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规划中期评估报告

2022-11-2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报告在当前的社会发展阶段,已经成为常见的事后总结方式,报告的内容,是以严谨、准确为特点的,有效的报告一般都具有哪些要素呢?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两个规划中期评估报告》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第1篇:两个规划中期评估报告

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期评估报告

《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由省政府根据省委十一届九次全会通过的《关于制定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编制,经省十届人大四次会议审议批准,是全省人民共同的行动纲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监督法》的规定,现将《纲要》实施中期评估情况报告如下:

一、“十一五”规期实施进展情况

“十一五”以来,全省人民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八八战略”和建设“平安浙江”、文化大省、“法治浙江”四位一体的总体布局,积极实施“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总战略,部署推进“全面小康六大行动计划”,“十一五”规划《纲要》主要目标任务完成情况良好。全省经济综合实力跃上新台阶,全省生产总值从2005年的13438亿元增加到2007年的18780亿元,年均增长14.3%,远高于9%左右的预期目标,预计2008年将突破20000亿元;人均生产总值两年年均增长12.4%,预计2008年将突破40000元,达到2010年规划预期目标。财政收入进一步增加,2007年财政总收入3240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650亿元,按可比口径计算年均分别增长15%和15.8%。人民生活更加殷实,2007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20574元和8265元,两年年均实际增长9.6%和8.7%,均快于《纲要》年均增长6%的预期目标。

在主要预期性指标进展顺利的同时,约束性指标完成情况也比较好。万元生产总值综合能耗由2005年0.90吨标准煤,下降到2007年0.83吨标准煤,能耗水平居全国第3位。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连续两年实现“双下降”,2007年分别比2005年下降了5.21%和7.33%。2008年6月底,企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1213.5万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达90%,提前完成规划目标。两年新增城镇就业超过14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和人口自然增长率均控制在规划目标范围内。

(一)城乡区域统筹。

新农村建设成效显著。“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深入实施,2007年底全省村庄整治率达到35.4%,示范村和整治村分别达到1181个和10303个。“万里清水河道”、“千万农民饮用水”、“乡村康庄”等工程全面实施,“十一五”以来累计完成河道整治建设8881公里,解决了587万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农村安全饮用水和卫生厕所覆盖率分别达到87.5%和63.9%。到2007年底,等级公路通村率、路面硬化率和客运班车通村率分别达到97.4%、95.8%和88.5%,乡镇和行政村有线电视联网率分别达到99.5%和95%,千镇连锁超市和万村放心店覆盖面达到100%,农村食品安全“三网”建设目标如期完成。“百万农户农民信箱”注册用户达到170万。两年半培训农村劳动力379.5万人,农民教育培训加快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

新型城市化稳步推进。在全国率先提出“走新型城市化道路”,城市综合实力和竞争力不断提升,城市化水平从2005年的56%上升到2007年的57.2%。开展了新一轮省域城镇体系规划编制,全面推行县市域总体规划,城市功能进一步完善,杭州、宁波、温州等中心城市的集聚辐射作用不断强化,浙中城市群加快培育。城乡统筹力度加大,经济强县的综合承载能力进一步提高,出台中心镇培育的政策意见和发展规划,以141个省级中心镇为载体,积极推进城乡协调发展。

区域发展更趋协调。着力推进区域统筹发展,“三带三圈一群两区”的区域布局基本形成。环杭州湾、温台沿海、金衢丽高速公路沿线三大产业带规划实施良好,区域发展环境改善,支撑能力和要素集聚能力增强。浙西南、浙西北丘陵山区和浙东沿海近海海域生态环境保护力度加大,生态屏障建设取得新进展。实施“欠发达乡镇奔小康”、“山海协作”、“百亿帮扶致富”等工程,区域协作和结对帮扶机制进一步完善,两年半新签山海协作项目1951个,实际到位资金381.4亿元。推进陆海联动,以船舶工业、临港石化和港口运输、海洋旅游、海水综合利用为代表的海洋产业快速发展,2007年全省海洋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8.4%。积极参与长三角合作交流、西部大开发、东北振兴和中部崛起,做好援藏援疆和对口帮扶工作,全力开展抗震救灾和对口支援四川省青川县的恢复重建工作。

(二)产业优化升级。

区域创新能力进一步提升。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以企业为主体的区域创新体系日益完善。全省财政科技投入不断增加,全社会研究与实验发展经费持续提高,两年年均增长32.4%,占全省生产总值比重由2005年的1.22%提高到2007年的1.52%。重大科技专项实施状况良好,已组织实施16个重大项目和967个重点项目。创新载体和平台建设有序推进。两年新建255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研发中心和31家省级区域科技创新服务中心。全面实施知识产权和标准化战略,2006年、2007年全省发明专利授权量分别达到1424件和2213件,均居全国第5位;全省规模以上企业国际和国内外先进标准采标率达到71.3%。加快实施名牌战略,2007年底共拥有中国驰名商标221件、中国名牌产品290个,两年新增中国驰名商标179件、中国名牌产品152个。

高效生态农业加快发展。完成1500万亩标准农田的建设任务,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进一步提高,粮食安全得到有效保障。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专业合作社等农业产业化组织达13223个。农业结构和区域布局不断优化。十大特色农业产业基地加快形成,建立各类农业标准化示范区1100余个,蔬菜、茶叶、竹木、畜牧等十大产业总产值占农业总产值70%以上。兴林富民示范工程加快推进,建成高效生态林业基地155万亩。“百万亩标准养殖塘建设工程”顺利推进。两年半完成68.78万亩。推进农业特色产业强县强镇强村建设,建成省级农业特色优势产业综合强县21个、单项强县88个。

工业结构调整取得积极进展。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稳步推进,培育了纺织化纤、电子材料等12个全国性制造中心和移动通信及光通信基地、计算机及网络产品基地等24个国内重要产业基地。2007年装备制造业增加值达到2622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达34.6%。组织实施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项目,培育全国重点高新技术企业216家,全省规模以上企业高技术产业产值年均增长29.2%。加快淘汰落后产能,累计关停小火电机组277.48万千瓦。2006-2007年,全省共组织实施重点技术改造“双千工程”项目2481项,完成投资1596亿元。浙江华联三鑫年产140万吨PTA扩建工程、宁波钢铁项目l号高炉等一批重大产业项目建成投产,镇海炼化年产

100万吨乙烯和新增炼油能力1000万吨工程、中远船务集团舟山修船基地等项目有序推进。

现代服务业发展势头良好。大力推进金融保险、现代物流、文化创意、信息眼务、电子商务等现代服务业发展,全省服务业呈加快发展态势。前两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5.3%,高于GDP增速1个百分点,2007年达到7646亿元,居全国第4位;人均服务业增加值达1.5万元,居各省(区)首位。服务业结构逐步优化,港口运输、专业市场、旅游等在全国的地位进一步提高。杭州、宁波、温州三市服务业集聚辐射功能进一步增强,三市增加值占全省比重达54.7%。总部基地、软件与服务外包基地、创意产业园等各类集聚区建设开始起步,杭州下沙保税物流中心一期工程等重大项目竣工投产,宁波空港物流中心等一批重大项目建设顺利推进。

(三)社会民生改善。

人民生活水平持续提高。不断改善民生,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和生活质量,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持续增长。城乡居民人民币储蓄存款余额由2005年8746亿元增加到2007年11161亿元,人均储蓄存款余额2007年底达到22057元。2007年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分别为34.796和36.4%,总体呈下降趋势。城乡居民住房条件逐步改善。2007年城镇居民人均住房使用面积、农村居民人均居住面积分别达到26.7和57平方米,廉租房覆盖面和受益面进一步扩大,累计有2.6万户家庭享受廉租住房政策。

就业再就业服务体系逐步完善。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率先全面推行城乡统筹就业,就业再就业工作成效显著。全省就业持续稳定,城镇登记失业率逐年下降,2006年和2007年分别为3.51%和3.27%;新增城镇就业67万人和73.54万人,到2007年来城镇从业人员达1297万人。农业人口加快转移,非农从业人员比重由2005年75.5%提高到2007年的79.9%。在全国首次把农村低保户纳入就业政策帮扶范围,全省有5.02万户农村低保家庭获得就业援助。积极开展失业人员再就业促进工作,到2007年底帮助33.31万名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基本消除城镇“零就业家庭”。

社会保障覆盖面不断扩大。做实养老保险个人账户,推进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加快工伤保险扩面步伐,完善失业、生育保险制度,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五大保险参保人数持续增加。2008年6月底,全省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和失业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1305万人、990万人、1125万人、624万人和653万人。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不断完善,低保标准动态调整机制全面落实。在全国率先实现农村五保和城镇“三无”对象集中供养,率先建立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困难群众价格上涨补贴、政策性农业保险和农村住房保险等制度,2008年6月底农村五保和城镇“三无”对象集中供养率分别达到94.6%和99.2%。2007年政策性农业保险和农村住房保险参保率分别达到53%和98.6%。医疗救助工作稳步推进,困难群众“看病难、看病贵”得到有效缓解。

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继续加强。低生育水平保持稳定,2007年人口自然增长率为4.81%,年末常住人口为5060万人。全面实施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两年累计发放奖扶金1.82亿元。开展省际合作,推进流动人口计划生育“一盘棋”管理。加强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综合治理,推进计划生育、生殖健康促进工程,2008年起全面实施免费婚前检查和孕前检测。

法制建设取得新成效。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着力完善行政决策、执行和监督机制。加强政府立法,全面落实廉政建设责任制,深入开展纠正行业不正之风和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加强普法宣传和法律服务,组织实施“五五普法”规划,深入推进“法律六进”活动,积极创建“民主法治村”、“和谐社区”和“劳动关系和谐企业”。开展执法规范化建设活动,加强司法队伍建设,切实维护司法公正。法律援助深入开展,两年半来共办理和指派办理法律援助案件59061件,受援人数达84831人。切实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2006年和2007年群众安全感满意率分别为94.8%和96%,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四)文化繁荣发展。

文化建设扎实推进。大力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文化建设“八项工程”全面实施,“四个一批”建设顺利推进,覆盖全省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基本形成。文化投入大幅增加,2007年全省财政对文化事业的投入达23.33亿元,占全省财政支出的1.29%。浙江美术馆、杭州大剧院、宁波美术馆等一批标志性文化设施相继建成并投入使用。“新农村文化建设十项工程”全面推进,新一轮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农村文化建设多项指标全国领先。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取得重大进展,2007年全省国家级文保单位总数已达132处,居全国第5位。

教育事业全面发展。在全国率先免除城乡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从2008年春季起为全省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十五年基础教育普及率提高到95.4%。全面完成农村中小学“四项工程”,建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不断完善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入学政策,流动人口子女义务教育阶段入学率达97.5%。加快实施职业教育“六项行动计划”,2007年全省中等职业教育招生26.92万人,在校生达到76.2万人。积极实施全面提升高等教育办学质量和水平行动计划,2007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38%。

人才强省战略深入实施。健全人才工作政策体系,统筹开发各类人才。至2007年底全省每万人拥有人才数达到1186人。“新世纪151人才工程”共选拔各类培养人员4479名,“万名公务员公共管理培训工程”完成16万名公务员培训,“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完成35415名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培训,“万名高层次人才引进工程”累计引进人才1.5万人。留学人员和博士后工作进一步加强,建立留学人员创业园9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48家。启动欠发达地区人才开发“希望之光”计划,公开招聘9400多名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和社区工作。

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不断健全。积极推进卫生强省“六大工程”建设,医疗卫生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2007年底,我省人均预期寿命、孕产妇死亡率、婴儿死亡率等主要指标居全国领先水平。疾病控制、卫生监督、医疗救治、应急指挥和信息报告等“五大体系”建设进展顺利,新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初步建立。2008年6月底,全省共建成30个疾控中心,设立城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200多家,服务站6700余个。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加强对农村基层卫生事业的监管和服务,医疗服务价格得到有效控制。

体育事业加快发展。“小康健身工程”深入实施,群众体

育全面开展。2007年底,省本级用于群众体育全面健身各项工程专项资金达5600多万元,创建省级体育强县18个、省级体育强镇263个,全省小康体育村这到1.5万个。实施“奥运争光工程”,在北京第29届奥运会上我省奥运健儿共获得2金、4银、1铜,并打破了一项世界纪录。2007年底,全省共举办国际性体育竞赛13项次、全国性竞赛5l项次、全省性竞赛154项次,成功举办第十三届省运会,成立浙江体育职业技术学院,省体育运动训练基地、黄龙体育中心二期工程等竞赛场馆建设进展顺利。

(五)基础设施建设。

水资源保障能力明显提高。水环境整治和保护成效明显,2007年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基本达标率为84.7%,接近《纲要》目标。“十一五”以来,水利重点工程建设总体进展良好。全省新增年供水能力12.45亿立方米,水资源利用效率进一步提高。常山芙蓉水库、湖州老虎潭水库、曹娥江大闸、永嘉楠溪江供水工程等工程已基本完成或已蓄(通)水发挥效益,长兴合溪水库等工程前期工作进展顺利。海水淡化工程积极推进,日处理规模达7.7万吨。

能源建设积极推进。2006年至2008年6月底,全省新增电力装机1532.5万千瓦,人均电力装机达到0.88千瓦。华能玉环电厂、浙能兰溪电厂、浙能乐清电厂等项目提前投产。完成电网投资336亿元,新增500千伏变电容量1450万千伏安,新增500千伏线路1050公里,初步形成浙东浙西双通道、钱塘江南北双环线的主网架格局。可再生能源发展取得明显成效,衢山岛风电场一期、龙游生物质热电联产等一批风电、生物质能和太阳能项目加快推进,新增水电装机64.82万千瓦。国家岙山石油储备基地等项目建设进展顺利。

综合交通体系进一步完善。加强运输通道和枢纽建设,“两纵三横双枢纽多节点”的综合运输网络初步形成。2008年6月底。全省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到2799公里,比2005年新增933公里。杭州湾跨海大桥、杭甬高速公路拓宽、杭浦高速公路等建成通车。2007年底全省铁路营业里程达到1256公里,铁路“三线一枢纽”工程加快推进,浙赣和沪杭铁路电气化改造完成,电气化铁路实现零的突破。杭州地铁1号线工程开工建设。宁波—舟山港口一体化进程加快推进,2007年沿海港口年货物通过能力和集装箱吞吐能力达到4.5亿吨和612万标箱。分别比2005年新增1.57亿吨和244万标箱,完成内河高等级航道改造171公里。萧山机场二期扩建、宁渡栎社机场扩建、温州永强机场扩建等工程进展顺利。

信息化水平稳步提高。宽带网接入和扩容工程加快推进,通信总用户数继续保持高速增长,2008年6月底达到6206万户。移动电话普及率达到76.5%,互联网宽带用户数达到639万,年均增长率超过30%。通信网络建设有序推进,全省局用交换机容量3245万户,移动交换机容量7276.6万户,长途光缆线路2.6万公里,接入网光缆线路达到15万公里,建成全省信息应用体系主体框架。电子商务应用走在全国前列,全省加入互联网的中小企业超过10万家。有线电视网整合与数字化工程进展顺利。

防灾减灾能力不断增强。“十一五”以来,完成602座病险水库的除险加固工作,进一步提高了水库下游的防洪安全度,全省各大流域和主要平原的防洪标准进一步提高,小流域防洪避险体系基本建成。制定了48个省级专项应急预案、应急保障行动方案和124个省级部门和单位的应急预案,应对和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进一步增强。建立完善防御台风的组织和管理体系,加强防御台风监测预警系统建设,启动“强塘固房工程”建设,防灾避险能力不断提高。

(六)资泺环境保护。

循环经济加快推进。循环经济“991行动计划”和工业循环经济“4121示范工程”加快推进,2007年我省被列为国家循环经济试点省。建立了节能降耗目标责任考核体系,结合“十百千节能行动”,组织实施十大重点节能工程,万元生产总值综合能耗两年下降7.49%,2007年能源利用效率达到38%左右。节水、节材、节地和资源综合利用工作进一步推进,全省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由2005年的53.1%提高到2007年的60.3%,水泥散装率从2005年的63%提高到2008年上半年的70.02%,全省单位建设用地二、三产业增加值从2005年的1.33亿元平方公里增加到2007年的1.76亿元平方公里,居全国领先水平。全省资源综合利用生产企业增加到400家,综合利用固体废弃物达到5200万吨。

环境污染防治取得阶段性成效。进一步加大污染减排工作力度,“811”环境污染整治行动总体目标如期实现。2007年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置分别比2005年下降3.1万吨和6.3万吨。2008年上半年,地表水省控断面达到三类标准以上比例为65.7%。工业污染防治进一步加强,以“五整治一提高”为重点的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初显成效。在全国率先实现县以上城市都建有污水处理厂,2007年底全省县以上城市的污水处理率和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分别达到68.2%和83.6%,比2005年提高12.4和5.3个百分点。2007年11个设区城市空气质量达到二级标准的天数均大于292天/年。组织实施碧海生态建设行动计划,近岸海域污染防治不断加强,已建成7个省级以上海洋自然保护区和特别保护区。

生态建设进一步加强。出台《浙江省生态环保财力转移支付试行办法》,建立覆盖全省八大水系源头地区的生态财力转移支付制度。推进省级开发区完成生态化建设和改造,累计安排1148家企业开展清洁生产审核。生态公益林建设工程有序推进,全省累计建成重点公益林2176万亩,森林覆盖率稳定在60%以上。城乡绿化一体化建设取得明显进展,城镇绿化覆盖率达30.37%。两年完成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面积2175平方公里。率先开展瓯江河道生态修复全国试点工作。2008年6月底全省有43个县(市、区)获得“国家级生态示范区”称号,11个县(市、区)获得“省级生态县(市、区)”称号。安吉县被列入全国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县。

(七)开放型经济发展。

外贸实现快速增长。全省外经贸体制不断完善,大通关建设进程加快,贸易摩擦应对机制进一步健全。2006年至2007年进出口年均增长28.3%,累计达3160.1亿美元;出口年均增长29.2%,累计达2291.9亿美元。对外贸易结构进一步优化,出口产品中机电产品所占比重从2005年的39.4%提高到2007年的43.3%,出口商品附加值明显提高,形成了一批在国际上有影响力的自主品牌。进口增长加快,服务贸易开始起步。

利用外资的规模和质量同步提升。积极引进外资和技术,在美国、德国和俄罗斯成功举办“中国浙江周”活动,在北京举办结构调整重大项目推介会。至2008年6月全省累计引进

外资248.9亿美元,其中1000万美元以上的大项目逐渐增多。外商投资重点领域从传统行业逐步转向高新技术产业、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能力有所提高。

对外经济合作不断扩大。积极实施企业“走出去”战略,加强境外重要资源的合作开发,重点促进与俄罗斯、澳大利亚等国资源开发合作项目,大力开展对外工程承包和劳务输出。“十一五”以来,全省境外投资年均增长83%,企业境外投资机构数居全国第1位。至2008年6月累计完成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54.2亿美元,创办了4家国家级境外投资贸易园区。

(八)体制改革创新。

微观主体活力进一步增强。启动实施杭州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嘉兴、义乌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点,温州、台州民营经济创新发展综合配套改革试点。着力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出台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相关政策,建立中小企业专项扶持资金,开展小额贷款公司和村镇银行试点,中小企业信贷制度改革试点扩大到14家金融机构。继续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省属国有企业从25家调整到21家。出台国有企业经营管理人员业绩考核、监事会和职工董事制度建设等相关办法,加快完善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体系和企业治理结构。

