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强化企业安全管理论文

2022-05-0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结合我国安全生产的形势,就如何改变当前安全管理的方法,从建立现代安全管理体制、加大培训、审核力度等方面作了阐述,以使工程项目安全生产形成良性循环的机制。目前建筑工程施工领域中的人员架构比较复杂,在施工过程中危险因素又很多,加上部分农民工和个体老板的安全意识差,是安全事故频频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安全生产强化企业安全管理论文 (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安全生产强化企业安全管理论文 篇1:

夯实基础 强化保障

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国家安监总局将在非煤矿山行业重点强化企业主体责任落实,推进地下矿山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建设,加强企业安全标准化建设,以进一步夯实安全基础,强化安全保障能力。

2010年,全国各级安全监管部门和广大非煤矿山企业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一系列部署决策,采取措施,强化落实,促进了非煤矿山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

2010年全国非煤矿山共发生事故1009起、死亡1271人,同比减少221起、269人,分别下降18.0%和17.5%;发生较大事故43起、死亡179人,同比减少1起、6人,分别下降2.3%和3.5%;发生重大事故2起、死亡26人,同比减少2起、44人,分别下降50%和62.9%;没有发生特别重大事故。2010年是非煤矿山安全生产形势历史上最好的一年。

2011年安全生产主要目标

2011年是“十二五”安全生产工作的开局之年,是建党90周年,也是实现全国安全生产状况根本好转这一战略目标的起步之年,努力做好2011年非煤矿山安全生产工作,保持非煤矿山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对“十二五”安全生产工作的推进和深化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为持续改进和加强非煤矿山安全生产工作,根据国务院安委会审议通过的“十二五”安全生产工作的总体思路、目标任务和措施要求,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以下简称“国家安监总局”)制定了非煤矿山“十二五”以及2011年安全生产工作的目标和任务。

2011年非煤矿山安全生产工作的主要目标是:事故死亡人数比2010年下降3%以上,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通过严格准入、淘汰落后、整顿关闭等有效手段,力争使非煤矿山数量在2010年基础上减少2%以上;非煤矿山安全标准化和HSE管理体系建设全面推进,大中型矿山企业和三等以上尾矿库全部达到安全标准化最低以上等级,石油天然气开采企业HSE管理体系建设示范单位持续改进提高;努力完成1000座以上危、险、病尾矿库的隐患治理任务和中央财政支持的尾矿库隐患治理项目,中西部地区尾矿库安全监管能力明显提升;地下矿山安全避险“六大系统”按期建设完成,露天矿山适合采用中深孔爆破、机械铲装、机械二次破碎技术和装备的全部采用,三等以上尾矿库实现在线监测率达到50%以上。

为实现2011年非煤矿山安全生产工作目标,国家安监总局将着力推动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建设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加强安全标准化建设,夯实企业安全基础,强化安全保障能力。

强化企业主体责任落实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是当前乃至今后一个时期指导全国安全生产工作的纲领性文件,具有很强的指导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其核心内容就是要推动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

对于非煤矿山而言,一是要进一步完善相关法规制度,为企业主体责任的落实提供法律依据。国家安监总局已经制定发布了《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企业领导带班下井及监督检查暂行规定》《金属与非金属矿产资源地质勘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暂行规定》《尾矿库安全监督管理规定》和《小型露天采石场安全管理与监督检查规定》4个部门规章。此外,为推动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的建设工作,国家安监总局正在研究制定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建设规范,即将以安全生产行业标准的形式发布实施。下一步还将继续按照《通知》的要求,进一步完善相关法规、标准,为深化非煤矿山安全生产工作提供坚实的制度保障。各级安全监管部门和非煤矿山企业要加强学习和宣贯,按照法规的要求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山西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已在2011年4月、5月分别制定下发了贯彻落实《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企业领导带班下井及监督检查暂行规定》和《金属与非金属矿产资源地质勘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暂行规定》的省级实施细则,明确了政府监管和企业落实的具体办法。

