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学科产学研人才培养论文

2022-05-0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在全新的社会时代背景下,艺术管理学科建设也有了全新的改进模式。就新时代艺术管理学科来说,其专业大部分都会选择西方管理模式、管理方法、管理技术以及课程内容开设,这样的艺术管理教学需要在全新的教学模式下融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内容,将我国的优秀文化融入艺术管理学科的内容中,更好地推进艺术管理学科今后的发展。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艺术学科产学研人才培养论文 (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艺术学科产学研人才培养论文 篇1:

发挥传统优势 延伸学科内涵

表演艺术学科具有教学成果呈现具有滞后性、主观性,成果评价难以量化等特点,使得表演艺术学科在学科建设方面体现出了更加鲜明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特点。上海音乐学院的表演艺术学科是学院整体学科架构的基础组成部分,所以始终把学科建设作为推动教学、科研、人才积聚的重要举措。在推进表演艺术学科建设方面,我们以创新和发展为主题,做了多种尝试。

一、明确建设方针 进行科学规划

学科建设需要理性建构学科终极目标、远期目标和近期目标,并用有可持续发展的方法贯彻。上海音乐学院现有13个教学部、系,其中属于表演类的有7个。从国立音乐院时代开始,表演学科在上海音乐学院的学科架构中就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学院发展的各个阶段,更是始终重视表演艺术学科建设的规划和规范。

从总体的建设目标上来看,各表演学科都以利用本学科的实践和理论资源,培养具有深厚艺术修养和较高实践能力的表演工作者、产出能够指导表演艺术学科发展的理论、搭建沟通理论与实践的平台为建设目标。

如我院声乐表演学科的建设目标为本学科成为具有国际视野的学科前瞻性、国内一流的学科示范性、结合艺术研究和教学研究、以声乐艺术研讨、声乐表演实践、声乐教学研究、人才梯队建设等诸方面为学科建设抓手的系统化、科学化的艺术学科,并在这一总体目标指导下进行学科建设的短期、中期、长期规划。因此,声乐表演学科制定的未来五年发展规划中既有对传统优势进行提升(如“歌剧大师班”项目),也有针对学科现状的创新(如“声乐大师教学资料库”项目);既有体现表演学科特色的实践性内容(如“歌剧季”项目),也有提供理论、总结实践的研究性内容(如“声乐科研著作出版资助”项目);既有对日常教学活动的规范(如对本科、研究生、民族班学习计划和进度的制度化管理),也有对演出实践和科学研究的管理(如学科艺术实践规范、学术研究项目制等)。

上海音乐学院声乐表演学科建设有规划、有规范,并且在实施上落实到实处,保证了学科建设从规划开始就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从而具有了较强的可持续性。

二、搭建建设平台 创新建设形式

为使学科建设能始终保持动力和活力,我们除了在原有的表演学科教学系的基础上进行深化和细化,还千方百计,为学科建设不断搭建各种平台,以利于学科建设的多角度多侧面切入。

1.大师艺术工作室。2007年上海市政府批准成立上海首家以大师命名的工作室——周小燕声乐艺术工作室。其所赋予的工作,从形式到内容都有了突破,如通过组织比赛,进行声乐比赛评判规则研究;通过歌剧季进行歌剧表演研究;通过中国歌剧作品创演进行中国歌剧产业化流程研究;通过声乐教学系列片摄制进行声乐表演辅助教学方式研究;通过声乐教学专著项目进行声乐技术、艺术理论研究、声乐教学家个案研究、成功歌唱家个案研究等。

2.艺术中心。1988年成立周小燕歌剧中心,20年间,排演整部歌剧《原野》、《弄臣》、《魔笛》等多部,举办大师班六届,每年招生培养学员,开创了表演教学、科研和实践相结合的创新形式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2003年9月在钢琴系主导下又成立了上音钢琴艺术中心。中心致力于推进上音钢琴专业同国际钢琴界的学术交流、合作研究、教学培训。中心协助和举办定期的钢琴大师班、高水平音乐会和国际钢琴比赛,积极开拓海外生源市场。2005年开始举办的大师班至今已连续举办了四届,使得学科建设在更为丰富的形式中得以推进。

