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基本特征

2023-03-0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新时代基本特征

宋元明清时代管理思想基本特征研究

摘要:在宋元明清(前清)700多年的历史长河中,一些具有代表性的管理大师们的管理思想主要具有以下几方面特征:管理目标是强化皇权,提高国家统治效能;管理思想的中心是“以人为本”;以儒学学派为主体的治国思想;突出了“以农为本,富民兴邦”的治国理念。

关键词:管理思想;特征;儒学

在宋元明清(前清)700多年的历史长河中,管理大师们利用他们的智慧和勇气,谱写了一部又一部辉煌的管理思想的篇章。朱熹的理学思想、教育思想,朱棣的儒家思想,康乾的“大中国观念”等名人的管理思想不仅对当时的管理实践有指导意义,而且对我们当今的管理实践也有一定的指导价值。通过比较分析,宋元明清(前清)四个朝代的盛世时期的主要代表人物主要的管理思想的主要特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 管理目标是强化皇权,提高国家统治效能

任何一个朝代的统治者,其管理思想都是为维护其统治地位,加强对中央和地方的领导服务的。

宋太祖(927-976)的基本统治思想是“文治”,他认为文臣“纵皆贪浊,亦未及武臣十之一也”。他还说:“苟用其长,当护其短”。因此,他提高文人的地位,主要表现以下几点:(1)重用知识分子,为保证知识分子得到重用,宋太祖在制度上规定了文臣的升迁要快于武臣;(2)优容知识分子;(3)尊重知识分子。

忽必烈面对其统治区域辽阔,境内民族众多,各民族风俗习惯、思想意识、宗教信仰各不相同的情况,采取了各种思想兼容并蓄的政策。对各种宗教的待遇大体一致,这不但促进了儒学、佛教、道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等的发展,也促进了他们之间的交往和融汇,为中华民族的思想文化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明太祖朱元璋明确提出了“教化必本诸礼义的教化方针。即主张以“礼”教民,用“礼”来约束百姓,规范百姓的行为,使人们树立等级尊卑观念。

朱熹(公元1130-1200年)认为人性的培养十分重要。“知、廉、勇、艺、礼、乐”六者之中,“知”便是穷理,“廉”是养心,“勇”是力行。只要格物穷理,正心修身,加上操守礼乐的规范,便可成为一个内外兼修、才德具备的“全人”。同时强调道德,德教使人自觉遵守各种道德规范。

康熙、雍正和乾隆作为中国少数民族出身的君主有一个十分可贵的“大中国”的观念。雍正说:“我朝肇基东海之滨,统一中国,君临天下。所承之统,尧舜以来,中外一家之统也,所用之人,大小文武,中外一家之人也,所行之政,礼乐征伐,中外一家之正也。”他们突破了大汉族自我优越的民族观,摒弃了儒家传统观念中蔑视边疆地区少数民族的狭隘偏见,把中国看成包括中原腹地和广阔边疆的 “大中国”,成为有利于维护和加强全国统一、民族团结的民族统治政策的一个重要的理论基点。正是在这种观念的支配下,在康熙、雍正和乾隆时期,实现了稳定的国家大一统局面,真正实现了对边疆地区长期稳定、有效的政治管辖和军事控制,边疆地区真正成为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无论是宋太祖的“又文抑武”思想,忽必烈的宗教思想,朱元璋的教化思想、还是康熙、雍正和乾隆的“大中国”的观念等,这些思想的最终目标都是为强化皇权,保证国家机构的有效运转,提高国家体制效能。另外,各朝代的管理大师或思想家们的思想,如朱熹的新儒学,王安石变法思想,许衡的人才与哲学思想,朱棣的儒学思想等,其最终目的也都是为维护其君主的统治意志服务的。

二、 管理思想的中心是“以人为本”

宋太祖赵匡胤黄袍加身之后,他并没有像以往的一些皇帝那样,大开杀戒,而是以“杯酒释兵权”的方式让部臣退让,同时不计前嫌,启用前朝旧臣,以和平的方式取得兵权。他通过减轻赋税和徭役,妥善安置灾民,发展农业生产、行修水利等管理实践来践行他的“以民为本”的管理思想。永乐皇帝说:“五谷丰登,风调雨顺,黎民百姓过得家家丰衣足食,这才算是吉瑞。”“国之本在,而民无食,是伤其本。”这些统治者们很清楚,民安则国安。元朝思想家许衡认为,用人与立法是维护统治地位的关键。要想安邦立国,就必须注重培养、发掘、提拔、任用人才。在用人方面,宋太祖是不拘一格重用人才。宋太祖选拔官吏通常是多途并举,如科举、荐举等,且在择人上非常审慎。他有三大指向:一是才能为本,资序居次;二是树立榜样,自警自奋;三是召对亲试,择优黜劣。在用人上主要表现在他能用贤不用谄;用其短则短,用其长则长;赏罚分明,不念旧恶;实行文武分途,崇文贬武的国策。宋太祖平时重视对臣下的考察,不拘一格摧用新人。他“ 察内外官,有一才一行可取者,密为记籍之。每一官缺,则拔籍选焉,是以下无遗才,人思自效”。正因为宋太祖热爱读书,尊重士人,能够不拘一格地选拔重用人才,所以很快平定天下, 臣服万民,建立了统一的大宋王朝。

朱棣认为用人应当选贤才,并学会充分利用其才能。乾隆说:“民为邦本,庶富相因,但令小民于正供之外,留一分盈余,即多以份积蓄,所谓‘藏富于民’,‘百姓足,君孰与不足’者此也。” 朱棣说:“民者,国之根本也。根本欲其安固,不可使之凋敝。是故,圣王于百姓也,恒保之如赤子,未食则先思其饥也,未衣则先思其寒也。民心欲生也,我则有以道之,民情恶劳也,我则有以逸之。”“薄其税敛,而用之必有其节。如此,则教化行而民俗美,天下勤而民众归。”“经国家者,以财用为本,然生财必有其道。财有馀则用不乏。所谓生财有道者,非必取之于民也。爱养生息,使民之力有馀,品节制度,致物之用不竭。……民者邦之本,财用者民之心。其心伤,则其本伤,其本伤则枝干凋瘁,而根抵蹷拔矣。”即朱棣认为,统治者要维持自己的统治地位,就要实施仁政,仁政就是爱民保民,让百姓得到温饱,减轻其徭役。另外,取财要有道,即不要伤百姓的心,要有所节制,而财的来源就是要兴修水利,发展生产。

三、 以儒学学派为主体的治国思想

思想的统一对中国这样一个泱泱大国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它有助于保持政治安定和社会稳定。归纳宋元明清时期的管理者和思想家们,他们推崇儒学,是虔诚的儒学弟子。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以及儒学已经根植于人们的思想意识形态之中,统治者们想通过倡导儒学来统一人们的思想意志,规范人们的行为,使民众归附。

朱棣称儒学为“国家致治首事,不可视为迂缓不切之务。”在学习儒学的过程中,他认为“帝王之学贵切己实用”。即帝王学习儒学要为他的国家管理服务。他亲自编撰了《圣学心法》,这部用于教育其皇子的教科书,反映了他以儒学学派为主体的治国思想。朱棣的儒家政治思想。从《圣学心法》看,朱棣所标榜的儒家政治思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敬天法祖;(2)保民如赤子;(3)制礼作乐,明刑弼政;(4)养士择贤听谏纳言。

忽必烈倡导儒学,当然主要是为了培养治国人才,同时也是为了正人心,讲道德,保证国家的稳定。忽必烈认为“三纲五常”等儒家思想对于他君临天下大有用处,于是他大力倡导学习儒家文化和传播儒家思想。中统三年(1262年)创设诸路提举学校官,选拔博学老儒,提举本路学校。至元八年(1271年),创立京师蒙古国子学,后设国子监。在元至二十七年(1290年),全国设置学校已超过二万所。

朱元璋倡导“忠孝节义”。“忠”作为一种道德范畴,主要是针对贵族官僚而言的。“孝”作为一种道德范畴,则更具普遍性。朱元璋指出:“孝者忠厚恺悌”。(《国榷》)即孝顺父母的人也往往兼有其他美德,如忠于君,悌于兄,友于弟等。朱元璋还重视“尊老敬长”风气的培植。“尚齿所以教敬,事长所以教顺。”(《明太祖实录》)他要求“民间岁时宴会,拜揖坐次皆序齿” 。(《国榷》)又下令在全国范围内“行养老之礼”。朱元璋希望通过提高老人的地位,树立起尊老敬长的风气,同时也希望由老人理民事,宣教化,能使乡间风俗日渐淳厚。朱元璋一生勤于政事,事必躬亲,是我国封建社会中不多见的杰出君主。他建立了明王朝,为我国民族统一大家庭的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但他这个地方阶级政治家同历史上的许多皇帝一样,为了巩固其统治,滥杀无辜,屡兴大狱,先后诛杀数万人。许多功臣勋将,文人墨客都惨死在他的屠刀下,又体现了他作为封建帝王的残暴。

清朝皇帝以“敬天、法祖、勤政、爱民”为凛然恪守的家法。

儒学思想已迅速普及全国各地,培养了大批儒学人才,在帮助忽必烈治国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这些统治者及管理者们,其对儒家思想的尊崇,应该说对传承中国文化,规范人们的行为习惯,稳定社会确实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政治上封建专制统治的日益强化,这种尊奉的僵化性质的的消极作用越来越明显,从而会阻碍文化的创新和自由发展。

