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程培训辅导员工作总结

2022-04-2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工作总结是当代年轻人的重要成长方式。根据自身的工作情况,编写详细的工作总结报告,可使我们在不断的反思、吸取教训、目标优化的过程中,对自身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改进自身的工作不足之处,从而得出有利于自己成长的宝贵经验。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远程培训辅导员工作总结精编,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远程培训辅导员工作总结1

河南省2009年普通高中新课程教材远程培训已经圆满谢幕了,我作为本次培训濮阳市油田化学班的辅导员参加了本次培训,本班自七月十号起早组织学习下午看案例做作业。坚持良好,每日坚持点名签到。作为辅导员培训期间每日比学员早到,晚走。解答培训教师的问题,到现在,已批改作业300余人次,每位培训教师每次作业都做到认真批改并给出评价。以下是我对新课程的一点见解:

一、为什么要课改:

1、社会发展呼唤创新人才

诺贝尔奖设立至今已1XX年,评选98次,有700余人获奖,占世界人口1/5的泱泱大国--中国没有一个人获奖。在国外的美籍华人却有七人获此殊荣。为什么聪明的中国人只有在外国的环境中才显示出更高的创新才能?

2、基础教育课程不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

过于注重知识传授,忽视学习态度、学习方法、正确价值观的形成;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不能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的发展要求;过于注重书本知识,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不能为学生终身学习打好基础;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过于强调课程评价的甄别和选拔功能;课程管理过于集中,要求所有学生必须用同样时间、同样进度学习同样内容,达到同样的要求。

二、对高中化学新课程初步认识:

1、现行高中化学课程结构

必修(化学Ⅰ): 140课时 偏文

必修加选修(化学Ⅱ):259课时 偏理

2、高中化学新课程结构

每个模块36学时,2个学分。学生在高中阶段最低必须修满6个学分,学生在学完化学1、化学2模块之后,文科生还应学习选修课程中的一个模块,以达到高中化学课程学习的毕业要求,而理科生至少还要学习选修课程中的两个模块,才能达高中化学课程学习的高考要求。

3、正确树立高中化学课程理念

建立有共同基础而又能适应不同学生发展需要的适应时代需要的可选择的化学课程体系;强调化学课程的应用性和实践性,培养学生从化学视角看待物质世界,能应用化学知识和化学方法参与社会决策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倡导以科学探究为主的多样的学习方式,重视化学学习方法的启迪,提高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在现代社会的生存和竞争能力;建立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的课程评价体系;充分发掘化学课程的人文内涵,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提高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

改变以课堂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以课本为中心的现状,帮助学生改变被动接受、死背硬记、机械训练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进行接受学习的同时,增强学习的自主性、探究性和合作性,倡导 主动参与、探究发现、交流合作的学习方式。形成一种对学习主动探求,能互相交流讨论、重视实际问题解决的积极学习方式。教师的主要工作是:了解学习需要和发展方向和可能性,予以指导、帮助;创设学习情景,组织学习活动;提供学习工具,参与学习过程给予帮助、指导。师生要共同创造美好的有生命力、有创造力的教学生活。

三、对高中化学新课程的几点体会:

1、认识课程模块的教学功能

化学1 、2 科学素养:概括初中化学的知识规律,引出高中化学的核心概念,学习科学方法强化科学观念,激发学习兴趣体验探究过程,为学习后续模块奠定基础。

选修化学素养:理解化学与技术的关系,运用化学概念和原理,拓展化学实用性知识,强化学生的技术意识。

2、学生学习方式将多样化

问题讨论:在问题情境中激发学生思考、解疑

信息加工:从多种媒体和场所获取知识并整合

方案设计:针对不同任务设计有效的学习策略

合作学习:在小组活动中共同配合,互相交流

实验探究:体验探究过程,揭示化学变化的规律

调查咨询:理解化学与生活、环境和科技的关系

反思评价:反思、调整学习过程,评价学习成果

3、新课程倡导主动学习

主动学习具有自主学习的特征。自主学习是元认知监控下的学习。学习者依自己的学习能力、学习任务、学习要求积极主动地调整学习策略和努力程度,取得有成效的学习结果,得到成功感和满足感。

⑴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能动性和独立性(被动接受式学习学生的学习是带有客体性、受动性、依赖性)。

⑵让学生带着强烈的学习兴趣和动机积极主动地参与(认知参与、情感参与、行为参与)学习,通过学习活动不断提高元认知能力,寻找适合与自己的学习策略和方法,以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⑶教学设计要关注并支持学生的自主学习: 注重教学情景设计、给学生自主学习以时间和空间,使学生有参与学习活动的机会,学习指导要重视学生元认知能力的培养与提高;使学生要学、能学、会学、主动地学。

4、教师在课程改革的实践中必须不断充实自我

⑴重新认识教师的角色地位

新课程改革后教师不再是教书的匠人,而应肩负起了解人,培养人的工作。教师不是学生的主宰,学生也不再教师的工作成绩与效果的表征。新课程下教师只是学生学习阶段的激励人、引导者,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支持.帮助、辅导,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特长、潜能,为学生的发展提供指导。在课堂上教师不单纯是知识的讲解、传授者,是学习活动的设计、组织、指导、调整者。

⑵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

通过新课程的学习,我觉得作为教师必须自觉进行教学反思,发扬继承优秀的教学传统,更新教学理念和教学思想,努力实践.探索,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水平。结合新课程的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化学专业知识。对STS的认识水平扩大知识面,提高信息获取、加工和传播水平。不断充电,更新知识,提高驾驭新课程的能力。

四、新课程的几点困惑:

课程改革会不会半途而废?考试评价能否作相应改革?教师需要怎样的专业支持?如何摆脱传统的教学思维?学生层次差别很大,如何实施?

