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质监建设工作方案

2022-05-0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在一份优秀的方案中,既要包括各项具体的工作环节,时间节点,执行人,也要包括实现方法、需要的资源和预算等,那么具体要如何操作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食品质监建设工作方案范文2,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食品质监建设工作方案1

为进一步巩固“治理餐桌污染”工作成果,推动我市\"放心食品工程\"建设,20*年4月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把我市确定为全国五个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试点城市之一,即通过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试点,探索建立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的制度规范、管理服务系统与运行机制,逐步建立食品安全综合监管的长效机制,为全面推进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提高我国食品安全水平积累经验。现根据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公安部、农业部、商务部、卫生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和海关总署的《关于加快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的若干指导意见》以及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试点工作方案》的要求,结合我市实施食品安全工作的状况,制定*市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试点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坚持政府是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的“第一推动力”的总原则,把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试点工作纳入我市治理“餐桌污染”建设“放心食品工程”第二阶段的重要工作内容,以改善食品安全信用环境,培养食品安全信用意识,规范食品企业生产经营行为和食品市场秩序,提高食品安全为目的,以加强食品生产经营企业信用建设为核心,综合抓好我市食品安全制度规范、管理服务体系与运行机制的建设,从我市实际出发,用两年时间抓好试点建设,积极探索我市食品安全信用管理的模式和方法,加快形成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的步伐,搞好我市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试点工作。

二、工作原则

试点工作要坚持如下八大原则。

──坚持政府推动、部门联动、行业自律、市场化运作、全社会广泛参与的原则;

──坚持统筹协调、分工合作、分类指导、分步实施的原则;

──坚持宣传教育与制度规范并重的原则;

──坚持褒奖守信与惩戒失信并举的原则;

──坚持信用建设与行政监管相结合的原则;

──坚持互联互通、资源共享的原则;

──坚持低成本、高效益的原则;

──坚持先易后难、先点后面的原则。

这些工作原则有着十分丰富的内涵,各成员单位、各试点区、各试点行业、各试点企业要认真领会,大胆探索,勇于实践,做好经验总结,逐步完善提高。

三、工作内容和目标

(一)加大食品安全信用宣传教育工作:要全方位、多形式的开展宣传活动,把宣传教育工作贯穿到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全过程的始终,利用各种会议、各种新闻媒体和培训、讲座,介绍食品有关法律法规和消费知识,宣传典型经验和“食品放心店(市场)”及优质产品,公布守信企业和优质产品,对不合格产品和违法违规企业,特别是对典型假冒伪劣商品和制假者进行曝光。着力营造一个食品安全信用环境,培育企业的良好信用,增强企业是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的意识。

(二)突出信用体系建设的重点。把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粮、肉、蔬菜、水产品、水果、奶制品、豆制品等作为信用体系建设试点期间的抓手和推进器,同时作为工作的重点和关键环节抓好。

(三)制定信用制度规范。在全市通过信用征集制度、信用评价制度、信用披露制度、分类管理制度等的制定和实施,规范种植、养植、加工、经营行为,切实提高食品安全水平,保证人民群众的饮食安全。

1、制定食品安全信用征集制度。包括能如实全面综合地反映试点行业和企业食品安全信用的各类信息、内容、标准和要求等。

2、制定食品安全信用评价制度。主要包括各部门行业食品安全信用的评价机构、评价指标、评价原则、评价等级、评价方法及评价效力等。

3、制定食品安全信用披露制度。主要通过建立健全食品安全信用的披露机构、披露原则、披露方式以及披露要求等,形成让加工者、经营者、管理者、消费者知晓的信息披露机制。

4、制定食品安全信用管理制度。根据食品生产经营企业食品安全信用评价结果的差别确定不同的监管力度,充分发挥食品安全信用差异对企业的奖惩功能。

(四)初步建立信用体系管理服务系统。

1、加强立法建设。要利用我市的立法地位的优势,逐步把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安排到法制化建设体系中,做好依法推进建设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

2、建立食品安全信用管理系统,明确食品安全信息征集、评价和披露三个环节中相关部门的责任和工作程序。

3、探索和培育食品安全信用体系服务系统,明确社会中介机构的服务内容和服务程序等。

4、应用初步建立起来的信用体系管理服务系统,逐步推行食品生产基地公布制度和外埠基地注册制度,完善安全食品生产基地管理。

5、建立市场准入系统。推行上市食品检验合格证制度,严格市场准入管理,逐步建立健全对检测合格的肉品、禽类产品、蔬菜、水产品、豆制品等食品给予市场准入资格的管理机制。进入市场的食品(生猪、蔬菜等)必须提供检测证明,市场开办单位要严格把好进货质量关,建立食品索证索票、台帐制度,拒绝不符质量安全和来源不明的食品入市。逐步完善对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食品实行召回、退市和销毁处理制度。

