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滨海旅游区

2022-06-2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天津滨海旅游区

天津滨海新区水库水质状况分析

摘要:通过现场采样与室内分析,获取了滨海新区水库水质数据,采用综合指数法对滨海新区各水库富营养化进行了评价。结果显示,滨海新区营城水库出现了轻度富营养,其余各水库均为中营养;沙井子水库、营城水库、钱圈水库的个别指标超过《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IV类水质标准,北大港水库及北塘水库超过地表水III类水质标准;作为未来天津水源地之一的北大港水库的总磷、总氮、化学需氧量等指标均超过饮用水水质标准,因此急需采取必要的水质净化措施。

关键词:天津滨海新区;水质评价;富营养化

天津滨海新区旨在建设成为继深圳经济特区、上海浦东新区之后服务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极,然而由于水资源短缺,天津滨海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受到严重制约。保障滨海新区水库水质安全是保障滨海新区安全供水及社会、经济顺利发展的前提。滨海新区水库多数建立在退海地之上,库底土壤含盐量较高,水体咸化问题突出,以往开展了大量的咸化规律及防咸措施研究[17]。然而,针对滨海新区水库水体营养盐状况及富营养化水平的研究较少,因此,本研究利用实地采样和测试数据,对滨海新区各水库水质及富营养水平进行评价,为滨海新区供水安全和污染治理提供参考。

1 天津滨海新区水库概况

天津滨海新区各水库均是在20世纪70年代,利用天然洼地或沟渠修筑而成的平原湖泊型水库,堤坝类型均为土堤,主要包括北大港水库、北塘水库、 黄港一库、黄港二库、营城水库、钱圈水库、沙井子水库,其地理分布图见图1。滨海新区水库各面积及主要功能见表1。未来北大港水库作为城市供水水源地,将蓄存引黄济津、南水北调来水和汛期水质合格的水,供水对象为中心城区、海河工业区,兼顾市区河湖环境用水;北塘水库拟作为滨海地区城市供水调节及事故备用水库,以调蓄引滦和引江水;营城水库因严重污染,目前是滨海新区中新生态城的重点治理对象;钱圈水库、沙井子水库目前主要用作农业灌溉和水产养殖;黄港水库主要供给塘沽区的工农业和环境用水,兼具旅游开发。由于北塘水库、北大港水库这两座水库肩负着城市供水和事故备用水库的功能,因此其水质需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中生活饮用水水源地水质指标要求。

表1 天津滨海新区水库面积及主要功能

2 数据与方法

2.1 样品采集与测试

考虑到天津地区6月份藻类生长旺盛,选择在2013年6月对滨海新区水库进行了水样采集。由于北大港水库面积大、地形复杂,因此对其库周、库边分别进行了采样;其他水库由于面积相对较小,水库水体水质分布比较均匀,因此设置采样点为3~4个,取平均值。

对所采集的水样进行室内测试,用于分析评价。水样测试项目及方法见表2。

表2 水样测试项目及方法

2.2 评价方法

(1)水质评价方法。根据水库功能不同,文中对北大港水库和北塘水库采用《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III类水质标准进行评价,对黄港水库、钱圈水库、沙井子水库采用《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IV类水质标准进行评价。

(2)富营养化评价方法。本文采用中国环境监测总站提出的中国水库富营养化评分与分级标准,利用综合营养状态指数(TLI)[89]评价法对北大港水库营养化状态进行评价。

综合营养状态指数法主要考虑的影响因素包括:叶绿素、透明度、总磷、总氮和高锰酸盐指数,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3 结果分析

3.1 滨海新区水库水质状况

3.1.1 北大港水库水质状况

3.1.2 滨海新区其他水库水质状况

由于沙井子水库、钱圈水库、黄港水库、营城水库主要用

于工农业用水,因此,根据表4中各水库水质监测结果,对照《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Ⅳ类水质标准来评价上述水库水质指标,可以发现:沙井子水库总氮及化学需氧量均超过地表水Ⅳ类水质标准,总磷指标远远小于Ⅳ类水质标准中的01 mg/L;钱圈水库总氮及化学需氧量均未超过地表水Ⅳ类水质标准,但是总磷含量远远超过Ⅳ类水质标准;黄港水库(一库)与钱圈水库的总氮及化学需氧量均较小,但总磷超标;营城水库总氮达到43 mg/L,远远超过地表水Ⅳ类水质标准,总磷及化学需要氧量指标均超过地表水Ⅳ类水质标准。钱圈水库的氮磷比恰好为16∶1,满足藻类的一般生长条件,存在较大的富营养化风险;而沙井子水库、黄港水库、营城水库的氮磷比均大于16∶1,因此均属于磷限制性水库。

表4 滨海地区水库水质监测数据

北塘水库为引黄水及引江水的备用水库,因此依据《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Ⅲ类水质标准来评价其水质指标。由表4可知,北塘水库总磷超标两倍,而总氮及化学需氧量指标均满足地表水Ⅲ类水质标准;氮磷比高达20∶1,为磷限制性水体。

综上所述,滨海新区水库中北大港水库总氮、总磷及化学需氧量均超过地表水Ⅲ类水质标准,因此,在真正作为饮用水源地之前应进行治理;北塘水库总磷超标两倍,而总氮及化学需氧量指标均满足地表水Ⅲ类水质标准。另外,只有钱圈水库的氮磷比恰好为16∶1,存在较大的富营养化风险,其余各水库均为磷限制性水库。

3.2 滨海新区水库富营养化评价

3.2.1 北大港水库富营养化评价

北大港水库综合评价结果为为41分,库区水质处于中的TLI最高,平均得分为77.69分。对比各个监测点的TLI值(表5),十号口门和库1监测点的综合营养状态指数最高,为50分,已达到中营养状态的上限;库4综合营养状态指数最低,为25分,处于贫营养状态。

3.2.2 滨海新区其他水库富营养化评价

由表6可知,营城水库出现了轻度富营养,其余水库均为中营养,但沙井子水库和钱圈水库综合营养状态指数已接近于中营养的上限。

表6 滨海地区水库综合营养化评价结果

4 关于滨海新区主要水库水质改善的建议

上述水质评价和水体富营养化评价结果表明,作为将来饮用水源地的北大港水库和北塘水库存在水质指标超标问题,特别是北大港水库总氮、总磷及化学需氧量均超过地表水III类水质标准。

北大港水库自1972年开始引黄河水,到现在为止引黄11次,其来水水质满足地表水三类水质标准,但是蓄水一段时间后水质变差,其主要原因两个:一方面由于滨海地区沉积物及水体含盐量高,水生植物种类单一,水生态脆弱,水体自我净化能力差;另一方面底泥污染物释放。因此,北大港水库水质改善应该以恢复水生植物多样性为基础,加强水库管理,从而一定程度上降低水质污染,保障饮用水安全。

北塘水库主要抢蓄潮白新河水,水库水质主要受来水水质影响较大。按照规划,北塘水库为引黄水及引江水的备用水库,因此,预计其水库水质将有所改善。

5 结论

(1)天津滨海新区的营城水库出现了轻度富营养,其余水库均为中营养,但沙井子水库和钱圈水库综合营养状态指数已接近于中营养的上限。

(2)北大港水库总氮、总磷及化学需氧量指标整体超过地表水Ⅲ类水质标准,不能满足饮用水水质标准,因此,在真正作为饮用水源地之前应当进行治理。北塘水库总磷超标两倍,而总氮及化学需氧量指标均满足地表水Ⅲ类水质标准。沙井子水库、营城水库、钱圈水库个别指标超过《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Ⅳ类水质标准。

(3)除钱圈水库外,天津滨海新区各水库均为磷限制性水库。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张宇龙,王启山,贺兰畹,等.北大港水库调蓄“引江水”水质变化[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05,(2):2426.(ZHANG Yulong,WANG Qishan,HE Lanwan,et al,Water Quality of SouthtoNorth Transfer Water in BeiDaGang Reservoir[J].Urban Environment & Urban Ecology,2005,(2):2426.(in Chinese))

[2] 赵文玉,王启山,伍婷,等.天津滨海地区水库水质咸化问题及机理分析[J].海河水利,2006,(3):3335.(ZHAO Wenyu,WANG Qishan,WU Ting,et al.Reservior Water Salinization and Mechanism Analysis in Tianjin Binhai Area[J].Haihe Water Resources,2006,(3):3335.(in Chinese))

[3] 赵文玉,刘国庆,刘景兰,等.北大港水库水质咸化数学模型[J].桂林工学院学报,2007,(2):236239.(ZHAO Wenyu,LIU Guoqing,LIU Jinglan,et al.Water Salinization Mathematical Model in Beidagang Reservoir[J].Journal of Guili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2007,(2):236239.(in Chinese))

[4] 赵文玉.天津滨海地区水库水质咸化机理分析及实验研究[D].天津:南开大学,2006.(ZHAO Wenyu.Experiment Research and Mechanism Analysis of Water Salinization in Beidagang Reservoir[D].Tianjin:Nankai University,2006.(in Chinese))

[5] 赵文玉,王启山,刘军,等.风对北大港水库水质咸化影响的理论分析与实验研究[J].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2005,(3):1618,24.(ZHAO Wenyu,WANG Qishan,LIU Jun,et al.Theoretical and Experimental Bases for the Dualwater Model for Interpretation of Shaly Sands[J].Journal of Water Resources and Water Engineering,2005,(3):1618,24.(in Chinese))

[6] 姜翠玲,裴海峰.天津市北塘水库水质咸化原因和防治对策[J].湖泊科学,2007,19(4):428433.(JIANG Cuiling,PEI Haifeng.Reasons of Water Salinization and Its Prevention Measures in Beitang Reservoir,Tianjin City[J].Journal of Lake Sciences,2007,19(4):428433.(in Chinese))

[7] 陶晓东,严志程,崔勇.滨海平原水库的主要水环境问题及对策分析[J].水利规划与设计,2012,(4):1718,53.(TAO Xiaodong,YAN Zhicheng.Main Environment Problems and Measures Analysis of the Coastal Plain Reservoir[J].Water Resources and Planning and Design,2012,(4):1718,53.(in Chinese))

[8] 彭焱梅,姜翠玲,朱立琴,等.天津市滨海新区拟建水库水质咸化风险试验研究[J].水电能源科学,2013,31(3):3133.(PENG Yanmei,JIANG Cuiling,ZHU Liqin,et al.Experimental Study on Water Salinization Risk of Proposed Reservoir in Coastal Region of Tianjin City[J].Water Resource and Power,2013,31(3):3133.(in Chinese))

[9] 湖泊(水库)富营养化评价方法分级技术规定[R].北京:中国环境监测总站,2001.(Eutrophication Evaluation Method and Separation Technique Method of the Lakes (Reservoir)[R].Beijing:China National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Centre,2001.(in Chinese))

[10] Li R X,Zhu M Y,Chen S,et al.Responses of Phytoplankton on Phosphate Enrichment in Mesocosms[J].Acta Eco logica Sinica,2001,21(4): 603 607.

作者:常素云等

第2篇:天津滨海湿地生态系统健康评价

摘 要:本文基于“压力—状态—响应(Pressure-State-Response,PSR)”模型构建了一个滨海湿地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2009年的各项监测及调查数据,对天津滨海湿地生态系统健康状况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天津滨海湿地生态系统处于“亚健康”状况,面临的负面压力仍在进一步加剧;与此同时,天津市为应对环境保护压力也从污染控制、生态保护与建设和环境保护相关法律、法规等方面采取了诸多措施遏制天津滨海湿地生态系统健康状况的进一步恶化。

关键词:滨海湿地生态系统健康评价压力—状态—响应

滨海湿地(Coastal wetlands)處于海洋和陆地交汇的地区。陆健健[1]将我国滨海湿地定义为:滨海湿地是陆地、海洋、大气三方相互作用,活动最为剧烈的地带;同时也是人类主要的居住地区,具有很高的经济和社会价值。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提速,沿海地区开发活动逐渐加剧,滨海湿地人类社会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生态系统健康面临严重威胁。陆缘含60%以上湿生植被区、水缘海平面以下6m的近海区域,包括陆上与外流江河流域中自然或人工、咸水或淡水的所有富水区域(枯水期水深为2m以上的水域除外)。滨海湿地生态系统介于陆地和海洋生态系统之间,是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生产力最高、最具价值的湿地生态系统之一[2]。由于滨海湿地处于自然和人类活动最为剧烈的地方,生态平衡极易受到破坏,受到破坏后很难得到恢复[3]。近年来,我国沿海地区大规模开发开放,城市化进程持续加速,滨海湿地生态系统健康问题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

天津滨海湿地处于天津沿海地区,濒临渤海湾,是海河水系诸多河流入海的地方。近年来,天津滨海新区加快了经济建设步伐。受水产养殖、港口建设、滨海旅游和围海造陆等人类经济活动的影响,天津滨海湿地生态系统产生了较大变化。通过对滨海湿地生态系统进行健康评价的研究,可以为天津市保护天津滨海湿地生态系统,合理利用滨海湿地资源提供科学依据,具有重要的意义。

1 基于PSR模型的评价框架构建

1.1 基于PSR的滨海湿地生态系统评价框架

1979年,加拿大统计学家Rapport和Friend提出了“压力—状态—响应(Pressure-State-Response,PSR)”模型[4]。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和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将该模型体系发展完善,并应用于研究环境问题[5]。PSR模型为综合、有效地反映生态系统的内涵、基本要素、系统内外部关系等复杂问题提供了一个简洁的研究思路[6]。在该模型中,“压力”是指人类活动和自然变化等影响生态系统健康发展的的因素;“状态”是指生态环境恶化或改善的程度;“响应”是指人们为了改善环境而做出的政策及制度方面的措施。

基于PSR模型的滨海湿地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结构包含三个层次,第一层是指标体系的总目标,即滨海湿地生态系统健康;第二层包含了压力(Pressure)、状态(State)和响应(Response)三部分;第三层是指标层,包含了若干个具体指标项,这些指标是指标体系中最小的组成单位。

1.2 指标选取与量化

PSR模型中的具体指标可以是定量数值或者定性的描述性文字。

1.2.1 压力层指标的选取

压力是指广泛、间接影响滨海湿地生态系统的因素,可分为自然和社会经济两种因素。本文初步选取了气候条件、海流、赤潮发生次数作为自然因素指标;国内生产总值(GDP)、GDP年增长率和人口密度作为社会经济指标。

1.2.2 状态层指标的选取

状态指滨海湿地生态系统的现状或者变化趋势,是压力作用的结果,与压力构成了最直接的因果关系,同时也是响应的最终目标。本文从环境质量和生物两个方面考虑,初步选取了评价指标(表1)。

1.2.3 响应层指标的选取

响应是人们为预防或改善环境状态变化而采取的对策,与压力构成了因果关系,通过改变响应手段来减轻压力的影响,进而改善生态系统状态。本文以改善滨海湿地生态环境健康状况为出发点,从污染控制、生态环境管理和生态保护与建设三个方面,选取了工业废水达标排放率、工业污染治理投资占GDP的比重和环保法规实施项数作为响应层的评价指标。

2 滨海湿地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模型

2.1 利用层次分析法的指标权重的确定

层次分析法(Th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属于系统分析法之一,是一种对复杂现象的决策思维过程进行系统化、模型化、数量化的方法,又称多层次权重分析决策法[7]。该方法是一种定量与定性相结合,将人的主观判断用数量形式表达和处理的方法。

在本次天津滨海湿地生态系统健康评价中,通过经验判断确定层次中各指标的相对重要性,进而通过AHP法量化计算出各项指标权重。

2.2 滨海湿地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模型

本文采用了一个0~1连续尺度的滨海湿地生态系统健康指数(Coastal wetlands Ecosystem Health Index,CEHI)来表示生态系统健康状况。首先对非生物环境和生物环境指数的各分指标进行规一化处理,再按照确定的权重进行综合,最终形成非生物环境综合指数和生物环境综合指数两项。

CEHI(T)代表T时期的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数,Ienv代表非生物环境综合指数,Ibio代表生物环境综合指数,Wi为权重。

定义当CEHI(T)为0时,生态系统已经完全恶化,当CEHI(T)为1时生态系统处于最佳状态。采用等间距法将CEHI划分为5个等级,将0~1间隔0.2由小到大分为五段:0~0.2,0.2~0.4,0.4~0.6,0.6~0.8和0.8~1.0,分别对应于生态系统健康的病态、不健康、亚健康、健康、健壮五种状态。

3 天津滨海湿地生态系统健康评价

3.1 指标值的获取

本文中自然和社会经济指标数据来源于天津统计年鉴、天津滨海新区统计年鉴[8,9],赤潮发生次数来源于1987~2010年的中国海洋年鉴[10]。污染源也来源于天津统计年鉴,围填海面积来源于相关报道[11],入海河流水环境质量为、海水质量、沉积物质量、生物质量、生境质量、潮间带生物、近海生物数据为2009年监测数据。污染物控制数据来源于天津市统计年鉴,生态保护与建设来源于纪大伟的相关研究[12],环境保护相关法律法规来源于相关文献统计。

3.2 指标权重的确定

利用AHP法进行各指标权重的计算,结果见表2。

判断矩阵一致性比例:0.0000;对总目标的权重:1.0000。

3.3 2009年天津滨海湿地生态系统健康评价

根据滨海湿地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模型,利用2009年度指标数据和经AHP法计算出的各指标权重分析得出2009年天津滨海湿地生态系统健康指数(CEHI)分值为0.58,处于“亚健康”状况。

4 结论

本文利用“压力—状态—响应(Pressure-State-Response,PSR)”模型构建了一套完整、可操作性强的滨海湿地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的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通过对天津滨海湿地生态系压力、状态、响应的分别评价及三者间相互作用机制的分析,揭示了天津滨海湿地生态系统健康状况。结果表明,天津滨海湿地生态系统健康处于“亚健康”状况。

导致天津滨海湿地生态系统健康恶化的主要原因为:

(1)赤潮灾害频发。天津近岸海域记载的第一次赤潮发生在1977年8月。进入21世纪以来,天津海域年年发生赤潮,近年来更有加剧的趋势,赤潮持续时间加长,影响面积增大。

(2)城市化进程加速,人口增加。天津滨海新区的开发开放加速了滨海地区城市化进程,伴随着经济的发展,新区人口聚集明显提速。截至2008年底,滨海新区常住人口达到202.88万人,比上年同期增加30.64万人,增长17.8%,新增人口占全市人口增量的50.2%[14]。

(3)大型围填海工程的建设。截至2009年2月,临港工业区、临港产业区、南港工业区、滨海旅游区新增围海造陆面积80km2,约占潮间带(总面积335.99km2)面积的23.8%;天津滨海新区有仍多个围填海工程在抓紧施工建设。

针对天津滨海湿地生态系统健康状况不断恶化的情况,天津市在污染控制、生态系统保护与建设和立法方面做出了大量努力。在1990年~2009年的20年间,天津市制定、修订的涉及环保的法律、法规有45项之多。其中《天津古海岸与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和《天津市海域使用管理办法》是最重要的两部涉及天津滨海湿地保护的法规,目前天津市正在抓紧制定《天津市海洋环境保护条例》。

参考文献

[1] 陆健健.中国滨海湿地的分类[J].环境导报,1996(1):1-2.

