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班语言故事

2022-06-1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托班语言故事

用电影语言讲述科学故事

[摘 要]作为以艺术手法演绎科学、发挥科普作用的新兴电影形式,科普特效电影在表现形式与制作技术上区别于其他电影题材,但并未脱离电影艺术的本质。本文对科普特效电影的创作进行分析,主要从电影理论与思路、故事书写、视听效果三方面论述科普特效电影的创作意识与方法,提出用电影语言讲述科学故事的创作理念。

[关键词]科普特效电影 电影创作 电影语言 4D电影特效

[

科普特效电影是指围绕科学知识建构故事内容,以科普传播与教育为主要目的,同时结合了影院特效的现代电影形式,比如结合吹风、喷水、频闪、挠腿、泡泡、雪花等环境特效以及升降、捅背等座椅特效[1]的4D电影。其依赖先进的制作和放映技术,集中在科普场馆放映,兼具题材、制作技术和表现形式的独特性。

科普特效电影以电影形式对科学知识内容进行运化、加工和展现,其本质仍是电影艺术。创作者应从电影的角度出发,结合科普特效电影的艺术特性,以电影创作的理念与手法实现科普特效电影的内容表达和形式呈现。

一、起点:电影的理论认知与创作思路

(一)作为科学与艺术结合产物的电影

电影是一门由科学与艺术共同构成的现代综合性艺术,一切电影的艺术形式与内容都需由电影技术作为呈现的载体。于电影而言,科学与艺术本就是不可分割的两面。

科学在电影的诞生與发展过程中始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电影诞生与电、光学技术、摄影术等现代科技的发明与进步直接相关。1895年,卢米埃尔兄弟(Auguste Lumière,Louis Lumèire)在巴黎法国科技大会上首放影片《工厂大门》(Exiting the Factory)获得成功,电影作为一种记录客观世界、模拟现实的工具问世。随后,乔治·梅里爱(Georges Méliès)则重视创新并运用电影技术来改变现实,发明停机再拍、升降格拍摄、叠印法等多种技术手段,创建摄影棚,将魔术内容用于电影创作,从而形成独特的“银幕戏剧”电影美学,为电影故事片开创先河。120多年来,电影从默片时代进入有声时代,从黑白时代进入彩色时代,从胶片时代进入数字时代,如今更有立体声、3D与4D电影、高帧频等不同创作方式和表现形式的出现,这些变革无不源于科技的进步。科技的进步造就了电影艺术不断更迭、无限拓展的可能性,也同样推动了电影产业的迅速发展。

在众多电影题材中,科普特效电影始终表现出对科学的追求,科学与艺术在此形成了特别的结合形式。在内容层面,电影以其艺术性和直观性使科学幻想得以展开、落地和呈现,创作过程需要相关的科学理论作为支撑,作为创作成果的故事内容又构成对科学理论的幻想、反映和演示;在制作层面,技术手段是实现科普特效电影内容建构、视听奇观表达的根本途径,决定了电影内容将以何种形式展现。科普特效电影的艺术创作需涵盖严谨科学的故事运作机理和不断革新的制作技术手段,艺术性和科学性紧密相关。因而,科普特效电影的创作既要应用普遍的电影理论,又要根据其科学特性进行思维发散和方法革新。

(二)电影的多重创作特性

作为声画艺术的电影具有多重创作特性,在科普特效电影中发挥着特别的作用。

电影具有与生俱来的虚拟性,是艺术构想通过影像落实的产物。如今应用于电影制作的数字技术更是突破了摄影影像本体论的界定范畴,使创作者脱离传统的制作手法,想象力不再受限于拍摄条件,从而让无中生有地创造一个世界成为可能,科技手段的进步使电影的虚拟特性不断延展。依托科学理论与科学幻想的科普特效电影也正是建立在虚拟性的表达之上。

电影的直观性给予观众真实可信的视听感受,在观影过程中,电影通过视听信息和声画表象,满足观众的感官和心理需求,使观众接受影片内容并产生情感的认同。而科普特效电影的史前、太空、微观世界等具备解读性、奇观性的形象和场域,更是有赖于在电影创作中通过直观性的视听表达,建构可信度和艺术性并存的科学图景。

同时,制作和放映方式决定电影的内容与形式皆是动态的,由此赋予电影以运动性,包括人物行为、故事发展等归属于影像内容的活动与摄制影像的镜头本身的运动。运动性使电影叙事得以成立,能够更好地表现人物多样的行为形态、多变的个性、活跃的心理活动,随叙事时间的延伸呈现故事发展和人物命运,也是科普特效电影最为突出的表现特征。

(三)科普特效电影的电影性

“电影应该是电影的。”[2]于科普特效电影的创作而言,在明确电影理论的前提下充分认识其电影性、遵从电影的创作手法应当是首要的考量。

在故事层面,电影性要求使用电影的剧作手法,以戏剧剧作结构来构建故事,在符合电影叙事法则的同时,让故事内容更加生动有趣,不断探寻科普特效电影故事广阔的可能性。此外,科普特效电影时长相对较短,通常片长在30分钟左右,需要提升电影代入感,在短时间内抓住观众的注意力,因而对故事的可看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视听层面,要以电影语言展现故事内容、塑造电影艺术形态。电影语言是由画面与声音以一定形式和技巧构成的艺术语言。其中,蒙太奇标志着电影作为艺术的诞生,因为,它把电影与简单的活动照片真正地区分开来,使其终于成为一种语言[3]。蒙太奇是电影语言中最重要、最独特的部分,它让电影时空的艺术表达更加自由,为科普特效电影营造奇幻、动态、陌生化的场景提供了无限可能。如4D电影《剑齿王朝》通过蒙太奇手法进行时空的跳转拼接,在极短的文本时间内创建了较长的故事时间,即在20分钟的文本时间里演绎了两只剑齿虎的一生,甚至描绘出剑齿虎消亡的数千年历程。

科普特效电影的创作应围绕其电影性展开,电影的剧作和电影的语言是科普特效电影创作的两面。

二、根本:科学性、观赏性的故事书写

(一)科学知识为纲

科学知识内容是科普特效电影故事书写的前提。科普特效电影的科学性无疑是电影故事的核心成分,也是电影最终作为载体实现科普传播价值的主要内容,需要创作者秉持尊重科学的态度进行知识汲取和故事创想。

1.夯实科学基础

科普特效电影的题材决定其必须以科学为基础。在创作中,电影内容离不开对科学理论与知识的获取、整合与运用,离不开对科学性内容的深入挖掘。故事的逻辑线索和想象发挥都需要严格遵循科学规律。

创作科普特效电影,首先应秉持严谨的创作态度,在前期知识的收集、筛选与整合工作上做足学问,以保证电影故事的科学性。作为科普题材的影片,其知识内容应该是精准、明晰且具备一定深度的,甚至带有预见性,任何偏离甚至违背常识胡编乱造的所谓“创作”都不可取。科学的视角对艺术创作提出严谨性的要求,有明确科学依据的内容方能保证电影质量。有深度、有条理、有启发性的科学知识则是科普特效电影的应用价值所在。

2.合理艺术创想

以科学知识为纲,影片艺术创想的合理性同样重要。作为基础的科学内容需要通过合理的艺术形式呈现,如果说坚实的科学基础是书写科学性故事的第一步,那么如何在兼顾艺术性的前提下高效、完整地呈现、传达知识内容则是接下来的创作重点。科普特效电影的艺术创作围绕科学内容进行,发挥想象力的过程既不能脱离主要的科学知识和相关的科学规律、常识,又要考虑如何谋求最优的表现形式。艺术创想服务于科学内容的输出,同时也决定了科学知识接受的方式。这就要求创作者从科学逻辑和艺术审视的双重角度出发,设计知识概念有效输出的、表意清晰而生动有趣的故事内容,引导观众同时进行理性的知识吸收和感性的情感认同。

(二)电影叙事为本

毫无疑问,电影是叙事性的,通过动态的视听呈现来讲述故事。克里斯蒂安·麦茨(Christian Metz)认为叙事是“一个完成的话语,来自于将一个时间性的事件段落非现实化”[4]22。叙事与现实存在着相互对立的关系,使得创作者不受现实拘束的想象得以落实和表达。于科普特效电影而言,上至星空寰宇,下至微粒尘埃,电影中的一景一物无不通过想象力来创造和呈现。叙事则天然且极大支持了以想象力为核心驱动的电影内容创作。“虚构的世界一定程度上是一个心理的世界,具有自身的规则……叙事可以超越‘纪录性’,有意或无意地倾向于建构一种我们以上定义的虚构世界。”[4]44, 46叙事是创作者发挥想象力的主要途径,它指向被主观创造的时空,因而基于想象的时空对科普特效电影的必要性,可以认为,叙事是科普特效电影的创作根本,虚构的、属于故事的世界则是其核心产物。

叙事关注故事内容及其呈现方式,科普特效电影要以电影的剧作手法来构思和讲述故事,并且由于题材对呈现视觉奇观、扩充感官体验的倾向,重点在故事的观赏性层面提出要求,具体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实现。

1.以戏剧冲突保证电影故事性

所谓戏剧性,就是通过冲突来展开剧情、刻画人物,借以吸引观众,实现其艺术效果和审美作用的特性,没有冲突就没有戏剧[5]。戏剧冲突同样是形成电影故事性的重要因素。在电影的故事建构中,戏剧冲突有力地推动着情节的发展,促使人物做出转变与行动,是故事片叙事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如果缺失对戏剧冲突的考量和设计,人物不再衡量理想状态与现实世界的差别,其意志力和能力不再被激发,行为动机不再产生,电影故事将会失去故事的价值转向,观众的观影过程同样会缺乏情感的起伏。此外,戏剧冲突因素对叙事结构与节奏也发挥着调节作用。

戏剧冲突可以存在于角色与自然、角色与角色之间,也可以源于角色自身的心理。这些冲突并非孤立存在,它们通常是综合体现的。科普特效电影的故事中,如何设计戏剧冲突往往是更为重要的议题。要在较短的文本时间内激发一系列关联的戏剧冲突,以足够的推动力促进人物行动和事件发生,使观众迅速注意故事本身并产生兴趣,跟随以戏剧冲突为拐点而不断更新的主人公轨迹,领略奇特的科学图景。以《重返二叠纪》为例,影片通过叙述帆螈班戈的几番遇险,刻画出其完整的生命历程,故事冲突主要来自班戈对生的渴望和不间断的死亡威胁。影片中,班戈先后在鱼类、巨脉蜻蜓、笠头螈、长脸螈等动物的扑食下死里逃生,在物竞天择的自然法则中逐渐强大,拥有了健壮的体魄和美好的爱情,而最终又死于锯齿螈、旋齿鲨之口。惊心动魄的捕食情节使以生态图景为主要内容的影片具备了较强的故事性,观众在跟随班戈冒险的同时,也对二叠纪时代帆螈的生存方式与状况有了更为全面的认知。