二是要强化非煤矿山企业对安全生产工作的领导,强化各项制度的落实。《通知》对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提出很多新的具体的要求,需要各级安全监管部门采取更加严厉的措施,督促企业逐条对照《通知》要求,认真查找自身不足,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和实施方案,切实将《通知》精神落实到位。例如,关于企业领导现场轮流带班的要求,国家安监总局已经出台《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企业领导带班下井及监督检查暂行规定》的部门规章,企业要按照相关规定认真贯彻落实。2011年乃至今后一段时期,《通知》的落实情况将是各级安全监管部门督促检查的重点内容。

三是要继续推动企业深化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虽然经过多年的努力,非煤矿山安全生产条件得到很大提高,但安全生产基础薄弱的现状没有得到根本改善,需要进一步推动企业将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制度化、常态化,努力将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

推进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建设

根据统计资料分析,在2010年全国非煤矿山发生的43起较大事故中,地下矿山占30起、死亡130人,分别占较大事故的69.8%和72.6%,而且2010年2起重大事故均发生在地下矿山,2009年4起重大事故也都发生在地下矿山。加大对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安全监管工作的力度,采取针对性措施提高地下矿山安全保障水平,对促进非煤矿山安全生产形势的稳定好转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2011年,国家安监总局重点推进地下矿山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建设工作,强化企业安全保障能力。

《通知》下发以后,国家安监总局紧紧抓住落实到位这一关键环节,于2010年10月制定下发《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安装使用和监督检查暂行规定》,对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的监测监控系统、井下人员定位系统、紧急避险系统、压风自救系统、供水施救系统和通信联络系统“六大系统”的建设提出原则性要求。为将这些要求细化、具体化,国家安监总局随即组织有关单位研究制定相关配套标准,多次召开研讨会,广泛听取各级安全监管部门、设计研究单位、高等院校、矿山企业、咨询机构及专家的意见,目前已经完成地下矿山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建设标准送审稿,待国家安监总局局长办公会审议通过后发布实施。

建设完善地下矿山安全避险“六大系统”,是依靠科技进步和先进适用技术装备,从源头上控制安全风险、从根本上提升地下矿山安全保障能力的有效措施。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企业要以《通知》要求为准则,严格依照即将出台的“六大系统”建设标准,抓紧实施,保证人力、物力、财力投入到位,按要求和时限完成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建设完善工作。各地要加快示范矿井建设,选择不同灾害类型、不同生产规模的企业,先期建设一批示范矿井,及时总结和推广经验,充分发挥典型引路作用;要严把“六大系统”建设的工作质量,坚持建设与应用并重的原则,统筹考虑,把“六大系统”建设与矿井生产系统布置、灾害防治、技术装备应用、井下应急救援等工作相结合;要把“六大系统”纳入到矿山应急预案之中,每年组织进行一次全面应急演练,建立技术管理档案;要教育引导员工正确、安全使用“六大系统”,提高职工自我保护和应急救援能力。

加强安全标准化建设

安全标准化建设是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强化安全生产基础工作、构建安全生产长效机制、有效防范事故发生的重要手段,是政府实施安全生产分类指导、分级监管的重要依据。近年来,按照国家安监总局的统一部署,在各级安全监管部门和非煤矿山企业共同努力下,全国金属非金属矿山企业安全标准化建设取得初步成效,石油天然气生产单位全部推行了HSE管理体系并持续加以改进。2011年,国家安监总局还将继续推进安全标准化建设工作,进一步夯实安全基础。

《通知》明确要求“深入开展以岗位达标、专业达标和企业达标为内容的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凡在规定时间内未实现达标的企业要依法暂扣其生产许可证、安全生产许可证,责令停产整顿;对整改逾期未达标的,地方政府要依法予以关闭。”国务院安委会在2011年5月印发的《关于深入开展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指导意见》中,将各行业(领域)企业安全标准化等级规范为三级,并对企业安全标准化建设、考评等相关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为贯彻落实以上两个文件精神,全面推动非煤矿山领域安全标准化建设工作,国家安全监管总局正在组织专家对AQ2007-2006《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标准化规范》及配套的评分办法进行修订,同时把石油行业HSE管理体系与安全标准化建设结合起来,制定石油天然气开采企业安全标准化建设的相关办法。

