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课堂有效性研究

2023-01-0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小学课堂有效性研究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性研究

摘要:在新课程背景下,想要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就必须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因此,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已成为许多学校教师重点研究的课题,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现状切入,进而探讨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意义,并为提高新课程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提出方法建议。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

引言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本质是通过课堂教学促进学生发展进步,所以要求老师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坚持以学生素养发展为本,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实行有效性教学策略,坚持以生为本的教学原则。通过开展多样化的教学活动,保证小学数学的教学效率与教学效果处于较高水平,进而提升课堂教学的综合育人质量。

一、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相关概述

1.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现状

近年来,随着我国教育理念的不断发展以及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纵观目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现状,大部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质量与效率都有显著的提升。但仍有少数地区的学校受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没有及时跟上时代的步伐,还在使用传统而落后的课堂教学模式,致使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依然存在学生学习兴趣不高、班级学习氛围低沉、课堂教学效率低的情况,导致当地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一直处于发展进步的瓶颈期,未能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基于此,教师应当针对新课程改革着重强调的内容,以新的教育教学模式开展数学课堂教学。

2. 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意义

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是每个教师的责任,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不单是为了迎合现阶段新课程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发展与改革的目标要求,更是为了有效解决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因此,要想培养出现代社会所需要的创新人才,学校和老师就必须与时俱进,打破传统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演讲式的教学方式,充分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构建学生自主学习探究的能力,形成良好的班级教学氛围。

二、提高新课程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方法

1. 结合实际创新教学理念

新课程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想要提高新课程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教师应该学习新的教学方法,结合实际创新教学理念,转变角色让学生成为新课程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主体。例如,可以在课堂教学时注意小学数学课外知识拓展,通过一些有趣的数学游戏,激发学生学习小学数学的兴趣,让学生能够积极地融入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比如,教师可以在“秒的认识”这节课的教学中,让学生通过练习跳绳或者击掌等一分钟内可以完成的游戏来估算时间,在课堂实践活动中提高学生对“秒的认识”能力。学生在实践中发现原来数学知识被如此广泛地应用在他们的生活、学习中,把“秒的认识”变成学生可以看得见、摸得着的具体形象,既符合低年级学生对任何事物都充满好奇的心理,又让学生在愉悦中轻松地学会了小学数学知识。

2. 应用情境教学方式

在小学数学课堂上,通过实践进行教学是学生认知发展形成最关键的途径,小学生处于情感认知发展最关键的时期,对于客观事物的探索,大多都需要通过自己体验。因此,在新课程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可以开展创设情境教学方式,促使学生获得沉浸式的学习体验,让学生在充满趣味性的活动中学习数学知识,在潜移默化中强化对小学数学相关知识的理解与记忆。比如,在讲授“统计学”这节课时,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这样一个问题情境:“班级准备开一个联欢会,大家需要为联欢会准备什么呢?”然后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利用“统计学”知识进行合理的分组,利用统计学的数据进行分析,最终确定联欢会需要准备的物品。如此,不仅引导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学会了统计学的相关知识,掌握了统计学的实际应用方式,也使数学课堂氛围更加活跃,实现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充分激发。

3. 通过多媒体辅助教学

现阶段,通过多媒体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也是非常好的方法。多媒体技术既可以为学生提供直观的视觉体验,又能够有效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降低学生对课堂知识的理解难度,从而提高新课程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因此,教师可以树立将多媒体技术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相融合的教育理念,借助教学平板电脑等设备,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内容进行补充完善,使学生能够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认真地学习数学知识。例如,在“图形的运动”这一课程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投影仪给学生播放有关图形运动的视频,学生通过观看这些视频,能够更加直观地对图形运动有基本的认识。

4.以操作带动思考,提高操作效果

在开展数学学习活动过程中,动手操作是可以提高学生数学学习能力以及思维能力的措施,经过一系列的教学操作以及学生的动手操作,他们可以把教材当中一些抽象性的概念进行具体化和形象化。教师在开展数学教学活動时,让学生动手操作,对数学教材当中的相关问题进行研究,教师也应该让学生与学生加强交流,从而有机结合不同学生动手操作的效果。比如,在教学“圆的面积公式推导”的相关内容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将圆形进行切割,并把它们拼成一个类似的长方形,引导学生一边观察一边思考拼成之后的图形与原图形之间的关系,其次再分析该长方形长和宽之间的联系,以及长方形与圆之间的联系,最后再思考长方形的面积与圆面积计算公式之间的关系。这种一边动手操作一边思考的方法,可以让学生对圆面积公式的内容理解得更深刻。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探讨相关的问题,从而提高思考的效率,提升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结论

综上所述,教师在新课程下应结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现状,创新教学理念,积极应用情境教学方式,巧用多媒体辅助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以此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张梅.浅谈小学数学有效性教学的设计[J].学周刊,2020(01):81.

[2]马进福,侯曙霞.浅谈低年级小学数学有效性教学策略[J].学周刊,2019(23):44.

[3]刘彦军.小学数学有效性教学的策略研究[J].学周刊,2018(19):27-28.

作者:贾如

第2篇: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研究

摘要:课堂提问是当下小学教学工作的主要教学方式,同时也是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课堂提问是有助于学生掌握和运用数学知识内容的,因此这方面的教学工作需要教师能够极其重视。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抽象思维是很关键和重要的,而进行有效的课堂提问是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学的。本文就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有效性进行分析和探讨,以供相关人员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有效性研究

随着素质教育工作的开展,教育教学管理部门对于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并且越来越重视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提高。而当下小学数学教材内容难度越来越大,因此也增加了教学工作的压力,所以小学数学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要能够充分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以及抽象思维,进而提高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而数学教师在课堂上进行有效的提问有助于学生更加深入地认知对于数学的学习,同时也有助于学生掌握数学知识内容。所以,教师要能够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有针对性地提出问题,进而提升数学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一、有效性提问的作用和价值

提问是教学的一种重要方式,并且一直受到教师的重视,因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但要能够传输给学生知识内容,还要能够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要加强和学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进而学生才能将内心的想法表露出来。而进行有效的提问是教学的主要方式,是决定学生能否更好地认识问题以及数学知识的一种有效的方法。因此,这方面的问题是需要教师和学生能够极其重视的,而且还可以提高课堂提问的效率和质量,所以教师的每一步提问都有助于学生掌握知识内容。

二、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现状问题

1.没有将学生作为教学主体

传统的课堂提问中教师是教学主体,而学生则是被动地学习,学生没有在教学中占据主要的地位,因此学生不会主动地向教师提问或者回答问题,这种课堂提问方式是一种单方面的提问方式。

2.回答方式没有形成多样化

通过调查分析可以得知,学生在课堂上回答问题往往是统一回答,而不是某一个学生回答,这样教师就不能掌握每一个学生对于知识掌握的情况,所以回答方式是比较单一的,没有形成多样化。

3.课堂提问准备工作不充分

在对课堂上一些教师的课堂提问进行了解得出结论:目前很多教师将大部分时间用在了制作教学课件上,而忽略了课堂提问的准备工作,因此造成了课堂提问准备工作不充分的情况出现。

三、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策略

数学教师在课堂上进行提问的过程中要能够看准时机,也就是说要根据教学进度或者教学内容灵活有效地进行提问。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要掌握课堂教学节奏,这样才能实现教学目标。而教师在开展教学工作之前的备课是十分关键和重要的,因为要对每一个学生进行充分了解,这样在设计问题的时候才能做到有针对性、有目的性,进而保障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1.合理安排课堂教学时间