2.以故事背景明确叙事时空

故事背景对故事内容的时代、期限、地点进行全方位设定,划定了故事发展的可能性,决定了戏剧冲突在什么层面展开,引导并确定了观众的思维起点。故事背景确定了叙事时空,为电影形成一个完整的、源于想象力的虚构世界,为观众展示蕴含科学机理的视觉奇观。

故事背景既可以宏大也可以微观,故事的格局、电影叙事的主体决定了故事背景的体量和介入的视点,从而明确叙事时空的形态,构成作品总体的审美风格。聚焦于恐龙和细菌的影片有着不同的故事背景,前者的故事时间跨度通常长于后者,前者开放式的自然空间与后者封闭、探索式的微观世界也会以截然不同的方式呈现。

科普特效电影的故事背景设置需要精细和周密。除去特效电影对影像内容的质量要求,在电影艺术创作的层面,故事的时空也建立在完整的故事背景上,它为事件发展和人物行为提供了“基点”。如《重返二叠纪》以2.7亿年前帆螈这一物种的繁衍为背景,聚焦于几类相关动物的具体生存特征,集中设计了空中—湖泊(水面、水底)—陆地的流动性空间。此外,科普特效电影的故事背景还涉及科学知识的合理性架构,因为明确叙事时空同样是科学知识通过藝术表达外化和具象的过程。

3.以角色塑造提亮故事色彩

角色是重要的叙事元素。角色形象关联、契合故事背景,二者又共同形成影片的叙事基调。角色的出生环境、生活际遇都会让其形成独特的性格,而性格会外化于表情、动作、语言,体现在其对事物的反应、态度、价值取向等诸多方面,对角色的刻画应时刻映射其内在性格特征。在影片《剑齿王朝》中,作为主要角色的两只剑齿虎,虽然是兄弟关系,却因性格的差异设计产生了明显的形象区分,导致它们的行为方式、面临突发情况的态度反应都有所差别。

突出角色自身的特色也能为影片增加亮点。《重返二叠纪》中,帆螈在水汽蒸腾的岸边逆光的效果(见图1),画面很凄美,和影片的主题也很契合。

角色的形象、行为以及角色间关系极大程度上决定了故事内容和节奏,生动丰满、性格鲜明的角色更容易拉近距离,激发观众的心理认同,使之与人物命运产生共鸣,并且让故事变得更为明快。角色形象塑造应避免无差别、脸谱化和过度的功能性,追求角色的立体感、真实感和可信度,在经验和模板的基础上发掘特性和全新的角色刻画范式,细化和完善角色前传,赋予角色以独特的灵魂。

三、建构:电影语言的视听效果营造

(一)聚焦视觉表达

随着电影制作技术的发展和观众审美水平的提升,影片的视觉效果受到空前重视,越来越多的电影依靠视觉取胜。科普特效电影尤其如此,然而真正决胜于影像呈现的并非作为外在因素的画面制作技术。从电影理论的角度,这种呈现效果建立在视觉语言的基础上,这种强调本质上是“回归电影视觉语言”的需求。

电影视觉语言以电影画面为载体,直接作用于人的视觉系统,是电影语言的主要构成,对电影艺术形态和美学风格的形成起到决定性作用。电影的视觉语言并没有严格的语言规范或标准,但在镜头运用、画面构图、色彩搭配等方面仍有一些基本规则[6]。这些视觉语言的构成元素对应着科普特效电影的不同表现层面,创作者应该结合基本规则与电影题材特征,纯熟运用电影制作技巧,设计意味明确的、艺术表现力强的、完整的视觉语言体系。

1.画面设计与视觉感染力

科普特效电影尤其重视宏大或精细的、奇观场景的构想与呈现,而如何增强视觉感染力一直是电影创作中的一道难题。

影片的视觉风格和整体质感主要来自画面,从色彩设计、光影造型、画面透视、镜头运动等多个维度影响影片视觉感染力的产生。其中,色彩主要作用于氛围渲染和环境烘托,使画面丰富、生动,同时也影响着影片意蕴的表达。趋于明朗的暖色调、压抑的冷色调会塑造出迥然不同的物理世界和精神世界,调动观众不同的视觉感受。光影造型源于光线运用,涉及光源布置、光影变化,提升环境的层次感与真实感。造型直接决定了场景的形态,丰富的视觉符号在各自发挥表意和审美功能的同时,也构成了影片统一的视觉基调,因而要在根据科普特效电影特定的故事背景之上设计视觉元素与风格。透视则是利用人类视觉系统制造的物体体积感与空间纵深感,要求合理性与适当的表现力。此外,电影镜头决定了画面的表现形式,远近景镜头的结合多用在宏大场景和景观细节的全面展现,运动镜头则为观众带来置身其中的神奇视觉体验。

仍以《剑齿王朝》为例,影片注重通过画面设计来呈现独特的视觉效果:用色调的冷暖交替反映两只剑齿虎的处境,如两兄弟自在嬉闹时的暖色调与巨鬣狗占领家园时的幽冷阴暗形成鲜明对比;以光影的明暗与方向变化展现丰富的草原生存图景;在造型和透视上,基于还原真实自然环境的原则,影片追求场景和道具在形态和比例上的写实,着重营造剑齿虎生存空间的粗犷与苍茫之感;在镜头调度上,主要采用远景镜头呈现开阔的空间环境,用推镜头聚焦于动物的具体行动、制造运动感,提升观影趣味。同样在《重返二叠纪》中,水底的阴郁压抑、岸边的和煦温暖、天空的蔚蓝辽阔(见图2),不但为影片提供了很好的表现空间,也预示着帆螈家族命运的必然。

2.镜头、表演与视觉张力

科普特效电影追求影像的表现张力,以带给观众震撼的视觉享受。画面的视觉张力首先来自镜头的设计和处理,创作者可以通过蒙太奇手法实现对镜头节奏的把控。在一部影片中,镜头与镜头、场面与场面、段落与段落之间,都存在着蒙太奇,它甚至还出现在单个镜头中[7]198,创作中均可通过镜头的有机组接调整影片的节奏,刺激观感。视觉张力同时依靠角色表演,特别是运动的冲击力来增强,这一环节是对创作者动画技巧的考验,比如预备、拉伸、缓冲的必要动作,又如《剑齿王朝》中剑齿虎跳起落地,脚部的变形、肌肉毛发的变化,以及地面上草和尘土飞扬等一系列细节。角色的一举一动及其连锁反应,都是通过刻画运动冲击力增强影片视觉张力的有效手段,同时也保证了物理空间的真实质感,使角色不会轻飘飘如同浮在空中,破坏观众的观影体验。

(二)结合电影声音

声音扩展了电影艺术的感官范畴,搭建电影的听觉感受,形成电影的听觉语言。“听觉的加入开创了苏联导演谢尔盖·爱森斯坦(Sergei Eisenstein)所谓‘感官合成’的可能性——制造单节奏或表达特性来整合听觉与视觉。”[7]306电影声音与画面以不同关系和结合方式共同构成电影语言,同样地,科普特效电影的影像表达除了重视视觉效果外,也将声音作为其电影语言的重要组成。

电影声音主要包括人声、音乐与音效三种形式,在创作者特定的选择与组合之下发挥渲染氛围、抒发情感、直接参与叙事、引導观众心理活动等功能。科普特效电影尤其注重设计与使用音乐和音效,以丰富和细化影像表达。

声音在科普特效电影中对空间塑造起着重要的作用。多层次的声音设计能给观众带来复合的空间。《剑齿王朝》开头部分秃鹫的鸣叫先从画外传来,营造出一个空旷的画外空间。随着镜头拉开,一个广袤的稀树大草原展现在观众面前。随后的风声、剑齿虎的呼吸声、镜头运动的特效声,多层次的声音设计进一步增强了空间的透视感和立体感,对影片环境的渲染以及角色的塑造都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充分发挥声音形象的作用,将现实中的声音和非现实的声音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是电影创作中的一个重要手段,它能给观众提供层次丰富、张弛有度的音效空间,并能丰富银幕形象、增强影片的艺术效果。

(三)拓展感官效果——4D电影特效设置

“电影语言的这种新陈代谢过程, 比任何其他一种艺术都更激烈。”[8]电影制作技术、理念的发展推动表现形式的快速革新,于科普特效电影这一依托特定放映场所、具备特殊呈现形态的电影类别而言更是如此。区别于其他题材,科普特效电影的放映空间基于银幕却又超出银幕本身,通过4D电影特效等技术手段在电影的视听语言之外拓展更为丰富的感官效果,寻求基于触觉的、全新的感官体验。

4D电影特效是科技发展与电影艺术形态的更新的产物,创作者应将其作为电影语言的扩展,纳入电影创作的规律之中。作为辅助感官效果,4D电影特效存在于银幕之外,却与银幕形成远程的紧密关联,以影像为基础才能发挥作用。因而特效的设置同样要围绕影片的视听语言内容和特性,合理设计与选择对应节点上特效的类别和属性,如常见的座椅剧烈摇晃震动、喷水、吹风等,配合视听内容和故事情节会产生各种不可替代的效果。

这里存在一个分寸感和时机把握的问题。科普特效电影受众大多是青少年甚至是低幼儿童,过于强烈的感官刺激会产生一些不良影响,这就要求创作者在4D特效设置的时候要掌握好分寸感,适可而止的特效能为影片增加辅助效果,加强影片的代入感。切不可纯粹为了追求感官刺激而不择手段“吓唬”观众,这违背了拍摄4D特效电影的初衷。

影片中特效时机的把握则更是对创作者艺术感觉,或者说“讲故事”能力的考验。好的特效设置要寻找一个恰当的时机,这取决于影片的剧情节奏、情绪积累以及观众的心理感受度。这里并没有关于“到底是放在当观众的情绪开始绷紧的时候还是放在情绪开始放松的时候”的严格标准,而应以出其不意为目的。比如影片会“声东击西”“欲上先下”,在主要特效点出现之前,先用一个其他的因素来吸引观众的注意力,然后在观众意想不到的地方释放出真正的特效点,效果就会事半功倍。特效的设置实际上是在影片艺术节奏和观众心理节奏之间形成的一种博弈,是电影语言与观众心理活动一种有效的互动。

四、结语

科普特效电影的创作应强调其作为电影艺术应有的电影意识与方法。它要求创作者以电影的理论与思路为创作起点,以具备科学性的、属于电影的故事为根本,以电影语言实现视听呈现并指导4D特效的设置,结合科普特效电影在制作与呈现、内容与形式方面的特性,用想象力勾勒理性真实而多彩奇妙的科学世界,用电影艺术传达科学真理。总体来看,创作科普特效电影应聚焦于影片的两个主要构成——电影内容和电影形式,用电影语言讲科学故事,兼顾科普特效电影的科学内涵与艺术表达。

参考文献

[1]李云海.简议特效电影的科普作用[J].科协论坛,2016(12):35-37.

