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步骤

2022-12-0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步骤

SEO详细操作步骤讲解

在讲搜索引擎优化之前,我们先来讲讲,搜索引擎优化的目的以及搜索引擎优化的优势。

搜索引擎优化是一种利用搜索引擎的搜索规则来提高目前网站在有关搜索引擎内的自然排名的方式。搜索引擎优化是SEO(Search Engine Optimization)的汉译。

SEO的目的理解是:为网站提供生态式的自我营销解决方案,让网站在行业内占据领先地位,从而获得品牌收益;SEO包含站外SEO和站内SEO两方面。

对搜索引擎优化不仅能够提高SEO的效果,还会使搜索引擎中显示的网站相关信息对用户来说更具有吸引力。

搜索引擎优化包含选择搜索引擎、关键词类型、挖掘关键词、筛选关键词、优化排名和优化着陆页6个步骤。

步骤一选择搜索引擎

互联网进化到今天,搜索引擎已经多样化。搜索引擎不再只是PC时代谷歌、百度那样单一的通用型搜索引擎。搜索引擎已经发展出各专业类别的搜索:图片搜索、视频搜索、地图搜索、学术搜索等。同时,搜索引擎还内置在各类门户和入口之中,淘宝、新浪微博、微信、APP应用商店等。

搜索引擎不同,其搜索结果页的排名算法规则也不同。这致使同一个搜索词,在不同搜索引擎结果页上的排名不同。因此,优化的第一步就应当思考:我们应当优化哪个搜索引擎?

客户会用哪个搜索引擎搜索?在搜索引擎多元化的今天,客户使用的搜索引擎可能与你想象的不一样。企业应当调研客户的搜索引擎使用习惯,并基于此选定客户的一个或若干个主流搜索引擎作为优化的对象。

步骤二关键词类型

关键词的分类有很多种,按照不同分类方法,会得到不同类型的关键词。

分类方法:

热度分类:热门关键词、一般关键词、冷门关键词;

长短分类:短尾关键词、长尾关键词;

主副分类:主要关键词、辅助关键词;

其他分类:泛关键词、别名关键词、时间关键词、错别关键词、问答关键词;

我们将其中较为常用到的两种关键词提取出来,核心关键词和长尾关键词。

1.核心关键词

核心关键词,指经过关键词分析确定下来的网站“核心”关键词,通俗地讲指,网站产品和服务的目标客户可能用来搜索的关键词。

核心关键词具有这些特征:

a.核心关键词一般作为网站首页的标题。

b.核心关键词一般是2~4个字构成的一个词或词组,名词居多。

c.核心关键词在搜索引擎上每日都有一定数目的稳定搜索量。

d.搜索核心关键词的用户往往对网站的产品和服务有需求,或者对网站的内容感兴趣。

e.网站的主要内容围绕核心关键词展开。

例如:杯子

2.长尾关键词

指网站上非目标关键词但也能带来搜索流量的关键词。

长尾关键词的特征是比较长,往往是2~3个词组成,甚至是短语,存在于内容页面,除了内容页的标题,还存在于内容中。搜索量非常少,并且不稳定。

例如:杯子盖,大杯子,有花纹的杯子,什么杯子好看等。

步骤三挖掘关键词

1.从行业入手

咖啡行业来说明,假设你准备做一个咖啡行业网站。那么从行业的角度出发,可以对这个行业进行归类,提炼出行业相关核心词,详见下图:(PS:对于这个咖啡行业而言,这里仅是拓展出冰山一角)

2.从业务入手

以卖咖啡豆这项业务入手,假设你准备经营一个咖啡豆销售网站。那么,从你的业务角度出来,我们来进行提炼核心关键词。见下图:

3.从人群入手

假如,你就想做个咖啡行业门户网站,那么用户人群会有哪些呢?他们的需求又会是如何?

步骤四筛选关键词

关键词经过筛选,也就确立了后续优化工作的方向。关键词的筛选主要取决于精确性、流行性和竞争性三项指标。

关键词清理:剔除不相关,不合适的关键词。

关键词归类:将具有共性的关键词进行归类。

1.精准性

精准性指的是关键词精准契合目标客户的程度。目标用户是传统营销理论的一个词语,指的是当前的主要销售和述求对象。目标客户集中搜索的关键词,无疑也应是搜索引擎优化的关键词。

依据精准性筛选关键词,具体应考虑以下四项要求:

首先,关键词应精准适配目标客户所在的消费阶段的搜索需求。

其次,关键词应精准适配目标客户所在的细分市场。

再次,关键词应精准反应目标客户所在客户链位置的搜索需求。

最后,关键词应精准反应目标客户特定决策角色的搜索需求。

2.流行性

关键词筛选的第二个准则是流行性。流行性越高的词,流量越高优化价值越高。探测关键词的流行性显然是一个技術活,需要有不同的分析软件,同时,消费者在移动终端上的搜索习惯也与在个人电脑上的习惯不同。消费者在移动端上更倾向于口语化、动作化、直接化的用词。

3.竞争性

关键词筛选的第三个准则是竞争性。竞争性体现了有多少对手在与你竞争这个关键词的自然排名,以及你相对于这些对手的竞争优势。

关键词即是一条搜索路径,又是一条竞争跑道。要判断关键词的竞争性,企业应该看看这个词的搜索结果页上排名前的那些网站,从链接的网页内容上分析它们为什么排名靠前。

步骤五优化排名

排名优化是SEO的一种方式,采用搜索引擎优化技术优化搜索引擎排名的位置,一般采用百度竞价等竞价手段让排名靠前,或采用SEO技术手段,优化网站源代码符合搜索抓取规则。

1.站内优化

网站上线之前,做好站内优化,站内优化直接影响网站的收录情况。一般情况下,影响排名的站内因素有:

(1)关键词没有定位好。要让关键词明确,适当的给关键词加粗,斜体,引起蜘蛛的注意,并且在站内做好锚文本加上指向首页的连接。

(2)首页权重被内页负累。每个内页都要有关键词做锚文本指向首页,将权重传递给首页,内页做好关联连接即可。另一个增加首页权重的方法,就是次导航。将关键词做在次导航,并且指向首页,这样可以很好的提高网站首页的权重。

2.静态页面文章

静态页面一直是搜索引擎比较喜欢的,会加速收录,一般做网站的人都喜欢选择静态页面。做好静态页面的文章更新,最好的方法就是原创,当然伪原创也是有效方法。

(1)如果是伪原创,在页面的头部插入图片,加上alt标签,这个会让搜索引擎认为是原创的内容,提高文章的收录,有利于排名。

(2)每个静态页面下均加入次导航,做好关键词锚文本指向首页。

(3)在更新的文章中间,多次加入网站关键词并且适当加粗,加上链接指向首页。

3.友情链接交换

交换友链一直是网站排名优化的工作内容之一,不可缺少。一个高权重的友链不但可以带动你的网站权重,并且对排名有非常大的帮助,有时甚至会直接出现在首页。可以看出,友链是很重要的一个外链所在。一般在交换友链时,需要考虑的因素有:

(1)查看对方的pr值是否比你低。鉴于交换友链的出发点,不會跟比自己pr低的网站去交换友链的。

(2)查看对方页面的收录情况。一般情况是找收录量大的网站做友情链接。

(3)查看对方快照更新情况。看对方是否及时更新,还有最近的收录情况。

(4)查看对方的外链情况。包括友链和外链,友链一般超过30个,就不要再交换了,因为这样意义不大。查看对方外链的收录量,一般选择外链收录多的网站交换。

(5)查看对方网站是否被处罚过,如果被处罚过,交换友链就没有必要了,因为对方网站可能被屏蔽状态或者没有好的排名。

(7)找一些权重比较高的友情链接平台,输入网站关键词和链接,既是一个外链,也可以让别人找到你,增加交换友链的可选择性。

4.原创软文推广

原创软文推广,一直是最好的外链推广方式,可以再做好外链的同时,还能增加网站的流量及品牌形象。

(1)软文的内容范围比较广,不一定要写跟网站相关的内容,只要写出来对别人有帮助,大家感兴趣的,适当的在文中加入网站的连接和关键词就行了。

(2)将软文放在一些知名度高,基本也是权重比较高的网站上发布,这样带来的人气是很高的,推广的效果比较明显。

(3)每篇软文的关键词要有所区别,加入的数量不要多,可以在结尾的时候加上一个就行了。

软文的内容广告性质不要表露出来,链接地址出现一次就行。太明显,可能就不能问世。最好是每天一两篇,这样做提高网站排名是非常有利的,而且能很快看到效果。

5.论坛和问答平台

很多人在发帖子,回帖子,或者做问答的时候,都会很郁闷的一件事就是,帖子总是被删掉,或者干脆账号被封掉,问答提交上去,一直审核,然后直接无视。如果不去总结或者学习方法,这种工作会变得枯燥乏味。

(1)发帖内容要跟论坛的主体是相关的,帖子的内容不一定跟你的网站内容相关,但是要跟论坛的主题相关。

(2)最好是原创内容,如果不是原创,那么请认真的修改做伪原创。

(3)发帖内容不要是广告,一般广告贴几乎都会被秒杀过滤掉。

(4)不要带一些敏感字,如果有带敏感的字,论坛程序会直接过滤。

步骤六优化着陆页

1.什么是网站着陆页

网站着陆页就是用户真正访问的页面。这个页面一般要具有一定的引导性,又叫引导页。

着陆页也称落地页面或者转化页面,英文landing page。是指访客通过关键词或者其他流量渠道达到你的网站的第一个页面。在互联网营销中,引导页就是当潜在用户点击广告或者利用搜索引擎搜索后显示给用户的网页。一般这个页面会显示和所点击广告或搜索结果链接相关的扩展内容,而且这个页面应该是针对某个关键词(或短语)做过搜索引擎优化的。

2.为什么要进行网站着陆页优化

对于一个网站来说要想获得更多的流量仅仅靠首页那几个关键字是远远不够的,都想通过优化好内页来获得更多精准的流量,此时就要想办法将内页在搜索引擎中获得较好的排名,也就是将内页优化成为网站的“着陆页面”使其成为整个站点的流量入口。

3.如何进行着陆页优化

(1)网站相关原创软文的撰写

网站SEO优化无论是资讯类门户站,还是企业站原创内容的撰写,都是至关重要的,那么如何来做好软文的撰写呢?

