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办老龄总结

2022-04-2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总结是一次反思过程,是一种记录工作情况、回顾工作不足的重要方式,在总结写作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全面化的分析工作情况,这有利于我们的工作成长。怎么写出有效的总结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扶贫办老龄总结范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扶贫办老龄总结篇一:

一、大力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努力营造敬老养老助老社会氛围

利用简报、板报、宣传标语等形式,开展养老敬老美德和《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专题宣传。一是认真组织老年人学习《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增强了老年人自我保护能力。向群众宣传党和国家的各项优待政策、法律法规,宣传家庭敬老、爱老事迹,全办共参与各类宣传2场次,受教育人数500余人次。在重阳节期间,利用会议和标语,大张旗鼓地宣传《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把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纳入“五五”普法内容。开展敬老模范评比表彰活动,根据群众推荐,民主评议,张榜公示,评选了4名敬老爱老模范户,给予了精神鼓励。三是春节和重阳节期间,办领导带头开展走访慰问本办退休干部职工已形成制度。今年重阳节,对4多退休老干部及其家属进行不同形式的慰问,送去慰问金(物)800元,并召开了座谈会,会上回顾我国60年来不平凡的发展历程,展望更加辉煌灿烂的未来。结合学习新修订的《*省老年人权益保障条例》和党的十七大精神,向退休老干部介绍我办的工作、学习情况,征求他们的意见、建议。设置尊老敬老标语50余条,为弘扬尊老敬老的社会文明新风,收到了良好效果。

二、高度重视,强化领导,为做好老龄工作提供组织保证

老龄工作既是凝聚中华民族的精神力量,也是推动社会文明的物质力量。办领导高度重视老龄工作,把老龄工作纳入议事日程和发展计划,加强统筹协调、督办落实。按照市老龄委要求的工作目标制定出老龄工作计划,制定了相关制度和措施,做到年初有计划、措施,平时有检查,年终有总结。对老龄工作目标任务逐项进行分解,责任到具体人员身上,实行“领导牵头、职工参与、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的工作机制,促进了老龄工作任务的落实和维权工作的落实。召开老龄工作会,认真学习贯彻市委、市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老龄工作的意见》,制定下发了老龄工作要点,会议达到了三个明确,一是明确老龄工作的指导思想、工作方针和主要原则,增强了做好老龄工作的责任感;二是明确工作任务、方式,掌握如何开展老龄工作;三是明确老龄工作目标。明白怎样关爱老年人,如何为老年人服务等内容。结合实际,创新老龄工作;确定九月份为全办老龄工作宣传活动月;安排老龄工作活动经费1000多元;定期召开例会,以掌握新形势下做好老龄工作的新举措、新办法。

三、大力宣传尊老、助老的美德,激发工作热情

发扬中华民族敬老爱老的光荣传统,对我办退休的独居老干部和纯老户结对帮助,并精心制作了爱心助老服务卡,上面写着尊老、敬老、爱老、助老是我们的责任,物业、业委会、保安、报修的电话历历在目,把党和政府的关爱送到每个独居老人身边。我们组织了理发、测量血压、医疗咨询等为民服务项目,从而为一些行动不便的孤寡老弱者解决了困难。我们不仅在平时定期进行访问,遇到突发事件时更是把老人当成亲人对待。如我办离岗退养原副主任***突发疾病,需到昆明43医院就诊,我办联系派车和安排专人护送他到医院,并帮其与市医保中心协调报销住院费问题,帮他家解决了一些实际困难;并组织4名退休老干部到医院体检,获得了老干部们的好评。

我办2009年老龄工作在创新中不断完善提高,取得了一些成绩,在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的同时,也给我们今后的老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办将在市委、市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同心协力,用我们的爱心、真心,踏踏实实的为老年人服务,把我办的老龄工作推上一个新台阶。

扶贫办老龄总结篇二:

一、老龄工作

一年来,在市、区老龄委的领导下,在乡党委、乡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关心下,在社会各届的大力支持下,我们以党的“十七大”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服务中心、促进稳定、加快发展”的工作主题和“切实保障老年人基本生活权益,提高生活质量”为工作主线,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圆满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

*乡地处边远高寒山区,自区委、区政府实施“32”扶贫战略以后,全乡的贫困面有效大改善。一年来,我们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同步发展。创建文明乡是我乡今年工作的重中之重。乡党委、政府,各部门都把创建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切实加强领导。在创建过程中,全乡党员干部认真落实《六个老有》,用真情来尊老敬老。同时,在村干部中推行“定人员、定时间、定对象、定项目、定效果”的五定服务,来切实帮助服务老人。通过创建活动,把老龄工作溶入各部门、各村的日常生活、工作中,使老龄工作深入人心。

二、基本情况

*区*彝族白族乡位于*市城西北部,距*市城124公里,地处*、*、*三市州交界处。国土面积3*平方公里。全乡共辖21个村民委员会,100个自然村、128个村民小组、5849户、24734人。现居住有*等10种民族。全乡共有耕地面积3*62亩,其中水稻4266亩,旱地26696亩。20*年底,人均生产粮食742.5千克,农民人均纯收入1580.10元。

20*年底,*乡共有老龄人员3114人,其中60至69岁1962人,70至79岁841人,80至89岁284人,90至99岁27人,100岁以上0人。因此,做好老年人的工作,使老年人过上一个开心、幸福、丰富的晚年,既是我们的责任,也是我们的义务。

三、老年组织建设得到进一步完善。

全乡21个行政村,现已每村都建立老年协会组织。老人协会是在各村党支部和村委会领导下老年人自己管理自己的自治组织,为本村的两个文明建设及社会稳定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加强领导,乡里组成老龄工作领导小组,由董建丽副乡长担任组长,民政助理员郑加映担任副组长,各村相继成立了领导小组,由支部书记担任组长。老年协会建设的好坏,是我乡老龄工作的关键。一年来,各村老年协会在乡老龄办的领导下,发展势头良好,基本上达到了“四化”、“六有”标准。*村牛湾丹小组的老年协会,目前正在争创*市星级活动。

四、助老帮困力度加大,老年人合法权益得到维护

(一)是加强普法教育工作,坚持“德治”与“法治”相结合,切实措施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

一年来,按照市、区老龄委的要求,乡老龄办与乡直部门一起,运用多种途径开展普法宣传教育,深入开展《老年法》及《省老年法实施方法》宣传。同时,乡老龄办向还全乡人民发出了“弘扬敬老养老传统美德”的倡议,号召全乡人民尽起责任,关爱老人。对于一些不愿意赡养老人的,则运用法律手段解决,比如掌上村一老人,有三子女,不愿赡养老人,在村调解委员会调解不成的情况下,最后由乡司法所进行了再次调改达到了预期目的。

(二)是加大助老帮困力度,切实解决老年人的实际困难。

上里濯村老人协会地处贫困山区,活动资金紧张,活动设施缺乏,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在本村建盖了综合办公楼一栋,为本村老年人活动创造了良好的环境,丰富老人生活。每逢过年过节,乡老龄办、各村老人协会都抽出资金,购买礼品送给部分较困难会员。遇到老人生病,各村老人协会都会购买慰问品,组织慰问。并对一些特困老人,帮助落实最低生活保障,全乡共有196位老人纳入农村低保。去年在乡党委的重视下,有3名“三无”老人进敬老院进行集中供养,还有58名五保老人分散供养。

通过努力,*乡普遍建立了“以家庭养老为主,乡、村集体经济补充养老为辅”的养老模式,及时帮适龄老人办“高龄老人优待证”,使老人在生活中得到方便,让老人得到了更多的关心和照顾,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五、加强敬老宣传教育,营造良好的敬老氛围。

