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产企业内部会计控制论文

2022-04-2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商业地产企业一直是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龙头企业,是拉动国民生产总值稳定增长的支柱力量,是促进国民经济提速的中流砥柱。近年来受到各方面因素影响,商业地产企业面临巨大竞争压力。因此,归纳企业现阶段存在的问题,探索提高企业内部控制的着力点,增强企业自身实力以应对外部高压环境是商业地产企业当前解决燃眉之急的重要思路。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地产企业内部会计控制论文 (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地产企业内部会计控制论文 篇1:

关于地产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相关问题探讨

【摘要】提高我国的地产企业的内部会计控制工作,将会为地产企业的日常运输提供一定的物质基础,同时,随着我国社会水平不断提高,社会对地产企业行业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因此,完善并提高我国地产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工作和水平成为了地产行业的重要任务。

【关键词】地产企业 内部会计控制 建议

一、完善我国地产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重要意义

房地产企业内部会计控制是指与保护房地产企业所有财产安全性、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以及与财务活动的合法性相关的控制系统。地产企业开展内部会计控制工作,其主要目的是能够保障地产企业的经营工作能够安全、稳定地进行,逐步实现扩大企业经营的目标,同时确保地产企业的一切经济信息和相关的财务报告内容的真实性、可靠性。但是由于地产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工作是一项复杂性、综合性较高的工作,因此有很多地产企业并没有很好地开展这项工作,到时不少相关的管理措施和会计工作并没有落实到实处,过于形式化,这证明了我国地产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工作中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因此,完善我国地产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工作是十分必要的。经过相关的调查结果可得,不少地产企业企业完善地产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工作后,大大提高企业自身的经营目标的达成率,同时确保项目成本资金使用的合理性和安全性。

二、我国地产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存在的问题

(一)地产企业内部会计控制氛围差

纵观我国地产企业的内部会计控制工作情况,不难发现,大部分地产企业企业对内部会计控制工作并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导致内部会计控制的工作制度过于形式化、表面化,导致地产企业达不到预期的经营目标。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房产企业的领导者和管理人员的对于内部会计控制意识不足,管理人员不具备相应的内部会计控制能力,令地产企业内部会计控制无法营造相关的工作氛围。

(二)内部会计控制评价机构设置不合理

地产企业有很多内部会计控制评价机构都存在着设置不合理的情况。目前,我国少数地产企业的内审部门缺乏一定的独立性。这种漏洞较多、可行性极低的内部会计控制评价机构设置是无法对房产企业进行有效的内部会计控制的。

(三)相关人员的综合素质过低

在地产企业施工企业内部,内审、执行人员的综合素质高低都会影响实施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实际效果。若地产企业施工企业内控制度相关执行人员的综合素质不高,并欠缺专业的业务知识培训学习,导致这些执行人员在内部会计控制执行过程中遇到难题,则无法及时对相关的执行制度进行调整,严重影响制度的执行。除此以外,专业的会计人员在开展工作的时候,并没有规范、系统的内部会计控制规范作为依据,令工作效果不明显。

三、解决我国地产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存在的问题

(一)提高企业员工对内部会计控制的认识

要完善、强化我国的地产企业内部会计控制,首先要做的就是要提高地产企业员工对内部会计控制的认识,这就需要从员工的思想认识方面入手。所以说,唯有加强地产企业施工企业内部的工作人员对内部会计控制的思想认识,才能顺利地达到加强地产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目标。其主要的措施可以使企业内部的员工拥有初步的内部会计控制的理念、态度已经相关的行动,这些能够从根本上帮助企业进行内部会计控制工作。同时,企业领导还需要在提高意识方面作出表率,且制定的控制制度和政策实施到实处,为企业内部的员工做出优秀的表彰和榜样,从而达到理想的内部会计控制效果。因此,要在地产企业施工企业内部全面地提高内部会计控制意识的认识,并定期进行培训和考核,提升相应的理论水平,而管理者则可以定制相关的把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和绩效考核结合在一起的考核制度,明确每位员工的职责,这样才能使各位员工处于一个良好的、控制意识较为强烈的工作环境中进行内部会计控制工作,更好地促进地产企业长远发展和经营。

