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情心理学结课论文

2022-03-2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本文一共涵盖5篇精选的论文范文,关于《爱情心理学结课论文(精选5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教学最理想的境界是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教室,带着新的问题离开教室。所以,阅读教学不能上满,不能把所有的问号都变成句号,要让学生保持思考的状态。同时,对于不同地域、不同时空的课文,为了使之具有现实感,许多教师在结课时会进行拓展延伸,尝试实现与现实的对接,并从中凸显学生的多元理解、个性化的解读,形成课堂高潮,展现教学亮点。

第一篇:爱情心理学结课论文

初中数学教学结课“四法”

结课是初中数学课堂的重要环节,结课环节的精彩程度直接影响着课堂的整体效率. 在教育改革深入的今天,更多的教育工作者开始关注结课的艺术. 对于初中数学教学来讲,一个精彩的结课对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有重要作用. 讲究数学教学结课方法,提高数学教学成效已经成为当代初中数学教育工作者的研究重点. 初中数学教学结课的方法多种多样,而如何使用则会对结课效果有很大的影响. 本文以初中数学教学结课“四法”为题,对初中数学教学结课的四种方法进行分析与阐述,明确初中数学结课方法对于教学成果的影响.

一、归纳总结法

在初中数学教学当中,归纳总结法是使用最为广泛的一种结课方法. 利用归纳总结法进行结课,教师需要对本节课的主要讲授内容进行总结,对重点与难点进行强调. 在归纳总结法引导的结课环节当中,学生会再次建立一个数学知识体系,为自己的知识体系进行补充与明确. 学生对于数学课堂学习内容的完整印象往往来自于归纳总结式的结课,同时,这对于学生总结能力与概括能力的提高较为有利.

比如在进行“平行四边形”的讲解之时,教师可以这样进行结课:本节课我们学习的对象是平行四边形,在课上我们由生活实例引出了平行四边形的定义. 通过对比分析,总结出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同学们要做的就是在课下进行复习,重点掌握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以及运用方法. 这样的归纳,可以让学生对课堂学习内容进行回顾,明确自己是否已经掌握课堂的重点与难点. 但是,归纳总结法对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并没有明显的作用,是一种较为中规中矩的结课方式. 因此,在运用归纳总结法进行结课之时,教师要加强对结课语言的重视,利用轻松的语气与平等的语言使课堂氛围得以缓解.

二、练习巩固法

初中数学课堂上,教师对数学知识进行讲授,其最终目的就是让学生利用数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 在教师讲解的引导之下,学生所获得的数学知识都是间接知识. 通过练习,学生可以获得直接的知识,更可以通过练习发现自己掌握不足之处. 练习巩固法是对学生数学知识应用能力促进作用最为明显的一种结课方法. 教师在课堂的末尾,利用学生能力所及范围之内的习题,再次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推动其运用刚刚学会的知识.

拿“三视图”的讲解来说,教师在课上要为学生讲解三视图的原理与三视图的画法. 而三视图只有在学生亲身应用之后,才能更加明白. 因此,在离下课还有十分钟或者五分钟的时候,教师可以为学生安排练习,让学生自己进行三视图的绘制. 教师可以将三个粉笔盒摆成任意形状放在讲台上,让学生进行练习. 在学生进行练习之时,教师可以在学生间走动,观察学生的练习情况,从而进行教学反馈. 对于那些完成较好的作品,教师可以进行成果展示. 在结课阶段,帮助学生明确三视图知识,规范学生不正确的三视图绘制行为.

三、设置悬念法

设置悬念法是最受推崇的结课方法,利用悬念的设置结束一节初中数学课,可以为学生留下最大的悬念. 设置悬念的方法有很多,教师可以利用对已学知识的回顾,引导学生从中发现学习的不完整性或者漏洞. 在进行回顾的时候,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多问几个为什么,多找到疑惑之处,这对于下一节课中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有着重要的影响.

比如在进行“长方形”的讲解之时,教师需要在课上与学生共同研究什么样的图形是长方形,发现长方形的性质. 长方形的对边相等且平行,四个内角都为直角,教师可以以这些性质作为两节课的分离点. 在结课时间段内,教师重复此条性质,引导学生将正方形引入到长方形当中. 教师可以对学生提问:同学们,正方形与长方形有着同样的性质,那么正方形与长方形有着什么样的关系呢?在教师的疑问下,学生也会就此进行思考,对于下节课充满好奇.

四、情感激励法

情感激励法是极具有创新意义的初中数学结课方法,教师利用饱满的热情对初中数学知识的应用范围进行表达,可以引起学生对于已学知识的重视. 在情感激励之下,学生会与教师产生共鸣,共同投入到初中数学的学习活动当中去. 在应用情感激励方法进行结课时,教师一定要关注自身的真情实感,引导学生入境.

对于“统计”教学来讲,在课堂的结尾,教师可以利用国家与社会发展衡量数据GDP为学生做统计作用的介绍,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激励. 教师可以这样进行结课:GDP增长率体现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前景,也肯定着社会经济发展成果. 而GDP增长率的出现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我们这节课上你们学到的数学知识. 所以,同学们,学好统计知识,可以使你成为一个社会分析小专家,洞察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这样的结课,可以使学生热血沸腾,找到学习成就感.

