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问政工作实施方案

2022-05-0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一项工作不能盲目的开展,在开展前必须要进行详细的准备,这就是方案存在的意义,那么要如何书写方案,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网络问政工作实施方案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网络问政工作实施方案1

为更好地拓宽民意沟通渠道,提高政府工作透明度和人民群众对政府工作的满意度,充分掌握互联网问政的水平,根据省委、省政府的有关批示精神,市委、市政府和县委、县政府的要求,现就加强我镇网络问政工作提出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收集民意、倾听民声、了解民情、解决民忧”为宗旨,以提高党委、政府部门执行力为要求,进一步拓展党委、政府与群众沟通的渠道,在《闻韶镇人民政府公众信息网》开设“闻韶民声网络问政平台”板块,并逐步完善相关内容,建立收集、报送、交办、处理、反馈群众意见、建议的工作机制,从而更好的掌握民情民意,化解社会矛盾,解决热点问题,密切党群关系,推动“和谐闻韶”构建。

二、精心组织实施。召开网络问政工作动员大会,对相关工作进行周密部署。坚持每个月通报处理网络问政信息的情况,并定期召开信息处理经验总结会,及时查找存在问题及其原因,研究解决问题的办法。

三、明确工作责任。成立了由党委副书记、镇长担任组长的网络问政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各成员分工负责,形成“人人有其责、人人负其责、人人尽其责”的工作格局。

四、建立考核机制。建立健全创优、奖惩并重的绩效考核机制,细化工作任务,量化工作指标,提升网络问政能力,促进各项工作落实。

五、办公室工作人员要对“闻韶民声网络问政平台”及相关网站进行搜索和浏览,及时关注、收集网上近期群众反映要求我镇党委、政府解决的个人问题;反映群众关心的涉及民生、经济、社会发展等各方面的情况及竞见和建议;涉及我镇的重大事件、重大问题、突发性事件的舆情信息。发现重要信息、敏感信息要及时编发、报送镇领导,进行分析、追踪和应对,必要时报送县委、县政府及上级部门。

六、营造良好氛围。充分发挥网络、简报、专栏、标语等的宣传作用,开展系列专题宣传活动。

七、建立协调机制,处理好复杂问题。对网民提出的比较复杂或者重大的问题,由办公室牵头协调处理并将办理情况回复网民。

八、建立处理机制,明确工作职责。

(一)对镇领导在网络信息上的批示,镇网络问政办公室要根据党委、政府领导批示的要求,按照工作分工督促相关人员及时处理落实,将处理情况及时上报,向网民反馈。

(二)及时查询:办公室每天要安排专人上网,查阅和浏览“闻韶民声网络问政平台”网络问政板块,对网民普遍关注的、涉及本政府的问题及时进行督办处理。

(三)交办受理:根据领导指示精神和文件、查办件内容,办公室确定承办单位和办理要求,发出督促办理通知,并将文件、查办件转给承办相关部门办理,然后跟踪检查催办。

(四)检查催办:跟踪检查事项办理进度,督促承办相关部门抓紧办理,综合协调解决办理过程中的问题和矛盾。对执行、办理事项中出现的梗阻现象,根据职能和领导授权,会同有关部门理顺关系,解决问题和矛盾,推进决策和各项工作的落实,限期完成交办事项。

(五)反馈报告:将办理情况、办理过程中需要请示的问题以及办理结果按时限要求向交办部门或领导做出反馈。

(六)及时回复。通过“闻韶民声网络问政平台”对网民所提问题进行回复,回复内容将在“部门回应”一栏中公布。回复步骤:要遵循立即回复(在24小时内先在相应的网站作初步受理回应,回复内容:您反映的问题己由我单位受理,将尽快给您回复)、按程序办理、及时派员处理、办结情况告知等“四部曲”进行。回复时限:一般问题必须在7个工作日内回复,比较复杂、涉及多个部门的问题必须在15个工作日内回复,同时,将回复和办理情况以书面形式分别向县信访局、县委办督查室反馈,直到办结为止。回复方式:对网友提交的信件,统一通过“闻韶民声网络问政平台”的回复平台进行回复;对网民问题的处理和回复情况,要形成月报存档备查。

(七)办结归档:将已办结的督查催办事项的有关材料整理归档。

网络问政工作实施方案2

1早发现,快处置,政民互动“零距离”

