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义与命题说课

2023-07-0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定义与命题说课

定义与命题

《定义与命题》的教学反思

根据大纲的要求和本节课的目标定位,以及知识的重难点分布,考虑到学生的可接受范围,本节课教学处理好“四个关系”

一、定义与命题的关系

定义和命题之间存在一定的逻辑关系,考虑到学生的理解、接受能力,教学上我们进行了适当的处理.从定义和命题所共有的判断功能,切入命题的教学,自然在命题的定义的生成过程中,让学生尝试自主定义,强化命题的特征,体现了定义的价值.使定义和命题的学习相辅相成.

二、题设与结论的关系

在题设和结论的学习之前,教学上进行了铺垫,即对命题的相应位置进行置换,使学生初步感受到命题是有“固定结构”的,形成命题是由“条件”“结论”两部分构成的“心理印象”.有了这样的铺垫,对于某些命题的改写,让学生从命题的结构特征方面来思考,能有效地帮助突破命题的改写难点.三、学生和老师的关系

本节课是一节概念课,从内容分析,学生不易领悟.在课堂教学组织上,更多的注意到了老师和学生的心理距离问题和情感基础问题.通过老师的情感投入、积极的鼓励、激情的调动.激励学生主动地参与,以期在学生为主体的讨论和学习中,使学生能轻松学习,愉快交流.并在此情感基础上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四、定义、命题与数学知识体系的关系

定义是数学思维的细胞和思维的基本形式,从定义出发思考问题的解决是数学的基本方式.而命题作为数学推理的基础,是最基本的思维形式.两者都是建立数学体系的基础.在教学中主要抓住定义的必要性、命题的形成过程以及它们的推理价值,来突出和强化这种关系.

本课以黑洞数的数学游戏为载体,使学生经历“实验操作----观察发现-----科学定义----大胆猜想----执着论证”的过程,体验数学知识的发现过程、感受数学知识的研究方法,渗透数学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总之,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努力做到给学生留出充足的探索空间,让学生自主地进行探索与交流,从而掌握本节课的知识。

第2篇:定义与命题

命题与证明

一般地,能清楚地规定某一名称或术语的意义的句子叫做该名称或术语的定义(definition)。 一般地,对某一件事情作出正确或不正确的判断的句子叫做命题(statement)。

命题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其中以“如果”开始的部分是条件(condition),“那么”后面的部分是结论(conclusion)。

正确的命题称为真命题(true statement);不正确的命题称为假命题(false statement)。

数学中通常挑选一部分人类经过长期实践后公认为正确的命题,作为判断其他命题的依据,这些公认为正确的命题叫做公理。例如“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用推理的方法判断为正确的命题叫做定理。前面学过的用推理的方法得到的那些用黑体字表述的图形的性质都可以作为定理。例如“三角形任何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根据已知的定义、公理、定理,一步一步推得结论成立,这样的推理过程叫做证明。

注:不论证明的思路是从已知出发,还是从要证明的结论出发,在探索证明途径的思考过程时,都要充分利用已知条件,不断地尝试推出一些正确的结果,并鉴别其中哪些对完成证明是有用的。

在证明一个命题时,人们有时先假设命题不成立,从这样的假设出发,经过推理得出和已知条件矛盾,或者与定义、公理、定理等矛盾,从而得出假设命题不成立是错误的,即所求证的命题正确。这种证明方法叫做反证法(proof by contradiction)。

第3篇:定义与命题的教案

定义与命题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目标:

1.让学生了解定义的含义并了解给一些名称下定义的常用方法; 2.让学生了解命题的含义;

3.让学生掌握命题的结构,能够区分命题的条件和结论,会把命题改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 4.让学生了解类比的思维方法; 过程性目标:

5.让学生经历术语定义产生的过程,在通过类比、完成填空的过程中培养自学的能力;

6.让学生经历“命题”这个名词的定义产生过程,进一步了解命题的含义。

教学重、难点:

1.了解命题的含义,能够区分“命题”与“正确的命题(真命题)”; 2.理解命题的结构,把命题改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 3.学生活动的组织. 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发现探究