6、建立诚信建设机制。食品生产加工企业要开展守合同、重信用、依法经营活动,树立良好的社会信誉度;农副产品批发市场、超市、农贸市场应诚信经营,对食品的质量承担责任;鼓励企业积极参与“绿色批发市场”、“绿色零售市场”认证活动,并继续开展“放心食品示范店(市场)”评选活动。定期诚信信息,引导消费,鼓励诚实,惩戒和打击失信行为。

四、实施步骤

从20*年4月起至20*年4月,通过两年时间的试点,探索我市食品安全信用体系的制度规范、管理服务系统、信用活动与运行机制,为全面推进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提高食品安全水平打下良好基础。试点工作分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启动阶段(20*年4月~6月)

1、成立以分管副市长为组长,各有关部门主要领导和各区分管领导为成员的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领导小组,指导和协调全市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的工作。

2、制定工作方案。市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协调领导小组制定出台“*市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工作方案”。

3、召开全市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动员会,全面部署试点工作。

4、开展教育和培训工作。根据国家有关文件的精神和要求,围绕食品安全信用基础知识和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具体要求等进行专项具体部署。

第二阶段:(20*年7月~20*年11月)

1、调查研究,摸清情况,理清思路。要围绕从“农田到餐桌”的各个环节,摸清食品安全和信用的现状、以及存在的突出问题。

2、选择试点单位。市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协调领导小组选择两个试点区,两个试点协会、100多个试点企业进行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试点(见附件)。

3、检查试点单位工作方案。各试点行业、企业根据“*市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工作方案”要求,结合本行业、本企业情况,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并于7月15日前提交试点办备案。

4、制定“*市生鲜食品安全监管办法”,把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以法制形式确定下来,明确职责分工和法律责任。

5、各部门要在对现行食品安全法律法规收集和整理的基础上,逐步完善食品安全信用信息的收集、评价和披露制度,并开始启动工作。

6、市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对试点企业和单位的各项食品制度的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7、定期向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及省有关部门汇报我市试点工作情况,并自觉接受指导、督查,以突破和解决试点单位存在的问题。

8、适时召开食品信用体系建设调度会、工作例会、经验交流会和研讨会。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20*年11月至20*年3月)

1、对信用体系建设情况进行全面总结。会同各区对试点协会、企业的工作进行验收和评价,重点总结工作任务的完成情况以及建立起来的运行机制是否规范,管理服务系统与运行机制建设上取得的成效,重点体现在长效机制的建设上,及时全面准确地把两年试点成效总结表现出来,为下一步三年推进打下基础。

2、召开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试点工作总结大会,并对食品安全信用卓著的单位进行表彰。

3、制定出台“20*-20*年三年实施工作方案”,对接国家、省建设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工作的要求,全面推进我市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工作。

五、推进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试点工作的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明确相关责任

在市政府统一领导下,成立*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协调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由有关部门的领导和相关专家组成,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挂靠市贸发局,负责指导和协调全市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试点工作。各试点部门、各试点协会、各试点企业也应成立相应工作班子,切实承担工作任务。

(二)加强法制建设,提供制度保障

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涉及诸多方面,要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积极推动我市有关食品安全信用法律、法规的制定与完善,保障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依法进行。

(三)加强舆论宣传,营造信用氛围

开展多种形式的食品安全信用宣传活动,形成人人讲信用,人人重信用,守信为荣,失信为耻的良好社会氛围。食品生产经营企业要开展守合同、重信用、依法经营的活动,倡导文明经商,形成有效的企业自律;食品行业协会要积极普及食品安全基本知识,提高全民食品安全意识,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四)加大科技投入,增加经费保障

要按照国家的统一部署和要求,市财政要把试点工作经费列入预算,给予适当保障,重点是保障信用信息交换平台的建设,充分利用电子政务等手段建立食品安全信息网络,保障信息资源共享。

积极支持和鼓励食品安全信用的基础设施建设和信用服务机构的发展,不断提高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的科技水平。

(五)加强企业信用,强化信用基础

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应当进一步提高对信用价值的认识,结合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以及HACCP、GMP和ISO9000等认证体系的建设,建立企业内部信用管理机制及信用风险管理制度,重视培养信用管理人才,加强经营行为自律,把维护自身形象和提升企业价值有机联系起来,树立企业良好形象。

(六)认真抓好试点,按照时间表要求分层分级推进

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刚刚起步,要本着积极稳妥的态度,分类指导,注重实效,逐步推广。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选择我市作为试点,对我市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目前我市正着力创建食品安全城市,要继续把“放心食品工程”工作抓好,并走在全国大中城市前列。因此各区、各部门要认真做好试点工作,严格按照市政府工作方案认真组织实施。