首先在撰写软文之前得对网站相关关键字进行分析研究。比如:网站优化的是SEO网站,那么我就以关键字“SEO”为整个网站的核心关键词来拓展更多的长尾关键词,并将所拓展出众多的长尾关键字构建词库,后面就以该长尾关键字为主题来撰写相关软文。

软文撰写之时注意关键字的布局及密度,将该软文的主题表达清楚,如有相关插图再配上图片已达到图文并茂的效果更利于用户体验,并在软文中适当做好相关锚文本优化,注意锚文本不要做得太多一般1~3个就差不多了。具体根据内容的字数而定,至于能够原创到什么程度这就因人而异了。

(2)合理构建网站内部链接结构

网站的内部链接结构的合理建设越来越重要了,特别是对一些大型网站,做好网站内部链接结构至使整个网站结构形成蜘蛛网状结构,让蜘蛛的爬行抓取畅通无阻,使其网站收录增加,同时相关内部链接做得好还可以起到投票的作用。

虽然内部链接投票与外链投票相比没有外链功效强大,但是内部链接是自己可控的,是最为稳定的,从量变到质变将会对提升关键字的排名有重要作用,特别是大型网站,因此要想获得内页为“着陆页”,内部链接不可忽视。

(3)建设高质量的外链

网站优化外链的建设是不可缺少的,也是网站获得高质投票最为重要的渠道,一般外链的建设分为友情链接建设及软文外链建设等。

作者:王争

第2篇:当代中国犯罪化的基本方向与步骤

内容摘要:刑法立法应当与社会发展的总体水平和违法犯罪状况相适应。《刑法修正案(九)》基于社会治理的现实需要,采取增设新的犯罪、扩充犯罪构成要件和取消对多个犯罪的免除处罚规定等方式,积极地进行了犯罪化立法。综合我国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社会文明的发展程度和刑法立法水平的提升程度,未来我国刑法立法应当继续坚持适度犯罪化的方向。在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之前,我国刑法立法总体上需要坚持以犯罪化为主的立法策略。之后,我国刑法立法的犯罪化之路将可能发生转向,走向以立法稳定和立法逐步非犯罪化为主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适度犯罪化 《刑法修正案(九)》 非犯罪化 刑法立法

一、前 言

犯罪化,也称入罪化,简单地说,是指将以往不是犯罪的行为,作为刑法上的犯罪,使其成为刑事制裁的对象。〔1 〕近年来,随着我国刑法立法上大量增设新的犯罪同时对许多已有犯罪的适用范围进行了扩张,犯罪化问题日益成为我国刑法理论上的热点问题。例如,自1997年全面修订刑法典至今20年间,我国刑法修法的条文数量总计多达179条,其中主要内容都是关于犯罪圈扩张和刑罚提升的立法。与此同时,我国刑法理论上对于刑法立法的犯罪化扩张有着截然不同的认识,赞成者有之,反对者有之,持中立态度者亦有之。许多意见大相径庭。如何看待刑法立法的犯罪化问题,直接关系到我国刑法立法的未来走向,进而将影响到刑法改革的理念、制度和具体措施的选择,值得高度重视。有鉴于此,笔者拟结合《刑法修正案(九)》的犯罪化立法,探讨当代中国刑法立法犯罪化的基本方向和步骤。

二、我国犯罪化的立法背景暨举措:以《刑法修正案(九)》为视角

自1997年至今,我国先后进行了10次刑法立法修正,颁布了1部单行刑法和10个刑法修正案。其中,《刑法修正案(九)》是我国最新也是至关重要的一次修法,其关于犯罪化的立法尤其令人关注。

(一)《刑法修正案(九)》犯罪化的立法背景

马克思主义法学认为:“无论是政治的立法或市民的立法,都只是表明和记载经济关系的要求而已。” 〔2 〕经过近40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并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我国社会由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所带来的各领域的变化,对犯罪领域产生了深刻影响,也出现了一系列新问题。这在网络犯罪、腐败犯罪、妨害社会管理犯罪、暴恐犯罪等方面都有其突出的表现。按照马克思主义刑法学的观点,“犯罪和现行统治都产生于相同的社会条件”。〔3 〕刑法是现代国家遏制与预防犯罪的基本手段,犯罪的社会环境发展变化了,以遏制犯罪为使命的刑法当然也要因时而变,以回应社会需求。《刑法修正案(九)》的出台,根本動力就是要回应新时代犯罪发展变化情况及对之惩治防范的法治需要。

在此背景下,《刑法修正案(九)》主要着力于解决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针对近年来我国一些地方发生的严重暴力恐怖案件和网络犯罪呈现出的新特点,从总体国家安全观出发,统筹考虑《刑法》与《反恐怖主义法》《反间谍法》等维护国家安全方面法律的衔接配套,修改、补充刑法的有关规定;二是根据我国当前反腐败斗争的实际,着力完善《刑法》的相关规定,为惩腐肃贪提供法律支持;三是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逐步减少适用死刑罪名的要求,并做好劳动教养制度废除后法律上的衔接。〔4 〕在此基础上,《刑法修正案(九)》通过新增罪名和调整相关犯罪的构成要件、法定刑,加强和改善了对相关犯罪的惩治。

(二)《刑法修正案(九)》犯罪化的基本举措

在此次《刑法修正案(九)》修法过程中,国家立法机关更加注重把坚持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作为修法的一个重要的指导思想,强调“对社会危害严重的犯罪惩处力度不减,保持高压态势;同时,对一些社会危害较轻,或者有从轻情节的犯罪,留下从宽处置的余地和空间”。〔5 〕犯罪化是此次刑法修正的重要方面和内容,并突出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增设了大量新的犯罪。《刑法修正案(九)》根据犯罪治理的需要,增设了21种新的犯罪。〔6 〕第二,扩充犯罪构成要件。《刑法修正案(九)》根据司法实践的需要,修改了原有犯罪的构成要件,包括扩大行为的类型(如在“危险驾驶罪”中增加了两类危险驾驶行为)、扩大主体的范围(如将出售、非法提供公民个人信息犯罪的主体由特殊主体改为一般主体,针对网络犯罪增设了单位主体)、降低入罪门槛(如将扰乱无线电通讯管理秩序罪的入罪门槛修改为“情节严重”)等。第三,取消对多个犯罪的免除处罚规定,扩大了相关犯罪的入刑范围。《刑法修正案(九)》根据社会治理效果的需要,调整了部分犯罪的法定刑种类和法定刑幅度,包括针对贿赂犯罪增加了财产刑、增加了部分犯罪的量刑档次(如扰乱无线电通讯管理秩序罪增加了一个“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量刑幅度)。

通过上述犯罪化手段,《刑法修正案(九)》扩大了刑法的适用范围,加大了刑法介入社会生活的力度,引发了各方面的积极关注。

三、我国犯罪化的理论争议暨研讨:《刑法修正案(九)》及其展开

当前,学界对于《刑法修正案(九)》进行了激烈讨论,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一)《刑法修正案(九)》犯罪化的理论争议

针对《刑法修正案(九)》的犯罪化立法,在《刑法修正案(九)》修法过程中,各方面主要有三种不同的立场:第一种是支持的立场。该立场认为《刑法修正案(九)》的犯罪化立场是在网络社会背景下我国刑法立法的必然选择,也是适当的。有观点认为,在当前恐怖主义、极端主义、网络犯罪态势不断恶化、手段不断翻新的形势下,我国加强对恐怖主义、极端主义犯罪、网络犯罪等的犯罪化立法具有明显的必要性。〔7 〕第二种是反对的立场。该立场认为《刑法修正案(九)》以犯罪化为主,其犯罪化立场与我国加强人权保障的理念和要求相悖。有观点认为,《刑法修正案(九)》尽管在废除死刑与提高对死缓犯执行死刑的门槛方面体现出了从宽的一面,但主要还是增设新的罪名、扩大处罚范围与提高法定刑,这与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人权保障理念不甚符合。〔8 〕第三种是折中的立场。该立场认为《刑法修正案(九)》加强对新型违法犯罪行为的犯罪化具有必要性,但部分违法行为的犯罪化不适当。有观点认为,适度犯罪化在现阶段是必要的。对于原给予劳动教养的行为,在劳动教养制度废除后,多数应纳入治安处罚范围,而不应规定为犯罪。

(二)《刑法修正案(九)》犯罪化的理论研讨

针对《刑法修正案(九)》犯罪化的上述争议,笔者认为,在当前的犯罪形势和刑法立法状况下,《刑法修正案(九)》的犯罪化具备基本的合理性,而且也将是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内我国刑法立法的必然趋势。

刑法立法的审慎性要求国家保持刑法法益保护机能与人权保障机能的合理平衡,即既不能过度犯罪化,也不能过度非犯罪化,而应保持适度犯罪化的态势。这也是当前我国犯罪形势不断发展和刑法法网不够严密背景下的合理选择。总体上看,《刑法修正案(九)》在犯罪化问题上的态度是审慎的。除了对恐怖主义、极端主义犯罪保持高压态势并增设了多种新罪名外,《刑法修正案(九)》对其他许多行为的入刑都较为谨慎。这主要体现在:

(1)保持了适当的高入罪门槛。例如,《刑法修正案(九)》第31条在原有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的基础上,将“多次扰乱国家机关工作秩序,经处罚后仍不改正,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和“多次组织、资助他人非法聚集,扰乱社会秩序,情节严重的”行为规定为犯罪。在修法过程中,各方面主要有两种意见:一种意见认为,该条涉及民众申诉、批评建议权的行使,必须慎重。否则极易引发新的矛盾和问题,应当对入罪条件进行必要的限制。对于有正当理由、符合国家规定的申诉、上访行为不应按照犯罪处理。另一种意见则主张将扰乱学校、医院等事业单位的工作秩序的行为纳入本条规定中。〔9 〕最终《刑法修正案(九)》在提高这两种行为入罪门槛的基础上(分别要求“经行政处罚后仍不改正,造成严重后果”和“情节严重”),保留了这两种犯罪。

(2)规定了较严格的犯罪构成条件。例如《刑法修正案(九)》第32条规定的编造、故意传播虚假信息罪。在修法过程中,国家立法机关曾拟将所有的虚假信息均纳入该罪的范围,后来听取了一些单位的意见,最终将虚假信息的范围限定为虚假的险情、疫情、灾情、警情,入罪范围限缩明显。这种通过限缩行为类型、行为对象的方法限制行为入罪的范围,表明了我国立法机关对这些行为入罪的谨慎态度。

而除了犯罪化,《刑法修正案(九)》也进行了大量非犯罪化、轻刑化立法。这除了体现在《刑法修正案(九)》一次性取消了9种犯罪的死刑外,还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将绑架罪、贪污罪、受贿罪的死刑立法由绝对确定的死刑改为相对确定的死刑,增加了司法人员对这些犯罪适用刑罚的选择;二是提高了死缓犯执行死刑的门槛,将死缓犯执行死刑的条件由“故意犯罪”提升为“故意犯罪,情节恶劣的”,有助于减少死刑的实际执行;三是部分地降低了貪污罪受贿罪的处罚力度,不仅将原来绝对确定的数额改为概括的数额,而且对犯贪污罪受贿罪,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真诚悔罪、积极退赃,避免、减少损害结果发生的,还规定可以从宽处理。从这些方面看,《刑法修正案(九)》无疑很重视综合运用非犯罪化、轻刑化手段,而非一味地采取犯罪化、重刑化做法。

四、当代中国犯罪化的基本方向暨路线:适度犯罪化及其推进

(一)当代中国犯罪化的基本方向

针对我国刑法理论上关于犯罪化的争论,笔者曾在十多年前提出要坚持适度犯罪化的做法。〔10 〕如今看来,这不仅反映在近年来的多次修法中,而且仍应当成为当代中国犯罪化发展的基本方向。

1.适度犯罪化的基本内涵

所谓适度犯罪化,是指对于一些严重危害民生的行为,应当根据行为的现实危害、影响范围、发展趋势等状况和我国法律制度的配套情况,有选择地予以犯罪化。〔11 〕适度犯罪化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它可以被理解为一个相对模糊的数量概念。适度犯罪化要求刑法立法在犯罪化方面应当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而不能采取大跃进的方式大量增设新的犯罪或者大量扩张犯罪的范围。但犯罪化数量的多少并不是绝对的,不是说一次增设10个罪名就是过度犯罪化,一次增设5个罪名就是适度犯罪化,而且要结合违法犯罪的情况和非犯罪化的情况综合判断。换言之,适度犯罪化不是将违法行为一概入罪,而是有选择地将那些危害较大的不法行为入罪;也不是只进行犯罪化而不进行非犯罪化,而是可以将适度犯罪化与适度非犯罪化同时进行。

这意味着,适度犯罪化并不表明犯罪化是刑法立法的主导,因此它包含了两种倾向:以犯罪化为主导的刑法立法和以非犯罪化为主导的刑法立法。前者可能只存在犯罪化立法或者虽然存在非犯罪化立法但犯罪化立法是主要的,后者则是以非犯罪化立法为主导,犯罪化立法未占据主要方面。

2.适度犯罪化的理论倡导

笔者认为,我国应当倡导以适度犯罪化作为当前我国刑法立法的基本方向。主要理由在于:

第一,犯罪化是我国社会抗制犯罪的现实需要。刑法的调控范围即犯罪圈的大小不是由立法者的主观意志决定的,而是由许多客观因素所决定的,其中最主要的因素就是社会抗制犯罪的客观需要。在中国,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各项改革的深入进行,以经济关系为主的社会关系日益复杂化,刑法立法对处于转型时期的多变的犯罪情势显得应接不暇。新型的、需要运用刑法进行抗制的危害社会行为不断出现,一些过去并不突出的危害社会行为日益突出且危害严重,需要运用刑法进行抗制。可以说,客观的社会情势决定了在较长时期内犯罪化将成为中国刑法立法的基本趋势。

第二,在当前的社会情势下,“过度犯罪化”和“大量非犯罪化”策略均不可取。一方面,刑法作为调整社会关系的最后手段,只有在行政、民事等手段不足以惩治的情况下才能采用。正所谓“刑为盛世所不能废,而亦盛世所不尚。” 〔12 〕过度犯罪化只会导致刑罚的滥用,影响刑罚功能的发挥,出现进一步的重刑化倾向。另一方面,我国和许多西方国家在“犯罪”的内涵和外延上存在重大差异:我国向来严格区分犯罪与一般违法行为的界限,只将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规定为犯罪;而许多西方国家则往往在非常宽泛的意义上使用犯罪概念,将许多在我国只视为一般违法的行为也规定为犯罪。因为原有的基础不同以及犯罪观有别,因而不能将西方国家“大量非犯罪化”的做法简单地搬到中国。

因此,综合我国刑法制度、民众观念、犯罪状况等诸多因素,笔者认为,当前我国刑法立法应当坚持适度犯罪化的基本方向。

(二)当代中国犯罪化的具体路线

在坚持适度犯罪化的基本方向之下,笔者认为,未来我国犯罪化之路需要分两个步骤进行,并且面临一个转折点。

1.当代中国犯罪化的两个步骤

总体而言,笔者认为,在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之前,我国刑法立法总体上需要坚持以犯罪化为主的策略。但在此之前,仍可分为两个步骤:一是在21世纪30年代以前(即未来10年左右),我国仍然要面临大量犯罪化的立法倾向;二是在21世纪30年代至50年代(即之后的20年),我国犯罪化的步伐将有所放缓,但仍应以犯罪化为立法的主线。这主要是基于以下三个方面的考虑:

第一,我国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这是宏观层面的考虑。党的十五大报告首次提出“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之后,党的十八大报告再次重申: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在党的十九大上,“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更是被写入党章。〔13 〕这“两个一百年”的内容是:第一个一百年,即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2021年),我国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第二个一百年,即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2049年),我国要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国共产党的这一发展目标与我国社会发展的总体趋势是相吻合的,并将成为我国社会未来发展的重要动力和指针。而我国刑法的发展无疑要与我国社会的总体发展相适应。一般而言,在社会发展的高级阶段,犯罪水平会更低,因而更少依赖刑法,刑法的犯罪化步骤必将放缓;反之,在社会发展的初级阶段,犯罪水平则会相对较高,社会治理也会更多地依赖刑法,刑法的犯罪化步骤必将加强。著名犯罪社会学家菲利的“犯罪饱和论”反映的就是犯罪与社会发展之间的这种关系,即每一个社会都有其应有的犯罪,这些犯罪的产生是由于自然及社会条件引起的,其质和量是与每一个社会集体的发展相适应的。〔14 〕基于此,同时考虑刑法立法通常具有一定的滞后性,从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来看,未来十年我国刑法的犯罪化步骤仍会快速前进,但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后会有所放缓,并将持续到21世纪50年代,直至我国全面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现代化强国。

第二,我国社会文明的发展程度。这是中观层面的考虑。具体而言,犯罪与文明的发展水平密切相关。社会文明发展程度越高,人们道德的自我约束力越强,社会越轨行为乃至犯罪行为必然减少。犯罪化的社会基础也会因而减弱。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并提出到2020年要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深入推进,良好思想道德风尚进一步弘扬,公民素质明显提高”的目标。〔15 〕习近平总书记也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写进了我国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16 〕从文明与犯罪的联系上看,在“公民素质明显提高”之前,刑法可能需要更多地介入社會生活,犯罪化因而会成为这一时期刑法立法的主要方向。在此之后,犯罪化的趋势则会逐渐减弱。

第三,我国刑法的发展水平。这是相对微观层面的考虑。自1979年新中国第一部《刑法》颁行至今的近40年间,我国刑法的立法和司法水平得到了极大提升。特别是自1997年全面修订刑法典以来,我国刑法立法的民主性得到了较大提升,刑法立法日趋科学,刑事法网愈加严密。〔17 〕其中,我国刑法规定的犯罪圈也得到了极大扩张。尽管如此,我国刑法的立法水平与我国犯罪治理的现实需要之间还存在明显差异。这主要表现在:一是刑法立法水平与科技创新的发展水平不相适应。这集中体现在电信网络犯罪方面,又尤以互联网金融犯罪为甚。这些领域的行为兼有创新与违规。刑法对这些领域面临着“一管就死、不管则乱”的尴尬局面,进退维谷。二是刑法立法水平与违法犯罪形势的变化不相适应。这反映出刑法立法的稳定性与违法犯罪行为多变性之间的矛盾,同时也反映出一国刑法的立法水平。例如,在《刑法修正案(九)》的修法过程中,曾有意见主张将强奸罪的对象由“妇女”扩大至“他人”,认为近些年男性受到性侵犯的案例越来越多,应该在修改该条的基础上一并修改《刑法》第236条强奸罪的规定,将对男性实施性侵犯的行为规定为强奸犯罪。〔18 〕但立法者考虑到针对男性实施的强奸犯罪较少而未采纳该意见。这反映了刑法立法的谨慎态度。但从长远的角度看,再一次通过立法方式扩大强奸罪的范围似乎终究不可避免。三是刑法立法水平与国际社会要求不相一致。这主要涉及众多国际公约的要求和国际社会的发展潮流。我国的刑法立法与国际社会的刑事法治发展进步水平与要求之间还存在较大差距。其中比较突出的是死刑改革问题,同时也包括腐败犯罪、洗钱犯罪、国际犯罪等方面的犯罪化问题。对这些问题,中国需要在今后的刑法立法中逐步加以解决,成为中国刑法犯罪化立法的重要推动力量。

基于以上几个方面的考虑,在未来30余年间,我国刑法立法还需要坚持以适度犯罪化为主的立法倾向。

2.当代中国犯罪化的一个转折点

犯罪化的转折点是指刑法立法将由以犯罪化为主的方向转变为不以犯罪化为主的方向。这包括两种情形:一是刑法立法的犯罪化水平低于非犯罪化水平。即意味着,即便存在犯罪化的现象,但与非犯罪化相比,犯罪化将是少量的、次要的现象。二是刑法立法的犯罪化过程停滞。即由于刑法立法的犯罪化达到一定程度后,刑法已经能够全面适应违法犯罪现象变化的要求和社会治理的需要,进而可能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保持稳定状态,既不进行犯罪化立法,也不进行非犯罪化立法。

我国刑法立法犯罪化的转折要受制于一定的条件,即社会发展进入高度稳定期,新的违法犯罪现象不会大量涌现;刑法立法水平高度发达,能够充分满足社会治理的需要。综合我国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笔者认为,这个转折点很可能发生在第二个百年目标实现之后,即“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2049年)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之后,我国社会高度发达,社会进入平稳的繁荣期,违法犯罪行为大量减少,我国刑法立法的犯罪化也将进入一个转折点,维持刑法立法的稳定甚至非犯罪化将成为我国刑法立法的主要方面。

结 语

过去近40年间,尤其是晚近20年来,我国刑法立法基本上是坚持适度犯罪化的方向,坚持刑法立法的犯罪化应当与社会发展的总体水平和违法犯罪状况相适应。这在《刑法修正案(九)》的立法中有着集中的体现。综合我国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社会文明的发展程度和刑法立法水平的提升程度,未来我国刑法立法的犯罪化应当继续坚持适度犯罪化的方向,既要避免过度犯罪化的倾向,也要防止过度非犯罪化的倾向。具体而言,在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之前,我国刑法立法总体上需要坚持以犯罪化为主的立法策略。但前十年左右,我国仍然要面临大量犯罪化的立法倾向;之后的20年,我国犯罪化的步伐将会有所放缓,但仍以犯罪化为立法的主线。而在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之后,我国刑法立法的犯罪化之路将可能发生转向,走向以立法稳定和立法逐步非犯罪化为主的发展方向。

作者:赵秉志

第3篇:小学公民意识教育的一般原则和基本步骤

2007年10月,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首次提出要加强公民意识教育。而在小学阶段如何开展公民意识教育,就成为了人们关注的一个重要话题。目前,我国小学公民意识教育在策略和路径上缺少深刻的认识和思考;现有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中的公民意识教育也是零散的、启蒙性的,与胡锦涛总书记的要求有着很大差距。江苏近几年通过公民意识教育活动的课题研究和实践,对小学公民意识教育的一般原则和基本步骤进行了探索。本文依据江苏公民意识教育活动的实践案例,阐述小学公民意识教育的一般原则和方法,以期促进小学公民意识教育获得更广泛、深入的开展,也希望有更多专家学者重视研究小学公民意识教育问题。

一、小学开展公民意识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在小学开展公民意识教育,首先要解决对在小学开展公民意识教育必要性的认识问题。目前的现状是,江苏、云南、上海、山东、山西等地区认真、主动、积极开展公民意识教育的学校,对公民意识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有足够充分的认识;而没有开展公民意识教育的学校,对公民意识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基本上是“没有什么认识”,或者说是处于“零认识”状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公民身份概念不清。公民是指具有一国国籍并依据该国宪法和法律享有权利和义务的自然人。我国宪法规定,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我国公民。有人觉得小学生还不是公民,一个人只有年满18岁才算公民。这是错误的。在我国,一个人从出生之日起就具有了公民身份。小学生也是公民,是未成年公民。小学生对自己公民身份的认同,小学生公民意识的养成,需要一个过程;缺少必要的、专门的教育,这种身份认同和意识养成是难以自发完成的。如果对小学生的公民身份都没有确认和尊重,加强公民意识教育就只会流于口号。

第二,公民意识尚未形成。公民意识,是指公民个人对自己在国家中地位的自我认识,是以权利义务观为核心的主体意识、参与意识、责任意识的集合。一个国家的国民只有具备完整的公民意识,才能成为合格的公民;国民的公民意识是社会政治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如果一所学校的校长、一个地区的教育行政官员的公民意识还处于未知状态,那么在这所学校、这个地区,“加强公民意识教育”就只会是一句空话。

第三,对加强公民意识教育的价值认识不到位。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和要求,是贯彻和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的“从各个层次、各个领域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人民依法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的必要举措;是“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的前提和条件。小学生是我国公民的一个特殊群体,小学生也依法享有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的相应权利;小学生也有相应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认为小学生不能参与民主政治建设,或者把小学生排除在民主政治建设之外,不仅不科学而且十分有害。不从小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不重视和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是教育的严重失职。

二、小学开展公民意识教育的一般原则和方法

公民意识养成和确立有两个基本特征:一是主体性,即公民个体对自己国家主人翁地位的自我认识的不断提升;二是参与性,即公民个体以高度的责任感对社会公共事务管理的主动积极参与。小学生有自己的身心特点,对小学生的公民意识教育一定要遵循儿童成长发展的基本规律和公民意识教育的基本规范。在开展公民意识教育实践中,应注意把握以下三个原则:

第一,活动探究—— 以真实、具体问题为对象进行活动探究。小学生的公民意识,需要通过小学生自己的主动参与才能逐步唤醒、激发和增强,试图以公民教育读本之类的阅读和讲学来培养只能是纸上谈兵。小学生的公民意识,也绝不是简单地对公民、公民意识概念的认知、识记和背诵。没有具体、真实的活动、体验和探究,学生的公民意识就不可能真正养成和确立。只有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学生才能真正认识、理解和体会与公民意识密切相关的权利、义务和责任;也只有在以强烈的责任感真正行使权利、履行义务的过程中,学生的公民意识才能显现和提升。江苏所有开展公民意识教育的学校,都是以项目活动形式进行的。每一个班级的每一个项目活动都有明确、具体的真实问题,并且都开展了真实的活动、体验和探究。

第二,学生主体—— 发现问题、研究问题都以学生为主体。在江苏小学公民意识教育活动中,发现问题、收集资料、提出解决的方案都是以学生为主体进行的。小学生虽然年龄尚小,但他们的潜能和水平常常会超出成人的想象。“垃圾车漏污水”是城市司空见惯的一个现象,南京市力学小学四(7)班的学生以此为研究对象,从现行法律法规政策、国内外相关设施、环境卫生危害等不同层面分析思考,提出相应策略,并在鼓楼区政府礼堂以模拟听证会的形式进行展示,产生了广泛影响。陈艳老师感叹:“活动伊始,作为班主任,我的心中充满了疑惑,……随着活动的步步深入,我的疑惑被一个个惊喜取代。经历着这个过程的他们每天都有变化。” 于睿青同学的家长感慨:“整整一个学期,我目睹了女儿在这项公民教育实践活动中点点滴滴的付出,真真切切地感受到该项活动对女儿产生的巨大影响。”

第三,课题引领—— 以课题研究方式引领整个项目活动的推进。江苏省小学公民意识教育活动,从一开始就以“公民教育实践活动项目研究”为课题(江苏省教研室第六期重点立项课题),聚集了一批德育骨干教师和资深教学研究人员,对推进公民意识教育过程中遇到的各种情况和问题,及时分析研究,提出应对策略,并不断反思总结,逐步积累经验,再有计划地在全省推广。在课题引领下,一大批热心公民意识教育的骨干教师成长起来,一大批开展公民意识教育的先进学校涌现出来。

三、小学开展公民意识教育的基本步骤

在江苏,小学开展公民意识教育基本上按以下六个步骤进行。

1.选择要研究的问题

问题选择是开展公民意识教育的起点。问题选择看似简单,但其实不然。怎么选择问题和选择什么问题都有规范。选择问题的一般程序是:

第一,教师(经过专门培训)作说明和动员,用合适的话语向不同年级的学生解释什么是社区公共问题(社区公共问题是一个复杂概念,在小学生所能理解和接受的程度上,社区公共问题通常指社区中存在的和大多数人利益相关并有待政府部门加以解决的实际问题),要求学生关注和发现自己生活的社区中存在的公共问题。

第二,让学生在调查、研究和思考的基础上提出一个自己最关注的社区公共问题。从教师作说明和动员,到学生提出自己最关注的社区公共问题,通常以三天至一周为宜。时间太短可能会使调查、思考缺少深度;时间太长又会使学生关注问题的热情降低。

第三,教师和学生一起,把所有提及的公共问题编号列示(通常由提出问题的学生自己向全班学生陈述为什么关注这一问题,并在教室的黑板上书写出问题);然后教师和学生一起分析、归类、整理,列出全班同学关注的社区公共问题,以便选定要研究的问题。

2.确定要研究的问题

在列出全班同学关注的社区公共问题之后,通过投票表决的方式,确定班级要研究的社区公共问题。

投票表决的方式是:每人2票,可以将2票投给同一个问题,也可以将2票投给不同的问题。得票最多的问题即被确定为班级共同研究的社区公共问题。

投票表决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民主”,这种方式可以让学生感悟和体验到,在群体中要尊重多数人的意愿,从而达到训练、养成民主意识的目的。

在确定要研究问题的过程中,教师切忌越俎代庖,不必担心学生把握不准问题或者担心学生选择的问题没有所谓的“研究价值”。因为,学生成长中必定要经历的过程是不能超越和替代的。况且,即便学生通过投票确定的问题在研究过程中有太多难处而不能继续或者不能深入,但这样的过程本身对学生来说就是一种成长中的磨练。

3.调查收集有关资料

调查收集资料需要进行分工,分工也以学生自主选择为主。

调查收集资料的分工通常先以“对象”为前提,即按图书馆、电视台、电台、报刊杂志等媒体,社区居民的访谈,有关政府专门机关和相关问题专家学者等类别进行分工。调查收集资料需要精心研究访问对象,设计访谈问题,并且要注意相应的礼仪和程序。

调查收集资料之后,要对资料尝试按“问题描述”“现有政策”“解决方案”“行动计划”四个方面进行加工整理。加工整理后的资料要做成相应的“文件夹”和“展示版”。在加工整理资料的过程中,学生的分工也以自愿选择为主,允许和鼓励学生在上述四个方面转换身份和角色。

4.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案

在收集相关法律规定、政府文件及有关背景资料等基础上,让学生通过讨论、研究,尝试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

解决问题的方案,必须是切实可行的。解决问题的方案要以法律法规和公共政策为依托,以寻求政府有关部门的认同、支持为原则,以学生自己的身体力行为支撑。当然,学生受生活阅历和知识水平的限制,有些解决问题的方案可能有不完善的方面;由于问题的复杂性,有些解决问题的方案虽然具有可行性,但要促成问题的真正和最终解决,其过程可能会很缓慢或者很困难。而这也正是社会的一种真实,让学生认识、理解和感悟到解决真实社会问题的复杂和困难并不是一件坏事。

5.举行模拟听证展示

模拟听证展示活动是公民意识教育的精华。

模拟听证展示由学生和“听证员”共同完成。听证员通常是相关问题的政府部门官员和有关问题的专家。在条件不具备的时候,也可以由有关教师扮演。

一次模拟听证展示通常用40分钟,分为4个部分,即:问题描述、现有政策、解决方案、行动计划。每部分用时10分钟,其中陈述4分钟,答辩6分钟。

问题描述——陈述为什么要研究这个问题,这个问题如何影响着社区公众的生活,这个问题如果不解决会有什么危害等等。

现有政策——列出相关的法律法规或政策规定,说明和分析相关问题未能解决的可能原因。

解决方案——尝试提出增加或修改相关法律条文规定或提请政府出台相关政策、规定的建议,以促成问题的最终解决。

行动计划——说明为促使问题的解决学生自己做了哪些具体工作,提出了什么具体建议,开展了什么具体的活动。

模拟听证展示活动虽然是模拟的,但其问题、理念和程序都是真实具体的,因而对学生公民意识的养成具有重要价值和意义。

6.对活动进行总结反思

一个真实社区公共问题从提出、确定到举行模拟听证,通常要三个月至一学期甚至一学年时间。在这个过程中,既需要随时总结反思,也需要终结性的总结反思。

总结反思既可以是针对各个步骤、环节的合理性、科学性和可行性,也可以是针对学生个体或团队的。总结反思要真实、具体、细致,从而为进一步搞好活动积累经验。当然,总结反思的过程,也是学生公民意识不断提升和增强的过程。

加强小学生的公民意识教育,既是时代赋予德育工作者的历史职责,也是德育工作者应当履行的义务。在小学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是一个新课题,有许多新问题需要我们去发现、认识和解决。本文对小学公民意识教育的一般原则和基本步骤认识和思考还比较粗浅,若能引起更多专家学者和有识之士的关注和重视,相信小学公民意识教育将会进入一个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相适应的新阶段。

(作者单位: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室

江苏南京210013)

责任编辑徐向阳

作者:鞠文灿

第4篇:IP实验步骤 基本实验步骤

(1)收获细胞,加入适量细胞IP裂解缓冲液(含蛋白酶抑制剂),冰上或者4?裂解30min, 12,000g离心30 min后取上清; (2) 取少量裂解液以备Western blot分析,剩余裂解液将1μg相应的抗体和10-50 μl protein A/G-beads加入到细胞裂解液,4?C缓慢摇晃孵育过夜; (3)免疫沉淀反应后,在4?C 以3,000 g速度离心5 min,将protein A/G-beads离心至管底;将上清小心吸去,protein A/G-beads用1ml裂解缓冲液洗3,4次;最后加入15μl的2×SDS 加样缓冲液,沸水煮10分钟; (4)SDS-PAGE, Western blotting或进行质谱分析。

一、 样品处理: 免疫沉淀实验成功与否,第一步处理样品非常关键。免疫沉淀实验本质上是处于天然构象状态的抗原和抗体之间的反应,而样品处理的质量决定了抗原抗体反应中的抗原的质量,浓度以及抗原是否处于天然构象状态。所以制备高质量的样品以用于后续的抗体-agarose beads孵育对免疫沉淀实验是否成功非常关键。在这个环节中,除了要控制所有操作尽量在冰上或者4?完成外,最为关键的是裂解液的成份。

用于免疫沉淀实验的样品一般是原代培养细胞裂解液或者细胞系裂解液。我们以常用的RIPA裂解液为例(主要含有pH7.4左右的离子缓冲液,接近生理浓度下的NaCl,一定比例的去垢剂和甘油以及各类蛋白酶抑制剂等)来说明其各主要成份的用途,进而帮助我们如何针对不同的实验目的和不同的蛋白质特性来选择最佳的裂解液。

a( 缓冲液:离子缓冲液常采用pH7.4的Hepes或者Tris-Cl。 b( NaCl浓度一般习惯用150 mM,这主要是因为150 mM接近生理浓度,不会破坏蛋白质之间的相互作用。然而细胞内部的NaCl浓度并不是均一的,局部NaCl的浓度可以低到50 mM,150 mM的NaCl有可能会破坏这个区域的蛋白质相互作用。因此裂解液配方最佳的NaCl浓度要视所分析的蛋白的亚细胞定位而定。

c( 甘油由于其粘性,可以对蛋白质之间的相互作用起到一个很好的保护作用。一般添加10%的甘油有助于稳定蛋白质之间的相互作用。

d( 裂解液中的去垢剂可以裂解细胞质膜,也同时破坏了许多细胞器的膜,从而释放了其中储存的许多蛋白酶。而由于用于免疫沉淀实验的去垢剂作用比较温和,因此蛋白酶的活性大部分得以保存。还有一部分蛋白酶来自胞质中,主要由于其抑制蛋白或者其活性抑制环境受到改变后从而恢复了蛋白酶活性。因此,添加蛋白酶抑制剂对于防止目的蛋白的降解从而完成免疫沉淀实验非常关键。一般主要通过添加EDTA抑制金属蛋白酶,通过Protease Cocktail (多种蛋白酶抑制剂混合物)可以抑制蛋白酶。

e( 去垢剂对于免疫沉淀实验尤其是免疫共沉淀实验是一个非常关键的因素。不同的去垢剂种类和不同的去垢剂浓度主要通过影响以下三个因素来影响免疫沉淀效果: - 细胞质/器膜的通透性:因为许多目的蛋白都定位在细胞器中,所以必须先将这些蛋白释放出来,抗体才能与之反应。

- 膜蛋白的释放:许多膜蛋白的构象对去垢剂种类和浓度非常敏感,因此针对这类蛋白的免疫沉淀实验,需要谨慎地尝试多种去垢剂以及不同浓度。

- 蛋白相互作用:不同去垢剂对不同性质的蛋白质的相互作用影响程度不一样,需要根据具体蛋白的特性进行分析选择去垢剂种类和浓度。而由于何种去垢剂适应作用于何种蛋白质现在很难精准预测,所以一个更为切实可行的办法就是通过具体实验筛选合适的去垢剂种类和浓度。