小组合作

主体性讲解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创设“赵本山与宋丹丹小品”、“一对父子的谈话”、“笑不笑由你”三个有意思的场景让学生发现有关的数学问题。

在老师的描述中抢答出这是什么数学名词。

师总结:可见,在交流时对名称和术语要有共同的认识才行。

(设计说明:用这种形式引入,让学生及早融入课堂,积极思考,也作为本节课的一个贯穿的背景。更重要的是,希望学生初步明白下定义的重要性。)

二、探究一些名词的定义产生过程

定义:一般地,能清楚地规定某一名称或术语意义的句子叫做该名称或术语的定义。

例如: (1)

1、“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叫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是“ ”的定义; (2)“两点之间 线段的长度,叫做这两点之间的距离” 是“ ”的定义;

学生活动一:

1、考考你(小组活动) 请说出下列名词的定义:(1)无理数 (2)直角三角形

2.指出下列句子哪些是定义. (1)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2)两腰相等的梯形叫等腰梯形; (3)有一个角是钝角的三角形是钝角三角形; (4)等腰三角形的两底角相等; (5)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 让学生说说:你还学过哪些数学上的定义?

(鼓励学生自己动脑思考并与小组的其他同学相互讨论,对学生的答案进行肯定,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为了真正做到有效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进行讨论之前先进行独立思考,有了自己的想法,然后再与别人交换意见,产生思维的碰撞,以真正达到讨论的目的。)

三、了解命题的含义并学会判断句子是否是命题.

学生活动二:

1、比较下列句子在表述形式上,哪些对事情作了判断? (1)、父母是我们人生的第一位教师。 (2)、延长线段AB。 (3)、“非典”是不可以战胜的。 学生判断后,给出命题的定义。

一般地,对某一件事情作出正确或不正确的判断的句子叫做命题。

2、请你当法官。

下列句子中,哪些是命题?哪些不是命题? ⑴对顶角相等;

⑵画一个角等于已知角; ⑶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⑷a、b两条直线平行吗? ⑸温柔的李明明。 ⑹玫瑰花是动物。

⑺若a2=4,求a的值。 ⑻若a2= b2,则a=b。

(9)八荣八耻是我们做人的基本准则

(设计说明:根据刚刚学习的下定义方法,马上对“命题”这个名词加以使用,一方面,让学生觉得“学以致用”,获得成就感的同时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与信心,另一方面,也进一步巩固了对定义的理解。)

活动

三、探究命题的结构

命题可看作由条件 (或题设)和结论两部分组成.题设是已知事项,结论是由已知事项推出的事项. 这样的命题可以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其中“如果”开始的部分是条件,”那么”后面是结论 例如: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如果两直线平行,那么同位角相等。 若a2= b2,则a=b。 如果a2= b2,那么a=b。

活动

四、探究命题的分类

判断下列命题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 (1)两个锐角的和是钝角; (2)点P到A、B两点的距离相等,则点P是线段AB的中点; (3)不相等的角不是对顶角; (4)若∠1+∠2=90°,∠3+∠2=90°,则∠1 =∠3. (让学生判断命题的正确还是错误,若命题是错误的你怎样说明,举例子说明命题是错误的。)

正确的命题称为真命题,不正确的的命题称为假命题

要说明一个命题是假命题,通常可以举出一个例子,使之具备命题的条件,而不具备命题的结论,这种例子称为反例. 做一做:

下列命题中,哪些是正确的?哪些是不正确的?你怎么知道它们是不正确的?与同伴交流. (1)如果两个角相等,那么它们是对顶角; (2)如果a>b,b>c,那么a=c; (5)全等三角形的面积相等.

三、拓展联系,巩固提高

1. 下列句子中,哪些是命题?哪些不是命题? (1)正数大于一切负数吗? (2)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3) 2不是无理数。

(4)作一条直线和已知直线平行。

2. 指出下列命题的条件和结论,并改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 (1)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2)两条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3)直角三角形两个锐角互余。 (4)同角的余角相等

四、课堂小结

在最后总结本节课的知识点,让学生思考。 问题一:请思考什么是定义,举几个定义?

问题二:请思考什么是命题?命题的分类?命题的结构? 问题三:结合今天的课程,谈谈你的收获。

五、作业

新课堂P140—P141.

