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学校教师绩效考核论文

2022-04-1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直接影响着学生身心健康的成长,对学生全面发展产生深远影响。抓牢高等学校职业道德建设事关落实立德树人的功能体现。加强职业道德培育是事关新时代教育水准的关键时期,要正确把控职业德育中的核心价值。尚今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培育中存在的问题较多,如思想政治单薄、职业动机不高、师生关系缺乏融洽、社会服务意识淡薄。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高等学校教师绩效考核论文 (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高等学校教师绩效考核论文 篇1:

浅析高等学校教师工作的绩效考核

摘 要:高等学校的教师首先是普通人,他们会以自身利益为核心,而高等学校的工作则要求高校教师统一到组织的目标和计划中来。如何使高校教师都这么统一思想呢?那就要实行绩效考核。

关键词:高等学校 教师工作 绩效考核

一、问题的提出

高等学校通过绩效考核来决定教师们的福利、待遇以及提拔任用,从而达到调动高等教师的工作积极性。绩效考核是不断检验和衡量高校教师的重要途径,只有搞好绩效考核,通过查看高校教师的考核成绩,才能从中真正的发现人才、选拔人才、人尽其才。高等学校也应实行能上能下的用人机制,对绩效考核落后的教师进行筛选、甚至淘汰。绩效考核不仅仅涉及到高校教师的业务能力,也是对高校教师的工作品质与潜能,每次绩效考核都是对高校教师的一次鞭策,做到“有责改之,无责加勉”,提高高校教师的综合素质。

二、绩效考核的主要方法

等级评估法是把被考评岗位的工作内容划分为相互独立的几个模块,在每个模块中用明确的语言描述完成该模块工作需要达到的标准。目标考评法根据被考评人完成工作目标的情况来进行考核。序列比较法对相同职务人员进行考核的一种方法。相对比较法是对员工进行两两比较。小组评价法是由两名以上熟悉员工工作的经理组成评价小组进行绩效考评。重要事件法是指被考评人的突出优秀表现和不良表现,平时有书面记录,综合整理分析书面记录,最终形成考评结果。情境模拟法是一种模拟工作考评方法,它要求员工在评价小组成员面前完成类似于实际工作中可能遇到的活动,评价小组根据完成情况对被考评人工作能力进行考评。

三、高等学校绩效考核存在的主要问题

高等学校绩效考核有能够量化的指标,还有不能量化的指标,不能量化的指标主要考核教师们的自身素质,主要在德、智、能、才等方面存在局限性,与实际工作数量与质量、工作难度与效果等偏差较大。高等学校绩效制度往往忽略个性化特点,要求上级、同级、下级,以及其他局外人員参与考评,使得教师们为人做事处处小心,不能得罪人,不能锋芒外露,扼杀教师们的创造性。高等学校绩效考核也存在跟风上或者上级要求,而并不是因为实际工需要,绩效考核的目的、定位并没有十分明确,这直接影响考核的价值。

高等学校绩效考核指标往往与被考核者直接从事的工作脱节,缺乏有效量化的指标,单从指标上来看很科学、很合理,但在执行过程中,往往会出现考核数据难以收集,忽视关键指标等情况。而如果只考核关键指标,忽视职能性指标、共性指标,又有失偏颇。高等学校绩效考核根据年初制定的责任书在年底或次年初进行考核,进行排名,导致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未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整改,而考核期末突击加大工作量,也使得考核被疲于应付,考核指标与实际工作周期常不一致。高等学校绩效考核常常为了考核而考核,应付上级检查,有考核材料证明自己干了,考核结果没有真正运用,没有有效反馈,没有在教师成长、晋升中加以使用。

四、高等学校绩效考核主要的建议策略

师德是高校教师绩效考核的重要指标,师德决定了教师对教育的敬业程度和专业态度,德行彰显的不仅是教师形象,也是高等学校的精神风貌,引领时代的风气。对高校教师的师德考核应该首当其冲地纳入高校教师绩效考核范畴。高校教师绩效考核就是考核高校教师的工作业绩,高校教师工作的核心是教学。学生的学业成绩是高校教师工作业绩最重要、最直接、最显形的体现。

