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儿童生活的古诗

2022-12-2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描写儿童生活的古诗

儿童古诗词教学的艺术创新

内容摘要:古诗词教学在文化传承中处于重要的地位,对低龄儿童理解文化内涵,感受文化品位,有着重要的作用。而诗词的语言、意境、人格美呼唤美的教学方式,不论是写景还是叙事诗,其中蕴含的意象和意境需要学生去感受和理解,新的沙画教学一起新颖、丰富的特点,提升诗词有效教学。

关键词:诗词 有效教学 情景教学 沙画

古诗词其自身的蕴含的文化深度、作者风度、艺术成就是中华文化的精髓,低龄儿童学习诗词是继承与发扬中华文化的有效途径。诗词教学是一名教师教学能力的综合体现。根据低龄儿童喜欢看图,读图的特点,将绘画艺术引入了古诗词的教学中,起到了很好的效果。尤其是将近年来兴起的沙画艺术与诗词教学相结合,能让学生更加准确生动的进入诗词情境,提升了诗词教学效率。

古诗词一直以来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不仅是学生学习语言文字的重要载体,也是学生感受文化魅力的重要途径。就诗词本身蕴含的文化元素而言,古诗词中蕴含的文化深度、作者风度与艺术成就,是当时乃至后世文化的代表和精髓。中华文化通过古诗词而呈现,通过学生进行传承,一代又一代的子孙将华夏印记刻印在血液里,为中华文化屹立于世界文化之中提供了不竭的动力。

就社会价值而言,是国家文化自信的具体体现,诗词中体现的文化内涵,指引着人民的精神追求,维持着社会的道德基础,是整个社会普世的价值观念。就小学生的认知而言,古诗词篇幅较短、节奏整饬、韵脚和谐,是小学生十分喜欢的内容。学生本身喜于吟咏,古诗词为学生提供了重要的语言学习材料,学生因诗词的诵读活动而提升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因此,诗词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备受社会关注,也是一名教师教学能力的综合体现。这就要求教师要在古诗词教学上倾注心血,精心设计教学让诗词的文化基因与语言美在课堂上大放异彩,让学生获得更好的诗词学习体验。诗词教学要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学生才能主动地学习,主动地理解诗词的内涵,接受诗词的文化基因。

小学生喜欢看图画,读图的直观感受能够帮助学生理解诗词,部分教师已经将绘画艺术引入了小学古诗词的教学中,起到了很好的效果。从诗词的绘画结合上看,当下主要由以下几类:一是简笔画与诗词的结合,简笔画构造简便,追求事物的形象性,能够给学生初步的形象感受,在帮助学生理解比较简单的内容与形象上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一是水墨画与诗词的结合,水墨画也就是中国传统绘画,远近变化,虚实结合,讲究黑白意境与色彩点染,带有浓郁的传统文化气息,可以说水墨艺术与诗词教学的结合将诗词本身的传统文化发挥到了很高的境界,受到了老师和学生的追捧。前者由于简便的缘故,在教学中往往不能将诗词所孕育的意境很好地表现出来,陷入表面化倾向;后者确实在教学上能从“诗”与“画”两个角度来进行文化熏陶,不过水墨的特征对小学生学习来说“活泼”性稍欠。

前人在诗词教学上与艺术的融合,提供了宝贵的经验,笔者在总结诗词教学上的经验的同时,力求探索出一种新的古诗词教学方式,沙画与诗词的结合,提升小学课堂古诗词教学的有效性。

一.古诗词教学呼唤艺术的融合

古诗词的教学呼唤与沙画艺术的融合。一线的小学教师在诗词教学时,一般会将字、词、句意作为讲解的重点,而缺少对诗词中意象、意境把握。不自主的将诗词的教学进入了“枯燥”“晦涩”的胡同,这对学生把握诗词的美感是非常不利的。因此,诗词教学中与沙画艺术的融合,不仅能从听觉上感受诗词的美读,还能从视觉上欣赏诗词情境,使诗词的学习进入一种美的享受状态。

1.诗词自身的特征决定

我国传统的诗词的特征,是在文体上,讲究仄句、押韵,句式短小,篇幅字数大多较少,学生读起来朗朗上口;从诗中的内容来看,有写景诗、叙事诗等类型划分。

(1)写景诗的教学需要意象意境的充分展示

写景诗,在我国古代诗词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作者或借景抒情,或借物抒怀,或触景生情,都给后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国古代诗论中有“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之言。比如说贺知章的《咏柳》,描绘了春天柳树地婀娜多姿的姿态与“碧玉”的颜色,诗中描绘的情境好像是站在岸边,沐浴春风,看着充满生机的柳树,给人带来愉悦之感,这些给我们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在教学不仅要将句子句意给学生传达清楚,更需要教师将“柳树”、“春风”的意象所展现的情境形象地表达出来,这样学生才能立体的学好这首诗。

(2)叙事诗的教学需要适当的情节再现

叙事诗中有的描写友人之间的送别,有的叙述军旅的生活,有的描写战争的场景等等。这些里面都有情节。如,孟郊的《游子吟》: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描写的是母亲在屋内灯下为即将远走的游子缝衣服的场景,这一场景,既有一定的温馨之感,也有一定的离别之伤,在教学时,要将母亲的不舍与担心还有浓浓的爱意表达出来,对于教学来说,确实存在一定的难度。

总之,这些风景也好,情景也罢,如果单纯地靠教师语言的描绘与学生的想象来理解,对于低龄儿童来说可能存在一些困难。诗词的语言具有一定的跳跃性,有时更像是“蒙太奇”手法的拼接,这就需要老师做一些艺术化的处理,那么通过沙画的展示方法,可以很好地营造情境,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其中的内容。

