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差异化研究论文

2022-04-1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大多数研究者认为流动性影响因素有投资者行为、交易制度、金融产品特质、市场质量指标以及政策事件五大类影响因素。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工学差异化研究论文 (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工学差异化研究论文 篇1:

差异化教育背景下“层块式”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摘要: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将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作为提高教育质量的根本途径,而遵循教育规律,施行差异化教育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研究差异化教育的内涵,探索、创新差异化培养模式,是提高高职教育质量的重要途径。本文论述了差异化教育的内涵,提出了差异化教育理念下的高职“层块式”人才培养模式理念。

关键词:差异化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层块式;课程体系

一、差异化教育的内涵及分类

学生的个性差异及能力差异决定了他们的学习需求及学习效果,只有遵循教育规律,根据受教育对象的个性差异及能力,有差异地设计差异化教育方案及评价标准,即施行差异化教育,才是提高教育效率及教育质量的有效途径。

差异化教育的内涵:

差异化教育就是结合学校办学特色、学生的个体优势智能及社会的个性化需求,打破千人一面的标准化、规模化教育模式,有针对性地开展多样化的教育教学工作的一种教育模式。

差异化教育的构成要素包括受教育对象的个体差异、社会的个性化需求差异、实施主体差异、实施条件与方法差异以及实施过程差异等,其中,最基本的构成要素是受教育对象的个体差异与社会的个性化需求两方面。究其本质,从高中阶段的文理科设置开始,到大学阶段的专科、本科、研究生不同教育层次的设置,再到大学教育中分院系、分专业设置等等,都是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及社会需求差异等进行差异化培养的体现。可以说,受教育对象的个体差异与社会的个性化需求,通过不同的实施主体、实施方法及过程,两者达到的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融合度,直接决定了差异化教育的水平,决定了教育质量的高低。

差异化教育的分类:

关于差异化教育的分类,可以分别按照实施主体、实施过程、实施对象等不同标准进行分类。针对高等职业教育而言,按照差异化教育的实施主体不同,差异化教育可以划分为由各地地方政府实施的差异化教育、各高职院校实施的差异化教育、校内各专业实施的差异化教育以及课程的差异化教学等四类。

(一)各地方政府实施的差异化教育

各级地方政府发展高等职业教育最主要的目的是满足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各地的经济发展水平与特点决定了各地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目标,形成了高等职业教育在不同地方的个性化需求。以浙江省为例,浙江省根据本省模块经济的发展特点及发展水平,提出依托行业及模块经济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战略,就是地方政府依据地方需要实施差异化教育的典型代表。

(二)各高职院校实施的差异化教育

我国高职院校的主体是各级地方政府、国有行业企业集团公司投资兴办的所谓公办院校,是政府机构、行业企业为实施地方经济发展和行业发展战略培养输送各类人才的执行机构,因此,高职院校具有强烈的地方色彩。基于不同的办学历史、办学条件和行业背景,各高职院校的办学模式也凸显差异化特点。目前,国家“示范”院校建设、省级“示范”院校建设、特色院校建设等也正是基于差异化教育理念,在办学模式的改革过程中充分利用学校的行业优势及校内外资源,突出学校的办学特色,使学校的特色优势转化为人才培养的特色和优势,使学校的核心竞争力转化为毕业生的重要竞争力。

(三)校内各专业实施的差异化教育

专业是各个高职院校实施办学模式改革的基本单元,各高职院校的办学特色、办学质量等最终将体现在校内各专业教学的特色与质量上,因此,高职院校差异化办学的根本是校内各个专业教育的差异化。

所谓专业的差异化教育,就是在依托学校办学特色的基础上,针对本专业本地区社会发展的个性化需求,以自身的办学条件和学生生源质量等为基础,在专业定位、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过程、教学方法等方面的实施有别于其他院校的同类专业,具有明显自身优势和特色的一种教育模式。目前各省实施的省级示范专业建设、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等等就是专业差异化教育思想的体现。

(四)课程的差异化教学

课程设置与教学是实施专业差异化教育的载体,课程是专业教育的最基本要素。每个专业的培养目标、培养质量、培养特色等最终都是通过具体的各门课程的实践来实现。可以说,课程的差异化教学是专业差异化教育的基础,也是各高职院校、各地方政府实施差异化教育,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关键因素。

所谓课程的差异化教学,就是依托专业定位和专业培养目标,以学生生源素质等为基础,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及能力差异设计差异化课程教学方案及评价标准的一种教学模式。其特点是以学生自身素质、能力、兴趣爱好等为标准划分,将课程按照不同教授对象进行分拆,分别确定教学目标和评价标准,分别组织教学。其优点是,在专业教学过程中,能够最大限度地进行因材施教,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最终促进本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及学校办学水平的整体提高。

