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科研系统设计

2022-06-0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高校科研系统设计

高校科研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践

关键词 高校 科研管理 信息系统

1引言

随着信息技术向管理工作全面渗透,高校科研管理应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进行创新改革,以开发和设计信息管理系统,从而实现对科研工作全方位和动态管理,确保科研事业向规范化方向发展。这有助于科研出成果和向成果转化,从而为高校科研水平不断提升提供支持和保障[1] 。

2开发和设计科研管理信息系统的重要性

近年来,高校十分重视科研,并加大了投入力度。随着科研项目越来越多、涉及范围越来越广,科研管理变得尤为重要。有效管理不仅能确保科研全过程规范化,也可以杜绝科研乱象。在信息技术与管理工作结合之前,高校科研管理主要由人来管理,因此项目申报、资金使用、成果鑒定、科技服务等难免出现失误和管理不周等问题,从而影响高校科研事业的发展。

应用科研管理信息系统可实现对整个科研过程的动态化和全方位管理。除了要对科研成本、项目立项、科研过程、科研成果等部分进行管理,还要做好科研评价管理、科研交流管理以及科研成果转化管理。另外,通过相关软件对各项数据资料进行分析,可发现科研活动的优势以及存在的问题,为改进管理方案提供科学依据。

3科研管理信息系统的框架设计

3.1系统设计

设计高校科研管理信息系统要从整体出发,依据实际管理需要做好规划和框架的搭建。本系统采用基于Java 语言开发的浏览器和服务器( Browser/Server,B/ S)形式的三层架构,数据库为MySQL,应用服务器为Tomcat 8.0,操作系统为Windows 10 系统。除此之外,科研管理信息系统还要具备兼容性以及与其他基础信息平台进行对接的数据接口,以实现数据共享,如与教务平台、财务管理系统、人事管理系统等进行信息分享和数据交换,从而更好地促进各项工作协同管理。此外,信息系统要服务于高校各项科研管理工作,同时要依据管理需求、结合科研工作中的各项事务建立管理模块,如科研人员管理模块、科研项目管理模块、科研成果管理模块、科研经费管理模块等。

3.2结构框架设计

高校科研管理在利用信息系统时还要做好科研考核评价管理和重点实验室管理。在科研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中,框架结构一般采用B/ S 形式,该框架结构便于采集信息、简化流程以及逐级分摊,从而有利于管理科研相关业务并得良好的管理成果。

3.3数据库设计

做好高校科研管理信息系统的数据库设计可以保证数据的安全性且满足项目管理相关需求,同时还有利于数据调整和变更以及提升系统管理能力。科研信息系统数据库表包括用户表、项目表、等待评审表、成果表、用户表、院系表等。

3.4功能模块设计

在设计系统时应围绕项目管理、依据项目涵盖的各项内容(如项目申报、可行性分析、项目立项、项目计划、项目研究过程、项目经费、参与人员、项目成果、成果应用等),进行全面有效的管理。

在设计系统架构时,应当建立共享平台,促进科研管理信息系统与人事系统、教务系统、财务系统的信息交换与共享。另外,在科研管理中要建立科研机构库、科研人员库、专家库等。科研管理的主要功能模块包含四个方面的内容:科研经费管理、科研项目管理、科研成果管理和科研系统管理(图1)。

科研经费管理主要涉及经费拨款管理、经费到账管理、经费查询、经费使用管理等;项目管理包含申报、进展、变更、结题管理等,同时还要提供综合查询服务;成果管理涉及验收和鉴定管理功能;科研成果管理包括论文、教材、获奖、专利等成果信息的增加、删除、修改、查询功能[2] ;系统管理涉及管理系统的用户、部门以及角色管理等功能。同时,科研管理信息系统可以提供综合查询、统计、数据上报、领导查询、数据导出等服务,以供高校领导、院系领导、科研管理人员查询和管理信息。

4科研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

4.1科研经费管理模块

在科研管理中应推动科研经费管理与财务管理一体化发展。此前,科研项目在推进的过程中与财务经费管理相互独立,没有及时交换和分享信息,不利于科研经费管理。基于此,对于科研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和实施必须强化经费管理。

重新建构经费管理框架,将其与项目管理建立联系实现对经费的全过程和动态化管理。高校要针对科研经费管理召开研讨会,研究和制定科研经费管理措施,并针对该部分资金管理设立独立的部门,由专人负责管理。同时,要完善和规范经费管理流程,对预算编制、经费到账、经费使用、经费核算等部分进行动态监督,做好各个环节的审核工作,以防止在使用科研经费的过程中出现违反规定和贪污经费的情况。利用科研信息管理进行经费管理必须包含上述管理内容,从而重新架构经费管理体系和优化经费管理流程。高校在科研经费管理中必须建立数据交换通道使财务系统和科研系统相互影响,为科研经费管理提供依据,提升财务管理成效。

在经费管理中必须抓好预算管理,科研人员在信息系统中录入相关信息时通常涉及预算管理。信息管理系统借助数据交换平台将项目预算等相关内容传递到财务系统中,以此提高业务协同管理能力,有助于提高经费管理成效。在科研管理中,经费管理尤为重要。其中,除了要做好预算管理、拨款管理、到账管理等工作,还要做好经费分配、经费统计、预算执行管理等工作。

经费管理具有一定的复杂性,除了要与财务信息交换数据信息外,还要规范管理流程。首先,科研院或者是各个学院根据科研项目类型,依据项目顺利推进需求,并在权衡比重的情况下合理分配经费。其次,财务系统要及时通过信息交换平台,将科研经费到账的实际状况实时传输到科研管理系统中。科研管理人员登录系统就能通过同步信息领取经费,并能查询和经费相关的信息;在学院经费管理中,通过信息管理系统即可查看和审核经费领取情况,并对全过程进行有效监督,从而保证经费管理信息的真实性;科研项目组在认领后合理分配资金,并制定分配表,将其共享到财务系统。最后,科研管理系统要对经费转账、减免费用等进行在线监督和审核等,并且就预算执行情况展开动态监督。当发现实际经费消耗与预算不同,应当调整和纠偏,以控制经费浪费,从而确保科研经费最大化利用。

4.2科研项目管理模块

科研项目管理包含横向项目、纵向项目、校级项目管理等。横向项目是指高校和企业在科研上进行合作,共同设立需要完成的项目[3] 。利用信息管理系统可以做好立项信息录入、合作计划管理、变更管理、结题管理、成果运用管理等。纵向项目以国家项目以及省市资金支持项目为主。在纵向项目管理中需要做好申请和汇报工作,对象为相关部门。为了简化流程,必须在科研管理信息系统中进行申报。在纵向项目申请通过以后,需在信息系统中录入相关信息,并做好立项登记,此时系统对项目展开管理。纵向项目申报涉及科研管理人员、院系、科研人员,科研管理人员负责申报批次管理、项目申报审核、申报结果登记管理等以及通知科研人员打印、盖章等。院系要进行申报审核,科研人员负责项目申报。