2.沙画的表现特点

沙画,即使用沙子作画。这是一门独特的藝术。沙画是近些年兴起的,它结合当代主流的审美趋势,在内容上可以结合我国传统与现代的文化底蕴和文化内涵;在材料的选择上,采用的是天然沙石。

沙画具有独特的表演魅力,属于美术学科,在画风上,能够博众之长,给观众带来十分震撼的视觉冲击,并能让人沉浸在一种梦幻般的奇妙感受之中,带来愉悦之感。沙画从颜色的使用上,分原色沙画和彩色沙画,原色沙画给人以古朴、厚重、严谨之感;彩色沙画则更加靓丽、活泼、生动。并且沙画结合现在的视频剪切衍生出“沙动画”,其融合绘画、音乐、视频于一体,在表现上更加丰富多彩,尤其是沙动画以其细腻的转场,美轮美奂的画面,能够展现更为丰富的绘画元素。

我校成立“陈敬平沙画技术技能大师工作室”,是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在创新沙画、发展沙画的同时,将沙画与学校的教育教学相结合,不仅培养学生的沙画绘画能力,更是为其他科目的教学提供了新的思路。

沙画的这些特征可以很好的与小学古诗词教学相结合,这是一次非常新颖的尝试,一方面它拓宽了沙画的领域,将沙画的运用突破的单纯美术的范畴;另一方面为小学古诗词的教学提供了新的思路,注入了新的活力。

3.诗词教学的审美特征

诗词的教学实际上是一种美的教学,诗词的美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诗词语言美,二是诗词表现的意境美,三是由诗人所展现的人格美。

首先,何为诗词的语言美,主要表现在诗词的节奏、音韵、用字上。古诗分四言、五言和七言,以及律诗和绝句,句子外形上是非常整饬的。称为“长短句”的词,虽在字数上比较自由,但是,也有相应的词牌的限制。而音韵美,是诗词语言美的核心所在,诗词讲究押韵,读起来音韵和谐。诗词在用字上也很讲究。诗人在写诗时,对于诗中的字、词、句的雕琢,以及比兴手法的运用,都非常的精妙。如,《咏柳》: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一个“裁”字把春风以及柳叶的关系表现的细致入微,同时将春风裁剪的美感表露的惟妙惟肖,既生动又形象。可以说诗词的语言美会让儿童顺利的进入到美读中,儿童喜欢读诗很大原因就是诗词的语言美。

其次,古典诗词展现的意象和意境美,那么诗词中往往是由意象构成了意境,诗人或看似无序的意象堆集,或工与用心的细节刻画,都表现出意境的美感;当然,对于景致的刻画,不论是大漠风沙,还是田园安逸,诗人在诗词的描写中都在还原中并带有一定艺术上的处理,这样所产生的意境,自然就给人一种视觉上的美感,这种美感,它是由诗词内在而发生的。如,杨万里的“小池”: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从细节上刻画出了“蜻蜓”立在露着尖尖小角的“荷”上,让诗中的画面有了生机,也让读者感受到了诗人描写的是一个非常安静闲适的碧绿的小池,声音上有泉水的泠泠作响,初夏的小池美景展现在了眼前。诗词教学要让儿童感受到这种美的意境,受到美的熏陶。

最后,诗人的人格美。也就是诗人本身所展现出来的人格魅力,我国古代文人所表现的那种爱国、爱民,以及亲友的思念,都塑造了立体的诗人形象,这些诗人的人格美就会通过具体的作品展现出来。如,清朝郑板桥《竹石》中: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这首诗看似是在写竹子,实际上是在写人,这种具有竹子那种在石缝中坚强勇敢生存,面对困难刚正不阿,拥有坚定的理想信念的人。作者托“竹”言志,立体的诗人形象立在眼前。

古诗词这种三美,实际上就给我们教师在教学的时候提高了要求,不能将诗词这种整体的美感破坏。在教学时如果将诗词讲得枯燥乏味,甚至让儿童产生厌倦的心理,那就是失败的。我们需要把这种美感展现在学生面前,这就需要运用美的手段,而沙画就是一个很好的美的手段和方式。

二.诗词教学艺术创新的优势

诗词教学与沙画手段的结合,会带来很多优势,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一在意境的再现与营造上沙画更胜一筹;二教学手段的创新上沙画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三诗词的有效教学上,帮助理解诗词的内涵和意境。

1.意境再现与营造的艺术优势

情境教学是诗词教学的一个重要手段,一线教师在营造情境上,可以选择通过照片或传统水墨画配之以音乐,三者相结合而进行的意境的营造,不可否认确实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与此同时,也可以很清楚地看到一线的教师在营造诗词意境上存在几个鲜明的问题。

一没有成系统的材料,教师在备课时会搜集一些辅助本课教学的材料,这些材料大多都来自“百度”等网站,而且有些教师备课能力较差,搜集的材料较少,并且在和音乐的结合上,有时受制于素材的原因,两者的练习也不是非常的紧密,教师们最大的困惑就是没有系统的资料供参考。

二教师往往将个人的好恶融入其中。教师所受的教育环境不同,个人经历也差别很大。教师在营造意境过程中往往将自己的喜好融入其中,这是不利于学生客观理解的。

显然,这些带有一定“随意”性质的意境营造,基于教师的审美能力,而审美存在水平的高低之分,其营造的意境也会有所偏差,同时教师的材料搜集能力也掣肘着意境的营造。

而我们的沙画,是经过了系统的整理和研究,通过缜密的构思,将沙画内容与诗词意境的融合,而达到一种最佳的效果,如《江南》为例,传统的意境营造会搜索一些鱼戏莲叶间的图片,很少涉及音乐。而诗词教学与沙画的结合,那不仅能将鱼戏莲叶间表露出来,还将鱼戏莲叶“东、西、南、北”四个方向都可以展现出来,并且将音乐与画面协调融合,产生了非常好的效果。