结 语

综上所述,教师的结课能力是教师教学能力与业务水平的重要体现. 优秀的课堂,不能缺少一个精彩的结课. 在结课环节,教师对所学数学内容进行总结,对未学的数学内容进行展望,提高学生的初中数学学习热情. 笔者从四个角度对初中数学结课的方法进行分析,希望以此来明确结课对于初中数学课堂成效的影响. 希望广大初中数学教师重视起结课环节的作用,使结课对于课堂效率提高的积极作用得到发挥,启迪学生的数学思维.

作者:薛彩芳

第二篇:一例校园心理案例:爱情魔咒

一、案例回放

许三强(化名),男,20岁,大二。三强大一一开学就喜欢他们班的学习委员,并展开猛烈的攻势,可始终感动不了这位同学。三强追得好辛苦,再加上舍友们的起哄、班上同学的宣传,闹得满城风雨,沸沸扬扬,以至于他觉得特别没面子。回忆起来,三强觉得这是一段虽不十分惨痛但总归是挺没面子的事。从此,他心里烙下了深深的印记,以至于后来他一喝酒或做梦时会哭喊学习委员的名字,还撕心裂肺地说:“就是喜欢她!”让他郁闷的是,他后来交往了另一个女孩子,两人感情挺好的——只是他一喝醉酒喊的还是那位学习委员的名字,梦里喊的也是她的名字。因此,他现在的女朋友特别郁闷,两人的感情也闹起了危机。三强也觉得特别郁闷、苦恼,觉得自己已经对学习委员放下了,不明白怎么还会这样。他陷入了极度的沮丧中,尤其是酒醒或梦醒后,感到不愿意见同学,怕被他们嘲笑;不愿见现在的女朋友,并深深地自责,埋怨自己无能,甚至怀疑自己得了一种奇怪而不可救治的病,变得敏感、多疑。有时候上课,上着上着一下子就莫名地紧张、焦虑起来。

三强来咨询的主要原因是:他觉得特别郁闷和苦恼,觉得自己已经把学习委员放下了,可还反复出现上面描述的情况。他对咨询也抱着一种矛盾的心态:一方面,他担心咨询师会像学生一样嘲笑他;另一方面,他又希望通過心理咨询能够帮助他,缓解自己的压抑,帮助他解决困难,走出心理的阴影,同时他又怀疑咨询师能否真正解决他的问题。他自己描述为:抱着“痛苦不安”而来,就像抱着一块巨大的石头,在偌大的校园里,竟无处把它安放。

二、咨询过程

我先后为三强进行了三次咨询,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效果。

收集个体资料、评估问题之后,第一次咨询时,我先向三强简单介绍了心理疏导疗法(TDP)的基本理论和心理疏导治疗模式“不知—知—认识—实践—效果—再认识—再实践—效果巩固”等相关知识。我从心理基础认知开始,解析他上述一系列心理问题产生的心理、生理以及社会原因,告诉他这些都是客观存在的,因为人作为社会化的产物,不可能不受到外界客观环境的作用和刺激,着重跟他强调了每个人都会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这其中有积极的、正面的,也会有消极的、负面的,临床心理学把这种自然和社会的作用和刺激称之为“心理—社会因素”。我们要做的就是来消除这些消极的、负面的心理,保持主动、积极的心理过程和平衡稳定的心理状态。

通过心理疏导,对三强当前身心所出现的一系列心理障碍进行疏通引导,以准确、鲜明、生动、灵活、亲切、适当、合理的语言帮助三强分析这些症状产生的根源和形成过程、本质和特点,使其认清心理疾病的产生规律,改造个性缺陷,提高主动应付心理应激反应的能力,最终使其在逐步认知中慢慢解压,缓解抑郁。

第一次咨询后,他逐渐对我信任起来,和我建立了咨访关系,并希望通过咨询能够达到以下目标:消除反复出现的喊一个人的现象,真正做到释怀;减少因沮丧造成的自闭、自责心理;消除自己的疑病心理;改掉紧张、焦虑的毛病。

这两次咨询主要通过谈话的方式,让三强自由、放心地宣泄自己沮丧、苦恼的情绪,并适时引导。在真诚的沟通中,三强的参与感和自信心有明显改善。然后,针对他表述出来的“反复出现喊一个人”的症状、人际交往、与女友的相处、减少因沮丧造成的自闭和自责心理等问题进行开导,并让他尝试从这些问题中找出相应的因果关系。

在每次咨询后,我都给三强布置了“作业”,作为咨询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便让他可以看出自己存在的问题,使咨询效果更好。我还强调:咨询目标不是消除所有的负性感受,只是学会使自我感受与事件相符合,解除过度的心理反应。