[2]钟惦棐.中国电影美学的理论和实践——电影评论家钟惦棐答本刊记者[J]. 瞭望周刊,1984(23):46-47.

[3]安德烈·巴赞.电影是什么[M].崔君衍,译.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7.

[4]安德烈·戈德罗,弗朗索瓦·若斯特.什么是电影叙事学[M].刘云舟,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5]彭吉象.艺术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6]周斌.論电影语言与电影修辞[J].修辞学习,2004(01):20-26.

[7]大卫·波德维尔,克里斯汀·汤普森.电影艺术形式与风格[M].曾伟祯,译.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8.

[8]张暖忻,李陀.谈电影语言的现代化[J].电影艺术,1979(03):40-52.

Telling Scientific Stories in Movie Language:Research on the Creation of Science Special Effect Movies

Chen Zhihong Cao Xuechun

(Shanghai Film Academy,Shanghai University,Shanghai 200444)

CLC Numbers:J904 Document Code:A DOI:10.19957/j.cnki.kpczpl.2021.01.001

作者:陈志宏 曹雪纯

第2篇:中国故事广播有声语言艺术创作思考

【摘要】在中国故事广播中,有声语言的多元化艺术表现形式是其创作的重要途径。有声语言的创作主体在对作品文字进行还原的过程中,要拥有足够专业和扎实的语言文字表达功底,以及丰富的语言感染力和渗透力。为了促进我国故事广播有声语言艺术创作更高质量的发展,我们应创建一个符合新时代现代文化发展特色的有声文化大环境,从演播内容和演播手法两方面进行有效创作,在故事这个客体的基础上实现有声语言艺术创作的多元性。

【关键词】中国故事广播;有声语言艺术;创作现状;思考

在中国故事广播成立的十几年间,广播内容不断丰富,从最初的单一化小说连播内容类型逐渐发展成集小说、诗歌、广播剧、生活故事、经历、心得、新闻、专题故事和法律故事等多样化内容于一体的类型。在有声语言艺术的创作方面,传播主体质量的下降,给中国故事广播有声语言艺术的发展带来挑战。

一、有声语言艺术创作的几点困惑

1.长篇演播人员亟待培养

在我国故事广播的众多节目中,长篇演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从故事广播开始兴起到目前,我国诞生了很多具有独特声音特色和艺术风格的演播艺术家,如曹灿、王刚、瞿弦和等。但从目前的演播发展现状来看,过去那种演播艺术家辈出、演播行业百花齐放的繁荣发展局面已不在。以我国流传甚广的传统评书演播来说,老一辈的评书演播艺术家逐渐老去,2018年,单田芳老艺术家的去世更是评书演播界的一大损失。近年来,我国广播演播界虽然也有一些新的作品出现,但是能算得上精品的并不多。尤其在长篇演播中,优秀人才的缺乏导致高质量作品的缺乏。因此,强化对有关长篇演播人才的专业培养非常有必要。

在培养发展不同人才的同时,相关部门应注意当前有声语言艺术创作涉及的模块很多,不仅有单纯的演播,而且有广告配音、纪录片或者专题片的解说等。相比传统的小说演播、故事演播形式,配音和解说的创作人收入更高。这也导致很多才华横溢的优秀演播人员逐渐放弃小说和故事演播,转行其他。

2.语言表现功力亟须提升

在我国小说连播、演播的繁盛时期,很多演播功底扎实深厚的专业演播家充分彰显有声语言艺术。这些艺术家能在讲故事时演播并重,对故事中人物语言以及整个故事的叙述结构都有深刻理解,表现了浓厚的故事和声音艺术感染力。随着文娱范围的不断扩展,我国新时代的演播创作者们能够站在新的发展层面改变传统单一的发展观念,并充分融合现代影视、相声、小品以及从国外引进的动漫等多种不同艺术类型进行演播创新,使新时期的长篇演播表现形式、呈现风格等都向多元化方向发展。但是,新一代工作者相比过去的前辈在语言功力上则稍显不足。一些有声语言艺术创作者在艺术创作中过分注重演绎,对故事人物的语言以过于夸张的方式表达,忽略听众对语言的接受节奏;一些有声语言艺术创作者在演播期间不仅没有借助故事结构进行情节的有序推进,而且表达技巧欠缺、节奏感不强,很难吸引听众的注意力。

故事广播的有声语言艺术创作都必须基于对故事文字和语言声音的二次创新,需要演播者在有效结合原文的过程中,将各种文字通过自身语言的叙事功底和感染力进行贴切表达。无论是故事广播中的演播人员,还是节目的主持人,都有必要在自身专业和语言上下功夫,更好地拓宽听众的思维想象空间,带给听众美好的听觉享受。

3.广播规范化意识必须加强

在故事广播有声语言艺术的创作过程中,高质量的备稿是一项重要工作。这一传统习惯是老一辈有声语言艺术创作演播者留下来的。但是在当前的文字音声化创作環境中,很多故事广播节目逐渐从录播方式转为直播方式,播出有时就会出现多种失误情况,如读错音、断句不合理等。为了达到高质量的节目效果,媒体工作人员应加强对语言类、广播类节目的文字规范化。这不仅是故事广播有声语言艺术专业性的需要,而且是负责任的体现。有声语言艺术创作者作为节目的重要主体,应不断强化自身声音标准,促进语言的规范化发展。

二、基于有声语言艺术创作现状的几点思考

1.有声和有效

(1)有声

有声语言艺术创作者在工作中要通过其声音的特点和不同的演播形式、风格尽可能地抓住听众的心,让他们继续收听下去。这是对演播者专业声音、独特音色、演播形式和风格的硬性考验。因此,我们强调语言艺术创作的有声,不仅是要求演播者要选择最适合节目的声音,而且要求演播者对自身声音进行高质量调控。这样的有声准备能为不同的节目制定合适的演播声音,也是演播者专业创作的表现。

(2)有效

声音艺术创作的有效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演播者的演播手法必须有效。专业的演播者只有发出好的声音,才能抓住读者的耳朵。这既是演播者专业备稿工作的高效体现,也是其对创作技巧高质量使用的体现。演播者能够通过对故事的仔细阅读深入体会并充分理解故事中人物的性格、语言表现以及故事框架结构,对节目的演播有充分把握,从而在演播过程中将声音以灵活多变的层次进行表现。此外,广播节目常常需要一定的配乐进行气氛烘托,如果演播者对音乐选择不当,则会对声音艺术创作的有效性造成消极影响。第二,有声语言作品的内容必须保证有效。不同的演播者具有不同的题材表现优势,不是每位演播者都适合所有题材的作品。我们经常在听广播时发现某位主持人在表现A类题材的故事时能充分展现自身能力,节目演播精彩,但是如果让他主持B类型的节目,听众有可能就会觉得很别扭。这种问题基本上是因为演播者选择的演播内容不合适。因此,演播者有必要专注于自身擅长的演播领域,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一定程度创新,保证演播故事内容的有效性。

2.本体的回归和客体的张扬

(1)本体的回归

在故事广播节目的演播过程中,不同类型的故事常常通过演播者以叙事性的方式进行表现。一个精彩的故事不仅需要独特而鲜明的主题,而且还需要各种具有因果联系的精彩情节或者事件。因此,演播者在讲述故事的过程中不仅要注意对故事进行技巧性描述,而且要通过独特的表达方式将各种情节生动连贯地进行表现。以上这些工作都需要通过故事演播者的声音来完成。因此,笔者强调的注重本体的回归指的是对有声语言艺术创作中的最根本要素——主题、情节和内容的准确把握。

虽然以广播形式呈现的各种故事没有以影视剧通过银幕呈现的场景那样直观,但是正是故事广播的这种间接性场景,才能将其优势更加突出地进行表现。故事广播的优势就是能为听众提供更加广阔的想象空间。相比银幕中既能看到动画、又能听见声音的这种信息传播方式,广播故事以其特殊的开放性思维和无限的想象空间引导听众将听到的信息更加多元化地解码并理解。这样的信息处理方式能对人们信息的领悟潜能和理解深度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在只有声音的故事广播场景中,声音便成为引导人们思考和想象的唯一灯塔。听众可以通过声音展开自己的想象,在脑海中形成比电视场景中更加丰富的画面。因此,有声语言艺术的创作要更充分强调和彰显广播的本体回归特点。

(2)客体的张扬

在故事广播的有声语言创作中,客体主要指故事内容的依据。故事是有声语言艺术创作者在节目创作中的关键解读对象。当前,故事广播的选材不仅包括传统的叙事性纯文学题材故事,而且包括以人们生活中出现的各种各样事件作为题材的内容。也就是说,故事广播的取材范围不断扩大和丰富。故事广播应强化对这种题材创新方面的重视,积极结合与听众生活相关的各种事件,对其进行更加深入、社会化的解读,通过演播者声情并茂的描述实现与听众之间的共鸣。这种多元化的客体选择能够更好地引起听众的收听热情,并在此基础上促进故事广播有声语言艺术创作的多元化发展。

3.行业标准的引领和建立

中国故事广播的发展历史并不长,故事广播在未来要更好地发展,有必要强化故事广播有声语言艺术在该领域的标杆作用。如今,随着网络的快速发展,各种新型媒体纷纷涌现。比如,有声读物近几年在我国发展速度非常快,已有不少地方建立有声图书馆,其涵盖评书、小说、相声和戏曲等各种内容,能为听众提供较为全面的收听服务。然而,一些客观原因导致我国网络整体监管能力有限,版权问题面临严重考验,书目体系不健全,专业化的演播人才不足和现代化的录音装备缺乏,有声图书馆的整体质量有待进一步提升。

从上述我们可以看出,要提升有声图书馆的质量,除了国家对建设体系的不断完善,最重要的是要从书目质量和声音质量两个方面进行提升。我们既要选择高质量的有声读物,也要选择具有专业水平的有声语言艺术创作者。基于我国文化的不断发展,有声语言艺术创作应该不断强化对作品演播的专业能力,充分借鉴过去诸多演播艺术大家的经验,逐渐形成较为完整的有声语言艺术创作作品、有声读物的专业评价体系,通过各种优质资源的有效整合促进有声语言艺术创作能力的不断提升。

我国的故事广播有很好的发展基础,在现代化多媒体发展时代,我们应不断汲取前辈作品中的艺术智慧和营养,在专注声音创作的基础上强化故事广播的声音特色,并通过对不同听众收听需求的调查和分析,有针对性地进行有声语言艺术创作和创新,以更加细化和丰富的节目内容吸引更多听众。同时,在新的市场发展中,故事广播还应不断创新发展,开发出更好的广播节目,不断扩大有声语言艺术的创作市场,将故事广播的价值更加广泛多样地传播出去。

参考文献

[1]曾志华.中国故事广播频率有声语言艺术创作现状与思考[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6(1):93-97.