(二)加强地产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建设资金控制

地产企业在进行经营和开发的时候,往往需要在建筑设备、建筑材料、施工成本以及开发费用等多方面投入大量的资金,因此,地产企业经常需要面临较高的风险。加强地产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工作,必须要合理控制企业的投资资金,才能够很好地帮助地产企业发展和经营,加强地产企业的资金管理是十分重要的。在进行控制内部会计控制建设资金的时候,风险管理是非常重要的,相关的管理人员可以对地产企业的总体经营资金进行详细的分析,并在这分析结果的基础上,对企业的总体资金进行合理的调配,实现资金利用的最大化,这样不仅能够减少地产企业发生风险的可能性,还可以适当增加内部会计控制建设的资金投入,令地产企业的成本得到有效的降低。

(三)完善内部会计控制监督体系

若地产企业想要实现良好的内部会计控制效果,那么就需要合理利用相关部门的关系,完善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监督体系,对各部门进行全面的监督。在地产企业内部设置内部审计部门,定期、全面、详细地对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进行监督和检查,并对其内部会计控制的效果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只有这样,才能确保企业内部的每个业务流程都能够得到充分的落实,在往后的发展过程中才能够更好地完善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管理制度。企业可建立完善的内部会计控制监督体系及相关制度,独立审计部门和会计部门,充分发挥部门的监督稽查的作用,才能更好地完善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落实和成果。

四、结言

总的来说,地产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对于地产企业的未来发展和经营工作都是十分重要的,但是不少地产企业的领导层仍然未能够认清这个问题,从而导致我国地产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和工作都存在着不少问题。为了能够进一步提高我国地产行业的发展水平,完善地产企业的内部会计控制工作刻不容缓。地产企业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必须要得到强而有力的监督,提高会计专业工作者的职业素养和专业水平,提高企业财务风险的防范管理水平,才能够令我国的地产企业的未来发展前景越来越好。

参考文献

[1]张国新.论完善房地产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应采取的措施[J].现代商业.2010(05).

[2]姜东亮.关于房地产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思考[J].现代经济信息.2010(09).

[3]孙霁辉,阳秋林.我国房地产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价值工程.2010(23).

作者:杨秀娟

地产企业内部会计控制论文 篇2:

商业地产企业内部控制着力点探析

【摘 要】商业地产企业一直是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龙头企业,是拉动国民生产总值稳定增长的支柱力量,是促进国民经济提速的中流砥柱。近年来受到各方面因素影响,商业地产企业面临巨大竞争压力。因此,归纳企业现阶段存在的问题,探索提高企业内部控制的着力点,增强企业自身实力以应对外部高压环境是商业地产企业当前解决燃眉之急的重要思路。

【关键词】商业地产企业;内部控制;现状与问题;着力点思考

一、引言

商业地产企业长期以来资金和项目优势占据国民实体经济发展的半壁江山,商业房地产项目包罗万象,业务范围涉及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随着经济增长和科研需要,企业内部控制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凸显,是一个企业长久发展的必要探索之路。因此,产业地产企业应当根据现有文献资料和商业地产企业实际发展现状,归纳总结商业地产企业现阶段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寻找解决当前问题的突破口,对完善商业地产企业内部控制的着力点作出探析和设想。同时,探析商业地产企业内部控制着力点不仅是企业自身亟待解决的问题,也是值得整个社会关注并思考的话题。