如《咏柳》,通过两幅动态生成图,就营造出了这种微风习习,碧柳飘飘的画面。整个沙画的构造,远背景以淡绿色为主,近景以柳树以及一个小女孩,画面温馨。第二图以碧玉的绿色的柳树为背景,加上了燕子,画面更加活泼。而且辅之音乐,并将整个诗念唱出来,节奏匀称、舒缓。

2.诗词教学手段的艺术创新,便于抓住学生的注意

儿童非常喜欢接受新鲜事物,现在沙画已经运用在了电视视频上受到了大家的广泛关注。相较于传统的图片、音乐等营造诗词学习情境的方法,沙画的手段则更为丰富,效果更为明显。

学生是最喜欢接触新鲜事物,笔者在研究过程中发现,当沙画展现在屏幕上时,学生注意力非常集中,能够很好的帮助学生理解意境,进而理解诗词的内容。当学生的注意力达到高度集中的时候,教学的效果也最好。多数学生在看完沙画后,就会产生视觉记忆,很快就能够达到背诵诗词的教学任务,这个就提升了诗词教学的效率。

3.儿童诗词的艺术创新,提升教学有效性

我们在教学的时候常常想要进行有效教学,减少无效教学。一节课的课堂容量是有限的,我们要在有限的容量当中,尽量的将有效的教学内容传递给孩子们,我们诗词教学也要追求有效教学。

诗词教学中引入沙画元素,能够提升课堂的教学效率,前面已经说过沙画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帮助学生更好的记忆和背诵诗词,这只是一个方面。最主要的表现在理解诗词的意象和意境,与感受诗词的形象美上。传统的诗词教学通过教师的口语描述以及学生的想象联想,确实能够让学生在理解诗词的意境上有所提升,但是我们也看到了其中的一些局限。诗词教学引入沙画能很好的提升学生对意境的理解。这种画面体验教学的优势就会展现出来。

总之,诗词教学能帮助学生理解文化内涵,提升学生文化品位,诗词中表现的语言美、意境美、人格美呼唤高审美的教学方式。在传统的诗词教学基础之上的,引入了沙画艺术,帮助小学生对诗词意象、意境的掌握,提升了诗词的有效教学。

參考文献

[1]蒋开明.提高古诗词教学效能的新策略[J].语文教学通讯,2021,2.

[2]卓虹.关于绘画策略应用于小学语文古诗词学习的探索[J].知识文库,2021,08.

[3]朱经纬.插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应用[J].语文天地,2019,06.

[4]李丽华.绘画在小学古诗词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名师在线,2019,01.

基金项目:1.2021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幼儿师范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培养策略研究,项目编号:20210201276,阶段性成果。2.河北省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9-2021年)项目“陈敬平沙画技术技能大师工作室”(SM-12-23)。

(作者单位:唐山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作者:李孟志 刘颖

第2篇:描写儿童生活的古诗

童 [唐]吕岩

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舟过安仁[宋]杨万里

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

清平乐 村居 [宋]辛弃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小儿垂钓 [唐]胡令能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村居 [清]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宿新市徐公店 [宋]杨万里

篱落疏疏一径深,枝头花落末成阴。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所见[清]袁枚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第3篇:描写儿童生活的古诗

1.小儿垂钓 (唐)胡令能

蓬头稚子学垂纶, 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 怕得鱼惊不应人。

2.所见 (清)袁枚

牧童骑黄牛, 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 忽然闭口立。

3. 宿新市徐公店 (宋) 杨万里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4.村居 (清)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 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 忙趁东风放纸鸢。

5. 牧童 (唐)吕岩

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 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6.清平乐·村居 (宋)辛弃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7.舟过安仁 (宋) 杨万里

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 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

8. 池上 (唐)白居易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9.闲居初夏午睡起①

(宋) 杨万里

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 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闲居初夏午睡起 ② (宋) 杨万里

松阴一架半弓苔,偶欲看书又懒开。

戏掬清泉洒蕉叶,儿童误认雨声来。

10.稚子弄冰

(宋)

杨万里

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

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黎碎地声

11.桑茶坑道中 (宋)

杨万里

晴明风日雨干时,草满花堤水满溪。童子柳阴眠正着,一牛吃过柳阴西。

第4篇:描写儿童生活的古诗

古诗是古代中国诗歌的泛称,指古代中国人创作的诗歌作品。广义的古诗包括诗、词、散曲,狭义的古诗仅指诗,包括古体诗和近体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描写儿童生活的古诗的`相关内容,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描写儿童生活的古诗 篇1

1、小儿垂钓——胡令能

篱落疏疏小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2、池上二绝——白居易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3、春晚书山家屋壁——贯休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4、清平乐——辛弃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蛮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描写儿童生活的古诗 篇2