校级项目一定要通过系统进行申报,一般依照申报书采取在线申报法,同时还要借助相关控件进行自动配置,以减少信息录入量。在校级项目管理中,可利用信息系统搜集相关项目信息和资料,然后运用专家模块对项目申报书进行评审。经过评估后即可批准项目,科研管理部门则要进行立项登记。科研项目立项流程图如图2 所示。此外,无论是横向项目还是纵向项目、校级项目管理,都要利用经费管理功能模块。

4.3科研成果管理模块

科研成果管理包含论文和著作管理、专利管理、获奖管理、科技管理等。有效运用科研管理信息系统建立期刊库,并将所有论文和著作集中到期刊库,既有利于相关信息的查询,又可以使高校论文评估更为全面。在科研管理中,專利管理十分重要,为此可引入一些专门的专利管理软件。该类软件的功能十分强大———能够在管理中直接导入EXCEL 数据,并将相关信息汇总至系统,如单位、姓名等。依靠相关信息直接匹配校内人员,专利管理就更为方便、快捷。专利管理分为国外、国内领域,同时包含PCT 专利,对此开发不同的管理功能和管理模块可以提高专利管理的针对性。

除了上述管理内容,在科研管理中利用信息系统可对科研基地、科研重点实验室等进行较好管理,同时可以实现系统权限管理。系统权限管理包含数据管理权限、菜单管理权限和项目管理权限,其不但能确保科研管理的安全性,还能满足各类权限管理要求。利用信息管理系统能够对科研项目、科研成果等进行统计,通过查询模块则可以快速获取相关信息,从而提升科研管理成效[4] 。

5结语

有效运用科研管理信息系统有利于资源整合和提升组织协调能力,从而实现提高科研管理效率和控制科研成本的目标。故而,高校要抓好科研管理,加快信息系统建设步伐,设计和开发适应性强和实用性强的信息管理系统,以推进科研管理规范化、科学化、全面化、精细化、自动化发展。

作者:郭沙沙

第2篇:面向高校科研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摘 要:本文以实现学院网络化科研管理平台为目标,阐述了平台的建设背景、需求分析、系统设计和实现等过程的方法和内容。该平台以校园网络为基础,利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数据库技术实现了面向教职工的开放式网络平台,提供了科研项目申请、审核、项目结题、科研经费管理等工作的“一站式”服务,具有对科研项目、研究论文和科研奖励等相关成果的自助录入、自动统计分析和绩效计算功能。平台可为高校的科研管理工作提供便捷高效的网络服务和可靠的绩效考核工作,满足了高校科研管理工作的具体需求。

关键词:科研管理;科研管理系统;B/S;MVC

0 引 言

在高校促進科学研究、知识创新的同时,科研管理工作也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而变化。传统的科研管理方式容易出现统计混乱,科研成果交接过程资料丢失,科研成果质量判定产生偏差等情况。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通过开发科研管理系统将科研项目管理、科研成果统计等工作整合在一个网络平台上,实现科研管理工作网络化,为学院教师及科研管理人员提供便利的服务。

1 系统需求分析

1.1 系统用户分析

科研管理系统是一个开放式的、资源共享式的管理平台,向全校教师及科研管理人员提供网络化的便捷服务。通过学院科研工作的调研和分析,学院参与科研工作和科研管理工作的人员有:主管科研工作的校领导、校科研处的科研管理人员、系部科研负责人、科研人员。在科研管理工作中,将不同的工作职责细分到主管科研工作的校领导、校科研处的科研管理人员、系部科研负责人这三个层级中,各单位工作人员在科研管理系统中通过网络协调工作。

1.2 院级科研项目管理工作分析

首先分析学院科研管理工作流程及各部门人员职责,再根据部门及人员之间的业务关系,运用UML用例图设计业务关系模型。学院科研管理工作业务关系模型图如图1所示。

通过与学院各部门及参与科研工作的人员进行调研和分析,各部门及人员在科研管理工作中的职责是:科研处管理人员负责下发科研申报条件、科研项目审核、科研经费管理、科研项目结题验收、科研成果验收;科研人员申请科研项目、科研项目结题、提交科研成果;系部科研负责人负责项目申请初审、项目中期检查、项目结题初审、科研成果统计及科研经费审核;校科研领导负责科研项目结题终审、决策分析。

1.3 系统功能模块分析

1.3.1 系统用户管理功能模块

系统用户分为科研管理人员、科研人员、系部科研负责人、校科研领导。系统管理员主要对负责科研管理的工作人员的权限进行管理,同时对用户账号进行增加、删除、修改工作,并根据用户的职能分配相应的管理权限,分配到管理权限的用户有:科研管理人员、系部科研负责人、校科研领导。

1.3.2 部门管理功能模块

部门管理功能模块是由系统管理员对学院党群部门、行政部门、二级学院、教辅部门、学院各团体组织进行添加、删除、修改操作。

1.3.3 科研综合管理功能模块

科研综合管理功能模块包括科研项目申请管理、科研项目预算管理、科研项目进度管理、科研项目结题管理、科研项目经费管理、科研成果管理。

(1)科研项目申请管理:科研用户登录系统填写申请项目基本信息,提交后由系部科研负责人进行初步审核,确认提交的项目申请信息完整;审核通过后由学院科研管理员进行复审,确认申请的项目符合学院的科研标准;最后由学院科研领导终审,通过审批确认立项。

(2)科研项目预算管理:科研人员申请科研项目的预算要与项目申请一起提交,提交后由系部科研负责人初审;审核通过后由学院科研管理员进行复审。

(3)科研项目进度管理:科研项目立项后,科研管理人员为了能够准确监督科研人员的科研工作进度,科研人员要按照学院科研处管理条例中规定的时间,上传自己科研工作进度资料。

(4)科研项目结题管理:科研人员需要向学院科研处提交结题资料;科研处查看结题资料后记录结题申请;由系部负责人、科研处、学院科研领导分别审核结题资料后,确定科研人员已完成整个科研工作,准许项目结题。

(5)科研项目经费管理:科研人员根据项目的完成情况,按照学院科研经费报销的相关规定填写报销申请;由系部科研负责人进行初审;再由学院科研处进行复审,确认报销经费与科研项目预算经费挂钩;然后由学院科研领导进行终审。