[2] WERG(Wetland Ecosystems Research Group).Wetland functional analysis research programme[M].London: College Hill Press,1999.

[3] 何勇田,熊先哲.试论湿地生态系统的特点[J].农业环境保护,1994,13(16):275-278.

[4] FAO Proceedings. Land Quality Indicators and Their Use in Sustainable Agriculture and Rural Development[R].Proceedings of the Workshop organized by the land and Water Development Division FAO Agriculture Department,1997,(2):5.

[5] Rainer WALZ. Development of Environmental Indicator Systems: Experiences from Germany[J].Environmental Management,2000,25(6):613-623.

[6] 杨一鹏,蒋卫国,何福红.基于PSR模型的松嫩平原西部湿地生态环境评价[J].生态环境,2004,13(4):597-600.

[7] 许树柏.层次分析法原理[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1988.

[8] 天津市滨海新区统计局.天津滨海新区统计年鉴[M].中国统计出版社,2008-2010.

[9] 天津市统计局.天津市统计年鉴[M].中国统计出版社,1988-2010.

[10] 国家海洋局.中国海洋统计年鉴[M].北京:海洋出版社,1995-2009.

[11] 搜狐焦点,天津地产.围海造地拉动投资2万亿天津全面出击当急先锋[EB/OL].[2011-4-1]. http://tj.focus.cn/news/2009-02-21/624288.html.

[12] 紀大伟,邓红.天津古海岸与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管理现状及保护对策[J].湿地科学与管理,2009,5(4):23-26.

作者:王彬 刘宪斌 张秋丰

第3篇:天津滨海:“金融特区”犹待破题

天津滨海新区,承载着北方经济中心与中国经济增长“第三极”的重任。在原有单纯政策优惠和资金投入的模式之外,天津滨海新区究竟能在改革创新这一“特”性上走多远?

对于一心想成为中国第三大特区的天津滨海特区而言,前路可谓充满挑战。

继1980年深圳成为经济特区、1990年中央决定开放开发浦东之后,2006年,天津滨海新区获批作为全国综合配套改革试区。根据国务院批复的方案,改革中最为引人瞩目的,是金融改革创新一项,国务院在相关文件中表明一个原则:“在金融企业、金融业务、金融市场和金融开放等方面的重大改革,原则上可安排在天津滨海新区先行先试。”

这一原则,虽使天津被看做完全意义的“金融特区”,中央政府给予滨海新区“先行先试”的优惠政策,也远超过当初的深圳与浦东,但是,天津滨海新区的金融改革与创新,谈何容易。令人深思的是:依靠自上而下的政策扶持,是否就能消除过度管制,刺激金融创新?依靠政策优惠与资金投入设立特区,还能发挥十多年前那样的拉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巨大效应吗?

天津滨海的发展之路,有赖于在更大力度的深化改革中获取动力。然而,动力何来?

金融特区构想

长期以来,天津一直定位模糊。上个世纪30年代,天津曾同时具有工商业中心和北方金融中心的多重身份。但在计划经济时代,天津的经济和金融功能被边缘化。2003年1月,当前央行行长戴相龙出任天津市长由天津人大全票通过后,整个会场全体起立,爆发出热烈的掌声。这是天津人大历史上罕见的一幕。“天津市对前央行行长的到来,寄予了极高的期望。毕竟,天津已经落后太久了。”金融界一位人士透露。

2005年10月召开的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把推进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列入国家整体发展规划。2006年5月,国务院发布《关于推进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有关问题的意见》(下称《意见》),批准天津滨海新区成为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成为全国第三个拉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龙头型城市。《意见》称:“在金融企业、金融业务、金融市场和金融开放等方面的重大改革,原则上可安排在天津滨海新区先行先试。”这一原则在多个公开场合被高层官员多次提及,也是天津滨海新区“金融特区”说法的由来。

近年天津滨海新区的金融改革,一直在资本市场、传统金融、现代金融三个方面力图有所作为。目前推进的包括六项金融创新重点,一是直接融资;二是发展综合经营,即组建金融控股公司;三是健全现代的金融服务体系,主要是发展银行、保险、信托、证券机构;四是实施外汇改革试点;五是发展资本市场;六是健全金融发展的法制环境、政策环境和社会环境。

这六项重点分别都有不同程度的推进。比如,在健全现代金融服务体系方面,花旗银行、汇丰银行等一批外资银行已在津设立分支机构;第一家股份制商业银行渤海银行于2006年2月在津成立,并于2007年3月成为中国首家可以将结售汇综合头寸限额的下限调整为负的外汇指定银行;数家境内股份银行及银行系金融租赁公司,也相继在津设立机构。

在直接融资方面,除2006年中国第一只产业基金渤海产业投资基金成立,今年8月21日,总规模200亿元的天津船舶产业投资基金也获国务院特批成立,该基金将首次采用有限合伙制的方式设立基金管理公司。同时获批筹建的,还有其他地区的华禹水务产业投资基金、东北装备工业产业投资基金和城市基础设施产业投资基金。

在综合经营方面,由天津政府主导的泰达国际金融控股集团的基本框架目前已确立:注册资本55亿元人民币,由天津泰达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天津保税区投资有限公司等六家出资成立。其中,几乎涉足证券、保险、基金等所有金融领域的泰达控股将持股60%以上,力图整合现有分散在地方各类机构的金融国有股权,集中优势资源。

“综合考虑,天津金融业的定位是推进金融改革创新,建立现代金融服务体系和金融改革创新基地。这一定位既结合了正在推进天津滨海新区综合配套改革试验,亦与天津总体经济发展战略目标相呼应。”中共天津市委常委、天津市副市长崔津渡指出。但这位学者型官员亦向《金融实务》记者坦承,从金融机构数量乃至市场优势看,天津建设金融中心的条件尚不充分,“需要付出长期而又艰苦的努力。”

特区不“特”

“金融是最难改革、最敏感、最不自由,也是最没有空间的。”多位专家如此表示。观察天津推动的滨海新区上述六项金融改革进程,可以发现,虽然滨海新区名义上获得“先行先试”的优先权,但由于涉及金融业准入及政策壁垒,与其他地区报批程序并无二致——各项金融改革除了涉及相关金融监管部门的审批,甚至上达国务院层面审批,往往需要漫长的审批程序,动辄一年以上,在这一领域有所创新并不容易。

崔津渡亦不否认这一深刻感受,“难度比较大,基本都涉及到准入,从开始做方案到获批,可能都要一年到两年,我们上报国务院的金融改革创新方案,也是根据国际金融发展趋势和中国制度背景不断调整、补充、完善,我们也确实希望能够在有些行业或者专业领域有比较宽松的准入”。

事实上,随着市场变化,有的政策兑现之日,已失去“先行先试”的意义。比如,最引人关注的外汇改革。

早在2006年9月,国家外汇管理局就批准滨海新区七项外汇改革措施,包括:允许天津滨海新区金融机构开展离岸金融业务;对天津滨海新区作为特殊经济区的外汇政策的整合;在天津滨海新区取消进出口核销制度;在该区实施意愿结售汇;在该区的跨国公司资金集中管理;在技术方面,为该区金融机构建设统一的外汇交易平台系统;为该区境内资金直接投资境外提供方便等。这七项措施,相比2005年上海浦东外汇资金管理综合配套改革试点时推出的九大措施,被认为更有实质意义。

但是,由于上述外汇改革措施涉及诸多政策障碍或缺乏细则,并不具有可操作性。据悉,相关配套细则正在制定之中。同时,有些外汇政策,随着国家外汇管制的松动,已经逐渐能在全国范围内操作。

意愿结售汇的实施便是一例。2008年8月,根据新修订的外汇管理条例,国家外汇管理局批准在京沪两地开展个人本外币兑换特许业务试点,首批两家非金融类商业机构也于当日起获准为个人提供本外币兑换服务。试点在北京和浦东展开,对两者的金融中心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原来我们认为是试点的东西,现在大家逐渐也都可以做了。”崔津渡表示。这难免令天津多少有些失落,“先行先试”的政策优势似乎并不实惠。

此外,在上述七项外汇改革措施中,离岸金融业务一直被认为是一大亮点。但是,崔津渡否认了此前被外界渲染的“滨海新区拟建离岸中心,并已上报方案”的传闻。他强调:“滨海新区的规划中有开展离岸金融业务的方案,但并未上报,下一步怎么做、能做到哪一步还不清楚,要根据市场情况判断,并经国务院有关部门批准。”

在发展资本市场方面,今年3月天津设立OTC(非上市公司柜台交易)早已原则上获得国家批准,但仍未明确真正启动运行的时间表。按照天津的思路,有意依托天津市产权交易中心的“非上市股份公司的股权托管系统”,进行系统改造与升级,搭建天津自己的OTC市场。这一方案已上报主管部门证监会,但一直未获答复。

在市场人士看来,对于发展OTC市场,方案是现成的,因为各地产权交易中心已在做着类似的业务,市场是成熟的。同时,相应《公司法》《证券法》都对此有成熟要求,但是,这与证监会酝酿的股指期货和创业板的推出,有一定冲突。

“主要看天津方面和主管部门沟通得如何。”市场人士称,“显然,天津的金融改革不可避免也会触及监管部门的利益,推进难度不小,真正建立起来估计尚需时日。”最新消息是,依托于天津产权交易中心的天津股权交易和滨海国际股权交易所均已开始试运行。前者是“两高两非”公司(即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内的高新技术企业和非上市非公众股份有限公司)的股权和私募股权基金的交易市场建设,后者则是国内首家专业的企业出让股权直接融资的交易场所。

后劲之忧

金融创新上的阻滞,折射的是整个天津滨海新区发展后劲之忧。

滨海新区是环渤海岸的中心区域,规划面积是2270平方公里,比深圳大300多平方公里,是香港的2倍,浦东的3倍,其海岸线长153公里,主要包括天津塘沽、汉沽、大港三个行政区和天津港、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于1986年设立)及天津保税区。

以“综合改革、先行先试”为重要特征的滨海新区,承载着中国经济增长“第三极”的重任——带动天津发展、推进京津冀和环渤海区域经济发展,以改变中国经济发展“南快北慢”的状况。

2008年3月国务院批复《关于天津滨海新区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总体方案》,并全面启动十项改革:滨海新区将推进企业改革、科技体制改革、涉外经济体制改革、金融改革创新、土地管理制度改革、城乡规划管理体制改革、农村体制改革、社会领域改革、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等管理制度改革、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等十项改革措施。

独有的优惠政策,一直被认为是特(新)区的立足与发展之本。深圳、浦东以及其他开发区都沿袭了这样的发展模式。一般而言,特(新)区的优惠政策主要包括税收和财政两个方面。国家对滨海新区主要给予了产业性税收扶持政策,以及在维持现行财政体制的基础上的专项补助政策。这三种优惠政策,分别是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优惠政策在整个新区的扩展;东北老工业基地优惠政策的延伸;浦东开发优惠政策的承继。因此,中央政府给予滨海新区“先行先试”的优惠政策的力度,已经超过了开发初期的深圳和浦东。

然而,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市场对外开放的扩大,特区越来越多,政策已趋于普遍化,政策优势已很难体现。

深圳特区与浦东新区都利用政策先发优势,聚积了大量的国内、国际资源,促进了经济的迅速发展,分别发挥了对珠三角及长三角区域经济发展的显著辐射及带动作用。深圳在“七五”和“八五”期间保持20%以上增长速度,上海连续十几年实现两位数增长。但中国目前已有五个经济特区和浦东新区、滨海新区,53个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和39个出口加工区,15个保税区,其中7个是国家级保税港区,包括位于滨海新区的东疆保税港区。

不难发现,在目前日益成熟与开放的投资环境中,滨海新区若因袭深圳、浦东当初的发展路径,不但难以实现其改革的目标,更可能背离其设立的初衷。实际上,滨海新区过去很长时间对环渤海经济圈“由此及彼”的辐射效果并不明显。深圳大学中国特区经济研究中心主任钟坚指出:“这说明政策的短期效应显著,长期效应递减,政策效应的影响力已远不及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虽然京津冀规划圈会给天津的发展缩短空间和时间,但主要还是看其综合投资环境,包括制度观念的转变、工业化总量等。”

值得注意的是,不同于深圳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区域内存在功能区和行政区空间上相互重叠的特点。因此,滨海新区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难度更大。

滨海新区下辖的天津港、开发区、保税区三个功能区和塘沽、汉沽、大港三个行政区,均是一级政府组织,内部存在着各自为政、过度竞争的情况。目前的滨海新区管委会仅仅作为天津市政府的派出机构,对辖内各区经济建设工作具有指导、协调作用。这一职能定位相当“务虚”,必将增大体制创新的成本,如何进行适度集权、内部协调是滨海新区的首要问题。

破茧之思

特区不“特”,在中国不再是新鲜事。这意味着,仅仅依靠原有单纯政策优惠和资金投入模式已后继乏力。滨海新区综合配套改革,在外面环境上未占据先发优势,在自身内部还面临着旧有体制的羁绊,其破茧而出的新生之路,更加迫切地依赖于制度探索和体制创新。

2007年实行“两税合一”时,有媒体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吴敬琏,如何看待失去税收优惠政策对特区的影响。吴回答,“两税合一”是市场经济基本要求的体现,随着中国投资环境的日益成熟,特区仍要“特”,但应“特”在改革中充当先锋,而不是“特”在税收优惠。

在原有单纯政策优惠和资金投入模式之外,天津滨海新区究竟能在改革创新这一“特”性上走多远,将是中国改革进程的一把标尺。

就金融改革创新而言,毫无疑问,中国的金融改革已迈入体制改革的“深水区”。在原本创新不足、高度管制的金融体制背景下,天津在金融改革创新的实践中将不得不面临捉襟见肘的局面。在多种利益纠葛的格局之下,改革无疑需要更多的勇气与智慧。

在全国各个特(新)区的改革试验中,是看重自上而下的政策扶持或干预所产生政绩增长的短期效应,还是看重营造良好市场和法治环境,激发微观主体的内生创造力,实现改革创新的长期效应,是一个答案简单却仍不得不令人深思的问题。

在目前全球金融危机、内外经济失衡的复杂局面中,推进和深化改革,这一中国现实增长方式转变的治本之策尤不可废。■

本刊实习记者王晓璐对此文亦有贡献

作者:本刊记者张宇哲

第4篇:天津滨海旅游区简介

根据天津市滨海新区规划,作为滨海新区九大功能区之一的滨海旅游区目前正在建设中,建成后将成为以世界级主题公园、游艇基地和海上休闲总部为核心的“国际旅游目的地”,建成后预计每年可吸引游客800万人。

滨海旅游区为滨海新区唯一以旅游产业为主导的功能区,规划面积为99平方公里,其中陆上28平方公里,海上面积71平方公里,围海造陆52平方公里。

滨海旅游区城市功能规划为“一心四区”,三二产业协调发展,即一心为城市中心岛,四区分别为主题公园区、休闲总部区、研发产业南区、研发产业北区。

滨海旅游区重点打造主题公园娱乐游、海上娱乐休闲游、海上休闲度假游、海上高端商务游、生态湿地休闲游、海上健身游六大旅游项目。滨海旅游区将成为中国最大的主题公园集聚区,世界最大的游艇集群区和的高尔夫集群区。

滨海旅游区将建设旅行社总部区、酒店业总部区、主题公园配套产业园区、游艇制造产业园区、高尔夫产品制造产业园区、旅游用品制造业园区:打造用品制造业的产业集群、旅游业软件研发产业园区等系列产业园区以及旅游行业交易中心。以此提升旅游装备制造业的产业规模和自主创新能力,促进旅游产品研发没有步入系统化,搭建制造业与旅游市场的交流平台,促进产业链的互动和合作。

