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成功的关键因素

2022-06-1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腾讯成功的关键因素

中国“隐形冠军”的关键成功因素

摘要:“隐形冠军”是专指一些拥有精确市场定位,高度专业化,并且在相应领域处于世界或地区领先位置的中小企业。文章采用案例研究的方法,以全国最大的服装辅料企业——伟星股份为例,通过对“隐形冠军”概念中国化为“专注冠军”,并提出相关模型,证明这一理论对中国当前中小企业发展将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中国中小企业通过运用“隐形冠军”战略完全有能力获得持续竞争优势并发展成为全国乃至世界的优秀企业。

关键词:伟星股份;中小企业;隐形冠军;专注

一、引言

常规的管理思维认为,只有大企业才是值得学习的管理实践,而在中国企业的管理者当中有两种成功企业的思维模式相当盛行,一种是企业要有很大的生产规模,以推动规模经济降低成本;而另一种思维模式就是多元化的冲动(Simon,2006)。首先,规模经济的确有其必要性,然而基于大规模的需求而导致成本的下降并不意味着生产效率或资源利用率的提高,且因此导致的生产过剩必然只能通过降低产品价格拉动市场消化,并不利于行业的健康发展;其次,多元化的冲动往往是企业发展盛极必衰的转折点。相关研究表明,业务多元化与中国上市公司的绩效呈负相关关系(汪建成、毛蕴诗,2006),为了实现多元化,公司需要拥有全部的战略资产,而不仅仅是一部分战略资产(Markides,1997)。

二、文献综述与研究设计

“隐形冠军”理论最早由德国管理学教授赫尔曼·西蒙(Simon,1992)提出,他通过对457家德国“隐形冠军”企业的调研,在《隐形冠军》一书中详细论述了“隐形冠军”理论,并在随后的研究过程中发现“隐形冠军”并非西方世界独有,而是一个全球概念。蓝海林(2006)将“隐形冠军”的核心观点和其中的内在逻辑归纳为:专注、创新、差异化、国际化、“隐形”。

波特(Porter,1980)在《竞争战略》一书中提出利润率和市场占有率之间是一种U型关系,较小的(目标聚集或差异化)公司以及最大的(成本领先)公司是最能盈利的公司。普拉哈拉德(Prahalad,1992)和哈默(Hamel,1992)认为公司除了根据业务组合,还应该根据能力组合考虑自己的战略,其假定公司拥有不同的资源,这促使公司开发不同类型的战略。

中国大企业的平均寿命约为7-8年,中小企业的平均寿命约为3-4年,而德国“隐形冠军”的平均寿命竟达67年(周善乔,2004),可见中国的中小企业往往只是伴随一个经济周期的结束而退出市场,造成了资源浪费和失业等社会问题。

本文将按照定性的案例研究方法,以形成新的概念和理论(Eisenhardt,1989),把案例分析的结果与提出的初始假设相比较,然后进行修正,以找到与案例相匹配的理论框架,得出假设命题。

本文假设:中小企业在所在领域专注发展,配合产品技术创新、品牌市场推广的“隐形冠军”战略对中国中小企业持续发展并最终成为中国乃至世界领先企业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本文理论模型如图1所示:

这一模型以中国中小企业为依托,按照蓝海林(2006)所归纳的成果,单列出专注作为中国化“隐形冠军”,即“专注冠军”的基础;将创新、差异化归纳为“产品技术创新”;将国际化、“隐形”归纳为“品牌市场推广”。三者合力推动中国中小企业成为中国乃至世界的“隐形冠军”。

三、案例背景

伟星集团有限公司专业从事纽扣、拉链、金属制品等服装辅料的研发、制造与销售,年产各类中高档纽扣50多亿粒,是世界上最大的纽扣生产企业之一,也是中国纽扣和拉链行业目前唯一的一家上市公司。其拥有浙江临海花园等五大工业基地,以及国内同行业唯一的省级新产品、新技术研究开发中心,年开发新产品5000个,产品多次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国家星火奖。伟星股份拥有遍布全球的营销网点和优质而广泛的客户群体,是国内外众多知名买家以及外贸进出口公司的指定供应商,也是中国30多家行政和事业单位制服纽扣、拉链等服装辅料的指定生产厂家(见表1)。

伟星股份营业收入的主要来源是钮扣和拉链业务,目前人造水晶钻已经成为伟星股份的第三大营业收入来源。伟星股份近3年主要财务指标的变动情况显示,公司在营业收入、营业利润、总资产、所有者权益等财务指标均取得了两位数的增长比率,其成长性显著,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下实现了平稳较快发展。

四、伟星股份关键成功因素评析

(一)持之以恒的“专注”战略

纽扣、拉链、人造水晶钻作为三大产品支柱,力图产品线深而不广。通过对2008年各主营业务分产品收入的分析,伟星股份每6700万美元所代表的产品种类为0.96,销售份额92.03%,低于麦肯锡公司所统计的“成功的公司”的平均产品种类,伟星股份的聚焦战略由此可见一斑(见图2)。

(二)不断提升的跨地域开拓能力

伟星股份非常重视大客户战略和沿海经济圈战略,集中精力做好重点区域、重点客户、重点服务“三个重点”,使公司的市场发展空间得到新的拓展。同时占据金融危机时期优胜劣汰的有利地形,进一步完善营销体系,在巩固和维护好原有客户、原有市场的同时,通过多种方式和途径,挖掘和培育新的潜力客户和市场。

庞大的营销网络同时也是信息网络,各地的市场信息通过强大的网络系统不断返回营销中心,推动营销战略技术的不断改进,从而形成了市场与工厂互动的良好局面。无论是国内还是国际市场,销售额均比上年有超过两位数的增长率。

另外,伟星股份推动的国内首个“一站式(全程)服饰辅料供应”品牌——SAB,禀持“传承服饰文化、提升时尚品味”的使命,着力整合时尚设计、精工制造、专家销售及承诺式服务,为客户提供系统而综合的服饰辅料解决方案。

(三)同业强大的技术创新能力

伟星股份的研发创新实力决定了其持续竞争力的内部来源,也是其产品差异化的基础。伟星股份拥有国内唯一的国家级钮扣和拉链产品研究开发中心、省级技术中心,拥有400多名技术研发人员,人才结构较为合理。每年研发费用所占营业收入比重逐年提升,2008年达到1.7%,研发投入金额达到2514.43万元。2009年伟星股份将引入“成本创新”,加大技术革新的力度,进一步强化公司的研发集成优势。规模和成本的双重优势将会使竞争者面临巨大的进入壁垒。

2008年全年开发新产品共6554款;新技术14项;申请专利32项,其中外观专利22项,实用新型专利7项,发明专利3项;公司被评为“浙江省专利示范企业”,公司本部还获得了“高新技术企业”称号。

(四)良好的利益相关者网络

伟星股份以“诚信勤勉、公平与共赢”的理念为指导,实现持久的全体股东利益最大化。2008年公司荣获“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诚信评价”第二位,以及“2008年度浙江上市公司投资者关系管理十佳公司”。这为伟星股份进一步募集资金保持发展势头,以及提高其社会美誉度有巨大的促进意义。