食品质监建设工作方案2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省政府《关于切实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实施意见》(浙政发〔20*〕50号)和*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决定》(杭政函〔20*〕70号)精神,规范我市肉类食品生产经营和肉类食品市场秩序,根据《*市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试点工作方案》,结合我市肉类行业的实际情况,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试点工作指导思想

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以国家《关于加快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的若干指导意见》为指南,从我市肉类行业的实际出发,学习借鉴国内外先进管理经验和技术,探索建立我市肉类行业食品安全信用体系的模式和方法,逐步建立起我市肉类食品安全信用体系的制度规范,管理服务系统与运行机制,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二、试点工作目的和原则

(一)工作目的

肉类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试点工作的目的,是改善肉类食品安全信用环境,培养和树立肉类食品企业安全信用意识,规范肉类食品生产经营行为和肉类食品市场秩序。充分发挥信用制度的奖惩作用,克服食品安全监管的薄弱环节,建立长效管理工作机制,提高肉类食品安全信用管理水平,为全面推进肉类行业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提高我市肉类食品安全水平积累经验。

(二)工作原则

按照“政府推动,部门联动,市场化运作,全社会广泛参与;”的工作原则,市肉类行业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试点工作采取以点带面、分步实施的做法,既要加强组织领导,也要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指导作用,加强舆论宣传,加强制度建设,积极探索,稳步推进。

三、试点工作内容

(一)紧紧围绕食品安全这个主题,持续开展食品安全信用管理(包括食品安全法律法规知识、食品安全信用基础知识、食品放心工程和信用典型案件等)的宣传、教育和经验交流活动,切实提高试点企业食品安全信用管理水平,为我市肉类行业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营造奠定一个较好的基础。

(二)根据肉类行业的特点,制定信用制度规范。形成一套符合我市实际、可操作的肉类行业食品安全信用征集制度、信用评价制度、信用披露制度、信用分类管理制度,努力探索、改善信用自律、信用监管机制,使肉类食品安全信用管理有章可循。

(三)充分发挥先进的示范带头作用,根据不同产品类别的特性,采取不同的技术和管理措施,为肉类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提供具体指导和经验,使更多的企业规范信用管理。通过试点,明确相关信用服务的内容与程序。

四、试点工作步骤

按照市试点工作的安排,肉类行业试点工作分三个阶段:

(一)启动阶段(20*年6月—7月)

1、6月底前成立肉类行业试点工作小组。由市贸易局牵头,农业、卫生、工商、质监、环保等部门和肉类行业的专家按职责分工及行业管理要求,共同负责对试点工作的指导、协调及服务工作。

2、制定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和制度。6月底前确定试点企业。通过调查摸底,推荐确定肉类行业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试点企业名单,并根据工作实际情况,制定肉类食品安全信用管理有关制度。

3、开展调研工作。7月底前,对我市肉类食品的生产、屠宰、加工、销售等环节进行调研,了解目前我市肉类食品的安全现状,针对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和管理措施。

(二)实施阶段(20*年7月—20*年3月)

1、宣传发动(20*年7月)试点工作小组配合市主管部门,利用新闻媒体,加强肉类食品安全知识和肉类食品生产经营者诚信宣传,印发宣传资料,组织肉类生产经营企业进行座谈,倡导诚信建设,营造肉类食品安全氛围;对肉类生产经营企业进行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方面的培训,让企业了解食品安全体系建设的目的意义,了解食品安全信用信息的征集与方法、评价标准、依据、披露途径与方式。

2、整顿规范(20*年8月—20*年3月)按工作小组的实施方案组织落实。

(1)实行社会公示、公开承诺和责任保证制度。确定的试点企业名单在新闻媒体上公示,试点企业要向市肉类食品安全信用体系试点工作领导小组签订承诺书,明确责任。

(2)推广肉类食品生产经营示范文本,规范试点企业的生产经营行为。

(3)通过组织引导和制度建设,促进试点企业增强诚信意识,提高诚信度,做到经常性的自律。

(4)按照肉类行业有关产品质量、卫生状况、无公害情况、受污染风险程度等指标,按征集的安全信息和评价标准,会同有关部门对试点企业的各项食品安全制度的落实情况进行检查、考核,全面推进信用体系试点工作的深入开展。

(5)20*年4月前,在市有关部门的指导、帮助下,研究、解决试点企业存在的问题。

(三)总结阶段(20*年4月—5月)

1、20*年4月底前将试点工作总结报告上报市试点领导小组。

2、召开全市肉类行业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试点工作总结表彰会,交流经验,提出我市肉类行业全面实施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的意见和建议,为进一步推广奠定基础。

上一篇:建立村民事务理事会方案下一篇:禁煤专项行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