(6)科研成果管理:科研人员发表论文、完成横向或纵向科研工作的科研成果,将成果电子版以及成果类型、期刊名、刊号、发表日期等成果资料上传到系统,由科研管理员做统计工作。

2 系统设计与实现

2.1 系统框架设计

系统的主功能模块分为四个模块:系统用户管理、科研部门管理、科研综合管理、科研成果查询统计;在核心业务模块下有科研项目申请、科研项目审核、科研项目结题评审、科研经费管理、科研成果管理这五项核心业务功能;系统同时也涉及对数据库的操作和对系统的操作。总体功能模块如图2所示。

2.2 系统主功能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2.2.1 系统用户管理模块

系统超级管理员在此模块下可以增加、删除、修改、查询系统用户,并对系统用户权限进行分配。可创建用户有:科研管理员、系部科研负责人、学院科研领导、科研人员。系部科研负责人拥有增加、删除、修改、查询本系部科研人员权限。在系统用户管理功能模块中设计了Class UserManage类,在该类中添加了成员变量UserID、UserNum、UserName、UserPost、UserSpecial、UserDepartment、UserInformation,还设计了添加用户功能函数AddUser()、删除系统用户功能函数DeleteUser()、修改系统用户功能函数UpdateUser()等。

2.2.2 科研部门管理模塊

科研部门管理模块用于对学院的各行政部门、学院教学部门进行增加、删除、修改操作。在科研部门管理功能模块中设计了Class DepartmentManage类,在该类中添加了成员变量DepartmentID、DepartmentName,以及添加部门功能函数AddDepartment()、删除部门功能函数DeleteDepartment()、修改部门功能函数UpdateDepartment()。

2.2.3 科研综合管理模块

科研综合管理功能模块实现了科研项目申请、审核、结题、科研成果上传的全部流程。该模块为系统核心功能模块,其中包含科研项目申请、科研项目审核、科研经费管理、科研成果管理这四项子功能。

(1)科研项目申请:科研人员在学院发布的科研项目申请周期内登录系统,按照规定要求填写申报信息后提交科研项目申请。项目申请提交后需要等待审核通过才能确定立项。科研项目立项需要经过系部科研负责人初审、科研管理员复审、学院科研领导终审确定立项三个步骤。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驳回申请情况,科研申请将退回至科研人员,由科研人员重新修改申请后再次提交。全部通过审核的申请则被确定立项。在科研项目审核模块中设计了Class CheckResearch类。在该类中添加了审核通过功能函数Approve()、驳回功能函数Reject()以及生成项目编号ReactProjectNum()等主要功能函数。

(2)科研项目审核:其中包括科研项目的中期检查和结题评审,科研项目需要经过中期检查和结题验收后方能结题。中期检查是由科研处科研管理员与部门科研负责人,在项目进度中期对科研项目的一次进度检查工作,监督科研人员的科研进度完成情况。结题验收是在结题汇报会议上由科研管理员与该领域专家一同评审,给出评审结果。科研管理员将评审结果上报给校科研领导查阅,由校科研领导做最后的结题终审工作。

(3)科研经费管理:科研经费管理模块是管理科研项目经费的使用情况,并对科研经费分配比例进行控制。具体内容如下:

经费设置:根据项目的类型设置相应的经费提取比例。

项目经费:查看所有科研项目经费使用情况。并统计出所有项目经费总计、到账合计、支出合计、经费余额等信息。

到账经费:科研项目按照横向、纵向、院级、省级、国家级等分类,将项目资金打入项目账户。

支出经费:查看科研人员支出科研经费的信息。

(4)科研成果管理:科研成果管理模块分为科研人员上传科研成果和科研管理员统计学院年度科研成果,并对科研成果进行增删改查工作,同时对科研人员上传的科研成果进行审核。

2.2.4 科研成果统计查询模块

为了给学院提供关于全院年度科研工作完成结果的汇总信息,将最终形成的科研数据进行合并,并将统计结果按照年度进行统计,统计结果按照学院规定的科研评审制度评分,将最终结果形成统计报表,供学院年度考核工作使用。

(1)设计统计报表模板:模板内容包括了科研人员的姓名、所属部门、科研成果类型、科研成果名称、科研成果级别、本人排名、得分等信息。

(2)科研绩效统计:将科研人员的科研成果按照国家级、省级、院级进行分类打分。本系统按照学院的科研制度制定评分为国家级科研成果40分,省级科研成果30分,院级科研成果20分,最后将评分结果计入科研人员科研绩效分中。

(3)数据库检索:根据条件从数据库检索出需要查询报表的信息,然后用PHP语言解析数据后,将结果填写到报表相应的位置。

3 结 论

本文结合学院目前科研管理工作的现状,通过与学院各系部及科研管理单位的充分沟通调研,分析了学院科研管理的整个流程及用户需求,了解了用户对于系统的需求度,对科研管理流程、用户结构、系统功能需求展开分析,并建立系统用例模型。在MVC模式下,采用动态与静态模型相结合,开发了一套基于B/S结构的科研与论文管理系统。该系统融合了学院现有资源,将参与科研工作的单位与人员整合到一起,实现了科研管理工作的一站式服务。系统的功能性方面满足了学院科研部门的工作需求,提高了科研管理工作的效率,确保了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经过用户的测试,系统能够满足学院科研管理的基本需求。

参考文献:

[1] 谢显中.计算机科研管理系统研究 [J].川东学刊,1994 (4):66.

[2] 王春华.高校科技创新研究的一部力作——《高等学校科技创新的实践与发展取向》评介 [J].山东社会科学,2011(3):179.

[3] 李辰蕊.我国高校科研工作信息管理问题初探 [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8(1):184-185.

[4] 涂玉波.四川科技职业学院科研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D].成都:电子科技大学,2017.

[5] 张海英,王红.高校科研管理信息系统的优化设计 [J].科技风,2014(21):263.