二、商业地产企业内部控制现存问题

1.商业地产企业内部控制环境薄弱,体系不健全

从商业地产企业发展现状角度来看,企业实施内部控制的环境依然相对薄弱,所需建设的内部控制体系依然不够健全。商业地产企业管理者内部控制意识淡薄,大多数商业地产企业管理者由地产项目的实施者蜕变而来,依靠自身的实践经验获得了职位晋升的机会,在实施管理过程中,理所当然以实践为主,依靠自身经验实施管理,“一言堂”、“一支笔”现象在现代化管理过程中依然屡见不鲜。良好内部控制是企业长久发展的原动力,但是对于大多数管理者而言,内部控制是“空中楼阁”,虚幻缥缈的,对自身实践经验保持盲目自信。管理者对内部控制的淡漠态度导致企业内部控制缺乏良好的实施环境,上行下效,企业员工对执行内部控制制度持消极态度,使企业整体对内部控制的重视度较低,制定相关内部控制体系时应付了事,内部控制体系难以健全。内部控制是依靠企业存在而产生的,企业内部控制环境薄弱,内部控制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2.缺乏风险防范意识,监督机制弱化

地产企业存在的风险与金融行业别无二致,缺乏有效的风险评估无异于将企业生存发展置于高危境地。我国商业地产企业多数以民营为主,其平均存活周期约为3到4年,极少数能发展成为像沃尔玛、万达、万科等企业这样“独占鳌头”的局面。商业地产企业赖以生存的根本是地产项目,项目投资本质上就是通过预测未来而生产产品,企业的每一个项目投资都是一场风险博弈。而商业地产企业每场“博弈”都需要庞大的资金支持,房产泡沫、金融危机、国家对商业地产的宏观调控政策等都会为地产企业经营增加风险,地产企业的资金变现能力、周转周期等都受到嚴峻考验,使商业地产企业的经营变化莫测。大多数商业地产企业对风险的预测和评估能力相对薄弱,秉承“船到桥头自然直”的盲目乐观心态,对企业资金缺乏合理规划。企业内部会计控制松散,企业资金擅自挪用、账目不明,导致资金周转周期缓慢,变现能力减弱,在面临重要的项目投资机遇,缺乏资金,企业只能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错过机遇。长此以往,企业风险控制不力,又缺乏内部监督机制,目光短浅的管理导致商业地产企业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分离,企业发展成为一潭死水。

3.企业文化建设有待加强,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企业文化建设不足,人员素质良莠不齐是商业地产企业内部控制实施不力的另一表现。内部控制是企业现代化管理必须学习并实施的内容,然而很多商业地产企业所制定的内部控制只是流于形式,为了内控而内控,并未切实执行于企业实际发展管理过程中。遇到问题时,企业管理者会习惯性以传统的管理为主,采取灵活随性的管理手段,对于企业员工管理缺乏一致标准,奖惩制度因人为因素变化无常,引起员工不满,与内部控制“以规矩定方圆”原则背道而驰。通过媒体或者网络新闻资料,不难发现,工作人员徇私舞弊、假公济私、捞回扣等腐败现象时常成为商业地产版面的头条或爆点,涉及商业地产企业员工利用职务之便挪用公款等经济案件不胜枚举。这些暴露在大众面前的商业地产企业内部出现的不良现象不由得引人深思,企业内部控制的执行力度是何其松懈,企业人员的素质令人堪忧,建设良好的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的需要,企业不能重生产发展而废文化建设。缺乏内部控制,企业管理就无章可循,企业经营就会脱轨,企业生存岌岌可危。

三、商业地产企业完善内部控制着力点思考

1.创建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内控设计科学化

完善商业地产企业内部控制就要为其实施提供充分的环境,并根据企业发展特点,制定适合企业自身发展的科学化内部控制体系。要树立企业内部控制意识,充分认识到企业内部控制的重要性,企业管理者要以身作则,主动学习探索现代化管理理念,为企业发展理清脉络,为科学化内部控制设计提供思路。将完善企业内部控制作为企业员工提升自我的硬性指标,纳入日常考核之中,与员工的自身利益相互绑定,使工作人员切实意识到企业内部控制实施的重要性。鼓励工作人员主动积极参与到企业内部控制设计之中,争取企业全员参与,设计出员工认同感更高,执行意愿更强,于企业发展战略更加吻合的内部控制体系。对员工提供的内部控制设想进行评估,对于可行性高的创意提出者予以物质奖励,以提高工作人员的积极性。科学的内部控制设计离不开法律的保驾护航,要提高内部控制设计的严肃性、规范性。同时要将人性化管理要素纳入企业内部控制设计之中,使内部控制人性化与法制化兼顾,二者相互依存、互相制衡。

