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合同解释原则论文提纲

2022-11-1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论文题目:保险合同中不利解释原则适用研究

摘要:保险承载着分担社会风险和将来可能发生的意外风险的功能,而商业保险中的保险合同是厘定保险人同投保人、被保险人及受益人各方利益得失的重要依据。随着现代会社会保险行为的普遍化,基于对保险合同条文理解的模糊引起的纠纷也在不断增多,对保险合同条文合理、公平的解释不仅是保险法专家学者们研究的重点,也是我国保险行业面临的一个现实问题。保险合同的解释方法,是指保险的当事人对合同的条款或者语句存在理解上的不一致,由相关的司法部门根据一定的标准,对该条款进行解释并公平处理纠纷的过程。商业保险中使用的合同不同于一般的商品交易合同,这类合同专业性较强,且大多是格式合同。保险公司通常使用事先拟定的合同开展保险交易,以达到节约交易成本,提高交易效率的目的。但是在现实的保险业运作过程中,保险人在制定保险合同时,通常会利用其优势地位,引入免责条款,免除或限制自身的责任,同时加大合同相对方的责任。为合理分配保险当事人之间的利益,法律应当倾向于保护处于相对弱势地位的保险相对人,所以不利解释原则的出现也就成为一种必然。我国《保险法》在颁布后,并经过几次修订,确立不利解释原则作为处理保险纠纷的一项重要原则。不利原则在保险业实践中维护保险相对人利益方面的作用不可漠视,但如果法官不能正确使用这项原则处理保险纠纷,难免会有损害保险人利益之嫌。为平衡保险各方之利益天平,对不利解释原则进行理论上的探讨就显得颇有必要了。本文拟对不利解释原则在法学理论上进行研究,试图以不利解释的适用前提、适用顺序以及适用的条款类型等因素为切入点,对不利解释在适用上的除外情况进行论证和归纳总结,同时汲取国外立法的先进经验,对不利解释在我国保险法立法及司法实践中如何适用及完善,提出可行性建议,以期在保险当事人之间形成一个必要的张力,合理平衡当事人之间的利益,促进我国保险事业的正常发展。本文主体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研究不利解释的基本理论问题,探讨该原则的立法渊源,同时结合保险条款的特殊性,分析不利解释原则引入我国保险法的原因;第二部分提出保险合同解释的一般原则,并阐明不利解释原则同其它一般原则之间的关系,在适用上的逻辑顺序如何,以明确不利解释原则同其他一般原则在使用上的先后顺序;第三部分以一个案例展开,主要分析不利解释原则适用的保险条款的类型,为今后我国保险合同格式条款不利解释原则的完善提供提供一些理论依据;第四部分通过提出不利解释原则在我国立法和司法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在理论上提出问题的解决思路,探索出完善我国保险格式条款疑义解释之正确途径。

关键词:保险条款解释;格式条款;不利解释;合理期待

学科专业:经济法(专业学位)

摘要

Abstract

绪论

1、问题的提出

2、文献综述

3、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第一章 不利解释原则的基础理论

1.1 不利解释原则的内涵

1.1.1 不利解释原则产生的渊源

1.1.2 不利解释原则的理论基础

1.2 不利解释原则在保险法上的引入

1.2.1 保险合同的特性使然

1.2.2 不利解释原则被引入的原因分析

第二章 不利解释原则在处理保险合同纠纷中的定位

2.1 不利解释原则与一般合同解释原则的关系辨析

2.1.1 不利解释原则与合同解释的一般原则

2.1.2 不利解释原则与保险合同其他解释原则

2.2 不利解释在处理保险合同纠纷中的适用位阶

2.2.1 不利解释原则适用位阶的理论探讨

2.2.2 不利解释原则在处理保险合同纠纷时的定位

第三章 保险合同纠纷不利解释原则的实证研究

3.1 从一起财产保险合同纠纷看不利解释原则的适用

3.1.1 案情介绍

3.1.2 案件的争议焦点及法院判决

3.2 适用不利解释原则的前提与条件

3.2.1 正确界定“疑义”与“争议”

3.2.2 准确把握不利解释原则的适用条件

3.3 不利解释原则适用的保险条款类型及适用限制

3.3.1 由保险人单方拟定的格式合同

3.3.2 由保险合同双方共同拟定的商定条款

3.3.3 保险监管机构制定的一般保险条款

3.3.4 不利解释原则的适用限制

第四章 我国保险合同不利解释原则适用实践及立法建议

4.1 我国保险法不利解释原则的立法现状

4.1.1 我国《保险法》中不利解释的立法沿革

4.1.2 不利解释原则在我国立法上的缺陷

4.2 不利解释在我国司法实践中的现状分析

4.2.1 不利解释原则在司法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4.2.2 造成不利解释原则不能规范适用的成因

4.3 保险合同中不利解释原则的法律完善

4.3.1 对不利解释的立法建议

4.3.2 对不利解释的司法建议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上一篇:60HZ电机和供电设计论文提纲下一篇:法律与社会论文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