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说诵读教案

2023-06-1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教案环节内容/特点身体表演与空间互动+理论讲解将“空间尺度、限定与围合方式、光线、材料、建造、场地、结构”等知识点的认知与训练综合地介入教学。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师说诵读教案》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第1篇:师说诵读教案

《劝学》《师说》教案

必修一《劝学》《师说》复习教案

【教学目标】

1.背诵《劝学》《师说》 。

2.掌握文中出现的如“绝、致、疾”等重点实词,“而、之、其、于”等虚词 ,并能准确翻译重点句子。 3.在掌握文本知识的基础上做到学以致用,达到知识迁移的目的。 【教学重点】掌握文中出现的实词、虚词及特殊用法 【教学难点】翻译特殊句式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自主探究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切块一:导入:请全班同学背诵《劝学》、《师说》。老师点评、讲解课前自主学习里同学们常错的题。

切块二:辨析重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请同学当堂做并起来回答,老师点评补充。

明确:

(一)而

⑴连词,表转折。

⑴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⑵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⑶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

⑷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⑸惑而不从师。 ⑹小学而大遗。

⑵连词,表修饰。

⑴吾尝终日而思矣。

⑵吾尝跂而望矣。

⑶登高而招。

⑷顺风而呼。

⑸则群聚而笑之。

⑶连词,表递进。

⑴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⑵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⑷连词,表并列。

⑴蟹六跪而二螯。

⑵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

5、连词,表承接。

⑴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

⑵人非生而知之者。

⑶吾从而师之。

⑷择师而教之。

(二) 焉

⑴积土成山,风雨兴焉。(兼词,于之,从这里)

⑵积水成渊,蛟龙生焉。(兼词,于之,从这里)

⑶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句末语气助词,了)

(三)之

1 ⑴代词。

⑴青,取之于蓝。(代靛青)

⑵冰,水为之而寒于水。(代“冰”)

⑶人非生而知之者。(指代知识、道理等)

⑵助词。

⑴不如须臾之所学。(用于定语和中心词间,无实义)

(2)非蛇蟮之穴,无可寄托者。(的)

(3)道之不传也久矣。(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4)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定语后置的标志)

(5)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宾语前置的标志)

(四)于

⑴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从,比)

⑵善假于物也。(介词,表对象,可不译)

⑶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比)

⑷而耻学于师。(向)

⑸于其身也,则耻师焉。(对于)

⑹其皆出于此乎?(从)

⑺不拘于时,学于余。(被,向)

(五)其

⑴其为惑也终不解矣。(代词,那些,指代疑难问题)

⑵其闻道也固先乎吾。(代词,他,指代“生平吾前”者)

⑶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代词,他的)

⑷其皆出于此乎。(副词,表揣测语气,大概)

⑸其可怪也欤。(副词,与也“欤”配合表反问语气,相当于“这不是„„吗?”)

切块

三、找出并解释下列各句中一词多义的词语。

请同学当堂做并起来回答,老师点评补充。 明确:㈠师

⑴古之学者必有师。(老师)

⑵师道之不传也久矣。(从师求学)

⑶吾从而师之。(以„„为师)

⑷吾师道也。(学习)

㈡传

⑴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传授)

⑵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流传)

⑶六艺经传皆通习之。(解释经文的著作)

㈢则

⑴于其身也,则耻师焉。(却)

⑵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就)

(四)所以

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用来„„的) ⑵圣人之所以为圣。(„„的原因)

(五)道

⑴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道理)

⑵师道之不传也久矣。(风尚,传统)

切块四:明确特殊句式

请同学当堂做并起来回答,老师点评补充。

明确:

(一)判断句

⑴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2 ⑵非蛇蟮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⑶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⑷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⑸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二)省略句

⑴輮以(之)为轮。

⑵假(于)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⑶今其智乃反不能及(之)。

⑷吾从(之)而师之。

(三)状语后置

⑴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⑵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⑶善假于物也。

⑷而耻学于师。

⑸师不必贤于弟子。

⑹学于余。

(四)定语后置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五)宾语前置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六)被动句

⑴不拘于时。

切块五:当堂检测

请同学们在十分钟内完成以下的题目,并当堂回答,回答时还得说出原因。

明确:

1、 A

2、 D

3、 B

4、 D

5、

(1).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坚强的筋骨,(却能)上吃泥土,下饮地下水,是因为用心专一。)

(2).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断句停顿不理解,向老师学习,疑惑不能解决,却不向老师求教,小的地方学习,而大的方面丢弃,我看不出他们是明白事理的。)

(3) 李家的孩子叫蟠的,年龄17岁,喜欢古文,六经的经文和传文都普遍地学习了,不受世俗的限制,向我学习。

切块六:布置作业

完成导学案后面的课后作业

切块七:小结

第2篇:《师说》教案

师 说

【教学目标】

1、掌握重要字词及文言现象,背诵全文。

2、领会课文正反对比、破立结合的论证方法。

3、学生通过探讨认识从师的重要意义。 【教学重点】

1、理解文中的多义词,解释它们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和用法。

2、掌握文中名词、形容词的意动用法,能解释具体语境中意动词的含义。

3、区分课文中的古今异义词,理解它们的古今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荀子的《劝学》,明确了学习的重要意义。通过学习,人们的修养与学问可以得到提高。那么,学习的最佳途径是什么呢?是自学,或是从师学习?————韩愈《师说》

二、作者及背景简介:

韩愈,字退之,世称韩文公,昌黎先生。 韩愈和柳宗元一起大力提倡古文运动,主张文章应该象先秦散文一样言之有物,阐发孔孟之道,语言要新颖,“言贵创新,词必己出”。二人不论在理论上或是在在创作实践上,都有力地促进了古文运动的兴起、发展,并身体力行,终于把文体从六朝以来的浮艳的骈体文中解放出来,奠定了唐宋散文的基础。韩愈被推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在韩愈所处的中唐时代,虽然推行科举制度,但耻于从师的风气却很盛行,上层“士大夫之族”无论学业如何,都有官可做,所以他们不愿从师学习,而且他们也反对别人从师学习。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唯有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抗颜而为师”,并著《师说》千古佳文。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自读,思考:

韩愈对从师持什么态度?当时人是什么态度?找出文中词句。

四、研读课文

1. 本文的中心论点?

古之学者必有师。 2. 人为什么要从师?当以何人为师? 老师的重要作用: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从师的必要性:人非生而知之者„„终不解矣。

择师的标准: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2.第二段分论点是什么?是如何论证从师的重要性的?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本段运用了正反对比论证。

纵比:

古之圣人,从师而问

今之众人,耻学于师。

自比:

对其子,择师而教

于其身,耻学于师

横比

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士大夫,群聚而笑之

3. 第三段核心句(论点)是什么?是怎样论证的?

圣人无常师。

援引例证。以备受推崇的圣人孔子的无可辩驳的言论和实践为例,说服力极强。 4. 李蟠好的是什么样的“古文”?他不愿被什么样的“时”所束缚?

李蟠“好”的正是韩愈倡导的“六艺经传”;当时社会风气不好,人们不肯从师而学,李蟠不受风气影响,拜韩愈为师。

五、总结

本文开头先提出中心论点,然后从老师的重要作用和人的认识规律方面阐释从师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第二段先提出师道之不复的观点,然后通过三组对比,批判了当时士大夫耻于从师的风气;第三段以孔子事例,赞赏李蟠从师,从正面阐明从师道理,文章观点鲜明,思路清晰,围绕从师反复论证,又处处照应,结构严谨。

六、作业:1.背诵全文 2.《学海》练习

第3篇:《师说》教案

教学目标 :

1、认识从师的重要意义。树立尊师重教的思想,培养谦虚好学的风气。

2、学习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

3、掌握有关“说”的文体知识。

4、掌握重要字词及古今异义词,背诵全文。 教学重点:

1、理解文中的多义词,解释它们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和用法。

2、掌握文中名词、形容词的意动用法,能解释具体语境中意动词的含义。

3、区分课文中的古今异义词,理解它们的古今义。 教学课时:3课时 教学步骤 :

第一课时

一、导入课文。

从初一学过的《论语》中孔子说的一句话:“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导入。

板书课题。解题。

题目不是“说说老师”的意思。“说”是一种议论文的文体,古义为陈述和解说,因而可按“解说„„的道理”来理解。所以《师说》,即“说师”,意思是解说关于“从师”的道理。初中学过的《爱莲说》、《马说》等等都属“说”一类文体。

二、作者简介及背景:

韩愈(768一824)字退之,唐代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县)人,著名文学家、哲学家、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著有《昌黎先生文集》四十卷。他和柳宗元一起提出“文以载道”、“文道结合”的观点,主张学习先秦、两汉“言之有物”、“言贵创新”的优秀散文,坚决摒弃只讲形式不重内容华而不实的文风。经过他和柳宗元等人努力,终于把文体从六朝以来浮艳的的骈文中解放出来,奠定了唐宋实用散文的基础。他的散文,题材广泛,内容深刻,形式多样,语言质朴,气势雄壮,因此后世尊他为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询、苏拭、苏辙、曾巩、王安石)之首。

(写作背景)在韩愈所处的中唐时代,虽然推行科举制度,但上层“士大夫之族”无论学业如何,都有官可做,所以他们不愿从师学习,也反对别人从师学习,耻于从师的风气很盛行。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由魏晋世以下,不益不事师。进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唯有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抗颜而为师”,并著《师说》来抨击耻于从师的风气,大力宣扬从师的必要性和正确途径,提倡能者为师,不耻下问,教学相长。这些精辟的见解突破了过去的旧框框,具有积极的进步意义。

三、初读课文

1.第

一、

三、四段学生齐读,第二段师领读。

2.订正以下字音:

句读

阿谀

郯子cháng苌弘

师襄

老聃

四、研读课文第一段 (一)字词疏通

1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求学的人

是靠(他)传授道理讲授学业解答疑难的

学者:者字短语,相当于名词

受同授

2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生下来就懂得道理的

跟从老师(学习) 那些成为疑惑的

而,表顺承

而,表转折

3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懂得的道理本来比我早

跟从(他)拜他为师

相当于介词“于”

于:表比较,比。 师:名作意动:以„„为师

4吾师道也,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是(向他们)学习道理的

哪管他们的生年比我早还是晚呢?