在咨询初期,我将咨询的重点主要集中在三个问题上:一个是对大一追求学习委员遭拒绝,二是自己的努力得不到回报以及同学的嘲笑等产生的沮丧、自闭等情绪,三是后来出现的紧张、焦虑情绪。我让三强思考:这三个问题是不是一个因果关系。三强进行了深入思考,找出了它们的前因后果和由此产生的一系列心理问题,对自己存在的问题有了比较清晰的认识。然后,我从分析主要的非功能性情绪、认知和行为入手,讨论产生心理问题诸因素之间的关联性,制定如下咨询方案:

1.行为目标。(1)学会更坦然地看待失恋问题,认识到恋爱不是一件虚荣的事,不要认为“没有追到就是无能”。(2)真正做到释怀减压,正确看待二人的关系。(3)纠正因紧张、焦虑而产生的不良生理反应。

2.情绪目标。(1)降低因沮丧造成的自责情绪和自闭心理。(2)降低由上述一系列心理而产生的紧张、焦虑情绪。(3)消除自己的“疑病”心理。

3.认知目标。(1)我可以释怀的,不再想“关于学习委员”的这件事,这本身没什么。(2)我不是无能,感情本来就是两个人的事:我努力了,结果如何都可以坦然面对。不用自责,很多潜意识的东西不代表我真实的想法,我可以更好地对待现在的女朋友,她一定会宽容我的。(3)我完全不用紧张和焦虑,因为我肯定没有病。

三、讨论

当三强暴露出主要问题时,我便把咨询的注意力集中在问题背后的不合理信念上:三强把失恋、同学的嘲笑、女友的郁闷和自己的行为不能得到他人认可这些问题都施加在自己身上,导致了即将让自己崩溃的一连串心理不适。他把这一系列的不合意变成了非理性的、有偏差的自责和抱怨。当这些情绪压抑了太久、积攒了太多的时候,超越了他的挫折阈限时,便失去了自我评价的理智。我正是抓住这一点,在三次咨询当中有意地对他进行一一疏导,重点集中在正确认知自我和提高挫折阈限上。

具体做法是:通过反复的引导、暗示,通过问卷、作业整理等方式促进三强深入自省,不断地强化训练,使其慢慢地能够正确认识自我,树立正确、健康的恋爱观;不断地帮三强减压、放松,整个谈话过程都有舒缓和谐的音乐作为伴奏,使其消除紧张和焦虑;鼓励三强重新开朗起来,多和同学交流,一起进行课外运动,在沟通交流中开朗起来,豁达起来;通过医学知识的介绍,让其认识到不必为自己身体极微小的变化而感到极大的不安,鼓励他多培养些兴趣爱好,转移注意力,丰富课余生活,消除敏感多疑;针对性地给予支持性心理疗法,指导、帮助其正确对待疾病,教给他处理好各种关系和改善社会生活环境的方法,提高战胜“心病”的信心。

每次会谈中,我会针对性地对比三强这一系列不合理信念争论的结果,使其看到自己心理和情绪的对立面。通过对比,让三强自己判断并选择自己愿意成为怎样的人,暗示、帮助三强摒弃消极、负面的心理和负担,鼓励他要向积极、正面的看齐。同时,要求他每天花10分钟时间来强化合理信念:

1.没有追到学习委员不是因为我太差劲、太无能,而是我们两个真的不合适,我可以找到真正适合我的。

2.跟现在女友的误会一定会随着我积极配合参与咨询而消除,或许这还是女友对我的考验。

3.我可以做到不沮丧,我可以多跟同学一起活动,我们可以融洽地沟通。

4.我完全不用紧张,不用焦虑,我完全能静下心来认真地听课,不为外界的事物所干扰。

5.我绝对没有任何病,纯粹是我胡思乱想的结果,如果我真的一直胡思乱想,那样我就真的得病了,所以我一定不要胡思乱想。

第三次咨询结束后,三强取得了很大进步,他说他上课已经不紧张了,能静下心来听课了。摆脱这些沉重的心理包袱后,他感觉很放松了,焦虑心理也好了很多。心情渐好之后,觉得饮食也好多了,发现自己一点都没有教师所说的病例症状和体征。他通过跟女友讲这几次咨询的内容和心得,女友也能原谅和宽容他了。他最后跟我说:“虽然最近没有做之前说的那样的梦,也没有喝酒,但他相信,即使做梦喝酒,也不会再像之前那样了。”我觉得他一定可以做到!

四、结论

在这一案例中,第一,来访者沮丧心的逐渐消除和自信心的逐渐增强是确保疏导正常进行的重要条件,从而调动了戰胜心理问题的内在动力。咨询过程中疏导得当,引导有力,使咨询者在新的认知与实践中进行自我领悟,提高认知,在实践体验中产生欣慰和愉悦的情绪。咨询师注意到这一点很重要,它涉及了心理咨询的基本原则。第二,在咨询过程中,对每个问题,先要致力于减轻其面对具体情境产生的过度情绪反应,然后再与他一起分析、讨论引起问题的不合理的信念的核心是什么,提高挫折阈限,使之能从更抽象层面上理解情绪反应的由来,有更多的机会确立建设性的适应模式。第三,整个心理疏导过程,是一个破坏旧心理不平衡、建立新心理平衡的过程。第四,通过相关案例,引导、暗示其建立自信,走出上述症状的阴影,这一点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五、反思

