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调控

2022-03-2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价格调控

粮食价格波动及调控方式探析

摘要:使粮食价格保持基本稳定是稳定经济、社会及政治的基础,怎样避免粮食价格出现较大波动是经济发展过程中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以粮食价格波动的影响为切入点,对粮食价格波动的调控方式进行分析和探讨,希望对稳定粮食价格有所帮助。

关键词:粮食价格波动 影响 调控方式

在粮食流通管理体制进一步深化改革之后,粮食市场体系从原本的完全计划配置逐渐朝着以市场调节为主、形成市场体系的方向发展,从而让多层次的市场结构、多种交易方式以及多元化的市场主体体系得到完善,使得现有的粮食市场化得以实现,粮食价格波动也因此出现很多新特点,加强调控至关重要。

一、粮食价格波动的影响

(一)粮食生产投入

粮食生产投入直接关系到粮食价格的涨跌。粮食供求关系直接决定了其价格,价格波动又会反过来影响供求关系,也就是如果今年粮食价格上涨,就会刺激下一年的粮食生产,使得生产投入进一步扩大。但是,如果今年的粮食价格有所下跌,而来年的粮食收益就会相应的减少,对粮食的供给产生一定的影响。所以,一旦粮食的价格出现了波动,那么粮食的种植结构、生产投入以及实际的播种面积都会得到一定程度的调整。

(二)产业链的传导

粮食价格上涨会对种子、化肥、农药等上游产业链发展产生影响,价格的上涨不但帮助粮农提高优质种子的购买能力,同时,良好的收益,也会让农民拥有更强的粮食生产积极性[1]。针对粮食流通、交通运输以及物流配送等中游产业链,粮食价格上涨也会给其带来一定的利益。但是对于下游产业链却会带来相应的考验,主要是因为下游企业都属于需求方,所以,粮食价格的上涨会提升其采购成本,如果粮食价格上涨的风险得不到转移,那么其盈利空间就会被上游产业链压缩,利润减少。

(三)农民收入

农民的收入主要是依靠售卖粮食所得,所以,粮食价格的波动对于农民收入会产生直接的影响。就纯收入而言,农业方面的收入占据了大部分,非农产业仅仅是一种补充,导致农民收入受到农业生产特别是粮食价格波动的严重影响。如今,家庭经营性收入在农民纯收入中依旧占据主要地位,是农民提高收入的关键途径,而生产粮食是农民最主要的家庭经营活动,因而粮食价格波动与农民种粮收益直接相关,粮食价格下跌,农民收益减少,反之,农民收益会有所增加。

在弄清楚粮食价格波动的影响之后,就需积极采取行之有效的方式方法加以调控,这对稳定粮食价格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粮食价格波动的调控方式

(一)控制农业生产资料价格

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不仅会增加农民的粮食种植成本,还会促进粮食价格上涨,所以需对农业生产资料价格的上涨进行科学的控制。一是规范农业生产资料的市场价格行为、经营行为,对囤积居奇、价格欺诈、哄抬物价、不依据规定的明码标价等行为,都需要给予严厉的打击,这样才会让市场秩序和价格秩序都恢复到一个正常的状态下,确保农民的合法利益不受任何影响;二是价格的监测制度需要进一步健全,以便价格预警的时效性和准确性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同时,做好农资商品市场供应的调查与监测,分析生产经营成本和市场价格等变化情况,做好发展趋势的分析和预测处理,及时发布预警信息,以此来引导生产与消费等环节;三是通过各种渠道减少生产农业生产资料的企业经营成本,可优先保证农资企业生产所需原材料、煤炭、电力等供应,同时督促铁路、交通等部门优先安排运输农业生产资料,减少运输收费,且要继续对生产及流通农业生产资料的企业执行税收优惠政策等。

(二)优化粮食价格调控手段

对于粮食市场价格动态化机制的建立与调整,可以利用粮食库存释放的模式来达到预定的调节,利用库存调节和粮食外贸调节的方式来进行短期的调节,而长期的调节则需要考虑到外贸、耕地保护以及科技进步等方面[2]。站在即期的角度来看,加大粮食库存的释放将成品粮的投放增大,满足粮食即时的供求平衡,化解粮食价格的异常波动;就短期来看,粮食供给增加可以利用进口调节、储备调节的方式来实现;从远期来看,可以利用高产新品种的创新与推广来实现粮食单产的增加;利用土地保护政策的实施,确保粮食供应的有效性;利用国际化的贸易政策,可以将粮食进口补贴提高,降低粮食进口的关税,再配合上进口粮食结构调整,就能够满足粮食供求平衡的要求。

(三)转变政府粮食管理方式

粮食、价格及工商等部门应加强对粮食市场及价格进行监督管理,避免市场被人为操纵、哄抬粮价。与此同时,要引导粮食生产者、经营者对粮食价格波动形势做出正确判断,克服掉惜售心理,预防因逆向调控而人为放大市场效应,导致市场粮食价格出现波动。虽然目前国内已经建立了基本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框架,但全国并未形成统一的大市场,每当粮食供应趋紧,粮食价格趋于上涨时,地方保护主义为维护自身利益就会搞地方封锁,加剧区域间粮食供求失衡,所以务必要加强调控,严禁人为封锁地方市场,避免再一次出现地方分割盛行的现象,衔接、有序流通产销区粮食购销,确保正常运行市场机制。

(四)建立粮食价格联动机制

一是继续落实小麦、稻谷最低收购价政策以及玉米的临时收储政策,把目前的暗补转化成明补,提高对农民生产的财政补贴效率,建立起粮食价格、粮食生产成本、城镇低保水平之间的联动机制。二是分品种建立粮食批发市场,采取连续竞价的方式进行集中销售,避免打压市场粮食价格;按照粮食的市场价格合理制定底价,严禁以底价之下的价格销售粮食,充分发挥出粮食批发市场对粮食价格波动的调控作用。

三、结语

在实际工作中,粮食价格调控部门应加强研究和探索,提高调控方式的合理性、科学性及有效性,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调控策略,尽可能使粮食生产供给配合宏观经济周期,平衡粮食价格波动的影响,从而保持粮食价格基本稳定,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中充分发挥应有的价格调控作用。

参考文献:

[1]王双进,李顺毅.粮食价格波动的成因及调控对策[J].经济纵横,2013(2):60—64

[2]苗珊珊.中国粮食价格波动的农户福利效应研究[J].资源科学,2014(2):370—378

作者:耿华中

第2篇:利率政策调控房地产价格研究

摘要:在资本市场蓬勃发展的现今,国民经济呈波动化持续上升趋势,房地产经济的繁荣更是有目共睹,作为国民经济的中流砥柱,在国家经济体系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伴随近十几年来房地产经济的迅速发展,以及宏观经济波动与不确定性,国家多次发布利率政策进行调控房地产价格。房地产经济与利率政策对于国民生计影响深远,本文以多角度分析利率政策对于房地产价格的调控,以促进房地产业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利率政策;房地产价格;调控影响

1利率政策对于房地产经济的重要性

房地产经济于2000年前受宏观市场经济影响,故而发展并非一帆风顺。但在20世纪末,我国对于房地产行业进行相关改革,使该市场得以发展,并逐步成为国内经济支柱,又因国内城镇化发展趋于稳定,人口变迁影响等因素,致市场上房产消费需求接近饱和,这些房地产经济的市场变化都离不开国家利率政策的影响。国内利率政策因市场时局变化而改变,能有效地影响国民购房需求,把控房地产经济对于国民经济的影响,避免房地产经济泡沫化以及防止其经济结构坍塌。国内合理的利率政策能有效的为房地产行业保持弹性,保证其经济活性得以存活,避免行业饮鸠止渴。

2利率政策调控影响房地产经济的途径

2.1利率调控房地产属性的影响

房地产商品可作为消费产品或投资产品。作为消费品看来,住房作为国民的生活基本刚性需求,对于国民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并且,房地产商品可以在市场上进行流通,进行多次转让,即产权多次转让,并且房地产商品具有周期长的特点,因此,国民对于房地产商品情有独钟。当利率上涨时,房贷利率也将上涨,国民购买房地产商品的成本也会增加,在这种情况下,国民将会压抑自身对于房产的购买欲望。此时,若房地产市场供给不变,房地产商品的价格将会降低。反之,当利率下涨时,房贷利率随之下降,国民购置房地产商品成本降低,因而大家对于购买房地产商品的想法强烈。从作为投资产品看来,房产作为国民重要财产之一,具有因数量有限而产生的保值性。当利率降低时,房地产作为一种投资产品,其性质远不止作为消费品。而当利率上升时,房地产商品的投资成本呈正相关上涨,导致该商品实际价值下滑,进而导致商品价格下降。故而,利率政策可以对房地产商品的属性造成不同的影响,进而影响价格[1]。