现代市场体系更加健全。加快推进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全面推进工业用地招拍挂制度,探索工业用地出让年限分阶段实施制度。进一步推进居民生活用水阶梯式水价和非居民用水超计划累进加价制度试点,高耗能行业差别电价实施范围由6个行业扩大为8个。全面实施城镇污水处理收费制度,嘉兴、杭州等地探索开展排污权总量控制和市场化交易改革,丽水等地探索林权、矿权等市场化配置改革。进一步完善地方金融机构,农村信用社产权改革基本完成,城市商业银行产权多元化改革加快推进。加强信用体系建设,企业信用信息系统入库企业数近80万家,个人联合征信数据库涵盖全省4600多万人口。

服务型政府建设迈出新步伐。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全面完成省级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的清理工作,在16个县开展行政机关内部审批职能整合与集中改革试点。推进规划体制改革,建立省政府规划协调会议制度。深化投资体制改革,加快推进政府项目代建制试点,企业投资项目备案信息管理系统覆盖全省。加快建立公共财政体制,2007年全省财政新增财力用于民生的比例达到70.3%。积极探索政府扁平化管理体制,在义乌开展进一步扩大县级政府经济社会管理权限的改革试点,在25个县(市、区)开展赋予中心镇部分县级经济社会管理权限的改革。乡镇机构改革全面完成,乡镇机关内设机构数精简16.5%。稳步推进事蝉位和行业协会改革。1600多家生产经营类和中介服务类单位已批复改制,1346家应脱钩的行业协会全面完成“三脱钩”任务。

二、“十一五”规划实施存在的问题

总体上看,经过两年半的努力,我省“十一五”规划实施取得了阶段性成效,经济发展方式逐步转变,社会民生不断改善,经济社会开始步入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轨道。预计到2010年,《纲要》提出的19个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大多能够按期完成。按实现难易程度,可分成两类:第一类为可以达到或超过2010年目标值的指标,包括全省生产总值、人均生产总值、五年城镇新增就业、城镇登记失业率、非农从业人员比重、研究与实验发展经费支出占生产总值比重、进出口总额、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企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人口自然增长率、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等14个指标。第二类是实现2010年目标有一定难度的5个指标,即万元生产总值综合能耗、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置、第三产业增加值、城市化水平,其中:万元生产总值综合能耗、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是国家分解下达的约束性指标,实现目标任务十分艰巨;第三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是体现结构调整的重要指标,从发展趋势看,实现目标会有差距;城市化水平是反映城乡人口结构变化的重要指标,目前进展较慢,但通过努力可基本达到2010年预期目标。

从《纲要》实施情况看,存在的主要问题突出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节能减排压力加大,完成目标任务艰巨。近年来,我省不断加大节能降耗工作力度,资源利用效率有较大提高,但由于能耗基数相对较小,完成规划提出的节能降耗目标压力较大。2006-2007年万元生产总值综合能耗年均下降3.82%。比规划目标的年均进度低0.55个百分点。要实现2010年万元生产总值综合能耗年均下降20%的规划目标,2008-2010年必须年均下降4.73%,比前两年的年均降幅高0.91个百分点。在节能降耗已经做出较大努力的前提下,进一步提高万元生产总值综合能耗降幅,难度很大。同时,我省产业结构重型化的发展趋势,也进一步加大了节能降耗的难度。自2004年起,我省重工业增加值超过轻工业。结构重型化趋势开始显现,特别是近年来一批石化、钢铁等高耗能项目陆续投产,全省能源消费总量每年增长1000万吨以上标准煤,给节能工作带来较大压力。

“十一五”以来,我省深入推进污染减排工作,前两年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总量平均每年下降1.55和3.15万吨,但与规划目标相比,化学需氧量降幅未达到进度要求。由于环保工作具有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的特点,今后两年完成污染减排的目标任务十分艰巨。一方面,经济总量快速增加与环境容量有限的矛盾将长期存在,今后一个时期我省经济仍将保持较快增长,对环境的压力会不断加大,特别是随着高污染存量经济的逐步退出和排放总基数的下降,实现同等降幅的难度将越来越大。另一方面,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需要—个较长的过程,虽然重点流域、重点区域和重点行业的污染防治取得阶段I生成效,但化工、医药、制革、造纸、印染等行业和面大量广中小企业的污染整治难度仍然较大,污染物减排形势不容乐观。

总体上看,目前节能减排的阶段性成效主要是通过行政手段淘汰和限制一些高能耗、高排放产业取得的,促进节能减排的市场化机制相对滞后,一些企业尤其是众多民营企业缺少节能减排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节能减排的长效机制有待进一步建立和完善。

(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进展不快,服务业比重提升缓慢。“十一五”规划明确提出了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任务,但从实施情况看,产业结构转型进展不快。工业产业层次偏低,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比重不高,2007年为20.2%,两年仅提高0.7个百分点。随着“自主创新能力提升行动计划”的实施。高新技术产业将成为重要增长点,但由于产业成长需要一定的时间,快速提高高新技术产业比重难度较大。农业经营规模化、品牌化、组织化程度不高,农业龙头企业规模偏小、带动力不强,农产品加工率仅30%左右,农业标准

化水平低。农业生产的兼业化、老龄化问题比较突出,农业效益水平仍然较低。

更为突出的是,服务业比重提高相对缓慢,与规划年均提高1个百分点的目标任务存在—定差距。虽然近几年大多数年份服务业增速快于GDP增速1个百分点以上,但由于工业盘子大、增长速度快,2006年和2007年服务业比重比上一年仅分别提高0.1和0,6个百分点。按目前的三次产业发展趋势,完成2010年三产比重45%的目标有相当难度。当前,我省仍处于工业化加快发展时期,由于客观和主观等诸多方面因素,服务业发展仍然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重工业轻服务业的思想尚未根本改变,企业服务外包意识不强;服务业发展面临的体制障碍仍然比较突出,服务业许多行业过于依赖政府投入,较为普遍地存在竞争不充分的问题,缺乏自我发展、内生发展的机制和动力;在税收、融资、生产要素价格等政策上,对服务业企业的扶持力度不够大。此外。服务业的统计指标体系和方法不够完善,国家统一的现行统计制度不能全面反映服务业发展的实际情况,也是三产比重偏低的因素之一。

(三)城乡居民收入和公共服务差距较大,统筹城乡发展任重道远。尽管近年来,我省社会发展步伐显著加快,总体水平不断提高,但与人民群众的要求仍有一定的差距。“十一五”以来,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趋势仍未得到根本遏制。2006-2007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8.7%,比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低0.9个百分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从2005年的2.45:1扩大为2007年的2.49:1。我省农民收入80%以上来自非农产业。但受当前企业经营困难和技术进步替代效应的影响,农民转移就业和稳定就业难度加大。农业经营面临着自然灾害和市场波动的双重风险,小规模农户增收慢、低收入农户增收难问题尤为突出。我省家庭人均收入2500元以下的低收入农户还有111万户、271万人,这些农户年龄偏大、能力偏弱,主要以传统农业为主,易受农业生产成本上升影响,增收缺少稳定的渠道和长效机制。

近年来,我省农村公共服务水平有了较大提高,但同城市相比仍有明显差距。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大部分行政村生活污水没有处理,沿海和山区不少农房安全隐患尚未消除,生产生活条件和防灾减灾能力依然较低。农村社会保障水平不高,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尚处于试点阶段,农村教育质量与城市差距仍然较大,卫生资源仅为城市的三分之一。公共文化活动设施不够完善,统筹城乡发展的任务仍十分艰巨。

(四)投资项目建设的制约因素增多,重点工程推进难度加大。近几年来,以“五大百亿工程”为主体的重点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但随着经济发展阶段性变化,投资增速趋缓,项目前期工作和建设实施的推进难度加大。一是国家出台加强和规范新开工项目管理调控政策,一定规模的新开工项目上网向社会公布,审批、审核环节更加严格规范,项目前期工作周期明显拉长。二是国家实行严格土地管理和严把土地闸门的政策。一些事关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交通、电力、水利等大型基础设施建设不仅用地量大,而且需要占用包括基本农田在内的大量耕地,建设用地的“占补平衡”和“基本农田补划”的难度很大,成为影响项目推进的重要制约。三是国家实行紧缩性货币政策,银行融资难度加大,特别是近两年央行连续加息和上调准备金率,项目获得贷款较难,包括民间借贷在内的贷款利率大幅上涨,融资成本和项目财务费用不断上升。四是政策处理难度越来越大,征地拆迁成本不断提高,节能环保要求更加严格,需要国家审核批复及跨地区实施的线性重点项目,协调和推进的难度越来越大。

(五)转变发展方式的体制机制不够完善,改革攻坚难度增大。我省体制改革总体上走在全国前列,但一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仍未到位,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方面还存在一些体制制约。要素市场化改革亟待深化,水价制度改革尚处于起步阶段,工业用地招拍挂出让方式有待规范完善,科技、人才等创新要素集聚能力不强,反映资源稀缺程度和环境治理成本的价格机制不够健全,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尚未充分发挥。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落实不到位,民营企业进入自然垄断、行政垄断行业和领域的“玻璃门”依然存在。中小企业融资难、用地难问题仍十分突出。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有待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政府资源配置及其作用发挥,与政府的公共服务要求还有差距,职能交叉、多头管理等问题比较突出。

改革进入攻坚阶段,对统筹协调和综合配套的要求更高,进一步深化改革的难度更大,复杂性和艰巨性明显加大。特别是我省经济社会发展走在全国前列,较之于全国更罩更深程度地遇到经济快速发展与各种社会矛盾日益突出并存的新情况和新问题,也更强烈地感受到深化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要求深化体制创新的内容更多,对改革攻坚的要求更高。 总体上看,我省发展中出现的这些问题,是素质性、结构性、体制性矛盾长期积累的结果,是经济发展中共性问题在浙江的具体反映,其本质和根源是发展方式问题,必须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努力加以解决。

三、进一步实施“十一五”规划的对策措施

当前,国际国内经济环境已经和正在发生一系列带有转折性、阶段性的深刻变化,浙江经济已经进入了调整转型阶段。从国际看,世界经济增长趋缓,不确定因素进一步增多,美国次贷危机影响还在加深,石油、粮食等初级产品价格大幅上涨。国际金融市场风险还在不断显现。从国内看,宏观调控保持连续性,价格上涨压力还在加大,制约农业生产和农民增收的因素依然较多,能源资源制约经济发展的矛盾仍然突出,部分行业和企业生产经营比较困难。今后一个时期,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国内外环境更为严峻和复杂,主要面临四方面的“双重压力”:一是一定时期内将面临世界范围的经济增速下滑和通货膨胀率上升的双重压力;二是将长期面临能源资源供给短缺和价格高企的双重压力;三是面临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和自身竞争优势逐步弱化的双重压力;四是面临保持经济平稳和维护社会稳定的双重压力。

下一阶段,进一步推进“十一五”规划纲要实施、促进我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关键是适应发展阶段和发展环境的变化,把改革开放30年的发展经验与浙江新阶段的发展实践紧密结合起来,深入实施“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总战略,着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经济转型升级,加快推进“全面小康六大行动计划”,坚持“标本兼治、保稳促调”方针,围绕规划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抓住影响发展全局的重点任务,进一步加大工作推进力度,确保“十一五”规划纲要各项目标任务顺利完成。

(一)在发展目标上,更加体现全面建设惠及全省人民的小康社会要求。从评估情况看,《纲要》确定的主要目标基本合理,预计大部分指标都能如期完成,少数难度较大的指标要通过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力争达到或接近预期目标,建议《纲要》中的主要发展目标不作调整。下一阶段《纲要》的实施

,要按照省十二次党代会提出的“全面建设惠及全省人民的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践行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增强发展的稳定性、协调性、均衡性和普惠性,着力解决惠及全省人民的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在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上下功夫,在保障和改善民生方面下功夫。在进一步解决“三农”问题上下功夫。深入实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行动计划”,推进就业促进、全民健康、惠民安居等“十项工程”,着力完善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健全配置公平、发展均衡的社会事业体系,加快形成布局合理、城乡共享的公用设施体系。按照实施“低收入群众增收行动计划”的要求,开展低收入家庭生产经营帮扶、下山异地脱贫和就业引导服务,健全最低工资标准和农村扶贫标准调整机制,使城乡低收入群体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创新扶持欠发达地区加快发展的有效载体和政策举措,深入实施新一轮“山海协作”工程和“低收入农户奔小康”工程。完善以社会治安、安全生产、食品药品安全为重点的公共安全保障体系。健全公共财政体制,扩大民生领域覆盖范围,确保各级财政新增财力三分之二以上用于社会事业和民生改善。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探索建立与价格指数挂钩的收入保障措施。完善能适应价格水平变化的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调整机制。

(二)在结构调整上,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性变化,以产业优化升级为基本途径,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双轮驱动,加快建立现代产业体系。全面实施“自主创新能力提升行动计划”,着力提升创新体制环境、创新平台载体、创新项目水平和创新人才队伍,以自主创新为中心环节,联动推进技术跨越战略、品牌战略、知识产权战略和标准化战略,增强全省科技综合实力和区域创新能力。针对三产比重上升缓慢,制定出台加快服务业发展的政策措施,放宽市场准入,打破政府垄断,集聚服务业专门人才,建立健全服务业工作综合协调机制,加快实施服务业“六个一批”工作抓手,重点发展金融保险、现代物流、信息软件、商务会展等生产性服务业和文化创意产业,大力培育总部经济和服务外包基地,促进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努力提升服务业的水平和比重。以建设国际先进制造业基地为目标,整合提升各类省级以上开发区,培育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产业集群和制造基地,做大做强高新技术产业和装备制造、先进临港等优势支柱产业,大力发展海洋新兴产业,加快运用高新技术改造纺织、服装等传统产业,深入实施“958”行业龙头企业技术赶超计划、万亿技改促进升级计划和技术改造“双千”工程,进一步优化企业组织结构,推动我省从制造大省向创造强省跨越。大力发展现代高效农业,进一步加强基本农田保护,深入实施千万亩标准农田质量提升工程,确保全省300亿斤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加快推进百万亩标准鱼塘、标准渔港建设和“强塘固房”等工程。努力创新农业经营体制,建立健全土地承包权流转市场,积极推广先进适用技术在农业领域的运用,加快构建现代农业服务体系,全面提高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三)在经济布局上,加快推进三大产业带建设。贯彻落实国务院《进一步推进长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意见》,按照全省“三带三圈一群两区”的区域发展总体布局,根据区域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未来发展潜力,科学划分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主体功能区,控制开发强度,规范开发秩序,在更高起点上优化我省生产力空间布局,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按照集聚、集约、创新、率先发展的要求,加快三大产业带建设,有效实施产业带规划年度重点工作计划,重点抓好规划政策引导、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重要资源要素保障和优化配置等工作。着力提升环杭州湾产业带发展水平,加快制定实施港航强省建设规划,深入推进宁波—舟山港口一体化,加快“三线一枢纽”、杭州萧山机场二期扩建、绍兴—嘉兴跨江通道等重大项目建设,推动开发区、工业园区功能整合,促进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互动发展,构建国际性产业集群。大力推进温台沿海产业带建设,深化温、台两市的实施规划,推动科学围涂、生态围涂和合理利用,加快温福和甬台温铁路建设,早日开工建设甬台温高速公路复线、三门核电厂等一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引进发展一批高层次的高新技术、装备制造、临港重化工产业项目。加快推进金衙丽高速公路沿线产业带建设,进一步培育浙中城市群,完善基础设施网络,加快推进杭新景高速公路、滩坑电站建设,加大金温铁路扩能改造、杭金衢高速公路拓宽改造等项目前期工作力度,科学有序、合理开发利用低丘缓坡资源,加强生态屏障建设,进一步促进生态型经济发展。

(四)在资源环境上,进一步强化节能减排和土地集约利用。实施“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行动计划”,进一步加大结构、技术和管理等三方面的节能减排力度,把好市场准入关,严格执行强制性能效标准和环保标准,强化节能减排目标考核责任制和“一票否决制”。坚决控制新的高耗能项目,全面禁止新的高污染项目,加快淘汰电力、钢材、建材、造纸、化工等行业的落后生产能力,并防止落后产能向欠发达地区转移。强化公共机构和大型建筑节能,加强交通运输行业节能降耗,着力推进全民节能行动。全力推进循环经济“991行动计划”和工业循环经济“4121示范工程”,加快编制实施《浙江省循环经济试点实施方案》。全面开展“811”环境保护新三年行动,加大江河水系源头生态建设力度。严格实行项目区域限批和行业限批,进一步完善流域排污总量控制实施机制,加快推进重点城镇、钱塘江流域临江城镇和太湖流域城镇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建设,不断完善城乡生活垃圾收集处置体系。加快构建节约集约用地长效机制,全面实施“365”节约集约用地行动计划,积极倡导零用地技改。研究制定不同区域、不同行业的节约集约用地监测技术规范和评价标准。定期开展各市县及开发区、园区的建设用地集约利用评价考核。

(五)在重大建设项目上,突出抓好“三个千亿”工程。进一步优化投资结构,加强“十一五”重大建设项目规划与“重大项目建设行动计划”的衔接,保持重点建设的连续性。推进千亿基础网络、千亿惠民安康、千亿产业提升工程建设,重点构建较为完备的能源、交通、水利和信息网络,实施一批强塘固房、社会事业、保障救助、生态环境、帮扶致富、防灾减灾重大项目,建设一批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发展方式转变的重大项目。强化要素资源保障,重点建立资金、土地、环境保障机制,优先安排信贷计划和财政性建设资金,优先安排土地利用指标,优先支持和重点保证重大项目所需的环境容量。加大前期工作力度,建立健全重大项目前期推进和实施机制,探索建立重大项目会审制,进一步简化审批环节,提高审批效率。完善重大建设项目的联动机制,加强政府职能部门的联动,加强跨区域重大建设项目的地区联动,加强项目前期和实施的联动,加强项目主体工程和配套工程的联动,确保重大建设项目的顺利实施。

(六)在体制政策上,进一步优化创业创新的发展环境。加快体制创新,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着力推进三大省级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实施创新驱动的体制改革,健全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完善技术要素参与股权和收益分配的政策,探索开展产业投资基金试点,促进创新平台建设。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推进政府机构改革,健全科学民主决策机制,全面推进依法行政。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扩大政府部门审批事项的整合与集中改革试点,继续推进强县扩权改革。深化资源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规范完善工业用地招拍挂出让制度,扩大阶梯式水价制度、差别电价制度、生态补偿、排污权总量控制和排污权交易制度等改革试点。继续深化民营经济公平市场准入机制改革,引导企业加快经营管理创新,加快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积极稳妥地开展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等试点,规范和减少行政收费,进一步减轻中小企业负担。加快推进新型城市化,进一步提升城市功能,扩大中心镇试点范围,加强和改善对外来务工人员的服务和管理。全面开展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继续推进政策性农村住房保险。

在继续抓好“十一五”规划纲要实施的同时,进一步深化规划体制改革,稳步推进全省主体功能区规划编制工作,开展“十二五”规划前期工作,谋划下一个五年发展的美好蓝图。

根据省人大的中期评估审议意见,省政府将在原“十一五”规划目标任务分解落实方案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和年度目标责任制考核力度。我们相信,在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共浙江省委的坚强领导下,紧紧依靠省人大、省政协的监督帮助和全省人民的共同努力,我们一定能全面完成“十一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和任务,赢得一个又好又快的发展期,给全省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第2篇:浙江省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中期评估报告