2.继续完善商业地产企业风险管理体系,健全监督机制

完善商业地产企业风险管理体系,健全内控监督机制是完善商业地产企业内部控制的主要着力点之一。风险控制是企业内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商业地产企业有效延长存活寿命,提高企业发展竞争力的有效手段。商业地产企业应该结合自身发展环境,根据发展经验,继续完善风险管理体系,建立健全有效的监督机制规范企业风险管理,健全企业内部控制内容。企业会计工作人员要提高自身素质和专业能力,对投资项目做出详细、准确率高的风险评估,及时关注财务风险,加强对企业资金的预算管理。丰富企业资金投资方式,降低商业地产企业资金成本;积极学习利用新兴融资渠道,降低企业对银行融资的依赖程度,有效减少企业经营风险。规范商业地产企业款项审批流程,严格制定资金申请计划,越是复杂的工程项目,对应付款项目的监控越是严谨周密。在项目管控时为项目设立明确的禁止条件,并设立具有权威性的监督机制,帮助项目管理对违背禁止条件做及时预警,形成风险管理体系与监督管理体系双效结合,双管齐下,将风险控制在安全范围。

3.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不断提高内控主体的执行力和综合素质

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提升企业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以提高内部控制执行力是完善商业地产企业内部控制的又一着力点。企业工作人员工作积极性不高,对内部控制执行力度较弱,损公肥私、贪污腐败现象频发,究其原因,是工作人员对企业缺乏认同感,企业内部组织松散,凝聚力不足所导致的。商业地产企业要明确企业发展战略,及时了解员工的诉求,建立严明的奖惩制度,公平公正地对待企业员工,不以个人关系随意损害其他员工的利益。及时关心员工的生活、学习现状,了解员工的困难,为员工提供帮助,使工作人员感受到企业对人才的重视和爱护,增强对企业的认同感。制定相应的压力机制,设立专门的内部控制设计、管理、执行和评估部门,明确各部门职责,增强员工的工作责任感。人力资源是企业发展的重要资源,人力资源的质量严重影响企业发展的效果。商业地产企业要重视人才素质提升,为员工提供学习和培训机会,帮助员工提高工作技能,鼓励员工积极学习,主动提高,并对表现突出的员工予以奖励和经费补贴,激发企业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提高商业地产企业工作人员内部控制执行力度。

四、结语

内部控制是长期学习和探索的主要管理课题,将贯穿企业发展的始末,是商业地产企业投资的一个系统性工程项目。商业地产企业要提高企业竞争力,以更好地面貌迎接未来的发展机遇与挑战,就必须提高对内部控制的重视程度,不断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提高全体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及时发现问题,探析内部控制的着力点,提高企业凝聚力,共同完善执行内部控制。

参考文献:

[1]马哲.论商业地产企业的内部控制策略[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15,5:6-7.

[2]王红.浅议房地产企业内部控制问题及改善[J].经济师,2016,11:284,286.

[3]尹石莹.关于房地产企业内部控制的几点思考[J].财经界(学术版),2017,10:64.

作者:耿翠萍

地产企业内部会计控制论文 篇3:

商业地产建设与运营中的内控制度设计

摘 要:在我国社会经济稳步健康增长的进程中,商业地产行业呈现出异军突起的态势,为了更好地推动我国房地产业的健康稳步发展,要关注和重视商业地产建设与运营过程中的企業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分析商业地产企业建设与运营中的内部控制问题和风险,积极探索和设计商业地产建设运营中的内部控制制度,使之更好地促进商业地产行业的快速、稳步、健康发展和进步。

