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教孩子学习画画

2022-08-1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如何教孩子学习画画

教孩子学习保护环境,家长应该怎么做

让孩子学习保护环境不应该只是学校的任务。父母也可以教他们的孩子学习保护环境。孩子们可以在他们理解保护环境的背后原因之前,先知道要爱护环境,即使只是回收废纸和易拉罐。爱护环境,从小事做起,要让孩子养成好习惯,懂得爱护花草,节约资源。

一、个人选择

告诉你的孩子个人选择会影响环境。选择步行或骑自行车去附近朋友的房子或商店里,而不选择开车过去。减少花在使用电子物品上的时间,当不使用这些电子产品时要及时关闭。将不穿的衣服捐赠给一些慈善组织,用来援助无家可归的人群以及那些购买二手衣服的人。节日时,父母还可以教育孩子自己利用一些材料制作贺卡,代替商场超市里卖的那些卡片。

二、基本的家庭环境教育

教你的孩子最基本的爱护环境的做法。向你的孩子们解释你回收垃圾废物或者在超市购物时使用帆布袋而不用塑料袋的原因。多教教孩子关于保护环境方面的事情,从对孩子的家庭教育中让孩子懂得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例如,学习如何利用吃剩的饭菜做混合肥料来浇灌草坪里的花和蔬菜。教孩子将写满字的废纸拿来叠纸鹤等小玩意儿,还有塑料袋多次使用等等。这些小事都可以让孩子养成爱护环境的好习惯。

三、参观自然中心

带孩子们去拜访当地的自然中心,例如野生动物园、公园、植物园、水族馆、自然步道或自然博物馆。自然旅游中心可以让游客更多的了解地球的不同生态系统。让孩子们认识一些自然植物、动物,一方面让他们感受生活的乐趣,另一方面,认识大自然,让他们更加懂得保护环境的必要。 让孩子明白,只有他们爱护环境,才能保持现在美好的动植物。

四、志愿工作

教你的孩子如何利用在回收中心志愿工作中所学的知识来保护环境。关注你的城市,看看每日当地公园里如何让定期清理垃圾的。你不必等待公园的环卫工人清理垃圾,你可以带你的家人一起去公园,花一天时间捡垃圾。

五、在线课程

有些网站可以为孩子提供爱护环境的学习方法,并且告诉他们在保护环境方面能做些什么。公共广播系统(幼儿在线环境教育)和儿童绿色教育是两个多彩和有趣的绿色互动网站,可以让孩子们去探索他们周围的世界。

链接>>

国外父母的环保教育

英国:五六岁的孩子就知道哪些是经再生制造的“环保餐具”,哪些塑料袋可能成为污染环境的“永久垃圾”。外出郊游时,他们会在家长的指导下自制饮料,尽量少买易拉罐等现成食品,并注意节约用水用电,因为他们懂得“滥用资源即意味着对环境的侵害”。

英国家庭素有“把餐桌当成课堂”的传统,从孩子上餐桌起,家长就开始对其进行有形或无形的“环保教育”了。

瑞士:家长要求孩子在鞋架上放一双干净的鞋。这不仅让孩子从小养成洁净习惯,也是从小事上开始培养孩子保持环境卫生的规则意识。垃圾分类,这也是公共规则,因而,瑞士的家长会不厌其烦地从小教孩子认真地做,假如一个孩子忽略了一次,他有许多理由说“因为……”家长都会很明确地对孩子讲:“没有因为,规则就是规则。”

作者:陆顺燕

第2篇:教孩子一笔一划画画

一笔学画留着以后教孩子

一笔一笔学画--刺猬

一笔一笔学画--梅花鹿

一笔一笔学画--小毛驴

一笔一笔学画--猫头鹰

一笔一笔学画--骆驼

一笔一笔学画--老鼠

教你一笔一笔学画鱼

教你一笔一笔学画画小鸟

一笔一笔学画画~小动物

一笔一笔学画画--兔子

一笔一笔学画画--小松鼠

一笔一笔学画画--蜻蜓

第3篇:如何让孩子学好画画

●无论辅导老师的方法有多么“高明”,只要把孩子作品的“原创性” 给辅导掉了,使画没有了“孩子气”,这个老师就是一个失败的老师。这说明他已经没有资格再教孩子了。

●艺术这东西就这样,你越是急于想找它,它越是不想见你。当你不急了,神情放松了乱涂乱抹时,它又悄悄地自己找上门来,孩子的画更是如此。

●没有画法的方法是最好的方法,没有技巧的技巧是最好的技巧,不留痕迹的教育是最好的教育。

●只有笨老师,没有笨学生。人人都有艺术细胞,就看老师有没有开启的本事。

●教给孩子一招是错误的,教给孩子一种思维方式是对的。对孩子来说,绘画不是一种技巧,而是思维活动。

●我在辅导孩子画画时,好鼓动孩子乱画。因为孩子在乱画时最能反映出他的个性。从中可看出孩子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已掌握了什么?还欠缺什么?孩子是一个做事严谨有条理的人还是一个办事热情、快刀快斧,画十分种就完事的人。当你了解了这些后,就好“对症下药”了。 ●学龄前孩子的画,画得越是很像,涂色越是均匀,越是说明老师的教法出了问题,已经违背了孩子的心理和生理。

●孩子们最优秀的作品大都是“乱七八糟”的,一般家长把这类作品称为“乱”,但专家们却把这样的画称为生动、有创见、有灵气。 ●辅导老师的工作并不是把好多看似很乱的绘画方法统一起来。相反,而是怎么保护好、发展好孩子的“乱画”,鼓励孩子按照自己的想法把“乱”做到极致。使孩子的个性得到了张扬,情绪得到了施放。帮助孩子完成一个痛快的绘画过程。

●儿童在画画时乱涂对孩子来说不是坏事,这正说明孩子是无拘无束的。我以为,在孩子初试绘画时,在教学上应“先放开,后治理”在“乱中求治”,而不是一开始就给规矩。

●不要让孩子画简笔画。久而久之,孩子就不习惯动脑筋了。简笔画抑制了孩子的想像,有碍孩子创造思维的发展。

●孩子们把画画得“乱七八糟”和纯粹意义上的乱涂乱抹是两回事。前者是孩子情感的自然喷发和倾泻,后者是单纯的游戏和玩耍。 ●孩子的画,画得像的不一定好,好得不一定像,能反映孩子生活感受或体验的就是好作品。

●孩子们画画是从不怀疑自己技巧的,他们没有不能画、不敢画的东西。再复杂的人物景象,只要经过了他们的头脑,就会变的简练起来;再简单的事物只要经过他们的手画出来,就会变的丰富起来。这就是儿童画。

●儿童画画哪里有什么技巧,它是经验的积累和总结。教给孩子们绘画技巧会把孩子吓跑的。

●儿童画画时往往是漫不经心、手舞足蹈、喋喋自语。一般家长把这种现象称为不认真、不仔细,实际上这正是孩子画画时的最佳状态。 ●孩子们画画只凭满腔热情,不凭画法画理,方法步骤对孩子用途不大。这种无规则、无技巧只想着玩的画,就是儿童画。

●用传统方法教孩子的结果是立竿见影,画得很像,但这是老师灌输给孩子的,是被动接受。新的教法是孩子按老师的启发构思画面,教师在辅导时顺着孩子的思维去发展孩子的想象,是主动学习。立竿见影容易,发展想象难。被动接受容易,主动学习难。这需要家长有个辨别能力和在认识、观念上的提高。

●在家辅导时启发孩子是对的,安排孩子画什么?怎么画是不对的。比如画一簇花,家长只能告诉孩子这些花的颜色、造型和叶子的形状都是不一样的,怎么不一样须自己去看。不能告诉孩子这个花瓣是椭圆形,那片叶子是红色的,中间有黄色的叶筋,叶子边缘还带有许多锯齿齿。家长把看到的结果都告诉了孩子,并不利于孩子观察力的培养。 ●完全没有艺术细胞,天生就不喜欢画画的孩子并不多见。家长不能仅凭一两幅画没画好就说这个孩子没有艺术细胞,就说没进步,越画越倒退,放弃了对孩子的培养。艺术大门的开启不是几次就能打开的。这时,对孩子来说“坚持”两个字很重要。

●家长督促孩子画画时,有可能孩子并不想画。孩子喜欢画画并不是每时每刻都愿意画,也有不像画的时候。画画仅是孩子生活中的一小部分。家长安排每天必须画一幅画,事实上是把画画当成一种任务压在了孩子身上,久而久之,孩子会把画画当成一种负担,不喜欢画画了。

●家长对儿童学画的想法有点像围城。看着自己的孩子画得很仔细,很认真,却很羡慕画画泼辣奔放的。大胆涂抹表现的孩子家长又羡慕画得很稳、很细的孩子。其实,艺术欣赏是讲究多样的。要紧的不是“取长补短”,而是设法怎么和别的小朋友画得不一样。

●每个孩子由于个性的不同,家庭环境和受教育的不同,就会有不同的艺术知觉。任何“步调一致”和“统一行动”,都是违背孩子生理和心理的。

●孩子们在画得像与不像的问题上与成人的看法是不一致的。孩子画画凭的是直接感受,他们认为只有突出主要的,夸张重要的就是最像。如:孩子画踢毽子的腿会比不踢的腿要长,画吃蛋糕的嘴比平时的嘴张得要大。孩子追求的像并不是生活中镜子般的真实。所以,家长在看孩子的画时,不要拿画上的形象与真的比。