滨海旅游区临京靠海,在中国旅游业和滨海新区良好发展的基础上,拥有发达的交通网络、庞大的城市集群和良好气候条件。

第5篇:天津滨海国际机场

天津滨海国际机场位于天津东丽区,是中国主要的航空货运中心之一,也是新成立的奥凯航空公司的枢纽机场,但由于北京首都机场规模较大且距离天津较近,目前滨海机场旅客和货运吞吐量均不大,是四个直辖市中规模最小的一个机场。天津滨海国际机场二号跑道将于2010年7月开始开放客运运行,届时该机场将逐步成为中国北方交通枢纽之一。

中文名天津滨海国际机场 海拔高度: 3米

称:

旅客吞吐727万人次(2010外文名Tianjin Binhai International

量: 年)

称: Airport

机场三字地点: 北纬39度07分,东经117度20分 TSN

码:

开放时1950年8月1日 服务城市 :天津、北京

间:

天津滨海国际机场TIANJIN BINHAI INTERNATIONAL AIRPORT(TBIA)

启用日期:1950年

服务城市:天津、北京、唐山、秦皇岛

距市中心:13公里

海拔高度:3米

机场代码:IATA:TSN ICAO:ZBTJ

地理坐标:北纬39度07分,东经117度20分

2010吞吐量:客运727.7万人次/货邮20.2万吨

跑道信息:16R34L,方向16/34 ,长度3,600米

16L34R,方向16/34 ,长度3,200米(目前前为空客天津总装线试飞专用)

天津机场主营业务包括:飞机起降服务、航空地面服务、广告业务、房屋场地租赁、停车场服务、省际包车客运、市内包车客运等。天津机场现有跑道2条,第一跑道3600米,第二跑道3200米,飞行区等级4E级,可满足各类大型飞机全载起降。航站楼面积达11.6万平方米,货库8.9万平方米,具有管制二次雷达、卫星通信终端、机场数据传输网络等先进的导航通信设备及完善的地面保障设施。

天津机场以“成为滨海新区、环渤海区域、北方经济中心发展的航空引擎”和“让客户满意、让员工自豪、让社会认可”为使命,以“中国北方国际航空物流中心、大型门户枢纽机场”为愿景,目标“把天津机场建成文化先进、制度健全、流程合理、操作规范的品牌机场”。 发展战略

随着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纳入国家总体发展战略,国务院将天津定位为国际港口城市、北方经济中心和生态城市,天津的发展进入一个新的上升期,天津滨海国际机场也迎来了新一轮的发展机遇,进入了快速发展的轨道。天津机场确立了建设中国北方国际航空物流中心、大型门户枢纽机场的目标,并以品牌建设为着力点,全力打造文化凸显、流程合理、制度健全、操作规范的精品机场。

过去,由于天津机场航班航线密度不够,在旅客心目中留下了

“从天津机场出行不方便”的印象,天津周边地区的很多旅客要么选择从首都机场走,要么选择其它交通方式,大量的航空客源流失了。 吞吐量

2006年,天津机场累计完成旅客吞吐量280万人次,同比增长26.3%;累计完成货邮吞吐量10万吨,同比增长20.9%;安全保障飞机起降5.5万架次,同比增长15.8%。2003年以来,天津机场顺应发展需要,采取积极营销策略,抢占市场,千方百计引进航班航线,深度挖掘本地航空市场潜力,运输生产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旅客吞吐量实现了从100万、170万、220万到280万的四年四个跨越,彻底扭转了航班、旅客稀少的冷清局面。以天津为基地,国内最大支线航空公司天津航空开始正式运营国内支线航空客、货运输业务。这样,在天津机场设基地运营的国内航空公司将达到8家。此外,世界航空公司货运业务排名前三位的大韩、新加坡货航在津运营业绩良好,大韩航空公司已经开始在天津筹建货运基地。 航空航班

日航、韩亚、全日空、荷兰马丁等航空公司均开通了天津的国际客货运航线。天津-首尔航线每周客货运航班总计达到60班次。2006年先后有新货航、货邮航、香港航空、蒙古航空、东星航空、吉祥航空等6家航空

公司进驻天津,使得在天津机场开通正班航线的国内外航空公司增加到24家。众多的航空公司纷纷加盟,使2006年天津航空市场空前活跃,热点航线竞争加剧,航空快线培育成型,给旅客出行带来方便的同时,也带来了实惠。天津至上海航线以每天往返13班的高密度运营,成为最成熟的一条航空运输快线。此外,天津至首尔、广州、深圳、青岛、香港等城市航班增长势头强劲,更多的空中新快线正在形成。目前,天津机场已经初步建立了以国内航线为主体,以东北亚航线为龙头,以欧美航线为两翼的航线网络,为天津及周边地区旅客出行和货物运输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条件。天津机场已开通航线61条,通航城市51个。基地航空公司发展良好:国航天津分公司投放飞机5架,开通航线12条;海南航空天津基地投放飞机6架,开通航线13条;奥凯航空公司投放飞机3架,开通航线7条,并已投放货机3架;东方通用航空公司、东航河北分公司天津基地、邮政航空公司天津基地等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发展扩建

为进一步推进滨海新区开发开放,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天津市政府设立了新开航线航班培育专项资金,充分调动航空公司在津扩大经营的积极性,鼓励航空公司在津开辟新的定期航班和固定航班,进一步提升天津机场竞争力。对新开辟的定期航线和固定航班,现已开通暂时亏损且具有发展潜力的重点航线航班,将通过政府补助和机场对航空企业收费减免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培育,原则上政府补助70%,机场负担30%。

总投资近30亿元的天津机场第5次改扩建工程已于2008年投入使用。新航站楼高峰小时可保障旅客吞吐量2209人次(其中国际331人,国内1878人)。主楼一层为到达区,二层为出发区,三层为站坪调度室,地下层主要为商业娱乐和设备设施用房。出发办票区设4组值机岛,共54个办票柜台(国内36

个、国际18个)。设17条安检通道(国内11条、国际6条)、24条出入境边检通道、15条海关通道。

国际行李提取转盘2台、国内行李提取转盘4台。新机场的整体规模是原有机场的4倍,11.6万平方米航站楼和4万平方米货库,机位总数29个,其中近机位19个。可满足年旅客吞吐量10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50万吨、飞机起降20万架次需求。为配套空客A320总装线修建的第二条跑道已于2008年5月建成,届时天津机场将拥有两条3600米跑道,成为国内双跑道运行的五个机场之一。“谁占领了天津航空市场,谁就掌握了未来市场竞争的主动权”,一位业内人士这样评价。越来越多的航空公司瞄准了天津,越来越多的旅客选择了天津机场。乘滨海新区开发开放之势,借环渤海区域经济腾飞之力,天津机场必将不负众望振翅高飞。 定期航班 国际客运航班

日本航空公司(名古屋) 大韩航空公司(首尔-仁川) 韩亚航空公司(首尔-仁川)

中国国际航空公司(名古屋、香港) 长荣航空(台北) 复兴航空(台北)

亚洲航空公司(吉隆坡) 厦门航空 (新加坡) 天津航空(乌兰巴托)

国内客运航班

中国国际航空(成都、杭州、郑州、烟台、厦门、深圳、香港、上海、青岛、杭州、广州)

天津航空(西安、杭州、武汉、海口、太原、大连、宁波、威海、包头、烟台、青岛、连云港、三亚、海拉尔、重庆)

中国南方航空(长沙、长春、大连、广州、南京、三亚、武汉、深圳)

中国东方航空(上海-虹桥)

奥凯航空公司(长沙、昆明、深圳、上海、晋江、南京)

上海航空(上海、杭州、深圳、海拉尔)

春秋航空(上海虹桥、三亚)

深圳航空(深圳)

大新华航空

四川航空

厦门航空 (厦门)

山东航空

吉祥航空

西部航空

海南航空

金鹿航空

祥鹏航空

昆明航空 货运通航公司

中国货运航空有限公司(CK)

银河国际货运航空有限公司(GD)

翡翠国际货运航空有限责任公司(JI) 长城货运航空公司(IJ) 新加坡航空公司(SQ)

中国国际货运航空有限公司(CA) 奥凯航空有限公司(BK) 大韩航空公司(KE) 日本航空公司(JL)

机场航站楼

目前,天津机场航站楼总体面积11.6万平方米,楼内设置4组值机岛,60个值机柜台,6台自助值机设备,17条安检通道。高峰小时可保障旅客2200人次,综合保障能力满足年旅客吞吐量1000万人次的需求。机场站坪总面积72万平方米,可以同时停放各类飞机84架。2009年4月,第二跑道的建成使天津机场成为国内第四个实现双跑道独立运行的机场。现在运行的两条跑道均达到4E级标准,消防和应急救援等级9级,具备先进的管制二次雷达、卫星通信终端、机场数据传输网络等先进的导航通信设备及完善的地面保障设施。场区硬件设施已具备了大型枢纽机场规模。

为了保证天津机场持续快速的发展,机场扩建的二期工程计划2009年内启动。天津机场二期航站楼建设规模约22万平方米,年旅客吞吐能力为1500万人次。工程主要包括:22万平方米航站楼、25万平方米站坪及滑行道,以及消防、灯光等及附属配套设施,工程总投资约50亿元。

未来天津机场将拥有三个航站楼,修建第三条跑道,满足旅客年吞吐量40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400万吨。天津机场还将引入京津城际铁路、城市地铁线路,贯通京、津、冀高速公路,使其成为集轨道交通、道路交通与航空运输为一体,与海港互动的现代化国际机场,努力实现“北方国际航空物流中心和大型门户枢纽机场”的远景目标。 机场历史

天津滨海国际机场前身为天津张贵庄机场,1950年新中国最早的两条民用航线从这里始发,机场同时担负起新中国专业飞行和技术人才培养的任务,被誉为“新中国民航的摇篮”。1974年,天津机场被确定为首都机场的备降场,1979年4月开辟7条始发航线,结束了长期作为航线经停站的状况,当年旅客发运量1.27万人次,货邮发运量1806吨。

改革开放以来,天津机场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特别是1990年完成第四次扩建和2002年的飞行区改造后,天津机场成为华北地区仅次于首都机场的第二大国际机场,飞行区达到4E级,可接收包括波音747-400大型宽体客机在内的各类型飞机全载起降,目前航站楼和飞行区计能力为年起降飞机9万架次,客运吞吐量260万人次;停机坪面积达到40万平方米,可同时停靠大中型飞机40架;建成了大型货库、机库及52公里长的输油管线;安装了先进的全向信标测距仪、二次雷达、仪表着陆系统、卫星地面接收站等通信导航和气象设施,为航空安全提供了可靠的保障;培养了一支高素质的地面服务和保障队伍,并创造了保障航空安全43周年的好成绩。

1996年10月,天津机场被国务院升格为国际定期航班机场,后更名为“天津滨海国际机场”。目前,

天津滨海国际机场依靠自身良好的净空和交通条件,先进的设施和优质的服务,吸引了四家航空公司在这里“安家”,分别为国航天津分公司、新华航空公司、东方通用航空公司和邮政航空公司,拥有民用客货飞机16架,通用及邮政飞机15架。

2008年4月28日零时,天津机场新航站楼开始使用,以接替老航站楼用于客流运输。新航站楼采用指廊式布局设计,主体建筑面积11.6万平方米,建筑物最大高度43米,单层面积5万平方米,总面积达到25万平米,旅客吞吐量17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50至60万吨;设有60个值机柜台,6台自助值机设备,17条安检通道,19个登机桥

未来的天津滨海国际机场

8日上午,天津滨海国际机场改扩建工程正式开工奠基。天津滨海国际机场是天津市对外的重要门户,经常乘坐飞机的旅客都可留意到,当机场发展愈走向大型壮观,也愈发有一种同类化的倾向,很少与当地实际的文化及居民特性相结合。这次天津滨海国际机场的建筑创意,可想象到每一位经过这个机场的旅客都定会有一种难忘的兴奋体验。记者发现,此设计背后的理念不仅展示了中华文化,更显示了天津文化的独特性。

设计灵感:“中国味儿”的扇子和风筝

据天津机场扩建项目部介绍,新建的航站区是一个功能性很强的交通建筑,是空陆交通的交接点,设计将保证各项流程合理、简洁,功能分区明确,设备先进、得当。据介绍,航站楼整体景观设计的灵感来自中国的扇子。扇子是国际公

认中国文化标志性物品之一。整体绿化景观概念以导航台为中心,也是扇子的轴心,从这点以放射式向航站楼延伸出十六组凹凸槽,以高低起伏的绿化地理形态作为扇子的轴。

说到航站楼外形设计,灵感来自天津民间传统的风筝制造技术和能在空中飞翔的特性,并汲取了天津风筝的设计精髓,形成一体化屋顶风筝造型,以此把整个航站的功能都联合起来。此设计能使到港和离港旅客在抵达新航站楼时,都能感到它的宏伟。风筝象征好运,许多人认为放风筝喻意带来好运,风筝飞得越高,便会带来越多富贵。

设计规划:旅客行李30分钟内处理完毕

据介绍,航站楼的建筑面积本期68000平方米,可满足年接待旅客量560万人次。新航站楼为两层式结构,局部三层。一层为到港层,二层为出发层。一层主要包括:迎客厅、行李提取厅、进出港行李分拣区、远机位候机厅、贵宾厅、办公及其他设施。二层主要包括:送客厅、办票厅、安检厅、近机位候机厅、贵宾厅、商业及配套服务设施。

航站楼将按国际航空运输协会的C级服务标准来设计,即在设计年度、航空旅客在典型高峰小时里可以得到国际航空运输协会认可的C级服务水准。航站楼各功能分区将做到人、车分流,人、货分流,内、外旅客分流,进、出港旅客分流,避免交叉及瓶颈。空侧站坪上将有机位的布置,进出港飞机的滑行路线及停靠位置、旅客登机桥的安排、航站楼空侧服务车道及供地勤服务的设施。

按规划要求,航站楼内的流程将一目了然,各种图示向旅客提供帮助。楼内的旅客处理区、旅客活动区和等候区的设计将体现出航空港的高效、灵活和经济性。出境旅客和行李应在30分钟内处理完毕。飞机抵港到登机桥后20分钟内即可处理第一名该机入港旅客和第一件该机抵港行李。此外,航站楼内将为残疾人和老年人最大限度地提供方便,同时设置充足便利的商业和餐饮设施。

实施天津机场扩建,将有助于进一步完善北京、天津的立体交通网络,加强对外辐射能力,充分发挥京津在环渤海区域、华北、西北乃至整个北方地区经济中心的重要作用。2008年,天津将成为奥运会足球等重大赛事的比赛地,为更好地利用奥运带来的商机,同时也为保证奥运交通运输体系的正常运营,保证天津旅游市场稳定高速增长,扩建天津机场势在必行。

天津机场改扩建全搜索

【机场改扩建·现状】

华北重要航运干线机场:国际定期航班机场天津滨海国际机场位于本市东丽区,机场占地约650公顷,距中心城区约13.3公里,向东30多公里为北方最大港口———塘沽新港。天津滨海国际机场是华北地区重要的航空运输干线机场、国际定期航班机场,是北京首都国际机场的备降机场。天津滨海国际机场未来发展将建成我国北方航空货运中心乃至东北亚货运集散地。

目前,天津机场现有一条跑道长 3200米,宽50米。原为水泥混凝土道面,2002年在原道面上加盖了沥青混凝土,使道面满足B747和MD11等大型飞机的使用。

【机场改扩建·五大内容】

飞行区工程:将现有的跑道向北延长400米,使长度达到3600米,满足A380起降要求。在跑道东侧距跑道中心线200米处新建一条长3600米平行滑行道,并建设相应联络道和改造助航灯光系统。新建客机坪34万平方米。

航站区工程:在跑道东侧新建客运区。按照满足高峰小时旅客吞吐量2200

人次的要求,新建6.8万平方米航站楼和4.5万平方米的停车场。

导航工程:搬迁现北航向台,在北下滑台加装一套DME设备。

货运区改造工程:将现航站区改造为货运区,现航站楼改造为货运办公、商业和培训中心。

配套工程:建设供电、供水、站坪加油管网、供热、供冷、燃气、排水、排污、垃圾处理、消防援救等配套设施。

【机场改扩建·三大优势】

周边交通配套齐全:机场周边有京津塘、津滨等多条高速公路和外环线等城市公路环绕,城市轨道交通也将规划建设引入机场。

公用设施完备:机场周边的市政公用设施齐全,供电有三个独立的35KV电源保障,市政自来水、热力管网、天然气管网均接入机场。

扩展空间广阔:天津机场周围地势平坦,周边26平方公里用地作为机场发展专用地,村庄少,拆迁量小,扩展空间广阔。

【机场改扩建·配套设施】

天津滨海国际机场前的广阔景观将展现出浓厚的文化特色,并满足现代运输基础设施的需要。专家介绍,规划还将考虑设置广场、停车场、计程车停车场、公共交通停车场、公共交通车站、停车收费设施等,同时考虑适当的绿化面积,给旅客和司机创造较舒适的绿荫环境。

【机场改扩建·展望】

首都主备降机场:北方航空货运中心:10年后客流5倍从航空业务量看,到2015年,年旅客吞吐量将达560万人,是目前吞吐量5倍之多,高峰小时人数达到2200人,2015年货物吞吐量达到每年50万吨,现有货运设施已经不能满足要求,急需改扩建。

民航总局把天津机场确定为首都机场主备降机场。天津机场是首都机场恶劣天气和突发状况时,条件最好的、地面交通最近的、对航空公司和机场压力最小的备降机场。同时,建成后的天津滨海国际机场也将成为我国北方航空货运中心乃至东北亚航空货运集散地。