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编制工作的若干意见》(国发[2005]33号)和《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和改进规划工作的意见》(浙政发[2005]54号)的有关要求,需要对“十一五”规划实施情况开展中期评估。根据省人大的有关工作部署,《浙江省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被确定为需要开展中期评估的重点专项规划之一。本报告的评估期为2006年初至2007年底。

《浙江省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浙政发[2006]76号)(以下简称《规划》)自2006年由省政府颁布实施以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各级备部门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全面建设惠及全省人民的小康社会为目标,紧紧围绕“创业寓民、创新强省”总战略,全面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认真做好《规划》任务的分解落实,安排资金投入,制定政策措施,有效保障了《规划》的顺利实施。

总体上看,“十一五”以来,全省上下对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认识不断深化,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快推进,各级政府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能力不断提高,改革发展的成果进一步惠及全省人民。但由于基础薄弱、历史欠账较多,加上社会发展周期长、变动慢,短期效果不明显,社会发展领域还存存不少薄弱环节,加快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任务依然十分艰巨。

一、主要指标完成情况评估及预计2010年完成情况分析

《规划》针对“十一五”时期社会发展主要目标设置了20个指标,其中7个约束性指标,13个预期性指标。根据近两年来全省社会发展的总体情况,对《规划》主要指标完成情况的总体评价是:至2007年底,7个约束性指标完成情况良好,大部分预期性指标达到阶段性目标;预计到2010年,包括全部约束性指标的大部分指标能如期完成,甚至提前完成,少数预期性指标的完成仍存在一定难度。

(一)人口自然增长率。《规划》要求“十一五”时期全省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为约束性指标。2006年和2007年全省人口自然增长率分别为4.87%和4.81%,均在目标控制之内。

综合分析近年来人口增长变动趋势,可以认为目前我省已进入人口“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的稳定期,未来三年基本可以保持人口低速增长态势,预计到2010年能完成“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左右”的目标。

(二)城镇登记失业率。《规划》要求“十一五”期间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为约束性指标。近两年,我省就业和再就业工作成效显著,就业形势稳中趋好,城镇登记失业率逐年下降。2006年和2007年城镇登记失业率分别为3.51%和3.27%,预计2008年城镇登记失业率仍可控制在4%以内。由于今后两年经济保持平稳运行的可能性较大,预计全省就业形势可以基本保持稳定,城镇登记失业率预计可控制在4.2%以内,比《规划》目标低0.3个百分点左右。

(三)五年新增城镇就业。《规划》提出“十一五”期间我省“新增城镇就业达到300万人”的约束性目标。2006年和2007年,我省新增城镇就业分别这67万人和73.5万人,预计2008年新增城镇就业65万人。今后两年,随着我省“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总战略的全面实施,城镇就业规模预计将进一步扩大,预计到2010年累计新增城镇就业可达350万人。

(四)非农从业人口比重。《规划》预计2010年我省“非农从业人口比重”达到80%。该指标2007年为79.9%。随着我省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第一产业从业人员将持续减少,预计2010年非农从业人口比重将达到80%的预期目标。

(五)城市化水平。《规划》预计2010年城市化水平达60%。2005年我省城市化水平为56%,2007年为57.2%,年均提高0.6个百分点,低于1995-2005年间年均2.34个百分点的发展速度。根据世界各国城市化经验,一个地区在城市化水平达到一定高度后,城市化速度将趋于平稳减缓。依据这一规律,若按当前速度发展,2010年要实现60%的城市化水平有一定难度,预计在59%左右。

(六)研究与实验发展经费支出占生产总值比重。《规划》预计,到2010年全社会研究与实验发展(R&D)经费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1.5%。近两年,全省科技投入大幅增长,两年平均增速达到32.4%,2007年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52%。提前完成规划目标。随着创新强省战略的深入实施,我省科技创新环境将更趋优化,R&D投入规模有望进一步扩大,预计到2010年R&D占生产总值的比重有望超过预期目标。

(七)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规划》预计“十一五”期末我省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45%。2006年和2007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分别为36%和38%,预计2008年超过40%。按照年均增长2-3个百分点的速度,预计能按期实现规划目标。

(八)每万人口人才资源。《规划》预计,2010年全省每万人口人才资源为1000人。近两年,我省大力实施人才强省战略,积极培养和引进人才,2007年人才总量已达600万人,每万人口人才资源为1186人,提前实现规划目标。

(九)每千人口执业(助理)医生数。《规划》预计,2010年我省每千人执业(助理)医生数为2.02人。2006年和2007年我省执业(助理)医生总数分别为9.45万人和10万人,每千人执业(助理)医生数分别为1.9人和1.98人。按照2010年我省5200万常住人口计算,在2008-2010年间只需新增执业(助理)医生数5040名,即可完成预期目标,预计能完成规划目标。

(十)人均文化设施面积。《规划》提出,到2010年人均文化设施面积达2平方米。2005年浙江省人均文化设施面积约为1.31平方米,随着《浙江省文化建设“四个一批”规划(2005-2010)》的实施,“十一五”时期将有一大批标志性文化设施竣工投入使用,同时对农村公共文化的投入不断加大,全省乡镇文化站和行政村文化活动室建设步伐明显加快,预计2010年基本能实现目标。

(十一)体育人口比重。《规划》预计2010年体育人口达到45%以上。“十一五”以来,我省加大对体育设施的投入和建设力度,依托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和全民健身工程的推进,大大改善了体育健身基础设施,但是体育人口比重提高不多,2007年体育人口(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占总人口的比重为39.8%,比2005年仅提高1.5个百分点,按此速度测算,要实现预期目标难度较大。

(十二)企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规划》要求,到“十一五”期末我省企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1000万人,为约束性指标。近两年,我省继续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不断扩大覆盖面,至2007年底,已累计新增企业养老保险人

数199.12万人,参保总人数达到1076万人,提前完成规划目标。随着覆盖面的扩大,相比前两年,后三年参保人员增幅虽会有所减缓,但预计到2010年企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仍可达1300万人。超过预期目标。

(十三)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规划》要求,2010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以下简称新农合)覆盖率达90%,参保率达85%以上,为约束性指标。至2007年,新农合制度已经覆盖了全省87个有农业人口的县(市、区),实现100%的覆盖率,参保人数达3000万,占全省农业人口的89.6%,两个指标都已经完成规划目标。

(十四)农村合格自来水普及率。《规划》预计,2010年农村合格自来水普及率达80%以上。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深入实施,尤其是“千万农民饮用水工程”建设的加快,农民安全饮用水问题得到较好解决,2007年我省农村合格自来水普及率达89.67%,较好完成目标。

(十五)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纯)收入之比。《规划》预计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纯)收入之比稳定在2005年的水平。“十一五”以来,尽管我省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进入一个相对较快增长期,2006年和2007年实际增幅分别达到9.3%和8.2%,但仍落后于同期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幅,城乡居民人均收入之比有所扩大,2006、2007年两者之比为2.49。比2005年扩大了0.04。预计“十一五”末实现规划目标有一定难度。

(十六)基尼系数。《规划》预期2010年我省基尼系数低于0.4。2007年我省城镇居民收入和农村居民收入的基尼系数分别为0.3315和0.3535,其中城镇基尼系数比上年高0.0098,农村基尼系数下降了0,0072。新一届政府在“全面小康六大行动计划”中提出“低收入群众增收行动计划”,今后一段时间通过行动计划的有效实施,将不断提高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水平,有效缩减贫富差距,预计2010年能实现目标。

(十七)每万人口律师数。《规划》预计到2010年我省“每万人口律师数”达到2人左右,五年中年均约需增加0.15人。截至2007年底,我省有执业律师6550人,每万人口律师数为1.29人,年均增加约0.05人,远低于0.15人的目标要求。考虑到目前我省每年能通过国家司法考试并进入律师队伍的人数不超过500人,预计到2010年全省律师数约为8050人,每万人口律师数预计只能达到1.55人,低于《规划》预期目标。

(十八)森林覆盖率。《规划》要求“十一五”时期我省森林覆盖率保持60%。近两年,我省生态省建设扎实推进,森林覆盖率继续得到保持,2006年和2007年均为60.5%。随着科学发展观的深入贯彻落实,今后全省生态保护力度将不断加大,预计2010年森林覆盖率指标能完成目标。

(十九)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规划》要求,2010年全省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总量的控制目标是50.5万吨和73.1万吨,分别比2005年减少15.1%和15%。“十一五”以来,我省采取一系列强有力措施,全面推进污染减排工作,2007年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总量分别为56.4万吨和79.7万吨,预计2008年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总量分别为54.1万吨和77.1万吨,三年累计降幅分别为9.1%和10.4%,分别完成《规划》目标的60.1%和69%。要完成《规划》目标,明后两年我省每年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削减量分别需要达到1.8万吨和2万吨,减排任务虽然艰巨,但由于污染减排任务是必须完成的约束性指标,为确保目标的完成,全省上下已从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减排责任、落实减排措施、健全减排制度等方面着手,推进减排工作的深入开展。随着环保基础设施、脱硫工程和企业污染治理等一批减排重点项目的实施,预计到“十一五”期末基本能完成减排任务。

(二十)安全生产事故死亡率。根据《规划》要求,“十一五”期末我省“亿元生产总值死亡率”和“工矿商贸从业人员10万人死亡率”两项指标的预期目标分别是0.39和2.6。近两年全省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好转,安全生产事故死亡率逐年下降,2007年“亿元生产总值死亡率”和“工矿商贸从业人员lO万人死亡率”分别为0.4和2.82,已基本接近规划目标。随着安全生产工作不断加强,预计到2010年该指标能实现预期目标。

二、主要任务实施情况评估

《规划》对“十一五”时期我省的社会发展提出了加快农村社会发展、加强社会事业建设、加大社会保护力度和完善社会发展体制机制四大主要任务,并梳理了社会发展领域的20项重点工程。《规划》实施两年多来,各项重点工作扎实开展,主要任务顺利推进,基本完成《规划》确定的阶段性任务。

(一)农村社会发展迈上新台阶。“十一五”以来,各级各部门大力实施统筹城乡发展方略,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农村公共基础设施明显改善,农村卫生、教育、文化体育、人口就业和社会保障等各领域呈现加速发展的良好态势。

——农民健康保障能力明显增强。截至2007年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人均筹资水平达90元,90%以上的县(市、区)建立了住院统筹兼顾门诊小额报销制度,农民受益面达到45%以上。全面开展免费健康体检工作,全省累计完成健康体检2416万人,占参保农民的80%。通过调整和优化农村卫生资源布局结构,基本建成覆盖县、乡、村三级的农村公共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在率先完成乡镇卫生院危房改造任务后,大力推进乡镇卫生院“新六件”(B超、X光机、心电图、半自动生化分析仪、血球计数仪、尿液分析仪)配备工作,进一步改善农民就医条件。全面启动基层卫技人员素质提升工程和城市医院支援农村卫生工程,目前已累计培训基层卫技人员3万余名。以公共财政为保障,按照农村常住居民每人每年15元以上的标准,为农民提供3大类12项公共卫生服务,农村公共卫生工作进一步得到加强。

——农村教育均衡化取得新进展。船陕推进教育均衡化步伐,圆满完成农村中小学“四项工程”目标任务,大力实施农村中小学书香校园工程、农村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全面提升农村学校的办学条件和教学水平。深入实施现代农业科技创新工程和现代农业技术推广工程,全面推行农村科技特派员制度,促进现代农业的发展。全面开展“千万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工程”,大力开展农村预备劳动力培训,农民创业就业能力明显提高,累计培训农民655万人,培训后实现转移就业187万人。

——新农村建设取得新成效。第一轮“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圆满完成,到2007年底,全省累计建成“全面小康建设示范村”1181个,环境整治村10303个。配套推进“万里清水河道”、“乡村康庄”、“千万农民饮用水”等工程,大大改善了农村人居环境。不断完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到

2007年底,有70%的行政村建成了形式多样的村级文化活动室,建成6500个小康体育村,全省乡镇和行政村有线电视联网率分别达到99.5%和95%,组织开展了送戏、送电影、送书等文化下乡“三万”工程,不断增加农村公共文化服务。

——城乡统筹就业实施有力。2006年省政府出台了全面推进城乡统筹就业的指导意见,基本消除了地域、户籍、行业等对农村劳动力进城就业的限制性政策。全面推行城乡劳动就业体制改革,全面建立“五统一”的城乡统筹就业制度,形成了城乡一体的劳动力市场和就业服务体系,实行进城农民工凭身份证进入劳动力市场求职、享受城镇公共职业介绍机构免费服务的制度。

—农村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建立。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得到切实加强,做到即征即保,到2007年底,共有297万名被征地农民参加社会保障,领取基本生活保障金或养老金的达109万人。探索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杭州、宁波、嘉兴、绍兴等地区已开始实施城乡统一的居民养老保险制度,目前已有10.09万人参加新农保。

但由于基础薄弱、历史欠账较多,加上长期以来形成的城乡二元体制的影响,农村社会发展整体水平仍较低,各项社会事业发展不均衡的问题较突出,社会保障体系还处于起步探索阶段,与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对优质公共服务的期望相比还有不少差距。

(二)社会公共服务能力不断提高。“十一五”以来,全省加快建设文化大省,全面推进“四个强省”等战略的实施,全力构筑区域发展人才支撑体系,社会公共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服务产品进一步丰富,服务能力进一步提高。

——教育强省建设领先全国。高标准高质量普及学前三年到高中段十五年基础教育,普及率达到95.4%,2006年在全国率先实行城乡免费义务教育,不断完善流动人口子女入学政策,流动人口子女义务教育阶段入学率达97.5%。积极推动民办教育健康发展,非义务教育阶段民办教育发展快速。职业教育“六项行动计划”阶段性任务顺利完成,普通高中与中等职业教育招生比连续7年基本保持在1:1的水平,积极调整专业结构,大力推进重点实训基地建设。高等教育规模不断扩大,2007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38%,重点专业建设取得新进展,已经推荐21个本科高校的56个专业参加教育部的国家级人才培养二类特色专业申报。

——科技强省建设不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重大科技专项顺利实施,2007年底,26个重大科技专项的实施方案已经制订并经省政府批准印发。“六个一批”创新载体建设加快。三类重大公共创新平台建设进展顺利,全省已建有公共科技基础条件平台4家,行业和区域创新平台26家,建设运行进展总体良好。

——卫生强省建设提升群众健康水平。疾病预防控制体系不断健全,全省疾控机构和传染病院竣工72个,在建44个。公共卫生信息报告体系不断加强,全省县级以上医疗机构和城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部实现疫情网上直报。初步建立了覆盖全省、多层次、多形式的城乡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健康进家庭、小病在社区、大病到医院、康复回社区”的医疗卫生服务新格局正在逐步形成。医疗服务价格得到有效控制,全省县及县以上医疗机构全面推行住院和门诊费用清单制、医疗服务价格实现网上实时监管和公示制度。

——公共文化体系初步建成。初步建成覆盖全省的公共文化设施服务网络,浙江美术馆、杭州大剧院、杭州历史博物馆、宁波美术馆、舟山市文化艺术中心等一批标志性文化设施相继建成并投入使用。大力实施“新农村文化建设十项工程”,农村文化建设多项指标全国领先。文化体制改革不断深化,浙江新远文化产业集团公司、浙江幻灯制片厂、省电影总公司等改革进展顺利,艺术院团通过改革获得了新的发展动力,经济效益创历史新高。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取得重大进展,目前全省国保单位总数已达132处,居全国第五位。旅游市场快速发展,2007年我省旅游经济综合实力跃居全国第四位。体育强省建设不断向前推进,竞技体育水平不断提高,群众体育全面开展。

——人口和人才工作积极推进。全面实施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两年累计发放奖扶金1.82亿元。针对重点地区性别比偏高问题加强综合治理工作,出生人口性别比升高势头初步得到遏制。2008年起全面实施免费婚检、孕前检查,提高出生人口素质。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人才培养工作,深入实施省“新世纪151人才工程”,至2007年底,共选拔省“151人才工程”各类培养人员4479名。大力构建高层次人才引进载体,全省共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48家、工作站70家,目前在站博士后750名。选派科技人员、教师、卫技人员到欠发达地区任职、支教,鼓励和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和社区工作。

经过各方努力,虽然“十一五”时期我省社会发展“短腿”现象得到较大改善,但要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目标还任重道远。

(三)社会保护力度不断增强。“十一五”以来,各级各部门围绕“平安浙江”、“法治浙江”建设的总体部署,突出重点,明确责任,强化管理,较好地实现了社会的和谐稳定。

——就业再就业服务体系逐渐完善。“十一五”以来,各级政府认真落实各项就业政策,采取多项措施扩大就业空间,初步形成了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的市场导向就业机制,就业规模不断扩大,三年累计新增城镇就业205万人。深化和谐劳动关系建设,大力推行劳动合同制度的实施,规范劳动用工行为,2007年全省劳动合同签订率这92.12%。加大就业援助政策扶持力度,到2007年底,帮助33.31万名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全省已消除“零就业家庭”2.67万户,实现了基本消除“零就业家庭”的目标,全省有5.02万户农村低保家庭获得了就业援助,5.03万名劳动力实现了就业。

——社会保障体系覆盖面不断扩大。企业养老、医疗、工伤、失业、生育保险实施范围已扩大到各类企业及与其形成劳动关系的职工。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工作进展顺利,2007年底已覆盖50%的市县,参保人数达到150万人。不断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待遇,目前我省企业退休人员月人均养老金达到1180元,位居全国省区第一。以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基础,集养老、医疗、教育、住房、司法等专项救助为一体,以社会帮扶、慈善救济为补充,覆盖城乡的新型社会救助体系进一步健全,完善了物价上涨补贴机制。农村五保和城镇“三无”对象集中供养率分别达到94.28%和98.83%。社会福利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城乡社区依托“星光老年之家”建设,建立了形式多样、覆盖广泛的居家养老服务网络。

——社会公共安全显著改善。制定了48个省级专项应急预案和应急保障行动方案,制定了124个省级部门和单位的应急预案,应对和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进一步增强。开展“避灾工程”建设试点,全省共投入近2亿元,共建立避灾场

所3500多个,总面积达400万平方米,可容纳受灾群众近160万人。深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群众安全感满意度逐年提升,对社会治安的认可度达到97.89%。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好转,连续四年实现事故总量、事故死亡人数和直接经济损失三个“零增长”。食品药品安全形势不断好转,全省乡镇连锁超市覆盖面100%,行政村放心店覆盖面100%,2007年我省药品抽检合格率达97.8%。

——生态环境质量不断改善。生态省建设深入推进,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全省八大水系、运河和主要湖库总体水质达到Ⅰ-Ⅲ类的达到67.2%,60.8%的断面满足水域功能要求。城市空气质量总体良好。生态补偿机制不断完善,研究制定了覆盖全省八大水系源头欠发达地区的生态环保财力转移支付政策。全面开展环境污染整治,全力以赴落实减排任务。“811”环境污染整治工作圆满完成,重点流域、重点区域和重点行业的整治任务基本完成。环境质量逐步改善,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总量分别比2005年减少了3.1万吨和6.3万吨。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扎实推进,全面完成1339个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治理任务,农村生活垃圾收集率达66%,农业农村面源污染初步得到控制。

在社会安全形势总体向好的形势下,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因素仍在一定范围内存在,一些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公共安全问题还有待解决。

(四)社会发展体制改革积极推进。“十一五”以来,全省加快制度创新,不断深化改革,社会领域体制机制改革全方位推进,为实现全省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制度保障。

