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ps系统接地要求

2022-09-2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tps系统接地要求

简议煤矿井下接地保护系统的安装及要求

摘 要:煤矿井下电气设备的接地保护是保证井下安全的必要条件,其保护作用的有效发挥,保证了现场操作者的生命安全。基于此,本文简述了煤矿井下接地系统安装的必要性以及接地保护系统在煤矿安全生产中的作用,对煤矿井下接地系统的安装及其要求进行了探讨分析,并论述了井下机电设备局部接地的问题及其安装使用管理。

关键词:煤矿井下接地系统;安装;必要性;作用;要求;问题;

一、煤矿井下接地系统安装的必要性

煤矿井下作业环境恶劣,作业空间有限,人身直接碰触电气设备的机会较多,加之巷道空气湿度大,机电设备外壳容易锈蚀,顶板掉矸等机械损伤经常会损坏电缆绝缘,诱发漏电、短路等电气故障,而电气设备一旦带电,将有可能造成人身触电事故,并且电气故障产生的电气火花可能会引发瓦斯、煤尘爆炸,影响操作人员的安全。因此,接地保护作为煤矿井下电气设备三大保护之一,对保证井下安全供电显得尤为重要。

煤矿安全规程规定电压在36V 以上和由于绝缘损坏可能带有危险电压的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构架,铠装电缆的钢带(钢丝)、铅皮(屏蔽护套)等必须有保护接地。

二、接地保护系统在煤矿安全生产中的作用

接地保护的原理是用导体将电气设备外壳通过接地体与大地连接起来,当人员触电时,接地体和人员将作为两个并联导体,漏电电压将通过人体和接地体这两个并联导体与大地构成回路,将电流导入大地,而通常人体电阻远大于接地电阻,所以接地体将起到分流作用,来保证触电人员不会受到大电流的伤害。通过人身的电流与通过接地体的电流关系如图:

Rgr ——接地极的接地电阻,要求Rgr≤2Ω;

Igr——流过接地极的电流,A。

接地电阻Rgr越小,则流经人体的电流Ima就越小,大部分电流通过接地极流入大地。

可见有了接地保护后,人体触及带电设备外壳时,设备外壳与大地之间的电流的路径是接地装置和人体所形成的并联电路。接地电阻越小,通过按地装置的电流越大,在人体电阻一定的情况下,通过人体的电流就越小,有了接地装置,当带电导体与带电体外壳连接后,接地电流通过导体流入地下,同时,设置接地装置电阻,可减少人体分担的电流,达到安全电流30mA以下,以保证触电人员的安全。

井下保护接地的侧重点在于限制裸露漏电电流和人身触电电流的大小,最大限度的降低故障的严重程度。假设没有接地保护,电气设备发生缺相或相间短路等故障后,人体一旦触碰电气设备,就会导致电流通过人体,直接与大地接通,这时强电流将只通过人体形成,造成人体触电事故,由于装设了保护接地装置,碰壳处的漏电电流大部分将经接地极入地。即使设备外壳与大地接触不良而产生火花,但由于接地装置的分流作用,使电火花能量大大减小,从而避免引爆瓦斯、煤尘的危险。

三、煤矿井下接地保护系统的安装及其要求

接地保护是为了降低电气装置外露导电部分和装置外导电部分在故障情况下可能带的电压,减少对人身的危害。

1、井下在接地保护中又分为主接地和局部接地,煤矿安全规程规定:(1)主接地极应当在主、副水仓中各埋设1块.主接地极应当用耐腐蚀的钢板制成,其面积不得小于0.75m2、厚度不得小于5mm。(2)下列地点应当装设局部接地极:采区变电所(包括移动变电站和移动变压器) ;装有电气设备的硐室和单独装设的高压电气设备;低压配电点或者装有3台以上电气设备的地点;无低压配电点的采煤工作面的运输巷、回风巷、带式输送机巷以及由变电所单独供电的掘进工作面(至少分别设置1个局部接地极) ;连接高压动力电缆的金属连接装置。

2、井下保护接地的基本要求。接地装置的连接线应采取防腐措施。结合神华宁煤集团清水营煤矿井下接地系统安装及其要求进行分析。清水营煤矿井下潮湿,巷道错综复杂,11采区变电所10kV电源由高压铠装电缆引入,为整个11采区提供电源。接地装置布置:在11采区水泵房主副水仓各设置了一块厚10mm,1m×1m的镀锌钢板作为主接地极。在其他各配电点和水仓设置局部接地极,局部接地极采用φ50mm,L=1500mm的镀锌钢管,钻20个φ6mm的透孔,并全部垂直埋入巷道底板。若配电点附近有水沟,则一般将局部接地极平放于水沟中,若没有水沟则将局部接地极全部垂直埋入巷道底板。

3、井下接地网的连接形式:清水营煤矿井下高压铠装电缆的铠装层和橡套电缆金属屏蔽层均需与配电装置外壳连接,再通过电气设备的接地端子用-25×4镀锌扁钢与接地极相连接。低压供电电缆一般采用四芯的橡套电缆,其中有一芯与电气设备内接地端子连接,再通过电气设备的接地端子用-25×4镀锌扁钢与接地极相连接。这种接地方式中,利用供电的高、低压电缆中的金属外皮和橡套电缆的接地芯线,把分布在井下中央变电所采区变电所及其他地点的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在电气上连接起来,并与安设于主、副水仓中的主接地极、各配电点的局部接地极、接地母线等和接地导线连接起来组成的,它们共同构成一个井下接地网,保证电气设备不正常运行时的人员以及设备安全。

四、井下机电设备接地存在问题及其安装使用管理

1、井下机电设备局部接地存在的主要问题。(1)局部接地极设在巷道干燥处,没有没置在水沟或潮湿的地方。(2)局部接地板、接地线的制作工艺不符合要求,搭接长度不够等。比如钢管打的穿孔直径或者数量不符合要求,有效面积和厚度不符合要求。制作材料未使用防腐材料并且未做防腐处理等。(3)局部接地极连接处松动后没有及时维修或紧固。