作者简介:任晓磊(1983-),男,汉族,山西太原人,实验师,工程硕士,研究方向:计算机技术应用、软件开发。

作者:任晓磊

第3篇:高校科研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摘要:以广州商学院为例,介绍了高校科研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背景意义,以及功能模块的设计与实现。科研管理信息系统采用响应式布局设计和模块化开发,选用ASP.NET技术作为开发平台,利用ADO.NET对象模型实现前后端的数据交互,后台选用Microsoft SQL Server 2008作为数据库管理系统,页面显示部分采用了HTML5、Css3、ECharts3、和Bootstrap3开发框架,能够兼容多种设备和浏览器使用。系统设计并实现了用户信息管理、科研项目管理、论文管理、成果管理、数据统计分析、专家管理及项目和论文的专家评审管理等功能。高校科研管理信息系统能够实现科研工作者与科研管理部门之间的数据共享,做到“互联网+科研”的深度融合。

关键词:科研管理;信息系统;统计分析;高校

Design and Development of Scientific Research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LIU Lian-hua, LIN Jian-wen

(School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Engineering Guangzhou College of Commerce, Guangzhou 511363, China)

Key words: scientific research management;information system;statistical analysis;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1 系统开发的背景意义

科研活动和科研能力对反映一所高校综合实力指标的比重不断加大[1],而科研管理在手工操作时代的工作程序却非常烦琐,一方面,容易产生重复采集数据的情况;另一方面,在整个统计管理过程中产生大量的纸质文件也不便保存和管理。除此以外,科研管理人员不能及时了解本校教师的科研情况,对科研成果奖励计算效率低,不利于提升高校的科研管理水平,也难以激发教师参与科研项目的积极性。

广州商学院作为广东省第一所由独立学院转设的普通本科高校、“中国一流民办大学”,学校领导对于科研工作的开展一直以来都非常地重视,并且设有专门的科研管理部门对于教师的科研项目和发表的学术论文进行管理。但是,在日常的管理的过程中仍然使用传统的手工管理方式,需要教师层层提交纸质的科研证明材料。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通过将传统的手工科研管理模式转化成信息化管理,能够整合传统科研工作流程,为决策层提供真实有效的依据;同时,也是推动广州商学院科研管理水平提升的有效途径,是未来科研管理工作的发展目标。

2 系统开发的目标

2.1 系统流程

广州商学院科研管理工作的核心业务流程大概有以下几个阶段:首先是学校科研处发布各项信息,其次本校教师进行相应的材料整理上报,经过各二级学院或所属单位科研管理負责人审核后上报校科研处,最后经过科研处推荐专家进行相应的评审后完成结果确认。

通过设计开发广州商学院科研管理信息系统,能够将以上各个阶段的科研管理工作流程通过信息化管理实现,形成一个开放、共享并且能够实时更新的科研信息管理平台,从而打破传统科研管理方法中不能全面、实时、准确掌握学校相关科研信息的壁垒,为学校领导开展各类科研决策提供支持和帮助,为科研管理部门工作人员和教师开展科研活动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2-3]。系统流程图如图1所示:

2.2系统功能概要

科研管理信息系统有管理员、教师和专家三类用户。根据使用权限的不同,所能操作的功能也不同,专家能够对科研项目和学术论文进行评审管理;普通教师能进行信息浏览、项目管理、论文管理、成果管理、统计分析、数据管理、文档管理等操作,而管理员除了上述功能外还有人员管理、奖励管理、专家管理、系统管理等操作权限。系统用例图如图2所示。

3系统主要功能模块介绍

系统为用户提供了专门的门户网页作为系统登录的入口。在门户网页中,所有的用户都能浏览本校最新的科研管理动态,包括新闻通知、科研动态、各类项目申报书下载、常用链接等。门户网页功能模块图如图3所示。

3.1教师功能模块

教师在登录科研管理信息系统后,可以获得以下功能模块的操作权限,并根据自身的需求进行相关的科研项目和学术论文的登记和管理,教师功能模块如图4所示。

1) 科研信息浏览:用户可以在系统内浏览科研新闻动态、规章制度。

2) 用户登录:用户进入相应的登录界面,输入用户名和密码之后提交页面。若用户名或密码输入不正确,系统将返回到登录页面;若用户名和密码输入正确,系统将转发页面到系统首页。

3) 用户注册:用户在门户网页进行注册操作,操作成功后需要等待系统管理员进行审核后才能登录系统。

4) 项目申报:用户可以在系统上申报自己已经立项的科研项目信息。

5) 项目结项:用户在项目研究期限到期后提交结项材料,申请项目结项。

6) 论文管理:用户可以在系统内登记个人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信息。

7) 成果管理:用户可以对已经登记的项目成果和论文进行管理。

8) 专家系统:用户能够提交申请,成为评审专家。

9) 文档管理:用户个人可以下载相关文件。

10) 信息管理:用户可以在个人中心对个人信息进行管理。

3.2专家功能模块

1) 推荐功能:根据专家登记信息,系统自动进行评审项目推荐。

2) 项目评审:查看用户提交的项目信息,给出评审意见。

3) 结项审核:查看用户提交的结项材料,给出结项认定。

4) 论文评审:查看用户提交的学术论文信息,给出评审意见。

科研管理信息系统专家功能模块如图5所示。

3.3管理员功能模块

1) 用户管理:管理员可以查看和修改用户的信息,并且可以删除用户信息。

2) 项目管理:管理员可以对用户申报的项目信息进行增、删、改、查操作。

3) 论文管理:管理员可以对用户申报的论文信息进行增、删、改、查操作。

4) 数据分析:根据用户登记科研信息,对科研成果进行统计分析,并且能够导出相关图表。

5) 系统管理:管理员可以对系统进行管理,包括对系统数据库进行备份操作和数据库还原操作。

6) 科研新闻:管理员可以发布科研新闻动态,修改已发布的新闻信息。

7) 专家管理:对申请成为专家的用户进行审批,对已经成为专家的用户进行管理。

8) 奖励管理:增加修改科研项目和论文成果的奖励计算公式。

9) 文档管理:管理员可以对系统内各类文件进行管理。

10 )数据管理:导入、导出系统数据库内的数据。

11) 用户退出:管理员和用户登录系统后,单击“退出”链接,系统将销毁与会话有关的资源,返回到登录页面。

科研管理信息系统管理员功能模块如图6所示。

4 系统功能实现

4.1系统首页

系统首页的设计效果关系到系统的建设及形象宣传,系统首页应该是信息含量较高、内容较丰富的宣传平台,本系统主要包含以下内容:1)系统菜单导航、2)用户注册及登录、3)科研新闻动态、4)规章制度、资料下载、5)专家评审系统入口、6)后台登录入口:为管理员进入后台提供一个入口、7)常用网页连接。本系统以Bootstrap前端开发框架为基础进行页面开发设计,在各页面中都使用了Bootstrap的网格系统,能够使页面随着用户屏幕大小的改变而改变。

在系统门户网页中还为用户提供本校科研成果信息,帮助教师及时了解相关的科研动态,但需要注意的是科研成果属于保密性较高的资料,因此需要设置一定的权限,让有权限的用户才能查询,并且管理员可以随时控制用户查询条件的权限。本系统将查询条件添加到数据库条件表中,并设置了权限字段,通过采用六级联动让用户能够自由选择想要查询的科研成果信息。