大学生恋爱早已是普遍的现象了,本案例虽不十分极端,但应该是个比较典型的案例。面对爱情,大学生急于求成的占有心理和盲目从众心理,使他们往往对自我缺乏充分肯定,甚至有人为自己没有恋人感到自卑。面对恋爱挫折,如本文的单恋,由于不能有效排解心中强烈的爱,又欲爱不能,逐渐生出一系列心理问题。

因此,通过这个案例,我们劝诫大学生,恋爱受挫要及时振作起来,不要因失恋而一蹶不振、自暴自弃,影响正常的学习生活,影响身心的健康成长,也不要因此放弃对理想的追求。

失恋之后,不要沉湎于过去,要学会适度遗忘,卸下心中的包袱,缩短自己重新振作的时间。失恋后也可适时地转移注意力,调整重心。爱,并不是生活的唯一,除了爱情,等待我们做的事还有很多,要把更多的时间、精力投入到学习、工作上,也许很快就能从失恋后的迷惘中找回自我,说不定还会创造出一个全新的自我。

参考文献:

[1]许雅青.一例失恋心理问题咨询的案例报告[J].社会心理科学,2011,(01).

[2]刘明.赢得来访者的信任[J].心理与健康,2011,(05).

[3]叶华奇.其实很爱你——一例自卑心理的案例报告[J].社会心理科学,2011,(07).

[4]潘柳燕.我该怎样挽回面子[J].大众心理学,2009,(02).

[5]严文华.倾听他人的生命故事——如何训练倾听能力?[J].大众心理学,2011,(08).

[6]王丽萍.她为何总是洗手[J].大众心理学,2006,(09).

作者:高仁甫

第三篇:例谈阅读拓展结课的“五有”导向

教学最理想的境界是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教室,带着新的问题离开教室。所以,阅读教学不能上满,不能把所有的问号都变成句号,要让学生保持思考的状态。同时,对于不同地域、不同时空的课文,为了使之具有现实感,许多教师在结课时会进行拓展延伸,尝试实现与现实的对接,并从中凸显学生的多元理解、个性化的解读,形成课堂高潮,展现教学亮点。因此,拓展结课成为很多教师公开课和常态课中使用的“固定招式”。

但可惜的是,许多阅读课堂纯粹为拓展而拓展,出现生拉硬扯、价值偏移、过于深奥等现象。拓展结课是阅读教学过程中相对独立的一个环节,但又要与课堂保持一定的协调性、整体性,同样要具备语文课堂的特质,要符合语文课堂活动的基本规律。愚以为,有效的阅读拓展结课,必须坚持“五有”导向。

导向一:有条不紊——突出语文要素

曾获得全国赛课一等奖的来自南昌的甘密老师在教学统编语文教材四年级下册《记金华的双龙洞》“过孔隙”这块内容时,不是简单地让学生读句子,谈理解、说感受,而是在自己亲身体验后,以“作者是怎样写出孔隙窄小的”为主线问题,带领学生感悟作者借小船的“小”和过孔隙的“感觉”,将见闻和感受有机结合起来,使人身临其境的表达方式。甘老师根据主办地的实际情况,结合双龙洞孔隙窄小的特点,体验与之类似的武夷山一线天,并将自己游览时的所见所闻记录下来。甘老师总结道:“学会这种写法,我们不仅能写好一线天,还能写好自己游览过的每一处景点……”几年前的课例,仍然契合当前统编语文教材的“语文要素”——了解课文按一定顺序写景物的方法,学习按游览的顺序写景物。

叶圣陶指出:“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我们的阅读课,其实就是在教学生语言学习的方法、语言运用的办法,然后或仿写,或续写,或改写,或补写,实现学生语言的内化。甘老师的操作——从文本中“悟法”,在模仿中“习法”,在实际运用中“得法”,从拓展内容的引出,到教给方法实施拓展,浑然一体,一步紧接一步,秩序井然地落实语文要素。如果是常态课的教学,再有学生课外仿写的指导、管理,乃至结果的呈现、鉴定,那么,整个教学过程堪称拓展结课的范本。

导向二:有言在先——深化人文主题

统编语文教材具有“双线”结构,教师在教学时不能只重“语文要素”,不重“人文主题”。如统编语文教材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人文主题为“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倡导质疑问难,与语文要素“阅读时尝试从不同角度去思考,提出自己的问题”高度类似,但实际上又有所不同。我在教学《呼风唤雨的世纪》时,发现学生有很多疑问,如“发现”和“发明”有什么区别?为什么科学让我们这个时代与以前不同?但这些仅停留在“提问”层面,并没有深层次的独立思考。于是,在拓展结课时,我提了一个问题:“这篇课文写作时间离我们过去十多年了,你覺得有哪些内容已经跟不上时代了?有哪些内容其实是不符合实际的?”结果,学生不约而同地把智能手机、机器人、短视频等列入了“发明”,还有学生对课文中的“洞察百亿光年外的天体”质疑——因为最先进的哈勃望远镜都只能“看见”而不能“洞察”,否则为什么我们还会对距离较近的火星这样不了解?