●孩子在家画画,家长总是好“手把手”地教,习惯于按自己的想法安排孩子这里画上什么?那里画上什么?这样画的画确比孩子自己画的内容要丰富一些,画画要完整一些,但这都是孩子按家长的意思做的,这里面已没多少东西是孩子自己的主意了。

●当孩子画画时老是无休止的重复原来画上的几样东西时,孩子显得仍然很兴奋,画得很起劲,可家长却着急了,为什么孩子老是画那几样东西呢?画面上经常出现的形象大都是孩子已经掌握认知的东西。当家长要求或他们自己想画时,总是想把自己熟悉并完全掌握的“拿手好活”画出来,以显示成功。如果这时家长不能理解孩子的“展示”,就会挫伤孩子的积极性和自信心。绘画题材的丰富多样不是学几次就能解决的,需要一个时间过程。

●家长总希望孩子画啥像啥,涂色别越出线外。其实,孩子画的不像,控制不住涂色是年龄的事,并不是老师教的。因为,孩子年龄小,画画时眼、脑、手的配合还不够协调,达不到“随心所欲”,小手的肌肉还不够发达,不听脑子的使唤。画不直,画不像,涂不好色是正常的。 ●幼儿画画有时画一个人头超过身子几倍,身子和胳膊只画一根线就算完事。在孩子眼里人就是这个样子,他自己并没认为有什么不妥或不完整。这些类似符号的小圈圈、小条条、杠杠就是孩子对人了解的一切。儿童画画取决于他对社会认知的多少,一个七岁的孩子经过一段时间学习后,能把人画得很完整。孩子的生理、心理在绘画中起着重要作用。

●儿童喜欢用自己的方式去了解社会,去创造艺术。但家长往往不知情,总想以自己的生活经验替孩子抄心。大到喜欢什么专业,穿什么衣服。小到梳什么头型、买什么铅笔盒。总觉的孩子不会办或办不好。其实,每个孩子对自己所用的东西都有自己的选择和看法,只是没有决定权。是家长剥夺了他们的选择权和锻炼的机会。

●有家长说,孩子没入美术班时在家还画画,入班后在家却不怎么画了。如果家长不把孩子学画当成一种学业和技术来对待,就容易理解了。孩子画画是一种情感的表达,是另一种玩耍。在班上他已经把自己的想法与感受宣泄在纸上了,画画的欲望已得到满足,心里获得了平衡,孩子在家画画的兴趣自然的就会有所减弱。孩子画画凭的是兴趣和热情,画得好坏并不与作画时间成正比。

●家长不要在孩子面前老是夸别人画得好,孩子听后为让你高兴,会去学他。当孩子学会别人的同时,也失掉了自己的个性。而有个性的作品才是美的。

●如果家长看孩子画画时,能忍住不说话,对孩子的干扰会小一些,如果忍不住非要“指导、指导”还不如不在旁边好。即便是家长站在旁边不说话也已经干扰了孩子的思维了。 ●儿童画画有很大的随意性,是想到哪画到哪。往往是画了前面的,不知道后面怎么画,事先是不会“胸有成竹”的。等想好了或默记下来的画已经不是儿童画了。

●孩子的画不是画得细就是认真,即便是看上去似乎很“乱”的画,也并不能说明孩子没认真画。艺术这东西并不是认真了就一定能画好,有时也正因为太认真,思想负担太重,结果反而画不好,孩子画画时感情的真切投入才是真正的认真。

●辅导老师在给孩子讲课时,可以讲一些比例的知识,但不能要求孩子画准比例。讲是对的,要求是不对的。孩子画画凭的是直观感受,还不懂的用理性知识去指导绘画,如果老师对孩子要求太“严”,孩子就会因画不准比例失去自信不喜欢画画了。

●幼儿画画的特点是:听他们说画的什么内容都有,看他们的画什么内容都没有。

●我反对孩子在上美术课时像某些幼儿园小朋友那样在老师“

一、

二、三坐好了,闭上自己的小嘴巴”的口令下,个个两手背在身后,笔端笔正地坐着,课堂上静的掉根针都能听得到,好像这才是正规教育和文明地表现。其实,五六岁的孩子正是嘻嘻哈哈调皮的时候,该调皮的年龄却不调皮了,是老师“出色”的工作压抑了孩子地调皮。 ●有的家长不喜欢某种颜色就不让孩子用这种颜色,甚至把这种颜色藏起来。其实,每个人因年龄、性别、性格、文化和生活环境的不同,对事物会有不同的艺术知觉。家长应鼓励孩子做事有自己的主张,遇事有自己的选择,不应该把自己的喜好强加在孩子身上。 ●心过于细了,画得画必板;胆过于大了,画得画必乱。

●孩子的画画得干净没有错,但如果家长要求孩子一定要画得干净就是错误了。孩子画画儿如太重视画面干净,就会束手束脚不敢大胆涂抹了。其实,画的审美价值并不取决于画的表面。画得干净的也有孬作品,“乱”涂的也有优秀之作,好的作品应该是作者对事物认识角度、深度地体现及绘画经验的积累与总结。

●儿童画画的年龄越小胆越大,年龄越大胆越小。

●孩子画画不是家长想让画时就立马能画出来,需要一个孕育的思维过程。即使孩子原先有些形象积累,画得多了,思维也会枯竭的。孩子需要一个不断认识事物的“充电”过程,家长要干的“活”就是积极引导帮助孩子不断地完成这样一个过程。

●家长辅导孩子画画时,不要让孩子急于先动笔,应先对所画的内容、题材有大致上的了解,最好能领着孩子“转一圈”,在孩子对所画的东西有了明确印象时,再启发孩子把看到的、想到的、体验的感受落实在纸面上,这样画得画就不空了。生活是艺术创作的源泉,对孩子来说同样适用。 ●孩子画得像不像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用自己的思维去完成了一个“激情施放”的作画过程。

●孩子画写生并不像成人那样是真写生,想象与记忆仍是画中的“主角”。比如花有五个叶子,叶的生长方向、大小形状各不相同,孩子画上的叶子数量和大小十有八九像哈哈镜里面的东西走了样。所以,家长在看孩子画写生时不要与真的东西比。

●家长看幼儿画画时,总想从画中看看像什么东西。其实,幼儿喜欢画是觉得画画好玩,他们不会在乎别人对他们得画作如何评价呢!使孩子感兴趣的是,画笔在他们小手里握着流淌出一串串彩色的笔道道,这些看上去不成形的符号圈圈就是幼儿对生活了解的全部。 ●孩子学画并不是学习高难知识越早越好,越深越好。再好的方法只要违背孩子的心理、生理就不能说是好方法,这需要孩子有一个能接受理性知识的年龄作前提。如十岁前的儿童就不宜学规矩很多且很理性的书法和素描。儿童时期

三、五年就会过去,是“过了这个村,没有了这个店”,提前学成人的东西是最不值得的。

●传统的教育方法是教孩子怎么画,新的教育方法是教孩子怎样自己画。前者是老师画一笔学生跟着画一笔,教得最好是画成的东西与老师的一模一样,后者是老师在尊重孩子思维的基础上启迪与点拔,教得最好是画面各有千秋。 ●孩子画中的图案和色彩是他们地创造,他们在毛驴、大象、骆驼、螃蟹、老鼠等单灰色的动物上画出漂亮的花纹和图案,这没有什么不妥。如果生活中没有的东西不能画,那么,什么才叫创造呢?对孩子来说想象比真实更重要。

●有时孩子画不好画,不一定是技巧的事,大多是审美上的原因造成的。比如孩子用浅色画轮廓用重色涂颜色,这样涂上的颜色就会“吃”掉轮廓线,形不突出了。再比如孩子在涂色时不懂得色彩有冷暖、明暗对比作用,一古脑地涂上相接近的颜色,这样问题差不多每堂课都能遇到,解决这些问题就是辅导老师该干的活了。

●如果家长不懂儿童画,请不要随意批评孩子的画,因为你对儿童还缺少了解,很难说你的批评是正确的。其结果只能挫伤孩子的积极性,干扰孩子的正常思维,因为一个

五、六岁的孩子还没有能力能清楚地辨别你的说法是否是对的。

●孩子幼儿时往往说话不知轻重,说些“没边没沿”不礼貌的话、做些不文明的事。如果家长这时硬给以规矩,就会压抑孩子童趣地展现,使孩子变成了“很懂事”的小大人不可爱了,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干脆就别管,不管可能更有利于孩子健康地成长。

●幼儿学画还不懂得什么是画法画理,他们的一切知识都是*“实践"得来的,是在“具体干”中学到的。 ●儿童画只是儿童成长中的一个过程,它有艺术性,但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艺术品,真正的艺术作品是创意可设计,效果可预见,是有很高思想性的。它是理性思考的产物,是思想和技巧的完美结合。而儿童画有很大的随意性,画面效果是不可求的,画到最后是个什么样子,儿童自己也不知道。因而,从小就学成人的东西,想培养画家的做法是不对的。在学画的小朋友中可能有一部分人长大后要成为画家,但我们培养的目标却不是画家。

●对于孩子的画,家长不能要求太高,一堂课一幅画想的、画的与别人不一样,有点独到之处就算不错,不能要求孩子处处都画得比别人好,这是不可能的。

●孩子初试绘画,虽然很喜欢,但对画却很陌生,多少还有些胆怯,画面有可能不理想。如果家长这时对孩子的画给予充分地肯定,就会给孩子注入力量和信心。孩子用心去做了,不一定能成功,但如果不让孩子去尝试,就永远不会成功。