二、 抗体-agarose beads孵育

裂解细胞,离心并去除不可溶的膜组份后,上清可以储存在-80?保存3个月,但最好能够使用新鲜制备的细胞裂解液上清去进行抗体-agarose beads孵育实验。抗体可以先加入上清中与样品孵育数小时后再加入Protein A或者G beads孵育过夜,也可以同时加入抗体和Protein A或者G beads孵育过夜。一般选择1mg总蛋白(1mg/ml)对应添加1 ug抗体,最高可以添加至5 ug抗体,过多的抗体会产生假阳性。这个步骤中关键因素在于选择合适的阴性对照。一般选用加同样量的IgG,但更为妥当的方法是选择针对胞内其它无关目的蛋白的一抗做对照。例如,做膜蛋白A的免疫沉淀,选择膜蛋白B来做阴性对照,只要确认二者之间没有相互作用;而做胞质可溶性蛋白C的免疫沉淀,则选择另外一个可溶性蛋白D来做阴性对照。同时,为避免Protein A或者G beads有(非)特异性吸附从而造成免疫沉淀实验结果的假阳性,一般在加入目的蛋白抗体之前,预先将Protein A或者G beads与细胞裂解液孵育数小时,然后取上清用于后续的抗体-agarose beads孵育。

同时,Protein A或者G beads对不同类型的抗体亲和力不同,结合一抗的种属和Ig亚型,选择合适的Protein A或者G beads也是决定免疫沉淀实验成功与否的一个重要因素。一般推荐使用Protein A和Protein G beads的混合物,这样可以达到最佳实验效果,而且省去了许多选择的烦恼。

三、 抗体-agarose beads复合物洗涤: 除了选择特异性好的抗体以及选择合适的阴性对照外,去除免疫沉淀实验非特异性的一个办法是对抗体-agarose beads复合物进行多次洗涤。一般洗涤缓冲液使用和裂解液一样的配方,但去除甘油,以减少由于甘油的粘性带来的非特异性吸附。针对不同的实验要求,还可以通过更改NaCl的浓度以及去垢剂的比例,种类来达到去除非特异性吸附的效果。例如,针对单纯的免疫沉淀而非免疫共沉淀实验或者虽然是进行免疫共沉淀实验,但蛋白质之间的结合比较牢靠,可以考虑使用低浓度(0.2-0.5%)的SDS洗涤抗体-agarose beads复合物,这样可以去除绝大部分非特异性相互作用。

四、 鉴定

免疫沉淀实验用途非常广泛(见IP: Q&A),而且基于最基本的免疫沉淀实验衍生出了许多免疫沉淀相关实验手段(比如免疫共沉淀,染色质免疫沉淀和RNA-蛋白免疫沉淀),因此,免疫沉淀实验的鉴定方法主要视实验目的而定。

我们在本手册中主要简单概述常见的免疫沉淀之后的WB检测需要注意的实验环节。由于

免疫沉淀实验使用目的蛋白抗体加Protein A/G beads与样品孵育,因此在最后离心获得抗体-agarose beads复合物后,eppendorf管中主要含有抗体,目的蛋白,Protein A/G beads以及一些其它非特异性作用蛋白。其中,抗体和目的蛋白以及Protein A/G beads三者之间是以非共价健结合在一起,只有Protein A/G与agarose beads是共价结合在一起的。因此,最后经过添加含巯基乙醇的加样缓冲液以及煮沸变性并离心出去Protein A/G beads后,eppendorf管只有抗体和目的蛋白以及少量非特异性吸附蛋白。这样SDS-PAGE中就含有目的蛋白和抗体二种蛋白,由于加样缓冲液中含有巯基乙醇从而导致抗体的重链与轻链之间的二硫键被破坏从而使得抗体分子变成重链分子(55KD)和轻链分子(25KD)。因此,WB显色反应中除了能检测到目的蛋白外,如果所使用的二抗与用于免疫沉淀实验的抗体分子属于同一种属的话,还能检测到重链和轻链分子。通常用于免疫沉淀的抗体量非常大(1ug),所以当目的蛋白的大小接近重链或者轻链分子时,重链或者轻链分子的WB信号常常由于信号过强而导致影响对目的蛋白的WB结果判断。

针对上述情况,通常有二种解决办法: a( 选择不同种属的抗体分别进行免疫沉淀实验和WB实验,这样再选择一个种属交叉反应比较弱或者无种属交叉反应的二抗进行WB实验,就可以大大减弱重链和轻链分子的WB信号。

b( 使用交联剂将抗体和Protein A/G beads交联,然后通过添加不含巯基乙醇的加样缓冲液处理目的蛋白-抗体-agarose beads复合物,最后离心去除抗体-agarose beads复合物,上清中只留下目的蛋白。

免疫沉淀(Immunoprecipitation, IP)原理

IP是利用抗原蛋白质和抗体的特异性结合以及细菌蛋白质的“protein A/G"特异性地结合到抗体(免疫球

蛋白)的FC片段的现象开发出来的方法。目前多用protein A/G预先结合在argarose beads上,使之

与含有抗原的溶液及抗体反应后,beads上的prorein A/G就能达到吸附抗原的目的。通过低速离心,

可以从含有目的抗原的溶液中将目的抗原与其它抗原分离。

免疫共沉淀(Co-Immunoprecipitation)是以抗体和抗原之间的专一性作用为基础的用于研究蛋白质相互作用的经典方法,是确定两种蛋白质是否在生理条件下有相互作用的有效方法。其原理是:当细胞在非变性条件下被裂解时,完整细胞内存在的许多蛋白质,蛋白质间的相互作用被保留了下来。如果用蛋白质X的抗体免疫沉淀X,那么与X在体内结合的蛋白质Y也能沉淀下来。这种方法常用于测定两种目标蛋白质是否在体内结合;也可用于确定一种特定蛋白质的新的作用蛋白。

白与蛋白 寻找新的 经由免疫共沉淀然后通过质谱或者的相互 相互作用 WB鉴定新的相互作用蛋白 作用 蛋白

验证目的 经由免疫共沉淀然后通过使用待测 蛋白和 蛋白 待测蛋白 的抗体进行WB实验可以确定目的蛋 是否有 白

相互作用 和待测蛋白是否有相互作用 通过对经由免疫共沉淀而得到的DNA 片段进行PCR实验可以获得DNA片研究蛋白与DNA的动态作用 段的序列信息以及目的蛋白与DNA 之间的动态作用信息

通过使用针对组蛋白不同修饰位点的研究蛋白 抗体进行染色质免疫沉淀实验去检测

染色质 与DNA 研究组蛋白的各种共价修饰 组蛋白的不同修饰状态和目的基因启

免疫沉淀 的相互 与基因表达之间的关系 动子之间的动态相互作用,从而研究作用 组蛋白修饰与目的基因表达之间的关

基于CHIP的原理发展出来的RIP 研究蛋白与RNA的相互作用 (RNA-IP)技术可以用来研究目的蛋 白与RNA之间的相互作用信息

我该选择什么样的抗体做免疫沉淀,免疫共沉淀和RNA免疫沉淀以及染色质免疫沉淀, 在所有免疫沉淀相关实验中,抗原的起始浓度相对其它免疫相关实验(WB和IF等)要低得多,所以对抗体的亲和力相对其它实验(WB和IF等)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这就需要使用高亲和力的抗体去进行免疫沉淀相关实验。同时,由于免疫沉淀相关实验主要是在生理条件性进行,所以需要抗体识别蛋白的天然表面构象,因此选择的抗体其针对的抗原决定蔟需要暴露在蛋白表面。这些因素对制备能成功应用于IP实验的抗体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a( 用于免疫的蛋白抗原其构象需要尽量接近目的蛋白的天然构象或者用于免疫的多肽尽量暴露在目的蛋白的表面。获得接近天然构象的蛋白抗原的途径有很多,主要有天然提取,原核表达重组蛋白以及真核表达重组蛋白三种方式。这其中,就蛋白构象角度而言,天然提取是最佳途径,但这种方法受材料来源限制和纯化方法复杂等多因素影响,一般很少采用。原核表达因为成本低廉,操作方便最为受欢迎,但其受表达环境与大部分蛋白天然存在环境差别巨大,构象失真情况严重,抗原的构象质量有严重问题。大规模瞬时真核表达是近期新兴的表

达系统,具有表达环境接近天然,操作方便等诸多优点,是获取具有天然构象蛋白抗原的首选工具。

b( 亲和力要比普通的抗体应用要求高得多。多克隆抗体由于可以结合目的抗原的多个抗原决定簇,所以在亲和力方面是首选。但考虑到特异性,获得单克隆抗体群是更好的选择。具体优缺点总结如下表。

单克隆抗体群(由一个免疫原产生的多 多克隆抗体 单克隆抗体 个单克隆抗体混合物) 抗体抗原作由抗体的亲和力决定(极佳极佳 极佳 用信号强度 或者极弱) 通常很好,但有时会极佳(由于选择可以进行IP且没有交特异性 极佳,但有时会有交叉反应 有非特异性相互作用 叉反应的抗体组成单克隆抗体群) 亲和力高(由于抗体特异性好,亲和力高(由于选择可以进可以与目的蛋白的多特异性好,且可以无限量供优点 行IP且没有交叉反应的抗体组成单克个抗原决定蔟相互作应 隆抗体群) 用) 需要筛选亲和力高的抗体;能够筛选得到的符合条件的单克隆并非特异性相互作用很缺点 抗原表位可能会被相互作不多,所以单克隆抗体群也就不容易获难去除 用蛋白遮蔽 得

免疫沉淀效由抗体的亲和力决定(极佳极佳(由于选择可以进行IP且没有交极佳(由于亲和力高) 果 或者极弱) 叉反应的抗体组成单克隆抗体群) 由抗体的亲和力决定和抗通常很好,但有时非免疫共沉淀原表位是否被相互作用蛋极佳(由于选择可以成功进行IP且没特异性相互作用会带效果 白遮蔽决定(极佳或者极有交叉反应的抗体组成单克隆抗体群) 来假阳性 弱) 由抗体的亲和力决定和抗

通常很好,但有时非原表位是否被遮蔽或者以染色质免疫极佳(由于选择可以成功进行IP且没特异性相互作用会带及抗原表位是否被交联实沉淀效果 有交叉反应的抗体组成单克隆抗体群) 来假阳性 验所破坏决定(极佳或者极

弱)

第5篇:中考化学实验操作考试基本步骤

实验

一、制二氧化碳并检验二氧化碳的部分性质

实验步骤:1.取一支小试管,向其中滴加少量石蕊试液(胶头滴管必须垂直悬空在试管口上方),然后

将装有石蕊试液的试管放在试管架上待用;

2.取一支大试管横放,用镊子夹取2—3块大理石放在试管口,再把试管缓缓竖直,使大理石滑落到试管底部;

3.取稀盐酸,瓶塞倒放,标签向着手心,容器口紧挨,使稀盐酸缓缓加入装有大理石的试管中,盐酸用量不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盐酸加好后应立即盖上瓶塞,将试剂瓶放回原处),塞紧橡皮塞,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铁夹夹持在试管中上部;

4.将产生的二氧化碳通入石蕊试液至变红(观察现象);取下已变红的装有石蕊试液小试管,用试管夹自下而上夹持在离试管口三分之一处,点燃酒精灯,先预热再对药品部位加热,试管与桌面成45°角,试管口不准对着人,加热至红色溶液变为紫色(观察现象);

5.将所有废弃物倒入废液缸,玻璃仪器清洗干净并摆放整齐,桌面擦干净。报告:实验完毕

2014化学实验考试操作详细步骤实验

二、粗盐水的过滤

实验步骤:1.取滤纸一张,对折两次,打开成圆锥形,将其尖端朝下放入漏斗中。向滤纸上加少许蒸

馏水湿润,用玻璃棒轻轻压平,使滤纸与漏斗相贴。

2.在铁架台的铁圈下放一个小烧杯,再把漏斗放在铁圈上,漏斗下端尖嘴处要紧靠烧杯内壁。

3.将玻璃棒一端轻触滤纸三层处,把盛有粗盐水的烧杯口紧靠着玻璃棒引流液体,玻璃棒用完及时清洗干净放回原处,液面不得超过滤纸边缘

4.将所有废弃物倒入废液缸,玻璃仪器清洗干净并摆放整齐,桌面擦干净。报告:实验完毕实验

三、用5%氯化钠溶液配制50g1%的氯化钠溶液

实验步骤:1.往10ml量筒里倒入8—9ml氯化钠溶液(瓶塞倒放,标签向着手心,容器口紧挨,用完

后立即盖上瓶塞,将试剂瓶放回原处),再将10ml的量筒平放在实验台上,改用胶头滴

管逐滴加(滴管悬空在量筒正上方,不得伸入)至9.7ml(视线与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

