨少”的情况,学生不仅不能有效学习知识,教师本身的教育活动也无法顺利开展。

目前我国线上教育除了各大网络平台的网课,还有国家教育云资源平台在线播放中小学各学科“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录像,以及在全国范围内被评为优质课程的教学资源,使教师和学生在疫情期间也能够顺利开展教育活动。当然在这一过程中,必须要做到教师、学生、资源、技术四个方面相互协调。

(4)对教学内容进行调整优化。正因为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都存在优点和缺点,因此在线上教学和线下教学相结合的过程中,必须优化和调整现有的教学内容,对教学模式进行全新设计,从而实现目标强化、内容重组、流程再造。

有一些教学内容不仅适合线上教学,也适合线下教学,这一类教学内容应当安排到线下教学之中,其原因是学生的学习过程,不只是和学生有关,更与教师有关,学生可以在线下教学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虽然线上教学具备诸多优势,然而在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融洽关系、学生的实践过程方面,线下教育的优势更明显。

现如今,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再适合当前的教育形势,因此在小学教育当中,必须将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的结合目标进行实现。全国各级各级教研机构和学校应该做好统筹课程、教材、教学、考试、招生、评价、管理等教育教学各环节工作,建立能够推动线上线下教学一体化的育人新机制。

4.结语

当前我国社会经济获得前所未有的大发展,因此,教育领域的发展也不容忽视,人们必须从小学教育这一基础教育方面着手,推动教育领域的大变革。在这一过程中,离不开线上教育与线下教育二者的有机结合。教师必须发挥自身的榜样作用,全力促进二者的结合,为学生创造出质量更高的学习环境,让学生们真正爱上学习。

参考文献

[1]刘利民.线上线下混合学习将成为教育新常态[J].中小学数字化教学,2020(07):26-28.

[2]孙众.稳步迈入线上线下相融合的教学新常态[J].中小学数字化教学,2020(06):1.

[3]李政涛.后疫情时代,基础教育向何处去?[J].基础教育,2020,17(03):94-98.

[4]吴琼,曾晓亮.基于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在高职软件技术课程中的应用研究[J].计算机产品与流通,2020(07):151-152.

作者:王红霞

第五篇:以素质教育指导应试教育,以应试教育促进素质教育

随着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多样化和人们对教育功能认识的深刻化,传统教育的种种弊端开始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反思,教育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也被人们日益重视,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素质教育”作为一个传统教育的对立者问世了。 “素质教育”一经提出就赢得了社会各界的一片赞誉,一时间对“应试教育”的批评声迅速膨胀。两种教育模式截然不同的待遇,让很多人坚信在不久的将来“素质教育”定会取代“应试教育”,但时至今日“应试教育”依然显示着它强大的生命力,“素质教育”的实行却履步维艰,这让我们不得不思考:“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能否寻求一种有效的整合?这种有效的整合对我国课程设置的优化能否起到积极的作用?

一、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关系分析

(一)素质教育的指导性

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提出:“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是中央文件对素质教育的第一次正式定义,从中看出素质教育的培养目标主要体现在两点:一是培养学生的德智体美等诸方面素质,提高整个国民素质;二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国家培养优秀人才。文件中同时也规定了实施素质教育的原则:一是素质教育的推进在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同时要面向全体学生;二是素质教育的实施要贯穿于各级各类教育和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

素质教育为我们构建了一个美好的教育蓝图,为各类教育工作者开展教育活动指明了方向。素质教育和我国第八次基础课程改革相结合,对我国未来教育发展的方向和培养目标的把握都具有前瞻性的指导意义。同时,素质教育的教育理念融合了当今世界教育的发展新趋向,使我国的教育发展趋势与世界教育发展潮流相接轨。因此,素质教育的提出对我国教育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但同时我们也要认识到,素质教育是站在理论的高度对教育工作进行指导,自身缺乏具体、明确和操作性强的实施与评价方案。

(二)应试教育的现实性

应试教育通常被视为一种偏重于通过考试,以分数来衡量学生水平,以把少数人从多数人中选拔出来送进高一级学校为目的的教学模式。反对者认为,这种以应付考试为主要目的的教学模式,在教学活动中过度要求学生对基本知识的识记,使学生丧失了自主创新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

