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城市调研报告

2022-12-0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报告是在工作或项目事后编写的,所以报告具有总结性、叙述性的特点,只有按照报告格式编写,才能编写出有效的报告。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温州城市调研报告》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第1篇:温州城市调研报告

温州科技职业学院连锁经营管理专业调研

摘 要:通过文献资料、实地调查、召开人才培养研讨会、教师下企业实践等方式,了解区域内连锁企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情况,力求准确把握区域连锁经营行业的发展现状及趋势,同时借鉴浙江省内高职院校连锁经营管理专业建设的经验,分析温州科技职业学院连锁经营管理专业设置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提出专业建设建议,以期为学院连锁经营管理专业确定人才培养方案提供可靠的依据,以高质量的适用技能型人才推动区域连锁经营行业的发展。

关键词:连锁经营管理;专业;调研

1 引言

在全球范围内连锁经营已经成为商业领域主导的企业组织形式、管理方式和营销模式,近几年中国更是后来居上,成为世界上连锁经营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我国的连锁业进入了前所未有的高速发展期,对于连锁经营管理的专业人才需求也日益增加。专业人才的培养依赖于教育,高等职业教育是培养连锁经营管理中高级专业人才的主要途径。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规格必须符合市场需要,以企业需求导向和地方经济特点为依据,具有一定的行业、职业发展的前瞻性。

2 社会需求调查

当前社会一方面存在企业人才需求大,另一方面又存在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难,这一对立矛盾出现的根本原因是许多高职院校专业在没有进行科学的需求调查的基础上,匆匆上马建设,缺乏科学的人才培养体系,造成了毕业生不能适应市场需要的困境。因此,我院连锁经营管理专业设置前期以及专业建设过程中必须进行科学细致的人才需求调查。

2.1 行业需求分析

我国连锁业已经步入快速成长期,覆盖的领域和范围不断扩大,已拓展到零售业、餐饮业、服务业三大行业的50多个业种。

2.1.1 零售业

零售业是连锁经营的起步行业,目前仍然是连锁经营最普及的领域,超级市场、百货商店、便利店、专业店、专卖店等大大小小的业态在商业社会中都呈现出快速的发展态势。

(1)超级市场。

目前浙江连锁超市是外资超市与本土超市共生共荣的时期,从门店分布来看,浙江地区仍然是目前外资超市最重要的发展区域之一,省商务厅提供的数据显示,2011年浙江省部分外资超市累计实现零售额766814.72万元,同比增长了39.03%,种种迹象表明,外资超市仍在浙江地区积极进行扩张。在外资超市的夹击下,浙江本土超市也不甘示弱,杭州的联华超市在浙江地区有超过200家门店、宁波的三江超市100多家门店、温州的人本50多家大型超市。特别是温州市永嘉县取得了“中国超市之乡”的金字招牌,永嘉人10万余人在全国各地开出了上万家超市,占据了全国20%以上的超市份额,年销售额达300个亿,成立了国嘉超市股份有限公司,力争成为中国的沃尔玛。

(2)便利店。

便利店是近几年零售业中发展速度最快的业态,特别是华东沿海一带经历了从无到有到密集式布局的过程。目前浙江的便利店业态有别于上海、北京、广州等大城市由外资品牌领军的状况,浙江的便利店基本上以本土便利店企业为主。比如温州市场上的便利店就有十足、之上、民丰、当家人、真生活、乐邻等本土品牌,如雨后春笋般在市场上拓展网络,目前仅人本旗下的十足在全省就有800多家门店。

(3)百货商店。

浙江是国内百货业最发达的区域,浙江百货行业市场以龙头老大银泰百货为主,各地本土百货商店为辅。银泰在全省的杭州、嘉兴、宁波、舟山、金华、温州等地拓展到18家门店,目前仍积极寻找合适物业开发更多门店,估计未来1-2年内,还会开出超过10家门店。除此之外,杭州还有杭州大厦、解百、百大,宁波还有新世界,温州还有开太、时代,金华有一百,嘉兴有江南、戴梦得、天虹,总计将近50家门店。

(4)专业店。

在中国连锁百强排名中,苏宁、国美两家专业店已经连续六年分置中国连锁百强前两名。国美在浙江区已经布局近70家,其中温州12家,苏宁在浙江已经布局55家,其中温州6家。目前专业店以家电领域最为成熟,另外还有电子信息类产品连锁以及如屈臣氏等日用商品类连锁门店,其他专业店尚未形成连锁规模。

(5)专卖店。

浙江特别是温州作为全国的小商品生产基地,但是很多温州中小生产型企业最初是通过代工的方式发展的。随着温州制造知名度的提升和企业发展的趋势,越来越多的温州企业开始在市场上开设专卖店,打响自己的品牌。正泰、德力西、天正等品牌带动了温州低压电器业,康奈、奥康等品牌带动了温州鞋业,报喜鸟、美特斯·邦威等品牌则带动了温州服装业的发展,温州鞋服品牌全国专卖店数已经超过10万家。所以可以说专卖店是温州零售业中发展最有力的一种业态,而且近年来,我市鞋服品牌专卖店越开越大,上千平方米的旗舰店比比皆是。在全国密布的情况下,温州的鞋服品牌已经启动了进军全球市场的步伐,康奈、奥康在国外的专卖店都已达到几百家。

2.1.2 餐饮业

餐饮行业在中国一直被认为是永远的朝阳行业,即使中国经济出现大幅度波动的2008年,餐饮业仍然连续18年实现两位数的高速增长,各种形式的餐饮店一直都有很大的市场空间。肯德基、麦当劳等洋快餐加快了在整个中国版图上的扩张,浙江已经有超过300家肯德基,近70家麦当劳。除此之外,本土餐馆也开始了规模化发展,涌现出一大批知名的酒楼、餐厅、休闲厅、中式快餐连锁品牌。

2.1.3 服务业

国内服务业相对落后,特别是在连锁领域,其强大的规模优势在并不以商品销售为主的服务业中无法体现。因此,目前服务业领域的门店以单打独斗居多,但一些服务行业也已经意识到先进的管理模式和强大的品牌效益对门店经营的重要性,开始着手培养服务行业连锁品牌,拓展服务门店。较早发展连锁经营的居民生活服务便利连锁如干洗、美容美发等;伴随着房地产的兴旺发达,品牌房产中介也体现出其在资源和服务方面相较于红牌子的优势;而最近发展速度最快的应该是培训教育机构,英语培训、课后托管、婴幼儿启蒙教育等市场需求日益庞大,人们对培训师资、培训模式、培训经验等要求越来越高,往往寻找知名连锁品牌。

2.2 层次需求分析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连锁经营在各个行业、各种业态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对人员的需求越来越大。但连锁经营行业的人才从基层的劳务操作人员,到中层的运营管理人员,到高层的战略管理人才对人员的要求差异较大。目前的人力资源市场一线工作人员招聘并不难,根据对沃尔玛温州分公司、温州银泰百货、温州东艺鞋业等公司的调查来看,目前连锁超市、百货、专卖店人才争夺的热点集中在店长、营运、采购、物流和卖场管理等中高层管理人才上。

这也符合我们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定位,避免定位过高(把培养目标定位在连锁企业领导型人才)或定位过低(把培养目标定位在一线操作人员如理货员或收银员)的误区,解决连锁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中面临的最棘手的问题就是缺乏有执行力的中层运营人员。

2.3 数量需求分析

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应该服务于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国家十二五发展规划、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浙江省商贸流通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中都明确地传递了鼓励和支持连锁经营等现代流通方式的信息。

浙江省的连锁经营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市场份额不断提高,经营区域不断延伸,在门店数、零售额、社会零售额中的比重等方面呈现出良好的增长势头(见表1,表2),已成为浙江省区域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浙江省商务厅提供的数据显示,截至2010年底,浙江省社会零售额为10163亿元,连锁业零售额占比为23%、约2337亿元。“十二五”期间,我省社会零售额将达到14000亿元,其中连锁业占到28%至30%、约4000亿元左右,批发零售和住宿餐饮业从业人员占全社会从业人员比重达16%左右。

按2010年一家大卖场平均销售额2亿元、正式员工300人(其中店长3人、经理12人、科长50人)来计算,在“十二五”期间浙江省需要新增大卖场400多家,需要店长1250名、经理5100名、科长21000名;生产企业新设品牌连锁网点2万个,一家门店设置一名店长,需要2万名店长,连锁网点经营水平不断提高,村级连锁便利店覆盖率达70%,新增便利店近万家,需要近万名店长。因此浙江省连锁门店店长及总部、门店中层以上管理人员缺口巨大。

2.4 能力需求分析

连锁经营之所以成功因为其在经营过程中是现代的管理方式与现代管理技术的结合。这种商业模式亟需一大批具备实用型技术的应用性人才来支撑,连锁门店店长、总部及门店中层以上管理人员应培养的管理能力与技术包括系统开发技术、卖场营运技术、员工管理能力、商品采购技术、信息管理技术、物流配送技术。

在连锁企业中工作,不管是管理人员还是技术人员还都应具备强烈的服务意识、冲突控制能力、应变能力、抗压力和执行力等基本素质与能力。调查中很多企业对于就职人员最基本的责任心、吃苦耐劳非常看重。比如,沃尔玛就明确指出连锁零售业属于劳动密集型行业,行业中许多优秀的人才、高级管理人员最初都不具有高学历的背景,但是他们能够承受零售行业特有的辛苦,踏实肯干,同样获得了成功。

3 兄弟院校专业建设调研

连锁经营管理作为管理学的分支,是一个新兴发展起来的的学科,目前浙江省内开办连锁经营管理专业的院校包括我院在内仅有六所,专业建设尚处于探索阶段。

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连锁经营管理专业是浙江省示范建设专业。2000年开始招收连锁经营专业高职学生,现有在校生近300人,已经毕业七届共600余人。商职院连锁经营管理专业已有较为完善的校内外实训条件。

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连锁经营管理专业是省级重点专业、特色专业,拥有连锁经营省级示范性高职实践教学基地,该院每年毕业生人数150名左右,组建了校企深度合作的“联华定向班”,为杭州联华集团培养、输送优秀管理人才。

另外,省内还有衢州职业技术学院、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湖州职业技术学院等开设连锁经营管理专业,但目前每年招生人数都不足百人。

4 我院开设专业条件分析

我院新设连锁经营管理专业由经贸管理系管理教研室负责具体的专业建设。管理教研室有多年的工商管理专业办学经验,教学软件、硬件条件比较成熟,拥有相对完备的校内外教学资源体系,建立了一支素质高、能力强、结构合理、人员稳定、校企结合的教学师资梯队。连锁经营管理专业是在工商管理专业的基础上新设,两者有相近的理论体系,在职业技能方面也是相通的。从2008年开始,管理教研室已开始有意识地将师资力量向连锁经营管理专业延伸,增强教师的连锁经营管理领域的知识和行业从业经验,了解企业人才需求,逐步摸索连锁经营管理专业的办学模式。

5 调研结论

5.1 专业开设的必要性

浙江连锁经营的发展走在全国前列,成为各个行业、各个业态主流的商业模式,已经从量的增加进入到质的提升阶段。目前连锁业管理人员普遍存在学历偏低、知识结构老化的问题,系统掌握连锁管理知识、技术、能力的专业人才特别是中高级管理人员极少。这就要求我们高职院校能够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连锁经营管理专业的应用型人才,我院设置连锁经营管理专业是符合社会发展方向的。

连锁经营管理专业属于新兴学科,目前我省包括我院在内,开设连锁经营管理专业的高职院校仅有六所,除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和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办学时间稍早,已经形成自身较强的办学资源和特色,其他几所院校也都是近3、4年内新设立了此专业,招生人数有限。每年全省连锁经营管理专业毕业生人数不足800人,人才建设远远跟不上行业的发展,而且这些学院主要集中在浙北地区,我院是浙南地区唯一开设此专业的院校。因此,我院开设连锁经营管理专业对于推动浙江特别是温州地区连锁经营行业的发展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5.2 专业开设的可行性

社会上大量企业的需求,给我们的专业建设创造了较好的外部环境,很多温州本土以及在温的知名连锁企业都对与我们的合作表现出了很高的积极性。有大量的校外实训基地作保障,我们在教学和专业建设方面就可以有更多的创新和实践性,深度的校企合作能有力推动专业在课程教学、实训体系、社会服务方面的提升。包括本土知名连锁企业高级管理人员如森马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邱光和、人本集团人力资源部经理翁士扬、楠溪江农业集团董事长徐林等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专门就开设“连锁经营管理”专业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也论证了我院开设连锁经营管理专业的可行性。

5.3 新专业开设存在的问题

但连锁经营管理专业目前由于家长和学生的认识偏差,导致对本专业有本能的抵触心理,在招生和就业方面会受到一定的影响。目前连锁经营企业基本上属于零售、餐饮、服务行业,很多家长和学生认为连锁经营管理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就是从事超市、餐馆等的理货员、收银员、服务员等岗位,属于为消费者提供简单、初级服务的工作,并且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将其视为“不体面”的岗位,而忽视了零售行业、餐饮行业、服务行业的经营管理技巧,根源还在于国内对相关行业经营管理和服务水平的不重视。

5.4 专业建设建议

我院开设连锁经营管理专业是符合社会需求,也具备初始的办学条件,在开设连锁经营管理专业之后,当务之急要做到以下几点:

明确专业定位,发挥竞争优势。正视与省内先进院校之间存在的差距,合理利用区域和院校资源,明确专业定位,凸显专业特色,探索符合我院教学条件和区域人才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为社会输送专业性强的连锁经营管理实用性人才,充分发挥我院连锁经营管理专业具有的竞争优势和区域先发优势。

加大专业宣传,提高招生人数。作为新兴院校和新兴专业,应通过各种渠道、各种方式加大对我院连锁经营管理专业的宣传,借助媒体信息发布、深入高中和中职学校以及各地的招生见面会,从专业的角度介绍连锁经营行业发展的前景,引导学生和家长对该专业形成正确的认识,提高专业招生和报到率。

夯实人才培养,提高就业质量。科学分析企业需求,设计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开发项目化、职业化的课程体系,提高师资力量的专业素养,完善校内外的软硬件教学条件,充分利用实训基地资源,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积累一线操作经验,在毕业时能胜任基层管理岗位,提高就业数量和质量。

参考文献

[1]雷祺,何庆江.连锁经营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山东纺织经济,2008,(6).

