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年级数学教学思维培养论文

2022-05-1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从目前的小学数学教学情况来看,对于低年级小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还存在诸多问题。因此,教师需要依托素质教育,对小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行重点培养,并且要秉承“以生为本”的重要原则,不断活跃课堂气氛,促使小学生主动学习,不断拓展小学生的思维。与此同时,教师还需要设计并建构多元化、多层次、趣味性的数学教学模式,进而构建出更加适合低年级小学生思维发展的高效课堂。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培养;思维逻辑;

新课改之下,对学生进行思维能力的培养逐渐被教育工作者们所重视。小学低年级的数学学科需要对小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行全面的培养和增强,要致力于培养具有优良数学思维和综合能力的小学生,并且促使小学生实现终身发展。因此,小学数学教学需要有更加明确和清晰的教学方法作为基石,为小学生的良好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进一步明确小学数学教学的基本目标

小学数学的教学目标是通过科学合理的数学教学手段,对小学生学习数学的思维逻辑能力进行有效地培养[1]。另外,小学数学知识和其他学科知识相比较为抽象,因此,教师在进行数学课堂教学的时候,需要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充分结合小学生的实际学习水平、思维发展规律以及教学目标,对课堂进行科学与合理的设计,这样才能够帮助学生把握正确的学习方向,促使学生持续不断地进行思考,从而提升思维能力。[2]例如,教师在进行加减法教学的过程中,提前为学生规划好相应的学习目标,引导学生在数学课堂上更加认真地学习。同时,教师也可以通过实物进行数学加减法的教学,比如可以用9支粉笔代表数字9,15支粉笔代表数字15,在进行“15-9”的减法运算时,利用粉笔进行减法运算的演示:10支粉笔代表十位数上的1,5支粉笔代表个位数上的5,5小于9不够减,故将代表十位数上的10支粉笔移到个位数上,再减去9支粉笔,余下6支粉笔,于是得出“15-9=6”。运用实物可以对数学逻辑进行更加形象的表达,进而使学生掌握小学数学教学内容的逻辑,从而逐渐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当前,多媒体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信息技术有特殊的动画效能,对于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尤其是“空间与图形”的课堂教学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运用信息技术,能够将图形的形成以及具体的演变通过动态的形式演示出来,能够使学生们听见声音、见到具体的形状,将其带入数学教学情境,最终获得充分、愉快的数学学习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教授有关图形的数学知识时,数学教师可以通过动画课件,将矩形、正方形以及三角形等一些图形转换成其他图形的过程进行直观演示,比如长方形经过旋转会形成圆柱体,三角形经过旋转会形成圆锥体等,在图形进行旋转的时候,教师应该将视频的播放速度调慢,给予学生们视觉上的冲击,让学生们充分体验到“面动成体”的图形形成过程,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

二、开展一些相应的数学训练

在数学教学中,有许多知识比较抽象,学生不易理解,导致一些学生认为数学知识难以学习。为了有效改变这一现状,教师可以开展相应的数学训练,在掌握好训练难度的基础上,促使小学生通过不断的训练,逐渐找到解题的突破口,进而发现解题规律,由此推动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的显著提升。例如,老师在讲“空间与图形”内容时,若没有较强的空间想象能力,一般情况下学生们很难想象,此时老师可以通过数学活动锻炼学生。比如,提供具体的练习题:“有一个正方体,将正方体的六个面全部涂成红色,如果将此正方体切割成27个小正方体,那么请问在这些小正方体中,一个切面有红色、两个切面有红色和三个切面有红色的正方体各有几个?”学生们可以自己操作,尝试解出正确答案。当学生没有头绪时,老师可以将解题的过程做成幻灯片,让学生观看解题步骤,以后遇到类似的题目,脑海里就有一定的逻辑。通过这样的数学训练,可以更好地引导学生的解题思路,从而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三、培养学生建立错题分析习惯

小学生在做练习题的时候经常会出现一些错误,错题的出现说明学生对于某一知识点的掌握并不牢固,此时教师要培养学生收集错题和整理错题的习惯,在此基础上,对错题进行自主分析,由此找出犯错的原因。当学生能够准确地认识到错误的根本原因,便实现了学习数学知识的基本目标。同时,学生分析错题的过程就是进行思考的过程,这对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有一定作用。事实上,不仅数学学科如此,对于其他科目也要进行错题笔记的整理,通过对错题的认真分析和仔细思考,可实现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

