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德教学论文提纲

2022-11-1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论文题目:荀子君子观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摘要:初中教育作为九年义务教育的收官阶段,需要格外注重初中生德育建设工作,为国家培养高素质适应性人才提供良好的道德修养基础。初中生正处于身体发育和思想萌动的特殊时期,价值观念极易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尤其是在信息技术高度发展的当代,各种良莠不齐的信息左右着初中生的思想价值观念,进而使得初中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越来越难以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发展创造的驱动力和生命力,是中国几千年来思想道德的精髓,对中华民族优良美德的构建有着深厚影响。所以本文试图利用传统文化教育的魅力,针对时代变化德育凸显的问题,寻找提高初中思想品德教学质量,提升初中生思想道德修养的具体路径。因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博大精深,所以需要有针对性、选择性的取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儒家思想对世人的影响最为深刻,其中“君子观”一直是儒家学者追求理想人格所遵循的法典。“君子观”经历了先秦文化大繁荣时期的发展,到战国末期经荀子发扬后相对完备。荀子君子观的理论渊源中,“性恶论”思想不是指人性的绝对恶,而是更倾向于人本能因素或者不符合礼的存在,所以人们要正视“性恶论”思想。荀子是中国早期唯物论者,其君子观思想多侧重于道德实践和积极的现实价值。如荀子强调君子亲近良师益友并向他们学习、君子坚持遵礼守法力求慎独、君子注重目标和行动等。通过对比孔子、孟子、荀子三者君子观的基本内涵,不难发觉荀子君子观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的运用更具有现实可能性和独特的魅力。论文站在荀子君子观的视角下调研初中思想品德教学工作实效性偏低的现状,接着分析当前荀子君子观教育存在的困境,然后针对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现状提出渗透荀子君子观教育的具体对策。包括加强初中生荀子君子观修身认识、引入当代君子人物事例启发初中生思考、优化校园环境以及完善思想品德教学评价等等。荀子君子观能够引导初中生树立正确价值观念,能够增强初中生的民族自豪感,并对改善初中思想品德教学整体工作和提升初中生的道德修养有一定的积极价值。

关键词:初中生;荀子君子观;礼法思想;初中思想品德教学

学科专业:学科教学(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位)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言

1.1 选题背景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1.3 研究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

1.4 研究的主要思路和方法

第2章 荀子君子观的内涵

2.1 荀子君子观思想的理论渊源

2.1.1“性恶论”思想

2.1.2“礼法”修身准则

2.1.3 政治统一思想

2.2 荀子君子观概念

2.3 荀子君子观主要内容

2.3.1 君子隆师亲友

2.3.2 君子辩善治气

2.3.3 君子役物尊道

2.3.4 君子重行有止

2.3.5 君子隆礼守法

第3章 荀子君子观教育的时代价值与意义

3.1 荀子君子观在儒家思想体系中的定位与选择

3.1.1 荀子君子观对儒家思想的继承与批判

3.1.2 荀子君子观与孔孟君子观思想的对比

3.1.3 荀子君子观在儒学体系中具有前瞻性

3.2 初中思想品德教学融入荀子君子观的价值与意义

3.2.1 荀子君子观为初中德育注入活的灵魂

3.2.2 荀子君子观有益于推动教学改革发展

3.3 荀子君子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联系

第4章 荀子君子观视角下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现状

4.1 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主体对荀子君子观思想认知的不足

4.1.1 初中生存在的主要思想品德问题

4.1.2 教师缺乏对荀子君子观教学的积累

4.1.2.1 教师在认知上有不足

4.1.2.2 教师言传身教不到位

4.2 初中思想品德教学客体中荀子君子观教育存在的困境

4.2.1 君子观在国学整体教育中的缺失

4.2.2 初中校园德育文化建设存在不足

4.2.3 初中思想品德教学评价体系落后

第5章 荀子君子观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的运用

5.1 加强校园道德文明建设

5.1.1 改善初中校园道德环境

5.1.2 优化德育教学实践活动

5.2 强化思想品德教师荀子君子观修养

5.2.1 知行合一、修身正礼

5.2.2 刚柔并济、合理教化

5.3 落实初中生荀子君子观的教学内容

5.3.1 以礼为纲、遵法而行

5.3.2 尊师重傅、效仿老师

5.3.3 持之以恒、一以贯之

5.4 荀子君子观有效渗透思想品德课堂教学

5.4.1 引入当代君子人物事例

5.4.2 培养初中生道德实践能力

5.4.3 健全思想品德教学评价机制

第6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上一篇:企业民主管理论文提纲下一篇:少先队工作论文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