比如,教师可以在课堂前1/3时间内先让学生预习即将要讲述的教学内容,要能够让学生在预习的过程中将自己遇到的问题记录下来,接着教师让学生在课堂中间的1/3时间内进行讨论和交流。然后,教师要关注学生讨论的问题,并且详细掌握学生对于知识内容的认知情况。而在这个时间段内,教师要能够让学生积极发挥自己的想象和创意,并鼓励学生大胆提出自己的问题,以及将自己所得出的答案记录下来,以做参考对比的依据。那么,在课堂的后1/3的时间,教师就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提问,要着重提问大多数学生所遇到的问题。

2.尊重学生的想法

教师在进行课堂提问的过程中,对于学生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要重视,并且还要积极采纳学生的建议。由于这个阶段的学生正处于身心发育的关键阶段,也是学生思维形成的重要时期,因此教师要让学生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并且还要切实尊重学生的人格。同时,教师还要重视和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让学生积极地讨论问题,这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重要时机。教师如果想要在这个时候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就需要根据学生的想法来引导学生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这样做的目的在于让学生可以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并且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所以这个环节是很重要的。

3.紧密结合教材内容

在小学数学教学课堂上,教师进行提问是需要将问题和教材内容紧密结合在一起的,要让学生通过教材内容寻找到问题的答案,而且学生也可以从教材内容中寻找出教学难点和重点。而教师要紧密根据大纲的要求来设计教学方案和策略,并且还要以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和应用能力作为教学任务目标,进而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抽象思維,这样才可以让学生真正掌握数学知识内容以及运用数学知识内容。所以,教师在课堂提问的时候要将所提出的问题整体考虑,不但要根据教学任务设计教学问题,还需要利用问题启发学生思考和分析问题的思维,进而培养学生探求知识的兴趣,这样学生才能够深入了解数学知识内容。

总而言之,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是当下教学工作者需要重视的问题,通过对教学现状问题进行分析可以得知,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是能够促进提升小学数学教学效率和质量的。因此,教师要能够充分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数学基础,并还要掌握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认识来设计一些教学问题,让学生可以带着问题去学习,这样学生的学习目的才能更加明确。同时,教师还要让学生切实认识到学习数学的目的是为了运用到生活生产中,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应用能力的教学任务。

参考文献:

[1]徐思源.小学数学课堂师生互动水平的个案分析——以上海市Y小学为例[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6.

[2]姚永妃.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14.

[3]程贤梅.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研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7(7).

(作者单位:湖南省益阳市桃江县修山镇小学413409)

作者:刘锋

第3篇:小学数学教师课堂提问有效性研究

摘 要:课堂提问作为一门教学艺术,在教学过程中扮演者重要的角色。提问教学法作为数学课堂中师生互动的有效形式之一,在小学备受教师的青睐。但是在现阶段的教学实践中还存在诸多问题有待进一步探究与完善。通过对小学数学教师进行问卷调查分析,探究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策略,提升教学质量。

关键词:小学数学;数学教师;数学课堂;课堂提问;有效性

课堂提问将教师、学生以及教材三者进行有机结合,成为师生双边活动沟通的重要形式之一,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教育研究也在同步进行,课堂教学手段正在发生改变。与传统教学模式中的“提问”相比较,在如今的课堂中,已经被赋予了更多的内涵。这就需要教师对所提问题进行科学设计,并在实施过程与问题的反馈阶段多加留意,最终教会学生进行提问,从根本上提高小学数学提问的价值。

一、小学数学教师课堂提问有效性的调查及结果

1.现状调查

为了充分了解目前小学数学教师课堂提问的现状,本文以课堂观察和问卷调查两种方式,分别对教师和学生进行访谈,以获得真实、科学的数据,并对调查问卷的数据进行整合与分析,及时发现小学数学教师在课堂提问中存在的问题,给予科学可行的解决措施,为数学教师提供有效的参考建议。

为了保证样本数据的真实性与准确性,选取的学生大多为中高年级,其中三年级一个班、四五年级两个班、六年级一个班。对于教师的选择而言,考虑到教师的教学年龄以及其学历因素,将教龄从5年~20年分为四个阶段,学历分为专科与本科及以上两类,进行问卷调查。

2.调查结果

从观察结果来看,教师课堂平均提问次数40次,课堂中的师生对话是围绕知识点而展开的,教师的个性化课堂讲解蕴藏其中。由于数学课堂中的提问就是学生意义构建的过程,与数学教学特点紧密相连。从提问类型角度而言,应用体型占据了5.6%,分析体型占据了10.2%,从学生的回答来看,推理性回答方式占据了多数,为47.9%。教师提出的记性型问题占据问题总数的36.6%,学生的记忆性回答占据了29.9%,教师的评创型问题占据了5.7%,学生的评创型回答占据了6.8%,沉默情况占据了5.1%。

由此可见,数学是一门逻辑思维极强的学科,学生要在对知识的理解上,构建数学学科的意义,使之成为一个理解的过程。在教师的提问中,记忆型与理解型的问题占据了主导,学生的回答则以记性型与推理型为主,直观地反映出教学目标指向明确,重视知识体系的构建与学习经验的积累,但是缺乏对学生的创造型思维培养。

二、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策略

1.合理的语言构建清晰的问题

提出的问题要做到让学生充分地接受并理解,教师应注重自己的语言表达及其内容是否清晰明了。教师在提问时,选择的语言应贴合小学生的生活,使用适合小学生理解的语言,通常使用一些与经验基础知识相关的易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语言。在重难点讲解时,配合板书与多媒体设备进行深入解释,帮助学生对问题进行理解。同时,提问用语应做到简单明了,让学生能够轻松地抓住问题重点,将严谨作为数学语言的约束,将精炼明了贯穿始终。

2.面向全体进行有效提问

为了增加提问的有效性,教师提出的问题要尽量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回答中来,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注。通常而言,前排座位的学生会获得教师更多的关注,也就因此有了较多的回答问题的机会。为了保证课堂中每一位學生的有效参与,教师可以选择一个最佳的视野角度,照顾全部的学生,便于教师对学生进行观察与提问,同时兼顾其他学生的回答反馈,最终选取合适的学生进行回答。

教师要注重面向全体学生,结合以往对每个学生学习水平的了解,根据所提问题进行综合评估。观察学生的眼神与动作,选择有可能回答正确的学生进行解答,不要忽略那些急于回答问题的学生而选择回答不出来问题的学生,这就容易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造成打击,让没有回答正确的学生更加不自信,影响提问的有效性。

3.制订有效的评价策略

学生在回答问题后,教师应给予及时的回应与评价,从而引发学生的深入思考。有效的评价比问题的提出更需要智慧,有效的评价机制可以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课堂互动中来。教师在提问后,应选取合适的时机进行评价,并把握好评价语言的使用,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课堂提问的效果。教师的评价语言在选择时应做到因人而异,为评价增添几分创造性,切忌千篇一律。使用个性化的评级语言,针对性地点拨学生的回答特色,抓住学生的思维创新点,对学生的回答予以肯定。

综上所述,教师的有效提问作为教学对话的核心内容,对小学教师教学质量的提升有着极大的影响,对促进未来教育,实现专业化的发展需求有着重要作用。合理地提问能够集中学生的课堂注意力,唤醒学生的求知欲望,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创造能力,提升数学课堂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徐艳伟.教师课堂提问有效性的影响因素及策略优化[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7,37(23):46-48.

[2]左博雯.课堂提问有效性评价体系及标准的构建[D].辽宁师范大学,2016.

[3]黄永焕.教师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研究[J].学周刊,2016(6):172.

[4]谢细敏.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J].求知导刊,2015(22):133.

[5]董颖超.教师课堂提问有效性的评价及其策略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5.

