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监局应急演习工作方案

2022-05-0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一项工作不能盲目的开展,在开展前必须要进行详细的准备,这就是方案存在的意义,那么要如何书写方案,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安监局应急演习工作方案范文2,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安监局应急演习工作方案1

各镇人民政府、罗星街道办事处,各工业园区管委会,出口加工区管理局:

根据省、市关于认真组织开展应急预案演练的要求和部署,我区以“安全生产月”为契机,认真组织开展安全生产应急演练周活动。各镇(街)、工业园区针对本地本辖区实际,牵头组织各相关企业相继开展了各类应急预案演练。但一些单位至今尚未组织开展演练。为继续深入做好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工作,进一步健全完善应急预案,扎实推动应急预案演练,现就安全生产应急演练工作提出如下要求:

加强领导,提高对组织开展应急预案演练的认识

加强应急预案演练是提高安全生产事故应急处置能力的有效手段。有效地组织实施应急救援,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因事故带来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维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各单位要认真组织学习省、市和区政府安办关于加强应急预案演练的通知精神,深刻认识应急预案演练的重要性。区政府安委会根据我区实际,将各单位组织开展应急预案演练情况列入本年度各单位落实安全生产目标责任考核的重要内容,作为一项必定考核的项目进行考评。各单位要加强领导,指定责任人负责抓应急预案演练各项工作,推动应急预案演练取得实效。

精心组织,推动应急预案演练的顺利开展

在区政府安委会的统一领导下,各单位要早谋划、早安排,根据本地本辖区实际,注重实效,突出重点企业、重大危险源、高危行业,认真制定演练方案,组织开展好安全生产各类应急预案演练。各镇(街)、工业园区、出口加工区从第三季度起至少要组织开展一次有质量、有实效的综合应急演练。演练要突出政府在应急救援中的主导作用,整合各方面的资源,牵头协调各有关职能部门共同参与演练,在增强企业自身应急救援能力的同时,积极推动政企联动、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和企业协调联动,提高协调救援作战能力。各单位要做好沟通协调工作,及时向区政府安办报告演练的准备、开展和评估工作。区安监局将根据工作实际安排人员到现场观摩、指导演练工作的开展。

总结经验,进一步修订完善应急预案

各单位要加强对应急救援演练的宣传教育,提高企业员工的安全意识和自救能力。要认真总结演练经验,客观评估演练实战效果,及时发现演练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进一步修订和完善应急预案,推动建立和完善应急救援体系,加强预案管理,努力提高企业事故救援和应急处置能力,健全完善企业和政府直接预防预警和应急处置机制,推动应急管理工作的落实。演练结束后,各单位要认真进行总结,并形成文字材料,报送区安办。

安监局应急演习工作方案2

以深入扎实开展“安全生产年”活动为载体,切实把各项责任落实到位,把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按照各级政府、部门的相关要求,更进一步做好全市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工作,现对2012年全市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工作安排如下:

(一)深化监管系统应用,进一步推进安全监管信息化

1、更进一步发挥监管系统的作用。继续以“市安全生产综合监管系统”的完善应用为工作重点,在前期试行的《市安全生产综合监管系统管理办法》基础上,进行修订并下发,更进一步推进安全生产监管工作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一是各级安监人员,要充分利用监管系统,研究、指导日常工作;二是市局将对监管系统中的相关内容进行升级、完善。修订“企业隐患排查表”的相关内容,更新、完善“企业基本信息”,重新分级上传“重大危险源”,完成地图定位等。增加“隐患排查”未整改项的提醒功能,督促企业按期完成整改;三是分别完善监管系统与省局“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系统”、“省安全生产执法检查信息系统”、“省安全生产应急资源数据库”三系统的联网,便于监管系统与省局各系统的互通。

2、对视频监控系统安装工作进行检查验收。依照修订下发的《市安全生产综合监管系统视频信息管理办法》进行检查验收,使监管系统视频信息管理规范化、制度化、常态化。重点检查工作完成、视频运行、保障机制等,从技术和管理上确保各类企业视频设施正常运行,视频信息安全保存,对日常安全管理和事故后查找线索提供技术支撑。

