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大学生饮食消费需求的学校食堂服务改进调查

2022-09-1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一、引言

我国高校学生管理模式基本上以学生在校住宿, 在学校食堂就餐为主要形式。但今年来, 大学生有了初步的经济控制权, 对新鲜事物的接受能力较强, 网红打卡、外卖点餐等在大学生群体中普遍存在, 董晨君 (2018) 的研究表明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 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对网上订餐这种新型饮食消费行为更加热衷。学生可以不出寝室, 在订单中选好自己喜欢的食品, 很快就会送到自己面前。但是食品安全等问题也尤其凸显, 因此, 基于大学生饮食消费需求的食堂服务改进调查显得尤为重要。

二、调查内容与方法

本调查通过线上发放问卷的方式进行。回收问卷340份, 有效问卷330份问卷, 有效问卷率97.06%。问卷调查对象为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学院在校大学生。调查问卷的信度和效度检验结果如下 (表1、2) :

信度指采用同样的方法对同一对象重复测量时所得结果的一致性程度, 信度指标多以相关系数表示, 大致可分为三类, 稳定系数 (跨时间的一致性) , 等值系数 (跨形式的一致性) 和内在一致性系数 (跨项目的一致性) 。根据调查特性和具体要求, 我们最终采用了克隆巴赫系数 (Cronbach's alpha) 进行信度分析由表1可知得出的Cronbach's alpha值为0.68, 代表结果的可信度为68%。信度系数在0.65-0.75之间表示问卷的可信度是比较好的, 因此我们可以继续进行统计分析。

效度是指测量工具的准确性, 即测量结果能够反映所要测量特性的程度, 效度越高越能够达到问卷测验的目的。由表2可以看出问卷数据的KMO值为0.75, 并且显著性水平为0.000, 小于0.05。表示问卷通过了效度检验。

三、饮食消费需求分析

(一) 学校饭堂就餐需求旺盛, 性价比最重要

调查数据显示, 受访者中有93.83%的学生一天中至少有一次在学校食堂就餐, 仅有6.17%的学生几乎不在学校饭堂就餐, 说明尽管有外卖市场的冲击, 学校饭堂的就餐需求依然旺盛。选择学校食堂的主要原因是性价比高, 有约67%的受访者认为学校食堂的价格属于偏低合理水平。在口味方面, 认为食堂口味优于校外饭店的分别只占10%。多数学生对食堂的口味基本持一种中立的态度。因此, 可以认为学生对于食堂饭菜口味的态度并没有太大的好感, 性价比高才是选择学校饭堂就餐的主要原因 (见图1、表3) 。

(二) 偶尔改善生活和社交活动需求是外出就餐的主要原因

调查发现, 超过一半的同学每周会有两次以上的外出就餐行为, 外出就餐的主要原因是想要改善生活, 其次是社交活动的需求, 商家优惠活动对学生外出就餐的影响较小。学生对校外饭店更适合作为社交场所的同意度较高, 基本同意和完全同意的人数有203人, 占到所有调查人数的61.52%。因此, 认为学生外出就餐多为主动性, 追求口味的多样化以及环境的舒适度。另外, 外出就餐在距离的选择上无显著差异, 随着年级的上升, 外出就餐次数显著增加 (见图2)

(三) 在校学生对于饭堂餐品口味和出餐时间期望最高

针对学生对学校食堂改进期望进行调查, 发现大部分同学对餐品口味和出餐时间有较高期望。在口味方面, 期待餐品种类的多样化以及口感;在出餐时间方面, 虽然目前绝大部分同学选择堂食, 不过食物打包外带的就餐需求达到34.36%。对就餐选择原因的分析过程中也发现学生就餐时更偏向于一种简捷、方便的就餐形式, 比如“外卖”, 尤其是工作日期间, 学生集中就餐, 食堂作为紧缺的情况下 (见图3) 。

四、对校内食堂服务改进的建议

学生饮食是学校最重要的工作之一, 办好学校食堂, 为学生提供味道满意、营养健康、卫生安全、物美价廉的餐饮是学校饮食服务的基本要求。通过对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学院学生饮食需求的调查分析, 并结合现实情况, 为进一步提升校内食堂餐饮服务水平提出以下建议:

(一) 严禁外卖入校与饮食健康教育并举

目前, 学校管理部门处以对学生食品安全的担忧, 实施严禁外卖入校的措施, 严查外卖, 从一定程度上控制了学生点外卖的次数, 但是治标不治本, 反而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从根本上来说, 学生没有意识到饮食安全的重要性, 只享受短暂地满足感, 因此加强学生的饮食健康教育尤为重要。学校相关部门可根据《中共居民膳食指南》加强对在校学生的健康营养知识普及教育, 以多样化的形式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饮食观念。

(二) 饮食供应多样化, 加速菜品创新

大学生消费群体是较为特殊的群体, 年龄小, 对新兴事物的接受能力强, 对网红店、网红食物有较大的好奇心。若学校食堂因循守旧, 总是提供相同的菜品, 容易引起学生的审美疲劳。因此, 学校食堂应该建立菜品创新机制, 鼓励厨师创新, 鼓励各个校内食堂的创新比拼, 形成良性竞争机制, 为学生提供更多菜品选择。

(三) 改善就餐环境

学生选择外出就餐的主要原因之一是社交活动的需要。目前学校有四个学生食堂, 能够为学生社交活动提供良好环境的只有第四饭堂, 然而, 第四饭堂位置偏远, 利用率并不高。因此可以考虑对其余饭堂进行改造, 开辟出能够提供学生社交活动或者是社团活动需求的空间, 提升饭堂“颜值”, 给学生提供更好的就餐体验。

摘要:随着国家经济快速增长, 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 独立院校在校大学生的消费能力也在逐步提高。在校学生对于饮食的需求不在是吃得饱, 更要吃得好, 吃得精致。各式“网红”餐厅、线上外卖平台的发展, 也在迫使学校食堂必须做出改变, 提供优质的、多元化的产品和服务, 才能吸引学生。为了了解独立院校大学生饮食消费需求, 提高食堂餐饮供应结构和优化服务, 对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学院的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 并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独立院校,饮食消费,食堂服务,问卷调查

参考文献

[1] 董晨君.在校大学生饮食消费的现状分析[J].现代食品, 2016 (17) :8-10.

[2] 李悦, 储晓倩, 胡发刚.关于大学生饮食消费行为的调查分析——以宿州学院在校大学生为调研样本[J].商务营销, 2018 (6) :69-70+80.

[3] 宋晴葵.大学生饮食消费行为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J].商场现代化, 2008 (17) :191.

[4] 高庆.基于大学生消费行为的学生食堂服务满意度研究[D].成都:西南交通大学, 2012.

[5] 林静楠.“网红”餐饮品牌营销模式研究——以喜茶为例[J].消费导刊, 2018.

上一篇:“一带一路”背景下日语专业人才培养途径思考下一篇:OA办公系统的网络安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