已经取得安全标准化等级证书的非煤矿山企业,要抓巩固、抓提升、抓改进,有效期满后按要求重新评审定级;已经开展安全标准化创建工作、尚未评定等级的,要抓规范、抓过程、抓实效,按要求评审定级;尚未开展安全标准化创建工作的,要抓指导、抓促进、抓达标,按照工作目标限期完成安全标准化建设任务。各级安全监管部门要把重点放在引导规模大、管理水平高的矿山企业率先达标上,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推动中小矿山企业一并提升本质安全水平。特别是,在非煤矿山安全标准化建设过程中,要把重点放在安全标准化建设的过程上,不能重评审、轻建设,重结果、轻过程,要重实效,真抓实干,防止走形式、走过场。

编辑 郑 君

作者:王铃丁

安全生产强化企业安全管理论文 篇2:

工程项目如何搞好安全管理

【摘要】结合我国安全生产的形势,就如何改变当前安全管理的方法,从建立现代安全管理体制、加大培训、审核力度等方面作了阐述,以使工程项目安全生产形成良性循环的机制。目前建筑工程施工领域中的人员架构比较复杂,在施工过程中危险因素又很多,加上部分农民工和个体老板的安全意识差,是安全事故频频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新形势下安全管理是工程施工过程中重要的部分, 只有进一步完善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才能有效保证工程项目施工的安全生产。

【关键词】工程项目;安全管理;研究;分析;措施

0、 引 言:

多年来我国安全事故频发,安全生产形势不容乐观,据新闻报道:“我国每年因安全事故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初步测算在1000亿元以上,加上间接损失达2000亿余元,约占GDP的2.5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工程建筑企业随之壮大,建筑业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参与工程建筑都是人员密集形的,工作环境是容易发生安全事故的行业,所以安全管理尤为重要。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人命关天,发展决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强化红线意识,促进安全发展”,国家对安全生产管理工作非常重视,虽然在工程管理过程中安全工作的监管力度有所加强,总体出现了好转,但是,安全生产事故仍然重复发生,在施工安全管理中仍然有不少问题需要解决。项目安全管理责任的落实依然很严峻,下面结合我们三航局在水工、市政等工程建筑项目过程中的安全生产管理经验来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1、工程施工在安全管理上存在的问题

1)安全意识淡薄,片面追求产值、利润和施工进度等,安全制度不落实,没有切实的安全保障。

2)有法不依,以权代法,以言代法,認识不到安全管理的复杂性、科学性,盲目作决定,是酿成事故的祸根。

3)经营承包,以包代管,只顾短期经济效益,不顾安全生产,认为承包出去后安全管理与己无关。

4)大量引入农民工隐患严重,许多包工队达不到工程施工安全生产的要求,机构不健全,各项管理制度混乱,不进行安全培训,无证上岗,自主安全意识差,安全管理不到位,工人文化水平低,安全事故时有发生。

5)安全经费投入不足,有些企业在安全生产方面投资不足,存在侥幸心理,对上级行政部门安全检查也只是应付,检查一过,安全无人管理,检查一来,尽力掩饰应付。

6)安全法制教育,安全培训落实不具体,甚至一些专门从事安全管理的人员也不能很好地解决安全与生产的具体问题。综上所述,工程施工企业安全生产形势仍然不容乐观,安全隐患仍然存在。随着我国现代化步伐的不断加快,工程施工业也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在加快发展的同时,必须清醒地看到工程施工安全生产管理也必须适应经济的发展;否则,经济发展的高速阶段,也是安全事故发生的高峰阶段,因此,改变传统的安全管理模式,尽快普及现代安全管理。安全生产管理是一门综合性科学,现代安全管理是管理科学与安全科学的交叉与综合。现代安全管理是以降低生产劳动过程中的伤亡事故和职业病为目标,通过科学的组织管理方法付诸实施,使目标得以实现。