5是故无贵无贱, 无长无少,

无论地位尊贵

地位卑贱

年龄大 年龄小

无„„无„„:无论„„还是

6道

之所存,

之所存也。

道理存在的地方 就是老师存在的地方(意为谁懂得道理,谁就是老师) 之:结构助词,用在定语和所字结构中间

(二)内容梳理

1.思考:哪句可以看作是本文的中心论点?哪句指明教师的职责?那些语句阐明从师的必要性?哪些语句阐明择师的原则和态度?

2.明确:1)首句:推出中心论点:学者必有师

托古言事,乃针对当时士大夫以从师为耻而说的,更增加力度。 与结尾“余嘉„„”呼应。 2)第二句:教师的重要作用或职责

突破了一般人对教师职责认识的局限,把教师的职责从“授其书而习其句读”扩大到“传道„„”,这在当时是个不小的进步。

道,儒家的思想。业,儒家的经典,道的载体。 3)

三、四句:从师的必要性 这是承“解惑”而言的。 4)择师的原则和态度

针砭了当时上流社会看重门第高低的恶劣风气,提出“师之所存„„”的原则,此思想无疑是积极的,进步的。学问面前,人人平等嘛。

这是承“传道”而言的。那么为什么不承“受业”展开呢?因为人人皆知教师有“受业”的职责。

3、总结本段

总说老师的作用和从师学习的必要性、重要性,指出择师的原则,推出“无贵无贱,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的结论。

4、背诵本段

五、布置作业

一、给下列加点词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是通假字的,就在它下面划横线。

1.六艺经传(

)

2句读(

)之不知

3.无长(

)无少

4.或师焉,或不(

)焉

5.官盛则近yú

6.孔子师„„cháng

弘、老dān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学习第二段

一、检查复习

1、提名背诵第一段。

2、提问个别字词。

二、研读第二段

1、指导朗读。

指导正确断句,如:师道之不传也/久也

2、词句疏通

1嗟乎!师

道之不

传也久矣!

从师的风尚

没有传播

之: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也:表句中停顿

2而 耻学于师。

却以向老师学习为羞耻

耻: 以„„为耻。

3圣人之所以为 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

皆出于此乎?

所以:„„的原因

成为

大概

这个原因吧

4则耻师焉。以从师为耻

5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之: 宾语前置的标志,助词

6或

焉,或不

焉。

有的从师

不从师

焉:语气助词

7巫

医乐师百工 之

人,不耻相

师。

各种工匠这些

互相学习

8今其

乃反

不能及,

其可

怪也欤!

他们的智慧竟

反而

赶不上 这可真

3、简析

1).这段文字运用怎样的论证方法?

2)这段文字运用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边析边整理出以下板书:

古之圣人与今之众人

其子与其身

百工之人与士大夫之族

从师

耻学于师

择师

耻师

不耻相师

群聚而笑

圣益圣

愚益寓

小学而大遗

其智乃反不能及

从师的重要性

3)小结:本段 一连用了三个对比,都是批判士大夫不重师道的恶劣风气,阐明从师的重要意义。结语语气一句比一句加重。第一句“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反诘语气;第二句“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否定、责备语气;第三句“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与软”,讽刺语气.感情强烈。

4) 指导朗读。 分析作者态度语气的变化:疑问推测——肯定责备——感叹讽刺:语气步步加强,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5、学生背诵本段。

四、作业

(一)指出下列加点词的古今义。

1.无贵无贱

2.小学而大遗

3.吾从而师之

4.弟子不必不如师

5. 古之学者必有师。

(二)熟读背诵课文第二段。

第三课时

教学要点:学习

三、四段并总结课文

一、检查复习

1、背诵

2、字词

二、分析第

三、四段

(一)第三段

1、指导朗读

2、学生自译。3.师指导释疑:孔子师郯子。 师:名作意动,以……为师

4、简析:举孔子为例,进一步论证从师的重要性

以孔子为例,典型精当 说服力强.继而推出“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崭新观点,说明师生关系是相对的,“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二)第四段 1.学生通译本段.

2.释疑:不拘于时。不受时俗的限制 于,“被”

3.析:结尾交代写作本文缘由。虽然简单,但紧扣中心,照应了开头。

(三)背诵

三、总结

1、思想意义 《师说》的创新至少有三点:一明确提出“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这个对教师作用全面而崭新的界定,在当时是个了不起的进步,今天仍有现实意义。二是针对上层“士大夫之族”的门第观念,明确提出“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的全新观念,开拓了为师者的广阔领域。三是推出“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崭新观点,说明师生关系是相对的,教与学是可以相长的,闪耀着朴素的辩证唯物论的思想光辉。

2、写作特色

1)对比论述,观点鲜明。

2)语言上,整散结合,错落有致。

3)感情充沛强烈

四、有感情地读背全文。

五、布置作业 :完成课后练习二三四。 附板书设计 师说

中心论点:古之学者必有师 职责 从师必要性(1)

论证 不从师风气 三组对比 (

2、3) 从师典范 孔子言行 写作缘由:赞李蟠行古道

择师标准 结论:

第4篇:《师说》教案

语文备课大师 xiexingcun.com

《师说》教案3

一、教学目标 A、知识目标

1 掌握“传、师、从”等多义实词的意义和用法;积累“也、则、于、乎、所以”等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2.正确认识文中有关“尊师”与“重道”的观点. 3.认识教师的作用,从师的意义,以及能者为师的道理. B、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自读注解,疏通浅易文言文的能力. C、德育目标

1.培养学生敢于向世俗流弊抗战的精神和勇气. 2.培养学生尊敬师长。虚心求教的美德.

二、教学重点

1学习第二段,掌握对比说理的方法.

2.准确把握“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中“师”与“道”的实际内涵. 3.背诵课文.

三、教学难点

从“传道”的高度去认识韩愈反对流俗见解的巨大勇气和斗争精神.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

1点拔法(对学生通过自读,自解、自悟等方式解读课文时留下的问题进行启发和点拔) 2.激疑,讨论法(教师对文章内容进行激疑,开启学生思维,然后学生充分讨论后明确。 (如对文章思路的疏理,及“师”“道”问题的理解) ,

3.探究阅读法(如对本文中心论点的探究) 4.多媒体投影

五、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语文备课大师 xiexingcun.com 语文备课大师 xiexingcun.com 指导学生反复诵读,疏通文中字词句,整体把握文章思路. [教学过程]

一、导入设计 (幻灯片放映)

由魏骨氏以下,人益不事师。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

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世界群怪聚骂,指日索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居长安,炊不暇熟,又擘擘而东,如是者数矣。

(节选自柳宗元的《答韦中立论师道书》) (让学生看过投影后进行翻译,然后教师导入)同学们,当今社会尊师重教蔚然成风.然而,在魏晋以后门阀制度仍有沿袭的唐代,贵族子弟都入弘文馆,崇文馆和国子学.他们无论学业如何,都有官可做.因此,他们轻贱老师,社会上从师之风日下.在这种情况下,唐代散文家韩愈却大张旗鼓地宣扬自己的观点,批判“耻学于师”的陋习.现在,我们就来学习千古佳作《师说》,从中感受韩愈非凡的勇气和斗争精神.