3.学科交叉平台。学科交叉是对表演艺术学科内部潜力的二度发掘,通过学科之间的横向联合,促进表演学科在科研方式、知识结构更新、跨学科科研管理等诸多方面得以横向联合,产生出一加一大于二的学科建设效果。如2007年声乐表演学科和音乐工程学科充分进行学科交叉,申报上海市音乐声学(声乐艺术)重点实验室获得上海市科委人才培养计划立项。实验室拟对声乐学习过程进行跟踪,包括声学测试、嗓音生理、表演心理检测与记录,获取科学数据,逐步形成声乐创作、表演、推广的产学研一条龙教学科研体系和创新机制。

形式的创新所内蕴的是对学科建设强力推进的冲动,用创新的思维、创新的组织形式、创新的项目设置,来推动表演学科多层次、多视角的学科建设,突破了以往的单维度思维,使上海音乐学院表演学科的学科建设呈现出更加具有深度和广度的建设成效。

三、精心调整组合 培养科研梯队

表演类学科科研的推进关键在于建设一支结构合理、各有所专又能紧密合作的科研梯队。上音在表演学科建设过程中,强调根据科研布局组织层次丰富、结构完善的科研梯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如声乐表演学科经过数年的调整和充实,已经形成一支结构比较完整的教师队伍,实现了人才梯队各有其专而又能综括大成的结构形态。其科研队伍在年龄和艺术经验上实现“老”、“中”、“青”结合;在艺术专长上形成“民”、“美”结合;在研究领域上形成各声乐品种结合;在语言上形成多表演语种结合;在用人机制上形成了“本校教师”与“签约教授”的结合。在这个科研梯队的合力下,该学科各研究方向推行集体研究与个案分析相结合:研究方法采取全体成员针对较大的共性问题共同研讨,各自再针对具体问题深入研究,产生了积极的效果。如周小燕先生为带头人的“男中音攻关小组”,该科研小组由10人组成,定期针对男中音演唱中的共性问题,如男中音声区的混声问题、换声区训练问题等举行集体研讨;而每个科研人员则根据自己的具体实践内容进行个案研究,定时集体讨论。这些科研成果及时运用于声乐教学,使得科研和教学双丰收。

四、理论结合实践 产生科研成果

上海音乐学院的表演专业学科建设始终与提高表演实践能力和教学能力紧密结合。一方面对稳定的研究方向提出目标,一方面突出学科特点,争取国家、省级重点科研项目,力争出高水平科研成果。

精品课程建设是国家教育部为推进学科建设而实施的战略决策。我院表演专业以“精品课程”创建为抓手进行学术科研,促进了团队科研意识,增强了学科整体科研实力,并产生了一系列科研成果。如声乐表演学科带头人周小燕,系统研究总结学科特点并应用于实践,致力解决声乐教学方法研究的系统性问题。2003和2005年周小燕的“声乐演唱艺术”分别被评为上海市精品课程和国家级精品课程。声乐系把精品课程建设的各个考核节点细化到声乐学科建设的考核节点中,使过去主观性比较强的表演学科建设能获得客观评价的系统标准,做到了实践产生理论、理论指导实践。其他表演学科也通过精品课程的创建来推动本学科科学研究的进度:2005年俞丽拿教授的“小提琴演奏艺术”和陈宏宽教授的“钢琴演奏艺术”被评为上海市精品课程。在传统的学科建设基础上以精品课程建设为助力,是表演艺术学科建设的创新。

钢琴艺术学科在推进学科建设的科研深度中,将其与“钢琴艺术”申报重点学科相结合。利用学科表演艺术人才以及钢琴教学传承的明显优势特色,展开具有现实意义和长远学术价值的课题研究,特别着重于对历史及现有钢琴演奏家和钢琴教育家的音像资料的发掘、留存、保护和总结。在历史传承、版本梳理、作品创作与出版、艺术实践的经验等方面屡有新意。2007年,该学科入选上海市教委第五期重点学科。