[2]杨金勇.高职院校连锁经营管理专业的建设[J].天津市经理学院学报,2010,(8).

[3]石鹏义.高职院校特色专业建设的探讨[J].当代教育科学,2009,(15).

[4]周旖,陈可.浅析高职院校开设连锁经营管理专业的必要性及可行性[J].中国校外教育,2009,(7).

[5]刘征.高校新设专业学生教育的探索与实践——以越秀外国语学院连锁经营管理专业为例[J].教育探索.

[6]冯雪萍.广西高等职业教育连锁经营管理专业建设探讨[J].商场现代化,2008,(7).

[7]连锁经营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研究[J].价值工程,2010,29(16).

作者:吕卫

第2篇:国家知识产权局赴温州开展专利行政执法专题调研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倡导创新文化,强化知识产权创造、保护、运用,在全国知识产权系统引起强烈反响。为倾听基层加强专利行政执法呼声,2017年10月19日至20日,国家知识产权局调研组赴浙江温州开展专利行政执法专题调研。

调研组先后走进浙江百诚烟具有限公司、温州市派克箱包有限公司、温州市爱好笔业有限公司等,听取当地中小企业对专利行政保护的意见建议。调研中,企業纷纷反映,近年来我国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不断加强,知识产权法律法规制度体系不断完善,但实践中仍存在专利维权举证难、周期长、成本高、赔偿低、效果差的问题,建议在专利法第四次修改中加强专利行政执法力度,强化专利行政部门的调查取证能力,提高专利侵权赔偿额度,进一步遏制和打击专利侵权违法行为的发生。

调研组还实地考察了温州市知识产权服务园,广泛听取专利行政执法人员、专利代理机构人员的相关意见和建议,并就当前知识产权保护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了探讨研究。

第3篇:温州眼镜行业外贸人才需求调研与高职外贸类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研究

摘 要:文章以温州眼镜行业为研究对象,深入调研温州眼镜外贸行业人才需求情况,并将外贸岗位需求与高职外贸类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联系起来,有效解决外贸企业用人难的问题,为眼镜外贸行业的发展提供更多的建议和意见。

关键词:眼镜外贸 人才需求 职业能力 高职教育

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温州已经成为中国最具活力的小商品出口市场之一,温州的眼镜行业,作为温州的名牌行业正在经历又一个黄金时期。在中国加入WTO的背景下,温州眼镜外贸行业正从分散走向集中,从家庭小作坊经营方式走向规模化经营,对外贸易继续扩大,外向型经济有所改善。随着温州眼镜行业外贸准入门槛的大幅降低,温州眼镜行业对外贸人才需求趋旺,对外贸人才的要求也日渐提高,培养高层次外贸人才成为当务之急。自从2012年9月起,笔者一直在温州市舒泊莱实业有限公司外贸业务部任兼职业务顾问,通过对该公司的调研和了解,发现温州市舒泊莱实业有限公司外贸业务部最主要的问题是人才瓶颈问题:外贸业务高级管理人才流动性大,成本高;业务能力过硬,综合素质高的外贸业务员缺乏;招聘成本低、适合业务员岗位的应届毕业生困难。一方面企业人才需求量大,一方面应届毕业生苦于找不到合适的工作,两者的矛盾引起了笔者的思考。

二、温州眼镜行业外贸人才需求分析

2008年因为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增长率略有下降。温州眼镜产品出口总值5.7131亿美元,占全国眼镜出口值的40%,占浙江眼镜出口值的81%,同比增长10.9%,产品80%以上销往全球15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太阳镜出口量占世界市场份额的40%。2009年出口总额达5.23亿美元,增幅为-6.3%,首次出现负增长。温州眼镜产品在2010年出口达到6.36亿美元,占世界眼镜产品总出口额的4.7%。2011年,温州眼镜产品出口出现增速缓慢,出口额达到7.6亿美元,占世界眼镜产品总出口额的5.9%。2012年温州眼镜出口为7.55亿美元,比上年略有下降。由此可见,温州的眼镜外贸行业在发展的过程中也遭遇了瓶颈。眼镜行业除了适时调整经营战略,促进产业升级外,还要积极培养外贸专业人才,以满足外贸发展需求。从温州人才网招聘的职位需求看,眼镜外贸人才需求量达60%以上,特别是具有外贸进出口权的生产企业和流通公司,对外贸人才求贤若渴,但贸易人才仓储不足,高层次的对外贸易人才严重缺乏。通过对温州30余家眼镜外贸公司的调查研究,笔者总结造成温州眼镜外贸企业人才不足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现在一些学校外贸类专业教育的知识与实际脱钩,亟待更新,培养出的只是外贸专业毕业生,不是外贸专业人才;另一方面是许多外贸人才集中在原来有外贸出口权的企业,人才流动还不畅通。而温州外向型企业以每天2家的速度递增,可见培养一线应用型外贸人才十分必要。

三、高职院校外贸类专业人才培养途径

鉴于温州目前眼镜外贸行业人才现状,温州高职院校对外贸人才的培养应遵循以下几个途径:

1.全面了解温州外贸行业现状,确定就业目标的国际贸易等专业学生要努力学习相关知识与技能,贴近就业岗位的专业与能力要求。

2.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过硬的外语水平和良好的听说读写能力。由于目前英语等级证书还是进入外贸行业的一个敲门砖,所以学校要重视国贸等相关专业学生的英语等级考试,争取英语等级通过率在90%以上。

3.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口才思维训练,提高学生的整体综合素质,把学生培养成具有吃苦耐劳、上进拼搏、虚心学习、敢于创业、思维敏捷、交流流利、反应迅速的外贸人才。

4.具备一定的计算机知识与动手操作能力,熟悉各类办公软件如WORDEXCELPPT等应用,能熟练运用PHOTOSHOP等图像处理软件。

5.拥有外贸从业资格证书。鼓励学生参加全国外销员资格考试、国际商务单证员资格考试、报检员考试和报关员等相关从业资格考试,为以后就业多拿一块敲门砖。

6.引导学生走出校园,参加相关岗位的社会实习实践活动,积极鼓励学生利用业余时间参与工作实习,积累行业工作经验,为以后就业打下基础。

四、高职外贸类学生职业能力培养

随着我国高职外贸类专业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高职外贸类专业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问题。很多学者也进行大量的研究,不仅引进国外先进的教育理念,而且能够结合中国高职外贸类教育的实际情况,提出改革的思路以及相应的措施,但是大部分研究主要集中在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教学体系建设等方面,缺乏必要的对最根本问题的研究,即高职外贸类专业到底应该沿着怎样的路线去改革才能真正达到学生、教师、企业、社会满意的效果。本课题是基于温州眼镜行业外贸人才需求调研,进一步探讨高职外贸类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问题。将企业的需求与学生的教育问题相结合,有一定的时效性。

1.开发基于职业岗位需求的校企合作动态外贸类课程体系(以商务英语专业为例)。进行在校学生或企业员工的需求分析。对目标岗位对语言技能的要求以及课程参与者(包括在校学生或企业员工)目前的语言现状进行详细的分析。数据收集的方式包括问卷调查表、语言能力测试和管理人员、专家访谈等。通过对相关专业员工的问卷调查和语言能力测试,能更好地了解他们在工作岗位上运用英语的情况以及目前员工的语言基本技能水平。这些数据是课程开发及教材选取的依据。通过与管理人员、专家的访谈,能够收集待定工作岗位对员工英语交际能力的要求,这些数据也可以作为职业岗位需求分析的主要根据之一。

2.专注外贸类动态课程体系的设计(以商务英语专业为例)。确定基于需求分析的课程目标。主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企业的期望值和目标岗位的具体要求、学习者现有的语言技能水平,过去的学习经历以及目前的学习态度等主观因素、教学模式、师资队伍状况等。课程目標既有具体的可操作性,又有动态的可变化性,当以上因素发生变化时,课程目标也要进行相应变化和调整。

选取灵活多样的“活页式”教材。教材可以分为三大类即现有的教材、改编的教材和自编的教材。现有的商务英语教材主要适用于英语基础技能的培训;改编的商务英语教材主要是根据岗位的目标要求进行修改和补充;自编教材的主要内容是进行与特定岗位需求相关的职业英语技能的训练。“活页教材”的编写要充分考虑课程参与者的职业英语技能水平的高低,在课程体系发生变化时可以及时增减教材内容。

建立动态课程监控机制。课程体系的建设过程中要设立一种动态监控机制,即商务英语教师或相关的学校管理人员应该主动和企业人员定期沟通,及时了解岗位需求和学习者学习需求的变化,收集包括相关行业动态,学生定期反馈、学生测试结果,并同时对课程体系做出相应调整包括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授课周期以及考核体系等,避免重复性的培养人才,提高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

3.探索适合职业岗位需求的行为导向教学模式(以商务英语专业为例)。行为导向教学模式是指在教师指导下的学生主动学习行为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不仅关注认识目标的实现、同时强调情感目标、行为目标的实现,是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比如“模拟公司”法是典型的行为导向教学法。在商务英语课上,采用成立模拟公司的形式,学生可以模拟建立公司,并根据公司的不同特点,进行人才招聘、产品设计、宣传促销、贸易谈判、公关接待、报关运输等业务环节的模拟活动。在模拟过程中,按照现实经济活动中通行的做法设计和运作所设计的票据、账册和操作方式,使学生在其中模拟常见的业务操作过程,了解和弄清各個环节之间的联系,而又不必承担任何经济风险。通过模拟公司的方法,学生不仅将商务英语专业各门课上学到的语言基础知识进行巩固,更重要的是能在模拟过程中锻炼业务运作能力以及团队合作、沟通演示、分析解决问题等可持续发展的职业能力。行为导向教学模式其它常用的教学方法还有案例教学法、项目教学法和角色扮演法等,都是培养和提高商务英语学生职业能力行之有效的方法。根据商务英语专业及其课程的特点,在商务英语、外贸函电、国际贸易、商务谈判等课程中均适合合理使用这些方法。

4.构建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高职外贸类专业评价体系(以商务英语专业为例)。(1)项目化评价方式。教师通过设计具体的职业活动来考核学生在职场中综合应用英语的能力,将职场中各个情景的英语对话设计成一个项目,学生完成各个项目的表现作为评价的结果。这里不仅包括职业能力培养的评价,还包括语言知识功底的评价。项目化评价方式体现建构主义评价强调的形成性评价的特点,兼顾了语言知识运用能力培养和职业能力素养的培育,也是课题组推荐的评价方式之一。(2)以证促学的评价方式。商务英语属于专门用途英语之一,其专业性强,英语要求较高,因此对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考核可以寻求多样的类型,例如以证代考。剑桥商务英语证书的内容与要求非常符合商务英语专业培养学生的目标,可以作为评价学生学习情况的主要方式之一,以此来增强学生的就业优势,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热情。(3)动态发展的评价方式。这种评价方式在关注学生学业的同时,更多关注学生自我意识,情感态度的变化发展以及学生再学习过程中所获得的综合能力。在教学过程中,经常会看到一些学生平时学习态度不积极,但是通过社会实践之后,学习英语的热情突然高涨,这就要求教师用动态发展的评价方式区别看待学生,并客观的评价学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五、结语

总之,高职院校在外贸人才的培养模式上应以构建理论课程体系、实践课程体系和素质拓展课程体系为一体的三维一体培养模式,设置柔性化专业方向模块,培养学生较强的商业观念和经营能力,以外贸企业工作岗位实际需求为培养目标,积极引导学生贴近外贸岗位实际需求。

[基金项目:浙江省教育厅2013年度访问工程师校企合作项目《温州眼镜行业外贸人才需求调研与高职外贸类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研究》(FW2013118)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 王星远.岗位需求与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研究[J].继续教育研究,2013(5)

[2] 寻舸.高校国际商务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研究[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17(12):262.