2、井下机电设备局部接地的安装使用管理。(1)明确局部接地极、接地线制作标准。第一、规范局部接地极制作:制作局部接地極时严格按照设计图纸施工。第二、根据局部接地极设置地点确定制作与安装:设置在水沟内的局部接地极,用面积不小于0.6㎡,厚度不小于3mm的钢板或同等有效面积的钢管制作。设置在其他地点的局部接地极采用直径不小于35mm,长度不小于1.5m的钢管制作或采用直径不少于22mm,长度为1m的两根钢管制作。(2)规范局部接地设计安装使用管理。第一、局部接地极的安装地点按《煤矿安全规程》要求设置。第二、确定局部接地极安装标准:钢板和钢管制作的局部接地极均要求平放于水沟深处,而设在其他地点的接地极必须的局部接地极必须全部垂直埋入巷道底板。第三、规范局部接地装置的配备与供应。煤矿供应部门应统一制作接地装置,解决接地装置使用材料不规范的问题。第四、建立局部接地极使用管理机制。煤矿机电部门应按煤矿安全规程要求,定时测量接地电阻,把对局部接地的检查维护列入日常检修计划,维护单位设立专门维护管理台账,确保局部接地极的完好,且设置在水沟中的局部接地极必须确保水沟中有水。

结束语

综上所述,煤矿井下由于巷道狭窄、场地受到限制,加之井下空气潮湿,并且大部分煤矿存在可燃性气体和粉尘爆炸的危险性,使得电气设备漏电和人员触电的危险程度大大增加,因此为了保障煤矿井下作业安全,对煤矿井下接地系统的安装及其要求进行分析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陆吉斌.浅谈煤矿井下电气设备的接地保护技术[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29)

[2]王伟.等电位连接在井下接地系统中的研究与应用[J].中国煤炭,2014(08)

[3]关恒祝.矿山井下低压IT接地系统设计规范探讨[J].工矿自动化,2015(02)

作者:王森田

第2篇:TPS系统接地要求

HONEYWELL TPS系统接地要求

霍尼韦尔的接地原则包括CE构架和NON CE构架的解决方案。CE(common earth)

1.CE构架的类型:

CE构架解决方案的系统,应用于CE原则合法要求的国家(欧盟),这个是1996年提出的,使用单点接地的要求。这些产品和附件经过测试标注为CE,所有系统需要1个总的地与公共地连接到工厂地。

2.NON CE构架的类型:

NON CE构架解决方案使用NON CE标注的设备和配件。这些系统除主安全地排/连接器外,特别需要一个额外的仪表地排/连接器(MRG)。这个仪表地(MRG)需要专用的连接到工厂的专用仪表地。

电气安全考虑:

接地网络的结构有树形,格栅,星形。不允许菊花链方式。

NON CE的TPS系统会使用总计4种类型的接地系统。

1. AC 安全地

2. 主参考地/逻辑地

3. 防雷地

4. 本质安全地

AC 安全地

1. 区域内的所有金属框架及附件相互连接。

2. 人能够接触的最小电压。

3. 用于所有电源系统为防雷而接地。

4. 用于每个TAP的UCN同轴电缆屏蔽层接地。

5. 它连接到XPM电源系统的每个机柜。

6. 用于一些现场电缆的屏蔽接地。

7. 没有防雷保护的电极,阻值最大5欧姆。

防雷地(LG)

1. 为了安全的释放由金属框架结构和电气系统的汇聚的闪电电荷。

2. 安全释放能量以保护人员,控制系统设备和建筑物。

3. 典型的,一个防雷接地系统包括3米的地极,焊接到沿建筑物一周每隔30米一个的垂直结构体,如果可能,靠近潮湿区域。

4. 通常,AC安全地(主)地极连接到防雷地地极。

5. 推荐每个地极到真实地的电阻值最大值是0.1欧姆。

6. 建筑物的框架通过1根专用的5.2mm线(#4AWG)连接到防雷接地地极或者格栅。

主参考地(MRG)或者信号地

第3篇:TPS生产管理系统

丰田式生产管理(Toyota Management),或称丰田生产体系(Toyota Production System,TPS)由日本丰田汽车公司的副社长大野耐一创建,是丰田公司的一种独具特色的现代化生产方式。它顺应时代的发展和市场的变化,经历了20多年的探索和完善,逐渐形成和发展成为今天这样的包括经营理念、生产组织、物流控制、质量管理、成本控制、库存管理、现场管理和现场改善等在内的较为完整的生产管理技术与方法体系。

TPS由来:20世纪后半期,世界汽车工业进一个市场需求多样化的新阶段,而对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就给制造业提出了这样一个新课题:只有有效地组织多品种、小批量生产,避免生产过剩所引起的设备、人员、库存、资金等一系列资源浪费,以保持企业竞争能力。在这种历史背景下,从丰田相佐诘开始,经丰田喜一郎及大野耐一等人的共同努力,综合了单件生产和批量生产的特点和优点,创造了一种多品种、小批量混合生产条件下高质量、低消耗的生产方式。追根溯源,从理论渊源上看,它是美国企业管理理论与日本本土企业实践”嫁接”的产物。

TPS理论框架:丰田式生产管理哲理的理论框架包含“一个目标”、“两大支柱”和“一大基础”。 “一个目标”是低成本、高效率、高质量地进行生产,最大限度地使顾客满意。 “两大支柱”是准时化与人员自觉化。