高等学校绩效首先需要制订学校总体的战略,提出学校发展的中长期目标以及短期的工作计划,然后将总目标逐层分解、传递,确立各部门目标,最终分解到教师个人身上。由于高等学校工作环境的差异,必须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制定符合本校实际的考核体系,具体化,可操作性强,按劳分配,兼顾公平,立足于学校实际。考核制度的建立阶段,高等学校需要引入更多参与者,管理人员和教师职工都要积极参与到考核制度的设置上来,以教师代表大会、教职工代表大会等形式来参与绩效考核的制度制定。高等学校的绩效考核计划要及时公布,以供广大教师员工参考,而考核结果要及时公示,并对教师提出的意见及时反馈。高等学校得加强绩效考核的积极性,领导阶层下手,该加薪的加薪,该升职的升职,一定要严格遵守考核结果,实行相应的奖惩,营造积极工作氛围。高等学校绩效考核的目的不应终止于考核结果,而要提出有价值的改进意见,促进学校发展。要具体分析核内容,正确使用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高等学校的绩效考核要对考核实施过程中的观察、记录、总结、反馈、沟通、建议、指导等阶段通盘考量。

高等学校绩效考核应根据每个部门的具体情况进行考核,根据高校教师的职责科学合理的设计周期。要选择有效的考核方法,依据高等学校的发展方向以及特点,实事求是的对高校教师加以考核。绩效考核要尊重教师们的价值创造,虽然在表面上看考核是上级对下级的考评,但教师们可以将工作要求、价值观传达给管理者,双方达成共识。考核目的是为了提升绩效,帮助教师成长,达成学校战略。高等学校绩效考核体系的科学性也意味着复杂性,从绩效考核目标的制定到年度工作计划的细化,再到计划调整,都需要各个部门的积极参与、密切配合,要求管理者、教职工全力投入,达到教师自身提升、学校共同发展的目标。高等学校应该采取信息管理提升绩效考核的效率,借助网络信息技术,建立集成、统一的校级管理信息平台,采集、统计绩效考核数据,保证信息和统计的精确性,并使信息在部门间快速传输、共享。

作者:肖源鸿

高等学校教师绩效考核论文 篇2:

关于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培育路径的研究

摘要 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直接影响着学生身心健康的成长,对学生全面发展产生深远影响。抓牢高等学校职业道德建设事关落实立德树人的功能体现。加强职业道德培育是事关新时代教育水准的关键时期,要正确把控职业德育中的核心价值。尚今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培育中存在的问题较多,如思想政治单薄、职业动机不高、师生关系缺乏融洽、社会服务意识淡薄。此外,应该通过个人修养、学科动机、教学手段、科研能力等培育模式为高等学校教师培养专业化、学科化、规范化、信息化平台提供有益借鉴,旨在助力高等学校职业道德为社会培育综合性人才。

关键词:新时代、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培育路径

高等学校职业道德培育可分划为爱国敬业、博学创新、知识进取、师生友谊、育人为先、科学创新等等,以爱国敬业为主,发展多方面相互融合、联系、融通。在探究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培育层面容易忽略的一个重要原因,德育素养为核心要素,其他作为量质性的功能举措,高等学校教师的引导、指导、价值、核心、目的是什么?要到达什么样的水准,要怎样创新?要如何实践?都将是我们尚需探究的核心问题。带着这些问题展开一系列的工作、教学、科研等起到了积极作用。此外,探究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培育层面尚需强化对个人修养、专业学习、教学手段、科研能力培育模式等。本文试图打破僵局,把现有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培育的实用方法、策略运用等,以工作、学习、学科建设、科学研究为切入点,刨析眼下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培育方面的主干因素。

一、个人修养困境重重

通过各大网站针对“个人修养”一词进行搜索,其大部分均是片面层面的理念。缺乏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个人修养方面的问题,所以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研究尚需寻找出新的创新点、导入点。把个人修养问题的怎么落实?如何突破?如何划分方向等等,都得以强化。核心要素是制度组建与制度局限的两大体系,分别是核心方向预防和注重教师形成违反个人修养的职业道德状况的重要体现,探究手段与规范式局限于学科自身,很少运用到交叉学科知识理念,以此多方专家、学者、研究人员开始从职业道德个人修养层面由内到外转化,由量化到质性的形成全方面主体行为的约束性,通过约束性来解决多方面因素。把当前社会状况可见高等学校教师的职业道德个人修养方面得以进行限制,更加应该注重考核达标体系、多项评价手段、课程创建状况、职业发展规划等等,关系到高等学校教师个人修养问题,尚今探析研究较少,责任心不强、育人脱节、敬业精神不高、师生管理不给力。此外,用制度来约束和规范个人修养的行为将成为解决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个人修养问题的必然之举。