针对课文的质疑,只是冀望以此展开体现学生独立思考、批判性思维的教学,培养敢问、善问的思维品质。苏霍姆林斯基说:“让学生面临问题,因为问题能唤起强烈的求知欲。”但问题不是一问了之,而要在文本细读之后,在细微处见精神、见真谛,不能“满堂灌变成了满堂问,所问肤浅,所答弱智,滔滔者天下皆是”。值得注意的是,教师紧紧依靠文本这一教学的原支点,撬动了学生的质疑精神,所有课堂活动都基于这个原支点拓展,上出了语文味,也让学生在某种程度上习得了科学精神。

我们在课堂上要给学生审美体验,教学生基本的做人道理,教会他们体认做人的价值,慢慢体验到做人的意义。“人文主题”在拓展结课中的重要性理应与“语文要素”并驾齐驱。

导向三:有血有肉——挖掘真实体验

要想人文落地生根,必须基于情感起点,与学生的真实体验形成共振,面向每一个学生的真实体验。窦桂梅老师的《牛郎织女》收束片段就让人异常震撼:老师居然提问“缺少爱情故事,人们的生活该多么平庸,多么无趣。对爱情,你有什么感言?”石破天惊的提问后,学生那些如潮水般汹涌的想法,在课堂行进中积淀的思绪终于喷薄而出——爱情有波折;爱情是美好的;要坚守爱情,不受物质诱惑;裸婚就是好,不在乎房子、车子,只在乎爱情;不要让现实的尘埃蒙蔽了爱,不要这么肤浅……我们为学生能够拥有那么多朴素的想法而惊讶,为让我们汗颜的表达而震撼,为这种青春的生命本源的力量而激动!窦桂梅老师努力实现文本和学生人生的对接,对学生的现实生活进行启蒙,让课堂拥有了熠熠生辉的理想光彩。新课改背景下的语文教学特别钟情于学生体验的唤醒与激活。杨再隋教授说:“要建构一种新型的教学生活,把教学过程还原为生活过程,把教学情境还原为生活情境,把教学活动还原为儿童的生命活动。”王尚文先生在《语感论》中指出,语感是主体经过长期对外界语言对象进行主动感知、体认、领悟的产物,是对无数次体验进行筛选、沉淀、提升并加以格式化的结果。我们的拓展,就是要让学生在听、说、读、写、做、画、唱等多种形式的体验中,获得类似生活情境的体验,把阅读教学变成学生的生命活动,完成有序积淀,得到深刻感悟,最终形成良好的语文素养。

导向四:有的放矢——面向浩瀚书海

曾获得全国赛课一等奖的来自大连的干琳老师在《杨氏之子》结课环节中,先是指出“古文都是没有标点的”,指名让学生读;再提出古文的排版与现在的大不相同,让学生读竖排的课文;接着让学生翻开线装的《世说新语》,想象古人的吟诵情形读;最后,指出《世说新语》里还有很多这样的聪慧孩子的故事,建议学生找原文去读。

不少教师喜欢在拓展环节荐书,可以说,只要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与课堂有一定的关联度,都是可行的。阅读教学的最终目的不是读懂文章,不是以薄薄的教科书这“一叶”障书海之“目”,而是不断地为学生打开顾盼世界、张望过去、放眼未来的窗户。所以,我们要让学生在课内的阅读中尝到“甜头”,让学生掌握阅读的方法,激发起高昂的阅读兴趣,让学生带着阅读任务下课,尽可能地把他们引向浩如烟海的书籍。高尔基说:“好书读得越多,人的精神就越健壮。”通过大量阅读,学生必定能感知丰厚的感情,促进语言沉淀,提高读书能力,从整体上增强语文素质,为今后的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导向五:有始有终——激发学习兴趣

蒋军晶老师曾在《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一课的教学中,相继拓展李白的《峨眉山月歌》,渴望九州统一的《示儿》《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高兴时候的“酒”、孟郊的《登科后》,在结课的时候还引用了杜甫的《登高》,让“喜”的期待和“悲”的现实形成对比。他的课,自始至终都在引领学生兴趣的发展。兴趣是学习的最终目的与最高境界,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崔峦老师说:“教学有法,教无定法。”但不管是遵循阅读教学一般规律的“有法”,还是因文而异、因生而异、以学定教、顺学而导的“无定法”,都离不开兴趣的激发和保持。

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学生的语文能力是在实践中获得的。我们在拓展结课中,要善于设计趣味性的实践任务,让学生通过专题学习等方式,沟通课堂内外,沟通听说读写,增加学生语言学习的机会。如《西门豹治邺》《王戎不取道旁李》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请学生对西门豹、王戎的聪明进行相同点及不同点的比较,认识俊杰的不同;也可以将课文改编成简易的剧本,通过学科的融合,引导学生排练戏剧。只要符合学生好奇、好新和好动的特点,深挖教材的生长点,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精妙设计,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具体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就能让课后拓展成为学生积极发展的广阔天地。

一堂好的拓展结课应力求简洁有力、富有语文味,这有赖于教师透彻地研读文本,结合学生实际,确定适合文本、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拓展目标,精心设计课堂环节并予以落实,积极地实施后续过程管理。

(作者单位:浙江省瑞安市阳光小学)

作者:陈学辉

第四篇: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结课

初中数学结课素有课堂教学“豹尾”之美誉,它是课堂教学的一个缩影和必要环节.一位优秀教师在课堂结束的时候,一般说来都能恰到好处地处理“结课”:或留下悬念,引人遐想,或含蓄深远,回味无穷;或归纳总结,强调重点;或新旧联系,铺路搭桥等,显示出了精湛的教学艺术.