四、 突出“以农为本,富民兴邦”治国理念

中国的文化起源于农业,三千年一直推行以农为本,以“大家庭”为纽带和基础的农业文明根深蒂固。农业作为决定国家命脉的支柱产业,纵观宋元明清(前清)700多年的历史,历朝历代的统治者无不重视农业的发展,“以农为本”一直是封建王朝的执政理念。

明朝建立伊始,朱元璋下令:北方郡县荒芜田地,不限亩数,全部免三年租税。他还采取强制手段,把人多地少地区的农民迁往地广人稀的地区;对于垦荒者,由政府供给耕牛、农具和种子;并规定免税三年,所垦之地归垦荒者所有。这些措施大大激发了农民垦荒的积极性。除了民屯外,明初还有军屯和商屯,解决了军粮问题,同时也开发了边疆。在朱元璋积极措施的推动下,农民生产热忱高涨。农业生产的恢复发展,促进明代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朱元璋的休养生息政策巩固了新王朝的统治,稳定了农民生活,促进了生产的发展。

忽必烈即位之初就“首诏天下,国以民为本,民宜衣食为本,衣食以农商为本。”为了维护和发展农业经济,忽必烈多次下令,禁止变农田为牧场,禁止随意残害庄稼,禁止诸王、使臣、师旅恃势扰民。同时,实行了一系列发展农业生产的措施。建立劝农司。“以户口增、田野辟、词讼简、盗贼息、赋役平”五事作为考核地方官吏的标准。又设司农司(后改为大司农司)“专掌农桑水利”。颁布了农桑之制十四条,对农业的发展作出了具体规定。后来又颁布了“农桑杂令”,进一步指导农业生产。忽必烈设置大司农司等农业生产的管理机构,劝农大使遍布天下这种现象是史无前例的,这些为当时的农业生产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同时忽必烈意识到农业生产知识和推广农业生产经验的重要性,下令司农司组织人员编写了《农桑辑要》。《农桑辑要》颁行后,在全国兴起了学习农业生产经验的高潮,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明朝建立伊始,朱元璋接受大臣建议,鼓励开垦荒地,并下令:北方郡县荒芜田地,不限亩数,全部免三年租税。他还采取强制手段,把人多地少地区的农民迁往地广人稀的地区;对于垦荒者,由政府供给耕牛、农具和种子;并规定免税三年,所垦之地归垦荒者所有。这些措施大大激发了农民垦荒的积极性。除了民屯外,明初还有军屯和商屯,解决了军粮问题,同时也开发了边疆。在朱元璋积极措施的推动下,农民生产热忱高涨。农业生产的恢复发展,促进明代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朱元璋的休养生息政策巩固了新王朝的统治,稳定了农民生活,促进了生产的发展。内地居民向边疆地区的流动,解决了人口膨胀引起的耕地压力,由此也避免或减轻了可能引起的社会动荡,同时加速了边疆地区的经济发展,密切了边疆地区与内地的经济、文化联系。

康熙帝敬农重农的一个重要载体是先农(炎帝神农氏)坛,就是祭祀先农的坛庙。先农坛、耕织图、丰泽园和御瓜圃,曾经是清代农耕文明辉煌发展的推进器,康熙帝继承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把中国带向了农耕文明的最高境界。

参考文献:

[1] 郭成康.康乾盛世历史报告[M].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2002:28.

[2] 李中华.中国人学思想史[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5:533-534.

[3] 邓书杰.中国历史大事详解——清史[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05:15-16.

[4] 金永宪.浅议许衡的哲学思想 [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8(17).

[5] 吴晓晓.浅谈宋太祖的人本思想[EB/OL].[2007-12-07].http://xzj.2000y.net/mb/1/ReadNews.asp?NewsID=535705.

[6] 朱学勤.中国皇帝皇后百传密档——忽必烈[M].呼和浩特:远方出版社,2005.

[7] 朱学勤.中国皇帝皇后百传密档——朱棣[M].呼和浩特:远方出版社,2005:258-259.

[8] 朱学勤.中国皇帝皇后百传密档——赵匡胤[M].呼和浩特:远方出版社,2005.

(责任编辑:刘春雪)

作者:陆东辉

第2篇:论习近平新时代青年思想政治教育论述的基本特征

【摘 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就青年思想政治教育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在青年工作中发挥了重要的指导作用,形成了一个完整科学的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体系,不论在表述形式还是精神内涵上都具有鲜明的基本特征。探讨习近平青年思想政治教育论述的基本特征,对于我们在新时代全面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青年思想政治教育论述,引导广大青年健康成长成才,汇聚起实现中国梦的磅礴青春力量,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习近平;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基本特征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就青年思想政治教育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在青年工作中发挥了重要的指导作用,形成了一个完整科学的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体系,不论在表述形式还是精神内涵上都具有鲜明的基本特征。探讨习近平青年思想政治教育论述的基本特征,对于我们在新时代全面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青年思想政治教育论述,引导广大青年健康成长成才,汇聚起实现中国梦的磅礴青春力量,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当今中国正处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关键时期,正处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新阶段;不断适应和引领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不断深化与世界的深度互动深度开放,社会结构深刻转型,互联网渗透进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这些经济社会领域的新情况新现象,对当代青年的成长和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是习近平青年思想政治教育论述基本特征形成的宏观时代背景。

我们党自建党以来就高度重视青年工作特别是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毛泽东同志用“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形象表述了青年的朝气与活力,要求在群众中经常进行生动的、切实的政治教育,为我国青年思想政治教育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邓小平同志提出的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成为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具体目标。江泽民同志希望青年把“胸怀祖国、服务人民”作为座右铭,提出了坚持“四个统一”的要求,是现代化建设新时期青年成长的遵循。胡锦涛同志对广大青年提出了坚持“远大理想、刻苦学习、艰苦奋斗、开拓创新、高尚品行”的五点希望,是新世纪以来我们党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的集中体现。历代党的领导人关于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论述,是习近平青年思想政治教育论述基本特征形成的思想发展背景。

当代青年群体的思想呈现出以主流思想为导向、以多样化发展为特色的特征。随着社会结构的深刻转变、社会经济成分多样化、收入差距、城乡差距和东西部差距的扩大,社会在一定程度上分化为不同的利益群体和阶层,在当代青年中也逐步形成了多种思想观念、多样价值取向共存的局面,当代青年群体思想意识呈现出差序格局。作为在全球化潮流中诞生和成长起来的一代人,基于国际交往和不同文化沟通的增加,随着青年跨国交流特别是留学生的增加,以及互联网对外界信息的传导,当代青年更加具备开放性思维,能够积极吸收世界的先进思想理念。同时,当代青年作为改革开放后出生、成长的一代人,主体意识显著增强,富有勇于创新和开拓进取的时代精神,敢于有梦、勇于追梦,是最富活力、最具创造性的群体。当然,由于种种原因,当代青年也有其自身的不足和一定的局限。当代青年思想意识的嬗变是目前我国经济基础变化的反映,是社会变革的折射。青年作为社会变革中最新锐而敏感的群体,其思想观念变化最能反映社会现实变化,也最能影响社会发展进程。当代青年思想意识领域的各种表现,是习近平青年思想政治教育论述基本特征形成的现实群体背景。

正是基于上述宏观时代背景、思想发展背景、现实群体背景,习近平青年思想政治教育论述主要具有以下几个基本特征。

一、时代性与开放性相统一

习近平青年思想政治教育论述最显著也最具特色的就在于其时代性。青年的思想意识作为一种上层建筑、一种特殊群体的意识形态,必然受到青年所处社会的经济基础和社会状况的影响。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是一项社会实践活动,也必然随着社会的演进而发展,受到历史的、发展的社会关系所制约。在不同时代、不同社会条件下,青年成长所面临的社会经济形势有所不同,针对青年开展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目标、内涵、途径等也就应当具有不同时代的特色。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形成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建设的“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这些新方针、新战略、新理念,都对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和外延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习近平同志高瞻远瞩地阐明了青年工作的重要性,指明当代青年的历史责任、当代青年运动的时代主题就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从而将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切换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这一时空境遇中,赋予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当代要素和时代意蕴。

今天的时代是一个开放的时代,时代性与开放性紧密相连。习近平青年思想政治教育论述不仅具有突出的时代性,而且具有高度的开放性,是这两者的辩证统一。对于全球化背景下的青年思想政治教育,习近平同志明确指出,要教育引導青年学生“正确认识中国特色和国际比较,全面客观认识当代中国、看待外部世界。”[1]更重要的是,习近平同志还强调要通过青年思想素质和业务能力的提升,让青年成为中华文化的讲述者、传播者,从而不断提升我国文化的辐射力、影响力。从一定程度上说,全球化视域下的习近平青年思想政治教育论述是“引进来”与“走出去”的有机结合,更加凸显了融通中外的开放精神。

二、传承性与超越性相统一

青年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作为一项思想意识领域的社会实践,具有一定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必然要借鉴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文化成果。同时,为了适应时代的要求,又必然要求在继承的基础上有所创新与不断突破。习近平青年思想政治教育论述,既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沃土,又立足于当代社会发展实践,兼具传承性与超越性,是这两者的辩证统一。

习近平同志不仅强调要重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借鉴,还多次引用历史文化经典,赋予经典以新的生命,形成了一系列旁征博引、深入浅出的表述,在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发挥了很好的作用。比如,习近平同志用“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表述创新精神的重要意义;用“学如弓弩,才如箭镞”说明提升能力素养的重要性;用“功崇惟志、业广惟勤”“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勉励广大青年勤学苦练,在艰苦奋斗中磨练自身意志,取得人生成就;用“从善如登,从恶如崩”启迪广大青年守德修身;用“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激励青年坚守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用“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阐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种大德,是全社会都应当遵循的共同价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觀在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的要求上,也吸收了传统文化中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逻辑内涵。这些表述,提升了广大青年对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的认同感,丰富了习近平青年思想政治教育论述的文化底蕴,突出体现了习近平青年思想政治教育论述的传承性。