4.2教师后台首页

教师通过登录验证后将进入科研管理信息系统用户后台首页,此页设置了在线访客数、待审核的科研项目、学术论文等信息,教师点击即可跳转到相关的链接页面查看详细信息,其中,访客数量采用对系统Session用户对象进行统计,通过Application[" "]方法进行赋值。

4.3科研项目管理页

科研项目管理在整个科研管理信息系统中属于核心功能模块,教师能够通过此功能模块真正实现无纸化办公,到达数据共享的目的。教师在登錄系统后,可以对自己申报的科研项目进行管理,如查询、申报项目、提交结项材料等。

4.4科研项目申报页

教师可以在项目申报页中进行科研项目的登记申报,需要提供科研项目的基本信息,如:项目名称、项目类型、项目等级、研究周期、是否有项目经费、预期成果类型和申报材料附件等。

4.5专家系统页面

科研管理信息系统设置专家评审系统,专家可以参与科研项目和学术论文的审核,而普通教师可以申请成为评审专家,同时,系统提供智能推荐的功能,因此在教师申请成为专家时需要提供个人科研情况的详细信息,从而提供系统推荐的准确率。

系统推荐主要采取四项指标进行算术平均数的计算,分别为人才指标、科研指标、文献指标、获奖指标[4]。当算数平均数结果相同时,系统会按照人才指标的得分高低进行排序推荐。除此之外,教师已经通过审核成为专家时,系统会自动跳转进入专家评审系统后台页面,防止用户多次申请提交。

4.6专家评审页面

专家能够对教师提交的科研项目和学术论文进行评审,当教师提交的文件为PDF格式时,系统能够提供文件在线预览的功能,专家无须另外下载进行查看。当系统对科研成果奖励计算错误时,专家可以进行更正,并且系统会自动将专家的修改后的奖励结果存入数据库内,并对错误信息进行更正,当下次再遇上相同等级的科研成果时将按照新的方法进行计算。

4.7管理员后台首页

管理员登录系统后,进入管理员后台首页,通过系统主界面左侧菜单导航栏或顶部工具栏进行相应功能模块的操作,顶部工具栏显示登录用户信息,并实现通过链接方式进入个人中心、帮助中心、退出登录等功能。而左侧菜单栏则实现了通过快捷方式进入系统功能模块,单击相应的功能模块后,在工具栏下方将显示相应模块的操作界面。

4.8科研奖励管理

广州商学院为鼓励教职员工积极开展科学研究,提高学校科学研究水平,对积极参与科研的教职员工给予一定的科研奖励。本系统中,用户科研项目和学术论文的发表的奖励由系统自动计算完成,但是需要管理员提前添加相关的奖励计算公式。

在科研项目奖励中,根据科研项目是否有配套经费、项目等级分别设定不同的科研项目配套经费奖励。计算方法为:经费额×a%﹢X元,其中,a%代表项目等级所对应的奖励计算百分比,X代表项目等级对应的奖励金额。并且,计算经费额时,不含学校配套资助经费。若无拨付经费或无规定配套资助经费,学校给予资助经费则按项目等级酌情给予资助经费。

学术论文类奖励则按照论文的类型和期刊等级进行划分,其中,与其他论文奖励有较大不同的是科技类学术论文顶尖奖励,即:SCI 期刊学术论文按期刊影响因子(IF)给予奖励。若影响因子小数点之前的数为N,则每篇奖励N+1 万元。根据这一特点,系统在数据库中增加了期刊表,在用户填写完记录后,根据用户所填写的期刊信息与期刊表中的记录进行对比,给出奖励金额建议。

4.9 统计分析页

科研管理工作需要统计每一年各学院的科研情况,为学校领导进行决策提供依据。为了方便管理员进行统计,系统提供统计分析的功能,根据数据库所存入的记录,借助百度数据可视化工具ECharts进行数据统计的展示。

管理员进行统计分析操作时不受权限的限制,能够根据自身的需要进行统计分析。首先,系统前端页面根据管理员所选择的条件通过JavaScript接受后台传输的查询语句以及图形外观。其次,通过Ajax传值到Handler.ashx类方法中,并由类方法调用Echarts的API。再者,初始化不具有类型解析程序的JavaScriptSerializer类的新实例,并将对象转换为JSON字符串并赋值给结果,最后,向页面返回结果,显示具体的统计图形。

5 结束语

科研管理信息系统采用MVC框架构建,使用C#语言作为后端开发语言,通过封装类调用ADO.NET类库的方法实现前后台的数据就交互[5]。系统能够实现对用户信息管理、科研项目管理、论文管理、成果管理、数据统计分析、专家管理及项目和论文的专家评审管理,同时也能进行数据管理、文档管理及系统管理。

系统对专家系统进行了推荐算法的设计和优化,在奖励计算模块,通过获取教师上传的科研信息与数据库奖励表的信息进行对比判断,自动计算奖励金额。在论文奖励计算中,系统还设置了期刊表,并且通过数据挖掘提前录入13739条记录。除此之外,系统在运行过程中,还能对期刊信息进行智能补充和完善。用户在操作时,当期刊表不存在此期刊记录,系统会自动进行补充,当期刊所对应的奖励金额不正确时,系统会对该期刊的奖励等级和金额进行修改。系统提供了可高度个性化的科研成果统计分析,能够实现将教师登记的科研成果包括科研项目和学术论文,通过扇形图或柱状图的形式进行展示,并且用户能够很方便的以图片或文本的方式将分析结果导出,减少科研人员在统计分析时的工作量。通过使用本系统,能够达到将传统手工科研管理模式实现信息化处理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钱小红, 谢素萍. 高校科研管理信息系统构建与完善路径研究[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5(1).

[2] 胡顺义. 基于Web的高校科研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10(9).

[3] 吕浩音, 郭涛. 基于校园网/互联网高校科研管理系统的分析开发与研究[J]. 福建电脑,2016(2).

[4] 王小霞. 基于Hibernate框架的科研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微型机与应用,2017(23).

[5] 莫绍强, 刘江林. 基于分层结构的高校科研管理信息系统架构设計[J]. 现代电子技术,2017(9).

