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语教育论文提纲

2022-11-1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论文题目:外语教育中的文化安全研究

摘要:随着全球化时代的到来,国与国之间的交往日趋频繁。外语已经成为了解他国文化、进行各种文化交流的重要载体。在这过程中,外语教育事业得到空前的发展。不可否认的是,外语教育中的文化安全问题也就日益地凸显出来。我们不禁要问,在当代各种外来文化的相互交融的大潮中,外语教育如何进行应有的自我定位和发展之路?外语教育如何维系其在国家文化安全构建中的作用?理想的答案是,我们不希望看到中国的语言文化“被他者化”了,从而丧失了代表中国特色和民族自尊的文化“自性”和“我性”。如果牺牲了令人引以为豪的民族文化精髓和最为珍贵的民族文化尊严,那么,将会对中国文化安全的未来产生隐患,这种文化安全隐患将会或多或少地扭曲中国文化走势的版图。本论文将大学外语教育放置到国家文化安全的背景框架中,分析现行的大学外语教育在教育目标、课程设置、教材编写与使用、教学实践中存在的文化安全问题,为反思我国外语教育的现状提供学理依据。第一章为引言,在阐述文章选题缘由的基础上,重点介绍西方和中国的文化安全研究的历史过程和当前概况,同时,也介绍文化安全研究在中国外语教育中的进展。最后阐述论文的基本框架、研究思路以及研究的意义和价值。第二章是文献综述,通过梳理西方文化研究的发展演变历史和回顾中国文化研究中的文化安全教育思想,进而投射于外语教育中的文化安全研究,总结与文化安全相关的研究成就。第三章是文化安全的概念与理论框架。通过对“文化”、“文化安全”等基本概念的界定和阐释,强调文化安全,作为一个国家软实力的重要标志和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既是一个历史现象,也是一个现实问题;然后介绍了本文研究所立足的相关研究理论基础和理论框架。第四章分析了外语教育中的文化安全问题的本质、历史演变与内涵。首先阐释了文化安全视域下的外语教育的本质与功能,其中包括对外语教育文化传播功能和外语教育的文化创新以及外语教育中“人的塑造”功能的剖析。本文还从历史的角度回顾了明清时代之前,明清时代和民国时期,以及新中国的外语教育中文化安全问题的历史演变轨迹,借以说明外语教育中的文化安全的历史形成过程。本章最后阐述当下外语教育现状,从通识教育视角,公民教育视角和国际理解教育视角,分别阐释了外语教育中的文化安全问题的存在和发展本质。第五章实证研究外语教育过程中诸多层面上文化安全问题。通过对外语教育政策规划的文本对比分析和对新中国的大学英语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的历时对比分析,说明我国现存的外语教育中存在着文化安全问题。为了使文章的实证分析更有说服力,文章对某一套大学英语教材中的文本进行了定性分析研究,并对多年的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试题进行了归纳和分析,指出其中存在的文化安全隐患问题。第六章尝试性地提出外语教育中的文化安全问题的改进对策和解决之道。首先,通过阐述其他国家的外语教育文化安全方面的举措,作借鉴之用;其次,从理念建构的高度分析和阐释外语教育所需的文化安全理念和文化安全意识;最后提出在外语教育实践行为过程中的文化安全问题的应对建议。第七章是结论部分,文章的结论是,外语教育中的文化安全问题是现实存在的,外语教育中文化安全问题对我国的未来文化建设和文化软实力建设是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通过对外语教育中各个环节的有效控制,外语教育中的文化安全问题能得到有效缓解和有效疏导;我们可以通过变革文化安全研究路径,提升外语教育的品质。本文的研究目的是从外语教育的角度出发,探寻其中文化安全问题的表现形式与本质特征,努力寻觅一条既符合中国国家利益,也吻合世界文化发展规律的发展之道。其意义在于,从理论上,对外语教育中的国家文化安全问题进行跨学科的理论思辨与探讨;现实上,对我国外语教育中文化安全的现状、文化安全问题的解决以及文化安全问题的秩序规则的制定等层面都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从外语教育角度看,对外语教育中的文化安全研究符合我国外语教育的培养目标,符合培养既能传承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素养,又兼备具有国际视野和国际理解能力的复合型人才的时代要求。