●有家长说俺不懂儿童画,在家怎样辅导孩子呢?如果是学龄前的儿童就好办了,我可以给你开个“方”子,你只要在你孩子画画时准备好一大斗挺好、不错、棒极了的“高帽子”不断地戴在孩子头上,孩子在你的鼓励下,一定画得很高兴、很投入。孩子在这种精神状态下完成的作品肯定差不了。专家们把幼儿的画成为无错误学科,所以他们怎么“折腾”都不过份。 ●别把儿童画画当个事,它跟小孩玩沙子没什么两样。画完了任你评说,玩完了扭头就走,这就是儿童做事的天性,他们没那么多规矩。 ●考级实际上是成人强加给儿童的一种根本不符合儿童心理、生理的“练兵”活动。考级把原本轻松自由的绘画,不科学地分成各个等级,并把学生引向了不断升级、过关上去,使学生背上沉重的思想包袱,偏离了孩子学画是为了提高想象力和创造性的办学宗旨。级别的提升是老师和家长共同制造的假“成功”。

●幼儿园里选画是看画面是否干净、漂亮、画得像;专家选画是看画面是否有作者的真切感受和创造性,这就是两种方法的不同之处,也是画得“乱七八糟”的画选上了,画的干净漂亮的却落选的原因所在。 ●孩子在画画时如果老是不满意,光想修改修改或换张纸画,说画错了,这说明孩子已到了转形期,对他们自己所画的真实性产生了怀疑,他们开始喜欢画得很像并崇拜大人的画,不再愿意画儿童时期充满幻想、异想天开,不符合比例、不符和逻辑、人比楼房都高的画了。这时辅导老师应“白话、白话”规矩了。

●家长不要把美术老师的辅导作用想得太大,其实,一个孩子画得怎样关键取决于他自己,老师只能起个航船的舵手作用,使孩子在进步中不偏离方向。 ●孩子在认识事物上会因个性、兴趣、年龄的不同也有所不同,不能看孩子在一个事上反映不如别人,就认定什么事都不如别人。孩子学画有快有慢,悟性有高有底,这是正常的现象与智力无关。 ●有家长说是否可以要求让慢性子的孩子画得快些,急性子的孩子画得慢些,平衡、平衡。其实根本没那个必要,急中也有精品,慢中更有巧匠,绘画只能影响性格,但不能改变性格。

●欣赏儿童画有两个误区:一是用成人的眼光解释儿童画;二是把儿童画当成一种专业技术看待。

●一般家长普遍认为能称为技巧和专长的都要有基础作铺垫的,但儿童美术却不是这个样子,儿童画画跟儿童认知能力有密切关系。比如画一个热水瓶,认知能力高且有绘画经验的孩子除了能画准基本的比例外,还能画一些热水瓶上的花纹图案等,使之造型更具体、更细致。认知能力弱实践少的孩子画得造型简单、粗略单调。这与绘画技巧关系不大。只要孩子见过知道就能画出来,无须告诉他热水瓶的画法、步骤和比例、位置等。我们要求孩子是能画出热水瓶,而不是能画像热水瓶,画得像与不像在提高孩子的想像力、创造性上起到的作用是一样的。所以,儿童学画是不需要基础的。

●家长有时看孩子画的东西给自己想像的有很大出入时,就抱怨孩子怎么画什么不像什么呢?教孩子画画是否需要一个统一的标准去规范呢?实际上儿童画是不能作统一标准和要求的。比如画鸟,每个小朋友画的鸟都有鸟头、鸟嘴、鸟脖子、鸟肚子、鸟尾巴、鸟翅膀等,这时你会惊奇的发现,每个小朋友的鸟都画得很好,且造型又都不一样。你能说哪个小朋友的鸟画得对,哪个画得错吗?孩子眼里的像更多的是一种心理和精神需求,是一种神似,并不是生活中的真实反映。 ●家长在向教师咨询新的教育理念时,对新的教学方法都比较赞同,也都清楚旧的传统教育方法不利于孩子想像力和创造力的提高。但一具体到孩子的画时,家长又提出了一串串没咨询前提的问题。如:“太阳怎么涂成了蓝色?”“大象身上怎么画了那么多月季花”“这是画的什么?一点也不像”等等。由此可见,一种观念先入为主,在脑子里经过长期沉淀后,就会形成思维模式的定式,是很难影响或改变的。教师的工作除了教好孩子外,让家长了解认识新的教育方法和掌握一些正确的指导方法也同样重要。

●大多家长虽然不太懂美术专业,但看孩子的画时却好用“专业”的眼光去看。像比例对不对啊!画得像不像啊等!其实,孩子画画是觉得画画很好玩,并没把画画当作一种专业去看待。这时孩子的画是玩、画不分,没有什么区别。听孩子说自己的画,这是什么,那是什么,可家长看到的只是绿一团、红一团的彩色圈圈,并没有具体的形像。这时的孩子对事物刚有蒙胧的认识,还不可能了解到事物的整体性。所以,家长不能要求孩子要画像什么。

●儿童画辅导有三个误区:一是在辅导过程中过于强调作画的技巧,而忽视孩子的创造性。找张范画让学生比着画的做法对学生损害更大。二是教师错误地理解让学生“自由地画”的道理,在上课时随便画,不管不问不辅导,完全放任自流。这种“大撒把”式的“教学”完全失去了教师的引导、点拨作用,使教育没有了实际内容。事实上任何一种艺术的进步都是教育的结果。三是教师过于追求儿童画的高品味、高层次的艺术效果和新材料新方法的运用,超出了儿童所能认知事物和想象的极限。这样的教育方法往往好出现专家对孩子的画倍加赞扬,惊呼孩子是大师,孩子听后却很盲然,不知自己“大师”在什么地方的结果。这样所谓的高技巧是不能提升孩子艺术精神的。

●家长有时对美术教师的作用估计太高,认为学得好不好,关键在教师。其实,在美术教学中起到重要作用的不单是教师,家长与家庭环境和孩子的素质也是学好画画的重要条件。更何况有些东西是不可教授的,像灵气、悟性、神韵、感觉、联想、意会等。实践表明:孩子只有在好的家庭教育和优秀美术教师的辅导以及孩子优异的素质三方面条件、环境都具备时,儿童艺术潜能才能充分地得以发挥,孩子的心理、生理、智力、品德才能稳定健康地全面得到发展。 ●有的家长在教育方面知识欠缺,不能正确的对待孩子的特长,对孩子的期望“太高”名利思想太重。对孩子又缺少了解,孩子的长处是什么,短处是什么,孩子的能力怎样,发展限度和心理承受力等全然不知,就知道孩子得了奖,家长脸上就有光彩。家长对孩子有个要求,有个期盼是对的,但要有个度的把握。太高孩子做不到反而失去信心,太低又会影响孩子的进取心,失掉了动力,不切合实际的期望最终会使家长们失望的。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长对孩子画画的认识和处世原则、态度、方法,会直接影响到孩子。如果家长在孩子学画过程中,对孩子“帮助”太多,孩子长期生活在凡事听家长“安排”按家长“指令”办事的环境中,孩子的想像力、创造力就会受到抑制。随着家长不断加深的“关爱”,更会逐渐减弱或消失的。使孩子不能独立的生活,变得过分依赖父母,从而失掉了孩子的自主性。要知道让孩子无拘无束,随心所欲地学画对孩子来说是多么愉快,他们正是通过这个绘画过程使自己的心理得到满足。这种感觉正是一个人获得事业成功后有了成就感的雏形。家长要做的事就是设法保护好发展好这个“雏形”,使孩子在绘画过程中,逐渐建立自信。有位教育家说得好,对孩子最大的帮助是不帮助。

●有的家长看孩子画画好用某几种色时,就担心起来,孩子怎么总是喜欢这几样色呢?是不是孩子在心理上有啥问题呢?其实孩子喜欢用什么颜色画画是他的个性和爱好决定的,这跟他的生活环境受什么教育和个人的喜好有密切关系,并不是心理上有什么问题。即使用审美的眼光去看,画上的颜色种类多,也并不意味着色彩就丰富,画上的颜色少就单调。有的版画只有一两种颜色,仍给人一种色彩丰富的感觉。孩子在画什么、怎么画、用什么材料和工具上家长不应管得太多。应鼓励孩子凡事按自己的想法去做。 ●对喜欢画画的孩子,家长应多做一些“触景生情”的教育,帮助孩子尽快进入角色,使孩子的创作思路“渐入佳境”,激起孩子绘画欲望。如在家里画一盆好看的花,家长不是简单地说去画吧就算完了。一般

五、六岁的孩子观察能力、理解能力还比较弱。家长应正确地引导孩子、帮助孩子去了解花的生长结构、造型特点、习性、作用等,等孩子明白后再动笔。经历了这样一个过程,画出的画在理解和感受上与简单地画是不一样的。这种现场的生动的画前“情景教育”,由于家长的参与往往是孩子很有兴趣并乐意接受,效果也最好。