【通联编辑:王力】

作者:刘莲花 林建文

第4篇:高校科研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开题报告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学生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学院

专业

交稿日期信息技术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2011年11月8日

教务处制

一、开题报告

第5篇:高校学生网上评教系统的设计

摘 要随着社会的进步,提高教学质量、增强高校之间的生源竞争力已成为每一所高校的重要工作。提高教学质量首要处理的问题即对教学质量以及水平进行改进和提高,因此对高校进行客观、合理的评教,大大有助于及时改进教学,提高高校整体教学质量。传统的以“座谈会”和“问卷调查”为主进行的教学质量评价和分析其主要的弊端在于测评工作量大、费用高、耗时长,测评指标权重的确定缺实时调整与角度的可观性等等。目前随着网络信息化技术的不断成熟和完善,提出了“网上评教”的新的评教模式,渐渐地,学生网上评教成为当前高校学生评教活动的主流方式。

【关键词】高校评教 在线教学 质量管理 b/s模式

1 高校网上评教系统设计目标和原则

1.1 系统设计目标

网上评教系统的设计目标是设计一套符合高校需求的应用系统,满足需求分析的结果。从软硬件的架构、功能构成、实施方案等方面开展工作。

完成高校网上评教基础平台建设,分别对评教参数管理开发、评教方案管理开发、评教结果管理开发和系统管理开发,实现了高校内部教务管理尤其是教学质量评价管理的统一化、集成化、标准化。

通过网上评教系统的实施带动高校教学质量意识的提高,重视教学数据的收集与分析挖掘,实现信息资源共享,保证该局域网与将来建成的全国高校网络之间的联接和信息交换。

1.2 系统设计原则

本系统的设计原则如下:

1.2.1 实用性原则

系统的实用性是一个系统能推广应用的前提,为了保证系统的实用性的要求,需要在系统的实施过程中严格按照软件工程的规范进行系统的需求分析、系统设计与实现。软件测试要贯穿系统开发始终,测试用例的选择要根据需求分析结果制定,充分满足用户需求。实用性还体现在系统设计界面的人性化,界面要友好,用户的使用体验佳。

总之实用性是一个信息系统能够成功上线运行并最终通过验收的重要前提,本系统的设计严格遵守了这一原则。

1.2.2 安全性原则

高校网上评教系统不但关系教师的教学水平的评价而且还关系到学校教学质量的持续改进,该系统属于高校核心管理信息系统,系统内容会涉及高校的重要信息,为此系统的安全性就显得尤为重要。在系统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安全方面的需求,主要需要注意系统的账户安全、外部访问安全、系统防入侵、数据安全、系统安全审计等方面的因素。

1.2.3 稳定性原则

一个好的信息系统必须能够长期稳定的运行,系统具有较强的容错能力,在用户操作错误的情况下依然能够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不能因为偶然的事件导致系统的崩溃,影响系统的正常使用。

1.2.4 规范性原则

任何系统的开发都要遵循一定的行业规范,对于高校网上评教系统来说要遵循高校的信息系统的统一要求,统一风格。规范性的原则还包括在系统实施过程中要严格按照软件工程的思想进行分阶段设计开发,阶段交付物也要按照标准的要求完整提供。规范性还要求系统开发过程要团队开发,分工清晰、任务明确,文档规范。

1.2.5 先进性原则

高校网上评教系统在国外已经运行多年,因此本系统在开发时要充分考虑系统设计的整体先进性,发挥系统的后发优势。系统的先进性硬件方面的服务器的选型、存储系统的配置,软件方面主要考虑采用稳定性更好有众多应用业绩的主流技术的采用。

1.2.6 易操作性原则

系统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使用,达到对实际工作中的业务处理。要想用的好,就必须在易操作方面多加考虑。易操作性说的简单点就是能一步完成的工作在满足需求的情况下尽量不要两步完成。系统开发多站在使用者的角度考虑问题,用户测试过程要及早安排,用户体验反馈要认真对待,制定系统的解决方案。

1.2.7 可维护性原则

系统设计不但要考虑到正常运行的需求,还要考虑系统在各种极端情况下系统的运行。针对系统可能会出现的数据丢失、进程死掉等问题,逐一制定完整的可维护方案。最大程度的保证系统的可维护性。

2 高校网上评教系统数据访问架构设计

2.1 系统总体框架

考虑在我国高校内部多建成了自己的校园局域网,校园局域网络已经覆盖至每个学生寝室和每个学院办公室,因此本高校评教系统建议采用浏览器/服务器即b/s模式,浏览器/服务器b/s模式免去了客户机/服务器这种传统实施在客户端部署程序的过程,用户只需要借助本机的浏览器既可以访问和操作管理系统。在设计时考虑到信息的共享以及扩大系统的可访问覆盖范围,可以在服务器端设置防火墙与外网隔离,外部用户通过vpn的以授权专用数据隧道的方式与服务器交换数据。浏览器/服务器这样的模式是在客户机/服务器模式上的扩展和优化,该模式的采用使得设计者只需要关注服务器端业务逻辑的分析和开发,这样大大节省了系统的开发和测试的时间,用户使用通用浏览器就可进行操作和访问系统,不仅快速还减少了维护人员的工作量,真正做到终端系统的免安装;另外这种基于浏览器客户端的系统可以更好的支持跨平台提供的服务,不同的平台对于用户来说体验是一样的。

2.2 系统数据访问架构

结合诸多的安全机制策略采用基于角色访问控制的方案,拥有最高管理权限的角色只能为一小部分,一个用户的角色权限可以进行叠加。这种安全机制提供了比前两者更加丰富的保护内容,这种采用了自主访问控制型、强制访问控制模型和基于角色访问控制模型三种模式相融合的方式进行的模式更具有优越性和灵活性。

2.3 软件功能架构

高校网上教评系统的功能架构,如图1所示。

高校网上教评管理系统主要包括系统管理模块、评教参数管理模块、评教方案管理模块和评分结果管理四大管理功能模块。其中系统管理功能模块又包括角色权限管理子功能、用户账户管理子功能、数据维护管理子功能等。系统管理的权限分配给具有系统管理权限的系统管理员,本系统所有基础数据由系统管理员负责管理工作,如此的设计保证系统正常的运行。评教参数管理功能涵盖了评教项管理子功能、评教表管理子功能和评教标准管理子功能。在该功能模块中同时需要系统管理员对期初的评教标准进行相应的上传添加功能,同时需要对基本的评教项和评教表进行相应的设置界定。评教方案管理子功能涵盖了教师评教管理子功能、课程评教管理子功能和院系评教管理子功能。该模块是本高校网上评教系统的核心功能模块之一。评分结果管理包括评教结果统计子功能、教师评教统计子功能、学期教师评教汇总子功能,单项评估统计查询,评教总分统计查询子功能。

“网上评教”形式的运用,使高校管理人员和老师能够及时地收集和反馈教学信息,调整教学方法,改善教学质量,提高全校教师的整体教学水平;能够更好地满足客观、公正、透明、民主以及实现督导与教师、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生三方及时沟通的要求,提高办学水平。

参考文献

[1]闫枫.高校“学生评教”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j].职业教育,2008,5:166.

[2]谢谷萍.高校学生网上评教探析[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2008,8:129.