二、韩愈及古文运动简介 (幻灯片放映)

韩愈(768~824),字退之,河阳(现在河南盂县)人,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二十五岁中进士,曾任监察御史、刑部侍郎、潮州(现在广东潮州)刺史、国子博士、兵部侍郎、吏部侍郎等职。他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列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他的作品被后人编为《昌黎先生集》。

“古文运动”是唐代文学史上的一次文学革新运动。它是针对六朝以来泛滥的浮靡文风而发起的。韩愈和柳宗元是这场运动的主将。他们主张文章要像先秦两汉散文那样言之有物,

要阐发孔孟之道,反对六朝以来单纯追求形式美、内容贫乏的骈骊文章,主张语言要新颖。对那些“言之有物”的古文也要“师其意而不师其词”言贵创新、词必己出”。经过这次古文运动,终于把文体从六朝以来的浮艳的骈文中解放出来,奠定了唐宋实用散文的基础。

◎韩愈名字的传说

韩文公名愈字退之,说起这名和字,倒有一段佳话。

韩愈父母早亡,从小就由哥嫂抚养。转眼到了入学的龄,嫂嫂郑氏一心想给弟弟起个又美又雅的学名,这天,郑氏翻开书年,左挑一个字嫌不好,右拣一个字嫌太俗,挑来拣去,过了半个时辰,还没有给弟弟选定一个合意的学名。韩愈站在一旁观看,见嫂嫂为他起名作难 ,便问:“ 嫂嫂,你要给我起个什么名呢?”郑氏道:你大哥名会,二弟名介,会、介都是人字作头,象征他们都要做 人去群之首,会乃聚集,介乃耿直,其含义都很不错,三弟的学名,也须找个人 字作头,含义更要讲究 的才好,韩愈听后,立即说到:“嫂嫂,你不必在翻字书了,这人字作头的‘愈’字最佳了,我就叫韩愈好了。”郑氏一听,忙将 字书

语文备课大师 xiexingcun.com 语文备课大师 xiexingcun.com 合上,问弟弟道:“愈字有何佳意?”韩愈道“愈,超越也。我长大以后,一定要做一番大事,前超古人,后无来者,决不当平庸之辈。”嫂嫂听后,拍手叫绝:“好! 好!你真会起名,好一个‘愈’字吆!” 韩愈怎么会给自己起出一个这样又美又雅的名呢?原来他自幼聪慧,饱读经书,从三岁起就开始识文,每日可记数千言,不到七岁,就读完了诸子之著。那超凡的天赋和文化素养,使他早早就抱定了远大志向,这个“愈”字,正是他少年胸怀表露。

他长到十九岁时,已经是一位才华横溢的勃勃少年。这年恰逢皇科开选,郑氏为他打点行装,送他进京去应试。到京城后,他自持才高,以为入场便可得中,从未把同伴搁在眼里。结果别人考中乐,他却名落孙山。后来,他在京中一连住了几年,连续考了四次,最后才算中了第十三名。之后,又一连经过三次殿试,也没得到一官半职。由于银钱早已花尽,他由京都移居洛阳去找友人求助。在洛阳,友人穿针引线,他与才貌双全的卢氏小姐订了婚。卢小姐的父亲是河南府法曹参军,甚有尊望,韩愈就住在他家,准备择定吉日与卢小姐完婚。卢小姐天性活泼,为人坦率,一方面敬慕韩郎的才华,一方面又对韩郎那自傲之情有所担忧,她曾多次思忖,要使郎君日后有所做为,现在就应当规劝他一下,可是如何规劝他呢?这天晚饭后,花前月下,二人闲聊诗文。畅谈中,韩愈提起这几年在求官途中的失意之事,卢小姐和颜悦色地说道:“相公不必再为此事叹忧,科场失意乃长有之事。家父对我总是夸你学识渊博,为人诚挚。我想你将来一定会有作为的,只是这科场屡挫,必有自己的不足之处,眼下当找出这个缘由才是。”韩愈听后,频频点头,心中暗道:卢小姐果有见她,接着说道 :“小姐讲的甚是有理,俗话说自已瞧不见自已脸上的黑,请小姐赐教。”卢小姐一听,“嗤”地笑出声来,说道:“你真是个聪明人啊!”随即展纸挥笔,写道:

人求言实,火求心虚, 欲成大器,必先退之。

韩愈捧赠言,一阵沉思:此乃小姐肮腑之语啊!自古道骄兵必败,自已身上缺少的正是谦虚之情,这个“愈”字便是证据。于是,他立即选用卢小姐赠言中的最后两个字“退之”给自已起了个新名字。

三、文体简介

我们来看一下题目,师说是不是说说老师的意思呢?(提问学生)

“说”,是古代论说文的一种,是申说事理的文章,是古代散文中的一种文体。《文章辨体序说》指出:“说者,释也,解释义理而以而以己之意述之也。” 可见,“说”属于议论文的范畴。可以先叙后议,也可以夹叙夹议,一般为陈述自己对某种事物的见解。“说”与“论”相比要随便些。 “说”,古义为陈述和解说,因而对这类文体都可以按“解说„„的道理”来理解。《师说》意思是解说关于“从师”的道理。中学阶段出现的这种体裁的文章有:《捕蛇者说》,《爱莲说》,《马说》等。

四、朗读课文

1、放课文录音,要求学生根据书下注释,读准字音并初步理解文章含义,不清楚的地方作出标记。

语文备课大师 xiexingcun.com 语文备课大师 xiexingcun.com 2.教师板书需正音的字:

愚(yú) 句读(dòu) 谀(yú) 经传(zhuàn)

郯(tán) 苌(cháng)聃(dān) 蟠(pán) 巫(wū) 3.请全体学生朗读课文,熟悉课文内容,并注意断句,声调等。

如:惑/而不从师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吾从/而师之

点拨:停顿是指人们在说话或朗读时,常常在句子前后或中间所作的或长或短的间歇。停顿往往与句子结构一致(一般应在主谓之间、动宾之间、修饰语与中心词之间稍作停顿),与词语结构一致,与表意的需要一致。

五、翻译全文

(一)翻译:请一位同学将第一段翻译一遍。 着重讲解的字词:

之—助词,的; 学者—求学的人; 所以—用来„„的; 之—代词,指道理; 固—本来; 师(之)—以„„为师(意动用法);庸知—哪里,管、过问; 无—不论,不分

语法:判断句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让学生齐声朗读,加深印象。

(二)、其他几段与第一段讲解类同 第二段着重讲解的字词:

师道—从师求学的道理,道,道理;之—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出—超出; 焉—之于(向他);下—低于; 耻—以„„为耻;圣—圣明的人,圣明; 愚—愚昧的人,愚昧。惑—糊涂; 句读—文句意思表达完毕叫句,句中需要停顿的地方叫读; 小学—小的学习方面; 族—类; 不齿—不屑一顾; 欤—语气词;

语法:宾语前置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省略句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之) 第

三、四段重点字词

常—固定; 攻—学习研究; 已—罢了; 通—普通

语文备课大师 xiexingcun.com 语文备课大师 xiexingcun.com 语法:被动句

不拘于时

介宾后置句

而耻学于师

师不必贤于弟子

(三)总结全文的语法文言文知识:

六、知识归纳

1、通假字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受”通“授”,教授,传授) 或师焉,或不焉(“不”通“否”,指不从师学习)

2. 古今异义

学者 古义:求学的人,读书人。如:古之学者必有师。 今义:有专门学问的人。

句读 古义:句子停顿的地方。如:句读之不知。 今义:看字发出声音

小学 古义:小的方面学习。如:小学而大遗,吾示见其明也。 今义:对儿童、少年实施初等教育的学校。

众人 古义:一般人,普通人。如: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远矣。 今义:许多人。

所以 古义:特指代词“所”+介词“以”,相当于“用来„„的”。如: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今义: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

不必 古义:不一定。如“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 今义:用不着,不需要。

3、一词多义

道:①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道理)

②师道之不传也久矣(风尚) ③道相似也(道德学问)

语文备课大师 xiexingcun.com 语文备课大师 xiexingcun.com ④余嘉其能行古道(道路) 传:①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传授) ②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流传) 贤:①其贤不及孔子(才能) ②师不必贤于弟子(高明) 师:①古之学者必有师(老师)

②吾从而师之(名词活用作动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师) ③吾师道也(学习) ④师道之不传也久矣(从师) ⑤于其身也,则耻师焉(从师) 惑:①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疑难问题) ②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糊涂)

知:①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识别,动词) ②师道之不复,可知矣(知道,了解) 之:①作代词,有两种情况: 指代人或事物。如“择师而教之”。

连接定语和中心词,表示统一关系,相当于“这类”、“这些” 。如“郯子之徒”“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② 作助词,有四种情况:

连接定语与中心词,相当于“的”。如“ 古之学者”。 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如“ 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宾语前置的标志。如“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在动词、形容词或表示时间的词后,凑足音节,无意义。如“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③ 以前学过的课文中还有三种情况: 作代词,指代自己。如“ 君将哀而生之乎”。 作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如“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

4、词类活用

吾师道也(名词“师”用作动词,学习)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名词“师”用作动词,表自动,从师。下文“则耻师焉”“师道之不得”中的“师”同此)

语文备课大师 xiexingcun.com 语文备课大师 xiexingcun.com 或师焉(名词“师”用作动词,从师学习) 不耻相师(名词“师”用作动词,表自动,学习)

吾从而师之(名词“师”活用作动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师”) 而耻学于师(形容词“耻”活用作动词的意动用法,“以„„为耻”) 孔子师郯子(名词“师”活用作动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师”)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形容词“惑”活用作名词,疑难问题)

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前面的“圣”“愚”均为形容词活用作名词,圣人,愚人)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后面的“圣”“愚”均为形容词活用作名词,圣人,愚人)

5、特殊句式: 判断句:

①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者,„„也”表判断) ②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也”表判断) 2. 被动句:

① 不拘于时(介词“于”表被动) 3. 宾语前置句:

①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之”作标志的宾语前置) 介宾短语后置句: ① 而耻学于师。 ② 不拘于时,学于余。 ③ 师不必贤于弟子。 4. 省略句:

①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之)。 ② (人)爱其子,择师而教之。

③ (人)问之,(士大夫)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 ④ (士大夫)则群居而笑之。 5. 固定格式: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庸„„乎”,表示反问,意思是“难道„„吗?”)