2、安全管理发展和完善

现代安全管理是在传统管理的基础上发展和完善的。它是用现代科学知识和工程技术去研究、分析生产系统和作业中各环节固有的及潜在的不安全因素,进行定性、定量的安全性、可靠性评价,进而采取有效对策,控制以及消除这些隐患。有效地对系统安全进行预测、预报和预防,以获得最佳安全生产效果。它与传统安全管理的主要区别:

1)运用科学的手段进行危险性预测,从而达到预防为主的目的。克服了过去“事后处理”发生了事故才重视安全的被动局面。

2)实行系统的安全管理,有制度、有组织、有措施、有分工、有保障,真正做到“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专责,事事有制度,事事能受控”,克服了过去那种“安全管理层层会议传达,安全管理事事无从落实”,甚至是“安全管理,只喊口号,贴标语”,要求“安全管理齐抓共管”。

3)现代安全管理对安全进行定量分析,对安全事故的危险性进行预测,克服了过去那种安全管理定性化。

4)实行信息的、生理的、人机工程学方面安全生产科学管理,克服了过去凭经验和直观处理安全生产问题。综上所述,现代安全管理是一门比较复杂的科学管理体系,它以事为依据,通过定量分析,科学预测,进行危险性预防。

5) 安全管理要在“全”字上下功夫,实行全过程、全系统、全员、全岗位、全方位进行安全管理。重点培养全员安全管理意识:加强小型班组安全管理,督促建立其安全管理体系,健全安全管理队伍。

6) 落实安全整改措施、消除安全事故隐患才是做好安全工作的最终目的。安全工作要坚持常抓不懈:围绕目标落实针对性安全措施,通过持之以恒的工作,培养安全良好的习惯,铲除不安全行为发生的土壤。

3、安全管理软件措施与硬件对策

而真正实施并进行现代安全管理措施与对策,必须做好以下几方面:

1)必须进行大力宣传和培训工作,培养一大批懂现代安全管理的新型人才,使这些人才真正走到重要的安全管理岗位,通过他们培养出更多的安全管理基层人员,真正使企业及整个社会形成重视安全管理的氛围。

2)进行现代安全管理也是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需要。现代企业制度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就是管理标准化,生产文明化,工程施工企业通过安全生产、文明施工和加大企业安全标准化管理力度,杜绝死亡事故和减少伤亡事故的发生,创造安全文明的工作环境,提高职工的安全福利,自觉保护城市环境等。能够较好地树立企业的良好形象,增加企业的无形资产积累,通过安全文明施工体现企业施工文化的发展水平。

3)配合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尽快建章立制,安全监督部门加大执法和制定适用性法规的力度,尤其是使外包工队伍的管理制度化、规范化,使外包工的各方面的管理纳入正规管理轨道,并对其实施严格的安全管理。使其在安全教育、安全培训、安全劳动保护用品待遇等方面享受其应有的权力。

4)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鼓励企业进行安全管理达标(即工程施工安全检查标准)活动,企业资质实行安全管理一票否决制,对安全管理不达标(即工程施工安全检查标准)的企业,不得升级或从事一定领域的工程施工工程招投标活动。企业应树立正确的安全观点,应把提高工程施工安全生产工作和文明施工的管理水平,预防伤亡事故、确保职工的安全和健康作为目的。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增加在市场竞争中的实力。

工程施工项目经理是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项目经理应组织本企业有关部门负责人、专职安全员、各项经理及有关人员认真学习当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制定的关于开展工程施工现场安全达标活动的文件。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的安全达标活动的领导小组,专设办公室,由项目的生产副经理、技术副经理和专职安全员为副组长,其他有关专业人员为成员,负责本项目安全生产管理及开展安全达标活动。项目经理、专职安全员和本项目安全达标领导小组办公室人员均应参加当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举办的现行安全检查评定标准培训班,熟悉现行标准。工程施工项目安全达标领导小组办公室应在本项目举办培训班,认真学习和贯彻工程施工安全检查标准及相关的法律、法规、规范、规程,提高全员的安全意识和依法进行安全生产的自觉性。