[3]张祥瑛.我校“学生网上评教”探索与实践[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9,11:55.

作者简介

李群英(1972-),女,四川省乐山市人。现供职于乐山职业技术学院。主要研究方向为计算机科学技术及应用。

第6篇:高校学生公寓管理系统设计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高校学生公寓管理系统设计

学生姓名

学号

系别

专业计算机毕业设计

届别

指导教师

职称

年月日

第7篇:普通高校学生信息管理系统规划与设计

摘 要

二十一世纪是信息时代,计算机技术蓬勃发展,信息技术已成为本世纪的支柱产业。特别是Internet技术的高速发展,使得当今社会信息量剧增,这样一来我们就可以方便的获得世界各地的有用信息。但与此同时,有效的组织和存储这大量的信息以提供方便的查询,却是一件需要解决的事情。数据库的概念和技术正是我们对大量信息进行合理组织、存储和管理事物的解决之道。

随着各种不同应用领域对数据库管理的进一步需求,数据库技术的重要性越来越为人们所熟知。目前,不仅在大、中、小、微等各种机型上都配有数据库管理系统,各行业的信息系统,以及Internet上的信息系统也大都离不开数据库的支持,因此数据库已成为信息社会的重要基础设施。

本设计开发了一个用于学校内部管理学生信息的管理系统,它的出现使得学校可以对学生信息进行规范的管理、科学的统计和快速的查询和修改,从而减少学生信息管理方面的工作量。设计在安全保密方面,通过用户登录权限和密码的设置来初步实现,但安全性还是不高,有待于以后加强。在界面部分为使系统有很高的可操作性,界面设计时充分考虑管理人员的习惯,使得操作简单便易,数据录入迅速、规范、可靠;统计准确,制表灵活,适应力强,容易扩充,具有易用性、灵活性、开放性与可视性等。设计以Visual Basic 6.0为主要开发平台进行系统的开发,结合Microsoft SQL 2000的数据库管理系统完成数据库设计以及管理。

关键词:数据库, Visual Basic 6.0, Microsoft SQL sever 2000

目 录

第1章 绪论 ·················································································································· 1

1.1 发展现状与趋势 ···································································································· 1 1.2 现有系统分析 ········································································································ 2 1.3 可行性分析 ············································································································ 2 1.4开发工具简介 ········································································································· 3 1.4.1 Visual Basic 6.0 简介 ·············································································· 3 1.4.2 Microsoft SQL 2000 简介 ·········································································· 3 第2章 系统分析 ········································································································· 5

2.1系统主要任务与要求 ························································································· 5 2.1系统数据分析 ····································································································· 7 第3章 数据库设计 ···································································································· 8 3.1 数据库设置 ····································································································· 9 3.2 概念结构E-R图设计 ··················································································· 10 3.3 逻辑结构设计 ································································································ 11 第4章 系统详细设计与实现 ················································································ 11 4.1 方法概要 ··········································································································· 12 4.1.1 模块化设计 ······························································································· 12 4.1.2 对话设计 ··································································································· 12 4.2 安全保密设计 ··································································································· 14 4.3 模块简介 ··········································································································· 14 4.4 窗体设计 ··········································································································· 15 4.4.1 系统用户管理模块的创建 ······································································· 16 4.4.2 学籍管理模块的创建 ··············································································· 18 4.4.3 成绩管理模块的创建 ··············································································· 21 4.4.4 档案管理模块的创建 ··············································································· 26 4.4.5 就业管理模块的创建 ··············································································· 28 4.5 子系统整合 ······································································································· 30 4.6 帮助模块设计 ··································································································· 30 4.7 系统的编译 ······································································································· 34 4.8 程序运行的环境 ······························································································· 36 结 论 ··········································································································· 37 参考文献 ····································································································· 40 致 谢 ··········································································································· 41 附 录 ··········································································································· 42

图3.5系统主界面

图3.6系统登录界面

图3.7添加学籍模块

图3.8添加班级信息窗体

图3.9添加成绩信息

图3.10查询成绩模块

3.11修改班级信息窗体

图3.12学生信息添加窗体

图3.13学生信息修改

图3.14学生信息添加

图3.15毕业生信息

图3.17毕业生信息修改

图3.18毕业生信息查询

图3.19毕业生信息删除

图3.21导入备份模块

图3.24系统登录

图3.27查询学籍信息 Powered by 计算机毕业论文网http:// 提供 如果需要详细内容请与QQ:4991024联系

第8篇:基于WEB技术的科研项目验收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龙源期刊网 http://.cn

基于WEB技术的科研项目验收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作者:赵丽叶 李志敏

来源:《科技创新导报》2012年第24期

摘要:目前大多数科研课题管理系统都实现了课题的申报、评审、立项等工作,而后期的过程管理、验收管理过程还缺少科学的信息化流程。本文提出了基于J2EE的SSM框架的科研项目验收的网上个人申请、管理员审核以及专家评审的整个过程的解决方案,真正简化了科研项目验收过程,实现了科研项目验收管理过程的科学化、高效性和公平性。

关键词:项目验收管理 信息化流程 SSM

第9篇:试论高校学生党建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构建

论文摘要:随着高校党建工作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实行信息化管理是减轻党务人员的工作压力、实行高效、便捷的党建管理的策略选择。构建党建信息管理系统,并实现组织的互动、资源的共享和对学生党员的有效管理是实现党建工作信息化的重要途径,也是本研究的重点。

论文关键词:高校;学生党建;管理系统

学生党建工作是高校学生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高校规模的不断扩大,党建工作任务日益艰巨,传统的学生培养发展模式逐渐呈现诸多弱点:第一,学生党员发展的档案管理仍采用手工和纸张的方式保存,给档案管理过程中的搜索、查询、更新、维护带来不便;第二,党建宣传力度不够,群众监督力量薄弱,党建工作难以深入人心;第三,传统的支部活动组织形式也受到弹性学年制、新就业政策以及毕业实践等制约,无法正常开展。因此寻求新的有效的管理方法是如今高校党建工作面临的一个新课题。

随着计算机技术及网络技术的发展,许多高校纷纷将网络党建作为适应时代潮流发展的创新之举,它的确给高校党建工作带来了生机与活力。但从整体而言,现行的高校党建网站更注重于资料搜集和宣传党建知识的层面,更多地起到一个电子图书馆和网络资料库的作用。本文阐述的是在一般党建网站的基础上,通过运用信息系统和信息网络有效整合党的建设资源,将党建工作的业务管理流程数字化、电子化、网络化,形成智能化集成的学生党建信息管理系统,提高党的工作效率,加强党的建设。