在批判吸纳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的基础上,习近平同志立足于新的时代特征,使其青年思想政治教育论述富含创新精神与超越精神。从目标上来看,习近平同志不仅提出了青年树立中国梦理想信念的现实目标,而且着眼于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从而极大地拓宽了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视野。从功能上来看,习近平同志在不断阐述思想政治教育的导向功能的同时,突出强调其开发功能,旨在通过青年内在潜能的发掘,激发经济社会发展的长久动力。从内容上来看,习近平同志注重青年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培育。通过着眼长远目标,发扬创新精神,习近平青年思想政治教育论述形成了联结过去、现实与未来的动态进路,具有强大而持久的生命力。

三、规律性与系统性相统一

能否正确揭示其论述主题的内在规律,是判断一套思想理论合理性、正确性的关键标准。习近平青年思想政治教育论述彰显着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理论光辉,展现了当代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特性,体现了对青年思想政治教育规律的深刻把握。这从习近平同志对青年思想政治教育中最基本的两重关系的阐释和把握中可以清晰地看出来。

从内化与外化的关系来看,习近平同志准确把握了青年思想品德形成的过程和规律,为青年指出了一条“勤学、修德、明辨、笃实”的道德修养途径。通过勤学,青年接受外在的思想理论灌输,“下得苦功夫,求得真学问”[2];通过修德,青年深化对思想理论的吸收、理解,“加强道德修养,注重道德实践”[3];通过明辨,青年对各种思想理论进行筛选、加工,结合自身特点进行选择,“善于明辨是非,善于决断选择”[4];通过笃实,青年在强化思想道德培育的同时养成稳定的心理行为习惯,从而完成从内化至外化的全部过程,“扎扎实实做事,踏踏实实做人”5]。同时,习近平同志也明确了青年思想品德修养的步骤性、阶段性,指出要坚持由易到难、由近及远的原则[6],使青年思想品德形成过程更加合理化、科学化。

从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来看,习近平同志深刻把握了思想政治教育引领和服务于社会发展的规律,使内化与外化、个人与社会这两个方面有机结合,从而使青年个体思想品德成长和社会道德发展需要统一在新的历史实践中。习近平同志通过对中国梦的全面阐释和对青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论述,在宏观层面指出了当代青年思想政治教育与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紧密联系。而在微观层面,习近平同志强调青年要通过艰苦奋斗、笃实干事,在实践中实现自身价值,从而实现个人成长与社会发展相统一、内在素养提升与外在实践升华相统一,形成了一条环环相扣、不断递进的科学、完整的青年思想品德成长的路径。

习近平青年思想政治教育论述不仅深刻地反映和体现了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性,而且在此基础上全面地把握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各要素各部分特点及其彼此联系,并将两个方面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了一个全面完整、有机动态的体系。

从主体来看,习近平同志明确了其主导地位,要求青年思想政治教育者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宣传教育,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书育人全过程。习近平同志指出,“教育决定着人类的今天,也决定着人类的未来”,要旗帜鲜明地加强思想政治教育[7]。对于作为青年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全国高等院校,习近平同志要求其紧紧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抓好思想政治教育。对于共青团组织,习近平同志要求其深入开展中国梦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用中国梦打牢广大青年的共同思想基础。对于广大教师,习近平同志要求他们时刻铭记教书育人使命,引导学生心灵,开启学生智慧之门[8]。从客体来看,习近平同志充分地肯定其主动作用,看到了作为客体的广大青年在整个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中所处的重要地位,勉励广大青年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精神追求,外化为自觉行动,并特别重视青年模范人物的示范带动作用。习近平同志强调青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动性、自觉性,将其思想政治教育论述落脚在激发广大青年内在能动性的基础上,突破了传统的对单向灌输的偏重。从介体来看,习近平同志针对青年人熟悉互联网等新媒体工具的情况,提倡青年人运用新的媒体工具充实自身素养、促进对外交往,高度重视互联网在提高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能力方面的重要作用[9]。从环体来看,习近平同志对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环境和实践环境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对于制度环境,习近平同志特别指出,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必须全党动手[10]。在历次讲话中,习近平同志都要求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青年、关心青年、帮助青年,各级领导干部要做青年朋友的知心人、青年工作的热心人,从而为青年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坚实的组织和制度保障。对于青年成长发展的实践环境,习近平同志特别要求创造公平公正的社会环境,强化就业创业服务体系,从而为广大青年的成长创造一个正面、包容的环境,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良好氛围。

四、全面性与针对性相统一

习近平青年思想政治教育论述博大精深、内涵丰富,具有鲜明的全面性特征,这主要表现在:第一,习近平青年思想政治教育论述包括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任务、内容、途径、管理等各个方面,对青年、学校、教师、共青团和党委政府都提出了具体要求,具有涵盖的广泛性。第二,习近平青年思想政治教育论述对全国不同民族、不同地区、不同职业、不同年龄段的青年都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具有适用的普遍性。第三,习近平青年思想政治教育论述不仅是有关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指导思想,而且对其他领域的意识形态工作、对各行各业的思想政治工作都具有指导意义,具有指导的全面性。

在全面性的基础上,习近平青年思想政治教育论述也具有显著的针对性特征。习近平同志的有关论述不仅从矛盾的普遍性入手,而且直面当代青年成长发展的特殊矛盾,贯穿着强烈的问题意识、问题导向。

值得注意的是,基于各种主客观原因,许多青年在今天确实面临着缺失理想信念的风险。从各个时期青年成长的共性来看,在其成长过程中,大多要经历一段收获与坎坷并存、理想与现实冲突的迷茫期,这容易导致部分青年弱化甚至丧失对理想的坚定信仰。從当代青年成长的特殊性来看,应当看到,处于社会转型中的青年往往处在较弱势地位,他们经济收入低、生活消费高、工作学习压力大,其所面临的社会境遇与自身所持有的期望往往存在较大差距。同时,受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和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的影响,相当数量的青年因异地工作和学习,远离家乡的“熟人环境”,成为社会流动人口中的一份子,这增强了其思想意识中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使他们极易受到各种社会思潮的影响。更重要的是,当代青年熟练掌握互联网技术,已经深度融入网络社会中,各种思想意识在网络空间形成、流动,从而增加了不良思想或思潮对他们影响渗透的风险。“历史虚无主义”“普世价值”“宪政民主”等思想或思潮正是通过网络传播,诱导了部分青年。正是针对这些问题,习近平同志反复告诫青年,要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无论什么时候,我们都要坚守在中国大地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时代大潮中建功立业,成就自己宝贵的人生。”[11]。这切中了当下青年思想意识领域的种种问题,具有现实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参考文献

[1]人民日报.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9:1.

[2]《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年版,第172页.

[3]同上.

[4]《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年版,第173页.

[5]同上.

[6]人民日报.坚持立德树人思想引领加强改进高校党建工作[N].人民日报,2014.12.30(1).

[7]人民日报.习近平在北京市八一学校考察时强调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努力把我国基础教育越办越好[N]人民日报.2016.9.10(1).

[8]人民日报.坚持立德树人思想引领 加强改进高校党建工作[N].人民日报,2014.12.30(1).

[9]习近平.在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5.12.17(2).

[10]习近平.在知识分子、劳动模范、青年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EB/OL].合肥:新华社,(2016-4-30)[2016-9-10].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6-04/30/c_1118776008.htm.

[11]《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年版,174页.

作者简介:陈旻,北京联合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博士,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李呈,中国矿业大学(北京)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

作者:陈旻 李呈

第3篇:德育方法基本特征分析

摘 要: 德育方法问题成为影响德育实效的重要因素,必须重新审视德育方法,了解德育方法的基本 特征,即德育方法具有整体性、多样性和实践性。

关键词:德育方法;整体性;多样性;实践性

当前,我国德育实效性比较差,严重偏离现代德育的宗旨——“根本上是要使学生形成主体 意 识和自觉主动的精神”[1],不能不说与德育方法不当有很大关系。当前的德育方 法存在 明显的缺陷。可以说,传统的德育方法 已严重不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现实强烈呼唤德育方法体系的新构建。构建新的德育方法体 系,必须了解德育方法的特征。下面就德育方法的基本特征作些探讨。 

一、德育方法的整体性

德育方法的整体性问题是指为了充分发挥德育方法的综合、整体效果,而应科学、合理地 处理好德育系统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德育方法外部关系)及各德育方法之间的关系(德育方法 内部关系)。

1.德育方法与其他德育要素的整体性

德育方法与其他德育要素的整体性问题,主要涉及德育方法外部关系,即德育方法分系 统要与德育要素系统所包括的其他五个分系统——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德育途径、德育管 理 和德育评价横向贯通,互相联系,互相依存,构成整体。德育方法不应游离于德育整体系统 之外,而是发挥它在整体中、系统中的应有作用。例如,从德育方法与德育途径 的关系看,二者“既有密切的联系又有根本的区别,是两个不同的范畴。途径和方法是互相 影响、相互制约、互相促进的。途径决定方法,德育方法的选择依赖于德育途径。如课堂教 学这条途径,决定了讲授法和说明法是基本方法;而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实践锻炼法、考察 参观法则是基本方法。另一方面,方法的改进也会影响途径的发展。例如,多媒体信息技术 , 开辟了网络德育途径”[2]。同样,德育方法与其他分系统的关系也是既有联系, 又有区别 ,在整个德育系统中发挥着各自的独特作用,而独特作用的发挥又与它们之间的联系密不可 分。