编辑 刘瑞彬

作者:张彪

第4篇:小学语文课堂中有效性研究

“小学语文课堂中有效性研究”课题研究工作计划

吕林萍

一、课题研究目标

根据实验方案拟出的实验阶段的时间表,以及目前教学改革中发现的问题,制定本学期的课题工作目标,围绕课题研究重点,扎实、深入开展研究,通过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有效性、课堂教学时间分配等的研究,着眼于构建和谐、高效的语文课堂,以“学生和谐发展”为核心的目标,促进学校、教师、学生共同发展。

二、研究重心:

1.继续结合课堂教学常规,以及信息与学科整合的原则开展课堂教学研究。

2.针对上学期研究课中呈现的问题,开展针对性的理论学习,研究如何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策略的有效性,在理论学习中加强教与学策略的学习。

3.建立校内教学资源库。

三、研究方法:

1.课堂教学实践观察

2.经验总结

3.理论交流与座谈

四、实施过程:

1.理论学习

(1)定内容:根据我组课题研究的实际开展有关优化策略方面的理论学习,力求深度改变教学观念,改善教学方法。教师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选择学习的内容。

(2)定时间:除规定的业务学习时间外,课题组成员每周安排1小时的理论学习时间。

(3)定要求:要求教师每学期完成共5000字的学习摘抄并有学习心得。

(4)定交流:组内经常进行交流活动,就课题研究过程的心得体会进行相互交流,在交流中互助互长。

2.本学期课堂教学研究将侧重以优化课堂教学策略,加强课堂教学技能以及教学常规的实施为目的。有效促进年轻教师快速成长;充分发挥组内老教师的领头作用;从教学的各个环节上开展展示研讨活动,通过听课、评课、座谈等活动多方面促进教师的课堂教学技能的提高;通过研讨交流使研究回归教学、为教学服务。

3.加强集体备课的力度,确定本学期各年级组教学内容按单元分别集备,严格按个人备课------集体听讲-----集体修正-------形成资料的步骤进行活动,定时监督上交资料。

4.积极参加总课题的研讨,定期开展子课题研讨会,注意收集过程性材料和阶段研究成果。 5完成一篇相关学习论文。

第5篇: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性提问研究课题研究小结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性提问研究

阶 段 性 总 结

提问作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师生互动的最主要形式,它的有效性受到了极大的关注。本研究通过从课前教师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形成问题链;课中教师巧妙发问后合理安排候答时间;课后借助录像对课堂提问的情况作出直观有效的分析三方面来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一、引言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课堂提问已经成为师生互动的最主要形式,有研究者发现:80%的课堂时间被用于了课堂提问。日本著名教育家斋滕喜博甚至认为提问是“教学的生命”[1]。然而,大量的调查表明,许多教师为了显示教学的效率或课堂教学的紧凑和活跃,运用了不断的提问,最多可达到每分钟10个问题,而且教师在课堂上所提的问题,大部分都是属于一些识记型的问题,对启发学生的思维作用甚微。作为课堂教学中一种最常用的教学方法,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受到我们极大的关注。

二、国内外关于提问的研究综述

在国内,最早研究提问的人是古代教育家孔子。孔子在《论语》中提出:“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意即要善于抓住学生心愤口悱的时机,使学生处于“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不能”的时候设置疑问,调动学生的

求知欲望。随后又出现了许多把“提问”作为一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技巧来研究的教育教学著作。近年来,对课堂提问的研究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课堂提问的研究主要聚焦在师生间的“对话”上。如瞿保奎等编写的《教学理论》、钟启泉译的《教学原理》等。第二,结合学科教学的特点,在实践的层面上对课堂提问作实证研究。[2]

在国外,课堂提问的有效性研究开始于20世纪上半叶。斯蒂文思(1912)做了一项教师课堂提问的研究,他发现他研究的教师们课堂上所提的66%的问题属于直接从教科书上提取的记忆型的问题。时隔54年以后,弗洛伊德(1966)的重复研究发现,他所抽样研究的教师们所提的问题中

[3]77%的答案要求是具体的事实。对课堂提问研究中最具代表的人物是心理学家瑞格(Wragg)。瑞格从提问的概念、提问的原因、提问的类型及其出现的频率等方面进行了心理学意义上较为全面的研究。韦伦(w .w. Wi1en)对大量研究发问技巧的论述进行综合。另外,在《全纳课堂的有效教学》一书中也提出了几种课堂教学准确的有效的提问技巧和策略:。[4]

三、本课题研究的思路

结合以上专家学者研究的文献综述,本研究采用行动研究的方法,借助录像、录音等媒体来进行课堂观察,从课前——课中——课后三个阶段入手(如下图),记录教师课堂提问的数量、提出问题的层次性、发问的技巧、学生候答的时间等方面情况,为教师课后反思、改进教学提供直观、有效的载体,以此来逐步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四、探索提高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策略

在真实、常态化的课堂教学环境中,如何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呢?我们主要以提高教师设计问题的层次性、发问技巧和增加学生候答时间三方面作为研究对象,并结合录像在课后进行课堂观察,开展有效的反思活动。

1、课前——精心设计问题,提高问题的层次性,形成问题链。 我们设计的问题要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紧靠教学目标,要突出课堂知识的重点、难点,使提出的问题问在知识的关键处。问题要少而精,具有思考的价值。为了提高问题的层次性,我们参考布卢姆认知目标分类法。

我们要多设计一些层次性较高的问题,比如理解型、应用型、评价型问题,尽量减少一些低效问题。同时,要注意问题之间的衔接,要有梯度,形成问题链。也就是说我们设计的问题应该能有机结合,组成一连串问题,构成一个目标明确、思路清晰、具有梯度的问题链,这条问题链应该能很

好地体现我们的教学思路。

2、课中——教师巧妙发问,合理安排候答时间。

教师在发问时要抓准时机,用简练、清晰的语言巧妙发问,这样才能发挥出问题链的功能。另外,候答时间的设置也是至关重要的。候答是指教师提问后停顿几秒钟的时间,让学生思考问题和组织答案。韦伦(w .w.

Wi1en)对研究发问的技巧中论述到:在学生回答之前提供思考的时间,发问后等待3——5秒或更长时间,可以增加学生回答的内容,并鼓励学生在较高水平上进行思维;相反,让学生马上问答问题会明显减少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富有意义的相互作用。[6]有效使用候答时间将增加学生对课堂问题的参与度,以及主动提问的可能性,使所有的学生都能思考并产生答案。[7]

3、课后——对课堂提问开展有效的反思。

课后通过填写观察记录表对自己的课堂进行有针对性的反思,这是一个行之有效的的反思方式。无可否认,我们以前的反思都是课后凭印象进行的反思活动,虽然也能找到自己的不足之处,可是教者本人内心感受不深,到了实际的课堂教学中,这种不足之处往往一犯再犯。通过对课堂进行自我反思时,我们可以把课堂教学的某些环节和细节实现“再现”或“回放”, [8]这样,我们在反思时就能做到有据可依,给我们反思提供了一个又一个鲜活的、直观的教学案例。这样的反思效果是深刻的,是教师发自内心的反思,这大大有利于教师改进自己的课堂教学。

通过反思,填写观察记录表后,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这节课教师提出问题的数量以及统计各种层次问题的占有率;还可以看出教师发问的情况和是否有留给学生思考问题的时间。比如上表中的序号1表示教师提出的第1个问题,A中选了1表示这个问题属于识记型问题;B选了1表示教

师在发问时语言简洁、表达清晰;C中选了3表示教师提问后马上让学生回答;第2个问题中的2—2—1表示教师提的第2个问题是理解型问题,教师提问时有重复表述的现象,提问后有足够的时间让学生思考。这样的记录分析能形象地体现出这节课教师提问的整过程,为教师课后反思、改进下一步教学提供一个直观有效的载体,对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起着重要作用。