准时化(JIT-Just in time)生产。即以市场为龙头在合适的时间、生产合适的数量和高质量的产品,JIT需要以拉动生产为基础,以平准化(Leveling System)为条件。所谓拉动生产是以看板管理为手段,采用“取料制”即后道工序根据“市场”需要进行生产,对本工序在制品短缺的量从前道工序取相同的在制品量,从而形成全过程的拉动控制系统,绝不多生产一件产品。平准化是指工件的被拉动到生产系统之前要进行人为的按照加工时间、数量、品种进行合理的搭配和排序,使拉动到生产系统中的工件流具有加工工时上的平稳性,保证均衡生产,同时在品种和数量上实现混流加式运动,起到对市场多品种、小批量需要的快速反应和满足功能。

人员自主化是人员与机械设备的有机配合行为。生产线上产生质量、数量、品种上的问题机械设备自动停机,并有指示显示,而任何人发现故障问题都有权立即停止生产线,主动排除故障,解决问题。同时将质量管理溶入生产过程,变为每一个员工的自主行为,将一切工作变为有效劳动。

“一大基础”是指改善(Improvement)。改善是丰田式生产管理的基础。这里的改善是指这样的含义:

①从局部到整体永远存在着改进与提高的余地。在工作、操作方法、质量、生产结构和管理方式上要不断地改进与提高。

②消除一切浪费。丰田式生产管理哲理认为不能提高附加价值的一切工作(包括生产过剩、库存、等待、搬运、加工中的某些活动,多余的动作,不良品的返工等)都浪费。这些浪费必须经过全员努力不断消除。

③连续改善 (Continuous Improvement)是当今国际上流行的管理思想。它是指以消除浪费和改进提高的思想为依托,对生产与管理中的问题,采用由易到难的原则,不断地改善、巩固,改善、提高的方法,经过不懈的努力,以求长期的积累,获得显著效果。

TPS的关键原则

丰田式生产管理的关键原则归纳如下:

一、建立看板体系(Kanban system)。

就是重新改造流程,改变传统由前端经营者主导生产数量,重视后端顾客需求,后面的工程人员通过看板告诉前一项工程人员需求,比方零件需要多少,何时补货,亦即是“逆向”去控制生产数量的供应链模式,这种方式不仅能节省库存成本(达到零库存),更重要是将流程效率化。

二、强调实时存货(Just In Time)。

依据顾客需求,生产必要的东西,而在必要的时候,生产必要的量,这种丰田独创的生产管理概念,在80年代即带给美国企业变革的思维,现已经有很多企业沿用并有成功的案例。

三、标准作业彻底化。

他们对生产每个活动、内容、顺序、时间控制和结果等所有工作细节都制定了严格的规范,例如装个轮胎、引擎需要几分几秒钟。但这并不是说标准是一成不变的,只要工作人员发现更好更有效率的方法,就可以变更标准作业,目的在于促进生产效率。

四、排除浪费、不平及模糊等。

排除浪费任何一丝材料、人力、时间、能量、空间、程序、运搬或其他资源。即排除生产现场的各种不正常与不必要的工作或动作时间人力的浪费。这是丰田生产方式最基本的概念。

五、重复问五次为什么。

要求每个员工在每一项任何的作业环节里,都要重复的问为什么(Why),然后想如何做(How),以严谨的态度打造完美的制造任务。

六、生产平衡化。

丰田所谓平衡化指的是“取量均值性”。假如后工程生产作业取量变化大,则前作业工程必须准备最高量因而产生高库存的浪费。所以丰田要求各生产工程取量尽可能达到平均值,也就是前后一致,为的是将需求与供应达成平衡,降低库存与生产浪费。

七、充分运用“活人和活空间”。

在不断的改善流程下,丰田发现生产量不变,生产空间却可精简许多,而这些剩余的空间,反而可以做灵活的运用;相同人员也是一样,例如一个生产线原来六个人在组装抽掉一个人,则那个人的工作空间自动缩小,空间空出来而工作由六个人变成五个人,原来那个人的工作被其他五人取代。这样灵活的工作体系,丰田称呼为“活人、活空间”即鼓励员工都成为“多能工”以创造最高价值。

八、养成自动化习惯。

这里的自动化不仅是指机器系统的高品质,还包括人的自动化,也就是养成好的工作习惯,不断学习创新,这是企业的责任。这点完全如松下幸之助所说:“做东西和做人一样”,通过生产现场教育训练的不断改进与激励,成立学苑让人员的素质越来越高,反应越快越精确。

九、弹性改变生产方式。

以前是生产线上(line)作业方式,一个步骤接着一个步骤组装,但现在有时会视情况调整成几个员工在一作业平台(Cell)上同时作业生产。NEC的手机制造工厂,因为需同时生产二十几种款式手机,所以激活机器人并无法发挥效率,他们就采用上述方式,一桌约

三、四个员工作业,来解决现场生产问题。

TPS实施的条件

精益生产是TPS的精髓。早在1996年,美国学者James P.Womack和英国学者Daniel T. Jones就在《精益思想:消灭浪费,创造财富》一书中诠释了 TPS就是”精益制造”的先进理念。其目的是”唤醒仍然坚持旧式大量生产方式的各种机构、管理者、职工和投资者”。精益生产也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多位国际汽车计划组织的专家对TPS的赞誉之称。精益生产是一种以最大限度地减少企业生产所占用的资源和降低企业管理和运营成本为主要目标的生产方式。同时,它又是一种理念、一种文化。实施精益生产就是决心追求完善的学习过程中获得自我满足的一种文化境界。只有精益理念在企业领导和所有员工思想里牢固确立,才能把握与之相关的理念,作为企业持续改进的强有力工具,构筑企业的精益系统,TPS才能在企业实施到位。 持续改善是TPS的基础。可以说,没有改善就没有TPS。这里的“改善”包括三个意思:一是从局部到整体的改善。在企业发展的道路上,永远存在着改进与提高的余地。在工作、操作方法、质量,生产结构和管理方式上要不断地改进与提高。二是消除一切浪费。不能提高附加值的一切工作(包括生产过剩、库存、等待、搬运、加工中的某些活动,复杂的动作,不良的返工等)都是浪费,都应通过全员行为不断加以消除。三是连续改善。这也是当今世界流行的管理思想。它是以消除浪费和改进提高的思想为依托,对生产与管理中的问题,采用由易到难的原则,不断地改善、巩固、改善、提高,以求长期的结果,获得预期成效。

