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真人秀活动策划

2022-11-1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职场真人秀活动策划

真人秀节目的市场营销策划

2013 年,东方卫视的音乐真人秀节目《中国梦之声》热播,频创超高收视率。据央视索福瑞的数据,至当年《中国梦之声》7月14日的“逆袭战”,全国(CSM33城)收视达2.04,全国排名第二。上海地区更是拿下12.7的超高收视。由于收视率不断高涨,8月12日,《中国梦之声》总决赛黄金资源广告招标会以2843万元的“身价”刷新卫视真人秀决赛纪录,其中,最后公布“中国偶像”前一分钟的广告时间,创下483万元的总价。在目前供大于求的媒体市场中,什么是《中国梦之声》成功的核心?

一、满足受众需求规划节目内容

市场营销策划,是以满足消费者需求和欲望为核心,来设计、规划企业产品。作为大众传媒,要想取得更大的收视份额,越贴近大众,贴近生活,品牌的忠诚度就越高。所以,要及时了解当地受众的社会文化心理及需求,根据市场调整节目形式和内容。

当前,浮躁、快节奏的社会环境下,国内观众需要温暖、励志的情感刺激。基调明朗积极的《美国偶像》引进后,取名为《中国梦之声》,以梦想、奋斗、平等、感恩等情感为导向,宣扬积极价值观,获得本地受众的情感认同。

(一)吊足观众的胃口。

《中国梦之声 》的镜头不仅局限于台上,在节目情节的设置上,用镜头记录学员们从报名到成名的生存状态,他们的背景和动机,以及每位歌手怎样努力适应成为一名明星等,完整地表现他们的心路历程和情感变化,让他们的形象更加立体、真实。选手浓郁的个性特点,唤起观众内心最温柔的情感。而最后谁问鼎“梦之声”王冠,则是一个观众情绪积累的自然宣泄,一个水到渠成的高潮。这期间,节目还会设计多个“包袱”让选手和观众体验失望、伤心、紧张、惊喜等多种情感。这种表现正是观众乐于接受并十分喜爱的。

(二)戏剧冲突。

在海选中,评委的权力巨大,他们不仅能随意点评选手的表现, 而且能决定选手的去留。比如,评委与观众之间,有时候,评委明显在力保某个选手,但观众三番五次地要把该选手淘汰,而评委会救助被观众抛弃的选手,还给其选择最适合的歌曲,让其尽可能留到最后,观众还是不买账。如此不断地循环反复,节目的人气和收视率被炒得火热。

(三)高水平制作团队。

“梦之声” 制作团队为2010年上海世博会开、闭幕式的制作团队,国际化的综艺制作和直播经验为“梦之声”的华丽登场提供了坚实保障。而直播现场,无论是选手的演唱水准、评委的状态,还是节目的节奏把握,都有强烈的代入感,观众看到的已不仅仅是学员演唱的切磋,而是实实在在的视听盛宴。

二、复制国外成熟期节目品类

成熟品类的引进已不是什么新鲜事,从江苏卫视的《中国好声音》到湖南卫视的《爸爸去哪儿》,都是将国外成熟期的品类复制到中国市场。用国外成熟品类冲击市场,一方面降低市场宣传成本,另一方面有足够多的市场营销策划成功经验可以借鉴,规避掉了市场开拓期的弯路。

《中国梦之声》也是如此。其节目版权和模式引自美国电视史上最成功综艺节目之一的《American Idol》(美国偶像)。多年来《American Idol》一直被奉为收视利器,连续11年高居季度收视统计榜前列,号称“美国真人秀之王”。这棵长青树的秘诀在于用赛制保证了两大核心价值——平民英雄和全民选择。

(一)平民英雄。

《American Idol》活动理念定位为通过自我奋斗取得成功,与东方卫视倡导“以尊重个性、包容多元、鼓励表达的态度平等地对待每一个梦想者”的媒体立场相统一。从海选排队开始,《中国梦之声》就强调平等和自我表达,任何人在这个舞台,不论背景出身、财富美貌,都是平等的。节目为每个选手提供了一个展现自我的舞台,鼓励活力、特色、勇气和率真,强调人人皆有机会,人人皆有魅力。他们通过不懈的努力和坚持来实现自己的梦想。这不仅是一个选拔冠军歌手的比赛节目,更是一部“个人奋斗史和成功史”的浓缩。

(二)全民选择。

《中国梦之声》通过多种平台让观众参与投票,增强节目的公正性和互动性。例如:在12强争霸战开始后,《中国梦之声》正式启动“13亿掌声—人气榜”全媒体互动行动,所有观众都能在“13亿掌声”全媒体互动系统内,为自己喜爱的学员送上掌声,人气最高的四位未过关学员将能重返舞台,获得挑战12强的逆袭机会。2013年7月14日,逆袭赛当天,东方卫视从13:30至18:00连续进行逆袭战倒计时大直播,6位逆袭战候选人轮流走进直播间,讲述自己准备“逆袭”过程的心路历程。以持续性的播出方式扩大节目的影响力和关注度,为逆袭赛的高收视奠定基础。其中,人气排行榜数据每小时更新一次,至21:00,全媒体互动系统截止统计,6位逆袭候选人中人气排行前四的学员将站上直播秀的舞台直面挑战。不到最后一刻,谁都不知道哪些人将安全。在电视机前的观众可以通过哇啦(东方卫视官方APP)、微信、新浪微博、百度音乐、唱吧、天翼视讯等“梦之声”全媒体互动平台的七个渠道为自己支持的偶像学员送上掌声,与活动现场400位“梦之声观察团”的选择相加,共同决定学员的“生死”。而这一多维的全媒体互动,搅动了当天的荧屏,当晚《中国梦之声》的“逆袭战”,拿下上海地区收视12.7的超高收视。

三、塑造品牌精神带动产品延伸

市场营销策划在于如何打动消费者,让消费者认识品牌、信任品牌到最后忠实于品牌。品牌的塑造是企业持续发展的动力,无可替代的品牌精神是成功塑造品牌的保证。品牌塑造的成功不仅能产生巨大的市场效益和经济效益,通过有效的产品组合还能带动其他产品的延伸和拓展。

(一)产品差异化。

在买方市场阶段,受众不会记得没有特点的节目。要形成自己的特点,产品差异化是塑造品牌的重要因素,也是独一无二的竞争力。《中国梦之声 》在节目的策划与运作过程中避免真人秀电视节目为搏收视率而出现的低俗化现象,以其更具前沿价值,张扬年轻个性,突出时尚娱乐的体验,来增强观众的信任和忠诚度,最终形成收视习惯。

(二)全媒体营销。

多媒体时代决定了项目营销必须结合平面媒体、网络媒体、电视媒体以及广播媒体等多种媒体进行交叉整合传播。《中国梦之声》自2013年5月首秀,到8月25日总决选,全国各大平面媒体,电视、网络媒体的时尚、影视类报道都跟进节目动态。同时,SMG鼎力支持集团旗下广播、电视给予滚动宣传。在总决赛中,以电视、PC、手机的三屏深度互动,实现媒体优势的共享与叠加。至“梦之声”第一季比赛完美落幕的100天里,仅在SMG百视通的IPTV平台上,《中国梦之声》专区的全国总访问户数破1.5亿,有效提高了节目的传播范围和影响力。

(三) 产业链运作,带动文化产业发展。

《中国梦之声》的产业价值链由节目制作商、节目品牌运营商、赞助企业、广告代理商等部分组成。通过引进联盟商,用多种宣传方式把节目品牌迅速地推广传播出去。在比赛结束后,东方卫视趁热打铁又推出“中国梦之声”全球巡演,集结六强及人气学员的商演总价值目前已突破千万元。而人气选手们纷纷收到众多商家抛来的橄榄枝,广告代言酬劳水涨船高。这种 “一鱼多吃”的产业链运作,不仅带动了东方卫视文化产业发展,也为探索发展国内娱乐经济和娱乐工业模式提供了经验。

参考文献:

[1]蒋为民:《东方卫视的品牌战略》,中国报业网,2008-11-7

[2]《〈中国梦之声〉逆袭战直播 收视口碑双第一》,新华网,2013年7月17日

[3]《〈中国梦之声〉招标 15秒广告拍出137万》,《新闻晚报》2013年8月13日

[4]《1.5亿次点播 〈中国梦之声〉“台网融合”创高收视》,网易,2013-8-29

(武汉广播电视总台)

作者:肖悦

第2篇:史诗还是真人秀?

以帝王将相,诸侯争霸为主题的政治小说,永远是深受读者欢迎的畅销作品。从西方莎士比亚“亨利王系列”的频繁演出,到东亚《三国演义》包括动画和游戏在内的近万个版本,说政治小说流行千年绝对不夸张。美国建国历史短且没有帝王将相,但一直存在以大选、白宫政治、总统传记、民间抗议运动为主题的文学版块,且这几个主题之间互相映照,变成美国文学中独特且发达的一个类型。《国王班底》《纸牌屋》《白宫风云》多年来推陈出新,翻拍不断,可以看出读者对政治作品迷之又迷。《国王班底》获普利策小说奖后两次翻拍成电影;《白宫风云》连续演播了整整7季;《纸牌屋》原作来自于英伦,却在美国翻拍后风靡全世界。

这种以政治为背景的文学和电影,是美国当代文化中不可或缺、极其繁荣的板块,以文字(小说、剧本)为基础又很快与影像结合,把历史学者和传记作家皓首穷经的研究变成可以飞快传播的大众文化作品(纪实电影、纪录片),它综合虚构和非虚构,文学和历史研究,既是对美国政治的隐喻,又复刻历史,探求国家制度深处的幽暗真相,是美国知识分子对美利坚这个国家概念的想象和阐释——民主是什么,选举制度的演变由来,三权分立制度下的权力汇集和腐败,这些抽象复杂的政治学概念构成美国式宫斗剧的底色和价值观框架,它最终又是通过大众文化普及到读者和观众中去。

在对美国政治的讲述中,虚构作品(小说、剧本)在“白宫文学”只占了半壁江山,另一类作品则来自于历史学家写的总统传记,总统传记永远热销,比如林肯的传记多达百部。进入千禧年后美国面临多重挑战,在全球外交上重新定义(反恐的局部战争和全球霸权的矛盾),内部的经济危机,贫富悬殊,平权运动……这些内与外面临的困境在60年代的小说、传记、影像中都能找到对应,成为过去20年津津乐道的热点话题:黑人的贫困与平权运动,性解放的萌芽和发生,女权运动,平权法案和投票法案通过,肯尼迪总统被刺杀,副总统林登·约翰逊总统接任白宫,“越战”升级,嬉皮士运动和反战……这些历史时刻中的任何一个节点,都可以拍成一部历史大片,这也是为什么60年代的美国一直是好莱坞的心头所爱——从2011年起出现约翰逊总统或者以他为主角的电影近年就有《胡佛》《塞尔玛》《第一夫人》《总统之路》《林登·约翰逊》(最后两部是他的传记纪实片)。