第6篇:天津市滨海新区

华亿太和保安职业培训学校章程

根据1998年10月25日国务院颁布的《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保安机构管理办法》公安部85号令、《天津市保安服务业管理规定》相关要求,制定此章程。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本单位的名称是天津市滨海新区华亿太和保安职业培训学校。

第二条 本单位的性质是利用非国有资产、自愿举办、从事非营利性社会服务活动的社会组织。

第三条 本单位的宗旨是遵守宪法、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遵守社会道德风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积极加强社会组织党的建设,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实现职业培训系统化、培训教学正规化、教学实训现代化、管理服务人性化。

第四条 本单位的登记机关是天津市滨海新区行政审批局;本单位的管理机关是天津市滨海新区民政局;本单位的业务主管单位是天津市滨海新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第五条 本单位的住所地天津市滨海新区塘沽海缘路199号滨海国际企业大道E3-8栋

五、六楼。

第六条 本章程中的各项条款与法律、法规、规章不符的,以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为准。

1

第二章

加强党的建设

第七条 本单位按照《中国共产党章程》及有关规定建立党的组织或接受上级党组织派遣党建工作指导员。

第八条 本单位党组织要积极发挥政治引领、先锋模范、监督管理和规范行为的主导作用,保障社会组织健康发展。

第九条 本单位党组织按照《中国共产党章程》和有关规定开展组织活动,按期进行换届选举。

第十条 本单位党组织要在本单位的诚信自律、反腐倡廉建设中发挥积极作用。

第十一条 本单位党组织必须严格执行和维护党的纪律,党员必须自觉接受党的纪律约束,接受上级党组织的考评。

第三章 举办者、开办资金和业务范围

第十二条 本单位的举办者是天津中航动力消防科技有限公司。

举办者享有下列权利:

(一)了解本单位经营状况和财务状况;

(二)推荐理事和监事;

(三)有权查阅理事会会议记录和本单位财务会计报告; 第十三条 本单位开办资金: 100万 元;出资者: 天津中航动力消防科技有限公司 ,金额: 100万元 。

2 出资人对该组织的财产不保留或者不享有任何财产权利。 第十四条 本单位的业务范围: 培训初级保安员。

第四章 组织管理制度

第十五条 本单位设理事会,其成员为 5 人。理事会是本单位的决策机构。

理事由举办者(包括出资者)、职工代表(由全体职工推举产生)及有关单位(主要指业务主管单位)推选产生。

理事每届任期 3 年,任期届满,连选可以连任。 第十六条 理事会行使下列事项的决定权:

(一)修改章程;

(二)业务活动计划;

(三)财务预算、决算方案;

(四)增加开办资金的方案;

(五)本单位的分立、合并或终止;

(六)聘任或者解聘本单位校长和其提名聘任或者解聘的本单位副校长及财务负责人;

(七)罢免、增补理事;

(八)内部机构的设置;

(九)制定内部管理制度;

(十)从业人员的工资报酬。

第十七条 理事会每年召开 2 次会议。有下列情形之一,应当召开理事会会议:

(一)理事长认为必要时;

(二)1/3以上理事联名提议时。

第十八条 理事会1名,副理事长1-2名。理事长、副理事长由理事会以全体理事的过半数选举产生或罢免。

第十九条 副理事长协助理事长工作,理事长不能行使职权时,由理事长指定的副理事长代其行使职权。

第二十条 召开理事会会议,应于会议召开10日前将会议的时间、地点、内容等一并通知全体理事。理事因故不能出席,可以书面委托其他理事代为出席理事会,委托书必须载明授权范围。

第二十一条 理事会会议应由1/2以上的理事出席方可举行。理事会会议实行1人1票制。理事会作出决议,必须经全体理事的半数通过。

下列重要事项的决议,须经全体理事的2/3以上通过方为有效:

(一) 章程的修改;

(二) 本单位的分立、合并或终止。

第二十二条 理事会会议应当制作会议记录。形成决议的,应当当场制作会议纪要,并由出席会议的理事审阅、签名。理事会决议违反法律、法规或章程规定,致使本单位遭受损失的,参与决议的理事应当承担责任。但经证明在表决时反对并记载于会议记录的,该理事可免除责任。

理事会记录由理事长指定的人员存档保管。

4 第二十三条 理事长行使下列职权:

(一)召集和主持理事会会议;

(二)检查理事会决议的实施情况;

(三)法律、法规和本单位章程规定的其他职权。 第二十四条 本单位校长对理事会负责,并行使下列职权:

(一)主持单位的日常工作,组织实施理事会的决议;

(二)组织实施单位业务活动计划;

(三)拟订单位内部机构设置的方案;

(四)拟订内部管理制度;

(五)提请聘任或解聘本单位副职和财务负责人;

(六)聘任或解聘内设机构负责人。 第二十五条 本单位设立监事1人。

监事任期与理事任期相同,任期届满,连选可以连任。 第二十六条 监事在举办者(包括出资者)、本单位从业人员或有关单位推荐的人员中产生或更换。监事会中的从业人员代表由单位从业人员民主选举产生。

本单位理事及财务负责人,不得兼任监事。 第二十七条 监事会或监事行使下列职权:

(一)检查本单位财务;

(二)对本单位理事违反法律、法规或章程的行为进行监督;

(三)当本单位理事的行为损害本单位的利益时,要求其予以纠正。

监事列席理事会会议。

5 第二十八条 监事会会议实行1人1票制。监事会决议须经全体监事过半数表决通过,方为有效。

第五章 法定代表人

第二十九条 本单位的法定代表人为 张雄 ,担任 理事长 职务。

法定代表人的罢免程序:

(一)本单位更换法定代表人须召开理事会作出决议,而原法定代表人不能或者不履行职责,致使理事会不能依照法定程序召开的,可以由2/3以上的理事联名提议,推选一名理事召集和主持会议;

(二)由召集人组织召开全体理事、监事参加的关于变更法定代表人的理事会,变更法定代表人必须由2/3以上的理事表决同意,并在理事会会议纪要上签名;

(三)变更单位法定代表人理事会会议纪要以书面形式报业务主管单位审查同意之日起30日内,向登记管理机关申请法定代表人变更登记,若法定代表人不能或者拒绝签署变更意见的,单位须以书面送达或公告等方式告知原法定代表人之后,由拟任单位法定代表人根据理事会决议签署。单位应以书面形式说明原法定代表人不能或者拒绝签署变更意见的原因。业务主管单位、登记管理机关按相关要求办理法定代表人变更手续。

第三十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担任本单位的法定代表人:

(一)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

(二)正在被执行刑罚或者正在被执行刑事强制措施的;

(三)正在被公安机关或者国家安全机关通缉的;

(四)因犯罪被判处刑罚,执行期满未逾3年,或者因犯罪被判处剥夺政治权利,执行期满未逾5年的;

(五)担任因违法被撤销登记的民办非企业单位的法定代表人,自该单位被撤销登记之日起未逾3年的;

(六)非中国内地居民的;

(七)法律、法规规定不得担任法定代表人的其他情形。

第六章 诚信自律建设与信息公开

第三十一条 建立和完善以章程为核心的社会组织现代法人治理结构,建立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机制,加强组织机构建设。

第三十二条 建立健全内部管理制度,指定专人负责有关事宜。通过建立和完善制度,形成长效机制,促进信息公开和承诺服务活动的规范化。按照法律、法规和登记管理机关信息公开的相关要求,履行信息公开义务,提升社会组织的公开性和透明度,提高社会组织公信力。

第三十三条 严格按照核准的章程开展活动,不超越章程规定的业务范围。积极承担社会责任,诚实守信,公平公正,不损害国家、集体和个人利益。

7 第七章 资产管理、使用原则及劳动用工制度 第三十四条 本单位经费来源:

(一)开办资金;

(二)政府资助;

(三)在业务范围内开展服务活动的收入;

(四)利息;

(五)捐赠;

(六)其他合法收入。 第三十五条

民办非企业单位经费必须用于章程规定的业务范围和事业的发展,盈余不得分红。

第三十六条 执行《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依法进行会计核算,建立健全内部会计监督制度,保证会计资料合法、真实、准确、完整。

接受税务、会计主管部门依法实施的税务监督和会计监督。 第三十七条 配备具有专业资格的会计人员。会计不得兼出纳。会计人员调动工作或离职时,必须与接管人员办清交接手续。

第三十八条 本单位换届或更换法定代表人之前必须进行财务审计。

第三十九条 本单位按照《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的规定,自觉接受管理机关组织的检查。

第四十条 本单位劳动用工、社会保险制度按国家法律、法规及国务院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的有关规定执行。

8 工作人员工资福利开支控制在规定的比例内,不变相分配该组织的财产。

第八章 章程的修改

第四十一条 本章程的修改,须经理事会表决通过后15日内,报业务主管单位审查同意,自业务主管单位审查同意之日起30日内,报登记机关核准。

第九章 终止和终止后资产处理

第四十二条 本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终止:

(一)完成章程规定宗旨的;

(二)无法按照章程规定的宗旨继续开展活动的;

(三)发生分立、合并的;

(四)自行解散的。

第四十三条 本单位终止,应当在理事会表决通过后15日内,报业务主管单位审查同意。

第四十四条 本单位办理注销登记前,应当在登记管理机关、业务主管单位和有关机关的指导下成立清算组织,清理债权债务,处理剩余财产,完成清算工作。

剩余财产,应当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处理。清算期间,不进行清算以外的活动。

注销后的剩余财产用于公益性或者非营利性目的,或者由有关部门转赠给与该组织性质、宗旨相同的组织,并向社会公告。

9 本单位应当自完成清算之日起15日内,向登记机关办理注销登记。

第四十五条 本单位自登记机关发出注销登记证明文件之日起,即为终止。

第十章 附则

第四十六条 本章程经 2018 年 04 月 24 日理事会表决通过。

第四十七条 本章程的解释权属理事会。 第四十八条 本章程自登记机关核准之日起生效。

第7篇:天津滨海新区调研报告

天津滨海新区综合配套改革情况调研报告

滨海新区位于天津东部沿海,面积 2270 平方公里,常住 人口 210 万人。最近,******组织人员,专程赴天津 滨海新区学习考察综合配套改革情况,现报告如下。

一、滨海新区推进综合配套改革的主要突破 总体上看,目前滨海新区还处于前期开发建设阶段,典 型特点是基础设施投资力度较大、增长速度较快(2009 年,天 津滨海新区实现生产总值 3810 亿元,同比增长 23.5%;完成固定 资产投资 2502 亿元,同比增长 49.2%,平均 1 平方公里投资超过 1 亿元) 。2008 年以来,滨海新区积极推进综合配套改革,加 快体制机制创新,加大政策突破力度,在一些领域形成亮点。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金融改革创新取得较大突破。重点体现在三个方面: 取得较大突破。 、金融改革创新取得较大突破 一是大力发展产业投资基金和私募股权基金。出台了一系列 一是 吸引股权投资基金的优惠政策。比如,在个人所得税方面, 规定有限合伙企业中的自然人合伙人(股权投资基金企业大多 为有限合伙制,并且自然合伙人比例较高) ,只需缴纳 20%的所 得税,而非最高达到 45%的累进税;在营业税和企业所得税 方面,规定基金管理公司自开业年度起,实行营业税“两免 — 1 — 三减半” ,自获利年度起,实行企业所得税“两免三减半” 。 推动设立了总规模各为 200 亿元的渤海产业投资基金和船舶 产业投资基金,集聚了 221 家股权投资基金(管理)企业和 114 支创业风险投资企业, 成为我国股权投资基金相对集中的 城市。二是加快资本市场建设。先后成立了天津股权交易所、 二 滨海国际股权交易所、天津渤海商品交易所、排放权交易所 等交易平台。其中,渤海商品交易所目前已上市原油、煤炭、 热卷板等交易品种,日成交额超过 30 亿元。排放权交易目前 已发展了 40 多家会员单位和近 10 家战略合作伙伴,先后开 展了二氧化硫排放指标交易、碳中和综合服务等。三是积极 三 开展金融综合经营。成立了金融控股平台“泰达国际金融控 股集团” ,实行集团综合经营和二级公司法人分业经营模式。 (2009 年 7 月起,滨海新区开始推进金融创新新一轮重点工作, 拟于今年年底前完成,主要包括推进地方金融企业增资和引进战 略投资者、发起设立航空产业基金和飞机租赁基金、开展房地产 投资信托基金试点、设立货币经纪公司、推动外币兑换公司试点、 推动在保税港区开展离岸银行业务、探索开展人民币境外投资试 点等。 ) 建议:当前,上海金融市场体系发展较快,但金融对经 济的支持力度仍然不够。建议借鉴滨海新区的经验,加快发 — 2 — 展船舶、航空、新能源等重点产业投资基金,加快集聚一批 股权投资基金和创业投资基金,加快发展各类股权交易市场、 大宗商品市场等,切实增强金融对经济的支持力度。

2、涉外管理体制改革取得较大进展。主要体现在东疆保 取得较大进展。 、涉外管理体制改革取得较大进展 税港区的体制机制创新方面。一是 一是大力推进东疆保税港区制 一是 度创新。建立了保税物流联动机制,推动“多点报关、口岸 验放”和“预先报关、一次验放” 、24 小时卡口全天候验放等 多种便捷通关措施,提高通关效率。二是 二是探索开展离岸金融 二是 业务。比如,对注册在东疆保税港区的金融租赁企业视同注 。 册在境外,享受 5%的低税率(国内税率为 17%) 去年底,滨 海新区在全国开展了首单飞机租赁业务。三是 三是加大无水港建 三是 设力度(无水港指在内陆地区建立的具有报关、报验、签发提单 等港口服务功能的物流中心) 。在中西部地区建设了 16 个内陆 无水港,实现港口功能向内陆腹地省市延伸。 建议:抓紧推进洋山保税港区离岸金融试点,引进一批 银行、期货公司、保险公司入驻洋山保税港区,开展离岸银 行、期货保税交割和离岸再保险等业务,推动船舶租赁、飞 机租赁等融资租赁在洋山保税港区进行试点。

3、土地管理体制改革亮点凸显。一是 亮点凸显 、土地管理体制改革亮点凸显。一是实行土地“征转分 离” ,为滨海新区开发开放提供土地资源保障。去年有 14 批 — 3 — ( 次、510 公顷土地按“征转分离”模式完成征收。“征转分离” 是指土地征收和农用地转用相对分离。其特点:先行征收,对重 点发展区域和近期建设项目涉及的集体土地先行征收,统一落实 被征地农民征地补偿安置;适时转用,根据

开发需要和年度农用 地转用计划指标等情况实施转用。 二是以“宅基地换房”推进 ) 是以“宅基地换房” 小城镇建设。目前已开展了三批宅基地换房试点,共开工 665 小城镇建设 万平方米,前两批共六个镇已建成,10 万多农民入住小城镇。 国家发改委、国土资源部等部委对天津宅基地换房经验给予 (天津“宅基地换房”案例,见附件 1。 ) 充分肯定。 建议:上海曾经在 2002~2003 年开展过征转分离,但后 来因条件不成熟和清理整顿停止。当前,上海土地资源紧张, 常常出现引进大项目无法落地的情况。建议参照天津滨海新 区的做法,在部分有条件的工业园区开展“征转分离”试点, 为项目落地提供土地资源保障。

4、生态城市建设有新举措。重点是推进中新天津生态城 有新举措。 、生态城市建设有新举措 开发建设和制度创新。中新天津生态城是中新两国政府合作 项目, 规划总面积 30 平方公里, 原址为条件恶劣的盐碱荒地、 废弃盐田和有污染的水系,计划用 10-15 年时间,建设一个资 (中新 源节约、环境友好、经济蓬勃、社会和谐的生态城市。 天津生态城开发建设和制度创新案例,见附件 2。 ) — 4 — 建议:当前,上海正在加快推进郊区新城和新市镇建设, 浦东新区也在着力打造低碳生态宜居的新城区。建议借鉴国 内外经验,结合上海实际,研究形成一套生态指标体系,以 及保障该指标体系落到实处的管理措施、政策保障等,指导 生态城区建设。