五、研究反思

1、本研究参考布卢姆认知目标分类法把问题的类型分为识记型问题、理解型问题、应用型问题、评价型问题和低效问题。在问题的设计上,我们提倡教师多提一些层次性较高的问题,比如理解型、应用型、评价型问题,这有利于学生的思考,体现问题的价值所在。但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并不是说问题的层次性越高越好、越多越好,这里有一个“度”与“量”的控制,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本班学生的实际水平,恰当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这才能提高问题的有效性,这才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

2、在候答时间这一环节上,我们究竟要留多少时间给学生思考较为合适呢?这一问题值得商榷。笔者认为对于一些低效问题或者识记型问题并不需要候答的时间,学生基本能很快地说出答案。但对于一些理解型、应用型或评价型的问题则需要合理安排候答时间,具体候答时间的长短要根据问题的难易程度和学生的现场反应情况而定。

六、结语

在半年多的实践研究中,我认为教师可以从课前——课中——课后三个阶段下功夫来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即课前教师根据教学内容恰当地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形成问题链;课中教师巧妙发问后合理安排候答时间,让学生思考问题,组织语言作答;课后对课堂提问的情况作出直观、有效的分析,改进下一步的教学。只要我们能持之以恒地实践下去,不断反思,逐步改进,课堂提问的效率一定会提高,真正实现有效提问、高效课堂。

第6篇:小学美术教师课堂示范有效性研究

[摘 要]美术教学肩负着提高学生美术技能和美学素养的双重使命,示范性教学是美术课堂尤其是小学美术课堂中不可或缺的手段。然而,目前美术课堂中的“示范” 教学现状让人不容乐观。如何让更多的学生在科学、合理的“示范”教学活动中,提高技艺,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与价值观是每个美术教师必须认真考虑的问题。

[关键词]小学美术;示范性教学;意义与方法

随着新课程改革理念的普及,小学美术课堂教学呈现出一派新景象,主要表现在电脑、投影仪等多种先进的多媒体设备的广泛运用。在新的教学环境下,部分教师忽视了示范教学方法的应用。

一、小学美术课堂示范教学的意义

目前,部分小学课堂忽视教师示范、课堂示范形式单一或者过于强调教师示范而忽视学生创造,降低了学生的美术兴趣,不利于学生美术素养的形成。

(一)示范是展示和提高教师基本功的重要途径

课堂示范是美术教师展示基本功,提高基本功的重要机会。开展课堂示范性教学工作,能够倒逼教师课下多多练习,反复操作,只有如此才能保证其在学生面前展现出权威、光彩的一面。

(二)示范是激发学生艺术表现力的有效手段

黑格尔认为“美只能在形象中见出”,教师开展示范性教学,学生才能身临其境,通过感性的形象认识形成理性认识,掌握绘画的基本技能技巧,形成科学的美学概念,激发创作热情,如在教授“水墨人物”时,老师以班级里某个同学的样貌做示范进行绘画讲解,边示范边强调脸和五官要用淡墨,中锋行笔,头发要用水泼一下,蓬松感才强烈,上身得空白与下身得裤子浓墨形成鲜明对比,当熟悉的同学出现在图画中时,小学生们内心兴奋不已,迫不及待的投入到作品创作中.

二、小学美术课堂有效示范教学的方法

小学美术课堂中使用示范性教学对教师和学生都益处,如何有效示范避免落入“示范不当”的陷阱,值得我们认真思考。

(一)示范性教学要注意方式、方法的选用 小学美术课堂上的示范性教学方式众多,形式多样,不同方式有不同的适用场合,教师应掌握各种方式的利弊,学会合理选用教学方法。

1、现场示范

教师在课堂现场示范是最直接、最具体、最直观、极有效的教学方法。如笔者在教授《跳舞的点和线》时,“墨分五色”这一知识点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于是老师现场拿出清水和墨汁,把毛笔吸干后直接蘸饱墨画出点和线,待墨色干枯后再蘸水画出富有变化的点和线,如此反复四次加水示范,焦、浓、重、淡、清五种墨色呈现了出来,学生由此自主地学到了墨色浓淡的调配、用笔用墨的方法。这里的现场示范就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2、作品示范

教师示范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在于“导”。因为教师不可能在所有需要“示范”的教学环节中都现场作画,这就需要课前准备好恰当的“作品”,即范画。该方式一般是将成品展示给学生,带给学生强烈的视觉冲击和好奇感。例如在教学生制作以戏剧脸谱为设计元素的生活用品时,先向学生展示几种教师亲手制作的手提袋,让学生感到震撼,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并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想象力,根据自己的能力创作一幅以脸谱为设计元素的生活用品,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3、学生示范

示范不是教师的专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积极主动性才能找到结合点。让绘画或制作能力较强的学生在课堂上示范,一方面有利于拉近学生与学习内容之间的距离;另一方面有利于激发学生之间的良性竞争,提高学习效率。如教学《风儿吹过》一课时,教师分别请两名同学在黑板上画出龙卷风、台风、微风,由于每个学生的学习程度、理解程度不同,绘画方法就大不相同。教师通过比较、点评,鼓励学生大胆表现,勇敢创新,挖掘学生绘画潜能,有利于形成你追我赶的学习氛围。

此外,个体式示范、局部示范、针对学生作品的修改性示范等也是美术课堂示范性教学方式的有机组成部分,这些方式的运用既要因人而异,因内容而异。

(二)教学示范要注重教学实效、时效

选择了合适的课堂教学示范形式之后,还需把握示范的时机。同样的内容、同样的方式,示范的时机不对,仍然会阻碍学生想象力、创造力的培养。如在教授《我驾神舟游太空》这一课时,不同的示范时机具有不同的效果。 片断一:教师用视频展示“神七升天”视频

教师引导提问1“刚才大家看到了那些内容?” 学生回答 教师引导提问2“想一想太空里还有什么呢?” 学生回答老师示范

片断二:教师先画出飞船和宇航员的图画

教师提问1“画的是哪里?”学生回答

教师播放“神七升天”视频教师提问2“你看到了些什么?”学生回答 老师根据学生回答示范

两个片段比较,片段一中,老师先刺激学生的视觉神经,再拓展学生的想象思维,当学生思维已打开,准备创作时,教师“好心的示范”将学生已打开的思维全部收拢到教师的思想轨迹中。时机把握不好,教师的示范只会成为学生思维发展的藩篱,起到“画蛇添足”的作用。片段二中,由范画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后面的想象环节,为学生创作铺平道路,学生的创作思维呈现由点到面的喇叭趋势,而不是由面到点的漏斗趋势。

(三)教学示范要体现学生、教师双主体性

当前的课程改革非常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学生不仅应被作为教育的对象,更应被看作教育过程的平等参与者、合作者、教育与自我教育的主体。教师在教学中,要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让学生有参与表现的机会,或体验或探究。如《跳舞的点和线》,采用师生限时擂台赛的形式示范:教师与一名学生师生选择同样的题材在2分钟内运用水墨点、线、面表现一幅作品,随着每一笔在纸上跳动,墨色淋漓,点线变化,学生会觉得原来笔墨游戏这么简单,这种方法取消了学生的畏难情绪,并使学生体验到水墨画的神奇。台上师生紧张创作,台下的学生也努力思考自己应该怎样创作表现一幅水墨画。通过对比示范,既能激发学生绘画的欲望又能提高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威信,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小结