针对上游供应商,伟星股份本着“质量第一、持续改进,同步发展”的原则,在与供应商的合作中,从源头严把质量关,对原料的质地、性能等提出建设性意见,帮助供应商解决技术难题,进行原料改良和研发,不仅使原料为其所用,降低公司采购成本,而且提高原料品质,有利于供应商开拓新客户和提升市场形象,达到双赢。

针对下游客户,公司全面通过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把产品质量放在第一位,以向客户提供“优质、安全、环保”的产品为基本要求,而且为客户提供“专家式”销售、“一体化”售后服务、“一站式全程”服务。

专注、产品技术创新、品牌市场推广是伟星股份的三大关键成功因素,而良好的利益相关者网络虽不能为公司带来直接经济效益流入,却在伟星股份成功发展的历程中发挥着重大作用。同时也应当注意到,隐形冠军并非不做品牌,而且并非长期刻意隐形,“隐形冠军”重点在于做行业的“冠军”而非“隐形者”。

五、分析模型的修正及结论启示

(一)原假设模型扩展

通过对伟星股份关键成功因素的分析,本文假设“隐形冠军”战略对中国中小企业的指导意义得到了证实。但这一分析模型有一定的局限性,即原模型聚焦于能为企业带来直接经济效应的变量,但通过对伟星股份的分析,原模型应当加入其他间接经济效应的变量,如投资者关系等。

本文理论扩展模型如图3所示:

(二)“隐形冠军”到“专注冠军”的转化

通过分析,按照蓝海林(2006)所归纳的“隐形冠军”核心观点和其中的内在逻辑:专注、创新、差异化、国际化、“隐形”均得到了证实,但这5个维度的不同点在于专注是“隐形冠军”战略的基础和重中之重;创新和国际化是“隐形冠军”战略的两条实现途径;差异化是专注和创新的产物;“隐形”是因为“隐形冠军”企业所生产的产品并不直接面向最终消费者,且其所处的利基市场不为绝大多数人所知,因此“隐形”或者知名度低是“隐形冠军”的充分条件而非必要条件。

在利基的市场中成为冠军需要经历时间、市场、技术革新等多方面的挑战,只有专注于这一块狭小的市场,并长期坚持下去,通过产品技术创新和品牌市场推广,才能成为“冠军”。绝大多数中国中小企业并没有深入理解“隐形冠军”的内涵,即“专注”,通常在短暂专注之后,掉入多元化的陷阱,而非将发展重点发到现有产品的改造和创新上。并且“隐形冠军”时常会令人关注其“隐形”的一面,因此,需要改“隐形冠军”这一容易引发与传统思维模式相冲突的名称为强调“专注冠军”,引领中小企业长期聚焦于一块市场,促进企业在一个窄而深的市场中做大做强,成为中国乃至世界的冠军。

参考文献:

1、赫尔曼·西蒙.隐形冠军[M].经济日报出版社,2005.

2、邓地,万中兴.专注——解读中国隐形冠军企业[M].浙江人民出版社,2006.

3、迈克尔·波特.竞争战略[M].华夏出版社,2005.

4、周善乔.企业战略新思维:培育“隐形冠军”[J].经济探讨,2004.

5、汪建成,毛蕴诗.中国上市公司扩展的业务、地域多元化战略研究[J].管理世界,2006(2).

6、Eisenhardt,K.M.,J.A.Martin.Dynamic Capabilities:What are they?[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2000(10).

7、浙江伟星实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2008年年度报告摘要.

(作者单位:中山大学管理学院)

作者:曾 涛

第2篇:电子商务创业成功的关键因素

[摘要]文章重点研究企业家特征(成就导向、冒险倾向、气场、网络人际关系)、电子商务的优势(可靠性、响应性、易用性和自我服务)、学校支持、义乌市场与电子商务创业成功之间的关系。结果证实,电子商务创业成功与创业者气场、网络人际关系和可靠性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而与其他因素无显著相关关系。

[关键词]电子商务创业;创业成功;关键因素

[基金项目]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2009年度课题(SCG177)

[作者简介]楼晓靖,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电子商务,浙江义乌,322000;丁文云,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电子商务,浙江义乌,322000

[

一、引言

创业是一国经济的活力所在,然而并非每一个人都能成功创业,创业之路往往充满艰辛和失败,因而把握创业成功的关键因素对于个人及社会都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如今,电子商务正以不可思议的速度飞速发展,通过因特网进行交易的产品、服务和信息的价值每年成倍、三倍地增长。以网络零售为例,艾瑞的数据显示,2009年国内网络零售交易额达2483.5亿元,2010年第二季度中国网络购物市场交易规模达到1102.3亿元,而今年7月份国内购物网站访问用户规模达到1.38亿人,网络购物在国内越来越普及。另一方面,在网络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互联网就业为我国解决就业问题发挥了重要作用,互联网已成为我国自主就业/创业的重要渠道。仅以淘宝网为例,据其2010年4月份公布的数据,截至4月30日,有106万人在淘宝网上开店而实现了就业。互联网经济催生了为数众多的电子商务创业者。这些群体随着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不断壮大,但其中也不乏创业失败的人,而创业者的成功程度是不同的。在校大学生作为一个重要的创业群体,其创业活动不可小觑。据有关数据显示,大学生网上开店创业成活率比平均水平高出8个百分点,网店成活率接近20%。这显然与大学生相对于其他群体对互联网技术的掌握程度等有关。到底创业成功与哪些因素有关?这些因素又如何影响其创业活动?在越来越多的产品及服务开始以应用互联网为主的新兴方式进行交易,在电子商务应用日益普及的背景下,找出问题的答案,探讨网络创业成功的关键因素对创业成功的影响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创业的关键成功因素

成功的主要因素是指能保证个人或企业从事商务活动运行的因素。在传统环境下关于创业成功的关键因素的研究很多。Jubka等(1999)认为对创业影响研究可以分成两种观点:环境学派和人类学派。环境学派认为创业是基于当地环境的文化和结构条件进行的活动,试图发现环境对于创业活动的影响。而人类学派强调人自身的重要性,即创业者性格特征对创业的影响。Ibrahim&Goodwin(1986)亦强调创业者的人格特性、管理技巧、人际关系及环境因素是小企业成功最重要的因素。Christian与Timmons同样认为创业者自身特质是创业活动的灵魂与推动力,认为创业家的创业才能发挥是创业管理工作上的一大重点。本研究认为企业家特质和环境支持对于网络创业成功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

另外,电子商务创业者面临着与传统环境下不同的环境,特别是作为新兴的互联网技术对创业活动的影响。在信息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企业必须为顾客提供高水平的服务以形成差异化优势,通过不断满足顾客需求来提高顾客满意度。在电子商务环境下,电子服务对企业的影响越来越大。电子服务质量被认为是影响顾客行为的重要因素,同时也是电子商务企业改善经营的基础。本研究认为电子服务是网络创业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