二、影响高职差异化教育的主要因素

差异化教育的构成要素包括受教育对象的个体差异、社会的个性化需求差异、实施主体差异、实施条件与方法差异、实施过程差异等。对于高等职业教育中的某个专业,影响各专业差异化教育的主要因素应当包括本专业学生的个体差异、社会对学生技能的不同需求以及差异化教育的实施方法与过程等三方面。从差异化教育的实施方法与过程来看,主要包括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授课教师和评价系统等。

1.专业培养目标。培养目标是教育主体通过制定和实施人才培养方案期望被培养对象达到的预期成果。具体到某个专业来说,就是通过制定和实施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期望本专业学生能够达到的专业水平。培养目标是导向,人才培养方案是实现培养目标的手段,目标决定着培养方案。因此,科学确定专业培养目标是有效实施专业差异化教育的前提。从差异化教育理念的本质分析,也要求根据受教育对象的个体差异确定差异化的培养目标。即,实施专业差异化教育首先是培养目标的差异化。

2.课程体系设置。课程体系是实现培养目标的具体方案,各专业根据本专业培养目标的需要,通过开设各类、各门课程实现人才培养的目标。而差异化的培养目标的实现要求有与之相适应的差异化的课程设置来实现。也就是在一个专业中,应针对学生的个性化差异设置差异化的课程,包括课程的层次差异及模块差异。

3.授课教师。教师是各种教育理念与培养方案的执行者。执行者的素养决定了目标实现的质量。在差异化教育理念下,专业培养目标的差异化、课程设置的差异化等要求有与之配套的教师队伍。根据差异化教学的需要,就是把有意愿、有能力的教师组织起来,引导学生自发地从事自主学习及创新实践活动,以达到个性化、多元化教育的目的。

4.评价系统。差异化教育更强调个体潜能的开发,不强求所有的人都掌握同样的知识,所以教师教学评价的目标和方式也应是差异化的。实行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课内教学与课外自主学习相结合、基本的质量要求与开放的评价标准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模式。

三、差异化教育理念下的“层块式”人才培养模式

(一)“层块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含义

就是在专业差异化教育中,在现有课程体系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能力差异,进一步将专业核心课程划分为若干层次,即“分层”,根据学生的就业方向、专业岗位要求等将课程分为不同模块,即所谓“分块”。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将两者充分融合,称之为“层块式”人才培养模式。

“层块式”人才培养模式遵循的是差异化教育理念。因此,“层块式”人才培养模式要求在差异化培养目标基础上,通过设置层次与模块差异化的课程,以开放的差异化的评价系统为衡量标准,因材施教,最终实现教育质量的稳步提升。

(二)“层块式”人才培养模式的意义

“层块式”人才培养模式是专业差异化教育的具体表现方式,体现了差异化教育的内涵,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高等职业教育质量的有效途径。

(1)体现了人人成才观念。“层块式”人才培养模式面向全体学生,树立多样化人才观念,尊重个人选择,鼓励个性发展,每个学生都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不同的受教育路径,不拘一格培养人才。

(2)关注学生个性差异,因材施教。“层块式”人才培养模式最大的特点是遵循教育规律,关注学生个性差异,因材施教。即使是同一个专业的学生,各自的受教育背景、学习能力、兴趣爱好、就业方向等等都可能存在差异,因此,受教育的模式、评价标准等不应当千篇一律。通过“层块式”人才培养模式,可以发展每一个学生的优势潜能。特别是分层教学,可以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潜能,选拔并提升对优秀学生的培养,促进教育质量整体提高。

(3)改进教学评价体系。“层块式”人才培养模式本身要求根据差异化的培养目标,建立科学的、差异化的评价标准。通过工学结合、分层教学、模块化教学等,引入职业化的、开放的评价标准作为学生的评价标准,激励学生乐观向上、自主自立、努力成才。

(4)与“双证书”制度深度融合。“层块式”人才培养模式中的“分块”,主要是按照专业目标岗位的职业岗位技能划分课程模块,“分层”就是根据学生的能力差异实行分层教学,不同的模块和层次对应不同的职业资格证书,要求学生在获得学历证书的同时,获得相应等级的职业资格证书,即“双证书”,使专业课程内容和职业标准深度融合。

参考文献:

[1]樊明成.中国高职教育层次定位的背景、问题与展望[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5):16.

[2]谢传兵.基于培养目标定位的职业教育层次分野[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0,(12):34.

[3]赵春晖,董宇艳.差异化教育与人才竞争优势[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8,(7):92.