2.德育方法体系的整体性

德育方法体系的整体性问题,主要涉及德育方法本身系统内部的关系,即各种方法的关 系问题。国内有学者指出:“德育过程的复杂性和德育对象的多样性与变动性,以及制约德 育方法的诸多因素,决定了德育方法既是多种多样又是紧密相连的。不同的方法各有侧重, 要各种方法巧妙的变换和组合是一种高超的教育艺术,它将使德育方法的整体效用得到充分 发挥,从而出色地完成德育任务。”[3]因此,方法的整体性问题必须引起重视。 众所周知, 每种方法都有一定的适用范围,没有一种方法是万能的,是可以适用于每个人及各种情形的 。一种方 法,可能完成多种任务,实现多个目标,适合多类内容。同样,多种方法可能完成同 样的任务,实现同样的目标,适合同样的内容;而且,多种方法优选组合可能更好地作 用于目标、任务及内容。因此,要根据不同主体、不同时空、不同情形,合理选择最合适的 一种方法或多种方法,进而充分发挥各种方法的协同、整体作用,以便到达良好的德育效果 。

二、德育方法的多样性

1.德育方法的多样性

在教育实践中,德育方法一般可以概括为4类18法:以语言说理形式为主的方法,主要包括 谈话法、讲授法、讨论法 、辩论法、演讲法等;以形象感染形式为主的方法,如典型示范法、情感陶冶法、影视音像 法,小品表演法等;以实际训练形式为主的方法,如社会实践法、调查访问法、参观考察法 、常规训练法、大型活动法等;以品德评价形式为主的方法,如奖惩激励法、表扬鼓励法、 评比选优法、操行评定法等[2]。除此之外,还有以自我教育为主的自我修养法等 。需要指出的是,多样化的德育方法在新时期的发展有所侧重。

2.德育方法的选择问题

方法的根本问题也是选择问题。要想取得德育的良好效果,必须学会在丰富多样的方法体系 中选择最合适的方法。因此,科学而艺术地选择德育方法必然引起每一位教育者的重视,也 是作为一位合格教育工作者的必备素质。方法的选择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要依据工作的出 发点及不同情况和需要,灵活选择。具体到某种原则,人们可以从多个角度列举出 许许多多,比如,目的性原则、层次性原则、时代性、开放性、实效性等等,这些原则都有 其 合理性,对实际工作也有一定的启发价值。但由于上述原则提出及排列的依据不是很清楚或 一致,致使人们可以列举无数有关原则,从而使原则的指导价值打了折扣。鉴于此,我们试 着遵循一定的逻辑规则,演绎出如下德育方法选择的原则,使德育原则既有限,又有效,解 决了前述问题。

笔者认为,原则的提出和排列要明确几个前提条件, 第一,为谁的问题。方法不是目的,它要服务于目的,因此合目的性是 根本。第二,如何为的问题。要想实现德育目的,必须按照事物发展的轨迹或者规律运 作。第三,何时的问题。而规律的 作用是在实际情形下发生的,这又离不开社会发展历史状况及时代特色的制约。第四,谁用 的问题。方法毕竟是通过教 师的选择才发挥作用的,因此,教师的自身特点往往影响方法的选择,即教师应该选择适合 自身特点的方法。我们可以把上述层次的原则视为一级原则,它还可以分别 划分出二级、三级原则等。根据这种分析,我们认为德育方法的选择原则(一级原则)问题可 以表述为以人为本(促进入的发展)的原则、合乎品德发展规律的原则、历史性原则(时代性 原则)和教师主导性原则。这些原则都可以具体到某一级教育,比如,对于当代初中学段的 学 生而言,则可具体为充分促进初中生品德提升的原则和遵循初中生品德发展规律的原则、紧 密结合时代要求的原则和适切教师风格特点的原则等。

三、德育方法的实践性

传统的德育方法,往往陷入机械的、脱离社会实践、脱离生活实际与脱离时代发展的 窠臼之中。因此,学生也无法有自己的真实的体验和感受,缺乏情感性。基于此,笔者认为 ,德育方法必须强调实践性,即重视德育与实践的结合,使德育回归学生真实生活及引 导学生为未来生活做准备,并在实践和生活中,强调学生的情感和体验,从而收到良好的德 育实效。

1.要重视德育的实践性——在实践中形成美好品德,在实践中展现美好言行

“道德根本上是实践的”[4],这已是古今中外人们的共识。据此, 我们也可以认为德育根本 上也是实践的。因此,德育工作的全过程应凸显实践性,应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紧密结合 。德育的起点,是与学生的已有体会和经验密不可分的;德育的实效,是通过实践来加以提 升、检验和展现的。德育就是要引导学生将所学的知识、道理与已有经验相结合,然后内化 为自觉的要求,随之产生高尚的情感,并在实践中外显为良好的精神面貌、优秀的意志品质 和正确的行为习惯。具体而言,学校除了强调德育与已有感受和体会相结合外,还应 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比如,结合学生的思想实际,开展诸如社会调查、社会 服 务、生产劳动、科学考察、远足等各项社会实践活动。通过策划、组织形式多样的活动,吸 纳学生积极参与整个活动过程,并充分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大力发展他们的主体性 ,从而促进学生思想在丰富而有意义的活动中不断提高。同时,通过活动的组织,学生的责 任心、组织能力等等也会得到较好的培养。

2.德育方法的生活性——德育回归学生真实生活,并引领学生的未来生活

长期以来,我们的德育方法已成基本定式,模式为“约束—压服—控制”,容易导致学 生 产生病态的压抑心理和专横型的品质,给师生制造心灵上的隔阂,甚至情绪上的对立,以至 于压抑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削弱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作用。因此,传统的“管、卡、压”等 措施不 能做到发挥学生主体以及尊重学生的自主道德选择。所以,必须将生硬的道德灌输教育还 原成学生生活和成长的过程,进行生活德育。

在生活德育中,德育首先要源于生活,即一定要寻求学生的最普遍的生活,要善于在普 遍生活的方方面面中,充分挖掘教育价值,从而使德育工作可亲、可近、可信,增强德育工 作的实效性。同时,德育还应高于生活,要考虑到生活的未来性和发展性,积极引导学生为 未来的生活做准备,比如,通过引导学生观察他人及成人的生活,再从这种感性发展到 理性, 形成道德的知、情、意,以便为未来生活中的角色及承担的任务和应具有的品性做储备。

3.内心体验——情感是德育加强与实践及生活联系的重要切入点和关键点

德育的本质在于育德,要培养人的高尚品格,而高尚品格与人对道德的体认及感悟须臾不能 分离。因此,要在实践过程中和现实生活中,不断加强体验性教育,调动学生的同情心、责 任心及良心,充分发挥情感的作用,使之在学生内心中留下美好、幸福的情感烙印,从而达 到以情认知、以情促意、以情带行的境界。情感的积极介入,就可以改变过去空洞枯燥的说 教,变“刻意”教育为“无为”教育,发挥“陶冶”、“暗示”、“体验”等方法的作用, 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学生的自我思考、自我判断和自我体验。进一步讲 ,“德育对象的情感对其德育接受意愿、接受程度都会产生直接影 响,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德育实效”[5]。

参考文献:

[1] 孙少平.改革开放时期中小学德育的发展与问题探讨[J]教育发展研究,19 99(12).

[2] 詹万生.整体构建德育体系总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3] 利小红.浅谈中学德育的实施方法[EB//OL]http://chsgez.10 0point.com/school/chsgez/items/校长文集/xz23.htm.

[4] 戚万学.活动德育论[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4.

[5] 奚梅萍.浅谈在学校德育工作中的情感的陶冶[EB//OL]http://www .yqxx.net/jxky/web2/w057.htm.

〔责任编辑:闫长生〕

作者:刘彦文

第4篇: 习近平时代观的基本特征

习近平时代观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它凝聚了我们时代的精神精华。它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沃土。它依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特别是其科学方法论,高度总结了改革开放近四十年的宝贵经验,继承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丰富成果,吸收了世界文明的思想精华,科学分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主要标志、基本内容和重大意义,创造性地运用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时代观。它贯穿了历史、理论和实践相统一的中国逻辑,蕴含了时代精神、民族精神、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彰显了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凸显了以社会主要矛盾为依据的科学认识,展示了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现代化强国和实现民族伟大复兴为目标的宏伟蓝图。

习近平时代观突出体现了两个基本特征:一是具有严谨的科学精神,依据并深化了关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执政党建设规律的认识,对新时代做出了科学分析和科学判断;二是具有深厚的人民情怀,关切并追求人民幸福、民族复兴、世界安宁的理想目标,勾画出时代发展的价值追求和美好未来。具体表现在如下几个主要方面: 坚持以问题为导向,聚焦时代发展主题

问题是时代的呼声。习近平同志指出:“每个时代总有属于它自己的问题,只要科学地认识、准确地把握、正确地解决这些问题,就能够把我们的社会不断推向前进……只有立足于时代去解决特定的时代问题,才能推动这个时代的社会进步”。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习近平同志围绕如何坚持和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重大时代课题,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紧密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和实践要求,以全新的视野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目标、总任务、总体布局、战略布局和发展方向、发展方式、发展动力、战略步骤、外部条件、政治保证等基本问题,从而创立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厘清历史发展脉络,把握时代历史方位