1. 相携及田家,童稚开荆扉。——李白《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

2. 牛群食草莫相触,官家截尔头上角。——李涉《牧童词》

3. 云物不殊乡国异,教儿且覆掌中杯。——杜甫《小至》

4. 见人初解语呕哑,不肯归眠恋小车。——韦庄《与小女》

5. 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宋·杨万里《闲居初夏午睡起二绝句》

6. 一夜娇啼缘底事,为嫌衣少缕金华。____韦庄《与小女》

7. 空门寂寞汝思家,礼别云房下九华。——金地藏《送童子下山》

8.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唐·杜牧《清明》

9. 岁暮锄犁傍空室,呼儿登山收橡实。____张籍《野老歌 / 山农词》

10. 半夜呼儿趁晓耕,羸牛无力渐艰行。____颜仁郁《农家》

11. 晚来弄水船头湿,更脱红裙裹鸭儿。——皇甫松《采莲子二首》

12. 骑牛远远过前村,吹笛风斜隔陇闻。多少长安名利客,机关用尽不如君。——宋·黄庭坚《牧童》

13.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唐·胡令能《小儿垂钓》

14. 牧竖持蓑笠,逢人气傲然。卧牛吹短笛,耕却傍溪田。——唐·崔道融《牧竖》

15. 白头波上白头翁,家逐船移浦浦风。一尺鲈鱼新钓得,儿孙吹火荻花中。——唐·郑谷《淮上渔者》

16.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宋·辛弃疾《清平乐村居》

17. 重重叠叠上瑶台,几度呼童归不开。刚被太阳收拾去,却教明月送将来。——宋·苏轼《花影》

18. 柳条三尺长,明日清明节。江南小儿女,采作流苏结。——清·许虬《折扬柳歌》

19. 无事经年别远公,帝城钟晓忆西峰。炉烟消尽寒灯晦,童子开门雪满松。——唐·李商隐《忆匡一师》

20. 日暮鸟雀稀,稚子呼牛归。住处无邻里,柴门独掩扉。——唐·丘为《泛耶溪》

21. 结伴儿童裤褶红,手提线索骂天公。人人夸你春来早,欠我风筝五丈风。——清·孔尚任《放风筝》

22.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高鼎《村居》

23. 柳条搓线絮搓棉,搓够千寻放纸鸢。消得春风多少力,带将儿辈上青天。——明·徐渭《风鸢图诗》其一

24. 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李忱《吊白居易》

25. 骑牛远远过前村,短笛横吹隔陇闻。——黄庭坚《牧童诗》

26. 龙头舴艋吴儿竞。——张先《木兰花·乙卯吴兴寒食》

27. 昵昵儿女语,恩怨相尔汝。——韩愈《听颖师弹琴》

28. 弄儿床前戏,看妇机中织。——鲍照《拟行路难·其六》

29. 朝牧牛,牧牛下江曲。夜牧牛,牧牛度村谷。荷蓑出林春雨细,芦管卧吹莎草绿。乱插蓬蒿箭满腰,不怕猛虎欺黄犊。——唐·李涉《牧童词》

30. 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宋·杨万里《舟过安仁》

31. 我亦曾经放鹞嬉,今来不道老如斯,那能更驻游春马,闲看儿童断线时。——明·徐文长《风鸢图十首》

32. 小儿呼叫走长街,云有痴呆召人买。——范成大《卖痴呆词》

33.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贾岛《寻隐者不遇/孙革访羊尊师诗》

34. 痴儿不知父子礼,叫怒索饭啼门东。 __杜甫《百忧集行》

35. 小童疑是有村客,急向柴门去却关。____崔道融《溪居即事》

36. 日落狐狸眠冢上,夜归儿女笑灯前。——高翥《清明日对酒》

37. 缀玉联珠六十年,谁教冥路作诗仙。浮云不系白居易,造化无为字乐天。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文章已满行人耳,一度思卿一怆然。——唐·宣宗李忱《吊白居易》

38. 斜光照墟落,穷巷牛羊归。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雉雊麦苗秀,蚕眠桑叶稀。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唐·王维《渭川田家》

39. 家童鼻息已雷鸣。——苏轼《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

40. 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唐·吕岩《牧童》

41.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清·高鼎《村居》

42. 儿童见说深惊讶,却问何方是故乡。____殷尧藩《同州端午》

43. 厚禄故人书断绝,恒饥稚子色凄凉。____杜甫《狂夫》

44. 狎浪儿童,横江士女,笑指渔翁一叶轻。____吴伟业《沁园春·观潮》

45. 兵戈既未息,儿童尽东征。——杜甫《羌村三首·其三》

46. 喇叭,唢呐,曲儿小腔儿大。——王磐《朝天子·咏喇叭》

47. 蚕娘洗茧前溪渌,牧童吹笛和衣浴。____贯休《春晚书山家屋壁二首》

48. 怪见溪童出门望,雀声先我到山家。____刘因《山家·马蹄踏水乱明霞》

49. 爱向竹栏骑竹马,懒于金地聚金沙。 __金地藏《送童子下山》

50. 今我不为乐,知有来岁不?命室携童弱,良日登远游。——陶渊明《酬刘柴桑》

第5篇:描写儿童的古诗 (小学)

一、 《清平乐•村居》【宋】辛弃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二、《宿新市徐公店》【宋】杨万里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三、《小儿垂钓》【唐】胡令能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四、 《回乡偶书》【唐】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 乡音无改鬓毛催。

儿童相见不相识, 笑问客从何处来。

五、《池上》【唐】白居易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六、 《四时田园杂兴》【宋】范成大 昼出耕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七、《村居》【清】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八、《所见》【清】袁枚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第6篇:描写乡村生活的古诗

归园田居

陶渊明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户庭无尘雑,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野外罕人事,穷巷寡轮鞅。白日掩荆扉,虚室绝尘想。时复墟曲中,披草共来往。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桑麻日已长,我土日已广。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四时田园杂兴

(宋)范成大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唯有蜻蜓蛱蝶飞。

四时田园杂兴

(宋)范成大

乌鸟投林过客稀,前山烟暝到柴扉。

小童一棹舟如叶,独自编阑鸭阵归。

四时田园杂兴

(宋)范成大

新筑场泥镜面平,家家打稻趁霜晴。

笑歌声里轻雷动,一夜连枷响到明。

诗: 过故人庄

唐·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工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书湖阴先生壁