2.2利率调控房地产供给的影响

近年来,因房地产行业的火热,房地产商的自持资金比例不断上涨。其缘由是房地产行业规模的逐步扩大,房地产商对于资金的需求量增大,导致房地产行业贷款需求量大。2018年房地产行业贷款额超4.8万亿,2019年貸款额达44.41万亿元,由此可以看出资金贷款对于房地产行业运转的重要性。在贷款量如此高额的现状下,我国利率政策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房地产行业的供给问题,从而对房地产商品的价格造成影响波动。因此,在这种大环境下,国民应该根据自身的需求以及能力理性购置房产,注意融资贷款风险走向。

2.3利率调控房地产机制的影响

我国房地产机制相比发达国家起步晚,故而存在不够成熟的问题。一方面是因房型而导致供需不均衡的问题,以别墅为典例的豪华户型难以卖出,而经济适用性户型则供不应求。另一方面则是土地出卖,建设转让政策的不合理,加剧了房地产商对于土地资源的垄断,加速国内房地产市场经济泡沫化。通过对于利率的分级调控,对于具体情况具体处理,宏观调控房地产市场,合理分配相关资源,进一步控制房地产商品的价格维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基数,避免因房产商垄断土地而造成的大规模经济泡沫冲击国民经济市场,造成国内经济萎靡不振,从而引发更多的问题[2]。

3利率政策对于房产价格调控机制分析

3.1供需模型

将利率引进房地产供需模型中,对房地产行业的供需问题进行分析,从而得出利率对于房地产机制的影响。房地产商品需求应与利率水平呈负相关,因为国民购置房产在付款时除了支付原本自身的一部分资金,其余购房资金的来源则是从银行贷款。当利率上涨时,国民需要支付的贷款利息也会增加,加上本就价格不菲的购房成本,国民可能无法支付如此高昂的费用,从而退出房地产购买市场,进而抑制房地产市场的需求量。若利率处于低位,通过银行贷款购置房产性价比高,将会导致大量的人涌入房地产市场。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房地产需求与利率水平呈负相关。

3.2资本资产定价模型

根据资本资产定价模型,任意风险资产的预期收益水平等于无风险收益水平与风险收益补偿水平二者之和,因此可以通过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对于房地产价格进行价值评估。通过计算,我们得出房地产商的预计收益率远低于市场无风险收益率时,房地产商及持有者则面临较大的风险,故而,会发生集体出售房地产的行为,造成房地产价格下降。若房地产商的预计收益率远高于市场无风险收益率时,房地产商及持有者面临的风险较小,因此,大量的投资者将会购置房产,从而引起房地产商品价格上涨。从上述内容可以看出,利率政策对于房地产价格具有调控性。

3.3现今流贴现模型

根据现今流贴现模型,任意资产的评估价值应等于该资产未来各期预计收益的累计净现值。房地产作为固定资产,其评估价值可取决于未来各期预计收益的累计净现值。我们根据该模型可以得出,房产价格与房租呈正相关。当市场利率处在高位时,房地产价格对应的各期预计收益下降,进而导致累计收益值同步下降。因此我们可以看出,利率政策作为货币政策的重点内容,对于房产价格具有明显的调控功能。

4利率政策调整对于房地产价格影响

4.1金融市场对于利率政策的影响

我国金融行业相对于其他国家起步较晚,并且主体相对单一。面对这种情况,我国利率政策将会受到其干扰,从而对于个人、家庭、部门、企业等都会产生较大的影响,国民对于利率的敏感性将会呈波动性下降趋势。同时,我国证券、股票等相关市场发展程度与我国经济状况有一定的差距,因此这样会无形的削弱我国的利率政策所产生的宏观调控能力,引起我国房地产经济产生小规模化混乱,增加泡沫经济[3]。

4.2利率政策滞后性所带来的影响

央行为适应经济变化,多次对利率进行调整,因为利率本身具有滞后性,所以这导致利率政策短时间无法与市场经济相适应,进而造成二者之间相互排斥的现象。在明确利率政策特点为大前提的条件下,我国利率政策应该与市场经济波动变化相适应,而不是以所谓的战略性眼光,长期保持同一种利率政策,以为了达到某种需求而破坏市场经济平衡。我国自1998年来,调整利率政策几十次,调整利率频繁,并且缺乏以市场经济为基点的规律性。长短期利率政策二者之间缺乏联动性,故而导致国内以房地产经济为典型的大规模波动化,误导房地产行业的正常发展。

4.3 利率政策灵活性的作用

我国长期实行管制性利率政策,金融机构所拥有的利率弹性较小。国家可以通过增加利率政策灵活性来有效调节房地产经济。从对于金额贷款额数进行分级化利率调整,有序地逐步解开管制,增加房地产经济的弹性。例如:通过合理调整中期贷款利率来增加未来短期市场利率预期。这样灵活的利率政策能有效地帮助房地产行业稳定化、合理化,将能解决我国房地产市场中存在的中长期供需问题[4]。

5强化我国利率监管体系

高效且合理的利率监管体系能使金融市场作为一个整体的同时,又不违反客观经济规律,实现国内监管和信息溝通的交流和谐化。同时,对于利率监督体系进行改革可以有效地为金融机构制造较为有利的条件,与此同时,加大对于机构监察的力度,保证信息的真实性和透明性。科学地疏导利率传导机制,对于我国市场经济的建设起到至关重要的因素,尤其需要提高国民对于利率制度的敏感度,方便我国利率政策得以有效实施。在增强我国利率监管体系的同时,可以推陈出新,将优质的利率产品推向市场,帮助市场经济保持活性,促进国民生产总值的提高。

6 结语

伴随着时代的发展,利率政策对于我国房地产价格具有明显的调控作用,人们应该重视利率政策所衍生的利率工具,有效地去利用它。房屋对于人们属于刚需,因此,拥有庞大的房地产市场。在这种特殊的情况下,既是国内的利率上涨,在一定程度下也难以阻止国民对于购房的需求,因而利率政策对于房地产价格的调控并非完全呈线性关系。对于房价的调控属于具体系统的工程,应运用多项宏观调控手段来进行调控,这样才能有效改善民生,促进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况伟大.利率对房价的影响[J].世界经济,2010(4):134-145.

[2]申济滔.货币政策对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区域效应影响[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7.

[3]雷田礼,吴刚,熊强.货币政策因素对房价影响的显著型分析[J].数理统计与管理,2018(1):155-161.

[4]杜强.双重属性视角下货币政策对房地产价格的动态影响[J].统计与决策,2018(5):139-142.

(责编:陈静姝)

作者:傅寒春

第3篇:略论科学调控湖南电煤价格

引言:电价与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煤炭作为火电燃料,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火力发电煤炭消耗量巨大,电煤价不仅是煤炭企业发展的关键,也是国家经济发展的命脉。文中通过政府调控、整合资源、做好项目前期工作、多渠道采购煤源、发展运煤大通道的观点,提出了对科学调控湖南电煤价格的方法。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电煤油气等资源品都面临着定价机制的全方位改革。2011年,根据《湖南省物价局关于省电网电价调整有关问题的通知》(湘价电〔2011〕99号)精神,为适当解决煤炭价格上涨对火电成本的影响,将省电网统调燃煤机组上网电价每千瓦时提高2.39分。而从2012年7月1日起,全国除西藏和新疆以外的29个省(区、市)将实行居民阶梯电价。微观层面,电价直接影响居民支出,进而影响其生活产生;宏观层面,电价是国民经济中价格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上涨对下游产业影响巨大。电价上涨,经济高位运行,有可能带来通胀压力。而湖南发电量的65%左右来自火力发电,作为火力发电的燃料,煤炭价格占据电价成本比重很大。由于我国实行的是电价国家控制,煤价市场放开的政策,因此,为保证电力价格平稳,保持国民经济可持续性健康发展,保持人民生活稳定、安居乐业,电煤价格有必要采取一定的手段和方法进行调控。

煤炭在我国能源结构中比重超过70%。就湖南省而言,近年来一次能源消费量中煤炭占70.04%,水电占6.15%,石油占24.78%,天然气占0.67%,如下图所示:

资料来源:湖南省统计年鉴

由上图可以很直观的看出煤炭在全省能源体系中占据绝对主体地位。湖南是能源消耗大省,对煤炭需求强劲,水电受季节因素限制而只占全省发电量的35%,其他能源在湖南欠缺,无石油、天然气,这种能源结构及成本因素决定了湖南必须发展煤炭工业。