全员参与是TPS的保证。1969年,美国《幸福》杂志在其“丰田”专辑里曾指出:“丰田公司高速发展的秘密就在于有一支卓越的管理队伍和一支高效的职工队伍”,很显然,这两支队伍的共同组成要素都是人。TPS的准时化生产、看板管理、全面质量管理、生产的分工与协作以及消除浪费为核心的合理化活动等,所有这一切都离不开人的积极参与,都离不开具有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人。所以,推行TPS,必须尊重人性,调动人的积极性,培养人的责任感和自主精神,促使人们去寻求脚踏实地完成工作的更好方法。

IE(工业工程)是TPS的根基。日本自20世纪60年代从美国引进了IE技术,根据本国民族文化特色加以发展、应用。为TPS这一先进的生产管理模式提供了坚实的基础。IE解决的主要问题是各类产品生产过程及服务过程中的增值链问题。通俗地讲,就是新产品进入生产阶段后,运用IE的知识来解决生产的组织与运行问题,如:如何缩短生产线,如何进行零部件和制成品的全球配送,如何保持生产或服务的质量等等。美国是IE的发源地,IE奠定了美国成为世界经济霸主地位。英国、德国、日本以及亚洲四小龙都成功引进了IE,促进了本国经济的腾飞,这些发达国家和地区的IE建设与发展经验,值得导入TPS的国内企业借鉴与效仿。

TPS推行中存在的问题

概括地说,在国内对TPS理解不完善的地方大致在如下几个方面:

(1)关于JIT的问题。丰田生产方式不仅仅是准时生产与看板管理,如果仅仅从形式去效仿看板管理是不能成功的。JIT是TPS核心问题之一,拉动生产是JIT的主要手段,也是大野耐一的典型代表作。但是JIT是不能脱离另一支柱人员自主化和改善而独立存在的。因而TPS的开发必然是一个企业整体的、长期的行为。它是一个系统管理,是一个全员参加的、思想统一的、不断改进的系统过程。TPS的开发从局部试点开始,毫无疑问是正确的,但绝不能局限在局部,不能孤立存在。?

(2)关于推行丰田生产方式的条件。改善是TPS哲理的基础与条件,也就是推行TPS首先从连续改善入手。目前,天津丰田技术中心在丰田公司与天津汽车公司在合资企业正在推行TPS,他们就是先从改善入手,而不是马上推行JIT。原因何在?首先是因为改善是贯穿TPS的产生、成长、成熟的发展的整个过程。其次JIT的实行需要有较高水平的管理基础来保证。如,快速换模,先进的操作方法,合理的物流系统,科学的定额和期标准,员工素质与设备完好率高等。所有这些条件必须具备,才能实行JIT生产。?

(3)关于质量管理。质量管理不是独立存在的体系,它必须溶于生产过程。我国的企业都设有专门的质量管理部门,这样一来,使质量管理形成了相对独立的管理体系。而质量管理是不能脱离生产现场的加工操作及包装、运输的全部过程的,必须融为一体,而不是独做表面文章。

(4)关于工业工程(IE-Industrial Engineering)。日本丰田汽车公司生产调整部部长中山清孝指出“丰田生产方式就是工业工程在丰田公司现代管理中的应用”。可以说工业工程是丰田生产方式实现的支撑性技术体系,特别是改善活动依托的理与方法主要是IE。同时也是美国、西欧各种现代管理模式(例如:CIMS,MRPⅡ)的技术支撑体系。因而,我国企业要推行TPS,特别是建立适合国情、厂情的TPS,就一定要从推行工业工程入手,否则很难成功。 (5)关于整体化问题。我国许多企业在推行质量管理、工业工程、技术改造、市场研究,CIMS工程等都按职能部门划分,甚至成立专门的领导机构,各搞一套,这是不正确的。上[1]述工作应集成一体,形成全厂行为,确立本企业的模式,以IE为支撑技术,经过连续不断的改善与努力,最终求得企业整体化效益。

TPS丰田生产体系的管理特征

—采取准时制的管理,以保证戴明质量控制原理的落实和消除一切过程浪费(损耗)。

—进行多品种混流生产。

—把工人培养成多面手。

—采取小组工作组织与并行工程方式。

—要求供应商实施准时供应,极大地压缩库存。

利用kanban指令系统实现“信息流相对于物料流逆向运动”的拉式生产管理方式。这种准时/JIT管理的基本特征是:

—实现准时生产。执行在必要的时间(不迟也不早)、生产必要的品种与数量(不多也不少)之生产计划管理产品的生产,其生产管理的指令系统就是Kanban系统。

—实施拉式生产方式。按照订单或顾客的需求,利用kanban指令系统使生产指令信息从生产线的最终工序(或作业)逆着物流流动的方向向前一道工序传递。

—连续优化生产流程,通过培养多面手员工由生产作业者完成质量检测,保证及时发现质量缺陷,不断改进流程与作业,消除生产过程中一切不能附加价值的活动。

—实现公示管理。

—按照顾客价值对供应商进行管理,以“零库存”为奋斗目标实现准时供货,努力降低公司的库存。

—实施人与技术结合的自治管理,发挥小组的集体作用。

第4篇:精益生产(丰田生产系统,TPS)培训(最终版)

精益生产(丰田生产系统,TPS)培训

培训时间: 2011年07月22-23日/09月17-18日深圳

2011年07月16-17日/09月24-25日上海

2011年11月03-04日苏州

培 训 费: 3200元(含资料费、午餐费、专家演讲费);住宿统一安排,费用自理; 深圳市华晟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