按照工程施工安全检查标准571子项目的要求,分类归纳、综合,将安全达标的内容分解到各部门、各有关人员,制定各有关部门、有关人员安全达标分级责任制和考核办法及奖、罚措施。制约项目各部门、各有关人员的安全达标活动。企业安全达标领导小组应当配备具有工程类技术职称的专职安全员,专职安全人员由安全达标领导小组进行安全监督检查,指导项目经理部开展达标活动,并经常将项目部安全达标情况进行量化分析,书面向安全达标领导小组汇报。

企业安全达标领导小组每月对各项目施工现场的安全生产和文明施工进行检查,发现安全问题和安全隐患,督促项目经理部及時整改,并将项目部施工现场安全达标情况和评定的安全生产工作等级及时印发安全简报,发至本项目部相关部门和安全监督检查部门。并作为对工程项目部实施考核的重要依据。

5)加大安全经费投入力度,在工程施工工程费用中安全文明施工的费率应加大,对那些安全管理搞得好的工程项目业主应给予一定的费率,对安全管理搞得差的项目不得给予费率的方法,使其真正在安全管理方面优胜劣汰。因为开展安全达标活动需要一定的费用,而所需费用未列入工程概(预)算。这往往成为企业领导层的借口,因费用不足,对施工现场安全达标采取敷衍的态度,影响安全达标活动的开展。

6) 以项目部为单位,配合政府有关部门应加大对员工的职业培训力度,真正使一些技术好、懂管理、素质高的人员持证上岗,无论是农民工,还是合同工,都要进行年度安全技术培训。同时工程施工企业也应建立自己的培训制度,定期和针对性地对管理层和职工进行职业培训。

7)建立安全认证审核制度,使那些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企业率先通过审核认证,依靠自身约束机制和审核单位的外部审核来建立一套良性循环的安全机制。从而带动整个行业自我完善管理体制。

参考文献:

1] 周志鹏,李启明,邓小鹏,等.基于事故机理和管理因素的地铁坍塌事故分析,以杭州地铁坍塌事故为实证[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 王盼盼,李启明,邓小鹏.施工人员安全能力模型研究[J].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3] 佟瑞鹏,丁健,方东平.教授地铁工程建设应急管理评估体系的构建[ 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4] 国家标准化委员会,国家认证认可管理委员会.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规范[S]. GB.T28001-2011。

5] 黄贻平,曾文煌.上海地区工程建设项目安全绩效与业主作用的调查初步分析[J].上海应用技术学院学报。

作者:连成旗

安全生产强化企业安全管理论文 篇3:

国有控股型企业安全管理的实践与思考

摘要:近年来,伴随着新型工业化、城镇化持续推进,国有企业转型升级、结构调整的步伐进一步加快,各种负面因素趁机接踵而至,事故隐患和安全风险交织叠加,导致生产领域安全形势持续严峻。对于国有企业来说,安全既是底线,也是责任,更关乎效益,如何加强安全管理,使安全生产成为企业经济增长的基础、前提,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文章对国有企业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剖析,并就构建安全生产管理体系,提升安全管理效能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安全管理 安全管理效能 全员安全 风险管控 执行力

一、目前我国仍处在生产安全事故易发多发的特殊时期

统计数据表明,全国生产安全事故总量连续5年下降,2015年各类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较2010年分别下降22.5%和16.8%,其中重特大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分别下降55.3%和46.6%。尽管安全生产形势总体稳定、持续好转,但形势依然严峻。这主要表现在安全发展理念尚未牢固树立、安全监管体制机制不完善,全社会安全意识、法治意识不强等深层次问题未得到根本解决。安全生产基础依然薄弱,传统和新型生产经营方式并存,一方面企业生产经营规模不断扩大,落后工艺、技术、装备和产能大量存在;另一方面新工艺、新装备、新材料、新技术广泛应用,新业态大量涌现,增加了事故成因的数量,复合型事故有所增多。而随着城市规模日益扩大,所带来的城市建设、轨道交通、油气输送管道、危旧房屋、玻璃幕墙、电梯设备以及人员密集场所等安全风险,也成为安全领域的新挑战。