关键词:商业地产 建设 运营 内部控制 制度

在我国社会经济关键转型的重要阶段,商业地产行业呈现良好的发展前景和态势,然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和国家政策的控制之下,商业地产企业也面临较为严峻的形势,为此,商业地产企业要加强自身在建设和运营过程中的内部控制制度建设,从内部控制制度的相关要素着手,加大内部控制的力度,较好地提升商业地产企业的竞争力,提升商业地产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 商业地产企业内部控制概述及现状分析

企业内部控制旨在保障企业正常建设和经营,通过对管理方法的调整、经济行为的管控,以较好地实现对企业经济活动的风险规避和防控,较好地提升企业的获益能力,利用其完整、科学、可操作性的企业内部控制体系,较好地完成企业战略目标。具体来说,企业内部控制的种类包括有内部管理控制、内部会计控制,它们要在企业内部部门的职责合理划分前提下,确保企业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和财产安全。

当前我国商业地产行业还仍旧处于上涨不降的趋势,由于人们对居住环境改善的强烈欲望,为商业地产行业发展提供了发展契机和条件。然而近几年我国的房地产泡沫现象日趋严重,国家通过二手房限购、限制银行贷款等措施,加强了对商业地产行业的监管,一定程度上遏制了房价的涨幅速度。面临日益复杂的市场竞争变化,商业地产企业要加强自身的内部控制,以更好地适应市场的新变化,由于商业地产行业在企业内部控制方面的研究起步较晚,只能在实践中逐步摸索和改善,从自身的人员架构、部门协调、项目组织、运营营销等方面进行全新的统筹和安排,因此还存在诸多的缺陷和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1.1 商业地产企业内部控制管理的意识还相对薄弱

由于商业地产企业内部控制管理方面的研究起步较晚,行业内部对于企业内部控制管理方面的认知还较为浅显,大多停留于对企业内部控制管理体系的表层认知方面,过于追求建设运营过程的高利润,而对企业自身的内部控制制度及体系建设缺乏更多的关注,这就使商业地产企业在建设运营过程中逐渐与市场相脱离,无法适应市场的新变化,为自身的建设运营活动带来隐患和潜在的障碍。

1.2 资金利用效率不高

由于商业地产企业缺乏足够的内部控制管理意识,在对资金的使用方面缺乏合理的控制和安排,导致资金的利用效率不高,尤其是在资金投资决策的过程中存在随意性较大的现象和问题,投资项目缺乏科学审慎的投资分析和论证,这就使商业地产企业面临潜在的资金损失风险,在资金配置不够科学的前提下导致企业发展受限。

1.3 内部控制制度尚未完善

由于商业地产建设运营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起步较晚,对于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还不够完善和健全,对于内部控制制度体系的内容也不够细化,与商业地产企业的现实需求不相契合,存在偏重某一方面的内部控制,缺乏对事前、事中、事后的全面监控和管理,使企业蒙受不必要的损失。加之,商业地产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缺乏相应的监管体系,大多是采用内部审计制度的方式进行审查和评价,受到一定的限制和干扰,难以充分体现内部控制监管审计的独立性,存在对企业审计的偏失现象和问题。

1.4 缺乏内部控制风险意识

大多数商业地产企业还没有形成内部控制风险防范意识,缺乏连续性、全面性的风险管理系统,风险预警部门的相关人员也缺乏必要的风险监管和防范意识,是临时调配或兼职人员,这就使商业地产企业内部控制的风险防范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降低了商业地产企业内部控制的完整性和有效性。

2 商业地产企业建设与运营中的内部控制制度设计优化路径探索

2.1 优化商业地产企业内部控制环境

(1)首先,要提高商业地产企业内部控制的重视度,增强商业地产企业内部员工的内部控制意识和观念,充分认识到内部控制与外部管理之间的联系和重要性,较好地实现对企业资源的优化配置、市场信息采集等工作,有效地实现企业内部的自我调控,降低企业的风险成本,提升商业地产企业各部门间的合作效率。