——公共财政体制加快建立。按照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要求,积极构建公共财政体制,不断调整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把更多的财政资金投向社会领域。2007年,新增财力用于民生的比重达到70.3%。建立健全公共财政对社会事业发展的保障机制:全面推进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建立省、市、县(市、区)三级政府分项目、按比例分担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设立农村公共卫生服务专项经费,按每人每年15元的标准为农民提供3大类12项公共卫生服务,为参合农民提供两年一次每次10元的免费健康体检,所需经费全部由公共财政保障;不断加大对文化建设的投入,从2007年起,省财政每年安排不少于1.09亿元用于补助农村基层文化建设。

——事业单位改革稳步推进。按照政事分开、管办分离的原则,稳步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全省事业单位分类认定全部完成,1600多家生产经营类和中介服务类事业单位已批复改制。大力推行事业单位人员聘用制度,出台了社会公益类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办法。深化职称考评试点和评聘改革,不断完善专业技术资格评价办法,促进事业单位用人机制的平稳转换。

——社会发展工作机制建设扎实推进。坚持社会形势分析例会制度,省政府日益重视社会发展形势分析工作,从2006年开始省政府提出要一年两次听取关于社会发展的形势报告,以及时了解社会发展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坚持开展一年一次的社会发展水平综合评价工作,及时更新评价方法,努力做到科学、客观。

三、《规划》实施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下一步面临的挑战

《规划》实施两年来,总体进展顺利,但也要看到《规划》编制和实施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下一步的实施还面临一系列挑战,全面实现《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仍存在一定的压力。

(一)解决社会发展中一些主要矛盾的任务还较艰巨。尽管“十一五”以来我省社会发展步伐显著加快,总体水平不断提高,但与人民群众日益增强的社会需求相比仍存在一定落差。一是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步伐有待加快。农村和欠发达地区的社会发展总体水平还相对落后,地区间、城乡间和不同群体之间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有待进一步推进。二是改善民生促进和谐的工作还有待深入。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改善公共服务质量、维护社会公共安全、改善环境质量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民生问题还需要努力加以解决。三是社会管理体制改革有待深化,基层政府公共服务能力仍需进一步增强。

(二)宏观环境的不确定性增加了规划实施的难度。“十一五”规划实施两年来,社会发展的宏观环境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对规划的实施也产生了一定影响。一是物价过快上涨对人民生活产生一定影响。2007年以来我省居民消费价格出现了较快上涨,尤其是以食品为代表的生活必需品的价格涨幅较大,使低收入群体的生活负担加重。随着农资价格进入新一轮上涨通道,农民增收的成本压力加大,实现扭转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目标难度将进一步增加。二是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对就业和提高居民收入产生一定影响。受国内外宏观环境的影响,近来我省部分企业生产经营陷入困境,生产放缓,亏损面扩大,尤其是数量众多的中小企业处境堪忧。我省中小企业量大面广,且以劳动密集型为主,它们的生存和经营状况直接影响全省就业形势的稳定,影响劳动者收入水平的提高,影响财政能力的提高,进而对社会发展的有效需求产生影响。

(三)社会发展规划的宏观指导作用有待加强。“十一五”时期我省对规划工作高度重视,在社会发展领域制订的规划数量之多前所未有,除了编制实施《浙江省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外,在社会发展领域还同时编制实施了文化、教育、体育、社会保障、旅游、妇女儿童、残疾人等数十个专项规划。这些规划的编制和实施,强化了社会发展战略政策的落实。与此同时,在规划编制和实施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一是规划定位问题。作为具有完整意义上的社会发展规划,既不同于《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总体规划的定位,又不同于教育、卫生、体育等具体专项规划的定位,在规划体系中既要做好与《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的衔接,又要做好与各专项规划的衔接,定位较难把握。二是统筹协调问题。社会发展所涉范围广、领域宽,社会发展规划虽然确定为“十一五”时期全省社会发展的指导性文件,但由于各部门对规划的认识程度不一,工作力度不同,要做好社会发展规划与相关的数十个规划的统筹协调工作和年度目标任务分解落实工作难度较大。

四、关于进一步改进和完善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的建议

今后一个时期,随着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理念深入人心,各项社会体制改革逐步深入,各级政府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的政策举措不断完善,《规划》实施的总体形势比较有利,预计到“十一五”期末,《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任务可以如期完成。对下一步的实施工作和改进规划工作提出如下建议:

(一)关于维持现有指标的原定目标的建议。通过综合评估,我们认为《规划》设置的指标体系基本符合科学、合理的要求。虽然预计到“十一五”期末有部分指标完成预定目标有一定难度。但大部分涉及群众最关心、最直接和最现实利益的

约束性指标预计可如期甚至提前完成,少部分指标如体育人口比重、每万人口律师数、城市化水平、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等指标虽暂时落后,但通过各级各部门在后三年的努力,以及新一届政府相关政策举措的出台和落实,仍有望达到或接近规划目标。因此,建议维持现有指标的原定目标。

(二)关于进一步推进《规划》实施的建议。随着各级政府对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日益重视,《规划》的下一步实施将迎来十分有利的宏观环境,我们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认真贯彻省委“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总战略,全面推进“全面小康六大行动计划”的实施,大力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努力实现《规划》提出的各项目标任务。

1、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继续把解决民生问题摆在突出位置。全面改善民生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的要求,是扎实推进“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总战略的重要举措,也是新阶段我省社会发展的核心要求和工作重点,更是下一阶段全面实现《规划》各项目标任务的重要途径。我们要从人民群众最关心的实际问题出发,从解决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以实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低收入群众增收”、“公民权益依法保障”等行动计划为抓手,努力实现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让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成果惠及全省人民。

2、着力提升农村和欠发达地区社会发展水平,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当前我省社会发展的难点和重点在农村、在欠发达地区,能否顺利完成《规划》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农村和欠发达地区的社会发展是关键。要按照建立健全公共财政体系的要求,进一步调整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不断提高公共财政用于农村和欠发达地区的总量和比重,着力支持农村和欠发达地区基础教育、技术培训、医疗卫生、社会保障以及公共文化等社会事业建设,使公共财政最大程度地惠及全省人民,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进一步加大对欠发达地区生态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扶持力度,努力改善农村和欠发达地区的生产生活条件。

3、进一步深化社会体制改革,激发社会发展的活力和动力。《规划》能否顺利实施,社会发展领域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能否破解,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改革能否深入和取得实质性进展。为此,要围绕《规划》确定的改革任务,深化社会发展体制各项改革,努力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的社会发展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以改革措施保障《规划》的组织实施。强化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努力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拓展以公共财政为主的多元化资金来源渠道,加快形成社会领域稳定的投入增长机制。积极稳妥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加快形成全社会协同参与的社会发展格局。

4、密切关注宏观环境的变化,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经济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基础,当前我省经济领域遇到的一些困难,会给改善民生和社会稳定带来负面影响,增加了《规划》实施的难度。各级政府要积极采取措施,支持企业走出困境、渡过难关,确保经济平稳运行。要进一步做好改善民生的各项工作,努力解决好就业、社保、住房等重点民生问题,切实增加城乡居民特别是中低收入者收入,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帮助农民进一步增加工资性收入。切实保障市场供给,特别要抓好粮食等基本生活必需品和威品油等重要商品的组织调运工作,努力维护物价稳定。同时,社会发展要积极发挥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作用,为企业综合素质的提升和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提供强有力的科技、人才支撑,实现经济与社会互促互进的良好局面。

(三)关于改进社会发展规划工作的建议。编制《浙江省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是我省在构筑完整的具有浙江特色的社会发展体系过程中的一次探索,总体上体现了进一步理清社会发展工作思路,明确工作重点,统盘谋划和推进全省社会发展工作的原则,组织管理和实施也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同时要认识到,由于是第一次编制和实施,难免存在各种不足,需要在“十一五”后半期的实施过程中和下一个五年规划的编制过程中逐步加以完善。

1、确立社会发展规划统领全省社会发展工作的地位。由于社会发展涉及多个领域、多个部门,要统筹协调推进社会发展工作,需要有一个相对综合的规划来统盘安排社会发展领域的各项目标任务。为此,在今后的规划编制过程中,首先要进一步确立社会发展规划对全省社会发展领域各专项规划的指导地位,各社会发展部门制定的专项规划要以社会发展规划为依据,加强各个规划之间的衔接,提高规划内容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其次要细化目标任务的分解落实,各项目标任务的分解落实要与各级各部门年度工作计划的制定充分结合,强化考核力度,增强规划的约束性。第三要强化规划对项目投资的约束,完善“规划带项目”的管理机制,今后政府投资的社会建设项目原则上要以社会发展规划的相关内容为依据,通过规划约束项目立项,逐步实现投资调控由项目审批向规划审批转变。

2、建立规划的评估与调整机制。规划的评估与及时调整是保障规划实施效果的重要措施,要尽快建立健全规划评估与调整机制。一是建立健全规范化的评估机制,在规划实施的不同阶段开展中期评估与后评估,及时发现运行中出现的偏差和规划实施中的问题,适时调控规划目标和任务。创新规划评估方法,多采用第三方评估、开放式评估、专家论证等多种方式,提高评估工作的客观性、科学性和有效性。二是建立健全规划调整机制。针对评估中发现的问题,及时组织科学论证,提出调整的意见建议,经有关决策部门审批后进行相应调整,并及时向社会公布,提高调整决策的科学性和民主性。

3、加强社会发展领域统计监测工作。完善的社会发展统计制度,是社会发展规划编制和评估的重要依据。要加快完善社会发展统计监测制度,加强统计数据采集工作,提高统计数据的真实性、完整性和时效性,为社会发展规划的编制和实施效果的定量评估提供有力支撑。

第3篇:云南省实施《教育规划纲要》中期总结报告(摘要)

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教育规划纲要》)颁布后,云南进一步提高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地位认识,陆续出台了一系列促进教育改革发展的新举措,有力促进了全省教育的持续健康发展。

一、抓好《教育规划纲要》的学习宣传和贯彻落实

1.全面学习宣传《教育规划纲要》

省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把传达学习《教育规划纲要》精神作为主要内容,2010年7月22日集体调研了教育工作,专题研究了我省教育改革发展问题。举办时代知识前沿讲座等,宣讲《教育规划纲要》精神,省级副厅以上、州(市)副处以上、县级副科以上干部参加了专题学习。每年召开云南省教育工作会议,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和省“两会”精神等,落实推进年度教育改革和发展工作。省委高校工委、省教育厅组织了由百名专家学者和省教育厅领导干部组成的宣讲团,赴全省各地各校开展300场专题报告。同时,各地各校抽调领导干部、理论骨干等组成宣讲组,分层次分领域分对象进行深入学习和广泛宣讲,切实把《教育规划纲要》宣传到基层。

2.建立组织领导和教育咨询机制

成立了由省长任组长,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部长和分管副省长任副组长、党政群20多个部门组成的省教育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并建立了部门协调机制,研究部署、指导实施教育体制改革工作。2013年,根据中央全面深化改革的总体部署,云南省委成立了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和文化教育卫生体制改革专项小组等8个专项小组,省委高校工委、省教育厅成立了教育体制改革小组,进一步强化了对教育改革的组织领导,健全了改革工作的高位推进、上下联动的机制。建立省级部门横向协调机制,规划和启动了农村初中改造工程、民族地区薄弱高中建设工程、农村义务教育“两个全覆盖”等一批影响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大工程项目,并根据在校生规模对省教育厅所属高校事业编制实现动态调整。建立专家咨询机制,成立了云南省教育咨询委员会,定期不定期开展专题调研和理论研讨,对重大教育改革发展政策进行调研、论证、评估。

3.全面落实《教育规划纲要》

首先是在省《教育规划纲要》中全面贯彻国家《教育规划纲要》精神。2011年5月,云南省《教育规划纲要》正式印发。2011年5月24至25日,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教育工作会议,对贯彻落实我省《教育规划纲要》进行总体部署,并提出云南教育未来10年将与全国教育发展战略目标一致,实现“两基本,力争一进入”和“三共同”发展目标。其次是层层落实《教育规划纲要》。在云南《教育规划纲要》编制的同时启动编制“十二五”规划,并于2012年正式印发。各州(市)党委、政府和各有关部门按照国家要求和省委、省政府的安排部署,建立健全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组织专门力量深入调研,制定了当地教育改革发展“十二五”规划,出台促进地方教育改革发展的政策、文件等,将《教育规划纲要》精神落实到基层。再次是省部合作共同推动落实《教育规划纲要》。省人民政府与教育部签署了《加快云南教育事业发展、推进云南桥头堡建设战略合作协议》《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备忘录》,印发了《教育部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滇西边境山区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共同推进计划(2012—2017年)》,在多个方面加强合作、高位推进。

截至2015年底,全省有各级各类学校31 137所,在学学生总规模达1 351.57万人,有教职工60.20万人,比2009年的53.92万人增加6.28万人,专任教师51.82万人,比2009年的45.95万人增加5.87万人。对照《教育规划纲要》提出的各项战略目标,学前教育、义务教育各项指标完成情况较好,部分已提前实现;高中阶段教育中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明显滞后,普职比大体相当目标试点难度极大;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距离全国平均水平仍有较大差距。

二、统筹各级各类教育改革发展

1.大力发展学前教育

一是完善学前教育体系。颁布实施了《云南省学前教育条例》《云南省学前教育3年行动计划(2011—2013年)》等文件;利用农村闲置校舍改建幼儿园等,大力推进公办普惠性幼儿园发展;积极支持民办幼儿园发展,实施民办示范幼儿园奖补政策;引进了普惠性民办幼儿园评审标准及评估指标体系;实施省级示范幼儿园对口帮扶薄弱幼儿园制度;建立贫困幼儿学前教育生活补助制度;开展边远地区巡回支教试点项目,努力形成多元化的办园格局。

二是提升学前教育质量。通过设立《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省级实验区和省级实验园,把《指南》所倡导的先进教育理念和科学教育方法落到实处,提高幼儿园的保教质量。通过新增学前教育巡回支教试点,提升幼儿园办园水平。通过开展一级一等示范幼儿园等级评价工作,在扩大学前教育资源的基础上加强了优质园的培养和建设。

三是加大学前教育投入。2011年至今,全省共获得中央实施第一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四大类七个重点”项目资金21.4亿元,中西部地区农村学前教育推进工程项目资金4.8亿元。从2011年起,省财政连续5年,每年安排1亿元学前教育发展专项资金。2014年,省级投入1亿元学前教育项目资金用于扩大资源、家庭经济困难幼儿园资助、民办幼儿园奖补等。启动第二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争取中央资金9.33亿元,省级投入1.12亿元。

四是推动幼儿教师队伍建设。各地在编制总量内,通过优化调整,保障幼儿教师编制所需,采取灵活的用人方式,确保幼儿园建成后有合格的教师。昆明市设立幼儿特岗教师计划,2012—2013年共招聘329名幼儿特岗教师;富宁县招聘幼儿专任教师93名;景洪市为市幼儿园世纪金源分园增加编制51名。2011年至今,国家和省级共安排幼儿教师队伍建设经费6 140万元,完成“国培”计划10 954人次,完成1 100名幼儿园园长、骨干教师《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培训和学前教育管理信息系统的省级培训,建设幼儿园名师工作室20个。

五是规范学前教育办学行为。出台了《关于进一步规范农村学前班工作的指导意见》《幼儿园收费管理暂行办法实施细则》《云南省教育厅转发教育部关于规范幼儿园保育教育工作防止和纠正“小学化”现象的通知》等规章制度,提高了办园水平和保教质量。2014年7月起施行的《云南省幼儿园收费管理暂行办法实施细则》,对收费项目和标准做出了规范,保障了受教育者和幼儿园双方的合法权益。印发了《云南省教育厅关于开展民办幼儿园清理整治工作的通知》,明确了清理整治内容、相关处理意见,强调按照“属地管理”和“谁审批、谁负责”的原则,要求各地规范办园行为。

截至2015年底,全省共有各类幼儿园6 540所,其中,公办园2 256所,民办园4 284所;在园(班)幼儿129.40万人,其中,公办园在园人数61.12万人,民办园在园人数68.28万人;教职工81 455人,专任教师49 018人,专任教师与园(班)幼儿比为1︰26.40;专任教师专科以上学历占比73.51%;生均图书5.96册;生均园舍建筑面积5.11平方米;学前一年毛入园率92.16%,学前三年毛入园率为63.82%,超额完成教育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确定的“学前一年毛入园率达到85%,学前教育三年毛入园率提高到55%”的目标任务。与2009年相比,全省幼儿园增加903所,新增省一级示范幼儿园38所;在园(班)幼儿增加37.23万人,教职工增加41 133人,专任教师增加23 679人。

2.均衡发展义务教育

一是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与教育部签署了关于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备忘录,出台了《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实施意见》和《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实施意见》,确保“到2020年,全省95%以上的县(市、区)实现义务教育基本均衡”目标的实现;全面实施五位一体的学校标准化建设,统筹实施“两个全覆盖”和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全覆盖,将全省129个县(市、区)全部纳入“改薄”范围,2014年已下达“改薄”专项资金共41.12亿元;开展了新一轮中小学区域布局调整,制定下发《云南省规范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的实施意见》;出台《云南省教育厅转发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做好小学升入初中免试就近入学工作实施意见的通知》《关于逐步缓解择校热的意见》等相关文件,使“择校热”得到有效缓解。修订完善云南省初中学生学业水平考试方案,增强了初中学生学业水平考试的操作性、评价的客观性,减轻了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补助标准从2009年的小学300元/生·年、初中500元/生·年,提高到了2014年的小学600元/生·年,初中800元/生·年。2013年开始,对民办学校也给予公用经费补助。2015年底,昆明五华区等9个县(市、区)通过国家县域义务教育均衡督导认定。

二是改革创新师资队伍建设体制机制。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试点取得成效,首批共有30名中小学教师获评正高级教师。免费师范生教育有所突破,职业教育、学前教育以及边远少数民族地区双语教学教师也纳入项目范围,在昆明、红河、昭通、怒江等地推广实施。全省所有乡镇及以下农村学校教职工获准享受每人每月500元的乡镇工作岗位补贴,昭通绥江、盐津、镇雄等6县继续实施偏远艰苦地区教师津补贴制度,开远市设立农村教师终身任教奖励基金并对一师一校教师每月增加100元补贴,留住优秀教师的机制得到强化。“云南省中小学名师工作室建设”和“未来教育家成长计划”进展顺利,统筹实施“云岭教学名师”工程,完成了700人特殊教育专职教师培训工作。

三是治理教育“择校热”现象。我省切实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做好小学升入初中免试就近入学工作的实施意见》,结合全省实际制定了切实可行的贯彻意见,对规范义务教育阶段招生办学行为、维护教育公平起到了重要作用。从2012年起,全省统一从一级普通高中学校公费学位招生总数中划出一定比例(不低于招生总数的30%),定向分配到区域内各初中学校,实施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综合素质评价结果和学生志愿择优招生的“定向择优”录取办法,一定程度上缓解优质高中的“择校热”现象。

四是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我省先后出台了《关于印发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负担、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办法的通知》《关于普通中小学校办学行为的若干规定(试行)》和《关于规范全省中小学假期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等文件,明确规定严禁以单一的升学率指标对地区和学校进行排名。《关于普通中小学校办学行为的若干规定(试行)》要求,除周六可组织义务教育九年级、普通高中三年级学生在校内进行教学活动外,学校及教师不得在双休日、法定节假日、寒暑假组织学生开展任何形式的教学活动,严禁在职教师对学生实行有偿家教、有偿补课,严禁在职教师举办或参与社会举办的各类收费培训班和补习班,进一步规范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办学行为。