培训费用:提前报名优惠,如需住宿,会务组可统一预定,费用自理。

报名咨询:0755-8622241513510936819 敖老师

在线 Q Q: 476304896(欢迎添加,以便交流)

参加方式:填写并回执报名表-->发出会务确认函-->转帐或现场付款

课程对象:总经理、生产制造经理、工程经理、品质经理、采购与物流经理、成本控制经理 、项目经理、工业工程师、物流工程师、精益工程师,及有志于提升精益技能的主管和管理人员。 资格认证:认证费用:中级600元/人 高级800元/人(参加认证考试的学员须交纳比费用,不参加的学员无须交纳)

备注:1. 凡希望参加认证的学员,在培训结束参加考试合格者,颁发(国际职业认证标准联合会) <<生产管理师>>国际国内双职业资格证书,(国际国内认证/全球通行/雇主认可/官方网上查询);

2.凡参加认证的学员须提交本人身份证号码及大一寸数码照片;

3.课程结束后15个工作日内将证书快递寄给学员;

4.此证可申请中国国家人才网入库备案。

课程背景:企业运作的目标是通过持续的消除浪费并向客户提供完美的价值,从而实现企业的内部增值过程。本课程提供了精益系统整体方案,为你介绍起始于丰田汽车公司的精益思想和精益生产系统的实施过程。目的在于:从客户的角度出发,认识价值和发现过程中的浪费,并持续消除浪费;采用精益化的拉动生产系统,有效控制过程中的库存,降低制造循环时间,提高过程的循环效率(库存、资金的周转率)及客户满意率;为降低或消除过程中的非增值活动,通过降低设置时间、TPM、Poka-Yoke,生产线平衡以及目视控制,标准化作业等具体的改善方法,降低制造成本并支持拉动生产系统的实施。

课程提纲:

1.精益起源与TPS介绍

2.精益的五项基本原则

价值流与价值流图 、浪费、常见的7种浪费、

识别客户增值与非增值(CVA & NVA)、看不见的浪费、

利用价值流图来寻找20%的浪费、流动制造、

拉动生产系统、持续改善(Kaizen).

3.实施精益的起点—价值流图分析VSM

目前状态价值流

SIPOC图表、Top Down流程图、画过程流、

材料流、信息流、数据收集与前置时间(LT)计算、

现况价值流图示(模拟与实际应用)

数据在价值流图示的应用-改善机会识别及优先排序

改善后的过程 – 未来状态价值流图示

什么使价值流精益改善目标确定没有浪费的精益过程

未来价值流图示(模拟与实际应用)

过程价值流改善工具的检讨(案例)

4.精益工具的应用介绍

5S及目视管理

5S及目视管理介绍、实施5S的意义、计划、方法和步骤、目视管理的应用

快速换模与缩短前置时间

前置工作与快速换模的价值分析、快速换模及缩短前置时间的工具与方法

TPM改善

理解OEE及计算方法、如何计划和实施TPM工作

拉动系统和看板Kanban

拉动式生产的支持系统介绍、拉动系统设计案例、KANBAN卡的使用方法、

库存策略和解析批量

标准化作业

为什么需要标准化作业、标准化作业实施方法

Poka-YokePoka-Yoke概念、Poka-Yoke的过程和步骤

生产线设计柔性制造单元、精益设备的选择、员工多技能、单件及小批量物流、

5.精益生产评估和衡量

6.精益生产实例介绍

讲师介绍:

汤纪国 Tim TangMBA ,精益 Lean Master 、IE 专家,精益项目负责人之一 。于1993年被派往日本丰田总部接受为期 1 年的TPS培训,曾任丰田汽车公司生产主管、高级IE 主管,熟悉精益生产流程优化,是国内最早接触精益生产思想的专家之一.后在Delphi德尔福公司担任设备维修经理、精益生产经理等职。在上海通用汽车担任制造部经理、Kaizen小组组长,培训部主管,负责生产现场的持续改善,在其和同事共同努力

下,使上海通用汽车成为通用在全球的第四家精益生产样板工厂。在一家美资电子公司担任技术厂长,在中国的七家工厂内负责推行精益生产技术。擅长于企业诊断、 精益制造与拉动生产系统设计和改进, 5S 、 KANBAN 、 Kaizen 、价值流技术(VSM)与改进,全面生产效率改进(生产线平衡、快速转换)、 JIT 、流动制造、TPM、精益生产管理、现场效率改善、 IE 工程、6sigma 管理等项目的培训和咨询。

曾经培训和咨询过的部分客户有上海通用、上海大众、联合汽车电子、宝钢、贝岭股份、延锋伟世通、博尔达米克朗、三菱电梯、理光、TCL、DELL、爱普生.柯达电子等近千余家企业。案例丰富,风趣生动,结合实际,对现场的丰厚经验及精益思想使学员感受到追求卓越,不断改善的意识。

报名详情:

培训费3200元(含资料费、午餐费、专家演讲费);住宿统一安排,费用自理;

深圳市华晟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

培训费用:提前报名优惠,如需住宿,会务组可统一预定,费用自理。

报名咨询:0755-8622241513510936819 敖老师 在线 Q Q: 476304896(欢迎添加,以便交流)

参加方式:填写并回执报名表-->发出会务确认函-->转帐或现场付款

第5篇:弱电防雷接地要求

弱电工程具体防雷方案

弱电工程防雷方案简述

一、弱电工程概述

智能建筑弱电工程中有些工程队往往忽视防雷接地,给弱电工程遗留下安全隐患。本文较深入地探讨了智能建筑弱电工程防雷接地设计方案,供相关弱电工程技术人员参考,以起抛砖引玉之效。

随着通信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特别是无线移动技术的步伐日益加快,而通信设备属于弱电设备, 它耐雷电及过电压的能力很弱,因而各种通信设备及计算机设备遭受雷击损坏已成为影响通信系统安全运行的重要因素。总的来讲,有两种过电压方式侵入设备从而损坏设备:

一种由弱电工种中的电源线、信号传输线、天馈线及地线侵入的雷电流。

另一种是内部操作过电压,如变压器的空载、电机的启动、开关的开启等引起的浪涌电压,足以使许多微电子设备遭受不同程度的损坏,直接造成巨额的经济损失,更重要的还会导致整个通信网络瘫痪,从而对我们保障武警消防系统的通信系统、内部管理系统的设备安全性、可靠性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此可见通信系统和计算机网络系统的雷电防护安全问题愈显得日益突出,势在必行。

二、弱电工程具体防雷系统解决方案

弱电防雷是一项综合工程,它包括防直击雷、防感应雷以及接地系统的设计。本方案参照信息产业部批准的中国通信行业标准:“通信基站防雷与接地设计规范”;“通信工程电源系统防雷技术规定” 及“通信局(站)雷电过电压保护工程设计规范” ,结合我公司产品的特点和工程设计的经验,提出了本解决方案。

(1). 防雷慨述

雷电是发生在大气中的声、光、电物理现象,它给人类的生活带来很大影响,雷电造成的灾害自远古以来一直威胁着人类和地球上的一切生物,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微电子设备的增多,计算机的普及,雷电的危害性愈来愈突出。感应雷的危害已被社会愈来愈重视。而感应雷是指由于闪电过程中产生的磁场与各种电子设备的信号线,电源线以及天馈线之间的耦合而产生的脉冲电流,也指带电雷云对地面物体产生的静电感应电流,若能将电子设备上电源线,信号线或天馈线上感应的雷电电流通过相应的防感应雷避雷器引导入地,则达到了防感应雷的目的。

(2).雷电破坏弱电设备的途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直击雷对建筑物或邻近地区的雷电放电,从而导致建筑物内部通信网络环路中,由于电磁感应产生瞬态过电压造成设备损坏; 2.雷电通过供电系统侵入设备造成的损坏; 3.雷电通过通信线路(如DDN/X.

25、PSTN、ISDN、邮电专线、视频传输线、音控线、帧中继等)的感应传入弱电系统损坏设备; 4.雷电通过天馈线路传入系统损坏设备; 5.接地措施处理不符合规范要求,引起的地电位反击; 6.静电感应产生瞬间电荷反击,传入网络系统造成设备损坏。

综上所述,雷击不仅会造成建筑物和通信网络、设备的损坏,而且还会危及人生安全。因此应采取综合防雷措施,既要防御直击雷对建筑的危害,又要防御感应雷沿各种途径进入室内,对人员、设备的危害。

(3)、设计依据及原则 1设计依据: A.《电子计算杌机房设计规范》GB50147—93 C.《工业与民用电力装置的过电压保护设计规范》GB64—83 D.《电子设备雷击保护导册》GB7450—87 E.《建筑物电气设计手册》

F. 《计算机信息系统防雷保安器》 GA173-1998。 H.《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 I.《雷电电磁脉冲的防护》IEC1312—1.2.3. 2设计原则: 通过对贵单位的设备情况分析,现提出我公司对该项目的设计原则: a、避雷器件在线路中应不影响被保护设备的正常工作。 b、重点考虑先进性、安全性、实用性。 c、考虑机房的整体性、美观性。 d、设计施工的可操作性。

三、弱电工程具体防雷措施

为了保证福建省武警消防总队的大楼、供电系统、监控、消防、通讯系统及电梯系统的防雷安全运行,我们对福建省武警消防总队大楼提出如下防雷解决方案:

3.1 接地系统:

防雷工程设计中无论是防直击雷还是防感应雷,接地系统是最重要的部分。任何一个设备系统均需要一个良好的接地,它不仅是泄放雷电波的根本,而且良好的接地抑制了由于地电位的上升而造成的地电位反击,根据国家标准《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GB50174─93)的规定:“电子计算机机房的接地一般有四种:交流工作接地、安全保护接地、直流工作接地、防雷保护地,其接地电阻£1W。又据国家标准《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以及《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中指出:接地引线宜采用25mm2以上的铜芯线。关于接地体的选用,经过与专业技术人员的共同探讨,认为采用传统材料──钢材作接地体,辅以降阻剂,造价高且不宜达到要求£1W,并且钢材易腐蚀,降阻剂易流失,稳定性差。几年后,随着钢材的腐蚀及降阻剂的流失,接地电阻很快就会成倍上升,这样对于今后再改善接地电阻就造成相当大的浪费和不便,且现有的场地也不允许使用很多的钢材和占用很大的面积。故我们共同认为采用低电阻非金属接地模块来作接地体,该产品还列入国家火炬计划,国家级科技成果推广计划,国家级军事电子产品计划,并由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承担产品及工程质量保险。它的突出优点在于节省钢材(也节省费用,尤其施工费用),由于是非金属,增加了接地体寿命,耐酸、碱腐蚀,其材料与土壤有很强的亲和力,对降低接地电阻具有很明显的作用。且稳定性极好,使用几个模块就能达到较低的接地电阻,这样占用的面积就小,不需要使用很多的钢材,占用很大的面积。

3.1.1对接地电阻的要求: 从理论上讲接地电阻愈小愈好,但依据规范、标准,地阻不宜大于4欧姆,如采用联合接地的方案应小于1欧姆。

3.1.2 应采用联合接地:

接地的流派很多,近年来联合接地的观点占上风。因为,现代化的城市不可能以足够的距离作几个地网来满足要求,考虑到福建省武警消防总队的大楼、供电系统、监控、消防、通讯系统及电梯系统的具体情况,地网建议设计为联合接地,延用原来大楼的防雷地网做为此防雷工程地线引出线,但要遵循共网不共线,单点接地的原则。另外,由于此防雷工程的供电系统、监控、消防、通讯系统及电梯系统的分布较远,无法使用原地网,所以防雷地线需在各系统较近处的地方做地网来满足防雷要求地阻≤4Ω即可。