然而,笔者认为就目前我国基本国情来看,应试教育在我国有其长期存在的合理性:第一、我国是一个人口数量庞大、地区差异悬殊的大国,应试教育因其统一、客观的评价标准,很大程度上避免了因个人主观喜好带来的评价不公和徇私舞弊现象,使广大农村地区的学生和经济发达区的学生在获得更高一级的学习机会上能够公平竞争。第二、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不具可比性。素质教育是教育内容和培养目标,应试教育是评价方式和选拔手段,两者本就是构成教育活动的两个部分,将两种不同范畴的概念放在一起进行比较,其行为本身就是不正确的,又如何保证结果的正确性。任何一种教育形式都必然会有“考试”这样的评价方式和选拔手段存在,我们对应试教育的批判源自于“考试”这种方式占据了教育活动的大部分空间或全部空间,但也不能因此就全盘否定。

历数建国以来的八次基础课程改革,课程设置的变化始终是一个突出的聚焦点。这是因为大到国家教育方针的贯彻,小至教学目标的达成,都要依据课程的实施,所以课程如何设置关系着教育活动的各个方面。也正因为如此,课程设置的是否合理,成为教育改革能否顺利进行的关键点。目前我国的第八次课改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指导此次课改的理论基础正是素质教育提倡的基本理念,但是因其与应试教育在实践操作中的矛盾冲突,使其无法按照预期设计顺利进行。因此,笔者试图站在一个中立客观的角度,探讨基于“素质教育指导应试教育,应试教育促进素质教育”理念下的课程设置结构的优化。

二、我国中学课程设置的现状分析

(一)我国中学课程设置的优势

1.必修课程种类齐全

我国中学现阶段必修科目主要为语文、数学、外语、思想品德、社会(历史、地理)、科学(物理、化学、生物)、体育与健康、艺术、综合实践,选修科目是地方和学校课程。将我国新课改后的中学课程设置与世界其他发达国家的课程设置相比,可以看出我国的必修课程设置种类齐全。

2.注重基础课程教育

在历年的国际奥林匹克竞赛中,中国学生骄人的成绩都让世界各国为之侧目,中国学生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方面的扎实功底为世界所公认,这是我们在基础教育方面的成功之处。虽然,过多地识记和背诵知识并不为人们所赞成,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我国在基础课程教育方面的努力帮助学生奠定了深厚的基本功。

(二)我国中学课程设置的不足

1.学科间缺乏横向联系

我国的中学课程设置的学科壁垒鲜明,缺乏知识间的横向联系和渗透,养成学生孤立看待事物和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不利于其综合思维和创新意识的培养。我们经常会在课堂中听到这样的回答:“这个知识点是某某课的,我们就在此不多讲了”,孤立的课程设置也导致我们的教师执着于自己的“术业专攻”,鲜少涉及其他学科领域,认为只要教好自己的专业课程就是一位优秀的教师。

2.课程设置模式单一

我国是一个幅员辽阔的大国,东西部差异显著,城乡差距较大,而我国从课程设置到课程目标的确定,从教材的使用到教学进度的安排,都有统一的规定,这无疑对保证各校的教学质量有重要的意义,但同时也忽略了各地区的巨大差异,造成课程资源的浪费和教育模式的生搬硬套。虽然,新课改中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开发,但是由于不参加升学考试,其实施并未落于实处。

3.重自然科学课程轻社会科学课程

在我国现行的人才选拔制度下,衡量一个学科的受重视程度,最简单有效的就是该学科在升学考试中所占的分数比例。例如,宁夏回族自治区中考各学科的分数构成如下:语文、数学、英语分别是120分,理化160分(物理85、化学75),政治70分,历史、地理、生物30分(选修一门),综合110分(包括体育55、信息技术15、英语口语10、理化生实验10、学校德育20),总分730分。虽然各省市的分数都略有差异,但总体来看,我国的课程设置表现为重自然科学轻社会科学。

4.重学科课程轻实践课程

新一轮的基础课程改革中对教学活动三维目标的要求和课程结构的设置原则调整是我国课程改革中的一大进步,反观当前学校的课程设置,我们遗憾的发现,我国的课程设置中为实践课程留出的空间实在是少之又少。这使得课程的三维目标,即基本知识和技能的掌握,过程和方法的培养,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树立,只能停留在理论知识的学习过程中,无法达到全面和深入的培养。

5.课堂教学时间较长

将我国新课改后的课堂时数与部分发达国家相比发现,我国的周课时平均数为34节,部分发达国家的周课时平均数为:日本28节、法国26节、德国33节、加拿大26节。从中可看出,只有德国的课时数基本与我国持平,其他几个国家的周课时平均数均低于我国6-8节。这反映了我国课程设置中课堂教学时数过长,课外活动时间较短。