一、初中数学课堂结课中存在的问题

课程与教学改革无疑为初中数学教师变革课堂教学行为提供了一片广阔的天地,全新的教学理念时刻都在影响着教师的教学行为.当前课堂教学中结课普遍存在如下问题:

第一,无结课或结题意识淡薄,特别是讲完一个问题后,不进行及时的归纳小结,不能使新知识融入学生的认知结构.

例如《三视图》课堂教学中所有的练习和操作都结束了,教室里面还是热闹非凡,学生兴高采烈的,做什么的都有.老师一看时间临近下课了,顺势就在黑板上写下布置的作业的页码和题号.然后把教具和书本教案整理下,等下课铃一响,便悄悄的走了……

第二,结课方法单调,往往在课题结尾时宣读一遍板书各纲目的标题或复述一遍所讲内容.如“今天我们学了……”,“这节课我们讲了……”.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这种课堂小结几乎比比皆是.

第三,结课的教学组织不够紧凑,拖泥带水.用时过多,甚至下课铃响了还在总结,效果不理想.

第四,只进行数学知识的总结,不重视数学方法、思想的归纳.

第五,结课流于形式,收效欠佳,达不到突出重点、加深理解、强化记忆的目的.

第六,前有设疑伏笔,后无释疑照应,使一节课显得有头无尾,有始无终,支离破碎,留下缺憾.这点在新授课中最容易出现类似情况,导入情景很精彩,抛出一个悬念,但是到一节课的结尾处未能照应课堂开始时抛出的问题.

例如《圆》是九年级数学下册中非常重要的一章内容,涉及到诸多的几何性质与数量计算.初学这部分内容时,学生还比较容易产生新鲜感.刚上该章第一节课时候,教师便根据学生生活的实际,抛出了一个有趣的问题“为什么车轮子要做成圆的?”.结果到了结课的时候,把导课时候抛出的趣味问题却被抛到九霄云外.

二、改进初中数学教学结课的方法

结课的方法很多,设计模式多种多样,下面结合上述原则和课的类型介绍几种常用的形式和方法.

1.概括总结式

对于新知识密度较大的课型,结课时可引导学生用准确简练的语言,提纲挈领地把整节课的主要内容概括归纳,给学生以系统完整的印象,既可促使学生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又可培养其综合、概括能力.用于总结的语言不应是对所讲内容的简单重复,而应有所创新.例如,讲完“平行线的证明”一节,结课时可依照“角—线”顺序证明线的平行,由“线—角”顺序求角的关系,四字简明形象地概括相关角与平行线之间的判定与性质的互逆关系.

2.列表比较式

若新授知识与旧知识的表达形式非常接近,知识结构十分相似,为防止混淆,结课时可采用列表比较的方法,使学生准确辨别新、旧知识的特征.分清它们的异同,加速对新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提高知识迁移能力.例如,讲完“线段”后,为防止与直线、射线等混淆,结课时可引导学生通过回忆.对有关知识进行归纳概括,列出相关表格加以比较,从而使学生明确各种线之间的有关端点与延长线的区别与联系,加深对这三个概念的理解.

3.结构图示式

若所讲知识或本节知识与已有知识间逻辑关系密切,存在某种内在联系,结课时可用简洁明了的结构图将各知识点的关系展示出来,以帮助学生理清所学知识的层次结构,掌握其外在形式和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系列,建立起知识结构框架.

4.提炼升华式

课堂结尾不但要进行知识的归纳,还应重视思想方法的总结.在数学课的教学中,一个概念的形成、一条规律的建立、一个问题的解决,无不包含着数学的方法论因素,这些方法一旦被学生所掌握,就会使他们的数学学习能力从本质上得到提高.

5.讨论加深式

有些概念、规律得出后,不应是教学的结束,而应根据教学内容提出带有启发性的问题,让学生思考,讨论、辩论、争论,以明确其意义、适用条件、适用范围及其与相关概念、规律的关系,从而加深理解.

6.练习强化式

某些知识讲完后,学生由于种种原因难以全面正确地理解掌握并灵活运用,从而常易发生一些误解,结课时应针对学生可能出现的问题精心设计相应的典型习题,通过提问,练习、板演、测验等形式及时反馈,予以强化.

7.设疑伏笔式

对于上下两节课的内容和形式均有密切联系的课型,在总结上节课的基础上提出后续问题,激起学生的学习期待,为下节课做好铺垫.

