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疾人信息调查方案

2022-05-0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方案具有明确的格式和内容规范,要求其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可操作性,避免抽象和假大空的内容,那么具体如何制定方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残疾人信息调查方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残疾人信息调查方案1

为切实做好残疾人基本信息调查工作,根据市政府办公厅《关于在全市开展残疾人基本信息调查工作的通知》和《关于印发县残疾人基本信息工作调查工作实施的方案的通知》文件精神,结合我镇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调查目的

本次调查的目的是为了全面准确掌握我镇各类残疾人的人数、结构、地区分布、致残原因、家庭状况及基康复、教育、劳动就业等基本情况,建立健全残疾人基本信息数据库,为我镇制定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以及有关残疾人优扶政策、核发第二代残疾人证等提供可靠的依据。

二、组织实施

本次调查工作按照“全镇统一部署、部门分工合作、村(居)分级负责、各方共同参与”的原则组织实施。

镇成立残疾人基本信息调查工作领导小组,负责调查工作的领导与全面部署,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组织和协调工作(具体名单附后)。

各村(居)要成立相应的残疾人基本信息调查工作领导小组和办公室,按照镇里的统一部署和要求,具体组织实施本辖区的残疾人基本信息调查工作。

三、调查范围和对象

本次调查的范围和对象为我镇行政区域内常住人口中已领取第一代《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的残疾人和“疑似残疾人”。

四、调查内容和方式

采取进村入户的方式调查,并以户为单位填写《市残疾人基本信息调查表》,主要内容包括,调查对象姓名、残疾信息、家庭主要成员信息、经济状况、特长爱好、社会保障信息、康复信息、职业信息等。在登记调查表各项内容时,对不能接受调查的对象要以家庭成员或监护人的述说为准进行登记,特殊情况可以询问左邻右舍进行调查登记。

五、调查时间和步骤

调查时间是2012年3月31日日24时。调查时期是2008年4月1日0时至2012年3月31日24时。调查共分5个阶段进行:

(一)调查准备阶段(2012年3月)

成立残疾人基本信息调查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工作机构;制定残疾人基本信息调查工作实施方案;开展调查员的选调和培训;做好调查的相关物质准备。

(二)宣传发动阶段(2012年3月—8月)

召开动员大会,充分利用广播、明白纸、标语等多种宣传形式,积极开展残疾人基本信息调查工作的宣传活动,在3月份掀起宣传高潮。宣传活动贯穿于整个调查工作之中,提高全社会对残疾人事业的认识,支持和配合调查工作。

(三)调查实施阶段(2012年4月)

1、调查。调查员在全镇统一要求时间内进行入户登记,填写《市残疾人基本信息调查表》,做好“镇不漏村、村不漏户、户不漏人、人不漏项”。

2、互查。全镇共分为四个互查小组。负责对收集的《市残疾人基本信息调查表》进行互查。互查小组由镇指导员与村骨干调查员组成(具体名单附后)。

3、抽查。按照全市统一规定的随机抽查办法,市、县重新入户进行抽样调查,计算统计全镇误差率。

(四)残疾人评定阶段(2012年4月—7月)

根据《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管理办法>细则(试行)》,按照县残联、卫生局的统一要求,由镇组织实施。残疾评定标准按照国务院批准的《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残疾标准》执行。办证范围必须为已经登记在本次调查表中的残疾人和疑似残疾人。没有登记的不予受理。

(五)数据处理阶段(2012年4月—8月)

根据市残疾人基本信息调查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制定的本次调查的数据处理方案,建立镇残疾人基本信息数据库。

数据处理采取市、县、镇三级处理模式。县负责乡镇(区)残疾人基本信息调查数据的接收、合并、审核、汇总、上报和本级数据库日常维护管理工作。镇负责村(居)委员会残疾人基本信息调查数据的录入及本级残疾人基本信息数据处理、汇总上报和日常维护管理工作。调查的原始纸质资料由镇以村(居)委为单位装订成册,统一上报县残联保管。