●有的家长很是担心孩子画已画过的题材,认为画过的题材不利于孩子想象力的提高。其实,画的题材只是某种环境下的情景限定,并不是重复的画某一件具体的东西。画以前画过的“情景内容”并不意味着有完全相同的造型因素。如画逛超市,每个孩子都会对超市有着自己的理解。孩子因其观察角度和对物的感受不同、兴趣不同也会有不同的画面组合与选择。就是画完全相同的题材,这学期与上学期画的超市由于观察认识能力上的提高,画面也会更加完整丰富的。 ●有的家长看到孩子画的树都往一边倒。如池塘两旁的树往两边倒,池塘下边的树头朝下,画的房子没有墙,里面的人看得一清二楚,以为孩子的脑子有啥问题。画上有这种现象只会出现在

六、七岁以下的孩子作品上。由于孩子年龄小,还不懂得自然界有透视现象,长大了自然会明白的。这时家长没必要非得从理性上去认识它,从科学的角度上纠正它。家长要干的活就是如何引导、启发帮助孩子完成一个奇思妙想的思维过程。

●家长总想让孩子多画一些,再多画一些。以为,只有画得多了,才能“学出来”。于是就有了不管孩子愿意不愿意,家长硬是规定每天必须画一幅画,如果孩子不按家长的要求去做,就会受到类似取消买东西或到亲戚家做客的惩罚。家长自觉不自觉的把“管理”孩子变成了“管制”孩子。孩子在这种精神压力或负担的情况下是不会画好的。即使从艺术的角度讲,学生也只有带着自己的情感,自己的想法在比较随意、宽松的环境下创造某种东西时,艺术才能悄然而来,按“规定”办事,不光不能产生艺术,更起不到愉悦孩子心灵的作用。 ●如果家长真想帮助你孩子画画的话,请你不要管孩子的具体画法和形式。你的一切努力都应建立在如何扩展孩子的视野和提高孩子画画的兴趣上。即使你一时还看不懂孩子的画,也没有必要非得跟孩子“交真”一定要弄清画的什么东西。孩子认为的一切绘画形式家长都应支持孩子去尝试。如果孩子对你的“帮助”表示不满或者是反感时,这时你应该立即停止对孩子的“帮助”。哪怕是你认为当初的愿望是最美好的。

●请家长不要购买类似填空、填画的多功能简笔画和蒙纸学画之类的书。你想,照着别人的画画下来,再按印着的轮廓线涂上颜色,这样的画怎样能提高孩子的想像力和创造性呢!孩子的奇思妙想、异想天开又在什么地方得到体现呢!孩子如这样画久了,会使孩子错误地认为学美术就是比着画,画得像就是画得好,涂色均匀别超出线外就是最棒!这种书的误导作用,就是压抑了孩子的想像力、磨灭了创造性,牵着孩子的鼻子使孩子甘心情愿的顺着书中的路子走下去。偏离了孩子学画宗旨是提高孩子总体素质的轨道,是非常不可取的。 ●有的家长看到孩子画水粉画时,不是对孩子的画给予充分地肯定,而是一见面就指责孩子把颜色弄到脸上和衣服上。实际上孩子脸上身上弄上了颜色正说明孩子画画时是非常投入的。家长一方面想让孩子随心所欲地去画,一方面又怪孩子弄脏了手脸和衣服。这两个事比较起来哪一个是更重要的呢?一个五六岁的孩子是不可能同时解决好又画得大胆、又弄不脏衣服这个问题的。如果孩子畏惧家长不能弄脏衣服的嘱咐,那么孩子画画时就会非常谨慎,在这种精神状态下画出的画,“激情施放”当然与孩子无缘了。

●家长看到孩子没入美术班时还画啥像啥,进了美术班却画不像了,怎么越画越倒退了呢?原来孩子画画一般都比照着书涂画,现在画的是想像画,教师的教法不一样。孩子入班后就会打乱原来的画法,新的方法又没掌握,这时就易出现思想混乱、观念不清,画出的作品往往失败多于成功,甚至不知应该怎样画,这是正常现象。家长要允许孩子有一个适应老师的过程。对于孩子这时的画家长不要急于批评和下结论,再等一等,再看一看,如果一段时间孩子的画仍没改变,请与教师交流沟通,寻求解决办法。 ●有的家长怕孩子看不懂《少儿美术》杂志就不给孩子订,其实每个孩子都能看得懂,只是在“怎样看”上与成人不一样。成人总想以文字解释绘画(不懂美术的家长),孩子们看画是不需要作任何注释或解说的。实际上画本身就是不用翻译的国际语言,更何况书中画的作者和他们是同一年龄段和生活在同一时代,所经历的事大致相同,画的内容也是发生在孩子身边的一些事。孩子的年龄大多处在识字阶段,认识理解文字的能力还比较弱,他们不可能像成人那样比较理智的思考着去读画,但这并不影响孩子去欣赏、鉴赏作品。就像不懂英语的成人欣赏英语歌曲,虽然一句也没听懂唱的是什么意思,但歌曲的曲调或优美或抒情或苦涩或悲壮的旋律都会深深地打动了你,这能说明你没听懂音乐吗?艺术的东西,只可意会的多,能言传的少,意会就是看懂了。

●让孩子在生活中学会观察,是美术课重要内容之一。观察不是看而是思考,只有认真思考的东西才能称得上观察。

●教儿童画彩画与教成人有明显的区别。成人注重理性,儿童更重感觉;成人讲究体积、光影、立体感,儿童注重随意地快乐涂鸦,玩得高兴就行。所以,在彩画的画法上,儿童有着更大的自由空间。如果用教成人的所谓“正规教育”一套方法来教孩子,那就是犯了一个很大的错误。 ●学画的方法是可学的,而学画需要的灵性、悟性是不可学的。理性知识是可教的,感性知识是不可教的。理性知识永远干不了感性知识的活。

●学画的孩子大多在智商上差别是很小的。高品位的儿童画与低俗的儿童画的产生,关键取决于教师的眼光。从这个意义上说,好的辅导老师还是很重要的。

●只会忙于教学事务,不懂或不注意学习“充电”的教师,永远成不了优秀教师;只会被动学习,不懂的主动学习的学生,永远成不了好学生。美术上的教与学也是如此。

●只有不敢画的孩子,没有不会画的孩子。

●一个好的儿童美术教师,必须具备七个条件。一是懂专业、有眼力,自己的画画得不错。二是懂教育,会教学。三是懂孩子发展心理学。四是懂生理学。五是有一定的文化功底和理论水平。六是有实践的基地,亲自带班教课。七是做事用心、用功,责任心强,长年坚持不懈。家长们看一下教你孩子的教师是这样的吗?

●我不是崇洋媚外者,但确实有好多文学、艺术作品,外国的就是比中国的好。如:外国的儿童画重个性、重创造,中国的儿童画重方法,重技巧;外国的动画片给孩子快乐(如猫和老鼠),中国的动画片老是想让孩子受教育;外国的科幻片有想象力,离奇怪诞,看着好玩,中国的科幻片太理性、不热闹;外国的作品说话单刀直入,明明白白,中国的作品说话拐弯抹角,含蓄的费好大劲也弄不清楚表达的究竟是什么意思(如电视广告);外国的作品敢说,思想开阔,放得开,中国的作品太小心,思想保守,太局限;外国的文学影视作品,构思奇特、不可预后,中国的文学和影视作品看了前面的就知道了后面的,作品死板、雷同还形式化。有一个外国的朋友说,中国的知识分子,你问他什么他知道什么,就是不知道自己是什么。

●有家长问我都是怎么教?其实我的教法很简单:我的教法就是没教法。

●学画的天份是重要的,但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后天的培养与努力。

●有的孩子上美术课“三天打鱼、两天凉网”,经常随意不来,这样,老师就很难教了,效果也不好。事实上,什么知识都有连续性,画画也需激情,更需要情感的孕育和投入。越画才能越喜欢画,越画才能画好画。只有常画的人才能找到激情,只有懂得激情的人,才有这份心境进入角色找到感觉。孩子画画也是如此。

●有人说画家、音乐家、作家气质都高。有人说文艺理论家气质高。有人说书读多了气质便高。也有人说气质是天生的,不识字的也有高气质的。我以为气质是先天和后天共同作用下的“混合物”。培养孩子也应是这个道理。 ●孩子画画的特点是:越不会画的,画得又多又快;越会画的,画得又少又慢。

●在色彩感觉上,老师和家长都不应该把自己认为好看的颜色强加在孩子身上,代替孩子的感受。如画一盆花,家长有可能很清楚地看到花的叶子是深绿色的,可孩子怎么把叶子画成蓝紫色了?其实,色彩受个人偏好及光源与环境影响所致。家长应尊重孩子的感觉。艺术只讲画面的和谐与情绪的表达,不求画得是否与真的一样。一个班的孩子把同一物体画成好多模样是正常的事。

●幼儿画画的突出特征是:胆大得出奇,从不怀疑自己的技巧,过高的估计自己的能力,谁都不如他自己画得好。这样只有成功的喜悦没有失败痛苦的心理,不正适合幼儿健康的成长吗?