[3] 孙华平,咸越,刘风芹.浙江省外贸人才培养模式分析[J].商场现代化,2007(8):304.

[4] 易东,陈红艳.浅论外贸高职院校对外贸事业的智力支持[J].经济师,2008,(2):142-143.

(作者单位: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 浙江温州 325003)

(责编:李雪)

作者:王星远

第4篇:温州大学城市学院

温州大学城市学院:“三定六岗”助推独立学院学生党员培养新模式

为了有效解决高校党员发展中普遍存在的入党积极分子入党动机不明、新党员理论基础不牢、老党员责任意识不强、党后教育手段匮乏等问题,切实提升党员质量,温州大学城市学院于2008年开始积极按照省委“五个基本”、“七个体系”的总体要求,不断创新工作思路,改进工作方法,从入党对象分阶段教育、党员义工服务、老党员素质提升等方面入手,大力推进基层党建培养模式创新,逐步推进全方位、全过程、全员参与的党员教育模式,并在“50小时义工制”基础上形成了“三定六岗”党员培养模式,2009年8月《中国共产党》党建专刊作了专题报道,成为独立学院党建工作的城院样本。

一、背景与起因

大学生党员是我党的新生力量,是未来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中坚和骨干,因此大学生党员教育的成效是事关社会主义建设成败的大事,受到中央各级部门的高度重视,《中共中央组织部、中共教育部党组、共青团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在大学生中发展党员工作和大学生党支部建设的意见》中对新时期大学生党员发展提出了具体要求:“切实加强大学生入党前、入党时和入党后教育,积极引导大学生中的先进分子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实现大学生党员组织入党和思想入党的统一”。

目前,独立学院高速发展,党员比例不断提升,在一般的独立学院中,学生党员的比例大多在8%左右,有的高达10%以上。但这种党员数量和比率的增加,与党员的培养教育现状有极大反差。独立学院出现部分大学生入党动机功利化,少数党员入党后缺乏“发展动力”,党后教育手段匮乏等问题,找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具体办法,已成为当务之急。

城市学院现有在校生7300余人,其中入党申请人6600余人,入党积极分子1931人,预备党员490人,正式党员336人,学生入党情绪高涨,探索党员培养新模式,在学生党员教育中实施“三定六岗”制度,推进党员全过程,全方位教育,为独立学院学生党员的培养做了有益创新,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二、主要做法与经过

(一)“三定六岗”的主要内容

“三定六岗”培养模式,就是根据学生党员发展各阶段的实际情况进行“定点、定岗、定责”教育,通过分阶段,分目标,全过程的教育强化过程引导,提升党员培养质量,促进学生成长成才。

“三定六岗”的“三定”为定点、定岗、定责,即“设定培养阶段,设定教育岗位,设定岗位职责”,“六岗”分别为理论学习岗、爱心公益岗、红色宣教岗、学风建设岗、基层实践岗、就业服务岗,让党员通过参与实践服务,奉献社会,锻炼自己。提升党性修养,实现教育目标。

(二)“三定六岗”的具体做法

1、分阶段,按需培养

(1)党员发展前期,理论学习促提升

针对低年级的入党对象强化党前理论学习,推进三个理论课堂一个实践岗的建设,一是实施“三级党校”,提升党校育人功能,所谓的“三级党校”制度是由初级、中级、高级党校三个部分组成。初级党校由党支部、团支部组织学生参加党章学习小组的活动,通过对党的基本知识的学习,启发入党愿望,这一阶段的工作一般在新生入学之后马上展开,以保证党组织在政治思想阵地的先入性和主导性,吸引更多的优秀学生;中级党校由分院党总支组织实施,主要针对已递交入党申请书并经过考察的同学进行,方法是举办定期的系统党课,重点宣讲党的性质与宗旨,端正学生入党动机,更重要的任务是在这过程中观察并确立重点培养对象,把准备发展入党的对象向高级党校输送;高极党校由学院党委举办,即对确定为发展对象的学生进行集中培训,强化党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路线教育、党性教育等。二是开设“学长讲坛”,聘请优秀学生党员做讲师,以身边的人,讲身边的事,通过讲座、讨论、录像、参观、社会实践等丰富多彩的活动进一步引领学生成长,学长讲坛自09年举办以来,先后已举办6期,共计8700人次参加了学长讲坛的学习,收到明显的成效,三是通过“邓读会”等红色社团促进理论知识的学习,提升党性修养。

在此阶段的入党对象必须参加理论学习岗40学时的学习和爱心公益岗20个小时的实践服务,考核合格后才能吸收为预备党员。

(2)党员发展中期,社会服务促提升

在预备党员阶段,学生已经基本完成了党建的理论学习,此时党员的教育管理往往容易出现懈怠,城市学院为克服这种现象的出现,积极强化实践教育,推进“党员50”小时义工制,即每名预备党员必须参加社会义工服务到达50小时方可转正,为配合义工实践活动,城市学院各总支纷纷推进载体和制度建设,比如国贸分院推出“党员服务超市”活动, 信息工程分院党总支的“电脑医院”等活动,以实践锻炼能力,以奉献促进党性修养,感悟自身价值和使命,做合格党员。学生预备党员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参与和谐校园建设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4年来先后有1900余人预备党员参加了此阶段的实践教育,同时也催生出了“党员转正答辩”、“50小时义工”等社会影响力实践品牌,其中“党建义工银行”被评为“2011年温州市义工先进集体”,“爱心专列号”被评为温州大学十佳校园品牌。

此阶段的预备党员需参加爱心公益岗、学风建设岗等4岗50小时的义工服务实践,方能转为正式党员。

(3)党后教育阶段,传帮带扶促发展

高校党员发展后期手段匮乏,成为制约党员教育质量提升的瓶颈,因此党员后继教育的研究为社会各界所关注,城市学院在此阶段总结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一是推行“先锋计划”,吸纳优秀正式党员参与先锋模范活动,比如城市学院“学长讲坛”,作为一所面向全

校开设的学生讲坛,在学生中拥有巨大的影响力,学生党员对于申报讲坛讲师拥有极大的热情,通过树立榜样的方式,有效的促进了学生党员参与党员后期教育的热情,充分发挥了正式党员的表率作用,二是推行“驻岗实践”,即鼓励基层服务和奉献,让党员在参与实践奉献的同时,能为自身的就业提供能力积累,实现一举两得的效果,为配合“驻岗实践”,城市学院党委先后与温州多个县市和乡镇达成村务助理协议,推出了“村务助理员”活动,该活动积极的响应了团中央的精神文件,也获得了党员的极大认可,在学生中反响强烈,多年来有50余名党员到乡镇进行村务实践,其中10人成为正式的村官,为新农村建设做出了自己的贡献,三是实施基层实践,要求每年正式党员必须参与社会服务的基层实践,每年完成50小时的义务服务时间,学院也积极推动义工宣传教育,营造良好的党员义工文化的氛围,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09年以来,98.72%的正式党员完成了这一计划,教育受到了社会的高度赞许,其中723动车事故自愿者活动受到中央电视台等国家媒体的重点关注和报道,即是党后教育成果的一个鲜明例子。

2、分岗位,多岗锻炼

由于党员在发展的各个阶段,对党的认识有着不同的特点,教育也应该有不同的方式手段,城市学院为了有效提高党员各阶段的教育成效,将党员的教育进行了岗位划分,每个党员在各个阶段必须参与到相应的岗位实践中去,取得规定的学时和义工时间后,才能进一步的发展。城市学院将党员教育分为六个岗位,按照培养的顺序分别为理论学习岗、爱心公益岗、学风建设岗、红色宣教岗、基层实践岗、就业服务岗。

(1)理论学习岗:主要开展党建理论知识的学习,每名递交入党申请书的对象和入党积极分子都必须参与到理论学习岗的实践中去,通过业余党校、学长讲坛、邓读会等课堂和载体取得40学时的理论课时和10个义工小时的服务时间,为了适应学生学习需要,城市学院在党课方面进行了大幅度的改革创新,实施了“三级党校”制度,同时在分党校(中级党校)中试行了“开放式党校”制度,党校不限期数,只要所在分院的学生申请入读党校人数超过50人,党校即被激活,这有效适应了学生接受党史教育的需求,促进了学生培养,同时入党对象也可以申请参加“学长讲坛”的报告,通过报告会和邓读会等活动获得相应的党建理论学时,入党对象在获得足够的学时和义工时间后,方能取得党员发展的资格,既给学生设定了目标,也让学生学会了感恩。

(2)爱心公益岗:入党对象在发展前和发展后都必须参与到爱心公益岗的实践中去,积极参加各项志愿者活动和社会公益活动,通过义工活动让学生感悟自身使命,感恩社会,领悟教育的真谛,为配套爱心公益岗的建设,城市学院积极推进了爱心公益载体的设计,一是精心培育品牌,通过品牌的影响力带动学生的义工热情,创设与2006年的“爱心专列号”即是一个比较典型的例子,“爱心专列号”是一列虚拟的列车,由城市学院董事会出资100万元作为启动资金,并通过各种方式争取社会赞助成立,目标是每年寻找100名穷苦孩子或者孤寡老人予以爱心帮扶,活动至今已经开出第一百二十三站,帮扶500余人,它满载的是城院师生和社会各界的浓浓爱心,为社会送去了真情,也为实践了学生党员的价值和意义。二是加强志愿者组织的建设,列拨专项资金支持学生公益社团的发展,“烛光社”、“蓝拇指”、“绿叶”等公益组织在学院的良好政策的支持下迅速发展起来,现各级公益组织拥有社员400人,志愿者3000余人,三是建立实践基地,学院现有实践基地23个,服务点62个,其中多个均为温州市,温州大学等优秀实践基地。多年来,学生入党对象参与爱心公益岗服务的比率高达97.79%,通过公益实践既实现了“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又实

现了党员教育的目标。

(3)红色宣教岗:鼓励入党对象积极参与社会价值观建设,通过自身优势和特长弘扬社会主义精神文化,国际贸易分院举办“红色会客厅”,通过茶歇形式推进党员教育和交流,每周均有优秀教师、优秀学长、社会企事业单位的同志来会客厅进行交流,与师生互动。金融分院举办“红色书友会”,让党员尤其是预备党员积极参与到书友会的导读和研讨中去,在红色文化的宣讲中提升党建水平,信息工程分院在教学区开辟“红色长廊”,营造红色文化,选拔党员担任红色导游,宣传党建知识,推动学生身边的党史教育,灵活的形式受到学生喜爱。在红色宣教岗的实践服务中,各级党组织和学生党员积极开拓思维,踊跃参与党建工作和党建宣传,先后开通党建网站14个,红色微博

23、QQ群36个,通过各种载体宣传红色文化,传播红色精神。

(4)学风建设岗:学风建设是高校学生教育的重要一环,是学生教育质量的评价之一,城市学院的预备党员和党员必须参与到学风建设岗的活动中,通过学风建设促进班集体的共同发展,一是在学院举办“党员督学团”,实行党员随堂听课制度,进行班级的学风管理,每次课程选派两名党员随堂听课,进行班级学风考核和教师考核工作,有效提升学风管理,二是强化制度建设,推出入党积极分子,预备党员和党员管理的一票否决制的党委16号文件,入党对象一次学风违纪需延迟三个月发展,预备党员延迟三个月转正,正式党员评议不合格,实行16号文件一年来,学院学风建设面貌得到较大提升,党员学风合格率达到99,37%(同期非党员合格率为87%),学生党员以身作则,通过参与学风建设,开展优良学风班级等活动营造了良好的校园氛围。