总之,在美术教学过程中,“该出手时就出手”,适时、适当、适效的示范赋予课堂于“形”,学生畅快淋漓的乐学于创作中赋予课堂于“神”,行神兼备,方为上品。因此,提倡示范教学,不断地探讨示范教学,并且不断地提高示范教学的质量,理应是我们每个美术教师永远的追求和奋斗目标。

第7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课题实施方案

一、问题的提出

1、教育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课堂教学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可以说,没有课堂教学的高质量,就没有教育的高质量。因此,过去曾经叫响过的“向课堂教学要质量”、“向40分钟要质量”,努力提高单位时间效率等提法并没有过时。在任何时候,我们都要睁大眼睛,密切关注课堂教学,努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提高课堂教学质量首先要讲效率,要研究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和高效率,力争用最经济的时间和精力取得最佳教学效果,走“轻负高效”之路。

2、由于课程改革的复杂性,人们对新课程理念理解、领会的偏差(或者说“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问题”还没有解决好),有的语文课越来越花哨、越来越复杂。形式化多了,热闹的课堂背后缺失的是教学的实效。有的不顾当地的实际,不看学生的实际,片面地学习模仿某一形式,或简单利用某一教学手段,盲目追求课堂教学的“轰动效应”,背离了课改的初衷,降低了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在有的地方或有的课,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简称“双基”)有被弱化的现象。

3、由于语文教学本身的复杂性(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

一、“三个维度”目标的统一)以及文本内涵的丰富性、多义性,知识体系的非明晰性等特点,语文课顾此失彼、挂一漏万的现象屡见不鲜。有的课教学目标不集中、不明确,有的脱离文本,转移目标,内容庞杂,操作随意,使得语文教学费时多、效率低的现象长期困扰着我们。因此,研究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尽量减少语文课无效的或低效的劳动,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探索“轻负高效”的语文教学之路,是我们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历史责任。

二、课题研究的主要目标

1、着眼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面向全体学生,遵循教学规律,以学定教,整合教学资源,优化教学结构,研究有效和高效的课堂教学方法和行动策略,努力提高每一节课的教学质量。“确保有效,增加实效,力争高效”是本课题研究的行动口号。

2、着眼于教师课堂教学能力的培养与提升,把本课题研究融入常规状态下的校本教研。围绕“有效和高效”认真开展一堂好课的说(说课)、讲(上课)、评(评课)、思(教学反思)教学研究活动,引导教师通过经常性地研究,自觉加强教学反思,努力提高教师有效课堂或高效课堂教学的自我觉察水平。

3、大力加强有效课堂教学自我评价研究。通过三年的研究,拟达到“三个提高”:

一是努力提高教师教的效率。强化目标(整体目标、阶段性目标和一课书至一节课的目标)意识,在单位时间(40分钟)内,科学、合理地安排学教活动,使课堂上的“劳动付出”与教学目标规定的“达标”效果成正比。

二是努力提高学生学的效率(通过教师的教,引导学生掌握有效学习的策略,帮助学生掌握适合自己的有效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与能力,激发起学习热情,体验学习和成功的快乐,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成长;三是努力提高教师和学生自我诊断、自我觉察、自我矫正能力,尽量减少低效或无效劳动。让每一个学生在规定的时间里,都能完成预设的学业目标(做到“上不封顶,下要保底”)。“在规定的时间里,让学生有收获、有进步和提高,是衡量有效课堂的标准”

三、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总课题指导下,拟分层次、有计划地开展如下专题即子课题研究:

1、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研究;

2、小学语文识字写字教学的有效性研究;

3、小学生习作指导的有效性研究;

4、课堂提问的有效性研究;

5、课堂作业的有效性研究;

四、课题研究的主要原则

1.“以人为本”原则。突出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关注人的可持续发展,以学生语文素养的发展和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为宗旨,树立“一切为了师生的发展,为了一切师生的发展,为了师生的一切发展”的意识,在不违背教学规律的前提下,鼓励教学创新或推陈出新。

2.发展性原则。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充分发挥评价的诊断、反馈、激励、导向等有效功能,注重用客观的、动态发展的眼光去评价主体,以促进学生和教师的共同发展。

3.开放性原则。课堂教学评价应是开放的,搞好自我反思,不搞“一刀切”和硬性规定。

五、课题研究的主要方法

1、观察分析法:深入课堂,提倡听常规课。听课时既要看老师的教,更要看学生的学;既要看“过程和方法”,更要看“三个维度”目标的整合。要认真做好听课笔记,抓住课堂教学中的每一个环节和细节,分析其科学性、合理性和有效性。

2、案例研究法:抓好教学案例研究,从教学案例中总结有效课堂教学的经验、找出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方法。要把听课、说课和评课结合起来,努力提高我校教师的自我觉察水平和诊断能力。提倡开展“同课研究”,同科老师互相听课、评课,使每一课都成为不断探索的研究课。

3、行动研究法:行动研究的环境就是自然、真实、动态的工作情境。对我们来说就是活生生的课堂,即常态课研究。

六、主要措施

1、县成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课题组(组长何同三,副组长江全佐,成员分别是各实验学校子课题研究主要负责人),由课题组全面负责本课题研究的组织与实施。

2、课题组下设实验学校(学校自愿报名和协商相结合)。结合学校实际,开展专题研究,把理论学习、教学研究与课堂教学实践结合起来。

3、课题组按教育科研课题管理的办法对实验学校进行跟踪研究、指导与服务。

4、把课题研究与校本教研、联片教研结合起来。把课题中的子课题纳入校本教研专题,做到有计划地开展研究。

七、课题研究的步骤及阶段成果

本项研究计划用三年时间完成(2007年秋——2010年秋)

1.实验启动阶段(2007年11月——2008年2月)

主要工作:制定研究方案,初步确定实验框架;上报实验学校名单,各实验学校拟定子课题方案并提交“课题研究立项申报书”;总课题组审查《立项申报书》并下发立项通知,完成实验的布点工作;召开课题开题会。

2.实验研究阶段(2008年3月——2009年秋)总课题与子课题研究同步展开。各实验学校在总课题方案的指导下,根据各自的子课题方案,扎实开展课题研究;开展“有效课堂教学案例征集”和“有效课堂教学”竞赛活动

3.总结深化阶段(2010年春——2010年秋)

各实验学校整理研究成果、总结实验经验、撰写实验报告,根据本校实情申请结题鉴定;县教育科研信息中心组织专家组的课题进行结题鉴定,编辑《小学语文有效性教学评价优秀案例》和优秀论文专集

八、课题研究的管理

1.本课题将在全县范围内展开研究与实验,县直小学和乡镇中心小学为重点研究试点学校

(面上学校自愿参加),经学校自愿申报后纳入县教育科研课题管理。

2.本课题研究纳入县教育科研信息中心教科研计划管理,由专(兼)职小语教研员负责全程指导。为确保本项课题研究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实效性,各实验学校可成立分管教学领导+语文骨干教师为主体的课题研究小组负责组织实施。

3.各实验学校除积极有效地依据方案有序开展实验研究工作外,原则上至少每学期应开展一次教学研讨活动(活动有记载、有报道);县课题组每学年组织一次“有效课堂教学”交流或研讨活动。

4.县总课题组充分利用“秭归教育”网站交流平台,为各实验学校开展课题研究交流与展示提供优质服务,及时上传课题实验工作情况以及各实验学校的经验、做法,积极创造条件,大力表彰课题实验学校先进单位和实验教师。

秭归县教育科研信息中心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总课题组

第8篇: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性提问的研究

来源:大学生论文网

作者:admin 添加日期:2010年08月28日

点击数:1 【字体:大 中 小】

[摘要]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设计问题的能力,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效率。高效的课堂提问往往能诱发学生探索性的思维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相反,思考价值不强的、指向不明确的低效甚至无效的问题,就会使课堂气氛和教学效果相对差一些,长此以往,一定会制约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和学生思维水平的发展。因此,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性提问的策略,值得我们每位教师认真研究和探讨。