结课是整个课堂教学之冰山一角,课堂小结作为一节课的缩影,综合了反思、评价等教学功能和作用,有利于教师剖析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表现,有助于把我们看不见、摸不着的,学生的内在知识结构和内在的感受与思维活动外显出来.

(责任编辑 易志毅)

作者:陈秀芬

第五篇:巧设结课环节,提升课堂魅力

摘要:结课环节是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收尾部分,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巧妙设计结课环节,灵活运用结课方法,不仅能有效促进学生学习,使教师及时获取教学反馈,还能通过与其他教学环节的相互配合,推动课堂升华。

关键词:结课环节;语文教学;课堂魅力

结课,即课堂的结尾,是师生在共同完成一节课的教学任务后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的归纳总结、巩固知识、拓展延伸,是使新知识有效地融入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并形成一个系统的知识体系的教学行为方式。一堂语文课不仅应该有精彩的开头,还应包含完美的收尾。

随着我国课堂教学微观领域的研究发展,语文结课环节日益受到关注,多位学者与一线教师对结课环节的教学方法进行了研究。但较于教学过程中的其他环节,结课环节的研究仍需深化。巧妙设置语文结课环节,应从课堂实际出发,探讨结课方法。语文学习中听说读写四项技能是学生认知世界、交流信息、发展思维、传递情感的重要手段。在初语课堂教学中也离不开这四项基本技能,下面从听说读写四个方面对结课环节的具体做法试加探讨。

一、以“听”结课

语文知识广泛繁杂,一节课的重点知识常常需要教师在课堂收尾阶段进行梳理,帮助学生构建新的知识网络。以“听”结课中,“听”的受众是学生,其代表方式包括归纳总结式结课、寄语嘱托式结课等。

(一)归纳总结式结课

归纳总结式结课既能引导学生回忆课文中的重点句段,强化印象,又能启发学生重温复述课文的主要内容,巩固知识。这种结课方法在初中语文课堂被普遍运用,看上去较为简单,但实际上需要教师进行全面的课前预设,严格把握课堂节奏,方能发挥其最佳效果。

语文名师余映潮十分擅长运用归纳总结式结课。执教《狼》一课时,他在结果环节运用简练的语言对这篇文章的脉络进行了清晰概括:“《狼》这篇文言文运用顺序法来描述故事,巧设悬念,预设伏笔。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情节曲折,扣人心弦。最后‘陡转’一笔,留下广阔的思考空间,值得我们回味。”《狼》这篇课文向来以情节曲折、语言凝练而深受学生喜爱。余老师通过课堂结语将文章情节进行了简要地阐述,同时点明了《狼》这篇文章的写作顺序,对课文重点进行了再次强调,使学生学有所得。在名师的课堂上经常可以听到教师智慧而精简的语言,四两拨千斤,将学生一步步带入语文学习中。精简的句式,多彩的语言,方能给学生以新鲜感,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

(二)寄语嘱托式结课

教师优美的结束语往往能将课堂带入高潮,推动学生情感升华,这就是以“听”结课中的寄语嘱托式结课。

语文特级教师吴乐琴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在《我的母亲》一课的结课环节,吴老师饱含深情地发出寄语嘱托:“听完同学们的朗诵,老师被深深感动了,我感受到了同学们真切的情感,纯净的灵魂。鸟有反哺之情,羊有跪乳之恩,母亲是这个世界上最不求回报的人,让我们用真挚的爱温暖她!让我们用细腻的关心回报她吧!天下最不能等待之事莫过于孝敬父母!同学们,今天回家你想要做些什么?”吴老师不仅向学生再次阐述人人都应该爱自己母亲的道理,同时引导学生从今天回家开始用行动感恩母亲,抓住了学生情感波动的时机,将课中情感带入到现实生活中。寄语嘱托式结课充满了人性的温情,拉近了教师与学生的距离,体现了语文学科不仅关注传授学生语文知识,而且注重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

二、以“读”结课

以“读”结课就是师生在结课时大声诵读相关课文,以朗朗书声结束课堂教学。

宁波市华贸外国语学校的成磊老师在执教《岳阳楼记》一文时,自己示范朗读,在结课环节对学生的语文学习进行了极好的引导。成老师以课文展示的人生三重境界启发学生背诵课文,“老师起个头,我们一起合作。面对这浩浩荡荡的洞庭湖,迁客骚人的‘以物喜,以己悲’显得那样狭隘,他们总是摆脱不了个人得失和外物好坏的牵绊,所以他们时而悲,时而喜。若夫……”学生开始背诵三、四段,背不出的朗读。接着成老师说“这种‘以物喜,以己悲’的情感是大多数人都有的,但不是范仲淹欣赏的,于是,他发出了一声长叹,提出更高的境界来勉励所有的人,嗟夫……”师生齐声背诵最后一段。《岳阳楼记》作为八年级下册的第二篇文言文,要求学生全文背诵。这对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如果无法很好地理解课文,感知作者旷达的胸怀,其背诵也只能是机械的。因此,在完成全文的讲解之后,成老师在结课环节选择用感染力极强的语言带领学生诵读,为学生的熟练背诵全文营造了良好的氛围。