关键词:外语教育;文化安全;文化;国际理解教育

学科专业:英语教育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第一节、选题的缘由

(一) 语言教育在文化安全教育中的作用

(二) 中国外语教育中的文化安全问题

第二节、论文的基本框架

(一) 论文研究背景

(二) 论文的基本框架和内容

第三节、研究意义

(一) 理论意义

(二) 现实意义

(三) 时代意义

第二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西方文化中的文化安全研究概述

第二节、中国文化中的文化安全思想追溯

第三节、外语教育中的文化安全研究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文化安全”的概念与理论框架

第一节、何谓“文化”?

第二节、何谓“文化安全”?

第三节、何谓外语教育中的“文化安全”?

第四节、文化安全研究的相关理论框架

(一) 文化哲学:文化安全研究的本体基础

(二) 跨文化交际理论:文化安全研究的认识基础

(三) 文化教育学:外语教育文化安全研究的方法源泉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外语教育中的文化安全问题的本质,历史与内涵

第一节、外语教育本质剖析——立足文化安全的界限

(一) 外语教育的文化传播与传承功能

(二) 外语教育的文化开放与创新功能

第二节、外语教育的历史轨迹——回应文化安全的呼唤

(一) 朦胧的文化安全意识:明清以前的外语教育

(二) 期待的文化碰撞:明清、民国时期的外语教育

(三) 展翅的文化腾飞:新中国的外语教育

第三节、外语教育的时代视线——展现文化安全的亮点

(一) 通识教育中的文化安全探索

(二) 文化安全视野下的公民教育

(三) 文化安全视野下的国际理解教育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历史与现实中的外语教育文化安全实证分析

第一节、外语教育政策规划上的文化安全审视

(一) 清朝与民国的外语教育中的“工具中心论”的历史样态

(二) 新中国的英语教学大纲中文化意识逐步凸显的历时对比

(三) 语种单一与语种储备不足的潜在威胁

第二节 、外语教育文化安全内容上的梳理:基于大学英语教材的定性分析

(一) 教材文化内容安排失衡--“西方中心主义”的倾向较普遍

(二) 教材的课文选材价值观取向的美国化倾向严重

(三) 教材中的文化立场不够客观--评价中国文化太自卑,评价西方文化太谄媚

(四) 文化知识采用持双重标准---宣传美国的多,介绍中国的少

(五) 教材文化背景知识的输入不够多元化

(六) 教材对西方文化引入时,缺乏文化批判性认识机制的建立

第三节、文化评价方式中的缺憾:基于四六级考试试卷的分析

(一) 阅读理解题型分析

(二) 完形填空题型分析

(三) 听力理解题型分析

(四) 写作题型分析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外语教育中的文化安全对策

第一节、他山之石:世界其他国家外语教育中的文化安全举措与经验借鉴

(一) 美国外语教育中的文化安全举措

(二) 欧洲外语教育中的文化安全举措

(三) 亚洲外语教育中文化安全举措

第二节、外语教育中的文化安全理念构建

(一) 理念之一、文化安全理念是外语教育价值选择之必须

(二) 理念之二、文化安全自觉意识于外语教育过程中之构建

第三节、外语教育中文化安全理念体现于“以人为本”之理想诉求

第四节、外语教育中的文化安全实践应对

(一) 制定符合外语教育现实的文化安全教育政策

(二) 创新外语教育课程内容

(三) 发挥教师在文化安全教育中的主导功能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

参考文献

上一篇:税收信息论文提纲下一篇:高职道德教育论文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