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信息技术论文提纲

2022-11-1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论文题目:高中信息技术课《数据与计算》整体性评价量规设计研究

摘要:随着信息社会的飞速发展,推动了信息技术课程的改革。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发展必须考虑评价实践对教学的影响。《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2017)》中首次提出学科核心素养,以成为指导教育改革的风向标,成为教师制定教学目标的新标准。高中信息技术课程评价要形式多样,围绕学科核心素养展开。为了适应新的课程改革的需要,为了在信息技术课中反映学生核心素养水平,设计和开发新的评价工具势在必行。构建相应的评价量规会使评价更加全面。本研究在对已有研究成果分析的基础上,依据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基于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拟以人教版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材内容《数据与计算》为抓手,设计以学科核心素养为导向的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整体性评价量规,结合具体检验方法检验该评价量规的科学性。在研究中采用了AHP层次分析法、调查法、三角互证法等研究方法,具体研究过程如下:首先,对相关文献进行阅读分析,了解目前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学习评价情况。其次,依据《标准》中提出的信息技术学业质量水平2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水平1与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材《数据与计算》(人教版)的教学内容的有机结合,确定评价指标,利用调查法对专家组进行咨询,根据调查结果修订完善评价指标,利用AHP层次分析法和调查法确定各项评价指标的权重,确定评价标准并设计评价量规。最后通过在实际教学当中使用评价量规来测试学生,分析应用结果,同时利用三角互证法收集三方面的数据,并对其进行分析,总结量规的应用效果。主要研究结论有,(1)理解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内涵的基础上初步拟定了高中信息技术课《数据与计算》整体性评价量规评价指标,并且通过专家咨询调查法,按照专家们的意见和建议进行修改完善,且确定学科核心素养四要素为一级指标,13项二级指标,以及31项三级指标;(2)根据专家提出的意见使用层次分析辅助软件计算出各项指标的权重。(3)评价指标体系设计相应的评价标准水平等级,最终确定高中信息技术课《数据与计算》整体性评价量规评价标准。(4)通过运用“三角互证”研究方法检验结果看,该评价量规可以较好的评估高中生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水平。(5)提出本研究存在的不足及对未来继续研究的展望,为后续对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整体性评价量规提供一个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数据与计算;整体性评价;评价量规

学科专业:教育硕士(专业学位)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的缘起

1.1.1 《义务教育质量评价指南》的出台

1.1.2 培养高中生核心素养是信息技术课程总教育目标

1.1.3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评价应围绕核心素养展开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研究现状

1.3.1 信息技术课程学习评价研究

1.3.2 评价量规的相关研究

1.4 研究的目的、内容、方法及路线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内容

1.4.3 研究方法

1.4.4 研究路线

第2章 核心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核心概念界定

2.1.1 高中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

2.1.2 信息技术课程学习评价

2.1.3 评价量规

2.2 理论基础

2.2.1 多元智能理论

2.2.2 建构主义理论

2.2.3 学习性评价理论

第3章 高中信息技术课《数据与计算》整体性评价量规设计

3.1 整体性评价量规的适用范围

3.1.1 评价量规的组成部分

3.1.2 评价量规的作用

3.2 高中信息技术课《数据与计算》评价量规评价指标的构建

3.2.1 以高中信息技术学业质量水平2为依据

3.2.2 以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水平1为依据

3.2.3 以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材《数据与计算》(人教版)教学内容为依据

3.3 高中信息技术课《数据与计算》整体性评价量规评价指标的初步拟定

3.3.1 一级指标

3.3.2 二级指标

3.3.3 三级指标

3.4 高中信息技术课《数据与计算》整体性评价量规评价指标的完善

3.4.1 专家咨询

3.4.2 专家咨询问卷结果分析

3.4.3 修改完善评价指标体系

3.5 高中信息技术课《数据与计算》整体性评价量规评价指标权重确定

3.5.1 建立层次结构模型

3.5.2 构建判断矩阵

3.5.3 各级指标权重的确定

3.6 评价标准及评价量规的设计

3.6.1 评价维度描述

3.6.2 评价标尺与标尺描述

3.6.3 评价量规的设计

第4章 高中信息技术课《数据与计算》整体性评价量规检验及应用分析

4.1 评价量规检验

4.1.1 量规检验方法

4.1.2 数据来源

4.1.3 结果分析

4.2 量规应用分析

4.2.1 量规应用目的

4.2.2 量规应用对象

4.2.3 量规应用结果分析

4.3 量规应用效果的讨论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研究结论

5.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上一篇:汇率调控宏观经济论文提纲下一篇:生活化教学下高中化学论文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