学科建设是对各要素进行整合提升,从而达到学科整体水平进步的过程。上海音乐学院的表演艺术学科建设要做到又快又好的发展,必须在保持传统学科优势的基础上,拓展学科研究领域和学术视野,将实践检验理论、理论强化实践相结合,加大理论研究对艺术实践进一步总结和推动的力度,使表演学科各研究方向和学术力量在新的学术层面上得以整合,从而使表演艺术学科由单一注重表演实践的学科发展成为既具有表演实践优势又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并同时兼顾社会应用的学科。在这条道路上,我们仍在努力。

①本文为上海市教育委员会科研创新项目(Supported by Innovation Program of Shanghai Municipal Education Commission )项目编号:08YS128

涂怡岚 上海音乐学院周小燕声乐艺术中心主任助理

(责任编辑 金兆钧)

作者:涂怡岚

艺术学科产学研人才培养论文 篇2:

新时代艺术管理学科的建设与发展研究

摘 要:在全新的社会时代背景下,艺术管理学科建设也有了全新的改进模式。就新时代艺术管理学科来说,其专业大部分都会选择西方管理模式、管理方法、管理技术以及课程内容开设,这样的艺术管理教学需要在全新的教学模式下融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内容,将我国的优秀文化融入艺术管理学科的内容中,更好地推进艺术管理学科今后的发展。文章就新时代艺术管理学科的建设与发展进行分析和讨论。

关键词:新时代;艺术管理;学科建设;学科发展

注:本文系海口经济学院教研教改课题“应用型本科高校艺术管理专业方向模块化课程体系建设研究与实践”(Hjyj-201722)阶段性成果。

艺术管理的学科建设与发展是现阶段我国艺术管理课程中急需研究的关键问题,要从我国现有的管理模式出发,在西方的管理内容的基础上,更好地将我国的特色管理知识进行融合,以此来推进艺术管理学科今后的发展建设。

一、正确认识艺术管理学科建设中的基础问题

现阶段,我国的高等教育院校在按照全新的教学模式进行学科改革,这样的改革与发展为中国艺术管理学科专业建设提供重要的发展机会,同时也会为其带来全新的挑战[1]。

随着我国经济文化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阶段性的提升,对艺术文化也有了更加细致的要求[2]。文化艺术的发展不仅需要有专业性的人才团队建设,还需要大量高素质的文化艺术企业家。除此以外,由于在很多艺术院校中,艺术管理专业的建立已经有几十年的历史,但是依旧处于学科构建的初级阶段,还需要逐渐走向成熟。在这样的发展阶段,更加需要有扎实的教师团队,以这样的模式来提升艺术管理学科的整体建设[3]。

在全新的教学模式下,艺术管理学科的内容需要将我国的文化内容进行进一步的融合。世界上一流大学都会对自己民族的文化特点以及性格进行展现,中国文化也带有自己的魅力,中国的艺术管理学科设置也需要在全新的时代背景下有中国特色的结合[4]。

二、新时代艺术管理学科人才培养目标

设定的思考

艺术的门类有所差别,人才的培养需求也存在十分明显的差异,这样的差异性会直接影响到最终的人才培养目标设定。艺术管理人才的培养需要高起点、高定位、高素质的目标,需要为国家今后的艺术发展进行高层管理人才的针对性培养。在经过层层磨练之后,成为文化艺术组织顶层的设计人员,逐渐变成引导我国今后艺术管理发展的引导者[5]。这样的人才培养目标设定不仅需要了解管理类的知识内容,还需要掌握管理的规律以及相关的管理程序,熟练运用各种管理的方法、技术以及技巧,对于文化的内容有自己独特的眼光,并能够有良好的职业操守。总之,一个优秀的艺术管理人员在日常的为人处世方面需要有大胸怀,还需要有高境界和大格局。由于管理的客体本身就是具有才华的艺术家,其经营的内容也是富有精神层面的产品,其中包含着不可忽视的文化理念,所以艺术管理人才需要有较高的文化素养。文化艺术的高层管理人员如果没有审美视角以及职业操守,就没有办法同艺术家形成思想方面的共鸣,更没有办法实现很好的管理[6]。