(5)基层实践岗:在党员的发展第二阶段,即预备党员阶段,党员已经基本完成理论基础的学习,此时需提升党员的实践教育,城市学院党委积极强化组织学生预备党员通过多种渠道、采取多种形式开展社区实践活动,发挥大学生知识与技能优势,通过实践教育提升预备党员教育质量。一是通过“三下乡”活动,体验农村生活,宣传医疗卫生知识、宣传科技知识、支教等活动,发挥党员的先进性,二是通过“驻岗计划”实践社会价值,该计划有效将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与社会需求进行了结合,深受学生喜爱,活动载体丰富,“团建助理员”、“村务助理员”、“电脑医院”即是其中比较特出的例子,其中以实施“建设新农村--大学生村务助理计划”为平台的“村务助理员”计划,每年选派优秀学生党员到村里担任村委会助理员,投身于农村建设红潮,既达到了党员实践的教育目的,又收获了社会意义,多年来有50余名党员到乡镇进行村务实践,其中10人成为正式的村官,为新农村建设做出了自己的贡献,活动在社会上引起极大反响,2008年被评为浙江省高校支部建设创新奖。

(6)就业服务岗:鼓励大学生党员参与就业实践和服务,通过就业服务岗的实践,提升就业能力,带动身边同学的就业意识,在就业服务岗中,学院开设“校企合作”项目,成立“浙商服孵化园”,推出“就业服务车”平台,学生党员积极参加企业党支部的组织生活,并对创业就业工作不断学习与实践,率先掌握就业知识,熟悉就业技能,带头创就业,最终带动周边同学参与实践和创就业。学院以就业服务教育为抓手,提升党后教育的质量与成效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原2010届毕业生党员在我院设立360万元的创业基金,即是教育成果的一例体现,

3、全过程,学时考核

实行岗位学时制,“三定六岗”中的入党对象在递交申请书后,需向所在总支申报参加三定六岗”实践,经过社会义工专业培训后,由总支发放“上岗证”后“持证上岗”,入党对象在各个教育阶段需要完成相应的规定学时:

(1)在新生入学递交入党申请书后,需要完成第一阶段,“六岗”中的“理论学习岗”的实践计划,取得10个理论学时的实践要求;

(2)在入党积极分子阶段,入党对象需要参加“理论学习岗”和“爱心公益岗”的40个党建理论学时和50个小时的义工时间,考核合格后,才能吸收为预备党员;

(3)在预备党员阶段,入党对象需要参加“爱心公益岗”、“红色宣教岗”、“学风建设岗”、“基层实践岗”四个岗位50小时的义工实践,并参与党员转正答辩;

(4)在党后教育阶段,正式党员必须全程参与“三定六岗”的过程教育,每年完成50小时的义工服务。

在“三定六岗”中,不同阶段的培养对象只有在完成相应岗位的服务实践后,方能进入下一阶段的培养,这样有效的提高了党员的过程监控,实现了全过程教育的目标设定,避免了党后教育党员积极性匮乏的问题。

三、成效与反响

“三定六岗”实施4年来,各级基层党组织和学生党员在外发展实践基地(社区)23个,服务点62个,参与实践服务学生9100人次,累计服务时间9万余小时,培养党员1890人,有效杜绝了学生党员发展中存在的“入党前拼命干,入党后减一半”的现象,实现了党员全过程教育,切实提高了党员教育质量,为学院的发展事业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学生党员教育成果赢得了社会的各界的高度认可。

1、所获荣誉

4年来,通过“三定六岗”,学院党建氛围日渐浓郁,党建创新和成果不断显现,四年来各级基层党组织获得校级以上荣誉20余项,其中“村务助理员”被评为浙江省高校支部创新奖、外国语分院教工第二党支部被评为温州大学创新党支部和温州大学先进基层党组织,“英语加油站”被评为浙江省第四批“支部建设创新活动优秀奖”,城市学院党委被评为温州大学基层党建示范点和温州市学习型党组织创建示范点,同年获得温州市先进学习型党组织荣誉称号,在“三定六岗”建设中,产生和建设校园文化品牌10个,其中“烛光社”被评为浙江省优秀慈善组织,“党建义工银行”被评为温州市优秀义工组织,“爱心专列号”被评为温州大学十佳校园品牌。

2、媒体关注

“三定六岗”活动开展以来,营造了浓烈的党建文化氛围,各基层组织的先进经验和做法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活动先后受到了中央电视台、中国共产党新闻网、人民网、钱江晚报、浙江在线、《温州日报》、《温州商报》、温州电视台等电台和媒体的关注,其中仅

2010年一年在市级以上媒体报道189篇,其中国家级13篇,省级59篇,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四、探讨与启示

1、完善岗位设定,提升岗位的覆盖面

城市学院“三定六岗”实施4年来已经逐步建立了从入党申请人到正式党员教育的全过程管理,有效的克服了党员教育后期手段缺乏,成效不足的问题,但是在岗位的设定中依然存在结构不够合理,覆盖面不全的局限,下一步将进一步促进岗位设定的研讨和科学化管理。

2、提高实践培养的过程监督和实效评价

学生党员在“三定六岗”中,对“50小时义工制”的实践培养的有着较高的认可,积极性高涨,但是个别党员为了能够入党,将义工作为一种暂时性手段,在参与党员义工过程中出现消极应付的现象,如何进一步提升学生党员参与义工实践的自觉性,充分挖掘喜闻乐见的学生活动载体上进行研讨和突破,实现岗位实践过程的有效监督,进一步完善岗位学时制的各项政策。

第5篇:温州大力推进信用示范城市创建

烈日炎炎,骄阳如火。身居浙江东南沿海的温州人,也以火一般的热情,迎来了一年一度的“8•8”诚信日。温州人像对待节庆一样隆重纪念这个特殊的日子。

这一天,温州闹市广场上统一开展信用咨询服务,繁华商业街里每家每户参加“诚信一条街”创建,全国媒体在温州开展“诚信环温行”采访,政府部门发布了诚信红榜、信用状况报告等等。

而在这之前,由国家发改委指导,新华社、浙江省杭州市人民政府主办的首届“中国信用建设高峰论坛”上,温州荣获“城市信用建设创新奖”,在全国259个地级市中综合信用指数排名第三。

一座城市为何视诚信如生命?

在温州的发展史中,诚信无疑有着深刻的含义。诚信,伴随着温企、温商的成长史,更见证了温州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发展历程。

时光回流。1987年8月8日——在杭州市中心的武林广场,工商部门、市民代表将收缴的5000双温州产劣质鞋投入火中烧掉。这把火让温州产品的信誉跌入谷底,几乎成了假冒伪劣的代名词。温州人从此从产品质量入手,开展轰轰烈烈的诚信“救赎”。

1994年,温州在全国率先提出实施“质量立市”战略,审议通过《温州市质量立市实施办法》;2002年,市人大常委会将每年8月8日设为温州“诚信日”。2007年8月8日,“信用温州 品牌强市”诚信主题活动在当初烧毁温州产劣质鞋的杭州武林广场举办,温州企业家共同点燃“诚信之火”。

“1987年杭州武林广场那把火点起的时候,我正在武汉销售温州皮鞋——当时,我的2000双质量过硬的皮鞋也受牵连,被当地工商部门收缴,我还跟他们打了官司,最后赢了。但杭州这把火对我触动很大,1988年我借了3万元开鞋厂,就从源头开始掌控产品质量。”温州最大鞋企奥康集团董事长王振滔这样说。

1999年12月,在杭州市郊中村,王振滔点起一把火,烧毁了2000双仿冒其品牌的劣质皮鞋。时任温州市长评价:这把火也该被记入温州的史册。

温州民营经济异常活跃。经济发展中,也悄然留下了一些隐患。温州民间资金丰富,企业之间借款几十万元、几百万元,有时甚至不用打借条、写字据。但由于要素市场改革不彻底、地方金融体制改革相对滞后、与民营经济发展严重不匹配,2011年下半年当地出现局部金融风波,一些资金链断裂的企业家“跑路”,经济发展一度进入瓶颈。

2012年,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设立温州市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确定了12项重大任务,其中一项就是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推进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为此,温州先后开展金融、财税等十大领域的信用体系创建,出台《企业信用联合奖惩办法》,落实行业主管部门及公共事业单位、群团组织等共23项联合激励措施和17项联合惩戒措施。

“温州的金融信用正处于修复阶段,不良贷款率从最严重时的4.68%下降到2.26%。同时,建立7个民间借贷中心进行民间借贷登记备案,目前备案登记4.64万笔,金额达478.9亿元,打造了民间信用的大数据平台。”温州市政府金融工作办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温州市主要领导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称,“信用温州”是市场搏击中淬炼的“金名片”。

经过无数次诚信的风雨洗礼、烈火淬炼,温州终于涅槃重生。

诚信,已然成为温州城市一张金名片;诚信,是这座城市的生命。

信用温州,如何淬炼这张“金名片”?

信用好不好,上网查一查便知道。

近年来,温州以创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城市为重要载体,大力推进温州市信用信息综合服务平台建设,打造集政府机关、事业单位、社会组织、企业法人和自然人“五位一体”信用大数据平台。截至目前,温州信用大数据平台共归集全市63个信源单位共359类信用信息,为全市1.2万家非企业法人、26.9万家企业、50.6万家个体工商户和821.7万个自然人建立信用档案。在“信用温州”网站建立专栏,公示并上报“信用中国”网站信息112万条。

信用大数据平台已经为市级部门和县(市、区)开放联合监管端口,在政府采购、招投标、资金扶持等1100多项行政管理事项中推广应用信用信息。温州鹿城第一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被列为“2016温州市信用管理示范企业认定名单”,政府机构通过该平台查询一目了然,在招投标过程中企业可以获得信用加分。

以金融领域信用建设为突破口,创建“信用+金改”监管模式。温州率全国之先,建成民间金融组织非现场监管系统,初步实现了对民间金融市场交易行为的非现场监测,为扩大监管覆盖面、提升监管针对性和有效性奠定了基础。

温州率全国之先,推出农民资产授托代管方式融资业务,盘活农民闲置、沉睡资产,受惠农户6045户,累计激活农村资产19.2亿余元,打通了农村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

温州率全省之先,推出企业授信总额联合管理机制,测算、核定各大银行对企业的授信总额及企业的对外担保总额,有效遏制过度授信、多头授信导致的贷款超发、滥发等现象。

在“信用+金改”模式的创新引领下,温州金融生态环境逐步改善,社会信用和银企信心不断回升。

2015年以来,温州全市新增企业债核准230亿元,核准数量、核准规模均居浙江省首位;同时作为唯一地级市被列为全国首批城市停车场专项债券试点创新城市。

信用温州,未来怎么走?

信用温州有力推动温州企业更好地参与“一带一路”建设。

“无论何时何地,只要有网络,就可到信用大数据平台上去查询,非常方便。”正泰集团相关工作人员介绍,便捷完善的信用平台为企业开拓国内外市场起到了积极作用。今年5月在泰国曼谷举行的国际营销大会上,当谈到为何选择一家中国企业合作时,来自危地马拉的一位合作伙伴说:“对中国品牌的信心很大程度上源自于正泰,尤其是企业良好的信誉形象。”

温州创新建成个人信用评估体系系统,建立企业失信“黑名单”制度,建立信用信息省、市、县纵向互联互通和部门间横向交换共享机制,实现信息共享。2017年5月,来自永嘉的企业主金小姐因公司经营场地发生变更,没有及时办理变更手续,市场监管部门将该市场主体列入经营异常名录,公司入驻网店受限。这些信息都会进入信用大数据平台。

今年7月21日,温州市委十二届二次全会提出“提升温州诚信形象。大力弘扬诚信文化和契约精神、规则意识,积极创建全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城市,重铸温州人诚信品牌。”

温州市发改委(市信用办)负责人说,市委全会指明了温州未来信用建设的方向,将全面扎实推进温州信用示范城市创建工作。一是在示范创建上下功夫,加大力度推进失信政府机构整治、统一社会信用代码转化和联合奖惩落实等工作,确保首批通过国家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验收。二是继续推进温州市信用信息综合服务平台建设,进一步提升信用大数据的应用能力。三是开展“信用+金改”模式创新研究,总结成效经验,探索新路径、新方式,深化信用建设服务地方中小微企业和金融机构,服务温州经济生态建设。四是扎实推进诚信制度化建设,全面建立以信用为核心的市场监管体系。