宋·王安石

茅檐长扫静无苔,

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

两山排闼送青来。

游山西村

宋·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

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山中寡妇

唐 杜荀鹤

夫因兵死守蓬茅,麻苎衣衫鬓发焦。

桑柘废来犹纳税,田园荒尽尚征苗。

时挑野菜和根煮,旋斫生柴带叶烧。

任是深山更深处,也应无计避征徭。

渭川田家 王维

斜光照墟落,穷巷牛羊归。

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

雉鸲麦苗秀,蚕眠桑叶稀。 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

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

春中田园 王维

屋中春鸠鸣,树边杏花白。

持斧伐远杨,荷锄觇泉脉。

归燕识故巢,旧人看新历。

临觞忽不御,惆怅远行客。 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其六) 杜甫

黄四娘家花满蹊, 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 自在娇莺恰恰啼。

所见

袁枚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清平乐(yuè)·村居

(宋)辛弃疾

茅檐低小, 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 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 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无赖, 溪头卧剥莲蓬。

第7篇:[描写友情的诗句古诗]友情古诗

篇一 : 友情古诗1.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李白《月下独酌》 万树江边杏,新开一夜风。满园深浅色,照在绿波中一夜风:一夜春风。唐 王涯《春游曲》.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2.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李白:《送友人》3.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4.渭城朝雨悒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送元二使安西》)5.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6.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别董大》) 知音7.桃花潭水三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 无形的情谊化为有形,既形象生动,又耐人寻味。8.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 似乎要把自己的一片情意托付江水,陪随行舟,将友人送到目的地。9.轮台东门送君去, 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 雪上空留马行处。。(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10.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天之涯,海之角,知交半零落。一瓢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李叔同:《送别》)11.数声风笛离亭晚, 君向潇湘我向秦。送杜少府之任蜀川【唐】王勃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注释]①杜少府:作者的一位朋友。少府是对县尉的称呼。之任:赴任。蜀川:今四川崇庆县。②城阙:城郭宫阙。阙是宫门前两边的望楼。三秦:项羽曾分秦地为三,这里泛指秦地(今陕西关中一带)。辅:京城附近地区。这里是说长安以三秦为辅。 ③五津:四川岷江上的五个渡口,是杜少府赴任去的地方。④宦游:在外做官。⑤海内:四海之内,指中国。存:有。⑥天涯:天边,指相距遥远。若:如同,好像。比邻:近邻。⑦无为:不要。歧路:岔路。这两句是说,不要像儿女那样,在分别时哭泣。[解说]这首诗是作者在长安送朋友到远处做官时写的。诗的前四句概括了两地相距之远,抒发了两人离别时的共同感慨。后四句说明了两人友情的深重,并且相互勉励,不要为分别而过分感伤。作者简介:王勃,字子安。绛州龙门人。初唐诗人。字子安。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号称“初唐四杰”。淮上与友人别【唐】郑谷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注释〕①淮(huái):淮河。②扬子江:长江在江苏镇江、扬州一带的干流,古称扬子江。③离亭:亭是古代路旁供人休息的地方,人们常在此送别,所以称为离亭。 ④潇湘(xiāo xiāng):潇水和湘水,流经今湖南境内。秦:今陕西境内。 〔解说〕潇湘在南,秦在西,诗人与朋友从此分别,谁知何时再能相会?暮春的杨花,更增添了诗人的愁思。作者简介:郑谷,唐代诗人,字守愚,袁州人。光启三年擢第,官右拾遗,历都官郎中。幼即能诗,名盛唐末。有《云台编》三卷,《宜阳集》三卷,《外集》三卷,今编诗四卷。芙蓉楼送辛渐【唐】王昌龄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注释]1.芙容楼:润州(今江苏镇江)的城楼。辛渐:作者的一位朋友。2.寒雨连江:润州在长江边。这句是说,夜里长江上下了寒雨。