二、天津推进滨海新区开发建设和综合配套改革的主要 做法 天津推进滨海新区开发建设和综合配套改革时间不长, 但成效明显。其背后的原因,我们感觉主要体现在四个“度” 上,值得下一步在推进浦东综合配套改革中借鉴。 一是力度, 一是力度,就是推进力度大。天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 力度 视滨海新区发展,把滨海新区开发开放作为重大机遇,举全 市之力推进,为滨海新区加快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成立了 由市主要领导任组长的滨海新区建设领导小组,就重大问题 进行研究部署。积极争取中央及国家有关部门支持,推动重 大改革举措、 重大项目优先落户滨海新区(国家 15 个部委先后 出台政策措施,支持滨海新区发展。如科技部和天津市部市合作 共建滨海高新区,中国保监会和天津市在滨海新区建设保险改革 试验区等) 。 建议:当前,浦东新区正处于二次创业阶段,攻坚克难 — 5 — 的任务繁重。建议世博会结束后,市里进一步加大浦东综合 配套改革推进力度,定期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重大问题,帮 助浦东破解瓶颈。市区进一步形成合力,市有关部门要把全 市重大改革举措率先在浦东进行试点,浦东新区要更加积极 主动做好配合工作。同时,积极争取国家有关方面对浦东开 发开放的政策支持。 二是速度, 二是速度,就是推进速度快。天津滨海新区对要推进的 速度 重大项目和重点改革事项,由市、区主要领导亲自督办(天津 市委副书记兼任滨海新区区委书记) ,对在建重大项目,区领导 几乎每个星期都要去现场办公,解决问题。确定的推进计划, 重大改革事项以年或季度为时间节点,重大建设项目以周为 时间节点,并规定必须限时完成,保证了工作推进的高效率。 建议:以浦东二次创业为契机,全面激发全市以及浦东 各级领导干部的危机感、紧迫感、使命感,加快浦东新区重 大改革举措和重点项目的推进速度。对工作推进中的难点、 瓶颈,由市、区主要领导亲自抓,明确责任主体,细化目标 任务,明确时间节点,实行限时完成。 三是广 三是广度,就是在规划指导下全面推进开发建设。滨海 新区按照中央的功能定位和要求,结合天津市总体规划,已 经形成了一个包括空间布局、产业支撑、基础设施、生态环 — 6 — 境等在内的总体规划。在规划指导下,滨海新区目前呈现全 面推进态势,将着力打好“十大战役” ,手笔很大,气势逼人。 ( “十大战役” 一是 :一是 一是加快南港区域建设,打造世界级重石化工业 基地和北方重要轻纺工业基地;二是 二是加快临港工业区建设,打造 二是 沿海高水平重型装备制造业基地;三是 三是加快核心城区建设,打造 三是 具有改革开放前沿特点的现代化新城区;四是 四是加快中心商务区建 四是 设,打造于家堡金融改革创新基地和响螺湾商务商业集聚区;五 五 是加快中新天津生态城建设,打造具有国际先进水平,能复制、 能实行、能推广的宜居生态新城;六是 六是加快东疆保税港区建设, 六是 打造我国北方对外开放程度最高、功能最齐全的

保税港区;七是 七是 加快滨海旅游区建设,打造北方知名的国内国际旅游目的地和高 品位休闲区;八是 八是加快北塘区域建设,打造具有北方传统小镇特 八是 色的国内外会议举办地和小企业总部集聚区;九是 九是加快西部区域 九是 建设,打造具有强大核心竞争力的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和高端企业 总部经济区;十是 十是加快中心渔港建设,打造北方水产品加工物流 十是 产业中心和游艇产业发展基地。 “十大战役”预计投资超过 1.5 万 亿元。 ) 建议:浦东新区两区合并后,面临新的发展机遇。要借 鉴滨海新区等国内外同类城区的经验,尽快拿出一个新的总 体规划,高起点超前规划浦东新区未来发展。 — 7 — 四是高 四是高度,就是功能定位高。滨海新区在产业功能定位 上,突出高端,突出创新创业;在城市布局上,突出集聚发 展;在生态建设上,突出引领和示范。总体上,滨海新区是 按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要求,着眼长远,目标远大。 建议:当前,上海正处于发展转型的关键时期,浦东新 区要率先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突出金融、航运中心核心功能 区作用,加快金融等高端要素资源集聚。突出高端产业发展, 积极争取国家级重大项目落户,努力培育新能源、生物医药 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突出生态优先原则,加快发展循环经济、 低碳经济,努力创建国家生态城区。 — 8 — 附件 1: 天津以宅基地换房推进小城镇 建设的做法和经验 ——以东丽区华明镇为例 华明镇是天津宅基地换房首批试点镇,也是比较成功的 试点典型镇之一。2008 年,华明镇示范小城镇项目成功入选 世博会城市最佳实践区。这里,以华明镇为例,对天津以宅 基地换房推进示范小城镇建设的做法和经验进行介绍。

一、华明镇以宅基地换房推进小城镇建设的基本情况 华明镇位于天津近郊东丽区,距市区 13 公里,紧邻天津 空港物流加工区。全镇面积 145 平方公里,共 12 个村,人口 4.6 万人。2009 年,华明镇完成生产总值 31.4 亿元,三级财 政收入 1.84 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 1.3 万元。

1、基本做法 华明镇“宅基地换房”大体历程如下:2005 年,华明镇 启动了“宅基地换房” ;2006 年,各项工作全面推进;2007 年底开始,各村农民陆续搬进华明镇新建住宅;2008 年底, 完成农民搬迁,有 3.6 万人搬入华明镇;2009 年 4 月,宅基 — 9 — 地复垦设施农业园基本建成,耕地占补平衡顺利实现。 华明镇的宅基地换房按照以下十个步骤进行: (1)房屋、 人口普查和认定。城建规划部门进行房屋普查,建立房屋档 案;村委会进行村民身份认定,确定村民数量。 (2)东丽区 政府编制总体规划报市政府审批。

(3)东丽区组建投融资机 构(滨丽公司)负责小城镇建设。 (4)市政府国土管理部门下 达土地挂钩周转指标。 (5)镇政府制定换房政策,镇、村干 部进行宣传动员。 (6)村民提出宅基地换房申请,并与村民 委员会签订换房协议。 (7)村民委员会与镇政府签订换房协 议。 (8)镇政府与小城镇投融资机构签订总体换房协议。 (9) 示范镇住宅建成后,由村委会按照全体村民通过的分房办法 进行分配。 (10)农民搬迁后,对原宅基地整理复耕,复耕的 土地用于归还小城镇建设占用的土地挂钩周转指标。

2、实施效果 、 具体体现为“三个促进 三个促进”: 三个促进 一是促进了土地节约集约利用。 一是促进了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换房前,华明镇原共有 宅基地 12071 亩,换房后,新建城镇占地 8427 亩,去掉农民 住宅及配套公共设施占地 3476 亩,新增经营用地 4951 亩, 同时,还节余土地 3600 亩。 二是促进了城镇化和农民生活的改善。 二是促进了城镇化和农民生活的改善。目前,华明镇镇 — 10 — 区居住人口达 4.2 万,占总人口的 91.3%,城镇化率提高了 78.3%。镇内教育、卫生、水电气热和商业、娱乐等配套设施 齐全,农民生活条件明显改善。 三是促进了工业化和农业产业化。 三是促进了工业化和农业产业化。利用置换出来的土地, 加快了华明工业园建设。以村为单位,加快土地流转,推进 规模经营,或村民以地入股组建新型农业企业,发展现代设 施农业。

二、华明镇以宅基地换房推进小城镇建设的主要经验 分析下来,华明镇宅基地换房之所以能取得成功,主要 有以下几方面原因,这些都是上海推进宅基地置换工作值得 借鉴的地方。 第一,发挥华明镇的区位优势,实现了资金平衡。华明 第一,发挥华明镇的区位优势,实现了资金平衡 镇地处天津近郊,紧邻

天津空港物流加工区,土地的级差地 租较高。据测算,华明镇用于农民还迁住宅和公共设施的建 设资金约 37 亿元,可出让的商业用地出让收益预计达到 40 亿元,实现了小城镇建设的资金平衡。 充分尊重农民意愿,使农民得益。华明镇在开展 第二,充分尊重农民意愿,使农民得益 宅基地换房工作中,始终坚持公开透明,扩大农民参与,充 分尊重农民的权利和利益。主要体现在:一是由换房农民自 主自愿申请,征地补偿分配、置换标准制定、房屋测量、房 — 11 — 型选择等环节,让农民自主选择、自主决策、民主管理、民 主监督;二是以村民代表大会的形式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和建 议,达不到 90%赞成、10%不反对的村,不批准试点。三是在 籍人员界定、房屋测量、评估认定、新房分配等情况完全公 开。据测算,宅基地换房前,农民原有宅基地和房屋(多为土 坯房和砖混房)户均估价 4-5 万元,在镇上置换的房屋价值超 过 30 万元,每户资产增加近 30 万元。 重视解决农民就业和保障问题。华明镇在新镇规 和保障问题 第三,重视解决农民就业和保障问题 划时就充分考虑到农民就业问题,选址在滨海新区空港物流 加工区附近,并在新镇预留了商务区和经济功能区。目前, 农民就业主要有三种渠道:一是在工业区的企业就业,二是 在镇内社区商业、物业、公益性岗位就业,三是在设施农业 园区就业。目前,华明镇劳动力就业率达到 81%,养老保险 参保率 91%,医疗保险参保率 100%。失地老年农民给予每月 500 元以上的养老金。 第四,把土地复垦摆在突出位置。在建设新城镇的同时, 把土地复垦摆在突出位置 天津把土地复垦作为硬性任务,要求老的宅基地必须按时、 足量建设成农用地,未按时按计划归还指标的区县要限期整 改。由于有这一制度设计,保证了华明镇土地复垦的顺利完 成。 — 12 — 坚持依法合规办事 办事。在试点过程中,天津市制定 第五,坚持依法合规办事 下发了《示范小城镇试点建立规范的决策指挥系统的指导意 见》 《示范小城镇规划导则》 《示范小城镇管理办法》等 8 、 、 个规范性文件,为华明镇推进试点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 建立有力的推进机制。天津在推进华明镇等宅基 推进机制 第六,建立有力的推进机制 地换房试点中,形成了三个层面的协同推进机制。一是在市 级层面,由发改委牵头,农委、建委、规划、国土、财政等 六部门共同参与,密切配合。二是试点区县成立领导小组, 并在项目区成立指挥部,协调解决工程建设中的各种问题。 三是试点村镇成立专门的群众工作队伍,着力维护群众的权 益,化解可能的风险和问题。 第七,创新社区管理方式。华明示范镇建成后,在管理 第七,创新社区管理方式 体制上创新,建立社区管委会,负责新城镇行政管理,改变 了原来以村为主的管理方式。小城镇内以 3000 户左右为一个 社区,300 户左右为一个邻里,组建以社区党支部为核心、居 民代表会议为权力中枢、居委会和邻里及居民小组为基础的 新型社区管理体制。 — 13 — 附件 2: 中新天津生态城基本情况 中新天津生态城(以下简称:生态城)位于天津滨海新区, 是由中国和新加坡两国政府在 2007 年 11 月签署协议,共同 规划建设的一个“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经济蓬勃、社会和谐” 的生态城市。

一、生态城的基本情况 生态城所在地区的现状为:三分之一为盐碱荒地,三分 之一为废弃的盐田,三分之一为有污染的水面,淡水缺乏, 土地盐化,没有耕地。中新两国政府选择在这样条件恶劣的 地区建设一座生态型城市,旨在借鉴国际先进理念、方法和 技术,创新发展方式,探索“能复制、能实行、能推广”的生态 城市发展模式,充分体现在资源约束条件下建设生态城的示 范意义。 生态城规划总面积为 30 平方公里,计划用 10-15 年时间 建成,人口规模达到 35 万人。生态城于 2008 年 9 月开工建 设。目前,生态城各项规划设计任务基本完成,一期工程 4 平方公里起步区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展开,生态环境治理全面 — 14 — 启动,累计完成投资 80 亿元。

二、生态城建设的突出特点 生态城在建设之初,就制定了一套指标体系,这是为指 导生态城规划建设而建立的量化目标,涉及生态环境健康、 社会和谐进步、经济蓬勃高效、区域协调融合等四个方面, 包括 22 条控制性指标和 4 条引导性指标(表 1) 。这套指标体 系是国内首个生态城指标体系,体现了科学性和操作性、前 瞻性和可达性、定性和定量、共

性和特性相结合的原则。 表 1 中新天津生态城指标体系 控 制 性 指 标 指 标 层 序 号 二级指标 单位 天数 1 生 态 环 境 健 康 区内环境 空气质量 天数 指标值 好于等于二级标准的天数≥310 天/年 (相当于全年的 85%) SO2 和 NOX 好于等于一级标准的天数 ≥155 天/年(相当于达到二级标准天数 的 50%) 达 到 《 环 境 空 气 质 量 标 准 》 (GB3095-1996) 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2002)现行标准 IV 类水体 水质要求 100 100 150 时限 即日 开始 即日 开始 2013 年 2020 年 自然 环境 良好 2 3 4 5 6 人工 环境 7 区内地表 水环境质 量 水喉水达 标率 功能区噪 声达标率 单位 GDP 碳排放强 度 自然湿地 净损失 绿色建筑 比例 % % 吨-C/ 百万美 元 即日 开始 即日 开始 即日 开始 即日 开始 即日 开始 0 % 100 — 15 — 协调 8 9 生活 模式 健康 社 会 和 谐 进 步 10 11 12 本地植物 指数 人均公共 绿地 日人均生 活耗水量 日人均垃 圾产生量 绿色出行 所占比例 垃圾回收 利用率 步行 500 米范围内 免费文体 设施的居 住区比例 危废与生 活 垃 圾 ( 无 害 化)处理 率 无障碍设 施率 市政管网 普及率 经济适用 房、廉租 房占本区 住宅总量 的比例 可再生能 源使用率 非传统水 资源利用 率 每万劳动 力 中 R&D 科 学家和工 程师全时 当量 就业住房 平衡指数 ≥0.7 平方米 /人 / 升 人·日 千克/ 人·日 % ≥12 ≤120 ≤0.8 ≥30 ≥90 ≥60 100 即日 开始 2013 年 2013 年 2013 年 2013 年 前 2020 年 2013 年 2013 年 基础 设施 完善 13 14 % % 15 % 100 即日 开始 16 17 管理 机制 健全 18 % % % 100 100 ≥20 即日 开始 2013 年 2013 年 经济 发展 持续 经 济 蓬 勃 高 效 19 20 % % ≥20 ≥50 2020 年 2020 年 科技 创新 活跃 21 人年 ≥50 2020 年 就业 综合 22 % ≥50 2013 年 — 16 — 平衡 引 导 性 指 标 指标层 自然 生态 协调 区域 政策 协调 社会 文化 协调 区域 经济 协调 序 号 1 二级指标 生态安全健 康、绿色消 费、低碳运行 创新政策先 行、联合治污 政策到位 河口文化特 征突出 循环产业互 补 指标描述 考虑区域环境承载力,并从资源、能源的合理利用角 度出发,保持区域生态一体化格局,强化生态安全, 建立健全区域生态保障体系。 积极参与并推动区域合作,贯彻公共服务均等化原则; 实行分类管理的区域政策,保障区域政策的协调一致。 建立区域性政策制度,保证周边区域的环境改善。 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延续历史,传承文化,突出特色, 保护民族文化遗产和风景名胜资源;安全生产和社会 治安约有保障。 健全市场机制,打破行政区划的局限,带动周边地区 合理发展,促进区域职能分工合理、市场有序,经济 发展水平相对均衡,职住比平衡。 区 域 协 调 融 合 2 3 4 生态城建设的理念、要求,集中反映在这套指标体系中, 比较突出的有以下六点:

1、高起点、高标准。很多指标值都达到甚至超过目前国 、高起点、高标准。 际先进水平,如“绿色建筑比例 达到 100%,并要尝试建设零 绿色建筑比例”达到 绿色建筑比例 能耗住宅。

2、强调本地生活、本地就业、绿色出行。主要目的是通 、强调本地生活、本地就业、绿色出行。 过优化城市布局,减少交通产生量,降低交通耗能与排放。 “步行 具体体现在:步行 500 米范围内免费文体设施的居住区比例 米范围内免费文体设施的居住区比例” 达到 100%(为此,生态城创新社区建设模式,建立了生态细胞、 生态社区、 生态片区三级生态城市居住模式, 生态细胞由 400×400 米的街廓组成,生态社区由 4 个生态细胞组成,生态片区由 4-5 个生态社区组成,构建起一个生态自然、设施完善的人居系统) ; — 17 — “就业住房平衡指数 达到 50%以上(指的是生态城居民中在本 就业住房平衡指数”达到 就业住房平衡指数 以上 地就业人数占可就业人口总数的比例,反映居民就近就业程度) ; “绿色出行比例 达到 90%(主要是通过发展轨道交通、清洁能 绿色出行比例”达到 绿色出行比例 源公交、慢行体系,实现公交站点周边 500 米半径服务范围全覆 盖) 。

3、积极发展低碳经济。目标是“单位 GDP 碳排放强度 碳排放强度” 、积极发展低碳经济。 单位 百万美元。 为 150 吨-C/百万美元。2006 年,瑞士、美国、中国这一指标 百万美元 值分别为 170、520 和 2000 吨-C/百万

美元。

4、重视新能源、新资源的开发利用和资源的再利用。在 、重视新能源、新资源的开发利用和资源的再利用。 能源开发利用上,广泛采用地热、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 源,“可再生能源使用率 达到 20%以上。在水资源循环利用 可再生能源使用率”达到 以上。 可再生能源使用率 以上 方面,大力开发中水回用、雨水收集、海水淡化,“非传统水 非传统水 资源利用率”达到 以上。在固体废弃物方面,实施分类收 资源利用率 达到 50%以上 以上 集、综合处理和回收利用,“垃圾回收利用率 达到 60%以上 垃圾回收利用率”达到 以上。 垃圾回收利用率 以上

5、重视资源消耗源头减量。体现在倡导健康生活模式, 、重视资源消耗源头减量。 实现“日人均生活耗水量 低于 120 升,“日人均垃圾产生量 日人均生活耗水量”低于 日人均垃圾产生量” 日人均生活耗水量 日人均垃圾产生量 千克。 低于 0.8 千克。

6、以科技创新促生态文明建设。体现在“每万劳动力中 新促生态文明建设。 、以科技创新促生态文明建设 每万劳动力中 R&D 科学家和工程师全时当量 大于 50 人年。 科学家和工程师全时当量”大于 人年。 — 18 —