大学是学习知识的场所,课堂也就是传播知识的媒介,课程的内容需要针对人才培养的目标而进行调整与设定。由于课程知识才是人才成长的系统知识与学识修养的关键来源,所以课程的设置需要与人才培养的目标相统一,并需要将品格修养、文化素养以及专业知识内容相互融合,需要从我国的国情出发进行艺术管理学科建设以及艺术管理人才培养的整体目标中,找到现阶段艺术管理学科设置存在的问题,并进行有效的解决[7]。

现阶段,国内大部分的学校艺术管理专业课程设置会沿用西方的管理学课程内容,基本的课程内容是管理方法、管理技术等,但是,这样的体系中并没有结合我国的管理模式,只是单纯包含实用性、技术性以及知识性的课程内容,最终很难达到艺术管理人才的文化素养要求,也很难使学生达到道德情操以及审美境界的提升。

三、现阶段中国特色的艺术管理学科建设

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不断落实,在现有的教育体系下,管理学已经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管理学诞生于西方资本主义工业革命的伟大实践中,逐渐形成了系统性的管理行为、管理方式以及管理技术等应用理论模式。这样的管理模式具有可操作性以及指导意义,能够给人们日常生活提供系统性的管理,也是世界历史上不可忽视的精神财富[8]。

由于受到西方管理学重视过程、重视程序、重视制度内容的影响,最终完成任务的目标不仅是管理学科中的出发点也是最终的落脚点。在全新的教学模式下,我国的艺术管理学科改进也需要融合我国的管理思想。我国的管理思想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将以人为本变成管理的中心,在管理期间,倡导伦理道德至上的最终目的。在文化价值的引导下,艺术管理的内容需要对中国主流的文化内容进行展现,展现中国管理思想本身的价值优势以及价值内涵。因为中西方管理学的差异性,新时代背景下就需要在艺术管理学科的建设和发展中有效融合中西方管理学的优势[9]。

现阶段,将中国特色艺术的管理学科的整体构建进行改革,需要构建从中国管理文化出发的中国艺术管理思想核心课程,建设全新时代背景下的中國特色艺术管理教育体系模式,为艺术管理增加全新的动力。在艺术管理的学科建设中,可以将儒家思想与艺术管理、易经思想与艺术管理等细节性的内容进行教学改革融合。在现有的管理模式背景下,要逐步吸收西方管理学的优秀管理经验,同时需要从根基上增加中国的管理思想以及全新的管理经验,以此更好地推进我国艺术管理的整体学科发展。

在全新的社会发展背景下进行教学模式的改进,建立新时代的艺术管理内容,按照中国特色艺术管理教学体系模式进行教学改革,以此更好地推进今后的教学模式发展。学科的基础理论主体课程需要从中国文化的管理思想出发,将管理理念进行融合,在日常的教学中增加中国管理精神、中国的管理风格、中国的管理气派[10]。学科的基础理论课程主体还需要展现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方针,更好地将中西方管理方法进行结合,构建中国特色的艺术管理核心课程建设。这样的艺术管理模式构建,是机遇也是挑战,要在这样的教学改革模式下发扬我国的传统文化中的管理思想,使艺术生管理思想得到转化与应用。

四、结语

在全新的教学模式背景下进行艺术管理的学科建设,更好地将我国的特色进行融合,这样的融合内容就是新时代的改革方向与改革目标。我国的管理文化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现有的艺术管理模式中,虽然融合了西方的管理学优势,但是也需要将我国流传的经典管理内容进行展现,以这样的方式来更好地推进我国艺术管理学科今后的学科建设,在中西方的管理知识课程构建下,更好地推进今后艺术管理的学科发展。

参考文献:

[1]潘心阳.音乐教学在艺术发展过程中的作用:评《音乐艺术管理基础理论及案例分析》[J].高教探索,2019(11):137.

[2]宗祖盼.文化产业与艺术管理专业的教学与人才培养的机遇及挑战:教育部高等学校艺术学理论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第二次工作会议纪要[J].艺术管理(中英文),2019(3):167-170.

[3]秦璇,李秋萍.试析新时代文化建设语境下艺术管理的发展路径[J].艺术管理(中英文),2019(3):66-71.