三、对我国中学课程设置的几点建议

(一)综合课程与学科课程的平衡

学科知识体系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这种联系不仅体现在学科知识内部的纵向联系上,也体现在学科之间的横向联系上。在课程的设置中更要打破学科壁垒,注重学科的横向联系,根据学生的兴趣、能力和身心发展特点组织课程内容。横向的课程内容组织可以更好的让学生了解到自然界是统一的整体和自然界各种事物之间的依存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综合考虑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科学素养和统整人格。但是,我国的综合课程因师资力量薄弱、基础设备落后、不参加升学考试等各方面的原因,学校教育并未给予太多的重视。

(二)加强实践活动课程

学科知识的学习是为各种能力的培养奠定理论基础,但是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具体培养则要依靠实践活动。在实践活动中运用理论知识解释现象、解决问题,从而达到自主创新。我国中考和高考中的理化生实验和信息技术操作是我们在实践课程方面的尝试,但是其所占比例明显偏低。因此,适当减少学科课程,增置多种类型的实践课程,如劳动技术、机械操作等,并将其纳入升学考试,这既是对我国课程设置结构的优化,又利于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三)设置职业教育课程

近年来,本科毕业生和硕士毕业生的就业率并不乐观,调查显示,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除了社会竞争压力大和毕业生的过高期望以外,还有一个原因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即毕业生对自己职业选择的迷茫。究其原由,我们的学生在十几年的学业生涯中缺少了一项重要的教育——职业教育。学校课程设置应该弥补这一方面的不足,增设关于职业教育方面的课程,中学阶段既要重视基础教育,也要开展与大学相衔接的专业教育,既要开设普通教育课程,同时也要加强职业教育课程的开设,培养学生的生存能力和职业选择意识,以适应社会多样化的需求。

(四)设置种类较多的选修课

我国的必修科目种类齐全且数量较多,但选修科目数量很少,甚至没有。必修科目是让学生掌握基本知识和技能,选修科目则是拓展学生的特长和才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发达国家在这一点上值得我们借鉴,他们的选修科目种类之多、重视程度之高是我们无法比拟的。因而,除了开设面向全体的必修课程以外,也要根据学生不同的兴趣爱好和分流发展方向开设选修课程,组织可供不同发展潜能学生选择的课程内容,为他们提供多种选择机会,以满足学生对课程的不同需求。

(五)课程设置“区域模式”的制定

课程区域模式是指根据全国不同区域的自然环境、社会文化、经济发展等方面的差异,可将全国划分为几个主要的区域,制定不同的课程设置方案。例如,根据自然环境和经济发展状况将全国划为东部沿海区、中部内陆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也可根据城乡发展差异划为城市区、农村区及城乡结合区。根据每一区域的特点为其制定合适的课程设置方案。这样既可以兼顾到不同地区的区域差异,又不会大幅度削弱国家对课程设置的统一管理,做到真正的教育权限下放。

(六)灵活的课程设置与多元的评价方式有效结合

课程设置的灵活性原则主要体现在课程设置能否为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等创造条件;评价方式的多元性主要体现在评价方式能否全面、客观的评价学生的综合能力与优势才能,为其在以后的职业选择中提供参考依据。要使我国的课程设置发挥其应有的培养作用,最重要的是对现行评价方式的改革,如重视传统的试卷考查的同时,兼顾学校、同伴对其评价的重要性;适当降低考试题目对知识识记能力的考查,提高对知识应用能力的考查;对技术操作类课程的考查应纳入最终的综合分计算中,等等。只有将灵活的课程设置与多元的评价方式紧密结合,才能发挥教育的最大功效。

四、结语

在经过了对素质教育的狂热崇拜和对应试教育的口诛笔伐后,我们应该认识到,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并非水火不容。素质教育作为一种更高级的理论形态,为教育实践提供了先进的指导思想;应试教育作为一种完善、客观的选拔方式,确保了教育活动结果评价的公正性。素质教育本是针对应试教育中出现的种种弊端提出的,但矫枉切忌过正,对素质教育的大力提倡并非建立在对应试教育的全面否定之上。我们应以课程设置为契合点,统整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优势,并据此对我国的评估体制进行调整,从而达到以素质教育指导应试教育,以应试教育促进素质教育,探索一条真正适合我国国情的教育改革之路。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 1999, 6.

[2]丁远坤. 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并非对立[J]. 学术交流, 2001, 9 (98: 139-141).

[3]王敏勤, 赵丽霞, 翟艳. 课改后我国与部分发达国家中小学课程设置的比较分析[J]. 上海教育科研, 2007, 12 (62-65).

[4]陈芬萍. 中小学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 (3: 123).

[5]张瑞玲. 德国中小学课程设置的特色科目及启示[J]. 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 (2:154-158).

作者:明小艳

上一篇:教育技术论文下一篇:金融专科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