第8篇:天津及滨海新区考察报告

为认真贯彻落实省委中心组理论学习会议精神,精心谋划合肥“十二五”发展,9月18日至19日,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孙金龙、市长吴存荣率合肥市党政代表团赴天津学习考察。天津市委市政府、滨海新区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给予热情接待和周到安排,中央政治局委员、天津市委书记张高丽会见了合肥党政代表团全体成员,并亲自介绍天津建设和发展情况。在天津期间,代表团重点考察了滨海新区的开发和建设,同滨海新区党政领导同志进行了深入交流,实地感受了天津建设发展、滨海新区开放开发的气魄和生机。此行时间虽短,但收获了震撼、开阔了眼界、得到了启迪。

一、天津及滨海新区建设发展情况

近年来,天津围绕中央对天津工作“一个排头兵”、“两个走在全国前列”的要求,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为契机,推动各项

工作站在高起点、抢占制高点、达到高水平,经济社会呈现出迅猛的发展势头,全市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特别是位于天津东部沿海的滨海新区,在一片盐碱地和“围海造陆”的土地上,建设成为规划面积2270平方公里,拥有“一核、双港、九个产业功能区”,经济总量占天津半壁江山的现代化新城,成为我国继深圳经济特区、上海浦东新区之后的第三经济增长极。

1、发展成效大。2005年到2009年,天津市地区生产总值由3905.64亿元增加到7521.85亿元,年均增长18% 以上,大大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中,滨海新区生产总值由1623.26亿元增到3810.67亿元,年均增长达24%,为1994年筹建之初的30倍,占到全市总量50.8%;财政收入分别由725亿元增加到1805亿元,年均增长26%。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由12639元增加到21402元,年均增长14%;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7202元增加到10675元,年均增长10%。今年上半年,天津市继续保持高增长态势,地区生产总值、规模以上工

业增加值、地方财政收入、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幅分别达18%、27.5%、35.2%、34.9%。滨海新区完成生产总值2250亿元,财政收入480.7亿元,工业总产值5072.4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089.56亿元,分别同比增长36.1%、38.1%、25.2%、36.3%,各项经济指标均创近10年最高水平。

2、规划气魄大。无论是城市建设,还是产业发展,无论是总体区域,还是具体项目,都体现出规划的大思路、大气魄,彰显国际化都市的全球视野、世界胸襟和先进理念。天津“双城战略”,把的中心城区与滨海新区核心区作为城市两个中心,让天津再造一个新城。着眼于将滨海新区建成 “高端产业的集聚区、生态文明的示范区、改革开放的先行区、科技创新的领航区、和谐社会的首善区”,天津专门成立了重点规划编制指挥部,选派230多名规划骨干到发达国家和地区考察,培养世界眼光,引进国际先进规划理念。聘请海内外50多家高水平设计团队,最终形成了“一城双港、九区支撑、龙头带动”

的空间布局和发展战略,并在此基础上编制了9个产业功能区,11个重点地区和12个专项规划,引领新区高起点、高水平建设。

3、产业项目大。天津着力构筑高端、高质、高新化产业结构,大力推进大项目好项目集聚和建设,累计实施了涉及农业、工业、服务业和自主创新等大项目好项目940项,总投资1.84万亿元,新投产项目对工业增长贡献率达到65%;航空航天、石油化工、装备制造、生物制药等八大优势支柱产业占全市工业比重达到92%。滨海新区自2009年启动375个5000万元以上产业项目之后,今年实施5000万元以上项目455个。大飞机、大火箭、大炼油、大乙烯、大造船、大机车等一批带动性强的重大项目建成投产或抓紧在建,带动一大批上下游配套产业加速涌入,现代制造业和研发转化基地初具规模。现代金融、现代物流、服务外包等新兴优势产业正迅速崛起。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达到48%。

4、建设手笔大。天津举全市之力,全力打好滨海新区开放开发攻坚战。2009年7月开始启动的“十大战役”,涉及改革开放、科技创新、功能区开发和基础设施建设,总投资1.5万亿元,在滨海新区227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由东到西、由点到面统筹推进,规模庞大、气势恢弘,要求1年半取得明显成效,3-5年基本完成。今年上半年,“十大战役”共完成投资638亿元,平均每隔一天半开工一个项目,竣工项目60个。目前,东疆保税港区首期4万平方公里基础设施全部完成、国际邮轮母港建成开港,中新生态城起步区、于家堡金融商务区、响螺湾商务区、南港工业区、临港工业区、空港经济区等开发建设顺利推进。考察所到之处,都是热火朝天的建设场面。

5、推进力度大。天津和滨海新区以强有力的工作机制和作风保障各项工作高效率、快推进,“五加

二、白加黑” 为干部工作常态。城市建设、项目建设创造了令人震撼的“天津效

率”、“滨海速度”,津门首座24小时不夜城,规划用地面积4.9公顷、总建筑面积17.1万平方米的津湾广场一期工程,从建设、招商到开业不到300天。占地2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的天津梅江会展中心从动工到全面竣工交付使用,仅用了8个月。天津致力建设生态宜居城市,实施连续两年奋战两个150天,今年又奋战300天,开展大规模市容环境综合整治,新建提升绿地2800平方米,植树造林26万亩。滨海新区“十大战役”中的每个战役都成立一个批挥部和一整套的效工作机制,指挥部的很多工作人员吃住在工地,放弃节假日夜奋战,保证建设进度。“像抓项目一样抓改革”,实施“改革三年计划”,启动了10个领域的20个改革重点项目、50个具体改革事项,金融、涉外经济、行政管理等诸多方面体制创新走在全国前列。

二、天津及滨海新区建设发展对我们的启示

天津及滨海新区日新月异的发展成就令人瞩目。虽然天津作为直辖市,滨海新区作为国家战略下的“试验区”,与合肥在发展的自身件、阶段、范围等方面有诸多不同,但他们志在高远、大气创业的崇高追求,讲究策略、善于突破的发展智慧,勇于争先、大胆探索的创新精神,激情创业、只争朝夕的务实作风,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1、要以更高的境界谋划发展、实干图强。这次考察,天津干部群众强烈的解放思想意识、创新发展意识和勇争一流意识给我们深刻印象。实践证明,思想解放的力度决定发展的空间和速度。天津和滨海新区正是以大视野、大思路、大手笔、大力度,进而带来发展的大变化、大跨越,实现了经济持续在高基数、大体量上高速度、高质量发展。正是在破解发展难题上解放思想,造就了航空航天等新兴产业的“无中生有”;书写了“围海造陆”中“精卫填海”的现代传奇,仅临港工业区运用淤积泥沙用填海造地面积就达到60平方公里,已为落户的102

个项目提供了30平方公里的用地;在1/3是废弃盐田,1/3是盐碱荒地,1/3是污染水面的在荒芜之地上建起了中新天津生态城。近年来,合肥发展尽管呈现了强劲态势,但是与天津、与滨海新区相比差距是明显的,我们没有任何理由满足,更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和强烈的忧患意识。作为基数小、底子薄的欠发达地区,要不断缩小与别人的差距,逐步赶上乃至超过别人,更要不断解放思想,用更高的境界审视自身,实现在更高层次、更高水平上发展。当前要结合谋划“十二五”发展,进一步提升发展标杆,在不断提高发展质量、效益的前提下,自我加压力,能快则快,能争则争,努力新的跨越。要进一步牢固树立敢闯敢试、敢想敢干的观念,敢于破解难题,敢于攻克障碍,在探索中求突破,在创新中促发展。

2、要以更高的水平扩大开放、招商引资。滨海新区的成功发展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不断扩大开放,战略引进产业资本。一方面主动接轨国际经济,完善国家级开发区、保税区、保税

港等多种对外开放形态,“建设仿真国际投资环境”,打造对外资、内资最具吸引力的地区。另一方面始终把招商引资作为“第一位的任务”,“保证第一位的精力”,吸引全球各地的知名企业集团总部基地竞相落户新区,特别是为紧盯跨国公司,招聘专业人员成立了专门针对跨国公司投资项目的招商机构。目前,108家全球500强企业落户滨海新区,累计实际利用外资350元。今年1-8月份,滨海新区实际利用外资金额45.9亿美元,国内招商228.7亿元,分别增长28.9%、39.6%。正是境内外一大批大项目好项目源源不断地参与新区开发、带动产业升级,实现新区的大发展。“对外开放是合肥发展的生命线,招商引资是合肥发展的第一要事”,对此,我们决不能含糊、犹豫或松懈。当前,合肥应继续抢抓国内外产业加速转移、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加入长三角城市经济协调会等新机遇,完善和运用好在投资、财税、金融、土地和对外开放等方面的优惠政策,营造一流的投资服务环境。要继续强力推进大招商,招大商,特别是要瞄准世界和国内500强、大

型央企,必要时成立专门的工作班子或机构,主攻一批技术水平高、投资效益好、带动力强的重大项目,走“龙头+配套+产业集群”的发展模式,更好的支撑发展、增强后劲。

3、要以更大的力度抓改革创新、激发体制活力。天津提出“只要体现科学发观要求、只是符合国际通行做法、有利于激发创造活力的,就要大胆试、大胆闯”。华明示范镇,采取以宅基地换房模式,全镇4万人入住了新房,实现政府不掏钱,百姓不花钱,可耕种土地不减,“一样的土地不一样的生活”。天津文化中心,通过市场运作,政府不出一分钱,顺利改造或新建了90多万平方米的文体场所,让百姓实实在在地享受了城市美化的生活。滨海新区致力“成为全球最具活力的地区”,以全方位的改革大大激发了发展活力。近年来,合肥坚持“敢字当头、敢闯新路,敢破难题”,对经济社会多个领域的体制机制,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一些改革在全国产生积极影响,但与科学发展的要求、与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的要

求、与发达地区相比较仍有很大差距。合肥应面向未来,改革创新再迈出更大步伐,特别是对于“示范区”、“试验区”建设赋予“先行先试”权,要更加主动作为、大胆探索、用足用活。更加注重学习借鉴先发达地区的好经验、好做法,以尽可能小的成本取得后发优势。要更加突出重点,特别是对投资、财税、土地、市场、城市管理、统筹城乡等一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体制改革,坚持系统规划、分类明确路线图,用抓项目的办法来推进,激发合肥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新活力。

4、要以更高的效能推进大建设、提升城市综合承载力。滨海新区发展的一条重要经验,就是大手笔、大投入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十大战役”的主体就是重大产业项目和基础设施建设,“十一五”期间,在交通、城镇化、公用设施等方面基础设施的投资将达到3000亿元,从而使启动区成为新区发展“启动器”,产业集聚、资本进入的“吸附器”。合肥要顺应工业化、城镇化的趋势,在增强省会城市综合承载力和服务功能再上新

水平,就要以不满足的心态,一既往地推进“大建设”。坚持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推进城市功能和新业态的开发,更加注重产业功能区域的合理区分和布局,举全市之力推进滨湖新区建设,积极稳妥地推进老城区城中村改造,引进国内外知名的规划、设计、建设团队、企业、机构参与合肥规划建设,鼓励和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要在“加快”上再下功夫,进一步完善工作推进机制,推动“大建设”再提速,让大建设的成果尽早发挥效益、让全市人民尽早享受实惠。

5、要以更好的成效推进自主创新、在发展中以质取胜。自主创新是滨海新区保持高速发展最重要的原因。他们非常注重自主创新与对外开放、产业升级相结合,把加快集聚和建设大项目、好项目,作为转变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抓手,目前55项自主创新产业化重大项目全面启动,组织实施了100项重大科技创新项目。注重发挥政府主导作用,提出了一系列支持科技创新、人才引进的有效举

措,比如,以组建20亿元的滨海创业风险投资引导基金,四两拔千斤,引进了一批国内外知名风险投资机构。注重借用外力,比如,先后与国内30多家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建立合作创新机制,建设50多个国家级研究中心。合肥要在探索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发展道路上取得突破,必须继续以“试点市”、“试验区”、创新型城市建设为切入点,进一步完善鼓励创新的政策和社会环境,加快构建富有活力的区域创新体系。坚持把推动产业优化升级作为自主创新的着力点,把科技创新与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做大做强优势产业和支柱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结合起来,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发展。要进一步强化开放理念,面向全国乃至全球大力引进一切创新资源为我所用,特别围绕高新技术产业和新兴产业,加快培育引进一批十亿、百亿、千亿级的创新型龙头企业,站在高端上构筑合肥自主创新的后发优势。

6、要以更有活力的选人用人机制造就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和人才队伍。滨海新区能有今天的成就,关键在于培养造就了一支政治坚定,具有开放精神、国际视野,能打硬仗的高素质干部人才队伍,形成了浓厚的干事创业氛围。比如,选派优秀干部到招商引资、重大项目的第一线经受锻炼;大力实施人才培训工程,每年组织干部赴发达国家和地区学习;创新干部选拔任用机制,面向海内外吸引一大批优秀人才,等等。近年来,合肥不断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努力建立充满活力的选人用人机制,使一大批对人民群众有感情、对工作有激情、对发展有贡献,勇于创新、敢于负责、善于突破的干部选拔到重要岗位,做出了实实在在的业绩。我们应在总结好经验、好作法的基础上,以贯彻中央人才规划为契机,出台我市深入实施“人才强市”战略的意见,科学编制和实施全市人才工作规划,探索建立更富活力的科学育才、引才、用才机制,努力形成人才辈出的良好环境。特别要针对推进我市工业化、城镇化急需和紧缺的高端人才、专业人才和高技能人才,采取更

加灵活的引进培养政策和办法,努力在重点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重点领域建成一批人才高地,更好地支撑现代化滨湖大城市建设发展。

合肥市委政研室

执笔 瞿辉

2010年9月20日

第9篇:天津滨海新区政府工作报告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滨海新区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连同《天津市滨海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一并审议,并请区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0年工作回顾

2010年,是滨海新区成立行政区的第一年,也是加快开发开放取得丰硕成果的一年。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下,我们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提出的一系列重要要求,全面落实市委九届七次、八次、九次全会精神,加快实施区委确定的各项决策部署,把握机遇,攻坚克难,团结奋进,圆满完成了各项目标任务。

过去的一年,很不容易,很不平凡。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和异常激烈的区域竞争,面对自身发展中诸多的不平衡和不协调,面对新老体制机制转轨过程中的各类问题和多重考验,全区人民发扬“五加

二、白加黑”的拼搏精神,在探索中寻求突破,在创新中构筑优势,在实干中赢得主动,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了新跨越,主要指标增幅创历史最好水平。全区生产总值5030.1亿元,比上年增长25.1%;工业总产值10653.6亿元,增长33.2%;财政收入1006亿元,增长36.1%,其中地方财政收入623.2亿元,增长36.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352.7亿元,增长3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67.4亿元,增长23.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800元,增长11%;农民人均纯收入12600元,增长10.5%;节能减排完成市下达的目标任务。

2010年,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全力打好“十大战役”,功能区开发呈现新态势

我们坚持科学的策略方法,从南到北整体布局,从东到西统筹推进,形成了“十大战役”大规模开发建设的恢宏气势。南港工业区完成围海65平方公里,50平方公里项目用地具备使用条件,2个5000吨级建材码头主体完工;轻纺经济区10万平方米标准厂房和2.5万平方米蓝白领公寓竣工。临港经济区新增造陆20平方公里,13个码头泊位加快建设,邻里中心和标准厂房快速推进。核心城区市容环境整治成效显著,开发区现代服务产业区C区建成使用。中心商务区响螺湾48栋商务楼宇顺利推进,浙商大厦、极地海洋馆竣工运营,于家堡金融区“9+3”项目快速实施。中新天津生态城国家动漫园一期工程主体封顶,污水库治理工程进展顺利,150万平方米盐碱地改良及景观绿化工程全面竣工。东疆保税港区三期建设任务圆满完成,天津港国际邮轮母港建成开港。滨海旅游区完成1.9平方公里土地平整和软基处理,“启动器”项目和配套设施工程开工。开发区西区重点项目加快推进,空港经济区打造目的地消费商圈取得重大进展,渤龙湖总部经济区建设和招商同步推进。北塘经济区基础设施日臻完善,北塘小镇和中小企业总部区加快建设,三河岛景观改造工程基本完成。中心渔港建成万吨示范冷库,滨海鲤鱼门竣工开街,5000吨级码头建设进展顺利。

(二)加快推进结构调整,经济发展再上新水平

我们认真开展“解难题、促转变、上水平”活动,全力抓好大项目好项目建设,加快构筑高层次产业结构。工业支撑作用明显,工业增加值增长26.7%,拉动经济增长近15个百分点。航空航天、石油化工、电子信息、汽车及装备制造等八大优势产业占全区工业比重达到86%,战略性新兴产业初具规模。中航直升机、三星LED、天碱新厂等75个重大项目建成投产,新一代运载火箭、长城汽车、博迈科海洋装备等69个重大项目快速推进,中俄大炼油、华锐风电、约翰迪尔工程机械等86个重大项目开工建设。服务业加快发展,增加值增长23.4%,为近年来最好水平。总部企业快速汇聚,累计达到128家。实施了重大服务业项目73项,一批服务业集聚区迅速崛起。菲律宾SM滨海第一城、国家动漫产业园等项目快速推进,环亚马球馆投入使用,神界漫画、猛犸科技公司获得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称号。成功举办首届中国国际生态城市论坛暨生态城市博览会、中阿合作论坛等有国际影响的大型会议会展活动,举办了第一届环亚太马球比赛。金融、服务外包、旅游等行业快速发展。

(三)深化综合配套改革,开发开放展现新活力

我们以改革促开放、促发展,先行先试了一批重大改革措施,基本完成了综合配套改革三年实施计划。航空产业基金落户,股权投资基金及管理公司达到660家,成为全国私募基金的聚集地。成立了天津金融资产交易所,天津股权交易所挂牌企业达到68家,排放权交易所、铁合金交易所稳步发展。创新船舶登记制度,开展“单机单船”等融资租赁和离岸金融业务,融资租赁业务总量占全国24%。中新天津生态城外商投资企业资本金意愿结汇改革成功试点。推出了银团贷款、科技金融、期权定价担保等创新型金融方案。