基金项目:本文为中国商业会计学会研究项目,课题名称:高职会计专业“层块式”教学模式研究,项目编号:kj201016

作者:史晓江

工学差异化研究论文 篇2:

影响因素作用下市场流动性的三类反应

摘要:大多数研究者认为流动性影响因素有投资者行为、交易制度、金融产品特质、市场质量指标以及政策事件五大类影响因素。在这些因素作用下,流动性通常会作出三类反应:一类是具体反应,即某具体影响因素作用下,市场流动性作出积极或消极的反应,提高或降低了流动性;一类是整体反应,这种整体反应是基于具体反应之上、并且有别于流动性提高或降低的整体反应;第三类是影响因素差异化作用之下的个性反应。

关键词:证券市场;流动性;影响因素

与市场流动性一样,流动性的影响因素至今也没有一个公认的界定。流动性影响因素在没有定义的情况下,却有一个得到公认的界定标准,即:作用于流动性并且流动性作出反应的因素才是流动性的影响因素。目前得到大多数研究者认可的流动性影响因素有投资者行为、交易制度(即市场微观结构)、金融产品特质、市场质量指标以及政策事件五大类、三十多种具体影响因素。在影响因素作用下,流动性一般作出三类反应,一类是具体反应,即在具体影响因素作用下,流动性作出积极或消极的反应,表现是提高或是降低了流动性;另一类是流动性的整体反应,这种整体反应是基于具体反应之上、并且有别于提高或降低的整体反应;第三类是影响因素差异化作用之下流动性的个性反应。

一、 影响因素作用下市场流动性的具体反应

影响因素作用下流动性的具体反应,是在影响因素作用下流动性最为常见的反应,其特点表现为流动性的提高或者降低,因为特点明显吸引了大多数研究者的关注。其覆盖面从投资者行为、交易制度、市场质量指标和政策事件(这是外源性影响因素的集合,包括财政政策、金融政策、突发事件,并非是一个独立的理论概念)四类影响因素所包括的全部具体影响因素作用下流动性的反应。具体包括投资者行为中的机构投资者、噪声交易者、知情交易者、限价指令交易者、市价指令交易者以及一般性投资者群体行为和极端性投资者群体行为七种投资者行为;交易制度中的交易机制、交易成本、价格监控机制、订单形式、交易离散构件、大宗交易和交易支付机制;市场质量中的波动性、有效性、透明性和公平性;还包括金融政策、财政政策和重大突发事件等,一共是23项具体影响因素对流动性的作用。在上述具体影响因素作用下,流动性表现出提高或者降低的反应。具体又可分为三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是具体影响因素的变化导致了流动性的变化。比如交易成本,流动性对交易成本变化的作用,作出的是即时性的反应,所谓即时性反应是指交易成本的变化,流动性发生即时性的改变:交易成本提高流动性变差,交易成本降低则流动性变好。这是因为交易成本的流动性衡量方法是买卖价差,其中买卖价差表现的是交易价格偏离市场中间价格的程度,分为相对买卖价差和绝对买卖价差两种形式,代表的是交易成本中的隐性费用,买卖价差与市场流动性负相关,价差越小,交易成本越小,市场流动性也越好,反之亦然;有效价差,衡量的是指令达到时买卖价差中点和指令实际成交价格之间的差额,买卖价差大于有效价差,有效价差越高,实际是指令的执行成本越高,有效价差与流动性也是负相关,有效价差越大,流动性越差,反之亦然。在交易成本变化的作用下,流动性的反应是提高或降低。

第二种情况,是具体影响因素的范围决定流动性的变化,比较典型的是透明性对流动性的影响。目前国内外大多数研究者认为在:一定范围内,透明性与流动性存在正相关的关系,在做市商市场,透明性高意味着信息趋于对称,做市商可以按照委托单处理成本设定买卖价差,买卖价差小流动性好;相反,透明性低则信息不对称,为弥补损失做市商必须加大买卖价差,买卖价差大则流动性差。在委托单市场,透明性好意味着信息不对称风险小,限价委托单的买卖价差也小;相反,透明性不好意味着信息不对称风险大,规避风险结果是提高价格,扩大了买卖价差降低流动性。同时绝大多数研究者也认为,超出一定范围,加大透明性反而会降低流动性:当市场委托单流量的信息很少,提高透明度可以降低价格波动性;当市场委托单流量的信息很多,提高透明度则会进一步加大价格波动性。透明度和流动性之间的平衡,决定不同程度透明性的需求程度,如果透明性提高到顶点,基于内部信息的知情交易就会消失,交易者会因为预期收益的明确而积极性下降,实际上降低了市场流动性。

第三种情况,是具体影响因素直接规定了股票价格起始单位、交易起始数量和价格涨跌的幅度,从价格单位的大小、交易数量的多少以及价格成本的角度对流动性作出规定。比如价格监控机制中的涨停板制度,沪深交易所明确规定“对股票、基金交易实行价格涨跌幅限制,涨跌幅比例为10%”,在涨跌幅制度规定性作用之下:流动性在价格在上升到涨停板的过程中是增加的,达到涨停板后流动性开始降低;价格下跌到跌停板的过程中流动性是一直降低的,达到了跌停板后流动性出现继续降低的现象。对涨跌停板制度,国内外相当数量的研究者一直持反对意见、可以说是批评声一片,但监管当局无视上述反对意见,坚持涨跌幅制度,原因是涨跌幅制度可以有效掌控市场价格,平抑波动性增加稳定性,包括以流动性的波动、增加流动性的稳定,保证市场的秩序。