吴:春秋时的吴国在长江下游一带,所以称这一带为吴。3.平明:清晨。楚山:春秋时的楚国在长江中下游一带,所以称这一带为楚 山。4.洛阳:今河南洛阳,是辛渐所去的地方。5.冰心:比喻心的纯洁。玉壶:冰在玉壶之中,进一步比喻人的清廉正直。[解说]一夜寒雨过后,诗人在芙蓉楼与友人话别,这时只有晨光映照着远处的山峦。他嘱咐朋友,如果远方的亲友问起我,请把我清廉下直的心意传达给他们。 作者简介:王昌龄(689-约757),字少伯,长安人。开元十五年(七二七)进士,官汜水尉、校书郎,后贬龙标尉,世称王龙标。安史之乱后,回到故乡,为刺史闾丘晓所杀。他与诗人王之涣、高适、岑参、王维、李白等都有交往。 王昌龄以擅长七绝而名重一时,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称。他善于把错综复杂的事件或深挚婉曲的感情,加以提炼和集中,使绝句体制短小的特点变成优点:言少意多,更耐吟咏和思索。他的边塞诗充满了积极昂扬的精神,乡思和送别之诗,节奏明快,而抒情风格更以诚挚深厚见长。现存诗一百八十余首,明人辑有《王昌龄集》。送元二使安西【唐】王维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注释]1.元二:姓元,排行第二,作者的朋友。2.使:出使。3.安西:指唐代安西都护府,在今新疆库车附近。4.渭城:秦时咸阳城,汉改渭城,在长安西北,渭水北岸。5.朝雨:早晨下的雨。6.浥(yì):湿。7.客舍:旅店。8.阳关:在今甘肃省敦煌县西南,是古代通西域的要道。作者简介:王维(701-761),字摩洁,蒲州(今山西永济县)人。通音乐,工书画。唐代著名诗人。别董大【唐】高适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注释]1.董大:唐玄宗时著名的琴客董庭兰。在兄弟中排行第一,故称“董大”。2.曛:昏暗。3.君:指的是董大。[简析]这是一首送别诗,送别的对象是著名的琴师董庭兰。盛唐时盛行胡乐,能欣赏七弦琴这类古乐的人不多。崔珏有诗道:“七条弦上五音寒,此艺知音自古难。惟有河南房次律(盛唐宰相房官),始终怜得董庭兰。”这时高适也很不得志,到处浪游,常处于贫*的境遇之中(他在《别董大》之二中写道:“丈夫贫*应未足,今日相逢无酒钱。”)。但在这首送别诗中,高适却以开朗的胸襟,豪迈的语调把临别赠言说得激昂慷慨,鼓舞人心。前两句“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用白描手法写眼前之景:北风呼啸,黄沙千里,遮天蔽日,到处都是灰蒙蒙的一片,以致云也似乎变成了黄色,本来璀璨耀眼的阳光现在也淡然失色,如同落日的余辉一般。大雪纷纷扬扬地飘落,群雁排着整齐的队形向南飞去。诗人在这荒寒壮阔的环境中,送别这位身怀绝技却又无人赏识的音乐家。后两句“莫愁前路无知已,天下谁人不识君”,是对朋友的劝慰:此去你不要担心遇不到知己,天下哪个不知道你董庭兰啊!话说得多么响亮,多么有力,于慰藉中充满着信心和力量,激励朋友抖擞精神去奋斗、去拼搏。作者简介:高适(702——765),字达夫,渤海蓚县(今河北景县)人。晚年曾任左散骑常侍,后世因称为高常侍。二十岁左右游长安求仕不果,此后长期客居宋州宋城(今河南商丘)。开元十八年左右,北游燕赵,且于燕地从军。开元二十三年曾赴长安应试不中。天宝八载因睢阳太守张九皋荐,登有道科,授封丘尉。天宝十三载入陇右节度使哥舒翰幕府充掌书记。安史乱起,先后任左拾遗、淮南节度使、太子少詹事、彭州刺史、蜀州刺史、剑南西川节度使等职。广德二年被召还长安,任刑部侍郎,转左散骑常侍,进封渤海县侯。次年正月卒于长安,赠礼部尚书,谥忠。汉乐府有《出塞曲》、《入塞曲》,唐人《塞上曲》、《塞下曲》本此。高适此诗虽为乐府旧题,却通过对浴血沙场的勇士形象的塑造,表现出强烈的时代精神。开篇四句写跨马从戎,次八句写战阵的壮阔,后八句写安边定远的壮志,人物的生动形象与精神状态跃然纸上。特别是结尾处以“古人昧此道”表现出对皓首穷一经的腐儒的嘲笑,一语道破唐代文人由边功求进取的崭新的时代风气。而这显然正是高适本人的心声,这首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也就可以看作高适本人人生理想的写照。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唐】李白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注释]1.黄鹤楼:故址在今湖北武汉市武昌蛇山的黄鹄矶上,传说有神仙在此乘黄鹤而去,故称黄鹤楼。2.孟浩然:李白的朋友。3.之:往。4.广陵:即扬州。5.故人:老朋友,这里指孟浩然。6.烟花:指艳丽的春景。7.尽:消失。8.唯见:只见。9.天际:天边。[简析]李白是一位热爱自然、喜欢交游的诗人,他“一生好入名山游”,足迹几乎遍及整个中国,留下了许多歌咏自然美、歌颂友情的作品。《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是历来传颂的名篇,这首诗是李白出蜀壮游期间的作品,写诗人送别友人时无限依恋的感情,也写出祖国河山的壮丽美好。诗的起句“故人西辞黄鹤楼”紧扣题旨,点明送行的地点及自己与被送者的关系。“故人”一词说明了两位诗人的深厚情谊。“黄鹤楼”是天下名胜,是诗人墨客流连聚会之所,又是传说中仙人乘鹤升天之处。而今两位潇洒飘逸的诗人在此道别,更带有诗意和浪漫色彩。第二句“烟花三月下扬州”,紧承首句,写送行的时令与被送者要去的地方。“扬州”是东南都会,自古繁华,而“三月”又正是春光明媚,百花争艳的季节。诗人用“烟花”修饰“三月”,不仅传神地写出烟雾迷蒙、繁花似锦的阳春特色,也使人联想到处在开元盛世的扬州,那花团锦簇、绣户珠帘,繁荣而又太平的景象。孟浩然要去的地方真是好地方,时间也选择得恰当。李白对友人的这次旅游自然十分欣羡。“烟花三月下扬州”这清丽明快的诗句,正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愉快与向往。但李白又是富于感情的诗人,当友人扬帆远去的时候,惜别之情油然而生。从《李太白集》里,我们可以看到李白、孟浩然之间有着不少赠答诗。在《赠孟浩然》中,李白写道:“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可见李白对孟浩然是多么敬佩,两人的情谊是多么深厚。 诗的第

