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程模式计算机教学论文

2022-04-2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在信息时代背景下,信息技术不断进步与发展,信息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以及社会生产的方方面面,这就对高校毕业生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于教育领域而言,培养符合信息时代发展需求的人才已经成为了当务之急,高校计算机课程教学也越来越受到教育工作者广泛的重视。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微课程模式计算机教学论文 (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微课程模式计算机教学论文 篇1:

基于微课程教学模式的中职计算机实践教学研究

[摘 要]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计算机越来越受到社会各阶层的广泛重视。为了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中职计算机在新的形势下,面对的挑战前所未有,故而如何充分显现出以就业为导向的教学特性,微课程教学模式应运而生。基于此,从教学一线出发,对微课程在中职计算机实践教学中的应用进行研究,以便更好地与同行交流。

[关 键 词] 微课程;实践教学;研究

微课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由于受关注的比较多,因此备受青睐。学术界通常将微课定义为,以知识的视频为主要的载体,在授课过程中是针对某一个知识点。从目前情况来看,虽然微课只是讲述一两个知识点,但是它的教学内容却特别有针对性,尤其是可以将多个微课组成一个成体系的教学课程,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对知识的接受程度来有选择性地学习,因此非常值得推广。中职计算机教学无论是对学生的生活、学习都有很重要的实践意义,而且对于学生未来就业有很大的帮助,因此微课应用于中职计算机实践教学,很有必要。

一、微课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应用的可能性

促进中职学生成长成才是中职教育的根本目标。由于中职生在学习能力上与普通高中生相比,可能基础比较薄弱,由此导致他们心理出現了一些状况,比如比较自卑、适应能力差、逆反心强等方面需要引起教师的注意。中职阶段的学生年龄在十六七岁,正值花季雨季的年华,他们思维活跃,渴望在别人面前将更好的自己展现出来,由此教师在课堂教学的时候要因势利导,因地制宜。

中职学生大多数学基础薄弱,他们对学习的兴趣偏低,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呢,微课对这个问题的解决有所改善。一般而言,微课的视频会控制在10分钟之内,相比一节课45分钟而言,学生不仅容易接受,而且学习的兴趣更加充足。一个微视频通常只是对一两个知识点进行讲解,所以这让学生有着很好的学习目标,他们学习的目的性更为强烈。不仅如此,微课真正意义上实现了因材施教,所以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能力进行学习。最后,微课实现了学生利用碎片时间移动学习,而且加强了与教师之间的交流。众所周知,计算机课程是一门技能型的课程,主要教授学生处理电子文件的技术等,因此微课应用于计算机教学有着十分强大的优势,有助于促进学生更好地学习。

二、微课在中职计算机实践教学中的应用

微课在中职计算机实践教学中的应用,不仅可以提升学生上课的积极性,更为重要的是可以把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教师所讲授的内容相结合,还可以将微课的优势发挥出来,建立起与教学体系结构相互适应的教学模式。我在准备阶段,首先要做的任务就是制订课程任务目录,其次是制作课程教学课件、录制微课视频,然后设置教学内容与作业,组织学生探讨,完成评价,教师反馈信息,由此形成一个完整的教学体系。比如,在为学生提供课堂教学资源的时候,教师要根据中职计算机教学内容,先制作好录制视频用的课件、演示教学用的素材,然后再给学生布置阶段性的任务。

例如,我在教授学生Excel公式和函数的使用的时候,确定好教学目标,分析好教学的难点和重点,然后组织学生通过观看微课教学视频,自主学习三个作业所用到的公式、函数。我将全班分为6个小组,每个小组4到6人,通过教师机广播教学软件发送作业给学生。学生通过局域网接受文件,知道自己应该学习什么,这样才可以带着问题、有目的地去学习。因为在学习这章节内容之前,学生已经有了Excel基础知识、格式的设置、编辑工作表、工作簿的管理等方面的基础知识,所以主要是通过视频自主学习。学生在观看微视频的过程中,可以来回拖动鼠标,将比较难的步骤自己搞清楚,这样可以充分锻炼学生问题自己解决,知识自己消化的能力。当然,教师要在一边来回走动,随时帮助遇到困难的学生,这样学生既不是独立学习,也不是按照传统的授课方法接受知识,可以说是一种混合型的方式,学习积极性很高。当然,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也需要互相协作、互相讨论,这样才更有利于他们解决难题。在做作业的过程中,学生也难免会遇到一些问题,比如说忘记哪一个操作步骤,这样学生就可以反复观看微视频,直到他们掌握为止,因此印象更为深刻,比教师一遍遍的讲解效果更佳。