无论上述哪一种情况,尽管各种影响因素作用不同、角度不同,但流动性的反应都是提高与降低,流动性的提高与降低是流动性具体反应的标志。

二、 影响因素作用下市场流动性的整体反应

影响因素作用下市场流动性的整体反应,往往是被人们所忽视的反应。流动性在影响因素作用下不再显现提高或者降低的标志性特点,但通过一类影响因素的作用,使流动性表现整体性的反应。

交易制度规定性作用下流动性的规范性反应。监管者设置交易制度实际是一种规范,目的是让市场参与者有所遵循,让市场保持稳定与秩序,包括流动性的稳定与秩序。交易制度所包括的交易机制、交易成本、价格监控机制、订单形式、交易离散构件、大宗交易和交易支付机制7项因素的作用下,流动性的反应是提高或降低,这是流动性对具体影响因素的具体反应;从交易制度整体作用的角度,表现在对流动性的规定性、控制性、约束性和强制性,比如交易机制是对流动性的选择,交易成本是对流动性的控制,价格监控机制是对流动性约束,这些作用表现出强制性。在交易制度上述作用下,流动性服从交易制度,反应是规范性,市场制度按照当局的规定,成本受到当局的控制,价格在规定范围之内浮动,如果把流动性比作水,那么交易制度就相当于管道,交易制度对于流动性的表现为管状约束,流动性在约束作用表现出规范性反应。流动性的这种规范性是市场所必需的,是交易制度的整体作用造就了流动性的基本范式。

政策事件的冲击性作用下市场流动性的“一过性”反应。所谓政策,是指专门针对证券市场的、或对证券市场产生了明显影响的政策,主要指金融政策和财政政策;所谓事件,是指专门针对股票市场的、或者对股票市场产生了明显影响的事件;所谓冲击性作用,是指政策事件对流动性短时间偏离常态的现象;所谓“一过性”反应,是指市场流动性偏离市场常态到偏离最大幅度再到恢复常态的过程。冲击性的特点一是时间短,偏离市场常态的时间往往比较短暂、甚至在突然之间发生,二是变化的幅度显著;在冲击性作用下,流动性呈现出类似与医学中的“一过性”反应,或者工学中金属受到外力作用产生的“弹性变形”的现象,这是流动性在一定时间段内表现出的“应激反应”,随着时间的推移,“弹性变形”会得以恢复、“一过性”也会趋于常态化,既不会使流动性出现“持续性”反应,也不会使流动性出现“塑性变形”。

投资者行为驱动性作用下流动性的五种形态。投资者行为,就是投资者在证券市场上的交易行为,投资者行为可分为机构投资者行为、噪声交易者行为、知情交易者行为、限价指令交易者行为、市价指令交易者行为、一般性投资者群体行为和极端性投资者群体行为等几类,不同投资者行为对流动性产生不同影响。按照传统观点,流动性驱动方式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做市商驱动、另一类是指令驱动,其实做市商驱动和指令驱动的提法只是不同交易机制的区别,流动性驱动的实质是投资者买卖行为的驱动,投资者交易行为才是流动性最根本的驱动。驱动性强弱的程度形构成了五种形态:第一种形态是流动性极度过剩,表现为买方畸大卖方畸小甚至没有卖方,就是现在新股上市所表现的一个涨停接着一个涨停;第二种形态是流动性过剩,表现为买方数量大于卖方数量;第三种形态是市场常态,表现为买卖双方数量相当,流动性稳定的形态;第四种形态是流动性萎缩(不足),表现为卖方数量大于买方数量;第五种形态是流动性黑洞,表现为卖方畸大买方畸小甚至没有买方。投资者交易行为中买卖双方的数量对比决定了驱动性的程度,驱动性的强弱直接决定了流动性的五种形态。

综上,就是交易制度、政策事件和投资者行为作用下,流动性的规范性、“一过性”反应与表现出的五种形态,规范性反应、“一过性”反应与五种形态都是流动性的整体性反应。

三、 影响因素作用下市场流动性的个性反应

最被人们忽略的是流动性的个性反应。与其他四类影响因素不同,其他影响因素作用下流动性的具体反应表现为提高或降低,具体反应之外还有整体反应,比如上面提到的规范性反应, “一过性”反应和流动性五种形态。金融产品特质是唯一一类具体影响和整体影响相一致的影响因素——对流动性产生差异化作用,金融产品特质影响因素,包括具体一些的金融产品时间特质、交易特质、公司特质,或者更具体的年度因素、月度因素、时分因素、买卖方向因素、流通市值因素、股票价格因素、板块因素和行业因素,这些因素对流动性都产生差异化作用,流动性作出个性反应。金融产品特质作用下流动性的个性反应,由于个性反应是金融产品基本属性在流动性上的表现,以致于使人们会忽略这种个性反应的存在。金融产品特质对流动性的差异化影响,又可以分为随机性差异化、趋势性差异化和比较性差异化三种表现形式。

