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品牌汽车造型设计现状分析

2022-10-0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1 研究背景

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期, 汽车设计师把主要精力都用在了汽车的机械工程学的发展和革新上。到了20世纪前半期, 汽车的基本构造已经全部发明出来, 而后汽车设计者们开始着手从汽车外部造型上进行改进, 并相继引入了空气动力学、流体力学、人体工.程学以及工业造型设计 (工业美学) 等概念, 力求让汽车能够从外形上满足各种年龄、各种阶层, 同时融入各种文化背景的人的不同需求, 增添个性色彩, 使汽车成为真正的科学与艺术相结合的最佳表现形象, 最终达到最完善的境界, 随着汽车工业在中国的蓬勃发展, 汽车的造型设计逐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讨论的焦点, 从新车的研发到上市, 汽车造型谍照的暴光, 已经成为每一位客户购买汽车关注的重点, 因此对自主品牌汽车造型设计是我们迫切需要研究和深思的。

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通过对国内外汽车造型的发展过程及技术特征数据分析, 查阅汽车造型设计相关书集搜索网上相关资料, 掌握国际汽车造型的发展规律, 了解汽车造型发展过程中的设计要素、美学要求, 结合中国国情, 结合中国文化差异, 结合中国元素的特点, 从而分析中国自主品牌汽车造型设计的发展趋势, 对中国自主品牌汽车的造型设计和发展提出个人观点, 为我国自主品牌汽车造型设计找到依据。

3 国内外汽车造型的发展过程及技术特征

3.1 马车型汽车

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 世界上相继出现了一批汽车制造公司, 除戴姆勒和奔驰各自成立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汽车公司外, 还有美国的福特公司、英国的劳斯莱斯公司等。当时的汽车外型基本上沿用了马车的造型, 因此被人们称为无马的“车”。

3.2 箱型汽车

马车型汽车很难抵挡风雨的侵袭, 美国福特汽车公司在1915年生产出一种新型的福特T型车, 这种车的车室部分很像一只大箱子, 被称为“箱型汽车”。为提高车速, 人们开始降低车的高度减小空气阻力。但由于车顶高度的降低影响前方视野, 这种方法最终被放弃, 转而通过提高功率的方法。这样一来, 发动机由单缸变成4缸、6缸、8缸, 气缸一列排开, 发动机罩也随之变长。典型的例子就是意利1913年生产的阿尔法·罗密如图箱型汽车欧牌汽车的外型。作为高速车, 箱型汽车并不够理想, 因为它的阻力大大妨碍了汽车前进的速度, 所以人们又开始研究一种新的车型——流线型。

3.3 甲壳虫型汽车

1934年美国的克莱斯勒公司生产的气流牌小客车, 首先采用了流线型的车身外型。1936年福特公司在“气流”的基础上, 研制成功林肯和风牌流线型小客车。此车散热器罩很精练, 颇具动感, 俯视整个车身呈仿锤形, 很有特色。流线型车身的大量生产是从德国“大众”开始。1933年德国的波尔舍博士设计了一种类似甲壳虫型的汽车。使其成为同类车中之王, “甲壳虫”也成为该车的代名词。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原因, 甲壳虫型汽车直到1949年才真正大批量生产, 并以一种车型累计生产超过2000万辆的记录畅销世界各地。

3.4 船型汽车

美国福特公司经过几年的努力, 于1949年推出具有历史意义的新型福特V8型汽车。这种车型改变了以往汽车造型的模式, 使前翼子板和发动机罩, 后翼子板和行李舱罩融于一体, 大灯和散热器罩也形成一个平滑的面, 车室位于车的中部, 整个造型很像一只小船, 所以人们把这类车称为“船型汽车”。福特V8型汽车的成功, 不仅在外形上有所突破, 还把人体工程学应用在汽车的设计上, 强车调以人为主体, 设计出便于操纵并且乘坐舒适的汽车。从20世纪50年代至今, 船型汽车已成为世界上数量最多的一种车型。