五是进一步做好随迁子女在流入地接受义务教育工作。按照“以输入地政府管理为主,以全日制公办学校接收为主”的原则,积极采取多种措施,全力解决农转城子女就学问题。出台了《云南省教育厅关于加大城乡统筹力度、促进农业转移人口转变为城镇居民的意见》《云南省教育厅关于切实做好同城同教有关工作的通知》《关于做好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后在云南参加升学考试工作的实施意见》等政策措施。通过校舍新建、改扩建、鼓励社会力量举办民办教育机构等途径,努力扩大教育资源,大幅度增加学位,保障每一个农民工子女都有学上。加大资金投入,努力改善接受进城务工随迁子女学校的办学条件,2014年,云南申请国家资金2.5亿元,省级财政计划每年安排2亿元资金,专项用于解决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问题。将接收进城务工随迁子女较多的昆明、曲靖、玉溪、红河和大理5个州(市)作为全省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平等接受教育工作试点地区,安排2亿元试点资金。

六是提高义务教育质量。2010年初,成立了云南省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心,负责全省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工作。在全省聘请了20名教育质量监测与评估首席专家,遴选了360名省级教育质量监测与评估专业人员,组建了全省范围内的教育监测评估调研联盟。研发了义务教育质量监测与评估工具,监测数据录入后达2万多条,通过对数据的预处理,多角度的统计分析,形成基础教育质量监测总报告、咨询报告、学生报告、教师报告、校长报告共计10万余字。印发《云南省义务教育质量提升计划》,实施义务教育质量提升工程,强化对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办学督导评估,建立云南省现代学校评估体系和评价机制,形成推进义务教育质量螺旋上升的发展格局。

截至2015年底,全省有小学教学点3 308个、完全小学12 413所、普通初中1 682所。与2009年相比,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从98.29%提高到99.68%,小学辍学率从0.76%降低到0.23%,初中学龄人口入学率从87.6%提高到89.7%,初中阶段毛入学率从103.12%提高到106.36%,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从88.43%提高到93.3%。

3.加快发展普通高中教育

一是普通高中特色化学校创建任务圆满完成。下发了《云南省推动普通高中特色化发展的指导意见(试行)》,力争用3~5年的时间创建30~50所高中特色化发展实验学校。通过两年努力,全省共创建50所(其中,2013和2014年各创建25所)普通高中特色化发展实验学校,共安排1 000万元创建经费,创建目标任务提前完成。

二是推进高中课程改革。我省从2009年开始实施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坚持“统筹规划、积极稳妥、分类指导”的基本原则,要求学校严格按照国家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中规定的学习领域、科目和模块的要求制定教学计划,实施新课程。2009年秋季入学的学生开始实施学分管理、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工作,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全部达到合格及以上,且综合素质评价合格方能毕业。

三是改善普通高中办学条件。从2012年起,实施民族地区教育基础薄弱县普通高中建设工程,全省下达中央预算内资金5.6亿元,实施30个项目,主要用于配备普通高中课程必修内容要求的基本实验设备和完成普通高中课程必修内容的教学任务需配备的计算机和相关设备,包含物理、化学、生物、通用技术实验室、计算机教室,满足基本办学需要。开展了一级高完中的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综合评价工作,有效提高了一级高完中的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

四是进一步规范普通高中招生行为。近年来,部分普通高中学校在招生过程中采取违规手段和办法争抢生源的情况较为突出。为了进一步规范普通高中学校招生行为,印发了《进一步规范普通高中招生行为的紧急通知》,要求各地各学校按照严格招生宣传、招生范围、招生行为、学籍管理、责任追究等规定,认真做好普通高中招生工作,学校招生行为得到进一步规范。

五是完善普通高中经费保障机制。2002年至今,我省高中学校学费和住宿费一直执行《云南省计委、省财政厅、省教育厅关于适当提高我省中等职业学校和普通高级中学学费、住宿费收费标准的通知》(云计收费〔2002〕749号)标准,其中学费标准为:一级一等学校每生每学期700元、一级二等600元、一级三等500元、二级400元、三级300元;普通高中择校生收费标准为:一级一等学校每生每年8 000元、一级二等7 000元、一级三等6 000元、二级5 000元、三级4 000元;住校生普通住宿标准为每生每学期30~80元。全省普通高中生均公用经费补助情况差异较大,昆明市和昭通市投入经费最多,分别为3 976.65万元和3 143.90万元。普通高中国家助学金资助面占全省普通高中在校生总数的35%,资助标准为一等2 000元/人·年,二等1 000元/人·年。

截至2015年底,全省共有普通高中465所,其中公办普通高完中学校数为393所,高中阶段毛入学率为80.1%。招生数27.45万人,在校学生78.28万人,毕业生24.07万人,普通高中校均规模为1 683人,专任教师与学生比为1∶15.20。其中,一级普通高完中133所,招生14.20万人,在校学生42.39万人,毕业生13.84万人。与2009年相比,普通高中在校生增加了17.13万人,招生数增加了5.42万人,高中阶段毛入学率提高了21.5个百分点。

4.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一是现代职教体系政策框架基本形成。印发了《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决定的实施意见》《云南省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对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提供有力的政策支撑。成立了27个行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建立了发挥行业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中指导作用的体制机制。着力开展34个职教集团组建和管理工作。

二是职业教育基础能力不断提升。2015年底,全省13个职教园区共完成投资182.66亿元,完成征地29 000亩,竣工建筑面积634万平方米,8个职教园区已投入使用,入驻职业院校58所,入驻学生26.19万人。2010—2014年,国家投入我省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项目75个,资金7.68亿元,加上各地配套3.96亿元,学校配套0.89亿元,基础建设资金达到13.71亿元。其中,获得国家专项资金1.8亿元用于“中等职业教育质量提升计划”;省财政投入6 000万元用于33所学校购置专业设备和实训设备,投入8 960万元用于改善18所学校和红河州职教园区办学条件,投入1 042万元用于12所学校数字校园建设,投入180万元加强云南大学等5个职业教育师资培训基地的建设,职业教育办学条件显著改善。2013年起,省政府每年安排高等职业教育专项资金1亿元,针对目前我省高等职业院校改革发展的薄弱环节重点投资和重点建设。

三是职业学校师资水平明显提升。从2010年开始,我省中等职业教育师资培训工作,每年培训教师都在1 500人次以上,送到企业培训每年不低于150名教师,送出国培训每年不低于10名教师。统筹实施“云岭教学名师(中等职业教育)”、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升工程、中职特聘教师计划等,首批认定中等职业学校17名“云岭教学名师”;实施中职特聘教师计划,每年特聘1 000名至2 000名能工巧匠,实现校园与职场的有机对接。

四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稳步推进。开展高等职业院校对口中等职业学校单独考试招生改革试点;实施“知识+技能”和技能大赛优秀选手直接免试入学等考试招生办法;在部分本科院校中开展了高职本科、中高职一体化改革试点等,目前中高职一体化在校生达4.7万人,改革创新了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一定程度上满足了职业学校学生提升学历层次、提高技能等级的愿望,为建立中职、高职、应用本科、专业硕士相衔接的现代职教体系和贯通人才培养立交桥积累了经验。

五是加快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制定了《云南省开展国家级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示范县创建实施方案》。2010—2014年,省级财政投入2 500万元专项资金,以9 000多所农村成人文化技术学校为载体,引导乡、镇、村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大力开展农业科技、实用技术的试验、示范、培训和推广工作,大力开展城市所需各类工种技能培训工作,使在乡农民留得住、进城农民能就业。2010—2015年,全省受培训的农民达到2 300万人次。

截至2015年底,全省有中等职业教育学校415所,在校生59.79万人,生师比22.69︰1,普通高中与中职学校在校生比为1︰0.76,固定资产总值84.59亿元;高职院校37所,在校生人数22.86万人,生师比为16.5︰1,固定资产总值94.57亿元;乡村成人文化技术学校9 274所,2010—2015年共培训农民2 429.62万人次。

5.稳步提升高等教育质量

一是建立健全高校特色发展的体制机制。印发了《关于推动部分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实施意见》,遴选了6所试点院校,推动地方高校向应用技术大学转型。高位推进滇西应用技术大学筹建工作,滇西应用技术大学于2015年4月获教育部批准筹建,成为我国西部地区第一所零起点新建的应用技术类型本科高校,已完成党政班子配备,3所特色学院建设加快推进。起草了《关于加强云南省高等学校分类管理的指导意见》,引导高校科学定位、差异化发展、特色发展。从2012年开始每年遴选2所高职高专院校进行特色骨干专业建设。创新性组织完成了2013年全省普通高校办学条件达标情况评审会,启动实施高职高专院校特色发展评估、独立学院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和本科院校审核评估,继续开展高等教育分类评估改革工作。

二是区域高水平大学建设进程加快。2012年至2014年实施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全省已下达中央资金2.5亿元。云南大学等4所高校进入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项目,云南大学被纳入中西部高等学校综合实力提升工程项目,云南师范大学新增为省部共建高校。省财政每年安排资金1.5亿元,专项用于区域高水平大学建设。

三是高校内涵建设工作取得实质性进展。2014年11所硕士学位授予单位新增24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高校科研创新平台遴选立项高校重点实验室25个、工程中心9个。制定并下发了《关于加强和规范高校科研经费管理使用的意见》。实施博士研究生学术新人奖试点,立项资助博士生30名,资助经费60万元。实施联合培养研究生,深入推进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不断创新研究生培养模式。开展省院省校教育合作项目,省内高校充分与国内知名高水平大学合作开展研究项目,为国家和省委、省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提供了一大批决策咨询报告。启动实施了省级2期“质量工程”。全省高校总体债务减少,高校教育教学工作进入科学有序的提速发展轨道。

四是推进高职院校分类考试招生制度改革。2014年,我省27所高职高专院校首次开展高职对口中职考试招生改革,共录取对口考生697人。11所高职院校继续实施单独考试招生,共录取单招考生约5 700余人。

五是高校文化传承创新能力不断加强。深入推进全省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提升校园文化建设内涵,结合新中国成立60周年、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五四青年节等重大节日和纪念日开展“我爱我的祖国”“五月的鲜花——永远跟党走”“簇拥中国梦·喜迎国庆节”等大型系列活动。2009年起,连续5年开展云南省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的评选,先后评选出近100项优秀成果。2011年起,每年举办云南省高校文化节,云南高校文化节已成为云南省高校文化建设中的一项品牌活动。

截至2015年底,全省共有高校71所,其中成人高校2所,普通高校69所;普通高校中,本科院校31所,专科院校38所,总校数比2009年增加了8所。各类高等教育总规模86.94万人,比2009年增加27.17万人,其中普通高等教育在校生61.46万人,比2009年增加22.10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由2009年的17.57%提高到30.2%。专任教师达到3.70万人。2015年全省高校占地6.07万亩,比2009年增加1.06万亩,目前已基本建成了昆明呈贡高校新区和12个区域性职教园区并投入使用;2015年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56.53亿元,比2009年增加28.05亿元,增长77.39%。

6.重视发展继续教育

一是依托云南开放大学构建云南终身教育体系。2012年12月,云南开放大学正式挂牌成立,形成了以总部、分校及教学点为支撑的办学体系,初步构建了“人人皆学、时时能学、处处可学”的支撑云南终身教育的平台和体系。与全省16个州(市)、25所省内外高校、18个行业、33家企业分别建设地方、大学、行业、企业等四大支持联盟,基本形成了“一行两委”(学分银行,学分银行管理委员会和学习成果认证专家委员会)的学分银行组织构架;建立了学分银行、彩云学府和各办学单位“三位一体”、各司其职、互为支撑、协同发展的运行机制。制定了一系列云南开放大学学分银行管理制度和认证标准,探索高职学院间的学习成果衔接与互认。初步形成了“政府主办、教育部门主管、学校办学”的管理体制和高效率的运行机制。

二是继续推进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2014年,正式启动和实施职业教育与开放教育有机衔接的“专本衔接”改革试点,4个试点本科专业共计招生464人。坚持现代远程开放教育和全日制高等职业教育为一体的双模式建设路径。已经有20所二级学院挂牌运行,其中4所为行业二级学院,进一步扩大与行业企业深度合作的步伐。正积极推进云南老年开放大学、汉语东南亚语教育学院、医学与健康学院等建设。

三是完善继续教育体制机制。印发了《云南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加强管理提高成人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的意见》,加强对成人教育办学过程管理和规章制度管理,进一步提高成人教育教学质量。委托州(市)教育行政部门对本地区成人高等学历教育教学站点、网络高等教育校外学习中心进行监督管理,对省外高校函授站点实行年报年检制度和函授站年度抽查制度。云南省高等学校成人教育专业综合管理服务信息平台正式上线,有效实现了对全省高校成人教育专业分布情况的信息化管理,加大了对人才需求的预测、预警力度,充分发挥高校的专业优势和办学特色。

截至2015年,全省有成人高校2所,开展成人高等教育的高校48所;成人高等学校招生69 148人,比2009年增加7 851人,增长12.81%;成人高等学校在校生210 820人,比2009年增加37 156人,增长21.40%;毕业生58 113人,比2009年增加9 776人,增长20.22%。“十一五”以来,成人高等教育累计招生46.93万人,成人中专累计招生1.69万人。

7.协调发展民族教育

一是扎实开展民族教育工作。2013年颁布实施了《云南省少数民族教育促进条例》。制定了《云南省民族学校认定管理办法》,加强对民族中小学的认定管理工作。在中小学校中全面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活动,在全省范围建立了民族团结教育示范学校1 221所。自2012年起,省级财政共计投入5 000多万元用于教材采购,免费提供民族团结教材到全省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使用。

二是稳步推进双语教育、民文教材建设和民族教师培训。积极开展双语教学,全省范围内建立了14个民族18个语种的双语教学试点学校32所。目前,全省共编译审定民文教材615本,免费发行到民族地区双语学校使用。从2010至2015年,省民族宗教委投入经费106万元,分4批次组织边疆民族地区基层一线骨干教师200余人到北京进行开阔视野学习培训。同时,省级培训结合各地自办培训,自2010年至今,培训双语教师5 300多人次,参培双语教师的综合素质得到显著提升。

三是完善少数民族预科招生制度。出台了《云南省教育厅关于建设云南省高等学校少数民族预科教育基地的意见》,在云南民族大学建立“云南省高等学校少数民族预科教育基地”。从2014年秋季学期起,全省25所高校的2 900多名民族预科教育统一集中到基地进行为期一年的学习,首次实现了我省少数民族预科教育由分散到集中的转变。

四是民族教育支援工作成效明显。开展好沪滇教育对口支援工作,与上海国际信托有限公司、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云南省扶贫办签订合作协议,开展为期5年的教师培训项目。与上海师资培训中心、德国汉斯·赛德尔基金会签订了教育对口支援合作协议。自2012年实施边远贫困地区、边疆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人才支持计划教师专项计划以来,已经向我省89个“三区”县(市)派出教师4 391人次,下拨义务教育阶段教师支教经费4 494万元,为推动我省民族地区各类教育发展提供人才支持。我省按“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培养计划”要求,从2006年10月至今,组织符合条件的5 000名考生参加考试,其中3 500多人报考了硕士生,1 500多人报考博士生。2014年起,迪庆州、怒江州两州农村户籍学生进入中等职业学校学习期间,前两年除享受国家现行优惠政策外,每个学生每年再增加2 500元生活资助。

五是全面落实提高人口较少民族学生生活补助政策。从2010年起,在全面落实中央提高人口较少民族义务教育农村寄宿生生活补助的基础上,自筹资金将提高补助范围扩大到云南省8个人口较少民族义务教育阶段所有学生,2010至2015年,累计投入补助资金9 300余万元,受益学生37万余人次。制定《云南省人口较少民族综合保险和人口较少民族学生助学工作专项方案》,从2014年起,省财政每年安排专项经费1 180万元,对人口较少民族在读普通高中学生给予每生每年1 000元的助学补助,对人口较少民族全日制在读本科生、大专生每生每年给予2 000元的助学补助,2014年有8 000余名学生受益。

六是积极推进教育公平和优质教育资源各族共享。从2011年起,由省民族宗教委每年出资200余万元,在云南农业大学举办特有民族本科班,对学生给予免学费、补助生活费,着力破解云南省教育发展水平整体滞后的少数民族(尤其是人口较少民族)中高级实用人才培养断代问题,2011至2015年已累计投入补助经费714万元,受益学生达840人次。继续在云南林业职业技术学院、云南省民族中专举办特有民族大专班、中专班,2010至2015年,每年招收少数民族学生100人,累计投入补助经费1 200余万元,对学生给予免学费、补助生活费,增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群众技能脱贫致富能力。继续在云南师大附中、云南民族中学举办高中民族班,每年招收除昆明市外的15个州(市)少数民族学生250人,对贫困学生给予生活补助,2010至2015年,累计投入补助经费500余万元,受益学生1 000余人次,让少数民族群众共享省城优质高中教育资源。继续对22所省定民族高中学校寄宿学生给予生活补助,2010至2015年,投入补助经费6 000余万元,受益学生20余万人次。

截至2015年底,我省正式挂牌的民族中小学496所,省定民族中小学41所,民族地区寄宿制学校4 000多所,民族中专6所,民族大学1所。少数民族人口在学学生数达323.44万人,占全省在校生总数35.11%(上述数据均不含其他类教育),少数民族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98.97%。

8.公平发展特殊教育

一是出台了《云南省特殊教育提升计划实施方案(2014—2016)》。实施特殊教育学校建设工程、特殊教育体系构建工程、特殊教育质量提高工程、特殊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工程、残疾学生资助工程等五大工程,要求到2016年,基本普及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全省适龄视力、听力、智力3类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入学率达到90%以上,学前教育、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45%以上。

二是加大对特殊教育投入。2009年,云南省特殊教育学校教育经费总投入为8 238万元,到2013年增长到22 835万元。省政府从2012年起,每年安排5 000万元专项资金主要用于改善特殊教育学校办学条件、购置仪器设备、教师专业化培训等工作。同时,2011至2012年实施特殊教育学校建设二期工程,全省下达中央资金1.36亿元;2014年还争取到中央特殊教育补助资金2 500万元,重点用于特殊教育资源中心、资源教室建设和推动“医教结合”区域实验,支持特殊教育机构和医疗机构开展“医教结合”实验,力争到2016年建成10个县级“医教结合”实验区和20所“医教结合”实验学校。2014年,全省义务教育阶段特殊教育学校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补助标准从2013年的小学560元/生·年、初中760元/生·年,统一提高到4 000元/生·年,争取在三年内达到每年6 000元。

三是健全特殊教育体系建设。以普通中小学为依托,设立随班就读基地学校,推进资源教室建设,2014年,全省已部署建设随班就读资源教室120个。加强特殊教育资源中心建设,为特殊学校、残疾儿童和家庭提供专业的咨询、评估、指导和康复训练等服务,2014年,已立项建设特殊教育资源中心16个。加强特殊学校职业教育和实训基地建设,2014年支持特殊学校建立实训基地17个。2013年,昆明学院首个特殊教育专业招生,实现我省特殊高等教育零的突破;2014年,云南开放大学特殊教育学院在华夏中专成立,设有4个专业。目前,我省已基本形成了以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为重点,逐步向学前教育和以职业教育为主的高中阶段教育延伸的格局,形成了以普通学校随班就读和附设特教班为主体、以特教学校为骨干、以送教上门和家庭社区教育为补充的特殊教育发展体系。