趋势性差异化作用下流动性的个性反应。时分因素对流动性的作用即“流动性指标的日内特征”的趋势性差异化表现得非常典型。“流动性指标的日内特征”是历年《上海证券交易所市场质量报告》的固定内容,所谓“流动性指标的日内特征”是上交所对沪市所有股票、各年度全部交易日数据统计绘制而成的相对买卖价差、10万元价格冲击指数、相对有效价差、300万元价格冲击指数和流动性指数的表现。上述流动性指标的日内特征,表现出“上午开盘时市场流动性最差,在开盘后一小时内市场流动性有较大增长,随后市场流动性逐步增加,在下午收盘前市场流动性进一步得到改善”的趋势性特征。在时分因素影响下,各年度的大宗交易成本、价格冲击指数、相对买卖价差、相对有效价差和流动性指数走势曲线都极为相似(但绝不相同)共同的趋势性特征,这就是时分因素的趋势性差异化影响。纵向上看每一个交易日的相对买卖价差、10万元价格冲击指数、相对有效价差、300万元价格冲击指数和流动性指数在趋势上只有相似而不相同;横向上看全部个股同一天的相对买卖价差、10万元价格冲击指数、相对有效价差、300万元价格冲击指数和流动性指数在趋势上只有相似而不相同,这样从纵向、横向两个角度表现出流动性的个性反应。这就是趋势性差异化下流动性的个性反应。

随机性差异化作用下流动性的个性反应。所谓流动性的随机性差异化,是指即使通过大量市场流动性数据统计仍显现纯粹无规则行走、没有任何统计规律的差异化现象,比如金融产品时间特质的年度因素年对流动性指数、绝对买卖价差、相对买卖价差、绝对有效价差、相对有效价差、市场订单深度和大额交易成本七项流动性指标产生的随机性影响。我们如果以2005年~2013年的年度为列,各年度的流动性指数、绝对买卖价差、相对买卖价差、绝对有效价差、相对有效价差、市场订单深度和大宗交易成本流动性指标为行,我们可以发现表中的全部数据,找不到任何有规律的特点,表现的只有随机性。这里所说的随机性,是指数据的无记忆性,即过去数据不构成对未来数据的预测基础,不会出现相似的反复。这种年度因素随机性差异化作用,与证券价格及价格行为的布朗运动有关,布朗运动与股票价格行为联系在一起,流动性又与股票价格密切相关,随机性在导致股票价格差异化的同时,也导致金融产品流动性的个性反应。个性是金融产品方方面面表现出来的特有属性,上述个性反应就是随机性差异化作用下,金融产品本质、基本属性在流动性上最基本的表现。

比较性差异化作用下流动性的个性反应。所谓比较性差异化,是指流动性指标统计数据需要通过比较才能显现出统计规律的差异化现象。以公司特质的板块因素对价格冲击指数、流动性指数、相对买卖价差、相对有效价差、市场订单深度和大宗交易成本产生比较性差异化作用为例进行比较。沪市习惯上把股票分为50成分股、180成分股、380成分股、ST股票、其它A股、A股、B股等板块进行统计比较,数据显示2006至2012年度各板块分组的价格冲击指数为50成分股板块的最低、B股的最大;50成分股板块的流动性指数要高于其他板块的流动性指数、B股则要低于其他板块的流动性指数;相对买卖价差为50成分股板块最小、B股最大;相对有效价差为50成分股板块最小、B股最大的特点;50成分股板块的订单深度大于其它板块的订单深度、B股则小于其他板块的订单深度;大宗交易成本为50成分股板块小于其它板块、B股均大于与其他板块。因为50成分股板块和B股板块的价格冲击指数、流动性指数、相对买卖价差、相对有效价差、市场订单深度和大宗交易成本历年统计数据分别为板块个股加权平均的结果,故实际反映出板块个股整体性较好与较差,说明板块因素比较性差异化作用下,流动性现出的个性反应。