3.2机房的设备屏蔽接地

因为机房的设备对雷的伤害特别敏感,所以对机房的接地该特别的重要。对机房的各种重要的设备的外壳及静电地板龙骨均通过BV10mm²铜线连接到汇集环上,用BV35mm²铜线做汇集环,汇集环接下线用BV70mm²铜线做引下线接大楼独立地网或大楼主钢筋。

3.3供电系统的防雷

电源线是感应雷电波的主要侵入通道,实践证明有80%以上的感应雷击来自于电源线。为了有效泄放雷电,降低残压,保护设备,应作多级防雷保护。

在主楼3楼中心交换机房电源进线端LAY220-100GJ-100(一台)作为电源的

一、

二、

三、级防雷,此型号避雷器,雷电通流量100KA(8/20μs)启动电压500V-560V. (注意:此避雷器的工作电流市100A所以它的最大承受负载功率是100*220=22000W,为更好保护我门应把机房功率控制在它最大承受负载的60%的范围内22000*60%=13200W,现在基本能控制在这个范围内。) 在食堂2楼分交换机房、3楼、研发4楼、电源进线端各加入LAY220-100GJ-50一台(共3台)作为电源的

一、

二、

三、级防雷,此型号避雷器,雷电通流量50KA(8/20μs)启动电压500V-560V. (注意:此避雷器的工作电流市50A所以它的最大承受负载功率是50*220=11000W,为更好保护我门应把机房功率控制在它最大承受负载的60%的范围内11000*60%=6600W,现在基本能控制在这个范围内。) 在监控设备的视频服务器,取电处加入LAY220-5C移动式多功能防雷插座。(6个)共6个监控。

在机房里对各重要设备和重要信息点,的电源都加入LAY220-5C移动式多功能防雷插座,作为用户终端设备供点保护( 3.4信号线路的防雷:

因为现在的各种微电子设备应用较广,设备之间的信号传输线又分布较广,暴露在空间的距离长,加上信号传输线的屏蔽未作好或不能有效屏蔽,就极易受到感应雷电波的侵入,而微电子设备的工作电压及承压能力较低,这样一来各种微电子设备就会受到感应雷的破坏,所以信号线路的防雷是十分重要的。根据侨兴通信弱电工程的情况。

在主楼交换机房,核心交换机与服务器的两端加入LAXRJ4502-08BHA(2台*1=2个)配线架与中继线靠配线架一端加入LAXRJ4502-17CT。(24对线,2个12口器件)作为对交换机防雷保护。

在食堂的分交换机房,配线架与中继线靠配线架的一端加LAXRJ4502-17CT。(18对线,2个12口器件)作为对交换机的防雷保护。

生产3楼的分交换机房,配线架与中机线靠配线的一端加上LAXRJ4502-17CT(18对线,2个12口器件)作为对交换机的防雷保护。

研发4楼的分交换机房,配线架与中继线靠配线架的一端加LAXRJ4502-17CT。(56对线,5个12口器件)作为对交换机的防雷保护。

在各楼宇的信息点与中继线,靠信息点处加入LAXRJ4508-08BHA主楼24的信息、食堂2楼18信息点、生产3楼18个信息点、研发56个信息点(大约有116个信息点) 监控摄像机的防护

由于对设备(待定)具体防雷,具体防雷方案待定,在视频服务器与中继线靠服务器的一端加入LAXR4508-08BHA。(6台摄像机*1=6个)建议对门口监视系统摄像端分系统做防雷,由于设备待定(基本设计图2,有待修改)。 4.1安装与验收

1.安装 施工计划和工期安排应以双方签定的工程合同为准,其施工安装要求均以本方案进行。具体的安装计划由建设方协调安排,施工过程中遇到的断电或关闭设备问题,由建设方协调解决。

在安装中,如施工方需移动或变动相关设备的位置或配置需经过的建设方同意。在施工中有不可抗拒力或其他原因中断的,应签署相应的停复工报告,其施工期限应相应延长。

2.验收

无论是单一设备还是防雷系统,均按照双方同意的施工技术文件要求来进行验收。其中单一设备是据设备清单和检测报告现场验收;防雷系统安装完成设备正式开通,即开始初步验收,初验合格后开始试运行,时间为一个月。

四、服务保证和维护 1.服务保证

a、施工方保证所提供的避雷设备的质量的可靠性和真实性,并提相应的书面文件。工程中使用的防雷设备因雷击发生坏,由施工方免费负责维修,无法维修的设备进行更换。并承担工程责任险。

b、施工方在接到故障通知后48小时内赶到现场分析原因并解决问题。施工方在安装后的巡视检查应得到建设方的配合。

c、避雷器一年内如出现损坏,免费修复或更换。经过保修期后,施工方继续提供完善的服务,建设方所需产品施工方以当时最优惠价格提供设备及附件。

d、每年雷雨季节开始和结束时,各检测一次避雷器的工作情况和地网阻值。 e、随时提供防雷方面有关问题的技术支持。

f、对用户方发生雷击事故时,我方接报后响应时间小于24小时,及时提出解决方案。并在48小时内到达现场,彻底解决问题。

2.设备维护要求

a、建设方对安装防雷设备应由专人定期检查、维护,发现问题及时通知施工方。 b、建设方改动相关设备时涉及避雷设备要通知施工方。

五、弱电防雷系统示意图

第6篇:系统安全接地

接地的分类

安全接地工作接地屏蔽接地

安全接地

设备金属外壳等的接地

用电设备的绝缘物质层由于受到了外部的机械损伤、系统过电压或者本身老化等原因而导致绝缘性能大大降低时,设备的金属外壳、操作手柄等导电部分出现较高的对地电压。人触及这些部位时,会发生触电危险。因此凡是人可接触的部位(如外壳、框架、机座、操作手柄等金属部件)都必须接地,称为安全接地。