三、四句正是写李白送别诗友时的惜别深情。“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表面看来这两句诗全是写景,其实却有着诗人鲜明的形象。“孤帆”绝不是说浩瀚的长江上只有一只帆船,而是写诗人的全部注意力和感情只集中在友人乘坐的那一只帆船上。诗人在黄鹤楼边送行,看着友人乘坐的船挂起风帆,渐去渐远,越去越小,越去越模糊了,只剩下一点影子了,最后终于消失在水天相接之处,而诗人仍然久久伫立,目送流向天际的江水,似乎要把自己的一片情意托付江水,陪随行舟,将友人送到目的地。这两句诗表达了多么深挚的友情,然而在诗句中却找不到“友情”这个字眼。诗人巧妙地将依依惜别的深情寄托在对自然景物的动态描写之中,将情与景完全交融在一起了,真正做到了含吐不露而余味无穷。另外在诗歌的用韵上,诗人也颇具匠心地选择了“楼”“州”“流”三个声调悠扬的韵脚,吟诵起来余音袅袅。这与孤帆远去、江流天际的景象以及诗人目送神驰、情意绵绵的神态十分吻合。再加上语言清丽自然,意境雄浑开阔,这首诗真是令人越读越爱,百读不厌,无怪乎千古传颂。清人沈德潜在《唐诗别裁》中品评李太白七绝的艺术特色时说:“七言绝句以语近情遥,含吐不露为贵。只眼前景,口头语而有弦外音,使人神远,太白有焉。”李太白的七绝在诗坛上的确是独步了。(郑伯殷)作者简介:李白(701-762),字太白,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写了大量歌颂祖国河山、揭露社会黑暗和蔑视权贵的诗歌。他的诗对后人有深远的影响。 赠汪伦李白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注释]1.汪伦:李白在桃花潭结识的朋友,性格非常豪爽。这首诗就是赠给他的。2.踏歌:一边唱歌,一边用脚踏地打着拍子。3.桃花潭:水潭名,在今安徽泾县西南。[简析]李白游泾县桃花潭时,常在村民汪伦家作客。临走时,汪伦来送行,于是李白写这首诗留别。诗中表达了李白对汪伦这个普通村民的深情厚谊。前两句叙事:“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李白将要乘舟离去,汪伦带着一群村民前来送行,他们手挽着手,一边走,一边唱。“将欲”与“忽闻”相照应,写出了诗人惊喜的情态。“将欲”,正是小舟待发之时;“忽闻”,说明出于意料之外。也许汪伦昨晚已设家宴饯别,说明第二天有事不能再送了。但现在他不仅来了,还带了一群村民一起来送行,怎么不叫诗人激动万分!用什么语言来表达?桃花潭就在附近,于是诗人信手拈来,用桃花潭的水深与汪伦对自己的情深作对比。“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两句,清代沈德潜评价说:“若说汪伦之情比于潭水千尺,便是凡语。妙境只在一转换间。”(《唐诗别裁》)的确,这两句妙就妙在“不及”二字将两件不相干的事物联系在一起,有了“深千尺”的桃花潭水作参照物,就把无形的情谊化为有形,既形象生动,又耐人寻味。潭水已“深千尺”了,那么汪伦的情谊有多深呢?明代唐汝询在《唐诗解》中说:“伦,一村人耳,何亲于白?既酿酒以候之,复临行以祖(饯别)之,情固超俗矣。太白于景切情真处,信手拈出,所以调绝千古。”这一评论是恰当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唐】岑参北风卷地白草折, 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 千树万树梨花开。散入珠帘湿罗幕, 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 都护铁衣冷难着。瀚海阑干百丈冰, 愁云惨淡万里凝。中军置酒饮归客, 胡琴琵琶与羌笛。纷纷暮雪下辕门, 风掣红旗冻不翻。轮台东门送君去, 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 雪上空留马行处。[简析]此诗是一首咏雪送人之作。天宝十三载(754),岑参再度出塞,充任安西北庭节度使封常清的判官。武某或即其前任。为送他归京,写下此诗。“岑参兄弟皆好奇”(杜甫《渼陂行》),读此诗处处不要忽略一个“奇”字。此诗开篇就奇突。未及白雪而先传风声,所谓“笔所未到气已吞”——全是飞雪之精神。大雪必随刮风而来,“北风卷地”四字,妙在由风而见雪。“白草”,据《汉书·西域传》颜师古注,乃西北一种草名,王先谦补注谓其性至坚韧。然经霜草脆,故能断折(如为春草则随风俯仰不可“折”)。“白草折”又显出风来势猛。八月秋高,而北地已满天飞雪。“胡天八月即飞雪”,一个“即”字,维妙维肖地写出由南方来的人少见多怪的惊奇口吻。塞外苦寒,北风一吹,大雪纷飞。诗人以“春风”使梨花盛开,比拟“北风”使雪花飞舞,极为新颖贴切。“忽如”二字下得甚妙,不仅写出了“胡天”变幻无常,大雪来得急骤,而且,再次传出了诗人惊喜好奇的神情。“千树万树梨花开”的壮美意境,颇富有浪漫色彩。南方人见过梨花盛开的景象,那雪白的花不仅是一朵一朵,而且是一团一团,花团锦簇,压枝欲低,与雪压冬林的景象极为神似。春风吹来梨花开,竟至“千树万树”,重叠的修辞表现出景象的繁荣壮丽。“春雪满空来,触处似花开”(东方虬《春雪》),也以花喻雪,匠心略同,但无论豪情与奇趣都得让此诗三分。诗人将春景比冬景,尤其将南方春景比北国冬景,几使人忘记奇寒而内心感到喜悦与温暖,着想、造境俱称奇绝。要品评这咏雪之千古名句,恰有一个成语——“妙手回春”。以写野外雪景作了漂亮的开端后,诗笔从帐外写到帐内。那片片飞“花”飘飘而来,穿帘入户,沾在幕帏上慢慢消融……“散入珠帘湿罗幕”一语承上启下,转换自然从容,体物入微。“白雪”的影响侵入室内,倘是南方,穿“狐裘”必发炸热,而此地“狐裘不暖”,连裹着软和的“锦衾”也只觉单薄。“一身能擘五雕弧”的边将,居然拉不开角弓;平素是“将军金甲夜不脱”,而此时是“都护铁衣冷难着”。二句兼都护(镇边都护府的长官)将军言之,互文见义。这四句,有人认为表现着边地将士苦寒生活,仅着眼这几句,谁说不是?但从“白雪歌”歌咏的主题而言,这主要是通过人和人的感受,通过种种在南来人视为反常的情事写天气的奇寒,写白雪的威力。这真是一支白雪的赞歌呢。通过人的感受写严寒,手法又具体真切,不流于抽象概念。诗人对奇寒津津乐道,使人不觉其苦,反觉冷得新鲜,寒得有趣。这又是诗人“好奇”个性的表现。场景再次移到帐外,而且延伸向广远的沙漠和辽阔的天空:浩瀚的沙海,冰雪遍地;雪压冬云,浓重稠密,雪虽暂停,但看来天气不会在短期内好转。“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二句以夸张笔墨,气势磅礴地勾出瑰奇壮丽的沙塞雪景,又为“武判官归京”安排了一个典型的送别环境。如此酷寒恶劣的天气,长途跋涉将是艰辛的呢。“愁”字隐约对离别分手作了暗示。于是写到中军帐(主帅营帐)置酒饮别的情景。如果说以上主要是咏雪而渐有寄情,以下则正写送别而以白雪为背景。“胡琴琵琶与羌笛”句,并列三种乐器而不写音乐本身,颇似笨拙,但仍能间接传达一种急管繁弦的场面,以及“总是关山旧别情”的意味。这些边地之器乐,对于送者能触动乡愁,于送别之外别有一番滋味。写饯宴给读者印象深刻而落墨不多,这也表明作者根据题意在用笔上分了主次详略。送客送出军门,时已黄昏,又见大雪纷飞。这时看见一个奇异景象:尽管风刮得挺猛,辕门上的红旗却一动也不动——它已被冰雪冻结了。这一生动而反常的细节再次传神地写出天气奇寒。而那白雪为背景上的鲜红一点,那冷色基调的画面上的一星暖色,反衬得整个境界更洁白,更寒冷;那雪花乱飞的空中不动的物象,又衬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这是诗中又一处精彩的奇笔。送客送到路口,这是轮台东门。尽管依依不舍,毕竟是分手的时候了。大雪封山,路可怎么走啊!路转峰回,行人消失在雪地里,诗人还在深情地目送。这最后的几句是极其动人的,成为此诗出色的结尾,与开篇悉称。