湖南煤炭储藏量不大,且地质条件复杂、煤层开采难度较大,矿井布局分散,井型小。长期以来,不能自给自足。截至2008年底,湖南煤炭资源保有储量31.81亿吨,居全国第18位;全省人均煤炭资源量12.89吨,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5.5%。湖南煤炭资源特点是:量少、点多、面广,煤炭资源开采条件差,地质构造复杂。

湖南省煤炭产量在“十一五”期间持续稳定增长,其中,2009年,生产原煤6880万吨,2010年,生产原煤7900万吨,2011年,生产原煤 8170万吨。

然而,随着湖南经济实施弯道超车的新概念,全省经济快速发展,对能源,尤其是煤炭的需求越来越强烈。煤炭价格严重制约全省的经济发展,如何控制煤价,保证能源消耗,控制物价上涨,保障人民利益,成为当前急需破解的一大难题。如何破解?笔者认为,有如下途径。

一、适当的政府价格调控,有利于煤炭企业的自律。

煤炭企业在20世纪九十年代效益低下,价格严重偏低,进入21世纪,经市场调节,煤价从以前的不到百元上涨到了800元/吨左右,2010年,湖南电厂的收购价格基本为125元/千卡,2011年收购价格基本为132-135元/大卡,在这种情况下煤炭价格逐步上涨确实也是合情合理,毕竟市场消费的需求量太大了。但是,这个价格从投资回收的角度来看,也已经可以满足企业收益了。据笔者了解,湖南的煤炭国企,生产成本在400元/吨左右,民企成本在350元/吨左右,有一定量的毛利润,完全能解决企业投资回收和发展的需求。以大唐华银某煤矿可行性研究报告为例,矿井项目总资金57422.29万元(含采矿权价款),吨煤投资1914.08元/t。申请银行贷款37697.56万元,资本金公司自筹,矿井生产年吨煤总成本为363.35元/t,其中:经营成本257.34元/t(见下表),设计生产能力为30万t,矿井煤炭综合售价按690元/t(含税)计算。综合结论为:项目财务内部收益率税后10.92%,税前13.38%;高于基准收益率10%,投资回收期税后9.14a(含建设期)、税前8.41a(含建设期),每年可上交销售税金及附加(生产年平均)2744.94万元,所得税1647.08元(生产年平均),平均新增税后利润4941.24万元(生产年平均),企业经济效益好,在财务上是可以接受的。当前煤炭企业的生产成本较低而煤炭售价较高,因此,煤价控制提上日程也就不足为奇了。

**煤矿总成本费用估算表

号 项 目 单 位 其 中

成 本 固 定 可 变

(元/t) 成 本 成 本

一 经营成本 257.34 140.14 117.2

1 材料费 24.25 13.82 10.43

2 动 力 50.15 33.6 16.55

3 直接工资 73.4 46.24 27.16

4 福利费 10.28 10.28

5 修理费 8.86 8.86

6 地面塌陷费 1.5 1.5

7 其他支出 38.5 27.34 11.16

8 煤矿生产安全费 15 15

9 地方规费 32.4 32.4

10 销售费用 3 3

二 折旧费 42.76 42.76

三 井巷工程基金 2.5 2.5

四 维简费(50%) 4 4

五 摊销费 34.09 34.09

六 财务费用 22.66 20.85 1.818

1 流动资金利息 1.81 1.81

2 生产期基建贷款利息 20.85 20.85

成本合计 363.35 237.84 125.51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从2011年12月1日对电煤价格开始干预,从2012年1月1日开始要求合同电煤价格不高于800元。为保发电,湖南也在今年2月份对电煤实施临时价格干预。湖南省物价局发布信息,对纳入省政府调煤保电任务的电煤,今年的合同价上涨幅度不超过去年价格的5%;调煤保电任务以外的电煤价格不得超过去年的实际平均结算价格。

当然,电煤价格主要应受市场调节,但我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允许市场不受控制的任意垄断或不良竞争行为。国家或地方出台政策,对电煤价格进行指导,进行适当的干预与分配,既能保证国家和地方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也能正确引导电煤市场更具平等法制、合理竞争和开放搞活。

二、做好资源整合,规范煤炭进出场市场,关闭问题小煤矿。

我国GDP“十一五”年均增长11.2%,“十二五”要求稳健策略,经济发展速度回落式增长基调已定。随着国家经济增速放缓,新能源产业迅猛成长,煤炭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市场能力不断提高。2012年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幅度会和出口增幅一样有所下降,只有消费需求会有小幅上升,整个宏观经济呈现“两降一升”的态势。我国的能源消费以煤炭为主,受此因素影响,煤炭需求增幅会趋缓。所以,未来湖南煤炭供需格局也会发生变化,煤炭市场的需求量可能会减少。湖南现有保留矿井991处,国家能源局今年要求淘汰400个以上煤矿,淘汰产能2000万吨,提高瓦斯防治水平,推进采掘机械标准化和煤炭综合利用。因此,这是进行煤炭企业调整的好时机,应鼓励和支持矿井规模、资金实力等有相对优势煤矿和其他比如大唐、国电、华电等非煤企业以新建、收购、兼并、控股等多种方式整合煤炭资源和企业,通过资源和产权连结把更多的小煤矿纳入优势煤矿企业管理控制体系。把煤炭企业变成标准化、安全化的企业,使湖南煤炭工业实现由量增长向质提升的转变,进一步提高煤炭产业集中度。

三、做好设计各阶段工作,重视财务评价的重要性,提高项目科学化决策。

由于现在市场煤炭形式较好,因此,资金大量投入煤炭建设项目,造成煤炭投资热,但煤价与前期资金投入是相辅相成的,基本建设投入的控制对未来煤价的影响相当重要。煤炭项目建设的全过程大致包括:前期决策阶段、项目核准或建议书阶段(方案阶段)、可行性研究阶段、初步设计阶段、施工图设计阶段、工程施工阶段和竣工决算阶段。这几个阶段对建设工程投资控制都有直接的影响,尤其是前期决策和设计阶段,对投资控制的影响达70%以上,因此,做好设计阶段的工作是投资控制的关键。在设计阶段中,项目可行性研究是对项目技术方案和投资效益是否可行的确定。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投资估算额作为建设项目投资的最高限额,不得无故突破。它为设计提供了经济依据和投资限额,设计概算不得突破批准的投资估算额。财务评价是根据国家现行财税制度和价格体系,分析、计算项目直接发生的财务效益和费用,编制财务报表,计算评价指标,测评项目盈利能力、清偿能力以及外汇平衡等财务状况,据以判别项目的财务可行性。在工程建设过程中,严格按照计划进行投资,有利于项目建设的顺利进行,也有利于煤炭市场价格的稳定。

四、用煤大户应积极主动利用价格峰谷和多渠道采购煤源。

湖南煤炭年产量虽然逐年提高,但与市场需求量相比,仍然存在量差。利用回归分析法的基本公式对湖南省未来煤炭需求量进行预测:

其中: ,

公式中X为时间年限,Y为煤炭需求量,n为数据个数,α为横截距,β为回归系数。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9342 10323 11230 12134 13015 13770 14380 15150

注:2012年以后都为预测值。

代入数据计算,预计2015年湖南省一次能源需求量将达15150万吨标煤,其中8150万吨缺口需要靠外输送。受自然条件的影响,每到年末枯水季节,电厂用煤都相当紧张,省政府不得不多次调煤保电。鉴于此,火电企业等用煤大户应积极探索市场规律,采用长约为主,现货为辅的策略,保证煤源。通过各种订货方式,签订长期合作伙伴,稳定供货商,同时也把主动权掌握在手中。也可以利用国际市场的煤源,利用各种交通方式,采购进口煤。国电益阳电厂就在尝试建设益阳码头,通过水运方式,既降低运输成本,又解决煤炭运输瓶颈,不妨为一种有益的煤源保障措施。

五、国家应加快解决北煤南调的步伐。

值得一提的是,一条试图打破中部省份能源瓶颈的“北煤南运”铁路今年已经在湖南岳阳动工。根据国家发改委批准的新建蒙西至华中地区铁路煤运通道工程项目建议书建设方案,通道规划设计输送能力为2亿吨,建成运营初期输送能力达1亿吨。该通道将打通蒙陕甘宁“金三角”地区与鄂湘赣等华中地区,而“北煤南运”工程也被上升至国家战略运输布局层面。发改委已批复项目建议书的运城至三门峡路段,已批复可研报告的荆州至岳阳路段纳入本通道统筹建设。这条全长1837公里的铁路大通道,将使湖南成为最大受益者,也使湖南的用煤大户实现利用北方优质价廉煤炭的愿望。

湖南煤价步入良性步伐,既需要市场调节,也需要政府适度调节。笔者乐观认为,湖南煤价不会大幅上扬,甚至未来,还会小幅下降。煤炭作为基础能源,一定会为湖南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稳定做出保障。

参考文献

[1]《中国统计年鉴》《湖南省煤炭工业统计资料汇编》.