四、通过创设结构化的问题和教学情境,推动学生思维进步

(一)创设结构化问题,培养学习主动性

要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进行培养和锻炼,除了做到上述几点以外,还应该通过创设结构化问题情境的方式推动学生高阶思维进步,使得学生能够从一个小的知识点联想到整个数学知识体系,进而有效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3]我国素质教育重点关注学生的思维能力,因其与学生的综合能力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小学数学教育始终需要围绕培养和增强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行教学。以往的小学数学教学比较枯燥乏味,导致小学生逐渐失去数学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因此,作为教师,需要想方设法将教学氛围变得有趣活泼,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上不断地进行问题的创设和提问。如何进行问题的创设?如何进行提问?这些都需要教师进行认真思考和分析。值得注意的是,教师需要抓住提问的最佳时机,还需要保证提出的问题契合实际的教学内容。同时,需要促使问题朝着开放性、多元化的方向发展,这样能够更好地培养和增强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此外,提问能够刺激小学生主动分析相关问题,使学生成为数学课堂的主角。同时,提问能将最贴合实际、最真实的问题情境作为载体来传递教学内容,以此来触碰小学生的心灵和情感,进而让小学生进入学习和思考的状态中,此时开展相应讨论,促使学生间进行思维的相互碰撞。例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当学习到三角形的相关知识时,不仅需要数学教师将基本知识传授给学生,还需要数学教师引导学生了解各知识点之间的关联,可通过设计结构化的问题来实现这一过程,比如询问学生三角形形成的必要条件,为什么是“三角形”,而不是三边形或三点形等。

结构化的问题不但能让学生对所学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有所了解,而且也能够提升学生对信息的捕捉以及理解能力,促使学生将问题细化,使思维更加完善,推动学生高阶思维能力的发展。[4]

在小学数学实际教学活动中,教师要重视和尊重学生在课堂上提出的问题,让学生通过质疑来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这样可以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为日后数学问题的解决奠定基础。小学数学教师在课堂上要根据现有的教材内容设置合适的教学问题,通过问题来引起学生的兴趣,并且积极引导,从而为学生构建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同时,在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上,教师也要多投入精力,在课堂上通过由易到难的数学问题来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最终使小学生积极自主地投入数学教学活动当中。[5]例如,在对称知识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在课前向学生提出以下问题:“什么物体在对称平面是互相吻合的?”“我们身边有哪些物体是轴对称图形?”“如何将两个三角形拼成一个长方形?”学生在这些问题的引导下会自觉进行探索,搜集身边的轴对称物体,在课堂上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通过这样的学习,教师的教学任务会轻松很多,同时也让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变得更高效。

(二)创设教学情境,激活学生创新思维

在小学数学教学当中,课堂是学生学习的重要空间。数学知识大多数都是抽象的,以小学生的学习程度,很不利于知识的吸收和理解,因此在课堂上注意力分散是常见现象[6]。对此,教师应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入手,通过创设合适的教学情境来调动小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数学学科知识和其他学科知识相比,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更为紧密一些。在这样的条件下,教师可以创建生活化教学情境,将生活中的现象通过数学的形式展现给小学生,讲清数学知识的具体出处,并且对于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具体应用也要不断地渗透给小学生,由此开阔学生视野,使其在交互中学会相关的数学知识。同时,教师可利用生活当中的一些数学小故事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进而通过学生发散想象力,实现思维能力的不断增强。[7]比如,教师可向学生介绍数学公式产生的时间和发展历史,以及历史上著名的数学伟人,通过相关故事让小学数学课堂气氛变得更轻松活跃。教师对教学情境的创设能够让学生全身心投入到课堂当中,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还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对于日后发展他们的核心素养也有重要的影响。[8]

五、结语

综上所述,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势在必行,学生们并不只是知识的接收者,教师也不应该成为传授知识的机器,而是要通过对自己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深刻的改革,不断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升学生的学习素质。小学数学教学可通过进一步明确教学目标,开展相应的数学训练,培养学生建立错题分析习惯,通过创设结构化的问题和教学情境等路径,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及自我探索能力,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进而提升教师的教学质量,这对于数学教育的发展有着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 李丹.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J].家长,2020(35):24-26.

[2] 时强.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J].当代家庭教育,2020(34):138-139.

[3] 刘菊.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提问能力的培养分析[J].家长,2020(3 4):112-113.

[4] 李海娟.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J].考试周刊,2020(95):65-66.

[5] 张娟.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培养探究[J].文理导航(中旬),2020(12):35-36.

[6] 樊丽秀.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才智,2017,13(22):15-17.

[7] 王文华.小学数学教师怎样抓好课堂教学[J].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8,23(03):21-22.

[8] 王晓军.试论小学数学教师如何引领学生真正参与课堂教学[J].考试周刊,2019,15(71):62-63..

上一篇:寿山石雕刻艺术论文下一篇:环境设计专业工作室制教学模式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