习近平时代观体现了深邃的历史意识。它从中华民族发展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世界发展史的高度认识时代,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方位。从近代以来的中华民族发展的艰辛历程和辉煌成就看,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前所未有地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从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发展进程看,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与活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在世界上高高飘扬;从中国与世界发展的关系看,中国在世界现代化进程中正在发生由跟跑者逐渐转向领跑者的角色转变,正在对世界产生更大影响和作出更大贡献。这是何等激动人心的伟大时代。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进入具有新的历史特点、肩负新的历史使命、迈向新的发展目标的新时代。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确立时代发展目标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是中国共产党人始终追求的价值目标,也是贯穿于习近平时代观的一条红线。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贯穿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八个“明确”和十四个“基本方略”中,成为统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的核心价值目标。新时代是努力彻底消除贫困的时代,是努力实现中国人民美好生活的时代,是努力提升人民幸福感、获得感的时代,是努力实现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时代。

关注社会主要矛盾,探寻时代发展动力 面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实践进程,及时把握实践新变化,准确反映新时代的特点特别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变化的新特点,正确揭示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化的客观依据和重要意义,成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理论贡献。新时代的一个重要特征在于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转化。习近平时代观运用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基本矛盾和社会主要矛盾的基本原理,审时度势,准确揭示和概括了人民群众需要的变化状况和人民群众需要得以实现的制约因素,指出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一判断既揭示了新时代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和主要推动力,也指明了新时代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和发展着力点。

洞察世界形势走向,拓展时代开放格局

世界现代化进程和全球化进程深刻影响着中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也深深影响着世界。在中国与世界的密切联系中把握新时代,是习近平时代观的又一重要特征。新时代不仅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时代,也是为世界发展谋和平、为全人类谋福祉的时代。时代发展潮流与世界发展潮流是一致的。新时代是继续开放的时代。开放发展是新时代的一个重要发展理念;共商共建共享,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已经成为新时代我国对外宣示的主导价值理念;构建新型外交关系包括新型大国关系,建设“一带一路”、通向世界的经济走廊,已经成为新时代的重要发展战略。

习近平时代观蕴含的丰富思想和科学方法,是我们置身新时代、站在新起点、迈向新征程、实现新目标的思想指引。

第5篇:浅谈新经济时代企业文化的基本特征

1企业文化的概念

企业文化这个名词,出现于20世纪80年代,是指在特定时期内企业员工所普遍认同并自觉遵循的一系列理念和行为方式的总和,通常表现为企业的价值观、行为准则、道德规范和沿袭的传统与习惯等。

企业文化被称作第二只“看不见的手”,自问世以来,在短短的20多年时间里,就风靡全世界,成为许多企业走向成功的强大动力和制胜法宝。现在,经济全球化、知识经济和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当今人类社会发展的三大主题。伴随着人类观念、时代背景的变化和以信息化为基础的新经济的产生,企业文化也在发生着潜移默化的变化,无论是基本的价值观念,还是具体的行为准则,新经济时代企业文化都在很大程度上不同于工业经济中传统企业文化模式。

2新经济时代企业文化的基本特征

2.1新经济的概念

新经济是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在美国兴起并广为传播和使用的一个概念,从经济表现来看,是指在高科技产业的带动下,美国已经出现的经济高速增长,同时又与低通胀和低失业率并存的一种经济现象,即:“一高两低”现象。而从更深层次上讲,新经济是指在信息技术突飞猛进和经济全球化浪潮的联合推动下,经济发展过程产生的一系列质和量上的变革并导致世界经济的系统关联结构、功能和所遵循的规则发生了质的变化。具体表现为经济已经由生产实体产品转变成基于全球化背景下的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和运用。知识和技术已经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和动力,知识、拥有知识的劳动力已经成为最主要的生产要素,信息产业已经成为新经济的支柱产业。可以说,新经济是指建立在网络经济和知识、信息经济基础上的,以知识为主要生产要素、以规模收益递增为主要特征、以享受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外部性为条件、以电子商务为主要交换手段的新型经济形态。

2.2新经济时代的企业文化的主要特征

2 .2.1新经济时代的企业文化是一种速度文化

由于现代通讯传输工具的广泛应用和互联网的普及,现代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表现为时间上的竞争。美国思科系统公司信奉的企业信条是:“在未来的商场中,不再是大吃小,而是快吃慢”。因此,培育起一种重视速度的企业文化已成为现代企业的当务之急。

市场充满着机遇也同样充满着挑战,一个企业的成败取决于其快速适应变化的能力,企业采取的应对措施除了要具有针对性,更要具有时效性,其制定和实施的速度决定着企业的成败。在当今信息时代,慢一步,机会就会一闪而过;快一拍,成功就会如期而至。

首先,企业速度文化要求在最快的时间里发现并满足消费者的当前需求。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消费者消费观念的转变,现代市场竞争的焦点不仅看谁的技术更优良,谁的规模更强大,谁的资本最雄厚,更要看谁最先发现并满足消费者的当前需求,抢先占领市场。其次,企业速度文化要求企业每个员工更新观念,树立时问观念,增强危机意识。企业要营造出能够充分发挥员工知识和才智的企业文化氛围,在瞬息万变的市场竞争中建立起最快速的反应机制,让员工充分发挥自身潜力,在各自工作岗位上都讲求效率,不断增强企业的合力,牢牢把握稍纵即逝的商机。

2.2.2新经济时代的企业文化是一种人本文化

新经济时代的人本文化主要体现在内外两方面:①是企业内部要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文化氛围;②是企业对外要以顾客为出发点,企业的生产与服务必须以满足顾客需求为标准。

人是一切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以人为本是现代企业管理的核心。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人才已成为成功企业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现代企业的竞争表面上看是产品和服务的竞争,实际上是技术和管理的竞争,归根到底是掌握先进技术和管理知识的人才的竞争,人才是最为重要的资源。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事业成败的关键就是能不能发现人才,能不能使用人才。”美国《财富》杂志一篇题目为《成功的关键:人,人,人》的文章称,通用电器公司总裁杰克·韦尔奇说:“我们所能做的是把赌注押在我们所选择的人身上。因此,我的全部工作便是选择适当的人。”该杂志还调查发现,推断某公司总的经营状况的最可靠依据是它吸引并留住人才的能力。只有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企业才能获得长久发展的动力。这就要求现代企业必须要具有深邃的视力、多维的视角,在招募人才、选人用人上,唯才是举.使企业充满生机与活力。不仅要广泛挖掘各方面、各层次的人才资源,为人才的脱颖而出创造平等的竞争机会,还要谋求人才的科学组合,以充分发挥整体效能。

企业的生产和服务必须要以顾客为出发点和归宿。在多变的市场竞争中,企业成败与否看收入和利润,而收入和利润不仅依赖于商品和服务的价格,在微利的买方市场时代,依赖于购买商品和接受服务顾客的数量和人次,归根到底依赖于企业满足顾客需求的程度。因此,企业必须以顾客为上帝。以顾客需求为根本,开发、生产和提供满足顾客需求的产品和服务,不仅要满足顾客的购买和使用需求,还要注重做好售后服务,满足顾客的售后服务需求。

2.2.3新经济时代的企业文化是一种创新文化

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全球化的创新经济时代,创新的作用得到空前强化,并升华为一种社会主题。国家的强盛需要创新,企业的发展和壮大也是通过创新得到的,而不是继承来的,创新是企业战略的核心。企业只有基于创新制订战略,才能获得和保持竞争优势。创新是企业的生命源泉,在竞争激烈的时代,成功者往往是那些突破传统游戏规则,敢于大胆创新。不畏风险的人,敢改变游戏规则的人也就是在思维模式上能迅速改变的人。在信息社会中,“明天意味着重大事件”。未来似乎不可预测,是充满不确定性的,那么怎么让它确定呢?答案应是自然人或者法人这个经济活动主体本身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活动。新时代的企业自上而下,每个毛孔都必须充满着创新,通过自身主体创新的主动性和确定性来对付明天的不确定性。

企业要在市场的大潮中做一个成功的弄潮儿,依靠的是其核心竞争力,要增强核心竞争力,就需要创新,包括企业文化创新、战略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技术创新、市场创新、产品创新等,企业文化的创新在创新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文化属于意识形态范畴,文化的创新,转变了员工的思想观念。同时也为企业实施文化管理开辟了新的途径。创建于1937年的麦当劳,从最初的汽车餐厅发展到当今世界上最成功的快餐连锁店,并跻身世界

5o0强之列。不能不归功于它的独特的企业文化和经营理念。麦当劳的创始人雷·克罗先生创业初期,就为自己设立了快餐店的三个经营信念,后来又创造性地加上了“v”信条,构成了麦当劳快餐店完整的Q、S、c、V经营理念,即质量、服务、卫生、价值的经营理念。正是以这一经营理念为核心,构建了独具特色的麦当劳文化,使麦当劳创下了世界最大的连锁体系纪录。

2.2.4新经济时代的企业文化是一种虚拟文化

新经济的主要特征之一就是无形资产在企业的各种资产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于有形资产。虚拟文化可理解为通过专利局、互联网和其它媒体使无形资产增值的人文环境,例如企业的知识产权、专利、网页和广告宣传等,以及由于电子商务的产生和迅速发展,引起的市场全球化,营销观念、交易和支付手段的变化所带来的思想和观念上的转变。

企业虚拟文化的要旨在于具有灵活、柔性、合作、共享、快速反应、高效输出等素质。耐克、可口可乐等美国公司就是虚拟经营的典范,它们不断地制造概念,通过概念来进行市场扩张。此外,在新经济中,企业大小的重要性在减少,因为进入虚拟市场的门槛很低,所以任何个人都能够通过网络象大企业一样向全球市场提供非物质产品,既不需要自己拥有生产设备,也不需要拥有销售网络。虚拟的另外一个含义,是创造消费、购买消费。在全球生产普遍供大于求的形势下,人们的消费越来越超市化,传统的消费概念已经过时,发现消费、创造消费,从有限消费转变为无限消费,就成为虚拟经营的重要内容。