聚焦那个时代的政治风云,可借以参透当代美国的迷思。

本文没有能力讨论美国当代的政治思想变迁,但是可以从几部小说、电影、电视剧和传记看到美国政治史诗的缩影,从20世纪40年代流行的政治小说《国王班底》开始,管窥蠡测近年美国大热的白宫文学或影像。美国神话,政治史诗的书写,在大众文化中有一个明显的从虚构往非虚构过渡的趋势,《国王班底》是虚构,而索尔金编剧的《白宫风云》虽然在政府运行的局部程序上非常准确,但全剧仍然带着文学想象性质,索尔金今年推出他编导的电影《芝加哥七君子审判》已经是纪实电影,片中几乎每一个重要桥段都被影评人拿出来跟史实作比较。最后一部分是写政治史诗的高峰,罗伯特·卡洛的政治传记。

一、40年代的政治小说《国王班底》

《国王班底》的作者叫罗伯特·佩思·沃伦,在美国文化史上是一个才华横溢的人物,也是一个幸运的人——写诗,两次获得普利策诗歌奖,是美国首届桂冠诗人;写小说,《国王班底》获得1947年普利策小说奖;小说触电后更火,1950年获三项奥斯卡奖包括含金量最高的最佳影片奖;50年代黑人平权运动开始风起云涌,他同情黑人处境,多次采访小马丁·路德·金等民权运动领袖,这些采访后来成为平权运动口述史的宝贵资料……用中国民间的话,佩思·沃伦就是写作者中的有福之人,写什么红什么。

《国王班底》可以算得上美国政治大选文学的第一部成功作品,讲路易安娜州一个同情底层疾苦的律师,市长候选人威利·斯塔克投身政治,为了达到目的不择手段,最后被仇家刺杀的故事。这个故事充满喧哗与骚动,心怀政治理想的小镇律师,为民生疾苦振臂高呼走上竞选州长的路,贪婪、欲望、暗黑的南方文学猛料它都有,比如贪婪、腐败、私生子,凶杀,昔日繁华如今破败的种植园大宅,怪里怪气,绰号叫糖娃娃的冷血保镖,政治黑幕……素材十分刺激,政治素人从一名理想主义青年变成恶龙,具有十足戏剧性,观众津津乐道。《国王班底》在改编拍摄电影大获成功之后,还被多次改编成舞台剧甚至是歌剧,2006年全明星班底重拍。

富有同情心、理想主义,同时说谎、狡诈,心狠手辣,斯塔克变成美国文学里一个有血有肉,亦正亦邪的原型人物。这种丰满的人物深度,足以跟现实里那些复杂难缠的白宫主人形成真正的镜像关系。这也是这部小说让读者念念不忘的地方。

沃伦诗人出身,并无任何政治经验。1934年他在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教英文,目睹了当时极受路易斯安那州选民欢迎的州长豪伊·朗的政坛沉浮。豪伊·朗是美国30年代的政治红人,民主党核心人物、国会议员,曾经帮助罗斯福助选。30年代是美国的大萧条年代。朗为了振兴南方的经济,提出了征收富人税和油田税的主张(路易斯安那州出产石油),修公路,修學校,兴建医院等大搞基建政策,甚至搞了一个“平均财富”俱乐部,朗为此专门写了两本著作宣传自己的均贫富思想,《每一个人都是国王》《美式进步》,两本书都卖出超过百万本。朗为了保证大选成功,搞了一个选举监督委员会,甚至还建了一个类似于秘密警察的组织。

树大招风,朗的这些举措让他在建制派中树敌很多。反对他的政敌包括法官本杰明·帕维。为了搞臭这个法官的名誉,朗散布谣言,说法官有黑人情妇。法官的女婿,一个医生,听说自己娶的名门闺秀居然被说成带有黑人血统,勃然大怒,带枪去州国会刺杀朗议员。朗中枪后伤势过重去世,杀手被保镖击毙。看过《国王班底》的人读这段真实历史,不难发现小说的人物原型和故事发展基本都在这里了——与法官结仇,被刺杀,连朗受到州议会弹劾以两票之差这个细节,在小说中都有详细表述。《国王班底》(All the King’s Men)和朗议员著作的书名《每一个人都是国王》(Every Man A King)不谋而合。

小说是以记者兼幕僚的角度,近距离观察斯塔克这样一个野心勃勃的政治人物,如何一步步攀上权力巅峰。斯塔克以理想主义者的姿态许诺救弱扶贫,成功当選后又开始变异,逐步背叛自己当初的誓言,背叛了自己的妻子。最终他和一切政治人物没有任何不同,同样使用卑劣的手段,同样好色荒淫,同样腐败贪婪,同样对权力沉迷不已。斯塔克和他的政治对手的斗争,草根英雄和建制派精英之间的斗智斗勇,是美国政治永恒的母题。威利·斯塔克身上可以看到以往好几位出身于南方的美国总统的身影:出生于底层,关心老百姓疾苦,立志消除贫困又善于玩弄权术的林登·约翰逊总统;从阿肯色州单亲家庭成长起来的克林顿;虽然是纽约土生土长,富翁出生却敏锐觉察到贫富悬殊,白穷人边缘化的特朗普总统都可以在斯塔克身上找到影子。

现在大部分读者是从《国王班底》的电影来了解这部70多年前的名著。电影化的《国王班底》因为影像叙述快节奏,它简略了斯塔克性格变化的渐进过程,尤其是2006年版的电影,主人公在当选州长后性格变化突兀,判若两人。而小说叙事却没有这种突变的毛病,主人公的性格缓慢变化,其缓慢性带来的可信度。人性在权力勾兑下的复杂蜕变,远不是“权力带来腐败”“理想主义的消失”这种陈词滥调可以概括的。

这也是美国政治小说的魅力所在——权力与人性,人生如戏剧,草根出身的政治人物生于尘土归于尘土,这是典型的美国寓言。

二、90年代的总统文学《风起云涌》

与《国王班底》有直接继承关系的是1998年出版的署名“无名氏”小说《风起云涌》。小说的英文原名是Primary Colors,这是一句双关语,原义指光谱中的红、黄、蓝三个基本色,也指美国总统大选初选阶段。这本小说以1992年大选为背景,写美国南方某个农业州州长的竞选之路,基本情节是这样的:美国南方农业州州长杰克·史坦顿有天生的政治领袖才能和抱负,人生目标是当选美国总统,不惜一切代价。他的妻子也有同样的政治抱负,对丈夫的仕途鼎力支持。在1992年民主党总统争夺战中,赢得了许多选民的青睐,有人甚至拿他与肯尼迪相比。他在初选中迅速蹿红引来媒体密集曝光,杰克近于完美的公众形象渐渐露出污点:逃避兵役、令少女怀孕等不光彩……为了掩盖这些丑闻,竞选小组使用了种种手段。这时,助选幕僚亨利·伯顿出现了。他是黑白混血儿,祖父是著名民权领袖,他本人很早就在政界摸爬滚打。全片以他的视角来看待美国大选的整个过程——一群乌合之众的斗法,理想主义的领袖其实是深沉的有口才的流氓;政治让你失去梦想,背离朋友亲人和曾热爱的一切,甚至让你跨越道德底线去给伤天害理的人洗地。理想主义者们疯了,死了,最后的胜利归于冒牌的理想主义领袖,他仍旧借着梦想的名义站在舞台中央。

《国王班底》以南方政治人物为蓝图,配角来自于作者的文学虚构。《风起云涌》却是地道的政治影射小说,戏说1992年美国总统大选——主要人物一望而知就是阿肯色州长克林顿和希拉里夫妇,民主党大佬比如纽约州长库蒙。《风起云涌》出版正值克林顿跟白宫助理莱温斯基的“拉链门”在媒体曝光之时,所以此书一出便登上美国各大畅销书的排行榜。“无名氏”到底是谁?引起各家话题秀节目各种猜测。最后好事者是通过修改稿上的手写笔迹挖出作者的真实身份。《风起云涌》深具左派自由主义思想,有帮身陷“拉链门”面临弹劾的总统克林顿开脱的意思。

到1998年这本书改编成电影,美国普通人对政治丑闻的热情已经褪去,这部大明星大卡司的电影票房惨淡。同样是以总统大选为背景,以真实的政治人物为角色雏形,同样写成畅销书后触电拍电影,同样由大卡司A线明星出演,《风起云涌》无论是文学价值还是市场盈利都远不及《国王班底》。《风起云涌》票房不佳并没有让好莱坞对政治题材死了心,相反,政治人物的传记、电影和纪录片越来越多,成为巨大的类型片市场。

三、白宫影视:《白宫风云》与《芝加哥七君子审判》

美国的白宫政治文学和影视离不开一个名字,艾伦·索尔金,他既是编剧也是导演,从《好人寥寥》开始到热剧《白宫风云》,到今年在“网飞”上极受欢迎的《芝加哥七君子审判》这样的历史纪实电影,国内读者和观众对他的作品非常熟悉和追捧。这些追捧中有对索尔金艺术成就夸张的成分,也有对美国社会的创造性误读。

1961年生于纽约的亚伦·索尔金来自于一个典型的东岸犹太知识分子家庭——母亲是小学老师,父亲是律师,家中的兄弟姐妹也从事律师行业。他的祖父也是律师,是国际车衣行业工人工会的发起人之一。“工会”也就是“草根民间政治活动”“法庭辩论”等元素都是组成索尔金思维的词库。这些早期教育或者说文化遗传中带来的东西,在他后来的剧本写作都可以找到明显的线索。

《好人寥寥》是他大学毕业后写的百老汇剧之一,其灵感来自于他跟做律师的姐姐的电话聊天。当时索尔金的姐姐在给海军军事法庭做律师,正接收一起海军内部凌虐新兵致死的案子。放下电话索尔金就把这个案子的大致情节记录下来,这就是《好人寥寥》最初的剧本蓝图。《好人寥寥》被好莱坞著名制片人和编剧大卫·布朗(David Brown)听说,他辗转找到年轻的索尔金让他卖出影视版权。大卫·布朗何许人也?他是《大白鲨》的制片人,也是《给黛西小姐开车》的编剧。他是索尔金走进好莱坞的贵人,他的加持让索尔金从此以后的编剧生涯平步青云。

索尔金后来的招牌写作风格在《好人寥寥》中已经基本形成:法庭对辩,金句迭出,剧中人物大步流星,同时说话快得像机关枪。以对话推动剧情,剧中人话痨一样的长独白风格从《白宫风云》开始,一直延续到他最近编、写、导演的《芝加哥七君子审判》。

剧本还不够,要把政治剧、大选剧拍得好看、抓人,除了剧本里的金句,最重要的是影视上的呈现。政治理念辩论,复杂的选举司法程序,都需要在影视上有合理和精彩的呈现,才能抓住观众。索尔金式的边走边说,金句四飞的剧有极高的辨认度,是他的所有剧的招牌。这种话说边走边说在电影里已经成为专有名词,“walk and talk”,它是电视剧导演托马斯·史拉梅发明的影视技巧。史拉梅比索尔金年长十岁,也出生在纽约。他从90年代开始也导演和制片过非常受欢迎的电视连续剧:《老友记》《急症室故事》,还有法庭剧《艾丽·麦克比尔》。可以说,在史拉梅认识索尔金之前,他已经在好莱坞颇有名气。