[2]林阳,温凡星.讲好中国故事,助力乡村振兴——关于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广《乡土乡情》的叙事研究[J].中国广播,2019(11):77—80.

[3]周祚臣.线上儿童有声读物语言艺术创作及传播[D].长春:吉林艺术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19.

[4]朱慧.论有声语言艺术传播的节奏控制[J].音乐生活,2018(4):75-76.

[5]王乐.淺议主持意识在播音艺术创作中的主导作用[J].传播与版权,2014(4):67-68.

[6]董晓琳.论播音员主持人语言美学风格[D].成都:四川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7]马海霞.广播电视有声语言的营销性探究[J].闽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1):131-134.

[8]邬宵蕾.浅论广播电台有声读物的生存空间[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5.

[9]陈卓.中国传统文化的有声语言艺术演出创作主体的观念意识及文化态度[J].中国文艺家,2017(3).

[10]张春波.对播音主持语言艺术创新的思考[J].魅力中国,2014(24):273.

[11]张颂.语言和谐艺术论:广播电视语言传播的品位与导向[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

[12]邢质斌.播音——有声语言的艺术再创造[J].现代传播,1998(5):53-54.

作者:刘媛媛

第3篇:托班墙饰例说

托班孩子正处在一个以自我为中心的阶段,他们常常只关注自己的活动,对外界的环境变化熟视无睹。教师怎样通过环境来吸引托班孩子自然地参与主题教育活动呢?经过实践,我摸索出了一些托班墻饰的特点。

●美丽的烟花——帮助宝宝保留美好的记忆

托班孩子喜欢重复看熟悉的东西。利用孩子的这一特点,我们就在墙饰中重现孩子开展过的教育活动内容,让他们在产生亲切感的同时获得新经验。例如在“噼里啪啦迎新年”的主题活动中,我们开展了亲子活动——和爸爸妈妈一起放烟花。活动开展后的一段时间里,我们只要一提到放烟花,孩子们就异常兴奋。为了帮助孩子留住这段美好的记忆,我们精心设计了“美丽的烟花”主题墙,以兔子、老鼠、猴子、狐狸等小动物作为主角,用燃放过的不同外形、色彩的烟花外壳做底座,用弯头吸管创造性地表现各种烟花造型:有的像花,有的像喷泉,有的像太阳,有的像伞,有的像龙卷风。我们引导孩子回忆烟花燃放的形态,鼓励孩子用动作、语言表现烟花燃放时的形态。

●娃娃洗洗洗——让宝宝过把瘾

托班孩子的课程内容多为生活性的内容,所以托班环境创设的主题可以选择相应的生活内容。如,夏天到了,家长们反映孩子不愿洗头,怕洗发露渗进眼睛。于是,我们就结合“洗洗洗”的主题创设了具有浓郁家庭氛围的环境:有可以开闭的窗户;有轻柔的纱幔;有用肥皂盒装饰的洗澡间,可爱的小猪拿着香喷喷的肥皂正准备洗澡呢!地下铺着软软的垫子,大大的澡盆里放着毛茸茸的小动物玩具,旁边还有洗发液、沐浴液和毛毛球。温馨的墙饰、熟悉的洗浴用具立刻吸引了孩子的眼球。当我们问“谁来为澡盆里的小动物洗澡”时,孩子们争先恐后地举起了小手。通过观看教师的示范、学习相应的儿歌等,孩子们学会了给小动物洗澡,也明白了能干的宝宝每天都要洗头洗澡。从此,我们每天都能看到孩子们拿着毛毛球给小动物洗头、洗澡,孩子们不仅有了练习的机会,还满足了自己洗头洗澡的愿望。

●天线宝宝屋——给宝宝可以操作的“房子”

对托班孩子来说,情境性的环境更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愿望,因此我们在布置墙饰时尽可能地将材料放置在某一个情境中,让孩子有身临其境的感受,促使孩子主动地参与活动。如,在“响瓶玩玩”的主题活动中,我们以“天线宝宝”为背景,让四个天线宝宝各抱一个用大牛奶纸箱或大油桶做成的轨道“漏斗”,内设不同运动线路,漏斗下面放着用大牛奶盒做的容器,里面装有黄豆。孩子们只要舀一勺黄豆倒进漏斗的入口,黄豆就会像坐弯道滑梯一样从出口“流”下来。对此,孩子们十分惊奇,他们不断重复这一动作,乐此不疲。一段时间后,我们将黄豆换成米粒、花生等,让孩子在反复操作的过程中感受黄豆、米粒、花生滑落时的声音变化和速度变化。

通过实践,我们体会到托班墙饰具有以下特点:

1.墙饰要具有操作的功能。托班孩子是在摆弄具体物体或直接感知具体事物时进行思维的,因此,我们应该让墙饰具有可操作功能,让孩子在直接与墙饰互动的过程中学习。如,在“可爱的小脚丫”主题活动中,我们将主题墙布置成“宝宝鞋屋”,将孩子们不同时期、各个季节穿的鞋子收集起来,洗干净,开展“给鞋子找朋友”的配对游戏。孩子们欣赏着、摆弄着,当找到两只一模一样的鞋子时,他们就可以将鞋子挂到两只超大的长筒靴上。这不仅可以让孩子学习比较大小,还有助于发展孩子的匹配、对应等能力。

2.墙饰形象要可爱。托班孩子喜欢柔软的物体、拟人化的形象,因此,制作墙饰的材料一般选择塑泡、布、海绵等柔软的材料,每个主题墙饰中都要有人物形象或拟人化形象,以激发孩子的操作欲望。如,在“香香的饼干”主题活动中,我们将主题墙布置成“饼干娃娃”,用塑泡做成各种形状的饼干宝宝的头和四肢,用废旧油桶做饼干宝宝的身体。可爱的饼干宝宝吸引着孩子主动去喂它们吃饼干,他们边喂边说“圆娃娃吃圆饼干”等。通过操作,孩子们逐步能分辨三角形、正方形、圆形等图形。

3.墙饰主题要突出。太过复杂的环境往往会分散托班孩子的注意力,不利于孩子专注学习某一事物。因此,每个墙饰的主题要突出,一般我们只设计一个内容。如:“娃娃洗洗洗”是让孩子在给小动物、小娃娃洗澡的过程中产生爱洗澡的情感,“宝宝鞋屋”是让孩子匹配鞋子,“天线宝宝屋”是让孩子玩豆子,“饼干娃娃”是让孩子按几何形状给相应形状的饼干娃娃喂饼干,等等。

作者:王树芳

第4篇:托班故事教案 语言

托班故事教案:有梦想的小黑猫

活动目标:听完故事能说出自己长大以后的梦想。通过探讨让幼儿明白故事寓意。 活动准备《小黑猫的梦想》黑色的猫一个 活动过程

一、黑色的猫

1、快看!有只黑色的是什么啊?

2、原来是只黑色的小猫。

3、小猫来是想告诉我们什么那?

二、听《小黑猫的梦想》

1、同学们说完梦想,老师让小黑猫说说梦想……

2、小黑猫的梦想被嘲笑了……

3、小黑猫和同学们长大以后,同学们都完成了梦想……

4、小黑猫没完成梦想,但没人敢笑它,小黑猫用自己挣得钱,帮助了很多人……

三、探讨内容

1、小黑猫的梦想是什么啊?

2、小黑猫完成梦想没啊?

3、没完成梦想的小黑猫,为什么没人敢嘲笑它啊?

4、小黑猫做了什么好事?

四、小结

1、故事讲了什么寓意?

2、我们的梦想是什么? 活动结束

托班故事教案:狐狸帮蜜蜂看家

活动目标:明白不可以轻易的就让人帮忙看家。不能随便的就相信别人所说的话。 活动准备《狐狸和蜜蜂》《小蜜蜂》儿歌

活动过程

一、讲《狐狸和蜜蜂》

1、狐狸想吃蜜蜂家的蜂蜜,就在蜜蜂家门口等着,看着蜜蜂要出门……

2、狐狸和蜜蜂聊天,蜜蜂工作没人看家和照顾孩子,狐狸听见就要帮蜜蜂看家……

3、蜜蜂不知道狐狸的想法,高兴的同意了让狐狸棒的看家,蜜蜂飞去工作了,狐狸进了蜜蜂的家,开始吃蜂蜜……

4、等蜜蜂回来以后发现蜂蜜都没了,就去找狐狸理论去,蜜蜂理论不过狐狸,只能回家了……

二、故事大义

1、狐狸想吃蜜蜂加的蜂蜜,才会主动帮蜜蜂看家的那。

2、蜜蜂答应后飞去采蜜了,狐狸的阴谋得逞了,就进了蜜蜂家了。

3、狐狸进蜜蜂家就是为了吃蜂蜜,吃完了就走了。

4、蜜蜂发现蜂蜜被狐狸吃光了,就找狐狸算账去了,蜜蜂讲论不过狐狸,就回家了。

三、小结

1、小朋友故事听懂了吗?

2、谁能给老师表演一下,狐狸和蜜蜂的情感?