[4]余丁.5G时代创建艺术管理学科的中国学派[N].中国文化报,2019-08-18(6).

[5]许佳新.探析产学研一体的艺术管理学科构建与人才培养途径[J].艺术教育,2019(7):42-43.

[6]单增.新时代文化艺术管理共同体:第十三届中国艺术管理教育学会年会综述[J].艺术管理(中英文),2019(2):165-170.

[7]朱雨梦,张晓雪,宋如月.艺术学领域期刊建设与学科发展:《艺术管理》期刊建设研讨会综述[J].艺术管理(中英文),2019(2):171-174.

[8]叶蓉瑾,张鹏.关于艺术管理学科综合构建的理性思考:评《艺术管理学研究(第1卷)》[J].中国教育学刊,2019(6):119.

[9]施瑶.学科视域下当代艺术管理专业课程建设的向度与脉络解析[J].大众文艺,2019(10):207-208.

[10]朱晓梅.走进新时代的文化与艺术管理:第二届文化艺术管理(上海)国际会议暨国际学苑综述[J].艺术管理(中英文),2019(1):163-167.

作者单位: 海口经济学院

作者:张敬一

艺术学科产学研人才培养论文 篇3:

学科与人才:推动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

摘 要:对于知识经济时代文化产业的发展来说,人才是决定产业竞争力强弱的关键因素,人才瓶颈也是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最大的困境所在。基于文化产业本身的规律和文化产业人才的需求缺口,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的教育体系构建,应当在基于常规意义上的专业人才教育基础之上,探索从学科建设到人才培养的协调发展路径,从而使文化产业在教育体系上走出一条从脱胎象牙塔到立足全社会、从培养行业经营到推动全民创业、从理论的“点”到实践的“面”全面开花的发展之路。

关键词: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基地;项目;园区

随着文化产业的发展逐渐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尤其是金融危机背景下,文化产业以人的智力、创意等非物质性投入为主,资源消耗小、产业附加值高,其对经济结构的优化作用、对金融危机的缓冲作用、对促进就业的拉动作用,可以使我们在经济困难的形势下增强应对危机的能力。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因此也对人才提出了更高的时代需求。但人才问题一直是制约文化产业升级转型和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瓶颈之一,相关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各大城市文化产业从业人员占总就业人口的比例不到千分之一,行业需求与人才储备之间存在着巨大的缺口。这就需要在文化产业的人才教育中,探索出一条在适应文化产业本质基础上进行多元实践,在适合现行教育体制下进行多维创新的发展之路。从学科建设到人才培养的渐进式教育方式,将有效地缓解区域文化产业发展中领军人才匮乏、行业发展中专项人才短缺、区域发展中经营管理人才不足的现实困境,为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一、文化产业学科建设的基础与诉求

就目前文化产业理论体系构建的现状来看,一方面,文化产业的研究人员日益增多,以文化政策、文化产业制度、文化产业投融资体系等为研究对象的理论成果愈来愈多,同时也产生了一批相关的专业性学术团体,文化产业理论研究呈现出繁荣发展的新气象。另一方面,作为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文化产业研究领域的划分越来越细,学科子门类越来越多,子门类之间也不断进行融合与交叉,产生了一大批市场需求巨大的专业方向。但是,在学科框架上,文化产业本身还未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因此在充分预见到文化产业发展的趋势、瞄准科学发展前沿和重大生产及社会实践问题、体现理论前瞻性的同时,应当切实发挥大学和社会培训机构自身的比较优势,进行多层次的文化产业教育,还要突破原有学科界限,在推进文化产业不同行业的交叉与融合,培养新的学科增长点时,体现创新性。