第4篇:2017定义与命题教案.doc

第七章 平行线的证明

7.2 定义与命题

(一) 总体说明

在了解推理的重要性以后,从本节课开始的连续两节课将向学生简单介绍定义、命题、真命题、假命题、公理、定理等一些术语和名词,为后面的学习打好基础,作好铺垫.

一、学生知识状况分析

学生技能基础:学生在以前的学习中接触了不少的几何知识,对很多名词、概念有了很深刻的认识,本节课将对学生传授定义与命题的基本含义,学生对此已经有比较多的经验和基础.

活动经验基础:在前面的学习中,学生对本节课将要采取的讨论、举例说明等学习方式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为今天的学习作了必要的铺垫.

二、教学任务分析

在几何中,有许许多多的定义、定理、公理等概念,还有一些真真假假的命题需要学生去辨别、去认识,本节课安排《定义与证明》旨在让学生对定义、定理、公理等概念有一个清楚的认识和了解,为此,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

1.了解定义与命题的含义,会区分某些语句是不是命题.

2.用比较数学化的观点来审视生活中或数学学习中遇到的语句

特征.

3.通过对某些语句特征的判断学会严谨的思考习惯.

三、教学过程分析

本节课的设计思路为:情景引入——命题含义(情景引入)——课堂练习——课堂小结——课后练习

第一环节:情景引入(由学生表演) 活动内容:

小亮和小刚正在津津有味地阅读《我们爱科学》. 小亮说:„„

小刚说:“是的,现在因特网广泛运用于我们的生活中,给我们带来了方便,但„„” 小亮说:“„„” 小刚说:“„„”

小亮说:“哈!,这个黑客终于被逮住了.”„„

坐在旁边的两个人一边听着他们的谈话,一边也在悄悄议论着: 一人说:“这黑客是个小偷吧?”

另一人说:“可能是喜欢穿黑衣服的贼.”„„ 一人说:“那因特网肯定是一张很大的网.”

另一人说:“估计可能是英国造的特殊的网.”„„(表演结束) 教师提出问题:在这个小品中,你得到什么启示?

(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必须在对某些名称和术语有共同认识的情况下才能进行.为此,我们需要给出它们的定义.)

① 关于“黑客”对话的片断来引入生活中交流时必须对某些名称和术语有共同的认识才能进行;

② 对定义含义的解释;

③ 举例说明生活中和数学学习中所熟知的定义(学生举例,看哪个小组的举例又多又好);

第二环节:命题含义(情景引入) 活动内容:

师:如果B处水流受到污染,那么____处水流便受到污染; 如果C处水流受到污染,那么____处水流便受到污染;

如果D处水流受到污染,那么____处水流便受到污染;

学生自编自练:如果____处水流受到污染,那么____处水流便受到污染.

([生甲]如果B处工厂排放污水,那么A、B、C、D处便会受到污染. [生乙]如果B处工厂排放污水,那么E、F、G处也会受到污染的. [生丙]如果C处受到污染,那么A、B、C处便受到污染. [生丁]如果C处受到污染,那么D处也会受到污染的. [生戊]如果E处受到污染,那么A、B处便会受到污染. [生己]如果H处受到污染,我认为是A处的那个工厂或B处的那个工厂排放了污水.因为A处工厂的水向下游排放,B处工厂的污水也向下游排放. „„

老师归纳:同学们在假设的前提条件下,对某一处受到污染作出了判断.像这样,对事情作出判断的句子,就叫做命题. 即:命题是判断一件事情的句子.如: 熊猫没有翅膀. 对顶角相等. 大家能举出这样的例子吗? [生甲]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生乙]无论n为任意的自然数,式子n2-n+11的值都是质数. [生丙]内错角相等. [生丁]任意一个三角形都有一个直角. [生戊]如果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

[生己]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 „„

[师]很好.大家举出许多例子,说明命题就是肯定一个事物是什么或者不是什么,不能同时既否定又肯定,如: 你喜欢数学吗? 作线段AB=a. 平行用符号“∥”表示. 这些句子没有对某一件事情作出任何判断,那么它们就不是命题. 一般情况下:疑问句不是命题.图形的作法不是命题.)