索尔金和史拉梅两人无论在艺术理念,还是在题材偏好上等于一对精神上的孪生兄弟。这两个人的分工合作是这样的——索尔金写剧本,史拉姆做制片有时也做导演。他们最早的合作是在索尔金的好莱坞处女作《体育之夜》。《体育之夜》让索尔金这个影视编剧圈的素人一炮而红,得到普遍认可,接到给电影《美国总统》的编剧任务。为了写这部电影,他入住白宫体验生活。电影拍成,剩余的素材来用来写电视剧《白宫风云》。1999年开始播映的《白宫风云》,到2003年,这两位合作得天衣无缝。

“边走边说”最早应用在《急诊室故事》这种医院连续剧中。“边走边说”,顾名思义,就是让人物一边飞快地走一边更加飞快地说。架在steadycam上的拍摄镜头快速扫过众多的人物,每一个人物飞快地走进镜头,飞快地说出独白。传统电视剧和肥皂剧的短板是场景固定在室内,以对话为主。“边走边说”的拍摄技巧巧妙地改变了电视剧的短板,让室内的景深不停地变化,镜头快速拉动,再通过迅速切换的剪辑技术,观众在视觉上有人物和事件纷至沓来的动感。《白宫风云》就是这种典型的拍摄手法,对白如子弹,镜头如利刃。纷纭的信息和人物变化不给观众任何喘息的机会。“边走边说”的节奏,剧中人物口吐金句,对索尔金剧本写作有贯穿一生的影响。

法庭剧的元素和“边走边说”的呈现是索尔金编剧的两大招牌。《白宫风云》非常成功,在全世界范围内的热播,加上无数政要名人——希拉里、奥巴马夫妇都曾在剧集中客串出场过,加上它越来越精细化地运用政府部门工作的场景,这部历时7年的电视剧一度被全世界的观众误作美国白宫运行的真实写照。甚至美国大学的政治学和政府管理入门课程,也会拿《白宫风云》中的某些剧集来做演示案例。这种美国政治简单化,一直到近年才被残酷现实所打破。《白宫风云》跟2016年真实的美国总统大选比起来完全像“过家家”。

说到底《白宫风云》是索尔金这个纽约自由派知识分子把白宫政治的浪漫化。这种将现实政治浪漫化、简单化的后果就是在它大热之后,在肮脏的政治斗争,严重的贫富悬殊,美国社会越来越两极化等冷酷现实面前,《白宫风云》迅速成为一个落后的剧。美国的90后是“占领华尔街”的青年观众,他们走进社会之初即面临金融危机,失业、债台高筑的学费贷款、高企不下的房价和物价、全球环境危机加剧……现实危机让《白宫风云》所呈现的政治太小儿科了。合乎年轻人口味的政治剧,比如电影《波拉特》以及其续集,连续剧《副统帅》对美国政治的讽刺要尖锐得多,底色要黑暗得多。索尔金电影的爽点,金句,潇洒漂亮的人物,说到底都像他本人——顺风顺水的东岸知识分子的一生,写一部剧,很快遇到贵人,顺利进好莱坞成金牌导演。《白宫风云》在電视片范围的白宫剧中,它是里程碑式的,但它的深度又被迅速超越,《纸牌屋》就是率先打败它的一部政治剧。

索尔金近年开始转向电影的编剧和导演。2020年他编导的电影《芝加哥七君子审判》在“网飞”平台首播时,正好是BLM抗议在美国各大城市风起云涌的时候。这种时间巧合,让国内一些观众以为这部复刻60年代历史的纪实电影是在隐喻时下政治。其实这部电影和当下美国现实的关系纯属巧合,把“芝加哥七君子审判”拍成电影起意于2010年,电影拍摄开始于2013年,那时特朗普还没有当选为美国总统,BLM运动也没如火如荼。但60年代的美国一直是一个好莱坞的热点,60年代美国跟如今的美国有一种深刻的镜像关系——国际形势、内部矛盾,美国都仿佛再次回到60年前,所以2010年斯皮尔伯格主动找到索尔金要拍芝加哥七君子审判的时候,并非完全偶然。2007年出品的《芝加哥十人》跨文体动画纪录片,在动画中插入新闻资料镜头是这段历史进入影像的先声。《芝加哥十人》的创作者直接说,这部电影就是关于2007年当下美国的。

借古讽今——60年代民间抗议运动,警察与抗议者在街头的肢体冲突,抗议者被暴打,黑豹领袖在法庭上提出要有律师的正当需求,结果被强行拖出去修理,嘴里塞上布条,双手反绑,这些历史在2020年6月美国街头再次上演。电影《芝加哥七君子审判》的素材建立在大量史料上。比如剧中的7个抗议领袖在现实中真有其人,他们在60年代的一言一行,政治主张到衣着打扮,在电影中都有依据。影片中的重要细节是忠于史实还是艺术虚构,都会被观众拿出来谈论。比如黑豹领袖在法庭上被绑和口塞布条,电影中演的是进行了一天,而真实历史是进行了好几天。再比如说宣判后的朗读“越战”死者名单,真实发生是在某一次开庭,而不是煽情的结尾……

政治电影越来越往真实历史事件上靠拢,这种往非虚构上“靠拢”带来的成果之一是总统传记片的繁荣。前面提到,1963年肯尼迪总统被刺杀后,副总统林顿·约翰逊接任总统,约翰逊的传记或者跟他有关的历史多次被拍成电影,最近十年内计有《胡佛》《塞尔玛》《第一夫人》《总统之路》《林登·约翰逊》,跟他有关的纪录片更有成百部,绝对蔚为壮观。

因为美国特殊的体制和历史资料开放的制度,每届总统卸任后都有总统博物馆,其中存放主政期间所有他签署的政府文献,大到日记、总统讲演,小到政治献金人的收据、便条都有妥善保存,对普通研究者免费开放。总统传记成为美国政治史诗中最丰富的文字记载。这类传记在非虚构写作和历史研究和时代文化研究这几大领域的交叉地带,是文学进入历史,国家文化和政治传统的结晶,在美国总统传记是活的政治史诗。

延绵不断的政治传记书写中,罗伯特·卡洛和他的五卷本《约翰逊传》,是迄今难以超越的丰碑。

四、政治传记:《成为官僚》与《约翰逊传》

在美国,如果想装成文化精英,可以在办公桌或者书架上放一本罗伯特·卡洛的书。比如《纸牌屋》第一季的最后一集,镜头掠过主角的办公桌,在一本书上停了一下,是《权力之路》——罗伯特·卡洛的五卷本《约翰逊传》之第一本,写林登·约翰逊在德克萨斯州穷乡僻壤的成长,耳闻目睹家乡政治,一直到1941年竞选美国参议员失败(因为对手在选举中大面积投票舞弊,1948年约翰逊用同样的大面积选举舞弊手段击败对手,当上了联邦参议员)。《辛普森家族》里有一集,丽萨辛普森在家里的树屋上读《参议院之王》(这本让作者获得第二个普利策奖),这是《约翰逊传》的第三部,写林登·约翰逊在参议员合纵连横,成为参议员发言人(也就是参议员议长)。2019年出品的《布鲁克林谜案》,是在罗伯特·卡洛1975年写的一本政治人物传记Power Broker的基础上虚构的故事。传主是纽约市城市规划管理局局长罗伯特·摩西斯,Power Broker在国内曾有一个不为人知的中译本《成为官僚》(重庆出版社,2008),1975年获普利策奖,占据畅销书排行榜上长达60个月。《成为官僚》原书超过1300页,厚厚一本,是2020年疫情期间美国名人线上访谈的背景点缀里最重要的东西。其实最需要读罗伯特·卡洛作品的人是索尔金,如果好好补一补《约翰逊传》,他就不会那么飞速而且不脸红地炮制那么多白宫爽剧了。

《成为官僚》是卡洛的成名作,也是他第一次拿普利策奖的作品。它写了纽约市政内部一个从未参加过选举,权力通天却默默无闻的市政规划局长罗伯特·摩西斯,在纽约市独霸市政建设的宝座40年。卡洛曾经去哈佛大学上市政建设的课,听专家谈民用工程(大桥,高速公路)的建筑史,课听到一半卡洛忽然意识到这些知识全是纸上谈兵,高速公路、跨海大桥何时建以及建在哪里?全由罗伯特·摩西斯一句话,他想建哪里就建哪里,跟什么专家研究没有一毛钱关系。罗伯特·摩西斯在纽约市政上的权力和影响远超过纽约市长和纽约州长的总和。市政项目的终极话语权是权力,怎么利用各方势力(财政、工会、开发商、项目保险、政治赞助人)的矛盾和杠杆达到自己的目的,把自己想建的铁路、公路、大桥项目搞定,这是权术达到的成就,跟工程认证和选民意见无关。卡洛写罗伯特·摩西斯的传记,揭示的就是这个美国大都市的政治法则,从纽约可以推而广之到其他的现代大都市。《成为官僚》一直是许多美国大学的必读书目。

《约翰逊传》的传主,其权力和野心比罗伯特·摩西斯再大一个数量级,势力范围在国会、白宫以及全球。林顿·约翰逊要建设的不是长岛快线这种项目,他要做成的,对抗南方强大的保守白人政治势力,让《投票法案》《民权法案》,社保基金等60多项划时代的法案在国会通过,变成美国法律的一部分。

卡洛的约翰逊总统传写作历时40年,拿遍所有的图书奖项(普利策奖、国家图书奖、全美评论人奖、历史写作奖、人文勋章),本文开头提到的电影《总统之路》的主演,演《毒王》出名的布莱登·科兰斯顿,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特意强调自己在读《权力之路》,希望记者向作者卡洛转达见一面的愿望,被卡洛婉拒。《约翰逊传》的五卷本现在还差最后一本没有写完。卡洛1935年出生,现在85岁,他相信自己能写完。卡洛前两年出版了回忆录,遭到好多读者吐槽,你不写完《约翰逊传》写什么回忆录啊?卡洛最恨的就是读者催稿。

在回忆录里卡洛提到他第一次做新闻调查记者。1959年,他从普林斯顿毕业后在纽约长岛的《新闻日报》打酱油。当时长岛有一个军用机场土地改建,选择之一是改成民用小机场,另一选择是把土地廉价卖给公立社区大学,为当时拥挤不堪的为底层子弟服务的社区大学扩建新校舍。卡洛偶尔被派到负责机场改建的美国航空联会(FAA)看围绕改建的各方意见书面通信,通宵达旦阅读堆积如山的案宗。在这些故纸堆中间,罗伯特·卡洛忽然灵光一闪,对自己的人生有一个感悟,他就是天生干这行的——在那些凌乱无序的纸片中,那些尚未被编辑、被清理的原样书信中,搜寻政治的谜底,政治的魔法。为什么要改建成民用机场?谁在推动民用机场的改建?这些问题的答案在未经过滤,未经删改的书信往来中慢慢呈现出来:力推民用机场方案的,是长岛当地的公司大佬,他们常年坐飞机出差,长岛若是能建一个当地的小机场可以为他们节省几个小时的通勤时间,“远比给平民子弟盖学校更重要”。