1 学科建设的阶段性定位逐渐清晰

通常来说,从产业的勃兴到概念的提出,从教育模型的初显到教育培训体系的完善,文化产业学科建设的发展过程需要经过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为探索期。通过文化产业的性质、定位、产业需求等将学科进行分类,并依据考察结果提出初步的学科教学方案;第二个阶段是碰撞期。这是学科文化融合开始执行的阶段,这一阶段往往伴随着较大的变革举措,对文化产业由于新的技术或市场需求而运生的学科组织结构不断发生建立和消弭;第三个阶段进入磨合期。多种与文化产业的相关学科逐步走向融合的一个较长的阶段,在这一阶段中新的制度或管理层的调整已经完成,工作重心在于维护新制度,使之能够顺利而有效地贯彻实施;第四个阶段是拓创期。在文化产业专业的整体学科趋向融合的基础上,剖析相关学科的“耦合点”,对优秀的学科文化进行交融,对平庸和低端的学科进行摒弃,从而整合出适合新时期文化产业教育的学科体系,为文化产业的人才培养找到最适合的方法,也为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智力支持。

2 学科建设的跨度规律不断突破

从学科建设的视角来看,文化产业的学科建立在许多基础学科之上,以跨学科、跨行业、整合与交叉性和独一无二性为特色。首先就是更加注重综合素质的培养、强调创意理念的培养。对于基于跨学科进行整合和创新的文化产业来说,学科建设的重要规律之一就是注重人文内涵的素养教育。在跨学科人才培养方面,发达国家许多高校和教育机构为我们提供了良好的借鉴。发达国家由于文化产业的教育体系起步较早,目前已经相对完善,依托传统的广播、影视、出版、艺术等专业,文化产业教育呈现出多方向、多层次、重实践的学科特点。发达国家相关高校关于文化产业的核心课程多以“大人文”为主,辅助课程选择面广,涉及类别多,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各种兴趣和爱好。例如,有的高校将表演艺术、传媒、新媒体、互动媒体、新闻、公共关系与传统的文学、语言等传统专业相融合,以创新实践、创意思考为出发点,艺术与媒体融合为基点,结合教师们丰富的专业理论和学生的爱好,培养文化产业的新型人才。其二就是注重专业理论教学与产业实践教学的结合。除专业理论课程之外,许多国家的院校还经常安排各种实践类讲座和讨论,与当地同行业进行频繁互动,成果转化速度快。譬如赫特福德大学的创意与文化产业学院,该学院的教育特色就在于与业界的紧密结合。目前学院与伦敦和世界众多的艺术设计公司、影视公司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共同开发反映时代要求的课程和作品,学院参加了电影《007系列》、《指环王》、《黑客帝国》、《星球大战》、《拯救大兵瑞恩》和《哈利,波特》的制作,为学生们提供了重要的实践平台,让学生们在理论学习的同时参与市场、了解市场、适应市场。而澳大利亚昆士兰科技大学则设立了专门的创意产业学院,对创意产业的多个门类进行专门的研究和人才教育,不同研究方向互相支撑,以创意产业为核心,积极地实现与其他学科方向的开拓与融合,使其发展成为澳洲文化创意产业教育的标本。其三是注重跨学科的借鉴与融合。对比国内外相关学科建设的成功经验,针对文化产业本身的产业链条特质,面向国家文化产业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可以看出,文化产业学科建设不能是多个学科的简单复合,而应该实现多学科的融合和交叉。在跨学科领域做出探索的英国剑桥大学,其文化产业教育站在原有优势学科上,结合新技术、新理念交叉融合出新专业,形成新的利益增长点,也带动了区域经济圈的发展。剑桥大学在整个文化产业研究上,不仅注重理论创新,更加倾向于与商业、技术的结合,更注重经济效益的回归,其跨学科的探索为国内文化产业教育提供了很好的范式。

因此,国内在借鉴发达国家文化产业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模式上,最重要的是自身观念的开放、思想的解放,而适应中国文化产业政策现状、了解国家文化产业发展动态和区域产业发展形态的人才,就显得更为重要。