根据现有的关于电子商务成功网络创业企业研究,创业者特质、电子服务质量等技术方面原因及环境支持被认为是电子商务企业创业成功的关键因素。

三、研究变量及模型

(一)创业者特质

1.成功导向

每个创业者一般都会受到某些激励才会去选择创业,而每个创业者最初的创业动机并非都是一样的,但是成功的创业者势必都是成功导向性强的人。Stewart and Roths(2001)综合分析表明成功动机是创业者和非创业者的重要区别之一;Feindt等(2002)研究表明越是成功导向性强的网络创业者越能取得比他人更高的成就。Korunka (2003)等在研究企业家和非企业家之间的区别时认为,对成就的高度需要是一个重要的区别。

2.气场

气场亦称为内部控制点,和创业相关的另一个心理特征是内部控制点,关于气场的研究是创业研究者们一直关注的内容。内控型人相信自己努力能够影响结果,认为自己的能力素质对事情的结果起着关键性作用。Shapero(1975)发现创业家比非创业家有更高内部控制力。同样,在其他的研究中,内部控制点一直被认为是创业家的明显特征。Korunka (2003)等在研究企业家和非企业家之间的区别时认为,内部控制点是一个重要的区别。

3.冒险倾向

每一次创业都充满风险,由于创业环境的不确定性,创业机会与创业企业的复杂性,创业者能力与实力的有限性,都会带来风险。Korunka (2003)等在研究企业家和非企业家之间的区别时认为,采取风险的倾向是一个重要的区别。采取风险的倾向即冒险倾向,是指创业者对面临风险而承担的意愿,而风险和报酬往往是相对应的,高风险一般对应着高报酬,所以不同冒险倾向的人在创业投资行业往往不同。

4.网络人际关系

通过互联网的应用,创业者可以用最低的成本获得最新的信息,以较为廉价快捷的方式与顾客建立沟通,并且这种沟通方式比其他以往的方式都更便捷。在全球化及网络化的经济发展中,与合作伙伴及顾客间的关系对于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Ibrahim& Ellis (1993)认为关系网络的建立及维持是现今创业者成功的重要内容。

(二)电子服务质量

基于网站的电子服务是对传统服务的继承与发展,是信息时代兴起的一种新型服务方式。Zeithaml&Malhotra(2000)第一次正式给电子服务下定义,认为电子服务是网站为了促进消费者选择购买和递送产品及服务所提供的方便和有效的程度。

1.可靠性

对于电子商务交易而言,可靠性是评价电子服务质量最重要的方面。Zeithaml & Malhotra(2000)认为在购买过程中,顾客需要卖方及时提供信息以做决定,而顾客希望这些信息是可靠的,提出可靠性是顾客评价电子服务质量的一个重要方面。

2.响应性

Korper&Ellis(1999)认为网络顾客对服务的响应性要求很高,顾客希望在交易过程中卖方能及时回应所出现的意外情况。在整个过程中,顾客可能会提出一般产品的问题,或是关于在线交易过程中出现的不便而投诉。及时、友好地响应顾客可以使其觉得自己的意见被重视,并认为卖方是积极满足其需求,从而能与卖方建立良好的关系。

3.易用性

与传统交易模式相比,网络交易方便省时,免除了现实生活中购物的舟车劳顿,这是网络购物的一大优势。但是如果因为交易流程复杂烦琐而失去这一优势,势必会造成客户的流失。易用性是影响采用信息技术与否的关键变量,越是容易用的技术,越是增强对技术使用的控制感和有用认知。Korper& Ellis(1999)认为易用性对于潜在的顾客更加重要。

4.自助服务

互联网的出现使得服务方式不断改进,通过设计优良的在线自助服务系统,互联网能实现一天24小时不间断服务当在线服务人员不在时顾客可以实现自助服务,从而可以提供顾客的满意程度。

(三)环境支持

所有的创业活动都是在一定环境中进行的,而微观环境对于创业活动的影响是最直接的。结合研究的实际对象,环境支持分为两个要素:一是义乌市场环境;二是学校支持。但由于在尔后的问卷测试中发现两个因素区别效度不大,因而合并为一个要素,即环境支持。

(四)网络创业成功

关于创业成功,因创业者各异,对每个创业者来说衡量的标准一般是不一样,但是仍存在一定的共性。在传统环境下对创业成功的企业往往会选择以下的一些指标:发展前景、核心竞争力、成长速度、财务状况等。这些指标对于电子商务环境的创业同样适用。

(五)研究假设及模型

本研究主要内容是探索电子商务创业者特质(4个方面)、环境支持及电子服务质量(4个方面)对网络创业成功的关系。根据以上的论述,建立如下假设:

假设1 H1:成功导向显著影响创业成功

假设2 H2:冒险倾向显著影响创业成功

假设3 H3:气场显著影响创业成功

假设4 H4:网络人际关系显著影响创业成功

假设5 H5:可靠性显著影响创业成功

假设6 H6:响应性显著影响创业成功

假设7 H7:易用性显著影响创业成功

假设8 H8:自助服务显著影响创业成功

假设9 H9:外界因素显著影响创业成功

四、实证研究

(一)数据收集

本次调查对象为在校大学生,共发放问卷160份,回收142份,剔除无效问卷后有效问卷114份,问卷回收率88.75%,问卷回收有效率71.25%,其中男69人、女45人。

(二)信度及效度分析

效度分析显示KMO为0.85,同时各因子荷载介于0.6~0.85之间。一般情况下,社会行为科学研究认为,因子载荷量大于0.4就被认为是有效的。据表1,所有量表克伦巴赫系数介于0.65~0.93之间,一般情况下,α介于0.80~0.90之间被认为非常好;介于0.70~0.80之间比较好;介于0.65~0.70之间可以接受;0.60~0.65之间不能接受。另外,对所有指标进行分析,其α为0.946。因而,总的来说,整个研究变量的内部一致性和稳定性相对较好,可靠程度较高,说明各变量的相应度量指标之间具有较强的相关性。

(三)相关分析与回归分析

本研究采用相关分析,运用Pearson系数衡量简单相关关系的程度,逐个对因变量和自变量进行相关性分析,得出每个自变量与因变量的相关系数,具体结果见表2所示:

从上述的相关性分析可以推断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具有相关关系。但是相关分析是一个自变量对因变量的单独研究,不能表现总体自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程度。现应用多元回归分析从而从总体上来检验研究各个自变量对创业成功的影响程度(表3)。

根据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与网络创业成功相关的关键成功因素能够说明所有预设影响变量对创业成功影响程度为50%左右。其中,对网络创业成功影响最大的是网络人际关系,其次是气场、电子服务的可靠性。

五、结论分析

通过对创业者特质的四个方面即成功导向、冒险倾向、气场、网络人际关系,IT技术相关的电子服务质量的四个方面即可靠性、响应性、易用性、自助服务和外界环境因素与网络创业成功的相关分析,所有的九个变量与创业成功有着显著的相关关系。然而由于相关分析只给出了两个变量之间相关关系,是一个自变量对因变量的单独研究,不能表现总体自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程度,在尔后的回归分析中,只有气场、网络人际关系、可靠性三个变量通过了检验,其他六个变量在回归分析中并未能进入回归方程,认为这六个变量对于网络创业成功的影响不显著。因而九个假设中只有假设3、4、5成立,其他的假设通过检验不成立。

通过对网络创业成功关键影响因素研究,表明电子商务企业创业成功与气场、网络人际关系、可靠性在统计上显著相关。这个结果表明,成功的创业者应该相信自己的能力能够决定事情的结果,相信自己的付出总会得到回报,网络创业者的主控信念越强创业成功程度越高。另一方面,在电子商务时代,与他人合作及人脉关系仍然对创业成功有重要影响作用,网络人际关系越强越能建立成功的事业。而与此同时,服务作为当今电子商务重要的竞争手段,服务的可靠性越强创业成功可能性越高。

[参考文献]

[1]张玉利,杨俊.企业家创业行为调查[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3,(9).