(作者单位:湖南第一工业设计研究院)

作者:罗凌云

第4篇:漫谈政策调控下的卷烟价格

2010年3月份,国家烟草专卖局向全行业下发了关于开展卷烟价格管理检查工作的通知,这并不是什么重大新闻,因为关于卷烟价格的检查几乎每年都要开展。国家烟草专卖局之所以把价格管理当做一项重要的行业任务来抓,主要是因为卷烟价格不仅是卷烟的标价,更是市场营销情况、市场规范情况的晴雨表,是决定行业能否健康发展的一个关键因素。

价格是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同时它也决定着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利益分配。特别是在烟草这种垄断行业,定价行为更是关系到国家、企业与消费者的各方利益,那么在烟草行业是如何做的,其价格又与其他行业有何不同呢?

我们先从普通商品来看价格的属性。商品的价格取决于商品的价值,同时又受市场供求关系的影响,所以在简单商品经济条件下,商品价格与价值观的表述关系为:随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动,价格围绕着价值上下波动。其关系如下图:

从上图可以看出,价格的最基本属性就是体现商品的价值。此外,价格的波动还能体现市场的供需情况。

烟草的价格体系不按套路出牌?

虽然以上是价格与价值观的普遍规律,但卷烟这种特殊商品,却有其特别之处。

首先,从价格与价值的关系来讲,卷烟价格并不能反映其本身的价值。如一包零售价格为10元的香烟,其价值能有多少?虽然各品牌生产成本有所不同,但从烟草行业每年上缴的税款及工业与商业环节产生的利润可以看出,10元一包的卷烟其价值要远低于10元。

其次,从价格围绕价值波动的规律来看,无论其供应大于需求还是小于需求,烟草公司卷烟的批发价格是不变的(除了偶尔的政策性调整),在批发环节失去了价格围绕价值波动的属性。

最后,综合税利因素来考虑,低档烟的成本(包括生产成本、流通成本及税金成本)较高。由于政策调控,其低档烟的出厂价格与批发价格较低,导致工业企业与商业企业无利可图,甚至长期处于亏损状态。

从以上可以看出,卷烟的价格构成除了成本因素外,还要考虑烟草税,所以卷烟价格的构成实质是卷烟成本加烟草税。此外,国家还对烟草价格实行政策性监管,避免有大的波动。总之,卷烟的价格是以计划为主体、以宏观调控为主要手段而确立的一种定价体系,具有鲜明的计划经济的烙印。

特殊的价值观决定了独特的卷烟价格

虽然近些年,烟草行业一直在努力适应市场经济,特别是在品牌培育方面,已逐渐与市场接轨,但对价格这一商品核心领域的改革却一直慎之又慎,其主要原因在于行业的共同价值观。

烟草行业的共同价值观就是“两个维护,两个至上”,即:“维护国家利益,维护消费者利益;国家利益至上,消费者利益至上。”这种价值观反映在卷烟价格上,就是要留有一定差价来为国家提供税利,还要控制卷烟价格满足消费者需求。

对于这两方面的管理,在2009年体现得尤其明显,在全行业增加600亿元的从价税后,人们惊奇地发现一直传言的香烟涨价现象没有发生,增加的税收并没有转嫁给消费者,而是在行业内部消化。对于烟草行业加税不加价的现象,得到了社会的普遍认同,但仍有人说这种现象主要是基于高垄断利润,如果一种卷烟本身就是微利,肯定不会赔本赚吆喝的。对此,人们搬出来一个最有力的证据,那就是天价烟。

一提到天价烟,人们大多会联系到一些负面新闻,其实天价烟只是一个“媒介”,罪不在烟。今且不论世事,只谈价格。天价烟,之所以天价,就是其价格远远要高于其价值。无论生产企业怎样包装、怎样标榜其世间独特性,其真身还是烟叶而已,即使科技含量再高的工艺,再大的附加值,也不可能与价格形成呼应之势。正是基于此点事实,人们才认为高价烟正是烟草行业形成垄断暴利的见证。

其实行业内的人都明白,一些高价烟虽然利润率高,但销量并不大。且不说市场没有那么大的容量,就工业公司而言,也是限量生产的。之所以推出天价烟,其树立品牌形象的意义更大于其现实销量的意义。消费者品吸天价烟是为了显示其社会身份地位,同样,工业公司生产天价烟也是基于此种考虑,也是为其企业、品牌做代言。在这里,天价烟已经彻底地脱离了其基本的品吸属性,成为衡量企业品牌体系的尺度。如果天价烟推广成功,那么真正受益的是这个品牌下的一系列规格卷烟,这才是天价烟想要得到的效果。

与天价烟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低价烟,由于没有新闻炒作,这一档次的卷烟很少为人们所关注。虽然烟草行业确实存在相对较高税利,但对于低档卷烟来讲,确实可以将税利的贡献忽略不计,因为四、五类烟价格低,但其人工成本、运输成本与其他卷烟无异,所以如果单独来核算,无论是工业还是商业公司,生产经营四、五类烟基本都是处于无利可图或亏损的状态。从这一点可以看出,行业内部消化增加的税利确实必须要有高利润的支撑,但就低档烟这一块来讲,也确实存在赔本赚吆喝的现象,这与人们普遍认为烟草行业经营的卷烟都是暴利产品的印象相差甚远。

对于这种有市无利的商品,从市场规律来讲,要么提高价格,要么退出市场,这是很自然的事。这种现象在市场经济中一般是很难出现的,即使出现也是暂时性的,但这种不符合价值规律的事却多年存在于烟草行业中。

如果说天价烟的推出是为了提高品牌的身份地位,那么低价烟无利的市场行为又作何解释呢?其实还是为了提高品牌的身份地位。但需要强调的一点是,这里的品牌不是卷烟的品牌,而是中国烟草这块大牌子。当一个企业或一个行业逐步走向强盛之时,其主宰企业发展的动力必然上升到“理念”这个文化层次,即企业的核心价值观。中国烟草经历二十余年的发展,逐步从散乱到规范,从做大到做强,在中国烟草逐步走向强盛之时,“两个维护,两个至上”的行业共同价值观应运而生。维护国家利益,为国家提供税利;维护消费者利益,为消费者提供所需卷烟。也许有人会说,如果烟草行业要维护消费者利益,那干脆不生产卷烟不是更好,免得受烟草的危害。其实,当从某人某天将烟草这个潘多拉盒子打开那一刻起,要想再封住这个盒子已经是不可能的事了,不管你相信与否,这已经是事实,在短期内是不会改变的。所以能生产出满足不同消费层次的卷烟就成为烟草行业的责任和义务。这是用实际行动来践行“两个维护,两个至上”的行业共同价值观,是在全社会运作“中国烟草”这个大品牌,这不仅具有现实意义,更具有深远的政治意义。

价值规律VS市场规律 卷烟价格的博弈

虽然卷烟的出厂价格与批发价格基本稳定,失去了价格的波动特性,但对于某一品牌来讲,旗下拥有很多的子牌号,工业公司会针对市场需求进行细分,实现品牌的升级,变相实现价格的调整。品牌的升级基础是消费者的消费习惯和购买能力决定的,对于卷烟消费者来讲,品吸卷烟不仅是生理的需要,还包括心理的需要、社交的需要等。也就是说选择何种品牌、何种价位的卷烟要与消费者所处的环境相符,这就不难理解为何天价烟还有一定的市场。随着人民收入的逐步增加,人际交往活动日益频繁,人们的卷烟消费档次也逐步提高。对于一些消费者来讲,由于长期固定消费一个品牌,对某一牌号是有很高忠诚度,所以一旦想要提高卷烟消费档次,大多还是希望在原品牌中寻找更高价位的卷烟。从中可以看出,大多数工业企业致力于提升卷烟消费结构,这不仅是行业卷烟上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更是基于市场实际来考量的,是对原有一成不变的卷烟价格的结构性调整,使之与社会消费水平相适应。