将所量溶液倒入烧杯中,胶头滴管用完后立即清洗干净放回小烧杯中备用。

2.往50ml的量筒里倒入38—39ml的蒸馏水(瓶塞倒放,标签向着手心,容器口紧挨,用完后立即盖上瓶塞,将试剂瓶放回原处),再将50ml量筒平放在实验台上,改用胶头滴管逐滴加至40ml,将所量液体倒入烧杯中,胶头滴管用完后立即清洗干净放回原处。

3.用玻璃棒搅拌均匀(搅拌稍慢点,不要触碰到烧杯内壁)。

4.将所有废弃物倒入废液缸,玻璃仪器清洗干净并摆放整齐,桌面擦干净。报告:实验完毕实验

四、金属的化学性质

实验步骤:

1.用坩埚钳夹取一铜片,放在酒精灯外焰灼烧至变黑,然后将加热后的铜片放置于石棉网上。

2.取一支试管横放,用镊子夹取一枚铁钉放在试管口,再把试管缓缓竖直,使铁钉滑落到试管底部。取硫酸铜,瓶塞倒放,标签向着手心,容器口紧挨将硫酸铜缓缓倒入装有铁钉的试管中,硫酸铜用量不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用完后应立即盖上瓶塞,将试剂瓶复位)。观察现象。

3.另取两支试管,横放,用镊子分别夹取铜片和锌粒,放在试管口,再把试管缓缓竖直,使铜片和锌粒滑落到试管底部。分别向两支试管滴加稀盐酸,胶头滴管必须垂直悬空在试管上方,观察现象。

4.将所有废弃物倒入废液缸,玻璃仪器清洗干净并摆放整齐,桌面擦干净。报告:实验完毕。

实验

五、酸.碱的部分化学性质

实验步骤:1.取少量A溶液于试管A中,再取少量B溶液于试管B中(瓶塞倒放,标签向着手心,容

器口紧挨,用完后应立即盖上瓶塞,将试剂瓶放回原处 ),向试管A、B中各滴入几滴酚

酞溶液(胶头滴管垂直悬空于试管口上方),使酚酞溶液变红的是碱的溶液;

2.向步骤1中变红的试管中滴加少量稀盐酸至无色,胶头滴管垂直悬空在试管上方,观察实验现象;

3.另取少量A溶液于试管中(瓶塞倒放,标签向着手心,容器口紧挨,用完后应立即盖上瓶塞,将试剂瓶放回原处 ),用玻璃棒伸入试管内蘸取少量A溶液滴在pH试纸上,将试纸与比色卡对比得出A溶液的pH值,玻璃棒用完及时洗干净,放回原处;

4.将所有废弃物倒入废液缸,玻璃仪器清洗干净并摆放整齐,桌面擦干净。报告:实验完毕。

第6篇:初中化学实验总结和实验的操作步骤

(一)实验知识点提要

1、常用化学仪器的名称、用途及使用时的注意事项

针对考核的基本要求,可根据仪器的用途及功能进行分类,在分类中进行比较,在比较中加深印象.

能加热的仪器:试管、蒸发皿、烧杯(间接加热).

用于计量的仪器:托盘天平、量简.

用于夹持的仪器:铁架台、试管夹.

用于加热的仪器:酒精灯.

用于滴加少量液体的仪器:胶头滴像

用于收集和贮存少量气体的仪器:集气瓶,

用于分离少量物质的仪器:漏斗.

用于搅拌和引流的仪器:玻璃棒.

2.八项重要的基本操作

八项重要的基本操作是:药品的取用、物质的加热、仪器装置的连接、装置气密性的检查、过滤、蒸发、玻璃仪器的洗涤、溶液的配制等.复习时,应重点掌握每项操作的方法、涉及到的仪器及操作的注意事项,特别要注意对操作失败原因的分析.

3.实验室规则和安全常识

安全意识是公民科学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实验室所用的药品,很多是易燃、易爆、有腐蚀性或有毒的,因此在使用时一定要严格遵照有关规定和操作规则,保证安全.为此,要注意以下三类.

严格遵守实验室“三不准”原则;

注意药品的用量;

对可燃气体(H

2、CO、CH4)的性质实验,一定要注意可燃气体的纯度,以防发生爆炸;有毒气体(CO)的实验应在通风橱中进行,尾气应用适当的方法处理,以防污染空气.

4.气体的制备

实验室制取气体及其性质实验,是属于基本操作的简单综合实验.复习时,可从所需药品、反应原理、选用的仪器装上、收集方法、验满或验纯以及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归纳总结.通过对比制气装置和收集装置,突出气体的个性及几种气体的共性,提高记忆效果.

有关气体制备.

(1)气体的发生装置

根据所用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可分为两类:

(2)气体的收集装置

根据气体的溶解性及密度,选择用排水法(气体难溶于水)或向上排空气法(气体密度比空气大)、向下排空气法(气体密度比空气小)进行收集.

(说明:排空气集气法中的“向上”或“向下”不是指瓶口的取向,而是指空气从瓶中被排出的流向)

(3)集气瓶的多种用途

①集气瓶:收集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气体流向是。长进短出。

比空气轻的气体气体流向为“短进长出”.若瓶中盛满水,则由短管进气排出水,收集难溶于水的气体.

②量气瓶:定量收集量取气体体积的实验装置,气体“短进长出”.

③储气瓶:先排水集气后,使用气体时,用高位水(或接水龙头)将瓶内气体压出,水从长管进,气体从短管出.

④洗气瓶:瓶内放适量液体试剂(约l/3)用于气体的干燥(除去水蒸气)、净化(吸收杂质)或性质实验(检验某气体存在或验证某气体性质),则应“长进短出”.

(4)装置气密性的检查

不论是何种气体的制备,都要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5)防倒吸

用排水集气法将气体集满后,应先从水槽中取出导管,再熄灭酒精灯.

(6)棉花团的作用

用 KMnO4分解制取O2时,应将棉花团置于大试管口处,以防止 KMnO4粉末从导管口喷出。

5、物质的检验

物质的检验涉及对物质的鉴定、鉴别和推断等多个方面.其主要内容包括:几种气体(O

2、H

2、CO

2、CO、CH4)的检验;碳酸盐(或CO32-)的检验,盐酸、硫酸、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的鉴别等.复习时一定要熟悉有关物质的性质,尤其对一些有色特征溶液、特征沉淀及有关反应产生的特征现象要有清楚的认识,这是解答这类问题的基础和关键.

6.物质的分离和提纯

物质的分离和提纯方法,可分为物理方法和化学方法两大类.物理方法主要包括:过滤、蒸发、结晶等.化学方法主要有:直接加热法(如除去KCl中混有的少量K2CO3),碱化法(如用NaOH溶液除去CO中混有的少量CO2),酸化法(如用稀盐酸除去NaCl中混有的少量Na2CO3),置换法(如用铁粉除去FeSO4中混有的少量CuSO4),沉淀法(如用BaCl2除去盐酸中混有的少量硫酸)等.

对于物质的提纯和分离,不论用何种方法都应遵循以下原则:除去杂质的过程中不能引人新的杂质;

所选试剂一般只能跟杂质起反应;反应后的生成物必须容易分离(最好是转化为沉淀或气体).

(二)典型的题解析

〔例1〕(1)实验室要制取并收集得到较纯净的氧气和氢气,有两项操作是完全相同的两项操作是 和

(2)甲、乙两同学在实验室分别制取氨气和硫化氢气体.甲同学用加热氯化控和熟石灰的固体混合物制取氨气,乙同学用固体硫化亚铁和稀硫酸反应制取硫化氢气体.又知:氨气极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硫化氢气体可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请回答:

①甲、乙两同学选取的气体发生装置 (填“相同”或“不同”),理由是

②氨气用 法收集,硫化氢用 法收集.

【解析】(1)制取任何气体时,首先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要收集得较纯净的气体,根据O2和H2在溶解性上的相似性,都能用排水集气法收集.

(2)气体发生装置的选取,需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来考虑,制取氨气的反应物都是固体,且需加热;而制取硫化氢气体所用的硫化亚铁是固体,稀硫酸是液体,且反应在常温下即可进行.所以,甲、乙两同学选取的气体发生装置不同.由于氨气易溶于水,硫化氢可溶于水,故两种气体都不能用排水集气法收集,只能用排空气集气法收集.

答案:(1)检查装置气密性和排水集气法收集气体.(2);①不同.理由是,所用反应物的状态及反应条件不同;②向下排空气。向上排空气.

[例2]有一瓶气体,它由H

2、CO

2、CO、CH4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用它进行以下实验:

将气体通过足量澄清石灰水,未见出现沉淀.在导管口将气体点燃,气体安静燃烧;用一个冷而干燥的烧杯罩在火焰上,烧杯壁上出现水珠;把烧杯迅速翻转,注人少量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用化学式填空回答:

(1)气体中一定没有

(2)气体的组成可能是

[例3]要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括号内物质为杂质),选择适当的试剂和方法填人横线内.

(1)KOH(K2CO3)_;

(2)BaCl2(CuCl2)_;

(3)CuO(KNO3)_;

(4)MnO2(C粉)

【解析】混合物的分离必须遵循:除杂中不能引人新的杂质,所造试剂一般只和杂质起反应,且反应后最好转化为易分离的沉淀或气体.试剂的选择:以杂质为出发点,结合杂质物质与主要成分物质在组成、性质上的差异即可筛选出所用试剂.要顺利完成混合物的分离,往往是物理、化学方法等多种方法并用.

[例4] 现有稀硫酸、稀盐酸、氢氧化钡、碳酸钠四瓶失去标签的溶液.分别编号为A、B、C、D.为了鉴别它们.分别取样两两混合.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一” 表示无明显现象;“↓” 表示有沉淀生成,“↑”表示有气体生成,推断:

(1)B、D溶液中的溶质(写化学式)B .D

(2)写出下列物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A十B ,

C十D

[解析]这是一道物质性质型的实验推断题.熟悉并记某些有色特征溶液,特征沉淀及有关反应产生的特征现象是解答此类问题的基础和关键.只要以这些特征现象或特征物质为突破口,各个击破,就能迅速、准确地解决此类问题.本题以图表给出信息,为便于分析可结合图表内容写出以下6个简要反应式:①A+B-——↑,②A+C——↓,③A+D——无现象(无现象不等于不反应),④B+C——↓,⑤B+D——↑。③C+D——无现象.分析6个反应并结合四种溶液的组成可知:①、⑤两个反应必是盐酸与NaCO3溶液、稀硫酸与NaCO3溶液反应产生CO2方气体,共同的反应物是B所以B应是NaCO3溶液.从④可推出能与NaCO3溶液反应生成沉淀的只能是Ba(OH)2溶液,C是Ba(OH)2溶液.再从②推出A应是稀硫酸,余下的③、③能证明D是稀盐酸.

[例5]实验室用铁、氧化钢、硫酸为原料制取铜,某同学设计了两个实验方案:

A:Fe H2SO4—→ H2CuO—→Cu

B:CuO H2SO4—→ CuSO4 Fe—→ Cu

两个实验方案中,最好的是,理由是 .