二、国有企业安全管理中存在的几大问题

1.人的观念行为滞后。仔细分析可以发现,许多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并不在于制度的缺失,而在于人的安全意识淡薄,思想上的麻痹大意。在生产作业过程中,冒险违章作业,自持“技高人胆大”的无知无畏心态,嫌麻烦、认为只要小心点就没事的侥幸心理普遍存在,有时甚至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冒险行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而人的思想意识没有发生根本的转变,许多落后的思想观念根深蒂固,漠视规则,漠视生命,是造成事故的根源之一。在企业中还有一个怪圈,越是最危险的岗位,越是低技能的人在干,把低技能的农民工放在高危环境中搞人海战术,致使发生群死群伤事故的风险进一步增大。

2.企业主体责任意识不强。一提安全,无论是谁,都说重视。但很多时候只停留在口头上,雷声大雨点小。企业领导对安全管理的思想认识不深刻,对于生产安全的管理不够认真,领导不严、下级不细,安全生产工作只停留在应付性工作布置上,最终导致了安全常常只是口号而已。而另一些企业认为,合法合规生产就是安全的,企业负责人、管理者和操作人员取得了资格证就是安全的,有合乎国家标准的各种评价报告、安全资质就是安全的,实际上,这些只是企业进行生产经营的前提条件,也可以说是底线和最低标准。惨痛的事故教训告诉我们:要防范事故企业必须严格安全管理。

3.安全管理效能低。后工业化时代,国有企业走向了多元化发展道路。地域多元,企业跨区域、跨国界生产经营;产业多元,多领域经营,新业态大量涌现;股权多元,投资主体由单一向多个投资主体转变。随着国有企业不断整合重组,管理层级增多,导致决策和管理的针对性差,决策要求在贯彻执行中也往往逐级递减,企业管理层的一些想法和思路不能完全传递到生产作业一线,增加了安全管理、决策、协调的难度,这些都对安全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

4.安全管控能力不足。管理资源匮乏。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一些大型国有企业的安全管理没有及时调整和跟进,企业安全管理机构设置和人员配置较弱,在企业规模扩张,设备技术更新,人员增多,风险增强的情况下,根本无力应对,只能是疲于应付,企业的安全管理往往靠领导者的个人素质和其对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视程度去影响。安全管理制度执行不力。虽然很多企业的安全管理制度比较完善,但在执行过程中没有严格按照制度去实施,在作业施工中,标准低、毛病多、习惯性地违反安全制度这些行为常常发生,许多基层员工对于施工作业程序、安全操作规范毫不在乎,这些因素最终导致了现场安全管理的松散。

内部安全监督检查不深人。现在基本上每家国有企业都有安全监管体系,但相关职责却不明确,管理与监督两种职能混为一谈。作业现场的安全管理和安全监督职能常常只由一个人承担,基层的监督检查没有执行彻底,往往停留在表面,深层次存在的问题还是发现不了。

安全教育培训不到位。近年来,国有大型企业基层岗位用工捉襟见肘,且现在的务工人员思想开放,接触信息广,流动意愿强,对于企业的归属感和忠诚度下降,致使企业用工缺少稳定性,不利于企业开展系统的安全教育培训,有些企业为了满足生產经营的需要,新进员工往往未经培训就上岗作业。而更多的企业对于安全教育培训却只停留在表面,对于员工真正需要掌握的安全知识不重视,大部分依靠以往不科学的经验操作,简单的安全培训不能达到真正操作中需要的安全要求,未实现全员、系统的安全教育培训,埋下了安全隐患。

三、国有企业安全管理实践与思考

1.树立全员安全理念。尽管事故是多种不安全因素耦合和不安全行为累积的结果,但是要防止事故发生,最根本的还是在于人:人决定一切。所以只要把人管理好,那么事故发生的几率就能降至最低。安全生产工作要树立全员安全的核心理念,不应仅依靠安全管理部门抓安全。不少人习惯性地认为只有相关领导、安全管理部门负有安全责任。其实,安全生产直接关系着员工的生命健康、家庭幸福和企业的生存发展,需要企业中的每一位负责人,每一位员工都参与进来,否则提安全生产则没有任何意义。