六、布置作业

1.背诵全文

2.课后练习。

语文备课大师 xiexingcun.com 语文备课大师 xiexingcun.com

第二课时

分析第一段

1.提问;本段可分为几层?概括每层大意。 学生思考后,明确:本段可分三层:前两句为一层,总说教师的职责;

三、四两句承“解惑”,谈从师的必要性;最后三句承“传道”,谈择师的标准,即以“道”为师。

①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古之学者必有师。” ②教师的职责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③从理论上阐明从师学习的必要性。 “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④择师的标准。 “生乎吾前„„”,“生乎吾后„„”,凡先闻道者我就可以拜他为师。 ⑤从师的原则。

“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2.提问:本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明确:本段运用了下定义、作结论的方法来说理。文章一开头就断言“古之学者必有师”, 并下定义说:“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接着从这个定义出发,由“解惑”说到“从师”。经过一番推论,又得出“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的结论。这其间层层衔接,环环相扣,一气贯通,具有强大的说服力。

3.背诵第一段

第2段。

(1)指定一名学生朗读课文

(2)提问:本段内容可分几层,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学生思考后,明确:本段查分三层,即三组对比,批判“士大夫之族”的“耻学于师”的流俗。作者先以“古之圣人”和“今之众人”进行对比,得出了“圣益圣,愚益愚”的结论,再以择师教子和自身“耻师焉”作对比,得出了“小学而大遗”的结论;最后将“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和“士大夫之族”的学习态度进行对比,揭示了尊卑贵贱和智力高下成反比的奇怪现象,发人深思。

〖板书〗 结果

┌圣人众人对比 圣益圣,愚益愚(错误态度)

二、批判不从师的坏风气│父子对比 小学而大遗 (错误认识)

语文备课大师 xiexingcun.com 语文备课大师 xiexingcun.com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与世大夫对比 其智反不能及 (错误行为)

(对比论证·反证)

(3)学生默读课文,画出议论或抒情的句子,想一想,作者借以抒发了怎样的情感? 点拨:如下列两句:①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②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①句重点

在感叹从前,表遗憾之意。②句重点在悲叹现在,抒发一种无可奈何的情感,比①句递进了一层,给人大势已去无法挽回之感。

再如下列三句:①其皆出于此乎?②“惑矣”和“吾未见其明也”。③其可怪也欤!本段的三组对比,每组对比都把着眼点放在后面的对象上,针对这些现象,作者都给予不同的评价。

①句是对“圣益圣,愚益愚”做出的评价、推测,质疑的语气中含着十足的肯定成分。②句是对“于其身也,则耻师焉”“小学而大遗”现象的评价。“矣”“也”表示肯定语气,明确责备认识的错误和做法的不明智。③句用强烈的感叹语气,对“士大夫之族”的错误行为作了猛烈的讽刺,表达了作者对“士大夫之族”的强烈不满。

(3)背诵

第3段

(1)学生朗读。

(2)分析

①本段引用孔子言行,阐述了什么观点?

明确:“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②总结:“圣人无常师”语出《论语·子论》,包含着广泛学习的意思。要想得到广泛的知识,就要向许多内行人学习,在这方面,孔子给我们树立了很好的榜样。韩愈从“圣人无常师”出发,针对当时社会现实,提出了“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观点,很有意义。

(3)背诵。

第4段。

(1)分析:

①作者用哪些话明确表示了他的立场?

明确:“不拘于时”,表示他反对“耻学于师”的坏风尚。

“能行古道”,表示他赞成以道为师的从师风尚。

②“古道”中的“道”指什么?

明确:儒家道德。

③本段的作用是什么?

明确:说明了写作缘由。

(2)背诵。

三、本文写作特点

1.语言上,多用整句,对句,便议论更生动,说理更深刻。

语文备课大师 xiexingcun.com 语文备课大师 xiexingcun.com

例如,“生乎吾前„„”,“生乎吾后„„”,“古之圣人”,“今之众人”等。 2.论证上有破有立。

例如:第1段,教师职责,择师标准。(立)

第2段,师道不传的原因。(破)

第3段,推知“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论断。(立)

3.对比论证。

四、布置作业

背诵全文。

附:板书设计

师 说

韩愈

一、解题:说,一种文体。

二、韩愈及本文写作背景

三、分析

论点:古之学者必有师。

论据:

“古之圣人”与“今之众人”。

“爱其子”与“于其身也”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与“士大夫之族”

四、写作特点

1.有破有立

2.对比论证

语文备课大师 xiexingcun.com

第5篇: 《师说》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有关“说”的文体知识,了解古文特点及韩愈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2、指导学生通过翻译课文,掌握、积累文言实虚词以及词语的特殊用

法、特殊文言句式

3、了解文中所采用的论证结构,学习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

过程与方法:

1、 通过阅读和翻译课文,积累文言知识

2、 教师点拨,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借鉴本文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

3、 分析文章的整体思路,引导学生背诵全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点燃学生继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热情,古为今用,树立尊师重教的思想,培养谦虚好学的风气

二、教学重点:

1、 学习课文第二段,学习并掌握本文正反对比论证的方法

2、背诵全文,积累文言词语

三、教学难点:

正确把握韩愈关于尊师重道的论述和本文的思想意义

四、教学设想:

1、 教学思想: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采用教师点拨,学生自主、合作探究 的学习方式,突出三维目标。

2、教学方法:自主预习法、激情诵读法、问题探究法、分析讨论法、点拨启发法、、

拓展延伸法。要以启发诱导学生思考为主,适当的加以点拨总结,引导学生深入课文,认真思考,质疑问难,把握文章的思想内容。

五、教学工具:

板书

六、课时安排:

2课时

七、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在前面已经学过荀子的《劝学》,荀子在文章中给我们明确了学习的重要意义。通过学习,我们可以提高自己的修养和学问,也可以改变我们的素质。那学习的最佳途径是什么呢?是自学,或者从师而学,还是其他?答案是不言自明的,只有从师学习的效果才是最好的。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唐代的一篇提倡从师的文章-----《师说》。 <二>题目解说

“说”是古代论说文的一种,这种文体可以先叙后议,也可以夹叙夹议,有点类似今天的“杂谈”。初中学过的《捕蛇者说》《马说》《爱莲说》等都属于“说”这类文体。“说”,古义为陈述和解说,因而对于这类文体,就可按“解说……的道理”来理解。所以,“师说”即“说师”,意思是“解说关于‘从师’的道理”。

《师说》是韩愈的代表作之一,作者在文章中阐述了老师的作用和标准,从师学习的重要性和从师应持的态度,提倡能者为师,不耻下问,教学相长。这些精辟的见解具有进步的意义。 <三>作者简介

韩愈,字退之,河阳(今河南孟县)人,著名文学家。因韩氏祖籍昌黎(今辽宁义县),自称“昌黎韩愈”,世称“韩昌黎”,后人也称他为韩文公。他幼年贫穷,刻苦自学,25岁中进士,曾任监察御史、刑部侍郎、常州刺史、国子博士、兵部侍郎等职。他的散文题材广泛,内容深刻,形式多样,语言质朴,气势雄壮,后世尊他为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澈、曾巩、王安石)之首。苏轼又称他“文起八代之衰”,古文运动的倡导者。

“古文运动”是唐代文学史上的一次文学革新运动。韩愈和柳宗元是这场运动的主将,提倡“文道合一”、“文以载道”。它是针对六朝以来泛滥的浮靡文风而发起的。他们主张文章要像先秦两汉散文那样“言之有物”,要阐发孔孟之道;反对六朝以来单纯追求形式美、内容贫乏的骈俪文章;主张语言要新颖。对那些“言之有物”的古文也要“师其意而不师其词”“言贵创新、词必己出”。经过这次古文运动,终于把文体从六朝以来的浮艳的骈文中解放出来,奠定了唐宋实用散文的基础。

“韩潮苏海” 指唐朝韩愈和宋朝苏轼的文章气势磅礴,如海如潮。这就明确地指出了韩愈的散文风格——气势磅礴,汪洋恣肆,自由奔放,感情充沛。苏洵说:“韩子之文,如大江大河,浑浩流转。”(《上欧阳内翰第一书》) <四>写作背景