《新闻日报》主编本来对所有藤校毕业生不屑一顾,卡洛的调查笔记让主编刮目相看,“没想到普林斯顿的毛头小子居然愿意挖资料挖得那么深!你可以做调查记者了,记住,要读完每一页资料,不能漏掉一个字”。主编的训诫后来成为罗伯特·卡洛一生的写作座右铭。

1976年卡洛开始着手写第36任总统林顿·约翰逊的传记,他和妻子去德州奥斯丁的约翰逊总统纪念图书馆做研究。图书馆保存有4万箱约翰逊当选国会议员开始一直到白宫离任时的所有通信记录、手稿、便条、立法意見等原始文字资料,总计3200万页。这些海量的文献,还不包括跟约翰逊生平有交集往来的其他总统,比如小罗斯福总统、肯尼迪总统。因此这些人的文献也要全部读完,还有德州的地方报纸、地方史……卡洛夫妻对这些历史进行地毯式搜索。

为采访约翰逊总统的同代人,罗伯特·卡洛夫妻二人把家搬到约翰逊的德州家乡,在穷乡僻壤的希尔县住了3年。也只有真正住到希尔县,亲眼看到当地田地里不及一掌深的薄土,薄土下面是不能耕种棉花的岩石,卡洛才真正理解约翰逊父亲投资失败,以及接踵而至的全家的贫困、孤立。走出去是约翰逊唯一的出路,这是后来约翰逊发奋工作的动力,也是后来他初次当选就要不顾一切为家乡拉上电线的原因, 希尔县这么一个穷乡僻壤之前一直被德州电商绕过,因为实在无利可图。通电即进入现代社会,这是希尔县人对约翰逊执政最高的赞美,他是给我们带来光明的人。

罗伯特·卡洛计划中的约翰逊总统传是写满五卷本(最后一本尚未写完)。真正让他完成这个宏大传记工程的,给予他无条件的经济和时间支持的,是克瑙夫出版社主编罗伯特·戈特里布①。历时四十载,获普利策奖,两次获国家图书奖(其中一个是终身成就奖),卡洛本人获奥巴马总统颁发的国家人文勋章。其中译本第一卷《权力之路》已经出版,封面上的推销文案写的是“传主是《纸牌屋》的主角原型”,其实《纸牌屋》怎么能跟罗伯特·卡洛的传记成就比啊!《约翰逊传》煌煌五本,是美国当代历史的文学河床,有它才有那么多关于六十年代的传说和演义、纪录片和电影剧本。

在卷帙浩繁的历史文献中寻找权力变迁的草蛇灰线,这是卡洛的传记写作之伟大的地方。这五卷本传记就是美国史诗,约翰逊总统是美国的巨人。他从经济大萧条、二战到“越战”间,可谓经历了美国20世纪历史上最跌宕起伏又波澜壮阔的时期。他雄心勃勃,以旺盛的精力,精明得近于无情的政治手腕飞速在美国政坛成长;青年得志成为政坛新星,也曾经遭遇重大挫折而沉寂,但之后还是坚韧不拔再次竞选联邦参议院;慢慢走进美国政治的中心,达成了他年轻时就曾经对很多人留下的当时看来只是年少轻狂的目标:成为美国总统。卡洛对约翰逊一生进行马拉松式阅读,了解的远不止约翰逊,他对美国党派政治机理,大选机制有更深刻理解,从40年代德州大选近于公开的舞弊,投票箱里充斥假选票,到约翰逊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也用舞弊手段赢得参议院席位。在卡洛开始写约翰逊传之前,美国市场上已经有11部约翰逊传记。但这11部名人传究竟揭示了多少美国政治法则?

卡洛撰写作的林登·约翰逊一生,贯穿了40年美国政治大历史,剖析美国政治运作机理和法律以及社会风气的变迁。比如在约翰逊叙述的关键节点上,罗伯特·卡洛会脱离主角,进入美国政治背景以及其他政治人物的副线,详细地阐释和深挖,直到读者可以身临其境进入当时的美国历史场域和政治场域的博弈中, 了解重大决策中权力的分配、胶着、失衡和最后的决断。这种繁复叠加的文字探索,也让罗伯特·卡洛的撰述总是非常长,至今都写不完。

对美国议会政治中权力轨迹的认识,是从阅读文献开始的,“绝不放过文件夹里任何一张纸”“绝不做任何预先假设”,这是卡洛做调查记者时主编的话。比如约翰逊图书馆中有一类“众议院文件”,记录了各众议员互相联络,约定见面时间。约翰逊1937年当选国会众议院议员,5月开始到达华盛顿国会。在国会一帮大佬中他是年轻青涩的晚辈,绝大部分时间都是他向年长的政客要求面授机宜,“要求见面聊几分钟”,一副向前辈学习的谦卑姿态。卡洛发现随着时间推进,众议院文件中这种要求面见的便条主语渐渐发生变化,约翰逊开始被其他众议员要求面见, 到1940年时完全变化,绝大部分的约见便条是众议院要求见约翰逊的。可见到1940年,约翰逊已经从一个籍籍无名的年轻众议院议员,开始走上国会山的C位,成为众政客追踪的热门人物。

这是为什么呢?卡洛不明白,约翰逊一直是小罗斯福新政的支持者,这种态度的转变难道跟罗斯福总统有关系吗?卡洛于是采访小罗斯福政圈中另外一个人物,汤姆·库克。库克对1940年约翰逊在国会地位的变化一语道破, “钱!政治献金!”原来这些低声下气对约翰逊要求面见的议员,都是来讨要大选活动经费赞助的。

约翰逊当时通过民主党竞选委员会的名义,集中了德州石油商人3万美元的政治献金,这笔钱足够支付当时众议院大部分竞选议员的地方经费——广告费、人员费、律师费等。这3万美金到底是谁支付的?何时何地支付?是支票还是电汇?“众议院文件”没有任何答案。卡洛发现第一笔5000美元现金的支票存根,是在标明为“民主党委员会”的文件箱中,3200页文件,一共发现6张支票存根,每张都是5000美元。为什么是5000美元呢?因为那是当时美国国会规定的政治献金的上限。就这样,通过调动这笔钱,年轻的国会议员约翰逊可以在国会中拉帮结派,呼风唤雨。就这样,他变成国会中权力的霸主。金钱和大选政治的互动关系,在1940年的国会记录中终于实锤,约翰逊怎么成为众议院之王的政治轨迹,深埋在总统博物馆的文献中。

鲁迅在《纪念刘和珍君》中写过:“人类血战前行的历史,正如煤的形成,当时用大量的木材,结果却只是一小块。” 这句话的主语换成别的事也可以成立,罗伯特·卡洛穷尽一生的努力,是想理解美国政治中的权力——形成,聚散,兴起,跌落。对权力的追逐是多少代混国会山的风云人物背后真正看不见的手,这只大手既改变了过去60年来的美国社会,也改变了每一个普通人的命运。卡洛穷尽一生的探求,撰著《约翰逊传》,其实是画出政治神话的路线图。他的著作也是白宫演义的史料基础,没有《权力之路》,我们对美国制度的理解,永远只能停留在《白宫风云》那些金句里。

责任编辑 杜小烨

① 戈特里布近年出版了回憶录,其中译本《我信仰阅读:传奇出版人罗伯特·戈特利布回忆录》由彭伦翻译,2020年由中信出版社出版。这本回忆录中,卡洛和《约翰逊传》的出版占了重要篇幅。

作者:凌岚

第3篇:职场真人秀

《中国职场好榜样》是宁夏卫视第一财经全新联合打造大型季播求职真人秀节目。《中国职场好榜样》通过全媒体的互动评选、招聘网站、国内知名企业推荐,挑选“中国最具诱惑力的职位”,为选手提供令人心动的就业机会。

继去年的相亲节目成为各大电视台收视王牌之后,今年职场节目似乎大有赶超之势,作为职场节目的后来者,宁夏卫视第一财经打造的《中国职场好榜样》变成为所有求职者提供实现职场梦想的舞台。

以往真人秀节目总会经常性曝出一些“打假新闻”,此次《中国职场好榜样》节目除了在节目中呈现的求职者务求真实之外,还将持续跟踪节目中那些失败的求职者的近况,对那些在节目中求职未能成功的选手,企业继续对他们进行深入考察,若有适合的岗位将在后续为他们提供。据了解,作为2010全球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前10强中唯一入选的中国公司,中智集团成为《好榜样》的人力资源全程合作机构,为节目提供强大的后台支持。所有报名的求职者,都将进入中智的人才库,向全国的企业推荐。

“《中国职场好榜样》在塑造、寻找好榜样的同时,我们也希望让更多的人在节目中展现自己,获得更多的工作机会。”节目组负责人说。值得注意的是,为了找到一个适合节目特质的主持人,《中国职场好榜样》节目组最终圈定了颇具敬业精神的黄健翔。“黄健翔本身就是一个职场人二次创业再创辉煌的典范。”节目组负责人告诉记者,“黄健翔的敬业精神、丰富的人生阅历、永远保持活力的心态,这正是现在许多职场人士所缺少的。”

《非你莫属》由新成立的天视卫星公司顶尖团队臻金打造,专业性和娱乐性兼具、央视多档社会类节目当家主持、睿智冷面笑匠张绍刚担纲《非你莫属》主持人,以机智幽默的主持方式掌控节目,为受众树立健康积极的求职观,引导正确价值观,并在节目中制造最大限度的良性精彩冲突!每期12名一流企业高管组成波士团现场招聘,具有不凡身世背景及奋斗经历的他们,将对应聘者进行最犀利的评判和最严格的挑选!每期4位真实应聘者来自全国各地,他们敢于挑战,敢于展示,拥有难以想象的特长,同时每个人都希望能从事自己喜欢的工作。节目中的2名国内资深职场人士及心理专家,将用专业知识给应聘者真实的就业指导意见、心理把握和职场忠告。

张绍刚

1990年进入北京广

播学院摄影系,1994年成为北广研究生。现为北电视系老师,《今日说法》主持人、《大家看法》主持人、《挑战主持人》的嘉宾主持、2009正义人物颁奖典礼主持人。

2010年《苏乞儿》全球首映礼主持人,《非你莫属》主持人。

近日,天津卫视频道在北京开始了新节目《非你莫属》的录制工作。该节目为全国首创的大型另类职场招聘真人秀节目,由王牌脱口秀《今

夜有戏》制作班底主力打造,央视多档社会类节目当家主持、睿智冷面笑匠张绍刚担纲主持人,为受众树立健康积极的求职观,引导正确价值观。 《非你莫属》主持人:徐睿

徐睿《非你莫属》第二现场主持人

看点一:全国首档真人秀招聘节目

《非你莫属》分“自我介绍”、“天生我有才”、“别对我说谎”、“谈钱不伤感情”等环节进行,有一定的娱乐性但又兼顾了职场人生、职场话题与争议等一系列‘冲突’元素,直指全球的热点和难题、中国社会婚恋之外的热点——就业问题 看点二:各大一流名企高管现场面试

