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调控分析论文提纲

2022-11-1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论文题目:经济政策不确定性、货币政策有效性与调控取向变动研究

摘要:自1984年人民银行恢复中央央行职能以来,中国的货币调控在“直接调控”与“间接调控”、“数量工具”与“价格工具”、“单一目标”与“多重目标”之间交替切换和协同配合,货币政策调控框架日渐成熟。经济新形势下,中国货币政策宏观调控效果出现一定弱化,货币政策有效性面临严峻考验。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中国经济已经具备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必要条件,经济发展由速度增长向质量增长转型。经济高质量发展背景下,中国的货币政策框架设计、传导机制等如何在“稳增长”和“稳物价”等基础上保证经济增长质量,不仅是理论界和学术界面临的重要的理论问题,也是各界正面临的一个重大现实问题。本文通过VAR拓展和混频动态因子等模型分析经济政策不确定性、货币政策有效性与调控取向变动研究问题。根据研究思路和内容框架体系搭设,文章的主要章节包括以下内容:理论基础部分:包括论文第1章和第2章。论文第1章主要介绍论文研究主题的选题背景、研究意义、学术发展史、研究思路和主要内容等基础内容,并在此基础上对本文的研究方法和主要创新进行重点介绍,重点理解本文的选题意义和国内外研究进展,找出论文选题的研究切入点,总结梳理本文的边际贡献。论文第2章在研究意义和研究思路等内容介绍的基础上,本章对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与宏观经济波动、货币政策与宏观经济波动、货币政策调控取向与经济增长质量等基础理论进行重点阐述和说明,为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宏观经济效应、考虑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的货币政策动态有效性等实证分析提供理论支撑。实证分析部分:论文第3章、论文第4章、论文第5章和论文第6章。论文第3章为“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的宏观经济时变效应分析”。本章运用SV-TVP-FAVAR模型,基于冲击极值、短期效应等指标对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的经济效应进行脉冲分析,并通过将预期因素纳入到分析框架,初步讨论预期管理可能存在的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反向调控效应。论文第4章为“货币政策量价工具有效性对比——基于调控取向定性描述的分析”。本章首先基于具有混频数据处理能力的MF-VAR模型对货币政策变量与宏观经济变量间的关联关系进行混频检验,进一步运用时变动态SV-TVP-FAVAR模型考察不同货币政策调控取向下的货币政策有效性,从而论证货币政策调控取向变化会对货币政策调控效果产生影响,进而引出关于货币政策调控取向与货币政策有效性关系的计量检验。论文第5章为“货币政策调控取向的定量测度与宏观经济效应分析”。本章首先基于长短期松紧指标测算货币政策调控取向变动指数,并对货币政策调控取向的宏观经济效应异质性分析,主要包括对货币政策调控取向与城乡消费、货币政策调控取向与企业家信心之间的关系论证。论文第6章为“货币政策调控取向与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本章首先基于混频动态因子模型测算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数,并在此基础上运用时变SV-TVP-FAVAR模型分析货币政策调控取向的经济增长质量调控效果。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论文第7章主要是对前文理论基础、实证分析、计量检验等章节进行全面总结,并在研究结论和针对性解决对策的基础上,提出本文的研究不足之处,进一步在指出本文研究不足和学术研究薄弱等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后续学术研究展望。货币政策作为主要经济政策手段,工具选择理应服务于宏观经济调控。不可否认的是,在中国经济快速增长期间,货币政策操作取得了较为显著的宏观经济调控成效。党的十九大提出:中国经济已经具备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必要条件,经济发展由速度增长向质量增长转型。经济高质量发展背景下,货币政策框架设计、传导机制等如何在“稳增长”基础上保证经济增长质量,不仅是理论界和学术界面临的重要的理论问题,也是一个重大现实问题。货币政策能通过特定传导机制调控政策当局的预设目标,宏观经济调控效果显著,一直都是货币政策当局调控宏观经济的重要手段。可以说,新形势下探讨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宏观经济及货币政策调控的影响效应、新冠肺炎疫情下货币政策调控取向变动、货币政策调控取向与经济增长质量等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

关键词: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宏观经济调控;增长质量;调控取向

学科专业:数量经济学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学术进展与文献评价

1.2.1 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与宏观经济波动的文献综述

1.2.2 货币政策与宏观经济波动的文献综述

1.2.3 货币政策调控取向与经济增长质量的文献综述

1.3 论文结构与主要内容

1.3.1 论文结构

1.3.2 主要内容

1.4 研究方法与主要创新

1.4.1 研究方法

1.4.2 创新之处

第2章 相关的理论基础

2.1 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与宏观经济波动的理论基础

2.2 货币政策与宏观经济波动的理论基础

2.3 货币政策调控取向与经济增长质量的理论基础

第3章 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的宏观经济时变效应分析

3.1 SV-TVP-FAVAR模型

3.2 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的宏观经济效应数值模拟分析

3.2.1 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宏观经济的三维冲击效应分析

3.2.2 不同阶段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宏观经济的冲击效应分析

3.2.3 区间替换与稳健性检验

3.3 纳入预期因素的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宏观经济效应分析

3.3.1 MF-VAR模型

3.3.2 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与城乡消费因果关系分析

3.3.3 考虑预期因素的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城乡消费的冲击特征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货币政策量价工具有效性对比——基于调控取向定性描述的分析

4.1 货币政策传导渠道分析

4.2 货币政策与宏观经济的关联关系检验

4.3 中国货币政策调控取向的定性描述与转换过程

4.4 不同调控取向下的货币政策宏观经济效应分析

4.4.1 全区间下货币政策对宏观经济的冲击效应分析

4.4.2 不同调控取向下货币政策对宏观经济的冲击效应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货币政策调控取向的定量测度与宏观经济效应分析

5.1 货币政策调控取向的定量测度与货币政策调控取向划分

5.1.1 中国货币政策调控取向的定量测度

5.1.2 中国货币政策调控取向划分

5.2 不同货币政策调控取向下的货币政策宏观经济效应分析

5.2.1 货币政策调控取向与城乡消费

5.2.2 货币政策调控取向与企业家信心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货币政策调控取向与经济增长质量

6.1 混频动态因子模型

6.2 中国经济增长质量指数的定量测度与特征描述

6.2.1 经济增长质量评价指标特征

6.2.2 中国经济增长质量的评价维度和指标

6.2.3 中国经济增长质量的变动情况

6.3 不同调控取向下货币政策的经济增长质量效应分析

6.3.1 总量脉冲响应分析

6.3.2 分阶段脉冲响应分析

6.3.3 稳健性检验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7.1 研究结论

7.2 政策建议

7.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上一篇:教师一职称论文提纲下一篇:民俗文化研究论文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