[2]徐之舟,张青.创业环境研究[J].中外企业家,2006.(5).

[3]阮桂海,蔡建琼,朱志海,等.统计分析应用教程:SPSS,LISREL&SAS实例精选[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4]Christian,B.&P-A. Julien. Defining the field of research in entrepreneurship[J].Journal of Business Review,2000,(16).

[5]Ibrahim, A. B. & Ellis, W. H. (1993). Entrepreneurship and small business management: Text, readings, and cases(2nd ed.). Dubuque, IA: Kendall/Hunt.

[6]Ibrahim A.B. & l.R. Goodwin. Perceived Causes of Success in Small Business[J].American Journal of Small Business. 1986,(11).

[7]Jubka, Vesalainenm, Timo, Okhkala. Entrepreneurial identity, intentions and the effect of the push-factor[J]. Academy of entrepreneurship Journal, Volume 5,Number 2,1999.

[8]Korper, S., & Ellis, J. (1999). The e-commerce book: Building the e-empire (2nd ed.). New York: Academic Press.

[9]Korunka C., Frank H., Lueger M., Malgler J. The entrepreneurial personality in the context of resources, environment and the start-up process-a confiurational approach[J]. ET&P 2003-23-41.

[10]O'Neill, M., Palmer, A., & Wright, C. (2003). Disconfirminguser expectations of the online service experience: Inferredversus direct discon?rmation modeling. Internet Research:Electronic Networking Applications and Policy, 13(4),281-296.

[11]Shapero A. The displaced, uncomfortable entrepreneur[J].Psychology Today, 1975.

[12]Zeithaml Valarie A., A.Parasuraman, Arvind Malhotra. A Conceptual Framework for Understanding e-Service Quality: Implications for Future Research and Managerial Practice[C].Working paper. Marketing Science Institute, Cambridge. MA, 2000.

作者:楼晓靖,丁文云

第3篇:高校知识管理成功实施的关键因素研究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高校知识管理成功实施的关键因素,提出从形成知识文化氛围、制定完善的保障制度、严格执行三个维度来运行的策略,确保实现建设知识型高校的最终目标。

关键词:高校知识管理知识型高校管理策略

1 概述

高校作为知识密集型行业及知识创造的源地和知识传播的重要根据地,其所设置的一些专业培养了社会需要的人才,但是目前学生就业形势窘迫,面对学生对学校专业设置的质疑,对学校教育落后于社会需求的不满,高校必须要进行改革了。组织知识管理的实施成就了若干个大型企业的运作,为了适应知识经济的需要,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跟上信息技术发展的步伐,满足终身教育的要求,高校实施知识管理也成为了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1]当然高校实施知识管理还处在摸索阶段,借鉴一些企业的成功经验,高校知识管理也有一些保证成功实施的关键因素。

2 高校知识管理成功实施的关键因素

2.1 知识型文化氛围

高校虽然在创造并传播知识,但这仅针对教学而言,模式单一,且教师工作时间分散,教师之间及学校之间交流太少,这样的知识孤立根本不利于新知识的产生,很多教师没有机会学习新知识,也没有和他人共享知识的习惯,传播给学生的就是一成不变,脱离社会进步需要的知识。学校也要形成一种知识集中及共享的氛围,使教师及学生对知识产生互相交流的愿望,积极探索追求新知识,共同建立知识型高校。知识管理的“场理论”[2]为此提供了理论依据。在进行知识共享时不能有如个人主义,排斥交流,隐藏知识等现象,当然对知识贡献的奖励方式必须具体、实质、明确,否则难以奏效。

2.2 明确的知识定义

学者们常把信息与知识的关系比做两个大小不同的同心圆,信息是外层圆,知识是内心圆,这形象地表明了信息是知识的基础,而知识是信息的核心。[3]当学校进行知识管理时,必须在项目开始时将知识管理的目标界定清楚,不要把所有的数据、信息和知识相互混淆,否则知识管理项目就变成只是建立一个数据库或管理信息系统项目。例如高校建立的知识管理平台在职工上传资料时,要求必须附加一定的知识才能上传,如教师上传课件时,顺便将本门课的难易点及学生接受能力等情况加以说明,而学生上传一些学习总结时,要求其附加一定的客观数据以防主观臆断。

2.3 全面的技术结构和灵活的知识结构

知识管理要有良好的知识库和信息技术基础设施,如局域网络和blog等网上平台。学校还要有多种知识转移的通道,才能建立共享、丰富知识内容。另外,要将知识按师生熟悉的方式予以分门别类,列出关键项目进行查询,如teltech公司将技术名词设置成同义词典系统,让使用者可以自由浏览,以自己熟悉的关键词查询和连接相关知识,并随时更新补充用语。[4]

2.4 高层管理者的支持

任何一种新技术的导入必然会引起学校工作流程上的改变,会引起各方面的不适应,学校的高层管理者要决定知识管理的大方向,要与提高学校的核心竞争力相结合;要明确态度,坚定决心,建立权责分明的知识管理角色;要为知识管理的延续提供长期支持的资源;要排除所有的阻力,提升各单位协同合作的效果;这样才能形成上行下效的风气,使知识管理得以顺利进行。

3 高校知识管理实施措施

3.1 技术平台的搭建

知识管理的实施离不开信息技术的发展,要根据自己学校的特征选择正确的技术解决方案。知识识别与获取技术,如检索技术、知识门户、知识地图等可以为高校师生提供全球性的检索、互动式交流、采用智能化向导寻找知识等用途。知识开发技术,如语义网络、知识发现与数据挖掘、知识分类技术、知识合成与创新等可以对高校的知识进行表示、通过分析发现隐含的有价值的知识、对高校教学资源以及图书进行分类、帮助师生突破思维定势进行知识创新等。知识存储技术,如数据仓库、数据库、知识仓库等,不仅存储知识条目,还要存储与之相关的事件。知识传递与共享技术,如论坛、聊天室、知识社区、Blog等,便于进行显性及隐性知识的交流和挖掘。知识利用与评价技术,如网上培训、知识推送、自学习、可视化等,可以使高校重要的知识得到充分利用、可以对学校的专利权、版权及学术信息等知识资产进行管理。[5]

3.2 管理策略

高校的知识管理是一个长期渐进的需要付出不懈努力的过程,要进行积极的宣传和资金支持;要建立技术平台;还要有相应的激励、考核、分配制度及文化氛围的保障。

3.2.1 进行理念宣导

知识管理的成功与否涉及到整个学校的发展前途,也涉及到每一位师生,为了避免大家的不一致看法对项目实施造成阻碍,必须邀请国内外著名的知识管理专家,进行理念的植入,鼓励大家积极提出意见和建议,培养认同感,为长期的知识管理建设打下基础。另外,由于知识管理的引进和其他项目一样复杂,必须以点带面,当学习有经验之后再逐渐扩大。

