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碳交易市场发展困境及对策研究

2022-09-1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一、重庆市碳交易市场发展情况

(一)市场构成

重庆市碳交易中心是在重庆市政府主导下成立的政府职能部门,负责市场信息收集和整合以及交易过程所涉及法律问题的处理工作。买方主要是高耗能的电力、建材、钢铁、有色、造纸、石化等行业。卖方主要集中在有碳排放盈余的企业。交易模式以配额交易与项目交易为主。重庆市是试点中唯一实行总量控制、企业自主申报配额的地区,逐渐引入竞价拍卖。

(二)市场交易情况

碳交易平均价格较低。2013-2018年全国各区域平均价格为14.4元/tCO2e,北京50元左右,深圳32元。重庆截至2018年底的价格平均仅4.38元。

累计碳配额成交量较低。尽管年碳成交量不断增长,但从累计成交量来看,截至2018年底,我国碳交易排放量累计接近8亿吨,重庆仅为392.5万吨,排放量占比仅为3.05%。从成交额占比仅为0.9%,与其他试点相比差距甚大。

二、重庆碳交易市场发展困境

(一)交易主体单一造成市场需求不足

碳交易主体主要集中在工业,要求年碳排量达2万吨及以上,就被纳入控排企业。一方面,碳市场准入门槛较高,一般企业难以切实参与其中。另一方面,随着经济去产能政策实施,许多传统工业企业陆续关闭,使得符合交易条件的企业越来越少。与重庆相比,北京、上海等试点在工业基础上,还增加覆盖了服务业,包括航空、铁路、酒店等,而深圳则将大型公共建筑也加入了排控行业中。

机构投资者与自然人投资者市场准入门槛较高。机构投资者与自然人投资者在2016年底引入重庆碳交易市场,表现并不活跃。投资者要求具备碳交易知识与投资经验,注册资金高于100万元的企业法人与净资产高于50万元的合伙企业或其他组织才可以申请为机构投资者,而自然人投资者金融资产不少于10万元才具备申请资格。

(二)配额制降低了碳市场需求

配额制以企业自主申报和免费配发为主,由于控排单位能够自主申报满足自身需求的免费碳配额,使得控排单位在一般情况下无须进行交易。而其他企业由于自身排放成本低也不愿意参与。虽然重庆逐渐引入拍卖方式,但与欧盟配额拍卖不一样的是,目前配额拍卖额较小,且没有固定的配额比例,造成只有小比例的配额参与竞价拍卖,碳交易需求大大降低了。而湖北、深圳、北京试点在配额发放上采取了免费发放、定价出售和竞价拍卖三种模式,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交易量增加与交易价格上升。

(三)交易价格波动大提高了交易风险

重庆碳交易价格在2015-2016年间均价大幅下跌57%;在2016-2017年度又出现了快速回升。价格不稳定使得市场处于不稳定状态,主体参与不积极,碳交易市场易陷入不良循环。

三、造成重庆碳交易市场困境的原因分析

(一)碳市场制度体系不完善

重庆目前有相关政策法规、管理办法文件,但缺失对自愿减排量、林业碳汇等交易品种进行细化规范,对碳期货缺乏相关引导与规范缺失;对碳市场的监管力度不够,失信惩罚力度较弱,风险评估与防范体系缺失。一旦碳市场运行出现混乱,无法及时采取相应措施恢复运行。

(二)碳交易相关人才与中介机构缺乏

从事碳交易工作的人员不仅需要工业背景知识,也需要熟悉国家政策,同时需要熟悉企业的投资与风险管理等,这类人才较缺乏。目前重庆配额交易主要由政府推动,而政府管理力度与资源有限,专业的中介机构缺乏导致企业在复杂的审批过程前望而却步,打压了参与主体的积极性。这主要是区域环境有关。

(三)碳交易产品单一,碳金融参与度不高

目前重庆碳交易产品主要涉及配额、CCERs、CDM项目三种现货交易,缺乏碳期货和碳期权产品。产品单一无法满足参与者需求,难以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加入。碳金融是买卖双方公开交易的桥梁,而我国目前对于碳金融的关注度不高,重庆更是缺乏碳金融产品的专业人才,非常不利于碳交易市场发展。

四、重庆市碳交易市场发展对策

(一)健全制度体系,推进制度创新

需进一步完善相关制度,以保证有序运行并实现和全国统一碳市场接轨。可借鉴其他试点或国外经验,健全碳交易品种管理体系、技术规范、准入等制度;建立项目扶持与相关优惠制度,调动本地企业参与积极性;刺激碳交易活跃度,逐步将个人以及其他行业纳入交易主体。

(二)培养碳交易人才,发展碳交易中介机构

建议政府积重视加大碳交易人才引进和培养,建立健全相关人才激励机制;鼓励并规范碳中介机构的、发展;发挥高等教育作用,培养相关碳核算人才,为地方经济服务。

(三)推进碳金融发展,丰富碳交易品种

重庆应立足本地,通过减税或财政投入的方式,鼓励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发展绿色信贷业务,参与碳金融创新,开发碳证券、碳期货等金融产品。

摘要:本文从重庆市目前碳交易市场现状入手,横向对比分析发现重庆碳交易市场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交易需求不足,价格波动大、主体参与消极等问题,并从制度、参与主体及交易产品方面分析原因,最后提出相应建议,希望对重庆碳交易市场走出困境提供参考。

关键词:碳交易市场,困境,重庆

参考文献

[1] 黄宗煌,蔡世峰.碳市场配额分配方式对厂商决策行为的影响研究[J].环境经济研究,2017(1).

[2] 鲁政委,汤维祺.国内试点碳市场运行经验与全国市场构建[J].财政科学,2016(7).

[3] 高清霞,赵天驰.我国碳交易市场建设及发展路径探析[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16(4).

[4] 李虹,付飞飞.我国区域碳交易市场发展的困境与出路--基于资金配置效率视角[J].天津社会科学,2013(1).

上一篇:浅论我国清洁能源企业发展战略以及技术的方式下一篇:政工人员的素质培养重在提高四种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