六、总体要求

各村(居)调查单位要根据常住人口规模,从村(居)干部和卫生防保员中选调2名同志担任入户调查员。县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加强对调查指导员和入户调查员的培训工作,保障调查员的履职能力和依法调查的权利;要建立调查数据岗位责任制,制定镇工作质量考核办法,确保调查各项工作落到实处。镇分管负责人是质量控制的第一责任人,负责调查全过程的质量控制。镇财政部门要将本次调查经费列入镇财政预算,加强经费的管理使用,做到专款专用,杜绝挤占挪用。调查工作要与核发第二代《中代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工作有机结合,切实提高工作的实效性。

本实施方案由镇残疾人基本信息调查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解释。

残疾人信息调查方案2

为了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意见》以及《中共省委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的实施意见》精神,推进我市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建设,经市人民政府同意,决定建立全市性重度残疾人调查统计的长效工作机制。特制订如下实施方案:

一、目的意义。对具有本市常住户口的重度残疾人进行调查摸底统计,全面掌握第一手资料,并建立起相应的工作机制,一方面为市委、市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另一方面使我市的残疾人工作做到有的放矢,落到实处。

二、调查对象。0岁以上、残疾程度比较严重、具有本市常住户口的城镇或农村居民。具体包括以下五种类型:

(一)重度智力残疾人即痴、呆、傻,日常生活无法自理需要他人照料;

(二)重度精神残疾人包括每年发作一至两次的间歇性精神病人,经常在精神病医院住院治疗且日常需要药物维持的重症精神病人以及无行为能力的精神分裂症;

(三)重度肢体残疾人包括截两肢或两肢以上的截肢者以及长期卧床的瘫痪病人(全瘫或截瘫);

(四)眼疾患者包括经医院检查诊断为白内障的单目盲或双目盲以及无法治愈的双目盲;

(五)聋哑人。

三、工作程序。今年4月份为全市重度残疾人集中调查统计月。工作步骤如下:

第一步,各乡镇、办事处召开村(社区)主任会议,部署工作,分发《市重度残疾人入户调查登记汇总表》(见附件)。

第二步,村(社区)派专人在本村(社区)范围内逐组逐户摸底,对重度残疾人按残疾类别填写好相应的《市重度残疾人入户调查登记汇总表》。

第三步,村(社区)将汇总登记好的《市重度残疾人入户调查登记汇总表》一式两份,其中一份送交乡镇、办事处残联,另一份留存备案。

第四步,乡镇、办事处残联将各村所报《市重度残疾人入户调查登记汇总表》按五种残疾类别依村、依次序进行重新整理,一式两份,其中一份报送市残联,一份连同各村(社区)报送的资料留存备案。

第五步,市残联按残疾类别依乡、依次序进行重新整理,并建立电子信息平台以供政府各相关部门使用。

四、长效机制。本次调查统计结果将作为全市重度残疾人情况的基本数据。各乡镇、办事处残联要建立新生重度残疾人登记以及现有重度残疾人康复或死亡注销制度。从2011年开始,市残联将于每年4月份组织乡镇、办事处残联集中时间和精力对全市重度残疾人进行核对,登记新生的重度残疾人,注销已康复或死亡的重度残疾人,确保重度残疾人基本数据的准确性和时效性。

五、工作经费。各乡镇、办事处每年要安排一定的工作经费以保证此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市里将从残疾人就业保障金中列支适当经费用于乡镇、办事处开展此项工作,并对重度残疾人底子清、数据准的镇(乡、办)人民政府给予适当奖励。

六、工作督查。各乡镇、办事处务必高度重视重度残疾人调查统计工作,把它作为关注民生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为防止工作走过场,将由市政府办牵头,组织市政府督查室、市民政局、市残联等相关部门单位对各地情况进行督查。并将此项工作纳入对乡镇、办事处的年终目标管理考核内容。

七、其它事项。各地在调查统计过程中要尊重事实,准确登记,切勿乱登、漏登、错登。同时要特别关注以下几种残疾人:①0—10岁的残疾儿童,特别是有出生缺陷的婴幼儿;②有治愈希望的白内障患者特别是老年白内障患者;③患有精神分裂症的精神病人;④长期卧床的瘫痪病人;⑤生活无法自理的痴呆人。

上一篇:省级信息化建设方案下一篇:化学课堂教学评价方案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