二、动机建设偏离制度

制度问题的核心要素在于动机制度建设的偏离。大部分并不能代表全部方面,它是由部分分支构建而成。在探究问题中过于将整体、集体看待是一个追求责任感与道德精神的人,而忽略小部分利益,进而偏离制度的动机所在。本研究将这一现象解释为動机建设偏离制度,以此关乎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动机学科学习方法论体系的束缚,研究手段淡薄,视角下宏观理念不高,实践与综述理念欠缺。在探究职业道德培育动机层面,应注重高等学校教师制度动机体系、内涵加以认知;注重创新教学,学科融合、融入、结合等话语制度体系来提高动机制度模式。如果把眼光放远的话是借鉴人文学、社会学、历史学、逻辑分析学等的理念,展开高等学校职业道德背景下的动机领域研究。即具体研究多学科交叉后的刨析角度,落实交叉学科的研究手段、内涵、认识、理解程度、概念目标、视野、多维逻辑角度。当前面临重要困境,如何突破,怎样解决,怎样落实将是可观、可知、可探究的领域问题。我们通常研究正处于身边的群体、个体的构建体系,涉及到学科创新,研究的重要核心问题。带着这些优势与教学紧密联系、深入其中。更好的引导体制、制度、规则、逻辑与构建制度建设,需要真实的诱因查找出来,这将是展现动机建设制度的研究趋向。

三、科研培育模式减弱

高等学校教师对各方面待遇的期望较高,此举动的形成与养成,是建立在同一地域及同一级别高等学校的对比之上,也是建立在对生活质量、幸福指数成本与压力的感觉之上。这种对生活质量、幸福指数成本与压力的知觉直接会影响教师对科研、研究与创新理念时间的投入和精力摄入的预期效果。没有时间保障,精力不高,将影响减弱预期效率,相比之下,科研培育模式的行动执行力也会大幅度下降,这将会与预期效率产生负面效率。当前现有的各方面待遇福利之下,即使你付出了更多也将无法改变的状况,也将受到更大的冲击,局限于科研水平不能很好的施展,长此下来科研业务水平也将出现加多问题。站在高等学校教师的位置上来讲,如果高等学校教师没有科研业务水平,也将不能很好的发挥创新模式,相对学生而言,这就是所谓的伦理失范。这种所谓的伦理失范所产生的预期效率也将走下坡路导致形成降低行为,此种降低行为的体现,相对不同的差距不会产生大范围的负激励。

高等学校教师对职称评审与认定体系的展望,此类展望是建立于高等学校教师职称评审、认定体系的科学性合理性评价之上,当职称评审、认定体系制度没有展现客观的科研理念之上时,高等学校教师就会形成一种或多种隐形、潜在的科研利益达标水准体系,这也将减少时间精力的投入与付出,减少科研精力摄取与吸收。两类情况各有不同的概念,其一是职称评定、认定方面设置较高的规则与要求,难度的扩展度加大,职称高低级别的出现导致福利待遇、工资方面、晋级层面有着较大的区别,如搞好科研,做好研究,上好职称,相对就能提升自身的含金量,高等学校教师也将能有更好的适应平台;其二是在科研方面自身的能力不足,科研意识达不到,自身努力需要更加的加强,不管再如何的付出也将无法胜任,导致难以维持最终现状。

高等学校教师对激励型的科研绩效考核体系的展望,此类展望的建立、形成对于绩效考核体系,能够促进科研能力的提升,能够展现很强的回报率,如果此类环节出现问题,高等学校教师则会尽快改变自己的思维方式和动机取向。通过上述分析得知,这些问题的展现是最真实、可效的。用批评和强制性的语言、态度去展开工作研究,对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的科研培育层面会产生最严重的影响。

四、职业道德培育建设研究的发展趋势

本文虽然强调通过微观的实证研究来解释影响教师职业道德培育建设方面的内在动机,但并无形成实证的手段依据,在宏观与微观层面上综合解析这一定论变化意义和导致高等学校职业道德建设培育方面的动机构成。面对现有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培育建设研究中的多项原因,本研究将提出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依据。

首先,对于高等学校教师个人修养层面自我规律良好养成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需要更加深入的探析高等学校职业道德的责任感,强化育人与责任意识,充分运用高等学校教师的内因动力,激励自身的工作热情和动力,培养师生关系,用制度来约束和规范个人修养的行为,有助于提升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个人修养的综合体系建设形成。