[解析]这是一道实验方案的评价性试题.方案的评价主要从三方面考虑:①方案的可行性:主要指理论上是否科学合理,操作是否简便易行.经济角度:主要看是否节约试剂.环保角度:主要看是否有利于环保.此题中的A、B两种方案从原理上看都是可行的.但A方案中用Fe和H2SO4反制H2消耗的Fe、H2SO4等原料较多,其次H2还原CuO 需加热,装置和操作较复杂,而B方案中的反应都是在常温下即可进行的,操作要容易得多

【例7】设计一个简单的家庭小实验,证明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盐.

[解析]这是一道解决实际问题的简单实验设计题,源于教材第五章的一个家庭小实验.设计实验首先要弄清化学原理,然后根据条件选择药品和实验装置,拟定操作步骤,最后动手进行实验.证明鸡蛋壳含碳酸盐比较容易,只要用鸡蛋壳与酸作用,有二氧化碳放出(用澄清石灰水检验)便能证明.但要证明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盐,便有一个量的问题.因此,在实验中蛋壳取量不能多,加人的酸则必须足量,直至反应不再有气体产生,反应完全后,若残留的固体量很少,才能充分证明.其次要考虑家里不易找到规范实验仪器,要选择代用品,用玻璃杯代替试管作反应器,用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玻璃片作检验二氧化碳的装五,并注意操作程序,确保安全.

答案:(1)取少量洁净的碎鸡蛋壳放人小玻璃杯中,然后加人一些盐酸,立即用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玻璃片盖住,可以看到鸡蛋壳上有大量气泡生成,玻璃片上

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可见生成的气体是二氧化碳,证明鸡蛋壳中合碳酸盐.(2)取下玻璃片,继续加人盐酸,直至不再有气体产生,此时看到玻璃杯中残留固体很少,可以证明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盐.

[例7]访完成鉴别稀硫酸、稀盐酸、氯化钠三种溶液的实验报告.

供选试剂有:紫色石蕊试液、无色酚酞试液、硝酸银溶液、氯化钡溶液、碳酸钠溶液

实验内容与步骤

观察到的现象

结论、化学方程式

(1)用三支试管分别取适量的三种溶液,各

滴入几滴紫色石蕊试液,振荡,观察现象

(2)

【解析】这是一道考查学生对物质鉴别和实验报告的书写能力的综合试题.实验报告的填写,叙述要简练,所用试剂要明确,操作步骤尽可能简捷,结论应与实验现象相对应.本题待鉴别物质中:硫酸和盐酸的鉴别要以硫酸的鉴别为出发点选择试剂.(如先考虑用AgNO3鉴别盐酸将会出现干扰现象,从而影响硫酸的鉴别).

实验内容与步骤

观察到的现象

结论、化学方程式

1.(略)

一支试管中溶液呈紫色另两支试管中溶液呈红色

溶液呈紫色的试管中原溶液是NaCl溶液

2.另取二交试管分别取余下两

种溶液适量,各滴入少量BaCl2

溶液,振荡

一支试管中出现白色沉淀,另一支试管中无明显现象

有白色沉淀生成的原溶液是稀硫酸

H2SO4+BaCl2==BaSO4↓+2HCl

无明显现象的原溶液是稀盐酸

[例10]某校化学课外兴趣小组的同学,用废墨水瓶、单孔胶塞、T型玻璃管、医用一次性输液管(带针头及控液问)、小气球等用品制作了一个“多功能”气体发生器.如图所示.该装置不但能进行某些气体的制取,而且还能进行气体的某些性质实验.根据以上所述,请思考并回答:如何用该装置完成N重要性质的实验阿燃性、还原性、密度),写出操作步骤及现象.

[解析]这是一道以实验原理为依托,代用品实验装置为载体考查学生思维能力、实验动手能力、灵活应用知识能力的实验题.解答这类问题的关键是掌握实验原理(反应原理、装置原理、操作原理),并结合现有实验环境及条件去考虑,即可顺利解答.

答案:(1)检查装置气密性后,往T型玻璃管右端放人少量CuO粉末 (CuO粉末两端可放少许耐热的玻璃丝或石棉,以防CtlO被氢气流吹走),墨水瓶中放人适量的锌粒和稀硫酸并用胶塞塞紧.

(2)打开控气阀通氢气一段时间后,在针头处点燃氢气 并可看到产生淡蓝色火焰(金属针头无干扰成分又能防止回 火,避免H2不纯而引起爆炸).

(3)将针头火焰移至玻璃管下方CuO粉处加热,一段时后玻璃管内黑色的 CuO粉末逐渐变为光亮的红色(实验操作装置图如图30).

(4)关闭控制阀,气体进人小气球并逐渐膨胀变大,取 下气球用线系住放飞,即可顺利完成H2可燃性、还原性、密度等性质的验证.

(4学实验)

1.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答案符合题意)

(1)下列仪器中,可与烧瓶、试管、蒸发皿归为一类的是()

A、漏斗 B、量筒 C、集气瓶 D、烧杯

2、有四瓶无色气体,分别是空气、氢气、氧气和二氧化碳,一次就能鉴别出它们的物质是

A、带有火星的木条 B、澄清的石灰水

C、燃烧着的木条 D、紫色石蕊试液

3、描述锌和盐酸反应的现象较贴切的是()

A、有大量氢气生成 B、溶液剧烈沸腾

C、锌表面放出大量气泡,锌逐渐溶解

D、有大量气泡从溶液里逸出后变成氢气

4、氢气还原氧化钢的实验步骤有:①向氢气发生装置装人药品;②往盛有CuO的试管中通 入H2;③停止通H2;④停止加热;⑤加热试管;⑥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⑦检验N的纯度.下列表示操作顺序正确的一组是()

(A)⑥①⑦②⑤④③

(B)①⑥⑦②③④⑤

(C)⑥①⑤⑦②③④

(D)①⑥⑦⑤②③④

5、用托盘天平称量药品,右盘上的硅码为5克,游码在0.4克的位置上,指针指向最右端,所称药品质量是()

A、5.4克 B、不足5.4克 C、超过5.4克 D、4.6克

6、玻璃仪器内壁附着的下列物质,不能用稀盐酸浸泡除去的是()

A、盛石灰水后留下的白膜 B、试管内壁上附着的铁锈

C、用氢气还原氧化钢后留下的红色固体

D、氯化铁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后留下的红褐色固体

7、某学生的实验报告册中有以下实验数据,其中正确的是()

A、用 10mL量筒量取 6.25mL稀硫酸

B、用广泛pH试纸测得溶液的pH为3.5

C、用托盘天平称取7.9g氧化铜粉

D、温度计上显示的室温读数为25.68℃

8、在实验室做化学实验,发生下列事故时,处理方法正确的是()

A、衣服沾上大量浓氢氧化钠溶液,需将此衣服浸没在盛有水的面盆中

B、皮肤上溅上浓硫酸,用水冲洗

C、不慎将酸液溅到眼中,应立即闭住眼睛,流出眼泪将酸液带出

D、实验桌上酒精灯倾翻,酒精流在桌面上并着火,立即用湿抹布扑灭

9、食醋是醋酸的稀溶液.某同学准备在家中进行验证食醋具有酸的某一条通性的实验,他选择了下列物质,其中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A、木炭 B、大理石 C、铁钉 D、铁锈

二、填空题

(1)实验室里所用的药品很多是有腐蚀性或有毒的.在使用药品时为了保证安全,必须注意做到“三不准”,不准 , 不准 ,不准 .

(2)液体药品通常存放在、瓶里,取用时先把瓶塞拿下、在桌面上;倾到药液时,瓶子的标签应,其原因是 .

(3)某同学用托盘天平称取干燥的固体药品2.3g,称量完后才发现,药品和破码的位置放颠倒了,此时,所称药品的实际质量是

(6)实验室欲配制 50g质量分数为 5%的 NaCl溶液,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该实验的操作步骤为

②甲同学在用托盘天平称量食盐时,食盐和祛码的位置放颠倒,这将导致所配制溶液的质量分数.(填“偏大”、“偏小”、“不变”,下同);乙同学用量筒量取水的体积时仰视读数,这将导致所配制溶液的质量分数

三.筒答题

(1)如果用滴管取1/3mL的液体于试管中,应如何操作?

(2)“氧气的制取和性质”实验课里,某学生取一根纱窗细铁丝在自己收集到的氧气中做铁丝在氧气里燃烧的实验,结果没有观察到“火星四射”等实验现象.此实验失败的原因之一可能是 .

第7篇:最新基本农田操作步骤

基本农田提供两套数据:基本农田现状数据和基本农田最终数据。

1、基本农田现状数据的制作:

(1)、数据结构升级(为基本农田保护片块增加是否补划、备注两个属性字段和基本农田保护图斑增加是否补划、地类备注)。

(2)、利用编号工具/基本农田保护片块编号生成保护片块编号。 (3)、利用提取基本农田图斑功能提取基本农田图斑。 (4)、生成基本农田编号。

(5)、利用基本农田图斑面积重算,自动填写基本农田地类面积。 (6)、利用基本农田保护块面积重算,自动填写基本农田块面积。 (7)、数据汇总。

(8)、打印出表,输出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基本农田调查汇总表(报省)。

2、基本农田最终数据

(1)、针对最终基本农田图斑,去掉除耕地、园地、林地(不包括灌木林)、人工牧草地、可调整坑塘水面地类(指现状基本农田中结构调整为优质园地、林地、高产人工牧草地、精养鱼塘等)之外的其他地类。

(2)、根据处理好的基本农田图斑利用条件合并功能得到基本农田保护片块。

(3)、对基本农田保护片块填写是否补划,有Y、N和空值三种情况。调入备注为TR的填写Y,调入备注为DH的为空,其他的填写N. (4)、利用编号工具/基本农田保护片块编号生成保护片块编号。 (5)、利用提取基本农田图斑功能提取基本农田图斑。 (6)、生成基本农田编号。

(7)、利用根据文件赋属性功能,根据基本农田保护片块对基本农田保护图斑填写是否补划属性(补划汇总表依据的就是基本农田保护图斑是否补划字段)。

(8)、利用基本农田图斑面积重算,自动填写基本农田地类面积。 (9)、利用基本农田保护块面积重算,自动填写基本农田块面积 (10)、数据汇总。

(11)、打印出表,输出一下五张表:

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基本农田面积汇总表(报省); 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基本农田面积汇总表(报国家); 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基本农田面积统计表; 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基本农田调查补划汇总表; 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基本农田面积汇总表(弹性区)。 说明: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基本农田面积汇总表(调出)需要大家手工得到具体算法如下:

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基本农田面积汇总表(调出)= 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基本农田面积汇总表(现状上图)- 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基本农田面积汇总表(调出后补划前)。

第8篇:跨省转学操作操作步骤:

学籍管理→跨省转学→跨省转学申请→申请→输入:转出省份、转入年级、转入班级、学生姓名、选择性别、学籍号、身份证件类型、身份证号码、转学理由→添加《全国中小学生转学申请登记表》→保存→跨省转学审核→跨省转入/跨省转出→审核→各方审核完毕后→跨省转学调档

第9篇:写作基本步骤

作文的基本步骤(一)

一、审题

在作文时,首先要仔细审查、分析、研究作文题目,切实弄清题目的意思,全面分析题目的要求、范围,切实掌握题目的重点,这就叫做“审清题目”。如果见到题目,不假思索,或囫囵吞枣,动笔就写,写出来的文章往往就会“走题”,结果是“下笔千言,离题万丈”。

审题的基本方法:

1、分清文体,确定写作对象

审题,首先要审清写作对象,确认题目是要求写人的,或记事的,或写景状物的,或是写应用文。题目要求写入,就要确认写什么人,选择什么材料来表现人物的性格品质;题目要求写事,就要选定一件事情,反映出事情的教育意义;题目要求写景状物,就要选择一处景或一件物来写,要写出景物的特点;题目要求写应用文,就要注意应用文的格式和写好内容。