[关键词] stulunwen.com 提问;有效性;学习兴趣;策略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1 实施校本小课题的意义

校本小课题研究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发现的具体问题为研究对象,以问题的解决为研究目标,旨在解决教师个人教育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困惑,并总结经验。因为这种小课题研究具有“小”、“近”、“实”、“真”的特点,所以实施校本小课题研究,对于促进我们专业成长,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也更有非常积极的现实意义。

2 课堂提问现状及分析

教学过程中,教师精心设计问题,可以诱发学生探索性的思维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而在听别人的课和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时,却发现我们的有些课堂提问却是低效甚至无效的,其中这样几个问题比较突出:提问过于频繁,思考价值不强;提问过于追求标准答案;不重视学生的提问;提问指向不明确;不讲究提问方式。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因此,增强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值得我们每位教师认真研究和探讨。

二、课题研究的目标

1 通过有效性课堂提问的研究,探索出教师有效数学课堂提问的策略。

2 通过教师各种途径的培养,提高小学生的数学课堂提问能力。

3 通过研究促进教师的专业理论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的提高。

三、课题研究的过程与方法

在课题的研究中,我主要采用了行动研究法,包括文献法、个案法、调查法、总结法等。在研究过程中,觉得有这样几种研究策略对课题研究的开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1 问卷调查,准确把握问题重点

在课题研究中,我采取了问卷调查的研究方法。这是一种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研究方法。比如在研究的初期,教学《圆的认识》一课后,我就针对自己的课堂提问,设计了一份调查问卷,问卷首先列出了本节课我提出的所有问题,以便学生回忆。接着问卷中对学生进行了这样一些调查:(1)在本节课中你感兴趣的问题有几个,请标明序号;(2)在本节课中你觉得哪些问题过浅,请标明序号;(3)在本节课中你觉得哪些问题过深,请标明序号;(4)在本节课中是否有没听懂老师问什么的问题,请标明序号;(5)在本节课你是否回答了问题?回答了几次?请标明回答几次;(6)回答问题后老师是否及时给以评价?评价对你是否有帮助?请标明有帮助的评价次数;(7)在本节课中,你觉得哪个问题可以不问?请标明序号。

这份调查问卷暴露了自己当时的课堂提问中存在一些问题:问题设计只顾数量,不求质最;难易不尽得当;有些问题的提出目标指向不明,含混不清等等。既然找到了自己问题的症结,下一阶段的研究就重点解决这些问题。在后来的研究工作中,我也定期的进行这类的问卷调查,这样不但随时了解了自己一阶段以来研究的实效,而且为下一阶段的研究确定了重点,避免了课题研究的盲目性。

2 理论引领,精心设计课堂提问

问卷调查的结果更加明确了我的研究方向。为深入开展研究,我开始认真学习课堂提问的相关理论,通过学习,我进一步了解了课堂提问的基本原理,课堂提问的优化原则、方法、设计艺术等。在有效性课堂提问相关理论的指导下,我开始反思自己以前的课堂问题设计。在教学《三角形的面积》一课时,针对巩固三角形面积公式的目标,我曾经设计了这样的问题:“根据给出的底和高,你能计算出下列三角形的面积是多少吗?”对照皮亚杰式的提问分析我提出的这个问题,只是让学生套用公式,而不是为学生设立自己学习和发现的环境,不利于学生思维发展。于是我转换了问题设计的角度,把问题设计成:“你能画几个面积为8平方厘米的三角形吗?试试看?”这个问题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和探究性,学生对这一问题饶有兴趣,教学效果非常好。

3 主题听课,剖析案例推进研究

在运用课堂提问相关理论指导自己设计课堂问题的同时,我也把运用理论分析别人的(名师课例、同事常规课)课堂提问当作了一种重要的研究方法。我把这种方法叫做“主题听课”法,这个主题就是我课题研究的主攻方向——“有效性提问”。听课后再针对此类问题进行自我感悟、自我反思。通过在“主题听课”中持之以恒的观察与反思,自己也形成了一些有关提问的策略。

四、课题研究成果的主要内容

1 导入环节的提问策略

导入是课堂教学的开始环节,好的导入能够激活相关知识间的链接,调动学生的积极情绪,为下一步的教学创设一个良好的氛围。这里教师提出的问题一般不需学生作深入思考,问题的答案也要简单明了。在课题研究中,我针对几种不同的导人方式,总结出了这样一些提问策略,以达到“问必简洁明了”的目的。

(1)精选指向明确的问题谈话导入

(2)巧设来源生活的问题情境导入

(3)采用突出主题的问题多媒体导人

2 引领探究处的提问策略

通过理论学习,我认识到在意义的重建过程中,探究是最基本的活动方式。学生只有在自主探究的活动中才能更深刻地领会知识,获得体验与感悟。在这一教学环节中“开放有度”成为我提问的标准,具体来说有这样一些策略:

(1)设计思考角度具有开放性的问题

动态性原则要求教师对教学活动进行动态处理。如果对同一知识点,采用不同的角度、不同方式设计成问题,由于问题设计的角度新颖,方式丰富多彩,学生对问题就会饶有兴趣,就会有好奇心。

(2)设计解答方法具有开放性的问题

设计的问题解答方法是开放式的,能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能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另外,问题的解答方法的开放,还能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各有所能回答。所以在教学中,我们要精心设计解答方法开放的问题。如有軙样一道怍考题,要求学生唨多种方法比“998/999和997/998的大小”,学生可能想到化同分母比较、化倌分子比较、化小数比躃等不同方法。在解答这类问题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是开放的、发散的。也只有发散思维,才能于多种可能中捕捉机会,提高创造成功的概㎇。

(3)设计最终答案具有开放性的问题

我们一线教师都非常熟悉“一题多解”,“一题多解”的问题答案就是开放的,标准化答案会禁锢人们的思想,导致死记硬背,而开放性问题从不同角度分析会有不同的答案,重视的是问题的解决过程。

需要指出的是,以上所讲的三点“开放性”,必须在“有度”的原则下开展,否则就可能成为漫无边际、目标不明、甚至正误不分的“开放性”,那样的问题又怎么能成为有效的问题呢?

3 巩固深化环节的提问策略

在课堂巩固和深化环节,我注意把问题设计在以下几个关键之处,以促进学生的思考: (1)抓住知识的兴趣点提问

(2)抓住知识的重难点提问

(3)抓住思维的发散点提问

(4)抓住知识的聚合点提问

4 总结延伸处的提问策略

一节数学课成功与否,课堂总结应该是画龙点睛的一笔。那么,如何运用有效的问题进行课堂总结呢?我认为“全面有序”非常重要。具体提问策略有这样几个:

(1)结合知识目标设计问题,梳理全课知识

(2 1 2 下一页

毕业论文搜集整理:大学生论文网

本篇文章来源于 大学生论文网() 原文出处:http://stulunwen.com/html/jy/jyll/15917.html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性提问的研究

来源:大学生论文网

作者:admin 添加日期:2010年08月28日

点击数:2 【字体:大 中 小】

)针对数学思想方法设计问题,发展数学思维

(3)围绕后续学习设计问题,激发求知欲望

五、课题研究的实践效果

1 促进了课堂的高效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这句话其实就说出了高效课堂的一个重要秘诀。每天的有效提问催生了学生的有效思维,促进了课堂的高效。