3、我们千万不要学蜜蜂轻易的就让狐狸帮看家,也不要太相信别人。

4、唱《小蜜蜂》儿歌。

活动结束

托班故事教案 小鸭子的优点

活动过程

一、《小鸭子的美丽》故事

1、白鸽为什么嘲笑小鸭子啊?

2、鸭妈妈怎么回答小鸭子的问题啊?

3、小鸭子发现了自己的什么优点啊?

二、理解故事

1、白鸽认为小鸭子长的丑才嘲笑它的。

2、鸭妈妈告诉小鸭子告诉我们身上长的都是有用处的。

3、小鸭子的脚趾能划桨,还能在地上走,嘴在找食物时不会受伤……

4、这个故事告诉我们长的好不好看,并不重要,我们身上都有别人没有的优点。

三、故事表演

1、在表演中要加上动作。

2、分配好故事中的角色。

3、带好自己的头饰。 活动结束

活动准备

《小鸭子的美丽》故事。

小鸭子、鸭妈妈、白鸽头饰。

活动目标

让幼儿在加动作去表演。

在老师的讲解中让幼儿听懂故事内容。

托班故事教案——幸福的微笑

活动准备:《幸福的小狐狸》

小狐狸布偶

活动目标

让宝宝们知道我们也是幸福的。

活动过程

1、小狐狸布偶

——我是一只幸福的小狐狸,宝宝们和我一起去感受幸福吧!

2、听《幸福的小狐狸》

——我每天生活的很高兴,可幸福了,有吃好吃的,有好朋友一起玩……

3、提问

——小狐狸春天有什么幸福啊?(有好吃的饭,听风铃声音。) ——夏天的幸福那?(能采果子,当零食吃。)

——秋天的幸福是什么?(储存青菜,晴好朋友吃。)

——冬天的幸福又是什么那?(能和好朋友一起玩堆雪人,可以烤食物和睡觉。)

4、说说自己的幸福

——小狐狸有这么多幸福,那宝宝们幸福不啊?(教师要引导宝宝回答问题)

——宝宝每天在家有全家人来爱你们,还可以上学,在幼儿园里有好多的小朋友玩,家人也会给我们买好吃的,是不是我们也是幸福的。

活动结束

托班故事教案:小熊美美

活动准备《小熊美美变漂亮的故事》活动目标:经过本节故事课知道做人要勇敢善良 活动过程

一、听《小熊美美变漂亮的故事》

1、仔细的听故事内容。

2、感受故事中的心情。

3、知道故事要表达的意思。

二、讲解故事内容

1、小熊脸上有黑斑,动物们才嫌弃他丑那。

2、一颗大树告诉小熊黑斑能消失的办法了。

3、小熊去寻找的路上遇到怪兽了,他没有害怕,心想还要保护动物们。

4、小熊的善良和勇敢,感动了仙女,仙女就把湖水当奖品送给小熊了。

5、小熊用湖水洗完黑斑没有了,变漂亮了。

活动结束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做人要善良,不要因为别人丑就不和他玩,遇到事情应该去勇敢的面对。

托班艺术活动《小手爬》 活动目标:

1、 通过律动《小手爬》,体验创造、表演游戏带来的乐趣。

2、 初步掌握音乐的节奏,培养幼儿的节奏感。

3、 熟悉歌曲旋律,能根据歌词内容合拍的做“小手爬”的动作,鼓励幼儿创编出不同的内容和动作

重难点分析:

重点:根据歌曲节奏做小手爬的动作

难点:创编不同的歌词内容和手部动作

活动准备:

日常生活中让幼儿体验爬坡或爬山的动作,丰富幼儿的生活知识经验。

活动过程:

(一)导入

师:“小朋友,咱们班今天来了一位好朋友,你们想不想知道他是谁啊?(出示图片)噢,原来是毛毛虫。大家喜不喜欢啊?喜欢。有哪位小朋友知道小毛毛虫是怎么爬的啊?(演示PPT)

(二)展开

1、集体游戏《小手爬》,熟悉歌曲内容。(幼儿跟着教师边念歌词边做动作)

师:“小朋友,咱们也来学学小毛毛虫爬一爬好不好?”请幼儿跟老师一起念儿歌,做动作。

师:“小朋友,我们刚才用小手爬山,开心吗?我们刚才从哪里开始爬的啊?(小脚上)

爬到哪里了呢?(头顶上)

师:“现在请一个小朋友来做大树,老师来当毛毛虫喽。(用手在身体上爬山).然后请小朋友分组互动,学会和掌握爬树的动作和节奏。

2、欣赏歌曲,做身体动作 (1)教师完整示范。

师:“小朋友真能干,那现在我们能不能一边唱一边爬呢?用我们的小手来爬大树。爬呀爬,爬呀爬,最高爬到哪里了?(头顶上)最低又爬到哪里了?(小脚上)

(2)提出要求,一起表演

师:“最好能唱到“头顶上”的“上”的时候刚好爬到头顶上,唱到“小脚上”的时候刚好爬到小脚上,听好音乐的节奏一拍一拍的爬。

(三)结束

师:“小毛毛虫都爬累了,他要去喝水了。咱们一起去喝水吧?

游戏结束,毛毛虫回家了。

拓展延伸:创编律动,体验音乐游戏带来的快乐

师:“小朋友想想看,你的小手除了会爬到头顶上和小脚上,还可以爬到哪里呢?(如肩膀、耳朵。)把你自己想出的新方法唱进歌曲里。

托班语言活动《鸭子上桥》

一、活动目标:

1、运用场景等活动环境调动幼儿感官,激发孩子表现鸭子上桥的情景。

2、幼儿有表情地演唱歌曲,重点唱准十六份音符和附点。

二、活动准备:鸭子图片(8张)、音乐(鸭子上桥)、平衡木四根

三、活动过程

1、 引出活动内容

幼儿跟音乐做各种小鸭子的动作。 师:小鸭子,你们在干什么啊?(点问)

刚才,我们在游戏的时候,发生了一件有趣的事。是怎样一件有趣的事呢?我们一起来看看。

2、熟悉歌词和感受旋律

1)范唱(八只鸭子按节奏出示)问:你们看见了谁?它们在干什么?歌里是怎么说的?你们看清它们是怎么上桥的呢?

2) 再范唱师:它们是怎样上桥的(一个一个)。一共上了几只鸭子? 3) 按节奏读歌词师:我们一起来数一数,一共上了几只鸭子?(8只)

4) 师:真的是八只鸭子?这么多把小桥都压得摇摇晃晃了。你们喜欢它们吗?我们拍拍手欢迎它们吗?看见一只鸭子就拍一下手欢迎它。 5) 按数字拍手听音乐。

6) 师:后面的鸭子和前面的鸭子上的时候有什么不一样?我们再拍手欢迎它们。你们想不想学小鸭子?老师唱哪只鸭子这只鸭子就要做漂亮的动作给大家看。下面的小朋友跟老师一起拍手欢迎它。

3、幼儿进行表演

1)请8名幼儿当小鸭子:“你是第几只鸭子?”当唱到第几只时,这只鸭子就蹲下来做一个鸭子动作。

2)师:小鸭子们,你们玩得开心吗?你们想上桥试试吗? 老师请小朋友边唱边上桥

4、学习正确演唱歌曲

重点唱准十六分音符和附点音符。

5、集体玩鸭子上桥游戏

教师为幼儿分组,师:鸭子头要带好自己的队伍,它会带着小鸭子们一起去桥边、草地边玩,后面的小鸭子要很好地跟着鸭子头。

幼儿语言教案《笑和哭》

活动目标:

1、 根据笑和哭的表情图进行大胆想象,并能用较连贯的语言表达自己的心情体验。

2、感受和表达“笑”和“哭”两字不同的构字意思,发展幼儿的思维。

3、 初步感受中国象形字的趣味,增加幼儿识字的兴趣。 活动准备:

1、“笑”、“哭”的表情图个一幅;

2、“笑”和“哭”字卡各一,幼儿人手两张字卡。

3、“月“”雨“”山“”伞”字卡和象形图案 活动过程:

(一)、观察笑和哭的两张不同的表情图

1、 以“变脸”的游戏,引起幼儿兴趣,引出表情娃娃。

2、区别表情娃娃

教师:他们长得一样吗?哪里不一样?引导幼儿观察对比两个表情的五官

3、 教师:“你们喜欢什么表情?“”为什么?“”我们一起来学学!”

(二)、表达笑和哭时的不同心情体验

1、猜猜表情娃娃为什么会笑?为什么会哭?

2、你什么时候会笑?什么时候会哭?先向同伴交流,然后集体分享。 师:老师觉得这些事情都很有意思,希望你们可以与更多的人一起分享。

(三)、认识汉字:笑、哭

1、教师同时出示两个字卡,请幼儿把字卡分别与表情相对应。 1)想象和表达:“为什么这样放?” 2)笑:字的上面像什么?下面呢?” 3)哭:“为什么是哭?“”他像什么?动脑筋想一想。”

2、幼儿操作

1)每人一张“笑”和“哭”的字卡,尝试自己放置。

2)教师与幼儿一起检验摆放是否正确。进一步帮助幼儿加深笑和哭两字。

(四)、象形图与文字匹对,感受象形字的趣味

师:昨天我给朋友写信,信中有四个字不会写。出示“山”、“伞”、“月”、“雨”的象形图,请幼儿猜猜分别是哪四个字?

教师出示四个字卡,请幼儿放到相应的图片下面。说说“为什么这么放?”

教师小结:“小朋友真厉害!大家看到图片就可以把字宝宝找出来。下次我们再认识更多的字宝宝!”