其次,高等学校教师在学科学习工作中,不仅要刻苦钻研教学的方法,还要潜心学习策略与手段,不断的调整教学能力以及多学科交叉运用。当前职业道德学科学习方面研究的问题来看,要想突破和打破现有的探究瓶颈,可观、可知、可探究的多领域问题。我们通常研究正处于身边的群体、构建与体系,涉及到工作与学科教学密切相关。彰显优势学科交叉深入其中,去更好的观察体制、制度、规则、逻辑与构建体系,查找诱因的前提下展现动机建设制度的研究路径。

最后,高等学校教师对科研培育模式的期望动机与激励展望。科研培育模式的研究观点是更加注重宏观领域的解析与理解,以科研培育动机的建设为切入点去接触更多方面,如职称评定、认定等行为逻辑。更加注重科研培育建立模式的主观性与个体特性。实现内外结合制度约束的激励变化趋势,导向个人的多层面需求,这种需求更加注重从制度创新理念到实践激励方面的职业道德素养,实现职业道德规范的全面高等教育体系,建设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培育路径的新模式,为我国高等特色教育体系奠定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人事司.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M]. 北京:京大学出版社,2010.

[2] 唐瑶.专业化背景下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的审視与养成[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 学报, 2020(11).

[3] 景安磊,周海涛.加强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关键任务和路径探析[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19(3):48-52.

[4] 习近平: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N].新华社, 2017-10-22.

作者:陈玉娟

高等学校教师绩效考核论文 篇3:

将师德师风建设落到实处

为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实施意见》精神,落实教育部《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高等学校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办法》,教育部等七部门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的意见》,始终保持对师德师风建设的力度不减、节奏不变、标准不降,把教师队伍建设的首要任务师德师风建设相关要求落到实处。持之以恒地抓好师德师风建设,确保师德师风建设工作取得实效。

领会师德师风建设系列文件精神

1.深入学习中央4号文件中五句非常经典的论述:

(1)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

(2)教师承担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的历史使命。

(3)肩负着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时代重任。

(4)教师是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

(5)教师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基石。

2019年教育部就加强高校师德师风建设下发了三个重要文件,教育部印发《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办法》、教育部等七部门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的意见》。三个文件是贯彻落实中央4号文件的实际举措,是对近年来师德师风建设相关政策规定的梳理和总结,对高校师德师风建设提出了总体设计和要求;规定教师应该做什么、不允许做什么;对触犯了师德底线的行为如何处罚作出了明确规定。

2.学习《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的意见》,加强教师队伍思想政治建设。

思想铸魂。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教师头脑,自觉用“四个意识”导航,用“四个自信”强基,用“两个维护”铸魂,增进教师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和情感认同。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和学校管理及校园文化建设各环节,充分发挥文化涵养师德师风功能,强化教育强国、教育为民的责任担当。充分发挥学校党支部和党员教师作用,健全党组织生活各项制度,充分发挥学校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教师的先锋模范作用。

课堂育德、典型树德、规则立德。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引导广大教师守好讲台主阵地,将立德树人放在首要位置,将“立德树人”渗透到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加强对新入职教师、青年教师的指导,将师德师风教育贯穿师范生培养及教师生涯的全过程。持续开展优秀教师选树宣传活动,充分发挥典型引领示范和辐射带动作用,把一线优秀教师请进课堂,用真人真事诠释师德内涵。强化教师的法治和纪律教育,提高全体教师的法治素养、规则意识,提升依法师风执教、规范执教能力,将法治教育和警示教育纳入各级各类教师培训体系,加强引导广大教师坚守师德底线。

3.《十项准则》是教师师德师风建设的标准。

广大教师要严格遵守10项准则规定的政治要求和理想信念方面的要求。

坚定政治方向。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不得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及其他场合有损害党中央权威、违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言行。

自觉爱国守法。忠于祖国,忠于人民,恪守宪法原则,遵守法律法规,依法履行教师职责;不得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或违背社会公序良俗。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真善美,传递正能量;不得通过课堂、论坛、讲座、信息网络及其他渠道发表、转发错误观点或编造散布虚假信息、不良信息。