实验多,资源不足,活动多,课时不够,教材与评价不一致等。

远程培训辅导员工作总结2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充分利用我县现代远程教育设施和手段,以提高我县广大教师素质为宗旨,以探索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模式和新方法为重点,以实施教师教育网联计划为契机,以教育部“继教网”为平台和载体,通过开展远程教育培训工作,探索符合我县中小学实际的现代、高效的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模式和运行机制。

二、培训对象

全县普通中、小学在岗教师

三、实施内容

充分利用现代远程教育的网络优势,整合教师教育资源,实现“天网、地网、人网”的有机结合,探索现代、高效的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非学历的培训模式和运行机制,实施“三新一德”为重点的新一轮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具体内容包括:思想政治教育和师德修养;专业知识及更新与扩展;现代教育理论与实践;教育科学研究;教育教学技能训练和现代教育技术;现代科技与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等方面。

四、实施步骤

远程网络教育将作为“十一五”中小学及幼儿教师的继续教育工作的主要方式。在五年内,全县具备条件的初中、小学的全员培训课程通过远程方式实施。

五、培训类型

(一)规范性远程培训。县教师培训机构负责根据计划为学员选定学习课程,指定学习内容,制定学习计划,组织辅导答疑,负责考核,记入继续教育规范性培训学时。

(二)校本培训。学校利用“继教网”资源,组织教师开展校本培训,我县将根据管理平台的记录和提交作业的情况折合相应的继续教育规范性培训学时。

六、实施途径

(一)成立“大洼县中小学教师非学历培训工作领导小组”,具体组成如下:

组长:*

副组长:*

组员:*

全面研究和制定符合我县实际的总体规划,提供政策和经费方面的支持,监督和确保中小学教师非学历培训与“大洼县教师学习与资源中心”工作职责的履行情况。

(二)县教师进修学校受“大洼县中小学教师非学历培训工作领导小组”委托,具体承办具体工作。

(三)县教师进修学校着手建立大洼县教师非学历培训专家小组,负责拟定适合我县的教师远程非学历培训计划,补充开发地方和校本课程资源。

(四)县教师进修学校成立“大洼县教师学习与资源中心”,设在电教部,承担我县中小学教师远程非学历培训的教学组织与学籍管理,组织实施培训工作。

(五)由“大洼县教师学习与资源中心”接受会员校和个人会员申请,审定会员资格,按全国“继教网”的规范要求收取培训费用;组织个人会员参加网上培训,指导会员学校运用远程网上资源进行校本培训。

七、教师注册、培训与工作模式

县教师培训机构将参加培训的人数上报省网联管理中心,由省网联管理中心通过“大洼县教师学习与资源中心”向参加培训的教师发放“继教网”学习卡,县教师培训机构负责指导参加培训的教师在初次上网时完成网上注册,并协助教师选定学习内容,组织教师开展网上学习。

教师个人申请加入“继教网”,购买所学课时的会员卡,在会员卡限制时数内享受课程资源和服务。

八、培训考核办法

1、根据课程要求参加远程非学历培训的教师必须参加由培训机构组织的考核,考核分平时考核、培训期满的网上考核和综合考核三种方式。前两种考核方式是在网上完成的无纸化考核,综合考核是书面测试。全部考核通过的教师将获得省教师教育网络联盟管理中心统一印制的《学习合格证书》,该证书注明教师所学课程、学时(学分)、考核结果,作为教师继续教育学时或学分登记的依据。

2、重视过程性管理,建立学习考核档案并存入教师的业务档案,同时此项考核结果作为今后教师评优评先、评职晋级的一项必备条件。

九、工作安排及经费

参加“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进行远程非学历培训是集教研、科研、培训于一体的系统工程,也是今后教师继续教育培训的走向和亮点。各级各类学校要高度重视此项工作,认真组织教师参加。2008年我县将正式启动此项培训工作。各校应积极宣传,组织本校教师参加培训,并将参加培训的学员基本情况上报县教师进修学校。

根据教育部的有关文件精神“远程非学历培训采取‘以培养培’的方式解决培训经费”。根据辽价发[1996]123号文件精神,每学时收费2元,每年学习100学时,收费200元。教师培训经费可在各校培训经费中列支。

上一篇:高校廉洁教育网站建设论文下一篇:乡村旅游发展模式分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