舆论是工作的先导,为了使“尊老敬老”成为社会共识,一年来,我们运用各种形式进行老龄工作宣传。认真开展“三查一服务”活动。“三查”即春查口粮、夏查蚊帐、冬查棉被。“服务”就是使老人吃饱、穿暖、住好。补助给61位困难老人61床棉被。通过这些活动,使敬老助老得到宣传,取得较好的效果。

回顾过去的一年,我们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老龄工作还存在着不少困难和问题:一是村与村之间发展不平衡;二是少数村干部对老龄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重视不够;三是村老人协会缺乏活动设施;四是缺乏活动资金等。对此,我们一定高度重视,认真对待,采取有效措施,逐步加以解决,把老龄工作不断推向前进。

六、20*年老龄工作计划

20*年,*乡老年工作将以党的“十七大”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和政府关于老龄工作的方针政策,不断巩固上一年度的工作成果,坚持以人为本和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我乡改革发展的大局,解放思想、大胆探索、务实创新、与时俱进,确保全乡老龄事业继续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为构筑和谐社会做出贡献。

(一)加强领导、提高认识

老人是社会的财富,积累了丰富的社会经验。特别是一些老干部、离退休干部,有一定的威信和影响力。作为村干部,要重视和关心他们的组织,帮助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从老龄工作的实际情况来看,有老年组织与无老年组织情况就不一样,有建立老年协会的村,可以为村两委分担许多工作。如调节邻里、家庭纠纷;督促瞻养人落实对老年人的家庭瞻养;维护社会稳定;维护老年人的合法权益;动员捐资兴办公益事业等都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开展《六个老有》活动,抓好村级规范化建设

按照《*市区基层老年人协会规范化建设标准》及《六个老有》评比活动的要求,各老年协会根据规范化建设“三好”、“三有”、“三无”标准。“三好”即班子建设好,作用发挥好,制度落实好;“三有”即有活动场所,有经费来源,有教育载体;“三无”即无老年人因受歧视、虐待而致非正常死亡的现象,无老年人赌博、吸毒现象,无老年人参与邪教。把《六个老有》工作落到实处。希望各村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创建措施,真正使老年人得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达到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保护的目的。

(三)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

一是要进一步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将特困老年人纳入社保救助体系,依托社救平台对困难老年人落实以最低生活保障为主,临时救助、医疗救助为辅的社会救助。二是设立老年福利基金、慈善基金、救助慰问处于低保边缘的困难老年人,让更多的老年人共享经济发展成果,提高生活质量。三是做好五保和三无老人的集中供养工作,争取敬老院扩建项目,加强敬老院的建设与管理。四是进一步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逐步提高老年人投保比例和保障水平,开展农村老年人健康体系,建立健康档案。五是加大《老年法》的宣传教育和执法检查力度,提高全社会保护老年人合法权益的意识,切实解决贯彻老年法规法规中存在的问题。六是进一步完善以法律援助为中心为主体的老年人法律援助网络,做好老年人来信来访接待工作,严肃查处各类虚保、不赡养老年人的案件。七是继续做好80周岁以上高龄老人优待政策的落实和优待证发放工作。

(四)加强老龄宣传和老年文化工作,丰富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加强老龄宣传工作,科学地准确地宣传人口老龄化问题,继续深入开展老年法律法规的普及教育工作,加大弘扬敬老养老助老的社会风尚的典型宣传力度。各村信息员多写老龄宣传,点面结合,扩大敬老宣传的范围。推广老年人定期学习制度,真正做到“活到老,学到老”。加强老年文艺团体建设,争取多举办一些老年人文娱活动。以“促进代际沟通,构建和谐社会”为主体,广泛开展老少同乐系列文体活动,丰富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

老龄工作是全社会的工作,是一项内容极其丰富且面向未来的重要工作。老龄化的趋势越来越严峻,如果他们的问题解决不好,必将影响到一个和谐社会的建成,希望各行政村关心重视和支持我乡的老龄事业,把全乡的老龄事业推向新的高度。

上一篇:熏陶与教育传统文化论文下一篇:幼儿教师与幼儿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