(2)其次,还要提升商业地产企业内部员工的业务素质。商业地产企业内部员工的思想层次和业务能力都还需要加以提升,要通过培训增强企业内部员工的业务能力和管理思维,加强各职能部门和项目组织之间的交流和沟通,较好地降低商业地产企业的风险。

(3)利用企业外部环境,增加内部控制的实效性。商业地产企业外部环境主要包括地域经济发展水平、政策制定、科技发展、思想文化等方面,这些外部环境因素对于挖掘企业竞争力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商业地产企业要对自身的内部控制制度进行完善和优化,以更好地适应外部环境,并在外部环境的条件下使企业资源与社会共享,对投资环境进行科学全面的分析,减少企业投资运营的风险。

(4)重点推进相关的具体措施。在优化商业地产企业内部控制环境的过程中,为了充分发挥内部控制制度的功效,要重点推进具体的措施,根据商业地产建设运营的人力、质量、监督等方面的特点和性质,建立与公司发展战略相适应的内部控制协调机制。

2.2 优化商业地产建设运营项目的业务流程

(1)优化商业地产建设运营业务计划。商业地产企业要根据自身的经营环境特点,设计不同的业务模块,并将各个业务模块的关键点加以有效的整合,使之成为关键管控点清晰、建设周期明确的整体价值链。

(2)建立产品标准化体系。要通过相关工作的前设计,探究问题的源头,缩短项目建设运营时间,逐渐减少商业地产设计中的变更现象,建立产品标准化体系,优化地皮获取—目标预设—方案设计—项目实施—产品检验等业务流程。

(3)优化采购流程。商业地产企业还要优化采购流程,从采购计划、申请、市场调研、采购、验收入库等各个环节加以优化和完善,要推行职务岗位分离制度,加强对采购的审批核查力度,避免采购中的疏漏,更好地减少企业的支出成本。

2.3 增强商业地产企业的风险防范意识

要全面建构和完善商业地产企业的风险预警机制和体系,重点做好商业地产建设运营中的风险辨识、评估和评价等工作,要在项目前期筹划之时,通过完整全面的市场调研提升市场预见力,减少风险;在项目确立时,界定项目规范的面积,明晰部门和人员的职责;在项目资金预算和分配阶段,要预留企业未来经营的资金,以防止企业在应对市场波动时的资金链断裂现象。还要加强对风险管理的处理方式,有效地将风险进行分散、转移,较好地避免潜在风险向恶性风险转变。另外,還要提升商业地产企业对合同的管理能力,注重合同契约执行中的交流和信息反馈,可以通过对合同解除、索赔、诉讼等方式进行风险的规避、分散和转移,更好地保障商业地产建设运营项目的质量和进度。

2.4 完善审计监督考核机制

要完善和优化商业地产企业审计监督内部控制体系,加强审核监督控制力度,着眼于企业的长远持续发展,确保企业主体之间的信息对称。尤其要加大对建设质量管理方面的监督和管控,认真做好交付前检查和验收工作,并建立相应的责任考核制度,实现项目考核信息共享和部门联动。

3 结语

综上所述,为了更好地应对新时期的挑战,商业地产企业要关注和加强自身的内部控制制度设计和开发工作,要优化商业地产建设运营各个环节的业务流程,做好各环节计划编制工作,全面优化商业地产企业内部控制环境,形成良好的内部控制氛围,更好地加强房地产企业内部控制的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 滕琳.房地产企业内部控制[J].新理财,2011(10).

[2] 王真.房地产企业内部控制的现状与必要性分析[J].时代金融, 2011(27).

[3] 宋蔚蔚,王和友.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现状分析与思考[J].商业会计,2011(22).

[4] 张锦.论房地产企业财务风险及防范[J].经营管理者,2011(08).

[5] 冯志艳,鲁忠军.论房地产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建立[J].现代商贸工业,2011(07).

[6] 周璟.论完善房地产企业内部控制的战略步骤[J].财经界(学术版),2010(11).

作者:杨静

上一篇:铁路段书记任职工作总结下一篇:创新思维教学有机化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