金融产品特质差异化作用对流动性的整体影响。与交易制度规定性作用、流动性作出规范性反应、具体因素作用使流动性提高或降低,整体与具体影响因素二者存在区别不同,金融产品特质具体与整体影响因素差异化作用下,流动性表现出一致的个性反应。为什么不同金融产品会有不同的流动性?比如货币是金融产品、证券也是金融产品,但是货币与证券的流动性存在明显差异,货币流动性明显要好于证券流动性;同类金融产品在市场上也有不同的表现,如A股和B股都是证券,但A股与B股的流动性存在明显差异,A股的流动性明显好于B股的流动性;即使同是A股,各只股票有各只股票的流动性,各只股票的流动性也有高低优劣之分,这本身是金融产品特质使然,金融产品特质决定了不同金融产品流动性上的个性。在影响因素作用下,流动性的规范性反应、“一过性”反应的共性是趋同,属共性反应;而金融产品特质差异化作用下,流动性的反应是趋异,属个性反应,表现的是流动性的个性与特殊性。流动性不同其他的个性是流动性的常态,其实质是金融产品的年度因素、买卖方向因素、月度因素、时分因素、板块因素、流通市值因素、股价因素和行业因素等八项影响因素,对价格冲击指数、流动性指数、绝对买卖价差、相对买卖价差、绝对有效价差、相对有效价差、市场订单深度和大宗交易成本等指标的持续性作用,流动性表现的千差万别,是上述影响因素作用下流动性的个性反应。

影响因素对市场流动性,实际上是作用与反作用的关系,影响因素对与流动性是作用,流动性对作用的反应是反作用,既有研究中对此一般不作区分、比较笼统,或者强调影响因素的作用比较多,忽视了影响因素作用下流动性的反应,本文流动性的三类反应,只是对既有研究的补充。至于影响因素作用下流动性还有哪些反应,则是今后需要进一步探索的内容。

参考文献:

[1] 张玉龙,李怡宗.资产定价中的市场流动性——流动性文献综述[J].投资研究,2013,(10).

[2] 吴风云,赵静梅.流动性、交易制度与“庄家现象”[J].经济评论,2003,(04).

[3] 肖崎.市场流动性动态变化及其对金融稳定的影响[J].新金融,2012,(4).

[4] 靳云汇,杨文.上海股市流动性影响因素实证分析[J].金融研究,2002,(6).

[5] 屈文洲,吴世农.中国股票市场微观结构的特征分析——买卖报价价差模式及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经济研究,2002,(1).

作者简介:蒋先玲(1965-),女,汉族,北京市人,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教务处处长、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货币银行学及国际金融;徐海洲,(1981-),男,汉族,北京市人,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博士生,研究方向为金融投资分析。

收稿日期:2015-06-17。

作者:蒋先玲 徐海洲

工学差异化研究论文 篇3:

面向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高职软件人才差异化培养模式的探索

摘要: 本文针对在新一代信息技术条件下高职院校软件技术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从培养目标、专业设置、培养手段、课程开发、校企合作等方面开展教学改革,探索适应于高职院校软件技术专业学生特点和技术潮流的差异化高职软件人才培养方案,提出具体的实施方案,为提高高职软件人才培养模式提供参考。

关键词: 新一代信息技术 高职院校 软件技术专业 差异化培养模式

随着以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技术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的不断涌现和应用,信息技术越来越渗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在国民经济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温总理在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改造提升制造业,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国家“十二五规划”也提出:“加快建设宽带、融合、安全、泛在的下一代国家信息基础设施,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推进经济社会各领域信息化。”[1]可见新一代信息技术对国家未来产业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也为软件专业人才培养带来巨大的需求市场,同时也带来新的挑战。根据国际经验,合理的软件人才市场应该是软件蓝领、软件工程师、软件架构师与分析师并存的金字塔形状,人才基数由大到小形成梯次,其比例结构应为7∶4∶1[2]。高职院校作为软件人才的重要培养基地,特别是“软件蓝领”主要培养基地,肩负重要的历史使命。因此需要认真思考、探索高职院校在经济发展与转型中软件人才培养的角色定位,创新、改革软件专业人才培养方式,以确保人才培养可持续发展。

本文针对在新一代信息技术条件下高职院校软件技术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从培养目标、专业设置、培养手段、课程开发、校企合作等方面开展教学改革,探索形成一个有别于本科院校软件技术专业的,适应于高职院校软件技术专业学生特点和技术潮流的差异化人才培养模式。

1.高职院校软件技术专业现状

各高职院校对软件专业人才培养做了许多探索与改革,不断适应软件行业需求,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从具体实施来看,依旧存在不适合经济发展形势和技术发展要求、培养模式僵化等问题,具体如下。

1.1培养目标不明确,形成两个极端。

高职院校培养目标定位当前出现两个极端。现有大部分高职学校软件技术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定位宽泛,培养目标和本科院校雷同,但又受制于培养时间,所培养人才只是本科学生的“浅薄版”。另一种培养目标则与培训机构的短训班类似。为了满足市场需求,出现软件外包、WEB方向、JAVA方向、.NET方向等,但培养方向频繁变动,对政策倾向、产业发展、技术升级不了解,使得人才培养缺乏科学分析、特色体现,所培养人才像“培训班学员”。