不得敷衍教学。课前准备不充分,不认真备课,不认真研究教材,不做课件;出工不出力,没有把所有的时间和精力,全方位地投入到学科教学当中;课堂教学效果差,学生不认同。教师有师德首先要有师能,有师能还要有态度。省教育厅制定的处理办法的实施细则,对敷衍教学的情节及影响程度较轻的,建议给予批评教育、诫勉谈话、责令检查、通报批评等处理;性质恶劣、情节及影响程度较重的,建议给予警告及以上处分。

《十项准则》还要求教师:“不得要求学生从事与教学、科研、社会服务无关的事宜”“遵守学术规范。严谨治学,力戒浮躁,潜心问道,勇于探索,坚守学术良知,反对学术不端;不得抄袭剽窃、篡改、侵吞他人学术成果,或滥用学术资源和学术影响”“秉持公平诚信。坚持原则,处事公道,光明磊落,为人正直;不得在招生、考试、推优、保研、就业及绩效考核、岗位聘用、职称评聘、评优评奖等工作中徇私舞弊、弄虚作假”“坚守廉洁自律。严于律己,清廉从教;不得索要、收受学生及家长财物,不得参加由学生及家长付费的宴请、旅游、娱乐休闲等活动或利用家长资源谋取私利”。

高校师德师风专项整治工作情况

在师德师风整治工作中,各高等学校做了大量工作:加大宣讲教育力度。各高校始终把宣传教育作为筑牢思想防线的根本。利用暑假开学全体教职工提前返校集中学习时机,组织全体人员进行师德师风教育,利用校园网,大力宣传本校先进事迹,用身边的先进典型引领思想。全面开展自查自纠。在微腐败专项整治工作中,各高校班子成员根据自身分管工作,带领各部门负责人深入一线进行廉洁调研,通过党员干部廉洁谈话、支部书记上廉洁党课、教职工群众个别谈心、重要信访问题回头看等方式摸清廉洁家底,从教职工反映最突出、最关心的问题入手,梳理各个廉洁风险点。将掌握的一手资料进行汇总,制定各部门自查自纠重点,做到心中有数,重点突出。多措并举有效治理。各高校能够重点把握腐败现象滋生的特点和规律,紧盯基层部门重点领域、重要岗位、关键事项和关键环节,除继续开展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整治以外,各高校以基层各支部为单位,紧紧围绕十九大以来存在的突出问题,紧盯专项整治工作中的新情况、新问题、新苗头。

各学校师德师风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学生、家长反应强烈的一些师德问题得到纠正,但师德问题的解决还没有形成压倒性态势,师德方面问题仍时有发生。2019年省教育厅通报的28起典型师德师风案例,涉及高等学校的有6例。在全国師德师风建设视频会议上陈宝生部长分析点明了7类重点问题:有发表错误言论的政治问题、性骚扰学生问题、学术不端、师生关系异常、有偿补课和违规收受礼品礼金、虐待猥亵学生、教师集访中的违法行为等问题。

建立惩治和表彰双重体系

师德师风建设,前提是搞好教育和培训,重点问题是学术不端、收受学生家长礼品礼金,关键是工作的决心,误区是不能正确认识师德问题,难点是自我保护主义,方法是正面的引导和对问题教师的严肃惩处,路径是两手抓,一手抓师德问题的惩治,一手抓先进典型的表彰,从而达到师德师风建设的目的。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讲话指出,“对教师队伍中存在的问题,要坚决依法依纪予以严惩”。张庆伟书记在全省教育大会上的讲话提出:要从严查处家长身边、学生身边的微腐败,营造教育领域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要按照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的提高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强化制度建设,定标准立规矩,用制度管人管事,贯彻执行好近几年教育部和省教育厅制发的师德建设方面的制度性文件,把制度规定落实,师德师风建设就有成效了。

1. 整治师德领域的突出问题,形成师德师风建设压倒性态势。

师德师风建设要打持久战,不可能一蹴而就,打持久战不意味着拖而不打,是要在持久战过程中不断地打歼灭战,用歼灭战解决一个一个的问题,最终把师德领域当中的所有问题消灭掉、解决掉。

各高等学校要真抓真管,用铁的纪律、铁的手腕,把老百姓痛恨的师德师风问题逐步解决掉,出重拳、用重典,有壮士断腕的勇气和精神,彻底清除教育领域的微腐败。通过严管,达到不想做、不敢做、不能做的目的。2019年3月春季开学,省教育厅在全省高校集中开展了专项整治“微腐败”行动。各高校通过清理自查,发现漏洞,挖掘线索,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各高校共上报查处师德师风违规违纪案件7起。其中:黑龙江大学3起、齐齐哈尔医学院1起、齐齐哈尔高等师范专科学校1起、黑龙江职业学院1起、黑龙江东方学院1起。