温州市政府主要负责人表示,政府是市场经济的守夜人,诚信体系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也有一个政府、企业、个人三大主体各自侧重,有所为有所不为的问题。政府诚信是社会诚信的先导和表率,提高政府公信力必须作为第一位的要求。从全面建立政务信用和公务员诚信记录制度入手,加强各领域政府信用建设,广泛开展信用示范县(市、区)、示范镇(街道)、示范村创建工程,树立“信用政府”良好形象。企业信用建设是“信用温州”建设的主阵地。要通过进一步完善企业信用征信系统,推动企业文化和企业商德建设,促进行业自律和企业内部信用管理,全面提升企业的信用等级。个人信用是社会信用的基础,必须要大力引导培育重诺守信的市民。

第6篇:温州大学城市学院学生会章程

(草案)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温州大学城市学院学生会是温州大学城市学院学生的群众性组织。

第二条温州大学城市学院学生会在院党委领导和院团委指导下,依靠全院学生开展工作。

第三条本会的宗旨是:

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根本指导思想,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全心全意为全体学生服务,代表广大学生利益,反映学生意愿,沟通学院领导及各部门与学生的联系,充分发挥桥梁作用,参与学院的民主管理,促进学生在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全面发展。

第四条本会的任务是:

1、遵循和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

2、坚持以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人才为根本任务,团结和引导全院学生,以学习为中心,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3、加强院党委、院各级部门与同学之间的联系,促进同学之间、同学和教职工之间的团结,发挥桥梁与纽带作用,积极参与学院民主管理,在维护国家和人民利益的前提下,表达和维护学生的正当利益。

4、协助学院各级党组织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社会主义和集体主义的宣传教育,积极引导同学在实践中提高政治思想素质和道德水准,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5、遵循和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配合学院中心工作,协助学院创造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创造良好的教育秩序和学习、生活环境。

6、以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为方针,广泛开展各种生动活泼、健康有益的校园活动,创造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为学生的成长成才服务。

7、加强同兄弟院校和社会各界的联系与交往,达到提高学生思想觉悟,陶冶道德情操,广阔知识视野之目的。

第五条本会的一切活动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为最高准则。

第六条学生会的一切活动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为最高准则。

第二章会员

第七条凡取得温州大学城市学院学籍的各类学生,不分民族、性别、宗教信仰,承认本会章程,均可为学生会会员。

第八条会员的权利和义务:

会员享有的权利:

1、会员对学生会工作有批评、建议、咨询和监督的权利;

2、会员有选举权、被选举权和表决权;

3、通过符合学生会章程规定的民主程序,讨论和决定学生会重大事务;

4、会员有参加学生会主办或学生会联合举办的各项活动,并利用学生会提供的一切条件和设备的权利;

5、会员有向学生会反映,或通过学生会向学校领导及有关部门反映会员在学习、生活、工作等方面问题和改进措施的权利。

会员应履行的义务:

1、会员有遵守本会章程,执行本会决议的义务;

2、会员有积极参加学生会主办或与学生会联合举办的各项活动的义务;

3、会员有维护本会利益和名誉,为本会服务的义务。

第三章 组织和职权

第九条学生会按民主集中制原则,在院党委的领导下和院团委的指导下,依照国家法律、法规和学生会章程独立自主的开展工作。

第十条温州大学城市学院学生代表大会是温州大学城市学院学生会的最高权力机关。参加院学生代表大会的代表由各班民主选举产生。

院学生代表大会原则上每二年召开一次。如遇特殊情况,报请院党委批准,可提前或推迟召开。学生代表大会应有三分之二以上当选代表参加方可召开。 学生代表可在学生代表大会期间对选举和决议的通过行使表决权。

第十一条院学生代表大会的职权:

1、听取、审议并通过上届学生会工作报告,审批大会形成的其他文件;

2、讨论并表决大会的各项决议;

3、讨论并决定院学生会今后的工作计划;

4、制订、修改学生会章程;

5、选举新一届学生委员会;

6、收集、整理代表提案,讨论决定其他重大事项,听取学院有关部门的情况介绍。

第四章院学生委员会

第十二条温州大学城市学院学生委员会是由院学生代表大会民主选举产生的常设机构,对温州大学城市学院学生代表大会负责。

第十三条温州大学城市学院学生委员会在温州大学城市学院学生代表大会闭会期间执行大会的各项职权,落实代表大会提出的任务,并做好下一届院学生代表大会的筹备工作。受全体学生的监督,对外代表温州大学城市学院学生会。 第十四条院学生委员会的构成:

1、院学生委员会委员由学生代表大会正式代表选举产生,任期二年;

2、各分院学生会均有一名当然委员名额。

第十五条院学生委员会职责:

1、密切联系学生,代表学生利益,反映学生意愿,沟通学生与学院和学生会各机构的联系;

2、定期召开学生委员会全体会议,讨论、审议学生会的工作计划;

3、听取主席团汇报、监督主席团工作;

4、对学生会有关问题做出决定;

5、协助并监督学院有关部门解决学生代表大会提出的提案;

6、讨论并通过学生会机构组织和人员安排;

7、代表学生的利益参与学院民主管理,并及时反映学生的要求和愿望;

8、经11名以上(含11名)委员提名,委员会全体会议2/3以上(含2/3)委员同意,可召开当届学代会主席团临时会议,提请大会审议罢免主席、副主席,并重新选举主席、副主席。

第五章主席团

第十六条学生会主席团及其下属各部是学生代会闭会期间全院学生组织工作的执行机构,经委员会全体会议选举产生。

第十七条学生会主席主持学生会的日常工作,负责指导、协调和监督各职能部门的工作;掌握学生会干部的思想和工作情况;搞好兄弟院校学生会之间的工作交流。

第十八条学生会聘请秘书长一人,副秘书长若干人,经委员会全体会议通过。秘书长代表学代会及其委员会行使职权,并负责召集委员会全体会议和主席团工作会议。

第十九条主席团在任期内实行年述职制度。经委员会全体会议认可,可连任,如有缺额,则在委员会内进行增选或改选。

第六章基层组织

第二十条各分院学生分会为学生会下设基层组织,在分院党总支的领导和分院团委的指导下,独立自主的开展工作。各分院学生分会由各分院、系学生代表大会民主选举产生,应贯彻全院学生代表大会和各分院学生代表大会的决议,认真完成学生会布置的任务,积极开展工作。

第二十一条各分院学生分会机构组成由各分院自行决定,各分院团学联主要干部变动必须及时报院学生会备案。

第二十二条各班班委会由本班同学选举产生,原则上任职一年,受院、相关分学院学生会的领导。

第七章附则

第二十六条本章程解释权属温州大学城市学院学生会。

第二十七条本章程自学生代表大会通过之日起生效。

第7篇:加强社区队伍建设 开创温州城市社区建设新局面

——温州城市社区队伍建设调查与研究

社区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方方面面,如果说社区组织建设是社区建设的根本,社区党的建设是社区建设的核心的话,那么社区队伍建设就是社区建设的关键。社区工作者是社区工作和社区建设的关键因素和基本力量。

一、温州城市社区工作者队伍

社区工作者,简称社工,应当说属于社会工作者(社工)中一分支。2006年7月20日,人事部、民政部联合颁发了〈关于印发《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评价暂行规定》和《助理社会工作师、社会工作师职业水平考试实施办法》的通知〉(国人部发[2006]71号),这标志着我国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评价制度的正式建立。《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评价暂行规定》中的社会工作者是指在社会福利、社会救助、社会慈善、残障康复、优抚安臵、卫生服务、青少年服务、司法矫治等社会服务机构中,从事专门性社会服务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我们所称的社区工作者其实也在从事上述工作,但不专门、专业,我们是否可以理解为国人部发[2006]71号文件并未把社区工作者纳入社会工作者职业范围,或者说把社区工作者从社会工作者职业范围中单独析出了。

社区工作是个专业,社区工作者是个职业,社区工作者包括哪些人?社区工作者有广义、狭义的说法,广义的社区工作者是指参与社区建设,专职或兼职从事社区工作的人员,包括社区党组织成员、社区居委会成员、社区社团班子成员、居民小组长、居民楼幢长、社区志愿者、社区理论工作者等。狭义的社区工作者是指社区主体组织的成员,包括社区党组织成员、社区居委会成员、居委会工作人员等。许多专家学者将社区理论工作者视为社区工作者之一,张纯洁在《活力社区—温州城市社区建设研究》一书中将社区理论工作者纳入社区工作者队伍之一,我赞同。应当说社区理论工作者是社区建设的指导员,在温州由本土社区实践工作者升华的社区理论工作者、社区专家以及社区理论方面有建树的人少之又少,培育社区理论工作者,鼓励社区理论研究,总结归纳温州社区建设成果,其意义在社区发展中可能是开创性的。

在大家的印象中,社区工作者是‚白忙官‛、‚百忙官‛。朱镕基总理一次到沈阳市视察,特意去看望一位社区主任,朱总理亲切地对这位社区主任说:‚你这个‘小巷总理’比我还风光嘛!你做了那么多好事,我代表党和人民感谢你!‛从此,全国各地的社区主任又多了一个‚小巷总理‛的头衔。

对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党中央高度重视。2001年5月1日,胡锦涛总书记在杭州考察社区党建工作时指出:‚……另外,社区也是我们培养党政干部的地方。一个年轻的同志能把社区的党组织书记、居委会主任当好,能把一个社区搞好,以后就可能把一个街道搞好,把一个区搞好。从这个意义上说,社区也是我们从基层一级一级培养干部的重要的途径。‛

温州市相当重视社区队伍建设,目前一支热爱社区工作,善于社区工作的社区工作者队伍已经形成。从2001年社区体制改革开始,温州社区工作者队伍整体素质明显提高,也如同国内社工一样,温州社工的‚四个千(走千家万户、讲千言万语、想千方百计、历千辛万苦)‛、‚五个百(串百家门、知百家情、管百家事、解百家难、暖百家心)‛精神赢得了群众的普遍赞赏。温州的社工队伍,从队伍构成来看,由社区党组织成员、社区居委会成员、社区社团(老年人协会、关心下一代协会、残疾人协会、计划生育协会、妇女代表大会、文体团队、业主委员会等)班子成员、居民小组长、居民楼幢长、社区志愿者、社区理论工作者等构成;从性质上分析,分为有报酬的专职制的社区工作者(俗称‚坐班干部‛)、无报酬的义务制的社区工作者。我喜欢将上述社区工作者相对区分为社区实践工作者和社区理论工作者两类。

(一)有报酬的专职制的社区工作者

在温州,2001年至2004年间的‚社区管理办公室模式‛中,社区党组织成员和社区居委会成员是兼职义务制的,社区管理办公室人员实行专职坐班制。社管办人员一般2到8人(包括个别民选社区居委会成员同时坐班),大多数社区4人,往往设主任1人,少数社区设副主任1 人,实行有报酬的专职制,受社区居委会委托,负责社区事务管理、开展各项具体工作、协助政府完成工作。实践中社管办社工由各街道统一招聘,按照‚公开、公平、公正、择优‛的原则,竞争上岗,聘用条件一般要求具备高中以上文化程度、年龄50岁以下、身体健康等,程序有通告、报名、笔试、面试、确定人选、签订聘用协议等。最后由街道办事处或社区居委会和社管办社工签订聘用协议书,聘期不定,一般一年一聘,试用期为三个月。