1.2专业方向开设陈旧,人才培养不能适应新经济形势和新技术的发展。

现在以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技术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风起云涌,然而经过调研分析,发现许多学校的软件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基本一致,专业方向多年无根本变化与差异,开设诸如java方向、dot net方向等,专业方向的设置重点放在培养学生基本的编程与软件开发能力上,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涌现在专业方向设置上毫无体现,导致各院校软件技术专业培养出的人才不能及时跟上社会经济和技术的发展,就业中IT基础技术岗位人才供大于求,IT新技术人才供不应求。

1.3专业课程体系混乱,课程开设与安排缺乏系统性、科学性。

现有大部分高职院校的课程体系只是简单地照搬本科学校,甚至课程的深度、学时与本科院校一样。课程体系长期无变化,依旧按照计算机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公共课程安排教学。部分学校为了校企合作,片面听从企业人员建议,未经过科学论证少开、增开、乱开课程,对课程名称、学时、课程标准随意变更、调整,使得课程体系混乱。同时为了强调工学结合,未经过系统设计便实施,使得教学目标难以实现、效果差[3]。然而,生源质量及仅仅两年半的学习时间都要求高职院校建立符合自身特点的高职类IT软件技术专业课程体系。

1.4校企合作内容空乏,效果差。

很多学校盲目实施校企合作,想方设法联系软件企业开展所谓的人才培养合作,实际就是企业帮学校培训、推销学生,向学校推销产品,真正与企业深度合作不多。这使得一部分软件企业利用学校急需校企合作的心理,使学校变相地成为企业赢利的市场,致使校企合作变味[4]。同时部分专业课程为了实现工学结合,满足兼职教师指标,盲目聘用教学基本功较差的企业人员上课,教学效果不好,引起学生反感。

1.5就业质量差,缺乏可持续性。

现在大型软件企业引进的人员很少,一般都是几个,最多十几个,因此学生进入中小型软件开发企业居多。这些中小软件企业发展不稳定,导致学生就业也不稳定,致社会效应不好。学校的软件人才培养不能从根本解决问题,只靠中介培训公司转包就业,忽略长期与可持续发展,社会效应不好。

2.面向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高职差异化软件人才培养探索

在面向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条件下,如何将高职学生培养成为满足社会需要的软件技术开发人才,特别是与名牌大学的本科学生相比,如何使高职院校软件技术专业所培养的学生在IT领域占有一席之地,是摆在面前的一道难题。为解决这一难题,笔者进行如下探索。

2.1面向新一代信息技术,明确高职软件技术专业人才差异化培养目标。

现在大部分高职学校软件技术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定位宽泛,培养目标和本科院校雷同,又受制于培养时间,培养的学生难以满足企业的用人要求。高职院校软件技术专业结合新一代信息技术差异化准确定位培养目标,可较好地解决高职学生难以在三年之内掌握现有各种IT技术的问题,使高职学生在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某些领域的竞争力超过本科同类学生,可使高职院校软件技术专业所培养人才在就业市场成功突围。

2.2结合新一代信息技术,开设适合高职学生特点的软件技术专业方向。

高职学生普遍具有喜好猎奇、活泼好动、形象思维强过逻辑思维的特点。软件技术专业所开设的专业方向应该是门槛较低,对技能深度掌握的要求弹性大、社会需求量多,这样,既可培养学生具备企业所需要的基本技能,又可为优秀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高职软件技术专业的方向差异化设置,使之始终紧跟技术潮流,符合高职学生特点,以便满足就业市场的日新月异的人才需求。

2.3融合新一代信息技术,建立高职类软件技术的专业课程体系。

高职院校的课程不能只是简单地照搬本科学校,因为高职院校的生源质量,仅仅两年半的学习时间及新一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都要求我们建立符合自身特点的高职软件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充分调研和分析高职软件专业人才的岗位职业能力后,设计与之适应的层次化课程体系。

2.4适当降低高职软件技术专业学习难度,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将先进复杂的软件技术,让学习基础差的高职学生能够消化,吸收,这直接关系到人才的培养质量。要采用多种手段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充分调动其主观能动性。

3.实施方案

面向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高职软件人才差异化培养探索是一个系统工程,从面向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软件技术人才需求到专业方向设置,再到差异化课程体系设置和人才培养效果考核,需要经过多个步骤。具体实施方案见图1。

3.1面向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软件人才需求调研,归纳差异化人才培养目标。

可采用走访用人单位、问卷调查、资料收集与分析等手段,就相关行业和企业对新一代信息技术条件下高职软件人才的需求进行调查和分析。调研目标主要可集中在广州和深圳等珠三角城市的大中型企业,进驻广州(深圳)软件园园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的软件公司、外资企业、大中型国有企业,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民营企业,涉及省内及周边地区的人才交流中心和人才交流会,还可访问51job和job168等人力资源网站。在人才需求调研之后,根据需求信息归纳出软件技术专业差异于一般本科的培养目标,该目标应保证高职学生在新一代信息技术某些领域的竞争力超过本科同类学生,较好地解决高职学生难以学懂软件技术及毕业即面临失业的尴尬问题。