第5篇:幼儿园托班语言教案毛毛虫的故事

计划意图:

在一样平常的生存中,当孩子们看到“毛毛虫”的时间老是会表示出好奇、畏惧等等种种百般的反响。然而,绝大多半幼儿并不知道毛毛虫终极会酿成漂亮的蝴蝶。于是我们凭据运动主题计划了一系列的运动,说话运动《毛毛虫的故事》便是运动之一。我们试图经由过程一个活泼的小故事,资助小班幼儿感知毛毛虫蜕酿成蝴蝶的历程,同时进修准确地利用量词,使幼儿在一边游戏一边报告的历程中,充实明白故事,体验到场文学运动的快活。 运动目的:

1、经由过程活泼风趣的游戏运动,资助幼儿明白故事内容。

2、引诱幼儿学说量词:个、支、片;学说短句:第一天找到了一个红苹果、第二天找到了二支黄喷鼻蕉、第三天找到了三片绿树叶。

3、开端造就幼儿对文学运动的爱好,乐于加入文学运动,并体验乐成的快活。 运动预备:

1、幼儿操纵质料人手一份:苹果一个、喷鼻蕉二支、树叶三片(部署成苹果园、喷鼻蕉园、小树林的场景),纱巾一条。

2、幼儿已看过毛毛虫和蝴蝶的图片,相识一些简朴的常识。

3、幼儿园教育随笔灌音机、音乐磁带。

4、克己故事图书。 运动历程:

一、律动“毛毛虫热身操”,引发爱好。

师:“毛毛虫们,随着姐姐到草地上去玩好吗?”,“让毛毛虫们和姐姐一路来跳个舞吧”。(师、幼随音乐一路做“毛毛虫热身操”。)

二、游戏“毛毛虫的故事”,资助明白。

师:“毛毛虫的肚子饿了,让我们一路去找吃的工具吧。” (西席引诱幼儿凭据情境举行游戏,边运动边报告,提醒幼儿准确利用量词:个、支、片)。

1、第一天,毛毛虫们和姐姐一路来到苹果园里,每条毛毛虫吃一个苹果。(幼儿随先生一路爬到“苹果园”,将一个苹果摘下贴在本身的肚子上,一边做一边 说:“我找到了一个红苹果,啊唔啊唔吃失了。”)

2、第二天,毛毛虫们和姐姐一路来到喷鼻蕉园里,每条毛毛虫吃两支喷鼻蕉。(幼儿随先生一路爬到“喷鼻蕉园”,将二支喷鼻蕉摘下贴在本身的肚子上,一边做一边 说:“我找到了二支黄喷鼻蕉,啊唔啊唔吃失了。”)

3、第三天,毛毛虫们和姐姐一路来到小树林里,每条毛毛吃三片小树叶。(幼儿随先生一路爬到“小树林”,幼儿园教案将三片摘下贴在本身的肚子上,一边做一边 说:“我找到了三片绿树叶,啊唔啊唔吃失了。”)

三、连系游戏履历,勇敢报告故事。

1、师:“毛毛虫们你们吃饱了吗?能报告各人这三天你吃了些什么吗?” (引诱幼儿自由地举行交换。请个体幼儿在集面子进步行报告。)

2、(出示克己的图书)师:“姐姐编了一个故事,名字就叫《毛毛虫的故事》,宝宝 们想不想听呀?” (引诱幼儿边看图字画面边完备地听故事,在故事的末端部门之前插进提问:毛毛 虫们你们吃饱了会怎么样呢?未来会酿成什么呀?)

3、师、幼一路完备地报告故事。

四、模拟毛毛虫变蝴蝶,增加情趣。

1、师:“毛毛虫们,你们累吗?让我们苏息吧!” (幼儿本身将丝巾披在身上酿成蛹,然后听音乐逐步酿成蝴蝶飞起来。)

2、师:“蝴蝶们让我们一路到表面去做游戏吧!” (师生听音乐做蝴蝶飞出运动室。)

这是篇好文章,涉及到毛毛虫、幼儿、故事、活动、一起、香蕉、蝴蝶、游戏等,希望对网友有用。

第6篇:语言教案(小、托班)

小班语言教案:会响的小路 【设计意图】

冬天到了,树叶飘落,为了让幼儿感受大自然万千声音的变化,模仿小动物走路的样子,学说象声词,体验不同姿势带来的乐趣,我设计了会响的小路这节活动。

【活动目标】

1、大胆想象并尝试表达小动物和风儿经过会响的小路的情景。

2、享受聆听树叶发出的声音的乐趣,萌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活动重难点】

重点: 大胆想象并尝试表达

难点:乐意联想并尝试用语言表述 【活动准备】

小猴玩具一只、树叶路一条、简笔图5张 【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

1、组织幼儿活动室外站好队,出示小猴:小朋友们,它是谁呀?(小猴)它请我们上他家玩,你们想去么?(想)

2、让我们一起去吧。组织孩子们走进活动室的树叶小路。

3、咦?小朋友们你们听到了什么声音?(幼儿回答)

4、树叶怎么会有声音?(踩到上面就会响了)

5、 教师组织孩子倾听老师和幼儿走到树叶上的声音的不同(单、双脚交替跳,踮起脚尖快走、慢走,用力踩踏等),让幼儿充分体验树叶发出声音的不同,并跟老师学说表示声音的词语(哗啦哗啦、踢踏踢踏、窸窣窸窣等)。总结出走路方式不同则声音不同,为听故事作铺垫。

(二)、听故事

1、出示小猴;欢迎欢迎,请你们到屋里坐吧。(组织幼儿入座,进行活动)

2、小猴:刚才,我听小朋友们在树叶小路上玩得很高兴 ,一会哗啦哗啦、一会踢踏踢踏、一会窸窣窸窣,小路是怎么发出这些声音的呢?(请个别孩子回答走过小路的姿势与发出的声音)

3、小猴:这条小路不仅能发很多的声音它还有好听的故事呢?你们想听么?

4、教师讲述故事,幼儿欣赏。

5、提问:小朋友们故事听完了,下面我们来做一个游戏,我来学声音,你们来猜是故事中的哪个小动物来了,像在干什么?教师分别学习小刺猬和小白兔的,出示挂图帮助理解。(引导幼儿关注两者不同的走路方式)。小蚱蜢跳进小路后是什么声音?(引导幼儿说出小蚱蜢很小,把树叶当成了小床)

(三)、游戏:模仿小动物走进小路

1、小猴:小朋友们,会响的小路上走过了小刺猬窸窣窸窣、小蚱蜢吱嘎吱嘎、小兔踢踏踢踏,还有哪些小动物会走过小路呢?你们想不想来试一下(组织孩子一起出来体验并学说声音词语)。

2、组织孩子到小路上去体验小动物走在小路上的声音,教师对幼儿的词语进行提炼,小羊的笃的笃,小乌龟窸窣窸窣,组织能力强和能力弱的孩子学说。

3、结束:好了,玩了这么久了,小朋友一定累了,下面咱们要回家啦,让我们一起跟小猴说“再见”。

【活动延伸】

组织孩子到户外落叶路上体验更多好听的声音。

幼儿园小班语言听说游戏:捉蜻蜓 活动目标:

1、要求幼儿正确发出“天、灵、捉、蜻蜓”等字音。

2、学说“××,××飞呀飞”的短句,进行简单的句式模仿。

3、培养幼儿动作的敏捷性和遵守游戏规则的良好习惯。 活动准备:

飞舞的蜻蜓教具一个。 活动过程:

1、教师边念游戏儿歌,边抖动飞舞的蜻蜓教具,引起幼儿的兴趣。接着教师带领幼儿学念游戏儿歌,重点练习发准“天、灵、捉、蜻蜓”等字音,让幼儿基本了解游戏的内容。

2、教师提出“怎样捉蜻蜓,用什么捉蜻蜓”等问题,启发幼儿采用用手掌做网,手指做蜻蜓的方式开展游戏活动。

3、向幼儿介绍游戏的玩法和规则: (1)扮网的幼儿将手掌伸平,掌心向下。扮蜻蜓的幼儿必须将食指碰到渔网(即手掌)。游戏时,大家要一起念儿歌。

(2)儿歌念完后,扮蜻蜓的幼儿要迅速缩回食指,扮网的幼儿捉蜻蜓。

(3)被捉住的幼儿必须说“××,××飞呀飞”的短句,若回答正确,扮网的幼儿与此幼儿交换角色,大家一起玩“捉××”的游戏。若同时抓住几位幼儿,可请一幼儿作为代表;若一位幼儿也捉住,游戏继续进行。

4、组织幼儿讨论,丰富有关游戏的知识和经验。 (1)师“还有哪些动物或虫子是在天上飞的?”(引导幼儿说鸽子、野鸭、天鹅、大雁,以及蚊子、苍蝇、蝴蝶、蝙蝠等。)要求幼儿用“××,××飞呀飞”的短句来表达。

(2)接着教师扮网,请几位幼儿扮蜻蜓与教师玩游戏2至3遍。

5、幼儿游戏,体验快乐情绪。

(1)组织幼儿与旁边幼儿两两结对玩游戏,让幼儿熟悉游戏的玩法。 (2)请一对幼儿上来表演一遍,教师针对游戏的情况给予简单的评价。

(3)将幼儿分成若干小组,教师先指定一幼儿扮网。游戏活动前,教师提醒幼儿遵守规则,与同伴友好协商及交往,使游戏活动开展的更加快乐。

幼儿园小班语言游戏《公鸡头 母鸡头》

(一) 活动目标

1、要求幼儿能够正确发出“g、j、h”的音,正确说出公鸡、母鸡、黄豆等词,并会用礼貌用语打招呼。

2、在游戏中培养幼儿注意倾听的习惯,要求幼儿能够听懂理解简单的游戏规则。

3、乐意与同伴一起游戏,共同参与猜测和判断的游戏活动。

(二)活动准备

1、手指玩偶公鸡和母鸡。

2、黄豆、红豆、积木等小物品若干。

(三)活动过程

1、出示手偶玩具,设置游戏情境。 *教师分别出示手指玩偶。通过自我介绍和相互问好的形式带领幼儿练习发准“公鸡和母鸡”的字音。

*教师以玩偶的口吻与幼儿问好,如:我是公鸡头,小朋友好!公鸡头和母鸡头分别与个别幼儿问好。教师及时纠正幼儿的发音。告诉幼儿下面做个游戏,猜猜黄豆在哪头。

2、教师出示黄豆,表演游戏。

*教师边念游戏儿歌,边表演动作,最后伸出两个拳头,请幼儿猜猜黄豆在哪头。游戏进行2——3次。

教师带领幼儿学习游戏儿歌,启发幼儿一起和教师一边念儿歌一边表演动作。 *教师重点带领幼儿练习:公鸡、母鸡、黄豆等词的发音,先集体练习,后请个别幼儿念一念,及时纠正不正确的发音。

3、教师引导幼儿游戏 教师请2位幼儿表演“公鸡头,母鸡头”的游戏活动,让幼儿纠正不正确的发音,掌握游戏的玩法。提醒幼儿注意规则:猜错了就继续游戏,猜对了就将黄豆交给对方,交换角色,重新开始游戏。

4、幼儿自主游戏

*幼儿与同伴两两结伴游戏,培养幼儿在集体面前大胆表演的能力。 *教师出示红豆、积木,用红豆怎么来玩这个游戏呢? 教师带领幼儿朗诵创编的儿歌。 *幼儿与客人老师玩游戏。

小班语言:宝宝买冬装 活动名称:宝宝买冬装 活动目标:

1、在游戏中引发幼儿大胆地用语言表达自己的需要。

2、通过游戏,激发幼儿听说的兴趣,培养初步的听说习惯。

3、尝试给自己穿戴、打扮。 活动准备:

1、创设服装店材料与环境。

2、爸爸说话的录音带及电话机一架。

活动重点:会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需要并能说出所购物品的名称。

活动难点:有选择性的搭配衣物并自己穿戴打扮 活动过程:

一、回忆参观商店,引发幼儿参与游戏的兴趣。教师以妈妈身份带领幼儿“开车”去买围巾、帽子、衣服。

妈:冬天好冷呀!怎样让自己暖和一点呢?今天,妈妈带你们去买可以保暖的东西,好吗?