卷烟价格的高低、销量的多少最终的决定权是市场,而不是计划。计划的实质是在市场调研的基础上,探查市场的真实容量及市场的承受能力,如果偏离市场这个因素,计划的目标自然难以实现,这就是市场规律。

从理论上讲,烟草行业的卷烟批发价格基本上不会出现波动,但近两年在南方一些省市却出现了卷烟价格倒挂现象,即市场零售价格低于烟草公司的批发价格。其主要原因是计划的销量指标与利税指标偏重,给当地的卷烟销售工作带来了一定压力。为了实现既定指标,必须动用市场手段来进行促销,变相降低卷烟批发价格,这是一种隐性的“不规范”行为,必然在一定区域产生连锁反应,造成卷烟零售价格的普遍下滑,从而使多年来建立的“规范经营”体系功亏一篑。所以不难看出,国家烟草专卖局为何对卷烟价格管理如此重视。

从卷烟销量来讲,一个地区的卷烟销量取决于该地区烟民数量的多少,此外还涉及人均卷烟消费量、烟草危害性认识等因素。所以从卷烟销量中,我们可以看出该地区烟民数量的多少,烟民占人口的比例,以及该地区禁烟宣传的力度等信息。

从卷烟结构来讲,一个地区卷烟结构的高低取决于一个地区的经济水平。发达地区卷烟结构高,欠发达地区卷烟结构低,这是不争的事实。从此可以看出,卷烟这种商品是最能衡量一个地区的经济水平的,对于烟民来讲,其成瘾性决定了卷烟是仅次于粮食的日常消费品,同时,其卷烟价位的选择又决定了其消费具有弹性特征,直接反映消费者的收入水平。所以从卷烟消费结构来看,能够很明显地区分区域间的经济水平。

所以综合以上几点因素,在卷烟销售中,计划投放多少卷烟,一定要通盘考虑。投放多了或投放少了,结构高了或结构低了,都会引起价格的波动。此外,还要对市场进行预测,紧跟市场趋势,紧随经济大环境,既不刻意扩大卷烟需求,又要基本满足需求,做到顺势而为。

行业数据显示,2009年全国卷烟销量已经突破4500万箱,工商税利突破5000亿元大关。今年这两项指标还将在此基础上实现持续增长。针对近几年连续增长,部分地区已经出现增长乏力的现状,行业内所有的工业企业和商业企业都应该正视市场,要科学地测算区域内还有多大的增长空间,工商税利还有多大的增长幅度。只有在充分尊重市场的前提下,卷烟的经营工作才可以更科学、更稳健地向前发展,否则不仅是价格要出现问题,甚至品牌也会出现问题。

卷烟价格是一个风向标,作为垄断行业,卷烟政策的制定决定着卷烟价格指数的走向,反过来,价格又时刻影响着政策的制定。其中的关键环节是政策的制定如何更贴近市场,当市场变化时,政策如何能快速地进行反应。当卷烟价格有较大波动,甚至出现价格倒挂时,我们应该清醒地看到,卷烟的价格管理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作者:楚 茨

第5篇:信贷扩张\资产价格上涨与调控政策选择

摘要:本文首先从理论上考察信贷与资产价格之间的关系,利用Allen和Gale的资产价格泡沫模型,并根据我国实际情况,通过放松假设条件说明信贷扩张是资产价格上涨的重要原因,资产供给、信贷政策、银行信贷管理能力会影响资产价格的上涨。通过对我国经济的实证研究发现,我国的信贷与资产价格之间存在相关关系,最后指出从资产供给、信贷政策、银行信贷管理等方面入手制定政策抑制资产价格的进一步上涨。

关键词:信贷扩张;资产价格;调控政策;资产价格泡沫

一、引言

资产价格泡沫是经济史上反复出现的问题,从1936年的“郁金香狂热”开始,至1720年“密西西比泡沫”、美国“沸腾的20年代”、80年代后期日本、北欧诸国的泡沫经济,20世纪末的东南亚金融风暴,再到本次席卷全球的金融海啸,使人们不得不关注货币政策与金融稳定的关系。[1]尽管目前学术界对于货币政策是否应关注资产价格以及如何干预存在很大的争议,但仍可从史实中得出宽松的货币政策是资产价格上涨的重要原因之一,Allen和Gale于1999和2000年提出的基于信贷扩张的资产价格泡沫模型也从理论上给予了支持。[2]

本文首先从理论上考察信贷与资产价格之间的关系,利用Allen和Gale的资产价格泡沫模型,并根据我国实际情况,通过放松假设条件说明信贷扩张是资产价格上涨的重要原因,资产供给、信贷政策、银行信贷管理能力等因素会影响资产价格的上涨;其次对我国经济进行了实证研究,发现我国的信贷与资产价格之间存在相关关系;最后指出控制资产价格上涨可以从资产供给、信贷政策、银行信贷管理等方面入手制定政策。

二、理论模型分析

对资产价格泡沫的形成主要有两种理论解释。一种是理性预期理论,该理论运用理性人和理性预期假设,认为金融资产的当前价格取决于经济主体对未来价格的预期,理性预期将造就资产价格的实际动态过程并使其偏离基础价值,催生不断膨胀的理性泡沫。[3]该模型只是描述泡沫能够持续的条件,或描述如果泡沫存在则其价格模式是怎样的,没有解释泡沫是如何产生的。另一种是行为金融学解释,该理论认为市场上存在理性的知情交易者和对预期回报有着错误判断的噪声交易者,泡沫由噪声交易者对基础价值判断误差所引起,噪声交易者存在所带来的风险阻止了知情交易者把价格带回到基础价值。[4]噪声交易者模型较好地揭示了泡沫的形成机理,但该模型忽视了投资者的财富约束,没有考虑财富约束在泡沫形成中的作用。[5]Allen和Gale于1999年提出了基于信贷扩张的资产价格泡沫模型,认为投资者用自有资金进行投资时所形成的资产价格是资产的基础价值。当投资者利用借来的资金进行投资且只负有限责任时,投资者表现出对风险资产的偏好并采取风险转移行为,对风险资产的过度投资不断地推高资产的价格,从而导致泡沫的形成,资产价格的崩溃将引发大面积的违约,并进一步演变成金融危机。

基于信贷的资产价格泡沫模型采用严格的假设条件:①存在两个时期,即t=1,2和单一消费品。②存在供给富有弹性的安全资产和固定供给的风险资产,其中安全资产可以是公司发行的债务或公司租入的资本品,提供固定的回报r,即投资者于t=1时将x单位消费品投资于安全资产,在t=2时将获得rx单位的消费品作为回报;风险资产可以是房地产或股票(在短期内两者的供给都缺乏弹性),如果投资者在t=1时购买x单位风险资产,在t=2时将获得Rx单位的消费品作为回报,R是随机变量,在[0,RMAX]内具有连续正的密度函数h(R),均值为R,t=1时可供投资的风险资产数量为1单位。③安全资产的回报由经济体中资本的边际产品所决定,其生产函数是f(x),t=1时的X单位消费品将转变为t=2时的f(x)单位消费品,f(x)满足常用的新古典假设:对所有X均有f'(x)>0,f''(x)<0,f'(0)=∞且f'(∞)=0。④投资于风险资产存在交易成本c(x),成本函数满足常用的新古典假设:对所有x均有c'(x)>0,c''(x)<0,c(0)=c'(0)=0。风险资产最初由企业家所拥有,用于在t=1时交换消费品。⑤存在大量风险中性的没有自有财富的小投资者,但他们可以从银行融入资金购买安全资产和风险资产,所有投资者的行为可以通过代表性投资者来加以分析。⑥存在大量风险中性的小银行,代表性银行拥有B>0单位的商品可供放贷。银行不能区分好的资产或坏的资产,只是把资金贷给投资者。所有银行的行为可以通过代表性银行加以分析。⑦银行和投资者都只能使用简单债务合约,尤其不能限定贷款规模或以资产收益为放贷条件。投资者的借款不受规模约束,可以以当前利率借入任何数量的资金,由此得出市场均衡贷款利率必须等于安全资产的回报率。因为假如贷款利率低于安全资产的回报率,那么对贷款的需求将是无限的,市场不能出清;若贷款利率高于安全资产的回报率,那么投资者就不会投资于安全资产,安全资产的回报率将低于资本的边际产品,这与假设③不符。[2]

假定XS和XR分别代表投资者持有的安全资产和风险资产,其面临的最优化问题是选择借款的数量及其在两种资产之间的配置,以使得在t=2时的预期利润最大化。如果投资者购买XS单位的安全资产和XR单位的风险资产,那么总的借款数量为(XS+PXR),其中P是风险资产的价格。在t=2时的还款数量为r(XS+PXR),该投资组合在t=2时的清算价值是(rXs+RXR),故投资者在t=2时获得的净支付为:rXS+RXR-r(XS+PXR)=RXR-rPXR。投资者所面临的问题可表示为:

(RXR-rPXR)h(R)d(R)-c(XR) (1)

其中,R*=rP是一个关键值,在该点上投资者将违约,违约收益率R* 独立于安全资产,均衡条件如下:

XR=1(2)

XS+P=B(3)

r=f'(Xs) (4)

对风险资产而言,其市场出清条件为:XR=1,因为在t=1时只有1单位风险资产可供投资。安全资产不存在相应的出清条件,因为安全资产的供给由投资者对资本品的投资行为内生地决定。贷款市场的出清条件为:XS+P=B,因为借款数量等于安全资产XS加上风险资产的市场价值P。资本品的市场出清条件为:r=f'(Xs)

对式(1)使用一阶条件并代入式(2)得到式(5);将公式(3)代入式(4)得到式(6):

(R-rP)h(R)dR=c'(1)(5)

r=f'(B-P) (6)

在该模型中,式(5)和式(6)以及变量r和P共同决定均衡。为论证信贷会导致资产价格泡沫需一个参照系,即在没有信贷、投资者全部使用自有资金(数量为B)投资时资产的基础价值。用公式表示为:

max(RXs-RXR)h(R)dR-c(XR)(7)

约束条件为:XS+PXR=B

对公式(7)使用一阶条件得到公式(8),

Rh(R)dR-rP=c'(XR)(8)

将XR=1代入公式(8)得到自有资金投资条件下的基础价格PF,

PF=[R-c'(1)] (9)

对公式(5)求解可以推导出在信贷条件下的均衡资产价格P,

P=(10)

将式(9)与式(10)对比,可知只要破产概率为正值,即Pr[R?叟R*]>0,即P>PF,资产价格存在泡沫。

基于信贷的资产价格泡沫模型揭示了信贷与资产价格之间的关系,其中的机理乃是经济主体的风险转移(或称为资产替代)行为。债务融资型投资者可把资产价格下跌的风险转移给贷款人,①但得到资产价格上升时的全部收益。当市场中很多投资者具有这种激励时,资产均衡价格将偏离其基础价格,市场出现资产价格泡沫。此外从模型推导过程中可发现,假设条件发生变化会对资产价格泡沫产生一定的影响,这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一是在现实中风险资产的供给存在一定的价格弹性。也就是说如果资产价格出现泡沫,在条件允许的条件下,可以通过适当扩大风险资产的供给量控制资产价格的进一步上涨。

二是信贷政策的调整会直接影响资产价格上涨。如果认为资产价格泡沫严重需要进行控制,可通过调整信贷政策预期来限制资产价格的进一步上涨。[6]Allen和Gale在扩展基于信贷的资产价格泡沫动态模型中也论证了预期未来信贷扩张对资产的当前价格具有直接影响,未来信贷规模不确定性程度越高,资产价格越高,泡沫也越大。

三是贷款机构信贷管理能力的提高会抑制投机行为的产生。信贷扩张是中央银行扩大货币供应量,降低利率,刺激总需求,进而刺激经济增长的一种货币政策手段。金融机构作为贷款管理者,应提高自身贷款审批能力,确保信贷资金进入实体经济,增加总需求。

四是让公众准确了解资产价格信息可有效防范资产价格泡沫。[7]资产价格的持续上涨,会影响公众对资产价格的正确判断,使之产生恐慌心理和从众行为。通过对资产供求、资产价格等信息的准确公布,会促使公众回归理性,防止资产价格的进一步上涨。

三、信贷扩张与资产价格的实证研究

2003年以来,我国房地产价格快速上涨,2005年股票价格开始快速上涨。2003年我国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猛增,受中央银行宏观调控的影响,2004、2005年虽然人民币贷款过快增长的势头得到一定程度的控制,但2006年新增贷款规模又出现强劲反弹。2007年新增人民币贷款36300亿元,同比增长14%,2008年随着国际金融危机的全面爆发,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从收缩流动性的紧缩政策转变为扩张流动性的政策。2008年新增人民币贷款49100亿元,同比增长35%。2009年新增人民币贷款9.63万亿元,是2008年的1.96倍,是正常信贷投放年度2007年全年新增贷款3.63万亿元的2.65倍(见表1)。贷款投放快于同期实体经济增长的势头,说明信贷增长对资产价格膨胀提供了一定的支撑,为进一步分析信贷扩张对资产价格膨胀的支撑,本文分别对我国信贷增长与股市价格、房地产价格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

1.信贷与股票价格的实证分析

已有的研究表明信贷扩张对于股票市场的影响相对较小,对于此现象存在的原因很多学者也进行了探讨,总结为以下几点:一是我国股票市场弱小,加之市场自身不规范,股权方置问题久拖不决,影响了股市正常功能的发挥;二是我国明令禁止银行信贷资金直接流入股市,这就大大限制了银行资金向股市“输血”;三是银行信贷大规模投入到了房地产业以及相关产业(如钢铁、水泥、基建等),客观上减弱了银行信贷对股票价格的影响力;四是我国股市限制融资融券,股市投资资金中自有资金所占比重大。

随着近几年股票市场的不断发展,笔者发现股票市场与信贷增长的相关性越来越强,本文对此进行了实证分析,实证方案的股市样本期间为2006年1月至2009年10月,以金融机构短期贷款总额代表信贷量(loan),以上证综合指数代表股票价格(sp)。将这两个变量取对数后其一阶差分在1%的水平上是平稳的,利用AIC和LR判断LOG(loan)的滞后阶数为1,因此基于VAR(1)模型检验LOG(sp)和LOG(loan)之间是否有显著的Granger因果关系,其结果如表2所示。

2.信贷与房地产价格的实证分析

房地产市场的样本期间为2003年1月至2009年12月,以金融机构人民币中长期贷款代表信贷量(loan)。房地产价格指数较多,如国房景气指数、中房指数,这些指数都具有样本选择广泛、跟踪调查时间长等特点,但由于房地产属性各不相同,这些价格指数难以反映不同房地产属性上的差异,而用不同时段的商品房销售额除以销售面积,得到的房地产价格仍能够反映房地产价格的走势。因此,本文将用该方法确定全国房地产价格,数据来源于中国人民银行、国家统计局和中经网。这两个变量取对数后其一阶差分在5%的水平上是平稳的,利用AIC判断LOG(loan)的滞后阶数为2,因此基于VAR(2)模型检验LOG(price)和LOG(loan)之间是否有显著的Granger因果关系,其结果如表3所示。

3.实证结果分析

检验结果说明,金融机构贷款并不是上证综合指数的Granger原因,而金融机构中长期贷款是商品房销售价格的Granger原因,信贷扩张对房地产价格的支持作用要大于对股票价格的支撑。除了上述原因之外,还由于房地产市场中投资资金来源于银行贷款的比例较高,因此检验结果应是合理的。上证综合指数是金融机构贷款的Granger原因,商品房销售价格是金融机构中长期贷款的Granger原因。这说明近年来股市的火暴导致一些投资者将银行贷款投入股市,从而引起银行信贷的扩张。房地产信贷的不断扩张为房地产市场提供了强大的货币供给,房地产业价格的不断上涨也为银行房地产信贷的经济环境奠定了基础,它们之间是相互促进,互为因果的关系。

四、结论与建议

根据以上实证可得出以下结论和建议。

1.信贷扩张在我国资产价格上涨中起比较重要的作用

相对于股票价格,信贷扩张对房地产价格上涨的推动作用更大;股票价格的上涨导致了信贷的扩张,有部分贷款违规进入了股市;信贷扩张与房地产价格之间存在相互螺旋上涨的现象。

2.要根据经济实际情况适时适度调整货币政策

从各国的经验来看,货币政策应适度关注资产价格,同时可以从资产供给、银行信贷管理能力等方面入手抑制资产价格的进一步上涨。例如增加保障性住房供给、鼓励符合条件的公司上市、提高银行信贷管理能力等。此外,要确保资产价格信息披露的准确性和实效性,国家相关部门要准确公布资产价格数据,合理引导大众预期,抑制投机行为。

3.要加强对金融机构的监管

由于信贷过度投放,部分中小股份制商业银行实际近年来在年中曾屡屡触及75%的存贷比“红线”,要抑制商业银行的过度信贷扩张,必须强化处置力度,严肃经营秩序,才能有效控制一些股份制银行不顾实力的盲目信贷冲动。

参考文献:

[1]Barry Eichengreen and Kris Mitchener.The Great Depression as a Credit Boom Gone Wrong[R].BIS Working Papers,2003.