每期12名一流企业高管组成波士团现场招聘,有世纪佳缘的CEO、六间房CEO、郭德纲、吕良伟等,具有不凡身世背景及奋斗经历的他们,对应聘者进行最犀利的评判和最严格的挑选,高管们会提出什么问题,对应聘者感兴趣的是什么?在这里都可以看到。

看点三:应聘者五花八门精彩话题不断

有着多年海外求学经历且踌躇满志却一直苦于找不到工作的“海待”;有因学历问题一直被各单位拒之门外至今还在依靠父母的“啃老族”;曾因“护士门”事件饱受争议的网络红人“仙女焰焰”等等,话题不断,为了得到工作,应聘者在现场使尽招数。环节

《非你莫属》分“自我介绍”、“天生我有才”、“别对我说谎”、“谈钱不伤感情”等环节进行,“自我介绍”通过 VCR展示应聘者基本资料,包括工作内容、背景故事及家人朋友领导推荐等等,“天生我有才”应聘者展示与就业相关的才艺及特长表演,“别对我说谎” 源自职场黄金标准——真诚度!通过对童年往事、同事关系、职场观念、财务问题等一系列尖锐精彩的直面提问,考验应聘者的人性最真实一面。最具关注度的要数“谈钱不伤感情”环节,因为在目前的求职压力下,许多求职者在应聘的过程中为增加成功度对待遇问题都采取了模糊态度,这也使得用人单位得以利用这种模糊以最小的工资成本获得最优秀的人才,所以《非你莫属》为保证应聘者和公司代表各自的利益与权力,将要求双方在节目现场直白进行工资待遇谈判:底薪、奖金、加班费、交通费、通讯费、餐费、五险一金……求职者的能力在这些一流企业的高管中究竟价值几何?全国观众将共同见证求职者的待遇问题! 收视率

据人民日报报道,全国待业求职人群高达4000万人,就业问题已成为与婚恋比肩的又一社会热点问题。《非你莫属》自开播以来,收视率连续增高,在7月份全国35个中心城市的收视率高达1.21,在同时段省级卫视排名中,与湖南卫视、东

方卫视、江苏卫视的娱乐选秀栏目分列前四位,节目网络点击率已经突破5000万,成为《百里挑一》、《非诚勿扰》等相亲栏目后最火爆的职场真人秀。 《职来职往》是江苏卫视和中国教育电视台一频道播出最新、最给力职场真人秀节目,被称为职场版《非诚勿扰》。

主持人:李响

首播:中国教育电视台一频道 每周

四、周五晚21:38

复播:中国教育电视台一频道 每周

五、六中午12:30

江苏卫视 每周二晚21:10

职场梦想真人秀节目《职来职往》于2010年12月10日晚21:38开始在中国教育电视台一频道开播。这档栏目每期都将邀请18位来自各行各业的“职场达人”,以亮灯和灭灯的方式对参与节目的选手进行评判,决定他们能否前往100家知名企业工作、能否与自己心仪的工作岗位牵手,同时现场针对每一位选手的情况提出来自职业和职场的宝贵意见。

《职来职往:这样求职进百强》是一本培养初出茅庐的求职者技能、态度、方式的素质手册。

《职来职往:这样求职进百强》是一本学习在面试场上成功沟通和交流的宝典。

本书结合求职场上的社会热点问题,深入剖析每个求职者存在的问题和亮点,总结达人老师和职场规划师MR.JOB的麻辣点评和精彩指点,更有价值的是“达人支招”部分,告诉你求职场上虽然没有一统江湖的秘籍,但绝对有不同的技巧和共性的问题。

内容不但为即将毕业的大学生提供了就业指点,也是所有求职者的求职宝典。正反案例的对比分析,让每个求职者都能以人为鉴,从别人身上体会和分析自己的优缺点。

当求职者们拥有基本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之后,如何在和企业HR的沟通中告诉对方你的素质和能力,让对方有兴趣给你一个用武之地,才是最关键的。如何做,答案都在这里。

达人的点评告诉你,如何表现才能够打动企业的识人慧眼。

职来职往,前途宽广。

第一环节 :第一印象

第一印象:由现场达人以选手入场进行自我介绍、职业谈吐、服装搭配、职场礼仪等几方面进行印象评分

第二环节:职业技能测评 [1]

职业技能测评:通过相关行业达人对选手进行职业技能测评,此环节不仅仅是职业技能的评测,间接性质的考察了选手的心理素质、逻辑思维等自身素质;

第三环节:求职故事

求职故事:通过选手的VCR短片,了解选手生活中的一些信息挖掘选手的闪光点进行评测;

第四环节:职场诱惑

职场诱惑:到达职场诱惑,必须低于9盏灯之后才会开启的环节,大于等于9盏灯,选手拥有直接选择权,低于9盏灯的则开始进行职场诱惑,此环节由在场达人提供是公司是否拥有适合的职位让选手进行选择,大于2盏灯则由选手选择要剩下的两家企业;然后在场剩下的两盏灯企业提供给选手职位、薪酬;最后选手进行10项公司信息进行了解,进行2选1 或者放弃。 亮点一

1对18,规则好玩又严谨

据悉中教一套此次推出的新节目将一改传统求职类节目的古板,节目规则设置上将更好玩,据节目制片人马浚益介绍:“以往的求职类节目相对而言都比较高端,而且节目中的嘉宾们都太过严肃,像是古板的考试。而《职来职往》中的基本规则是一个求职者要面对18个来自不同行业的面试官的问答,根据获得认可人数的多少,获得相应不同的职位,9名以上可以自己挑选百家企业就职,9名以下就只能从在场对自己感兴趣的面试官的企业挑选,很有游戏的感觉,而且在这个舞台上,求职成功的几率要比平时一对一面试大的多,18面面试官,只要能够让其中一个人认可自己,就有机会找到工作。”

不过,马先生表示,节目在有意思的同时,也强调严谨:“这是一档求职节目,一定程度上关系到嘉宾的人生,所以每个嘉宾经历的都将是一个严谨的面试过程,18名面试官都是企业资深的高管,他们根据自己不同的用人标准,会在节目中对选手提出很多尖锐的问题和苛刻的要求。”亮点二

企业高管变身职场明星,职场分析师来助阵

担任《职来职往》场上18位面试官的企业高管无疑将成为最具看点的人物之一,对于挑选面试官的标准,马浚益介绍:“2010年电视荧屏的特点就是‘民星’越来越多,只要具有个人魅力,就能受到观众欢迎,我们

挑选企业高管时,除了其在自己职业领域里身经百战外,能用犀利的眼光能全面扫描求职者的缺点,并能一针见血的指出求职者身上的问题,发表出独到的观点,同时也要具有鲜明的个人特色,他们也将在《职来职往》这个舞台上被打造成职场明星,改变大家对于面试官的传统印象。”另外,节目中还有一位职场分析师,对此马浚益表示:“这个角色在场上很重要,而职场分析师就是站在一个客观的角度对求职者给予正确的引导,他还能够告诉观众们应该如何去求职,让《职来职往》成为一个求职教材。”据了解《职来职往》的这名职业分析师名叫潘力,他从业20年,历任国内多家知名企业管理岗位,拥有丰富的人员招聘和团队领导经验,特别擅长于对年轻员工的激励和培养。

亮点三

史上最豪华阵容,百强企业联盟

《职来职往》中除了18位职场达人带来的职业选择外,100企业的职位选择也让《职来职往》成为有史以来集结企业资源最多的节目。按照规则,只要通过前三轮职场达人的考核,保证获得9名以上面试官认可的选手就有资格选择百强企业中的任何一家就职。对此节目制片人马浚益表示:“为了保证节目的优质职位资源,我们打造了百强企业联盟,这在以前的求职类节目中是前所未有的。当时节目组与这些企业沟通时他们都表现出极大的兴趣,也给予节目很高的信任,因为节目中有18位面试官的把关,他们都是阅人无数的职场达人,能够获得其中一半认可的求职者基本上都是有精英潜质的的人才,能满足他们企业发展的用人标准。”

同时马浚益介还说道:“百强企业联盟将让《职来职往》成为求职类节目的标杆。”据悉《职来职往》百强企业联盟中不乏宝马,星巴克这类大型跨国公司,他们提供的高端职业无论从发展的角度和个人待遇上来看都具有很强的诱惑。

中教一套打造教育栏目带 《职来职往》梦想遭遇现实

《职来职往》在推出后收视率节节攀升,目前已经成为中教一套的王牌节目。作为一档求职节目,《职来职往》聚焦社会热点,在内容上具有很强的话题性,这让节目的影响力与日俱增。据了解,中教一套已经在一年的时间里完成了自己“快乐学习 幸福教育”的频道品牌定位。随着《职来职往》的热播,中教一套结合《成长不烦恼》,打通周一至周五的晚间黄金时段,打造出具有品牌特色的“教育栏目带”。

面对即将来临的2011年就业大潮,节目聚焦求职这一社会热点话题,套用了婚恋节目《非诚勿扰》节目形式,一个求职者和来自18家企业的高管在现场观点冲突碰撞不断,不合格者将被灭灯,而只要能够赢得高管们的认可,就有权选择自己中意的企业所提供的职位。 节目组制片人马浚益表示:“节目牢牢抓住现在观众的心理,‘成家’‘立业’是当代社会关注的焦点,具有很强的社会话题,能让观众产生强烈的共鸣。”据了

解,除了《职来职往》,多家电视台也在打造职场节目,职场节目将成为2011荧屏又一收视大户。

第4篇:《非你莫属》职场真人秀节目分析

摘要:《非你莫属》是一档职场真人秀节目,将严肃性和娱乐性完美地结合在一起,是对传统的面试方式的颠覆,以一种新的方式来选拔和挑选人才。以贴近社会热点、真实、娱乐、竞技、实用的特征得到受众的追捧,本文从其节目的内容、形式、主持人等方面分析《非你莫属》此档节目的发展特点。

关键词:《非你莫属》求职真人秀发展特点

正文:《非你莫属》是天津卫视2010年10月31日倾力推出的,一档大型电视职场招聘真人秀栏目,每周日晚21:10播出,在其一小时的栏目中,通过展现5位应聘者与12为BOSS的精彩博弈,逐渐培养了一大部分观众群体,也是的该栏目一经推出就占领了收视和传媒关注的制高点。主持人张绍刚一再提醒在场的老板:“我们是一个靠谱的节目,一个靠谱的平台。”《非你莫属》之所以能够在开播短短一年的时间里,俘获全国人民的眼球,取得较高的收视率,总结起来,就两个字——靠谱。

一、节目的策划

“真人秀”文化生动地反映着社会现实,它满足着人类猎奇、窥私、求知的欲望,吸引着大众的注意力。因此电视栏目的定位与时俱进,兼具话题针对性和现实贴近性的特点。在《非诚勿扰》大火的时候,和朋友聊天时谈起,人生无非两大事,成家与立业。《非诚勿扰》自然是解决了“成家”的需求,那怎样才能立业呢?没多久,天津卫视给出了答案——《非你莫属》。找工作,几乎是每个人都必须面对的问题,因为这有关生存。爱情可以没有,但面包则是人类生存的必需品。没有工作,自然没有面包。