2 推动了教师专业化的成长

通过两年的课题研究,提高了自己的理论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使自己走上了由“经验型”教师向“科研型”教师转化的道路。两年来,根据自己的研究心得,撰写了一些相关论文,其中《反思我的课堂提问》、《有效提问催生高效课堂》等文章发表在省市区级各类报刊上。同时也带动身边的同伴加入到这一行列中,在2010年上学期,我与我们学校的老师以及松原市四县一区的网络成员还专门围绕“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性提问”在真心教育房间进行了两次网络研修。通过这些活动,更多的老师开始关注有效提问策略,并投入到研究有效提问的队伍中。

上一页 1 2

毕业论文搜集整理:大学生论文网

喜欢就分享给大家:

本篇文章来源于 大学生论文网() 原文出处:http://stulunwen.com/html/jy/jyll/15917_2.html

第9篇:《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研究》课题研究计划

一、课题研究的主要过程

(一)明确课题背景及意义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远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课堂提问是指在课堂教学中的某种教学提示,或传递所学内容原理的刺激,或对学生进行做什么以及如何做的指示。课堂提问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一种主要形式,是“有效教学的核心”。特别是对于刚步入小学校门的低段孩子来说,教师有效的课堂教学提问是非常重要的。自新课程实施十年以来,对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开展了较多的专题性研究,在数学课堂教学上也总结出了很多好的经验。在新课程、新理念的教学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孩子,特别是低段孩子在老师趣味性地提问下,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这在一些公开课中经常能看到。但是在实践教学时发现,低效的重复性应答式的提问、没有精心准备的提问、只关注优等生的提问等现象还较为常见。有时教师为了制造热闹的课堂气氛,不分主次,不顾学生实际,提问占据了课堂大部分时间,学生只得被动地应付教师的琐碎问题,缺乏质疑问难、独立思考的时间,不利于创新能力的培养。加上低年级孩子的年龄特点如注意力容易分散,活泼好动等等,往往会出现“人云亦云”,不假思索的盲目跟风的回答方式。甚至有些孩子在“对的,是的,好的……”之类的回答下完成一节课的学习。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课.堂教学效益的提高。老师怎样提问才能让学生真正的思考问题掌握知识,哪些问题可以提、有意义,哪些问题不该提,这是我们一线老师一直在思考探究的问题。

(二)思考课题研究的策略、措施

1.积极参加课题研究期间的观课和议课,努力吸取优秀教师先进经验,高度关注有意义、有价值的问题,为本课题提供研究的条件。从如下几个方面关注:

(1)导入:提问是智力和非智力因素的调动行为,能集中学生注意力、引导学生心智、激发学习兴趣、引发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愿望。

(2)新知学习:提问作为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互动活动的召唤

与动员行为,促进学生表达小学数学学习中的观点,流露情感,加强学习成员间的交流,促进人际活动。是小学生学习数学的支持行为,可以提示数学知识重点,组织数学教学内容,促进数学结论的记忆,拓展数学学习视野,诊断与解析数学学习中的疑难。

(3)巩固练习:提问是师生数学活动绩效的强化行为,可以了解学生学习数学的成就,分析其弱点,搜集素材,检查数学学习目标的达成度,能为学生提供数学思考机会,引导思考方向,扩大思考范围,提高思考层次。

(4)总结:提问作为数学课堂教学中师生交往合作的重要形式,其主旨在于提高数学活动的综合效益,应充分考虑认知、情感、行为等要素。满足不同层次学生数学课堂学习及情感需求,促进学生知、情、意的和谐发展。这几个主要环节找出不合理的提问并废止不恰当的提问,研究提问的类型、表达、候答、理答等策略及技巧,做到提问有效性。

2.对经典录像课例作课堂提问分析的研究。提问作为“教师促进学生思维,评价教学效果,推动学生实现预期目标的基本控制手段”,是沟通教师、教材及学生三方面联系的桥梁。小学数学课堂上教师发问和学生答问既是教学信息的传播过程,又是师生情感交流与合作的过程。

3.对自己提问有效性研究培养。课题组成员上课后,及时总结反思、交流,形成文字材料。

4.定期参加座谈会,交换课题研究信息,及时解决课题研究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5.参加“磨课”式的研讨活动。

6.走出去,虚心请教。

(三)课题研究阶段安排

1.准备阶段

(1)理论学习:了解素质教育的要义以及数学课程标准的相关理念,明确研究《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有效性研究》的重要意义。

(2)制定方案:征求课题组成员意见,制定整体方案讨论稿,对方案进行研讨、修改、定稿。

2.实施阶段

(1)教学实践:根据本课题研究的内容,每学期组织若干位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尝试。

(2)案例分析:结合每学期课堂教学实际,开展若干次说课、听课和评课,探讨实践中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

(3)交流小结:每学期都对教学实践进行阶段性的总结并相互交流。

(4)撰写论文:每学期都根据研究专题撰写论文,并依次补充,初步完成专题论文。

二、课题研究方法

1.行动研究法:结合具体的课堂教学,研究提问的有效性。

2.观察法:通过观课是该课题的主要研究方法之一,通过观察收集有关提问有效性的研究素材。

3.反思法:依托课堂教学,反思提问的有效性。

4.经验总结法:收集资料、分析、整理、得出个人心得。

三、课题研究内容、目标达成及实用价值

(一)课题研究内容及目标

1.确定研究内容

(1)课堂提问有效性教学的模式研究。

(2)实施课堂提问有效教学的策略研究。

2.研究目标

(1)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探索和总结出一套适应新课改的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提问的教学策略,以指导学校的整个教学工作。

(2)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使学生获得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积极思考和操作实验的机会,促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3)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切实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深化教学改革,在科研和教改的过程中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教学水平和理论水平。

(二)目标达成及实用价值

1.通过对《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提问的研究》这一课题的自主学习研究,我们真正认识了课堂提问,明确了课堂提问对于提高课堂效率的重要性,学习了提高课堂提问的策略,并通过实践证明了真正有效的课堂提问会使我们的课堂教学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使得事倍功半。由此我们撰写了教学反思、案例分析、教学论文。

2.学生们则在老师精心设计的“精问”、“设问”中争当学习小主人,改变了被动、懒惰、依赖等不良学习习惯,自然的开始理答、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很大程度上激发了他们探究数学问题的兴趣,思维得到锻炼。

四、总结课题研究的成果,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改进措施

(一)研究成果

依托课例进行实践,努力实现课堂提问的有效性为了提高小学数学课堂中提问的有效性,我们有计划的开展了多节数学教学听评课活动,主要从提问的数量要求少而精、提问的难易适度、提问要切中要害等几个方面入手对小学数学教学中课堂提问的有效性进行研究。同时,我们还经常深入课堂,观察课堂中老师们的提问技巧,学生们的提问能力,从中吸取对自己有用的经验和教训,课题组成员经常探讨如何让自己的提问更深入,更有针对性的方法和策略。为了让缩短自己和名师之间的距离,我们从网络或是杂志上搜寻了名特优教师的一些精彩片段和精彩视频,一句句的学习,以使自己的进步更快一些,更大一些。在课堂教学中,我们首先转变自己的观点。改变了教师牵着学生鼻子走的现象,在课堂上充分展开对话和沟通,让自己从一个传授者转化成引导者,由管理者转化成合作者,成为学生学习的伙伴。其次,我们还尝试让学生主动参与。在课堂中发扬民主,让学生大胆提出问题,鼓励学生师生互相争辩,鼓励学生不唯书,不唯师,努力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课题组是这样做的:

(1)激发学生提问的兴趣。教师应相信学生的潜力,给予学生提问的机会,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给予及时反馈,对提出有价值的问题给予表扬。长期坚持,

必定会形成良好的氛围,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2)鼓励学生大胆置疑。课堂教学中应鼓励学生大胆允许学生表达自己的疑惑和见解,即使学生的问题很幼稚,也应给予积极的肯定。