管理体制、行政审批、土地管理、住房保障、医疗卫生“五大改革”取得重大突破。组建了全国同级区域中部门最少、最精简的行政架构,完成各城区和各功能区机构设置。滨海新区行政服务中心正式运行,全面推进“职能归并”,建立了全市首家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和街道行政服务中心,获得全市行政审批管理改革创新奖。土地征转分离、集中交易改革取得实效,提升了土地供应调控能力和土地资源配置效率。确立了经济适用房、定制商品房、公共租赁房、蓝白领公寓等住房保障模式,以“订单生产”、“阳光交易”方式与企业和群众直接对接。启动了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实施了医疗重组计划,构建了新型医疗服务模式。

对外开放持续扩大。全年实际利用外资70.4亿美元,增长22.2%;实际利用内资352.2亿元,增长28.9%;外贸出口245.4亿美元,增长24.9%。国家级开发区、保税区、保税港区等各种对外开放形态竞相发展,东疆保税港区口岸开放完成国家验收。天津港货物吞吐量4.1亿吨,集装箱吞吐量1008.6万标准箱。机场旅客吞吐量727.7万人次。开通了电子口岸和物流信息平台,内陆无水港达到18家。口岸进出口贸易总值达到1641亿美元。

(四)加快聚集科技资源,创新能力得到新提升

我们围绕构筑自主创新高地,扎实推进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区建设。累计建成50个国家级和省部级研发中心、6个行业技术中心、109家企业技术中心和61家外商投资企业研发中心。组织实施了100项自主创新重大项目,形成了11项关键技术和22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拳头产品。“天河一号”成为世界运算速度最快的超级计算机。启动实施了5项人才工程,建立了完善的人才政策体系,引进科技创新创业领军人才20名,培育重点创业项目16个。设立了高新技术企业培育资金和知识产权发展资金,高新技术企业达到634家。全年申请专利6189件。启动实施科技小巨人成长计划,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5275家。

(五)加强生态城市建设,城区面貌发生新变化

我们按照一流标准,统一规划布局,统一调配资源,着力规划好、建设好、管理好城市。组建重点规划提升指挥部,对六个层面58项规划进行系统提升,实现了控制性详细规划全覆盖。全年投资1300亿元,实施了109个重大基础设施项目。海滨大道、天津大道、津滨高速、港城大道、海河开启桥等一大批重点工程竣工通车。建成了334公里供水、供热、燃气主干管网,建设改造了11座污水处理厂,新增污水日处理规模21万吨,海水淡化能力达到日产22万吨。完成燃煤设施烟气脱硫工程,空气质量达到或好于二级天数保持在85%以上。天津开发区成为首批国家级循环经济试点园区和生态工业示范园区。新开和完善公交线路17条,投入645部新型节能环保公交车。大干300天开展大规模市容环境综合整治,全面完成24条道路和4个重点区域的整治任务,新建维修市政道路31万平方米,治理了蓟运河等主要河道,新建和改造提升各类公共绿地1340万平方米,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8%,初步形成了大气洋气、清新靓丽的现代化城市面貌!

(六)大力推进城乡统筹,基层发展取得新成效

我们坚持城乡一体化发展,启动实施了“强街强镇”计划。调整组建了泰达街、于家堡街和新北街,整合了社区居委会,开工建设5个街道社区服务中心和5个社区服务站。强化街道的经济职能、社会管理职能和公共服务职能。农村城市化进程进一步加快,西部新城起步区首期42万平方米农民还迁住宅主体完工,茶淀示范镇基本建成,营城镇13.5万平方米还迁住宅按期入住,太平示范镇一期34.6万平方米还迁楼开工建设,中塘镇、小王庄镇列入全市第四批示范镇。6个市级和3个区级农业园区加快建设,新增设施农业3156亩、工厂化养殖2.5万平方米,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达到71个。

(七)着力改善民计民生,社会发展实现新突破

我们把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大力实施20项民心工程。全年新增就业9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下。社会保险覆盖面进一步扩大,参保人数超额完成目标。深入做好困难群众救助工作,发放救助金9294万元。开工建设各类保障性住房382万平方米,竣工167万平方米。实施大港引滦入村一期工程,解决了10.5万农民安全饮水问题。新建和改扩建中小学、幼儿园10所,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全面完成,76所学校达到义务教育现代化建设标准,成功引进了南开中学、天津一中等优质教育资源。建立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机制,成立了物流、机电、旅游职教联盟。与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合作办学取得积极进展。创建三级甲等医院工作稳步推进。第五中心医院、港口医院、大港中医医院等改扩建工程基本完成。改造提升10个标准化社区卫生服务站。免费为7.8万名中小学生接种麻风腮疫苗。基本药品零差率销售实现城乡全覆盖。人口和计生工作取得新成绩,成为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单位。建成和提升了7个街镇文体活动中心、83个农家书屋、126个村文化室,在全市率先完成村级文化设施全覆盖任务。成功举办“同唱滨海”等品牌文化活动。大沽口炮台遗址博物馆竣工,第三次文物普查通过国家验收。新区在市第十二届运动会上金牌和奖牌总数排名第一,在第十六届亚运会上3名新区籍运动员获得金牌。创建全国文明城区工作扎实推进,市民素质明显提高。

(八)积极履行政府职能,工作创新成为主旋律

认真执行区人大及其常委会决议,自觉接受法律监督、民主监督,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建议、提案全部办复。建立健全政民零距离、公仆电话接待日、区长信箱等沟通平台,畅通群众诉求表达渠道。建立维稳风险评估机制,妥善处置突发性事件和群体性事件。积极构建和谐劳动关系,评选表彰了1000名优秀外来建设者。加强立体化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成为全国首批社会管理创新综合试点区。完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和突发灾难事故应急救助机制,设立了5000万元安全生产专项资金和3300万元应急救助准备金。法律服务、法律援助工作得到加强,“五五”普法成效显著。开展了第六次人口普查。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众组织开展工作。民族、宗教、侨务和对台工作取得新成绩。双拥共建活动深入推进。认真开展工程建设领域专项治理,廉政建设、反腐败斗争和行政监察工作取得扎实成效。

创新“十大战役”开发模式,建立了“指挥部+管委会+平台公司”三位一体的管理架构,形成了统一指挥、高效运转、强力推进的工作机制。加强土地管理,成立土地管理委员会,建立统一的土地交易制度,对新区范围内的土地进行统一整备、统一出让。加大项目推进力度,创新推出了前期“工作营”,量身定做管理服务方案,开展“保姆式”服务。创新政府投资管理和预算管理,实行“三集中一监督”的集约化模式。扎实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建立了“五位一体”和“三调联动”工作机制,清理排查历史积案,妥善解决了一批信访突出问题和行政争议案件。

各位代表,回顾过去一年的工作,我们深感成绩来之不易。这些成绩是在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下,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全市人民的大力支持下取得的,凝结了全区广大干部群众的智慧、汗水和力量,体现了滨海精神、滨海速度、滨海效益。在这里,我代表滨海新区人民政府,向全区人民,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人民团体和社会各界人士,向全市各部门、兄弟区县、驻区企事业单位、驻区解放军和武警部队,向所有关心和支持新区开发开放的各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与中央和市委、市政府的要求相比,与广大人民群众的期待相比,我们的工作还存在一定差距和问题。主要是:经济结构不尽合理,现代服务业发展仍显滞后,转变发展方式的任务还很艰巨;统筹发展的力度需要进一步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亟待加强;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水平还不够高,聚集国内外资源和要素的能力需要进一步提升;管理体制还不够完善,运行机制还需要进一步磨合;发展社会事业任务仍然繁重,政府自身建设仍有不小差距,等等。对于这些问题,我们一定高度重视,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二、2011年主要任务

2011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打好开发开放攻坚战、加快推进“十大战役”的关键之年。新的一年,我们面临的形势更加复杂。世界经济有望继续恢复增长,但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依然较多。我国经济发展态势总体向好,但稳增长、转方式、控通胀、保民生的任务十分艰巨。各区域发展竞争异常激烈,你追我赶,形势逼人。我们必须居安思危,增强机遇意识、忧患意识、责任意识,进一步解放思想,抢占先机,大胆突破,在新的起点上实现更大跨越!

2011年政府工作总的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市委九届九次全会和区委一届四次、五次全会部署,以加快实施国家重大发展战略为使命,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调整优化经济结构为主攻方向,更加注重发展质量,更加注重保障民生,更加注重统筹协调,着力调结构、增活力、上水平,全力打好开发开放攻坚战,加快推进“十大战役”和“十大改革”,扎实推动“五个争创”重大任务的落实,进一步增强综合实力、创新能力、服务能力和国际竞争力,努力争当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排头兵。

2011年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增长20%,工业总产值增长23%,地方财政收入增长2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实际直接利用外资增长18%,外贸出口增长1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2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增长12%,万元生产总值能耗、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完成市下达考核指标。在实际工作中,力争完成得更好一些,实现“十二五”的高起步、开门红。

2011年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是:

(一)掀起“十大战役”新高潮

坚持建设与招商同步、功能与产业融合,争分夺秒,科学推进,形成谋划启动一片、开发建设一片、收益见效一片的生动局面。南港工业区,基本完成一期围海造陆,两个5000吨级建材码头建成使用,公用工程岛开工建设,启动南港生活区开发,石油石化、仓储物流等一批重大项目迅速投产。轻纺经济区,完成19平方公里土地整理和主干道路建设,滨海轻纺商贸城、节能环保型工厂化房屋等一批项目建成使用。临港经济区,深化区内整合,实现各区域齐头并进、联动发展;新增填海造陆18平方公里,造修船、太原重工、中粮佳悦等重大项目建成投产。核心城区,进一步加强道路建设和交通管理,提升绿化亮化美化水平,基本建成开发区现代服务产业区。中心商务区,启动海河两岸景观建设工程,响螺湾19栋楼宇主体封顶,10栋楼宇竣工;于家堡起步区4栋楼宇主体封顶,洛克菲勒中心、铁狮门双塔等一批项目开工建设。中新天津生态城,完成8平方公里起步区基础设施建设,生态住宅全部竣工,一批项目进驻动漫园等产业园区,创建国家转变发展方式综合示范区。东疆保税港区,加快北方国际航运中心和物流中心核心功能区建设,尽快形成综合配套服务、国际产品交易、融资租赁等6大基地,实现二期封关运作。滨海旅游区,完成起步区9.17平方公里土地平整和17平方公里吹填工程,建成35.7万平方米“启动器”项目,加快推进宝龙欧洲城、国家海洋博物馆等一批特色旅游项目,积极申报国家级旅游产业园。北塘经济区,一期项目全部建成,二期项目启动建设,中小企业总部基地投入使用,北塘小镇开业运营。西部区域,开发区西区生活配套区建设全面推进,长城汽车、新兴重工等一批重点项目尽快建成和投达产;滨海高新区完成20平方公里基础设施建设,明阳总部等重点项目开工建设,渤龙湖总部经济区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空港经济区加快启动22平方公里的滨海航空产业区建设,基本建成天保商务园,航空产业、装备制造、大型商业等高端项目快速推进。中心渔港,完成道路等基础设施,加快建设6个5000吨级泊位和水产品交易中心,开工建设中澳皇家游艇城,基本建成鲤鱼门商贸城和酒店等一批项目。

(二)锐意推进“十大改革”

制定实施综合配套改革新的三年计划,落实改革任务,敢闯敢试,先行先试,力争在十个方面的关键环节取得突破性进展。

加快经济领域改革。深化金融改革创新,搞好股权、排放权、金融资产交易所等金融市场建设,引进培育金融控股公司,促进各类股权投资基金加速聚集,推进人民币国际结算、人民币境外投资等改革试点,吸引更多融资租赁、保理机构落户。深化涉外经济体制改革,扩大国际船舶登记、离岸金融、意愿结汇等试点规模,建设航运交易所和配套中介服务体系,加快与国际自由贸易港区通行做法相衔接。深化国企改革和促进非公经济发展,建立国资监管政策体系,加强国有企业资本金预算管理,推进政府性投融资平台公司整合,支持有条件的企业上市融资;着力消除制约民营经济发展的体制瓶颈,引导和促进民营经济快速发展。

加快社会领域改革。深化城乡一体化改革,推进城乡就业、社会保障、公共服务等二元并轨,稳妥推进撤镇建街和撤村建居。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全面实施医疗重组计划,推行大医院整合社区医疗服务中心,改革公立医院运行机制。深化土地管理体制改革,建立健全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制度,探索耕地占补平衡新的有效形式,完善土地交易市场运行机制。深化住房保障制度改革,完善保障性住房规划建设和分配机制,扩大覆盖范围,增强保障能力。深化社会管理创新,围绕全国社会管理创新综合试点区建设,努力建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社会管理和服务体系。

加快公共管理领域改革。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理顺区政府、各管委会、各街镇之间的权责关系,明确事权财权划分,建立责权到位、分工明确的管理体制,实现新区的事在新区办;探索统一的财政预算体制,完善转移支付制度,优化支出结构。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进一步减少审批事项,简化审批环节,推动集中审批和现场审批,加快建设街镇行政服务中心,形成“一级政府、分类服务”的运行机制。配合搞好《滨海新区条例》的修订工作。

全面提升开放水平。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以战略性新兴产业、高端服务业和产业链聚集项目为重点,面向世界500强企业、大型国有企业和知名民营企业,着力引进大项目好项目和总部项目,全年新增500万美元以上外资项目300个、5000万元以上内资项目150个,新注册总部企业100家。建立技术性贸易壁垒通报咨询机制,支持具有自主品牌和高附加值产品出口,优化外贸出口结构。制定完善鼓励政策,支持有条件的企业“走出去”。以无水港为纽带,探索建立内陆地区进出口商品集散基地,推进区域通关便利化。港口货物吞吐量、集装箱吞吐量分别达到4.3亿吨和1150万标准箱。

(三)强化区域统筹发展

以整合公共资源和提高配置效率为重点,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形成相互依托、协调发展的良好局面。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强化“一盘棋”观念,对全局性、基础性工作进行统一布局,在更高层次上实现整体推进。构建“中服务、南重化、北旅游、东港口、西高新”5大产业聚集板块,提高产业集中度。加快新城区开发建设,搞好老旧城区改造,实现新老城区均衡发展。统一整合调配社会资源,推进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加大财政资金统筹力度,促进公共财政向农村和薄弱领域倾斜。

加强区域分工合作。充分发挥各方面优势,加强城区、功能区、国有控股集团相互合作,推进开发区与大港新兴产业区、天津港集团与南港港区、保税区与轻纺经济区等方面的合作开发,不断创新发展模式,各展所长、合力攻坚。探索港口资源整合及分工合作的有效途径。加强产业功能区与街道合作,推进街道社会职能向产业功能区延伸,产业功能区经济职能与街道对接,建立起各司其职、优势互补的运行机制,实现主辅分离、集约发展。

夯实基层发展基础。深入实施“强街强镇”计划,做强做大做优街镇经济,形成“一镇一产品,一街一特色”的发展路子。推进街镇工业园区开发,基本完成胡家园产业区、中塘工业区、太平工业区的起步区和茶淀工业区南片的开发任务。支持有条件的街道发展商贸、楼宇、社区服务等特色经济,增强发展活力。加快示范镇建设,启动首批78个村农村城市化工作,做好宅基地换房、借用土地复耕和农民安置。

(四)调高调优产业结构

以高水平大项目好项目为抓手,全面提高三次产业水平,努力构筑高端产业高地。

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开发利用智能电网、半导体照明、纯电动汽车等低碳技术,扩大风力发电设备、绿色二次电池、太阳能光伏等新能源产业规模,力争产值超过400亿元。支持新药研制和市场开发,促进生物医药产业快速成长,确保产值超过300亿元。围绕“三机一箭一星一站”,发展壮大航空航天产业,力争产值超过200亿元。大力发展以高性能计算机、高端通用芯片、物联网为重点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以复合材料、纳米材料、光电材料等为代表的新材料产业,发展节能环保、海洋科技产业,尽快成为新的支柱产业。

加快提升优势产业。推动石油化工向精细化工、轻纺、建材等下游产业链延伸,确保3000亿元以上产业规模。壮大汽车及高端装备制造业,力争产值突破2000亿元。巩固和扩大现代冶金、电子信息两个超1000亿元的优势产业。着力发展粮油、食品饮料、农产品深加工等食品工业,努力形成产业集群优势。

拓展现代服务业规模。加紧建设海港、空港、开发区等8大物流园区,完善物流配送体系,培育大宗商品交易市场。加快推进开发区服务外包园、空港现代服务业示范区、高银117大厦组团等服务业聚集区建设,带动高端服务业发展。大力发展邮轮经济、文化创意、休闲旅游、商贸会展等产业。办好第二届滨海论坛。

提高农业综合效益。积极推动宁车沽、杨家泊、小王庄3个农业产业聚集区建设。基本建成滨海生态农业、茶淀葡萄、国际花卉、观赏鱼4个科技园区,开工建设水产科技和冬枣产业园区。新建和改造设施农业2000亩、循环水养殖车间6万平方米。引导具有地域特色的农产品申报地理标志保护。