如何做到全员安全,一是要强化全员安全培训。以提升员工安全能力为导向,开展员工危险辩识能力、安全操作能力、应急避险能力的三大安全能力建设,规范企业员工入职安全教育,落实重点岗位安全培训,强化员工日常安全教育,针对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以及工作中的重点,突出事故案例型、安全技能型的宣教培训,抓安全思想系统性、经常性教育,建立健全员工培训档案,切实提升安全教育培训实效,提高全员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二是要让员工积极参与安全管理,自主做好各项安全生产工作。采用《员工安全手册》,对应员工岗位安全生产职责,明确各岗位年度安全生产责任事项的工作要求、标准,结合岗位安全自查,岗位安全培训,细化量化各项考核指标,推行全员安全目标考核激励,切实提高员工的安全履职能力和履职积极性,从思想深处筑牢执行观。

2.用责任打造根本。做好安全生产工作,落实责任是关键,要从深化企业各级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的安全责任入手,进而推动“管生产必须管安全”“谁主管谁负责”“安全生产人人有责”的全员安全生产责任体系的形成,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建立全员岗位安全生产责任清单,推进“知责、履责、尽责、问责”,日常照单监管,失职照单追责。主要负责人、管理人员、员工干什么,怎么干一清二楚,杜绝推诿扯皮。对企业来说,落实各个岗位的安全生产责任制是企业安全的重要保障,不仅包括企业内部员工,还要落实承包商、相关方的责任。

在此基礎上,要确保层层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通过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将安全生产责任分解落实到基层单位和部门,基层单位、部门再以责任书的形式落实到班组,班组将责任落实到员工个人身上。责任书应根据各级人员的职责进行区分,明确安全生产的责、权、利。

实行全员安全考核激励,对应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建立相对合理的评价标准,细化量化各项考核指标,除与年度绩效考核相挂钩外,探索建立更为有效的奖惩激励机制,增强安全生产的内生动力,推行以“正向激励”为主的管理机制,进一步激发员工主动参与安全管理的积极性。

3.靠系统解决问题。安全生产,不能跟着问题跑,围着事故转,必须转变理念,确立系统管理的思想和主动安全管理思想,建立科学、高效、管用的安全管控体系。所谓安全管理系统化,就是从“从”“机”“物”“法”“环”五个方面进行系统分析而设计的,规范生产行为,使各生产环节符合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的要求,将管理的各个环节具体化、标准化、数据化,并通过PDcA持续改进,不断加强企业安全生产规范化建设。近年来,推行的企业安全标准化和HSE体系,就是通过有约束力的操作规范、管理规范,保障各项工作有章可循,有标准可依,构建行之有效的共管机制、检查机制、教育机制、应急机制、奖惩机制等常态化的日常安全管理机制,切实发挥标准化的基础作用。

4.构建高效的安全管理体系。建立一个设置合理,运行顺畅、精干高效的安全机构是提升安全生产执行力的重要条件。体系建立的原则是:一是要统筹兼顾,分工明确、分级管理;二是要协调高效,能依靠制度自主运行;三是生产指挥、检查、监督互相制衡;四是要在事故预防和应急指挥中能够最大限度地调动资源。基本内容包括建立合理的组织结构,层次分明,形成完整的安全管理体系,明确责任和权利,配备具有相应能力的专业人员,制定和落实规章制度,畅通信息沟通渠道。

在实际管理中,国有企业要建立分层级管理体系,清晰各层级安全管理机构的职能界定,强调一级对一级负责,在管理中各有侧重,有所区别,实施各层级对应的有效管理,提高管理的效率。要切实落实各级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安全生产委员会、领导小组)的管理职责,集团总部负责研究制定安全生产理念、目标、规划、标准和制度等,总体规划本安体系建设,监督指导和考核评价各级子分公司安全生产工作。各级子分公司负责贯彻落实国家和集团总部安全生产方针政策和工作部署,深入推进本安体系建设,监查指导和考核评价所属单位安全生产工作等。基层单位负责日常安全管理工作,突出加强风险预控,体系“落地”、现场管理、安全基础、教育培训、标准执行、制度落实等。