2.树立师德典型,教育引领广大教师健康成长。

从2017年开始,省教育厅大力宣传树立优秀教师典范,2018年选树先进集体10个;先进个人28人;2019年选树先进集体20个;先进个人40人。每所学校都选出一批优秀教师,各校用身边人身边事引领本校全体教师。形成一个立体、全方位的对优秀教师宣传的氛围,传递正能量,树立新形象。各高校利用评选出的先进典型,深入挖掘他们的优秀事迹,号召所有教师向他们学习,充分发挥表彰奖励的导向作用;充分利用这些优秀教师群体的先进事迹,感染和教育广大教师,传导正能量,用身边的榜样去激励、引导广大教师健康成长。

编辑/王    波

链  接:

东北林业大学:

东北林业大学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教育引导教师以“四有”“四个引路人”和“四个相统一”为目标,将师德师风建设与学校办学特色相融合,强化教育培训,不断发掘师德师风典型、讲好师德师风故事,打造师德师风建设“东林样本”,凝聚起强大正能量。

2014年学校成立了师德师风建设委员会,2017年成立党委教师工作部,2019年成立了师德师风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先后出台了《东北林业大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东北林业大学加强和改进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实施方案》《东北林业大学建立健全师德建设长效机制实施办法》《东北林业大学师德考核办法》等多项师德师风建设的相关文件,使工作目标明确,有章可循,保障了学校师德师风建设工作的持续高效推进。结合在职教师继续教育、专题培训等契机,设置相关主题,不断提升师德师风建设的实效性。

倡导崇德尚贤风气:大力宣传时代典型

學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和黄大年精神,以钟扬、卢永根等先进为榜样,学校邀请了李保国先进事迹报告团、黄大年先进事迹报告团来校作报告。学校领导带队参加各级基层党组织召开的专题学习座谈会,校园里掀起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和黄大年精神的热潮。通过举办主题报告会、学习会、座谈会等多种有效形式,组织广大教职工向典型学习,充分发挥典型示范教育作用。

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常态化树党建典型

学校制度化开展“先进基层党组织”“优秀党务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等校内各类党建先进典型评选、宣传表彰工作活动,着力发挥党员干部“示范效应”。2019年7月1日,学校召开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8周年暨2017~2019年“两优一先”表彰大会,学校领导为获得“先进基层党组织”“优秀党务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的单位、个人颁发了奖章和证书。为迎接学校第十三次党代会的召开,学校新闻网推出了“喜迎党代会· 党员风采”栏目,刊发报道校党员的先进事迹。

秉持教书育人初心: 用心挖掘身边典型

身边的典型更有感召力,更有带动力。宣传他们的事迹,可以激励更多教师以更加昂扬的精神状态和务实的工作作风投入到工作中。

学校连续28年开展教学质量优秀奖评奖;从1997年开始,连续开展20次“三育人”先进个人评选活动;连续进行13届“我最喜爱的十佳教师”评选。学校启动了《学习黄大年,寻找东林赤子》活动,2018年学校出版了《东林赤子》一书。2019年9月10日,学校第35个教师节表彰大会隆重举行。本次表彰学校更加注重教师教学荣誉体系建设,设立了本科教学改革奖、优秀本科生导师奖、本科教学质量奖、十佳研究生指导教师和从教30年教师荣誉称号等5项教学荣誉。喜迎新中国成立70年,学校推出了“壮丽七十年·人物”栏目,讲述“东林人”的奋斗故事,展现“东林人”的时代担当。

立足林科办学特色: 弘扬生态文明“主旋绿”典型

学校坚持“林中育人”办学特色,深入践行“学参天地,德合自然”校训,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文明理念融入师德师风建设全过程,营造“林中育人”的师德师风氛围。强化校友典型引领,用校友身上所展现的“塞罕坝精神”塑造师生品格、“徐秀娟事迹”感染师生青春、“鹦哥岭故事”激扬师生梦想,唱响生态文明教育在师德师风建设中的“主旋绿”。

黑龙江大学:

坚持和完善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师德师风体制机制建设

学校设立党委教师工作部,负责统筹协调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师德师风建设工作。形成学校党委统一领导、党政共同负责、各职能部门齐抓共管、学院协同配合扎实推进的工作体制机制。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精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制定实施《教育部关于建立健全高校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意见》(教师〔2014〕10号),提出建立健全师德师风教育、宣传、考核、监督、激励和惩处六大机制。

完善制度推动黑龙江大学师德师风建设科学规范开展

在2017年学校已出台文件基础上,学校历时8个月大力开展调查研究,深入学习各级各类文件及习近平总书记有关讲话精神,把“规定动作”梳理出来,结合黑大实际,认真采纳合理意见。2018年8月在省内率先出台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教育部、省委省政府、省教育厅文件精神的《长效机制方案》,力求符合高等教育发展规律、教师教书育人规律和教师学生成长规律。

抓实落靠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

对照《方案》,通过以下五大措施抓落实:

1.每年制订落实《方案》年度工作计划;

2.召开《方案》解读会,明确要求;

3.实施过程中适时召开工作推进会;

4.按照《方案》逐项抓落实;

5.开展年度落实《方案》工作专项考核。

制度保障,推进教育培训常态化规范化

实行师德专题教育培训及活动量化积分制。《方案》规定每位教师年参加专题教育培训及活动时数不少于40学时(学分)。实行师德专题教育及培训学分考核制。把教师学习积分与年度考核相关联,将教师每年修得的学分作为年度考核的达标要求,进行学分专项考核,未达标的教师年度考核结果不能为“良好”以上,不能参加有关“先优模”的评选。

创新形式载体,强化培训“有意义+有意思”

创新选课形式。每年由校院分别制订课程计划,共设80个计划学时,除必修课外,供教师自由选修、抢修。设置必修课、选修课和抢修课。创新报名方式。研发教师抢修课网上报名系统。学校利用“黑龙江大学自主学习平台”对体验课堂简介进行课前宣传,依托“今日校园APP”创建教师师德培训抢课网上报名系统,利用校园网发布开课通知,教师会自主抢课报名。创新教育活动载体。创立“品重懿范 立德树人—黑龙江大学师德·文化大讲堂”。面向全体教师,系统开展党、国家、省委省政府、教育部、省教育厅、校党委有关大政方针和重要规章制度的学习解读。创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验课堂”“师德故事课堂”“教师发展论坛”“立德树人经验谈沙龙”等品牌项目。创立“黑龙江大学新时代高教改革发展政策理论与实践培训班”,培养骨干力量,主要面向科级以上干部、教师党支部书记和拔尖人才等。创建“黑大师魂”教师志愿者服务队,师德建设不能满足于认知,需要从知性走向实践。

东北石油大学:

东北石油大学党委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紧扣立德树人根本任務,高度重视师德师风建设工作,坚持把师德师风建设摆在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首位,以“五坚持、五强化”为抓手,在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与实践,努力打造一支师德高尚的新时代教师队伍。

坚持组织机制保障,强化师德师风建设领导

学校成立了师德师风建设领导小组,负责全校师德师风建设工作总体规划、制度建设、组织落实和检查监督等工作,强化了师德师风建设工作的领导。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党政群团部门协同联动、院系具体落实、教师自我约束的四级工作机制。师德师风建设“一岗双责”制;纳入考核指标体系;纳入学校发展规划党代会报告年度党委工作要点;与教学、科研、管理等同时规划、同时部署、同时落实,做到层层重视、人人参与、处处严抓。

坚持用大庆精神培育师魂,强化教师思想道德素质提升

东北石油大学作为坐落在全国最大油田的高校,是大庆精神的传承者、践行者。学校党委将“爱国、创业、求实、奉献”的大庆精神融于师德师风建设。的用大庆精神办学育人是学校的优良传统,坚持用大庆精神培育师魂是学校师德师风建设的鲜明特色。

坚持师德师风制度建设,强化师德师风长效机制完善

学校高度重视师德制度建设,建立健全师德建设长效机制,建立了覆盖教师从教行为全过程的师德制度体系,增强制度的约束力。两年来,形成了师德师风建设工作调研制度,每年在全校教学单位开展师德师风建设专题调研,并形成调研报告;制定完善了《东北石油大学教师师德师风考核评价实施办法(试行)》《东北石油大学教师师德师风监督实施办法(试行)》《东北石油大学教师师德失范行为处理办法(试行)》《东北石油大学教育“微腐败”专项整治行动工作实施方案》等十余项制度。