3、切实抓好企业隐患排查自报表的审查、培训工作。一是按照《市安全生产综合监管系统管理办法》的要求,认真落实安全隐患排查月报表填报内容审查制度,指定专人负责,抓好审查,提高监管系统的信息录入质量,确保审查率达到100%。杜绝拒报、迟报、瞒报,逐步减少错报现象;二是落实《企业隐患排查月报表》培训制度,定期组织错报和新调整岗位录入人员培训,规范企业填报人员行为,解决自查不实、排查不细、填报不规范等问题,逐步降低错报率。

4、加大对拒报、迟报、错报“隐患排查月报表”企业的处罚力度。对未按规定要求认真填报“隐患排查月报表”的相关企业,要按照分级管理的原则,依法进行严厉处罚。

(二)深化应急预案管理,大力提升应急救援演练水平

1、加大应急预案编制、修订、备案工作力度。一是按照国家安监总局《关于印发安全监管部门应急预案框架指南的通知》的要求,编制、完善安全监管部门应急预案,抓好应急预案体系建设。二是要加大对重大危险源预案的管理,做到每一重大危险源都有预案,且可靠、实用。三是对各级安监部门、企业编制工作完成情况、编制质量情况、应急演练落实等情况进行检查验收。

2、按照《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演练指南》(AQ9007-2011)要求,大力提升应急救援演练水平。一是各区县局年内至少组织一次高质量、综合型的事故应急救援演练(包括出动消防车、120救护车等),并组织相关企业观摩、学习。二是各企业从实际出发,有计划地组织开展救援演练,对演练情况要总结分析,及时发现问题,不断改进应急救援工作。危化品、非煤矿山企业要针对生产事故易发环节,年内至少组织开展一次救援演练。相关企业可根据生产工艺的特点,模拟事故状态下,员工自救、互救和逃生的演练。三是各级安监部门可采取突击抽查的方式,拟定题目,要求企业组织救援演练,以检验其日常演练水平。四是积极会同鲁中危化品应急救援中心和鲁中矿山应急救援中心对企业开展应急救援技术服务。

3、加强应急救援检查。按照国家总局、省局要求,组织相关人员,加大“两节两会”、安全生产月、汛期、冬季等期间,应急救援措施的检查力度,避免和遏制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重点对企业应急救援器材设施配备情况、应急救援演练情况进行检查,存在问题的及时下达整改指令,督促企业尽快整改。

(三)多管齐下,增强事故应急处置能力

1、提高应急救援协调和处置能力。继续协调完善消防支队、鲁中危化品应急救援中心、鲁中非煤矿山应急救援中心、120急救中心及相关专业事故救援队伍联动机制,推动化工园区和基层矿山应急救援队伍建设。选取基础扎实、有条件的化工园区、中小型矿区开展应急救援队伍建设,整合资源优化布局,加强基层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形成快速响应、相互补充、协同作战的事故应急救援体系,增强安监部门的事故现场协调、处置能力。

2、加强应急救援知识培训,提高专业素质。年内聘请有关应急救援经验丰富的专家授课,分别举办由企业负责人、或应急管理人员、或部分一线事故救援人员参加的培训班,培训内容主要包括应急管理法律法规、应急预案编制、事故救援案例分析、事故现场处置、救援器材使用、逃生避险技能等,以此提高各类人员的专业素质。

3、提高应急救援技术装备水平,增强事故应对能力。以提高事故防控能力为根本,加强安全生产保障能力建设。督促高危行业企业在安全生产费用中专项划拨资金用于更新应急救援装备,提高应急救援科学化、专业化水平,为职工提供有效的逃生避险措施,其它企业应重点提高应急器材质量和科技水平。各区县、乡镇安监部门应将企业应急救援装备的配备和更新情况作为综合监管工作的一项重点工作,加大监察力度,切实增强事故应对能力。

上一篇:发挥战略优势规划企业经营论文下一篇:三月份学雷锋活动方案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