[2]Franklin Allen,Douglas Gale.Bubbles and Crises[J].The Economic Journal,2000(1):236-255.

[3]Claudio Borio,Philip Lowe.Asset Prices.Financial and Monetary Stability:Exploring the Nexus[R].BIS Working Papers,2002.

[4]唐旭主.金融理论前沿课题(第二辑)[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3.

[5]刘伟,李绍荣.货币扩张、经济增长与资本市场制度创新[J].经济研究,2002(1).

[6]肖本华.投资成本、信贷扩张与资产价格[J].世界经济,2008(9).

[7]段忠东,曾令华.资产价格波动与金融稳定关系研究综述[J].上海金融,2007(4).

作者:朱国忱

第6篇:我国生猪价格波动的特点与调控对策

[摘要]生猪作为我国最主要的畜牧业生产部门,其价格波动对农业经济和居民生活影响很大。本文从生猪产业的特点和近十年生猪价格波动情况进行分析,对生猪价格大幅度波动的原因进行了阐释,并对抑制价格波动稳定生猪生产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生猪价格;生猪价格波动;生猪产业;调控对策

[

1我国生猪产业的特点及价格波动情况

1.1我国生猪产业的特点

(1)中小规模的散户养殖占很大比重。我国生猪养殖的方式分为由散户养殖、批量养殖的专业户和规模化养殖企业三种类型。以家庭为单位的小规模饲养是我国生猪生产的历史传统和主导模式,在目前家庭农户散养方式出栏生猪占全国总量的70%以上。散户养殖受资金不足的限制,导致生产条件落后,技术水平低下和信息不灵,极易受到市场波动的影响。

(2)生猪生产的周期较长。在生猪饲养环节,从子猪出生到肥猪出栏,一般需要180~200天的时间,如果考虑母猪妊娠期则需要300天左右;而在屠宰加工及储销环节则要求尽量缩短流程,以保证猪肉的新鲜度。由于生猪饲养周期长,市场价格的变化并不能使生猪的供给量立即随之变动,反映出生猪生产对价格变动的时滞性。

(3)生猪生产的不稳定性。生猪是活体动物,其生长状况会受到环境的影响。饥饿、寒冷、疾病都可能导致其生长受阻甚至死亡。随着交通物流条件的改善,子猪、生猪和猪肉的区域间调运日益频繁,人员、交通工具流动量大大增加,这些都为疫病的传播创造了条件。一旦发生大规模疫情,会导致区域内生猪大量死亡或被扑杀,供应量迅速减少。

1.2近十年来我国生猪价格波动的情况

从图1中可以看出,生猪价格在2003年之前一直趋于平稳变化幅度不大。从2004年开始至今,就频繁波动,尤其是2008年受金融危机影响,生猪价格上涨幅度达到十年来最高。

1.3 2011年我国生猪价格波动的情况

从一年中的生猪价格走势来看,1~5月生猪的平均价格涨幅不大,涨幅仅为176%。但从6月开始生猪价格上涨幅度较大,与去年同期相比上涨了79.1%。这较往年趋势比较反常,按往年惯例,一般春节消费高峰过后生猪价格会小幅下降,一直到中秋节消费高峰到来才会回涨。

2生猪价格波动的特点

2.1生猪价格波动的理论分析

蛛网模型解释了某些生产周期较长的商品的产量和价格的波动情况。基本假设:商品本期的产量取决于前一期的价格,本期的需求量取决于本期的价格。当供给弹性大于需求弹性,即价格对供给量的影响大于对需求量的影响时,波动逐步加剧,越来越远离均衡点,无法恢复均衡,这时就会形成发散型蛛网,如图3所示。

E点为供给等于需求时的均衡点,对应的均衡产量为Q,均衡价格为P。假设,第一期的产量在Q1,对应的需求曲线的消费者愿意支付的价格为P1,则根据第一期的价格P1,按供给曲线,生产者将把第二期的产量增加为Q2。第二期,消费者再根据生产者提供的产量支付价格,然后生产者再根据需求者提供的价格决定第三期的产量,如此循环下去,就形成分散的蛛网模型。

由于生猪的生产周期较长,养殖户只能根据上一期的市场价格决定本期生猪产量,当市场价格较高时,他们就补栏扩养;当价格下跌时就减少母猪存栏量从而减少后期的子猪产量,进而使下期生猪产量降低。产量变化对价格变化的滞后性,使得价格出现周期性的振荡。

2.2生猪价格波动的特点

从图1生猪十年内价格波动情况可以看出,生猪价格的波动具有明显的两个特点:

(1)价格波动频繁且波动幅度大。按照价格高低及波动幅度不同,可以将十年生猪价格分为四个区间。第一个区间是从2000年1月到2003年9月,生猪价格基本在9.5~11元/千克波动。第二个区间是从2003年10月到2007年5月,生猪价格基本在11.6~15.9元/千克波动。第三区间是从2007年6月到2009年4月,生猪价格在17.6~26.8元/千克发生较大幅度的波动。第四区间是从2009年5月到2010年8月,生猪价格基本在15.5~20元/千克波動。可以看出整个十年内,第三区间即从2007年到2009年之间,生猪价格波动幅度最大,此期间的生猪价格达到历史最高峰。

(2)波动周期缩短。从上面划分的四个区间可以看出:第一个区间经历了3年零8个月;第二个区间经历了3年零7个月;第三个区间历经差不多两年的时间;第四个区间时间更短,才1年零3个月。可见,价格变动的周期越来越短。

2.3生猪价格波动的周期性

前面按照价格高低及波动幅度的不同已将十年内生猪价格变动情况分为四个阶段,从十年内的波动趋势中我们也可以看出,生猪价格呈一定的周期性。每一次都是按照“价格上涨→供给增加→价格下跌→供给减少→价格上涨”这样的规律循环往复。因此,从2000年到2010年共经历了三个周期。第一个周期就是2000年到2002年上半年,这段时间内生猪价格波动幅度较小,但仍然看出有一个波峰一个波谷构成的完整周期。从2000年6月开始到2002年3月价格一直处于上升状态,出现第一个赢利期;2000年6月以前的月份,价格一直是下降阶段,出现第一个亏损期;整个周期中最低为9.47元/千克,最高价为11.04元/千克。第二个周期就是从2002年下半年到2006年下半年,其中2004年9月为波峰,价格达到15.13元/千克,而2006年6月为波谷,价格下跌为10.58元/千克。第三个周期是从2007年到2010年春节过后,这个时期生猪的价格波动幅度较大,波峰发生在2008年2月,价格为达到历史最高为26.08元/千克。

仅从图2中2011年全年生猪价格走势来看,我国的生猪价格一般在每年的春节前后价格较高,从3月就开始下滑,5~7月达到波谷,之后又缓缓上升,在中秋前后上升到较高价格,一直到年末。因此一年内生猪的价格就会呈现出“中间高,两边低”的规律。

3生猪价格波动的原因分析

3.1供给因素

(1)供给过度分散带来生产的盲目性。生猪是最大的养殖行业,生产者、消费者达千万以上,市场高度分散,任何一个生产经营者都无法把握市场变动情况。而普通农户则更是只能按照传统习惯生产,当猪出栏时,价格基本上由收购者决定。当市场行情好,生猪能卖个好价钱时,人们便一窝蜂地补栏扩养,导致生猪供应过剩、价格下跌,生产出现亏损;一旦生猪生产出现亏损,便纷纷减少养殖量甚至宰杀能繁母猪,导致生猪供应量快速减少、价格上涨。然后又重新陷入扩养陷阱,由一轮生产过剩引发下一轮生产不足,使生猪价格始终处于波动之中。

(2)生产投入品及替代品价格的变化。饲料成本占养猪生产投入品成本的70%左右,而玉米又占饲料成本的60%左右,所以玉米的价格大小也就决定了生猪价格的高低。资料显示,从2006年开始一直2011年10月,玉米的价格一直呈上升趋势,从1.5元/千克涨到2.45/千克,其中2011年9、10月达到历史最高为2.45元/千克,所以生猪价格也在当月最高。从10月过后到今年,玉米价格开始有所下落,目前为2.35元/千克,因此生猪价格开始回落。