3.2.2 鼓励全体师生共同参与

学校的领导掌握着学校发展的方向,也掌握着可支配的资金,知识管理的建设必须得到领导层的支持。而知识管理实质上就是通过知识管理的理念、方法和技术,对企业业务流程中无序知识进行系统化管理,促进企业的知识利用和创新,以提高企业的业务水平和绩效。[6]可见将知识管理与业務流程相结合,能提高学校各部门运行的效率,使领导层真切地体会到平台的高效及优势。

在知识管理新科技导入过程中,必然会引起工作流程的改变,甚至打破很多教师的传统习惯,引起大家的抗拒,应采取一些措施,如组织培训,加大宣传力度,在制度上将知识管理的推行作为岗位职责,激励大家接受改变。要做好技术支持工作,要配备专门的技术人员对用户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另外可以设置一些应用板块,例如论坛、邮箱、个人空间等使用户有足够的积极性去访问知识管理平台。如果教师对知识管理建设的热情不高,学校就应该制定有保障的长期有效的和薪酬、升迁挂钩的制度,增强教师的实际受益度,以激励他们参与建设。

另外,知识管理需要全体教师和学生的参与,如果单由管理阶层来驱动,得不到低层的支持和贡献,最终只能变成僵化的制度,不会有新鲜的知识注入。

3.2.3 持续的投入

首先,知识管理从开始就必须有明确的方向和目的,多与有经验的高校进行交流,聘请一些参与过知识管理建设的人作为顾问,时常给运行过程提出建议以免偏离正确的方向。对隐性知识只能间接得知知识管理运行的效果,要在运行一段时间之后选择合适的衡量要素;后续新项目建设和新科技引进要与导入知识管理时制定的策略保持一致;也不能轻易决定停止知识管理的运行。

其次,要配备专业的信息管理中心,对信息主管和信息管理员进行专业培训,由信息管理中心负责搜集信息并进行整理、统计,再上传至知识管理系统的专业知识库中。

最后,引进知识管理技术解决方案只是一个开始,学校应随着时代的发展对知识管理系统进行适时地评估和修正,包括信息技术的更新、持续的资金及人力的投入。

4 小结

高校实施知识管理已经成为知识时代的必然要求,本文通过分析高校知识管理成功实施的关键因素,提出只有从形成知识共享的文化氛围、制定完善的保障制度、严格执行三个维度来进行知识管理的建设,才能最终实现知识型高校。当然高校实施知识管理还处在摸索阶段,还有很多未知的因素需要做进一步的探索。

参考文献:

[1]廉晶晶.知识管理在高等教育中的应用[J].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8).

[2]苏新宁.组织的知识管理[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4:55.

[3]李华伟,董小英.知识管理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华艺出版社,2002.

[4]廖开际,李志宏,刘勇.知识管理原理与应用[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309.

[5]宋作玲,刘志海.高校知识管理的行为研究与技术研究[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1(17).

[6]杨晓林,武忠.业务流程导向的知识管理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网刊,2010(8).

作者:唐淑兰

第4篇:关键成功因素的概念

关键成功因素的概念是由D Ronald Daniel在1962年首次提出的,他后来成为麦肯锡管理咨询公司的常务董事。Daniel指出CSFs是实现组织目标的必要支持。1970s的早期,MIT(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识别出影响CSF的五种可能来源,包括:

行业结构;不同行业的结构不同,它们的关键成功因素是不同的。例如中国石油行业是

寡头垄断结构,而零售行业是完全竞争结构。在石油行业,关键成功因素之一可能是原油的稳定供应,而在零售行业,关键成功因素可能包括零售商品的质量和定价等。两个行业企业的关键成功因素是不同的。

竞争战略、行业定位和地理选址;行业中的每个企业都处于独一无二的位置,这是由企

业历史和当前竞争战略引起的。对于处于寡头垄断或垄断行业的小企业而言,大企业的行为通常会对小的竞争对手产生新的、显著问题。小企业的竞争战略可能是建立一个新的细分市场,摆脱完整的产品线,或者在不同产品线中配置不同的资源。这种战略是对大企业战略的一种回应。因此大型组织的战略可以是小型组织的关键成功因素。例如Dell在小型、便宜电脑领域的竞争战略是其他电脑制造商的CSF。小型组织必须识别他们可以采取的应对战略,以及衡量这些应对策略的有效性。在同一行业中,若组织采取不同战略,他们的CSF是不同的。例如采取成本领先战略的组织,其关键成功因素之一是严格的成本控制,而采取差异化战略的组织,其关键成功因素之一是新产品推出速度等。

环境因素;宏观环境的变化也会引起组织CSF的变化。例如在1970s早期,美国企业中

的高层经理几乎无人会将“能源供应”作为关键成功要素。然而,随着OPEC的成立以及石油禁运,充足的能源供应和能源价格稳定对组织规划和绩效有显著影响,因此能源供应这个因素越来越受到大多数高层经理的关注。

临时因素(temporary factors);内部组织因素通常导致企业关注临时的关键成功要素。

这些要素主要是指在某个特殊时期内会对组织成功产生重要影响的活动,某家保险公司由于其错误销售而受到行业管制部门的惩罚,那么短期CSF则是确保类似的错误销售和财务惩罚不会再次出现。

职能管理岗位(functional managerial position)。每个职能管理岗位有其自己的关键成功因素。例如几乎所有的制造经理都关注产品质量、库存控制和成本控制。

第5篇:英语作文:成功的关键因素

What is the key to success in the end ? I think the answer may be not unique,Different people have different thoughts.

Everyone wishes to be successful in life.It is widely believed that some people are born lucky and successful, because they possess high intelligence. But this is not true. High intelligence is not equal to success. Success lies in not only the intelligence factors but also the non-intelligence factors.

In my opinion, opportunity is a part of success. Many great people found great things by chance. It is true some successes

unexpected can be won help

don’t because of and come findings.butOpportunities

often.An opportunity just brings a promise but never realizes it on its own.Hardworking, which is an useful way to success. It is necessary for

us.Hardworking, which is means we will try our best to do the things.

Therefore, I think success is brought about both by innate intelligence factors and by non-intelligence factors.

