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清洁工程方案一

2022-05-0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一项工作不能盲目的开展,在开展前必须要进行详细的准备,这就是方案存在的意义,那么要如何书写方案,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城乡清洁工程方案一优选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城乡清洁工程方案一1

为深入实施“城乡清洁工程”,加强我镇城乡环境卫生和城乡容貌秩序两大方面的管理工作,营造清洁、整齐、优美的城乡环境,改善城乡居民工作生活条件,提高全镇人民生活质量,优化投资环境,构建和谐社会,推进我镇的城镇化进程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根据县的有关文件精神和遂办发〔2007〕24号文件要求,结合我镇实际,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建立城乡清洁工程工作机制

(一)建立镇“城乡清洁工程”领导小组,统筹全镇活动,组织实施各项行动。由镇委副书记、镇政府镇长陈照任组长,镇专职副书记王景堂,镇委委员、纪委书记戴荣,镇委委员涂江,镇政府副镇长陈国为副组长;成员包括:李胤(党政办)、冼国福(社会事务办)、林建慧(计生办)、李海荣(村建办)、陈春(经济发展办)、王颖斌(农业办)、陈明仔(镇纪委)、陈柏荣(国土所)、冯竞雄(财政所)、谢炳强(工商所)、李均(公安分局)、陈光荣(黄略中队)、钟国祥(司法所)、陈乔(供电所)、陈小辉(交管站)、邓小江(公路站)。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镇社会事务办公室,由陈国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冼国福同志任办公室副主任,统筹协调领导小组各项工作。

(二)城乡清洁工程实行“以块为主、条块结合、上下协调、齐抓共管”的机制。各村委会全面承担本辖区范围内实施任务,要延伸到村组;机关单位及各挂点单位要积极配合开展工作,落实本单位所承担的各项职责任务。各村委会、各主要责任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是城乡清洁工程的第一责任人(见附件1),各村委会和机关单位应承担相应的职责和任务。

(三)镇设立专门宣传小组,设置专题专栏,大造舆论,大造声势,宣传监督城乡清洁工程的实施。各村委会、各机关单位也要把精神文明教育活动与城乡清洁工程相结合,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

二、建立城乡环境卫生长效机制

(一)大力整治影响城乡环境卫生的“七乱”行为。各村委会、机关单位做出具体方案,组织对“七乱”行为进行整治。一是整治乱摆乱卖,取缔占道经营的市场、大排档和流动摊档;二是治理车辆乱停乱放乱洗,对机动车辆在禁停道路和禁停区停车、超范围停放、摩托车和自行车占用人行道停放等违法违章行为进行整治;三是治理垃圾乱丢乱扔,对公共场所的乱扔废物进行严厉处罚;四是治理广告乱贴乱写,加大对各类广告的审批管理,对各类广告及张贴物进行全面清理,从源头治理非法小广告;五是治理施工工地环境乱,对建筑工地保洁措施不到位、工地无围挡、运输车辆管理不到位、造成撒漏污染道路行为的施工单位给予严厉整治;六是治理杂物乱堆乱放,对城乡居民住宅门前、道路两旁乱堆乱放农具、柴草、废料、杂物等进行清理;七是治理建筑物乱搭乱建,对违章建筑、临时建筑、断壁残垣进行整治。做到摊点入室,车辆入场,垃圾入桶,广告入栏,工地入围,杂物摆放有序,搭构建物依章。

(二)全面实行“门前三包”及“责任街”、“责任区”、“责任路段”制度。明确并公布“门前三包”及“责任街”、“责任区”的责任单位,签订责任书。各村委会、机关单位实行“责任街”、“责任区”制度,确保辖区卫生整洁。国道、县道经过的村委会,道路两旁的环境卫生属本村“责任路段”,要高度重视,负起清洁责任。

三、建立城乡环境卫生经常性保洁和针对性集中整治相结合的机制

(一)开展经常性保洁整治行动。城乡环境卫生整治范围包括县城、镇区、自然村及辖区内公路两旁卫生。镇区要抓好环境卫生、市容秩序的整治,积极清理卫生死角,大力开展除“四害”活动,抓好美化绿化硬化亮化建设;村委会要扎实落实市委、县委关于新农村建设的“六个一”要求,近期突出抓好规划、改水改厕、村道硬底化及公共村场建设,做到人畜分居,排污硬渠化,柴草农具集中有序堆放,垃圾集中及时处理。公路的卫生整治要突出做好路面的养护、保洁,清理公路两旁的违章建筑,抓好公路两旁的绿化、净化、亮化建设。