三、以“写”结课

语文课堂不仅注重教会学生理解知识,更注重引导学生学会运用知识。在以“写”结课的课堂中,教师通过让学生课堂练笔或引进与课堂知识相关联的材料,促进学生将知识进行消化与迁移。其代表方式有同题仿写式结课、知识迁移式结课等。

(一)同题仿写式结课

教师既要引导学生了解文章主题,又要带领学生学习文章体裁。在结课环节中,教师安排学生进行与课文相同主题的仿写,即为同题仿写式结课。

语文特级教师吴丹青在执教《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一课时,运用启发性的语言在课堂最后几分钟带领学生进行同题仿写。“当年舒婷面对满目疮痍的祖国写下这首诗歌,三十多年过去了,我们的祖国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那么在你的眼中,我们祖国的形象是什么样的?如果学习舒婷选择表达自己内心情感的意象,你会选择什么意象?请同学们同题仿写,写一节或几句都可以。”吴老师在布置仿写任务时,提示学生依据时代变化,选择表达内心情感的意象。不仅可以使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还有助于学生掌握诗歌体裁,进行自由创作。吴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尊重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让学生能够在课堂末尾将所学所思进行书写表达。

(二)知识迁移式结课

教师引导学生在课程结尾部分将所學知识进行迁移拓展训练,即为知识迁移式结课。

语文特级教师余映潮在教授《老王》一课时,通过引导学生对“句”“段”品析来进行知识迁移。“今天给大家介绍的是一种扣词品析的方法 。扣‘词’品析,是一种美妙的研读方法。当然,也可以扣‘句’品析,也可以扣‘段’品析。给大家布置一个作业:如果你是小老师,能够发现《信客》中让学生‘扣’住并进行品析的一两个句子,那就非常了不起。”余老师的结课环节设计站在整篇课文的角度,以“扣”为主线,对文本进行赏析品读,从而形成了以点带面的效果。这也是余老师整节课想要传达给学生的重要的语文技能之一。学生不仅需要掌握语文知识,更为重要的是能够灵活运用知识。知识迁移式结课,让学生在新的文章中使用“扣词”研读法重温所学。

四、 以“说”结课

前面介绍的几类结课方法虽然都是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结课方式,但學生多为聆听者。在初中语文结课环节,教师可设计一些活跃课堂氛围、让学生主动发言并产生较深印象的结课活动。以“说”结课可以是讨论点评式、游戏表演式等带有趣味性的活动。

(一)讨论点评式结课

在语文结课环节,教师通过布置适当的学习任务,组织学生进行讨论,进而在师生合作中相互点评。这样的结课方法即为讨论点评式结课。

北京市大峪中学的张贺老师在执教《桃花源记》一课时,充分重视学生的所思所想,在结课环节设计师生共同讨论点评活动。“今天,我们入桃源,品词句,说理想,老师相信大家都有许多话要说。现在,请同学们谈一谈你们此时此刻的感受,说说你们对桃花源和陶渊明的理解。”学生纷纷积极发言,展示其课前准备的材料。这样的结课环节,抓住了学生对作者产生情感共鸣的时机,利用学习材料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同时,引导学生进行相互点评,展开辩论。多管齐下,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

(二)游戏表演式结课

经过一节课的紧张学习,在结课环节教师引导学生进行与本节课所学知识相关的游戏竞赛、模仿表演,即为游戏表演式结课。

语文高级教师周继英在执教《小石潭记》一课时,在课堂结尾阶段充分运用学生的表达欲望,要求每位学生担任小石潭的导游,写出导游词。“请同学们以导游的身份,从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两个方面,为游客介绍文中你最喜欢的一处景色。”学生在角色扮演活动中畅所欲言,课堂氛围变得热闹有序。游戏表演式结课在课堂结束前的几分钟,仍然紧紧吸引着学生的注意力,使语文学习变得丰富有趣,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巩固知识,提升能力。

语文学科具有综合性、包容性与开放性等特点,所以初中语文结课的方法也相对地呈现出多样性。从听说读写四个方面总结语文结课环节的方法,方便教师根据课堂实际需要恰当地进行选择,但结课方法并非仅局限于上述几种。在实际应用中,教师可根据不同的学情、不同的课文去进行精心设计与选择。相对于其他学科,语文学科的学习更能体现出知行意行相统一的过程。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结课的价值更加明显。教师可以运用多种结课方法,帮助学生理解知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深化其情感体验,让学生感受到语文课堂的魅力。

参考文献:

[1]余映潮.余映潮中学语文精品阅读课教学实录[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6.

[2]吴宜康.放大经典文言文教学中诵读的张力[J].语文教学之友,2019,(1).

[3]雷玲.中学语文名师教学艺术[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作者简介:张入心(1993—),女,浙江省杭州师范大学人文学院硕士研究生,主研方向为语文教育。

作者:张入心

上一篇:工科论文下一篇:沟通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