四是强化教师队伍专业化发展。省政府出台的《特殊教育提升计划实施方案》把特殊教育师资培养纳入师范生免费教育计划,为特教教师的培养提供了重要保障。将高校毕业生到特殊教育学校就业纳入学费补偿和助学贷款代偿政策,鼓励高校优秀毕业生到特殊教育学校工作。为从根本上解决特殊教育学校转岗教师比例大、专业化水平低等问题,省教育厅组织开展了全省特殊教育学校教师全员培训工作,对所有特殊教育教师进行了年人均不少于72学时的全员培训,累计培训教师999人,占全省特殊教育学校专任教师的86.4%,有效地提升了特殊学校教师的专业素养。

截至2015年12月,全省有特殊教育学校60所,比2009年增加34所。特殊教育在校生23 314人,其中在特殊教育学校就读的6 862人,随班就读的16 452人。特殊教育教职工1 639人,比2009年增加847人,专任教师1 424人,比2009年增长了793人。全省残疾儿童入学率93.43%。

三、深入推进体制改革

1.深入推进人才培养体制改革

一是加强合作培养人才。云南省教育厅与德宏州芒市市委、市政府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每年选拔一批优秀在读研究生担任芒市各部门见习局长(主任)和乡(镇)见习乡(镇)长,搭建培养大学生实践能力、服务社会的平台,推进研究生培养机制创新。2009年,云南大学成为继北大、清华、中科大等之后首批10所与中科院联合招收培养博士研究生的高校之一。在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实行双导师制,高校依据学科领域和学位授权类别,与企业、科研机构联合,选择相近领域的人员担任导师,与本校导师一起培养研究生,重点培养学生的职业胜任能力。部分高校从其他科研机构聘任相当职称人员到本校担任兼职导师,负责指导学生的学习、实验、论文撰写。

二是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2008年起,我省系统实施省级质量工程,省级财政累计投入建设经费超过5亿元,覆盖了专业建设、资源共享平台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实训基地建设、教师能力建设和教学研究等方面。目前,已有省级教学名师320名,精品教材182门,专业综合改革试点58个,教学改革研究项目316项,本科实践能力提升项目35个,虚拟仿真实验室项目6个,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301个,东南亚、南亚人才培养基地4个。建立了就业质量年度报告制度,每年定期发布就业情况白皮书,引导高校根据产业结构调整和市场需求,加快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三是发挥现代信息技术作用,促进优质教学资源共享。在云南省远程教育网上,为农村学校提供人教版小学1~3年数字教育资源的链接下载,使农村学校能够使用播放设备开出开齐课程,进行多媒体学科教学。同时,利用该网提供中央电教馆10T教学资源,覆盖义务教育阶段所有教学版本、学科的课程资源,免费提供“班班通”学校、试点县学校使用。部分州(市)通过引进现有资源和本地资源建设,实现州(市)教学资源共享使用。一些县(市、区)扩大区域同步课堂覆盖,将优质资源传送到边远农村学校。

四是开展校外活动,加强校外活动场所建设。截至2014年底,我省共建有县(市、区)级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122个,633个乡村学校少年宫,5个州(市)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初步形成了青少年校外教育体系,形成课内与课外结合、校内与校外并重、学校与家庭和社会教育相沟通的育人新空间。

2.稳步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

一是完善初高中考试招生制度。从科学合理制定“小升初”免试就近入学实施方案、合理布局义务教育阶段教育资源、提升义务教育阶段办学水平、支持民办教育协调发展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政策措施。印发了《云南省中小学生学籍管理办法实施细则》,明确规定义务教育学校招生实行以学生户籍地和居住地相结合、免试就近或相对就近入学的制度。

二是推进职业教育考试招生改革。2010年起,我省启动高职院校单独自主招生改革,2010年有2所高职院校实施,到2014年扩大到11所。2014年出台了《云南省教育厅关于高等职业院校对口中等职业学校单独考试招生工作的实施意见》,在27所院校试点高职对口中职招生改革,实行“知识+技能”的考试方式。

三是推进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在流入地升学考试工作。制定印发了《云南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方案(试行)》,明确随迁子女在流入地接受义务教育期间,就地参加初中学生学业水平考试。2014年共有7 652名高考报名考生接受了随迁子女资格审查,除去明确属于非随迁子女外,共有4 270名考生接受了随迁子女审核,其中有3 235名考生报考不受限,278名考生限报省属院校,443名考生限报三本及高职专科,314名考生限报高职专科院校,在保护随迁子女在我省升学考试权利的同时,切实维护了我省考生合法权益。

3.加快建设现代学校制度

一是减少和规范对学校的行政审批。2011年,根据《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第五轮取消和调整行政审批项目的决定》,将“中等专业学校设立审批”行政许可项目下放至州(市)教育主管部门。2013年,取消了“举办国际教育展审批”“省级重点学科审批”等4项行政审批项目。2014年,共取消5项行政审批项目。

二是完善高校治理结构。2014年,成立了云南省高等学校章程核准委员会及其专家咨询组,全省67所普通高校章程核准工作在2015年内已完成。2011年和2014年分别印发了《云南省贯彻〈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实施办法》和《云南省贯彻执行普通高等学校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的实施办法》,并明确提出要按照相应标准选好配强高校领导班子,特别是党委书记和校长。制定了《云南省高校学术委员会章程》和《云南省高校学术委员会工作制度》,指导各高校成立校学术委员会,充分发挥校学术委员会在科学研究、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的作用。

三是完善高校专业设置和年度报告制度。2013年5月制定并实施《云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管理实施细则》,增强了省教育厅在专业设置工作中的指导、咨询、服务功能,淡化行政管理职能,扩大了高校的专业设置自主权。同时,立项开展高等学校专业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并着手开展专业年检及专业评估工作。2011年起,我省率先启动了《云南省高等教育年度质量报告》以及《云南省高等教育年度发展研究》的编撰工作,并实施每年发布一个报告一份研究的工作制度。

4.深化办学体制改革

一是促进民办教育发展政策不断完善。2012年颁布实施了《云南省民办教育条例》,成为全国少数几个出台地方性民办教育条例的省份之一。修订了省级民办教育机构申办审批相关规程。逐步清理民办教育歧视性政策。2015年起将民办高校本科学费标准由“一校一费”的管理方式改革为分学科制定统一最高学费标准政府指导价,学费标准与办学条件、办学水平形成正比关系。

二是各级财政对民办教育的投入逐步加大。2009年起省财政持续安排每年2 000万元民办教育专项资金,到2014年共安排1.2亿元、共扶持了1 400所民办学校,2015年的专项资金预算提高到1亿元。省级专项资金的杠杆效应充分发挥,昆明、曲靖、红河等8个州(市)对应设立了民办教育专项资金近5 000万元。建立义务教育民办学校公平资助机制,2013年起基本实现全省义务教育民办学校生均公用经费和免费教科书的全覆盖,2013年支出4 925万元、2014年支出5 475万元,惠及全省220所民办中小学校13.6万中小学生。与此同时,各州(市)也陆续制定推进本地民办教育改革发展的刚性措施。

三是嵩明和安宁两个省级民办职教园区基本建成。嵩明园区签约入驻民办院校已达12所,其中8所已正式招生,专任教师4 800余名,在校生规模5万多人;安宁园区入驻民办院校6所,开设专业达242个,专任教师2 800余名,在校学生近5万人。

截至2015年底,全省共有民办学校4 617所,比2009年增加1 858所,总增长67.34%,年均增长8.96%;民办学校在校生118.09万人,比2009年增加52.12万人,总增长79.00%,年均增长10.19%;固定资产总值123.01亿元,比2009年增加67.1亿元,总增长120.01%,年均增长14.04%。2015年底全省民办学校总数及其在校生总数已分别占全省学校总数及其在校生总数的21.36%和12.48%,分别比2009年增加8.82个和5.37个百分点。

5.深入推进管理体制改革

一是加大省级政府教育综合统筹。2012年10月,基于对省级政府教育统筹综合改革探索实践的总结提炼和对云南省情、教情的准确把握,提出了“六个统筹”的工作理念,成为我省推进省级政府教育统筹综合改革和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重要举措。编制了《云南省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方案》,于2014年12月31日正式印发。统筹实施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计划全覆盖、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和寄宿生生活补助“两个全覆盖”等教育民生工程,一些人民群众关切的重大热点难点问题开始“破解”。

二是转变政府管理职能。我省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简政放权、促进政府职能转变的精神,全面深化教育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大力清理取消调整下放行政审批项目,减少和规范对学校的行政审批、落实和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不断加强督导检查,基本建立了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制度,地方政府履行教育职责评价改革试点工作正在推进。建立完善了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幼儿园督导评估制度、中小学校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制度、专项督导制度、督导整改制度、督导评估结果公示制度等,进一步完善监督问责机制。

6.扩大教育对外开放

一是教育国际交流合作的规模不断扩大。我省各级各类学校已与6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交流合作关系,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涵盖学前教育、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等各个层面。2011年,红河学院到越南太原大学办学,成为云南首家获教育部批准在境外开设本科专业的高校,2013年教育部批准云南财经大学实施本科学历境外教育项目。

二是对外交流合作的渠道不断扩展。目前我省与欧美、东南亚、南亚许多国家和地区的教育部门、学校及世界银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办事处等机构开展了广泛、深入的教育交流与合作,组织了云南教育美国行、东盟行、南亚行、北美行、港澳行、台湾行等参访活动,并成功在境外举办多次云南教育展。相继在缅甸、越南、马来西亚、意大利、老挝等国家设立了云南教育国际合作与交流工作处,开展教育高层互访、捐赠教学仪器设备、对外教师培训等活动。

三是高校教师国际交流力度得到加强。2010—2014年,我省公派留学项目共投入经费3 600多万元,派出764人。投入支持学校聘请外国专家教师资助经费4 050万元,帮助学校聘请外籍专家教师628人。

四是汉语国际推广有力推进。目前我省在东南亚、南亚、非洲和美国合作建成了4所孔子学院、6所孔子课堂。2013年国家汉办批准云南师范大学成为我国为东南亚国家培训汉语师资的4个基地之一。积极主办汉语夏令营活动,成功承办多届“汉语桥”世界中学生中文比赛。

四、落实保障措施

1.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一是加强师德建设。持续开展以“三爱”(爱教育、爱学校、爱学生)、“三全”(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三让”(让社会满意、让家长放心、让学生成才)为主要内容的“三三”师德教育活动。分期分批举办了德育工作者培训班、心理健康教育研修班、校园文化建设研修班,邀请国家级和省级知名专家担纲授课,共计培训德育工作者3 800余人。加强师德考核和激励机制,严格落实师德一票否决制。建立师德建设领导责任制和重大师德问题责任追究制,对有严重失德行为、影响恶劣的教师按有关规定予以严肃处理直至撤销教师资格。

二是加强中小学教师培训。特岗计划实施以来,我省共为广大农村学校及教学点招聘特岗教师50 800余名(其中2009年至2014年招聘特岗教师35 500余名),占全省义务教育专任教师总数的14.4%。2012年,出台了《云南省中小学教师培训“十二五”规划》,以农村教师为重点,逐步形成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全员培训格局。2010—2014年,投入资金3.44亿元,实施“国培计划”、省级培训项目和省级国际合作项目,共计培训31.7万名中小学幼儿园专任教师,占全省同类教师总数的70%以上。实施“云南省中小学幼儿园名师工作室”“未来教育家成长计划”“云岭教学名师”等项目,培养、造就了一批教师队伍中的“领军人物”,并发挥了引领、示范、带动作用。

三是提高教师地位待遇。绩效工资政策实施后,各州(市)又实施了同城待遇政策,即同州(市)同类人员的待遇相同,确保了中小学教师平均工资水平不低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水平。2014年,我省协同推进乡镇工作岗位补贴和连片特困地区乡村教师生活补助两项政策,全省已有111个县(市、区)启动实施,符合条件的教师应享尽享,每人每月增加补助500元以上。在玉溪、大理、临沧3个州(市)开展中小学教师职称改革试点,进一步放宽基层教师申报职称条件,推进中专学校教师、高校教师职称评审条件修订工作。2011—2014年,云南省边远艰苦地区农村学校教师周转宿舍共批复下达周转宿舍项目956个,17 968套,建设规模629 196平方米,批复下达中央投资9亿元。

2.加大保障经费投入

一是教育经费投入大幅度增长。云南省教育经费总投入从2010年的441.32亿,增长到2013年的905.62亿,年平均增长速度达到19.69%,其中: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增长速度达到20.54%。全省各级各类学校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和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都实现了较大增长。

二是完善非义务教育培养成本分担机制。全省民办学校招聘了大批教师,解决了6万多个就业岗位,缓解了政府财政负担,仅教师工资,全省民办学校每年分担各级财政支出达9亿多元。2010年以来,民办高校累计培养毕业生8.5万人,按生均公用经费计算,民办高校年均分担财政教育经费约14亿元。在保证省属公办高校的财政生均经费投入的基础上,出台《关于进一步完善研究生教育投入机制的实施意见》,对我省研究生财政拨款、奖助学金和收费政策进行了明确规范,保障研究生经费投入。

三是落实学校学生人均经费。自2012年起,我省省属高校生均拨款标准稳定在本科12 000元/生·学年、专科6 000元/生·学年。2011—2014年4年间,省财政投入省属高校生均财政拨款148.78亿元,有力地支持了我省高校教学和科研事业发展。省级财政和教育部门加大教育经费统筹力度,在经费安排上重点向农村、边远、民族、贫困地区倾斜,向教育发展的薄弱环节倾斜,优先确保基本办学条件和基本教育教学需要,确保学校的正常运转,并加大对薄弱学校和教学点的支持力度。

四是落实学生资助政策。从2011年秋季学期起,建立学前教育家庭经济困难儿童资助制度,资助面约占全省幼儿园(从2013年起含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在园儿童总数的10%,资助标准为300元/生·年。2011—2014年,全省共安排学前教育家庭经济困难儿童资助经费1.26亿元。2011年,建立普通高中国家助学金,资助面占全省普通高中在校生总数的35%,下达2012年、2013年、2014年普通高中助学金共计93 024.64万元。2010年至2014年,全省中等职业教育国家助学金和免学费资助资金共发放52.44亿元,资助学生307万人次。2014年发放国家助学金和免学费资助资金10.39亿元,比2009年的6.75亿元增加了3.64亿元,资助学生数也从50万人次增加到58万人次。2014年我省本专科学生奖助学金为54 046万元,研究生奖助学金为11 900万元;2014年我省省属高校毕业生到我省边境县及藏区县基层单位就业学费代偿总金额917万元,代偿715名学生;2014年我省考入中央部委直属高校优秀贫困学子奖学金总金额1 840万元,奖助3 679名学生。

3.加快信息化进程

一是推进信息化基础能力建设。印发了《云南省基础教育信息化三年行动计划》《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基本标准》,统筹实施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和多媒体远程教学设备项目。截至2014年12月,我省有10 879所学校(含教学点3 931所)接入网络,占中小学总数的57.56%。全部班级使用数字教育资源的学校有2 832所(其中教学点1 244所),使用数字教育资源的课时占全部课时比例达50%的学校有2 189所,使用数字教育资源的课时占全部课时比例达30%的学校有2 877所。开通学校空间的学校有370所,开通学生空间的学校有80所,开通教师空间的学校有463所,开通家长空间的学校有57所。

二是加强优质教育资源开发与应用。我省实施教学点数字资源全覆盖项目的4 078个项目点正按照项目提供的数字教育资源,开设课程和进行学科教学,该项目的实施为教学点配齐了学科“教师”,实现教学过程模式、方法的根本变化,提高了教学质量,有力地促进了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开通了云南基础教育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为基础教育学校提供课程资源和培训课程,展演职业教育资源,为2.1万名高中学生提供网络选修课程,为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免费提供各学科的教育资源。启动了全省教育科研资源管理与应用平台。

三是不断提高教育管理现代化水平。按照教育部的统一部署,组织启动了云南省教育数据中心的建设工作,组织完成“全国中小学生学籍管理信息系统”“全国教师信息管理信息系统”的安装、部署和设备采购、实施等工作,并组织开展了两个系统的使用培训工作,完成700多万名学生、56万多名教师学籍信息和人员信息的采集、上报工作。另外,“全国学前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和“云南教育人才培养结构动态调整管理平台”也完成了系统部署工作。实施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信息系统试点工作。组织实施省教育数据中心建设,投入3 150万元,建设13个教育管理信息系统,推进全省教育管理的信息化。

4.推进依法治教

一是制定促进本地区教育发展的地方性法规和规章制度。2011年3月,印发了《云南省教育厅关于加快教育立法体系建设的意见》,明确教育立法工作目标。2011年以来,省人大常委会先后颁布实施《云南省民办教育条例》《云南省学前教育条例》《云南省少数民族教育促进条例》3部地方性教育法规。省人民政府制定废止了《云南省基础教育分级管理暂行规定》。截至2014年,我省现有地方性教育法规8部,省政府教育规章9件,省教育厅规范性文件废止40件,修改21件,继续有效48件,初步构建了具有云南特色的现代教育立法体系,在推动教育改革发展、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教育需求、促进教育公平、保障学校和师生合法权益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保障和推动作用。

二是全面推进依法治教和依法治校。完善信息公开工作考评制度,建立新闻发言人制度,坚持以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原则,重点推进教育经费预算、教育招生政策、教育资源配置、重大建设项目、重要改革事项等方面信息公开,保证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印发《云南省教育厅关于开展依法治校示范校创建活动的通知》,组织实施依法治校示范校创建活动。按照全国和云南省普法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和要求,以青少年学生为重点普法对象,突出“保护”和“发展”这两条主线,不断创新法制宣传教育的内容和形式,深入开展青少年学生法制宣传教育工作。

三是完善督导制度和监督问责机制。2013年,成立了云南省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委员会。建立完善了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督导评估制度和幼儿园督导评估制度。建立了中小学校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制度,全省14 407所中小学幼儿园(中等职业学校)全面建立了中小学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制度。建立了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制度,2010—2014年,全省有40个县参加了国家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建立了专项督导制度,对教育经费投入、学校安全、学位授予单位论文作假处理情况等进行专项督导。

5.重大项目改革试点

一是组织实施重大项目。

(1)实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2010至2014年,云南省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D级危房改造共投入资金176.38亿元,改造中小学D级危房1 426.67万平方米,截至2014年12月底,全省还剩余D级危房263.5万平方米。

(2)实施薄弱学校改造及“全面改薄”工程。2010至2013年,全省共投入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计划资金117.98亿元。2014年,统筹实现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计划全覆盖,将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计划覆盖范围从85个县扩大到129个县,共下达资金41.33亿元,其中中央资金20.4亿元,省级资金10.54亿元,州(市)配套资金10.39亿元。

(3)实施农村初中工程。2010至2014年,云南省农村初中工程共下达中央资金13.04亿元,共实施项目学校254所,建筑面积83.2万平方米。

(4)实施教师周转宿舍建设工程。2010至2014年,云南省教师周转宿舍建设共下达中央资金9亿元,批复项目956个,建设周转宿舍17 968套,建筑面积62.92万平方米,预计解决17 984名教师的住宿问题。

(5)实施学前教育建设工程。2010至2014年,云南省学前教育建设共投入资金33.87亿元,发改系统下达的学前教育推进工程共下达中央资金6.5亿元,实施项目371个,新增建筑面积52.18万平方米,通过财政部下达的校舍改建类项目、增加巡回支教点项目等,极大地改善了我省的学前教育办学条件。