●孩子画画与技巧关系不大,之间的差别在于画面内容的安排上。同样的情况下,主次分明、画面丰富、内容多、满、形像感强、表达清晰的画优于画面空泛、主次不清、形体呆滞、整体感差的画。这是教师最应该下功夫的地方,也是检验教师实际指导水平的地方。

●学画能提高孩子的智力,好像大家都认可这个说法。但什么是智力,至今全世界的心理学家们对此都没有一个公认的、统一的定义。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智力就是个人综合性能力。它包括学习能力,思维能力,适应环境的能力(儿童发展心理学·2003年版)。 ●孩子画的画,能称得上真正的儿童画,在我们这个有着很深传统文化背景*“逻辑思维”“记忆”时代打“胜仗”的国家里,是很难得到发展的。假儿童画一直在我们国家唱着主角。那些受旧审美观念影响较深的,成人帮着想的,帮着画的,按成人意识做的都属于假的儿童画。

●好多小朋友只想画画,不想学画。究其原因就是学画不自由,规矩太多,框框太多,“学问”“技巧”太复杂、太难。孩子们觉得不好玩、没意思。如果我们做教师的多从孩子的角度考虑,多尊重孩子的一些想法,把这些“学问”变成孩子喜欢的方法,让他们大胆地随意地“折腾”一下,“疯狂”一下,那又何妨。既然加拿大人能创造“疯狂科学”,李阳能创造“疯狂英语”,这些理性的东西都可以疯狂起来,那么,我们的艺术,更何况是儿童的艺术,为什么不能“疯狂”一下呢?说不定孩子们还能创造出一种叫作“疯狂画法”的艺术呢?

●其实,教孩子能画得像很容易,有一套死板且很有效的方法。教师可安排孩子你就这样画,别问为什么,就会出现“立竿见影”的效果。教学也就显得容易和简单多了,教师也就省事多了。但这个方法剥夺了孩子思考、探索、实践的权力。这样的教育肯定不是好的教育。 ●孩子因家庭教育、生活环境和个**好的差别,在认识理解一件事物时,会出现一些偏差,不是讲几次就能做到的,这需要几个“回合”的反复学习过程才能解决。如果教师讲几句,孩子就能做到,这反而不正常,至少教师有“灌输”知识的嫌疑。 ●有的家长认为,给孩子讲的知识越多越好,越早越好,越深越好,其实不然。当孩子的生理、心理还没发育到一定程度,认识能力还达不到时,多讲不如少讲,早讲不如晚讲,深讲不如浅讲。孩子的身体发育及认知程度,决定了孩子接受知识的能力,这不是教师能解决的问题。一个年龄段有一个年龄段的任务和要求,过早过晚都不好。高水平的指点在于教师能用诙谐、有趣的语言,敏锐的审美眼光,根据孩子的情况,审时度势、因材施教。指点不在于多,而在于准。 ●家长看画往往看作品是否干净、漂亮、画得很像,教师看画往往看作品是否有孩子的个性风貌,在认识和看法角度上有很大差别。但孩子画画的事实是:画面干净的不如脏的;像的不如不像的;看着顺眼的不如涂得“乱七八糟”的;有法的不如无法的;讲理的不如不讲理的;精心描绘的不如乱涂的;正确的不如错误的(指合理性);画面上啥都说清楚的不如画面上啥都说不清楚的;色彩鲜艳的不如色彩灰不溜丢的;有技巧的不如没技巧的;画得熟练的不如画得生的;比例对的不如比例错的;画得香甜的不如画得苦涩的;画面清晰的不如画面朦胧的;想获奖的不如啥也不想的(太想赢的人往往不能赢);胸有成竹的不如漫不经心的;画一张成一张的不如画几张才成一张的;好“成功”的不如好“失败”的(成功指画画已有一套死板方法)等等、等等。用传统的老观念和老眼光去看孩子的画,错误率几乎是百分之百。 ●每个孩子由于个性、悟性和爱好不同,就会对同一事物作出不同的反映。这些都是不可教授的。所以,家长不要拿自己孩子的作品与别人比,只能自己与自己比(与自己比越比越喜、与别人比越比越气)。即便是一个孩子的作品也不是第二张就一定比第一张强。比,也只能在一个大的时间范围内。事实上,一个孩子的真正进步,也是经过失败-探索-成功这样一个反复认识、实践的过程。我们家长不但要能接受孩子的成功,也应能接受孩子的失败。失败更需要家长肯定、支持、鼓励。但有的家长看画得好就喜,看画得不好就脸难看,还打孩子屁股,这是不对的。

●家长不要看孩子画的是什么,要听孩子说画的是什么。在这里原本应是“视觉艺术”的东西,会因作者是幼儿变成“听觉艺术”了。听孩子说这是什么,那是什么,让大人看什么都不是。但孩子正是从这些什么都不是的圈圈、道道开始认识这个世界的。

第4篇:如何教孩子学习数学

一、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个启蒙老师,当孩子第一次学习时,就要严格要求,做到规范。如当孩子能玩玩具或看儿童书籍时,教育孩子要爱护自己的玩具和书籍,每次玩过或看完后一定要让孩子整理好,放回原处。笔者作过统计,约有45%的学生不爱护书籍,不会整理自己的书本及学习用具。当孩子第一次拿笔写字时,就要教给孩子正确的握笔方法及写字姿势,否则,习惯成自然,到上小学了,老师也很难纠正。笔者也作过统计,约有60%的学生握笔不正确。

要有良好的生活习惯。教育孩子,不能边看电视边吃饭或边做作业。否则会造成孩子做事注意力不集中,上课思想开小差等。孩子自己能做的事让孩子自己做,不能只让孩子学习,任何别的事全由父母包办,让孩子吃点苦,受点挫折,能培养刻苦耐劳的精神。

二、培养孩子有思考问题的习惯

牛顿由苹果落地发现了万有引力,是因为他能思考问题。苹果成熟了掉到地上,是“瓜熟蒂落”的自然现象,而牛顿在想:苹果为什么要掉到地上,不飞起来呢?他发现有重力的作用,那这重力是谁给的呢?因为有这一层层问题的思考,所以才发现万有引力定律。小孩子没被世俗束缚,好奇性强,每件事情都要问个明白。这时做父母的要耐心解释,引导孩子思考,有些浅近的问题,可以叫孩子再想一想。当提出的某些问题连父母也回答不上来时,如头上长有几根头发,这河塘里有几尾鱼等。你可以说,这些问题在书本上可以找到,等你掌握了知识就能解决。千万不能胡编乱造哄骗孩子,更不能责骂孩子:连大人也不知道的问题,问什么!烦死了!这样为挫伤孩子问问题的积极性,刚萌发的活跃思维会因受父母的责骂而受压抑。

三、怎样辅导孩子学数学

给孩子辅导数学,不像在学校,受场地及人数限制,可以灵活多变,不只是在家里坐在凳子上辅导,只要你和孩子在一起的时候,把看到的、听到的,能找到数学问题的就提出让他去想;不只是讲书本的知识,还要把实际问题或在日常生活中碰到的问题提出来让他思考;不只是动笔计算,还要培养孩子动手实验操作的能力。

1.在家里给孩子辅导数学,问题要灵活多样,能激起孩子的思考。

好多家长给孩子辅导数学就是呆板的几道算题,这样孩子容易厌烦,会觉得数学没有兴趣。如3+7等于多少?7+3呢?8+2呢?这时你如果反过来编题:那两个数相加得10?这样的算式共有几个?如何判定你已经写完了?有规律吗?让孩子找到:0+10,1+9,2+8,3+7,……,10+0这一规律后,又提出那两个数的和等于11?这样的式子共有几个?然后提出两个数的和等于100,这样的算式能编出几道。这些问题可培养孩子探索数学规律的能力。

有时,你做家务忙,但孩子要求你出一道题给他做,你可以在纸上画一个几何图形,叫孩子说说这个像什么?比如画一个圆,让孩子去想象。有的孩子说像大饼;像圆圆的月亮;像妈妈漂亮外衣的纽扣等等。只要是圆的,不管说什么都对,说得越多越好。这样可以培养孩子的想象力及观察力。

2.在日常生活中给孩子编的题, 能让孩子体会生活,丰富生活知识。

养金鱼是小孩子挺喜欢的事。为让孩子做减法,可编制“金鱼缸中有5条金鱼,死了一条,还剩下几条?”有过养金鱼经验的孩子不一定就简单的回答4条,他要提出这条死了的金鱼捞出来了没有?这样他就有两个答案:4条或5条。多思考这样的问题可培养孩子全面考虑问题的习惯。

在餐桌上,如果有一桌丰盛的菜,叫孩子把菜分为两类。按什么方法分,由孩子自己决定。特别是孩子多的时候,他们的积极性会更高。分的方法很多:如按动、植物分,或按海产类或非海水类分,也可按炒菜、汤菜分;冷菜、热菜分等。做父母的要作适当的提示,让孩子学一点分类思想,还丰富了生活知识。

家里买来一袋绿豆,问孩子:你能知道这袋绿豆有几粒吗?如果一粒一粒数,当然是很费事的,你能想出好方法吗?(如:先秤出一两,数出这一两绿豆的粒数,然后秤出这袋绿豆的总重量,就可算出这袋绿豆的粒数。)又如怎样知道一本书中的每页纸的厚度等问题可培养孩子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

3.能动手操作的题,父母不要给出答案,让孩子去操作、体验、领悟。

为考孩子的智力,家长会给孩子提出:一张长方形的纸片有四个角,剪去一个角,还剩几个角?孩子会脱口而出,3个。这时家长不要告诉孩子答案,要孩子亲手去剪一剪。一剪才发现有5个角。继续剪,看能不能剪出3个?当孩子沿着对角线剪得3 个角时,这高兴劲儿就不用提了。

如图,与孩子一起走路时,本该从A到B,B到C的道路上走,可孩子偏从花坛中从E到F穿过。问他为什么要这样走?孩子说:近!你怎么知道就近呢?要孩子回家动手画出图形,量一量,并比较EB+BF与的长度与EF的长度的大小。画出不同形状的三角形,多做几次,让孩子领悟出“三角形任何两边之和大于等三边”。

孩子都看过能伸缩的活动推拉门或防盗窗,这些门或窗的结构是四边形的。问他们为什么不做成三角形而做成四边形呢?叫孩子用竹棒围一个四边形和三角形,然后压一

压,看那个会变形。让孩子领悟到“三角形的稳定性”和“四边形的不稳定性”。通过自己动手,动脑,能领悟出某些结论,为创造发明打下基础。

总之,孩子良好的学习素质一半来自家长的熏陶。给孩子提问题,也要讲究方法,让孩子积极地想,愉快地做,能激发兴趣,开发智力,达到培养能力的目的。

——京翰教育·罗老师

第5篇:如何教孩子记账?