5.突出安全风险管控。安全管理即是和风险作斗争,组织准确地认知风险,使风险从可控到在控,风险尽在掌握之中,才能说是真正安全的组织。以危险源辨识、评价和控制为安全管理核心,建立安全风险预控体系,通过制定安全风险评估标准标范,全面排查、辩识安全风险,确定安全风险等级,明确落实管控层级、责任单位和管控措施,实施危险源监测、预警,切实融人到员工岗位标准化作业流程,推动安全生产规范、有序、高效开展。建立隐患排查治理体系,构建从各级负责人到从业人员分级管控的事故隐患排查责任制,着力从体制、机制、制度上确保管理有效,确保排查整治闭环、常态、规范化运行。重点是推动安全检查清单化在岗位安全检查中的应用。在危险源隐患点排查建档的基础上,与各岗位职责相配对,通过岗位清单检查日志的形式固化在每个岗位,形成每天对岗位危险源、隐患点进行排查的常态化工作机制,使企业各层级、各主体对安全管理对象、重点、依据、途径、方法了然于心,解决管什么,如何管、自主管的问题。

6.提升安全执行力。无论我们制定了多么完善的安全生产制度,如果不能去执行,只将它用来应付检查,那么这些制度都是没有任何意义的。企业安全管理执行,需要4个方面来保驾护航:一是制度从严,安全制度需要以人为本,不能脱离实际,要强化制度的合法合规性以及它的针对性、可操作性,各项制度要能够相互联系一致,避免因条例的不严密、不准确而造成执行困难;二是管理从严,落实开展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及操作规程培训,抓好各项制度及操作规程的有效推行和实施,加强基层单位、下属企业的安全管理制度建设及落实情况的监管工作,将落实执行情况列入年度考核内容,确保各项制度及操作规程执行到位。在制度面前一视同仁,任何人违反了制度,都必须按照制度规定作出相应处理;三是分析管控从严,一旦发生安全事故,则要仔细分析,找出事故发生的真正原因,然后再进行整改,杜绝发生类似的安全事故;四是处罚从严,当安全事故发生之后,应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处罚,无论什么人违反了相关规定都应该处罚,不能有所姑息。

7.抓好内部四类人群。企业能否搞好安全,关键抓好四类人群的安全生产工作:一是企业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俗语说”安全管理老大难,老大管理就不难”。企业的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要从思想上重视安全生产,从行动上支持安全工作,首先是资源上保障,在人员、机构设置、资金投入上向安全倾斜,其次要亲自过问、布置安全生产工作,为员工树立一面旗帜,坚定执行制度的决心;二是基层主要负责人,安全风险主要还是在基层,所以基层负责人的安全素养和管理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要加强对基层主要负责人安全任职资格、能力的审查培养,明确安全职责责任,严格考核惩处;三是技术队伍,要从查大系统、治大隐患、防大事故着手,充分发挥企业内部技术人员的专业技术力量,制定安全作业方案,加强作业管理,排查安全隐患;四是部门负责人、班组长、安全管理人员。“兵头将尾”和“安全卫士”,这类群体承担着安全生产的管理者、安全生产制度的执行者和各项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实施者三重角色,他们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家企业安全管理工作到不到位。

8.推行安全文化建设。企业安全管理的最高境界是文化管理。通过安全文化建设,形成富有企业特点的安全文化理念,广泛开展安全文化进企业、进基层、进岗位,创新安全文化建设模式,树立安全文化建设典型,使全员的安全知识、安全意识、安全能力、安全素质得到普遍提高。通过学习和借鉴先进的安全管理思想和安全文化理论,结合企业安全管理实际,经过提炼总结,逐步形成安全文化的价值体系,做到内涵丰富、系统完善、个性鲜明,逐步形成上下同欲、知行合一的安全文化,推动公司健康、和谐发展。

作者:徐朝辉

上一篇:税务局会计实习报告下一篇:家中杂乱的解决方案