3.5 鱼型汽车

船型汽车尾部过分向后伸出, 形成阶梯状, 在高速时会产生较强的空气涡流。为了克服这一缺陷, 人们把船型车的后窗玻璃逐渐倾斜, 倾斜的极限即成为斜背式。这类车被称为“鱼型汽车”。与甲壳虫型汽车相比鱼型汽车的背部和地面的角度较小, 尾部较长, 围绕车身的气流比较平顺, 涡流阻力较小。另外鱼型汽车基本上保留了船型汽车的长处, 车室宽大, 视野开阔, 舒适性也好, 并增大了行李舱的容积。最初的鱼型车是美国1952年生产的别克牌小客车。1964年美国的克莱斯勒·顺风牌和1965年的福特·野马牌都采用了鱼型造型。自顺风牌问世以后, 世界各国逐渐生产鱼型汽车。鱼型汽车由于后窗玻璃倾斜太甚, 面积增加两倍, 强度下降, 产生结构上的缺陷, 人们想了许多方法加以克服, 例如在鱼型车的尾部安上一只翘翘的“甲尾”, 以克服一部分扬力。

3.6 楔型汽车

为了从根本上解决鱼型汽车的升力问题, 人们设想了种种方案, 最后终于找到了“楔型”, 就是将车整体向前下方倾斜, 车身后部像刀切一样平直, 这种造型能有效地克服升力。1963年司蒂倍克·阿本提第一次设计了楔型小客车。“阿本提”诞生于船型车的盛行时代, 他的设计与通常的汽车外型形成尖锐的对立, 因此, 未能起到引导车身外型向前发展的作用, 直到1966年才被奥兹莫比如图楔型汽车尔·托罗纳多所继承。楔型对于人们所考虑到的高速汽车, 已接近理想造型。现在世界各大汽车生产国都已生产出带有楔型效果的小客车, 这些汽车的外型清爽利落、简洁大方, 极富现代气息。汽车发展到鱼型, 关于空气阻力的问题已经基本解决, 楔型继承了这一成果, 并有效地克服了鱼型车的升力问题, 使汽车的行驶稳定性有了显著的提高, 当之无愧为目前最为理想的车身造型。

4 自主品牌轿车造型设计

自主品牌轿车的发展春天已经到来, 今天的中国, 汽车工业正飞速发展。让许多的汽车生产厂商看到机遇, 掀起了别具一格汽车设计浪潮, 就如何开发出更具“中国元素”秉承中国文化的轿车成为这一代汽车造型设计师的主要任务。轿车的造型美是形体与色彩、审美与创造、工艺与性能的集中体现。为满足当今中国汽车消费者的需求多元化, 增加消费者的购买热情, 体现民族特征, 必须要透视中国消费者的审美情感, 如何有效地把国际化设计理念与本土化文化精髓巧妙结合, 才能设计出符合我国中国元素的轿车, 下面依次分析汽车造型的设计要素、轿车造型中的美学特征、自主轿车中的中国元素、自主品牌轿车造型发展趋势。

4.1 造型的设计要素

纵观汽车发展历史, 各国在汽车造型设计上, 都有着自己鲜明独特的味道。如德国车的严谨舒适、英国车的绅士保守、法国车的绚丽浪漫、美国车的张扬个性、日本车的玲珑精细, 虽然造型各异, 但都与实用性、经济性、市场性、艺术性四大要素息息相关。

4.2 轿车造型中的美学特征

我们知道美学规律是在长期生活实践中发现、认识、总结、提炼出来的, 是评价和衡量对轿车造型审美的标准和尺度。表现特征主要由内在美与外在美组成。内在美包含汽车的功能美、结构美、材料美和工艺美。合理的结构、材料和精湛的工艺能使轿车造型具有内在美。汽车形体协调、色彩适宜是构成外在美的基本因素。内在美是外在美的基础, 外在美是内在美的表现。内在美和外在美只有相互依从, 内外结合才能培育出平衡的美。

4.3 自主轿车中的中国元素

如1958年第一辆红旗轿车CA72, 车身线型利用了明式家具的线脚, 并结合了空气动力学原理, 车型更富有动感和整体感, 翼子板一侧标有并排五面小红旗, 代表工农商学兵。受中国传统建筑中如意、寿桃及扇面轮廓做成开口式的启发, 前脸采用扇形图案的格栅造型, 并成为此后红旗轿车的脸谱特征;车身黑色, 庄重典雅, 车内采用了景泰蓝、福建漆、杭州织锦等富民族特色的色彩装饰, 力求体现出民族风格;四周全用实木装饰, 并配有石英钟, 古典不失豪华。而此后CA770的外形更加精致和协调, 突破了CA72的“大、平、正、方”。具有新鲜特点又不张扬, 内敛、含蓄、高贵、庄重, 包括车头与车尾的呼应, 实现了造型与装饰的和谐统一, 功能与审美的完美结合。意大利设计师平宁法利评价它是“东方艺术与汽车技术完美结合的典范。”从中国消费者的口味看, 对各国汽车的造型都有偏好, 也认同本民族文化融入轿车造型设计。中国的自主轿车如:长城轿车造型中庸平和, 中国红旗轿车造型饱满圆润, 庄重含蓄;中国东风风神轿车造型现代时尚, 大气优雅, 这些都是中国元素的体现。如今中国倡导和平、和谐、稳定发展, 在一些国内合资的自主品牌轿中也融入新的中国元素, 如“新宝来”轿车造型流畅、圆润、稳重, 表现一种和谐之美, 颇合国人审美之情趣。充满中国元素的新宝来, 正面造型借鉴了传统文化中的“狮头”形象, 两端大灯的设计神似狮头炯炯有神的双眼, 保险杠下缘的线条勾勒出狮头嘴部的造型, 行驶中整体看上去更传神。