花旗基金会理财教育的公共事务处协理杨淑娟建议,父母可以透过教孩子记帐,让孩子规划自己的财务、审视金钱流向,建立正确的金钱价值观。「理财教育」可以从家庭开始,从记帐做起。

Q孩子多大可以开始记帐?

A︰「记帐」这件事需要有几个前提:第一,孩子有零用钱或压岁钱等可自由支配的金钱;第二,孩子具备基本的加减算数能力。这大约要到国小三年级之后。

Q为什么要教小孩记帐呢?

A︰根据花旗银行基金会在今年调查发现,超过一半的学生觉得父母给的零用钱是「不够的」。而身为父母,也常常叨念孩子「很浪费」、「都不知道存钱」。到底是父母给的不够,还是小孩花得太多?若可以记录每次的花费,当讨论零用钱到底够不够时,就不会是件「罗生门」了。

此外,对孩子的好处是,透过详细的纪录,他会知道钱花到哪里,会帮助他认识自己的消费模式,调整自己的消费方式。父母也可以知道孩子的金钱流向,甚至进而看见孩子在乎什么。例如,你在帐上本发现,孩子每天都要买一杯饮料。结果不是因为他喜欢喝饮料,而是因为好朋友们每天都要喝一杯,这时,我们就可以发现原来饮料是他的社交工具。

Q要如何记帐?用什么工具?要注意哪些原则?

A︰有些人会用电脑软体记帐,然而,记帐最重要的是方便,随手随时可记,一边记帐还可以一边思考自己用钱的方式。最好的记帐工具就是一般有横格的本子。

记帐时,应掌握以下三个原则:

$ 分门别类:孩子年纪小,只要简单列下日期、收入、支出、项目、结余即可。国小高年级之后,可将项目细分成食、交通、育、乐等,并加上「想要或需要」的选项。分类精细,有助于审视消费时,一目了然。

$ 每笔消费都要记:无论金额多小都要记。

$ 定期检讨帐本:记帐的目的就是检视花费,在发下一笔零用钱前可和孩子讨论一下花费。孩子通常很难做的好,不要过度责备,因为他正在学习。

Q要怎样让记帐成为生活习惯?

A︰记帐虽然好处多,但是过程繁琐,要能落实记帐,并不是件容易的事,需要父母的陪伴和鼓励。要让记帐成为生活的一部分,不妨试试以下三个方法。

$ 每天记帐:孩子不记帐,有时是因为时间久了,实在想不起来钱花到哪里去。年纪愈小,愈需要父母的陪伴,每天找时间和他回想今天的花费,记录下来。如果每天记帐很困难,一周至少要记两次。

$ 让孩子体验记帐的好处:如果孩子零用钱有盈余,帮他将钱存入银行,让

他看见金钱增加的真实感。必要时给予一些奖励,例如,每月帐面盈余多少,父母就拨多少钱入户头,让孩子有努力的目标。但给孩子零用钱不要和成绩及家务绑在一起,小时候父母用钱控制孩子的行为,孩子长大后也会用钱控制你的期待。哪天,当你要求孩子洗碗时,他会跟你算洗一个碗多少钱,或在外打工洗一小时碗可以赚多少钱。

$ 与财务规划挂勾:有时会碰到一些节日,花费较高,例如死党生日、父亲节、母亲节等,需要提前规划,以免透支。也可善用孩子的梦想,帮助他用计画满足梦想。例如他想买一台两千元的游戏机,父母就可以和他一起规划,每个月储蓄三百元,半年后就有一千八百元。另外,为了奖励他,父母赞助两百元,游戏机就可到手。

Q如果不认同孩子的花费,要如何和他沟通?例如,家长认为只要球鞋够好,什么球都能打;孩子则认为,每种运动都应有专属的球鞋。

A︰当孩子将钱花在你无法认同的地方,先别马上下判断,认为他浪费。过多的价值判断反而使得孩子不愿意让父母知道他的花费,抗拒记帐。

有时候青少年买一双又贵又炫的球鞋,或许是运动需要,但主因可能是寻求同侪的认同,在孩子看来这的确是「需要」;但父母可能认定这是「想要」,不同于「需要」。为了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如果妈妈只愿意买「三双二十元」的袜子,而孩子非「一双二十元」的袜子不穿,那么,妈妈就直接提供她可以接受的金钱二十元,其他不足的,孩子必须撙节花费,从现有的零用钱支出。

有时候青少年买一双又贵又炫的球鞋,或许是运动需要,但主因可能是寻求同侪的认同,在孩子看来这的确是「需要」;但父母可能认定这是「想要」,不同于「需要」。为了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如果妈妈只愿意买「三双一百元」的袜子,而孩子非「一双三百元」的袜子不穿,那么,妈妈就直接提供她可以接受的金钱一百元,其他不足的,孩子必须撙节花费,从现有的零用钱支出。

第6篇:如何教孩子剪纸

常州市新北区圩塘中心幼儿园 陈芝兰

兴趣导入 为了引入幼儿从未见过的剪纸活动,我们首先带领幼儿一同观看录像。片中民间剪纸大师剪出的栩栩如生的作品深深吸引了孩子们。我们问幼儿:“小朋友们愿意学剪纸吗?”他们高兴地说:“愿意!”于是我们将自己剪出来的作品向幼儿展示,并让他们拿在手里看。观察和对实物的直接接触,更加激发了幼儿的好奇心,调动了幼儿对剪纸的兴趣。

而师生一起动手操作,又进一步提高了幼儿的学习兴趣。我们先剪了几种简单美丽的窗花,贴在窗户上让幼儿看。当他们开始跃跃欲试的时候,我们顺势向幼儿传授了如何折叠纸张剪贴窗花的技法。在动手操作过程中,幼儿发现折叠的层数越多,剪出来的效果越好。他们举一反三,越折越精,越剪越好,兴趣也越来越高。

在掌握了一系列剪纸的基本技法后,我们开始让幼儿练习构图能力,练习的过程仍然是从调动幼儿兴趣入手。

在小班,我们先在玻璃板上涂上颜色,画上好看的动植物图案,让幼儿用竹签沿线刻画,刻好后用投影仪投放影像,其效果与剪纸窗花相同。孩子们看了很开心,很快产生了构图创作的欲望。这时,我们鼓励幼儿离开教师给好的图案线条,自己随意在玻璃板上刻画,刻好后就给他们投影放映。幼儿争先恐后地抢着放映,在生动有趣的活动中不知不觉地提高了构图能力。中班的幼儿用竹签在涂有白广告色的玻璃片上任意刻画,强化巩固了对各种形象特征的印象。老师按照幼儿的能力,分别提供有图形、不完全图形和没有图形的三种形式。幼儿在玻璃上刻画,如果画得不满意可刷上广告色重新创作。此外,幼儿的画可以拿到投影仪上投放,使幼儿能清晰地看到自己的作品,提高了兴趣,为幼儿创造性剪纸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此外,我们注重为幼儿创设带有艺术意味的剪纸环境。幼儿园的环境属于隐性课程,它对幼儿的情绪、个性以及人格的形成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为了培养幼儿对剪纸活动的兴趣,我们十分重视幼儿的参与,将幼儿和教师的剪纸作品布置装饰活动室,鼓励幼儿用各种形象组合粘贴成剪纸画,贴在活动区内,让幼儿充分欣赏剪纸的形式、造型,感知剪纸作品的语言。我们充分利用身边的材料,努力创设一个符合农村特点、它有童趣、有剪纸特征的环境,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剪纸活动的愿望,在创设环境的过程中发挥幼儿的主体性,使师生的创造潜能得到了发展。

一、循序渐进

小班,我们让幼儿从练习撕纸开始,培养幼儿对整体形象的感知能力。第一步,我们把一些与幼儿日常生活经验相关的形象,打上孔让幼儿撕。幼儿边撕边讲述自己撕的是面条、饼干、皮球等。从撕直线、撕曲线到撕简单的图形,锻炼了幼儿的小肌肉及手眼协调能力。第二步,我们把这些形象画在纸上,不再打孔,让幼儿沿着轮廓线撕,幼儿对事物形象的整体感知更强了。在撕纸的过程中,教师尊重幼儿的意愿,肯定幼儿撕的形象,又不断培养幼儿的发散性思维,如问幼儿撕出的形象还像什么,不断强化幼儿头脑中的印象。第三步,逐渐过渡到脱离画线直接撕纸,达到想撕什么就撕什么的程度。在适当的时机引入剪刀的使用,同时建立使用剪刀的规则与要求。让幼儿从一接触剪刀,就知道“剪刀是工具,起立离桌时,剪刀要平放在桌上,剪刀不能对着人,剪完纸后,剪刀放回小筐,碎纸要随时放在容器里”的规则要求。随着幼儿使用剪刀越来越熟练,经历了滑轮廓剪到脱线剪的过程。小班幼儿能初步掌握对折剪,在剪纸过程中转纸不转剪刀的方法。