2.2.5新经济时代的企业文化是一种学习文化

崇尚知识将成为新时代的基本素质和要求。有专家认为,近十年来,人类的知识大约是以每3年增加一倍的速度向上提升。知识总量在以爆炸式的速度急剧增长,老知识很快过时,知识就像产品一样频繁更新换代,使企业持续运行的期限和生命周期受到最严厉的挑战。只有通过培养整个企业组织的学习能力、速度和意愿,在学习中不断实现企业变革、开发新的企业资源和市场,才能应对这样的挑战。学习给企业带来利益和机会。知识的积累依赖学习,创新的起点在于学习,环境的适应依赖学习,应变的能力来自学习,这就需要一种重视学习、善于学习的文化氛围,因而企业不再是一个终身雇佣的组织,而是一个“终身学习的组织”和学校,正所谓终身学习,永久经营。

2.2.6新经济时代的文化是一种融合文化

企业自身具有追求发展的内在要求,经济全球化也给企业的发展带来了机遇和挑战,目前企业已经从过去的恶性竞争逐步转向既竞争又合作的新型“竞合”关系,主观和客观因素都迫使企业必须不断融合多元文化,同时经济全球化也为企业文化的融合铺平了道路,让身处这个时代的企业成为跨文化的组织。实际上,企业融合文化应当是多元文化、合作文化和共享文化的集合。多元优于一元,合作大于竞争,共享胜过独占,企业有了包容性的融合文化,就能突破看似有限的市场空间和社会结构实现优势互补和资源重组,在更为广泛的程度上成双赢或多赢的商业运作。在最近几年以来,市场活动中常常可以看到这样一种情形,只有善于竞争和合作的企业才能在市场中不断做大做强。

第6篇:新时代 新特征

新时代

新特征

**

近二三十年来,随着世界经济及科学技术的发展,制造类型企业所处的环境发生了显著的变化,由此引发了企业组织生产运作管理的任务和内容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纺织机械有限公司从1978年转产纺织机械,1994年进行股份合作制改革至今,企业所面临的环境特征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1、市场需求的变化。产品的生命周期越来越短,产品的品种飞速膨胀,市场需求变的多样化,且市场的主导权掌握在顾客手中,因为竞争对手增加与发展,顾客选择的余地更大,所以对产品的质量、适用性等要求也越来越高。

2、技术特征的变化。当今社会,技术进步突飞猛进,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互联网技术等在企业生产运作中的运用也越来越广泛,产品上先进技术的运用使得产品更新换代更加频繁,例如企业的烫光机的加热方式在近几年就经历了电加热,油加热到天然气加热的技术革新。

3、竞争特征的变化。在过去相当长一段时间里,企业的竞争重点一直放在质量和价格上,然后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具有快速响应和灵活应变的能力已经成为现代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这就是所谓的“基于时间竞争”的概念。

4、环境问题。经济的快速发展,使人类对自然界的破坏也更加严重,“绿色制造”的概念被经常提及。我们公司生产运作过程中电镀、发黑、油漆等工序所面临的环保压力可想而知,同时我们客户所处的面料行业中染整等工序也面临相应的环保整治问题。

企业所处的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为了生存和发展,企业必须改进现有的生产运作方式:

1、市场需求的变化特征,要求我们企业从单品种大批量生产转向多品种小批量生产;面向库存生产转向面向订单生产;从单一化生产转向个性定制化生产。

2、技术进步的变化特征,要求我们企业必须投入更大的人力与物力不断进行新产品的研究与开发,新技术新工艺的革新与突破,企业需要跟上时代的步伐,产品需要更新换代。

3、竞争的变化特征,要求我们企业在交货时间、售后服务、对顾客需求个性化定制的响应速度、新产品开发设计的速度以及新技术新工艺的灵活运用等方面做出改变,这些都将成为我们企业在今后竞争中取得优势的重要因素。

4、环保要求的变化特征,要求我们企业拓宽社会化大协作渠道,培育有资质有生产能力的优质供方;在拓展内需的同时必须扩大外贸市场,增加企业抗风险能力。

企业所处的环境发生变化之后,只有通过改变企业自身以适应新环境新特征,才能在竞争中脱颖而出。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相信**纺织机械有限公司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定能够扬帆远航!

第7篇:申论基本特征论文

摘要:申论已于去年被纳入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的正式科目,并在中央和国家机关公务员录用工作中首开申论考试的先例。申论考试虽然刚刚破土而出但是,由于它大多用于中、高层公务员即各级领导干部的录用工作在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体系中具有特殊的重要地位直接关系到领导干部队伍的生机与活力因而倍受世人关注一经产生就撞击出较大的社会反响。因此,对申论开展认真的研究就显得格外必要。又由于申论考试尚处于尝试阶段许多人对申论及其基本特征缺乏全面认识有的甚至有所误解导致本末倒置。有鉴于此,我结合组织申论考试的切身体会,想就申论的基本特征作一探析。

关键字:解决问题的能力 申论 主要问题 应试者 探析 基本特征 录用考试 综合素质

把握申论的基本特征,首先要从一个较大的视野来进行考量。现在,我们正处于世纪之交这是我国新老干部交替的又一个重要时期。为现代化建设遴选人才是新老干部合作交替的重要保证,作为选拔国家公务员主要途径的录用考试,不可能不反映这一现实要求。申论侧重于考察应试者分析解决现实问题的实际能力符合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的需要符合当今

世界强化素质教育、能力教育的趋势。在发达国家,选拔较高层次的官员一般都采用类似申论的考核方式。申论被列为正式考试科目体现了我国公务员录用考试向国际标准靠拢的发展方向。以考核综合素质和务实能力为主的申论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应运而生的产物。从这样一个基本认识、基本定位出发并通过与同类事物的比较和鉴别,我认为申论主要有如下基本特征。

涵盖性——博采众长、包容互补的特性

申论,取申述、申辩、论述、论证之意。申就是说明论就是论述。“申而论之”即为申论。申论要求应试者在阅读理解背景资料并融会贯通的基础上.用简明、准确的文字概括给定资料所反映的主要问题;针对主要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和对策;紧扣背景资料所提供的环境和条件及其主要问题论述对问题的基本看法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由此可以看出申论涵盖了作文和策论的功能但又有别于以往公务员考试中的作文有别于古代科举考试的策论。从广义上讲申论也是作文它保留了作文考试中考核分析解决问题和文字表达水平的功能。但是申论难度大于作文。应试者需要在阅读理解、分析归纳和把握给定资料的要点之后,才能自拟标题进行论述。如果说以往公务员考试的命题作文是一次性制成品那么申论则是二次、三次深度加工的产品。另外申论要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理所当然涵盖了策论的手法和功能。但是,申论较之策论增加了制定解决问题方案的考核环节,突出了对务实能力的考察。这主要表现为通过比较应试者所制定方案的针对性、可操作性和创新性鉴别其解决现实问题的实践经验、实战能力、实际水平以及开拓创新意识等。这种考核常常使只有本本知识的人捉襟见肘。这是传统策论所难以比肩的。

综合性——全方位测查综合素质的特性

申论考试的综合性特征,从根本上说是由各级领导干部工作自身的综合性所决定的。反映在申论及其考试中主要表现为:

其一给定资料的综合性。申论内容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法律、管理等社会生活的众多层面,内容丰富多采关系错综复杂大多属于现实生活中难点、热点问题的实际写照而不

是社会生活的简化版,更不是沙盘作业、纸上谈兵。相比之下虽然法学案例、管理案例、领导案例等也都提供案例资料但一般涉及面较为专一。

其二考核内容的综合性。应试者既要能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敏锐、快捷地发现问题;又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制定相应的方案,采取具体措施解决问题;还要能由此及彼、由表及里透过现象抓住本质作出理论分析、理性思考即从矛盾的特殊性入手抓点带面借题发挥研究其普遍意义。申论考试能有效地测查应试者阅读理解能力、分析归纳概括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文字表达水平。相比之下一般考试中的案例分析,主要是要求考生按照试题所提示的几个问题写出对案例的判断和理由不要求进行系统的论述和论证。申论与之不同它既十分重视实际操作能力的考核.又十分重视理性思考。申论把很强的实用性与很高的理论性珠联璧合结为一体。

关联性——环环相扣,内容连贯,有机统一的特性

关联性是申论有别于其它录用考试的一个鲜明个性。

其一背景资料紧密跟踪社会现实。申论给定的背景资料一般都源于社会生活的时事热点.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其二r考试环节环环相扣。申论考试有三个环节。一是概括即概括出给定资料所反映的主要问题。二是对策即提出解决给定资料所反映主要问题的方案。三是论述即依据给定资料所反映的主要问题进行中心明确有深度、有内容、有说服力的论证。

申论的三个环节一脉相承、紧密相关、环环相扣。概括是后面提出对策和进行论述的基础。只有抓准了主要问题搞清了环境和条件,解决问题的方案才有针对性和可行性;只有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才能根据对策提出的思路有理有据地展开论述达到理论上明辨是非认识上得以升华。反之如果概括没有抓准问题对策必然隔靴搔痒,论述就会陷于言不及义。

真实性——客观度量基本水准,具有区别度较大,失真度较小的特性

真实测量考生的实际能力,客观反映考生的真正水准以达到甄别选才是任何录用考试形式所追求的共同目标。但事与愿违.高分低能的情况屡见不鲜。相比之下申论具有较强、较大的区别度和防伪打假的性能,能比较客观公正地度量出应试者的差异。