(6)实施农村义务教育“两个全覆盖”。在国家确定85个试点县的基础上,用省级财政补贴方式将44个非国家试点县纳入全省营养改善计划实施范围,补助标准不变、同步实施试点,实现全省534.9万农村义务教育学生全覆盖;在农村寄宿制学生生活补助方面,决定在国家原补助省内250多万学生的基础上,对未享受到贫困寄宿生生活补助的农村义务教育学生提供寄宿生生活补助,将“一补”范围扩大到全省农村义务教育全部寄宿学生。

(7)统筹实现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对1 356个一师一校教学点按技术方案一配置设备,对2 722个教学点按技术方案二配备设备;开展国家级骨干教师、省州“国培计划”培训项目和县三级教学点骨干教师培训,提高教学点教师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

(8)统筹实施优秀贫困学子奖励计划。自2014年起,对凡考入中央部(委)直属院校的云南籍家庭经济困难的优秀本科学生,由省级财政每年奖励新生4 000名,每人每年5 000元学费奖励,帮助更多云南籍家庭经济困难的优秀本科学生顺利完成学业。

(9)统筹设立1 000万元研究生省政府奖学金。自 2014年秋季学期开始,省政府设立研究生省政府奖学金1 000万元,奖励标准为博士生每生每年20 000元、硕士生每生每年10 000元。同时,提高研究生国家助学贷款或生源地贷款年度最高限额,原则上不超过年度学费和住宿费标准总和。

(10)实施高校毕业生就业“六项计划”。推行“走下去”基层服务计划。截至2014年底,到县及以下基层和中小企业就业的毕业生占已就业毕业生人数的57.5%,9.5万名毕业生进入企业就业,4 512名毕业生通过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农村特岗教师”和“三支一扶”计划等基层就业项目就业;推行“走出去”就业计划。从2013年起,云南省对出省就业的云南籍毕业生给予补助,对出省就业创业比例达10%以上的高校给予奖励。2014年共有10 696名云南籍高校毕业生到省外、国外就业;推行“走进去”支持校园招聘计划。从2013年起,省财政每年设立500万元专项资金,对高校开展的校园招聘活动给予补助;推行创业促就业计划。全省高校就业指导课全部列入必修课程,职业生涯规划课列入选修课程,创业课不少于36学时,不低于2个学分;推行质量提升计划。建立了就业质量年度报告制度,每年定期发布就业情况白皮书,引导高校根据产业结构调整和市场需求,加快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推行就业帮扶计划。积极建立就业困难高校毕业生信息库,实行“一对一”实名动态的个性化就业指导和服务,加强对少数民族、就业困难、家庭经济困难、心理困扰、地震灾区等毕业生特殊群体的温馨关注和重点帮扶。

二是开展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实施了“省级政府教育统筹综合改革试点” “探索政府举办和社会力量办园的措施和制度”“以政府为主导,优化资源配置,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创新政府、行业及社会各方分担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机制”“改革边疆民族地区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体制和办学模式”“改革高等学校办学体制 推进高校特色发展”“完善民办教育发展环境”“农村教师专业发展支持服务体系改革” “探索建立具有区域特色的国家教育合作与交流平台” “探索开放大学建设模式” “探索扩大实施师范生免费教育”等一系列改革项目。

第4篇:妇女儿童工作“两个规划”中期评估报告

自**县妇女儿童发展规划颁布实施以来,**镇党委、政府始终把推动两个规划的实施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统一部署,精心安排,认真履行职责,采取有效措施,为切实保障妇女儿童权益,促进妇女儿童事业全面发展,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

根据乡镇实施妇女儿童发展规划的有关指标监测统计情况分析来看,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和不足,具体表现在:

1、从表

(一)的各项指标来看,全镇就业的女性的比例较大,占54%;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和生育保险的女职工比例相对偏低,仅占38%和50%;农村养老保险女性股保人数就更少,只有0.032万人。从数据显示来看,女性是一个占相当数额的社会劳动群体,但身心健康、老有所养等社会保障还远远跟不上,这是城镇女性和农村女性迫切要求改进的一个薄弱环节。

2、表

(二)的各项指标显示,人大代表女性、政协委员女性、政府领导班子女干部的人数和比例,无论从县级还是乡级均显示为0;党委领导班子女干部配备面县级为0,乡级仅占20%;居民委员会成员中女性仅1人,比例为33%;村民委员会成员中女性17人,占30%。从以上统计数据来分析,女性参政、议政及执政的比例相当低,要提高女性的地位,树立女性的威信,我们认为女性领导配备面的比例有待提高。

3、从表

(三)的各项指标显示,小学女生净入学率仅359人,占45.5%;小学生辍学2人,占0.21%,而初中阶段女生毛入学率人数只有402人,占38.6%;初中女生三年巩固率373人,占35.4%。这些数据表明乡镇的入学率较低,九年义务教育有待加强,从女生入学率来分析,有相当一部分人还有重男轻女的旧思想、老观念。

4、从表

(四)的各项指标来看,各项指标还较达标,这是加强妇女儿童保健知识、孕产妇保健知识和孕产妇住院分娩宣传取得的成果,我们将继续采取措施,争取取得更好的成绩。

5、表

(五)各项指标显示,农村改水受益人数为4824人,占29.5%,农村自来水普及率4582人,占28.1%,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1562人,占0.8%,垃圾无害化处理率、污水处理率均为0。这些数据表明,乡镇农村人民群众的生活环境相当差,这也是人民群众最迫切改变的状况。

6、表三的统计表的各项指标显示,办公室行政编制1人,办公经费较低,2001—2005年仅为0.25万元,全镇17个村均未配备妇儿工委办公室,办公经费也未纳入预算。这表明村级还未健全机构、制度等,有待急需解决。

特此报告

**镇妇儿联合会

二00六年四月二十日

第5篇:镇妇女儿童工作“两个规划”中期评估报告

自××县妇女儿童发展规划颁布实施以来,××镇党委、政府始终把推动两个规划的实施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统一部署,精心安排,认真履行职责,采取有效措施,为切实保障妇女儿童权益,促进妇女儿童事业全面发展,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

根据乡镇实施妇女儿童发展规划的有关指标监测统计情况分析来看,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和不足,具体表现在:

1、从表

(一)的各项指标来看,全镇就业的女性的比例较大,占54%;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和生育保险的女职工比例相对偏低,仅占38%和50%;农村养老保险女性股保人数就更少,只有0.032万人。从数据显示来看,女性是一个占相当数额的社会劳动群体,但身心健康、老有所养等社会保障还远远跟不上,这是城镇女性和农村女性迫切要求改进的一个薄弱环节。

2、表

(二)的各项指标显示,人大代表女性、政协委员女性、政府领导班子女干部的人数和比例,无论从县级还是乡级均显示为0;党委领导班子女干部配备面县级为0,乡级仅占20%;居民委员会成员中女性仅1人,比例为33%;村民委员会成员中女性17人,占30%。从以上统计数据来分析,女性参政、议政及执政的比例相当低,要提高女性的地位,树立女性的威信,我们认为女性领导配备面的比例有待提高。

3、从表

(三)的各项指标显示,小学女生净入学率仅359人,占45.5%;小学生辍学2人,占0.21%,而初中阶段女生毛入学率人数只有402人,占38.6%;初中女生三年巩固率373人,占35.4%。这些数据表明乡镇的入学率较低,九年义务教育有待加强,从女生入学率来分析,有相当一部分人还有重男轻女的旧思想、老观念。

4、从表

(四)的各项指标来看,各项指标还较达标,这是加强妇女儿童保健知识、孕产妇保健知识和孕产妇住院分娩宣传取得的成果,我们将继续采取措施,争取取得更好的成绩。

5、表

(五)各项指标显示,农村改水受益人数为4824人,占29.5%,农村自来水普及率4582人,占28.1%,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1562人,占0.8%,垃圾无害化处理率、污水处理率均为0。这些数据表明,乡镇农村人民群众的生活环境相当差,这也是人民群众最迫切改变的状况。

6、表三的统计表的各项指标显示,办公室行政编制1人,办公经费较低,XX—XX年仅为0.25万元,全镇17个村均未配备妇儿工委办公室,办公经费也未纳入预算。这表明村级还未健全机构、制度等,有待急需解决。

特此报告

××镇妇儿联合会

第6篇:镇“十二五”规划中期评估报告

“十二五”时期(2011年-2015年)是我镇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时期,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全面推进“富民强镇、科学跨越”的攻坚时期。为确保“十二五”规划顺利实施,根据隆回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隆回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中期评估工作方案》的通知(隆政办函〔2013〕45号)要求,现就“十二五”规划中期实施情况进行评估。

一、“十二五”规划目标执行情况

“十二五”规划实施以来,镇党委、政府紧紧围绕“十二五”规划发展目标,以经济结构调整为主线,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根本出发点,全面实施“工业强镇、项目立镇、产业富镇、生态秀镇”战略,狠抓招商引资和小城镇建设,在全镇人民的共同努力下,“十二五”规划中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良好成效,为顺利实现“十二五”规划目标任务奠定了基础。

(一)经济建设目标。到2015年,全镇地区生产总值规划目标3.9亿元,年均增长12%,2011年完成2.8亿元,2012年完成3.6亿元,预计2013年完成3.9亿元,三年平均增长11.6%。财税收入规划目标480万元,2011年、2012年、2013年上半年分别完成375万元、316万元、158万元,均超额完成县核定任务数。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规划目标2亿元,预计2013年完成2.8亿元,占规划目标值的140%。

(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目标。农民人均纯收入规划目标为2500元,年均增长12.5%,2012年为2172元,占规划目标值的86.8%。

(三)生态环境改善目标。森林覆盖率规划目标达65%,目前为60.2%,占规划目标值的92.6%。农村沼气入户率规划目标达10%,目前全镇沼气用户430户,入户率达4.4%。已建成3个垃圾处理场和1个垃圾中转站,农村垃圾等污染基本得到治理。

(四)社会事业发展目标。人口规划目标为总人口控制在4.2万人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6‰以内,人口性别比控制在100:110以内,截至2013年6月,全镇总人口4.1万,人口自然增长率7‰,人口性别比100:112。新农合参合率、新农保参保率规划目标均达到90%以上,2012年参合、参保率分别为91.7%、87.3%。教育、文化、广播电视等事业不断进步,目前,农村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九年义务教育普及率达100%,中小学教师合格率达100%,高中阶段入学率达90%,28个村(居)全部完成农家书屋建设,有线电视入户率达38%。

(五)基础设施建设目标。小城镇建设规划目标为城区面积拓展到3.5平方公里,拓展区域的规划、征地、国有土地出让工作均已完成。镇政府综合办公大楼续建前期准备工作已基本完成,预计2013年8月份动工,2014年全面竣工。新张公路硬化工程已申请立项,预计2014年完工。已完成星月、石塘、张家庙开发区的街道亮化。农村公路建设实现了村村通的目标。

二、“十二五”规划主要任务完成情况

(一)大力推进项目建设

1.农田水利项目。“十二五”规划实施以来,先后对拱桥、新潮、碧山、长塘、中车等村损毁严重的水渠进行了维修。完成了苏河等五个村的土地整理和米家村的基本农田建设项目。章几塘、碧山、永宁、星子坪等村3.9km2坡改梯与水土流失治理工程已完成验收。建成沼气池80口,在建30口。完成碧山、水西、长塘、新潮等村的安全饮水工程,铺设管道82km,共解决1.1万群众的安全饮水问题。已完成16个村的农网改造。金银花种植渐成规模,面积达500余亩;烤烟生产基地扩大至2200亩,涉及11个村,年均产烟5000担,2011年以来共建成烤房119座,其中湘密烤房84座,普通烤房35座。新建养猪场6个,其中规模养猪场2个,新发展100头以上规模养殖户4户。完成退耕还林4900亩。同时,完成了新东村种羊基地项目、双江村大鲵养殖项目、万亩油茶丰产林基地建设项目、土鸡生态技术研究项目、优质大米加工建设项目等6个项目的包装。此外,邵阳市第一水源东风水库工程、田心桥至中车6.8km的河堤改造工程前期准备工作已启动。

2.交通设施项目。全面完成所有村(居)的通村公路建设。不断完善路网体系,2011年新建村道4公里,2012年新建村道5.4公里。新潮至张家庙公路硬化工程、远山危桥改造工程、丁洞公路建设工程,已在积极筹备。全镇交通状况得到有效改善,内畅外联、四通八达、方便快捷的公路运输网络初步形成。

3.城镇建设项目。经总归修编,城区面积扩大至3.5平方公里,新开发占地30亩的农副产品生产加工销售一条街,建成***国土资源中心所、占地面积达4200㎡的新潮大市场、标准化的新潮垃圾中转站,新安装315千伏安变压器一台,并逐步改善了张家庙、星月、石塘开发区的路灯、绿地、下水道、高低压线路等基础设施,镇政府综合办公大楼续建工程前期准备工作已基本完成,预计2014年完工,有效改善了城区整体面貌,进一步增强了城镇中心区的吸附力,实现了扩容提质的总体目标。

4.社会事业项目。建成新潮安全饮水工程,碧山中学受益人口达800人。建成***中心小学教学楼、五星中学教师周转房,完成星子坪小学教学楼加固维修,中心幼儿园建设、中心小学整体搬迁前期准备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全面落实了学生营养餐计划。镇文化广播站办公大楼已投入使用。镇卫生院公卫综合楼项目已开工建设。

(二)狠抓工业招商

1.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以“工业强镇”战略为指导,努力将瀚森纸业、金鑫化工厂、永宁环保砖厂等企业打造成***镇的骨干企业和纳税大户,鼓励其改进生产技术,强化管理,提高效益和竞争力。目前,镇内现有企业均运转良好,且对财政收入的贡献率逐年提高,工业经济对全镇经济发展的推动和支撑作用明显增强。瀚森纸业、金鑫化工厂已成为一般纳税人。

2.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不断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实施“放宽路子,鼓励发展;放活政策,保护发展;放松环境,引导发展;放胆扶持,加速发展”的策略。“十二五”规划实施以来,共引进芳诺竹筷厂、东湾混凝土搅拌站、立峰制衣厂等私营企业8家,完成投资1080万元;新增规模养殖户4户。此外,2012年,瀚森纸业投资180万元新增加了一条生产线;2013年又投资2000万元开办分厂,并入驻隆回县工业园。

3.落实节能减排责任制。建立健全节能目标责任制,将节能目标逐项分解落实到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和重点单位,加强督促检查,对能耗指标完成情况进行认真督办和严格考核,推进以节能减排为主要内容的技术改造,逐步淘汰落后的高耗能、高污染、低产出型企业,加大对节能技术、可再生资源和新能源的推广力度。尤其强化对瀚森纸业、金鑫化工厂之类企业的管理,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提高污染物处理技术,群众反响较好。

(三)突出农业农村工作

1.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2013年,启动1个国家级重点贫困村建设。新建村道9.4公里。累计完成危房改造182户,在建58户。累计解决1.1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沼气入户率达4.4%,新增太阳能利用户130余户,农村人居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经过努力,2011年至2012年,我镇均被评为农业农村工作先进单位。

2.特色产业得以巩固。我镇已基本形成烟叶生产、双季稻种植、金银花、养殖业为主的特色农业产业。烟叶种植面积2200亩;种植双季稻500亩,粮食生产保持稳定,年均产量12000 吨以上;金银花种植面积500余亩。加强了畜牧业标准化、规模化养殖步伐,共发展各类专业养殖户69户,其中湘慈旺旺养猪场规模达3700头以上,2012年底牲畜存栏2.3万头,家禽存栏21万羽。大力发展劳务经济,全镇外出务工人员达到1.1万人,实现打工收入2750余万元。

3.全面落实各项惠农政策。“十二五”以来,累计兑现农资综合补贴、农机补贴、两项制度帮扶资金、家电下乡补贴、农村低保五保补贴等各类涉农资金1800余万元,政策的兑现落实,促进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

(四)加强财源建设和作风建设

1.积极培育财源。大力支持重点骨干企业节能减排和自主创新,进一步壮大了支柱财源。“十二五”以来,通过农村信用社为烟农、乡镇企业、返乡创业人士等提供小额担保贷款累计达2400余万元,以支持农业产业和民营经济发展。对财源建设的高度重视,确保了各年税收任务的完成,财政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财政保工资、保运转、保重点项目支出和保社会稳定的四保目标得到较好实现,特别是财政对惠教、惠农、支工和社保等民生支出的保障力度明显加大。

2.改进干部作风。以全县治理干部走读活动、实施党员能进能出机制为契机,创新党员、干部管理方式,落实最严格的指纹考勤制度、请销假制度、绩效考核制度、竞争上岗制度、下乡跟踪举报制等,从根本上提升了干部作风。同时,加强对便民服务中心、群工站的管理与考核,干部以更好的服务态度、更优的服务质量,切实为民排忧解难,干群关系更加融洽。

(五)促进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1.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建立健全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基本实现了应保尽保、动态管理。到2013年6月底,累计发放低保资金370.4万元,低保人数764户、1164人;累计发放五保资金 53.5万元,五保人数146户、152人。继续完善救灾救济工作管理和运行机制,到2013年6月底,共发放救灾专项资金45.3万元。加大投入,改善敬老院食宿环境,现敬老院入住老人25人,身体均较健康。已完成危房改造182户,在建58户。2012年,新农合参合率、新农保参保率分别达91.7%、87.3%,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农村居民看病贵的问题和养老问题。

2.计生、教育、文广卫等工作协调发展。计划生育工作有序推进,人口自然增长率得到有效控制,出生缺陷率明显下降,出生人口素质明显提高,2011年、2012年均被县委、县政府评为计划生育工作先进单位。农村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解决了碧山中学800人的安全饮水问题,完成***中心小学教学楼建设和五星中学教师周转房建设,完成星子坪小学教学楼加固维修,田心桥小学已通过了县教育局的合格制学校验收;***镇农校再次被评为全省示范乡镇农校。全镇28个村(居)全部完成农家书屋建设,建成标准化综合文化广播站,通有线电视的村22个,通宽带的村20个,通自来水的村23个,全民健身设施建设和农民健身工程有序推进。医疗救治体系进一步完善,镇卫生院不断改进医疗队伍结构和基础医疗设施,公卫综合楼已于2013年开工建设,全镇28个村(居)均设立了村卫生室。

3.加强社会综合治理保稳定。积极开展“平安***”创建活动,认真实施“牵乡守护”工程,切实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严厉打击各种违法犯罪。认真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好转,“十二五”规划实施以来,未发生一起重大安全事故。重视信访稳控工作,畅通群众诉求渠道,及时调处矛盾纠纷,一批重点信访和老信访问题得到依法妥善处理。以“六五”普法工作为重点,扎实推进依法治镇工作,全民法律意识不断增强。政治安定、社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的局面得到巩固和发展。

4.加强劳务输出工作。鼓励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加强对外出务工人员的培训,以职业技能和专业技术培训为重点,共开展就业前培训、再就业培训等各类培训达4800余人次。加强与县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用人单位的联系和协调,及时发布用工信息,尽力帮助需外出务工人员找到合适的工作。

三、“十二五”规划目标完成情况预测

“十二五”中后期,是全面完成“十二五”各项规划目标、奋力实现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关键时期,镇党委、政府将继续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新农村建设、生态环境保护、社会事业等方面的投入力度,促进全镇经济社会协调健康发展。