3.2面向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软件技术差异化专业方向设置。

在通过面向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软件人才需求调研得到人才市场的反馈信息后,可针对市场需求紧缺、代表未来发展方向、难度高职可以接受、普通高校尚未重视的软件专业人才需求开设软件技术方向。在开设新方向的时候应根据学生特点和师资力量,在原有学科方向的基础上,适时地对软件技术专业方向采取渐进式改革,增加新一代的信息技术专业方向。我院软件技术专业开设了软件测试方向、移动互联网方向、互联网方向。

3.3面向新一代信息技术的中低级软件技术岗位职业能力分析。

软件人才一般分为3类:一是懂技术、行业知识和管理的软件高级人才,即“软件金领”。二是进行系统分析及设计的软件工程师,即“软件白领”;三是从事编程、测试、维护和支持的一线技术人员,即“软件蓝领”。高职软件技术专业是培养“软件蓝领”的主力军,因此课题主要关注面向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软件蓝领”所需的职业能力。面向新一代信息技术的中低级软件人才的职业能力主要体现在移动互联网编程能力、云计算编程能力、web 3.0技术等上。

3.4面向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高职软件技术专业方向的差异化课程体系设置。

课题组将新一代信息技术的知识基础融合高职软件技术专业学科的课程体系结构中,一方面在保留软件技术学科核心课程的同时,剔除难度大、内容抽象,与专业技能掌握关联度不大的理论知识,另一方面将在深入调研、科学论证的建立符合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技能知识课程体系。为了迎接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冲击,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软件技术在移动互联网和互联网方向开设了web3.0课程和云编程课程。

3.5面向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差异化多维培养手段确定。

课题组一方面在课程授课上减少抽象不直观的知识,另一方面通过项目实训、比赛、商用项目的承接等多种方式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开展一对一的指导,拉近师生之间的关系,并在实践过程中通过老师的言传身教,使得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软件技能。具体手段主要有3个:(1)以赛促学。导师团队指导学生参加一系列的软件比赛,激发学生斗志。(2)以研促学。大胆使用学生参与老师所承担的科技项目,激发学生动手热情,实现毕业后与工作岗位的“无缝”对接。(3)互助促学。按爱好建立互助化学生学习型小组,优秀学生出任组长,小组内通力协作,小组相互竞争,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谦虚好学态度。我院软件技术专业近三年有人才模式的培养手段革新产生了一系列的成绩,近三年共获得了师生共同完成近100万元的科研经费项目,学生共获得国家级比赛二等奖4次,省级比赛一等奖5次,省级二等奖比赛14次。

3.6面向新一代信息技术软件人才培养效果评价。

软件技术人才的培养效果评价不能只局限于课程考试,而应该引入动手能力的评价和综合素质的评价,考核手段和培养手段实现对接。以赛促学培养的学生中,凡获得市级以上比赛二等奖及以上的学生,比赛中用到的核心课程(教师委员会评定)知识,凭获奖证书可以申请免考获评课程成绩优秀,同时获奖证书可代替学校毕业要求的技能证书。再以研促学培养的学生中在科研中有较大贡献的学生,也可申请特定课程免修、免考,由教师委员会裁定是否可免修及成绩。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软件技术专业近3年来共有23人次由获奖或参研项目获得免修课程资格或免考课程而获得课程成绩。

4.结语

在分析新一代信息技术涌现条件下高职软件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后,我院针对问题进行了差异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形成了高职软件人才差异化的培养目标、差异化的专业方向、差异化的课程体系、差异化的培养手段。这在教学实践中得到了检验,取得了不错的成绩,社会影响好。在新一代信息技术条件软件技术差异化人才模式的探索还在继续进行中,具体实施方案的实现和改进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参考文献: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2]江天仿.基于岗位分工的高职软件人才职业能力模型构建及培养策略[J].职业技术教育,2012,VOL33,(2):36-40.

[3]林良全.论本科教育和高职教育就业指导存在的问题及其差异化[J].潍坊教育学院学报,2011,VOL24,(2):6-7.

[4]严仲兴.高职院校软件专业人才培养方案[J].职业技术教育,2007,(26):86-87.

本文受广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GZZD2011017):高职教育计算机类专业标准与课程标准的建设与实践,广州市教育局十一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10A112),广东高职院校手机软件开发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资助。

作者:胡耀民 谢景明 余明辉

上一篇:派出所事迹材料(精选2篇)下一篇:自控与电气专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