1999年居委会‚坐班干部‛的平均年龄为51.5岁。2001年社区统一换届后,鹿城区638名社管办人员平均年龄由换届前约51.5岁降至42.1岁。文化程度大专以上由3.3﹪提高到8.2﹪,高中由32.9﹪提高到54.7﹪,初中由59.1降至31.5﹪,小学文化程度仅占0.6﹪,社区两委班子、工作者素质有了质的提高。2003年鹿城区706名社管办人员中,大专以上文化程度46人,占6.52﹪,高中专文化程度477人,占67.5﹪。[1] 2001年社区体制改革前,据统计,鹿城区居民党员中年龄在60岁以上的占82.3﹪,初中以下文化程度占86.6﹪;居民区党支部班子成员年龄60岁以上的达83.5﹪,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占76.3﹪;居民区支部书记的年龄在60岁以上占79.2﹪,年龄最大的78岁;居委会干部中在60岁以上的占50.1﹪,居委会主任平均年龄60岁,最大的73岁。2001年社区体制改革后,鹿城区社区党支部班子平均年龄由61.1岁降低到49.8岁,文化程度大专以上由1.8﹪提高到7.4﹪,高中文化由16.1﹪提高到36.2﹪,而初中文化由70﹪降低到48.5﹪,小学文化由12.1﹪降低到7.9﹪。2001年社区统一选举后,鹿城区1014名社工中共有542名党员,交叉兼职面达50﹪以上,其中党支部书记兼居委会主任或社管办主任有92人,交叉兼职面达65﹪。[2] 2001年温州社区体制改革后,一批相对有文化、年轻,几乎没接触过社区工作的同志走上了社区工作者岗位,他们成了温州历史上第一批‚社区主任‛。社管办人员中,相当一部分人有过一定的工作经历,更是有一部分年轻的社区男主任,这在居委会大妈的时代是从来没见过的。有文章介绍说,‚他们有企业出来的职工,有学校毕业的大中专学生,有失业人员,有退伍军人,特别有从生意场上转向社区工作的,其选择看似离谱,实际上合情合理。他们有一定的生活经历、社会阅历,在经历了创业的艰辛后,也想回归故里,尝试一下全新的社区工作。‛确实,这批社工给温州的社区带来了活力。2000年7月以来,他们经过了温州市开展的全国文明城市、全国卫生城市、精品社区(文明示范社区)、文明社区、环境模范社区、品牌社区、魅力社区等等创建工作,经历了象非典、禽流感那样的突发事件,经受了琐碎的社区日常工作,这批社区工作者交出了满意的答卷。这批有报酬的专职制的社区工作者构成了社区工作、社区管理、社区创建的骨干力量。 2004年下半年,温州市对社区管理办公室模式进行改革,取消了社管办,设臵了社区议事协商委员会,使这批社管办人员通过统一换届,经社区成员(代表)大会民主选举,成为有报酬的专职制的居委会成员。社区居委会回到了2001年居委会改制前居委会坐班的角色。

(二)无报酬的义务制的社区工作者

1、2001年温州城市社区体制改革后2004年社区换届选举前社区居委会班子成员 温州市鹿城区委、区政府2001年4月11日《关于大力加强社区建设的意见》(鹿委发[2001]22号)提出:‚社区居委会作为社区自治的主体组织,要按照《城市居委会组织法》中有关规定选举产生,其成员一般为7-9人,设正主任1人,副主任、委员若干人,任期三年。‛这些规定跟我国大多数社区的做法没什么区别,但温州的社区居委会成员实行无报酬的义务工作制,这点上跟其它地方有所区别。我国大多数社区实行的是:居委会是社区居民代表大会的执行机构,居委会成员实行有报酬的专职制。而温州的社区居委会是社区成员代表大会闭会期间的常设民主议事机构,对社区成员代表大会负责,实行无报酬的义务工作制,这是温州居委会改制的一种体制上的探索和创新。 2001年温州城市居委会改制后,居委会成员实行无报酬的义务工作制,个别兼任社管办成员实行有报酬的坐班制。2001年温州社区进行统一的普遍的选举,大多数居委会主任、委员由在职干部或离退休人员担任。温州市委宣传部副部长郑达东以全票当选为第一届琴棋书画社区居委会主任,成为温州历史上第一位在职县级领导担任的社区居委会主任。郑达东说‚……对在职党员干部来说,一是执政党中的一员,二是享用源于人民的公薪,在本职工作之余,参加社区工作,直接为自己熟识的,每天抬头不见低头见的邻居朋友服务,从岗位的普遍意义延伸到社区的具体指向的‘公仆’、‘先进分子’,是实践江泽民书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又一途径。群众信任、选择了你,就更没有任何推辞的理由。所以,我珍视这个民选的头衔。……说句实话,在居民大会投票选举居委会主任时,我也投了自己一票。因为,我把担任这个职务作为当志愿者来对待。‛ 鹿城区五马街道于2002年1月完成社区选举,当选的221名社区居委会成员中,在职机关干部占42.9%,100来名在职机关干部走进社区,干起不拿一分钱报酬的社区工作。有人觉得,居委会成员应该是‚民间政治家‛、‚社会活动家‛,居委会班子成员实行无报酬的义务工作制,其做法可能还好些。

2、2001年温州城市社区体制改革后2004年社区换届选举前社区党组织班子成员 在温州,无报酬的义务工作制的社区工作者还有社区党组织书记、委员,第一:社区党组织书记兼任居委会主任,即所谓的‚一肩挑‛,实行无报酬的义务工作制。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为了加强党组织对居委会工作的领导,也为了便于党组织与居委会工作的协调,组织部门提倡居民区(社区)党组织书记和居委会主任‚一肩挑‛,提倡居民区(社区)党组织委员和居委会委员交叉任职。2000年12月22日《中共温市委组织部关于在鹿城区洪殿街道、南浦街道、瓯海区景山街道开展城市社区党建试点工作的意见》提出:‚居民区党支部书记与居委会主任实行‘一肩挑’,对新建的居民区要同步建立居民区党组织,实现‘一居一支部’。‛实际中‚一肩挑‛还较少。温州市委办公室[2004]54号《关于认真做好社区党组织和社区居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工作的通知》指出:‚提倡社区党组织主要负责人通过法定程序担任社区居民委员会主任;提倡社区党组织班子成员按照法定程序当选为社区居民委员会成员;提倡党员通过法定程序当选为居民小组长和居民代表。‛之后‚一肩挑‛情况大幅度增加。第二:社区党组织委员也实行无报酬的义务工作制。

3、社区社团班子成员

社区社团(老协、关协、残疾人协会、计生协会、妇代会、文体团队、业委会等)班子成员都是社区无报酬的义务制社区工作者。如社区老协、关协理事会往往二个牌子一套班子,在居委会的领导下,经老协、关协会员大会选举产生,理事会会长设1人,副会长2-3人,理事若干,理事会职数一般为会员的10﹪;计生协会会长、副会长、理事;妇女代表大会主席、执委;文体团队如健身舞队、腰鼓队等班子成员;业主委员会的主任、委员等等;他们都是社区无报酬的义务制社区工作者,社区社团是社区建设的依靠力量。

4、社区居民小组长、居民楼幢长

《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第十四条规定:‚居民委员会可以分设若干居民小组,小组长由居民小组推选。‛在社区中,居民小组长和楼幢长有交叉,不论是居民小组长还是楼幢长,他们都是居委会延长了的手臂,居委会面对上级这么多的工作任务,很多是依靠他们去做的,他们既是宣传员,又是信息员,还是调解员,更是卫生员,他们是真正的‚白忙官‛。2005年10月25日,温州都市报晚霞版块称‚‘小组长’‘楼长’们是居民生活状况的‘测温计’,也是居民最基层的组织者、管理者,还是百分之百的义工、志愿者。……他们就像社区里一盏盏明亮的楼道灯,守望着自己的岗位,照亮着邻居的心。‛确实如此。

5、社区志愿者 社区志愿者是个宽泛的概念。凡积极参与社区建设,参与社区组织开展的公益性活动,无偿提供劳动的人,都是社区志愿者。在温州每个社区都建有一支以上志愿者队伍,台帐上‚志愿者‛专门有一块要求。志愿者队伍有不同划分,如文明城市创建志愿者、在职党员志愿者、社区服务志愿者,卫生义务监督队伍等。卫生义务监督队伍建立于1995年,是鹿城区为了强化环境卫生的监督管理而成立的,鹿城区设大队,各街道乡镇设中队,各社区设小队,成员由社区楼幢长、小组长、离退休人员、居民等组成。卫生义务监督队伍志愿者同时又会是其它队伍的志愿者。这几年温州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文明城市、文明社区创建,文明创建志愿者队伍活跃在创建第一线,构成了城市文明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志愿者队伍以工作任务划分,可分为科普志愿者、护绿志愿者等;以年龄划分,可分为夕阳红志愿者、红领巾志愿者、青年志愿者等;以职业身份划分,可分为在职党员志愿者、共青团员志愿者、巾帼志愿者、新温州人志愿者、还有白衣天使志愿者等。有人称赞:志愿者队伍是一个社会人力资源中的生力军和宝贵的财富,也是衡量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

说到这里,我们知道做好社区工作真的不容易,有人说社区工作者是上管天文地理、下管鸡毛蒜皮;是责大权小、事多钱少;有人说社区工作者要有外交家的口才、运动员的身体、宰相的肚量……

二、文明社区创建对社区队伍建设的要求

浙江省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2000年12月25日下发的〈关于印发《浙江省文明城市(地级以上)评审条件评分标准》的通知〉(浙文明[2000]10号)中没有‚队伍优化‛的规定。

浙江省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2003年9月1日下发的《关于浙江省文明城区评审条件的说明》(浙文明[2003]8号)中文明社区创建‚队伍优化‛规定:1.按照每400户左右1名社区工作者的要求配备社区工作人员,优化社区工作者的年龄、知识结构。2.提高社区工作者的待遇,社区工作者的年收入不低于当地职工上一年的人均收入水平,为社区工作者办理或接续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险。3.建立社区工作者素质培养机制,加强对社区工作者的工作指导和岗位培训。

温州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2003年11月4日下发的〈关于印发《温州市文明示范社区考评细则》的通知〉(温文明办[2003]64号)把‚队伍优化‛项目的考核分为2部分:人员配备、工资待遇。评分要求与浙文明[2003]8号文件相比少了第3点的规定。

温州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2006年3月20日下发的〈关于印发《温州市星级文明社区建设管理办法》和《温州市星级文明社区考核标准及评分细则》的通知〉(温文明委[2006]8号)没有单列‚队伍优化‛考核项目,在‚组织健全‛中规定:按照每400户左右1名社区工作者的要求配备社区工作人员,成员之间团结协作好,工作分工明确,有岗位责任制。

三、温州城市社区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

2005年‚全国百城社区建设情况调查‛显示,当前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仍然存在一些问题:社区工作者素质参差不齐。生活待遇仍然偏低。[3]从总体上讲,温州社区工作者队伍基本实现优化,但社区队伍建设也存在着诸多问题,需要政府和全社会予以关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2001年至2004年间,温州市由各街道统一面向社会招聘专职社区工作者,录取后,有的由社区居委会与专职社工签订聘用协议书,街道作为监证单位,有的街道办事处直接与专职社工签订聘用协议书,按照社区组织建设的要求和法律规定,这些做法有待探讨。

我认为,不管是街道或是社区居委会聘用专职社工担任社管办主任或成员,就形成劳动合同关系。我国《劳动法》第二条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和与之形成劳动关系的劳动者,适用本法。国家机关、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和与之建立劳动合同关系的劳动者,依照本法执行。‛专职社工通过聘用合同与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建立劳动关系的属于劳动法调整的对象,由于专职社工工资低,向劳动行政部门提出‚社区工作者年收入不低于当地职工上一年的人均收入水平,为社区工作者办理或接续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险‛(浙文明[2003]8号及其它文件规定)标准的要求,过去部门会回复说专职社工不属于他们的管理对象,事实上劳动行政部门又把专职社工依照民选居委会成员来看待。我认为,如果专职社工与街道或社区居委会发生劳动争议的话,就适用劳动法。并且如果街道与专职社工签订聘用协议书,一旦发生专职社工违法行使职权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话,将发生国家行政赔偿问题;如果与社区居委会签订聘用协议书的专职社工发生上述问题,将发生其它形式赔偿问题;但如果是民选居委会成员就不属于劳动法的调整对象,不存在劳动法上的劳动争议问题,也不适用国家赔偿法。

2、温州富裕,但温州城市专职社区工作者的报酬普遍偏低,以前称之为‚白忙官‛,现在是‚白忙官‛加‚百忙官‛。杭州社区专职工作者报酬由职级工资、奖金福利、补(津)贴、住房公积金缴费及社会保险缴费等五部分构成,其中职务等级工资分12级,最低级12级每月700元,最高级1级每月1280元;奖金福利分定额奖金福利、目标管理奖励;补(津)贴包括岗位津贴、物价补贴、门诊医疗补助、防暑降温补贴和国定假日加(值)班费等五项内容;社会保险待遇包括基本养老保险金、失业保险金、基本医疗保险金、女工生育保险金和工伤保险金五项。国内大部分地区社区工作者报酬有基本工资,少有奖金,极少有真正意义上的保险,报酬低。社工的低收入甚至难以维持自身的生活开支,更不用说当一种职业维持家庭开支了。