二、说说讲讲所购物品。

1、观察并说说商店里有哪些保暖的冬装?

2、指导个别幼儿购买:你想要买哪件保暖衣服,就告诉店里的阿姨,阿姨就会给你,谁先去买呢?

3、在购买物品的过程中,引导幼儿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1) 幼儿各自买物品,较大胆地用语言表达自己的需要,妈妈鼓励个别幼儿。 (2) 引导幼儿各自互相交流。

(3) 以电话铃声召集幼儿围坐在妈妈身边。

三、以与爸爸打电话形式,进一步激发幼儿表达的愿望。 1. 听电话

妈:是谁打电话来了,让妈妈来接。喂,请问你是谁? 录音:“我是爸爸,我现在在北京,很想念你们,孩子们冷吗?” 妈:“不冷,今天我带他们去买东西了” 录音:“真的!让孩子们告诉我,他们买了什么?”(幼儿自由争说) 录音:“哎呀,那么多孩子一起说话,爸爸听不清楚,怎么办?”(让幼儿思考) 妈:那我们一个一个说让爸爸听清楚。 2.幼儿回答

妈:谁来告诉爸爸,妈妈给你买了什么东西? 进一步引起幼儿学说话的兴趣。

四、游戏:哪个宝宝最漂亮?

幼儿将自己所购的物品进行穿戴打扮。

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学习方位词 【活动目的】

1、通过游戏的方法,运用感官来感知方位,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

2、学习使用方位词:上、下、前、后、里、外,并能读准音,话要表达完整。

【活动准备】

1、手帕折叠的老鼠若干,玩具一部分。(“老鼠”和玩具分别藏在活动室的各处)。

2、猫头饰(若干)。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情境导入:教师:小朋友,“黑猫警长”故事里的坏老鼠“一只耳”带着它的小老鼠逃到我们小一班。看,活动室里的玩具都不见了,全让这些小老鼠偷走了,你们说该怎么办?

(幼儿自由发言,教师启发他们把老鼠捉干净,把玩具找回来。)

教师:“那么,现在我当黑猫警长,你们当白猫警士,让我们把老鼠捉干净,好不好?”

(教师为每一位幼儿分发头饰)

二、基本部分

1、做游戏《捉老鼠》,引导幼儿学习方位词。

教师(黑猫警长):白猫警士们,你们要仔细寻找,把躲藏的老鼠都捉干净,并且要记住是从哪个地方捉到的?好,全体起立、出发!(“黑猫警长”和它的 “白猫警士”共同捉老鼠。)

黑猫警长:“我在桌子下面捉到一只老鼠,你们的老鼠是从哪儿捉到的?”(引导幼儿说自己在哪儿捉到的老鼠:在椅子的上面、下面,桌子的前面、后面捉老鼠,或者从篮子的里面、外面捉老鼠,让幼儿都一一说出。对讲的对的幼儿给与肯定,讲错的予以纠正。一边演示,一边讲出正确的方位词。)

2、做游戏《找玩具》,引导幼儿学习并正确运用方位词。

教师(黑猫警长):白猫警士们,现在我命令你们去把小朋友丢失的玩具找回来,并且记住在哪个地方找到的玩具。找到玩具赶快向我报告!

白猫警士:“我从椅子的上面找到的玩具。”“我从活动室的外面找到的玩具。”

(启发幼儿正确说出玩具是从哪儿找到的,要求话要完整、准确。)

3、做游戏《捉“一只耳”》,进一步理解和运用方位词。

①黑猫警长:“白猫警士们,我们虽然捉了许多小老鼠,但是“一只耳”却逃跑了。现在我们要悄悄地藏起来,如果“一只耳”一出来活动,我们就一起把它捉住!”

②指定十名幼儿躲在小椅子后面,十名幼儿躲在桌子下面,其余的幼儿自己找个地方躲起来。

③“黑猫警长”问它们各藏在什么地方,集体回答及个别回答,以巩固方位词。

4、捉“一只耳”共庆胜利。

①黑猫警长:“一只耳”就在附近出现,我们现在开始寻找。(让一幼儿扮演“一只耳”从活动室外跑到活动室内)一只耳来了,快捉住他!

②黑猫警长和白猫警士们捉住“一只耳”。

③黑猫警长让全体回答从哪儿捉到“一只耳”(在活动室里捉到一只耳。)

三、结束部分:

黑猫警长向“一只耳”开枪,“啪”一声,枪毙一只耳,共庆战斗胜利。

小班语言教案:笑和哭 活动目标:

1、能根据笑和哭的表情图进行大胆想象,发展幼儿的发展思维。

2、认识汉字:笑、哭。

3、能用较连贯的语言表达自己的心情体验。 活动准备: “笑”、“哭”的表情图各一幅;笑哭的录音、幼儿人手两张字卡。 活动过程:

一、游戏:谁来了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两位小客人,你们想不想知道谁来了呀?

二、观察笑和哭的两张不同的表情图

师:笑 “这是谁?他在干嘛?”“他笑得怎么样?”“他的眼睛,嘴巴是什么样子的?像什么?”“你会笑吗?”“笑一个给大家看看。”

师:“笑的时候发出什么声音?”“猜一猜他为什么笑?”“那你在什么时候会笑呢?”

师:哭 “他怎么了?”“他哭起来是什么样子的呢?”“你哭的时候是什么样?”他为什么会哭呢?““你什么时候会哭呢?”

师:“你们喜欢什么表情?”“为什么?”

三、学习汉字:笑、哭

师:“你们想不想XXX?”“他给我们来信啦!一起来读一读。”“小班的小朋友们你们好!我是xxx,我很想念你们,你们也想我吗?我现在在新幼儿园上学,老师教我认识了许多字宝宝。今天我寄了两张给你们,希望你们也能学会好吗?”

1、出示汉字“笑” 教师:“你们认识他吗?”“猜一猜”(和我们今天看的两幅图有关)“对,是笑,字的上面像什么?下面呢?”

2、出示汉字“哭”

师:“这是什么字?”“为什么是哭?”“他像什么?动脑筋想一想。”

3、比较两个字,找不同。

4、幼儿拿小字卡认读。

四、播放轻音乐玩游戏

师:老师拿出什么字宝宝,请你做相应的表情好不好

师:老师拿出什么表情图,请你拿出相应的字宝宝哦。

五、活动结束

师:“这两个字你们认识了吗?xxx知道了一定很高兴。那我们怎么才能让他知道呢?(写回信)你们会写吗?待会儿我们一起来给xxx写封回信好吗?”

小班语言:小小手机本领大

活动目标:

1、 认识各种手机,了解手机的变化史。

2 、探索手机的秘密,知道手机的使用方法。 活动准备:各类手机玩具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出课题

星期天你和妈妈去公园,不小心你和妈妈走丢了,有什么办法能找到妈妈?

二、教师出示手机,让幼儿了解手机功能

1、你见过手机吗?你看见过的手机是什么样的?

2、手机有些什么本领?

3、比较以前的手机和现在的手机有什么不一样?

4、你知道爸爸妈妈的手机号码吗?我们来玩一个打电话的游戏? 小结:知道拨打电话和接听电话的方法

三、讨论

手机除了可以打电话,还有什么本领? 如:发短信,上网,游戏,闹钟„„

四、教师小结

今天我们知道了手机的很多本领,下面我们也来尝试做个手机,好吗?

小班语言教案:小耳朵听一听 活动目标:

1.通过操作活动,学习听辨各种东西发出的声音并能用语言表达。 2.发展幼儿的听辨能力及口语表达能力,提高幼儿的注意力。 活动准备:

1.各种饮料瓶子人手一份,分别装着硬币、木珠、纸屑、米。 2.打击乐器若干。

3.四张桌子分别布置成小狗、小兔、小鸡、小鸭家。 活动过程:

一、引题今天老师带你们到小动物家去做客,做客时要怎么样?(交代要求:做个有礼貌的好孩子)

二、第一次尝试:让幼儿听辨硬币、米、木珠、小纸片在饮料瓶子里发出的声音1.操作活动一:听辨硬币在旺仔牛奶瓶中发出的声音。

(1)这是谁的家?(小狗的家并提醒幼儿问好)小狗家里有什么?(旺仔牛奶)里面装的是不是旺仔牛奶呢,请小朋友们不要打开盖子,去摇一摇、听一听,听出来马上告诉老师,看谁最能干。

(2)幼儿操作。摇旺仔牛奶瓶,听辨硬币发出的声音。 提问:你听出来这是什么发出的声音?(个别回答,证实正确答案后集体练习句子:这是硬币发出的声音) 2.操作活动二:听辨米在胖大海瓶子里发出的声音。 (1)教师带幼儿到“小兔家”。(提醒幼儿向小兔问好)提问:小兔家里有什么?(胖大海饮料瓶子)里面会是什么呢?请小朋友摇一摇,听一听,听出来再告诉大家。

(2)幼儿操作,摇摇听辨米发出的声音。

师:你听到什么声音,可能是什么东西发出来的?(幼儿自由回答,最后请一名幼儿打开盖子,证实里面是米后,集体练习:这是米发出来的声音) 3.操作活动三:听辨木珠在八宝粥瓶子里发出的声音。 (1)带幼儿到“小鸡家”。(提醒幼儿向小鸡问好)师:小朋友快来,小鸡家到了,小鸡为我们准备了很多礼物,会是什么呢?(幼儿自由回答)请你们听一听,到底是什么? (2)幼儿操作,摇一摇、听一听,木珠在瓶子里发出的声音