产品之间具有替代性,当猪肉价格上涨时人们就会去购买其他价格相对较便宜的肉类替代品,如鸡,鸭等,而减少对猪肉的需求。一般来说,当供给不变时,对某种肉类产品需求增加会引起该类产品价格的上涨,因此人们对鸡鸭等肉产品的需求增加就会导致该类产品价格的上涨,于是我们看到鸡鸭的价格在2011年9、10月也是全年中最高。由于猪肉价格上涨会引发肉禽的替代品的价格上涨,因此,猪肉价格的变动推动着CPI的整体上涨。

(3)生产的周期性。在整个生猪产业链上,上游的养殖阶段生产周期长,中下游的加工销售生产周期短。因此,当猪肉市场供不应求导致价格上涨时,生猪价格就会上涨,饲养者为获得较大利润,就会增加母猪的饲养量而减少子猪出栏量,这样就会使得市场上的生猪供应量进一步减少,从而使生猪价格进一步上涨。因为生猪生产周期长,因此在短期内生猪的供给量不会增加,这样就使得生猪价格一直保持较高水平,一直到18个月后,育肥的子猪出栏后才会使价格下降。这个时候,饲养者又担心生猪价格会进一步下降,于是就开始大量出售生猪,引起生猪供过于求价格进一步下滑,直到半年后生猪全部出售完,生猪供给量开始减少,其价格才会回升。这样的循环往复就导致了生猪价格波动的周期性。

3.2需求因素

(1)需求弹性。生猪作为农产品其需求弹性较小,需求曲线相对产量轴较为陡峭。当猪肉价格上涨后,人们会转向去购买价格相对较便宜的替代品,如鸡、鸭等,这樣就导致对猪肉的需求量减少,而由于其缺乏弹性,需求量的微小变动就会引起价格的较大幅度变化。因此,其价格波动较大。

(2)投机因素。近几年的国内市场流动性过剩为投机提供的充分的资本了条件,再加上目前国内楼市降温、股市低迷,更多热钱加速流向农产品市场,从而导致被炒作产品的价格暴涨暴跌。拿生猪来说,从2010年到2011年下半年,生猪价格从每千克16.1元左右一路被炒到29.8元。

4价格波动对生猪产业发展的影响

4.1影响生猪产业的稳定发展

价格的频繁变动,使得预期产量也随之波动。市场行情好时,新进入者不断增加,市场处于低迷时,大量的生产者又退出。依据蛛网模型理论,市场价格就会偏离均衡价格越来越远,这也就形成了不稳定的状态。因此,生猪价格的波动影响产业的稳定发展。

4.2影响生猪产业经济效益的提高

在整个生猪的产业链中,生猪价格波动的最大获利者主要集中在流通环节,所以,养殖户承担了大部分经营风险。由第二节我们已经知道,生猪养殖户都是按目前市场价格确定下一期生猪补栏量的。但生猪的生产周期又较长,在生猪还没来得及出栏之前价格可能就发生了变动。当前价格较预期价格上涨时,养殖户又来不及补栏,致使当前产量不能满足市场需求量;当前价格较预期价格下跌时,养殖户的生猪产量又相对过剩,导致养殖户血本无归,这就影响生猪产业经济效益的提高。

4.3影响相关产业的发展

生猪价格的暴涨暴跌会影响整个生猪产业链的稳定发展,对上游饲料供应企业来说,生猪价格的波动会通过影响生猪的供需来影响饲料需求量的变动。生猪价格上涨会导致生猪供应量的增加进而增加饲料的需求,相反生猪价格的下跌就会对饲料的需求减少。对下游零售商来说也一样,当价格上涨时,由于成本较高,虽有利可图,但相对获利水平较低;当价格下跌时,就会发生亏损,影响其稳定发展。

4.4影响养殖户对未来的预期

通常情况下,养殖户都是根据上一期的生猪价格来确定本期的产量的,但由于近几年生猪价格的暴涨暴跌,导致扩散型蛛网模型的价格偏离均衡价格越来越远,使得波动规律难以把握,再加上养殖户本身搜集信息的能力就弱,因此,他们就无法设定预期产量。

5抑制生猪市场周期性波动的对策建议

生猪产业作为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生猪价格的周期性波动会给养殖户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影响其供求平衡与市场稳定,是长期困扰生猪生产发展、价格稳定以及市场供应的难题。要破解这一难题,摆脱生猪价格周期性波动窘境,必须从以下五方面入手以稳定生猪生产、保持合理的价格水平、增加农民收入、满足市场供应。

5.1稳步推进生猪规模化养殖

为了节约成本,提高抗风险能力,推进生猪规模化养殖势在必行。首先,实现生猪养殖从散养向专业化和集约化的转型,这样有助于形成规模经济,适当降低生产成本。其次,规模化养殖可以进行标准化生产,统一进行技术培训,统一进行防疫,快速提高生产技术水平,起到疫病防控和增加产量的作用。最后,规模化养殖可以统一品牌,提高市场占有率,维持生猪价格稳定,保证所有参与的养殖户利润最大。

5.2健全完善生猪疫病防控体系

畜禽疫病的出现常常具有突发性、涉及范围广、传播速度快等特点。当出现流行性疫病时,可能造成一定区域内生猪疫病的爆发,导致大量死亡,即使死亡率不高时政府出于疫病控制也会采取集中扑杀等措施。这样会带来一定时期内生猪供应量的明显减少,从而加剧市场波动。严密的疫病预防控制是防止疫情爆发的关键,需要政府加大投入,相关管理部门和技术服务部门加强疫病防控的科技创新和体系建设,构筑起功能完善、运转有效的疫病防控体系。

5.3加快生猪产业市场预警体系建设

由于生猪的生产周期较长,生猪生产对市场的反应具有滞后性。因此,需要做好相应的监控工作,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预警系统。政府可通过此系统发布相关的信息,预测市场的变化趋势,让养殖户根据行情有所准备,并且政府也可根据该预警系统对相关政策做适当调整。虽然政府在此方面也做了大量工作,但在数据整理、综合分析及较权威的预警报告方面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5.4建立生猪交易期货市场

市场问题调节的基础在于市场自身,而建立期货市场来稳定生猪的市场供给和适宜的价格水平是促进生猪产业健康发展、减少市场波动的重要措施。期货市场可以锁定未来的交易价格、数量和交易对手,竞价交易让未来的价格充分反映当前市场的信息,以未来的价格引导当前的价格,减少当期生猪价格的剧烈波动,从而降低生猪生产的价格风险,让大量的交易主体实现套期保值。

5.5完善生猪产业发展的支持政策

加大政府对生猪产业的扶持力度,完善能繁母猪保险、政府保护价收购和生猪肉国家储备等的调节机制。当生猪价格下跌时,通过财政补贴、信贷支持等方式加大对养殖户的扶持力度,避免出现市场较大的异常波动,达到保持合理的价格、增加农民收入、满足市场供应,维持生猪产销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M].4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2]王景海.养猪高参[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7.

[3]卢凤君.生猪健康养殖体系培建的系统分析[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8.

[4]胡文峰.养猪形势良好,隐患不能忽视——基于安阳的调查[J].中国国情国力,2011(10):32-34.

[5]张兴华.新一轮猪肉价格波动的特点与宏观调控[J].宏观经济管理,2011(10):26-27.

[6]中国畜牧业信息网.http://www.caaa.cn/market/index.php?keyword=41.

作者:马亚娟 郭丽珍 许玉贵

第7篇:价格综合调控处工作职责

1.负责管理电力、药品、燃气、城市排供水、水利工程供水、成品油等政府定价和政府指导价的商品价格(含涉外价格)。

2.提出商品价格的改革措施,起草制定单项价格规定。

3.组织指导县(市)区物价部门开展商品价格管理工作。

4.协调处理有关商品价格的争议。

第8篇:价格监测调控处工作职责

1.负责起草局机关全局性文字材料及综合性文件。

2.参与较大价格改革项目方案的设计和政策的制定。

3.负责组织协调价格听证工作;根据物价变动情况,提出对职工工资性生活补偿的建议。

4.负责对全局性、方向性、中长期性价格政策问题的研究。

5.调查研究价格(收费)改革和价格(收费)管理中的难点和重要问题,提出政策性的措施意见。

6.负责市物价系统内价格立法和行政案件的应诉、复议。

7.负责市物价系统价格学会、人大、政协提案和物价宣传工作。

8.负责全市物价系统市场监测工作,掌握市场物价情况,预测价格走势。

9.负责收集、反馈全市物价工作动态和政务信息,研究分析经济形势和物价形势,综合提出物价总水平的宏观调控目标和措施,并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实施。

10.负责对价格调节基金的征收标准、使用、投向、统计、签约等工作进行指导和协调。

上一篇:考核指标下一篇:决心书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