到了中大班,幼儿的剪纸技巧越来越娴熟,特别是大班幼儿,他们需要的不是教师每天教授一两种剪样,而是通过教师的引导、提示,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我们采用了“创意十二诀”创造性思维教学的策略,注重培养幼儿自由自在地进行剪纸创作。

1、加一加、连一连

幼儿剪出一个图形时,教师鼓励幼儿随心所欲地在形象上添剪点什么,和什么地方连接起来图形会有什么变化, 产生什么结果等。大班幼儿剪刀下的图形既逼真又形象,他们已经能熟练地运用民间剪纸技法,动物的触角(须),人物的发丝,植物的生长动态,越是细微之处幼儿越是剪得惟妙惟肖。如,在剪出的花上再剪出眼睛,花就有了神情,太阳剪出嘴巴就会表达感情,昆虫触角加上女孩的小辫子,就变成“美人虫”。这种方法有利于发展幼儿的形象思维能力。

2、变一变 在幼儿学会剪各种动植物基本形状的基础上,我们要求幼儿剪得要有变化。如,鱼的嘴巴有大小或张开闭合的变化,鱼身有长短胖瘦的变化,鱼鳍有尖圆的变化,鱼尾有尖圆直曲或张开闭合的变化,鱼鳞可以变成半圆、尖形、锯齿形、曲线等。

经过这样具体而生动的引导,幼儿的想像力就会在无穷无尽的变化中得到发展。他们剪出的鱼就不再仅仅是老师所教的鱼,而是带有幼儿独特的情感、反映他们的认识水平和想法、有个性的多种多样的鱼,如“大嘴鱼”、“青蛙鱼”、“机器鱼”、“美人鱼”等上百种。

美工教育所追求的较高境界是自由创作。为了激发幼儿的创作灵感,我们带着他们走出幼儿园,上山岗,走进田野„„让他们观察公路上往来的车辆,池里游水的鱼儿,果园中果树花、叶、果的形态变化,农舍中鸡、鸭、牛、羊的动态姿势„„我们鼓励幼儿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大自然的一草一木,观察周围的生活,寻找剪纸的形象与内容。

由于有了系统扎实的基本功,又有了丰富的观察体验,幼儿个个兴趣浓厚、信心十足,创作灵感如泉涌,优秀作品层出不穷。如“美丽的春天”、“炎热的夏天”、“多彩的秋天”、“神奇的海底世界”、“和睦的虫鸟家族”、“农家小院”等。一名幼儿在剪贴“海底世界”时,给小鱼剪了个扎着小辫子的娃娃头,还一本正经地说:“这是条美人鱼。”幼儿的主动性、创造性在剪纸创作活动中发挥得淋漓尽致。

二、促进发展

我们在指导时,已避免了偏剪纸而忽视幼儿其他方面发展的问题。开始,幼儿只是闷头剪,剪了的作品都说不出所以然。我们及时提出要求,确定目标:小班幼儿在剪出作品的基础上,会用一句话讲述作品;中班幼儿能够用一段连贯的语言讲述作品;大班幼儿能够根据作品发挥想像,完整地讲述作品。现在孩子们不仅能剪出形态各异的作品,而且讲述也绝不雷同。

幼儿通过剪纸活动,其有意注意的时间长了,观察事物的能力也得到了提高。因为剪纸不像绘画,可随机丰富画面,它要求幼儿能统筹设计整个作品,这就锻炼了幼儿的统筹安排能力。该园幼儿在这一点上表现尤为突出:在成人看似不成材料的废纸上,幼儿会巧妙安排,合理利用。另外,幼儿的团结合作精神也在剪纸活动中得到了培养,他们会协商剪纸内容,会合作完成作品。剪纸活动不仅可以提高幼儿的操作能力及动作的协调性,还可以促进他们想像力和创造力的发展。幼儿不用笔勾线,全凭自己的想像发挥,极大地发展了自身的创造性。总之,剪纸活动促进了幼儿全面和谐的发展。

2009.

第7篇:如何教孩子学会接纳

主持人语:

在良好的亲子关系中,孩子会感受到家人们对他的完全接纳。这种感觉能帮助孩子接纳自己,并在这种自我接纳的基础上学会接纳他人,融入集体生活。

养孩子就像放风筝,需要给他一片接纳与包容的天空,但又不能松开手中那根“牵引与归正的丝线”。因为接纳不代表纵容溺爱,更不代表对孩子的错误采取消极放任的态度。如何张弛有度,平衡爱与管教?如何在责备孩子时仍带着深深的接纳?如何帮助孩子接纳自己的先天特质或不足之处?如何教孩子接纳他人,接纳生活中的不如意事?接纳,真的是一门很深的功课。

跟孩子“非暴力沟通”

(周先生,40岁,企业管理人员)

我所在的公司从去年起转型改组,其间我们进行了“非暴力沟通”的培训,培训教材是马歇尔?卢森堡博士撰写的《用非暴力沟通化解冲突》一书。

随后,我把“非暴力沟通”的技巧用到了对儿子周一的教育中,取得了不错的效果,让儿子学会了如何接纳自己、接纳别人。这个过程中,我有三点体会。

首先,任何时候,无论孩子做了、说了什么,家长都要先与他的“感受和需要”建立“连接”,观察孩子内在鲜活的生命状态与强烈需求。

儿子4岁的时候,有段时间爱说脏话,屡禁不止。我认为,脏话是“表象”,孩子内在鲜活的生命状态与强烈需求是“根源”。于是我心平气和地问他:“你说脏话,是不是因为觉得很搞笑、很有能耐,能让妈妈气得跳起来?让我们关注你?”

儿子得意地说:“嗯!我的嘴巴可有魔力了!”然后随口就说了一句脏话。

我推测周一进入了“语言敏感期”,说脏话是他探索话语力量的一种方式。故此,我们不再对他的脏话大惊小怪,而是正面引导――妻子教他朗读儿歌和唐诗,送他去少年宫参加“小小演说家”的比赛。我们收看《我是演说家》的电视节目,还每周举行一次家庭演讲比赛。在体会到“优雅的语言也可以充满魔力”之后,周一觉得说脏话没劲了。

其次,先说出你的感受,再用正向的、可操作性的语言向孩子提出行动上的具体请求。

家人们习惯于使用否定性的语言来教周一,结果却事与愿违。比如妻子说:“不要在沙发上吃掉渣的食物!”周一就拎着薯片到床上去吃。妻子再说:“把床单搞脏了,我会罚你面壁!”周一跳下床,故意用脏兮兮的手去摸墙纸。妻子被气得火冒三丈,吼他“好邋遢”“太懒了”……我劝妻子冷静,并问她:“你这会儿是不是感觉不太好?”她说:“我感觉这孩子做得不对。”我说:“不要评价对错,先告诉我你的感觉和需要。”妻子努力体会了一下,说:“就像看到土匪打劫过的情境一样,我焦虑、火大、无助……我需要家里有秩序、有美感,不要破坏我的劳动成果!”

我将妻子的需求和感受“翻译”成孩子的语言告诉周一。当他又想带脏兮兮的玩具上床时,我说:“你这样做的话,妈妈感觉很难受,好像细菌爬满了她的床,要咬她。”周一说:“没事儿,过会儿她就不难受了。”

我继续说:“你是不是需要一个放玩具的地方?妈妈则需要家里整洁干净。能不能想个办法,让你俩的需要都能得到满足?”

从我真诚的态度中,周一感受到我不是“帮助妈妈反对他”,而是“重视每位家人的需要”。他收起叛逆作对的态度,开始想办法。最后,他极有创意地想出一个双赢的办法――将玩具放在一个干净的盒子里,再把盒子放在枕头边。

在我的双向沟通以及示范帮助下,妻子与周一谈话的方式逐渐改变。她努力不在恶劣情绪中吼孩子,而是用理性让自己平静下来,并使用正向性、细节性、可操作性的语言。她不再说“把房间搞干净”,而是说“我需要你在3分钟之内,把脏衣服放进卫生间的洗衣篮,把果皮包装袋丢进垃圾桶,把盘子放回厨房”。

再次,训练孩子去观察,而非去论断,从而接纳他人,也为他人所接纳。

印度哲学家克里希那穆提(Jiddu Krishnamurti)说:“人类智慧的最高形式,是不带评论的观察。”仔细想来,我们大脑中出现的绝大多数话语都是评论和判断,孩子们更是如此。

据周一说,他幼儿园里的孩子分为“好孩子”的大部队和“坏孩子”的散兵游勇。为训练他具有接纳性的心态和批判性的思维,当他说某某是坏孩子,被其他孩子孤立拒绝时,我常问:“他做了什么事?你观察到了什么?”周一回答不上来,只说:“大家都这么说。”

我就告诉他:“不要随便说某某是坏人,《圣经》上说,你不要论断人,就不被论断。你怎么对待别人,别人就怎么对待你。至于谁是好孩子,谁是坏孩子,你可以先观察再下结论!”