唐代,魏晋以来的门阀制度仍有沿袭,贵族子弟都入弘文馆、崇文馆和国子学。社会上风行非学无师,重视“家传”。在韩愈所处的中唐时代,虽然推行科举制度,但耻学于师的风气依然盛行,上层“士大夫之族”无论学业如何,都有官可做,所以他们不愿从师学习,同时也反对、嘲笑别人从师学习。在这样的背景之下,韩愈不顾世俗,“抗颜而为师”,并写下了《师说》千古佳作。在文章中,作者借送学生李蟠来抨击上层“士大夫之族”,大力宣扬从师的重要性和正确方法。 <五>整体感知课文

1、老师强调重点字词、字音

2、全班齐读,形成整体感觉

3、抽男女学生个一人,对比阅读,并纠正字音 <六>文本研读

1、翻译

第一段:(1)“古之学者必有师。”学者:求学的人。

译:古代求学的人一定有老师。【提出中心论点。句首冠以“古之”二字,既说明古人重视师道,又针对现实借古讽今。“必有”二字语气极为肯定。】

(2)“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所以:用来……的,……的凭借,受:通授,传授。……者……也:表示判断。

译:老师,是可以依靠来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答疑难问题的。【为“师”下定义。作者推尊儒学,他所说的道,就是儒家思想;业是指儒家的经典。在佛教盛行的唐代,这种观点具有进步意义。】

(3)“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之:代词,指知识和道理。而:连词,表假设关系,如果。

译:人不是生下来就懂得道理的,谁能没有疑惑?有了疑惑,如果不跟从老师学习,他所存在的疑惑就最终不能理解了。【指明从师学习的必要性】

(4)“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乎:介词,相当于“于”。师之:意动用法,就是‘以之为师’。闻:知道、懂得。也:助词,用在句中起舒缓语气的作用。

译:生在我前面的人,他懂得的道理本来就比我早,我应该跟从他把他当成我的老师;生在我后面的人,如果他懂得的道理比我早,我也应该跟从他把他当作老师。【紧承‘解惑说’,下承‘传道说’。说明‘闻道’是择师得标准。】

(5)“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师:动词,学习。庸:岂、哪。之: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是故:因此,所以。无:无论,不分。

译:我向他学习道理,哪管他的年龄比我大还是比我小呢?因此,无论地位高低贵贱,无论年纪大小,道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在的地方。【道明择师得态度和标准】

段意:正面论述了从师的必要性、重要性以及择师的标准。 第二段:a“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师道:从师的风尚;道,指风尚的意思。

翻译:唉,古代从师学习的风尚不流传已经很久了!想要人没有疑惑难啊!【举出时弊,批评不良风气,由议论转到现实上来,感慨‘师道’久已失传。】

b“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出:超出。犹且:尚且,还。焉:代词,相当于‘之’,指老师。下:低于。耻:以……为耻。

翻译:古代的圣人他们超出一般人很远,尚且向老师请教; 现在的一般人,他们的才智远远低于圣人,却以向老师学习为耻。【对比一:古之圣人与今之众人对比,既比学风,也比结果。】

c“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圣益圣:圣人更加圣明;益,更加、越发;第一个‘圣’是名词,圣人;第二个‘圣’是形容词,圣明。

翻译:因此圣人就更加圣明,愚人就更加愚昧。圣人之所以能成为圣人,愚人之所以成为愚人,大概都出于这个原因吧?【进一步点出结果,以反问的语气启发读者思考。】

d“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也,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身:自己。焉:语气助词,用于句末。惑:糊涂。或……或……:有的……有的……。不:通否。

翻译:人们疼爱自己的孩子,就选择老师来教他们;但对于他们自己呢,却以跟从老师学习为耻,真是糊涂啊。那些孩子们的老师是教他们读书,帮助他们学习其中的文句的不是我所说的能传授那些大道理、解答那些疑难问题的人。一方面不通晓句读,另一方面不能解决疑惑,不知句读的倒要从师,不能解惑的却不从师,小的方面倒要学习,大的方面却放弃不学,我没有看出那种人的明智。【对比二:爱其子与于其身对比。以择师教子和自身‘耻师焉’作对比,得出‘吾未见其明也’的结论。】

e“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百工:各种工匠。族:类。

翻译:巫师、乐师和各类工匠这些人,不以拜别人为师为耻。士大夫这类人,听到称‘老师’称‘弟子’,就成群聚在一起讥笑人家。【以‘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与‘士大夫之族’的学习态度对比,揭示了尊卑贵贱与智力高下成反比的奇怪现象,发人深思。】

f“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相若:差不多。官盛:官职高。谀:阿谀、奉承。

翻译:问他们为什么讥笑,就说“他和他年龄差不多,道德学问也差不多,以地位低的人为师,就感到羞耻,以官职高的人为师,就近乎谄媚了。”【批评士大夫的话极其荒谬】

g“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不齿:不屑与之同类,羞与为伍,意思是看不起。乃:竟。及:赶得上。

翻译:唉!古代那种跟从老师学习的风尚不能恢复,从这些话里就可以明白了。巫师、乐师和各种工匠这些人,君子们看不起,现在他们的见识竟反而赶不上这些人,真是令人奇怪啊!【对比三:士大夫与百工之人对比,褒贬分明。】

段意:从反面论述了从师的重要性,批判当时士大夫之族轻视师德的坏风气。

第三段:(1)“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常师:固定的老师。

翻译:圣人没有固定的老师。孔子曾以郯子、苌弘、师襄、老聃为师。郯子这些人他们的贤能都比不上孔子。【引出尊师的典范,举出典型论据,批驳士大夫的错误论调。】

(2)“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

翻译:孔子说:三个人一起行走,其中一定有可以当我老师的人。【援引孔子的言论,旨在批评士大夫之族的愚妄,照应前文。】

(3)“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于:介词,表比较。术业:术,技能;业,学业、学问。专攻:专门研究。

翻译:因此学生不一定不如老师,老师不一定比学生贤能,听到的道理有早有晚,学问和技术各有各的专门研究,如此罢了。

段意:以孔子对待老师的言行为例,说明从师应用的态度,阐明教和学的关系以为能者为师的道理。

第四段:a“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古文:指先秦、西汉圣贤的文章。传:古代解释经书的著作。通:普遍。时:时俗,指当时士大夫中 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

翻译:李家的孩子名叫蟠的,十七岁,喜好古文,六艺的经文和传文都普遍学习,不受时俗的限制,像我学习。【树立正面典型,与前面批判士大夫之族形成对比。】

b“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嘉:赞许。古道:古人从师之道。以:连词,表目的关系‘来’。贻:赠送。

段意:说明写作缘由。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领会作者写作意图。

第二课时

(一)导入

朗读课文,回忆文章所写内容。

(二)整体感知

1、主题归纳

本文是韩愈的一篇重要的教育理论著作,其主旨在论师:确定了“师”的概念,强调了老师的主导作用,明确提出老师的职责是“传到授业解惑也”,强调学必有师;明确了择师标准,提倡“不耻相师”,批判了不从师求学的恶劣风气。

2、结构图解

(三)重点领悟

1、韩愈所说的教师的指责“传道、受业、解惑”,三者究竟是什么关系?

提示:在传道、受业、解惑三者当中,传道是核心。所谓“道”,就是儒家的思想,即儒家的政治、哲学、伦理、文化、教育等思想观点。在佛教盛行的唐代,韩愈倡导“古文运动”,主张“文以载道”,是积极意义的。如果说“传道”是目的,那么受业就是手段。“业”是指儒家经典,是道的载体。在“受业”过程中,学生不可避免地会产生疑问,所以老师最基本的任务就是解惑,而韩愈也正是从这方面阐述了从师的必要性。

2、本文讲了许多从师的道理,哪些对我们有借鉴意义?哪些反映了作者的封建意识?

提示:作者第一次提出了老师的职责,既概括又全面;作者强调学而知之,必须从师学习,能者为师、不耻下问、尊重老师、奖励后学等思想在今天仍有借鉴意义。但作者所说的“道”,是维护封建统治的儒家之道,所说的“业”,是“六艺经传”,与我们所讲的“道”和“业”的内涵是不同的。尽管韩愈的观点在当时有着积极的进步意义,但今天我们来学习和借鉴,不能不看到这些观点有一定的时代局限性。

3、 韩愈所讲的“师”是否就是一般意义上的“老师”?

提示:课文所指的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老师”。因为作者在第二段中明确提出“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也”,显然,作者认为教小孩子读书和断句的老师不是他所讲的“师”,他讲的“师”应是“传道受业解惑”的。“道”就是儒家思想,“业”就是承载这一思想的儒家的经典著作,“惑”就是学习这些著作时碰到的疑问难题。文中的“师”指的就是这样一个特定的群体。由此可以衍生出一个问题:谁能成为这样的“师”从文中可知应是掌握“道”的人,“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正因为如此,为师者便可以突破地位、年龄的界限。

(四)难点剖析

1.《劝学》和《师说》都是古代作品,为什么至今还具有生命力?

