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重症患者实施护士分层级管理的效果研究

2022-09-1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护士不分层级使用,不同学历、不同能力的人员同样使用,局部的护理人员配置不合理,缺乏及时有效地调控,造成了局部护理人力资源的浪费或短缺[1]。为探讨危重症患者实施护士分层级管理的效果,该研究回顾性分析该院2011年9月—2012年8月收治的危重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探索护士按能力上岗;对岗位责任进行分层,探索护士按团队形式工作;对培训目标进行分层,探索护士按核心能力培训[2]。对护士队伍结构进行分层,设置各级别护士岗位工作内容,同时配以相应的绩效考核制度、激励制度等,以期达到在现有的护士编制情况下,改善护理服务质量、稳定护理队伍和提高患者满意度。采用护士分层级管理应用于危重症患者,取得了令人满意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院从2012年3月正式实施护士分层级管理,实际开放床位8张,全科护士25人,其中:含见习护士6人,专科护士3人,主管护理师1人,护理师8人,护士16人(含1人未考取护士资格证);本科9人,大专8人,中专8人。根据我科实际情况,依据是否实施护士分层级管理,按时间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2011年9月—2012年2月收治的对照组危重症患者依据急诊ICU医疗护理常规工作模式给予常规护理,未实行护士分层级管理。

1.2.2 观察组

2012年3月—2012年8月收治的观察组危重症患者给予实施护士分层级管理。遵循按护士能级高低,履行不同工作任务的原则,将危重症患者护理流程制定到各层级护士的工作职责中。较好地体现了不同的护理工作职责所蕴涵的责任、效率与质量。全科分为3个责任小组,每个护理责任小组配备责任组组长1名,由3层护理人员组成:第一层是新护士(见习护士),以生活护理为主:第二层是执行护士,以执行基础护理和部分专科护理为主;第3层是责任护士,以执行专科护理及疑难复杂技术为主。充分发挥高年资、高能力护士的优越性,让她们起到传、帮、带的作用。

1.3 评价方法

比较分析实施护士分层级管理前后护士满意度、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以及工作效率和护理质量合格率。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13.0软件包进行分析。用t检验计量资料,用χ2检验计数资料。

2 结果

2.1 参与对两组患者治疗和护理的护士及患者的满意度比较

和对照组相比,参与对观察组患者治疗和护理的护士及患者的满意度均较前增高,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情况,见表1。

2.2 通过问卷调查及护理工作量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工作效率和护理质量合格率

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工作效率和护理质量合格率均有提升,对照组护理质量合格率75.27%,低于观察组91.36%,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3.1 护士分层级管理概述

护士分层级管理是依据护士的具体能力合理分层护士队伍结构,将具体的工作内容设置给不同层级的护士岗位,在原有护士编制的基础上,促使护理服务工作质量显著提升,同时稳定护理人员队伍。护士分层管理的实施,能够优化配置互利资源,促进医院护理工作的规范化,从而促进医院护理工作质量的显著提升[3]。实施护士分层级管理一方面避免盲目和无头绪的工作,改善了工作秩序,提高了工作效率;另一方面护士分级管理可以防止过度越权操作,从而减少不必要的纠纷和事故的发生,一旦发生缺陷,也可以快速聚焦。有效地进行补救和处理。分层级管理后的绩效考核(根据护士级别的不同加大了各层级护士之间的奖金差距)使护士对于收入和工作时数的满意度提升。实施分层级管理后,将各级别护理人员的准入标准和能力标准与其所承担的工作内容进行了规范,护士清楚自己要完成的工作,同时因为各级别护士承担的工作内容不同,激发了护士的上进心和责任感,有利于护理工作的开展。

3.2 护士分层级管理应用于危重症患者的临床优越性

护士分层次管理发挥了护理团队作用,提高了工作效率:传统的护理分组中,其责任护士各自独立分管患者,相互忙于各自组内患者的治疗和护理,在遇到一些公共的护理问题时,常会有推脱或脱节现象,不仅存在安全隐患,而且降低了工作效率,不利于护理的团队建设。而在分层次管理使用中,安排责任组长、高级或初级责任护士、助理护士搭配,3人分工职责明确,但又紧密连在一起[4]。

综上所述,护士分层次管理能够提高了护理质量,体现护士价值,充分发挥护士作用、调动护士工作积极性,达到最佳的护理管理目标。和对照组相比,参与对观察组患者治疗和护理的护士、患者的满意度较高,工作效率及护理质量合格率均有明显的提升,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充分说明了危重症患者实施护士分层级管理能够促进各方面满意度的显著提高,同时提升工作效率及护理质量合格率,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值得在临床广为推广。

摘要:目的 探讨危重症患者实施护士分层级管理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2011年9月—2012年8月收治的危重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分析满意度调查及护理质量统计结果,探讨实施护士分层级管理的效果。结果 和对照组相比,参与对观察组患者治疗和护理的护士、患者的满意度较高,工作效率及护理质量合格率均有明显的提升,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危重症患者实施护士分层级管理能够提高护士及患者的满意度,提升工作效率及护理质量合格率,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值得在临床广为推广。

关键词:危重症患者,护士,分层级管理,效果

参考文献

[1] 姚娟,张春梅.国内外护士分层级管理现状研究[J].齐鲁护理杂志,2011,17(3):48-50.

[2] 刘雪琴,彭刚艺,李漓,等.结合医院实际探索护士分层级管理新路[J].中国护理管理,2009,9(2):22-24.

[3] 王娴,周燕.CCU护士分层级管理的实施效果与体会[J].护理管理杂志,2011,11(11):815-816.

[4] 陆皓,李娟,向岚,等.实行护士分层级管理使用效果与发展方向探讨[J].西北国防医学杂志,2011,32(4):305-306.

上一篇:PPP模式在基层实践中的制约因素及应对下一篇:基于大类培养模式的化学专业培养方案设计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