第6篇:行业变革的驱动因素和行业关键的成功因素

房地产行业变革驱动因素分析

行业变革驱动因素是指那些改变整个行业及竞争环境的主要原因及因素。

敏锐地判断行业驱动因素是为了在制定战略时充分考虑几年后行业将发生的变化对公司经营可能产生的影响。行业中的许多事件都可能会对行业产生重要的影响,这些都可能成为行业变革的驱动因素。

驱动因素分析分为两步:辨认各种驱动因素,估量出驱动因素将会对行业产生的影响。不过,虽然在某一行业中有许多变革因素在起作用,但是真正能够算得上驱动因素的一般只有3~4种,因为驱动因素是行业变革原因和方式的主要决定因素。

面前的房地长行业,主要的行业变革的驱动因素有以下几点:

一、行业长期增长率的变化。

行业增长率的上升或下降是行业变革的一个因素,因为它会影响行业供应和购买需求方面的平衡,进入和退出方面的平衡,影响竞争厂商增加销售量的难度。长期需求的攀升会吸引新进入者进入市场,鼓励既有厂商增加生产能力。市场的收缩则会导致行业的某些公司退出该行业,诱使剩下的厂商关闭最低的生产工厂收缩业务量。

对于房地产行业来说,支撑行业需求增长的三个因素不变:城市化带来的新增需求、改善性需求和人民币升值导致的投资需求。

持续的城市化进程是房地产市场需求最坚定的基石。我国的城市化率1996年为30.48%,2006年达到43.90%,以平均每年1.34个百分点的速度上升。相对美欧等发达国家75%—88%的城市化率,我国的城市化进程还将持续20年,每年带来的城市新增人口在1700万左右。

改善性需求是房地产市场需求的重要部分。随着我国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持续高速增长,城镇居民的居住条件不断改善,城市人均居住面积超过了26平方米,在10年时间里增长了50%以上。据建设部政策研究中心发布的报告预测,到2020年城镇人均居住面积将达到35平方米。

城市化带来的新增人口需求和城市原有居民的改善性需求将长期存在,根据以上数据估算,截至2020年,我国城镇居民住房需要126.44亿平方米的新增供应量,平均每年约9.73亿平方米。

二、营销革新。

如果竞争厂商能够成功的引入产品销售的新方式,那么,他们就可以激起购买者的兴趣,扩大行业需求,提高产品竞争度的差别,降低单位成本。这其中的每一点都可以改变竞争者的竞争地位,迫使竞争对手修订战略。目前的房地产行业的利润量还是很大,很多商家为了将自己的商品房卖出高价格,不惜用各种营销手段吸引顾客。

三、政府政策的变化

进入2010年后,政府反复对房价的快速上涨表示关注,也出台了一系列措施为楼市降温。这些措施的影响如何及将来是否可能采取

其他措施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打压了上市开发商的股值,

但房地产行业活动仍相当强劲。虽然增长势头放缓,但新建商品房的销量和新开工面积仍处于历史高位。

除了收入的增长提高了正常的住房需求外,房地产需求还受到其他几个因素的有力支撑,包括(i)较低的利率,低利率意味着融资成本低,并且由于其他资产的回报率较低使得投资房地产的机会成本减小;(ii)地方政府加速推进城镇化带来的旧房改造或农村住房拆迁,这在增加供给的过程中同时创造了需求;(iii)房价不断上涨的预期,再加上持有成本几乎为零,也助长了投资需求。

供给方面,由于地方政府希望维持高地价和高房价,增加用于普通商品房建设的土地有效供给的努力大打折扣。增加大城市郊区和内陆地区住房供给的措施已经启动,但要转化为供给仍需时日。

房地产行业增速放缓但仍然强劲

房价快速攀升

因此,虽然有一系列的打压房地产政策的出台,但是房地产行业利润空间巨大,竞争依旧激烈。

房地产行业关键的成功因素

一、 必要的土地资源储备

土地资源是房地产开发的核心生产资料,是房地产开发企业的命脉,同时,地价也是房地产成本的主要组成部分约占全部成本的三分之一。获得位置、环境优越、价格便宜的土地对房地产的开发企业而言非常关键。

二、 雄厚的资金实力

房地产是资金密集型行业,投资金额大,回收期限长,房地产开发企业发展需要有雄厚的资金实力做后盾。雄厚的资金实力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要有充足的自有资金;二是要有良好的融资能力。

三、丰富的人力资源

房地产业具有知识密集型、业务门类广、专业性强的特点,世纪投资分析、规划设计、营销策划、企业管理、成本核算、建筑施工、法律等诸多专业。房地产开发企业要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拥有大量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

四、诚实可信的品牌

国内的一些企业,如万科、中海、金地以及远洋等在公众中树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因此其产品在市场上也是极受欢迎的,保证了公司的成长环境 。

五、准确的市场把握能力

房地产可开发企业的市场把握能力是指企业准确的把握市场运行规律和运行过程,掌握房地产市场的周期循环。房地产开发企业的市场把握能力表现在房地产开发项目的定位、产品定位、营销方案的选择和现在营销手段的运用能力等方面。

六、良好的企业文化

良好的企业文化有助于增加企业的凝聚力和团队的高效性。也是决定行业成功的重要因素。

七、可靠地产品质量

第7篇:如何评估企业的行业关键成功因素

正略钧策管理咨询 顾问 曲飞宇

关键成功因素(key success factor, KSF)是产业分析时最需优先考虑的要项,也是企业管理中重要的控制变量,其能显著影响企业在产业中的竞争地位,以及竞争优势。大部份的产业都具有三至六项的决定成功因素,如果一个公司想成功,必须掌握某些关键因素。产业关键成功因素会随着产业特性、驱动力、企业经营目标、竞争状况、时间的变化及地域的不同而有所改变。评估企业的行业关键成功因素可以分为四个步骤:第

一、确定关键成功因素集合;第

二、关键成功因素集合的筛选;第

三、关键成功因素的选择与权重;第

四、针对企业的关键成功因素情况进行评估,提出改进策略。

一、确定关键成功因素的集合

确定企业的KSF可以从三个维度入手:外部环境、内部环境、产业经营策略。外部环境方面,企业管理者必须时常注意企业外在环境的变化,以了解环境中的机会与威胁,使得企业能随时因应不同的环境冲击,并及时调整经营策略。内部环境方面,内部环境在于了解

企业本身的优劣势,并衡量达成目标及克服外在环境冲击的能力,作为制定经营策略的基础。产业经营策略方面,产业经营策略主要是在规划,如何在既定的产业环境内,企业应采取何种手段或方法与其它企业竞争并取得优势。笔者参考波特竞争五力分析框架、企业内部资源能力和波特战略框架整理出企业关键成功因素的标准因素集合,如表1所示。

表1关键成功因素的集合

二、关键成功因素集合的筛选

在确立关键成功因素集合的基础上,我们可以从关联度和提及度两个方面对关键成功因素进行筛选。以行业、企业内的专家为调研对象,以面对面访谈的形式,了解行业、企业

专家对行业成功因素的理解和认识(也可以调研问卷的形式,由专家根据问卷提供的关键成功因素进行选择),而后,为专家提供关键成功因素集合,由专家进行修正和补充。最后,按照总体调研的总量,计算各个成功关键因素的提及度A。

A=Xi/N(Xi为填写X的人数,N为填写的总人数)

根据调研样本的数量,确定A的筛选百分比(一般为70-80%),从诸多关键成功因素中筛选出专家认同的行业关键成功因素。

三、关键成功因素重要性和权重

要确定关键成功因素的重要性和权重,可以分两步来操作:关键成功因素的重要性调研问卷,在专家群体中进行调研。问卷设计依照Thomas L.Saaty分析层级法加以设计,问卷采同一层级间成对比较方法,而评比尺度可分为:同等重要(1)、稍重要(3)、颇重要

(5)、很重要(7)、绝对重要(9),而尺度间穿插比较折衷值(2)、(4)、(6)、(8)。

根据数据调研结果进行AHP分析,确定各关键成功因素的权重。使用Expert Choice决策支持软件,计算AHP 问卷各层级权重及检定其一致性;并经筛选有效问卷,每份问卷回收后,先以Expert Choice计算其一致性,最终计算各关键因素的权重。