第三环节:反馈练习 活动内容:

1.你能列举出一些命题吗? 答案:能.举例略. 2.举出一些不是命题的语句. 答案:如:①画线段AB=3 cm. ②两条直线相交,有几个交点? ③等于同一个角的两个角相等吗? ④在射线OA上,任取两点B、C.等等.

第四环节:课堂小结 活动内容:

① 定义的含义:对名称和术语的含义加以描述,作出明确的规定,就是它们的定义;

② 命题的含义:判断一件事情的句子,叫做命题,如果一个句子没有对某一件事情作出任何判断,那么它就不是命题. 第五环节

课后练习

学习小组搜集八年级数学课本中的新学的部分定义、命题,看谁找得多.

四、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设计具有如下特点:

(1)采用了“小品表演”的形式引入新课,意在激起学生对数学的兴趣,让学生知道,数学不是枯燥无味的。并能从表演中不同的人对“黑客”这个名词的不同理解更好地悟出“定义”的含义。 (2)在教学设计中,充分展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力图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来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则通过对学生的启发、调整、激励来实现自己的主导地位。

(3)“什么是定义?什么是命题?”,关于这方面的教学更象是文科的教学,但我们注重的不是让学生去死记硬背这些名词的解释,而应侧重于对这些名词的理解。

§7.2定义与命题

(二)

一、学生知识状况分析

学生技能基础:学习本节之前,学生已经对命题的含义有所了解,并且已经学习过一些公理和定理,为公理化思想的培养作好了充分准备.

活动经验基础:有了上一节的活动基础,学生对本节课主要采取学生分组交流、讨论、举例说明的学习方式有比较好的活动经验.

二、教学任务分析

在上一节课的学习中,学生对命题的概念有了清楚的认识,但学生对于命题的构造,什么是真命题,什么是假命题还不甚了解,本节课旨在让学生对真假命题有一个清楚的认识,从而进一步了解定理、公理的概念,为此,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

1.了解命题中的真命题、假命题、定理的含义;

2.解命题的构成,能区分命题中的条件和结论。

3.经历实际情境,初步体会公理化思想和方法,了解本教材所采用的公理.

4.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教学过程分析

本节课的设计分为五个环节:回顾引入——探索命题的结构——思考探讨——读一读——课堂反思与小结.

第一环节:回顾引入 活动内容:

①什么叫做定义?举例说明.②什么叫命题?举例说明.

第二环节:探索命题的结构 活动内容:

① 探讨命题的结构特征

观察下列命题,发现它们的结构有什么共同特征?

(1)如果两个三角形的三条边对应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全等. (2)如果一个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那么这个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

(3)如果一个四边形的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那么这个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4)如果一个四边的对角线相等,那么这个四边形是矩形. (5)如果一个四边形的两条对角线互相垂直,那么这个四边形是菱形.

② 总结命题的结构特征

(1)上述命题都是“如果„„,那么„„”的形式.

(2)“如果„„”是已知的事项,“那么„„”是由已知事项推断出的结论.

(3)一般地命题都可以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其中“如果”引出的部分是条件,“那么”引出的结论,每个命题都有条件和结论.

第三环节:课堂反思与小结 活动内容:

本节课的重点是了解命题中的真假命题、公理、定理的含义,通过学习学会区分命题的条件、结论,学会判别真、假命题,理解反例、证明等概念.

四、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看似很容易,但要让学生真正弄清命题的含义,理清命题的构成并不容易,更多的学生只是能机械地将一个命题改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往往改写的语句不够通顺、完整。因此,在教学中,进行适当的巩固练习是必要的,但要注意,应允许部分学生在课余时间自行消化。

在探讨命题的结构特征和修改命题形式时,有的学生可能会说出比较幼稚、甚至可笑的语句,尽管如此,也应让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意见,避免学生机械模仿,要允许学生有错误,并能在自行改正错误中调整前进。

第5篇:说课定义及评分标准

说课材料1 说课是当今教学改革的新课题,是教研工作的新形式。说课活动的开展引起广大教师和领导的广泛重视。为教学研究工作引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

