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局助农增收工作方案

2022-05-0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方案是一种常见的应用文内容,有着自身的格式和内容,那么一份详细的方案,应该具体包含哪些内容呢?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科技局助农增收工作方案范例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科技局助农增收工作方案1

2016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助农增收的关键之年,县科学技术和知识产权局按照县委、县政府要求,结合自身职能职责及全县科技工作实际情况,紧紧围绕助农增收这一中心,特制定此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结合全县实际情况,细化措施、狠抓落实,确保各项助农增收工作顺利推进落实。

二、目标任务

加大助农增收工作力度,创新助农增收模式,全年完成既定科技项目的实施工作;根据实际情况,扎实推进既定科技扶贫示范村级示范户建设,确保培育出农牧民经济收入新的增长点;积极探索建立科技信息服务体系;全年开展科普活动15场次,培训新型农牧民上3500人次;全年完成50人的科技人才以科技成果、专业技术入股或承包等形式开展助农增收工作;积极做好全县涉农项目奖补验收工作,确保农牧民经济收入明显增长。

三、主要工作

(一)大力抓好科技项目实施

1.年内完成完成赤芍、藏红花等中药材的试种与推广、高原有机夏秋草莓产业化示范与推广、蓝莓产业化示范与推广及其他中药材规范化种植等科技项目申报、立项等工作。2.全年完成与我县相关民营科技企业或合作社签订扶贫培训及务工合同,扶持部分贫困人员发展产业项目2-3件,有效解决贫困人员200人的就业增收问题。

(二)有效推进科技扶贫示范村、示范户建设

年内完成在全县确立的7个科技扶贫示范村积极发展中(藏)药材、有机蔬菜、草莓、蓝莓、藏香猪及高原牦牛等产业,探索建立“龙头企业+科技基地+专合组织+贫困户”的科技扶贫新模式,优化产业结构,积极培育农牧民经济收入新的增长点,扎实推进7个科技扶贫示范村、35户示范户的建设。

(三)探索建立科技信息服务体系

充分发挥现代信息网络作用,为全县农牧民提供生产技术、市场信息、政策咨询,积极探索建立全县科技信息服务体系。

(四)有效开展农牧民实用技术和职业技能培训,全面普及科学文化知识。

根据全县人民群众实际需求,积极举办实用技术和职业技能培训班,加强农牧民群众务工、务农就业技能培训,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有效利用科技下乡、科普宣传月、科技活动周等活动,扎实开展全民科学文化知识普及,进一步提高全民讲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文化素质,努力使人民群众在知识思想上脱贫。全年开展科普活动15次,培训新型农牧民上3500人次,有效畅通技术进村入户到人渠道。

(五)积极鼓励科技人才开展助农增收工作

全年完成50人的科技人才以科技成果、专业技术入股或承包等形式参与产业发展、项目建设、结对帮扶等助农增收工作,对于在助农增收工作中所取得的收益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分配,同时对在工作中取得一定成效的科技人才,由政府在政策、资金等方面给予支持和奖励。

(六)协同相关单位,组织人员,全面有效完成全县涉农项目奖补验收工作。

四、组织保障

(一)成立工作领导小组,明确领导责任。成立由局“一把手”为组长,副局长、纪检组长为副组长,其余干部职工为成员的助农增收工作领导小组。“一把手”对单位全年助农增收工作负总责,抓实抓好组织部署、督促落实等工作。副组长积极协助组长开展各项工作,负责具体工作的推进落实。

(二)确立专项经费,确保工作顺利开展。确立单位助农增收专项工作经费,确保项目实施、科普宣传、实用技术培训、科技扶贫示范村及示范户建设、涉农项目奖补验收等助农增收工作顺利开展。

(三)实行半年述职制度,强化督促检查。对助农增收工作实行半年述职报告,单位“一把手”加强对助农增收各项工作的督促检查,对工作重视不够、落实不力的股室或个人严肃追责。

科技局助农增收工作方案2

各县畜牧兽医(农牧)局,局属各单位:

根据中共州委、州人民政府关于2014年城乡居民增收工作安排意见和《省畜牧食品局关于做好畜牧科技助农增收工作的通知》文件要求,现就切实做好2014年全州畜牧助农增收工作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提高认识,加强组织领导

畜牧业是我州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目前畜牧业正处在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保障畜产品有效供给、确保畜产品质量安全、维护草原生态安全面临新的任务和要求,为推进州现代草原畜牧业和特色畜牧业发展,促进农牧民稳定增收,各县务必高度重视,加强组织领导,制定切实可行的增收方案,狠抓落实,实行一把手负责制,落实具体工作部门和人员处理日常工作,进一步明确责任,完善和创新科技承包制度,确保各项措施落到实处。

二、明确目标,落实责任

(一)畜牧助农增收目标任务

2014年,力争实现全州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较去年增22.5%,增1528元,达到8321元。其中,畜牧业实现全州农牧民人均增收270元。

(二)畜牧科技助农增收行动计划目标任务

2014年,在全州范围继续实施畜牧科技助农增收行动计划。组织656名畜牧兽医科技人员,联系3280户科技示范场(户),结合“挂、包、帮”活动和群众路线走基层实践活动,深入生产一线,进村入户,结合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项目、畜禽标准化示范创建工作,生态补奖配套项目建设等工作,开展送科技下乡活动。在春秋两季分别开展1期以上培训活动,以规模养殖场(户),家庭牧场示范户为主要培训对象,要求规模养殖场(户)培训面达到90%以上。各县要将畜牧科技助农增收工作目标细化到每名科技人员,每名科技人员联系5户养殖场(户),完成联系户人均畜牧助农增收500元目标任务。

三、扎实措施,务求实效

(一)结合实际,找准项目

要因地制宜,抓好牦牛、藏系绵羊、生猪、禽兔和蜜蜂养殖,发挥特色优势产业。抓好棚圈、牧道、巷道圈等基础设施和人工半人工草地建设。按照标准化、规模化要求,发展适度规模养殖,转变生产方式,提高养殖效益,增加农牧民收入。

(二)强化信息服务,拓展产品流通渠道

做好与龙头企业的对接工作,及时为养殖户提供市场信息服务,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和专合组织的纽带作用,拓宽流通渠道,进一步提高出栏率、商品率,发挥特色无公害优势,打造品牌产品,提升畜产品价格,努力实现产业增效,农牧民增收。

(三)加强饲养管理,实现增产增收

一是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将畜牧科技推广和畜牧生产项目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加快新品种、新技术推广力度,大力推广规模化养殖、标准化生产、集约化经营技术,增加科技含量。二是抓好良种建设。进一步健全畜禽良种繁育体系,做好畜种改良和优良地方品种选育推广工作,提升个体生产能力,提高畜产品品质,增加畜产品数量。三是强化动物防疫监督,保障畜产品安全。抓好疫病防治,加强动物卫生监督执法工作。四是加强牲畜越冬度春管理,减少自然灾害损失。加大人工种草力度,增加贮备量,强化保暖设施建设,确保牲畜安全越冬度春。

(四)抓好重点项目建设,落实好惠农政策

认真贯彻落实好生态补奖政策,抓好生态补奖配套项目、退牧还草、优良牧草推广、家庭牧场、生猪标准化养殖等项目建设,落实好惠农政策。

(五)完善制度,强化体系建设

一是州局相关科室站所中心负责人和县局分管领导、科技人员要有自己的联系户,要结合生产项目,为养殖户送政策、送技术、送良种、送知识,确保畜牧科技入户。二是要进一步完善管理制度,坚持季度检查、半年小结、年终绩效考核等各项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对在畜牧科技助农增收行动中有突出贡献的科技人员要给予表彰。三是做好信息报送工作。每季度末报送该季度增收情况(包括统计报表和简短的文字材料)。统计数据和上报材料要能真实反映畜牧助农增收情况,体现工作要点和亮点(材料报送州畜牧业兽医局生产信息科)。四是加强宣传。要通过新闻媒体,做好宣传,提高影响力

上一篇:中学绩效评估工作方案下一篇:AP中心家长代表发言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