(1)节目定位这是一档职场招聘节目,通俗点就是个找工作的节目。每期有三位来自全国不同地区的真实应聘者;每期12名一流企业高管组成波士团现场招聘,利用自身不凡身世背景及奋斗经历,对应聘者进行评判和挑选;同时,节目中的2名国内资深职场人士及心理专家,用专业知识给应聘者真实的就业指导意见。从这一方面来讲,这是一档普及面试及就业知识的严肃类节目。

同时,细细分析,这档节目又深深地带有“真人秀”的烙印。从中国当下电视流行的趋势俩看,真人秀已经撑起了电视界的半边天。《非诚勿扰》、《非常了得》、《我们约会吧》、《中国达人秀》等等一些热门的电视节目,都是在这个范畴之下的。而真人秀类的节目如此地受电视观众的欢迎,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其参与性和娱乐性,观众可以和选手一起喜忧、沉浮,同时获取一些娱乐性质的心理需求。

如此一来,《非你莫属》讲严肃性和娱乐性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开创了一档史无前例的职场招聘类节目。

(2)受众分析。如果要找到最邻近的受众人群,那自然是刚开始找工作的人和失了业重新找工作的人。据全国就业工作座谈会给出的数据,2010年应届毕业生规模是本世纪初的6倍,2011年高校毕业生人数为660万人,“十二五”时期应届毕业生年平均规模将达到近700万人。“毕业即失业”在一开始是大学生们自嘲的一句话,可是现在已经成为了社会的共识。日常生活中,工作问题也是人们谈论的几大话题之一。对于刚刚毕业的大学生们,他们大部分人都没有太多的面试经验,还不能明确企业和个人的内在关系。最直观的体现,就是找不到工作。归结原因,没有学习这方面知识的渠道;对于失业之后重新找工作的人群,有了一定的工作经验,想寻求更高更好的发展平台。可是,并不会有猎头公司会注意到那么多平凡的工薪族。想谋求更好的发展,只能靠自己。另一方面,这些急需找工作的人群,又衍生出一些本不会关注此类节目的人群,即家人。

刚毕业的学生并不是电视的直接受众,他们往往是通过网络电视或者视频来收看电视节目。如此一来,这档节目就超越了传统的电视节目仅仅是通过传统媒介传播的局限,受众的范围也从传统的“土豆”,拓展到庞大的网友群体。

(3)栏目环节设置。《非你莫属》共置4个环节——“自我介绍”、“天生我才”、“别对我说谎”、“谈钱不伤感情”。首先,做自我介绍,通过VCR等基本资料,再由主持人做一些简单的提问,12位老板做出第一次的判断;其次,在有老板留灯的前提下,紧接着是“天生我有才”,可以表现一下自己的才艺,或者与应聘职务相关的专业技能,再由12位老板做出第二次判断,留下的老板给出职位。再次,如果剩下的灯在两盏以上,就由选手灭掉多余的,进入“谈钱不伤感情”。通常进入最后以环节的选手已经是获得了大半的成功,通过选手和老板就薪金待遇方面的交涉,选手做出决定。

当今的择业都是双向的。张绍刚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上杆子的不是买卖”,只能是劳资双方都有意向,买卖才能谈成。就节目环节设置来说,还是相当靠谱的。自我介绍,如同真正的面试一样,应聘者将自己推销给老板们。然后,老板凭着自己的阅历给出第一次判断。这是对招的第一回合,双方的地位悬殊不大,但老板略占主动。再往后,应聘者主动出击,诱惑老板上钩。再后,进入薪酬的讨论。可以说,这样的流程与真实的应聘现场基本一致。这也是这一档节目最最靠谱,最最吸引人的地方。

(4)主持人风格。节目对外宣传时是这样说的——“节目主持人张绍刚以机智幽默的主持方式掌控节目,为受众树立健康积极的求职观,引导正确价值观,并在节目中制造最大

限度的良性精彩冲突!”用一个网友的说法,张绍刚是“典型的小人得志”。其实,一个主持人的风格,也就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这一档节目的品质。

张绍刚在很多场合都说过自己的“斗志”,也就是说他跟人聊天或者“掐”的时候,是最有可能造成“良性冲突”的。但是,要注意这是良性的。也就是,他给出的价值观求职观是健康的,积极向上的。如此一来,所有的冲突都建立在一个“良性”的基础之上。就好像过去所讲的人民内部冲突,我们也正是从这样的良性冲突里获得乐趣,在乐趣背后感悟到一定的道理。张绍刚就是这样的一个人,嘴有点贱贱的,可是,人不坏。同样,他的主持风格也是如此。

二、节目本身的属性

(1)价值导向的严肃性和教育性。节目组对外号称的是“为受众树立健康积极的求职观,引导正确价值观”。这一点在多期节目中都有体现。比如在很多期里刘惠璞都反复在说一个合法的问题。劳动法,合同法,等等一些法律常识在节目中都与一定的体现。节目是一个平台,没有对任何一方有任何的偏袒。主持人也一再地对老板们提出严格的要求,一定要靠谱。对于当下的情形,求职者是弱势的群体。只能是企业真正的为职工考虑,这样的局面才会有所改善,这对劳资双方都是有利的。这也是节目一直主张并切实营造的。

举例说明,在一期节目中,求职者王欣悦是本科学药学,硕士学药理学。但是,她来到节目里却选择了培训的工作。场外主持徐睿说:“可能缺乏职业规划的教育,对于教育资源的浪费,在这个舞台上,在这些求职者身上,得到了非常大的体现。”从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节目从本质上是严肃的,是靠谱的。

(2)娱乐性。同样是这一期,求职者吉乐在讲述自己如何知道并得以出现在这个舞台上时,这样说:“她(吉乐妻子)先看然后去年差不多十一二月份儿那会儿吧,还是头几期的时候,她就看,看完以后说,老公赶紧快来看,有一特好的节目,俩老板跟上边掐,好玩极了,是吧。”吉乐所说的这两个老板,即慕岩和刘惠璞。一个是百合网副总裁,一个是喜鹊网的副总裁。一个行当,在一个平台上,能不掐吗?这就是节目的娱乐所在,也是上面所提到的良性冲突。

从真人秀这个角度上说,娱乐性也是决定节目成败至关重要的一个因素。有火花,有冲突,才有看点。节目中出现的话题人物,最近一期的张翔,早先的伪娘,甚至于张绍刚本人,都带有很大的话题性。有了话题,自然就有了关注。恶性的与良性的这个先不给出定论。

第5篇:职场真人秀节目核心元素分析——以江苏卫视《职来职往》节目为例

中国电视节目在向西方国家学习借鉴过程中,真人秀节目占据较大比重,如野外生存类真人秀《生存大挑战》、《走进香格里拉》,就以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真人秀节目《幸存者》为模仿蓝本;选秀节目《超级女声》是《美国偶像》的中国版本;《中国达人秀》由东方卫视购买英国选秀节目《英国达人》的版权制作。此外,中国本土的生活类角色互换节目、电视相亲节目、职场真人秀节目等等,都是在学习、借鉴国外相关节目类型基础上,受制于中国媒介环境和媒介体制,并结合中国传统文化及受众收视需求,而制作出的具有较高收视率的电视节目新类型。

真人秀节目相对于传统电视节目,需具备四大要素:纪实性、戏剧性、游戏性、参与性。职场真人秀节目的这四个要素与其他类型真人秀节目在具体表现形式上存在差异,形成节目独特优势和看点。下面结合一档较高收视率的职场真人秀节目《职来职往》进行深入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职场真人秀节目如何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予以思考和梳理。

一、纪实性

真人秀节目吸引受众的核心要素在于“真”, 强调实时现场直播,没有剧本,不是角色扮演,相对于戏剧作品有更强烈的真实感,因此节目很大程度上迎合了普通观众的求知欲、猎奇心和窥私心理。在职场真人秀中,其纪实性具体从三个方面表现。

首先,参与节目各方的身份的真实性。在一期职场真人秀节目中,录制现场的“人”的要素可分为四类:求职者、招聘企业代表、主持人和现场观众。求职者的真实性需从个体真实和整体真实两个方面进行考量。个体真实即应聘选手身份和个人基本情况的真实。节目制片人马浚益透露,报名和被挑选上节目的比例为两百比一,附有照片和个人资料介绍详尽的报名者会优先考虑。而在节目第二个环节职我本色中,通过选手的VCR短片,了解选手生活中的一些信息,挖掘选手的闪光点进行测评。其中有些VCR中选手会邀请其朋友、家人出镜,从侧面佐证上场选手身份的真实性。整体真实,在保证每位选手个体真实的同时,节目力求展现求职者的全面性和多元化。从2010年12月节目开播至今,几乎每期四位求职者都各有特点,既有高学历的名牌大学毕业生和学成回国的海归,也有中学没毕业的技术工人和住地下室的“北漂”,甚至还有从未踏入职场的家庭主妇和从机关领导岗位退下的老阿姨。对于这样的安排,制片人坦言,降低门槛,不限年龄和学历,是因为节目观众不仅限于学生群体,而为更广泛的人群提供就业帮助,也希望通过这些热点话题人物来引发大家对社会现实的思考、讨论和对自身的反思与再定位。

招聘企业代表同节目选手一样,也是经过精心挑选和考核的。从年龄来看,涵盖60年代、70年代、80年代人,符合目前各企业管理层的实情。就专业而言,涉及 销售、行政、人力资源、策划、设计等多个行业。在招聘企业的知名度和社会影响力方面,大多为广大受众知晓并有较高美誊度的企业,其中不乏世界五百强企业。此外,为追求节目的公开公正,招聘方也会面临“下岗”危机。一般每录制两期节目,18位行业达人中少则五六个,多则一半会被换掉,满足多元化的招聘和求职需求。

主持人的真实性表现为节目现场真情实感的流露。主持人李响在节目中的情绪表现偏重于感性。如选手讲述和母亲的辛酸往事,李响在一旁潸然泪下,遇到性格乐观开朗、擅长逗乐的选手,李响会幽默、夸张地予以配合,而在毕业季的专场节目中,李响更多表现的是对初入职场年轻人的照顾和安慰。主持人和选手、主持人和观众的情感互动在节目中得以真实展现。 节目现场观众的征集往往通过网络论坛、贴吧发布征集信息,报名者免费参加节目录制,现场观众多为学生、节目粉丝、选手的亲友团。另外,节目几乎每期都会有高校应届毕业生参加,并启动《职来职往》校园行活动,已经在北京、杭州各大高校做推广,并陆续去上海、成都、广州等各大城市推广。

其次,选手参与节目诉求的真实性。真人秀节目是一个造星的平台,普通人往往通过一期节

目变成家喻户晓的明星,如《美国偶像》节目中被美国民众广为知晓的孔庆翔,《超级女生》选出的一届届超女,参加《英国达人》的苏珊大妈。正因为如此,选秀节目被诟病和抨击的就在于参与节目的选手的目的和动机,并不是为求职、求偶或其他,而是为增加曝光率,自我炒作。