三、结论与展望

通过实践教学,以及对学生的访谈,我发现,将微课应用于中职计算机教学中有三点好处:(1)在教学中,微课将相关的学习资源有所统合,如此一来在班级中形成一种社区学习形式的微课圈,特别是在学生学习Word、PPT、Excel等软件的时候,效果明显,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对课程学习的积极性;(2)通过微课学习,学生对计算机的兴趣有了很大的提升,而且更适应通过自主学习的方式来获取知识,这对他们今后的成长成才意义重大;(3)增进了学生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相沟通,有利于形成你追我赶的良好学习气氛。实践证明,微课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参考文献:

[1]董梅.教学设计模式的建构框架[J].电化教育研究,2015(7):20-27.

[2]吴秉健.国外微课资源开发和应用案例剖析[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3(4):23-26.

作者:周磊

微课程模式计算机教学论文 篇2:

对于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微课程”教学模式的研究

摘 要:在信息时代背景下,信息技术不断进步与发展,信息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以及社会生产的方方面面,这就对高校毕业生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于教育领域而言,培养符合信息时代发展需求的人才已经成为了当务之急,高校计算机课程教学也越来越受到教育工作者广泛的重视。但是,从目前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的现状来看,依然存在着诸多方面的问题,本文针对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阐述了“微课程”的概念,以及“微课程”的优势,提出了一种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微课程”教学模式。希望本文的研究能够为教育领域相关人士提供一定的借鉴,有助于提升高校计算机课程教学水平。

关键词:高校 计算机 基础课程 微课程 教学模式

1 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的现状

当前,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还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需要引起相关教育工作者足够的重视,本文把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的主要问题归纳为以下3个方面。

第一,理论和实践相脱节。伴随信息技术的普及和应用,计算机基础课程在高校也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重视。相关的计算机课程内容也不断增加,但是,由于课时数是有限的,要想在有限的课时内完成大量的计算机课程内容,就需要有侧重点。这就对计算机教师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一些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往往不顾学生能否消化掉相应的知识,而一股脑地把琐碎而杂乱的知识点传授给学生。殊不知,仅仅有理论知识的传授是不够的,需要将计算机实践操作与计算机基础理论教学相结合。

第二,教学资源不够丰富。尽管我国高校普遍增加了教学资源,但是很多教师依然采用传统的教材进行授课,而没有充分发挥新兴教学资源在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同时,高校未能定期更新数字图书馆和相关数据库,以至于教学资源的更新赶不上课程教学的进度。

第三,缺乏公正的教学评价体系。受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对学生的评价还采用着传统的分数制,对学生的个人能力重视程度不够。同时,对教师的评价也以整个班级的成绩进行衡量,这种唯分数论英雄的评价方式有失公正,一些实践能力强的学生不能在这种教学评价模式下获得认可。学生考前突击,考前赶小抄的现象屡见不鲜。

总之,在目前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理论和实践相脱节,教学资源不够丰富以及缺乏公正的教学评价体系是最主要的问题,需要相关专家学者给予足够的重视。

2 “微课程”的概念及优势

所谓的“微课程”是指教师借助微视频,来完成教学任务。教师把教学任务分解成不同的部分,把每一个小部分都做成视频上传到学生公共平台,这样,学生就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需求,来完成对应视频的下载以及学习。伴随多媒体技术的不断进步与完善,“微课程”在高校教学中已经得到广泛的应用。这种“微课程”教学模式提高了教学的针对性,实现了因材施教,避免了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学效率低下的问题。本文把“微课程”应用于高校计算机教学中的优势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为计算机教学提供了更大的便利。众所周知,计算机教学包括理论教学和上机操作两个方面。对于上机操作演练部分而言,很多复杂的操作步骤记起来十分困难,而利用“微课程”,学生可以反复地看视频,巩固记忆,克服了上机操作记忆难的问题。