预计到2015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4.5亿元,超规划目标15%。财税收入达到486万元,完成规划目标。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3.8亿元,超规划目标90%。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736元,超规划目标9%。新农合、新农保覆盖率均达100%,超额完成规划目标。总人口4.2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以内,出生人口性别比控制在100:110以内,符合政策生育率稳定在95%,均完成规划目标。森林覆盖率达到68%,高出规划目标3个百分点。农村沼气入户率达10%,完成规划目标。

经评估,到2015年,***镇“十二五”各项规划目标能够圆满完成。

第7篇:曹武镇“十二五”规划中期评估报告

“十二五”时期(2011年-2015年)是我镇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时期,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确保“十二五”规划顺利实施,根据《京山县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现就“十二五”规划中期实施情况进行评估。

一、“十二五”规划目标执行情况

“十二五”规划实施以来,镇党委、政府紧紧围绕“十二五”规划发展目标,以经济结构调整为主线,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根本出发点,全面实施“服务京山工业园,对接假日休闲游,打造宜居宜业风情小镇”战略,狠抓招商引资和小城镇建设,在全镇人民的共同努力下,“十二五”规划中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良好成效,为顺利实现“十二五”规划目标任务奠定了基础。

(一)经济建设目标。到2015年,全镇地区生产总值规划目标16.8亿元,年均增长8%,2011年完成8.81亿元,2012年完成10.98亿元,2013年完成12.6亿元,三年平均增长14.4%。2015年农业总产值计划达到5.4亿元,年增长6%,2013年完成6亿;工业总产值完成10.1亿元,年增长15%,2013年完成19.4亿,均超额完成目标值。

(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目标。农民人均纯收入规划目标为9383元,年均增长9%,2013年为9080元,占规划目标值的96.77 %。

(三)社会事业发展目标。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 6 ‰以内,人口性别比控制在100:105以内,截至2013年6月,全镇总人口3.3万,人口自然增长率 4.48 ‰,人口性别比100:105。新农合参合率、新农保参保率规划目标均达到 80 %以上,2013年参合、参保率分别为100 %、66 %。教育、文化、广播电视等事业不断进步,目前,农村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 %,九年义务教育普及率达100 %,中小学教师合格率达100 %,高中阶段入学率达98%。

(四)基础设施建设目标。京山规划设计院在我们编制的10平方

公里的概念性规划的框架内,对集镇规划进行了控制性修编,规模从现在1.3平方公里扩大到4平方公里。同时完成6个农村新社区居民点的规划编制。镇政府食堂新建项目已动工,预计2014年年初全面竣工。廉芳路硬化工程已申请立项,预计2014年底完工。已完成曹双线、中石线、集镇的街道亮化。农村公路建设基本实现了村村通的目标。

二、“十二五”规划主要任务完成情况

(一)大力推进项目建设

1.农田水利项目。“十二五”规划实施以来,投资2500多万元完成了邓李、归德寺万亩国土整治项目;投资250万元完成了曹场村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投资270万元完成了三湾水库、同古包水库整险加固工程;投资1150万元挖塘堰208处,打水井81口,建通村公路15公里;投资2100万元的大治河流域1.6万亩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和投资3500万元的源泉河两岸1.5万亩的国土整理项目正在加紧施工。投资近650万元维修和兴建当家塘堰坝500余处,完成渠道清淤220公里,新挖改造渠系15公里,硬化支、斗、农渠60多公里,修复水毁工程30余处,维修新建大小固定泵站20余座。投资400万元完成了鸡公塔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投资650万元完成了邓李河整治工程;投资600多万元完成鸡公塔安全饮水工程主体工程等农村安全饮水工程,打水井100多口,解决了白泉、梅花等13个村和曹场集镇共计1.1万人的饮水安全;投资3600多万元,对花台、石桥等五个村1.2万亩农田进行双低改造,并对项目区内的桥梁、道路、沟渠及排灌设施进行了全面配套

2.交通设施项目。通村公路建设有序推进。完成同兴至上王冲两条通村断头路及曹场等村6公里的通村公路建设。投资1200多万元硬化曹场、顾场等21个村通村公路50多公里。投资1250万元按国家三级路面标准完成了曹双公路建设;

3.城镇建设项目。投资4000多万元完成了110KV曹武输变电站建设工程,结束了曹武无变电站的历史。投资425万元的曹武广场建成并投入使用,投资350万元对集镇自来水管网进行更新改造,投资880万元完成镇中路、廉方路拓宽改造及刷黑,投资385万元对街道下水道、人行道绿化、路灯以及集镇污水处理设施进行了配套建设。投资490万元,对曹场集镇进行道路加宽、新修下水道、完成尔敬广场建设、镇中路门前示范景点建设、镇中路绿化树补栽等,显著提升了城镇形象

4.社会事业项目。高关水库引水工程,全镇受益人口达3万人。建成曹武镇幼儿园教学楼、曹武中学教师周转房,完成朱岭小学教学楼加固维修,曹武中学运动场建设。曹场村和顾场村文化广场、党群服务中心已投入使用。镇卫生院住院部综合楼项目、归德寺、青龙岭新社区居名点已开工建设。投资近200万元新建和改扩建了28个村级活动阵地。

(二)狠抓工业招商

招商引资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全年项目建设14个,其中耀文水泥、荣达机械、鹏程秸杆综合利用、天风证券、兄弟食品、天宏新能源、东城酒店等7个项目相继建成投产;新星服饰、宏达粮油扩规、正华食品扩规、泰昌粮食物流园、林产品化工、正兴锅炉、老武拖等7个项目正在加紧建设。2013年完成招商引资9721.2万元,比上年增长37.3%,超额完成县委县政府下达的招商引资任务。

(三)突出农业农村工作

1.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全面启动了集镇居民小区及农村新社区居民点建设。东城花苑小区、金晏小区等先后完工。投资2000万元的归德寺新社区居民点第一期200栋房屋工程已经启动。源泉、曹场等地的新农村居民点也相继动工。全镇28个村成功创建为县级生态村,曹场村、九里岗村、龚湾村、向畈村、九房成功创建为省级生 3

态村。结合“洁万家”活动、卫生镇创建活动,全镇共配备垃圾桶575个、垃圾中转箱28个、垃圾转运车1辆、拖拉机33辆、保洁员62名,建垃圾池47个,农村卫生环境得到改善。

2.特色产业得以巩固。特色水产养殖取得新进展。全镇以生态鳖等为主的名特优水产养殖面积达到20850亩,其中鱼鳖混养面积达到9000亩。已成立了五个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跃进垱甲鱼养殖专业合作社获得国家农业部水产品养殖无公害产品产地双证认、省级健康养殖示范场称号,皂当沿线特色水产养殖走廊基本形成。由福建客商邱玉明、林霖霖共同出资8000万元的200亩鳗鱼养殖基地建设项目落户白泉村,填补全省同类养殖的空白。农业“一高三新”推广成效明显。在全县率先推广水稻斜插法,每亩增产60—100斤;大力推广油菜小麦精量直播新技术;率先开展早稻种子复晚新模式,全镇1.1万亩双晚全部应用这一技术,为今年粮食增产增收发挥了十分关键的作用。农作物秸杆综合利用取得突破。积极支持京山鹏程秸杆综合利用专业合作社新征地10亩,新建了厂房和办公楼,年收购加工转化曹武镇及周边县市农户的秸杆原料2万吨以上,创产值2000多万元,产品远销河南、广东、山东、湖南等地,农作物秸杆回收利用率居全县各镇之首。

3.全面落实各项惠农政策。“十二五”以来,累计兑现农资综合补贴、农机补贴、家电下乡补贴、农村低保五保补贴等各类涉农资金1800余万元,政策的兑现落实,促进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

(四)促进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1.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城镇低保应保尽保,达到207人,农村低保稳步推进,达到1517人,大病救助118人。建立健全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基本实现了应保尽保、动态管理。到2013年,累计发放低保资金370.4万元,低保人数1939人;累计发放五 4

保资金 53.5万元,五保人数146户、152人。加大投入,改善敬老院食宿环境,现敬老院入住老人64人,身体均较健康。已完成危房改造182户,在建58户。2013年,新农合参合率、新农保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农村居民看病贵的问题和养老问题。

2.计生、教育、文广卫等工作协调发展。计划生育工作有序推进,人口自然增长率得到有效控制,出生缺陷率明显下降,出生人口素质明显提高,低生育水平进一步稳定,全年共出生325人,符合政策生育率为97.54%。文化体育卫生事业长足发展。高标准的兴建了镇文化站和休闲广场,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农家书屋、文化活动中心实现全覆盖。全镇建成农家书屋28家,共享工程网店32个,体育场地18片,农村文艺团体和腰鼓队36个,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熊门拳”走进校园,得到传承与保护。

3.加强社会综合治理保稳定。深化平安建设,全面构筑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积极做好各类矛盾调处工作,稳妥解决了各类不稳定因素。认真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好转,“十二五”规划实施以来,未发生一起重大安全事故。重视信访稳控工作,畅通群众诉求渠道,及时调处矛盾纠纷,一批重点信访和老信访问题得到依法妥善处理。以“六五”普法工作为重点,扎实推进依法治镇工作,全民法律意识不断增强。政治安定、社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的局面得到巩固和发展。一年来,破获各类刑事案件43起,逮捕3人,捕获网上逃犯5人;查处治安案件91起,治安处罚73人,调处、化解各类社会矛盾76起,有效维护了全镇的社会稳定。

4.抓好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鼓励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加强对外出务工人员的培训,以职业技能和专业技术培训为重点,共开展就业前培训、再就业培训等各类培训达3200余人次。加强与县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用人单位的联系和协调,及时发布用工信息,尽力帮助需外出务工人员找到合适的工作。

三、“十二五”规划目标完成情况预测

“十二五”中后期,是全面完成“十二五”各项规划目标、奋力实现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关键时期,镇党委、政府将继续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新农村建设、社会事业等方面的投入力度,促进全镇经济社会协调健康发展。预计到2015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0亿元,超规划目标19%;工业总产值完成13.35亿元,超规划目标32.25%;农业总产值达到6.07亿元,超规划目标12.4%;;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0227元,超规划目标9%;新农合、新农保覆盖率均达85%,超额完成规划目标;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4 ‰以内,出生人口性别比控制在100:105以内,符合政策生育率稳定在96%,均完成规划目标。

经评估,到2015年,曹武镇“十二五”各项规划目标能够圆满完成。

第8篇:2011年两个规划总结评估报告

大垅卫生院2001年“两个规划”自查自评报告

2001年是新世纪的第一年,一年以来,我院认真贯彻实施《母婴保健法》和两个《发展纲要》以母婴保健工作方针为指导,努力提高妇女儿童健康水平为目标,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认真贯彻执行《母婴保健法》,依法规范管理,对无证接生进行清理登记并上报妇幼保健管理部门,杜绝非法引产,加强《出生医学证明》发放管理工作,不出具虚假证明,严禁使用B超进行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

2、为了降低“2个死亡率”实现两个“纲要”中规定的妇女儿童健康指标,认真做好产科医疗常规提高住院分娩率,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及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全年新生儿171人,在本院分娩120人,家庭接生约17人,其中高危产妇11人,新生儿死亡1人,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率达70%,高危孕产妇住院分娩率达95.5%,非住院分娩中消毒接生率30%,五种常规疫苗接种率达到90%以上,达到了上级主管部门提出的要求。

3、按季度上报季报表,逐渐按要求使用产程图监测产程,住院分娩者有产科病历,严格消毒无菌制度,杜绝新生儿破伤风的发生,做好孕产妇和7岁以下儿童保健的统计管理工作。

第9篇:环保局“十三五”规划中期评估报告

**区生态环境“十三五”规划

中期评估报告

“十三五”以来在**区党工委的正确领导下,**区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坚持走“生态可持续”发展之路,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以绿色、循环、低碳发展为路径,建立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全力打造国家级循环化改造示范区,进一步发挥好先进文化、先进生产力的示范作用,保护好**区的一片蓝天,努力建成绿色美丽的**区。根据《关于做好**区经济技术**区“十三五”规划中期评估工作的通知》(阿经开管办发〔2018〕38号)要求,现就**区生态环境“十三五”规划中期评估报告如下:

一、主要指标和任务实施情况

(一)主要指标

1、环境管理

1.1建设项目环评执行率达到100%。 1.2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到90%以上。 1.3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100%。

2、节能降耗

2.1万元生产总值综合能耗比2015年下降15%。 2.2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单位增加值能耗比2015年降低18%以上。

3、环保减排

3.1单位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15年降低18%。 3.2主要污染物: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总量较2015年降低10%、10%、15%、15%。

3.3绿化覆盖率达到20%,

(二)任务实施情况

1、环境管理

1.1“十三五”以来需要办理环评的建设项目有41个,实际办理完成环评的建设项目41个,环评执行率达到100%。

1.2**区企业主要工业固体废物为热电厂产生的煤渣、煤粉及其他化工企业和印染企业产生的污泥。热电厂产生的煤渣、煤粉全部用于建筑行业,污泥暂无利用,总体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率达到90%。

1.3 “十三五”以来工业园区共产生工业污水3513万立方米,全部污水均经由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达标后排放至氧化塘,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100%。

2、节能降耗

2.1 2016年**区万元生产总值综合能耗为1.3684吨标准煤,万元生产总值综合能耗相比2015年上升5.26%。2017年**区生产总值245493.56万元,总能耗715610.55吨标准煤。万元生产总值综合能耗为2.91吨标准煤,万元生产总值综合能耗相比2015年上升224%。

2.2**区2016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为237016.48万元,能源消耗总量为324326.53吨标准煤,**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单位增加值能耗为1.37吨标准煤,比2015年上升5.26%。2017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为234355.34万元,能源消耗总量为715610.55吨标准煤,**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单位增加值能耗为3.05吨标准煤,比2015年上升134.61%。

3、环保减排

3.1单位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降低18%。

**区2016年单位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量为9.27吨,相比2015年上升169.46%。2017年单位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量为9.48吨,相比2015年上升175.57%。

3.2主要污染物: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总量较2015年降低10%、10%、15%、15%。

2016年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为811.08吨,比2015年减少14.98%。氨氮排放总量为145.35吨,比2015年增加25.3%。二氧化硫排放总量为664.61吨,比2015年减少27.6%。氮氧化物排放总量为1223. 8吨,比2015年增加40.67%。

2017年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为935.33吨,比2015年降低1.96%。二氧化硫排放总量为662.83吨,比2015年降低27.8%。 3.3 **区总面积55.01平方公里,截止2018年6月30日,**区公共绿化及企业内绿化总面积1.84平方公里,绿化覆盖率3.3%。

二、规划实施中开展的主要工作及成就

(一)开展环保专项行动,依法查处违法企业

自2016年以来连续集中开展了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环保专项行动,着力解决群众关心的环境问题,制定工作方案,召开专题会议,全面开展环保专项行动工作。对化工、纺织、热电等重点行业现场检查,共检查企业241次,下发环境监察通知书90余份。对检查出存在环境违法问题的企业实施了停产整改、限期整改、行政处罚等措施。有力打击了各类环境违法行为,进一步规范了企业环境行为。

(二)严格环境准入,依法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

严格环境准入,从源头控制增量。实施空间、总量、项目“三位一体”的环境准入制度,发挥环保倒逼产业调整作用。建立建设项目审批与污染减排绩效、区域环境质量、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相挂钩的管理机制,实施“等量淘汰(置换)”或“减量淘汰(置换)”。至2018年6月底,需要办理环评的建设项目共41个,环评执行率100%;完成项目“三同时”验收41个,“三同时”执行率100%;

(三)加快推进重点工程建设

1、工业污染设施建设项目进展情况 截止2018年6月底,已开展的主要工业污染设施建设项目有:**区热电有限公司2×1181t/h煤粉炉脱硫、脱硝、除尘改造项目,投资11853万元,目前已发布招标公告;生态暂存池及中水回用固碳生态林建设项目,投资25000万元,目前生态暂存池即将完工,固碳生态林正在着手准备招标工作。

2、园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进展情况

**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至氧化塘第二条污水管线建设项目、**区市产业园污水处理厂建设项目相关前期工作已经开展。

(四)完善考核机制,将环保纳入绩效考核

**区高度重视环保工作,把环保规划的目标、指标、总量控制、重大任务、重大工程等作为考核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内容,确保都环保工作认识到位、责任到位、措施到位。建立考核机制,把环保目标责任完成情况列为重要的考核内容,作为考核各级领导干部政绩的重要依据。

(五)加强环境宣传与教育,提高公众参与意识

深入开展环境宣传教育。充分利用各种方式宣传环境保护,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新闻媒体都要把环境保护宣传作为重要任务,开展形式多样的“六五”世界环境日纪念宣传活动,提高企业环境意识和公众环境参与意识,有效改善园区企业人居环境质量。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1、经济发展与污染减排任务的矛盾,必将长期存在。 “十三五”期间,**区经济持续稳定增长,但热电、纺织服装、化工等是我区支柱产业,所占比重相对较高,排污强度相对较大,且能耗、物耗较高,随着新一批工业企业的建成投产,必然会带来能源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总量的增加,使污染物减排面临更为严峻的考验,将对我区环境带来极大的挑战。而我区第三产业和高技术产业比重偏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总量控制指标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化学需氧量、氨氮污染物排放量增长幅度会比较大,但污染减排是刚性指标、约束性指标,这必然使两者之间产生突出矛盾。

2、环保能力建设相对薄弱与迅速增加的环保工作任务存在差距。

目前我区环保基础能力建设跟不上日益增加繁重环保工作任务的需要,环保政策法规建设相对滞后,环保技术、资金保障严重不足。环保系统在标准化建设、装备水平、机构队伍建设等方面,都还有不小的差距。环保机构队伍人数少,而环保工作的任务却越来越繁重,环保基础能力建设远跟不上环境保护形势发展的需要。

四、指标调整、内容修订意见

因预留用地和在建企业较多,园区绿化覆盖率达到20%的任务,在“十三五”期间难以完成,建议将绿化覆盖率下调,同时可利用预留用地育苗绿化,以提高“十三五”完成效果。

五、进一步推进规划实施的建议

1、加大污染减排力度,确保完成减排目标任务。 今后两年半,是完成“十三五”污染物减排约束性目标的关键阶段,必须把污染物减排作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企业转型升级的突破口,依靠科技、加大投入,落实责任、强化监管,突出重点、强力推进。要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减排绩效评价考核制度,加强责任追究,对未完成污染物减排的企业,加大处罚力度。加快实施污染物减排的重点工程,继续完善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的建设,同时逐步开展污水处理厂的升级改造。加强重点污染企业的治理,加快推进中水回用项目的实施。

2、加强环保能力建设,提升环保监管水平。

加强环保基础能力建设,不断完善环保政策、制度建设,加强环保系统标准化建设、提升装备水平、完善机构队伍建设,提升环保监管水平。

六、“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一是规划目标。“十四五”规划目标设置方面,要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基础上,进一步实现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明显减少,生态系统稳定性显著增强,人居环境进一步改善,环境管理体系、环境监管机制和行政执法体制等生态环保制度法规体系进一步完善,最终在“十四五”结束时实现生态环境质量大幅改善,为2035年远景目标的实现打下坚实基础。

二是规划内容。“十四五”时期需致力于将现代化建设提高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要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顺应自然规律,着力防止破坏,并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从源头上提高资源的利用率,以达到物尽其用。

三是保障机制。“十四五”环保规划需着力于确保制度先行,建设合理高效的保障机制,实现环境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的现代化。

**区环保局

2018年7月12日

上一篇:电商发展的机遇与挑战下一篇:医院中医科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