看着“雪上空留”的马蹄迹,他想些什么?是对行者难舍而生留恋,是为其“长路关山何时尽”而发愁,还是为自己归期未卜而惆怅?结束处有悠悠不尽之情,意境与汉代古诗“步出城东门,遥望江南路。前日风雪中,故人从此去”名句差近,但用在诗的结处,效果更见佳妙。充满奇情妙思,是此诗主要的特色(这很能反映诗人创作个性)。作者用敏锐的观察力和感受力捕捉边塞奇观,笔力矫健,有大笔挥酒(如“瀚海”二句),有细节勾勒(如“风掣红旗冻不翻”),有真实生动的摹写,也有浪漫奇妙的想象(如“忽如”二句),再现了边地瑰丽的自然风光,充满浓郁的边地生活气息。全诗融合着强烈的主观感受,在歌咏自然风光的同时还表现了雪中送人的真挚情谊。诗情内涵丰富,意境鲜明独特,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诗的语言明朗优美,又利用换韵与场景面交替的配合,形成跌宕生姿的节奏旋律。诗中或二句一转韵,或四句一转韵,转韵时场景必更新:开篇入声起音陡促,与风狂雪猛画面配合;继而音韵轻柔舒缓,随即出现“春暖花开”的美景;以下又转沉滞紧涩,出现军中苦寒情事;……末四句渐入徐缓,画面上出现渐行渐远的马蹄印迹,使人低回不已。全诗音情配合极佳,当得“有声画”的称誉. 如果是歌的友情的诗,请看参考资料....谢谢篇二 : 描写亲情的古诗游子吟孟郊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高考试题库116http://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春望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七步诗曹植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月夜忆舍弟杜甫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秋思张籍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查看更多>>篇三 : 写友情的诗-描写友情的诗句诗词起于先秦盛于唐宋,其间涌现了许多著名的诗人,在他们广为流传的诗词名句中,描写友情的诗句有哪些你知道吗?下面就跟随康网小编来看一下描写友情的诗句吧。描写友情的诗句(一)《送别》【唐】王维下马饮君酒,问君何所之。君言不得意, 归卧南山陲。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渭城曲》【唐】王维 又名《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送梓州李使君》【唐】王维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山中一夜雨,树杪百重泉。 汉女输幢布,巴人讼芋田。文翁翻教授,不敢倚先贤。《送綦毋潜落第还乡》【唐】王维圣代无隐者,英灵尽来归。遂令东山客,不得顾采薇。 既至金门远,孰云吾道非。江淮度寒食,京洛缝春衣。 置酒长安道,同心与我违。行当浮桂棹,未几拂荆扉。 远树带行客,孤城当落晖。吾谋适不用,勿谓知音稀。《送友人》【唐】李白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描写友情的诗句(二)《送孟浩然之广陵》【唐】李白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渡荆门送别》【唐】李白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杜少府之任蜀州》【唐】王勃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送魏万之京》【唐】李颀朝闻游子唱离歌,昨夜微霜初度河。 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 关城曙色催寒近,御苑砧声向晚多。 莫是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芙蓉楼送辛渐》【唐】王昌龄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描写友情的诗句(三)《别董大》【唐】岑参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送李端》【唐】卢纶故关衰草遍,离别正堪悲。路出寒云外,人归暮雪时。 少孤为客早,多难识君迟。掩泣空相向,风尘何所期。《赋得暮雨送李胄》【唐】韦应物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 海门深不见,浦树远含滋。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送人东游》【唐】温庭筠荒戌落黄叶,浩然离故关。高风汉阳渡,初日郢门山。 江上几人在,天涯孤棹还。何当重相见,樽酒慰离颜。《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宋】杨万里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描写友情的诗句(四)《赠汪伦》【唐】李白李白乘舟将欲行, 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唐】王勃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送元二使安西》【唐】王维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芙蓉楼送辛渐》 【唐】王昌龄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唐】李白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扩展阅读:写友情的诗句

1、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2.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李白:《送友人》3.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4.渭城朝雨悒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送元二使安西》)5.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6.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别董大》)7.桃花潭水三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8.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9.轮台东门送君去,雪上空留马行处。(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10.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天之涯,海之角,知交半零落。一瓢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李叔同:《送别》)

上一篇:教师压力与情绪管理下一篇:全国造价工程师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