比如:

(1)以“成长”为题,把你成长过程中印象深刻的一件事写下来,要求中心突出,条理清楚,写出真情实感。

(2)描写你喜爱的一种植物,写出你喜爱的原因,要求突出重点,详略得当。

(3)从学过的课文中,选一篇你最喜欢的写一篇读后感。

(4)写一封信给远方的亲人,说说你目前的学习、生活情况和毕业后的打算。注意书信的格式,要求条理清楚,重点突出,语言恰当。

(5)缩写《小英雄雨来》,把主要内容写清楚。

(6)写一个在你小学生活中给你印象最深的一个人,如老师、同学或在学校里工作的叔叔、阿姨等等。要注意通过事例,做到有中心,有条理,语句通顺连贯。

上述5题,其中第1题是写事,第2题是状物,第3题是写读书笔记,第4题是写信,第5题是缩写,第6题是写人。

2、辨清题型,明确写作内容

在平时的作文练习里,作文练习的题型不外乎下列三种: (1)《一件有意义的事》 (2)《我和××》

(3)在你的身边有很多人,选一个你印象最深的人,写出这个人的性格特点。注意重点突出,用词恰当。

上述第1种是“全命题”,即作文题目是规定的,只需按题目要求去定中心、选材、安排材料即可,绝对不能改变题目中的一字一词。

第2题是“半命题”,即先要将题目补充完整才能作文。比如题目中的“××”,可换作人,定题目为《我和爸爸》;也可以把“××”换作物,定题目为《我和课本》、《我和闹钟》。

第3题是“命范围”,即只给作文范围,提出要求,需要自己定题目,然后作文。根据这道题目要求,可写自己熟悉的人,如《我的同桌》;也可以写自己不熟悉的人,如《一个见义勇为的叔叔》。

3、辨明题眼,分清写作重点

题眼即是题目中的关键词语。比如题目是《我最难忘的一个人》,那“最难忘”就是题眼,作文中要写的那个人,必须要从多方面去说明他为什么是自己“最难忘”的。又比如以《雨中》为题,这个“中”不但限制了选材的范围,而且是题眼,规定文章的重点,必须是要写在雨中的景物或是雨中发生的事。

再看下面一组题目: (1)《我的老师》 (2)《我爱老师》 (3)《我和老师》

这三道作文题只是一字之差,但写作的重点不一样,表达的中心思想有差异。第1道题目的写作对象是“老师”,叙述的重点是刻画老师的形象,表达的中心是老师某一方面的性格品质;第2道题目的写作对象也是老师,叙述的重点不但要刻画老师的形象,还要抒发自己对老师的感情,表现的中心是“我”对老师的爱;第3道题目的写作对象是“我”和“老师”,叙述的重点是反映出我和老师的关系,叙述的事情必须把我和老师联系在一起,表达的中心是揭示我和老师某方面的感情。

小练习:根据下面一组文题,按要求填空。(只填序号)

①牡丹花 ②难忘的一节课 ③我的妹妹 ④夏天的田野 ⑤有趣的中队活动 ⑥可爱的小花猫 ⑦我和同桌 ⑧我错了 ⑨爸爸 ⑩我的文具盒

这组作文题中,写人为主的有( ),其中写“我”为主的有( ),写“他(她)”为主的有( ),写“我们”为主的有( )。记事为主的有( )。写景写物的有( )。

二、定中心

定中心,就是确立文章的中心思想。确立了中心思想,才能根据表达中心的需要选择写作的具体材料。

确立中心思想的基本要求是:①正确:思想健康,观点正确,能够表达出作者积极向上精神面貌和真诚美好的心灵,能够运用正确的观点去分析事物,认识事物;②集中:一篇文章要集中表明一个中心思想,讲清一件事情,确立的中心思想要贯通全文的首尾;③深刻:确立的中心思想能给读者有较深刻的启发和教育。

定中心的基本方法:

1、根据写作题目确定中心。

不少作文题目有一个中心词(即题眼),提示了写作的用意。立意时,要以题目的中心词语为依据。如:

①写一处你喜爱的景色。 ②写一节有趣的课。 ③记一次有意义的活动。

这三道作文题都有一个中心词提示作文要表达的中心。第①道题目要求确立表达自己“喜爱什么”的中心思想。第②道题目要求确立表达自己“上什么课感到有趣”的中心思想。第③道题目要求确立表达自己“在什么活动中受到什么教育”的中心思想。

2、根据写作要求确定中心。

有些作文题目,并没有直接限定中心,只给了一定的写作要求。我们在定中心时,只要根据要求确定写作内容,进而从中提炼出中心。如《那次,我流泪了》,虽没有限定中心,但我们可写的内容,或是喜悦的、或是教训的„„中心就是被赞扬的精神或说明的某个道理。

3、多角度思考确定文章中心。 有时,同一个材料,同一个题目,角度不同,确定的中心也就不同。比如《夏夜》这个题目,既可说明“夏夜发生的事所表达的感情”,也可说明“夏夜景色”。

小练习:如果写《慈母心》这个题目,下面三组材料,哪一组最典型,最能有力地突出中心思想?

(1)一天中午,妈妈冒着狂风暴雨赶回来给我烧中午饭。烧好饭,她看着我吃得那么香甜,感到欣慰,可她自己却因时间晚了,没来得及吃饭就上班去了。

(2)一天中午,妈妈匆匆赶回来为我烧中午饭,让我吃得饱饱的去上学。 (3)一天中午,妈妈回来了,她气呼呼地说:“单位里买了今天中午的电影票,都是为了你才赶回来,还不知道来不来得及去看电影。”我说:“妈,以后要是再碰上这样的事,你就不要回来了吧!”妈妈说:“算了,不要说了,快吃饭吧。”

作文基本步骤

(二)

三、选材

选材,就是从与作文题目有关的种种材料中,选择符合题目要求,能表现中心思想的材料。文章的中心思想就是通过具体的材料(具体事例)来表达的。

选择材料好比裁剪衣服。做衣服必须量身裁衣,选择材料像做衣服那样,必须为中心思想服务。无论是叙述事情,描绘人物,或者抒发感情,每写一句话都要与中心息息相关。凡是与中心有关的就要着重写,而且要写具体;关系不够密切的则少写,一笔带过;与中心无关的干脆不写。因此,选择文章的材料必须经过筛选、取舍后决定采用,才能突出中心,避免平淡、无味。

选材的基本方法:

1、根据作文题目要求决定选材范围。

作文题目是选材的主要依据,审清题目是选准选好写作材料的基础。如题目《第一次„„》,就告诉我们写作的对象是“我”,范围可以是“洗衣服、做饭、写毛笔字、学骑车”等。

2、根据已确立的中心思想选材。

根据作文题目的要求决定了选材范围之后,更主要的是根据已确立的中心思想,对选材范围内的材料进行比较、筛选,把能够表达中心思想的材料找出来。

小练习:请看看下面的中心与材料,与中心有关的在序号边打“√”。 题目:我的同桌

中心:通过几个具体事例,表现我的同桌助人为乐的品质。

材料:①我的同桌经常帮助邻居赵大爷做好事。 ②我的同桌在学校运动会上表现得很顽强,长跑比赛跌伤了脚,仍然坚持跑到终点。 ③我的同桌冒着风雨,上山帮助一个小同学寻回丢失的书包。 ④我的同桌很讲卫生,天天换洗衣服,不随地丢纸碎笔屑。

3、围绕中心事件,决定材料的取舍和详略。 某一具体的材料选定之后,还有材料的主次问题。与中心思想紧密联系的材料是主要材料,要详写;与中心思想一般联系的材料是次要材料,要略写。

小练习:根据文章的中心思想,取舍下面的材料,并指出哪些材料要详写,哪些材料要略写。

题目:试卷发下以后

中心思想:诚实比分数更宝贵,表现少年儿童诚实的优秀品质。 材料:①大家盼望早点发下语文试卷。 ②老师发语文试卷。 ③两个同学不及格。 ④同学们议论分数。 ⑤我的分数最高,心里很高兴。 ⑥同桌的同学问我一道试题。 ⑦我发现自己的试卷上老师漏改了一个错字。 ⑧对不对老师说?我心里很矛盾。 ⑨我决心找老师扣除多给的分数。 ⑩老师表扬了我。

应取的材料是:( ) 应舍的材料是:( ) 应详写的材料是:( ) 应略写的材料是:( )

四、编提纲

编写作文提纲是作文布局谋篇的总设计,是写好作文的一个重要基础环节。编写作文提纲实际上就是根据作文题目的要求和表现中心思想的需要,将作文材料条理化、具体化。也就是说,将作文材料进行加工整理,把文章的开头、结尾、段落层次、主次详略、材料的先后顺序作统筹安排,用标题或段意的形式写下来。

编提纲的基本方法(基本步骤):

1、确定题目。

2、确定中心思想。

3、用段落或标题的形式把要写的材料按顺序写下来。

4、确定详写和略写的材料。一般说来,最能突出文章中心的材料是文章的重点内容,要详写,要放在前面写,要写得详细具体;对中心思想起辅助、衬托作用的略写材料要放在后面写,简洁地写清楚就可以了。

小练习:

(1)、下面两份提纲,哪份写得好,为什么?

1、第一次做饭

第一段:我决心学做饭。 第二段:我做饭的经过。

第三段:我明白了一个道理。

2、第一次做饭

中心思想:通过第一次做饭这件事,说明做事情要讲究方法,才能做好。 第一段:暑假的一天,我决心学做饭。(略写) 第二段:我第一次学做饭的经过。

①舀米洗米。(略写)

②我拿不定主意往盘里放水的深浅。(详写)

③煲饭过程中我的动作、心情和心理活动。(详写) ④饭变成了稀粥,我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略写)

第三段:通过第一次做饭,我明白了一个道理。(略写)

(2)、先把题目《想起这件事我真——————》补充完整,然后编写作提纲。

五、修改作文

“好文不嫌千遍改”,“好文章是改出来的”,这些话说明好的文章是经过反复修改而成的。通过修改文章,我们可以进一步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作文能力。

1、修改作文的基本要求。

(1)在内容上,要分析作文观点(即作文中心)是否正确,感情是否健康,内容是否真实具体。

(2)在结构上,要分析分段是否合理,条理是否清楚,详略是否恰当,中心是否突出。 (3)在语句上,要检查句与句是否连贯,有无病句,有无错别字,标点是否正确。

(4)在书写上,要检查字体是否规范,文章格式是否正确。

2、掌握修改作文的六种基本方法。

(1)正。改正错别字、书写不规范的字、病句。

(2)删。删去重复累赘的字词,删去与中心无关的句段,使文章里的每一句话的意思通顺、简洁、明白,使文章结构紧凑,中心突出。

(3)增。加上漏掉的字词,使句子完整;增加一些能突出中心的材料,使文章的内容更加翔实,更加具体。

(4)换。换个恰当的词,使句子的意思更准确合理;换个恰当的句子,使句子更生动形象。

(5)调。调整词序、句序、段序,使文章的层次更加分明,条理更清楚。 (6)接。在句与句之间、段与段之间,加上一些恰当的词语或句子,使句与句之间、段与段之间的过渡更自然,使文章各部分的内容衔接得更紧凑。

3、修改作文的一般步骤。

第一步:首先要把习作认真看几遍,把握习作的主要内容和写作目的。这是改通修好作文的基础。

第二步:对照修改作文的四点基本要求,运用改作的“六法”进行修改。 第三步:全文修改后,再检查一遍,然后抄写工整。

在修改过程中,要注意几个问题:①要紧紧围绕要表现的中心去修改,对那些与中心思想无关的内容,要舍得割爱;②要先求通,后求好,在修通的基础上,抓住重点进行删、增。③要运用“看、读、查、想、问”等方法去发现问题。

上一篇:春蕾学校下一篇:35kv变电站标准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