3 学科建设的多维实践亟待本土化

文化产业学科建设的应用环节反映在具体的教学科研中,除了借鉴国际通行的创意产业教

育模式外,还应当充分考虑到当下中国的教育现状和模式,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路径和特征以及高校和研究机构本身的资源优势和学术环境,从而从多维角度进行同步探索。首先,在理论探索上,深入文化产业本体研究,立足我国文化发展战略和产业振兴需求,在全球视阈下,进行文化产业学科的整体架构和全面研究。其次,在学科构架上,注重丰富文化产业原创理论,注重研究方法的综合使用,通过重点课题研究,产业实践操作和科研考察活动,提高理论的操作性;第三,在教育实践上,建立健全文化产业在职人员业务培训和继续教育制度,进一步服务文化产业区域发展,通过以大学文化产业园区为代表的文化产业实践基地建设,实现实践型人才的培养,促进科研和创意成果的有效转化。在宏观战略上,文化产业的理论基础是建构在跨专业、多门类、多行业的学科基础之上的,在与其他的学科相互交叉、整合、蜕变中,文化产业学科体系逐渐建立自己的理论体系和学科基础。

二、文化产业人才培养的机制与探索

脱胎于文化产业学科建设的人才培养,更注重产业面临的实际问题,偏重于以市场为导向,多元化、多层次的人才培养方式。在文化产业人才教育体系不断探索的过程中,人才培养模式长效机制的建立已经成为全社会的共识。但是。由于体制机制的制约和影响,我国许多高校在创新体系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还没有得到充分的认识,创新的潜力和作用也没有充分的发挥,高校在推动区域文化产业方面,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可以提升。

1 多元化、多层次的人才培养渐现端倪

在文化产业人才培养体系的探索过程中,许多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利用自身的优势和专业力量培养文化产业人才,其中包含了本科生、研究生、博士生以及MBA等不同层次的人才培养,同时,网络教育和订单式培训等适应文化产业市场需求的非学历教育形态,也随着文化产业的发展逐渐涌现出来。民办教育、成人教育的出现顺应了文化产业勃兴的整体趋势,在这样一种潮流下,文化产业的人才需求也为教育培训提出了更个性、更严格也更国际化的要求,而多种教育模式的兴起,也将满足文化产业实践的需求。各种针对文化产业管理者的高端培训班也在各省市之间大范围落地,文化产业人才培养呈现出迅速扩张的局面。

2 广义、狭义的人才培养凸显特色

在文化产业人才培养逐渐趋于规范化的过程中,广义、狭义方向的文化产业学科开始凸显出鲜明的特色。在广义文化产业学科范畴内,各艺术门类的学科建设逐渐规范,根据不同行业门类的特点形成了相对独立的学科体系;而狭义文化产业学科则逐渐打破条块分割的局面,专注于培养在政府部门内的以及行使政府职能的文化产业规划和管理人才,从事文化产业项目开发、项目经营、资本运作、内部管理方面的文化产业经营管理人才,从事各类文化产业经纪活动的代理公司从业人员和自由职业的文化产业中介人才,从事会展、旅游、体育、演艺、娱乐、印刷、出版等方面的内容创意人才,以及从事面向社区、面向基层、面向群众开展文化普及、宣传、组织活动群众性文化活动的人才,因而在不同角度上各有侧重,逐渐形成了相对合理的理论体系。

3 针对性的人才培养滞后于产业发展速度

新兴文化产业人才相对匱乏。目前的文化专业人员,主要是从事会展、旅游、体育、演艺、娱乐、印刷、出版、网络、动画等文化产业中的各类专业技术人员。文化产业领域有许多新兴行业,如会展业、网络游戏业、动画制作业、版权业等,这些新兴行业里专业人才十分缺乏。新兴行业从兴起到具备完整的教育体系,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在这些艺术领域内专门针对产业运营规律的课程又较少,亟需将文化产业进行学科独立,从而在跨艺术门类的基础上,制定出适应新兴产业发展规律的学科设置体系。

实践型文化产业人才产生培养瓶颈。现行的文化产业人才教育基本上是由教育单位在大学课堂内完成,经营性的文化单位参与度不高,学生参与市场实践的力度都还不够。而高等院校培养出来的学生,接受的主要是文化产业方面的基本知识和理论,而对于实际工作中需要的职业素质和能力却有着后天培养方面的不足。这势必造成文化人才的培养和文化市场需求的脱节。

三、文化产业振兴境遇下的人才问题思考

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建立全新的人才培养模式,站在学术研究的前沿,打破传统学科的常规,注重“产-学-研”结合,培养出技能扎实、知识多元、有创新意识,适应市场,适应社会需求和文化产业发展变化的高层次人才,这是新时期文化产业的发展对人才提出的要求。