提示:《劝学》是两千多年前的著作,至今读起来,仍然觉得很有道理。虽然时代变了,学习的条件和环境都大大地变了,可是我们可以看出,荀子论述的基本规律,对今天的学习仍然有指导意义。而正因为它已经为两千多年的实践所验证,所以更具有权威性。《师说》是一千多年前的“时文”,作者是针对当时社会上不肯从师而学的坏风气展开论述的。可是文章也流传了千年,因为作者揭示的是读书人的通病(或者说是人性的弱点),所以至今仍然能从中感受到强烈的针对性。韩愈的文章是写给李蟠的,他写作本文时并没有想到文章会流传后世;而我们在阅读时不得不联想到当时的社会风气,从中能发现颠扑不破的真理,这也说明了经典的力量。

2.好的结尾,古人称之为“豹尾”,令人执卷留恋,回味无穷。《师说》的结尾正是这样,虽仅38字,却语短意丰,妙趣横生。

提示:妙处一:点明本文的写作原因。十七岁的李蟠,儒家的主要经典著作都已学过,他没有被时下的不良风气所束缚,而且向作者求学,作者赞赏他的能行古道,所以作这篇《师说》送给他。

妙处二:对比中再次强调中心论点。全文围绕“古之学者必有师”立论。这里赞扬李蟠“不拘于时、学于余”,说明李蟠的不耻相师与古之学者必有师一致,是符合师道是。从而显示出今之学者耻相师是背离师道的,是错误的。又说李氏子蟠“六艺经传皆通习之”,显然他已是一个学者了,却“能行古道”,从师学习,而不像“今之学者”。这些从形式上看都不像对比,实际上是对比,不仅显现出行文的灵活,更重要的是于对比中再次强调了中心论点。

妙处三:照应开头,接脉于前。文章开头讲“古之学者必有师”,结尾说“余嘉其能行古道”,这里所说的“古道”即开头“古之学者必有师”的“师道”。另外,文中提到的“吾师道也”“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圣人无常师”,同结尾的“古道”含义都是一致的。这是作者有意变换提法,使行文显得变化而不重复。所以这个结尾不仅呼应开头,而且接脉于前。

妙处四:以行动批驳诽谤者。韩愈是有的放失的。他乐于同青年后学交往,给他们指点,由此引起人们纷纷议论和责难。韩愈不管人们怎样诽谤,仍然大胆地回答青年们的问题。这里点明写作缘由,说明此文是为了一个“好古文”“能行古道”跟他学习的青年而作的,这实际上是他借此对那些诽谤者的严正驳斥。 妙处五:指出希望,使文章具有辨证性。当时人们耻于从师,已形成一种风气。作者对此深恶痛绝,竭力想扭转这种不良风气。这样做,希望就在像李蟠这样的青年人身上。在青年中尊重道者毕竟大有人在,这使作者也使读者从不良社会风气中看到了师道可复的希望。这样,就使文章避免了绝对化增强了论证的严密性,表现了作者分析问题时的辨证思想。

妙处六:显示强大的人格力量。韩愈为人正直,不为流俗所拘。文如其人,他的文风呈现出一种傲岸的意志,显示出强大的人格力量。这个结尾,旗帜鲜明,高唱师道。“余嘉其能行古道”,一个“嘉”字,既是对后生的激励,也是一种自慰与自得。可谓超群开宗,贯注着浩然之气,表现了韩愈敢于抗颜的气魄和人格。

妙出七:顺势再倡“古文运动”。韩愈是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和领导者。李蟠“好古文”可见李蟠是“古文运动”的积极拥护者,这也是韩愈赞赏他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这个结尾可以说是顺势又倡导了一回“古文运动”。

(五)艺术鉴赏

1、本文的写法上具有哪些特点? (1)本文立论鲜明、中心突出

全文的中心论点是“学必有师”“唯道是学”。文章出言破题,抓住中心,高屋建瓴,提出全篇纲领性的论题,全文紧紧围绕这一中心,反复进行论证。第二段和第三段中派生出的“圣人犹且从师”“不耻相师”“圣人无常师”“弟子比必不如师”等分论点,都是从某一方面来进一步阐明中心论点的。末段看来似乎是无关紧要的交代,实则是以李蟠为例,说明今之贤士也从师求学,是全文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部分,紧扣着文章的中心。总之,本文结构严谨,不生枝蔓,论点明确,中心突出。

(2)运用对比的方法,反复论证,并辅之以感叹句来加强说服力。

文章第二段,首先用了一个感叹句紧承前一段,转入对“师道之不传也久矣”的分析,然后从三个方面作了对比。先用古今对比,指出从师与不从师的两种结果;次用对自己与儿子的要求不同作了对比,指出“士大夫之族”行为的自相矛盾;然后用“士大夫之族”与“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对比,批判士大夫的错误思想,指出“师道不复”的真正原因。从后果、行为、心理等方面逐层深入分析,笔锋犀利。几个感叹句,均有加强感染力的作用。

2、本文的语言特色

a排比、对偶句

韩愈的散文素以气势充沛、笔力雄放著称,这体现在多用排比和对偶句上。他的这种风格,在本文中也得到充分的体现。如:“生乎吾前……,生乎吾后……”;“古之圣人……今之众人……”等。这种句式的运用,形式整齐,气势飞动,增强了表现力。

b连珠句

连珠又称顶针、蝉联,明间俗称“咬字”,即用上一句的结尾字,作为下一句的开头字,首尾相连。本文这样的句式很多,如“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到授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这种句式的运用,加强了句子之间的连接,使论述环环相扣,严密紧凑。

C丰富的语气表达

丰富的语气表达可以增强文章的生动性,本文在这方面是非常成功的。如:用“嗟乎”、“呜呼”这样的语气加强感叹,用“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这样的摹状语句有声有色地描绘了“士大夫之族”的神态,用“如是而已”这样的限制语句表示结论的无可置疑。文章的第二段,一连用了三组对比来揭示“耻学于师”的不明智,得出的结论是一样的,但语气却各不相同。“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是疑问语气;“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是判断语气;“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是感叹语气。这种错综变化的语句,使议论更加生动,说理更加生动。

(六)作业安排

1、背诵全文

2、就练习第三题写篇小短文

第6篇:《师说》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韩愈关于尊师重道的论述和本文的思想意义。2.体会“说”这种体裁笔锋犀利的特点,学习借鉴本文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3.积累文言知识,掌握实词“传、师、从”,虚词“以、也、则、于、乎、所以”等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区别古今异义词语。4.树立尊师重教的思想,培养谦虚好学的风气。

二、教学重点1.了解文章的整体思路。第一层(开头两句)提出师道长期失传的问题。 第二层(“古之圣人”到“官盛则近谀”)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耻学于师”的坏风气存在。可分三小层:①总提:今之众人“耻学于师” ②分提一:“小学而大遗”③分提二:士大夫之族讥笑从师而学者)第三层(“呜呼”到结尾)归纳本段主旨。2.本文写作特点:(1)语言上,多用整句,对句,便议论更生动,说理更深刻。例如,“生乎吾前„„”,“生乎吾后„„”,“古之圣人”,“今之众人”等。(2)论证上有破有立。例如:第1段,教师职责,择师标准。(立) 第2段,师道不传的原因。(破)第3段,推知“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论断。(立)(3)对比论证。

三、教学难点 1.积累掌握“传”“师”“道”“受”“固”“从”“也”“则”“于”“乎”“所以”等词的用法。2.本文第2段既是教学重点,又是教学难点。从全篇布局来看,作者先“立”(第1段)后“破”(第2段)。这一段笔锋犀利,汪洋恣肆,充分体现了“说”这种体裁“炜晔而谲诳”(陆机《文赋》)的特点。

四、教学方法 1.讲授法、提问法。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师在教学中讲授重难点,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2.诵读法。用来熟悉课文语句,领悟作者的思路。3.讨论法。学生课前、课上自由讨论,回答问题。4.学习拓展。提供有关的图片、文字拓宽学生视野,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五、教具准备 多媒体、黑板

六、课时安排 3课时

七、预习提纲 目的:让学生熟悉课文,作好积累。 具体步骤: 1.学生自读课文,看书下注释,查字典,2.初步理解文章含义,不清楚的地方作出标记。3.初步揣摩关键词语,尝试完成课后练习,列出预习中发现的问题。