四、企业关键成功因素评估

在确定了企业行业关键成功因素组成及其权重的基础上,需要进一步对企业的关键成功因素进行评估,以制定企业战略改进措施。企业关键成功因素的评估可以从关键因素具备

状况、战略匹配度两个维度开展。关键因素具备程度主要是对企业关键成功因素的静态分析,可以采取标杆分析的方法,对行业内的领先企业关键成功因素的具备状况进行比较。战略匹配度主要基于企业未来发展的战略目标,是企业关键成功因素的动态评估,主要基于战略目标对企业关键成功因素的要求。在建立了企业关键成功因素评估矩阵的基础上,企业针对不同的KSF采取保持领先、强化发展、维持发展、减少投入四种发展策略。另外,根据确定的关键成功因素的重要性和权重,我们也可以对战略规划和措施进行必要的修正。

本文作者系正略钧策管理咨询顾问,如需转载,请联系正略钧策市场部,

010-59082979/2981

第8篇:企业战略转型成功的内部关键因素

张颉2007年3月

随着市场竞争环境的日益激励,令企业所处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而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又令市场上存在很多的发展机会;空间挤压和机会吸引的双重作用力使企业产生出战略转型的原动力。在战略转型时,企业往往比较关注对新市场和新领域等外部因素的分析,而忽略企业内部环境对于战略转型是否支持的分析,或者对于内部环境对战略转型成功所起到的影响没有充分的预计,而这点往往会直接导致企业战略转型的失败,TCL欧洲扩张战略的惨败就是一个典型的案例。因此,本文将从与企业战略转型密切相关的三个关键因素:核心文化、战略管理和内部资源三个方面阐述企业在战略转型中需要关注的重点。

1.调整核心文化以适应新环境,指导新战略

首先是对企业的核心文化进行调整,因为企业文化是最好的员工凝聚剂。一个企业要成功,需要有一个好的企业家带领,而一个企业要把成功长久地持续下去,必须要有适应企业发展阶段的核心文化将员工的思想凝聚在一起。

企业的核心文化决定了企业是否能够持续发展。方正与惠普的成功是“企业家创新”与“时运”结合的结果,尽管他们两者之间的技术有着很大的差距,但其成功的本质没有什么差异。然而,惠普在成功上市之后,其创始人就带领核心管理者召开了高峰会议,制定了在业界获得美誉的惠普之道。惠普之道是惠普能够持续成功的源泉,也是这么多年使惠普能够不断超越自我的根本原因。而北大方正就像一只背着金子在飞的鸟,总以为自己很富裕,殊不知你真正的优势是飞翔能力而不是什么外在的财富,而目前外在的财富恰好很可能就是未来飞不过大海的原因。北大方正在领导层频繁变动的过程中,始终也没有制定出自己的核心文化,始终也不知道自己究竟是一家什么样的公司。如果连公司的领导层也无法明确地向员工阐述这个问题,那员工更是如一盘散沙似的不清楚自己应该往哪里去发展。方正1.68亿港元亏损并不是一个突发的危机,它的发展思想早已预示着这个悲哀的结局。

企业在进之初,首先就需要对核心文化进行调整。因为配合战略转型,必然有新的企业战略和一系列的战略主题被制定和推出,而这些战略的制定必须要有一个清晰的核心思想进行指导,那就是未来究竟要成为怎样的企业。而且企业愿景、使命、价值观的改变也会指引员工进行自我转变,

向战略转型所需要的方向发展。对于无法适应新文化新战略的员工要有计划地通过招聘符合企业核心文化的新员工逐步进行换血,否则这些员工就将成为变革的阻力,甚至导致变革的失败,TCL就曾经因此重创,至今还是一蹶不振。企业的战略转型是一次重大的变革,而所有的变革都是对现有平衡的破坏,原有企业文化的惯性必然会阻碍变革。如果缺乏核心文化的转变和在员工中的深刻宣灌,原有文化的惯性必然会令员工在原有的方向上延续发展,战略转型从根本上就无法取得成功。

2.战略计划的严谨部署和战略实施的严格监控

战略转型一般都会涉及进入新的业务领域或引入新的价值链模块,企业的资源是有限的和宝贵的,而战略转型本身就是一个资源的分散,这在给企业发展带来机会的同时也给企业带来的一定的潜在危机,一旦失误,不但新领域的拓展遭受失败,更可能会影响到企业原有领域的经营。

全面的内外部环境分析是必不可少的。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中国,企业的周围充满了机会,但也遍布着陷阱,企业在看到机会的同时也要对外部环境进行全面分析,对内部资源进行充分评估,否则很可能因为抵制不住诱惑而深陷泥潭。在TCL兼并汤姆生的时候,波士顿咨询在经过分析后发现外部环境的风险和TCL内部的资源不足使收购的成功率低于50%,因此建议TCL放弃收购,但TCL因为抵制不住机会的诱惑仍然决定收购,之后接连出现了18个月扭亏神话的破灭和连年的巨额亏损,不但TCL的欧洲拓展之道阻碍重重,TCL中国总部也经受了重创,至今仍未走出阴影。

清晰且可行的战略规划能令战略转型事半功倍。由于战略转型之后,市场定位和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都可能发生变化,如何进入和迅速占领新的市场,如何将新的模块和现有的经营方式结合起来,使其能够顺畅运行,都是战略规划时需要思考的问题,通过战略规划,企业还将集中资源以重新建立和增强企业内部新的核心竞争力。在战略规划阶段,需要制定一系列支撑新战略的战略主题,以及实施的进程,战略规划清晰地为企业指出未来发展的方向、道路和步骤。战略转型的成功典范IBM,在看到硬件行业越来越关注制造成本,而IBM在这方面的优势将会越来越弱,因此IBM进行了周密的战略规划,从建立咨询平台,到收购安达信的咨询部,再到向联想出售其硬件业务,IBM坚定而稳健地迈出了转型的一步又一步。时至今日,IBM已经成功地从硬件设备的制造商转变为服务提供商,发挥其行业经验和技术优势,从为客户提供各类服务中获取更高的利润。

分析和规划还仅仅是在为战略转型做准备,战略转型要能够成功实施,严格地实施监控和及时地战略调整是战略转型进入实质阶段的必要手段。每个战略主题都应该设置有一系列的指标,通过对指标的定期监控反映其实施情况。由于战略转型的企业在进入一个新的领域时具有更多的不确定性,因此实施监控能够帮助企业及时地发现战略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通过不断地对问题进行调整以确保战略实施的效果。

3.战略转型前的内部基础资源规划和准备

由于企业在战略转型时会进入新的行业领域或新的价值链模块,这就必然需要企业进行相应的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式的变革,而这些变革能够成功都需要相关的资源支持,其中最关键的就是管理体系和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是战略落地的体制保障,而人力资源是战略成功实施的关键支持,这两点都是需要在战略转型之前提前进行准备和规划的部分。