加强网络舆情监控,坚持“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预警、第一时间解决”,解决好网民关心的民生问题,确保让最需要帮助的人得到帮助、让群众最盼望办的事能及时办好、使群众最不满意的事得到纠正,最大限度增加网络舆论“正能量”。监控到位。市级引进专业网络舆情监测系统,安排专人用监控软件搜索和人工搜索相结合的方法,每天对包括涉保信息较为集中的国内网站、论坛、博客、微博以及属地内网站、论坛等网络平台进行24小时立体式监控,随时掌握互联网舆情动态并及时将获得的情况反馈到有关部门。同时,依托媒体、网站及社会机构力量,着力构建多触角、多平台的舆情监测网络,最大限度地拓宽网络舆情信息来源。实行属地管理原则,要求各县(市、区)、市直各部门按照属地及职能做好日常网络舆情监测监控,做到第一时间发现问题、第一时间调查核实、第一时间整改解决、第一时间正面回复,将矛盾化解在基层,把问题解决在源头,确保无盲区、无死角、全方位、全覆盖。建立覆盖全市的互联网舆情信息直报平台,各县(市、区)、市直有关部门可第一时间将本地、本部门网络舆情信息报送市网信办,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形成上通下达的网络舆情信息监控体系。同时,进一步畅通网络问政渠道,引导网民借助合法渠道反映合理诉求。目前,唐尧网开设保定市网络问政平台,接受网民留言、咨询、建议和投诉,已有26个县(市、区)、48个市直部门入驻,平台上线运行以来,共收到社会各界涉及城建、卫生、环保、教育、交通、文化、治安等方面的有效信息2000余条。预警到位。坚持属地为主、本部门为主、预防为主原则,强化协调配合、全方位管控,及时对网络舆情做出预警。成立由各县(市、区)委宣传部、网信办主要领导和市直有关部门主管处室负责人牵头的各级互联网舆情信息研判领导小组,对涉及本地本部门的网络舆情信息进行预判,在预判基础上确定网络监控对象及监控范围,锁定监控目标,搜集舆情信息,通知有关单位做好准备。同时,密切关注事态发展情况,保持对事态第一时间的获知权,并及时传递和沟通信息,根据事态发展变化,随时调整预警方案。处置到位。统一协调宣传部、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社情民意办公室、市委督查室、网安支队等单位,整合行政资源,理顺职责分工,构建共同参与的网络舆情协调处置机制,避免合作上的脱节和管理上的真空。对网民留言进行调查核实研判,对于诉求合理、有条件解决的,立即督促有关单位和部门予以解决;对于应该办理但暂时不具备解决条件的意见诉求,积极督促有关单位和部门认真研究,尽快解决;对于不符合政策法规的留言诉求,督促有关单位和部门尽力做好网民思想疏导和解释工作,赢得网民的理解和支持;对有关政策和工作存有疑问和误解的留言,要求有关单位和部门仔细调查,及时予以澄清;对带有普遍性、全局性的意见和建议,要求有关单位和部门认真研究,力求从政策和体制机制层面解决问题,推进工作。网上留言办理和网上负面信息的核实整改工作,由市委社情民意办公室向有关县(市、区)、市直部门发函交办,各县(市、区)、市直有关部门按照“必了解、必解决、必反馈”要求,及时进行调查、核实、整改和处理。对网上负面信息,坚持疏堵结合、以疏为主原则,组织网络发言人和网络评论员队伍,通过跟贴、发贴等方式及时进行正面引导和疏导,最大限度地化解群众误解和猜测,对于影响社会稳定、危害国家安全的负面信息,坚决果断处置,防止因有害信息处置不及时而扩大负面舆情。自工作开展以来,已办理网民留言500多条,一批涉及社会养老保障、农民工权益、惠农惠牧政策补贴、拆迁安置、教育医疗、住房就业等方面的实际问题得到妥善解决,在广大网民中产生了良好的反响。

2严考核,真奖惩,责任链条“无缝隙”

坚持把网络问政作为事关和谐稳定的大事来抓,明责任,严奖惩,制定5项制度把各个环节做好做实。台账管理制。市委社情民意办公室分类建立了交办事项管理台账,并对台账实行动态管理,强化过程监督,综合运用时间节点督办、月度排序、季度通报、半年点评、年终总结等手段确保件件问政有回音;各级各部门通过查台账,把每个阶段的工作任务细化到科室、个人,构建“纵向到底”无缝隙管理模式。主体负责制。强化各级各部门抓网络舆情应对工作的主体意识,明确一把手是抓应对、促落实的第一责任人,对管辖范围内的网民留言督办事项认真调查处理,对办理结果负责;设立相应的留言办理机构,明确专(兼)职联络员,负责网民留言的登记、办理以及工作落实情况的上报反馈。逐级督办制。各级各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层层明确办理责任,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确保把网民反映的问题解决在基层,解决在职责范围内,确保网民留言办理工作落到实处。限时办结制。各级各部门接到市社情民意办公室的督办件后,在5个工作日内报告落实意见或结果。已经落实的要报告结果,正在落实的要报告进度,尚未完成的要报告原因并说明下一步措施。通报问责制。将网络舆情应对工作作为作风建设、党风廉政建设考核的重要内容,通过自评、互评和市委社情民意办公室评议的考核方法进行综合评分;年中、年底对各县(市、区)、市直各部门交办事项完成速度、解决程度、办结率进行综合考评,在全市范围进行通报,对办理工作先进的单位予以表扬,对拖沓扯皮、不负责任的单位进行批评追责,限时整改。

作者:高东海

上一篇:信访量化考核方案下一篇:电脑销售顾问实习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