八、教学过程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导入并解题,介绍作家生平、作品、本文写作背景。2.初读课文,梳理文章脉络,整理字词。3.分析课文第1段,讨论“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这一命题。[教学过程] 导语设计 同学们,你们坐在课堂里学习,有没有想过你们和老师之间究竟是怎样的教与学的关系?在课堂里,老师和你们又分别处于什么样的位置呢?而学习中应该树立什么正确的师道观呢?本文作者韩愈有反对流俗的巨大勇气,有坚持真理的精神,敢于发人之所未发,敢于尖锐地指责坏习俗,提出了以“道”为师,“道”在即师在的观点,是有进步意义的。 作者及写作背景介绍韩愈(768—824),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省孟县)人,唐代著名的文字家,哲学家,古文运动的倡导者。祖籍河北昌黎,也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郎”。死后谥“文”,故又称“韩文公”,作品收录于《昌黎先生集》。韩愈和柳宗元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提出了“文以载道”,“文道结合”的观点。他的散文题材广泛,内容深刻,语言质朴,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优秀散文传统、倡导古文运动,把当时的文体从矫揉造作的骈体文中解放出来,奠定了唐宋古文的基础,因此后世尊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魏晋以来,门第制度十分严格,分为高门和寒门,严重破坏了从师学习的风气。关于韩愈写此文的背景,从柳宗元的《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一段可见一斑。柳宗元说:“由魏晋以下,人益不事师。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世果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居长安,炊不暇熟,又挈挈而东,如是者数矣。”由此可见韩愈敢于反抗流俗,倡言师道,勇气可贵,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关于“说”“说”是一种文体,是古代用说明、记叙或议论等方式阐述事理的文体。“师说”,就是“说说关于从师的事”。初读课文1.检查学生预习情况,教师幻灯打出下列字要求强调注音: 愚(yú) 句读(dòu) 谀(yú) 经传(zhuàn) 郯(tán) 苌(cháng)聃(dān) 蟠(pán) 巫(wū)谀(yú)欤(yú)贻(yí)提醒学生在具体的文章学习中,注意一些古文词汇的使用,在最后一课时将整理归纳。2.请学生朗读课文,熟悉课文内容,并注意断句,声调等。 3.梳理第二段脉络第一层(开头两句)提出师道长期失传的问题。 第二层(“古之圣人”到“官盛则近谀”)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耻学于师”的坏风气存在。可分三小层:①总提:今之众人“耻学于师” ②分提一:“小学而大遗”③分提二:士大夫之族讥笑从师而学者)第三层(“呜呼”到结尾)归纳本段主旨。 讲读文章第1段第1段总述“师”的作用,从师学习的必要性以及应该拜什么人为师的问题。1.逐句讲解①古之学者必有师。学者,古今异义,今指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文中指求学的人。②问:“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中的“孰”,可否改为“岂”?提示:用“孰”表示无例外,虽为圣人,亦不能无惑。用“岂”表示反问,意即凡人皆有惑。用“孰”可以照应下文“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这句话,不改为好。)生乎吾前。乎,在③提示:“其为惑也,终不解矣”——课本以为“其”是指代之辞,但译为“那 些”则不确切。句中的“为”,用法同“于”,其为惑”即“彼之于惑”。全句大意是,他们(指“惑而不从师”的人)对于那些疑难,终生也不能解决。 ④吾从而师之。师,以„„为师,动词的意动用法。⑤吾师道也。师,从师学习。 ⑥“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也是判断句的一种形式。2.深入讲解 ①问:第

1、2句之间是什么关系?提示:先指出现象,后做解释。重点是后一句,因为提出教师的任务,这是立论的出发点。②问:第3句的基本内容是什么?跟上文有什么联系?提示:承“解惑 ”而来,说的是不从师则惑不得解。第4句是承“传道”而来,说要以“道”为师。③问:把第

4、5句合在一起看,行文上有什么特点?提示:以年龄大小为烘托;先对举,后反问;先分说,后以“师道”一语概括之。问:最后一句的基本内容是什么?跟上文有什么关系?提示;承“师道”一语,指出择师标准。3.归纳各层大意:①指出教师的任务(前两句)②说明解惑和“师道”的必要性(中间三句);③指出择师的标准——“道”在即师在(最后一句)。 4.理解分析①问: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提示:“古之学者必有师。”②问:教师的职责? 提示:“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这句话,如改用现代语表述有几种方式?(教师是传道受业解惑的人。教师的任务是传道受业解惑。) ③问:如何从理论上阐明从师学习的必要性?提示:“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④问:择师的标准是什么? 提示:“生乎吾前„„”,“生乎吾后„„”,凡先闻道者我就可以拜他为师。⑤问:从师的原则是什么?提示:“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生乎吾前”句与“生乎吾后”句是一种对举的行文方式。5.文理示意图(板书)传道受业解惑(教师的任务) 闻道在先 不从师则 即从而师之 无以解惑 ↓ (释“传道”“解惑”) “师道” “道”在即师在 (择师标准) 布置课后作业诵读第2段,并思考下列问题: ①本段可分几层? ②本段主要的论述方法是什么? ③本段语言犀利,锋芒毕露,要认真体会。 ④本段在虚词的运用上颇有特色,要注意品味作者行文的语气,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状态。 第二课时:[教学要点] 读讲课文第