4.4 自主品牌轿车造型发展趋势

根据中国人口多, 地域广, 地域差别性大, 资源贫乏等现状以及中国消费者爱随大流, 讲排场, 注重家庭等心理因素, 中国轿车在造型中多追求美观大方、空间舒适、耗能少、高效率、用途广, 达到提高使用价值的目的。具有高性能、精工艺、安全舒适、节能等实用功能的轿车是中国消费者的首选。中国轿车造型追求中庸平和, 中国文化的核心是“中庸”和“平和”, 中国轿车造型设计未来发展的趋势必然是民族性与现代化设计元素并驾齐驱。受中国文化的影响, 国人素来对饱满圆润, 腰线硬朗的汽车造型情有独钟, 内饰部分以中国人传统审美的“对称”和“四平八稳”为基调, 古朴中见典雅, 明快中呈含蓄。符合中国消费者大气的审美观。鸟巢、舞狮、年画等在外国设计师眼中的中国元素和动感被加入中国汽车造型设计中。如乔治亚罗所设计的中意面包车、中华轿车等, 巧妙地抓住了中国特点, 丹凤眼车灯, 和谐大气的整体造型风格深受国人喜爱。

5 结论

通过对国外汽车造型的发展过程及技术特征、汽车造型的设计要素、轿车造型中的美学特征、自主轿车中的中国元素、自主品牌轿车造型发展趋势等内容进行分析, 我们得出的结论是国外汽车造型的设计源自于日常生活中所见的动物外形所用的物品外形等而融入设计中, 让汽车的造型设计与使用性能逐步走向理想与成熟, 而我国自主轿车造型设计已逐渐渡过了从最初模仿阶段发展至能够自主创新阶段, 发展到现在民族气息渐浓, 中国元素个性开始张扬, 本土化设计理念开始逐步形成的局面。轿车设计注重中国元素的融入, 体现民族特征, 预计未来10年, 新一代中国轿车造型设计正朝着积极探索自主品牌设计之路, 把中国民族文化和中国消费理念与国际一流设计思想相结合, 使我国自主品牌轿车具有高性能、精工艺、安全舒适、节能等实用功能。同时, 利用现代科技特别是高科技手段进行本土化创新设计, 开发出比传统产品更优秀、更精工、更精致、更具中国民族特征的轿车。

摘要:本文系统阐述国外汽车造型的发展过程及技术特征, 从汽车造型应满足的空气动力学规律, 应符合的美学、社会学基本特性等角度出发, 分析中国自主品牌造型的特点, 分析其存在的问题。根据国际汽车造型的发展规律及中国社会的特点, 分析中国自主品牌造型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自主品牌,轿车造型,分析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 黄厚石, 孙海燕.设计原理[M].东南大学出版社.

[2] 严扬, 刘志国, 高华云.汽车造型设计概论[M].清华大学出版社.

[3] 王超鹰.21世纪顶级产品设计[M].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4] 雷雨成.汽车车身设计与制造[M].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 1995.

[5] 王受之.世界现代工业设计史[M].北京:新世纪出版社, 1996.

[6] 程正.汽车百年[M].长春:吉林工业大学出版社, 1990.

[7] 李承德, 马芳武.汽车外形的发展[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1991.

[8] 李卓森.现代汽车造型[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2005.

[9] 阮雪榆, 卫原平, 石晓祥.现代汽车车身设计方法的研究和展望[J].机械科学与技术, 2000 (6) .

[10] 钟伟, 曾代忠, 汪衡虎.国外汽车的车身设计[J].机械工程师, 2005 (11) .

上一篇:浅谈市民社会内涵的发展下一篇:聚丙烯固相接枝GMA工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