鹿城区1999年前居委会办公经费财政没有补助。1999年始,每居财政补贴1万元。2001年9月坐班干部月补200元左右。2002年始每居财政补贴增至1.2万元,党支部书记坐班的原来每月补助180元,不坐班的仅20元,社区工作者,即原来的坐班干部每月200元之间,差额部分根据街道的经济实力增补。社区完成调整合并后(从2002年开始),社区工作者平均月工资600元。[4] 根据2005年10月份的调查,某街道(一个街道内社区工作者报酬基本一样,因为是街道制定按月发的)专职社工工资每人每月900元,年终奖金500元,社区主任每月950元,年终奖金1000元,保险个人缴纳20﹪,街道缴纳80﹪,这几乎算是温州社工报酬最好的街道了。报酬差的街道,专职社工每人每月六七百元,社区主任每月多几十元,没有养老、医疗保险。这还是2005年的调查数据,2002年更低些。据统计数据,2002年温州市鹿城区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4591元,全年职工平均工资为16554元。2005年鹿城区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805元。目前温州专职社工每人每年报酬在8000元至12000元之间,真正意义上的养老、医疗保险多数没办理。浙文明[2003]8号及其它文件规定:‚提高社区工作者的待遇,社区工作者的年收入不低于当地职工上一年的人均收入水平,为社区工作者办理或接续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险。‛透过这些数据可以看出,温州城市专职社工的年收入远远低于当地职工上一年的人均收入水平,大多数也没有为专职社工办理或接续养老、医疗保险。有的街道上报民政部门说已为专职社区办理养老保险,比如有的街道每人每月100元,有的街道每人每月140元,当保险费包含在报酬里(本身1个月报酬就七八百元),街道没有将保险经费统一缴纳给社会保险部门,其实社工拿到所谓的包括保险的报酬后,也没有去办理什么保险,没有社会养老保险手册,这不是真正意义的保险。

几年来,专职社工的报酬低成了各级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关注的话题,为此他们提了不少提案、议案、建议。社区工作者职、责、权、利极不相衬,严重地挫伤了基层工作者的积极性,也确实我们看到他们的付出与获得是不平衡的,但他们依然辛勤地劳作,赢得了群众和社会各界的普遍赞赏,我们没有理由说国家机关中在基层的工作人员收入就要低些?我们没有理由说一个系统中下级与上级其收入相差就要这么大?我们没有理由说同样作为劳动者专职社工同机关工作人员的收入相差就要这么大?我们认为,由于职务、级别、知识、专业等差别,工资收入适度拉开是必要的,也是必然的,但差距如此之大没有任何理由,也显失社会公平。

由此看来,改进专职社工的就业环境和工作待遇是必要的,要建立相应的合理的社工报酬制度,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目前街道无力解决社区工作者的报酬问题,我认为市区两级政府应当执行有关专职社工的报酬规定,同时温州市应统一专职和兼职社工的最低工资标准和基本的保险项目。

另外在社工报酬的问题上,我还想谈点看法。民选社工无论专职、兼职是经社区成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的,其报酬应根据本社区经费情况通盘考虑,每个社区的集体经济不同,民选社工报酬自然不同,不受劳动法调整,受居委会组织法调整(但我还是觉得专职的民选社工其报酬应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兼职的民选社工应给予适当补助)。《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第十七条规定:‚居民委员会的工作经费和来源,居民委员会成员的生活补贴费的范围、标准和来源,由不设区的市、市辖区的人民政府或者上级人民政府规定并拨付;经居民会议同意,可以从居民委员会的经济收入中给予适当补助。‛浙江省规定‚社区工作者的年收入不低于当地职工上一年的人均收入水平,为社区工作者办理或接续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险。‛这里的社区工作者应理解为专职社工,各级政府应执行文件规定,政府能做到不做不应该,但问题是现实的,有的地方政府财政紧张、刚性强,政府只能在保证财政资金支付能力的前提下,逐年逐步提高社工的报酬。我认为党政领导干部应将心比心,社区工作者也是一线劳动者,政府应尽最大努力解决他们的劳动报酬问题。

3、社区工作人员上岗业务培训和日常综合培训缺乏规范,仅在上级下派工作任务时组织临时性应付培训,缺乏系统的专业知识培训和综合培训。几年来,鹿城区也举办了多次针对社工的专业培训,但都不如浙江省民政厅、浙江行政学院举办的浙江省社区工作者上岗培训班培训效果明显,至2004年底,浙江省共有2728名社区负责人参加了省级培训,取得了浙江省社区工作者岗位资格证书,温州市也组队参加了各次培训。象这样的培训应持续化、规范化。 根据2005年‚全国百城社区建设情况调查‛数据分析,在从事社区工作前的职业人数中,下岗人员最多,其次是离退休人员,其他依次是在职人员、待业人员、应届毕业生、其他人员。温州也一样,社区工作者中年轻社工储备不足,女性偏多,男性过少,年龄偏大。社区工作具有专门性、专业性,经常性、规范化的岗位业务培训是相当必要的。

4、社工队伍不稳定,变动频繁,一方面社会就业压力大,就业困难,想进入社区工作的人很多,包括大中专毕业学生;另一方面许多在职的社区工作者任期未到提早离去。我调查过一个社区,原本只有三个专职社工,三年里换过7个人。调查显示打算较长期在社区工作的人大多年龄偏大、文化偏低,其中又以女性居多。打算短期干的往往将社工当作一种过渡性的职业或增加人生阅历、工作经历的渠道之一,往往持边工作边观望态度,遇到好时机便一走了之,有的甚至于干几个月就走人了。有的社工对社区工作缺乏正确认识,有着混日子和干不好大不了走人的想法,不能全心投入。一些社工的从业动因是为了谋生和充实生活。现实中社区工作给人没有出息的感觉,社会对社工职业认可度低,社工报酬低等等,导致社工思想不稳定,社工整体素质不强,社区队伍不稳定,造成社区工作难以打开局面、社区建设难以上台阶。

5、社工负担过重,压力过大。是官非官官官都是百忙官,百多项社区日常工作,还有临时突击性任务,另外计生、禁毒、安全等一票否决也压到社工身上,令社工疲于应付,专职社工报酬低与超强的工作负荷难以对应,超负荷的工作和精神压力下其结果往往是选择提前离开奔向其他地方。

‚去社区居委会工作,可时间不长就纷纷离开了‛有人做过调查,调查显示‚认为居委会工作人员的待遇太差;认为社区工作人员的身份不明确,即不明确其是否为国家公务人员,无编制;认为人们对这项工作常常不给过高的评价;认为单位太小,大材小用;认为居委会权财有限,解决不了百姓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部分工作人员提到居委会工作繁重,琐碎事多,使大学生无法适应,这些现实情况使大学生奉献社区的热情受挫。‛社区人才留不住,原因多方面的,社工负担重是一重要原因,其外社工报酬低,现实社会所逼,特别对于年轻的男性社工来说,面临养家糊口的社会压力更大些,这是年轻的男社工少的一大原因。

6、社区工作者是个职业,但不是炙手可热,社工专业、职业的含金量低、职业期望低。社区工作与管理已专业化、社工已职业化,但社区工作者出路是个问题。2005年11月11日,温州晚报第8版《‚精英教育‛忧思录》一文讲到,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2004年8月、12月和2005年3月、10月先后四次发布40个新职业,社会工作者是其中之一。曾有国人预测,20年后中国最热门的高等学府所设的专业中,当推社会学。然而,眼下的社会学专业却是‚门庭冷落车马稀‛。眼下,温州大学(筹)法政学院这些即将毕业的首届社会学专业大学生不得不面对一个尴尬的现实:对口的单位进不了,不对口的单位也难以跨入门槛。在社会工作专业毕业班里,55个同学中,约有10个人选择考研,而选择考研和参加公务员考试‚双保险‛的则有40多个。前不久举行的国家报关员资格考试,虽然跟他们的专业毫不相干,但班上居然有十几个同学前去报名应考。在教师资格考试中,这个班也有40多个人参加了。而对于到企业、社区工作,则普遍不怎么看好。找工作有的和本专业没多大关系,待遇也很差。有的同学动起了其他脑筋。《‚精英教育‛忧思录》从毕业即意味着失业;开始的设想很不错;现实落差太大;大学仅是‚技能教育‛四方面介绍了社会工作专业在温州面临的‚水土不服‛的窘境。这不得不令人深思。

7、政府批准设立新的社区,文件会要求‚新设立的社区依法选举产生社区居委会,街道办事处负责指导社区日常工作。‛但街道往往不依法指导选举产生居委会,就聘用几个社工以居委会名义对外开展工作。在居委会选举和日常管理中,街道习惯于随意指派、调动、撤换居委会成员、干涉居委会工作。有的街道对居委会规定了详细的考勤(作息、上下班、签到、请假)等制度,无视居委会的性质、权利及民选居委会成员的权利(当然对街道聘用的专职社工这样规定另当别论)。

四、对温州城市社区队伍建设的探讨

《居委会组织法》第八条规定:‚居民委员会主任、副主任和委员,由本居住地区全体有选举权的居民或者由每户派代表选举产生……年满十八周岁的本居住地区居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本居住地居民应当理解为居委会辖区居民,现在各地方社区选举仍然大多以本社区户籍在、非农业户口居民为对象,不利于社区建设,既然社区区域确定,居住在本社区的居民不管是非农业还是农业户口,不管户籍在还是不在,都是社区管理的对象,除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都应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街道招聘的专职社工参加居委会换届竞选,就算落选也可干专职,如居民参与候选,就算选上也兼职,还有街道随意指定、调动、撤换居委会候选人,干涉居委会选举,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参选者和选民的参与热情。居委会选举难以真正民选产生,原因较多,还如参与渠道不畅通,组织化参与不足等。社区选举参与率虚高或一定程度地参与,耗费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 2004年温州市城市社区统一换届选举,鹿城区规定,户籍所在地与居住地不一致的鹿城区居民,街道向社会公开招聘在社区工作一年以上的(不到一年的但工作实绩优秀的)社区工作者,如持有不在户籍所在地参加选举证明的,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由于社区管理办公室的成员是面向社会公开招聘的,有的工作人员非鹿城区居住地的居民,在这次统一换届选举中没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无法参加选举成为工作所在居委会班子成员。这给了政府和社区理论工作者、社区实践工作者一个提示,社区体制创新不要紧,要紧是要衔接好相关的问题,特别是要衔接好法律上的问题。社管办工作人员相当一部分非本居住地(本社区)居民,就如目前许多乡镇干部存在的走读现象一样,温州的社区干部也存在着走读现象,在一定意义上说与居委会组织法的意图不符,也不利于社区居民自治。

《居委会组织法》第十二条规定:‚居民委员会成员应当遵守宪法、法律、法规和国家的政策,办事公道,热心为居民服务。‛2004年温州城市社区统一换届选举规定:候选人应当遵守宪法、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具有一定的组织领导能力和文化知识,廉洁奉公、作风民主、办事公道、年富力强,热心为居民服务,年龄原则要求在50周岁以下,学历高中以上,原社区工作者成绩突出的,年龄可放宽至60周岁,文化程度可适当放宽。选举中限定居委会成员的候选任职资格,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社区工作者队伍的的年轻化、知识化。有专家指出‚如果将任职资格绝对化或当成硬性指标,又未免过于苛刻和不公平,有悖于居委会组织法精神和居民自治的发展方向‛。又有人问‚如果不对居委会成员的候选任职资格做种种限定,又怎么保证提高社区队伍的整体素质呢‛?我们认为,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是必须的,社区体制创新是必要的,也就是说1.保证居委会作为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的性质不变质。2.相对有利于推进社区民主自治建设。3.正视当前政府事务繁多需要社区协助完成的事实。在以上三个标准上,我们可以尝试多种社区组织体系模式。下面我介绍几种社区组织体系模式:

1、上图我们如且称之为‚分设模式‛:社区工作站(各地名称不同)与社区居委会分设,同级,并行。工作站受街道办事处领导,承担政府事务和协助完成社区事务,受社区居委会监督。工作站工作人员专职,工资福利待遇由政府提供,由政府(街道)面向社会招聘并签订聘用合同,受街道考核。

2、上图我们如且称之为‚下设模式A‛:社区工作站受社区党组织和居委会领导,承担社区事务和政府事务。工作站工作人员专职,工资福利待遇由政府提供,由政府(街道)面向社会招聘并签订聘用合同,归社区使用,受居委会考核。

3、我们如且称之为‚下设模式B‛:社区工作站受社区党组织和居委会领导,承担社区事务和政府事务。工作站工作人员专职,工资福利待遇由政府提供,由政府(街道)面向社会招聘,由社区居委会签订聘用合同,归社区使用,受居委会考核。

4、我们如且称之为‚内部模式A‛:居委会工作人员(非民选居委会成员)专职,承担政府事务和社区事务,工资福利待遇由政府提供,由街道签订聘用合同,归社区使用,受居委会考核。

5、我们如且称之为‚内部模式B‛:居委会工作人员(非民选居委会成员)专职,承担政府事务和社区事务,工资福利待遇由政府提供,由社区居委会签订聘用合同,归社区使用,受居委会考核。