一. 说课的含义

说课就是对教材某章节有准备的教师,根据课程标准,教学理论,对教材内容,教学目标,教法,学法,教学过程等方面的内容进行全面的设计与阐述。不仅要层次清晰地说明这节课怎样教,而且要简练精辟的解释这节课为什么要这样教,然后又评委说,提出改进意见,再由授课教师修改,完善其教案设计的教研形式。即:说课就是全面的阐述和完善教学设计的过程。

二. 说案的撰写

说案是按照说课的内容的内在逻辑来撰写的,在教学工作中,把说课的方法总结为“四说”,“二写”,“一展示”。

1. 四说:(1).说课堂教学指导思想及课程标准教材

(2).说教法

(3).说学法指导

(4).说教学程序 2. 两写:(1).写出本节课的课题

(2).写板书设计

3. 一展示:展示自己参与设计和制作的演示实验,辅助教学课件等。设计的演示实验,制作的课件要起到突出本节课的重点,降低本节课的难度,突破难点的作用,展示课件时还要阐述设计,制作的思路及过程。

其中的“四说”为: 第一说:说课堂教学指导思想及课程标准教材

根据素质教育的理论和要求,说明本节课教学的指导思想;根据课程标准,说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并说明本节课在教材体系的地位和作用,分析本节课的重点,难点和关键。

第二说:说教法

说明在本课中将采用的教学方法和运用的教学手段,以及这样做的原因。要着重说明其中的独创做法,特别是培养创新精神和能力的具体做法。

第三说:说学法指导

说明在本课中将教给学生哪些学习方法,以及调动后进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还要说明进行探究性学习的具体措施。

第四说:说教学程序

按照教学的先后顺序,说明每一个环节的大体时间,重点说明主要环节的教学活动,要立志于教学重点的突出和教学难点的突破,并简要说明理由。

其中的“二写”为:

第一写:在黑板上写出本节课的课题

第二写:在黑板上写出一份板书设计,展示本节课结束时应在黑板上保留的板书内容。

三. 说课的实施

说课不同于一般的发言稿和课堂教学,它要求说者较系统的介绍教学的设计及其理论依据,而不是宣讲教案,也不是浓缩课堂核心于说理,而是在于说清楚为什么要这样教。将说课的重点放在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如何突破上,在说课的过程中注意把握以下几点: (1).使用普通话

(2).有激情,慷慨自然 (3).紧凑连贯,简练准确 (4).自然有效的使用各种媒体

总之,说课能够使教师认真学习课程标准,深入研究教材,主动转变教育理念,自觉学习使用现代教育技术等。从而能够提高教育教学技能,更好的深入课堂教学改革,优化课堂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评价说课的标准

一. 教材分析

1.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分析准确

2. 教学目标的确立及目标确立的依据要恰当 3. 重点,难点明确

(依据课程标准,考试大纲,学生现状)

二. 教材处理

1. 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安排合理 2. 学生状况分析准确,采用对策恰当

三. 教学方法

1. 教学方法的选择及依据要恰当 2. 教学方法灵活实用

四. 教学手段

1. 教学手段新颖

2. 实验,教具,电化等教学手段运用恰当 五. 教学程序

1. 新课导入自然新颖 ,新课讲解透彻 2. 实验正确科学,反馈练习恰当 3. 归纳总结简洁明确,板书设计精当

六.教学基本功

1. 语言清晰准确,逻辑性强 2. 板书字迹工整准确美观。

第6篇:损耗的定义与计算

商品损耗控制

(二)

目前,国内零售企业对损耗还没有明确和统一的定义, 美国零售业对损耗(Shrinkage)的定义是:不明原因的库存短缺金额, 而把已知原因的库存减少,如报损的商品称之为损失而不是损耗, 报损商品相当于商品毛利的损失, 是降价金额的一部分。这种定义方法让管理者把精力更多地放在控制不明原因的损耗上, 突出了例外管理, 是比较科学的;国内大部分零售企业则把不明原因的库存短缺和报损商品金额合在一起作为损耗, 这种方法的观点是,损耗是未对销售产生贡献的商品金额, 强调了损耗对利润的影响。