2、

3、4段。充分理解本文主旨[教学过程] (一)诵读第2段。 1.读读讲讲背背。 分段进行,各段字数大体相等;读(包括教师领读,学生自读)而后讲,讲而后背。划分层次请学生回答提示:①要注意段的起结,找出关键语句(“师道之不传”“师道之不复”两语意思相近)②再看中间部分跟起结的关系(具体阐述“不传”“不复”的原因)③中间部分有三小层意思,在注意它们之间的关系——是并列还是其他。 3.教师具体讲解(1)第一层:“嗟乎”!„„其皆出于此乎?” ①问:“师道之不传也久矣”一句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提示:一是过渡作用,上文说“古”,由此开始说“今”;二是提示本段内容,将要分析“师道”不传的原因。问:“师道”的内涵是什么?提示:此语承接上文“无贵无贱„„师之所存也”这句话,这就是它的内涵。 ②问:从行文方式看,包括三组“对举”,请说明提示:第2段,批评当时社会上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文章紧承上文“学者必有师”的观点,感情强烈地慨叹今日师道之不传,转入对耻于从师的批评,过渡极为自然。这一段,作者运用反复对比的方法来加强文章的说服力。先是以“今之众人”与“古之圣人”来对比。 说明如果不从师学习,那么愚人就更加“愚”了。“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其”,音义同“岂”,表推测语气,“大概”的意思。“此”,代词,指从师与否。这一句中的两个“所以”,与文章开头“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中的“所以”有什么不同呢?这一句中的两个“所以”,由“凭借它”的意思引伸为“„„的原因”;文章开头句中的“所以”则是“用他来”或“靠他来”的意思。都跟现代汉语中表因果关系的连词“所以”不同。 再以“为子的择师”和“其身则耻师”来对比。证明这是“小学而大遗”的反常的做法“句读之不知„„明也”,也是一个难句,要理解为:“句读之不知,或师焉;惑之不解,或否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小学”指“句读之不知,或师焉”;“大遗”指“惑之不解,或否焉。” 再次以“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与“士大夫之族”来对比。说明“士大夫之族”在这个问题上连“巫医乐师百工之人”都不如。最后以慨叹从师的风尚不能恢复,是一种可怪现象,与本段开头相呼应。注意:“官盛则近谀”的“谀”后面的引号应当移到上文“道相似也”的“也”后面,因为“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是韩愈对“耻学于师”者的批评,不是“士大夫之族”讲的。这段末一句“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句中前一“其”,指代“君子”,“智”可作“见识”讲;后一“其”,音义同“岂”,表反问语气。读后小结:通过以上三层对比,极言师道不传之可叹与可怪,针砭时弊,发人深思。③问:这段话中有四个“也”字是表示句中停顿的,请指出来。提示:“不传也”“无惑也”“出人也”“下圣人也”。问:“犹且从师而问焉”中的“犹且”跟下文哪一个虚词相照应?提示:“而耻学于师”的“而”。问:哪一种句式是表示因果关系的?提示:“之所以„„,出于„„”。(2)第二层:“爱其子„„吾未见其明也。” ①问:“于其身也”的“身”是指谁说的?提示:从“爱其子”可以看出,这是指做父亲的人。从行文方式看,这一整句可以算对举,但句子构造则不相同。问:作者是否仅仅指出这种现象的存在?提示:不是,也有评论:“惑矣”。问:删去“惑矣”行不行?提示:不行,它有领起下文的作用。②“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是直接呼应“惑矣”的?“小学”是指不知句读,从师而学。“大遗”又是指什么说的?不解惑而耻学于师。③再来看看作者的表述方式,先齐读一遍:“句读之不知„„或不焉。”作者把两种状况和两种态度交错起来叙述,而不写成“不知句读而从师,不解惑而耻学于师”,问:有什么好处?提示:用特殊的对照方式,更加引人注目;长句划短,读来铿锵有力。 ④教师小结:这段话先将为子择师和其身耻师两种做法加以对照,点出一个“惑”字;接着说明童子之师仅“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而不能“传其道解其惑”;最后再作对照比较,“惑”在哪里就很清楚了。 (3)第三层:“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其可怪也欤!” ①这里也有对照的叙述,但对照方式与上述两种不相同:两相对照的事物;一个叙述简略,一个叙述详细。说说为什么作者为什么要着重叙述“士大夫之族”耻于从师的情况。提示:“师道不传”关键在于士大夫之族的学风不正,本文就是针对这个问题写的。)如果把“问之„„官盛则近谀”这几句删去,是否会影响行文的连贯性?回答是不会影响。删去好不好呢?提示:不好。“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这两句是要害,门第观念对择师的影响于此可见。 ②问:“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这句话已将本段内容轻轻收住,为什么作者接着又说了“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其可怪也欤”这么一段话?提示:要加强批判的力量。问:“其可怪也欤”一句改为“怪哉”是否可以?提示:改“怪哉”,也通,但意味不同:“怪哉”有不可解之意;“其可怪也”是极言这种现象反常,再加个“欤”字,更有发人深思之意,还是不改为好。(二)诵读第3段第3段,论述“圣人无常师”,从正面进一步阐明能者为师的道理。 具体讲解“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其贤”的贤,是指德和才。下文“师不必贤于弟子”中的贤,则可作高明讲。“术业有专攻”,术,本义是道路;术业,“不是技术才能和学业”,而是所从事的学业。“术”的相同用法如《隆中对》有“智术浅短”,智术是“智慧和所采取的建国路线”。“三人行”的“三”不是只表多数,很多人在一起走路,当然会有老师,这就失去这一 格言的警辟性。“三”是“少中见多”,即最起码的多数的人在一起行走,就必然有我的老师。 读后小结:这段引用历史事实,从“古之圣人”中举出孔子为例证加以申述。从孔子师郯子等人的事迹,推断出“是故弟子„„术业有专攻”这个重要结论。这个观点,无疑是进步的。2.这段文字浅显,又富于节奏变化,易于成诵。诵读前可作简要提示,以利迅速记诵。学生能大体背诵下来后就进行讨论,在讨论中加深理解。 提示如下: “圣人无常师”——这是本段立论出发点。下句“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是用事实说明这一点。 “郯子之徒,及贤不及孔子”——推出新意,提出问题:不及己而师之,这是为什么?下句引孔子语,就是对这个问题的回答。 以上为一层,以下另一层:用“是故”引出作者的推论。 “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回文”辞格。此即观点,下句“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是解释。“如是而已”是决断之词。3.①问:本段引用孔子言行,阐述了什么观点?明确:“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②总结:“圣人无常师”语出《论语·子论》,包含着广泛学习的意思。要想得到广泛的知识,就要向许多内行人学习,在这方面,孔子给我们树立了很好的榜样。韩愈从“圣人无常师”出发,针对当时社会现实,提出了“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观点,很有意义。(三)诵读第4段1.分析: ①作者用哪些话明确表示了他的立场? 明确:“不拘于时”,表示他反对“耻学于师”的坏风尚。 “能行古道”,表示他赞成以道为师的从师风尚。 ②“古道”中的“道”指什么? 明确:儒家道德。③本段的作用是什么?明确:说明了写作缘由。④第4段加上“其文曰”三字后能否移至开头? 答案要点:这段话中“不拘于时”和“能行古道”二语是点睛之笔,放在开头,读者不明所指,倒显得无足轻重,不如卒章显志为好。2.小结:第4段,说明写作这篇文章的原由。作者称赞李蟠“好(hào)古文”,“不拘于时”,“能行古道”,为的慨叹“师道之不传”,古今对照,虚实并举,突出了中心,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总之,篇末点明作此文的原因和目的,首尾呼应,结构严谨。(四) 小结:本文的思想意义在于:(1)明确指出教师的职责的“传道授业解惑”,而居首位的是“传道”;因此,“道”就是择师的主要标准,“道”在即师在。(2)“传道”就是传授以六艺经传为代表的儒家道统,韩愈既以儒家道统的接班人自居,所以才敢于作《师说》,“抗颜而为师”。(3)要恢复儒家道统,就要在文风上来一个解放,提倡古文,反对近体文即骈体文。 (五)课后作业1.背诵全文2.思考本文的写作特色是什么?3.整理归纳字词 第三课时:[教学要点] 1总结全文2.体会“说”这种体裁笔锋犀利的特点,明确本文的写作特色。3.积累文言知识,掌握实词“传、师、从”,虚词“以、也、则、于、乎、所以”等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区别古今异义词语。 [教学过程] (一)总结全文本文是一篇议论文,说为李蟠而作,实际上是抨击当时那些自恃门第高贵,看不起别人, 不肯从师学习,甚至对别人从师也进行嘲笑的士大夫阶层。为达使人信服的目的,文章必须既要有理论论据又要有事实论据地提出自己的新观点,因而作者先从老师的功能角度做演绎推理立论,然后,再以现实存在的不良风气和孔子从师的言行作归纳推理加深论点。全文结构严谨,论证有力,是古代论说文的典范。 全文翻译古代求学的人一定有老师。老师是传授道理,传授学业,解释疑难的人。人不是生下来就懂得道理的,谁能没有疑惑?有疑惑而不从师学习,那他对于疑惑的问题,就始终不能解决。出生比我早的人,他知道道理本来比我早,我跟从他向他学习;比我出生迟的人,他知道道理如果也比我早,我也跟从他学习,而且把当作老师,我学习的是道理,哪里计较他生年比我早还是晚呢?所以,不论地位显贵还是地位低下,不论年长年少,道理存在的地方,也是老师存在的地方。 唉!从师的风尚没人传布已经很久了,要人们没有疑惑很难哪!古代的圣人,他们超过一般人很远了,而且跟从老师向老师请教;现在的一般人,他们跟圣人相比相差很远了,却以向老师学为羞耻。所以圣人就更加圣明,愚人就更加愚蠢。圣人之所以成为圣人,愚人之所以成为愚人,大概都是由于这个原因而引起的呢?众人喜爱他们的孩子,选择老师教育孩子;对于他们自己呢,却耻于让老师教他们,这真是糊涂啊!那孩子的老师,教孩子读书来熟悉书中的句子,尚不是我所说的给人传授道理,给人解释疑惑的老师。不通解文句,不能解决疑惑,有的人向老师学习,有的人却不向老师求教,小的方面学习,大的方面丢失,我看不出他们有什么明智的呢。巫医,乐师及各种工匠,不以互相学习为耻。士大夫这类人中,如有人称人家为老师,称自己为学生,这些人就聚集在一起朝笑他。问那些嘲笑者,他们就说:“那个人与某个年龄相近,修养和学业也差不多,(怎么能称他为老师呢?)以地位低的人为师,那是很使人丢脸的事,称官位高的人为师就近于谄媚。”啊!从师学习的道理不能恢复,由此就可以知道了。巫医、乐师及各种工匠,士大夫之族是不屑与他们并列的,现在士大夫们的智慧反而赶不上他们。这不是很奇怪的事么! 圣人没有固定的老师,孔子曾以郯子、苌弘、师襄、老聘为师。郯子这一类人,他们的品德才能当然赶不上孔子。孔子说:“几个人走在一起,其中就一定有我的老师。”所以学生不一定不如老师,老师也不一定比学生强,知道道理有先有后,技能学业各有专门研究,如此而已。 李蟠,十七岁,爱好古文,《诗》、《书》等六经经文及解释经文的著作都普遍地研习过,又不被耻学于师的习俗所约束,向我学习。我赞许他能实行古人从师学习的道理,特别写了这篇《师说》来赠给他。 (三)总结全文的写作特点1.语言上,多用整句,对句,便议论更生动,说理更深刻. 例如,“生乎吾前„„”,“生乎吾后„„”,“古之圣人”,“今之众人”等。2.论证上有破有立。 例如:第1段,教师职责,择师标准。(立) 第2段,师道不传的原因。(破) 第3段,推知“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论断。(立)3.对比论证。从第2段看,用的是对比论述的方法。“古之圣人”与“今之众人”的对比,为子“择师而教之”与其身“耻师”的对比,是用一般现象来证明上述分论点,也说明了“耻师”的内涵,即不愿“闻道”,不想“解惑”。“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与“士大夫之族”的对比,将内容深化一层。 (四) 语言积累(1)通假字 ①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受”通“授”。 ②或师焉,或不焉。 “不”通“否”。(2)虚词 ①之: 古之学者 之,助词,的。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之,助词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之,取独 句读之不知 之,倒装标志 作《师说》以贻之 之,代词 ②其: 其为惑也 其,代词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其,人称代词 其可怪也欤 其,副词,表推测 于其身也 其,人称代词(3)词类活用 ①耻学于师 (形→意动)②吾从而师之 (动→意动)(4)关于一词多义(练习三) ①道:(按练习排列的顺序,例句略,下同)A.(儒家的)思想体系。B.说。 C.道路。D.方法。 (按:此题无相同的义项,练习题有误。) ②传:A.流传。B.传授。C.(zhuàn)阐述儒家经义的文字。 D.同 A。 补充:E.(zhuàn)古时供来往行人住宿的旅舍。例:舍相如 广成传舍。 ③圣:A.具有极高智慧的。B.同A。 C.圣人。 D.封建统治阶级对帝王的谀称。补充:E.旧称学问技术有特高成就的人,如诗圣、棋圣等。 (5)句式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倒装)(6) 结构助词“之”的几种用法,略作补充如下: ①用在修饰语和被修饰语之间,使二者组成偏正结构,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的”。②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使原来的主谓结构变成一个偏正结构,作句中的主语、宾语或表示时间的短语等,有时也作复合句中的一个分句。③用在动词和它的宾语之间,起着把宾语提前的作用,以达到强调的目的。

上一篇:提交执行财产线索下一篇:课程领导力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