其一申论所给定的资料虽然涉及面广内容复杂但一般都是生活、工作中经常接触到的,或是发生在身边的现实问题:这些材料既不偏重于文科,也不偏重于理科没有学科、性别上的倾斜最大限度地实现了应试者的公平竞争。

其二申论考试能客观真实反映出应试者在学习和工作中已经形成的现实的、稳定的综合素质和实际水平反映应试者长期积累而形成的、长期学习和锻炼而达到的内在要素和基本水准。这种现实、稳定的基本水准绝不是靠背诵几条应答技巧或者搞几次考前模拟训练所能奏效的。如同水滴石穿如同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一样申论考试的成败功夫全靠平时的积累与磨练。如果平时关注社会重大现实和理论问题每逢见到相关事件的材料便有意识地加以分析概括久而久之,就能培训出从纷繁复杂的事件中理清脉络、抓住要点、组织语句、扼要表达的能力。再如要增强对策的针对性、可行性.关键在于平时经常总结工作经验总结处理解决各种现实问题成败得失的教训吃一堑,长一智,打一仗进一步,在总结中不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平时要经常注意那些对热点问题、有争议事件的分析文章、评论文章。只要平素加强这些方面的学习与实践,蓄势待发考场上自然就能提出高质皿的对策方案来。反之平时不接触社会不深入实际,不研究新情况、新问题关在象牙塔内,即使满腹经纶也只能是一问以经济事茫然无所知。

总之申论由于具有特定的考试内容、考试手法、考试结构、考试功能,相对讲申论排斥那些套话、空话、闲话分析解决问题要求更加透彻、扎实、切合实际,泡沫成分较少干货实货较多.只要具有相当的功底考场上发挥失常的现象是很少的。可以说申论是真才实学者展示风采的舞台,而不是临阵磨枪者的竞技场.因此,应试者要把功夫下在平时努力中,而不要本末倒置平时不锻炼临时抱佛脚.找什么捷径,那是不会有多大收效的。

第8篇:明清时期瓷器时代特征

【种类】明清瓷器纹饰种类繁多,常见的主要纹饰图案有,蝈蝈、松鹿、云纹、云龙纹、耕织图、花卉纹、花果、鸟纹、鱼纹、云纹、兔纹、寿星、回首兔纹、十八罗汉、雁纹、直线纹、凸线纹、博古图、阴线纹、单线圈纹、海马、太白读书、荷莲纹、赤壁赋、缠枝莲纹、封神榜、文王访贤、覆莲瓣纹、麒麟、团龙尖莲瓣纹、莲花纹、牡丹纹、花果纹、菊花纹、芙蓉花纹、梅花纹、灵芝、葡萄、花瓣纹、蕉叶纹、八卦、叶纹、草叶纹、婴戏图、人物故事、山水纹、三国演义、西游记……以上随意列举一些明清时期常见的纹饰种类,以期从中窥见明清时期纹饰种类的诸多特征,由此可见,明清时期在纹饰种类上可谓是集大成,从具体种类上看,虽然明清瓷器许多纹饰种类前代都有见,但确有少部分急剧减少或基本消失了,较为典型的如珍珠地刻划花纹在明清时期基本不见,而一些传统的凹弦纹、鸳鸯对衔绶带纹、蕉叶纹、草叶纹等都呈减少的趋势,大量出现的是大型组合纹饰,如青花瓷瓶、青花罐等器物上的纹饰,常是大型山水和人物故事,图案构思奇妙,山上往往是小桥流水、亭台水榭、云雾缭绕、牧童戏牛等,组合十分复杂,看上去相当繁缛,目的就是要通过这些来反映纹饰的主题。实际上青花瓷作品上的大型山水画与宣纸上的没有任何区别,所表达的思想也很抽象,由这一点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古代瓷器纹饰在明清时期已经不再仅仅是一种装饰,而是成为了表达思想的重要工具,因此许多瓷器的纹饰都具有很高艺术价值和教化功能。【时代】从时代上看明清瓷器纹饰与传统相比有较大改变,首先继承了传统刻划纹的诸多元素,如诸多纹饰的种类等,但明清瓷器显然背离传统瓷器的发展方向,不再以刻划纹为主,主要以绘画为主,刻画并举,明清传统瓷器,如白瓷、黑瓷等在纹饰上主要以刻划纹为主,而处于主流地位的青花瓷则主要以绘画为主,成功地将传统瓷器的发展方向转型,中国传统书画艺术成功地被引入到了瓷器上来,成为明清时期画家宣泄思想的幽静之地,和封建礼教进行教化的场所,以及人们吉祥互拜的场地,如我们常可以看到的鱼纹盘,一条大鲤鱼在盘中央翻腾,预示着“五谷丰登,年年有余”,试想人们在享受美味之时,看着如此潜移默化的祝福,其心情该是多么的愉悦。另外,由于青花瓷将中国传统的书画艺术引入到瓷器之上,所以各种绘画技巧在青花瓷上运用,使得人们可以得到立体化全方位的享受。【饰纹方法】从饰纹方法上明清瓷器最为复杂,在延续简单刻划纹的同时,更大规模地在青花瓷上进行绘画的创作,这是其主流特征。但由于明清瓷器产生了诸多的品种瓷,而且有许多是皇宫内的专享品,如五彩、斗彩、珐琅彩等瓷器在纹饰上都显得十分繁缛,这些华美的纹饰,从饰纹的方法上看也极为复杂,产生了比任何一个时代都要复杂的装饰纹饰方法。【青瓷】明清瓷器在青瓷之上装饰纹饰的情况和前代基本相似,如龙泉窑青瓷碗在碗心常装饰一些刻划纹,这是由青瓷的釉色所决定的,虽然明清时期纹饰很发达,但在青瓷之上由于不是透明釉,所以,纹饰无法绘画,只能以刻划为主,在题材上多以花草虫鱼为主。总之,显现出异常衰落的气象。其他黑釉、黄釉、青白瓷等传统瓷器在纹饰上都是这样,特别是与青花瓷、粉彩等瓷器相比显得十分黯淡。【官窑青花瓷】明清官窑青花瓷由于为皇家烧造瓷器,不计工本,加之工匠们的反复琢磨,终于使青花瓷在烧制技术上达到顶峰,整个明清时期官窑青花瓷都是精绝之作,各个时期都有所长。但从整个青花瓷的烧造史上看,明代永乐、宣德时期青花瓷烧制达到了最高水平,青花纹饰发色艳丽,线条流畅,刚劲挺拔,层次结构合理,纹饰繁兼并用,最为精美绝伦。而从烧造的精细程度上看,无疑雍正朝青花瓷最为成功,雍正朝青花瓷在纹饰线条上更是一丝不苟,精细之处无可挑剔,据说这可能与雍正皇帝脾气暴躁有很大关系,工匠们以生命作为赌注,在烧制世界上最为精美的青花瓷,实际上整个康雍乾时期的官窑青花瓷在烧造上都达到了一个相当高的水平。但国力比较衰落的时期,青花瓷则略显黯淡,如明代崇祯朝以及清代康雍乾以后的几朝,在官窑青花瓷的烧制上与鼎盛时期都有一定的差距,这充分说明皇权是明清时期官窑青花瓷一剂催化剂,王朝强盛时则兴,王朝衰落时则败。【民窑青花瓷】明清民窑青花瓷在纹饰上参差不齐,但总的来看多数民窑青花瓷装饰纹饰多精致,线条自然流畅,构图合理,层次感强。只有少数民窑青花瓷在纹饰上不是很严谨,线条不是很流畅,构图有不合理的情况,使人看起来很舒服,但这样的瓷器在明清时期很少见。【五彩】五彩瓷可以分为五彩和青花五彩两种,五彩瓷器多是在已经烧好的白瓷之上用红、黄、蓝、绿、紫等色进行绘画,然后再上釉烧制而成,常见的纹饰图案有花卉、云龙、婴戏、云凤、天马、鸟兽、云鹤、人物故事等,纹饰层次分明,线条流畅,色彩鲜艳,真是美到了极点,但一般情况下使用五种色彩的瓷器不多,多数是两种或者三种色彩组合而成,也有见和其他色彩组合而成的色彩,但数量很少。青花五彩是釉下青花和釉上多种色彩结合的产物,一部分纹饰是釉下青花,而另外一部分则是用其他色彩填充,多数配合十分巧妙,如缠枝花卉,枝叶多是用青花,而花叶多是用绿色填充,花瓣则是用红色填充。五彩瓷器在明清两代都较为流行,宫廷和民间都有生产,深受人们喜爱。【斗彩】斗彩瓷器是明清瓷器中的一朵奇葩,是釉下青花和釉上彩绘结合的一种艺术形式,纹饰图案丰富,有两种构图方式,一种是先用钴料在坯胎上勾勒出纹饰的轮廓,然后施透明釉烧造,之后在烧成的青花瓷上再用其他色彩填充图案,然后上透明釉进行二次烧造成器。另一种是用青料在坯胎上将图案的轮廓线局部绘出,然后上釉烧造,在烧成后的瓷器之上再用彩绘将轮廓线条勾勒完成,再上釉低温进行二次烧造。纹饰层次分明,争相斗艳,效果非常好,斗彩之意也来源于此,斗彩瓷器纹饰种类众多,常见的有花卉、枝叶、瓜果、鸟兽、人物等,线条流畅,结构合理,层次分明,可以说件件都是精品,斗彩瓷器创烧于宣德时期,在明清两代十分流行,数量很少,基本都在宫廷流行,民间基本不见。【粉彩】粉彩瓷器是真正从宫廷走向民间的名贵瓷器,人们非常喜爱,创烧于康熙时期,是一种釉上彩绘瓷器,由于烧造温度比较低,所以色泽淡雅,多在纹饰的彩绘部分用玻璃白打底,然后再进行施彩,看起来所有的纹饰图案都在玻璃白之上,纹饰题材丰富,常见的主要有缠枝花卉、人物故事、山水风景等,纹饰线条流畅,刚劲挺拔,色彩浓淡深浅变化层次感很强,繁简并存,纹饰不拘谨,挥洒自如。器物以碗、盘、瓶、花觚、盒等为多见,人们最为喜欢,宫廷和民间都有烧造,目前传世品数量颇丰。【珐琅彩】清代康熙时期烧制成功著名瓷器品种,珐琅彩瓷器异常名贵,很少流出宫廷,当时多是使用景德镇烧制的上好白瓷为胎,专门由宫内造办处绘彩,珐琅彩使用的是进口料,用油施彩,这显然是受到了西洋油画风格的影响,于是具有西洋画风格的珐琅彩瓷器就出现了,珐琅彩瓷器色彩多艳丽,以红、黄、绿、紫等色为主,纹饰以花卉、山水、人物最为多见,是典型的东西方文化碰撞后产生的作品。珐琅彩瓷器主要在宫廷内流行,民间窑场没有烧造,也有仿造的情况,但效果多不是很好。【墨彩】墨彩瓷器是一种低温釉瓷,即用料在已经烧好的白瓷上绘画,然后烧成,这种特殊的色料呈现出的色彩具有水墨山水画的效果,所以人们称之为墨彩,墨彩瓷器纹饰种类较为丰富,多以山水、花卉等为主,以雍正时期烧造最为精致,乾隆及以后各个时代都有烧造。