(二)组织全民集中清扫大行动。全镇性卫生清扫集中行动由镇城乡清洁工程领导小组会同各村委会组织,每年至少3次,分别在三个黄金周放假前和重大节庆活动前。此外,各村委会另行组织卫生清扫集中行动,至少每半年1次。发动各单位职工和社会群众、学校开展对城乡卫生死角和各单位办公场所、居住区环境卫生进行“大清理、大清扫、大整治”。

(三)公布卫生死角。镇“城乡清洁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每季度公布一次城乡环境卫生死角,并要求限期整改。

(四)下达责任书。由镇“城乡清洁工程”领导小组下达责任书,各责任单位组织开展卫生死角整治活动。

(五)加强检查考核。镇“城乡清洁工程”领导小组经常组织人员明查暗访,现场拍照,并对各类有关举报、投诉、建议、发现的问题进行调查核实,并按《问责办法》发整改通知书,落实问责责任。定期每季度组织考核小组,对各村委会、机关单位的辖区及自然村整治情况进行进行考评,年终总评定级。每季度将考评结果发文通报,并通过简报、公开栏进行公布。对环境卫生整治成绩突出的,按不同档次进行表彰;对年终评定不合格的,给予黄牌警告,并对相关人员落实问责。

四、建立城乡环境卫生问责机制

制定并实施《黄略镇实施“城乡清洁工程”问责暂行办法》,对在实施“城乡清洁工程”中不履行、不正确履行职责或履行职责不力,造成不良影响和后果的行为追究责任。

各村委会、机关单位参照本方案制订各自的工作方案并组织实施。

城乡清洁工程方案一2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大和市委十届四次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构建和谐本溪为目标,进一步优化开发区人居和投资环境。要以强化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城乡环境卫生和容貌秩序管理为重点,广泛动员,全民参与,整治环境,全面实施“城乡清洁工程”。

二、主要内容

全区“城乡清洁工程”主要包括以下六个方面内容:

(一)整治居民区环境卫生

1、拆除和清理住宅区内违章乱搭乱建、乱堆乱占、乱贴乱画、乱停乱放,取缔小开荒和畜禽饲养。

2、规范管理居民区内的废品收购、储存站点,督促其保持周边环境卫生干净整洁。

3、全力抓好卫生保洁,做到全覆盖无死角。

(二)整治区容镇貌

1、主要街路清扫保洁率达到100%。

2、清理占道经营、乱摆乱卖、店外经营、乱搭乱建、沿街悬挂条幅。

3、整治施工现场、待建工地、车辆遗撒、带泥上路和建筑垃圾乱排放。

(三)整治公共场所卫生

1、整治集贸市场(大集)及市场周边环境卫生。

2、搞好火车站、广场等环境卫生。

3、治理铁路、公路沿线及出口、铁道口环境卫生。

(四)整治城乡结合部环境卫生

1、清理道路、沟渠、居民区环境卫生。

2、定人定岗定责,纳入日常环境卫生管理范围。

(五)整治农村环境卫生

1、继续推进“五改五清”(改路、改水、改厕、改灶、改圈、清垃圾、清污泥、清路障、清柴垛、清散禽)工作,整治村容环境。

2、推进农村环境卫生“四有一无”建设,定人保洁环境,定点投放垃圾,定时清运垃圾。

(六)整治行业单位卫生

1、健全爱国卫生组织网络,落实卫生管理制度,实行专人管理,档案规范立卷。

2、落实《本溪市爱国卫生管理标准》,全面开展行业单位达标活动,所属单位60%达标。

三、方法步骤

全区“城乡清洁工程”活动从**年3月1日开始至11月30日结束,分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宣传发动和准备阶段(3月1日-31日)。制定实施方案,通过各种形式宣传活动的目的和意义,明确任务,落实责任。

第二阶段:全面整治阶段(4月1日-10月31日)。领导小组组织人员及时跟踪协调并督察各部门工作进展及任务完成情况。

第三阶段:考核验收阶段(11月1日-11月30日)。领导小组按照方案进行逐一考核,并接受市政府考核,作为评价各部门工作的重要依据。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城乡清洁工程”实行一把手负总责的原则,加强对此项工作的领导。

(二)明确责任。“城乡清洁工程”实行谁主管谁负责、属地化管理与条条相结合的原则,各部门要发挥职能、履行职责,协调配合,共同抓好“城乡清洁工程”工作。

上一篇:混凝土工作性能土木工程论文下一篇:关于内部审计的金融危机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