幼儿园大班时,老师将小朋友们分成几个组做手工,任命周一为组长。一个叫陈磊的小孩因为搞破坏被排挤,大家都让周一“开除”他。对于这种另类的孩子,周一已经知道先观察,再接纳(至少不去歧视)。

我建议他:“观察要仔细,要发现他搞破坏的原因:有人的眼神让他感觉不舒服?不想待在这个组?遇到了什么不开心的事?还是想得到大家的重视?……每当我公司里的员工搞破坏时,我都会在仔细观察、倾听他的需要之后再作判断。因为人都是在感到被重视、被接纳的时候才会改变。”

周一试着跟陈磊沟通,虽然他讲话有点词不达意,但对方感受到了他的尊重与接纳。正如我所预料的,陈磊是因为觉得大家都要改变他,所以他偏不改变、偏要捣乱给人看。周一后来发现陈磊身上有很多优点,两人还成了好朋友。

这件事让我意识到,再小的孩子也需要大人用管理学的技巧来进行沟通,将他们当作员工一样来尊重、理解、接纳,孩子就会寻找更有效、更双赢的方式来满足自己的需要,并接纳他人的需要。

不喜欢自己的小男孩

(文女士,33岁,绘本馆老师)

我儿子从小就脾气大,如果尿布湿了,或是奶嘴不对位,他都会歇斯底里地哭很久。上幼儿园后,他常跟小朋友发生冲突。渐渐地他表现出了一种无法接纳自己的纠结心理,连老师都看出来了,评价他:“占有欲、领导欲很强,就是脾气有点急,难免伤人。他事后会主动认错,也很愿意帮助人,但总会失去友谊。”

当小朋友离他而去,不愿跟他玩时,他伤心地问我:“我是不是一个坏孩子?”“我为什么不好呢?”

我也是一个爱跟自己较劲的人,常常讨厌自己的脾气。所以,我特别能理解儿子那种“控制不住自己,情不自禁就伤害到身边人”的事后懊恼。见他一本正经地“自责”与“忏悔”,我顿感无力。事实上,我每次心情不好的时候也会情绪化地发飙,经常在恼怒中乱骂老公和儿子,事后又道歉,不久之后却又在无意中伤害他们。儿子的问题如一面镜子,让我看到了自己需要改变与成长。

如何用孩子能理解的方式,跟他一起面对“自我接纳”的深刻问题?后来我从弗洛伦丝?塞沃斯著的《怎么才能不吃掉我的朋友?》一书中得到启发。

这是一个关于小恐龙的故事,故事的开头是:“小恐龙为啥哭啊,因为他把所有的朋友都吃到肚子里去了!虽然他不想这样,可他每次都忍不住!”

儿子一下子就被吸引了。处于情感敏感期的他,认为小恐龙的孤独就是自己的痛苦――“忍不住!忍不住!就是忍不住去伤害自己在乎的人!甚至把人家吃下去!”

小老鼠莫罗来跟小恐龙做朋友,他说自己会念口诀,让自己的肉变味道从而不被吃掉。莫罗还打算烤蛋糕给小恐龙吃,让他改掉吃朋友的坏习惯……

可是,蛋糕烤得太慢了,小恐龙等不及,一口把莫罗吞了下去。还好,莫罗念了口诀,变得太难吃,又被小恐龙吐了出来。

莫罗没生气,反而好好地跟小恐龙沟通,他故意延长烤蛋糕的时间,训练小恐龙的忍耐力……最终,小恐龙被“无条件的接纳”所征服,学做蛋糕跟莫罗分享,从那以后再也不吃朋友了。

这个故事完全反映了儿子的内心!作者了解人性中“立志行善由得我,行出来由不得我”的弱点。他塑造的小老鼠充满同理心,从来不说教;他发现问题源于莫罗“肚子饿”和“耐性差”,就从源头着手来解决问题!“肚子饿”通过传授做蛋糕的技术来解决;“耐性差”需用理性克制、循序渐进的训练来解决。

回想当初儿子每每因为与小朋友争执而“发飙”时,我的反应都是用很凶的方式制止他、提醒他、责备他……他事后平静、自责痛苦的时候,我又不太懂得安慰,而是用说教的方式控告、揭发他,希望他汲取教训。我这种错误的方式,源于“怕丢脸、怕人家说我们没家教”的心理,却导致儿子越来越不接纳自己。

所以,我需要向故事中的小老鼠学习。作为家长,我必须控制好自己的负面情绪,不再将亲人当出气筒。作为孩子的朋友,我要改变教育方式,避免说教。

当儿子再跟人起冲突时,我温柔而坚定地将他带回家,抱入一个房间,对他说:“妈妈知道你很想发脾气,但是你要像绘本中的小恐龙一样学习忍耐,安静30分钟之后,你才能回到小伙伴中去。”

儿子生气地哭闹时,我就像小老鼠莫罗那样,一边做自己该做的事一边安静地陪着他,即使他又打又撞、说狠话,我也保持克制,丝毫不妥协。

渐渐地,儿子就像绘本中的“小恐龙发现小老鼠不好吃”一样,发现无理取闹的味道一点都不好,任性发飙也越来越让他难受。他开始调整,反思一会儿之后,安静下来,独自玩会儿玩具……不到半小时,他就能恢复心态,高高兴兴地去赔礼道歉,再次融入小朋友之中。

形形色色的“缺乏自制和忍耐”的问题,我都如法炮制,如限制吃糖、不许懒床、按时睡觉等问题,我都像小老鼠莫罗对待恐龙一样态度坚定、口气柔和、界限清晰、步骤明确,哪怕被他冲撞,仍无条件地接纳他。幼儿园老师也用相同的办法对待他,效果很好。我还引导他看到自己的优点,欣赏自己在歌唱、弹琴等方面的特长。

一段时间后,儿子比较能接纳自己了。他在忍不住又做错事、得到当事人和家长们原谅之后,会喃喃自语:“我认错了,爸爸妈妈仍然爱我。”他也渐渐学会了接纳身边的人。当小朋友被孤立时,他主动跟人家玩,还安慰人家:“你做小恐龙,我做小老鼠莫罗,我会帮助你受欢迎的!”

如今,儿子尽管依旧急脾气、爱发火,但伴随着我的改变与成长,他感受到了接纳,也表达出了接纳。我相信,他性格中的极端负面之处会渐渐改善。

重视幼儿“接纳”的功课

(周女士,幼儿园高级教师)

幼儿园的孩子们经常玩“比一比”的游戏:谁的玩具多、谁的头发长、谁的裙子漂亮、谁得的奖励多、谁的妈妈更年轻……有些孩子为获胜而吹牛,有些孩子因自卑而敏感,有些孩子对输赢无所谓,有些孩子不卑不亢,接纳每个人的特殊之处。

这些现象反映出孩子的天性,也反映出不同家庭的教育理念。孩子既需要“无条件的接纳与包容”,又需要管教、训练与引导。如何才能做到二者平衡呢?

第一,管教前要与孩子“共情”,听清孩子的话外音,探索孩子的内在需求。

要让孩子深深感到被接纳,家长只要认真听“他所说出的话语”和“他没说出的需求”就行了。只要做到这两点,无论你的管教、责备如何严厉,孩子都会知道你在乎他、理解他,是为他好。

案例中周先生的最大特点就是“愿听”和“会听”。这种最不花钱的方法简单易行,却最能让孩子感到被接纳、被珍视。我最欣赏他“训练孩子去观察,而非去论断”的做法。这既能培养孩子有个性、会思考、不人云亦云,又教给孩子为人处世的智慧――如何了解并接纳别人的需求,想出共赢的办法。

第二,管教要做到“对事不对人”,管教之后要重申“无条件的爱与接纳”。

不少家长管教孩子时会说:“再不听话,妈妈不爱你了!”“你照我说的做,妈妈才爱你!”……这些将接纳与孩子的表现挂钩的话语非常不妥。

更有杀伤力的是,父母在管教之后把孩子晾一边,冷言冷语,讽刺挖苦,故意装出不再爱他的样子。然而,幼儿没有“事情会过去”的概念,如果他觉得父母现在不爱自己,那就是永远就不可能再爱自己了。这种想法对大人来说是可笑的,但对孩子来说是锥心刺骨般真实的恐惧。

所以,家长一定要在管教后跟孩子讲清楚:“爸爸妈妈不喜欢你的某种坏行为(讲得越具体越好),但永远喜欢你。”“你是我们的孩子,我们永远爱你。”

第三,教孩子直视自己的弱点、特点,发挥自己的优点。

每个孩子都不相同,从外表看,有的皮肤黑,有的个子矮,有的招风耳,有的大兔牙;从性格看,有的脾气暴躁,有的胆小内向,有的活泼好动,有的多愁善感……这些外在和内在的特点,都需要家长智慧地引导孩子去面对,而非逃避。

案例中的文女士没有回避儿子“脾气大”的缺点。她用小恐龙的故事告诉孩子,生气是合情合理的事,但因生气而打人、伤害人、搅扰周围环境则是不对的。她用“改掉情绪化的发飙”的做法来给孩子做榜样――让孩子在被接纳中体会到任性、发飙的不良感受。她还引导孩子看到自己的优点,也看到别人的优点,而不将自己的长处去比较他人的短处。

我觉得,能教孩子跟自己的“负面情绪、与众不同、弱点缺点”好好相处的家长,本身就是处理自己情绪的大师。他们培养的孩子能够接纳自己,拥有良好的自我形象,长大后能够接纳他人、热爱生命,把包容与快乐带给身边的每个人。

〔编辑:冯士军〕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iwenmi@163.com。举报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