(3)让学生参与课堂提问的设计。在预习、学习或复习阶段,均须安排学生参与到课堂提问的设计中来,因为学生提出的问提才是他们真正感兴趣的问题,才是他们关心的问题,才是他们的真正疑惑。学生将自己的问题写出来,交给老师,然后教师以此为基础,将学生的问题设计到课堂教学环节中,这样会使课堂教学更能吸引学生。使教学更科学。

(二)存在的问题

通过研究学习,我们课堂提问的有效性有了一定程度的改善,但仍存在很多问题。

1.提问的目的不明确,不能准确把握知识本质。如这个知识点的知识基础是什么,又能为后面哪个知识点的学习做服务?重难点是什么?我们该从哪儿切入提问,只有准确把握知识本质,才能正确切入提问。

2.提问的个人主观性太强,太随意。在一节课中的提问多的可达几十个问题,少的却只有几个问题。在教师的随堂课上,类似问题非常严重,教师的问题设计不合理。

3.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得不到落实。课堂上学生无时间提问,很少有学生主动提出问题,教师提问的实效性欠缺,答案开放的问题比较少,不敢放手,驾驭课堂能力不够。由此可见,目前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学中,提问的有效性差的问题显得相当突出,不该问的而问,低效的重复性应答式的提问,以问代讲形成满堂问等现象还较为常见,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三)今后的改进措施

1.继续狠抓教学研究。在这次研究的基础上长期深入地进行课堂提问的有效性研究,学习课堂提问的更多高效的策略。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虽然无法为每一个学生设计一套问题,但要注意提问层次和梯度,并根据问题的难易提问不同的学生,使得学生全面发展。并努力做到提问目的明确,在引入新课、新旧迁移、解决难点、促使学生思考等等方面进行提问,尽可能地设计针对性强,有实际意义的提问,使提问恰到好处,为课堂教学知识穿针引线。以及,教师在设计提问时应注意趣味性,课堂提问的内容新颖别致,富有情趣和吸引力,使学生感到有趣而愉快,在愉快中接受学习。

2.进行多渠道的学习,注重平时积累,充分利用远程教育资源,定期进行空中课堂的学习,学习更先进有效的教学策略。

3.建立个人成长记录袋,装载每次研究过程中的个人研究成果以及个人撰写的案例分析、教学反思、教育教学心得体会、教学论文、优秀课例、研究课题等等,记载教师成长过程,便于随时查看自己的成果,回顾自己的成长历程,不断反思和提高自己的专业研究素质。

《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的研究》开题报告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目的及意义

在教学中,经常碰到教师提出的问题无人回答,或回答的风马牛不相及。有时老师认为很简单的一个问题,学生却天马行空,扯到十万八千里去,怎么拉都拉不回。很多教师在数学课堂上“满堂灌”、“满堂问”,不能提出有效的问题,教师讲得累,学生听着累,大大降低了课堂的教学质量。

因此,本次课题研究主要有两方面的目的:

一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不断探索以“切合自身实际、适合学生特点、提高课堂效率”的课堂教学模式,优化学习知识的过程,保证课堂教学轻负高效,全面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意义:改变我校现有的缺乏生命活力的课堂教学,使课堂不仅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园,而且成为学生成长的乐土。

二是以研促教,加快教师的专业成长。让教师更新观念,不仅注重知识结合,更要关注知识的形成过程,成为课堂的建设者和开发者;让教师转变角色,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者和学生人生的引路者。意义:促进我校教师更新教育观念,树立高效教学观,逐步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和业务水平,进而优化教学,更好地为学生的成长服务。

二、课题实验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时代发展的基本要求。《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提出了课程改革的新要求。新课程改革的一个基本目标就是要老师确实转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进行课堂教学改革尝试,是时代赋予的工作任务和职责。

学校发展的现实要求。要全面提升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必须改革课堂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教师发展的内在要求。良好的课堂组织能力、娴熟的课堂驾驭技巧,尤其是发问的技艺,以及灵活的课堂应急本领都是一个教师教学“内功”的具体体现。

学生成长的内在需求。现代教育越来越重视每个人一生的发展,越来越关注每个学生潜能的开发和个性的发展。小学数学教学有着自身的特点和规律,基本出发点在于为学生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促进学生主体性的发展。

在新课程理念下,教学过程可以说是一种“沟通、理解和创新”的过程,它不是把知识装进学生的头脑中,而是要对问题进行分析和思考,从而把知识变成学生自己的“学识”,自己的“思想”。课堂提问是实现“沟通”和“理解”的主要途径,是师生之间信息交流和情感交流的重要手段。

三、课题研究的内容(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1)通过理论学习,研究新课程改革的目标是什么,学生观是什么,对课堂教学有哪些要求,新课程理念下教师应采取什么样的教学策略,使课堂的有效性得到提高。

(2)课堂提问的实时性。 (3)课堂提问的针对性。 (4)课堂提问的效果。 (5)所提问题的关键所在。 (6)所提问题的有效性。

四、解决问题的主要途径和科研方法:

首先,对与本课题有关的问题进行调查,分析现状。接着组建课题研究团队,共同研究问题所在。其次,查阅国内外的相关研究,包括教育学、学习心理学、认知教学心理学、数学课程论等相关论著,并采用剖析法来分析影响课堂提问有效性的主要因素,为本课题实验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最后,理论联系实践,通过问卷调查和教学实践的案例分析来认识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并在教学实践中进行分析、整改、再实践、再总结。

(一)主要的科研方法如下:

从课题研究思路和构想,结合传统研究的策略,主要采用“实践研究法”、“案例法”,并辅以“经验总结法”、“文献研究法”等。

1.实践研究法:理论研究与实践研究相结合,在行动研究中检验、丰富、发展和完善理论,形成模式,逐步推进。

2.案例研究法:针对某个教学思想设计相应的教学个案,以求证教学思想的科学性,以便从实践中积累研究成果,形成经验总结和实验研究报告。

3.经验总结法:定时对自主学习过程进行总结,从实践中找出成功与失败的因素,及时调整教改方案。 4.文献研究法:勤于查阅相关资料,注重理论学习,以理论指导实践。

5.调查研究法:通过运用问卷、访谈、测试、研究等科学方式,有目的、有计划、系统的收集有关问题或现状的资料,以便获得关于课题研究的相关事实,并形成关于课题研究的科学认识。

具体将采用集体备课、观摩课、评课研讨、专家引领、专题讲座等方法组织研究。

五、课题研究的创新点 1.堂提问注重质量而非数量; 2.问具有针对性,还要顾及全体学生;

3.问具有艺术性,要倾听学生的回答,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抓住学生的闪光点。

4.问时要表述清晰、简洁,富有启发性; 5.题不能过于肤浅,要抓住问题的关键;

6.出问题后要得到学生的有效响应,要能引发思维; 7.过提问,达到师生间的沟通与交流。

六、课题研究步骤、

1.准备阶段:2015.4 (1)组建课题组,确定实验班,制定课题方案及实施计划。(2)查看搜索相关文献资料,把握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4)调查教师课堂提问现状及分析(前测) 阶段成果:形成课题方案

2.实施阶段:2015.4——2015.5 (1)按实施计划进行实验。(3)召开课题研讨会,进行教学设计,教学案例展示。 阶段成果:课题小节,中期报告

3.总结分析阶段:2015.9(1)调查教师课堂提问现状及分析(后测)(2)撰写研究报告(3)为完成课题实验,完成各项成果资料工作,做好课题研究的结题和成果论证工作。

上一篇:基层党建加强作风建设下一篇:公司学习培训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