《职来职往》为恪守节目的服务性宗旨,在参与选手的筛选和求职成功者的回访两方面予以保证。节目选手的筛选在学历、家庭环境、教育背景等方面凸显平民化倾向,同时,节目试图从服务一个人扩展为服务一群人,因此在选手选择过程中又需考量其代表性。如其中一期毕业季专场,选手是一名来自三本院校的播音主持专业的毕业生,选手在与主持、应聘方交流过程中谈到自己作为一名三本院校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遇到的不公平对待和阻力,尽管求职路途艰难,但自己依然在不断锻炼职场能力,积累职场经验,为求职做好充分的准备。求职者的经历和自强不息的精神让节目现场以及电视机前的观众产生共鸣。显然,节目组选择这个选手的原因在于她是三本毕业生的代表和正面典型,通过她这个个案反映现阶段这一类学生求职面临的问题,引发社会关注和理解。

再次,细节真实。过程和细节在事件发展脉络中的关系可比喻为线和点的关系。线索完整是表述真实事件的基础,而着力刻画的“点”则是节目呈现给观众的重点和亮点。《职来职往》中,编导通过一个个细节形成节目诸多小高潮。以其中一期典型节目为例,镜头从上场求职者的脚部慢慢往上推移至展露全身,这是节目着重表现的第一个细节,让观众产生对选手的第一印象,在直观上有了好感。随着选手迈向舞台中心镜头拉为全景,可完整摄录到18位达人、现场观众,主持人和求职者居于电视画面中心。接下来近景记录主持人和求职者的开场交流,18位达人中由一位与求职方向相关行业的企业代表出一道面试题,题目多为虚拟情境题,回答具有一定开放性和发散性。这时镜头推向选手面部特写,把他临场即时反应的面部细微表情清晰记录,选手或紧张得瞠目结舌,或从容地应答如流,这些细节都是选手最直接最真实的反映。而每一个环节达人都会以是否亮灯的方式对选手表现予以评定,在等待结果过程中镜头拉为现场全景,并突出现场大屏幕上亮灯的变化过程,当结果即将揭晓时镜头转向选手近景,记录他或兴奋或沮丧,抑或是志在必得的自信。

二、戏剧性

一档好的真人秀节目应该是纪实性和戏剧性的统一,“真人”二字突显节目的纪实性,而“秀”,即展示、演示,是给人观赏并让人觉得好看,真人秀如果只追求原原本本纪录,事无巨细地记叙流水帐,节目的吸引力十分微弱。因此,如果说纪实是节目的魂,那么戏剧元素则是节目的体,纪实性必须依附于戏剧性才能展示其不同于其他类型电视节目的独特魅力。

戏剧性的核心在于故事。职场真人秀节目的故事从两方面表现。一方面,选择有故事的选手。每个人都或多或少有自己的故事,节目组在挑选选手时更倾向于选择故事性强的报名者。观众在收看过程中,除看到面试环节外,也了解到面试过程中穿插的求职者的真实故事,有些是家人间的亲情故事,有些是恋人间的爱情故事,还有的是坎坷的人生经历。观众通过这些选手的故事潜移默化地受到情感熏陶和教化,通过人文关怀赋予节目更深的内涵,同时提升节目的亲和力。

另一方面是故事化叙事。叙事涉及怎样讲好一个故事。讲好一个故事有三个关键要素:悬念,戏剧冲突,以及细节刻画。以其中一期节目的典型选手为例。求职者是一个20岁刚出头的小伙子,小时候练体操没怎么读书,因为没有入选省队中断了体操生涯,又去学汽车修理,觉得难度太大也半途而废了,参与节目是想谋求一份演员的工作。求职者着一身休闲装,与其他求职者着正装形成很大反差,让观众一开始就产生一个疑问,他为什么上节目,想找什么工作,这个人是否个性张扬,招聘方会对他反感吗,他求职能否成功?选手一上场,节目设置了一个大悬念,并且谜底不会立即揭晓,必须随着节目进程一个个予以解答,把悬念刻意地搁置和延迟。当他完成职业测评后,因为表现不佳,招聘方给予负面评价,而这位求职

者并没有虚心接受点评意见,依然以满不在乎的态度与招聘方调侃,引人反感。就在观众对 他求职成功不抱希望的时候,接下来职我本色环节选手的VCR中讲述了他和母亲相依为命的艰难生活,以及他为报答母亲而志在出人头地的心愿。主持人和达人看 完这段VCR后,每个人都心生感动,有些人当场潸然泪下。此时情节发生了大逆转,人们印象中一个玩世不恭的年轻人原来是个历经坎坷、背负沉重生活压力的孝子。在整个过程中,悬念、人物冲突、细节刻画都进行了刻意的设置和展现。观众仿佛在看一部情节跌宕的短剧,情绪随着情节发展而起伏。

三、游戏性

无论观众还是节目选手、嘉宾都有着游戏心态。而一个好的游戏必须设定好游戏规则和奖罚机制这两项内容。在职场真人秀中,选手上场后往往经过三四个环节的考核、测评。在《职来职往》节目中设置了三个环节:第一个环节名为职场亮剑,选手入场进行自我介绍,18位招聘代表对选手的谈吐、职场礼仪及职业技能测评并评分。其中,相关行业达人对选手进行职业技能测评,此环节还间接考察了选手的心理素质、逻辑思维等全面素质。第二环节即职我本色,选手通过录制的VCR短 片展现自己的闪光点。第三环节,达人继续与选手沟通,在场达人提供适合的职位让选手选择,大于两盏灯由选手选择要剩下的两家企业;这两家企业提供给选手职位、薪酬;最后选手从中二选一或者放弃。

职场真人秀的游戏规则既需具备一定专业性,又要有娱乐性,让观众在放松、愉悦的情绪中获取职场面试、人际关系处理、不同岗位职责等各方面信息为己所用。在此之前的求职类节目较为高端,嘉宾过于严肃,《职来职往》中求职者面对18个不同行业面试官的问答,获12盏以上亮灯则可以自己挑选百家企业就职,12盏以下则只能从对自己感兴趣的面试官的企业挑选,很具有游戏性,而且在这个舞台上,求职成功的几率要比平时一对一面试大得多。但节目制片人同时也强调,每个选手面对的都是严谨的面试,18名面试官都是企业资深的高管,他们根据不同的用人标准,在节目中提出尖锐的问题和苛刻的要求。

参与者进入一个游戏的最终目的是赢得奖励。选秀节目的奖励是巨额奖金以及成名的机会,益智类节目的奖励是个人才智的展示以及奖金或奖品,相亲节目的奖励是适合的伴侣及曝光率的增加。职场真人秀节目也是通过奖罚机制营造紧张、刺激的视觉观感和心理期待。《职来职往》在每个环节结束时都会由18位达人对选手的表现用亮灯或灭灯的方式予以肯定或否定。表现好的选手一路过关斩将,如果第三轮投票能够亮起12盏灯,那么他就能自主地选择百强企业中的任何一家就职。《职来职往》百强企业联盟中诸如宝洁、星巴克这些大型跨国公司提供的职位无论从发展前景还是个人待遇上都具有很大的诱惑。

四、参与性

参与性是职场真人秀节目必须考量的要素。节目的参与动机分析可从应聘方、招聘方、受众三个方面来看。

首先,应聘方参与节目的主要动机是谋求一份合适的工作。此外,有些人参加节目是为积累求职、面试的经验,从职场达人那儿获取有益建议和帮助。当然,参与者中也不乏为露脸、制造话题以出名之人。无论何种动机,参与者来到节目中都是为获得某种奖励或回报,而无需支付较大成本。

其次,招聘方在节目中被时尚化地称为行业达人,他们的年龄、经历、着装、谈吐等也无不体现出与传统面试官所不同的时代性和时尚化。这些达人中不乏青春靓丽的“80”精英。此外,达人的场上表现也无不体现出平民性,这些平日在公司坐着面试的高管需要在节目里站着完成面试,往往一期节目录制4个小时,如连续录制两期节目则要站8个小时。这些达人不辞辛苦地参与节目的目的与其说是招聘到合适的员工,不如说是企业公关的很好的途径。比如,北京某公司媒体部总监马丁被网友称为“犀利哥”,因为犀利的言论,他的微博粉丝已经增加到5万,还成立了“马丁帮帮忙”微博粉丝群。马丁坦言,自从上了节目,很多商

业伙伴即便谈不成生意也会去打听他、关注他所在的公司,知名度的提高也连带着职场上“获利”。当然,这些达人也面临被换掉的危机,节目制作人介绍,每录两期节目,18位行业达人中少则五六个,多则一半都会被换掉。显而易见,节目组、招聘企业、行业达人都充分认识到参与节目可以为自身带来的价值是不可估量的,因此,行业达人 纷纷踊跃参加节目,并在节目中充分地展现个人形象,推介企业品牌。

最后,受众对职场真人秀节目的参与是通过观看和反馈行为体现出来的。《职来职往》从2010年12月开播至今,赢得受众认可,反响良好。在各种真人秀节目泛滥的今天,受众对《职来职往》的期待和需求是什么,即受众收看节目的动机和心理。使用与满足理论从受众角度出发,考察传播给人们带来的心理和行为上的效应,对受众接触和使用媒介的心理进行深层次的解读。在《职来职往》节目中,受众的收视心理可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解读:

一是求知心理。现阶段,就业难已不止于个人问题和家庭问题,已成为广为关注的社会问题。求职创业类节目紧跟社会热点,以关注、缓解社会矛盾为宗旨。《职来职往》的观众以年轻人为主,大致可分为三类,初入职场的毕业生,为求职作准备的学生群体,谋求新发展的职场中人。第一类,毕业生从节目中获知人才供需信息,企业对应聘者的素质要求和专业考核标准,职场中如何处理人际关系和矛盾等毕业生在踏入社会将要面临的诸多问题。第二类,学生群体在目前竞争激烈的就业大环境下,纷纷在求学阶段就充分准备,尽管各种考证、考研、考公务员,但大部分学生在毕业后会直接进入职场,对很多学生而言,提前做好求职准备更能预则立。第三类,职场中人或因为工作压力,或由于职业规划的考量,也常有职场信息的获取需求,并要求紧随时代发展不断完善自我,求职创业类节目能够提供有益的帮助。 二是求乐心理。在娱乐文化的熏染下,职场真人秀这类突出专业性、服务性的节目也不可避免要穿上娱乐的外衣。娱乐性元素通过满足、迎合受众的求乐心理以提高收视率。

三是参与心理。参与心理即调动受众的情感因素,使受众的情感与节目嘉宾、选手、主持人的情感产生共鸣,其实质是让受众在心理上参与求职者的整个面试过程。因为受众在观看节目中有着强烈的参与心理,所以电视为吸引更多忠实观众,在节目制作过程中着意地通过戏剧性情节、镜头的转换、音效等视听综合手段给观众以强烈、紧张的现场感,使观众情不自禁地融入节目的现场气氛中,并产生与台上人物感同身受的参与意识。(作者 张洁意单位:武汉东湖学院传媒与艺术设计学院)