不是所有商品都需要计算损耗, 对于生鲜分区(肉类、海鲜、熟食、果蔬、面包等), 由于其商品很难做到单品管理, 所以定期计算部门的毛利率是评估其运作的最好方法。只有非生鲜分区的自有库存部分, 才需要通过盘点确定其损耗和损耗率。

根据存货的不同计价方法, 损耗的计算分为零售价法(Retail)和成本价法(Cost)。 零售价法

零售价法以沃尔玛超市业态为代表, 目前美国的零售企业有一半采用这种方法,易初莲花也采用这种方法。计算方法如下:

损耗金额=实际盘点库存-账面库存

实际盘点库存为年终盘点时所有商品的零售价乘以库存数量的总和。

账面库存=期初库存+收货金额-销售额-∑降价金额(Markdown)

降价金额=(原售价-新售价) ×商品现货数量

公式里的每一项都以零售价计算, 特别要注意账面库存中的降价金额部分, 由于是以零售价计算, 所以每个商品在盘点期间每一次零售价的变化都需要准确记录, 这要求在变价时要人为地确认变价商品的现货数量, 如果出错将影响账面库存的准确, 从而产生损耗。 例如: 一家商场只有一种商品, 零售价10元, 库存数量100个。假如期间没有发生收货和销售,只是在盘点前零售价从10元降到9元, 在变价时计数90个, 请计算是否产生损耗?

答案: 实际盘点库存=9×100=900元(假设盘点是准确的)

账面库存=10×100-(10-9) ×90=910元

损耗金额=900-910= -10元

结果很出乎意外, 商场没有任何经营活动, 竟然盘亏了10元。原因很简单, 就是在变价计数时计错了数量, 如果计为100个, 就不会有损耗了。在实际运作中, 商品的实际现货数量和电脑库存数量一定存在差异, 所以在变价计数时一定要点实数, 如果只按库存数量, 损耗就会产生。 零售价法的好处:

* 平时库存数量的调整不影响账面库存, 只有在年终盘点和平时变价时需要准确点数,这样平时修正库存不会产生损耗, 员工敢于调整库存, 可以保证库存准确, 有助于订货的准确。

* 大盘点一年盘一次即可。

* 对于零售价经常变动的折扣店, 可以随时掌握变价金额, 便于控制毛利。

零售价法的缺点:

* 每一次变价都需要计数, 如果员工责任心不强,就会产生大量的账面损耗。

* 盘点结果损耗只能分析到部门, 不易精确到单品,不利于损耗原因的查找和调查。

* 损耗率要比成本价法的损耗率偏高。

成本价法

成本价法以沃尔玛山姆会员店业态为代表, 也是绝大部分国内零售企业采用的方法。计算方法如下:

损耗金额=实际盘点库存-账面库存

实际盘点库存为年终盘点时所有商品的成本价乘以库存数量的总和

账面库存=期初库存+收货成本-销售额成本

公式里的每一项都以成本价计算, 商品的库存数量和账面库存一一对应, 每一次库存的调整都会改变账面库存, 改变库存的途径通常有库存调整和报损调整两种。成本法的关键是平时要周期性盘点, 并调整库存, 累积损耗, 再加上年终盘点时的库存差异, 即为全年的损耗。以上只是不明原因的损耗,如果企业规定需要加上报损金额,还要把这部分加上。 成本法的好处:

* 损耗分析可以精确到单品, 便于损耗原因的查找和调查。

* 损耗率要比零售价法的损耗率偏低。

成本法的缺点:

* 平时每一次调整库存都影响账面库存, 员工不敢轻易做库存调整, 不利于库存维护, 影响订货的准确。

* 对于几万种SKU的商场, 平时周期盘点是一个巨大的工程, 影响效率。

损耗率应该作为零售企业的一个财务指标, 它的计算方法如下:

损耗率=损耗金额/盘点商品的销售额×100%

对于零售价法, 分子以零售价计算;对于成本价法, 分子以成本价计算。而分母的销售额都以零售价计算。这里需要注意, 准确地讲,销售额应该仅是由盘点的商品产生的, 不应该包括生鲜分区, 联营商品的销售额, 这样才能反映企业营运的真实水平。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iwenmi@163.com。举报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