第二,为学生掌握重难点提供了方便。不同学生的计算机基础不同,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来自行选择视频,这样就提高了教学的针对性,提高了教学的效率。针对学生所认为的重点和难点的内容,学生可以利用微课视频反复学习。从某种意义上而言,充分彰显了学生在计算机课程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第三,满足了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习惯,来有的放矢地制定计算机课程的学习规划,并且在规划过程中,就提高了自身的自主学习能力。

总之,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微课程”教学模式具有更多的优势,将“微课程”教学模式应用于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和必要性,这也是未来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一个新方向。

3 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的“微课程”教学模式探讨

上文主要分析了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提出了“微课程”教学模式的优势,在此基础之上,本文尝试把“微课程”教学模式应用于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希望能够有助于促进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具体的实施步骤如下。

首先,对计算机基础课程体系的完善。高校计算机教师要在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重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因此,完善计算机基础课程体系是推进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的基础和前提。要针对学生的个性化特点来因材施教,一方面帮助学生打下扎实的计算机基础理论知识,另一方面要重点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要科学合理地设置课程体系,制定具有可行性的教学计划,并循序渐进地提升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效果。需要强调的是,教师在录制微视频时,不要一味地局限于办公系统,还要注重引入当前最先进的计算机操作技术,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其次,充分彰显学生在计算机基础课程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教师作为传道授业解惑之人,既要积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充分做好课前备课工作。把教学内容细化并录制好相应的视频,在录制视频时,要尽量提高讲解的生动性,以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对重难点知识点着重进行讲解,以提高教学的效率。另外,为了营造活泼的教学气氛,可以把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每一个小组都布置学习任务,小组成员积极讨论,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当学习结束后,教师要带领全体学生进行总结,让学生在脑海中形成更深刻的记忆,并从宏观层面对所学的内容有一个系统性的把握。同时,教师要把不同难度的题目上传至学习平台,以供不同计算机基础的学生学习。和学生之间加强交流,针对学生在课外的学习情况,教师要有一个合理的评价,把该评价作为对学生最终成绩评定的参考。

4 结语

综上所述,把”微课程”教学模式应用于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具有可行性和必要性,需要引起教育领域相关工作者足够的重视。但是,从目前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现状来看,依然存在着理论和实践相脱节,教学资源不够丰富以及缺乏公正的教学评价体系等诸多方面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文首先阐述了“微课程”相关概念以及“微课程”在计算机课程教学中应用的优势,最后从对计算机基础课程体系的完善和充分彰显学生在计算机基础课程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两个层面,提出了“微课程”在计算机课程教学中的具体应用思路。希望本文的研究能够为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同时,也希望相关领域专家学者从更多的层面展开进一步的分析与研究。

参考文献

[1] 孙海涛.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微课程”教学模式研究[J].数码设计,2018,12(1):55-56.

[2] 崔占鹏.基于SPOC的校本微课程的高校课堂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J].高教学刊,2018,23(9):66-67.

[3] 罗宇新.基于蓝墨云班课的大学英语移动媒体教学研究與实践——以《计算机专业基础英语》为例[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18,13(5):63.

作者:孙丽

微课程模式计算机教学论文 篇3:

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微课程”教学模式研究

摘要: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科学技术给我们带来了很多的便利,并且在提升教学水平方面发挥了重要的效用。本文主要是以“微课程”为基础,对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中使用“微课程”的优势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且在此基础构建了新型的教学形式,希望能够进一步提升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水平。

关键词: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微课程”;现状;优势;教学模式

随着教育制度的不断变革,过去的教学形式已经不能顺应时代的发展,教学改革迫在眉睫。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是高等教育的主要课程之一,因此也需要不断的进行创新,在教学方式上不断的推陈出新。最近几年,“微课程”教学模式开始走进人们的事业,该模式以多媒体为基础,在提升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水平方面功不可没,值得推广。

1 现在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在教学方面的实际状况和不足

通过对众多高校的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状况进行分析发现,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在教学中还存在多方面的不足,主要体现在:

1.1 理论知识和实践教学不相融合

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不但需要理论知识,还要更多的进行实践操作。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不但要强化基础理论知识的积累,还要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随着教育制度的不断变革,科学技术也开始融入到教育教学活动中去,新的知识和内容交替变化,相应的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学习内容也开始大幅度的增加。在实际课程教学的过程中,虽然教学内容大量增加,但是实际的课时量却没有增加。这就使得计算机基础课程的老师没有更多的时间来给学生讲解丰富的理论知识。其中,就有很多计算机基础课程老师,为了更好的完成教学计划,就把原来要进行的实践课程变为理论知识的讲解,学生的实践能力得不到充足的锻炼。

1.2教学资源不能跟随教学需求的变化

现在的信息技术发展十分迅猛,很多高校都构建了自己的信息资料库,以此来方便教师更好的进行教学活动,也大大的丰富了教学资源。但是,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这些教学资源还存在一定的不足,教学资源的更新速度不能跟随时代的发展,也不能满足基本的教学需求,尤其是计算机基础课程,表现更为明显。还有,有的教师和学生对目前的教学资源使用率不充分,在教学资源使用观念方面还比较落后,一般都是依靠纸质的教参和书籍。

1.3 教学评价系统有待提升

计算基础课程需要学生不断的进行实践操作,在对学生进行评价的时候,应该融合基础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两方面的内容。现在,高校一般都是利用分数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水平,对学生的个人能力不太注重,没有构建科学合理的教学评价体系,这就是教学评价系统的不足,针对实践能力较强的学生,缺少公平、公正的评价。

2 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构建“微课程”教学形式的解决方案

在计算机基础课程中加入“微课程”的教学模式,可以有效的丰富教学形式,使得学生能够积极主动的投入到学习中去,“微课程”能够有效的联系计算机基础课程中的知识点,健全计算机基础课程体系,并且把有关的教学视频发布到网络平台中去,让学生能够随时随地的进行自主学习,有效的提升了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水平。实际上“微课程”教学模式的构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2.1 教学内容的构建

计算机基础课程,不但要求学生掌握丰富的理论基础知识,还要学生具备相应的使用和实践能力。“微课程”是借助视频,把相关的知识点和实践操作融合起来,并且把其展示在网络中。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师可以利用“微课程”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系统,逐渐丰富教学内容。并且,计算机教师在录制相关教学视频的时候,不但可以使用一些常规的办公软件和操作系统,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发展状况和学生的学习水平,来构建相对应的知识点,让学生进行深入了解,不断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

2.2 教学活动的构建

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的专业教师,在使用“微视频”组织教学活动的时候,要把教学重难点作为视頻制作的关键,把教学内容更加的细致化,进行丰富的构建和设计,并且还要对其进行深入的分析。教师在录制教学视频的时候,要保证学生有充足的时间进行实践操作,让学生更好的理解相关的知识内容。与此同时,要指导学生对不懂的内容进行提问,并且进行相关的归纳和总结,针对重难点内容进行统一讲解。

2.3 综合评价体系的构建

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在推行“微视频”教学形式的时候,可以把相应的练习题也传送到网络平台中去,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状况来选择相对应的习题进行练习,额昂学生认识到自身的问题所在,查漏补缺,进行有目的的学习。同时,还要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构建相应的学习小组,保证学习资源的共享性。教师还要对学生的课外学习状况进行及时的归纳总结,并且在学习小组中进行综合性评价,以此来判定学生最后的成绩。

3 结语

“微课程”主要使用在高校的计算机基础课程中,这是教学体制改革的一次突破。“微课程”具有鲜明的教学特点,在建立新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模式中发挥了重要的效用,可以大大的提升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水平。针对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专业的教师而言,需要不断探索“微课程”在计算机基础课程中的教学模式,并且进行大范围的使用,以此来不断的强化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杨在宝,许海成,杨波.“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实践探索[J].教育与职业,2014(11):149-151.

[2]钟琦,武志勇.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微课程”教学模式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4,24(02):26-33.

作者简介:

杜丽(1977.4-),女,汉族,重庆忠县人,硕士研究生,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数据挖掘、大数据、软件工程、教学管理。

作者:杜丽

上一篇:调度员年终工作总结下一篇:地税局人事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