一、学生党建信息管理系统的功能设计和系统实现

高校学生党建信息管理系统采用B/S(浏览器/服务器)模式,通过数据库技术和动态网页技术进行开发。网页模式简洁、界面直观、操作简单,同时基于网页跨平台的特性,也使得使用者无须安装特殊软件以及插件,即可以在任何操作系统下使用,便于增加党务工作的效度和透明度。在功能设计上,本系统主要包括党务管理、学习交流两大模块。

1.党务管理模块

学生党务管理的一个重要任务是学生党员培养和发展的资料管理,通过高校学生党建信息管理系统,将实现这一管理过程的网络智能化。依据党员的发展流程,党务管理模块从功能上可细分为各个发展阶段的学生党建信息搜集、信息查询、数据共享、系统的管理及维护。利用信息化党建系统将这些环节合理地串联起来,条理清晰、方便有效地管理好党建资料,以减少人工重复操作,提高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

(1)信息搜集:是指党员发展阶段中的入党申请书、推优资料、党支部考察报告、群众意见、入党积极分子考察表、预备党员考察表等一系列表格信息的电子化、网络化搜集于系统中,并且网络上传,同时系统有对欠缺资料的自动提醒功能,避免了资料遗漏,提高了党员发展的系统化和效率。

(2)信息查询:是指系统管理员对所有学生党建资料的查询、学生个人信息的查询以及对党组织的考察、提名、公示等环节的信息进行查看并监督。

(3)数据共享:包括系统浏览者之间党建知识的共享、党组织党务信息的共享以及网络会议上相关资料的共同讨论等。

(4)系统的管理和维护:确保以上各环节功能的正常运行和达到提高党建工作效度的最终目的,通过对系统操作者用户权限的划分,实现分级规范化管理和维护。系统管理分为三种权限。1)普通权限:通过系统管理员审核而分配的一个指定用户名和密码进入系统,有递交入党申请,上传思想汇报、自传、转正申请以及填写推优表、入党积极分子登记表和入党志愿书等个人党务功能。同时可以浏览党建新闻,参与党组织的主题论坛讨论,监督党员发展程序,参与被考察对象的考评等。2)考察员权限:党组织对每位递交入党申请书的系统用户指派党员同志负责联系和培养,系统管理员赋予其考察员权限。该权限实现了对培养对象的党建资料的搜集、整理、归档,对培养对象提交的入党积极分子登记表、入党志愿书等进行考察信息的填写更新,严格按照党员发展程序,关注其发展进度。3)管理员权限:实现对成员权限的分配和管理。通常由支部委员担任。对所有党建资料均具有浏览、查询、更改、写入、打印等功能,同时具有发布党建新闻,上传党建学习资料,组织网上论坛,发布考察公示并实行网上民主评议以及最终汇总公示结果等功能。

2.学习交流模块

学生党建工作是培养—考察—再培养的过程,更加注重学生党员的培养和发展,让学生通过党建知识的学习和党建氛围的熏陶成为优秀的学生、优秀的党员,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因此,该系统的功能不仅限于管理,更是提供给大家一个学习交流的平台。学习交流模块实现党建新闻动态浏览,党校培训、网上课室、网上论坛、党员教育等活动的开展,并提供党建学习资料下载等功能。

(1)新闻系统:发挥网络信息化功能,抢占网络宣传的主阵地,加强宣传马克思主义、巩固主流意识形态地位,让学生党员通过网络方便快捷地接受马克思主义理论、社会主义道德和党的基本理论;收集党务工作各方面的数据和信息,上传下达,做好党委与基层党支部的桥梁、纽带作用;以网络为载体,树学习典范、表彰先进、弘扬正气。

(2)学习平台:网络党建为高校党建工作提供了新的教育平台。党校培训提供网络视频,可以避免高校同类党课反复开课、党校选拔人数因硬件条件而受限的不足,让积极向党组织靠拢的学生都能参加党校的学习,并通过网上考试、上交学习报告等方式,通过支部认定发放结业证书;网上课室、党员教育、学习资料下载等为大学生提供了多种教育资料,丰富教育内容,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增强教育效果;从某种程度上讲,网络教育是一种新型的“自我教育”,已成为思想教育的崭新途径,也成为党员自我进步、自我武装的新平台。

(3)交流平台:交流平台可实现以下功能。1)成立网络临时党支部。召开网络支部会议,让流动党员不受空间的限制参与支部学习和讨论,接受党组织的教育监督,同时通过网络支部会议审查讨论,高效地完成支部党建任务;2)促进党内民主的发展。利用和发挥互联网的开放性、共享性、交互性和平等性等优势使党员考察环节更加公平、公正、公开,群众监督力量增强,广大党员和群众可以通过党建信箱、党员主题论坛等方式反映情况、提出建议、发表看法。同时,党组织更好地倾听基层情况,及时掌握群众思想动态,有针对性地做好思想教育工作;3)开展网络主题党日活动,让更多的群众参与其中,进行互动,感受党的氛围,潜移默化地接受党的教育,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和修养,并积极地向党组织靠拢。

通过网络的公开性和可支撑媒体的多样性,该功能能够得到方便快捷的实现,系统管理员应做好网络资料的整理和监督,确保系统正常健康运行。

三、系统设计的创新点

1.实现党员发展网络一站式服务

培养者通过党建信息系统递交入党申请书、思想汇报、自传,参加党校学习并向考察员提交推优表格、入党积极分子表格、入党志愿书等。考察员对培养者递交的申请和表格予以审查,并对入党积极分子表格和入党志愿书进行考察意见的填写和更新。经网络党组织审查、网上民主评议、网络发展对象公示、管理员(支部委员)召开网络支部会议发展学生党员。网络发展程序清晰规范,资料流转审批,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网络式党员发展,提高发展的透明度和效度。

2.党员发展定性与定量相结合

考察员的考察意见填写、支部网络会议的讨论、网络信箱等都是对培养者是否能够发展的定性描述。定性描述能够获得培养者的一些信息,但是不够直观。定量统计,是指将某些指标数字化,如给统计培养者的思想汇报的数量以及质量赋值,考察员给予总体评价(优秀、良好、一般、较差)的相应赋值,网上民主评议的总值及是否通过的判定,都给予党员发展定量的描述,从而获得更加直观的参考依据。

四、总结

随着学校的发展,学生特点的变化,信息化的管理方式不仅仅是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更是打破传统管理模式,加大党建管理力度和效度,拓展党建新领域,发展党建新载体的有效举措,因此要把党建信息化的管理方式作为党建工作的良好创新,与时俱进地发展,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http:///portal-list-catid-7.html

上一篇:教师书法比赛活动方案下一篇:纪委监委选调面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