1 基地建设是文化产业知识转移的平台

基地是人才培养、理论实践、成果转化、品牌建构、标准制定的重要载体。高校是文化产业人才的摇篮,是自主创新能力和创新文化建设的骨干和排头兵。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相继实施了“211工程”和“985工程”,通过重点建设推动我国高等教育的整体发展,提高了高等学校培养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和开展高科技研发的能力,满足了我国现代化建设对高素质人才与高科技成果的迫切需求。文化产业大发展大繁荣的背景下,高等教育又在致力于促进文化产业人才的培养,促成科技成果的产业转化,促动区域文化产业大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理论基地的建设不仅为科研成果的转化提供了重要的实践平台和示范效应,而且充分发挥了高等院校社会服务的功能,为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创造出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可以说,推动文化产业的产学研合作,理论联系实际、理论应用于实践等一直是文化产业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宗旨,在理论研究与政策之间,在教育探索和项目拓展之间,基地为文化产业合作架起一座桥梁,使理论成果转化为政策,使政策更好地指导实践,以此来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和文化建设的进步。

2 项目开发是文化产业人才的孵化器

以文化产业开发和建设中的重大项目为牵引,将人才培养和成果转化紧密结合,重视市场需求对科研的推动作用,同时,以项目为载体,大力加强产学研结合服务体系的建设,保证产学研结合的联系渠道畅通,技术服务平台完备,及时发布理论研究基地的技术成果、创意成果和资讯信息,为文化产业人才的孵化提供了良好的软环境。

而在文化产业项目的选择上,主动瞄准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和重大任务,充分发挥在技术、人才和信息等方面的优势,整合校内外、全社会各种创新资源,以项目为龙头,牵动文化产业成为面向国家文化产业振兴实际需求,面向服务于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和创新型国家建设方面的主要支撑。

3 园区涵育是培育复合型人才的杠杆

文化产业园区作为一种发展较为成熟、文化资源转化效率较高、产业集聚优势鲜明的载体,是人才培育,尤其是复合性人才培育的杠杆。对于文化产业研究基地和文化产业项目来说,其所针对的培育对象多为专业性高等人才,即兼具高等院校文化产业教育的理论基础和产业运营的实践基础的人才。而对于园区来说,从业者的学历、知识结构和经验水平更为宽泛,其从业人员涵盖了产业链的上中下游三个环节,尤其是产业链下游环节,多为文化产品的直接生产制造者,园区模式为文化产业终端制造环节培养批量加工人才提供了可能性。

就文化产业的发展需求来说,县域文化产业园区将在下一轮成长中扮演领衔增长的角色,除了备受关注的“省直管县”作为一种改革模式逐渐试水取得成功之外,这一模式背后的内涵更是深刻的,稳步推进扩权强县改革试点,将更多的权利基于县域本身,将从根本上拉动县域文化产业园区的发展,而适合县域文化产业发展的人才,将通过园区的形态得到最基本的培育,这也将直接通过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拉动农村就业,其本身所承载的融合一二三产业的状况将直接惠及于民,

综上所述,在对文化产业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的探索中,还应当进一步总结和提炼出适合于文化产业教育的方式方法,把握战略要点,重点培养文化产业领域的领军人物、创意创新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打破思维定式,鼓励在有条件的大型文化企业设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创新体制机制,鼓励政府部门、科研机构、企业与高校联合建立文化产业人才培养基地。

知识经济时代世界各国的文化竞争日益加剧,文化产业教育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将是全球性的,社会需要的也是具有个性和掌握独立技术的复合型人才,从学科建设到人才培养之间的实践过程,就是文化产业人才的孕育过程,这是一条从脱胎象牙塔到立足全社会,从培养行业经营到推动全民创业,从理论的“点”到实践的“面”全面开花的发展之路,两者之间的协调、互动和融合,必将带来崭新的理论视野,使整个文化产业教育从理论到实践都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作者:范 周

上一篇:最新广电局实习心得体会下一篇:会报告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