师:这是什么发出来的声音?(个别回答,请一名幼儿证实,集体练习:这是木珠发出来的声音。

4.操作活动四:听辨纸片在可乐罐中发出的声音。 (1)带幼儿到“小鸭家”。(提醒幼儿向小鸭问好)师:前面是谁的家呀?(小鸭家)小鸭也为我们准备了很多礼物,我们再来听一听,里面是什么? (2)幼儿操作。听一听纸片在瓶中发出的声音。

师:这是什么东西发出的声音?里面有没有东西?会是什么?(幼儿如一时难以听出,教师视情况适当加以引导、提示)

三、第二次尝试:听辨打击乐器的声音

1.导语:小朋友的小耳朵真灵,把瓶子里的东西发出的声音都听出来了,现在我们再来听一听,这些是什么声音? 2.操作:老师在背后分别敲打木鱼、小铃、铃鼓等打击乐器,让幼儿猜,猜中后出示实物,和幼儿一起拍节奏。

3.小结:这些都是打击乐器,是用来为歌曲伴奏的。

四、第三次尝试,用饮料瓶为曲子伴奏

1.师:(指着小动物家里的饮料瓶)这些饮料瓶子里放了东西后也可以作为打击乐器。

2.(放录音)教师示范为曲子伴奏一次。(用饮料瓶) 3.幼儿每人到小动物家拿两个饮料瓶,跟老师一起为曲子伴奏一次,伴奏两次后,跟老师边摇瓶子边出活动室。

小班语言教案:听指挥

一、活动目标

1、在游戏中体验按指令活动的愉快。

2、培养幼儿注意倾听的态度和习惯。

二、重点与难点

听清完整的指令才能行动。

三、材料及环境创设

1、场景布置:草地、 路。(山洞、蚂蚁洞)。

2、录音“小鸟的叫声”“秋天的树叶”沙袋等。

四、活动流程

室内听指令动作——室外听指令动作

(一)室内听指令动作。

1、引发倾听兴趣。

放录音:“小鸟的叫声”

设问:听听是什么声音,你是用什么来听的? 说明

主要是突出耳朵能听的主题,并提出以听为要求的游戏规则。强调听得清楚,听完游戏会玩得开心。

2、听指令动作。 (1)脸部动作。

A翘起嘴巴,做只小猪。 B捏下鼻子,做只狐狸。

C一眼睁,一眼闭,做只调皮的小猴子。 说明

一开始语速可慢些,接下来可快一些并变换指令例:“拉拉小耳朵,捏捏小鼻子,梳梳黑头发,拍拍小嘴巴。”

小结:玩得开心吗?为什么开心?因为你们听得仔细做得对。老师念儿歌:“小耳朵,真正灵,听得清,做得对,我们玩得真开心。” (2)手指动作。

A变把手枪“嗒嗒嗒”, B变个相机“喀嚓,喀嚓”, C变把小鎯头,修修小椅子,“叮咚,叮咚”。

小结:小耳朵,真正灵,听得清,做得对,我们玩得真齐心。 (3)身体动作。 A站起来,转个圈, B做只母鸡,拍拍翘膀,下个蛋。 C做只青蛙,呱呱跳,去抓花蝴蝶, D打鼓,敲锣,吹嗽叭,放鞭炮。 说明

要求听完指令,并把每一个指令用动作表现,教师可以示范,并视实际情况,指令可以反复。用儿歌小结,并引导幼儿跟着念。

(二)室外听指令动作。 1.小兔子捡落叶。 教师可先念儿歌例:小兔子,蹦蹦跳,跳到树下捡树叶,一只小兔捡一片,许多小兔捡许多。 说明

孩子捡了以后可检查一下是否捡一片,渗透“1”和“许多”数概念。

2、小蚂蚁搬豆。

可以布置场景,有草地,有“蚂蚁洞”,有房子等。 听指令动作

(1)小蚂蚁,快快爬 (2)小蚂蚁,慢慢爬

(3)小蚂蚁,去搬豆,一只蚂蚁搬一粒,搬进洞里放放好。 说明

游戏可变换指令重复进行。

第7篇:托班语言活动:自己走

活动名称:宝宝自己走 活动目标:

1 在游戏活动中,激发幼儿说话的愿望。

2 鼓励幼儿愿意自己走。 活动准备:

背景

动物图片(兔妈妈,小兔;猫妈妈,小猫;乌龟妈妈,小乌龟;妈妈,宝宝)

磁带 活动过程:

一 导入活动

宝宝,妈妈带你上幼儿园!

(表演唱:我上幼儿园)

宝宝:你今天早上是怎么上幼儿园的?幼儿自由讲讲

二 观看木偶表演

(1)小兔也要上幼儿园了,我们来看看它是怎么上幼儿园的。

学说:小兔自己跳

我们一起来学小兔自己跳上幼儿园

(2)喵喵……谁来了?小猫

小猫怎么上幼儿园呢?学说:小猫自己走

我们一起学小猫自己走着上幼儿园

(3)还有谁会来呢?幼儿自由猜猜

看看小乌龟怎么上幼儿园的。学说:乌龟自己爬

我们来学乌龟自己爬着上幼儿园.

(4 )现在谁来了?宝宝

宝宝怎么上幼儿园呢?幼儿自由说说

幼儿学说:宝宝自己走

三 鼓励幼儿自己走

宝宝跟妈妈走出去玩。

活动结束:

随着跟妈妈走走的音乐走出教室。

第8篇:托班语言教案:小司机

设计意图: 《红绿灯》这首儿歌只有四句,语言直白,通过直观的图片引导来帮助幼儿学习儿歌,学起来比较容易。孩子们经常能在马路上看到汽车和红绿灯,而托班孩子的语言能力有限,通过本次活动,不但可以提高孩子的语言能力,丰富词句,还可以让孩子从小了解并遵守交通规则。

活动目标: 1. 理解儿歌《红绿灯》。知道“红灯停,绿灯行”的交通规则。 2. 能有节奏地念儿歌,初步感受儿歌的韵律美。

活动准备:布置场景(小动物的家)、塑料方向盘每人一个、磁带、录音机

活动过程:

一、教师带幼儿听音乐开汽车入场。

二、教师在游戏中引导幼儿学习儿歌《红绿灯》 1.根据儿歌内容提问: (1)刚才我们是怎么进来的?(开小汽车) (2)小汽车发出的声音是怎么样的? (3)是谁在当司机啊?是小朋友自己当司机,我们说:“我来当司机。”

2、途中碰到“红绿灯”,提问:看到红灯我们应该怎么样?(红灯停)变成绿灯了,我们才可以怎么样?(绿灯开)

3、游戏:“到小动物家去”。教师带领幼儿去小动物家,边开车边学习儿歌,并邀请小动物上车。游戏可反复进行。

4、教师发给每个幼儿一个方向盘,鼓励幼儿自己边开车边念儿歌。

三、教师带幼儿听音乐边念儿歌边开车出活动室。

附儿歌:红绿灯

小汽车,嘀嘀嘀,我来当司机。

红灯停,绿灯开,真呀真开心。

第9篇:托班语言教案:板凳谣

设计意图: 午饭后,小朋友吵闹声非常大,我在组织小朋友说儿歌时,发现小朋友对本地的民谣儿歌非常感兴趣,他们打着节奏、拍着手,非常高兴。其实,我园在开展《利用乡土民谣儿歌丰富幼儿语言》这一子课题时,我们挖掘了许多适合幼儿颂唱的,如“咱俩好”“大苹果”等等民谣儿歌,不仅琅琅上口,而且教育意义浅显易懂,都深受幼儿喜爱,为此,我特选择了“板凳谣”这首民谣儿歌,借助灵活的教学方法,让幼儿感受朗诵民谣儿歌的韵律美和节奏美,激发幼儿热爱家乡的情感。

活动目标:

1、幼儿学会民谣儿歌《板凳谣》。

2、幼儿感受儿歌的韵律美。

3、幼儿初步学会仿编儿歌。

活动准备:

1、幼儿轻音乐磁带;

2、幼儿自制打击乐35三十五件(玻璃瓶、奶粉罐)

3、活动卡片板凳、乖乖、小猴、熊猫、白鹅一套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提问:小朋友们参加过运动会吗?运动会上都有哪些项目?(师友讨论)

2、小动物们也要开运动会了我们赶快去看看吧! (二)基本部分

1、教师教授儿歌《板凳谣》。

(1)教师配着欢快的音乐一边念儿歌一边根据儿歌内容操作活动卡片。(板凳、乖乖、小猴、熊猫、白鹅逐一出示) (2)根据儿歌内容,教师提问,幼儿看图回答,熟悉儿歌内容。

提问:最先坐在板凳上的是谁?乖乖出来干了什么?乖乖下来是谁坐在板凳上?小猴参加了什么项目?小猴下来是谁坐在板凳上?熊猫出来干来了什么?白鹅参加了拉拉队,大家要去干什么? (3)教师请幼儿看图说儿歌。(教师提示) (4)教师请幼儿拍手打节奏看图说儿歌。

(5)教师请幼儿配上欢快的音乐有节奏的说儿歌。

2、师幼利用自制打击乐打节奏说儿歌,熟练儿歌,感受儿歌的韵律美。 (1)教师示范第一种儿歌节奏,师幼打节奏说儿歌感受儿歌的韵律美。

节奏型:x x | x x | x x | x x || (2)教师示范第二种儿歌节奏,师幼打节奏说儿歌感受儿歌的韵律美。

节奏型:x x x x | x x | x x x x | x x || (3)配音乐打节奏说儿歌。

(三)结束部分——小动物们的运动会真热闹,我们也一样爱运动,我们到操场上做运动吧! 附:板凳谣

板凳板凳歪歪,上面坐着乖乖, 乖乖出来踢球,上面坐着小猴, 小猴出来赛跑,上面坐着熊猫, 熊猫出来拔河,上面坐着白鹅; 白鹅参加拉拉队,大家来开运动会。

活动分析: 此活动教师能通过美妙的音乐及活动图片让幼儿从听觉和视觉上对朗诵儿歌产生兴趣,同时又能运用自制乐器,打击节奏,使幼儿从中感受民谣儿歌的韵律美。在动静交替的活动中,不仅调动了幼儿学习和探索的积极性,还体验了乐器、儿歌融为一体带来的快乐,顺利完成了教育目标。

上一篇:创建无烟医院总结下一篇:可口可乐公司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