坚持师德教育载体创新,强化师德师风建设实效性

组织“五个一”活动:组织一次参观,开展一场专题报告,召开一次专题座谈会,举行一场入职宣誓仪式,学习一本师德师风宣传学习手册。

东北石油大学将不忘教育报国初心,牢记立德树人使命,抓实、抓好师德师风建设,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做出东油人的新贡献。

黑龙江工商学院:

     以“五个强化”为载体 扎实推进师德师风建设

强化领导,完善师德师风建设的体制机制

强化领导,落实责任;建章立制,完善机制

强化理论武装,引领师德师风建设。

学校党委探索形成了“读、写、讲、用”四维一体的理论武装模式,引导教师阅读马克思主义原著原文,撰写读书笔记和心得,在学习交流会上讲体会,将内化于心的理论外化于行,学以致用。组织了主题教育读书班、学校领导讲党课、学校党委依托思政课教师面向基层开展理论辅导等活动。

强化融入结合,推进师德师风建设常态化

将师德师风建设融入日常工作,使师德师风建设成常态;融入校园文化,让师德师风建设有色彩。学校组织开展师德师风知识测试、组织“小我融入大我,青春献给祖国”师生诵读大会等活动。

强化典型示范,形成浓厚氛围

树立正面典型,弘扬师德正气;典型引领,以点带面。强化过程监督,形成刚性约束。负面惩治不手软,失范行为“零容忍”;强化监督考核,做好结果运用。

七台河职业学院:

            积聚正能量 营造师德师风好氛围

一位好老师,要做好学生锤炼品格、学习知识、创新思维、奉献祖国的“引路人”。廣大教师是打造中华民族“梦之队”的“筑梦人”。教师不能只做传授书本知识的教书匠,而要成为塑造学生品格、品行、品味的“大先生”。七台河职业学院各类在校生9128人,全日制在校生5128人,社会培训年平均3000余人,构建了以全日制高职教育为主体,成人高等教育与职业技能培训并重一体两翼的办学格局。

强化学习,提高教师政治站位

明确高校教师教育教学的根本任务,集中学习、自主学习相结合,学习、讨论、座谈、深刻体会师德建设新思想新举措,举办师德师风专题培训、弘扬红色基因专题培训、新入职教师师德师风培训会、新入职教师师德师风培训会,观看《榜样》纪录片,学习郑德荣先进事迹等活动。

加强组织领导,把师德师风建设放在工作首位

体现育人为本,德育为首,注重实效的宗旨。制订切实可行的师德建设实施方案、一期一个工作重点、长期坚持,抓紧抓好、层层落实、常抓不懈。

完善制度建设,规范教师从教行为

建立新入职教师宣誓制度。以开学典礼、教师节等重大活动为契机,组织新入职教师开展从教宣誓活动;师德承诺制度。结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组织全体教师签订《师风师德承诺书》;建立师德问题报告制度。定期调查分析师德状况,有违反师德规范的重要情况和问题,按照人事管理权限及时向学院主管部门报告;建立领导与教师联系制度。开展教学、生活、工作座谈。经常开展下基层调研活动,及时了解教师工作、生活动态,及时解决问题。

强化考核监督及激励机制

健全师德表彰机制。设立公开举报电话、师德师风意见箱,广泛听取对学院和教师在师德师风方面的意见建议;落实师德考核办法;严格执行《七台河职业学院师德师风考核办法(修订)》;规范失德行为惩处。对教师的师德失范行为“零容忍”,实行“一票否决制”;健全师德监督渠道;褒奖师德表现优秀的教师,评选一批师德师风先进个人、先进集体。

突出“榜样”力量

引导教师树立高度的责任意识,根植深厚的家国情怀。发挥师德典型示范作用:树立师德典型,积聚教师队伍正能量,营造师德师风良好气氛;开展师德正面宣传:树立师德典型,积聚教师队伍正能量,营造师德师风良好气氛;营造教师人文关怀:发挥工会等群团组织作用,支持教师参与学院管理,营造积极向上、和谐友爱的校园氛围;教师服务心理疏导:开展教师心理健康知识培训,提高教师自我心理调适能力,保持乐观向上和愉悦的精神面貌。

强力整治“微腐败”

健全机构、制订方案、明责加压、层层传导。

编辑/王    波    陆鹤鸣

作者:本刊编辑部

上一篇:支部工作总结三篇下一篇:交通经济发展公路运输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