管理体系是战略转型成功在硬件上的保障因素。基于我国的企业管理发展历史较短,特别是民营企业的管理基础比较薄弱,其内部管理水平与公司经营规模往往是不同步,甚至是有很大差距的,所以建立完善的内部管理体系是十分必要的。制度和规范为员工在工作上提供了指引,组织和职位体系帮助员工清晰自己的工作职责,目标管理体系使员工明确了工作所要达到的目标,绩效管理体系为员工绩效的提升提供了帮助,薪酬管理体系将工作成绩和收入回报的之间关系显现地更为直接,职业生涯管理体系为员工建立未来职业发展的通道。内部管理体系是企业经营能够正常进行的基础保障,同时也为企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在内部管理体系没有建立完善的时候就贸然进行战略转型是相当危险的,在稳定的环境之下,员工尚能够依靠企业的工作惯例进行工作,而战略转型的过程中,企业内部的工作惯例将受到破坏,此时如果缺乏规范的管理体系对员工的工作进行指导和管理,不但战略转型无法完成,甚至连企业的正常运营都将受到影响。因此,企业在开始战略转型之前,一定要有一个准备阶段,完善其管理体系,并对战略转型后的管理体系进行规划。

人力资源是战略转型成功在软件上的支持因素。由于战略转型的公司在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式上将发生转变,因此企业在部分职能上出现员工的缺位,而部分原有的员工在战略转型后也可能无法再满足企业的要求。人是战略得以实现的最重要资源之一,因此必须在战略转型的开始之前就对人力资源进行规划。战略转型不可能一蹴即就,而要经历一个过程。公司应该综合对战略支持的

重要和迫切程度,以及对保证正常运营的支持程度,制定人力资源规划。在人力资源规划中,必须明确人力资源的建设过程需要分成几个阶段完成;每个阶段需要哪些方面的人员配置;这些人员是计划通过招聘、培训还是内部晋升的途径实现;由于人力资源的有限性,同时人力资源也是有成本的,因此部分一步到位有困难的人力资源配置,可以从低水准人员向高水准的人员分阶段聘用,以适应不同阶段的经营要求,也不会延误战略转型的时机。除了为公司补充新的人员之外,考虑到公司发展过程中的人员稳定性,对于公司的现有员工也要提供战略转型期间职业生涯发展的特殊指导,以帮助员工了解公司的战略方向,确定自己的发展计划,跟随公司共同发展。

综上所述,企业核心文化的调整是保障员工具有凝聚力,并向战略方向发展的首要因素;清晰可行的战略规划和有效的战略实施监控是令企业始终能够处于战略转型的轨迹之中,确保预期效果的重要手段;而成熟稳定的内部管理体系和符合发展阶段的人力资源为企业战略转型成功在硬件和软件上提供了双重保障。通过对这三个方面因素的关注,企业将会在战略转型中获得更大的内部动力而提升成功转型的能力。

第9篇:美国大学面试成功的三大关键因素

美国大学面试是许多学校考察申请者的一个环节,申请者要在美国大学面试环节中表现自我。那么申请者要怎样应对美国大学申请面试呢?美国大学本科面试怎样做才能与众不同呢?了解美国大学面试的动机

留学专家说,首先要明确美国大学面试学生的目的,才能在美国大学申请面试之前做足准备工作,胸有成竹自然就能应对自如了。留学专家介绍,大学在招生过程中进行美国大学面试的目的,主要有以下三点:

一、了解学生的沟通能力。留学专家说,美国名校的本科教育的目标,是培养素质全面的合格公民,其中一项非常重要的素质就是沟通能力。沟通能力不仅仅指英语口语能力,还包括思考问题的能力、表述的逻辑性和简洁性,个人观点和价值观等诸多方面。相比于写在纸面上的文字,面对面的沟通更能体现学生这方面的素质。

二、核实或进一步了解申请材料中的某些信息。留学专家介绍,在录取过程中,录取委员会往往会先对申请材料进行审核,然后对他们感兴趣的申请者发放面试通知。这种美国大学申请面试叫做邀请类面试,邀请类面试要比一般面试深入得多。校方面试人在面试之前已经对申请人的材料仔细阅读和研究过。他们往往对申请材料中的某些细节有兴趣,或者对材料中的某些部分存在疑点需要核实。

三、向学生介绍学校,了解学生对学校的真正兴趣。很多录取官在发出最后决定前,都会试图去向申请人介绍自己的学校,并且会考察学生对学校的认识和对学校的热爱程度。美国大学面试过程自信很重要

资深留学专家介绍,在美国大学申请面试的过程中要掌握一定的技巧,能自信、主动地表现自我的学生往往会让面试官印象深刻:

一、自信。一定要自信,这点太重要了。面试的时候如果教授问你一个问题,而你表现出没有思想准备的表情,不断出现“嗯„„啊„„噢„„”等语气词,肯定会给人一种不自信的印象,他们更希望看到你能胸有成竹,侃侃而谈,充满自信。另外,在面试时一定要摆正心态,切不可把自己置于被拷问的境地,而是把面试官当作是一个朋友,把面试当作是一个交流心声、展示自我的的机会。

二、真诚。美国大学本科面试官往往经历丰富,阅人无数。千万不要说一些言不由衷的话,这样会让自己看上去很假。这就要求申请人在撰写申请材料时,要尽可能地表达自己的心声。

三、主动。主动的原则很重要。很多学生在面试时不懂得引导面试官,而是被动地回答美国大学本科面试官的问题,这样的面试,一般都难以引起面试官的兴趣,难以让他兴奋,难以让他留下深刻的印象。正确的策略是,在面试官接受的前提下,尽可能地将面试的话题引向你擅长的方向,或者你精彩的一面。这样,不但能给面试者留下深刻的印象,还会减少对你不擅长部分的压力。因为一个面试的时间基本上是固定的,你主动推送的内容多了,他提问的机会自然就少了。

四、简洁。这是在回答问题时的一个基本原则。说话切忌啰嗦、绕圈,一定要直接,简洁。这和主动的原则并不矛盾。要知道,用不怎么流利的英语,费力地和美国大学本科面试官兜圈子,那就基本上没戏了。

美国大学面试前该如何准备

资深留学专家介绍,美国大学本科面试前,学生首先要对自己的申请材料烂熟于心,对各种问题要尽可能地准备。特别对于将要进行面试的学校要充分了解,将自己希望了解而在学校网站或其他材料上无法了解到的问题一一记录,以便在面试中向面试老师问询。同时,

要明白自己为何选择该学校而不是其它学校。这点很重要,无论哪所学校都非常希望招到适合自己学校的学生,反之,无论哪个学生也都非常希望申请到适合自己的学校。同时要对面试人作必要的了解,包括其教育和工作背景,以及其个人爱好和兴趣等,这些可以通过网络搜索或者通过上届校友作必要的了解。

另外,美国学校喜欢招收才华横溢的人,特别欢迎申请人能展现自己独特的才华。所以在适当的时候,个别专业可以通过作品道具来展现。如果是作家,可以带几篇英语作品,如果是音乐专业的申请人,可以带着乐器,演奏一曲等。当然,也不要过于依赖道具。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美国大学面试牢记三部曲的资讯,非常实用

上一篇:人民法院执行工作规范下一篇:网络通信测试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