第7篇:接地装置特性测试系统

北京市避雷装置安全检测机构管理办法 北京市劳动局 北京市消防局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对本市避雷装置安全检测机构的管理,确保避雷装置检测质量,根据国家和本市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北京市劳动局、北京市消防局是本市避雷装置安全检测机构的主管机关,负责本市避雷装置安全检测机构的认证、年审和监督管理工作。

第三条 北京市气象局归口管理本市防雷设施的技术检测工作。

第四条 经北京市劳动局、北京市消防局审查合格的各避雷装置安全检测机构,应根据国家有关规定、标准独立地开展检测工作,具有第三方公正地位。其行政隶属关系不变。

第二章 审查认可

第五条 所有检测机构均需取得市劳动局、市消防局共同审查合格颁发的《北京市避雷装置安全检测许可证》(以下简称《许可证》)后方可开展检测工作。 第六条 取得《许可证》的条件:

(一)具有固定办公场所;

(二)具有规定技术职称的专业、专职技术人员;

(三)具有与检测级别相适应的仪器设备;

(四)所有检测人员须经过专门培训并考核合格;

(五)具有完善的各项规章管理制度,包括: 1.年工作计划,总结、汇总、报盘制度; 2.各类人员的技术责任制和岗位责任制; 3.避雷装置的检测、复检和质量判定制度; 4.检测报告的填写、审核和批准制度;

5.检测用仪器的使用、保管、维修和计量校准制度,并有完善的操作规程; 6.原始数据和其它技术资料的档案管理及保密制度; 7.检测事故的分析报告制度;

8.受检单位对检测结果提出异议的申报程序和处理制度; 9.各类人员的培训进修、业务考核制度; 10.勤政、廉政制度。

第七条 《许可证》有效期为三年,有效期满前三个月,该检测机构应向市劳动局、市消防局提出换证申请。审查合格者,换发新的《许可证》;审查不合格者,限期三个月整改后重新对其进行审查,仍不合格者,取消其检测资格。

第八条 《许可证》每年进行一次年审。检测单位有下列情况者,将不予进行年审,并取消其下一检测资格。

(一)超出标准的检测范围和等级进行检测的;

(二)检测中弄虚作假,不按规程和技术规范进行检测的;

(三)不遵守报告制度,不按时报盘,报工作总结,不接受抽查复检的;

(四)未按时完成当年检测率的;

(五)经抽检,检测质量不符合要求的;

(六)超出收费标准乱收费的;

(七)转借、转租《许可证》的。

第三章 职 责

第九条 北京市气象局成立“北京市避雷装置安全检测中心”,负责对全市各检测站的业务指导,其主要职责是:

(一)贯彻执行国家和北京市有关避雷装置安全检测的政策、法规和标准;

(二)负责对全市检测人员进行技术培训;

(三)承担未建站地区和各检测单位检测级别以外的避雷装置的安全检测;

(四)对各检测站的检测质量进行抽查复检,抽查比例为5-10%;

(五)对各检测站上报的检测数据进行汇总、分析和上报,并组织有关避雷装置安全检测的技术交流工作;

(六)负责制定避雷装置安全检测的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规范;

(七)对避雷装置安全检测中发现的重大或疑难问题组织专家评议或研究;

(八)组织避雷装置安全检测非标检测仪器设备的开发,并负责督促各检测机构检测仪表的校验检定工作;

(九)承担北京地区避雷装置质量争议或事故的仲裁检验;

(十)完成市劳动局、市消防局或有关部门交办的其它工作。 第十条 各检测站的主要职责:

(一)贯彻执行国家和北京市有关避雷装置安全检测的政策、法规和标准;

(二)按时完成各自范围内的检测率,并保证检测质量,按时报盘;

(三)对检测中发现的问题及时与有关部门协商解决;

(四)完成有关部门交办的其他工作。

第四章 安全检测

第十一条 检测人员检测时需向受检单位出示《许可证》副本,并持证上岗,严格按检测规程和技术规范进行检测,并如实填写检测报告。检测时,检测人员不得少于两人,并须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第十二条 检测人员对检测结果负责。检测中不得弄虚作假。检测结果除按规定向受检测单位出具或向业务主管部门报告外不得泄漏。对查阅的有关技术资料,应严格保密。 第十三条 各检测机构应严格按照批准的检测级别和范围进行检测。

第五章 附 则

第十四条 本办法由北京市劳动局、北京市消防局负责解释。 第十五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7月19日,佛山市防雷设施检测所在南海观测场对大地网检测仪进行了现场验收,验收组专家和技术人员战高温,斗酷暑,圆满完成数

小时的检测工作。

常规防雷检测技术基本采用测量接地电阻值的大小变化,间接判断地网的腐蚀情况,或者大面积开挖检查接地网的腐蚀情况。这些方法既不准确又带有很大的盲目性,工作量大、成本高,并且影响系统的正常运行。SD-301D接地装置特性测试系统和SD-303选频信号测量仪等设备能在不开挖的情况下顺利完成接地装置电气完整性、接地阻抗、接触电位差、跨步电压、转移电位的测试。这种简便、科学、准确的大网格接地网防雷接地性能检测技术,能实现在不挖开、不停电、不影响复杂环境中电气设施正常运行的情况下,提供一种诊断接地网断点和腐蚀的新的诊断方法和技术,这对接地网进行检测、诊断和安全性能的评估,无疑具有不可估量的社会经济价值。

随着社会经济迅猛发展,全社会对电力通讯等行业的依赖性越来越强,输变电站、加油加气站以及通讯塔等重要基础设施的防雷安全重要性越来越高,佛山市防雷设施检测所大地网检测仪验收工作的顺利完成将为佛山市大型地网防雷检测工作掀开新的一页。

图:SD-301D接地装置特性测试系统

上一篇:音乐课感想下一篇:小学大课间活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