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会工作要健全内部检查监督约束机制

2022-09-1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一、完善会计内控机制的必要性与紧迫性

加强企业会计管理, 完善会计内控制度, 规范会计行为, 充分发挥会计职能作用, 是堵住会计风险“源头”的行之有效且意义重大的途径。这是因为, 健全的会计核算体系可以充分揭示会计风险, 严格的会计监督体系可以抑制会计风险, 严密的会计内控体系能够抵御防范会计风险。但是由于种种主客因素的影响, 目前企业会计基础工作仍较薄弱, 会计内控机制尚未健全, 不但使会计防范会计风险的独特作用不能充分发挥, 一定程度上还引发了企业的经营风险。具体表现为:

(一) 财会管理体制的分散, 不但削弱了一级法人的统一

集中经营功能, 同时由于受种种利益的驱动, 致使一些基层单位核算秩序混乱, 违规违法处理业务问题时常出现。

(二) 会计业务附属性强, 独立性差, 假证、假账、假表现象

屡禁不止, 企业会计“铁账、铁款、铁算盘”三铁的好传统没有坚持, 致使会计信息失真, 误导决策。

(三) 严密的会计内控体系尚未完全确立, 存在管理“漏洞”与“死角”, 会计差错、事故与案件时有发生。

(四) 会计运作手段落后, 电算化网络程度低, 会计信息汇

集速度慢, 集中处理能力差, 致使会计程序制约监督和参与经营管理职能弱化。

(五) 会计人员整体素质低, 业务能力差, 经营意识、法制观念淡薄, 致使一些单位有章不循, 有法不依。

因此, 尽快建立和完善会计内控机制, 不仅是全面提高会计工作质量和管理水平, 充分发挥会计职能作用的需要, 更是企业加强和完善内部控制, 防范化解会计风险的关键和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企业当前乃至今后一个时期认真研究并急待解决的一项紧迫任务。

二、建立和完善企业会计内控机制应采取的主要措施

为实现企业会计内控机制的上述客观要求, 本人认为应采取以下几项具体措施:

(一) 要建立内在动力机制, 提高会计人员整体素质

当会计就会有风险, 风险就在你我的身边, 对此各级领导及会计主管必须要有清醒的认识。必须把企业会计工作的重要性、风险性和责任性向大家讲清楚, 使全体会计从业人员对会计内控的意义、作用有较深刻的理解, 使会计内部控制的执行由开始的抵触、不理解到理解, 并变成自己的自觉行动。

一是要加强会计机构内部控制的学习, 使之当成一件大事来抓, 使大家能正确地区分内控建设和传统的管理思想的区别;

二是正确宣传会计风险的根源、危害及防范措施, 增强干部职工风险防范的信心;

三是结合实证会计案例的通报, 解剖麻雀, 揭示会计案件的易发性、多发性和隐蔽性, 提高会计从业人员对防范会计风险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 真正做到时时事事不忘资金安全, 自觉加强内部控制, 自动防范会计风险;

四是要对会计人员按管理层与操作层及各岗位职责的不同, 进行岗位资格培训、考试与考核, 全员持证上岗;要采取政治学习、岗位练兵、业务比赛等多种形式对会计人员进行政治思想、职业道德、法规制度、业务知识、操作技能和计算机知识的经常性教育培训;要实行会计人员等级管理制, 充分调动会计人员学业务、练技术、比贡献的积极性, 全面提高会计人员整体素质。

(二) 要建立内控领导体系和风险防范责任制

一个健全的控制体系, 必须辅之以完备的组织机构。会计内控的组织机构是建立一个能够对所有办理会计业务的部门实行有效管理的控制体系。一是统一的领导, 即办理会计业务的科室由一把手分管, 财务会计科对办理会计业务的其他核算中心部门具有检查、监督的职能。对此来加强对会计部门的管理、监督和指导, 督促其贯彻落实各项会计制度, 自觉执行会计核算操作规程。同时对薄弱环节, 采取措施予以加强, 从而杜绝重大差错事故的发生, 确保资金安全。三是要配备与业务操作人员相分离的内审人员也是非常必要的。

强化会计内控风险点的监控, 提高制度执行的可靠性。一是实现对风险进行事前防范、事中控制、事后监督的动态管理机制。首先, 会计人员按照会计制度规定受理审查会计凭证, 做到逐笔把关、逐笔办理、逐笔复核, 严把会计业务的事前审核关。其次, 强化会计主管的事中监督关, 会计主管对当日重要会计业务、关键业务环节进行重点检查, 将会计人员实际工作中的操作行为作为检查重点, 实现风险事中监控。再次, 抓实会计主管部门和会计监管员的再监督关, 定期或不定期地对全辖会计业务进行全面检查辅导和非现场监督, 把好事前防范和事后监督两个环节。通过实现全程监控, 及时控制会计人员因违章操作带来的风险隐患, 从源头上加强内控、防范风险, 从制度上和机制上加强内部管理、规范会计行为。二是以风险管理为核心, 通过会计监控系统对操作风险的识别、衡量和控制, 把风险点的控制纳入会计主管和监管员的日常监督中。在全面衡量各环节的风险度的基础上, 对高风险和风险多发的业务、时间、环节、人群予以重点关注, 制定风险控制措施, 建设风险隔离墙。三是建立风险测量预警机制, 将风险造成的损失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围内。

摘要:企业在业务经营和管理活动中经常会遭受经济损失、资金支付困难、经营严重亏损等因素, 会计风险不但直接威胁着企业资金的安全, 而且危及整个国民经济健康、持续、快速发展, 防范和化解会计风险已成为各企业工作的重中之重。

关键词:会计风险,监督,检查

上一篇:“借”出一片海阔天空——浅谈09年南京市高中《体育与健康》优秀课评选借班比赛下一篇:论环境监测中氨氮分析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