第9篇:网络广告的基本特征

尚杰网络工作室shjseo.com

网络广告的基本特征

电子网络广告是新生代的广告媒介,它是随着国际互联网的发展而逐步兴起的,它有传统媒介广告的优点,又有传统媒介 所无可比拟的优势。电子网络广告可以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的电子网络广告指企业在互联网上发布的一切信息,包括企业的互联网域名、网站、网页等;狭义 的电子网络广告一般指建立一个含广告内容的

WWW节点,目前多为标题广告,用户通过点击这一含超链接的标题,将被带至广告主的WWW节点。

网络广告与电视、报刊、广播三大传统媒体及各类户外媒体、杂志、直邮、黄页相比,网络媒体可以说是集以上各种媒体 之大成,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随着网络的高速发展及完善,它日渐融入现代工作和生活,对于现代营销来说,网络媒体是重要的媒体战略组成部分。电子网络广告 主要有以下基本特征。

1. 受众范围广

网络广告不受时空限制,传播范围极其广泛,通过国际互联网24小时不间断地把广告信息传播到世界各地。只要具备上网条件,任何人在任何地点都可以随时随意浏览广告信息。

2. 交互性强

交互性是互联网络媒体的最大优势,它不同于其他媒体的信息单向传播,而是信息互动传播。在网络上,受众可以获取他们认为有用的信息,而厂商也可以随时得到宝贵的受众信息的反馈。

3. 针对性明确

网络广告目标群确定,由于点阅信息者即为感兴趣者,所以可以直接命中目标受众,并可以为不同的受众推出不同的广告内容。

咸阳网站建设、网站制作、关键词排名

尚杰网络工作室shjseo.com 4. 受众数量统计精确

利用传统媒体投放广告,很难精确地知道有多少人接收到广告信息,而在Internet上可通过权威、公正的访客流量统计系统,精确统计出每个广告的受众数,以及这些受众查阅的时间和地域分布。这样,借助分析工具,客户群体清晰易辨,广告行为收益也能准确计量,有助于客商正确评估广告效果,制定广告投放策略。

5. 实时、灵活、成本低

在传统媒体上投放广告,发布后很难更改,即使可改动也往往要付出很大的经济代价。而在Internet上投放广告能按照需要及时变更广告内容,当然包括改正错误。这就使经营决策的变化可以及时地实施和推广。作为新兴的媒体,网络媒体的收费也远低于传统媒体,若能直接利用网络广告进行产品销售,则可节省更多销售成本。

6. 感官性强

网络广告的载体基本上是多媒体、超文本格式文件,可以使消费者能亲身体验产品、服务与品牌。这种以图、文、声、像的形式,传送多感官的信息,能让顾客如身临其境般感受商品或服务。

7. 网络广告是多维广告

传统媒体是二维的,而网络广告则是多维的,它能将文字、图像和声音有机的组合在一起,传递多感官的信息,广告受众可以对其感兴趣的产品信息进行更详细的了解,大大增强网络广告的实效。

8. 网络广告拥有最有活力的消费群体

互联网用户70.54%集中在经济较为发达地区,64%家庭人均月收人高于1000元,85.8%年龄在18岁到35岁之间,83%受过大学以上教育。因此,网络广告的目标群咸阳网站建设、网站制作、关键词排名

尚杰网络工作室shjseo.com 体是目前社会上层次最高、收人最高、消费能力最高的最具活力的消费群体。这一群体的消费总额往往大于其他消费层次总额之和。

9. 网络广告制作成本低.速度快,更改灵活

网络广告制作周期短,即使在较短的周期进行投放,也可以根据客户的需求很快完成制作,而传统广告制作成本高,投放 周期固定。另外,在传统媒体上做广告发布后很难更改,即使可以改动往往也须付出很大的经济代价。而在互联网上做广告能够按照客户需要及时变更广告内容。这 样,经营决策的变化就能及时实施和推广。

10. 网络广告具有交互性和纵深性

交互性强是互联网络媒体的最大优势,它不同于传统媒体的信息单向传播,而是信息互动传播。通过链接,用户只需简单 地点击鼠标,就可以从厂商的相关站点中得到更多、更详尽的信息。另外,用户可以通过广告位直接填写并提交在线表单信息,厂商可以随时得到宝贵的用户反馈信 息,进一步减少了用户和广告客户之间的距离。同时,网络广告还可以提供进一步的产品查询需求。

11. 网络广告能进行完善的统计

“无法衡tt的东西就无法管理”,网络广告通过及时和精确的统计机制,使广告主能够直接对广告的发布进行在线监控。而传统的广告形式只能通过并不精确的收视率、发行量等来统计投放的受众数量。

12. 网络广告可以跟踪和衡量广告的效果

广告主能通过互联网即时衡最广告的效果。通过监视广告的浏览量、点击率等指标,广告主可以统计出多少人看到了广 告,其中有多少人对广告感兴趣并且进一步了解了广告的详细信息。因此,相比较而言,网络广告使广告主能够更好地跟踪广告受众的反应,及时了解用户和潜在用 户的情况。

13. 网络广告的投放更具有针对性

咸阳网站建设、网站制作、关键词排名

尚杰网络工作室shjseo.com 通过提供众多的免费服务,网站一般都能建立完整的用户数据库,包括用户的地域分布、年龄、性别、收人、职业、婚姻 状况、爱好等。这邱资料可帮助广告主分析市场与受众,根据广告目标受众的特点,有针对性地投放广告,并根据用户特点作定点投放和跟踪分析,对广告效果作出 客观准确的评价。

另外,网络广告还可以提供有针对性的内容环境。不同的网站或者是同一网站不同的频道所提供的服务是不同的,并且具有很大的区别,这就为密切迎合广告0标受众的兴趣提供了可能。

14. 网络广告的受众关注度高

据资料a示,电视并不能集中人的注意力,电视观众屮40%的人同时在阅读,21%的人同时在做索务,13%的人在吃喝,12%的人在玩赏他物,10%在烹饪,9%在写作,8%在打电话。而网上用户55%在使用计算机时不做任何他事,只有6%同时在打电话,只有5%在吃喝,只有4%在写作。

15. 网络广告缩短了媒体投放的进程

广告主在传统媒体上进行市场推广一般要经过三个阶段:市场开发期、市场巩固期和市场维持期。在这三个阶段中,厂商 要首先获取注意力,创立品牌知名度。在消费者获得品牌的初步信息后,推广更为详细的产品信息。然后是建立和消费者之间较为牢固的联系,以建立品牌忠诚。而 互联网将这三个阶段合并在一次广告投放中实现:消费者看到网络广告,点击后获得详细信息,并填写用户资料或直接参与广告主的咐场活动甚至直接在网上实施购 买行为。

16. 网络广告传播范围广,不受时空限制

通过国际互联网,网络广告可以将广告信息

2

4小时不间断地传播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只要具备上网条件,任何人在任何地点都可以阅读。这是传统媒体无法达到的。

17. 网络广告具有可重复性和可检索性

咸阳网站建设、网站制作、关键词排名

尚杰网络工作室shjseo.com 网络广告可以将文字、声音、画面完美地结合之后供用户主动检索、重复观看。而与之相比,电视广告却是让广告受众被动地接受广告内容。如果错过广告时间,就不能再得到广告信息。而检索平面广告的检索则更费时、费事。

18. 网络广告具有价格优势

从价格方面考虑,与报纸杂志或电视广告相比,目前网络广告费用还是较为低廉的。为获得同等的广告效应,网络广告的有效千人成本远远低于传统广告媒体。一个广告主页一年的费用大致为几千元人民币,而且主页内容可以随企业经营决策的变更随时改变,这是传统广告媒体不能及的。

咸阳网站建设、网站制作、关键词排名

上一篇:项目验收实施方案下一篇:涉法涉诉信访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