(五)进一步提高创新能力

广泛吸收全球创新资源和最新成果,加快建设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区。大力引进具有世界水平的研究机构,新建国家级、省部级研究中心和行业技术中心10家,新增企业技术研发中心20家,新增专业孵化器、加速器7家。提升国际生物医药联合研究院、国家超级计算天津中心、中科院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等研发平台的创新能力,建成滨海工业研究院、中科院产业创新与育成中心。

加快实施科技创新项目。对接国家科技重大专项、863计划等科技创新项目,组织实施40项自主创新重大项目,争取在电子信息、航空航天等重点领域,形成30项技术重大突破或关键产品。对接“十大战役”,启动30项区级科技支撑项目。大力实施商标和品牌战略。全年申请专利7000件。

促进科技型企业快速发展。继续实施科技小巨人成长计划,实行政策打包、一企一策、精确制导的帮扶措施,着力培育科技型、创新型、成长型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全年新增科技型中小企业1500家,科技小巨人企业达到160家,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150家以上。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参与制定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

加强创新环境建设。筹建滨海新区科技金融集团,为科技型企业发展提供投融资服务。大力发展中小型金融服务机构,搞好新型担保贷款融资试点。启动国家级公共检测平台建设。组建滨海新区科技创新促进中心,推进国际医药新技术交易平台、滨海国际知识产权交易所等科技服务中介组织建设,增强科技服务能力。努力建设人才特区,吸引和培养一批领军人才、海外高层次人才、各类急需人才和科技创新创业团队。

(六)持续提升城市载体功能

全年安排1400亿元资金,实施96个重大基础设施项目,着力解决影响新区大开发大发展的瓶颈制约。

统筹推进海空港建设。加大南北双港开发力度,加快天津港30万吨、临港5万吨级主航道建设,建成中航油石化码头,推进南疆矿石码头、神华煤炭码头二期等大型码头建设,不断提高航运服务功能。全面启动滨海国际机场二期扩建工程,同步建设航站楼地下交通中心,努力建设北方国际航空物流中心和大型门户枢纽机场。

加快完善大交通体系。启动南港一线、进港三线等工程,推进于家堡枢纽站、滨海高铁站等铁路枢纽和配套设施建设,筹建Z

2、Z4轨道交通组合线。持续推进“1环11射5横5纵”路网建设,新建续建滨石高速、西外环高速、中央大道海河隧道等重点工程,确保国道112线天津东段、塘承高速等建成通车。加快推进区内主干道路建设,拓宽汉蔡路、新北路,开工建设汉沽城区西北环路,建成疏港联络线、港塘路西延、轻纺大道等工程,与骨干路网形成有机衔接。完善区域次支路网,实施新港四号路地道、第二大街跨京山线桥等工程,启动建设2座跨海河桥梁。

增强资源能源保障能力。增加引滦、引黄水量,发展海水淡化,形成多水源联合供水机制。启动大港水厂前期工作,改扩建汉沽水厂,建成北塘、中心渔港、空港物流加工区等再生水厂,新增供水能力9.5万吨。建设临港、洞庭路等220千伏和海防路、大丰路等110千伏变电站,调整规范电力走廊。加快北塘和南疆热电厂、北疆电厂二期等项目建设。建成300公里供水、输气、供热主干管网。

(七)不断加强生态环境建设

按照“一核双港、九区支撑”的总体布局,利用先进的规划设计理念,进一步提升总体规划、区域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搞好港口、水系、绿化等专项规划,努力体现国际一流水平。加快编制北塘、渤龙湖、西部新城、东部新城、港东新城等重点地区的城市设计导则,形成各具特色的城市标志区和示范区。

加快提升环境质量。大力推进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区和低碳试点城市标志区建设,在50家重点企业实施清洁生产审核,启动建设百家节能示范企业和百家重点耗能单位监测预警平台。严格实施排污总量控制,综合治理水环境、大气环境,确保通过全国环保模范城复审。加大绿化投入,新增造林面积1万亩,新建城市绿地1200万平方米。加强南北两大生态湿地保护,划定盐田保护区,推进大港水库保护性利用,搞好营城污水库综合治理。启动实施“清水工程”,加强海河、独流减河、永定新河河口生态环境治理,力争三年任务一年完成。建成4座污水处理厂,新增污水日处理能力6万吨。

进一步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强化属地责任,实行管理重心下移,建设智能互联新城区,全面推进网格化、精细化和长效化管理。高标准实施新一轮市容环境综合整治,延伸拓展整治范围,重点整治45条道路和16个社区,改造提升10个公园。持续开展违法占路经营、车辆运输撒漏、出租车乱停乱放和违章建筑等专项治理,逐步纳入常态化管理。加强环卫基础设施建设,建成先进的垃圾收运系统。优先发展公共交通,进一步增加公交线路、车辆和站点,方便群众出行。

(八)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着力发展文化事业。加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筹建文化艺术中心。推进文化惠民工程,建设一批居民书房和居民文化室,开展“2191”公益电影放映活动,举办首届滨海国际艺术节、滨海国际版画作品展交会和社区文化艺术节,创办国际作家写作营。搞好大沽船坞局部修缮工作,完成汉沽刻字艺术馆改扩建工程。建设一批社区健身场所,扩充全民健身资源。

积极发展文化产业。加快建设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推进3D影视创意园、国家数字出版基地等重点文化项目建设,培育骨干文化企业和战略投资者,打造5家资产超10亿元的文化企业。规划建设国际版权交易中心。启动建设传媒大厦。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实行广电制播分离和报纸采编与经营分开;组建滨海网有限公司,推进三网融合。

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坚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深入开展理想信念和形势政策教育,大力培育和弘扬新时期滨海精神。深入持久地开展“同在滨海创业,共建文明城区”活动,建立文明城区创建与市容环境整治联动机制,不断提高整体文明程度和群众文明素养。

(九)下大力气改善民计民生

集中力量实施新20项民心工程,使广大群众得到更多实惠。把就业作为改善民生的头等大事,加快建立城乡一体的就业援助机制,重点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群体和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业工作,新增就业10万人以上。发挥政府、工会和企业的作用,建立健全劳动关系突发事件预警、劳动争议调处等机制,建设一批和谐劳动关系示范企业,争创国家级和谐劳动关系试点区。

切实加强社会保障工作。扩大基本社会保险覆盖面,重点做好非公经济从业人员、农民工、被征地农民的参保工作。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养老待遇水平,实施全民意外保险附加险。提高城乡居民医保住院报销比例,降低门诊起付标准。健全社会福利与社会救助体系,扩大城乡最低生活保障覆盖面,提高保障标准。建设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中心。推行居家养老服务政府补贴制度,加快老年人日间照料服务中心(站)建设。做好残疾人工作。成立新区慈善协会,创新慈善事业运行机制。

优先发展教育事业。优化城乡中小学布局,新建和改扩建13所中小学校,高标准完成义务教育学校现代化达标建设任务。整合和引进教育资源,深入实施“名教师、名校长、名学校”培育工程,启动建设南开中学生态城学校。新建和改扩建7所幼儿园,扶持规范民办幼儿园,着力解决入园难问题。建立完善产学一体的行业职业教育联盟,发展校企对接的订单式职业教育。积极发展社区教育,搞好社区学院建设。加强学校安全工作,构建平安和谐校园。

大力发展医疗卫生事业。实施“名医、名科、名院”工程,全力打造1-2个全市乃至全国知名的特色专科。第五中心医院、泰达医院积极创建三级甲等医院。筹建儿童医院、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等现代化医疗卫生机构,加快推进空港医学园区、空港国际医院建设步伐,塘沽安定医院二期、大港中医医院投入使用。新建改造6个标准化社区卫生服务站。完善社区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补助方式,统一提高补助标准。整合120急救指挥资源。健全疾病预防控制体系,确保不发生重大传染病疫情。组织实施妇女儿童健康行动计划,提高妇幼保健水平。落实社区家庭责任医生制度,提供家庭诊疗服务。搞好全国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试点工作,创建人口均衡发展实验区。

(十)加快建设服务型政府

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切实履行好职能,全面落实责任,不断提高行政能力和行政水平。综合运用规划、产业政策和财税、价格等手段,增强政府经济调节和市场监管能力。完善公共应急管理体制,加强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强化安全生产责任,重点加强对化学危险品、特种设备和食品、药品的安全监管。做好信访、仲裁、法律援助、行政复议等工作,构建大调解工作格局。建设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依法严厉打击各种犯罪活动,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落实重大事项集体决策制度,完善公众参与、专家论证机制,提高政府决策水平。建立健全决策目标、执行责任、考核监督三个体系。坚持依法行政,强化政府督查,加强效能监察,落实行政问责,对失职渎职、不作为和乱作为的,严肃追究责任。推行电子政务,搞好政务和政府信息网上公开,增强工作透明度。加大街镇社区服务中心和社区服务站建设改造力度,形成覆盖全区的行政服务网络,真正实现便民服务零距离。深入开展“调结构、增活力、上水平”活动,为企业、基层解决实际问题。办好区长热线、区长信箱和行风热线,开展群众评议政风行风活动。改进行政执法工作,努力做到规范执法、公正执法、文明执法。

自觉接受区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主动接受区政协的民主监督,切实办理好人大代表建议、政协委员提案,认真听取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各人民团体的意见,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众组织开展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民族、宗教和侨务政策,做好海外联谊和对台工作。大力开展双拥共建,创建全国双拥模范城。开展“六五”普法教育。

加强作风和廉政建设。坚持求真务实、真抓实干、深入一线,密切联系群众,反对虚假浮夸,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坚持勤俭办一切事业,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严格执行部门预算、政府采购、建设项目公开招投标和收支两条线等制度,加大对重点工程、重点领域、重要环节的审计和监察力度。严格执行反腐倡廉各项规定,落实廉政建设责任制,加强预防和惩治腐败制度建设,坚决查处违纪违法案件。

各位代表,今年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形势依然严峻,任务十分繁重。我们一定以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只争朝夕,奋力拼搏,开拓进取,扎实工作,努力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各项目标,为实现“十二五”开门红而努力奋斗!

三、“十二五”规划纲要说明

区委一届四次全会通过的“十二五”规划建议,提出了未来五年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奋斗目标和主要任务。根据《建议》精神,区政府制定了《天津市滨海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已提请大会审查。下面,我就几个问题作简要说明。

(一)“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的编制过程和主要特点

区委、区政府对制定“十二五”规划高度重视,从去年3月份就开始安排部署,组织各管委会、职能部门、研究机构和各方面专家,对开发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问题开展专题研究,为编制《纲要(草案)》提供了基础。区委一届四次全会后,区政府深入研究和编制“十二五”规划,邀请有关专家进行系统论证,在全区范围内开展多种形式的建言献策活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各界人士提出了许多建议。《纲要(草案)》的编制过程,是发扬民主、集思广益、科学决策的过程。

在《纲要(草案)》编制过程中,我们注重体现中央和市委、市政府的要求,把落实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对新区提出的一系列指示精神和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作为制定“十二五”规划的根本指针;注重体现全球视野,以战略思维和全局眼光审视谋划未来发展,制定目标任务和工作举措;注重体现创新发展,加强观念创新、思路创新、方法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全面推进滨海新区的开发建设。

(二)“十一五”时期新区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十一五”时期是滨海新区继往开来、快速发展的时期。我们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按照市第九次党代会的决策部署,全力推进滨海新区开发开放,加快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提前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确定的主要发展目标。

五年来,新区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22.5%,连续跨越了2000亿、3000亿、4000亿、5000亿四个大台阶;地方财政收入年均增长38.2%;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9522.8亿元,近400个重大项目竣工投产,300多个大项目加快建设,发展速度、发展质量、发展水平明显提高。

五年来,改革开放取得重大成果。金融、涉外经济等改革取得重要进展,行政管理、土地管理、医疗卫生、保障性住房、行政审批等改革扎实推进。开放水平全面提高,累计实际利用外资251.5亿美元,利用内资1085.8亿元,109家世界500强企业在新区投资。

五年来,服务辐射功能大幅提升。建成25万吨级深水航道、30万吨级原油码头、天津滨海国际机场一期工程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国际航运中心和国际物流中心功能明显增强。建成了一批交通干线,进一步畅通与周边地区和腹地的联系,区域经济合作不断深化。

五年来,和谐社会建设取得新成效。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坚持统筹社会事业发展,着力改善民计民生,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0%以上。社会建设得到加强,民主法制和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新成果。

各位代表,过去的五年,取得的成绩令人振奋,形成的发展基础影响深远。尤为重要的是,我们在加快开发开放中积累了弥足珍贵的发展经验,为“十二五”期间更快发展积聚了巨大能量,极大地增强了全区人民的信心和决心!

(三)“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

今后五年,是滨海新区大有可为的战略机遇期,也是加快开发开放的黄金发展期。根据区委《建议》确定的指导思想和原则,《纲要(草案)》提出“十二五”时期滨海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是:中国北方对外开放的门户功能显著增强,现代制造和研发转化基地基本建立,北方国际航运中心和国际物流中心地位基本确立,经济繁荣、社会和谐、环境优美的宜居生态型新城区框架基本形成。到2020年,全面实现国家对滨海新区的功能定位。

《纲要(草案)》同时确定了6大类具体指标,这里我仅就三个方面指标作简要说明。

一是关于经济增长速度问题。《纲要(草案)》提出,“十二五”期间,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7%以上、地方财政收入增长20%以上,到2015年,经济总量超过10000亿元、地方财政收入超过1500亿元。这是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根据需要和可能提出的,也是新区成为第三经济增长极的现实要求。今后五年,不确定因素比较多,保持这样一个增长速度有一定难度,但经过努力是可以实现的。在实际执行中,我们要把困难考虑的更充分一些,把工作做的更扎实一些,努力处理好速度、结构、效益的关系,力争使经济增长速度更快一些,实现好中求快、又好又快。

二是关于转变发展方式问题。《纲要(草案)》提出,到2015年,全区服务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40%、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5%、全社会研发支出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3.5%、万元生产总值能耗下降17%等指标。主要考虑这些指标是新区成为科学发展排头兵的内在要求,也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方向。今后五年,滨海新区仍将处于工业化加快发展阶段,大型制造业项目持续聚集,服务业比重提升和节能降耗难度相对较大。我们必须站在高起点、抢占制高点、达到高水平,千方百计完成目标任务。

三是关于民计民生问题。切实改善和保障民生是我们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纲要(草案)》提出,“十二五”期间,全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2%以上,基本养老、基本医疗等保险参保率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基本实现全覆盖。这些指标事关群众切身利益,我们以高于新区“十一五”平均水平和全市“十二五”规划目标来安排,就是坚持民生为要、民生为先,使群众收入的增加与经济增长同步,让广大群众从新区改革发展中得到更多实惠。

(四)“十二五”时期的主要任务

《纲要(草案)》对今后五年新区的开发开放、经济社会发展、深化改革等方面,都作出了全面规划,明确提出了12项主要任务。概括来说,主要包括四大方面。

1.坚持以“十大战役”为载体,全力打好开发开放攻坚战。“十大战役”是区委、区政府按照打好滨海新区开发开放攻坚战的总体要求,经过深入调查,反复论证,充分研究,作出的重大决策,是新时期新区发展速度、发展质量、发展水平的主要体现,也是“十二五”期间增创发展优势、拓展发展空间、提升综合实力的载体平台。今后五年,要全力推进“十大战役”,形成功能区开发、基础设施建设、产业聚集、社会事业进步协调发展的格局,持续推动新区开发开放向纵深发展。规划到“十二五”末,我们将全面完成核心城区、东疆保税港区、北塘经济区、西部区域和中心渔港等五个区域的开发建设任务,基本完成南港区域、临港经济区、中心商务区、滨海旅游区和中新天津生态城等五个区域的主要开发建设任务。

2.坚持以“十大改革”为突破,率先基本建成比较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纲要(草案)》针对今后一个时期新区改革发展的实际需要,提出了金融、土地、涉外经济、科技、农村、企业、社会事业、住房保障、社会管理、行政管理等十个方面的改革任务。这“十大改革”,对于率先建立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精简高效的行政体制、公平普惠的保障体系具有重要的先导意义。“十二五”期间,我们要重点围绕“十大改革”,进一步细化目标任务和举措,确保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上取得新的突破,进一步激发新区加快发展的活力,更好地发挥在全国改革开放中先行先试作用。

3.坚持以“三个转变”为着力点,率先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发展方式要着重在需求结构、产业结构和要素投入“三个转变”上下功夫,集中力量,务求突破,使新区发展真正走上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发展轨道。《纲要(草案)》用了大量篇幅,详细规划了“十二五”期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任务和举措,主要包括提升高端制造功能、区域服务功能、开放门户功能以及自主创新能力等。在实际工作中,我们要以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为重点,以自主创新、扩大开放为动力,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走在全国前列。

4.坚持以“五个统筹”为抓手,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推进统筹发展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方法,也是更好地破解当前和今后新区发展中存在的不平衡不协调问题的有效手段。《纲要(草案)》对今后五年的城乡建设、社会发展等方面的任务进行了规划,体现了统筹发展的理念。在今后工作中,我们要着力抓好产业布局统筹、交通体系建设统筹、公用服务设施统筹、社会事业发展统筹和城乡一体化建设统筹,使我们的经济发展更加均衡,社会发展更加和谐,人民群众生活更加美好。

各位代表,滨海新区开发开放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全面完成“十二五”目标任务,对于实现国家定位,成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排头兵至关重要。让我们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大力支持下,紧紧依靠全区广大干部群众,以新时代的滨海精神,全力创造滨海速度、滨海效益、滨海模式,切实担负起国家赋予的历史重任,全面开创滨海新区开发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

上一篇:工程造价调研报告下一篇: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