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美心理论文提纲

2022-11-1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论文题目:自媒体时代受众的“微”审美心理研究

摘要:21世纪以来,随着互联网技术、通信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以及移动智能终端的普及,以微博、微信为代表的一系列自媒体平台从出现到兴盛,再到逐渐融入社会生活,最后改变了整个时代的文化风貌。在不知不觉间,我们进入了自媒体时代,“微”媒介、“微”文本、“微”传播、“微”消费……在“微”风盛行的今天,学界对自媒体的研究投入了极大的热情,且呈逐年上升的趋势。本文聚焦于自媒体时代下受众的“微”审美心理研究,属于对文化现象的解读,具有一定的跨学科性质。论文将通过对自媒体时代文化中的“微”现象的剖析,将研究重心聚焦于“微”时代审美心理的变化及其原因的分析,并提出一些建设性意见。第一章考察自媒体时代的媒介特征及其审美文化形式,以期对自媒体时代的文化环境有一个较为清晰且全面的把握。从两个方面进行阐述,其一,结合国内外学者的研究试图对自媒体的概念做一个严谨的定义,并梳理其在我国的发展概况及传播特征;其二,透视自媒体时代的审美文化的特征,提炼出“微”这一关键特征,并试图概括“微”审美形式与受众审美观念的嬗变。本章作为全文基础部分,旨在廓清重要概念和文化特征,为下文做一个扎实的铺垫。第二章考察自媒体时代下受众的“微”审美心理特征。笔者试图用审美心理学、现代与后现文化批评等相关理论来关照当下现实,剖析自媒体时代下受众审美心理所呈现的“微”特征。审美心理由感知、想象、情感、理解诸要素组成,在自媒体时代下,审美心理的“微”化具体来看主要表现为:审美感知的碎片化、审美想象的同质化、审美情感的快感化、审美理解的浅表化。本章作为全文的中心章节,旨在全面把握审美心理诸要素的微化特征,探析自媒体时代下受众审美心理出现的全新变化。第三章基于对自媒体时代媒介与文化特征以及受众审美心理的系统考察,将关注点重新聚焦于受众审美心理结构的完善中。从两个方面进行完善:其一,规范自媒体时代的审美文化,建立审美文化的自律与他律的统一;其二,加强主体审美心理各要素能力的培养,同时完善当下的审美教育。本章作为全文最后一个章节,重在解决前文在剖析中所发现的问题,试图完善自媒体时代受众的审美心理结构,对现实社会产生相应的指导价值。

关键词:自媒体;受众;“微”审美心理

学科专业:文艺学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现状分析

(一) 自媒体研究现状

(二) 自媒体时代受众审美心理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

第一章 自媒体时代概览

第一节 自媒体及其特征

一、自媒体概念界定

二、自媒体在中国的发展

三、自媒体的传播特征

第二节 自媒体审美文化透视

一、“微”文化概念界定

二、“微”审美形式

三、主体审美观念的嬗变

第二章 自媒体时代受众的“微”审美心理特征

第一节 审美感知中的“微”特征——碎片化

一、传统的审美感知特征:“选择性”与“整体性”

二、碎片化:信息环境对审美感知的影响

第二节 审美想象的“微”特征——同质化

一、传统的审美想象特征:“创造性”

二、同质化:文化生产与消费方式对审美想象的影响

第三节 审美情感中的“微”特征——快感化

一、传统的审美情感特征:“超越性”

二、快感化:消费主义对审美情感的影响

第四节 审美理解中的“微”特征——浅表化

一、传统的审美理解特征:“顿悟性”

二、浅表化:即时表达对审美理解的影响

第三章 自媒体时代审美文化的再反思

第一节 自媒体时代审美文化的规范

一、娱乐时代:碎片化的审美文化

二、倡导审美文化的自律与他律的统一

第二节 受众审美心理结构的完善

一、培养健全的审美心理结构

二、加强审美教育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上一篇:非智力因素培养分析论文提纲下一篇:第三部门公共危机管理论文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