以上各种社区组织体系模式国内各地也出现过,大致也就这么几种,各模式各有利弊。社区组织体系创新既要符合现有的法律、法规、政策,又要体现社区发展方向,这确实是社区建设中的一个需慎重对待的问题。我认为,政府不要干涉社区居委会选举,居委会组织法规定民选居委会成员5-9人,规定民选居委会成员候选任职资格,我们必须遵守,政府不能干涉,不能另立法律规定以外的前臵条件,要完善、健全民主选举过程、机制、制度,特别是要引导居民选举相对有文化、有素质、年轻的人选。居委会按组织法规定承担相应职责。政府经费定好后不经街道一次性直接下拨社区居委会,由居委会自我支配。居委会成员专职、兼职与否,职数多少,补贴多少,由居民(代表)大会讨论决定。社区经费不够由社区居民代表大会和居委会自行解决,体现了居民自治。民选居委会成员以外的专职社区工作者由政府和居委会共同决定具体事宜,以暂时承担繁重的政府事务。社区民主自治建设到一定程度,可视情况取消‚为暂时承担繁重的政府事务而设臵的民选居委会成员以外专职社工的模式‛。

无论哪种社区组织模式,对于民选居委会成员以外的专职社工的建设,我认为可以由政府和社区居委会共同尝试许多做法,可以象公务员的考核录用那样面向全社会招聘优秀的人才进入社区,以提高专职社工队伍的整体水平,这个完全可以做到,不受《居委会组织法》等法律约束。

下面我介绍北京和浙江的一些做法。据京华时报报道:2006年北京市首批招聘2000名大学毕业生到郊区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助理和村委会主任助理。3年内,到京郊农村工作的大学毕业生争取达到8000名,实现‚村村有大学生‛的目标。正式招聘2006年2月全面启动。招聘统一招收、统一安排,入选大学生与乡镇政府签订为期3年的合同,平均月薪2500元,连续两年考核合格,外地生源可解决北京户口。3年后可进入人才市场自主择业,如果被国家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录用,在村镇工作年限计入工龄;如果大学生工作满两年后报考研究生,入学考试总分加10分,并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又据新京报报道,有北大学生报名竞聘,其中有硕士、博士,北大也对当选村官的同学制定了奖励政策。

2006年7月,浙江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和社区工作的实施意见》(浙委办[2006]72号),计划通过5年时间基本实现一村(社区)至少一名大学生的目标。招聘到村(社区)的大学生原则上以安排助理职务为主。收入不低于当地上年职工平均工资。有考公务员、考试加分,竞升优先,物质奖励等优惠。规定从2009年开始,浙江省的县(市、区)、乡镇(街道)机关招考公务员主要从招聘到村和社区工作3年以上且考核均为称职以上的高校毕业生中招考。[5]乐清市在温州地区率先启动村村有一名大学生工程。2007年计划首次公开招聘50名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和社区工作。基本报酬按大专学历人员每月一般不低于1200元,本科学历人员每月一般不低于1400元标准确定,奖金由村、社区自行确定。 这些对于大学生来说,无疑是天大的喜讯;对于村居建设来说,其意义是重大的,对提高村居工作人员队伍建设是一种很好的尝试。

总之,‚社区里具有规划能力,能把大家召集在一起,能帮助人们做决定,尊重社区里所有的人,善于同居民沟通,被居民普遍认为可以信任的人。这些人既可以是老年人,也可以是年轻人;既有男性,也有女性;既可能比较富,也可能比较穷。重要的不是他们的年龄、性别或财产,而是他们具备的作为一个社区工作者所应有的民主意识、善于决策,开拓创新等素质。‛[6]这是对社区队伍建设的最好阐述。

温州市第十次党代会提出的‚温州要实现第三次跨越‛的宏伟目标令大家鼓舞,现在,温州的发展处在一个关键的时期,这要求各级党委、政府要重视城市建设,重视社区建设。社区是城市的基层、基础部分,社区建设是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而在社区建设中,社区队伍建设是关键因素和基本力量。我想只有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加强了,活力社区发展了,实力社区提升了,和谐社区构建了,我们就能开创‚三个温州‛建设的新局面,从而实现温州的第三次跨越!

第8篇:温州市域铁路将成为全国第一条城市交通铁路

2015年07月23日 21:48:20 来源: 浙江在线 作者: 浙江在线记者/胡昊

【摘要】 温州市域铁路S1线会在2017年底进行西区段的运行,2018年则可以实现全线通车。这将是全国第一条市域铁路。

S1线市域铁路今后使用的车型,将是这种CRH6型动车组

浙江在线温州7月23日讯(浙江在线记者/胡昊 编辑/汪江军)市域铁路在国外并不少见,但在国内,温州市治堵办的负责人表示,温州在建的S1线会是第一条。

今天,浙江在线记者随省治堵办在温州进行基层走访时了解到,温州在建的S1线将在2017年实现西段的通车,2018年底,可以实现全线通车。

市域铁路在专业的定义中,是和铁路系统连接的城市轨道交通,基本的功能和地铁差不多。温州市治堵办方面表示,早在2011年,在开建瓯江口新城后,中心城和瓯江口新城之间得有一条快速通行的交通方式,在考虑了多种办法后,最后决定做市域铁路这种方式。

设计时速120公里比地铁快多了

S1线西起桐岭站,部分使用了老金温铁路线路,串联了高铁温州南站、汽车温州西站、温州火车站、汽车温州东站和永强机场,最终到半岛二站,还预留了到洞头的接口。“2017年年底前可以通车的是桐岭站到龙霞路站这一段。”温州市治堵办方面介绍说。

S1线的设计时速120公里,加上停站的时间,平均时速50公里至60公里。杭州地铁设计时速80公里,加上停站的时间,平均在32到35公里。市域铁路的速度设计,要比普通地铁快。

根据这个速度来测算,从温州南站到永强机场的运行时间在50分钟左右,从温州火车站到火车南站或永强机场,运行时间可以控制在30分钟以内。

为什么是市域铁路而不是地铁

在杭州、宁波等城市选择地铁作为快速出行的交通方式时,温州却采用了市域铁路。

“之前,我们先考虑了地铁,但在对温州的地质结构进行考察后发现,地铁并不是最适合的,因为温州是软土层。”负责S1线一期工程第8标段的中铁二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工程人员说:“比较专业的说法是这样的,S1线的沿线主要是砂类土或黏性土,一般都是厚层淤泥,所以,想要在地下施工,做支撑就会很辛苦,花的费用也很大。”

温州市治堵办方面表示,现在S1线的造价,每公里约为3亿元,而一般情况下,地铁的造价在每公里8亿元左右,有的地质情况比较差的地方,可能会达到每公里10亿元以上,

“应该说,如果在类似的土质上,或者是需要做很大地下支撑的地方,可以采用市域铁路模式,也就是‘地上盖’”。

民资参与市域铁路靠的是大家输血

据了解,S1线的投资186亿元,这笔钱从哪里来?

温州是全国金融体制改革试点城市,也是全省民资最活跃地区之一,在市域铁路的建设上,温州市治堵办介绍说:“我们考虑了在国有资本和银行贷款基础上,吸引民间资本参与公共设施的建设。”

为了吸引民资参与,温州发行了市域铁路相关债券,募集到民间资本15亿元,加上市县两级的资本金、保险资金、银行贷款和国开行贷款,基本募集齐了所需要的资金。

日前,国家发改委下达城际铁路项目2015年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共6个项目获得投资,S1线工程作为“国家战略新兴产业示范工程”,拿到了2亿元中央预算内资金补助,是浙江唯一入选项目。

在浙江省政府召开的省重点建设项目银项对接大会上,浙商银行也将通过共同设立产业基金、发放贷款等方式,给予S1线工程累计不超过100亿元人民币的意向性融资。

S1不是终点还有S

2、S

3、S4

根据《温州市域轨道交通线网规划》,温州计划在未来建设S

1、S

2、S

3、S4和M

1、M2共6条市域铁路,总长度达361.8公里,除了温州城区,还将连接乐清、永嘉、洞头等周边城市。

到2018年底前,S

1、S

2、S3总长度140.7公里的市域铁路都将进行建设,其中S1将全线通车。

第9篇:温州工业园调研报告

近年来,随着地方招商力度的不断加大,加之我县优越的投资环境,我县经济开发区成长迅速,各地投资商纷纷来我县投资建厂,其中尤以浙江温州客商居多。开发区为更好、更有针对性的凸显其服务职能,计划强力打造温州机械产业园。安徽青阳农村合作银行作为开发区企业重要的融资平台,更是在此项计划中摆出当仁不让的态势,主动与企业对接。

目前,在开发区落户的温州投资商企业共有6户,他们分别是昌利锻造有限公司、京信汽配有限公司、瑞泰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久松机械有限公司、日隆汽配有限公司以及福莱因有限公司,这六户企业均为锻压机械制造产业,截止目前,暂时与我行建立合作关系的为瑞泰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到2011年4月份,我行对其授信额度为650万元,其中贴现贷款300万元。

现以瑞泰汽车零部件公司为代表,通过实地调研,将该公司目前生产经营状况、发展中遇到的困难以及今后发展规划,分析汇报如下:

一、 基本情况简介:

该公司是青阳县2005年招商引资企业,由浙江省温州市瑞安厂商投资兴建,专业生产汽车零部件及航空部件的企业,也是目前安徽省唯一一家生产高强度螺栓及航空部件的企业。公司厂区占地面积33000平方米,建设有标准化厂房4幢和一幢综合办公楼,总建筑面积6224.3平方米。公司法定代表人:朱肖楷,注册资本伍佰万元,其中:朱肖楷出资460万元,占比92%;池旭荷出资40万元,占比

8%。公司全体职工一百余人,其中行管技术人员25人。

该公司主要经营汽车零部件、标准件的制造、销售,生产的主要标准件产品有:各种型号的六角法兰面螺栓、六角头螺栓、六角法兰螺母、内六角螺钉、轮轴及标准件、非标准件、冲压件等;汽车零部件主要包括:轿车、微型车、直升飞机等专用紧固件、冲压件,共有2000多个品种,10000余种规格的产品。

二、经营情况:

安徽瑞泰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通过近几年的经营和积累,建立了一条比较成熟和稳定的销售渠道,截止目前,主要服务厂家有:奇瑞汽车、合肥昌河汽车、昌河武装直升飞机公司、洪都集团教练机公司等十多家企业。从2007年9月份起,该公司成为池洲市唯一为“奇瑞”配套供货的一级供应商,批量供货。随着公司实力的壮大,市场份额逐步扩大,目前已经同江淮汽车公司成功对接,建立供需关系。

自从国家实行扩大内需、刺激消费政策后,国内汽车消费潜力被成功激发出来,2010年,我国成功取代美国,一跃成为全球最大汽车消费市场,受益于国内汽车市场的快速发展,作为产业链上游配套供货商,瑞泰汽车2011年生产销售势头良好,呈现出可喜的发展局面。2011年前四个月,该公司累计实现销售收入1100万元,主营业务利润总额102万元,上缴企业所得税达25万元,净利润77万元。同比2010年,销售收入增长幅度超过25﹪。

三、公司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困难:

1、用工难,缺乏熟练工人。企业当下面临工人流失速度快,尤

其是熟练技工难招,跳槽频繁,在实行新的《劳动法》后,企业同样面临被劳动力选择的问题,熟练工人流动快,普通工人工作效率低,这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影响到企业的正常生产和经营。

2、受制于销售模式,随着业务量快速增加,导致资金紧张。作为一家专业生产紧固件和冲压件的厂商,所有产品基本上销往行业大型汽车制造企业,为大型组装企业提供配套服务,普遍存在一段结算期,从销售到资金回笼,需要时间。同时原材料基本从上海宝钢和马钢购入,需要现款,有时需要预付款才能得到生产用原材料,这种购销结算模式,考验企业的资金实力。随着公司业务的快速发展,无形之中导致流动资金紧张。

四、公司发展规划。

该公司秉承“质量即生命”发展理念,高度重视产品质量,以产品为先导,立足省内市场,放眼全国,谋求进一步的发展。该公司根据安徽省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的市场需求,并经认真调研和分析,决定进一步扩大生产能力,增加投资5000万元人民币,在现有基础上增加设备、增加人员、做大做强,逐步形成年产各类标准件1万吨、冲压件200万件、各类模具1000套的生产和制造能力。最大限度的满足奇瑞、江淮等汽车企业集团不断发展的需求,努力将公司打造成为青阳县乃至池洲市汽车零部件行业的龙头企业。

上一篇:道德与法治活动总结下一篇:学习七一讲话会议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