第6篇:红色漫画真人秀比赛策划书

一、活动主题

纪念革命先辈,展现青春活力,丰富校园文化--红色漫画真人秀比赛

二、活动目的

本次活动是丰富同学的课余生活,活跃校园气氛,并以这种方式来表达大学生特有的激情颂出去祖国的骄傲和对革命先辈的崇敬,并给民院学生一个展现自我才华的机会,不段提高学生的自身素质,积极推动校园文化的建设,促进民院cosplay活动的发展。

三、比赛形式

本次活动将以小组形式展开,通过初试和复试选出十个小组(男女不限),然后通过决赛选出一等奖一名、二等奖二名、三等奖三名、以及优秀奖四名。

四、时间

xx年03月26日晚19:00

五、地点

民政学院南院大礼堂

六、活动对象

艺术学院全体大一学生均可报名。

七、策划主办单位

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艺术学院学生社团联合会

赞助单位:

八、前期准备

1.申请场地及音响设备

2.确定各参赛人员才艺展示的节目及序号抽签

3.通知艺术学院宣传部打版宣传海报,(以选手的照片为主及个人介绍为主)

4.确定邀请嘉宾及评委名单

5.开场秀的确定

6.向系女生部申请8个礼仪小姐

7.制定评分细则、评分表及节目单

九、日程安排:

1)3月16号打版,向大一全体艺术系同学通告并通知每班派一人参加(纳入班级考核)

2)3月18号组织初赛,地点:南院大礼堂 时间:12:30 ,选出20为进入复赛

3)3月21号进行复赛,地点:南院大礼堂 时间:12:30 形式:才艺展示、可以找搭档。

4)3月25号下午6:00进行第一次彩排,熟悉流程,确定选手才艺展示的节目必须和红军题材有关(歌、舞、小品、朗诵等)都可。

5)3月26下午进行最后一次彩排,检查所以准备工作做的是否到位

6.3月26晚上7:00开始比赛

十、活动当天人员安排

(1)设分数统计员两名,负责统计所有评委所给分数

(2)由宣传部及办公室布置场地

(3)文娱部负责检查音响和电脑设备,准备麦克风和颁奖音乐

(4)组织观众,部署到场人员,组织部负责

(5)照相摄影由社联邀请学院摄影队负责,记录比赛精彩过程

(6)邀请到场嘉宾及评委老师,由办公室负责

(7)女生部负责现场礼仪接待

(8)到场人员签到,由监察部负责

十一、活动流程:

1.宣布会场纪律

2.会场人员手机调为震动或关机

3.开场秀(邀请系街舞协会表演)

4.主持人致开幕词并宣布节目开始

5.主持人宣布演讲比赛正式开

6.介绍比赛背景和开展此次活动的目的

7.介绍来宾及评委

8.参赛选手穿军装进行军姿走台,并由主持人介绍包括参赛选手及军装的历史介绍

9.主持人致辞,选手下台准备。.10.主持人下台,选手逐一进行才艺展示,(题材需跟红军有关)

11.选手进行场上抽题,回答有关红军历史的问题。答对加分,答错扣分(答不出可进行观众求助,但需扣分)

12.回答完毕后,比赛进入统分阶段

13.有请评委老师代表对各选手的表现做总结点评

14.主持人宣布十位选手总得分,揭晓冠亚季军得主。

15.评委上台为获奖选手颁发证书及奖品

16.宣布比赛结束,有请评委老师先行退场,观众有序退场,

17.各参赛选手,工作人员合影留念

18.工作人员清理现场

十二、大赛评分标准(满分100分)

1)形象(20分):需紧扣“红色”主题,结合漫画人物,进行着裝

2)走秀(20分):按军步要求标准进行评分

3)才艺展示(30分):需扣紧红色主题进行才艺表演

4)答题(30分):每位选手需答三道题目,每题10分

十三、奖项设施

一等奖一名(证书及价值30元物品)

二等奖二名(证书及价值20元物品)

三等奖三名(证书及价值10元物品)

优秀奖三名(证书)

十四、活动意义

通过此次活动,提高红军对同学的影响。学习工农红军不畏艰险、英勇顽强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把红军精神用到学习上。发扬红军精神。同时给同学们提供自我展现的平台,让校园文化丰富多彩,让同学们充满活力。

十五、经费预算

项目

用途及费用

合计(元)

舞台布置

50元

50

主持人着装

衣服:60元 (两套)

60

颁奖

证书10个(50)奖金(100)

150

合计

260

艺术学院社团联合会

xx-3-13

第7篇:大学生真人秀节目策划

节目名称:《职场总动员》

受众定位:大学生群体和家长以及社会求职者 播出频率:一周一次 节目时长:120min 节目类型:综艺娱乐性质 节目风格:轻松

节目背景:近几年来,大学生就业问题越来越得到社会的关注,有很多企业表示有很多岗位空缺但是没有适合的人才,大学生不应该只是“一心只读圣贤书,两耳不问窗外事”,这样的学习模式只会让大学生越来越脱离社会大环境,为了是大学生更好的融入社会,尽早适应职场生活,为大学生提供一个与职场零距离接触的平台,让大学生体验各种不同的职业。

节目主旨:对活动的体验者进行跟踪拍摄,展现大学生在职场中实践过程中的喜怒哀乐,使大学生与社会零距离接触为大学生毕业之后的职业和人生规划的一次提前预演。 播出时间:每周周六晚9点—10点 前期准备:

1、视频:A、高校老师(采访问题:目前大学生就业状况?大学生就业与实习之间的关系?)

B、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层(采访问题:实习对大学生尽快适应职场的作用?企业在选择人才的时候会不会关注实习经历?)

C、大学生(采访问题:你认为实习的能给你带来哪些不一样的体验?实习有没有让你对未来的职业和人生规划产生了那些影响?)

2、照片:大学校园场景,体验者的照片,体验者工作的场景。

3、背景音乐:《我相信》—杨培安

《好姐妹》—钟丽缇

备注:这些材料可以用作节目预告的片花。 节目流程:

A、版块一:我要去实习

从大学生中选择10名体验者,制作一个简单的介绍他们个人的视频,视频的而主要内容包括他们的日常生活学习,以及对实习和工作的认识。(在大学生的选择上,可以由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者进行面试,或者栏目组进行,在人员选择上注重学生专业的多样化和学生的个人素质)

B、版块二:职场对对碰

针对节目具体嘉宾和企业给出的实习机会,实习生可以自由选择想要去的岗位(共有10个不同岗位每人选择其中一项,不得重复)。对实习体验者进行为期两周的跟踪拍摄,前期两周10名参与者一起进行职前集训,每三天就有不同的训练内容(有普遍适用的训练内容,也有针对不同工作岗位的训练内容。 若实习生在实习过程中出现,未能按时完成任务或是迟到早退,工作态度不认真等情况,则直接淘汰,并颁布活动参与证书。)每次训练之后都会有人被淘汰。最后只留三人进入最后终极环节。

C、版块三:终极评审

最后角逐的三人占到最终舞台上,通过

a、嘉宾提问现场应答

b、现场60秒自己拉票演说

c、现场观众投票

最终获胜的选手可以获得自己选取的职业岗位合同,和活动奖金3万元。

注意事项:节目流程的整体掌控

其他:主持人,男性

要求:风趣幽默,能够调动现场气氛。

第8篇:《真人秀》观后感

人生如戏,戏如人生。

在《真人秀》里,基斯督是这部影片的导演,真仁是主人公。真仁从小到大就一直生活在一座叫桃源岛的小城里,事实上这个桃源岛是一个庞大的摄影厂,在真仁的生活中,每一秒钟都有5000部摄影机在对着他,他生命中的一举一动分分秒秒都暴露在隐藏在各处的摄像镜头面前,每时每刻全世界都在关注着他,然而他一点也不知情。从他呱呱落地开始的三十年来,他看上去好像过着与常人完全相同的生活,但他身边的每一个人,包括她的妻子,母亲,父亲,朋友等等都是这部影片的一些演员,其实在《真仁秀》里,除了真仁是真实的,其他的一切都是虚构的,包括空气,下雨,打雷,闪电….或许导演基斯督说得对吧:“真仁一直不知道自己活在一个虚拟的世界,是因为人容易接受现实。”所以基斯督就利用这点,把真仁的生命当做一场秀。

其实,看完这部影片,我感触蛮深的。

真仁在那个桃源岛的生活普通得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是一样的。每天都过着一样的重复的生活:他出门时总会遇到一家三口,然后会说,早上好,假如再也见不到你,就预祝你下午好,晚上好,晚安;接着又会遇到一个人一只狗;他每天都是重复着去报亭买报纸和时尚杂志,同样会遇到双胞胎……所以我会联想到我自己的生活跟真仁的没什么区别吧,自己每天在宿舍、饭堂、教室之间穿梭,每天除了学习还是学习,外面的世界自己了解吗?所以看到真仁就好像看到了自己,真仁是现实生活的写照,能让我看清我们所生活的环境,重新认识我自己,我们不应该每天都忙碌同一件事情的,要充实自己。

但他发现他工作的公司的每一个人都在他出现后才开始真正工作的;他家附近的路上每天都有相同的人和车在反复来往;自称是医生并每天在医院工作的老婆竟不是医生…..发现身边的人都在骗他是,他的精神一下就崩溃了,决心要逃出这个桃源岛去斐济寻找属于他自己真正的生活和真正爱他的人。

其实在这部影片里,已经露出很多破绽了,为什么真仁没有觉察到,没有发现呢?在他读大学时,施维亚已经暗示他周围的世界都是虚假的;他收听广播时,广播系统出错了,把他们要演的内容都说出来了;在核电厂辐射外漏时,居然有人“知道”他叫真仁;但他威胁他老婆时,她之说了一句话,你们快想办法…..已经有这么多漏洞,破绽了,真仁真的没发现吗?其实,在现实中假若发生在我身上,我可能也会跟真仁一样,不会发现的,因为当时只是觉得惊奇而已,然后就不会去分析,接着就会忘记啦。如果真仁早点发现的,就不会弄得自己精神崩溃。可是在现实中,有些事是我们无法预料的。

几经波折,真仁终于迈向属于自己真正生活的门时,基斯督就试图阻止他,说外面的世界比他虚构的世界更不真实,同样的谎言、虚伪…..在他的世界里,真仁是不会害怕的。基斯督真的认为他是基督吗?他说的话就是命令吗?他说的话都要服从吗?那他就错了。他真的了解真仁吗?难道他认为真仁会满于现状不会反抗吗?那他也错了。既然说真仁容易接受现实,而我们的现实中,我们每个人都向往自由,追求自由,谁喜欢过那种整天被监视着的生活呢?真仁也不例外。最后他凭借着自己的执着和向往自由、追求幸福的热情,摆脱了被控制、被监视的生活,走向了真正属于自己的“天堂”。

《真人秀》反映的就是这么接近现实,或许在现实中,我们真的像真仁那样,被“基督”控制着,主宰着,束缚着,从而令我们望而生畏,只好接受事实,安于现状…..这样就大错特错了,我们应该有自己的理想,自己的目标,自己的追求,不管路上荆棘有多少,都要克服,都要朝着这些目标前进。

上一篇:项目经理岗位职责下一篇:人力资源的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